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精选(九篇)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1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实践意义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俄国是一个有着独特国情的“东方式”的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研究的经典、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在这样一个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过度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在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苏俄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配给制等措施。包括列宁在内的俄共布领导人都犯了盲目乐观的错误,他们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这一战争时期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直接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苏俄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既不适合苏俄的国情,又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失败无法避免。

1921年开始,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接踵而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方面:苏俄国内经济凋敝、国民经济崩溃。1921年,苏俄的农业产值只是战前一半左右的水平、工业产值更仅为战前的七分之一、粮食供给困难、交通业停滞,人民群众生活异常艰辛。政治方面:城市工人罢工与农村农民暴动,工农联盟受到冲击。1920年开始,莫斯科等地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游行示威。同时,农民暴动也席卷整个苏俄,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农民暴动的最激烈反应,由农民组成的新兵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的政治口号,这对列宁影响很大:“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直接诱因,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就是苏俄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要在这样的国家实现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实践意义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1.粮食税改革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巩固工农联盟,因而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余粮征集制必须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税,粮食税改革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起始点,内容主要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逐渐降低粮食税以及用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列宁在党的十大上提出:“余粮收集制是以征收所有的余粮,建立强制的国家垄断制为前提的。当时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因为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如果有一些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周转的为一种过渡办法的。这种周转对于农民是一种刺激、鼓励和推动。业主能够而且一定会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的,因为将来要向他征收的不是他所有的余粮,而仅仅是粮食税;这种税额应当尽可能预先加以规定。主要的是刺激、鼓励和推动小农来从事经营。”

2.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自由贸易,这显然超越了苏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损害了工农群众的利益,地下黑市普遍。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商品—货币关系,鼓励自由贸易,在苏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列宁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做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 “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列宁指出:“必须善于在每个特定时机找出链条上的特殊环节,必须全力抓住这个环节……这样的环节就是在国家的正确调节(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

3.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有着相对进步性,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宁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进一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所以说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新经济政策中用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列宁指出:列宁所说的“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国家资本主义成为苏俄实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必经之路,其具体内容有:租让、租赁、合作和代购代销。

4.利用外国资本主义

列宁新经济政策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既包括国内资本主义,也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列宁要求吸收、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引进外国资本主义技术、人才、资本和先进经验,把苏维埃政权无力经营的厂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鼓励国际贸易,签订贸易协定,分化资本主义敌对势力。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践意义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问题,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给苏俄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都得以解除,布尔什维克政权转危为安。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苏俄濒临破产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业、农业、电力、交通以及国内外贸易等相对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苏俄的工业产值恢复到了战前的3/4;苏俄的农业产量恢复到战前的87%;苏俄的铁路运输也恢复到战前的80%;电气化也得到很大发展,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在推行商品经济、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之后,苏俄国内的商业也活跃起来,贸易额和网点迅速增加。

2.巩固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终止余粮征集制、允许自由贸易等政策符合了苏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总人数占苏俄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城市中占主体的工人阶级也从新经济政策中获得了实惠。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了稳定,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有了政治保证。

三、结语

列宁新经济政策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迂回过渡和建设之路,给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化;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商品(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第2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直接投入国债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失业率上升趋势变缓;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政策背景

2003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阶段。此时,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盲目扩张,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播种面积急缩、产不足需;CPI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而积极财政政策无法减轻固定资产过快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政策内容及评价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如下四点:

1.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松紧适度,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和通货紧缩重新出现。

2.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变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增长为自主增长的长效经济增长模式。

3.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

4. 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注重结构优化,“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可见,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符合现实的。

三、2009年重回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 年同期回落4.8%。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2009年,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重拾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扩大财政公共支出:用于“三农”支出、民生支出、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支出、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带动地方投资和消费。

2.税收和减费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减费政策。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由降转升。

四、十年前后的财政政策对比

事隔十年,对比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不难看出:

1.十年前,中国经历了长江流域大洪水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十年后,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创。

2.在两次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的后续效应与外需放慢的叠加,导致经济宽幅波动。

3.虽然政策上存在积极与稳健的区别,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机结合:稳健财政政策能够解决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调整。因此,再次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样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保障。

4.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严峻:资本流动规模更大;外汇储备更多;对出口依存度更高。

5.当前的有利条件更积极:国力更强大;外汇储备更充足;财政资源更雄厚;货币依然强势。

6.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更丰富、力度更大。例如:同样是加大国债发行量,当年出现过国债投入候补现象;而这次不仅明确了投资方向,还估算出具体规模。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至今只有16年。因此,在重新审视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时,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经济转型的压力;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

第3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字:水资源;经济学;三大趋势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标识码:A

1 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水资源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极其丰富的功能,大体上具有生活用水功能、生产用水功能和生态用水功能。生活用水功能包括饮用、梳洗、装点等功能,生产用水包括农业、工业、运输、养殖用水等功能,生态用水包括水生态景观、水生态调节、水环境容量等功能。这种水资源的多用途性,就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的水资源配置到人们最急需的地方去,以产生最高的效用。

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狭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只包括符合一定水质要求的水资源数量配置的研究内容;第二层次,“中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同时包括水资源数量配置和水环境质量配置的研究内容;第三层次,“广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同时包括水资源数量配置、水环境质量配置和水灾害防范等研究内容。从现有水资源经济学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针对这三个层次不同范围都有研究。一般而言,水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前者。

2水资源管理政策的三大趋势

2.1 三个结合的趋势

水资源管理向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相当长时期甚至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制衡的结构。在水资源管理中是典型的政府、企业、公众三足鼎立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企业与公众之间不是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首先,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水资源的供求关系而言,政府是提供者,企业是需求者;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企业向政府缴纳水资源税费,政府向企业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等公共产品;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关系看,政府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而企业是政策作用的对象,但是企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声音,企业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实施加以监督。

其次,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从水资源的供求关系看,政府是水资源的供给者,公众是水资源的需求者;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公众向政府缴纳水资源税费,政府向企业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等公共产品;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关系看,公众选举出来的政府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公众有权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是商品市场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公众是商品市场的需求者。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公众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在这个买卖关系中,公众具有极大的选择权,对于有利于水资源保护、有利于水资源节约、有利于水生态安全的产品多购买,反之少购买,以此对企业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2 三个转变趋势

2.2.1从“重供给管理、轻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的转变趋势。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但是,水资源的供给是存在一个生态安全极限的,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导致生态灾难,使得人类的取水行为得不偿失。因此,在接近生态安全迹象情况下,必须强调需求管理,通过提高水资源效率遏制过度水资源需求。

2.2.2从“重技术创新、轻制度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的转变趋势。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可以提高水资源效率、可以使废水变成水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长久之策。对于中国而言,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水资源科学的发展、促进水资源技术的研发、加速水资源技术市场的建设、推广水资源技术的应用。但是,仅仅强调水技术创新是不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即使一项先进的水利工程建成了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3从“重工程设计、轻政策设计”向“工程设计与政策设计并重”的转变趋势。在水资源管理中政策设计远远超出传统的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一些被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难以使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政策的领域,目前也已经成为政策设计的热点领域。例如,长期以来认为水权属于公共产权,难以进行市场交易,但是随着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水权界定和保护的成本越来越低于其制度创新的收益,因此,进行水权界定、鼓励水权交易就成为一项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政策。这些手段都需要基础科学的研究,更需要应用科学的探索,需要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反复探索。这个探索过程就是一个政策设计的过程。

2.3 三个评估的趋势

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的兴建、水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往往要开展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这“三个评估”。这是水资源政策的一个趋势。

2.3.1 事前评估。一个水利工程从无到有,一项水资源政策从老到新,无一不涉及成本一收益的比较,而且应该是综合考虑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后的成本一收益比较。事前评估是指一项水利工程兴建前或水资源政策出台前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2.3.2 事中评估。虽然一个水利工程兴建前或水资源政策出台前已经作了经济评估和生态评估等,但是,由于事先评估的信息往往不完全,因此,其评估结论往往未必是可靠的。在一个工程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重新评估。

2.3.3 事后评估。事后评估是对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使用若干年后或一项水利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所进行的成本一收益的比较分析。事后评估容易被忽视,实际上,事后评估的意义不亚于事前评估和事中评估。通过事后评估有利于检验一个项目或政策的决策科学性程度,有利于从以往的决策中吸取教训。

3 水资源经济学研究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水资源经济学是水利学科和经济学科的一个更高层次,从水资源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演变来看,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并且研究前景非常广阔,水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水资源经济学融会贯通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随着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贡献的不断认识,水资源源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显得更为必要,而且将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4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着力点

一、经济新常态对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影响和要求

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减速,流动性泛滥造成的价格泡沫、落后产能累积的结构矛盾、分配机制引发的两极分化、粗放发展加剧的资源和生态危机等都将逐步显现,同时,国内经济深化改革,发展规模迅速扩张,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基层行政事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现,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和要求。

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被赋予新的要求和使命。党中央指出,坚持依法审计,保障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谋大局、把大势、探索创新,推动审计工作适应新形势,担当新责任;警惕审计的责任风险,防止审计的质量风险和廉政建设风险。新形势下,基层内部审计呈现出功能多样化、审计边界扩大化、着力点全面化、手段现代化、整改严格化等特点,着力点由纠错防弊、财务收支审计、事后监督向政策审计、经济运行、规避风险和环境审计等方面转移。面对经济新常态,积极适应改革的总要求,加快内部审计转型升级,探索加强内部审计的着力点,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二、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一)强化经济运行审计,落实惠民政策

内部审计要切实发挥重大政策落实的“监督员”作用,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新常态,牢牢把握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在政策落实上着力,加强对审计结果运用的监督办理。主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对不良行为严肃查处并进行行政问责,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实施体系的建设;开展对基层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对资金保障、政府监管职责履行、项目落地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三农”政策执行审计,从机制、制度上分析农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基层领导干部完善涉农政策提供决策有用的依据。

(二)强化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新常态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基层审计机关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为导向,落实资源环境审计政策法规,坚定不移的履行资源环境审计的监督职责。1、加强环境安全与保护方面的审计监督,关注环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力度,反映垃圾和污水处理费等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政府投入的环保资金安全、有效。2、加强生态建设方面的审计监督,加强对绿色资源能源、生态化产业、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的监督审计,关注生态产业建设招标、施工环节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生态建设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引发的危机。3、强化基层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审计监督,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耕地保护、开山采石、伐树等资金收支等方面的监督审计,揭示资源无序开发、低效利用、破坏浪费等基层资源使用的安全问题,推进基层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三)抓好乡镇内部审计的着力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经济福祉包容共享是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之一,旨在实现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为实现这一结果,正视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现实问题,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对事关基层人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审计监督至关重要。1、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审计。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和信息化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等工程的监督审计,建立项目台账,审查项目的计划管理、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项目支出是否存在虚拟工程成本、虚列工程量和错把招待费列入工程支出的问题。2、强化涉农资金项目的审计。着力对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负担部门和单位,使用或占用集体资金的单位,接受政府或业务部门委托的单位进行审计,加强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的专项审计,强化以财务收支和集体资产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审计。3、关注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相对薄弱,重大项目的决策、农村债权债务的处置、计生临时罚款的征收使用、社会抚养费征管、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使用、村集体经济合同协议的签订、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等均不规范,应重点强化这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审计,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4、突出乡镇、农村绩效发展,着眼长远,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出口、劳动力素质培训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示范园区建设等新型产业方面的审计,对资金落实和项目发展跟踪审计,保障惠民产业阳光发展。

(四)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改革成果惠及民生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加大对基层的投资力度,使大量的财政资金投资转移到乡镇,加强对乡镇政府实行经济责任审计。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履职尽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依法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2、开展对“村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将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结合地方审计情况,加强对主要负责人的审计,把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审深审透,促进“村官”廉政勤政,促进防范和坚决纠正“小官巨腐”问题,达到分清责任,严肃纪律的目的。3、精确责任界定,严格审计评价。基层领导干部虽然分工明确,但工作上相互渗透,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对责任界定问题的研究,客观、公正、精准的界定基层领导干部的职责,依据事实情况,全面分析审计查证的各种情况,使审计评价的依据“用得准”、结论“立得住”。

三、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

基层内部审计要把握新形势、新要求,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适应经济监督审计新常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把握好依法审计、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的三大原则。以促发展,控风险、消隐患为目标,深化审计转型,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价值,更好的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基层内部审计应加强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改善人员综合素质,强化队伍建设;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志娟. 腐败治理、政府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J]. 审计研究,2013,06:52-56.

[2] 宋依佳. 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 审计研究,2012,06:10-14.

第5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一)新疆边境贸易起步及边贸政策摸索阶段(1982―1987年)

1、边贸发展状况

1982年以后,新疆边境贸易逐步恢复。1986年新疆地区边贸总额仅为76万美元,1987年边贸总额1604万美元,仅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0.5%。

2、边贸政策内容

1984年,外经贸部我国第一部针对边境贸易制定的政策――《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为我国边境贸易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新疆政府也做出“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的决策,边境贸易得到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起步阶段的新疆边境贸易,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易货贸易。外经贸部作为中央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边贸政策,鼓励边境贸易发展,并将边境贸易纳入对外贸易政策统一管理的范围。

(二)新疆边境贸易发展及边贸政策扶持阶段(1988―1992年)

1、边贸发展状况

新疆对外开放的县市增加到25个。第二座亚欧大路桥贯通,实现了我国的兰新铁路和前苏联土西铁路的接轨。

新疆边境贸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是规模大。传统的边民互市贸易以及中外双方地方贸易和商人之间的小额贸易都蓬勃发展。1992年新疆边贸总额占外贸比重的42.3%。二是速度快。1991年,新疆边贸总额比上年同期仅增长32.19%,1992年增速则高达229.1%。三是范围广。突破了毗邻国家在其接壤地区的两边各20公里内的区域限制,扩大到边境以外的个人、地区和国家。四是内容新。由传统的货物交易向经济、技术、劳务、旅游等全面合作方向发展。

2、边贸政策内容

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扶持边境贸易。1988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边境贸易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等部门关于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对边境贸易的一些优惠政策。原苏联解体后,国发〔1992〕33号鼓励积极发展与原苏联各国的易货贸易,鼓励境外投资。国函〔1992〕61号批复赋予新疆扩大地边贸易经营权、下放外资项目审批权等8条优惠政策,是中央给地方政府放权较为广泛的时期。

边境贸易已经成为新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来源。传统的货物贸易开始向经济、技术、劳务、旅游等现代边境经济贸易转变。新疆自治区政府将促进沿边开放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三)新疆边境贸易平稳发展及整顿边贸政策阶段(1993―2001年)

1、边贸发展状况

在1994―1995年全国边贸大幅下滑的形势下,同期的新疆边贸仍平稳发展(见表1)。

2、边贸政策内容

在入世等大背景下,国家整顿边贸秩序并限制之前颁布的优惠政策。1993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整顿边地贸易经营秩序,加强对边民互市和中外民贸市场的管理。国家恢复对部分边贸进出口商品的配额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199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第一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立法――《对外贸易法》颁布。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1996年,国发〔1996〕2号调整规范边贸政策。

新疆边境贸易由易货贸易转变为现汇贸易,向正规国际贸易方式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整顿边境贸易,政策的调控工具由单一的减税向汇率制度改革等方面发展,边贸管理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变为中央政府管理为主。

(四)新疆边境贸易持续发展及规范边贸政策阶段(2002年至今)

1、边贸发展状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新疆边境贸易呈现由边民间的互市到开放部级口岸、开放城市等多层次,由边民自产、自销、自购、自用到合资贸易、合资办厂等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趋势,贸易方式更趋多元化,包括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旅游购物、三来一补、寄售、租赁、劳务输出、工程承包等。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还出现了带料境外加工、援外项目等。

2、边贸政策内容

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遵守WTO规则,对贸易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调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施行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法制建设趋于完善和成熟。新疆自治区政府也于2002年将旅游购物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统一管理。2008年国函〔2008〕92号,提高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进口免税额度,“边民互市进口的生活用品免税额度由3000元以下提高到每人每日人民币8000元”,节约了边民的贸易成本。在支持新疆发展的特殊政策方面,2007年32号文件以及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扶持着眼点在于发展边境贸易,改善边贸的软环境。

入世以后,新疆边境贸易向着境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向发展。边贸政策从内容上看包括外汇结算、出口核销、规范旅游购物贸易方式等财政税收政策调控方式,而且出现了以区域为对象的边贸政策――对伊宁、博乐、塔城部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优惠政策。

二、边贸政策变迁的动力

新疆边贸政策变迁有两条主线――“系统规范”与“扶持促进”,贯穿边贸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始终。

(一)政策体系的结构功能性要求决定“系统规范”的推进方向

边境贸易发展的历史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历史,边贸政策始终伴随我国外经贸政策体系的完善而完善。新疆边贸政策在向着“系统规范”推进的同时,交织着“扶持促进”的内容,导致边贸政策变动频繁。

1988―1992年的边贸政策都是“扶持促进”这一设计理念的产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边贸政策设计理念开始向“规范促进”转变。边贸政策设计理念的变化反映了边贸政策体系内在完善结构功能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国际化影响深入是边贸政策体系“系统规范”的外部力量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边境贸易指在距离一国边境线15公里以内的区域发生的贸易活动;便利边境贸易仅指为便利边境通关所采取的措施。我国边贸政策并不完全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承诺。2001―2002年,以边境贸易方式从俄罗斯进口硼酸和纸浆,与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分别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同类产品的数量相当,个别年份甚至超过后者,占据了全国进口总量相当大的比例。这触动了相关产品非边境贸易方式进口国的经济利益,纷纷要求修改或停止有关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调整了个别边境贸易商品的进口税收政策。但仍有个别WTO成员关注我国的边境贸易政策,并集中在各自产品市场准入的问题上,涉及的都是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边境贸易进口产品。尽管WTO成员目前并未提出放弃边境贸易政策的要求,但国际化影响深入已成为自外部推动我国边贸政策体系向“系统规范”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国情区情决定边贸发展时期“扶持促进”的政策设计理念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特的区情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在设计边境贸易政策时“扶持促进”的理念。西部大开发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适当放宽对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开放程度。在贸易政策方面,国家提倡促进易货贸易方式向现汇贸易、转口贸易以及补偿贸易方式转变,推动有形贸易转向无形贸易,推动短期贸易转向长期贸易方面。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深远地影响了边境贸易的软环境。1998年国家民委倡议发起“兴边富民行动”,更专注于新疆等边境地区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发展边境贸易的硬环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特色产业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增强了边境贸易的经济优势。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培养边境贸易人才,提高边境贸易经营主体的素质。这些扶持促进措施直接推动了新疆等地区边境贸易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结语

边境贸易在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发展起来,贸易方式单一、规模小、经营主体分散,在全国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重较低。我国边贸政策始终贯穿“扶持促进”为主的设计理念。但随着边境贸易发展,边贸政策由部门规章上升到法律法规,边境贸易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迫使边贸政策步入“系统规范”的轨道,政府转而使用财政、税收、设立特殊经济区等综合政策工具进行管理。

第6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跟踪审计

2014年以来,国务院提出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作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对19个方面63项政策措施进行专项审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常态下国家审计新的使命,也是国家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稳增长的任务艰巨且繁重。面对新的经济形势,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实现,确保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对政府权力和行为的监督,具有独立性、经常性、专业性、综合信息优势等特点。政府在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同时,赋予了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新功能,发挥审计在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中的保障作用。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简称跟踪审计,下同)工作,是审计机关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体现。

一、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非常大。跟踪审计要促进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对水利、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一是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关注关系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二是在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方面,重点关注投资额较大、惠及面较广的重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情况,促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三是在重点产业项目方面,重点关注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情况和重点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情况。

(二)重点资金保障情况

跟踪审计要对落实政策所需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关注资金是否保障到位、是否及时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一是加强对民生改善、结构调整等重要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特别是扶贫、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促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重点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与稳增长政策密切相关的资金预算下达、资金拨付情况,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统筹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是信贷资金管理使用方面,重点关注金融机构提供重大项目资金保障、资金投向、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关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

(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

跟踪审计要持续关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民生、区域开发开放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情况,促进重大政策贯彻落实。一是在财政政策方面,重点关注是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保障在建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重点关注是否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加大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力度,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负担。三是在货币政策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为重大项目融资提供保障。四是在重点民生政策方面,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进行审计。聚焦精准扶贫,聚焦“三农”,聚焦保障性安居工程,聚焦提升公共服务,关注扶贫实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基层医疗、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安居工程等民生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简政放权推进情况

跟踪审计要对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情况进行审计,关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监管方式、规范中介服务、释放市场活力等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审查是否存在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促进简政放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制度条件。

(五)促进防范经济领域风险隐患

跟踪审计要密切关注深化改革中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反映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瓶颈,揭示相关调控部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并及时督促整改,增强审计的针对性、建设性、时效性。

与传统审计项目相比,跟踪审计的新特点:

1.审计范围和内容拓展。跟踪审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覆盖了当期国务院出台的各项重大政策。目前,跟踪审计内容已经拓展到23个领域、80多项政策措施,不但扩大到事、钱、人,而且扩大到改革措施的落实。

2.审计内容深化。跟踪审计中要反映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综合评估政策措施落实的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逐个环节追踪,切实查清原因,明确责任,以便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整体推进。

3.体现审计宏观性和综合性的“高度”。跟踪审计对政策措施把握的敏感性强,着眼于宏观调控,促进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和改进完善。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使审计更具有宏观性,服务国家治理更直接。

4.时效性强。对政策落实情况全程跟踪,揭示问题要迅速,促进整改要及时,做到边审计边促整改,打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打破“中梗阻”,促进政策落实生根与不断完善。

5.预防作用突出。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要及时反馈,审计着眼点不仅仅是政策落实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和进度要体现出跟踪审计的特点。

二、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一项新的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在执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技术方法有待更新

有的在审计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泛泛而审,不抓重点,找不准问题,虽然下了功夫,但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有的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被审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等了解太少,审计方案编制过于简单。

(二)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联动机制未发挥最大效应

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不够,相互之间缺乏系统的组织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审计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审计队伍力量和能力素质有差距

跟踪审计工作涉及政策、法律、法规、财务等方面,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要熟悉相关的政策、现代宏观经济知识等,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现有审计力量相对不足;二是审计人员专业上的局限性,不适应审计的需要,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审计方法没有较大突破,仍依赖于传统方法和手段。由于缺少可靠的、可量化的数据支撑审计评价,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分析存在过于主观的情况。

(四)审计依据的标准、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规范体系尚未建立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评价和定责难度较大,是对原有常规审计规则的突破。目前缺少审计规范体系,审计依据的标准、法律法规不健全,尚未建立起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体系。审计实务中没有统一的操作指南可以参照,审计的行为规范、内容和重点及方法体系等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跟踪审计,提高审计效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审计重点,提升审计成效

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个时期内工作面不宜铺得太宽,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始终抓住“重大”二字,抓住政策措施落实的重点环节、重点项目、重点内容,揭示和反映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增强审计的时效性。要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由于不同领域所涉及的政策措施各有不同,应当充分调查了解相关领域政策措施和具体部署等基本情况,从被审计对象的业务职能出发,深入分析其业务工作特点,把握其核心职能及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各自领域的政策措施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和重点。

(二)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发挥审计合力

一是要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统筹安排。分领域、分阶段、有步骤地滚动推进。每月确定若干个重点政策领域、重点事项和重点专项资金作为审计关注点,同时将完成既定任务与做好长期计划相结合,建立滚动推进实施、有序衔接的工作机制。为避免由于审计结果报告时间要求,可能导致的审计取证不充分、复核程序和公文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根据审计结果的报告内容适当调整审计结果的报告频率。二是强化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报告”的工作模式。探索运用“上下交合”“交叉审计”“异地审计”的组织方式,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力量。三是将跟踪审计与财政预决算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项目相结合,实行“1+N”的审计组织方式,并加强衔接配合。实施各项审计项目都要将跟踪审计情况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并及时反映,同时运用各项审计项目的成果和线索,准确定位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内容,提高审计效率。

(三)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要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跳出常规审计中单纯跟资金、查账户的工作思路,转变过去重发现问题轻整改跟踪、重审计要情数量轻审计建议质量、重审计成果金额轻审计时效性的审计惯性,不断加深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理解。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审计摸清楚情况,实事求是地揭示和反映问题。二是多种审计方法灵活运用,在审计过程中除了运用查阅资料、审核凭证报表、实地勘察等传统审计方法外,还要深入被审计对象,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企业和项目等各种有效的审计方式,深入调查情况、查实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三是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中的应用。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健全数据应用机制,探索多个行业之间的数据关联和相互印证关系,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分析,提高“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水平。四是把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作用。

(四)切实加强跟踪审计整改工作,强化责任追究

要重视对跟踪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跟踪督办机制,促进整改落实,强化审计效果,努力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建设性、时效性,充分发挥审计对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针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和审计整改建议,认真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根源,依法依规对照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严格按要求整改到位。要及时跟踪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进展和落实情况,对未及时整改或整改存在困难等情况,要认真分析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五)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就要切实做好跟踪审计工作,发挥审计作用,而审计队伍建设是关键,必须加强审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建设。一是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和了解国家整体的改革思路以及各项改革措施,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宏观政策水平,提升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二是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审代训、短期培训等方式,探索运用案例教学、业务研讨等形式,强化审计人员宏观政策意识,提升审计人员宏观政策的分析研究能力,尽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审计任务要求,提高跟踪审计效能。三是借助“外脑”加强与政策制定者、落实者、受益者以及研究者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沟通与协调,帮助审计人员准确把握政策目标、内容、效果,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政策落实情况、分析落实不到位的深层次原因、准确界定相关责任、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供智力支持。四是要完善审计机关内部考核机制,改进现有审计考核体系,调整审计成果考核的重点,提高审计在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改进部门决策等方面的成果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

(六)完善审计标准,建立跟踪审计执行效果的评价标准体系

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操作指南,建立健全政策执行跟踪审计的制度规范,对跟踪审计的行为规范、内容和重点、方法步骤等加以明确,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要建立和细化跟踪审计的评价体系,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审计评估方法,对政府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的能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公众对政策措施实施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使跟踪审计有据可循,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郴州市财政局)

[作者简介:谢斌(1982―),本科,会计师,湖南省郴州市财政局监察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审计监督质量。]

参考文献

[1]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促进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S]. 2015.

[2] 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重要讲话[Z]. 2015.

[3] 审计署.关于印发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促进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通知[S]. 2015.

[4] 刘金平.关于新形势下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6.

[5] 汪德华.跟踪审计如何保障稳增长[J].财策-解读,2015.

[6] 苏爱红.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5.

第7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一、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政策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宣传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体会和感受;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措施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宣传各高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畅通无阻的情况,并对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三、宣传目的

我校学生众多,层次不一,家庭条件各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少,我们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助学金标准、审批与发放流程等规定,及时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宣传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栏、专题工作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学校具体举措,使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及各有关科室主任、老师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此外制定了活动方案,让班主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宣传工作切实、顺利地开展。

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为把宣传工作做实、做好,我校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我校在学校主干道悬挂了"梧州高中贫困资助政策宣传月"横幅,在体育馆、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橱窗张贴了三份海报,其中自治区统一下发的两份,自制一份。

2.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2700多份,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以更方便的形式让老师、同学了解、掌握各项资助政策的内容,并让学生和家长在资料回条上签字备案。

& nbsp; 3.举行了一次以"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4. 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讨论、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勤奋学习的决心。

5. 在4月 1日晚高一高三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播放资助政策视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6.在梧州高中网站开辟"扶贫专栏",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种信息、动态及时传到网上,并组织教师通过校园网学校相关文件。

7. 校学生会广播台中午和傍晚"校园新闻"栏目做了多次主题新闻报道,播发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评论及贫困学生的受助感言。

8. 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征文大赛。

第8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第9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区域政策

京津冀地区,指的就是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当前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和天津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以河北省为广阔区域的特殊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指的是发挥区域内各个经济成员的优势,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实力。但是在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相关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合理,这也就造成了该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进展的并不顺利。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加强区域内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协同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保障,只用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将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更加稳步的推进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从而取得更加巨大的经济发展。

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能够充分发挥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保障作用,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北京市的核心经济体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014年。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2015年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等内容,表明了国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视【1】。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使得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更加深化,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发挥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最大潜力。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的概述

(一)机制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机制”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机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制”一词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引申义。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在经济发展中,机制指的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对于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性作用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机制创新,指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各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从而对各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相关活动。

机制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制度性。机制创新是政府部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管理所做出的制度性设计【2】。机制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首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其根本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能够激发出产业的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对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发展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产业的潜力。最后吗,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依靠在于人的操作性,机制的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有互惠互利C制、合作共赢的机制、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协调机制,以及分配机制,是整个机制创新最重要的工作。

(二)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特点

区域政策,指的是由政府指导,为了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合理的配置区域经济资源,从而实行的一些政策。区域政策,顾名思义它的实行范围一定是整个经济发展区域,相关的制度也只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作用【3】。要实行区域政策前提在于区域经济在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之间的差异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个基础之上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之下,政府制定出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源分布不均,产业之间分工不明确、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区域政策所关注的内容也并不相同。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关注的问题在于产业的布局,产业的发展应该具体落实到什么地方;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此时所关注的问题则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生了较大的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怎样来发展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政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4】。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区域政策的特点在于区域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区域政策的实行,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之内,而且具有特定的发展时期,同时能够系统全面的解决在特定的发展时期的相关问题。

区域政策采用的划分依据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区域政策的的作用,可以分为支持发展政策和限制发展政策;根据政策的干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干预政策;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区域政策和微观区域政策。有多重的划分标准,对于区域政策的划分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区域政策,有可能既属于支持发展政策,还可以是宏观区域政策。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基本状况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进展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时就已经展开。根据其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对于京津唐这个区域的研究。结合当时对土地的相关规划,对于该区域发展的研究主要在于产业建立和产业分工方面。并针对具体的规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5】。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了201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首先在地域上进行了很大的扩充,已经包含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区域。在这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要促进者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缩小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各项资源的共享。

第三个阶段,从2011年到现在。在地域上,已经扩展到这三个省市的所有区域。主要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产业协同发展,转而更加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等问题。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没有具体的执行细则;其次,相关政策的指导性不强,关键在于对于区域特征的研究不够深入,制定的政策没有针对性;最后,相关的发展机制和区域政策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对于协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限【6】。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

京津冀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对于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对下面表1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人民的收入水平,还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三个省市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差距【7】。为了减小这种差距,要积极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将协同发展的各种机制和区域政策相结合,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事业有更大的关注和经济投入,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表1 2014年河北省各项指标发展状况

项目 发展状况

人均财政收入 北京的1/6,天津的1/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北京的55%,天津的77%

农村人均纯收入 北京的50%,天津的60%

城镇化率 比北京低37.1%,比天津低33%

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疗床位 北京的1/3,天津的2/3

平均受教育年限 落后京津地区2-3年

第二,提高经济效率。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的最根本的目标。通过对于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看到这三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实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产业优化,保证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8】。

表2 2014年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人均GDP 99995元 105231元 39984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 0.7%,21.4%,

77.9% 1.3%,49.4%,49.3% 11.7%,51.1%,37.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78% 53.5% 30.8%

全员劳动生产率 32.43万元/人 18.65万元/人 7.07万元/人

第三,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告诉发展,还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之前的经济发展,资源的过度开采,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9】。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导向

根据上文中论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区域政策的制定时,应该更加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分布。具体分析这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特点,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站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通过相互的合作和调整,弥补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合理【10】。北京市可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高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构建起精尖产业结构;天津市可以优化发展制造业以及金融业和其他的一些新兴产业;河北省要加强与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商贸物流基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小区域间经济的竞争,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合作的状态。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该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展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出台与之相应的保障政策。

第二,公共服务建设。河北省与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相比较,公共服务设施的差距巨大。公共服务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三个省市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水平达到基本相同的程度。包括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等各个方面。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发展,有关注的就是首先就是要缩小三个省市的差异,通过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得以实现;其次促进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最后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对于三个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建立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11】。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这个阶段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在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强制有效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大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机制创新方面,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双管齐下,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

宏观区域政策,指的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和长久性的指导作用的经济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13】。

第一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分布和产业发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较低。要对东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就要做好产业转移的对接工作。不仅要对三个区域的产业分布做好全面的规划,健全相关的疏导机制,强力推动相关转移和疏导政策的实施,还要对于三个省市的经济利益做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其次,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三个省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要做出合理的分配,利用好当地的优势产业。最后,加强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工【14】。京津冀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逐步呈现出合理化的趋势,完成产业转移之后,一定要加强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明确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同的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种,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可以有限的带动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对于推动公共服务建设有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推动区域间教育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搭建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区域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在课程内容上实现区域内统一化。第二,加强医疗卫生事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建立起医疗事业的联动机制,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第三,推动区域社会服务的发展。建立起更加方便的保障体系,实现三个省市的医疗保险可以跨区结算,建立起新型的跨区养老模式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实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15】。

第三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在先进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处在最关键的地位。首先,要全面落实生态保障机制,是推动生态经济区的关键一步。在生态保障中所采用的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补偿的对象以及补偿的原则,还要建立起相关的保障政策,促进生态保障机制的顺利推进。其次,对于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在政策上要做出具体的规范,包括对于生态服务系统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激励与补偿。最后,对于生态补偿的模式,最常用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它是最基本、也是最稳定的生态补偿模式。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更加合理的生态补偿模式【16】。

总结:

通过上述文章,对于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研究,我们发现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机制创新促进了区域政策的不断发展,同时区域政策保证了创新机制的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不能够一蹴而就,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考察,通过对实际状况的分析,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三个省市的共同努力。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坐车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师波,王书华,叶小梅.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7),63-68.

[2]崔和瑞.经济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5),76-78.

[3]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163-168

[4]樊杰.我给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的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4);1-12.

[5]王贺,白庆华.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8(05);26-28.

[6]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56-59

[7]冯海波,王伟,万宝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5(05);19-24.

[8]高树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持与探讨[J].国土绿化.2016(06);12-17.

[9]何树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取得横向生态补偿途径.[J].国土绿化.2016(4);48-50

[10]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燕山大学学报,2010(03);128-131.

[11]陈晓水.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6)51-54.

[12]胡之光,陈勇军.经济技术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与工程.2016.(05);92-102

[13]郑芳梅,方超,齐雄.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区域经济,2009(40)48-50.

[14]李慧茹,杨丽辉.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和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6(01);66-7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