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1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微观经济学

作者:倪超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微观经济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以家庭和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为重点,认清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微观经济学,吸收微观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某些正确看法;培养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維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课程包括理论讲授、讨论课、课外作业、课程论文、案例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情况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6级金融学和物流管理专业的部分学生。其中金融学44人,物流管理31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8.67%和41.33%。从性别结构看,男生为27人,占36%;女生48人,占64%。

2.2评价结果

2.2.1总体评价。关于课堂总体教学效果评价这个问题,基于教师、自身和教材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基于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二是基于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效果评价,三是基于学生对于教材的评价。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总体印象”。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课堂教学较好的占绝大部分,比例高达85.34%,其中回答非常好的占42.67%;很好的占42.67%;一般的占13.33%;比较差的占1.33%。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课程学习”。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满意自己的课程学习人数达62人,比例为83.67%,其中非常满意,非常清楚课程框架和内容的占9.33%;比较满意,对于课程有些了解的占53.33%;一般满意的占20%;不满意,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的占17.33%。问卷设置的第三个问题,即“你觉得微观经济学课程难在什么地方”。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图多、字多为31人,比例为41.33%;知识点多的26人,占34.67%;计算题比较难的为15人,占20%;其他方面的3人,占4%。

2.2.2教学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学生对于教学环节、阶段、教学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本课程共计48课时,24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内容按照提问与回顾、引入案例与本讲内容、知识点讲解、课堂总结等四个教学环节。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对于每讲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提问环节为32人,比例高达42.67%;引入案例的为13人,占17.33%;知识点讲解的为6人,占8%;案例或故事的21人,占28%;课堂总结的为3人,占4%。这个问题是要考察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评价,看看学生对于哪一个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提问环节、案例或故事、引入案例印象较为深刻,特别是提问环节和案例或故事。而对于知识点、课堂总结印象不太深刻。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如何看待课前提问”。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会有些紧张的人数为68人,比例为90.67%;没有必要,不会在意的为2人,占2.67%;无所谓的为5人,占6.67%。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经济学意识,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与微信联系,让学生关注朋友圈公众号,阅读相关文章,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因而,问卷设置的第三个问题,即“你觉得转发朋友圈文章是否有效”。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没有,就是应付的人数为18人,比例为24%;确实有些作用的为45人,占60%;不知道的为12人,占16%。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学认为转发朋友圈确实有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部分认为是出于应付。

2.2.3考试环节。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工作。针对这一环节,本次调查设置了两个问题。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每隔两章或一段时间让学生总结一下教材知识点,起到复习总结作用。特别是课程考试之前,对于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因此,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评价课堂或课程总结对于学习的作用。问卷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即“你觉得总结有用吗”问题。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有用的人数为65人,比例为86.67%;没有必要的为10人,占13.33%。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用。对于学生对于考试自信心方面的评价。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即“你觉得可以通过考试吗”问题。问及这个时,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可以,没有问题的人数为23人,比例为30.67%;心里没有底的为39人,占52%;不确定能不能过的为13人,占17.33%。但从期末成绩看,两个班的不及格率均未超过15%。说明考试前后评价学生的心理变化。

3总结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课程教学方式、模式、理念均需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学生成长环境进行调整。本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规范课堂教学环节,每讲课堂教学按照“回顾-引入-讲解-总结”总体思路讲解;另一方面引入微信等新兴概念工具,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中图片、案例等选择也是紧扣95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希望拉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二霞.用好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农经,2016(13):137-138.

[2] 赖晓红.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17):181-182.

第2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目前高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教学的安排,重在教学环节,从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评价往往就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简单评价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概念定义,轻视管理实践,重视教师教学,轻视学生参与,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点,学生局限在教室,容易和实践相脱离。学生离开学校后,面对真实的岗位操作往往不知所措。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和谐统一,也就是逆向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如何展开。

二、逆向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逆向

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即从整体上打破传统教学先理论、再过程、后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法,翻转课堂为明确教学结论,根据教学结论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理论的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教学,就是以三大会计报表为起点,明确三大报表的关系和内容,以证、账、表为主线,实训操作为核心,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教学结构,将基础会计划分为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综合模拟四个基本模块,设计教学过程,融入教学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和谐统一。

1.设计整体教学目标

以创业案例为启蒙,学生参与讨论,得出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在启蒙案例中,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会计吗?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的职能是什么?会计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准则?在一系列的讨论总结中,凭借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明确会计人员日常主要工作为算账、记账和报账,教师配合展示凭证、账簿和报表,让学生明确,该课程最终所涵盖的内容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教学目标。

2.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过程

发放会计报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识记会计报表的关键内容,比较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得出要做成这样一份报表,需要准备哪些教学内容: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会计账户等。明确基本理论之后,引导学生,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了,我们是直接把经济业务录入报表吗?展示凭证和账簿实物,要得到报表中的相应数据,在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我们要按照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对业务进行分类汇总,填制相关凭证和账簿,最终形成报表。

3.归纳总结

将创业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所要经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所学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学目标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

(二)局部逆向

局部逆向教学法在整体课程教学思路确立的前提下,对局部教学模块进行调整。现以《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记账凭证的填制是会计核算的起点,一张凭证出错,随之账簿和报表将出现错误,它是基础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介绍记账凭证的定义、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很难形象记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而逆向教学法恰好克服了这个弊端。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展示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引导学生讨论发生了怎样的经济业务,观察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总结归纳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经济业务,应该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由此,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下,更好的实现。

2.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对经济业务的直观认识和分类后,教师总结收到货币资金填制收款凭证,支付货币资金填制付款业务,不涉及货币资金的经济业务填制转账凭证。从而把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紧密结合,理解记账凭证的核心就是会计分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的相关项目,将经济业务填到相应的凭证上。一部分学生能迅速领会并选择正确的记账凭证并填写,但部分学生会计分录不熟悉,会导致后续工作的错误。教师要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复习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填制相应的凭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轻松掌握了记账凭证的填制,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3.教学总结

第3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发展

1.概述。党的十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所以大力发展好知识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发展民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使经济增长方式可能走出依赖资源的模式。

3.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

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提升了各国的议事日程。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几个重要的特点。

3.1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3.2高科技产业支柱化。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3.3知识利用产业化。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

3.4资源利用智力化。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 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

3.5企业发展虚拟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

3.6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

3.7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形态,因为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 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的开发转变; 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 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

4.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充分调研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以及在某些时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此做了总结和分析。

4.1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削弱后的调整不可避免,低成本优势削弱所引发的冲击将是全局性和基础性的。

4.2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显著加大?。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持续不断。扭转破坏性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4.3 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的需求结构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错位”,或者说“超前”。

5.发展知识经济对于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发展知识经济,发展高精密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发展知识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就是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知识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增长潜力大、拉动力强等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如此,也才能按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6.加快发展知识经济的几点建议

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知识经济。新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我们新的消费基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使之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和引擎。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积极拓宽知识经济投资渠道,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跟上新的技术革命步伐,努力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抢占先机,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大力发展我国信息产业,为生产力迅速发展铺平道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真正做到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多得益。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赋予生产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和环保产业。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的创新载体。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发展创新型经济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7.结语。我国能否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实现质的提高和持久的发展,这关系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唯一的出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必须要持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绿色、环保、可再生、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迅速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参考文献:

[1]李京文著 《知识经济: 21 世纪的新经济形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年

第4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

 

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职业院校中开设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第5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各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重视,知识已经被认定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是21世纪全球资源与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千载难逢机会,对经济尚不发达的西藏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地利用知识创造财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不发达的状况,是西藏振兴的一次大挑战。

然而,知识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相复合的经济,是在传统产业之上的一种高级化的新的经济形态。当然这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当知识经济真正形成并得到发展时,它需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以知识为资源把知识产业化,二是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知识化,两者互相依存,补充。没有国民经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化,实现知识的产业化将困难重重,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也有赖于知识产业化的程度。

(二)

从西藏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空白,但是由“西藏合邦新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长寿命、曲线型铅酸蓄电池已通过技术鉴定,产品投产后将填补我区没有高科技产业的空白。尽管没有高新技术产业,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成为西藏全区上下发展经济的共识。随着“科教兴藏”战略的实施,全区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使国民经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化有了基础保证。

首先,西藏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经济总量正在扩大,经济总体实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正逐步增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依靠科技发展农牧业的水平有了很大变化,农村牧区经济活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抓大放小”战略得到进一步深化。到1998年全区有3家股票相继上市,有13家企业完成了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工作,而以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外贸、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将全面推进。国民生产总值1998年达9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7年增长10.2%,实现了我区经济增长10%的增长目标①。我区农业连续11个丰收年。全区经济发展趋势仍然保持着良好势头。

其次,地方财政逐步增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保障。199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3.64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23.2%,实现了我区提出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的增长目标。各项税收完成5.68亿元,增长18.3%,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0.13亿元,比1997年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8.84亿元,增长4.0%②。

第三,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我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沿边开放和以拉萨为中心的城市开放把我区的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98年,我区进出口总额10963.28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6倍,实现利税总额2.32亿元。“八五”期间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为5785万美元,比“七五”增长36.6%,1998年达到2349.18万美元,载止1998年底,全区有三资企业94家,协议利用外资8548万美元;利用外国政府优惠混合贷款项目7个,贷款金额6870万美元;外援合作项目58个,金额达6718万美元③。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全国支援西藏形成热潮,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援藏力度。除了62项工程以外,又落实援藏项目668个,资金达8.8亿元④。可见,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将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革新。

第四,围绕“科教兴藏”战略的贯彻实施,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核心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动力。近年来,全区的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正在呈现良好的势头,信息对经济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强,应用因特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教育培训,高校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化,多样化,向社会提供了各类合格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开始走向市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所提高,例如我区农业科技贡献率1997年达到28%,1998年已超过了30%⑤。

尽管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大了依靠科技促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但从总体上来看,经济还不发达,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整个经济仍处在向工业化转变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冲击,西藏面临着向工业化转化和迎接并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和双重挑战。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清晰,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有效改观,这样影响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其次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仍需时日,加之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中的科技知识水平的提高。第三是国有企业的困境,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合理,例如,1998年,我区国民生产总值达9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31亿元,第二产业20.24亿元,第三产业39.63亿元⑥。可见,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低,是典型的“V”字型结构,经济缺乏实力,带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特点。而且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生产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产业结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是科技力量不足,人才匮乏。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而人才缺乏恰恰是西藏发展的最大弱点,也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瓶颈”。西藏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差,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区15岁以上文育,半文育人口占全区人口的36%,1998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1.3%⑦。同时,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人才流失等,使经济发展缺乏保障。第五是农业的发展,搞好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仍十分艰巨,加大了知识经济来临的难度。由于西藏是以发展传统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传统经济本身也有一个需要现代化的问题。因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经济,没有高水平的工业经济,就不可能有效地发展知识经济。要绕过老式的工业结构,直接进入知识型产业或实现与知识型产业的对接,现在的西藏还不具备这样的基础。但知识经济又是一种能够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并不等于发展知识产业。没有发展知识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也不等同于没有迎接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技知识的作用日益呈现,传统经济要更多地依赖科技知识的扩散和应用来持续发展,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以至于科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

西藏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改革定位上,我们认为不是全力以赴发展知识产业。而是如何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立足于区情,把迎接知识经济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区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水平,打好基础,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那么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主要对策应是:

1、提高全社会对知识经济的认识。知识经济在我区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发展知识经济,首先要提高认识,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和适应知识经济的紧迫感。提高认识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也可组织专门的研讨会等。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知识经济,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组织机构,人才选拔,资源投入,组织规划等方面作好准备工作,例如:在制定知识经济发展的策略上应实行逐步推进策略,就是在时间上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各个目标,在地域上确定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到城郊农牧区的基本步骤,在经济实体上确定高新科技企业,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农场等波及效应链。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这样才能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奠定坚实基础。

第6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组织成本 组织层级结构 网络化 变革

企业成员在参与企业活动中的互动关系模式首先取决于关系中的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环境等因素的特点。正在悄然走来的知识经济已经或正在对上述因素的特点产生着影响,从而引致了企业组织结构化调整的需要。本文试图探讨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组织层级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概念及特征

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90年代以来在知识资源最充裕的美国出现了比尔•盖茨的崛起及微软公司的极度快速膨胀,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持续近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发源于此的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炸性扩张,真正展现了一种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特征经济发展模式,才使人们明确地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了。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1996年,OECD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按照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飞跃界定了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愈发重要,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

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在新的以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别是正式的层级结构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本文即借助企业内部成本框架对组织层级结构的变革加以分析。

二、企业组织的正式结构:层级结构

有学者将企业组织的结构按企业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模式化分为三类:一是旨在整合不同参与者类群间正式关系的制度结构化, 二是旨在整合不同类型的参与者个人间正式关系的层级结构化,三是旨在整合作为类群或个人的参与者之间非正式关系的文化结构化(陈传明 2000)。本文主要从企业组织的结构中较为正式的层级结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

层级结构是一种典型的组织形(模)式,即通过一层一层的行政隶属关系, 按照内部的组织制度和行政命令来完成公司内部的交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将复杂的管理程序进行分解, 在集中的权力指挥协调下, 由不同的职能部门以标准化的程序来传递信息、执行命令、完成任务。组织通过层级结构来规范作为单个成员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和行为。企业理论文献中把企业内部结构解释为:信息机制、监督结构、激励结构、内部劳动力市场合约、职权结构、组织形式。把企业层级结构看成信息机制, 是因为决策制定与激励都需要信息。(Holmström and Jean Tirole 1989)

19世纪下半叶以后,层级结构即在工业企业中开始广泛运用,目前仍是企业的主要特征。 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活动内容相对较不复杂的时候,业主借助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便足以应付管理的需要了。但是,随着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内容的渐趋复杂,业主个人就难以应对了。在同一时空聚集了数万,甚至数十万工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要使这些人的活动有序地进行,必须在对这些人的劳动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指挥和协调。首先在政府组织中被运用的层级结构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逐渐移植到工业经济中来的。层级结构的特征可以归纳为: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直线指挥,分层授权保证了企业行动的迅速;分工细致,权责明确促进了效率的提高;标准统一、正式的角色关系则保证了企业活动的有序性。

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今天, 层级结构赖于成功的上述背景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消费需求愈来愈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 而且愈来愈不稳定,也愈来愈难以预测。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使企业正在失去标准化生产和一致性政策的基础,市场变化的频繁要求企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及时调整。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要求企业生产组织更具弹性,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适应性调整则要求相关的权力从管理中枢向下分散。内外部的变化都要求企业传统的层级结构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和改造。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层级结构的影响――基于企业内部成本分析的视角

1.基于委托理论的层级结构分析框架

首先对知识的利用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奥地利学派的F•A•哈耶克,他在1945年发表的经典文章《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组织的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詹森和麦克林(1992)进一步发展了哈耶克的思想,研究了如何在微观的组织内部有效利用现存知识的问题。他们提出了组织的运行效率取决于组织成本,组织成本主要是由知识应用带来的信息成本和由控制激励带来的成本所构成。

(1)信息成本:知识的决策价值和转换成本

决策者的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他受限于自然法则的知识有限和人的有限理性(Simon 1955)。知识对决策质量是有重大影响的,一个人或企业面临的机会集合,是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的函数。(詹森 麦考林 1999)。因此,决策权威与可利用知识的匹配是影响组织效率重要因素。使之匹配的两条途径:一是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知识上移),即会产生知识的转换成本;二是将决策权传递给具有知识的人(决策权下移),即会产生组织的成本。

(2)组织的成本:控制和激励成本

从委托―理论视角来看,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詹森 麦克林 1976)。 在层级结构中,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处于层层的委托关系链条中,企业成员纵向之间的委托关系构成了企业的主导关系。由此产生的成本指:设计、实施、维持适当的激励和控制制度的成本和由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困难引起的剩余损失的总和,具体而言: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人的保证支出,剩余损失。

(3)组织总成本:理论视角下层级结构的影响因素

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信息成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成本之和,组织总成本理论视角下组织设计(层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

2.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内部特征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内部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知识相对于资本在企业中逻辑主体地位的提高,对企业价值创制的作用在提升;二是专门知识相对一般知识的比重提高,而专门知识由于转移的难度较大,则往往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Barney,1991);三是知识在组织各层级的分布向层级下端转移,知识经济时期知识实现向员工的回归。(程德俊 陶向南 2001)在今天典型的企业中知识往往集中在介于最高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的参谋人员之中,也就是说企业还处于这样的阶段:拼命从上层灌输知识而不是努力从下面获取知识,在知识员工为主的组织中知识主要存在于基层存在于知识员工的脑海中这些知识型员工在基层从事不同的工作自主管理与自主决策(Perter F.Drucker 1988)。

3.知识经济对组织内层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对组织总成本的影响

组织的层级结构应选取组织总成本最低处,即信息(知识的转换)成本和(控制)成本总和最低。在知识经济时代,首先知识的转换成本提高,由于专门知识相对一般知识的比重提高,而且知识向下端分布的比重增加,知识的转换成本提高;其次,(控制)成本也提高,由于知识对于决策的重要性相对提升,组织在保证知识与决策权匹配的过程中由于隐性知识的重要作用更多的采用的是决策权转移的方法,知识在组织各层级的分布的变化,伴随着决策权的下移,形成分权,从而导致控制成本的增加。

4.组织层级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决策的重要性相对提升,知识与决策权匹配对组织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由于知识的分布更加具有刚性,而企业又有强烈的减少控制成本的愿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层级结构的变革应向向减少层级的扁平化趋势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实施分权,降低知识转换成本做到知识与决策的匹配,又能有有效控制成本。最终形成网络化的层级组织的形式。

四、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层级结构的变革――网络化的层级组织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组织逐渐兴起,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网络组织中的各个工作单元都是一个权力中心, 而且信息能够在不同工作单元间横向流动,能够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是适应型的学习性的组织。但是网络组织具有局限性。首先,由于网络组织特有的多重多种的松散结合、弱联结、过度的分权和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协调组织内外的各种利益关系。其次,由于网络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准市场关系,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它对独立的组织间的横向管理较为困难;同时,由于组织成员的高度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它还可能会暴露成员组织的专有知识、技术等;此外,实际上,管理任何由一定数量的成员参与的集体活动,一定程度的集权和统一指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层级结构的变革应该是对现存的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的改造:用网络结构来补充层级结构,而不是将后者完全取代。未来的组织应该是“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层级支持着组织活动的有序性,而网络则促进着组织的适应性。(陈传明)

1.网络化层级组织的含义

网络化层级组织的各工作单元在按照网络方式组织并运行的基础上构筑较为扁平的管理层次,组织和组织之间亦是如此。这是一种新的组织和跨组织形态,它既包含部分“外组织”内容,也可能部分被“外组织”所包容,它是集权与分权的统一、稳定与变化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2.网络化层级组织的特点

(1) 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层级组织由于管理层次相对较少,同传统的层级组织相比,优点是明显的。在成本方面,由于控制跨度宽,管理人员减少,从而使得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组织效率更高;上下级关系密切,信息纵向沟通快,失真少;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满足感,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主管人员与下属能够结成较大的集体,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主管人员领导的下属较多,工作负担重,因而更乐于让下属人员享有更充分的职权,各自独当一面,这不仅可激励下级员工的干劲,而且有利于下属员工在实践中磨练,提高管理能力,为培养干部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权力节点化。网络结构的形成完全是知识集聚的需要, 完成某项中心任务所需的知识单元自由的聚集到一起, 任务一旦完成各知识单元即告解散。知识工作“包含更多的自我引导和团队工作, 而高级上司的遥控指挥会起障碍作用。”所以, 未来组织将在维护必要权威的基础上, 使组织中的权力节点化, 允许个人在所属工作领域内拥有完全的行为支配权。在网络结构中, 每个单位或每个人都是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保持信息沟通的节点, 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管理是以任务为导向

(3)分工柔性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是一种以知识为主的融合性发展。专业分工仍然存在, 但具体问题的解决却依赖于各种力量的整合式协作。为了使信息在组织内有效传递, 组织内部结构的边界越来越相互渗透, 消除其职能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障碍, 使信息、资源、思想能在组织中自由流动, 组织更具有活力。所以, 组织在内部分工设计上, 会尽量破除专业壁垒, 实行柔性化设计, 尽可能地强化组织的协调、整合能力。

(4)内部市场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组织的基层单位拥有市场经营的相对自, 不仅企业与市场环境的横向联系在多阶层上展开, 而且企业内部单位之间也被允许在一定限度内开展市场竞争。价格机制被引进企业组织内部, 从模拟市场、内部价格到真正的市场竞争, 现代科层制度已经不再是纯粹纵向一体化的体制了。市场在科层结构内部发挥作用, 这是网络化层级组织区别于原始科层组织的重要特点。从科层与市场结合的层面上看, 对网络化层级组织而言, 其内部运作规则不再是纯粹的科层等级规则, 它部分的利用了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译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5月

[2]詹森, 麦克林: 一般知识、专门知识与组织结构.契约经济学[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

[3]程德俊 陶向南: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J]. 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3期

[4]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J].南京大学学报,2000(1)

第7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耕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是以大量自然资源和矿藏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衡量经济发展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常常似为生产的外在因素;而知识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形态,知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从而使经济效益可以持续递增,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知识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已转而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依赖于对知识的获得,足以弥补传统生产要素不足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将会由其掌握有形资产的数量转移到拥有知识的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数量上去。例如,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资产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143亿美元,其无形资产价值市价已高达1623亿美元,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2、知识劳动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知识分子游离于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工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生产的指导者或组织者;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者已成为庞大的知识阶层,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的知识劳动者,新时代的工人也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技术工人。拥有足够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数倍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知识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体地位,是社会的主流。1981年至1991年,美国就业中的蓝领份额平均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白领份额增加了6个百分点。在日本,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预期于本世纪末增长超过40%,几乎比次快增长的群体——办事员及其相关职业快四倍。在美国,到2005年前预计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增长将是36%,几乎比工艺和熟练的手工职业快三倍。[1]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人力资源内部的替代性来看,人力资源的质对量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人力资源的量对质的替代作用却较差,甚至不能替代。例如,一个高级工程师可以完成几个低等级工人的工作量,而几个低等级技术工人共同工作却难于完成高级工程师所从事的复杂工作。知识经济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竟争的胜负,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81年至1992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倍多,而同期其它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了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1997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以上,而汽车工业只有4%。[2]

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全方位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着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高新技术为杠杆,推动着传统产业的知识化;以高新技术为武器,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就微观经济组织——企业而言,知识密集型企业居于主体地位。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成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甚至要超过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

1、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评价人力资源决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人力资源投资的效能和效益,并加以追踪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是从外界招聘还是在内部培训专业人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应当裁减还是保持其人力资源?裁减职工可以立即降低人工成本,并相应增加本期效益,可是到了经济复苏时,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企业有可能为重新雇用新职工花费巨额费用,即被裁减职工的重置成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显然,传统会计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制定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传统会计报表并不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损益表中,传统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列为本期费用,而未予以资本化列为资产,未在预期使用年限内按期摊销,从而歪曲和低估了本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并未包括人力资产,从而歪曲和低估了企业实际拥有的人力和物力资产总额,以及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注企业员工素质、构成,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确切地分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投资比例和投资效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总资产中人力资产、物质资产的比例,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3、人力资源会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细胞,政府主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求企业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的有力支持,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求投资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安排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具有特殊性。企业要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是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

我国人力资源存在人口众多、素质低下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又存在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存在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投资比重十分低下,知识分子收入水平偏低,人才流动困难等问题,因此,我国建立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的人力资源会计,尽管自诞生已有30余年,目前这门学科仍处在不很成熟、不断探索的阶段,仍难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还处于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应用。但会计界对它研究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深入理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更新传统观念。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必须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人力资源的计价,人们会误以为对人明码标价,似乎是对人格的贬低,所以难以接受。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各概念的范畴、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现有会计模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其每改进一步,都是传统与新生的较量,尤其是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要素中,涉及人力资源的收益权问题,这将影响到政府、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集团的切身利益。会计界必须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共识,才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人员传统计会计模式下形成的旧观念。

其次,吸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洋为中用。一方面,我国会计界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考察和研究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作一般性介绍,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照抄。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进而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劳动用工制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在吸收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与国情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

最后,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试点单位一般应是人力资源密集、人力资源投资较大,既要有完善的人事档案资料,又要有完善的会计组织和较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例如,可选择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试点。这些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它们往往为招募、选拔和培训人才投入巨额资本,人事部门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档案材料,可为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提供重要依据。也可有目的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这些单位更易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人力资源会计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国外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试点的业务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起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并会推动人力资源会计趋于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第8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基础 干部培训 会计要素 会计报表 会计账户

会计基础知识培训教学面向初任公务员(非经济类)、军队转业干部初任培训以及进行系统会计培训时的基础教学内容。在近年来的培训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税务培训的特点,对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结构作了调整。

一、两个基本出发点:税务人员学会计和给税务人员讲会计

税务干部学习会计并不是要做会计工作,他们学习会计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哪些信息,会计信息是怎样记录、分类、汇总的,怎样读懂会计信息,在税务稽查、税务管理等岗位上如何运用会计信息。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重点不是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而是账户设置和运用的原理;不是会计报表编制技巧的熟练掌握,而是经济业务分析能力的提高。账户设置和运用的原理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特点、账户运用的特点、账户分类的特点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等。经济业务分析的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业务分析、损益业务分析、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和利润表结构分析等。

教学结构调整的关键切入点是从认识会计报表入手学习会计。这样实施教学基于以下认识。税务人员可能对会计知识所知甚少,或者是不系统,甚至就是入门学习,但是他们有从事税务工作的经验,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实际会计工作。他们已经具备相当的社会经验,尤其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必亦步亦趋,按部就班,而是可以直奔会计信息的本质。

二、总体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设计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的总体结构是按照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会计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七种方法)—会计报表的体例进行讲解的。调整后的总体设计是按照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会计报表的结构进行教学的,简称“报表—账户—报表结构”。这个总体结构的思路由两个相互联系,但有不同教学侧重点的部分相连接,即“报表—账户”和“账户—报表”。采用“报表—账户—报表”教学结构,开门见山地让学员了解会计提供了什么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汇总。

第一阶段,“报表—账户”阶段。通过总揽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会计报表作为初始阶段教学内容,回答什么是会计,提供了什么会计信息。

首先阅读资产负债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表头、编制单位、编制时点以及计量单位的介绍,引入和初步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概念。在讲解这些概念时与学员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使其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就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通过观察资产负债表结构初步认识资产、负债、所有权益的概念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初步让学员建立起资产负债表是平衡表的概念,使其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使其了解这个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法则。在阅读资产的负债表、初步讲解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时,要重点讲解“留存收益”的概念。学员以其社会经济生活经验和对一般经济常识的认知,对于资产运营的结果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这个概念不难理解,重点提示学员始终注意会计是如何确认、计量、报告这个结果的。而且可以提示有关这个结果的信息不但对会计核算很重要,而且与所得税的计算也有关联,以提升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注意点。

其次,开始观察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即资产负债表的变动。特别向学员提出并分析销售交易的发生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由此引入利润计算的基本概念,留存收益的形成和记录,最终引出第二报表——利润表。

在这个阶段对销售交易的分析,侧重收入和费用概念的初步引入以及如何在报表中反映交易结果(净利润)。对于把成本为600元的存货以900元售出这样的例子,学员已经具备的经济知识很容易接受毛利、利润、净利润这样的概念,关键是引导学员注意会计是如何记录和报告这些信息的。

第三是账户的学习。这个部分是会计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通过设问“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是如何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归类整理的”这样的问题把学员引入对账户学习中来。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内容包括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账户的结算、账户的平行登记、账户的试算平衡、从账户到报表等内容;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包括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分类账、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等内容。在第二层次的教学中,最终把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完整地进行介绍。考虑到税务人员学会计的需求和给税务人员讲会计的特点,以及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对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的格式和手工簿记系统下的编制和登记要求不做详细讲解。

在账户的学习阶段,着力引入资产负债表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和利润表账户(损益类账户)的概念,从核算内容上让学员建立起报表和账户的整体联系;着力引入“永久性账户”和“暂记性账户”的概念,从账户结构和不同结账方式上让学员了解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的不同特点。

第二阶段,“账户—报表”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一阶段的深入,是会计基础业务核算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的日常核算。在结构组织上打破传统的按“销”流通讲解基本核算业务的教学套路,改按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讲解。特点就是结合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特殊需求,按利润表项目,即收入、费用的核算来组织业务核算。比如在讲到收入的核算时,一方面介绍收入确认的原则(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另一方面学习应收账款要素的核算知识;比如在讲到费用的核算时,一方面学习费用的确认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核算,另一方面学习存货(营业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要素的核算知识。不按理财—购货—生产—成果及其分配的财务循环组织内容,而是直接按报表要素组织内容,这与“报表—账户—报表”的整体教学思路是一致的,也与会计准则体例保持一致。

三、总体教学思路的把握

按照“报表—账户—报表”的总体结构安排,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是按照基本会计等式进行串联的。

在“报表—账户”阶段,重点讲解和要求学员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的意义和具体运用,包括报表结构、资产负债表要素、账户设置等。在基本会计等式的教学中注意让学员了解这一等式的重要变形的意义,即资产-负债=净资产。

在“账户—报表”阶段,主要是按照“收入-费用=净利润(留存收益)”组织要素费用的核算,重点讲解和要求学员掌握收入和费用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初步让学员建立起“收入-费用=净利润(留存收益)”和“应税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 这两个公式是指导会计核算和所得税认定的基本概念框架。初步让学员了解“利润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不同功能、结构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几个问题的教学尺度。

第一,主要会计概念的教学。会计基础概念,如会计主体、资产以及留存收益等都是初学者不好理解的问题。把这些基本概念融入到具体报表、账户、业务中的讲解中,学员就比较容易接受。结合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特殊要求,处理好一些概念的讲解。比如在会计要素中并没有“支出”的定义,但是在所得税税收法规中就有关于支出的细致描述,我们就在教学中引入“支出”这个概念,讲解其含义,讲解与资产、负债、费用的联系,还结合权责发生制辨析权责发生制支出和现金收付制支出的区别。再如,在传统的会计基础知识学习中不涉及非货币性资产这样的概念,但是在现代会计计量的问题中其已是基本知识,在所得税法中也有这个概念的运用,我们就在讲解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要素时,在讲解资产货币计量原则时引入这个概念。

第二,有关会计核算原则的教学。同会计基础概念的教学一样,会计核算原则的教学也是会计基础知识教学的难点。将这些原则穿插在具体业务的讲解中,在“报表——账户——报表”的统一结构中讲解,教学效率和效果较好。比如,在引入资产负债表时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在讲解收入和费用时再处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就比较自然。

四、总结

总括以上所述,将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结构调整总结如下表。

参考文献

[1]哈里森,亨格瑞.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第9篇: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

1. 问题提出均有情境,情境材料的呈现方式以文字资料为主,兼顾图表形式(主要是经济试题)。

2. 设问考查的角度多样,包括是什么的角度,如下面【例2】(1)(2);为什么的角度,如【例1】(1)(3);怎么办的角度,如【例1】(2)、【例2】(3)。

3. 设问的知识限定以微观(某个知识点,如【例2】(2))和宏观(整个模块范围,如【例2】(2))为主,兼顾中观(单元范围)。

4. 组织答案要求做到知识点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体现思维过程;措施类的问题特别强调知识的综合调用。

【例1】(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式:文字材料。设问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现实意义。(13分)

【例2】(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式:图表和文字材料。设问为:

(1)图6、图7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综合看来,文综政治的主观题均以时政素材创设情境,多角度提出问题,考查思维的过程和灵活性,既重视知识为载体、强调知识运用的精准度和综合性,又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导向。

二、对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的具体建议

基于主观题凸显能力、重视基础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做到兼顾知识与能力,重视方法归纳与自我反思。备考具有阶段性,一轮复习做到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二轮复习重视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阶段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调整状态,完胜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为:

(一)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高考强调知识的灵活准确的调用和表述分析,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建构知识树要根据考点知识的内联,考点既要全面过关,又要突出主干,还要重视易错易混点的区分、理解、运用以及知识点的界定,才能为提高准确调用知识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遵循记忆的遗忘规律,要继续加强书本基础知识的背默,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能力的提升,要做到闭卷训练能“写完整的、准确的、有条理的、有专业术语的、有逻辑的话”。

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因人而异、因模块而不同。《经济生活》构建方法1:根据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换四个经济活动的环节为主线进行构建,形成全书的总体架构,再分别将各个环节对应的考点细化。方法2 :抓住经济活动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根据各自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重要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原则要求及措施等建构知识体系,适当融入时政新提法或专业术语。例如: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体系(详见附),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针对特定主体的问题解答的思维广度、深度和表达的精准度,如以下设问:

[2011新课标全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4广州调研]36(2)结合上述图和材料,根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S企业破产对同行业发展的警示。(10分)

《政治生活》的知识体系构建,可以按照单元的主题整合,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国际社会等;也可以按照主体的方式进行构建,包括个体(公民、人民);一般社会组织(村委、居委);政党及组织机构(执政党、派、政协);国家机关(政府、人大、司法机关等);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等),分别抓住各主体的地位性质、权利义务(职责要求)、作用等将相关知识进行归位整合,从而明确各主体的区别和联系。主体区分法也是《政治生活》的典型考查要求。

《文化生活》的知识体系,可以从共性到个性的顺序,从文化的内涵、作用、发展创新形成共性知识体系,再从中华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发展(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个性知识体系,体会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打通整个模块的内联。高考文化模块问答题往往跨度大、综合性强,所以要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明晰四个单元知识的内联。

《生活与哲学》从主观题的角度,比较典型的是以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包括: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包括:实践、真理、认识等)、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人生价值观等)为主题进行知识构建。具体知识整理要注意原理与方法论的准确对应,还要特别注意单元、框题、目题的标题名称及其包括的内容界定,因为设问有时也以此种方式呈现。

(二)审题训练提升能力

一轮复习之后,主观题仍会暴露出找不准答题方向而简单罗列观点甚至大包围答题的问题,这在能力立意的高考中是低效的。备考过程中重视审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才能在考场有限时间内提高答题的效度。因此,建议在一模至二模之间,抓住题型训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实战能力,这是二轮复习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 研究设问特点,归纳审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近几年的文综政治主观题,四个模块主要都是常规的问答题,经济模块有时考查图表题,政治、文化和哲学模块有时会涉及评析题,备考中要通过真题的训练和分析总结,掌握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触类旁通提高备考实效。

常规问答题解题方法及过程为:(1)细心审题。①运用逆读法:先读设问,再读材料。增强自觉性、目的性,提高审读材料的效率;②根据设问,综合分析。第一,审题时要抓住设问的三个限定性要求:判断知识范围(模块的判断、宏观或中观或微观的知识限定)、明确考查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材料的信息指向(即要针对什么事情分析);第二,根据这三个限定条件,对材料进行综合与分析,提取关键信息,注意明确共有几层意思、整体的立意是什么;第三,建立指定范围内知识点与材料信息联系,注意根据提取的信息准确调用相应的知识,形成答题的思路要点,避免大包围。(2)组织答案。答题要做到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观点表述规范,答案要点化,每要点内容注意“观点+材料”或者“材料+观点”,要点的排序要按照由主到次的原则,突出重点保证精准度。例如,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热点素材为背景,考查政府职能的题目:

【2012 广州模拟】材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单位用工自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逐步落实,以双向选择、自主协商、订立劳动合同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式,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同时,政府逐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劳动就业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日益完善。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完善就业市场中的作用。

【解析】

1. 此题以经济热点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的道理,跨模块思维的转换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审题(1)审设问:知识范围是“政府的职能”;考查的角度是政府的“作用”、意义;设问中提示材料信息应关注的指向是“政府在完善就业市场中”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指向“政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2)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政府逐步改革相关制度,加大培训、就业政策和环境日益完善。对材料总体立意概括。(3)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调用政府职能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材料反映政府履行了什么职能?这对就业市场起什么作用?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职能必须根据材料的信息进行调用,不能大包围;二是题目的立意是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定位,而非政府如何履行职能来解决就业问题。

2. 组织答案:注意一:观点+材料。材料要扣回政府的哪个职能具体表现为什么做法以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不是笼统的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注意二:基于题目立意在于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应写出“转变职能,打造有限政府”而非简单写“打造服务型政府”。

【答案】

①政府履行了经济建设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释放了市场解决就业的活力。(4分)

②政府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4分)

③政府努力转变职能,通过改革制度和政策,充分尊重和发挥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新精神,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此外,经济模块特有的图表题解题方法为: ①抓住图表三要素(标题、图表主体内容、表注),围绕标题主旨,根据图表主体内容呈现的时间进行纵向比较变化,根据图表主体内容中不同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差异,概括表注的意思,形成信息要点 ;②注意各个信息的内联,总结指出实质或问题。

评析类的问答题解题方法为:①找出观点是否有合理性,如有需调用相应知识点进行肯定;②找出观点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如有也需调用相应知识说明理由;③指出辩题的实质问题和要求,对辩题进行总体评价。

2. 坚持精做练习,及时订正反思,提高实战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个过程,所以要坚持适当的解题训练,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建议做到:(1)精选训练题目。首选高考真题,广东省各主要地市的调研题、模拟题,以及本校老师提供的训练题,保证题目的质量。(2)每天坚持限时训练。题量为12道选择题和一个主观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并能保证15分钟用于订正和反思解题思路和答案的生成方法。(3)重视讲评课堂的参与。参与交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与进步,还能集思广益优化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有利于提高备考实效,也为形成自信的应考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