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

第1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1国内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大型活动需求研究涉及的领域还仅仅局限于交通需求管理领域。由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小明教授带领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实验室是我国交通管理研究领域的权威部门,它在智能交通、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仿真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其中陈艳艳教授在交通需求管理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多篇论文。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DemandManagement,简称TDM)就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技术,通过速度、服务、收费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出行方式、时间、地点、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交通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使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出行结构趋于合理化。

陈艳艳教授在论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交通供需出现矛盾。在被动地增加交通供给后,人们意识到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止尽的需求,应通过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实现交通供需平衡,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在大型活动期间,大型活动造成的交通影响只是暂时的(或几天),因此一般情况下解决大型活动带来的交通问题不会利用增加道路容量(道路的建设)来解决因为这样的解决方法既难以奏效也很不经济。纵观国内外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方案才是缓解大型活动期间交通供需矛盾的关键。陈艳艳教授在文章中制定了减少出行总量,调整出行方式,调整交通流时空分布,交通信息等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控制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需求,提出了大型活动相关道路交通流量预测流程构架及各类需求预测的方法。她通过意向调查研究居民对各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在不同的交通条件下机动车使用者的交通方式选择意愿。然后将这些措施进行不同实施力度的组合,得出了若干组合方案,建立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实现对非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多级模糊评价综合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得出最佳方案。

国内学术界除了在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领域进行了研究,还在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相关论文中提到了物流需求,并从发生主体多样性、时间阶段性、空间集中性、不确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大型活动物流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物流管理对策。文章充分认识到了需求对于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从物流需求的角度给出需求分析和预测的方法,或者有效地需求管理措施。

大型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求工程理论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对于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笔者在查阅的大量国内大型活动文献后,并未发现针对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的一般性方法研究的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领域还是国内大型活动研究的一个空白。

2国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的P.Loucopoulos教授是需求工程领域的专家,它是需求工程杂志的联合主编,信息系统杂志的副主编。P.Loucopoulos教授研究主要是为大型复杂动态组织提供信息处理系统。它的理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工业、银行业、公共事业、政府机关等。

第2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活动方案

首次与国外教育机构互访交流,我们高度重视,计划周密,分步实施,以达到中外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此,我们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担任,副组长由担任,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校专业教研组,由专业教研组具体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开展此次活动。为使活动如期有序进行,学校召开了活动筹备会,认真拟定了校际交流活动方案,活动时间初步订在2014年5月和10月,活动日程,进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任务到人。

二、精心安排日程,确保万无一失

英国朋友来访,比较关系到我们学校的形象,还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把这次接待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活动方案中,拟出《2014年斯卓德学院访华之旅来访者名单》,《2014年接待英方师生初步接待方案》,活动地点、内容及时间,都在方案中做了比较祥细的安排。

反反复复推敲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安保问题、食宿问题,必须保证外国朋友的安全;还要吃得舒心、住得安心和玩得开心。根据活动方案,我们学校对活动的每一个内容和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人。同时,我校从迎送宾客、食宿安排、交流互动、联欢等方面,从每一个细节对责任人都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力争做到精心安排,热情接待,外树形象。

三、两校互访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一)提前信件沟通,组织人员赴英国访问

2013年10月,我校与英国斯卓德学院签署了一份合作行动计划。2014年5月,我校先与英国斯卓德学院琳达院长联系,进行电子邮件沟通,加深印象,打好交往基础。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邮件往来,两校按照合作行动计划,双方达成一致共识。2014年5月,我校组织师生一行人到斯卓德学院访问交流,时间共7天。在交流期间,我校师生先后参观了斯卓德学校的机械类和餐饮服务专业的课程,并在这两个课程达成了课程共建的意向与协议,学习对方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师生深深的感受到斯卓德学院师生的热情与真诚,看到了斯卓德学院在机械类与餐饮服务专业课程的计划与评价。

(二)周密安排行程,邀请对方来我校观摩

2014年10月10日,我校邀请英国斯卓德学院2名老师与11名学生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对方师生观摩内容各有侧重,对方教师主要了解中国职业院校16-18岁学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中国职业资格取证的评估方法、中国教育体制下各专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工程专业及酒店专业等。对方学生主要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工程专业及酒店专业的课程及发展就业前景、中国两国间学生经历的不同、中国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其就业发展机会。对11名学生,我们分别安排在我校11名老师家里。在访问期间,英方师生听了我校4位老师的课程,分别为:餐饮服务与管理、机械类加工、文化、活动课等。同时我们也安排了英方师生参观岳阳楼、君山岛;还参观了与我校联合办学的国际影视会展中心的制作中心。飞机抵达北京后,我们领着英国客人先后参观天坛、长城、天安门广场、紫禁城等景点。接着,到我们中南工业学校参观学校、会见全校师中南工业学校,观摩课堂,分专业观摩,参与一体化教学实践,分专业进行),并且,对方学生在友好气氛中与我校学生进行了座谈。英方师生在参观我校学生协会,包括书法协会、青橄榄文学社、英语俱乐部等时,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断伸出大拇指称赞。当天晚上,为了欢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的英国客人,我们学校组织举办了一场欢迎晚会,会上两个国家的师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次日,英国客人兴致勃勃参观了岳阳楼、君山公园。晚上,荡舟于南湖,参观了党的一大会议举行地红船。第3天,参观了步步高广场,了解中国茶艺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了解当地社区生活,购物。随后几天,先后参观了特殊教育学校、游览了橘子洲头。在长沙,游览了著名的岳麓书院,晚上住宿在长沙市国际大酒店。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了合作企业—长沙国际会展,中午在会展中心就餐。

在岳阳几天,英国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我校师生的热情。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国的餐饮文化。10月24日我校篮球队与英方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比赛。各种互动活动,让双方进一步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四、优势得到互补,活动收获颇丰

(一)活动特点

这次中英校际交流活动,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得力,领导机构健全,我校有关方面人员做到活动方案到位、配备力量到位、经费落实到位,活动效果到位;二是形式多样,英国客人在我方逗留期间,安排内容既有风景名胜,又有文化故迹,既有互动晚会,又有课程观摩,充分满足了客人的要求;三是重点突出,主要围绕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收获

通过两校学习交流,特别是到贵方参观取经,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之间的联系。校与校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二是进一步促进了学科认识的统一。校际教研活动填补了这项空白。三是教师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教研,教师们可吸取别人之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四是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校看到的只是本校的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看到了学校间的差距,有利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指导,给常规管理提供了成功经验。五是进一步注重了课堂常规,注重了实效。

第3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 选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23-02

在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与指导交流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心存疑虑,导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太理想,究其主要原因,多数是未能精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所致。

一、正确精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选取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日常观摩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课堂上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合作学习活动,尽管课堂气氛热烈,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往往都是只注重教学过程,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和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选择了一些过于简单的、凭借个人能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或不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要解决的关键内容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致使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文不对题”。因此,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精心挑选合作学习所需的内容。确定合作学习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教师所创设的这些问题情境学生不能立即解决,但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一步一步地解决,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显得更有意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应具备的特征

(一)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核心应该是“想”,突出思维方法的交流及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数学科的教学活动应突出思维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而思维的核心要素就是“想”,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重点突出“想”这一核心要素,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最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应该是具备多向度思维,强调各组员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处理大容量的信息

一个小组的成员一般有3~6人,单一自由度的内容往往过于简单,合作学习的意义不大。因此,最好选择具有3个或3个以上向度的内容,并且这些向度是可以让学生同时自由选择其中一两个向度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这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为小组探究出一份力,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有可能烹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美味”。如果不具备多向度且各向度可同时自由选择进行等特征的内容,尽量不要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三、小组合作内容的几种类型

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升到思维交流、方法策略探究这样的层面上时,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吃透教学文本,细心甄别,精心选择具有小M合作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在需要合作探究时开展。下面列举几种适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类型,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算法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与运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版块内容,在其中有很多类型的题目是可以算法多样化的,如估算类、简便运算类题目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然后在交流与对比中优化算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中张扬个性,强化技能。因此,这种类型的内容适合且应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如口算25+13,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①20+10=30,5+3=8,30+8=38;②25+3=28,28+10=38;③25+10=35,35+3=38;④13+20=33,33+5=38;⑤13+5=18,18+20=38……

像这种可以有多种计算方法的题目,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计算结果(得数)的交流,而是不同算法、不同思路的碰撞,最后还可以进行算法的优化。

(二)方法多样化

对于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想出多种方法或懒于进一步探寻不同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出一种方法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策略得以交流碰撞,从而在深化巩固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拓展。例如一些图形认识、计算方法的探讨或应用题的教学,可以用多样化方法来解决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

(2)长方形周长=长×2+宽×2

(3)长方形周长=(长+宽)×2

直接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三种方法,各有独到之处,让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策略多样化

对于可采用不同方法策略来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独立找到解题方法后再展开充分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有序、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策略多了,学生视野开阔了,兴趣浓厚了,能力才会变强。如:一件上装与一件下装为一套,2件上装与3件下装,怎样搭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学生在探索“怎样搭配”时,采用的策略有:

(1)在2件上装图形与3件下装图形之间连线;

(2)在2件上装图形与3件下装图形之间连线并标上数字;

(3)用不同类型的数字分别表示上装与下装,然后列举记录。(如:中文数字表示上装+阿拉伯数字表示下装,然后列举记录为:一1,一2,一3,二1,二2,二3)

(4)用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上装与下装,然后列举记录。(如列举记录为:Aa,Ab,Ac,Ba,Bb,Bc)

(5)直接画图来表示上装与下装的搭配。

……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①提出问题:如果不摆衣服图片,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并尽快找出所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吗?例如,用图形、数字、字母或用你自己想到的简单符号来表示上装、下装。自己先试试看。

②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汇总不同的方法写在卡纸上,并圈出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法。

③请方法最多的小组汇报,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进行补充。

……

整个操作流程注重学生人人参与,互相之间不同方法策略的交流,让思维在交流碰撞中得以扩张。

(四)方案多样化

如探究解Q如下生活问题:

租一辆大型客车需1000元/天,限乘40人;租一辆中型客车需650元/天,限乘25人。我校有115名师生去秋游,可以怎样租车?各需要多少钱?

这是一类容量比较大的题目。115÷40≈3,共4种方案,每种方案需要计算人数,还需要计算价格,如果只算其中一种方案,答案显得过于片面;若让学生全部由个人独立算完,势必花费很多的时间,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初步探究出4种方案的情况下,分工分别计算其中一种,然后比较,找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这样,节省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继续探讨“怎样可以很快找出所有的方案?”“租车要省钱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等问题,从而深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得更加透彻,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在具体教学时,笔者这样操作:

①引导学生初步探究找出一共有4种方案,并用表格表示出来。

②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长具体安排分工合作,一人选择一种方案计算该方案的人数与钱数。

③小组内汇总4种方案,互相检查有无计算错误的。

④比较各种方案,找出最省钱的方案,并讨论为什么该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然后师生互动,弄清租车最省钱的一个原因。板书:“省钱:空位少。”

课件再次出示题目:我校200人外出旅游,可怎样租车?哪种方案最省钱?为什么?

开展4人小组活动,共同完成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找出影响租车价钱的第二个因素。

①小组快速讨论:共有几种租车方案?

②小组长具体安排每人分别完成其中一种方案。

③小组汇总各种不同的租车方案,记录在学习卡2上。

④讨论:A.有空位和没有空位的方案哪一种最省钱?B.没有空位的有几种方案,哪一种最省钱?为什么?

最后师生互动,弄清租车最省钱的另一个因素。板书:“省钱:单价低。”

对于难度比较大或操作容量比较大的内容,笔者设置了梯度,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利于学生去操作解决问题,深化知识,也防止学生由于同一活动时间过长导致疲惫,直接影响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

(五)一个知识点的几个方面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长方体有棱、顶点、面三个方面的特征。为此,教师可组织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探究“棱”的特征,一人探究“顶点”的特征,两人探究“面”的特征。先完成的还可以加入一起探究,共同完成表格(如下),并通过交流统一意见。

这样,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初步了解知识,共同取得进步,为进一步系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奠基。

(六)同一领域的几个知识点

在一些整理复习课上,往往需要处理大容量的知识点,且这些知识点都是同一领域互相联系的,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好内容。并且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互补,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深化知识。如在教学《四边形的整理与复习》时,学生学过的四边形主要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4人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用小贴纸一人整理一两个图形的相关知识及习题,然后再汇总交流;或者也可以分工,分别用小贴纸从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对应的习题等方面进行整理。在学生完成整理后,再让学生补充、质疑、归纳总结规律和互练互评等,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第4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10-01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展开多重学情调查,为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成果展示、作品欣赏创设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话语权,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促进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手段,以优化环境、发动情感、课堂评价等多种教学形式,激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的热情,构建美术学习认知体系。

一、学情调查,搭建交互展示平台

初中生对美术课的认知呈现个性化特征,大多凭借兴趣参与学习,激趣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考量的问题。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教师要先做好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根据学生实际创设多种交流机会,为学生展示创新思维搭建平台,如小组讨论、班级展示、意见征询、学法提议、课程改进、作业展览等,都是学生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教师还可以创设网络交互平台,发动学生展开网络信息讨论、创意、作品展示等活动。在教学《古镇风情》的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镇风光的视频,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欣赏古镇风光写生线描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提出思考问题:“他们是怎样表现景物的?哪些地方与真实景象不同?说说作品中的线条给了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讨论。有的学生说:作者用线条勾勒的方法,展示了古镇的大体轮廓,房屋、河流的细节与真实面貌不同。也有的学生说:利用线条表现古镇风情,可以快速达到写意的效果,给人带来直观感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镇视频,给学生带来形象感知。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基础设计思考问题,成功引发学生热议,使课堂教学进入到正常轨道,学生成功启动学习思维,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二、情感发动,激活参与展示热情

学生学习美术需要调动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展开思想情感交流,从内部形成教育突破。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也是情感活动的外化表现形式,教师要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创设交流话题,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以期获得良好的课堂交流成果。为此,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公正、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美术创意进行展示欣赏,对学生的个性思维给予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班级交流展示的热情被点燃,美术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在学习《图案与生活》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并提示道:“图案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已经借助图案传递、记录信息,图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更离不开图案,我们可以找找身边的图案,看谁找得更多。”学生快速行动起来,有学生发表见解:“我的衣服上有图案,鞋子上有图案,文具上有图案,书包上有图案。”也有的学生说:“教室内到处都有图案,天花板、窗帘、教室门、地板、黑板报、墙报、点灯、开关等,都有不同的图案显示。”教师利用身边图案和生活的关系作为教学切入点,满足了学生和教材学习诉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介入美术学习,成功激活参与交流展示的热情。

三、作品欣赏,提升交流展示维度

在美术课堂训练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表现,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在美术训练中渴望获得认同感,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活动,满足学生个性表达、创作追求心理。学生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点评,赞美优秀的作品,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的创作有极强的个性追求,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诠释,以提升作品的展示效果。学生展示美术作品的方式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如在《传达信息的艺术――标志设计》的作业练习中,教师给出作业任务,让学生任选其一展开设计:1.给学校各个专用教室设计一个标志;2.给学校的晚会、演讲比赛、家长会设计一个活动标志。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平放在课桌上,全班学生轮流巡视作品,每个人挑选10幅最佳设计。教师综合学生的投票情况确定十佳设计,并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再组织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电脑教室用变形鼠标作为标志,有很强的直观感,创意独特,让人一目了然。”也有的学生点评:“家长会用握手的图片作为标志,代表家长与教师的热情合作,显得很温暖,相信家长们会很喜欢。”教师组织学生巡视挑选优秀作业,给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教师综合学生的意见,组织学生展开具体欣赏,让学生对优秀作业进行点评,特别是将学生的作业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学生广泛交流提供契机。

第5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133-01

在初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般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其课堂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课型。下面,笔者就基于小组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及操作流程,分别作简要阐述:

一、选题指导课

1.活动目的:确定主题,主题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题,小组或班级归纳、整理后确定活动主题。再进行小主题分解,成立实践活动小组,并对小组研究课题进行论证。

2.一般流程:发现问题,生成主题—讨论交流,分解主题—组建实践小组—论证形成研究课题。

3.操作要领:发现问题。课前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生成主题;汇报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问题;问题归类提升。将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和提升,引导把类似或包容交叉的问题归为一类,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分组选择问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3~8人实践活动小组,进行简单分工,并论证研究的主题。

二、活动策划课

1.活动目的:根据确定的探究问题,各组制定活动计划、策划实施过程。

2.一般流程:小组策划、制定计划—全班交流,修订计划—小组改进,具体分工。

3.操作要领: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分工和活动计划。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班级汇报小组活动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班级讨论小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帮助完善活动计划。

三、方法指导课

1.活动目的:通过讲座、研讨、模拟等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调查研究与言谈、文献收集与处理、试验研究与观察等基本实践活动方法。

2.一般流程:问题解答性:收集问题—疑难解答—归纳整理;知识交流性:小组交流—知识共享—总结评价;专业讲授型:确定内容—聘请专家—现场培训。活动传授性:导入—学习编写采访提纲—小组设计采访提纲—学习采访技巧—创设情境,模拟练习采访—课堂总结。

3.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活动因素,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活动程序;将方法论的指导与方法实践相结合,形成方法论系列,探讨方法论教学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

四、总结交流课

1.活动目的:各组交流处理好的资料,展示实践成果,畅谈收获体会,进行活动反思评价和活动延伸。

2.一般流程:分答辩式总结交流课和小组汇报式交流课两种。答辩式总结交流课基本流程为:主持人介绍答辩程序—分组陈述或展示—教师与学生针对性提问—研究小组当场作答—主持的教师作总结性评价;小组汇报式交流课基本流程为:主持人介绍成果汇报要求—分小组进行成果汇报—教师、学生针对性提问—总结性评价。

3.操作要领:成果呈现形式多样。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如办展览、开辩论会制作网页、举行竞赛等;尽可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分享过程,呈现多样式和个性化表达,

五、项目设计课

1.活动目的:学生开展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

2.一般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商讨设计方案—交流、修正方案—分组设计—展示设计成果—总结评价。

3.操作要领: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制作应用设计等类型,如一次社区宣传活动策划、改进某一设备等;可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平面或立体设计、制作为主;班级逐一展示设计成果, 展示中进行互动式的提问和评价。

六、实践体验课

1.活动目的:在参观、考察、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2.一般流程:激趣,提出活动主题—小组商讨实践活动方案—班级交流、论证、修订—实践活动体验—交流活动感受和收获—评价反思、总结。

3.操作要领:“外出活动规划表”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过程、活动路线等;活动体验可以是一次活动,也可以在班级交流活动感受后,组织二次、三次深入体验;室外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活动感受和收获,可用图片、音像资料、考察报告等方式展示实践成果。

第6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 公共建筑群体;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 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第7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对艺术档案管理措施研究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是围绕着某项具体文化艺术活动项目的展开而进行的,规律性地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文化艺术材料。这些材料记录和反映了该项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结果,构成了一个反映该项艺术活动的文件整体,这就是艺术档案的整体性特征。一项艺术业务活动所形成的艺术档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她能反映出综合艺术各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反映出各类艺术业务人员共同进行艺术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反映出艺术业务活动所取得成果及其在当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能反映出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内在的历史联系。这是艺术档案的一个明显特征,现代文化艺术活动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的技术手段,所产生的记录形式和载体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所以艺术档案材料在载体类型上呈现多样性特点,在保管工作中有艺术档案用多种不同的记录手段、在不同的载体上、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反映一项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取得艺术成果,加之各类艺术手法表现的形式、内容千差万别,这就必然成就艺术档案材料、类型的丰富多样。艺术档案带有深厚的艺术家的个人色彩。由于艺术家各自生活的阅历不同,思想性格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存在差异,艺术才能不同,即使同一个艺术家在不同的时期内,其艺术思想、倾向、风格、创造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个人风格和各自创作方法的不同,艺术家被分为各种流派。因此,艺术档案也必然带有不同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特点。

艺术档案是在各类文化艺术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一)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档案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反映,它真实记录了文化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凝集了许多艺术家的心血和时代艺术成就。所有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文字、声像、实物、图表以及电子数据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档案使文化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反之,如果没有艺术档案,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就有可能被阻断。

(二)艺术档案对传播群众文化艺术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传播和流传的,文化艺术传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艺术生命延续的长短。在各种文化传媒中,艺术档案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而最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可以说,以艺术档案为媒介面的文化艺术,生命力相对旺盛。如极具影响的电影《梅兰芳》,其巨大影响就与艺术档案中关于京剧档案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

(三)艺术档案对发展艺术事业有重要作用。艺术档案是记录着大量丰富生动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所储存的艺术资料是艺术的宝库。我们开展艺术活动可以从中去寻找材料,开拓思维,启发灵感,进行艺术再创新。艺术档案又是物态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历史,许多与文化艺术有关系的活动等,都必须依托艺术档案来佐证。尤其是申报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到艺术档案中寻找珍贵的文化艺术记忆,往往艺术档案中的一张照片、一份手稿、一份记录就是散落在历史尘埃的一颗颗珍珠,通过艺术档案就可以形成一串串闪闪发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链。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记录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历史、保存艺术成品、造福后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环节。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艺术档案管理是进行文化艺术传承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具体手段,建立艺术档案,管理好珍贵的艺术档案,是文化系统艺术业务和档案业务的新发展,也是文化系统业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拥有全面、完整的艺术档案,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档案对文化艺术研究、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档案管理最终目的就是为文化艺术创新服务,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要有其精彩的内容做支撑,文化艺术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文化艺术生产,只有拥有适应市场、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我们的艺术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品牌和形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的生命在于艺术作品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而丰富完整的艺术档案和及时有序的艺术档案管理就能让艺术档案发挥超出其形成单位及其专业内涵的重大作用,为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传承和文化艺术创新服务,从而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三)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保护文化艺术产品、发挥艺术档案最大作用的客观要求。当前,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危及文化艺术产品的保护,影响了艺术档案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如有的文化艺术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文化档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艺术档案收集和归档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造成一些艺术档案散落在创作者或演出者手中,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有的单位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造成文化艺术作品、创作设计图稿遗失或受潮、起皱、甚至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有的艺术档案建立得不完整、不系统,有遗漏、缺失现象,有的单位却把所有文件材料都装入艺术档案,有的没有明确归档范围、保存期限、归档时间和收集文化艺术材料的方法、步骤,致使艺术档案不规范。这些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艺术档案的保护、收信和管理。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首要的是提高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对艺术档案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强化工作力量,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艺术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艺术档案的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档案法》《着作权法》等相关法规,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文化艺术单位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还要给提供档案者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通过不定期举办优秀艺术档案展览等,提高文化艺术工作者上交档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保存、上交艺术档案资料的激励机制。

(二)明确归档范围。艺术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应当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如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另外,业务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材料,也属归档范围。而那些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参考而收集的图书、报刊、音像带、照片、剧本和有关文章材料等,均作为资料保存,不应归档。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各种载体的艺术材料和实物,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三)强化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艺术档案材料时,应遵循文化艺术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化艺术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便于保管和利用。要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归类和立卷。艺术档案应分为大类和属类,大类设业务类、个人业务类、综合类等,具体属类应按照归档范围设置。要按照艺术档案材料的内容、种类立卷,其中戏剧材料按剧目分类立卷,音乐歌舞演出材料按节目分类立卷,文化艺术科研材料按科研专题分类立卷,艺术教育材料按各专业课程分类立卷,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材料按业务活动进行立卷。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对以后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艺术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艺术参考价值的艺术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第8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艺术档案是在各类文化艺术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一)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档案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反映,它真实记录了文化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凝集了许多艺术家的心血和时代艺术成就。所有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文字、声像、实物、图表以及电子数据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档案使文化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反之,如果没有艺术档案,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就有可能被阻断。

(二)艺术档案对传播群众文化艺术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传播和流传的,文化艺术传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艺术生命延续的长短。在各种文化传媒中,艺术档案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而最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可以说,以艺术档案为媒介面的文化艺术,生命力相对旺盛。如极具影响的电影《梅兰芳》,其巨大影响就与艺术档案中关于京剧档案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

(三)艺术档案对发展艺术事业有重要作用。艺术档案是记录着大量丰富生动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所储存的艺术资料是艺术的宝库。我们开展艺术活动可以从中去寻找材料,开拓思维,启发灵感,进行艺术再创新。艺术档案又是物态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历史,许多与文化艺术有关系的活动等,都必须依托艺术档案来佐证。尤其是申报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到艺术档案中寻找珍贵的文化艺术记忆,往往艺术档案中的一张照片、一份手稿、一份记录就是散落在历史尘埃的一颗颗珍珠,通过艺术档案就可以形成一串串闪闪发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链。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记录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历史、保存艺术成品、造福后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环节。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艺术档案管理是进行文化艺术传承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具体手段,建立艺术档案,管理好珍贵的艺术档案,是文化系统艺术业务和档案业务的新发展,也是文化系统业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拥有全面、完整的艺术档案,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档案对文化艺术研究、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档案管理最终目的就是为文化艺术创新服务,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要有其精彩的内容做支撑,文化艺术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文化艺术生产,只有拥有适应市场、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我们的艺术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品牌和形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的生命在于艺术作品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而丰富完整的艺术档案和及时有序的艺术档案管理就能让艺术档案发挥超出其形成单位及其专业内涵的重大作用,为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传承和文化艺术创新服务,从而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三)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保护文化艺术产品、发挥艺术档案最大作用的客观要求。当前,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危及文化艺术产品的保护,影响了艺术档案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如有的文化艺术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文化档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艺术档案收集和归档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造成一些艺术档案散落在创作者或演出者手中,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有的单位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造成文化艺术作品、创作设计图稿遗失或受潮、起皱、甚至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有的艺术档案建立得不完整、不系统,有遗漏、缺失现象,有的单位却把所有文件材料都装入艺术档案,有的没有明确归档范围、保存期限、归档时间和收集文化艺术材料的方法、步骤,致使艺术档案不规范。这些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艺术档案的保护、收信和管理。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首要的是提高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对艺术档案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强化工作力量,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艺术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艺术档案的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档案法》《着作权法》等相关法规,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文化艺术单位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还要给提供档案者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通过不定期举办优秀艺术档案展览等,提高文化艺术工作者上交档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保存、上交艺术档案资料的激励机制。

(二)明确归档范围。艺术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应当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 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如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另外,业务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材料,也属归档范围。而那些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参考而收集的图书、报刊、音像带、照片、剧本和有关文章材料等,均作为资料保存,不应归档。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各种载体的艺术材料和实物,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三)强化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艺术档案材料时,应遵循文化艺术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化艺术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便于保管和利用。要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归类和立卷。艺术档案应分为大类和属类,大类设业务类、个人业务类、综合类等,具体属类应按照归档范围设置。要按照艺术档案材料的内容、种类立卷,其中戏剧材料按剧目分类立卷,音乐歌舞演出材料按节目分类立卷,文化艺术科研材料按科研专题分类立卷,艺术教育材料按各专业课程分类立卷,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材料按业务活动进行立卷。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对以后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艺术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艺术参考价值的艺术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第9篇: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面对较为繁重的交际压力,与外国友人进行深入交流,如果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不了解,就很容易在交流过程中冒犯他人,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为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外国文化知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商务英语交流需要

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需要与多领域的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在此过程中就会接触大量的外国人,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较多,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交流过程中不能将英国的文化当做是所有英语国家的文化,从业者需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在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待。

如果从业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不仅会造成交流障碍,还容易冒犯他人的文化,影响双方关系进一步拉近。在商务合作过程中,双方必须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不能出现彼此冒犯的情况。

(二)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真正进入商务领域的人少之又少,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英语语法、词汇教学,对外国文化并不深究,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就随之减少,这一情况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降低。某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与外国宾客交流存在较多的障碍,双方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为此,相关院校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通过案例教学将现实的商务环境引入课堂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案例将商务交流的环境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将外国文化知识融入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和有利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应当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凭空捏造,否则案例的作用就会削弱,同时案例应当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在商务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此外,案例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时代性,过时的案例不应当出现在课堂中,教师要选择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案例资源。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掌握外国文化的能力会明显增强。

(二)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化素质

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对外国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些教师在学习阶段没有到外国深入研究,其了解的外国文化往往来自于书本和想象,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文化素质较低。现实情况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自身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可以在暑假、寒假期间到外国去访学,高职院校要给予教师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外国英语教师的交流,从外国友人的口中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2]。

(三)开设汉语文化课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不仅要开设外国文化课,还应当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现如今许多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了解非常少,反而对外国文化比较热衷,这导致学生在认识本民族文化时存在较大的偏差,容易将东亚文化认为是中国汉语文化。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从高中阶段提升至大学阶段,让学生学到更深入的汉语文化,在区分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同时才能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同时传授中西两国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必要时可以组织汉语文化专家为学生授课,或者让学生参观汉语文化的精华成果,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接下来一个阶段要开设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礼仪和商务英语翻译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在今后的交流过程中,尊重外国的文化,实现双方的尊重互信。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学工作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不应当仅局限在课堂内,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与外教及国际友人用英语交流。或者与外国的学校进行联合,开展互联互视交流,让身处两国的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双方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文化的精华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还可以让外国学生了解我国汉语文化,可谓一举两得[3]。

总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很多年来一直坚持落后的教学理念,学生虽然学到了专业的英语知识,但是对外国文化所知甚少,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会经常冒犯对方,影响双方进一步交流。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组织学生学习外国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文化精髓。涉外商务活动的成功,除了必需的英语知识外,还要专业的文化知识进行辅助,这是一种内在的交流模式。高职院校要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实用性技能型外语人才,并将此作为一种长期目标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谢忠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职业,2015,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