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精选(九篇)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

第1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关键词】 口琴疗法;护理干预;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预防

长期卧床易患坠积性肺炎,这与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理出呼吸道,随重力流向肺底所致。根据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产生的原因,实行针对性预防,获得良好效果。现将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呼吸训练新方法的临床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骨科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卧床时间最长90 d,最短31 d,平均60.5 d。预防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22~78岁,平均50岁;其中骨盆骨折41例,颈髓损伤2例,股骨骨折3例,脊柱侧弯3例,腰椎骨折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3~90岁,平均56.5岁;寰枢椎脱位40例,脊柱肿瘤2例,胸椎管狭窄5例,骶骨肿瘤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住院期间对照组常规实施卧床患者基础护理干预,预防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新方法。①口琴疗法:指导患者根据特定的训练方法通过吹口琴进行规律而有效的呼吸训练。既:买一把重音口琴,先按照上面得说明书,把中音部分的1、2、3、4、5、6、7、吹出来,1、3、5、是吹气,其他音是吸气。到能把这几个中音倒顺都能吹稳之后,再开始向低音合高音部分一个个扩展,同时,开始学习吹简单的曲子,如《东方红》之类的。这样坚持每天练习三次,每次10 min,循序渐进,可让患者自选曲目,这样既能增加呼吸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进行有效的呼吸运动,从而起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作用;②主要护理干预:翻身拍背,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无力,护士应每2~3 h翻身1次,每日拍背3~4次。翻身时避免推、拉,防止皮肤擦伤,必要时在骨隆突处垫气圈或棉圈。通过翻身改变患者,因重力作用发生改变,促使分泌物移动,使通气/灌注改善,增加氧运输。拍背的方法是: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时,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状,手腕微屈呈150°角,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5 min。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痰液随即咳出;③湿化气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器化痰;④清洁空气:患者长期卧床及大、小便失禁是病房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一般每天自然通风2~3次,每次20~30 min。每天用1∶20084消毒液擦地两次,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拭桌子,一桌一抹布。冬天限制人员出入。晨间护理时必须湿式扫床;⑤保暖:给卧床患者采用一次性护理垫、翻身、拍背,进行治疗时,尽量少暴露患者。因为寒冷可使患者气管血管收缩,黏膜上皮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呼吸器官。因此,应注意保暖,病室温度保持在20℃~24℃。

1.3 观察方法 诊断坠积性肺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预防组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发生9例,发生率为18%(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

3 讨论

坠积性肺炎,是一种多病因如中风、骨折、脑损伤等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而形成的常见呼吸道并发症[1],具有对常用抗菌素不敏感,治疗效果欠佳的特点,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肺活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理出呼吸道[2]。而针对这些易发因素或病理生理改变,予以呼吸训练新方法既口琴疗法同时采用翻身拍背、湿化气道、清洁空气等预防性护理措施,对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36]。本组结果显示:预防组患者50例仅有2例发生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4%,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邵学芳.肺部叩打疗法的改进.护士进修杂志,2001,16(3):238.

[2] 程云.老年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4.

[3] 陈苗英.术后并发肺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55.

[4] 王宏.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

第2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鼻饲就是将胃管经鼻腔送入到胃部,然后通过胃管向患者胃中注入食物。对于一些重症昏迷、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鼻饲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营养补给方式[1]。但鼻饲方式不是一种正常进食方式,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多种并发症[2]。而在呕吐后患者容易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形成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本研究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二科近期收治的部分老年卧床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老年卧床鼻饲患者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方法。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二科收治的老年卧床鼻饲住院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5例,女91例;患者年龄为67~83岁,平均年龄(75.45±6.15)岁。所有患者均为长期卧床病例,鼻饲时间最少2周,最多23个月,平均鼻饲时间(5.72±4.43)个月。患者原发病主要为脑血栓、脑萎缩、老年痴呆,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VC型硅胶带帽鼻胃管,鼻胃管经鼻腔置入胃部,胃管置入胃内半小时后,进行鼻饲饮食。在进行鼻饲饮食时,应该将床头抬高30~45度,取仰卧位,首次鼻饲量为100ml,食物温度主要控制在40℃左右。食物推注速度应该尽量放缓,鼻饲完成后应该休息30分钟以上,然后再变换,鼻饲后应观察未出现呛咳、反流等现象后再进行第二次鼻饲,每天鼻饲次数一般为6次,间隔3小时1次,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250ml。鼻饲食物应该根据患者身体需要进行,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鼻饲管最多使用4周进行更换,每天晚上鼻饲完成后30分钟撤出鼻饲管,并在第二天早晨替换置管鼻孔。

鼻饲时由于需要将胃管经鼻腔插入到胃中,对鼻腔以及上消化道都会形成较大刺激,所以鼻饲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鼻饲时操作不当以及呕吐时都容易将异物吸入呼吸道,从而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炎等消化道感染症状。所以在鼻饲时应该注意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鼻饲管长度不能太短,插管后应该对鼻饲管进行良好的固定。并在每次鼻饲前,检查鼻饲管是否正常。在每次鼻饲前应该先抽取胃内残余量,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助消化药物。如果患者胃内残余量较大,应该暂停鼻饲,避免呕吐。鼻饲时,患者也很重要,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借助重力作用,将食物顺利送入胃内,也可帮助将口腔分泌物向咽部聚集,以帮助吞咽。鼻饲后也应该保持,避免食物逆流发生误吸。另外对于长期卧床鼻饲患者,还需要随时关注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口鼻腔吸痰处理。在每次鼻饲前,也应该注意将呼吸道异物吸净。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方式,帮助患者促进肠蠕动。鼻饲食物可加入蔬菜、水果,帮助保持大便通畅。在患者发生误吸后,应该及时进行判明,及时停止鼻饲,并尽快吸出口鼻分泌物,并对患者进行拍背等护理操作,然后尽快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结果

本组所选取的186例老年卧床鼻饲患者中,有24例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9%。吸入性肺炎发生后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死亡病例。

3.讨论

鼻饲时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但鼻饲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容易发生食物或胃食反流吸入到呼吸道中,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免疫能力不断降低,在出现误吸后更加容易导致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所以在鼻饲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方法和规定,尽可能地预防误吸[4]。同时再鼻饲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患者情况,若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憋喘、呼吸急促、发热、紫绀、SpO2降低、昏迷、反射能力明显降低等症状后,应该及时判明患者是否出现误吸[5]。若患者发生误吸,应该立即停止鼻饲,并及时吸出呼吸道食物、呕吐物或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肺炎等相关症状后,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鼻饲虽然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但经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还是可以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基香.老年卧床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对策[J].母婴世界,2016,6(15):24-24,26.

[2]熊朝霞,陈娟,王婷等.老年卧床患者长期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3(11):279-279.

[3]杨春晓,陈凯.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性比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10):235-236.

第3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一、临床资料

本组89例,男74例,女1 5例,其中气管插管3例,气管切开86例,治疗结果:恢复较好71例(占79.9%),死亡18例,占20%0

二、肺部感染的原因

1、昏迷病人长期卧床,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阻塞支气管,病人高热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

2、昏迷病人因颅内压增高引起恶心、呕吐、呕吐物误吸气管,引起肺部感染。

3、昏迷病人机体修复,需要大量热量,以及脱水药的应用,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肺部感染的又一个原因。

4、医源性感染:气管切开本身就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加上对气管切开患者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各种管道消毒管理不当,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肺部感染。

三、护理措施及预防

1、昏迷病人的护理:采用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吸痰前后应保证充分的氧气供应,吸痰前先叩击病人的背部数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先给气管内滴入2ml无菌盐水,吸痰管深度要够,吸痰要充分,卧床时间长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增加肺容量,便于腩肌运动有助于痰液排出和肺功能恢复,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叩背,防止长日寸间处于一个,引起肺下部瘀血,分泌物增多,而发生肺部感染,另外每4小时雾化吸入,防止肺内感染。

2、防止误吸:鼻饲病人在鼻饲前取侧卧位,床头抬高1 5度,可防止酸性胃内容物流入气管引起气管痉挛和吸入性肺炎,鼻饲时先抽少许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再注入温度适宜的流质饮食,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引起呕吐和呃逆。

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护理: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洗手,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分泌物,这样既防止气管内的继发感染,又避免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管应每次更换,定时消毒,套管口下敷料盖湿纱布,以起到湿化使用,防止异物吸入气管内,忉口周围敷料每日更换一次。

4、防止医源性感染,NCU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病床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人员出入,病室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试2次,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各种医疗操作均应严格无菌,尽量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第4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循证护理;应用;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33-02

Pierre Robin综合征的主要特点为下颚过小畸形、舌后坠、腭裂等,因此也被称作小颌畸形、小颌腭裂等综合征,属于比较少见的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在1/30 000~1/50 000。因其缺少公认及准确的诊断标准,诊断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引起误差,所以发病率有可能更高[1]。Pierre Robin综合征在新生儿期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气促、喂养困难、青紫等,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类疾病,导致该病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外科主要采取手术进行矫正,内科主要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临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2]。目前关于护理的方法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接诊的10例Pierre Robin综合征新生儿均给予循证护理,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接诊10例Pierre Robin综合征新生儿,其中,男6例,女4例;足月生产9例,早产1例;出生体重2.412~3.235 kg,平均(2.872±0.521)kg;胎龄35.5~40.8周,平均(38.0±1.9)周。10例患儿均为小颌畸形、舌后坠,其中6例合并腭裂;并发败血症2例、吸入性肺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呼吸衰竭1例。临床表现为气促、青紫及喂养困难。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在口腔内留置口咽管、吸氧、电动吸痰、抗感染、镇静、口饲管喂养等。待病情稳定后,外科主要采取手术进行矫正。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如下:(1)对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怎样维持患儿的体温、怎样缓解舌后坠引起的呼吸困难、怎样增加患儿的体重、怎样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等。并根据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找相关的文献及临床总结的护理经验,由相关医师及护理人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2) 维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将患儿放入恒温箱,在恒温箱内通过静脉给药,每隔2~3小时对体温进行监测并尽量在恒温箱进行各种操作和心电监测,如遵循疼痛的护理原则进行静脉穿刺和有创性的操作。并对生命体征、动态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3)保持适合:均采取头高俯卧位或者侧卧位,使用鸟巢样襁褓。在俯卧位时要将患儿的面部朝向一侧,并要求护理人员在侧,避免因捂被导致窒息;在侧卧位时要求在其背部或者腰部放置软枕或者包被,可起到保持及固定的作用,同时注意经常翻身。(4)呼吸道的管理及纠正缺氧:将小毛巾折叠后放置在患儿的肩颈部,同时遵医嘱每天2次给予沐舒坦进行雾化,并定时进行拍背吸痰。(5)合理喂养:早期通过鼻饲管进行喂养,然后根据病情好转的程度选择奶瓶进行喂养并逐渐增加奶量。选取一次性的5号胃管,将其在常规的深度上延伸至剑突和脐的连线的中点,确保胃管进到胃体的中下部。由于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比较嫩,极易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口腔的护理,一般选取4%的碳酸氢钠溶液每天2次进行口腔清洁。(6)预防感染:对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要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增强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等各项规定,加强对呼吸机操作技术培训及消毒。(7)家长心理疏导及出院指导。详细向家属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发病特点,消除家属的紧张及焦虑心理,及时向家属告知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使其了解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出院时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传,告知其正确喂养的方法及保持正确的方法及必要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10例新生儿患儿均好转出院,病情恢复速度较快,并且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通过合理有效的喂养,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呕吐及误吸。通过保持正确的,呼吸困难患儿的SpO2较治疗前提高10%~25%,保持在85%~9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Pierre Robin综合征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它是由于胚胎发育障碍导致的畸形,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强对体温的控制、正确的保持、呼吸道护理、正确喂养等[3]。目前对于该病的临床护理报道较少,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顾名思义,循证医学就是应用可获得的最优研究证据,同时与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的长期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意愿有效地结合起来而做出的诊疗决策,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因此本次研究采取循证护理对该病患儿进行护理。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本次研究共3例患儿并发肺炎,需要维持患儿的体温,可对患儿的生理代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临床表明该病舌后坠后可导致呼吸困难,常规的仰卧位可导致舌后坠进一步加重而导致气道阻塞,进而引起喂养困难[6]。本次研究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选取的鸟巢样襁褓可提高舒适度,给予患儿安全感并减少了哭闹,通过调整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肺炎可使呼吸道梗阻的症状加重,因此需要加强呼吸道管理。由于其下颌骨发育不完全及腭裂,同时舌大占有较大的空隙,并且向后下垂进行了移位从而妨碍了新生儿进行有效地吸吮,常伴有喂养困难,主要表现为喂养时间变长、摄入量减少,以致需要给予鼻饲喂养,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及生长缓慢[7],因此需要给予正确有效的喂养。在通过鼻饲喂养时,应在每次管饲前回抽胃液,以确保胃管在胃内,并注意观察管饲的消化情况。同时要加大宣传该病的知识,减少家属的负面心理,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10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病情恢复速度较快,并且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通过合理有效的喂养,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呕吐及误吸。通过保持正确的,呼吸困难患儿的SpO2较治疗前提高10%~25%,保持在8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循证护理应用于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的护理中,可加快患儿康复的速度,减少家庭及患儿的痛苦,并加强了护理人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静,汤超美.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中的应用[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137-138.

[2] 王媛,周定琼,万兴丽. 新生儿Pierre-Robin综合征的护理[J]. 华西医学,2012,27(3):433-435.

[3] 马芙丽,项伟菊. 6例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35-138.

[4] 陈春梅,业萍. 新生儿Pierre Robin牵引成骨术手术配合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4-1696.

[5] 施晓华,尹宁,费建,等. 新生儿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围手术期气道评估及管理[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3):886-889.

[6] 梁玉美,潘红飞,冯燕妮. 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4):304-306.

第5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1临床资料

本组共41例,男26例,女15 例,年龄70~90岁,平均75岁,41例中,同时有多种并存病者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壁、肺部疾病、消化道溃疡等,同时并存其中2种以上者32 例。

2术前护理

2.1健康宣教 首先,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详细了解患者入院前的准确运动量、日常生活能力、思维判断能力[1];介绍住院环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效果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效果,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向患者说明术前备皮,禁食禁饮、床上排便训练的必要性和方法。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由于老年人气管纤毛运动能力差,不易将分泌物咳出,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的训练,预防术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卧位及翻身方法。

2.2术前准备

2.2.1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及肢体制动。行皮牵引者,牵引重锤必须悬空,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滑脱。指导患者保持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患足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外旋。注意保护足跟部,可用棉垫或水囊作衬托,使踝关节保持在90°背伸位,以确保有效牵引。

2.2.2术前协助医生完成各项常规检查;遵医嘱备皮,备皮范围肋缘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剔;术前遵医嘱灌肠;术前备血;嘱患者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避免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意外。

3术后护理

3.1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而老年人各重要器官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低下,切口感染较容易发生。一但发生术后感染,关节置换术就意味着要失败,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特别对高龄患者危险性更大[2]。故术后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渗血情况,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切口引流量多且呈鲜红色或切口渗血过多,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术后48 h引流液减少或停止,可根据医嘱拔除引流管。

3.2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可高达 47%[3]老年人血粘滞度高,加之手术后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患者伤后卧床时间长使血流减慢,易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易导致致命的肺栓塞。术后稍抬高患肢,鼓励患者进行患肢床上早期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术后要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色泽、疼痛等指标,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及有无凹陷水肿,可用硫酸镁湿敷患肢,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4]。室内禁止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若患者患肢疼痛剧烈,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灰白、发冷、发绀、感觉麻木应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3.3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老年人胸廓僵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呼吸道自清功能下降,患病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分泌物滞留于气管影响通气,坠积于肺内引起感染,故老年人在围手术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半卧位,鼓励并指导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不易略出时采取叩背、改换、雾化吸入。做好口腔护理,随时吸痰,必要时可采取气管镜吸痰。嘱患者戒烟,床头备有氧气、呼吸机及气管切开包。

3.4压疮及皮肤护理 老年人因手术创伤长期卧床或牵引等,不能自主活动,加上全身血液循环差,局部皮肤抵抗力低下,长期受压,很易发生压疮,应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术后翻身1次/2 h,避免压迫患侧肢体,减少骨突处的受压,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卧气垫床。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以增加营养。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留置导尿患者,定期更换尿管,膀胱冲洗,预防感染;便秘患者应用开塞露肛注,必要时可以灌肠。

3.5功能锻炼 在进行功能训练时,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术后第1 d 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5 d 可将床头抬高45°~60°练习坐位,4~6次/d,20~30 min/次,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 要求足跟离床10~20 cm, 在空中停顿5~10 s再放下,如此反复。根据病情在医生同意后可下床活动,护士必须在旁指导,由健肢先下床,上床时则患肢先上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1w在适应下床站立练习后6 w内不能负重,3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6个月内避免两叉,不能坐低板凳或下蹲。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术后除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外,注意进流食、半流食等易消化食物,观察呕吐物及大便性状的变化。

4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过对本组41例患者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关节置换,既可解除患者疼痛,又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虽然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我们医护人员严格规范操作,精心护理,就可以为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6.

[2]吴爱花.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B].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73-374

第6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关键词:脑血管病  坠积性肺炎  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坠积性肺炎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35-89岁,原发病:脑出血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梗死108例。有吸烟史86例、无吸烟史64例。并发症:冠心病123例、糖尿病56例、高血压139例。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量增多135例;呼吸急促98例;心动过速56例;肺底部听诊湿???42例,同时伴有痰鸣音136例。肺CT检查137例,均提示双肺或单肺不规则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2  主要的护理措施

        2.1 翻身拍背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咳嗽无力,应每2小时翻身1次,并进行拍背。翻身时避免推、拉,防止皮肤擦伤,必要时在骨隆突处垫气圈或棉圈。拍背的方法是: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时,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状,手腕微屈呈150°角,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5min。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随即咳出。

        2.2 湿化气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化痰及抗支气管痉挛药。以上药液经过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振荡,使液体成为细微雾滴,药液随患者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抗菌、消炎、解痉、湿化气道黏膜、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化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

        2.3 保持病房空气清洁。一般每天自然通风2~3次,每次20~30min。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擦地两次,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桌子,一桌一抹布。每天限制探视人员出入。晨间护理时必须湿式扫床。

        2.4 保暖 给卧床患者更换尿布、翻身、拍背,进行治疗时,尽量少暴露,因为寒冷可使患者气管血管收缩,黏膜上皮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呼吸器官。因此,应注意保暖,病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60~70%。

        2.5 吸痰患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吸痰是关键。吸痰的顺序是:先吸气管内的痰,然后再吸口腔或鼻腔内的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螺旋向外抽出粘附着在气管内侧的痰液。

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不超过15s。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1次1换。

   2.6 预防误吸

        2.6.1 正确喂食患者入院30min内,进行饮水试验:病人取半卧位,将30mL30℃温水以常速喝完判断结果。1次喝完无呛咳为吞咽功能I级;分2次以上喝无呛咳为吞咽功能Ⅱ级;1次喝完但有呛咳为吞咽功能Ⅲ级;分2次喝完且呛咳者为吞咽功能Ⅳ级;不能全部喝完,咳嗽明显者为吞咽功能V级。吞咽功能I级或Ⅱ级者诊断为“低误吸危险”,吞咽功能Ⅲ-Ⅳ级者为吞咽障碍,诊断为“高度误吸危险。”高度误吸危险者统一插入12G 硅胶带帽鼻胃管,并将插入胃内的长度延长15cm,加固固定于鼻翼一侧,预防胃逆蠕动使胃管脱出。每例间歇(70mL/h滴人营养乳剂500~10

[1] [2] 

mL,滴人过程中保持食物温度℃。注意体位采取半卧位,注食min后再采取平卧或侧卧位,口腔护理早晚各次,所有病人在病情稳定后由护士指导其早期训练肢体功能,次/d,~min/次;同时训练鼓腮,嗑牙动作~次/d,分~次完成;深呼吸咳嗽训练 次/d,~min/ 次,病情好转后,拨除胃管,在严密监护下喂食或指导其自主摄取糊状食物,控制一口量为平时的/,减慢进食速度。具体要求:每一口必须充分咀嚼待口腔内食物咽下后再吃下一口,确保口腔内无残余食物,每餐用完后用温开水嗽口~次,含漱s/次,防止食物潴留而造成误吸。

        ..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预防误吸有积极作用。A 摄食前的训练:①咽部刺激与吞咽训练,次/d,用棉棒蘸水放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次,然后嘱咐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受器,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②加强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做开闭颌关节~次,然后做口腔咀嚼和空吞咽。休息min后再进行笑和吹气动作训练,每一训练要指导患者保持唇的位置几秒钟,然后复原,反复做次。B 摄食训练:脑出血吞咽障碍者进行摄食前训练后,经过调整姿势和改变食物形态能咽下食物者就可以开始摄食训练。①摄食的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以达到最大的气道保护。不能坐者一般采取躯干°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以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保持min,防止食物反流。②食物形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吞咽程度选取。原则先易后难。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糊状食物不易误吸,液状食物易误吸。进食程序是先进食糜烂食物或状食物,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后,改为碎状食物,如粥,最后改为进食普通食物和液体食物。

          讨论

第7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枝的病理过程,常常是一种合并症,常见的肺栓塞有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等,但是以血栓栓塞最常见,占肺栓塞的99%,通常所称PE即指PTE。肺栓塞的血栓子70%-90%来自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2006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2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病人,现将临床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7月以来我院共收治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病人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骨折部位分别为: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4例,全身多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6例。主要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10例,咯血4例,胸痛2例,休克2例,晕厥2例。主要体征呼吸急促8例,心动过速6例,肺部??音2例,血压下降2例,紫绀2例。

1.2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2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强化造影,在动脉期及平衡期均见肺动脉干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其中右侧肺动脉干栓塞为12例,左侧肺动脉干栓塞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于发病2周内排除溶栓禁忌证后的大面积肺栓塞者给予尿激酶100-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2小时内注入,并于溶栓后12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天,在低分子肝素开始应用后第1-3天加用口服华法林首次剂量为2.5mg,以后逐渐调整剂量,使国际正常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之间,停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

1.3结果17例患者痊愈出院,6周回访未见复发,3例因多发损伤合并肝肾功能衰竭死亡。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抢救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血氧下降,应立即畅通气道给予呼吸皮囊加压给氧,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2.1.2药品及设备的准备迅速预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药品主要包括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及溶栓药、止血药镇痛药等;及时有效的执行医嘱,将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准备良好,运行正常,积极救治患者。

2.1.3各项指标的检测及血液循环的维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畅通,各种药物要及时有效的按量输入,严防外渗,同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的性状;检测各项指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情,对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异常,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2.2溶栓的护理因肺栓塞一般发病急,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感,术前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再次检查急救药品及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在溶栓治疗中一定要保持静脉通道的通常,一般建立两条有效的经脉通道,其中一条输入药物,另一条抽血备用。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征及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溶栓后处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外,还要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患者的主诉,有无再次发生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防止再次栓塞,一定要让患者静卧休息,同时注意床铺的干燥,必要时垫气垫,预防褥疮的发生。

2.3饮食护理饮食以减少肺栓塞危险因素为目的,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指导病人选择清淡、低脂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吡嗪,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黏度,每日饮水量大于1500mL。

2.4预防肺栓塞再复发急性肺栓塞治疗期间,主要是预防肺栓塞的再复发,具体护理措施有以下两点。①心理护理:溶栓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动的愿望,这时患者应了解溶栓后仍需卧床休息,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②有效制动: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要绝对卧床2周;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双下肢按摩及用力叩背;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尤其是便秘和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排便时用力或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吸烟者应劝其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第8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关键词:获得性肺炎;防治及护理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国际上多数报道HAP发病率0.5%~10%,在西方国家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至第4位;ICU内发病率15%~20%,其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高达18%~60%,病死率50%[1]。本文探讨了神经内科病区医院获得性肺炎防治及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国1999年中华医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诊断标准,45例患者均确诊为HAP,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岁。死亡6例。基础疾病:45例患者中,高血压脑出血21例,脑梗塞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临床表现: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T>38℃,呼吸道分泌物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1.2诱发因素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及肢体功能障碍,2例行气管插管,5例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留置尿管和胃管,且均接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抗菌素治疗。

1.3细菌培养 45例患者做痰细菌培养,同时在患者高热时抽血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4结果 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绝大多数,药敏试验结果:革兰式阴性杆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2防治及护理措施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求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遵医嘱及时、有效地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时、有效的湿化气道,超声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堵塞气道,必要时及早给予气管切开。同时加强翻身,无特别禁忌的患者给以机械深度排痰,6次/d,持续给以面罩湿化吸氧,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长期卧床、昏迷、生活不能自理或鼻饲患者,加强口腔护理,3次/d。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和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防止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肺炎。需吸痰者正确规范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以防呼吸道黏膜损伤。如无禁忌,给予舒适的半卧位,有利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有效减少反流及误吸。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平卧位比半坐位更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

2.2严格无菌操作 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每例患者所用的一次性物品用后即废弃,病房消毒2次/d,定时通风。护士为患者做治疗时均应手消毒。为患者吸痰时要戴无菌手套,应用无菌吸痰包,吸净气管内的痰液后,更换吸痰管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吸痰时盘内的物品及时更换,吸痰用来冲管的生理盐水不能超过24 h使用。加强吸氧管理①采用一次性吸氧管。②管道定期消毒。③流量表与湿化瓶衔接处、吸氧管与湿化瓶衔接处,定期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④每日消毒更换湿化瓶和无菌蒸馏水

2.3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严防HAP的发生对所有患者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随时警惕HAP的可能发生,特别注意定期检查血常规,痰培养及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剂型。但特别注意抗生素的应用规则,足量治疗特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科主任或拥有权限的专科医师经过讨论后方可进行使用,并在病程记录中进行记载。

2.4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多数危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呼吸道有创性操作。王辰等研究发现[2],所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患者,3 d后在气管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格兰阴性杆菌或厌氧菌。所以病房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病房减少探视,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患者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更换1~2次/w,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加强各类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对特殊感染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绝大多数年龄偏大,加之昏迷,自身活动受限,身体抵抗力差,容易诱发感染,通过对45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出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

3.1生理性 呼吸系统: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60~70岁发病率为1.5%,超过75岁的发病率3.4%,病死率15%~35%。HAP高发的原因是老年人肺泡变薄肺泡腔扩大,肺弹性回缩力减弱,肺活量降低,咳嗽和反射能力减弱,使滞留在肺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增多,易发生感染。

3.2免疫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肺的预防能力差,极易发生肺部感染。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肺部受感染的几率就越大。

3.3合并慢性基础病 老年人常合并慢性基础病,老年人糖尿病容易诱发肺部感染,尤其是血糖未得到控制者,高血糖导致肺部感染或使原有慢性炎症诱发、加重。

3.4长期卧床 卧床是老年HAP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同时存在,造成终日卧床,长期卧床使原有降低的肺功能更加降低,痰液集聚在肺内引起感染。

3.5营养不良 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大于合成,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老人食欲减退,唾液消化液减少,胃肠功能降低对各种营养成分吸收力减弱,对蛋白质的吸收趋于停止,这样就造成营养不良而发生肺部感染。总之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绝大多数年龄偏大,加之昏迷,自身活动受限,身体抵抗力差,容易诱发感染。

通过对45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出比较合理的防治及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严防H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9篇: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坠积性肺炎更是神经外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护理

1.1评估了解起病的急慢程度以及诱因,掌握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既往史、现病史,采取X哥拉斯分级法评估病人症状,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障碍程度、吞咽、咳嗽反射是否存在等问题。上述三点是导致坠积性肺炎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昏迷时间最长的患者达10个月,对这样的患者做好呼吸系统方面的评估非常重要。要注意听诊双肺的情况、了解X线的检查以及有无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等。上述病人是坠积性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

1.2护理诊断 神经迭外科患者护理诊断包括,应对患者的意识行为、认知行为、认知能力、心理是否健康、呼吸频率及快慢程度和有无叹息抽啼样呼吸的改变、是否存在气管切开等术后问题进行诊断,注意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上与呼吸道是否通畅有关,与患者的意识咳嗽反射丧失有关;也与肢体功能障碍与偏瘫、手术恢复程度、吞咽障碍、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或延髓麻醉有关;此外也与语言功能障碍、卫生知识缺乏有关。

1.3护理措施

1.3.1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实施间断雾化吸入。每日4-6次,气管内持续滴入抗生素和糜蛋白酶,以稀释粘稠的分泌物。同时每2h为患者翻身,由下向上扣背1次,使气管末梢的痰液受到振动,将痰液充分排出,可以降低长期卧床患者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病率。

1.3.2手术后患者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及鼻饲。因气管插管气囊对呼吸道粘膜的压迫,使其完整性破坏,屏障作用下降,鼻饲及昏迷时间过长,影响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而通过翻身推背可使病人被动活动,增加肺通气,避免分泌物积聚、肺泡壁塌陷造成的肺不张、坠积性肺炎。

1.3.3正确吸痰 首先保持呼吸道充分湿润,预防因气道水份减少,导致分泌物粘稠和排出障碍。因此对室内空气要调整适当湿度(60%-70%),患者取平卧位,中心吸引压力应在11-20kPa,采用旋转提拉手法。注意动作轻柔,吸引时阻断负压,插管深度不易过长。从深度向上提拉,左右旋转,避免上下提拉,造成污染,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抽吸时间不可超过l0s,防止患者脑驴。另外吸痰管应每日更换2-3次,气管切开局部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情况、气管套管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从而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