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校园科普小知识精选(九篇)

校园科普小知识

第1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学校教育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可能很多人认为,学校嘛,教好书,考好试就行了,其实不然,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而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而普及科学知识,了解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根本保证,也许有人认为,学校科普无外乎是走走过场,应付差事,学校也不具备条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对学生的科普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工作,而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发挥学校人才丰富的优势,保证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关键在于,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再局限于枯燥的书本知识的教育,而能将现代科技的发展融入到教学中,比如:现在我国“神十一”已经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这是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现实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时给学生做专题介绍,既丰富学生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测量教学楼高度、旗杆高度、墙面是否垂直等等,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当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结果时,他们体会到的是美美成就感,明白了知识不是只拿来考试的;学校开设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学生既能得到科学知识的普及,又能自己去探索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的问题,丰富了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学校广播站,由学生担任广播员,从学生的视角,多角度的广播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普小知识,介绍一些现代科技的成就,每每播送这些内容时学生们总是凝神静听,犹如甘泉浸入学生心灵;在学校比较显眼的地方放置展板,专门用作科普宣传,并定期更换内容,一期新的内容展出后,总能让学生驻足,吸引他们好奇的目光。以上开展的工作,在学校里营造出人人学科学人人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既普及了科学知识,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校地处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是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示范带动为一体的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内建设了不同风格的花卉园艺展厅,里面种植了各种珍稀植物,并且还有各种不同的园艺主题区,我校与园区对接,在园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定期将学生带到园区参观、学习、体验,学生徜徉在花海里,流连在展厅内,认真的观察,记录,对不明白的问题及时的向园艺师虚心请教,学生每次带着憧憬的心情去,收获的是满满生物、园艺知识。园区内还有花卉园艺方面的专家,每次去,都会组织学生听专家现场讲课,专家们给学生讲解、示范花卉、插花、园艺等方面的知识,在现场学生还能亲自动手体验,学生们学习时专注的神态,和他们眼神里透露出的求知的神情,无不彰显出这样的学习是多么的必要。由于学校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且植被茂密,可以这么说就是一本生物教科书,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采集标本,了解生物,对当地物种进行调研,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亲近了自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身心,活动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向老师请教等方式,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三、抓住机遇在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题教育活动,比如: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人防知识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等等。

第2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加深对“科技为城市添彩、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为“创教育强区”献计献策,更为创建和睦、和谐的社会而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二、活动主题:与科技同乐 与创新同行

三、活动对象:天心区中小学生

四、活动时间及主要内容

(一)承办市级青少年科技竞赛

1、2009年长沙市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 地点:幼幼学校 4月18日

2、第二届长沙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地点:青园小学 5月8日一9日

(二)全国、省、市级各项青少年科技竞赛

1、参加“尚德电力杯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

2、参加2009年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3、参加长沙市2009年公众知识产权知识有奖竞赛

4、参加长沙市2009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活动

5、参加2009年长沙市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

6、参加第二届长沙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7、参加2009年长沙市第二十届模型竞赛

8、积极推荐优秀获奖作品参加《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集》的出版。

(三)科技创新教育下社区活动

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创新科技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切实提高长沙市市民的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深入开展,使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为创建“创新型城市”及打造“两型社会”夯实好人才基础。

具体内容

1、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如何促进少年儿童创造性的发展》——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谭迪熬。

2、少年儿童科技创新活动:《未来的帽子》—长沙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肖宗文、康龙。

活动范围:

时间:2009年3月22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长坡社区 组织学校:沙湖桥小学

时间:2009年4月10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 组织学校:黄兴小学

(四)“校园科技创新周”活动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第四周)。

在各学校营造活动气氛,各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科普知识、科学人物,宣传活动内容,利用班(队)会、校园讲座设立科普讲坛。各学校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展示(5月份第二周)。

各学校组织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及电脑美术的形式创作科幻画、动漫画、电脑创想画,内容要表现人文、地理、自然等,学校利用展板现场展出。

科普小制作展。为鼓励广大青少年在参与、实践、体验中主动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举办科普小制作展。作品以表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科普知识为主。

组织师生观看科技影片,参观省市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和生态园等。

第三阶段: “校园科技节” (5月份第三周)。

为广大青少年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科普知识提供平台,以“与科技同乐 与创新同行”为主题学校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科学普及教育,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与社会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观念。从而达到活跃校园生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融入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动手所带来的巨大益处。时代在前进,科技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能力的自主人。

(五)“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发明创造成果展开放活动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营造鼓励发明、激励创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时间:2009年5月25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第一中学 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五、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高度认识科技活动的重要性,成立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各项活动。

2、专人负责,明确职责。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各校要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广大师生在“创教育强区”中具体、生动的实践,积极营造活动声势,使科技活动深入人心。

4、各学校学生在参加科技重大活动时,必须由教师带队,并做好文明与安全教育工作。

科技活动周结束后,各学校要及时对本届科技活动周的举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活动的组织实施、主要内容、活动成效、典型案例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形成2009年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附有关声像资料),将根据各校开展活动的规模、效果等情况,天心区2009年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进行评比表彰。于5月28日前报送天心区少年宫。电子邮箱:。

附件: 1、2009年科技活动周宣传口号

2、天心区学校2009年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登记表

天心区教育局

2009-5-12

附件1:

2009年科技活动周宣传口号

1、热烈祝贺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隆重举行

2、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3、科技为城市添彩、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4、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5、科技为“创教育强区”添彩

6、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7、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提高长沙城市综合竞争力

8、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9、强化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10、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11、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12、加强科学防疫、控制疾病流行

1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14、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15、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长沙市民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

16、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3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专业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和科教园地建设,确保科普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每年保证投入一定的科普活动经费,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专业建设,学校组建了局域网、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由于客观的原因,学校校园场地十分紧张,尽管如此,我们仍把科教园地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即将动工的综合实训大楼已规划建立科普活动基地。

三、搭建活动舞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生的科技产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三个层次的科普活动,诱导学生在科普方面的智力和创造力。

第一层面:普及型科学活动

1、组织科普双语知识讲座

一方面,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双语科普知识讲座。由各教研组轮流推荐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用朝汉双语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本年度,我校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安全防范、远离、远离浸害的思想意识。

2、组织开展常规性课外科技活动。

学校每周有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活动指导老师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设计、指导和服务。

平时的双休日和假期,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层面:技能训练型活动

学科教育渗透科普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发明创造才能。

为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制作的动漫作品、卡通人物、游戏软件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工艺节上大放异彩。

第三层面:创新作品制作活动

第4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为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用品消费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师生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学校食品药品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根据(长食药安办【2018】11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围绕“开学第一课

食品药品安全进校园”这一主题,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而又乐于接受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不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师生养成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消费理念,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广大师生的饮食用药科学、安全,实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二、活动安排

(一)开学第一天活动

1.学校组织各班级统一播放《开学第一课

食品药品安全进校园》科普宣传视频。

(链接:pan.baidu.com/s/1hhLa3xLNPi7dWPpGODs9Ag;提取密码:235k)

2.学校办1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专栏。

3.学校利用广播站、黑板报、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介播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标语(附件1)。

4.发放《致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附件2),并做好回执收集存档工作,原则上每个学生1份。

5.

统一印发《食品药品知识少儿绘画读本》,市食药监局统一印制1万份,配套部分由县教体局会同县食药安办印制发放。

6.在双凤明德小学开展现场宣传或举办1期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

(二)长效宣传活动

1.通过多形式、多层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着力提高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师生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良好的创建舆论氛围。

2.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以“食品药品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3.对教职员工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

4.利用黑板报、校园网、广播站、LED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经常性播放创建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和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常识。

5.提供学生就餐的学校,组织学生、学生家长参观1次学校食堂操作间,使就餐学生及家长直观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学校食堂食品操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听取家长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三、成立领导组

长:陶勇

副组长:高圣玉

郑义伦

组   员:各学校校长

学校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督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在制度层面让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有章可循。

2、强化食品安全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他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的形式反馈到学校。落实相关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员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校长考核实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和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知识培训班来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3、强化制度建设。要与“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4、明确工作重点。各学校要以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为契机,督促食堂员工着装到位,严把食品进货、加工、贮藏三关,落实留样制,完善设施设备,备齐灭蝇、灭鼠、灭蟑螂等害虫的设备,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5、做好检查督办。市教育局将组织专班对各学校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及食品卫生安全防控情况进行检查督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6、认真总结上报。对活动的开展要及时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活动结束后学校总务处和政教处要对照方案找差距,真正做到让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落到实处。

第5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活动安排

在2011年秋新学期开学后,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利用班会教育课和图文资料展示与分发、广播站结合此次汶川抗震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开设地震科普知识专栏,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

3、通过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

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第6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科普宣传周期间,学校把“无锡市锡山区第九届科普宣传周”的宣传口号印发给各班级,张贴在教室里,每天在校园内电子屏幕早晚播放,营造了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围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这一科普宣传周活动主要工作,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传染病防疫讲座、黑板报宣传、金点子征集等,通过活动学生们对节能、节水、节地、节约资源的知识掌握了不少,并开始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行动,为共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具体工作如下:

1.宣传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了防震减灾主题安全教育;各班利用黑板报等方式宣传科普宣传周标语;在科普周期间学校利用大屏幕每天早晚滚动播放标语。

2.在全校师生中举行“我为节约型、生态型校园建设出金点子”比赛。比赛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工会组织,成绩纳入学期文明办公室考核体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考评。在很多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带头积极参与,大家围绕学校自身的建设,提出了 “空中花园”、“雨水收集系统”、“路灯led改造”等多个优秀金点子。学生更是妙思连篇,一个个好点子令成人刮目相看。 5月22日,学校按时向教育局递交了参赛作品,相信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

3.在无锡—阿合奇两地的网络科普知识竞赛中,我们广泛发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选择50名同学参加了网络答题,最后获得两地排名第13名。位居锡山区第2.

第7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一、方案名称:

科普教育--学生心目中的社会问题“转基因”

二、方案背景:

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即将下发和执行,生物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成为了近期研究的热点。结合目前高中生对待中国近期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案件和纠纷,如雀巢转基因食品标识纠纷 ,美国转基因大豆进口许可证**等,还有如今沸沸扬扬的转基因稻米市场化争议等转基因社会问题的态度不稳定,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转基因的认知不够,因此以转基因知识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高中生对转基因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优化课堂教学,以便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方案目标:

1、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普及了转基因科学知识,宣传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解答了当前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专业知识,更加了解了转基因技术,也会用科学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

2、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普知识特长,培养合格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3、借助青年学生这个活跃群体,向社会发出并传递科学、权威的声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本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我校教师与学生,并邀请县教育、科技条线的相关领导专家进行指导,共计1000人左右。

五、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

a.活动主要以转基因科普知识手抄报作品展示和了解转基因十大问题的海报展示的形式进行,并在现场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单。展示的手抄报作品和海报以学生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图文并茂的版面,将转基因科普知识跃然纸上。活动中,同学们互相谈论对转基因各方面的见解.

b.活动还安排了专家专题讲座,从科学层面回答公众关注的相关转基因热点问题,向社会传递科学、权威、客观的信息。

 c.填写调查问卷、现场答疑释惑、自愿支持签名等内容。

2.难点、重点、创新点

a、活动资源的寻求和充分利用。

b、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与实施。

c、交流的开放程度空前巨大,引发的社会效应比较突出,立竿见影。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

3.利用的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

a.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

实行“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的原则。由校长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牵头,各处室互相支持、协调,成立“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制定校园“转基因”科普文化宣传规划,保障“转基因”科普教育项目、岗位、阵地、教师和物资的落实,保证“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

b.组建“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队伍

加强师生的“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聘请学有特长、热爱科普的老师,担任学校的“转基因”科普教育辅导员,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科普教育的整体素质;并聘请校外“转基因”科普界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顾问和辅导员。

c.制定执行“转基因”科普教育方案

通过“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的共同研究和协商,制定学校“转基因”科普教育的活动方案:每天一则科普新闻、每周一期科普博览、每月一份科普信息、每学期各班一期科普黑板报、每学年一次全校性科普知识竞赛和每学年一届科技节。每学期的科普周、科技教育月活动中我们均要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参观访谈、实地考察等教育活动;学校、班级开展以“转基因”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板报评比,进行“转基因”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隆重举行“科普节”,展示师生、学校在“转基因”方面取得的科普教育成果。

4.活动过程和步骤:

a、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制定“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基础性工作。

b、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组织开展各类“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加强“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的研究。

c、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0月):汇总成果,邀请相关专家鉴定总结。

5.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主观上的青少年“转基因”科普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和客观上学校研究重点的变化是本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会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驾驭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能力,并多与学校领导沟通,提供好的意见建议,把构建“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作为年度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予以大力支持。

6.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a、活动报告,“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研究专辑;

b、学生科技人文素质展示及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成绩,形成科技小论文、小研究成果集锦。

7.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参照教育科研的评比方法对活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确保科学性、公开性。

第8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校园文化;作用;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75-02

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呈上升的态势,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内涵发展到新阶段面对的新问题,本文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践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模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内涵。

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南通博物苑,标志着我国第一座高校博物馆出现。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高校博物馆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已有300余座[1],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支新兴力量。

目前,高校博物馆大体上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从类型上看,自然博物馆数量占了一半以上,综合博物馆较少,而且大多为新建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博物馆这些年的发展趋势[2]。

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高校博物馆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高校博物馆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东北林业大学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的,展陈面积约11 000平方米,自2013年6月试运行到2015年7月,两年间共接待69 593人,其中校内观众24 378人,占参观总人数35%。东北林业大学现有师生25 000余人,平均每人参观一次森林博物馆。

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高校博物馆通过收藏展品、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有本校特色的高校博物馆,配合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随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成为校园文化积淀的载体和传承校园文化的空间。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学特色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契合“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文化价值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它是我国首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从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两大方向诠释了森林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展示了我国我国林业文明发展史的历史进程和林业科技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根据东北林业大学行业特色和教育特色开展藏品收藏,以林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作为馆藏基石,收藏动物、植物、化石、昆虫等标本4000余件,采用图像、视频、文字、实物、4D通道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现有森林系统,充分展示了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提高参观者在森林文化学习中的兴趣性与积极性。

(二)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载体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

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在许多高校,博物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拓宽了校园文化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各高校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搭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以创建一流林业大学为主要目标,以培养林业优秀人才为起点,进一步拓展教学主渠道,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修身森林筑梦人生”“溯源森林原创精神,心系森林文化传承”等志愿者实践活动和“感悟森林,逐梦东林”等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促进全面成长成才。

其次,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就注重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现已成为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成为体现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作为学校教学第二课堂,林学、动物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每学期在博物馆为学生提供教学活动和课外辅导。自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大学生22 494人,在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播森林文化,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和推广林业知识的作用。

再次,面向社会做好科普教育。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校外观众45 215人,占参观总人数65%,其中小学生有9 180人,中学生有970人,成为向青少年传播森林文化、树立保护自然理念、彰显森林之美的辐射源。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现为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丰富的藏品和多种的展示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普及林学科学知识,开展素质教育。

(三)高校博物馆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延伸了校园文化育人的深度

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文化景观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又是传承本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传递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以有形的物品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展示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传承林业精神,弘扬森林文化,传播森林与人类休戚与共的生态理念,是一种形象鲜明的教育展示方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延伸。例如,馆内的森林工具展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传统家居、交通等展陈则体现了过去时代的风俗习惯……以此培养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人文情怀,延续森林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高校博物馆作为教育领域的独特平台,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已成为森林文化的新地标,生态文明的新窗口,森林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所有森林文化热爱者的交流平台。

三、高校博物馆实践模式探索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的文化阵地,其建设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发挥好载体作用,探索实践模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各高校博物馆逐步探索实践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一)注重突出主题,不断丰富展陈,发挥文化共享作用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固定展陈是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美丽森林和生态文明三大展区,彰显学校六十余年的文化底蕴,同时诸多临时展览,又给师生提供了展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舞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例如:“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森林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展览是以“红松阔叶林”暨黑土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将森林与人类长期共存所形成的衣食住行、思想信仰以及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等文化精髓,进行有机组合,让师生和公众直观地理解森林文化的内涵,领略自然之美、森林之美和生命之美。“花人相处花人合一”花卉作品展,展览了鲜花、干花等作品,流连于展厅之间,不仅使人陶醉于自然的清新,也把人之巧思和技艺之美有机融合,展示了师生的艺术创造。

固定展陈和临时展览相互补充,丰富了展陈内容,增强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吸引力,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文化共享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都是自发的、主动的,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陈、体验多媒体等方式,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博物馆集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最大成效。

(二)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发挥绿色文化阵地的优势,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从单向的课堂教学式模式向多元化、大众化的互动模式发展,组织贴近师生、贴近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增强了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起到文化吸收和文化辐射的双重效应。博物馆举办了全国林业科技活动周――专家科普报告会活动,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课,同时弘扬森林文化,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号召公众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做好林业科普教育活动。利用学校人才与资源优势,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将知识聚集与专业教育对接,既吸引校内师生,又增强了高校博物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建立文化基地,做好文化传承,为中小学生传播知识

高校博物馆以文物为核心,通过收藏保存、展览展示、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引领、弘扬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博物馆更应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使命。以中小学生为目标群体,利用馆藏和场所优势,建立传统文化基地,传播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传统,使中小学生中从青少年时期就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建立了茶文化工作室、传统手工文化工作室等作为传统文化基地,向中小学生传播中华森林文化。馆内志愿者走出校园,到社区、中小学举办宣讲活动,传播茶文化、森林文化;到留学生中心举办中国传统手工宣讲,传播传统手工文化。博物馆也将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从校园辐射到社会,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发挥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园,让中小学生提前领略大学校园文化和东林独有的林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开展文化熏陶,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白莹.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蔺光.我国高校博物馆科普中展现的问题及根源[J].社会观察,2008(11):207-209.

[3]沙晓红.浅谈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件建设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上):166-167.

[4]孙逊.国内外高校博物馆之对比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3(4):3-9.

[5]朱玉杰.高校博物馆的现代化与全球化[J].经济视角,2011(5):69-70.

[6]李慧竹.高校博物馆教育与文化功能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91-93.

[7]邵凤芝.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2):84-85.

[8]张爱民.对拓展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些思考[J].社科纵横,2007(1):150-151.

第9篇:校园科普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环保科普;大学;通识教育;融合

1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环保科普是以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播为核心,通过科普研究、知识传播、展览展示、资源开发等活动,借助科普场馆等实体,传播环境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知识,以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第一次真正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1]目前,美国、英国等国家大力倡导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具有国别性、时代性、地域性。尽管如此,通识教育还是有其共通性的内涵,即强调通过学习系统全面的知识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党的十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将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美丽中国、环保先行”,公民环保素质的提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相融合,是提升大学生环保素质、进而提升全民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2.1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

2000年前后,我国各个大学都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从形式上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识教育是一种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理念,没有贯穿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导向,只是加入了少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得通识教育的内涵难以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虽然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让学生有较宽的知识基础和视野,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更为简单化。教师将其理解为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或专业导论课,即面向所有学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概论等作浅显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个性发展、年龄差异等因素。学生则将其理解为发展一点兴趣、爱好,选课时偏向较为简单、有趣味性的课程,考虑的是如何快捷轻松地拿到学分。[3]通识教育课程不免成为调味剂、开胃菜、混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对元培班的初步认识最多的选择是自由选专业(83.1%),远高于培养通才(38.8%)。[4]课程的开发及选择中的学科知识融通问题基本上被大学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建构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以及促进合格公民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大学通识教育呈现浅显化、趣味化(有时甚至是娱乐化),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中通识教育的地位远不专业课程教育。

2.2环保科普教育浮于形式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也呼吁向大学生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但由于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大学的环保科普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如下:

2.2.1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

许多大学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仅仅停留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常识教育上,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了解甚少,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譬如:对电子垃圾概念、废弃物回收标识的认识、白色垃圾危害等知识很多学生不了解。同时,“十三五”时期,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复杂,环境治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内容应更丰富。

2.2.2环保科普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大学对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在基础课中极少涉及到生态环保知识,譬如: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中含有生态环保的内容,但该教材中只是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等较少篇幅提到了生态环保问题,有些基础课教师甚至忽略了此章节的讲授。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外甚少参加环保科普活动。学校很少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保知识。

2.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

目前,许多大学存在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及形式单一的现状,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没有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环保使命感的培养当成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非环保专业(甚至环保专业)学生没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缺乏使命感和热情,大多数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肤浅、生态环保目的不明确、生态环保整体意识缺乏、参与环保科普通识教育的热情不高。

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大学应摒弃功利主义和狭隘的专业意识,将通识教育与环保科普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环保使命感和责任心、有良好环保习惯、积极参与环保科普活动并能对环保新知识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3.1开设环保科普课程

大学课程中,不仅要有专门的环保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将环保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要把环保科普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能深刻了解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将《新环境保护法》向大学生普及,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环保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环保科普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此外,要把生态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教给学生不同的环保科普知识。譬如:土建类专业,应教给学生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旅游类专业,应教给学生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知识。同时,环保教育课程内容要广泛,应涉及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环境伦理道德以及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手段、新工艺、信息化等知识。环境法制知识规定了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科学知识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知识,它可使学生认识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道德伦理观是社会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能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的价值与权利、责任与义务,以及评判人类行为、意识的生态环保道德标准。[5]环保新知识是让大学生与时俱进地了解环保新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

3.2打造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

大学应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无害化”为一体、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让教师和学生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天人共泰”的同时,也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去维持和宣传这种和谐。首先,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机能整体性的特征。应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校园里的人、生物、环境、文化等之间相互平衡协调,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其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多样的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譬如:校园内有多样化的植物、有适合鸟类、鱼类等动物栖息的场所等等。再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自组织性的特征。校园的整个生态系统内其结构、功能之间是融洽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不需要将校园植物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形状。最后,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景观美的特征。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即是让景观美具有生命力,景观美主要指校园的自然景观,是外在的;富有生命力是指景观具有内在活力,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等,是一种蕴藏生命活力的美感;景观美与生命力具有独立性,两者又相互统一。[6]

3.3建设环保科普基地

开设了环保专业的大学(或有较强环保意识且有条件的大学),或几所大学、企业联合,可建设环保科普基地。环保科普基地可延伸产学研合作的外延,不仅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全日制学生的环保素质,而且将环保新知识、新技术向广大社会民众推广普及。环保科普基地实施“六个一”建设方案,详细如下:“一个科普场馆”,即建设包括生态校园展示馆、环保科普体验馆、环保宣教展馆、环保发展史陈列馆等,学生参与场馆设计,每年向公众开放;“一套宣传册”,即大学生参与撰写,图文并茂地宣传与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相关的环保知识;“一支宣传队伍”,即相关专业师生全员参与,吸引合作企业的技能大师参与,组建专兼结合的科普宣传队伍;“一套宣传视频”,即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积极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科普宣传视频,宣传公众身边的环保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环保等;“一套宣传讲解词”,即由相关专业师生自编、自讲,采取专业讲解员与兼职讲解员结合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向社会公众讲解环保科普知识;“一系列宣传活动”,即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使自身的环保素质得到提升,且能推动环保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在环保科普互动的内容与形式上,改革传统环保宣教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造视觉与听觉多重效果,凸显环保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

参考文献:

[1]杜志强等.大学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J].教育科学,2009,25(6):51-5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胥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112-115.

[4]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0.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3(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