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疾病科普知识精选(九篇)

疾病科普知识

第1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特别是痔疮在当前的痔疮,常有“十有九痔”的说法,痔疮的出现长伴随着出血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

1健康知识普及对肛肠并患者的作用

对肛肠疾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就是通过开放的方式向人们讲解关于关于肛肠疾病方面的问题,同时给人们讲解肛肠疾病的形成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促进肛肠疾病在人们心目中的观念。

1.1改变人们对肛肠疾病的态度,勇敢面对肛肠疾病:肛肠病对人们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同时加上人们对肛肠并常常羞于启齿,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肛肠病觉得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会很没面子,这种想法大大的阻碍了人们对肛肠疾病的观念。因此,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是一种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肛肠健康知识普及宣传过程中,广大患者能够更多的接触更加正确的、科学的肛肠知识,从而能够从新认识肛肠疾病,改变肛肠疾病在心目中的管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肛肠疾病。生病是人之常情,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知识普及,人们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肛肠疾病。

1.2鼓励肛肠病患者积极治疗,解除身体病痛:肛肠疾病是一种顽疾,其从开始到出现明显的症状这一阶段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然而在出现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很难愈合,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痔疮中的外痔就是如此,当期出现之后患者只感觉在处多了一点东西,没有任何疼痛感觉,注意保养的话能够自动复原,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让人感到十分的痛苦,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其周而复始,因此,通过肛肠知识普及能够鼓励患者在发现病患后及时的接受治疗,早日解除身体病痛。

2将肛肠科进行知识普及的几点建议

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部门及医院应该积极的对肛肠并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从而更好的为肛肠病的患者服务,排解他们的痛苦。为更好的进行肛肠病的健康普及,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肛肠病患者带去福音。

2.1设立专门的肛肠科健康宣传点,讲解肛肠健康知识:在进行肛肠病的健康普及时,最主要一点就是进行定点的宣传,通过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专门的肛肠疾病咨询点,与广大肛肠患者进行亲密的接触,从行动上让环节接触心理对肛肠疾病的恐惧与羞涩,与此同时,在宣传现场应该派遣在地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作为主持人,聘请专业的肛肠并专家进行现场的肛肠病,加大肛肠健康宣传的影响力度。另外,在进行专业的知识讲解后,还应该进行现场互动,让患者与专家进行深入的接触,从而接触心理对肛肠疾病的防线。

2.2积极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极大宣传范围: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长期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这些人由于长期处于静坐状态,运动量较少,肠胃的运动也叫在户外运动的人少,因此他们的肛肠出现病变的几率较大。据调查数据显示,长作于电脑前的人患肛肠疾病的几率是平常人的数倍,他们成为了肛肠病患者的主力。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肛肠疾病的宣传也是一项极其有用的方法,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立专门的肛肠科宣传站点,将大量的肛肠知识防治在互联网上上网人员浏览,同时设立网上肛肠专家咨询点,让患者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的向专家了解肛肠病知识,咨询当前肛肠病的治疗方法,从而为广大患者为肛肠病的治疗做好心理准备。

2.3设立专门的肛肠健康咨询站,解决患者难题:很多农村地方的人由于地方叫偏远,且由于地方观念太强,认为肛肠疾病是一种污秽的东西,只要洗一下就好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很多农村地区的患者长期忍受着肛肠疾病的折磨,同时由于农村的网络信息不发达,对现代化的肛肠疾病的理解较少,就算知道了有高科技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高昂的费用,更加阻止了他们治疗肛肠疾病的想法。因此,在某些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医院加大对肛肠疾病的宣传,通过对人们宣传肛肠疾病的危害和当前治疗肛肠疾病的种种先进手段,同时向他们讲解预防肛肠疾病的措施,鼓励人们接受治疗,帮助人们脱离病痛的折磨。

第2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其基础的卫生服务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妇女疾病的普查工作也被提上了重要章程。对于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而言,虽然只是属于基本的保健工作,但是在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提升的同时,"有病早治,没病预防"的观念早已被广泛接受。如今,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服务范围的日益拓展,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在临床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普及成为了其中首要任务之一[1]。

1健康教育的方法

1.1相关教育方法 可以将健康教育分成四步来进行。首先在进行体检前需要先介绍妇女疾病的检查流程、检查项目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且将表格发给每个体检者手中;然后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要有足够人情,并保持文明礼貌,对于老人要去主动搀扶,降低被体检者紧张情绪,从而产生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其次当被检者来拿取报告时,要根据其体检结果对其进行书面指导及治疗;最后在体检过后的一个月要及时对被检者进行复查[2]。

1.2在进行体检后,对4种常见的妇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复查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患病率要低。

1.3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①首先要让体检者了解到进行妇女疾病体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②医务人员要对体检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疾病后果和相关措施进行细致讲解。③进行讲解和体检项目相关的疾病预防以及保健教育。④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例如生活习惯和遵医行为等。注意进行健康教育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和接受能力,再选择集中和个体教育结合的方式进行。

方法:①讲授法:通过语言的传递,给患者传输和讲解妇女常见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方式。②座谈讨论法:与相关女患者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座谈讨论。③演示法:给患者进行相关的操作示范。④书面法:将重点和难点内容制作成相关的图文和宣传卡,帮助患者进行阅读,校园黑板和社区公告栏都可以进行利用。

2实施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2.1术前教育 根据妇女疾病的普查结果以及其相关的治疗过程,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详细了解,使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少其紧张、恐惧心理以及其焦躁情绪。在饮食方面要多使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及粗纤维食物。要保持皮肤和会的干净和卫生,避免在手术后感染以及一系列的并发症。采用这种健康教育对具有重大疾病患者和需要转院的手术患者都可以适用在院前教育中[3]。

2.2术后教育 所谓的术后教育不仅包括妇科门诊小手术、也要对医院临床大手术术进行术后的健康教育,例如要告知病患术后应进无糖、高热量、高蛋白的流食,从而减少腹胀同时补充其营养。嘱咐患者需要保持合适的以及清洁卫生,特殊病情要进行特殊指导,并进行有效的锻炼,促进康复。

2.3非手术疾病教育 妇女疾病包括了如阴道炎、宫颈炎、卵巢肿瘤、乳腺小叶增生等一些疾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卫生习惯进行调整,虽然现在大多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但还是普遍缺乏疾病专业知识,要积极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4]。

2.4提高增强普查工作的责任感 妇女病普查对了解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探索农村和社区妇科疾病防治优秀方式,减科疾病发病率,和提高妇科疾病的治愈率,增强妇女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了使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各地区的卫生系统必须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提高其重视程度,并认真组织和实施,切实落实做好普查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实事办实,造福乡里,惠及百姓。首先要求技术服务工作,妇女病普查工作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城、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必须要使用技术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普查工作。还需要对普查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使其普查普治流程和方法能够熟练掌握,为普查工普治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县妇幼保健所要做好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并督促普查单位做好患病妇女的追逐管理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基本的诊断治疗建议,并将普查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及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在普查过程中,各级医务人员要通过通俗易懂、易于广大妇女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对参检妇女进行妇女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对妇科病的防范意识。对普查检出的患病妇女,要及时进行跟踪随访和后续治疗。

3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资料与方法

3.1临床资料 本文参考了某院在 2013 年1月~ 7月在妇女保健门诊1000例妇女疾病患者,普遍年龄 20~45岁,平均年龄35岁作用;工作性质:事业单位500例和企业单位500例, 文化程度: 中学及以下 300例,高中或大专 300例,大学及以上 400 例。都是经过研究对象同意的条件下而进行的健康教育。

3.2方法 妇女在普查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主要形式大致包括综合式教育、计划式教育、随机式教育、应答式教育等。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妇科疾病种类、妇科疾病筛查的方式方法、如何预防和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健康教育指导能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妇女病普查普治的认知态度。做好系统的管理和定期的健康教育随访工作;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3观察指标 在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中,结合其健康教育认知能力的情况,依照"健康教育综合评价量表"对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环境等进行实质性考核评价,每项指标满分均为100,所得分数越高,表明妇女疾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越好。

3.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都采用均值±标准差,通过t检验分析,发现P

3.5妇女病保健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两组女教工健康健育前后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其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的内容为疾病产生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50道问题。选择"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若得分超过42分以上为优秀,34~41分为良好,若低于34分为差。进行测试时由妇科专人负责,教育前测试在最先进行,教育后测试在三次体检结束后进行,被检者填写后进行当场收回。两组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需各填写70份调查问卷,然后全部回收,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普查发现,20岁~24岁已婚育龄妇女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68%,且这一年龄段的妇女患妇科病较多,这可能与此年龄段正值生育期及性频繁期有关。

要提高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检查的积极性,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就要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妇女自我保健和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妇女了解性器官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其正常功能,告诉她们一些疾病的由来,女性生殖道生理的脆弱性和妇女的生殖作用在她们大半生中对健康造成的压力和风险。让妇女知道作为母亲必要的卫生知识。宣教的目的是让妇女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了解和预防。妇科病普查是面广量大的预防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能反映妇女健康状况,对检查结果要逐年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预防措施,提高预防工作的成效。

4结论

现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不再只是局限于身心健康,也要求必须具有一个健康的意识和行为。为了使健康教育在妇女疾病普查普治中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本文分析某院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情况,从而为增强妇女疾病普查率和妇女病的检出率提供依据,从而利于更好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定期开展妇女病疾病普查普治可以及时发现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性疾病并进行有效治疗,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可以减女疾病的发生情况和提高患者对妇女疾病认识,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为社会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李婷,周玉娟.健康教育在妇女病普查普治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3:1685-1686.

[2]金霞红.宫颈癌普查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及相关问题[J].中国现代医生,2010,36:110-111.

第3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整合教学法;动物普通病学;教学;整合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89-01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Pedagogy in Teaching of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SUN Zi-long NIU Rui-yan BAI Xi-y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y Medicin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is one of the courses which combines the theory with its application together during its teaching practice.Regarding to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this course,it is suggested to prom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by creating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situation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both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pedagogy;animal general diseases;teaching;situation integration

动物普通病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防治措施的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1],主要讲授和实践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和兽医产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的教师在PBL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对动物普通病学的教学现状和整合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作交流。

1 动物普通病学教学现状

动物普通病学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了解动物临床常见内科、外科、产科相关疾病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预防的课程。由于是一门临床课程,因而要学好该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治的实际技能,为将来开展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涵盖了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等诸多课程,由张乃生、李毓义主编的《动物普通病学》(第2版)列述了各种动物的普通病近750个,然而教学学时有限,如笔者所在学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动物普通病学共48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时间短、任务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学生,培养的重心着眼于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和检验、卫生监督、产品质量控制、评价、监控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染疫动物处理等方面。如何能既全面又重点地讲授相关知识点,既区别于动物医学专业的授课模式又借鉴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整合教学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德克特勒(De Ketele)在比利时首次提出了“最终整合目标”(Object Terminal Integration,OTI)这个概念,这成为整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利时、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首先在大学教育、业培训中引入学业整合原则,创设整合活动或者专门的整合课程成为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和评估机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克特勒和罗日叶(Roegiers)创建的整合教学法除了在欧洲赢得青睐,同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将整合教学法应用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中小学教育中[3]。

整合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能力的教学法。这种“能力”指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情境(情境族),以内化的方式调动一套被整合了的资源的可能性。情境(Situation)是指针对某一既定任务而需要联结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的信息,而情境族是多个既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复杂情境。整合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复杂情境中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将其牢固掌握,进而转化成能力[4]。

整合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构建整合活动。整合出现于如何使用某些知识和技能,如何在某一情境中结合其他资源调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这些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获取,如现在教学体系中经常使用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案例式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称之为局部性学习。接着,进入“整合时期”或“整合模块”,这个时期不再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体验整合情境,调动局部性学习资源以及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资源,来学习如何应对整合情境。之后,安排新的局部性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进入新的整合模块以提升能力,循环这一过程直至学期结束。

3 整合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内容繁多,有限的课时数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点有面,灵活应用”。首先让学生对普通动物病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哪些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哪些疾病之间需要鉴别诊断,哪些疾病需要快速治疗等;然后再依据课时对具体疾病做详略不同的讲解,或者几个相近的疾病作横向联系,或案例或问题导入,或分小组讨论学习等。“有点有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于临床实践,如何把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才是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方。

机体是一个完整、复杂、相互联系的系统,疾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系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织着。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合时期”,那学到的知识就是支离破碎的,无法具备处理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分系统、分部位的疾病完成后,会安排进行一次整合情境模拟。如消化系统疾病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发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预后等,才能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期间还涉及兽医临床诊断学、药理学、治疗学的课程内容。不同系统之间,如很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及造血器官系统的异常,如何区分原发病和继发病是处理复杂情境的关键。再如妊娠期疾病,从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不同角度分析,涉及了皱胃变位、酮病、生产瘫痪、蹄病、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炎等多种疾病,如何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多个整合情境,从而让学生反复多次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灵活应用”。

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时可以通过设立整合情境,不同层次地回答给予不同的分数或者等级,让学生的“能力”再次得以提升。兽医教育的最终整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兽医,与实际脱节的大学教育最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滑坡。课程考核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情境考核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不纠缠于某一个疾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建立系的、整体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授课之初就会告诉学生,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考核会有整合情境的设立,以便使整合教学法会在整个学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李荣权,赵立香.PBL教学模式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3):172-173.

[2] 邢玉娟,陈玉库,刘运镇,等.动物普通病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827-8829.

第4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社区门诊;无业妇女;生殖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保障辖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已经成为社区门诊的主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2位[1]。职业女性由于单位支持每年健康体检能够得到保障,而无业妇女因为文化和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加上对妇科疾病羞于启齿,使许多早期可以预防和发现的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延误了病情,为了掌握本辖区无业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2013年3月我社区门诊对无业适龄妇女共计1124例实施妇科病免费筛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明珠路社区自愿参加妇科病普查的1124例无业已婚妇女的普查资料。户口为明珠路社区的已婚至60岁的无正式职业的适龄妇女,按照统一制定的普查表认真登记,参加普查的人员包括散居居民、下岗女工、个体户等无正式职业的已婚女性。

1.2方法

1.2.1妇科检查 阴道窥器检查 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大小、颜色、形状、有无上皮异位,腺体囊肿、赘生物等;常规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1.2.2宫颈涂片检查 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2]。

1.2.3 B超 用黑白B超经腹部对子宫、附件及盆腔作常规检查。

1.2.4乳腺检查 采用红外乳腺检查仪检查,异常情况用高频彩超复查。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124例女性中年龄20~30岁285例,31~40岁415例,41~50岁301例,51~60岁123例。共查出患宫颈疾病例数152例,查出率为13.5%,白带异常265例,查出率为23.6%,盆腔肿瘤8例,查出率0.7%,乳腺疾病38例,查出率3.4%,其中31~40岁为患病高发组,共查出患宫颈疾病例数64例,占15.4%;白带异常124例,占30.0%;盆腔肿瘤3例,占0.7%;乳腺疾病16例,占3.9%。各年龄组妇女患病率,见表1。

2.2各年龄组妇科病普查患病情况分布,见表2。

3讨论

此次妇科病普查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达23.6%居首位。其中以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多见。分析原因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加上对疾病知识一知半解,自认为爱干净讲卫生,长期使用各种阴道冲洗液破坏了阴道内菌群的平衡,杀灭其中有自洁作用的乳酸杆菌,作为优势菌的乳酸杆菌被抑制或大量减少,对其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减弱引起大量增殖成为异常优势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球菌、支原体等致病菌发病[3]。此外滥用抗生素、自身糖尿病、多个也阴道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宫颈疾病发病率占此次普查的第2位,主要表现为慢性宫颈炎152例,患病率占13.5%,其中宫颈糜烂97例,占宫颈疾病63.8%,高发年龄为31~50岁。宫颈糜烂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脓性白带、血性白带、和性生活出血,腰骶疼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分析原因与她们结婚年龄较早、分娩、多产、讳疾忌医、文化程度低有很大关联。此次普查检出的慢性宫颈炎有12例为3度宫颈糜烂,26例为宫颈息肉,均在社区门诊指导的正规医疗机构行LEEP刀宫颈电切术,2个月后随访复查宫颈光滑,形态恢复正常。其他慢性宫颈炎患者指导其通过微波、激光、红外线辐射等物理、化学方法使局部糜烂上皮细胞坏死、结痂脱落、新生上皮覆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乳腺疾病在此次普查中共计38例,占3.4%,主要以乳腺增生为主,其中5例纤维瘤和2例包块,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了乳腺癌发生,乳腺疾病为31~50岁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久治不愈,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常常不被重视,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有密切的关系[4]。社区门诊要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对乳腺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通过对本辖区无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部分妇女保健意识淡薄,对生殖道感染和乳腺疾病的认知水平低,认为有病才治病,忽视预防保健,加上家庭比较困难,卫生条件差,查出异常情况不愿意自费治疗是造成妇科病高发不愈的主要原因。社区门诊作为辖区医疗保健机构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健康处方、报刊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妇女提供保健知识,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的防治常识,讲解一级预防的重要性,使广大育龄妇女能够主动检查,积极治疗,真正达到妇科病普查普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菊莲.24099例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2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6.

第5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妇科疾病普查; 城市女职工; 农村妇女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72-02

The Comparison of City Female Workers and Rural Women with Gynecologic Disease/YAO Yu-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2):72-73

【Abstract】 Objective:Through a censu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of female workers in city and rural women,to analyze the types and incidence of city female workers and rural women suffering from gynecological diseases,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Method: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2,10 000 the city of my county women workers and rural women did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ensus,including B type ultrasonography,mammography,routine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s,vaginal examination and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 examination.Result:Through the survey of city female workers and rural women in 10 000 cases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the city female worker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hysteromyoma,ovarian tumor incidence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rural women,thes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ensus; City female workers; Rural women

First-author’s address:Long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Longshan 416800,China

妇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影响着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有些疾病的发生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有恶变的发生[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妇科疾病进行定时筛查能够明显降低疾病发生率,妇科普查是早期发现妇科疾病的有效措施[2]。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2年对所在县的城市女职工和农村10 000例育龄妇女妇科疾病进行普查,现将普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2年对所在县的城市女职工和农村妇女10 000例育龄妇女妇科疾病进行普查,城市女职工为4000例,农村妇女为6000例,城市女职工年龄25~60岁,平均38.5岁,孕次1~3次,平均2次,工作单位均为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者。农村妇女年龄23~60岁,平均39.5岁,孕次2~5次,平均3.5次,均为家庭主妇、务农。两组妇女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普查方法

对普查对象采取询问的方法对其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婚育史、月经史、孕产史、家族史等情况,并对普查妇女行盆腔B型超声检查、乳腺B超检查、妇科常规内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以及宫颈癌前期病变检查等[3]。最后统一进行数据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患病率

通过对10 000例城市与农村妇女进行普查,查出患有妇科疾病的妇女为8205例,其总患病率为82.05%,其中城市女职工2987例,农村妇女5218例。其中乳腺增生325例,患病率为3.96%,子宫肌瘤515例,患病率6.28%,卵巢肿瘤405例,患病率4.94%,阴道炎2620例,患病率为31.93%,宫颈炎3025例,患病率为36.88%,盆腔炎1219例,患病率14.86%,宫颈癌前其病变12例,患病率为0.15%,确诊为宫颈癌7例,患病率为0.09%,其他病变77例,患病率为0.94%。

2.2 城市女职工与农村妇女患病情况

城市女职工患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妇科疾病进行普查是筛查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妇科疾病较为多见,影响着育龄妇女的生活,使其心理造成了伤害[4]。目前以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疾病较为多见,严重的可以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对妇科疾病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妇女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妇女,可能是由于城市经济条件好,知识水平高,对自身的保健保洁极为重视,发现不良状况及时医治,从而使患病率明显降低。城市女职工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发病者较多,可能是由于在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工作紧张,同时还要承担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不能够很好的放松心情,造成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有一少部分女职工,偏信广告,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滥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6],导致机体雌激素水平增高,卵巢受到过度刺激而诱发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生长,使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患病率上升。农村妇女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及宫颈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不关注自己的健康,患有妇科疾病不及时治疗;农村妇女保健知识缺乏[7],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对保健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尤其是老年人较易发生宫颈癌;家庭条件差,有相当一部分妇女一生不进行一次体检,更不愿意去咨询,忍着疾病带来的痛苦,不愿意去医院治疗;其次是农村妇女不注重个人卫生和不洁的性生活,造成细菌感染,导致宫颈炎和阴道炎的发生[8]。盆腔炎以农村年轻妇女偏多,这与她们过早的性生活及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史有一定关系。

本文通过对城市女职工和农村妇女进行普查结果示,城市女职工患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要加强宣传力度,把妇科疾病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性贯彻到每一个女性中去,并且要落实在行动上。把妇科疾病的普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从而及时的发现疾病,积极的预防疾病,及时及早地有效治疗。同时社会和政府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才能够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使她们把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刘燕妮,童文聪,庞会芳,等.宫颈癌的流行情况调查与诊疗[J].当代医学,2011,17(12):15-16.

[2]张晓霞.妇科疾病普查结果的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4):5053.

[3]姚建康.某卫生院妇女病普查结果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20-221.

[4]丁国开,祁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情况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357-358.

[5]张妍.中国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79-82.

[6]唐玉花.6000例妇科病普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67.

[7]冯美玉.乡镇妇女妇科病普查分析158名[J].中国社区医师,2012,4(14):271.

第6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妇女病 普查普治

为了落实《一法两纲要》的目的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了解我县育龄妇女健康状况,我院妇保科于2010年3月1日—6月30日,对城区和农村3029个育龄妇女免费进行普查,其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

(1)对象:城区已婚育龄妇女480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549人,共3029人。

(2)年龄:21—30岁 554人

31—40岁 1250人

41—50岁 635人

51—60岁 590人

(3)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717人

初中1088人

小学960人

文盲264人

(4)方法:由妇保科人员按统一印制的《妇女病普查登记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表格,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2 结果

转贴于

本次普查3029名已婚妇女,其中城区480名,患病人数275名,患病率57.29%;农村已婚妇女2549名,患病人数2063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龄妇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妇女一人患有多种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炎症,31—50岁发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城区妇女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别为乳腺增生26.67%、宫颈炎20.83%、阴道炎16.88%;农村妇女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宫颈炎34.88%、阴道炎32.88%、附件炎19.03%,城区妇女和农村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为3.13%和3.22%,差别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第7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乳腺疾病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重庆市人口与计生委组织的“关爱女性健康乳腺疾病普查及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依托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通过免费普查和科普知识宣传,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同时也拓展了基层计生技术服务组织的服务空间,促进了思路和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质服务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良好条件。

1 对象与方法

1.1 普查对象 对全市36个区县的18~55岁内的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宣传和普查。其中已婚522 602例,占98%;未婚10 666例,占2%。

1.2 检查人员、方法及检测仪器

1.2.1 普查检测人员的组成 以国家普查活动办公室负责组织普查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五人组成,即:病史问诊登记员、科普知识宣讲员、红外乳腺检查仪检测员、主治医师(含)以上专科医务人员和专业咨询人员。

1.2.2 普查检测方法 第一步:病史问诊登记员按国家普查办公室制订的专用登记表逐项询问登记;第二步:由科普知识宣讲员针对乳腺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危险及治疗给予讲解;第三步:由红外乳腺检查仪检测员进行仪器检测;第四步:专科医师进行问、扪、触检查,结合仪器检测情况给予诊断;第五步:咨询人员对今后日常保健、治疗等给予咨询服务。

1.2.3 普查检测仪器 使用国产徐州亿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K-9000B型红外乳腺检查仪,由指定的专科医生进行操作。在绝对暗室内,被检者取坐位,裸露上半身,前倾后背手姿势,充分显露乳房,先做触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检查乳房的每个象限以及乳尾处、腋下等部位;然后将红外探头置于乳房下部,与摄像镜头相对应,调整好光源、光圈及焦距,按触诊顺序依次检查。根据乳腺组织阴影的灰度、大小、形状、位置、血管走向及边界情况等,按胡永升等[1]乳腺灰阶度、病理倒环及血管分型法,分别将投照所见乳腺,由无暗影、灰色透光度弱、强至不透光及不均度的不透光,分为0~4级灰阶度;按血管细少、粗多及局部血管异常分为A、B、C三型;然后进行组合分析,结合触诊等检查方法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可疑患者均进一步做其他项目的乳腺检查最终明确诊断,并接受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按照全国普查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共分为正常、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炎、乳腺癌六类。

1.3.1 正常乳腺的特征 均匀、柔软、有弹性,左右对称、皮肤无异常、乳头无分泌物、变形、凹陷、糜烂。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双乳呈均质透明状(可见0级灰度),无血管或少有血管,血管走向自然,主从分明,边缘清。

1.3.2 乳腺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 乳房的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弥漫性隐痛、钝痛或坠胀感。月经来潮前3~4天开始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间歇性胀痛,并可在一侧或两侧乳腺触及具有触痛的硬结或索条状,或乳腺触有扁平颗粒样块状物。月经过后,乳腺疼痛与硬结减轻或消失。症状亦可复发。具体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1.3.2.1 轻度乳腺增生(包括乳痛症、血管增生,乳腺小叶增生)标准 临床手检无明显结节,患者自述经前胀痛,扪诊时无明显异常,触诊时压痛感,无明显包块。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无不良阴影及血管增粗一般表现为A型血管(VA:乳腺静脉血管比较隐约,颜色比较浅、规则、无弯曲);血管较少或根本不显示血管,且左右乳房血管分布对称,小叶增生呈云雾状阴影,灰度1~2级,边界不明显,较模糊。

1.3.2.2 中度乳腺增生标准 乳房外表无异常,手检时某部位(视实际部位定,如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乳头上方,偶见乳晕部位)有结节,呈条索状,患者有触痛(据实而定)轻挤乳头无分泌物,扪诊时左右乳有包块可推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可见乳房某部位,云雾状阴影,灰度1~2级,边界不明显、模糊,或可见明显颗粒状阴影,一般沿血管分布,有黄豆、蚕豆、核桃一般大小多发于外上象限,灰度1~3度均可能。或血管走向不正常,局部或整支有竹节状改变,表现为异常增粗,主从不分明,血管边界不清晰较粗糙,或血管成明显树枝状、鱼网状、综合状。

1.3.2.3 重度乳腺增生标准 患者自述病史较长,多数在5~10年以上,服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医生手检,发现某部位、较大肿块,肿块多发或单发,肿块质韧、质硬,压痛感明显,甚至走路睡觉均较疼痛,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患者异常痛苦很大,一部分人有肩背部的放射痛,须注意年纪较大的患者与心脏病及恶性肿瘤相鉴别,部分患者腋下淋巴组织有不同程度肿大。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血管较丰富或异常丰富并明显增粗不均匀,呈河流状、树杈状、鱼网状、豆芽状,自然弯曲,走向不均匀不对称。双乳某部位可见2~4级灰度,灰度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密度有些不太一致。

1.3.3 乳腺纤维瘤标准 临床表现:乳房内有无痛性肿块,肿块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实韧,活动度大,与表皮或胸肌无粘连。肿瘤可位于乳腺各部位,以外上象限为多,无压痛。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瘤体直径不大于1 cm时,很少显示出暗影,将瘤体组织推至皮下,可见浅灰度的均匀暗影;瘤体直径较大时可见暗区阴影,但边界平滑清晰,推动瘤体,血管不随暗影同步位移,但少数病例红外光和透照时无明显的暗影及血管改变。

1.3.4 乳腺囊性增生标准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乳腺出同大小不等的囊性结节或肿块,伴有乳腺胀痛及无色、黄色或血性乳溢液。月经来潮前乳腺囊性结节或肿块增长,乳腺胀痛亦加重;月经过后,症状明显减轻。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其图像因囊内容物不同而不同。一种是含清亮液体的单个囊肿,其肿块的中心高透亮,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似棉絮状,血管及暗影大小与肿块相似。另一种是含黏性液体的多个囊肿,其图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灰度不均匀,暗影大小与肿块不一定相似。

1.3.5 乳腺炎标准 临床表现: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无变化或皮温高、压痛、乳房某一部分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同时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症状。病情加重时,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由于乳腺内充满吸收红外光的乳汁,因此,哺乳期红外光透照一般呈现一片漆黑,在乳汁排空的情况下,给予较强的透照光可见暗影,血管增粗,增密与乳腺癌的透照图像有些相似。

1.3.6 乳腺癌标准 临床上一般对患者肿块较大,质地较硬,活动度欠佳,病史较长或短时间内增长较快或直系亲属有乳腺癌患者,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腋下淋巴组织肿大,肩背部有牵拉和放射性疼痛或有明显的三凹征(乳头凹陷、酒窝征、橘皮样变)作为重点筛选对象。

在红外线仪器检测下:进入或邻近病灶的血管变粗、边缘模糊、迂曲;肿块暗影内小血管分不开十字交叉形;主支血管穿入血管肿块时分成多支而形成鸭爪;多支血管邻近或穿入肿块,成为血管四周型;肿块被一支粗大血管包围,其中不少分支穿入肿块,成为血管包绕型:血管进入肿瘤后突然中断,实际上是由于血管转向肿块背后所致,称为血管中断型;以肿块为中心,血管呈星状分布,称为无血管型。总的来讲,乳腺癌的红外透照图像一般具有肿块暗影、肿块附近血管改变和肿块与血管改变关系密切三个特点。

上述临床检查及红外线仪器检测,还需结合患者病史、年龄胎次、产次、避孕史、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汇总情况 对全市36个区县533 268例育龄妇女进行了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宣传和普查。普查人数最高的为86 278例,最低的为764例,平均数为14 813例;全市平均患病率为36.06%,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57.1%,最低的地区为15.3%。见表1。 表1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 各区县(自治县、市)普查基本情况统计汇总表

2.2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中不同职业发病率比较 在工人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为58.45%,农民群体最低,为33.42%。见表2。表2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 普查对象不同职业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比较

2.3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中普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及年龄分布情况 未婚育龄妇女为10 666例,占总数的2%,其中:<21岁为2 703例,21~30岁为5 286例,31~40岁为2 677例,无>40岁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为522 602例,占总数的98%,其中:无<21岁以下的,21~30岁为101 520例,31~40岁为314 465例,41~50岁为68 202例,>50岁为38 415例。见表3。

2.4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中普查对象中不同婚姻状况及年龄组发病率情况比较 未婚育龄妇女中的平均发病率为41.39%,从<21岁组起,发病率逐渐上升,最高为58.39%;已婚育龄妇女中的平均发病率为35.96%,从21~30岁组起,发病率逐渐下降,最低为5.06%。见表4。表3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普查对象婚姻状况及年龄分布情况

2.5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中普查对象中患病种类与不同婚姻状况及年龄组的关系 未婚育龄妇女中患病种类以乳腺增生为主,占该人群患病人数的97.01%,未发现乳腺炎症患者;已婚育龄妇女中患病种类仍以乳腺增生为主,占该人群患病人数的61.96%,以此为乳腺囊性增生(23.47%)、乳腺纤维瘤(14.4%)、乳腺炎(2.5%)、乳腺癌(0.197‰)。见表5。

2.6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中已婚患病人群与避孕方式的关系 绝育术包括男性、女性绝育术;其他包括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等。已婚育龄妇女患病人群中,采用避孕药、针及皮埋患病率最高,为54.13%,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患病率也有22.21%。见表6。表4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普查对象不同婚姻状况及年龄组发病率比较表5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分布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普查对象患病种类与不同婚姻状况及年龄组关系 表6 重庆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及普查活动 已婚患病人群与避孕方式的关系

3 讨论

近红外线对人体软组织有穿透能力,其最佳穿透厚度约3 cm,适宜对乳房器官进行检查;另外血红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及含铁血黄素等对近红外线光谱吸收敏感,与正常乳腺组织吸收差为40%[1],增加了图像对比度。正常乳腺血流分布均匀,灰度呈白色,血管走行正常。发生病变的乳腺由于有氧和无氧糖酵解旺盛,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血管丛生,所以很容易在仪器检查中得以显像,表现为明显的灰度增加及局部血管的异常增生。且近红外线只产生轻微的物理性热效应,透照技术操作简便、诊断迅速、价廉、安全,对患者无损伤,且图像直观,血管显示清晰,对乳腺各类疾病的检出有重要意义,适于妇女乳腺疾病的健康普查,可在各级技术服务机构推广使用。

乳腺疾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种之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对乳腺疾病的检查和先进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使疾病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统计的全市患病率为36.06%,低于有关文献报道的46.68%[2]。36个区县(自治县、市)中的彭水县,在育龄妇女普查率达到40%以上情况下,其发病率反而是全市最低,仅为15.3%;而另三个涪陵、北碚区和潼南县,也是在育龄妇女普查率达到40%以上情况下,其发病率分别为41.1%、53.4%和29.7%,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少数民族、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生活习俗、饮用水质等有无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与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出现差异是文献报道的共同点,但是绝大多数文献都认为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3,4]。本文统计数据显示工人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依次降低为:干部、居民,农民群体中发病率最低,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初步分析工人群体中发病率高与生产条件较差、工作精神压力较大、经济负担较重和服用避孕药等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而农民群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经济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较好、精神负担小有一定相关。

目前文献公认的乳腺疾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情绪等精神因素、劳累程度、抑制哺乳、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饮酒、使用染发剂)、饮食习惯(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避孕药使用不当、缺乏所需微量元素等[5~7]。在不同婚姻状况及年龄组发病率比较中,出现未婚育龄妇女年龄从小到大,发病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情况,<21岁为14.98%、21~30岁为46.29%、31~40岁58.39%,由于目前尚无有关文献对这类人群的调查数据,经跟踪了解上述群体均存在对婚姻的某种焦虑精神心理因素,虽然所患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97.01%),但今后在对未婚育龄妇女进行乳腺普查时仍应给予高度重视。

大量文献已证明,避孕方式的选用与乳腺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5~7],本文数据也进一步证实这点。在全市已婚育龄妇女患病人群187 905例对象中,所采用的避孕方式为避孕药、针及皮埋的发病率最高,与采用其他避孕方式的患病率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外源性激素可能引起个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出现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增高或紊乱,导致身体内各种激素之间的平衡失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乳腺的状况和生理功能。

本资料调查数据显示,所检出的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占患病人群的60.54%,依次为乳腺囊性增生(22.93%)、乳腺纤维瘤(14.07%)、乳腺炎(2.44%)、乳腺癌(19.24/10万)。与其他文献报道相比,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广东、黑龙江的报道(40.83%和3.83%;59.77%和2.09%),而乳腺癌的检出率为6.9/10万,明显低于北京、黑龙江和美国(25/10万、459/10万、12 500/10万)[2,8~15]。但本文调查中发现彭水县在普查人群中的患病率最低(15.3%),而检出乳腺癌患者达13例,占全县普查人群的23.69/10万。具体原因有待于更进一步调查研究。

乳腺疾病的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初婚年龄、生育胎次、情绪等精神因素,生活习惯、哺乳情况等有无关系,将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分析。

虽然目前公认防治乳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我们在此次普查活动工作中发现,要真正做到这点,重要的是组织工作的好坏,甚至可以说领导的重视将是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预防将是比防治发生发展更积极的办法,除了避免文献公认的乳腺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外,最直接的就是进行某一地区的科普知识宣讲和普查,尤其是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宣讲和简单可行的自我检查方法,将会使听宣讲的对象明白更多的乳腺疾病自我保健知识,从而防患于未然。这两个方面应对今后类似的生殖保健技术服务活动的开展给予认真吸取。

[致谢:本项目得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赞助。在本文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人口计生委及普查活动开展的36个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重庆医科大学妇产科姚珍薇教授、刘嘉和重庆市人口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何扬同志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谨表诚挚谢意。]

参考文献

1 胡永升,刘金洲.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98-100.

2 陈毓芬,张树荣,林碧青,等.妇女乳腺疾病相关因素的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1,16(9):569.

3 田艳琴.乳腺疾病调查分析.延安大学学报,2006,4(1):63-67.

4 韦秋华,庞武珍.6567例乳腺疾病临床分析.医学文选,2006,25(2):221-222.

5 顾世光,高尔生,赵鹏飞.生殖健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91-650.

6 马晓年.女性学咨询(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2-67.

7 李树玲,吴云.乳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30-85.

8 王颀,许娟,施军涛,等.区域性乳腺疾病的监测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2001,16(7):420.

9 张秋娟,罗海蓉,曲延俊.哈尔滨地区17809例健康妇女乳腺疾病筛查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4):26-28.

10 柳影,王涛.育龄妇女乳腺痛普查结果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11):508.

11 刘鹏,刘磊.易患乳腺癌的因素.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2,16(8):29.

12 张树荣,林碧表,钟小航,等.妇女乳腺疾病相关因素的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1,16(9):569.

13 孙霞美,王伟,沈勤华.7810例妇女乳腺疾病调查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227.

第8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社会心理压力(心理应激)增加,使得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在上升,社会疾病负担在加大。然而,因公众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此认识不足,就是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和家属也不能正视所患疾病,甚至为此感到羞耻,这就加大了防治这类疾病的困难。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民众精神卫生知识匮乏

在我国民众中,由于人们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或心理卫生常识,常常不能像重视身体疾病那样重视精神或心理疾病。根据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调查,很多人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不仅自己不认识,家属也不理解,或是患了心理障碍,虽备感苦恼,也不认为是疾病,不知求医或拒绝求医。例如,有些抑郁症患者,虽然症状已经很明显,心理痛苦至极,也不去看医生,直至最后自杀身亡,家属方如梦初醒。更有一些无知者去求神拜佛,相信巫术,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还有一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虽经专科医院治疗恢复,但由于疾病知识缺乏,听信一些诸如长期服药会“成瘾”、“损害肝脏”、“离不开药”等模糊的看法,以致病愈后不能坚持巩固服药,或遇有生活事件(刺激)不能正确评价和正常应对,导致病情反复。

患者或家属病耻感严重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社会偏见和歧视,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或其家属,往往认为患了这类疾病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或不如实坦述病情。有的患者病愈后搬离原来居住地,为的是不让邻居知道,这是严重的病耻感在作怪。患有躯体疾病,一般人们心理上还比较坦然;唯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总是感觉见不得人似的。

通过精神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要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都是疾病,都需要社会关爱、宽容和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错误认识和社会的偏见与歧视,将会逐步得以改变和消除。

综合医院医生识别率低

由于认识上的偏见或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一些人患了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不知求医,或不愿去精神(或心理)专科医院看医生,常常到综合医院就诊。例如,北京市关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患者(62.9%)从未就医,少部分(31.3%)到综合医院就诊,只有很少的人(5.8%)就医于精神专科医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非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缺乏这些专科方面的诊疗知识和经验,对这些疾病的临床识别率较低,正确治疗率就更低了。又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抑郁障碍的多中心合作研究显示,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平均为55.6%,中国上海的识别率为21%,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大多数抑郁症状并未引起患者、家属和医生的重视,很多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而抑郁障碍引发的自杀或自伤、药物或酒依赖等问题的治疗或干预率更低。

第9篇:疾病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改进;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71

护理工作往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率, 尤其是面对病程较长、住院周期较长的心内科患者尤其重要。本院在原有的护理措施前提下做出改进, 效果较好,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200例住院心内科患者,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观察组男74例, 女26例, 年龄48~60岁, 平均年龄(54.2±5.8)岁;冠心病48例、高血压28例、心律失常24例。对照组男78例, 女22例, 年龄50~57岁, 平均年龄(53.9±4.1)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要求患者谨遵医嘱, 定时巡视并观察患者情况, 检查其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做好调整,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从环境和患者心理上着手, 增强患者的护理体验,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 可设置如家庭病房、阳光病房, 通过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或是改变房间主题, 增添病房中的色差, 也可以由患者自行要求, 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患者的恢复, 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内心的温暖,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鼓励[1]。在护理过程中, 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在面对突况时也具有一定的自行处理能力。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2] 在护理过程中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内容, 具体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细节护理三项, 根据本院相关准则予以评价, 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护理服务满意率, 并附加疾病知识问答, 调查护理过程中的疾病知识普及率问卷内容为20个小题, 满分100分, >80分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x-±s)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质量各项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在护理的具体质量内容上, 运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获得更好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在病房管理和细节处理上优化程度显著提升。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更专注于细节上的处理优化, 如病房环境、与患者的沟通等内容, 给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在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患者更倾向于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满意率达到95%, 对人性化的护理内容予以了肯定的评价, 同时疾病知识普及也获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效, 知识问答及格的患者高达98%, 这证明患者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尤为关心, 对疾病知识具有相当的兴趣与需求。

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且病程较长, 需要长期住院进行治疗。优秀的护理是患者病情康复的关键, 通过提高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怀, 增强人性化护理, 通过人性化理念的融入, 使患者能够进入到一个和谐的环境中[3]。护理人员方面, 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态度, 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更多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更全面周到的护理。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并具备充分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足够的认知程度, 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 提高患者的认知, 增强并优化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加快缩短了康复周期。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将护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深化, 在具体工作实行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广泛掌握多层面的相关知识, 如心理学、社会学的帮助情感交流和表达的知识, 从始至终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关怀, 强化治疗效果, 为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 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优秀, 患者评价良好,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1(2):692.

[2]王文静.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