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精选(九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

第1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分块;案例式;项目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7.059

本文著录格式:[1]叶丽丽.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软件,2013,34(7):157-158

0 引言

《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和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使学生了解熟悉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规范。在“2+1”的高职办学模式中,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以我院 多媒体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的占31.4%。所以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技能运用能力,也决定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软件运用技能、创意思维开发,在接触平面设计之前的一个学年中,学生已修完《绘画基础》、《构成》以及《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构建理想形态的构成能力,同时也掌握常用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理科生源的多媒体专业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课程,为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起到扩展应用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究与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 课程改革的措施

2.1“分块”教学的整合

根据我院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总学时68节。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种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大众传播学及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技能。[1]因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为了便于教学,因此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其知识体系汇集成“块”,加以适当的学时安排进行系统授课。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程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学时的分配上需要重新安排。其中,因为理论性太强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视觉流程与平面结构设计、文字的基本结构、编排形式与标题的编排、图片的平面构成、组版原则与设计步骤等内容不适合独立用来给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学生讲解,而且教材中的形式美法则因其在构成课程中已有相应介绍,故只做简单复习,所以上述内容简化为“版式设计”,在较短的课时内做简单介绍,将相应的理论分散至其它各“块”中,如在招贴设计中介绍视觉流程、在VI设计中介绍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介绍组版原则,灵活地把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另外,把Logo设计和CI设计合并后细化为VI设计,以便开展项目式教学。整合后如表2-1所示。

2.2 案例式教学植入“块”中

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2]平面设计中的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设计领域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高度,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来分析成功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决定植入该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块”的内容、以及课时分配的长短。在VI设计“块”中,以“中国联通VI设计”(图2-1)为例,首先通过介绍此案例的基础系统、办公系统和营业厅系统,分析其成功品牌释义、创意理念、制作规范和应用系统部分。再扩展分析为何中国联通成立时选择了蓝色中国结作为公司品牌标识;为何品牌标识由蓝色变为红色;如何弥补联通此前品牌定位不甚清晰的缺陷,从而确立新的企业文化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列举各个成功和失败的设计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案例的创意思维、设计准则和失败案例的问题所在,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思考来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源泉,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权威的案例,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又起被效仿的作用。所以,选择优秀案例并且充分利用,是“分块”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用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参照物,再加以设计上的探索,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项目式教学带动竞技

平面设计中的项目式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入一个完整的项目,确定项目内容及其要求,进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实践,模拟设计企业的设计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任务要求的教学活动。在授课前的教学计划修订中,要对近期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校、省、国家乃至全球的各类竞标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小至一个威客网的投标,大至全球性的比赛,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在完成设计项目后,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各级竞赛或投标,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肯定。以项目式带动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增,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竞标、赛项等项目上取得相关奖项或获得经验积累。项目式教学一般用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VI设计等比赛机会较多且课时总数较长的教学“块”。

2.4 评价标准的制定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对教学成果的审查,评价的客观性由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决定。作业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价值反映,它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和忽略了哪些内容,具有指明学生的努力方向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评价标准的制定需具有科学性,以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在图形或文字、组版构成、创意能力、纪律或团队精神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如表2-2所示。

3 结语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分“块”后植入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精选“项目”等教学改革,为教学构建新媒介,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式教学,尤其是理论部分的教学,从其他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如传统教学法。而泛滥的使用案例式会让学生过多的注重实际操作案例而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需要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式的推进上,尽量不要选择竞技比赛难度太大,获奖几率太低的项目,可以从校级的小型比赛做起,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更容易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在评价标准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分值不能超过40分,把握教师在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如果发现学生在互评上面有不良行为更要加以制止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以上是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待继续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2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 平面设计专业 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常是指以完成客户需求的设计与制作的任务为中心,选择典型的项目,并以完成设计和制作的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企业职业需求相一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四大特点

(1)课程综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如一个户外广告设计的任务,会综合运用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矢量绘图等软件,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进行文案策划,收集相关的素材,设计广告语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技能来处理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样的实践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构建综合职业能力。

(2)学生自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内容实用。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容均是来自公司和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知识点都覆盖在各个设计制作任务之中,大大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4)成果产品化。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成果以设计产品的形成为主,部分以制作印制的成品为最终成果。

2 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步骤

2.1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

建立由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一线的设计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2.2 社会需求的调研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首先要开展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由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进行市场调研。可以选取在学校所在区域有代表性的广告公司、装潢公司、影楼、印刷厂等企业,以问卷调查、走访、网络信息汇总等形式对这些企业的职业或岗位及各岗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工作能力开展调查,选出各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依据,分析并确立各职业或岗位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

2.3 岗位分析与工作任务的分解

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各企业的工作部门和岗位情况,如广告公司的部门由设计部、美工部、喷绘部、安装部、公关部等组成,各部门职员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通过收集公司、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岗位分析,将岗位所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要求进行罗列和整合,编成一套完整的职责目录,并进一步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使之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使选定的工作任务能更完整地体现预定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

2.4 将职责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

对收集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把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把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责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并把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互穿插,重新组合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

2.5 开发课程的实践

(1)制定计划。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实施计划的制定。包括各设计任务达成的目标、工作程序、按照任务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子任务完成的时间分配等。(2)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照初定的工作程序,逐步完成设计和制作的任务。(3)检查评估和交流。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及时进行检查、评估和交流,其评分标准可从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团队的协作性、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分别制定考量的标准。

2.6 完善课程方案评价体系

“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实现学习”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本质特征。所以,对工作成果即设计制作的产品的评价是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收到有效且全面的质量检查和信息反馈,参与评价的对象包括授课教师、学生、企业的设计师和客户等诸方面。在这里面,企业专家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尤其重要。综合评价的资料,以及多方面反馈的信息,如企业新知识、新要求,毕业生就业所反馈信息等等,及时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1)优秀的师资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软件保障。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进修和职业技能鉴定,努力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多途径培养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激励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践经验,认真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2)仿真的实训环境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硬件保障。拓建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学生见习与锻炼实习的主要场所。加大资金投入,校内实训基地可建成多个工作室,如“**广告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积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使实践教学贴近公司实际。

(3)积极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活教材。发挥教师团队作用,鼓励教师编写讲义,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活的校本教材。需指出的是,讲义的内容一定要与每个课程领域所设定的工作任务相一致,接近公司设计与制作任务的情境。因设计行业更新速度之快,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信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选用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以此来创造有特色的活页教材。

第3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RC楼盖;课程设计;MATLAB语言;楼盖手算校核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52

0 引言

RC楼盖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及有很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刘雁和邹小静分析了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2]。王强、陈慕杰和陈宜虎针对近年来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该课程设计改革的一些思路[3]。魏晓针对建筑学专 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旨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水平[4]。

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存在的缺点,本文采用手算为主、计算机计算为辅的教学方法,编制了CDSSRC软件。通过该软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课程设计计算过程的错误,并且加以干预与纠正,为后面的评阅打好基础,做好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学生可以提高对该课程设计的兴趣,还可以提高的课程设计质量与效率,在课程设计中少走弯路。

1 CDSSRC软件介绍

目前《混凝土结构》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停留于表面的讲解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猛进、可视化软件的发展,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对于RC楼盖课程设计的认识有强烈的需求,对于高校老师RC楼盖课程设计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以板书讲解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这种强烈的需求。MATLAB同时具备科学计算和可视化的优势,既能进行科学计算,又能开发出所需要的图形界面。如果用MATLAB来开发CDSSRC教学演示软件,可以发挥的这两方面的优势,使高校老师将板书、PPT和可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看到类似视频化的教学演示软件,相信会有助于提高和加深学生对RC楼盖课程设计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程度,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本教学演示软件,简称CDSSRC软件,主要研究了RC楼盖课程设计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计算结果以Excel表格的形式给出,软件界面如下图1所示。该软件,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讲解RC楼盖课程设计的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

2 RC楼盖课程设计的实例

(1)教学实例简介。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6.5kN/m2,混凝土采用C30, 主梁及次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内钢筋采用采用HPB300级;课程设计要求如下:①确定柱网尺寸,柱截面尺寸,主次梁布置及截面尺寸,并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②按塑性分析法进行板设计,并绘制板配筋图;③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次梁的内力和正截面及斜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并绘制次梁配筋图;④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内力,绘制主梁的弯距、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配筋图[1]。

(2)计算结果。CDSSRC软件计算结果和手算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

①楼板为(304.5-302.6)/302.6×100%=0.63% ,可以忽略不计。

②梁为(456.1-434.0)/434.0×100%=5.09% ,可以接受。

3 结论

本文通过手算和计算机计算进行了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实例,得出了如下结论:

(1)RC楼盖课程设计手算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该专业大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手算的误差有时可以忽略,有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接受。(2)虽然计算机程序的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不能完全依靠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只是辅助手段;建议采用手算为主、计算机计算为辅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RC楼盖课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3)利用CDSSRC软件,教师为后面的课程设计评阅打好基础,做好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公正性。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混凝土结构》(上、中册)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2]刘雁,邹小静.混凝土结构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1):107-110.

[3]王强,陈慕杰,陈宜虎.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2013(08):74-75.

[4] 魏晓.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创新[J].教育界,2014(03):106.

第4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网络教学平台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算法类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涉及多门算法类课程,既有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计算方法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也有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此外,一些高校还为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等选修课程。对于这些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来说,它们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编程实现能力,还要求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验验证”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高校教学要求,很难担当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责任。因此,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目前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的同时,也为传统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借鉴这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并创新算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和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以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经过广泛调研,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授课内容上来说,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除了编程语言外,还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多门数学基础课程。面对如此复杂繁多的课程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老师很难将知识点讲透彻,而学生也很难深刻理解和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很难从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学大纲要求中的知识点大多比较陈旧,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脱节严重,学生无法从中发觉学习的乐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

(二)从理论教学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完全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状态,无法获取体验,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引入具体的科研和实际案例作为支撑,学生对算法的核心思想与应用领域难以理解,以致其不能真正掌握各种算法的精髓,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进行因材施教。

(三)从实验教学上来说,目前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时相对于理论课时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难以提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虽然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内容。只有不断实验和总结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各类算法的精髓,否则学生就无法体验到各种算法的真正用处,更不用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课时的有限性,这些算法类实验课程的素材显得比较零散,且缺乏手把手的演示实验视频及测试算法掌握情况的例程,老师无法及时掌握和评价学生的实验效果,学生也无法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四)从教和学的主体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教学过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注定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大多集中在课堂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老师根本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这造成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实验时,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虽然目前课外师生间可以依靠短信、QQ群、微信等公共网络和通信平台进行互动,但对于在线答疑和讨论来说,这些平台功能繁杂、不完善,给师生间及学生间实时便捷的深度沟通与互动带来许多不便[2]。

(五)从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来说,虽然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考试(或考查)成绩来考核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3],却无法跟踪和管理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对每位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和效果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法。目前,教师只能根据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时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未能实现跟踪与考察,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

二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

针对上述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下的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以期优化整合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建立在线教学与实验平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满足师生间和学生间深度互动和讨论答疑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实施思路如下:

(一)优化整合各门课程,建立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群。对于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来说,它们之间具有共性,即都以数学为基础,需采用编程来实现,且大多数课程间具有关联性,前后存在一定的支撑关系。在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需要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资源的融合、交叉[4]。这种一体化的课程群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整合课程中零散的知识,优化教学结构,去除重复无用知识,保障知识点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对算法类课程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二)设计与建设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教师少讲精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且实践性更为重要。为了兼顾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对繁杂的知识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少讲精讲,这就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颠覆了传统课堂,将教学活动由课上向课外拓展,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根据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的特点,该平台需要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和演示实验等由课上向平台转化,以供学生观摩学习。同时,该平台必须能提供相应的虚拟实验环境和使用说明,以供学生在线实验,并及时反馈实验结果。

(三)完善理论与实验教学资源,创建多维层次性的在线教学环境。在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群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以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需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大纲,根据需要设计出三大类实验设计例程库,并将题目和答案分别载入在线教学平台。第一类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学生自测,考查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完成后可进行自主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如有可能,可以将题目按次序设计为“冲关”模式,以增加自主学习的乐趣。第二类主要是设计性实验,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利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后可以在线提交,以供教师在线批改。第三类主要是综合性实验,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前沿的领域技术[5],目的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可以进行分组讨论。

(四)构建在线辅导答疑与交流共享平台,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深度互动。通过建立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讨论,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有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线辅导答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师进行提问,被提问的老师会在上线后看到学生提交的问题,并给予解答,除此之外师生们还可以就提问进行群体讨论;二是在线交流共享,教师以发帖的形式将教学资料和解答进行上传,以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得、疑问和资料到平台,从而达到交流共享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参与度。

(五)构建管理与跟踪统计平台,建立完善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在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平台需要能够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次数、时间和测试成绩等基本信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管理与跟踪统计。根据统计情况,平台需要能够分析这些统计数据,并建立学生参加答疑、互动等的情况与其课程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归纳和总结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时,依据分析和统计情况,平台需要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以期使考核评价更真实有效、更具可操作性。此外,评价应当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察。

三结语

针对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群建设、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完善、互动平台构建和考核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探讨了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下的计算机专业算法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以期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烂军,罗海霞.面向MOOC的Java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4(10X):7135-7136.

[2]刘登峰,秦宁宁,徐保国.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网络在线试验平台建设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07-208.

[3]肖志勇,袁运浩,杨金龙.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改探索: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12:74.

[4]李英梅,夏伟宁,丁金凤.Java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7:86-89.

第5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定位;程序设计;Web类设计课程;媒体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尤其是非计算机类本科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部门对理工、文史经管和艺术类本科学生计算机教学性质、目标提出了参照性意见。在高教部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1]中提到,文科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文史哲法教、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应用能力,去解决文科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达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的培养”的目标。

近几年,各大院校在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改中取得很多成功经验。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将计算机算法的学习融入到专业需求的应用开发中;加大Web类,数据库等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设置力度;建设立体化系列教材体系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范例[2-4]。在艺术院校或艺工结合的院校,培养具有艺工综合素养的本科生,为艺工融合服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北京服装学院自更名以来,经过20年来的学科调整和创新,学科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类学科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服装学院以文(艺术)学和工学为主,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设计艺术学为重点,文(艺术)、工、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学校虽然规模较小,但学科分布广、跨度大、差异性强。根据近几年学生入学情况的统计,艺文和工经的学生规模已经平分秋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艺工兼备的院校。由于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因此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大,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相差甚远。

1课程体系的定位与架构

从学校艺工融合的办学定位以及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出发,我们结合当前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和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定位的三个原则,共同性、差异性和关联性。

共同性是以提高艺文工经本科生计算机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原则,体现了对各类本科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能力的共同要求。与之相对应,建立课程体系中的艺工共享的基础层。在这个层面中,对艺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是一致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以Office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并重,相互促进。

差异性是以关注艺工经文各个学科专业特点,尊重艺工经文本科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原则,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提高各类本科生在各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之相对应,建立课程体系中的应用层,它位于基础层之上,通过若干个教学模块来实现。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建立以程序设计为核心的模块,以提高本科生计算机编程和应用能力;建立以Web设计和多媒体为核心的模块,以提高艺类本科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尝试各种教法和手段,比如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奠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联性是以促进学科交叉,艺工互动和融合的原则。与之相对应,建立位于应用层之上的融合层。在这个层面上,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艺工学生在知识领域彼此相互渗透和结合,增加艺工经文的关联关系。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综合计算机素质和能力,以及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奠定学生跨学科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

2学科专业需求划分

为进一步理解学科专业需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将各学科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细分为四类:文(艺术)科类、一般工科类、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和经管类[5]。

文(艺术)科类是学校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类别,学生总人数几乎占到总学生数的一半,主要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造型艺术系和外语系的学生。文(艺术)科类以发展计算机艺术创意教学为导向,提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艺术创意中的应用能力。Web设计类和媒体设计类为本类本科生的主要课程。

一般工科类主要是指普通理工科专业,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对计算机科学课程有较高的要求,如材料学院各专业、信工学院的一些专业。一般工科类应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概念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为目标,兼顾计算机编程技术在后续专业中的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更适合此类本科生。

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主要指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设置了较多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信工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在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中,课程设置以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为导向,满足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兼顾对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对计算机科学专业能力的支撑。C语言程序设计对这类本科生是不可缺少的。

经管类应该介于一般工科类和艺文类之间,主要来自于商学院,除了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以外的学生,对应用需求有倾向于数据处理的,如会计专业等,也有倾向于市场推广的,如市场营销等。因此,此类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课程体系中,应设置多样化课程,并能形成多样化和个性化组合,同时,通过选修课制度给各类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方案,强化了对学生计算机素质的个性化培养。

3课程的设置与内容

在课程体系内容设置方面,除了要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符合课程体系结构要求和各学科专业需要之外,还要突出对各类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和传达,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在基础层中,由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构成。计算机理论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以Windows XP、Word 2003、Excel 2003和PPT 2003为蓝本,附加一些较实用的软件,如数据恢复、格式化工场和视频编辑等。

在基础层中,建立以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支持结构,把网络平台建成全天候、全程式、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强化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在本层面中,彻底学生解决计算机认知能力和基础不同的问题,为应用层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应用层中,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突出系列化和多样化,除了早期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最近两年,又增设了网页编程基础、数据库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等课程,为艺工经文等各学科的学生提供了面向应用的教学平台。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网页编程基础和数据库基础共同承担了对工经本科生进行计算机语言和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网页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承担对艺文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广义上,C语言程序设计不仅是C语言本身,还包括C++,Visual 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系列课程,其中C++是核心课程,C++中类的概念和方法是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最佳载体。C语言程序设计的设置应体现出C和C++的关联,符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要求。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既简单易学,又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机制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是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与可视化开发环境使用的有机组合。Visual 是基于.NET框架的Internet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平台,也具有了面向对象语言特征,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Web设计工具。网页编程基础、数据库设计是基于.NET框架,以Visual Basic为编程语言,以面向具体应用为目标,兼顾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

类本科生设置的课程。这类课程以Macromedia Dreamweaver和Flash为载体,提高学生利用媒体类工具,进行艺术设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融合层上,目前主要通过学校公共选修课加以实现。在公选课中,开设动态网页制作,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以及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如: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环节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延伸或交叉的课程。这是今后一段时间中,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这个层面上的问题。

4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面向艺工融合的一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架构。今后,根据学科专业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设立和优选一批模块化课程,尤其增加一组适合艺类学生学习的程序设计课程模块;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目标、作用和方向;强化模块化教学和选修课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贯彻抓牢基础、面向应用、贯穿实践和促进融合的教学改革理念,建立一个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符合大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律,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移芝,林艳琴.“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35-37.

[3] 杜炫杰,叶惠文. 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9):12-16.

[4] 汤颖,余文芳.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时代,2006(6):56-58.

[5] 修毅. 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定位与设置[J]. 高教研究,2010(3):32-34.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Basic Curriculum System for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Art

XIU Yi, ZHOU Yil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第6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即离不开计算机专业设计人员,也离不开计算机应用人员,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人员是推动计算机发展的主力军。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人员的主体,他们所具有的计算机能力是能否胜任未来工作的基础。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我们的责任。

1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现代化应用技术,有其自身的系统性、科学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懂原理、懂结构,掌握一种以上计算机语言,能按规范要求编程序,把学习重点放在使用标准平台,开发一些本专业适用的软件产品。

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1)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理解概念、原理、法则、命令等。

(2) 方法的训练:计算机操作方法、部件使用方法、程序调试方法、外设连接方法、程序设计方法等。

(3) 精神素养训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烈的进取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4) 能力的拓宽:思维能力,在编程前对实际问题的想象、分析、归纳、综合、分块,建立编程框架的能力;

行为能力,在选定算法、设计框图、编制程序、查阅资料、探索程序方面有所锻炼;适应能力,在配置机器、组织试验、利用环境方面进行训练,以利于尽快投入工作;应用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软件维护能力、上机调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 技术的培养:工程表达技术、框图设计技术、结构化编程技术、类操作技术等。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以上五方面的能力,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包括:

2.1掌握基本技能

这里的基本技能包括:微机使用技能、汉字输入技能、文字编辑技能、程序调试技能、网络操作技能、网页创作技能和图形、动画创意技能等。给学生提供软、硬件资源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领悟实验的真谛,直至独立完成实验。

2.2学会常用软件

这里的常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平面设计、动画设计软件等。

2.3了解基本原理

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对计算机学科理论有一定了解,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原理、高级语言编程、数值运算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汉字系统原理等。要在理论课上讲原理、概念、操作要领,实践课上引导学生一步步做,通过做一两个事例锻炼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4熟练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一个好的程序设计算法是关键,对算法的深入理解只有通过调试程序才能实现。程序设计离不开算法,好的算法能使程序简洁、功能完善、可读性好。程序调试是程序设计的实践过程,通过上机调试可以发现语法错误、句法错误、方法错误,通过多次的逐步调试,使程序的最终结果正确。这一过程比程序设计更费时间。

2.5适应新技术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迅速而著称,操作系统的变化从DOS到Windows系列到Linux,软件在不断地更新。如果不能适应软件的快速发展,就阻碍计算机的使用。

3针对能力培养,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不断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制显然不能用一种模式“框死”,而是柔性的、探讨式的运作。

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同、基础不同,因此,应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要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为高校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计提供了充分大的空间,考虑各专业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差异和学时限制,为各专业合理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有足够的自由度。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划分为理科非计算机专业、文科专业两类。

3.1理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对于这些学生,虽然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以计算机为中心,但在很多情况下却离不开计算机,他们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计算机来开展工作。我们采用的是“1+1+X”课程设计方案,即“理科计算机基础”+“理科程序设计语言”+“理科计算机高级课程”,课程设计如下:

(1) 理科计算机基础:该课程为理科必修课程。这门课的目的是向理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常识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工具。

(2) 理科程序设计语言:该课程为理科必修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学生来说,除了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应用基础等,在较深的层次上应用计算机。该课程讲授较为高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网络、多媒体、数据库、VB、ASP、C语言、Java等,学生可以任选其中1种或2种。采用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网络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进行网上课后复习、交作业、讨论、辅导答疑等。

(3) 理科计算机高级课程:该课程为理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选修课。在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本质,熟练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有了一定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可选修的课程很多,如下只列举两门课程。

数据结构:从每个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相应的一组基本运算和实现三个方面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和图等常用的数据结构;针对简单的应用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的算法解决。

微机原理:该课程为理科非计算机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由于绝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数字逻辑课程,所以与计算机系微机原理课程相比,增加了数字逻辑的基本内容;在内容的深度上也比计算机专业略浅一些。该课程的基本目的是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上机调试过程;建立微机整体概念。

3.2文科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

文科专业学生把计算机课程作为工具课程来学习,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而是对计算机的简单应用。我们采用的是“1+X”课程设计方案,即“文科计算机基础”+“文科计算机高级课程”,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两学期讲授课。课程设计如下:

(1) 文科计算机基础:该课程为文科必修课程。这门课的目的是向文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常识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工具。

(2) 文科计算机高级课程:该课程为文科必修课程。对文科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比对理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更低一些,教授的内容也更偏向于应用,结合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讲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该课程讲授较为高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页制作、动态网页制作等7门课程,学生可以任选其中1种或2种。

以上提出的文科、理科计算机教学体系允许整合和重新构造。这样既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也充分考虑专业对计算机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进步对课程的影响。

4适应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做好准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逐步改进。计算机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表现出与其他课程迥然不同的“动态”特征。

4.1教学内容的准备

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和具体性。学生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更感兴趣,对具体例子比抽象讲解更容易接受。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为学生大都希望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2教学方法的准备

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中,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设问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指导,规范实验教学,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把传统理论课的“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三步曲,改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步曲,要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4.3教学手段的准备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教案,使教学生动形象;使用多媒体教室,使教学直观,易于表达;使用实验室加移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使师生间的双向讨论交流非常方便。

4.4教师知识更新的准备

有人说,计算机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师也应该不断地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一方面加强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要求教师不断自学或进修,学习本课程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先进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主讲教师除讲授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外,也要讲授计算机专业课程。要求他们努力熟悉和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避免把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思路、做法和要求简单地搬到非计算机专业。这样不仅有利于稳定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也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4.5教学网站建设的准备

通过网络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更多地与学生交流。网络辅助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等上网,实现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进行有选择的自主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模拟考试系统能实现学生随时进行训练和自我测试,网络考试系统供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测试。

4.6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准备

这是最关键的准备。创新是一个思维与实践的过程,从哲学观点看是一种技能,即在特定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思维是一种能够学习的技能。计算机是一个简洁高效的计算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大量繁琐的工程计算、数据分析、文字处理、账目结算、多媒体合成的工作。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引进到自己的专业中来,突出现有模式,勇于开拓,结合本专业,开发出适用的专业软件,使本行业的设计、生产、流通进入领先地步。

参考文献:

[1] 余武. 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摘要:我院从基础建设、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了我院的具体做法以及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了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改;实践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教学,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改善和优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学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1加强计算机教育基础建设,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建立坚实基础

(1) 建立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机构。2000年初,为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学校成立计算中心,明确计算中心的任务是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承担全校各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的上机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上机,为学生课外上机学习提供条件和环境,开展计算机教育与教学研究。建设目标是把计算中心建设成为计算机教学基地、实验基地和科研基地。计算中心下设办公室、二个教研室、三个实验室、三个研究室。

(2) 我校分布在三个校区,分别在三个校区建立了满足教学要求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

(3) 计算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建设规划。

2落实计算机教学建设与改革规划,计算机教学稳步发展

(1)学校于2000年4月召开“首届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会”,并行文《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确定我校计算机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方案,确定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开展“三个层次”教育,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并确定以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为教学重点,逐步加大第二、三层次教学的力度。把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置为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

(2) 2001年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规定:逐步将教学的重点从现行第一层次推向第二、三层次;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采用“精讲多练、重引导、强实践、课内课外结合、严格考核”的教学模式等。2001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三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各种模式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一致,但教学学时分别为84学时、48学时、24学时,由各学院选择前二中的任一种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24学时的模式。

(3) 2003年制定《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建立计算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设置必修课程板块、选修课程板块和“网络课堂”课程板块等三个板块的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开展“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4) 2004年,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CFC2004)的精神,根据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我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和改革方案,从“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变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课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课程设置为“2+x”方案,把原“三个层次”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规划实施,目的是实现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学校加强协调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此方案已纳入我校200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5) 积极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深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改革。200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的意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7) 2007年,学校制定了《昆明理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方案》,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方案及措施。

3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求:

1)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并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2) 具备使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3) 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包)和工具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4) 具备通过编程,在本专业领域中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能力。

5)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技术分析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硬件及接口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6) 具备专业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

在上述6项教学要求中,要求我校文、管、经、法、艺术科类专业学生要达到第1~3条的要求,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达到第4、5条的要求,部分专业、部分学生要达到第6条的要求。

(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为初级阶段,以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为主。

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4年为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三个层次的教育。

第三阶段:2004年开始为快速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面的教育。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主要由各学院按需要进行规划和实施。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把大学计算机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四年不断线”。

(3) 课程设置的原则

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法律、教育等多学科的多科型综合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学校。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变化,以及各专业学科计算机知识机构的要求,优化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院系和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满足各专业的要求。

(4) 第二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两门必修课程:

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包含:

C 语言 程序设计(必修)

Visual FoxPro、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文、管、经、法等专业必须选修其中1门)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C语言双语教学)

X门选修课程:

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Web数据库程序设计、微机组装与维护。

网络课堂教学课程:设置3个方面的课外选修课,供学生课外自由选修

1) AT&IT 课程

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课程

3) 计算中心开设的选修课程

(5) 第三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1) 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我校本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以及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的不同要求、教学学时数等多种因素,确定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中“2”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程,“X”是X门选修课程。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由“2”门必修课程和“X”门选修课程构成。两门必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分别在一年级上、下学期开课。“X”门选修课程是设置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学院选择,满足该各业的要求,在二至四年级开课。如下表所示。

4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

4.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实施方案

4.1.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基本要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从根本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变革,但它仍然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中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具有很好地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也就是说,该课程既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又引入计算机的发展动态、计算机的新技术、新成果,还要保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

(2)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与一些重要概念;

(3) 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信息安全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4) 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5) 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1.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对计算机知识为非零起点的新入学大学生开设的,是具有大学水准的公共基础性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既要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再从“零起点”开始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白皮书”和“CFC2004”的精神。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内容深。但目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较大,在认真总结几年来教学情况和对即将入学的2004年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后,我校决定该课程的建设与教学采用“双过渡”的方式,一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的过渡根据新入学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逐步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逐步提升和扩展教学内容。二是对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过渡。2004级至2006级学生为过渡期,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使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提高。针对目前我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少使用过计算机,甚至未使用过计算机,倡导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使全体学生增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以保证全体学生均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又能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4.1.3从教学内容上分类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我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由于不同的科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以很大差异,思维方式也有差异。如果使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则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我们按理工类、经济与管理类和文、法、艺术类三类专业从教学内容上实行分类教学。主要区别体现为,对理工类专业在一些主要知识点要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的知识点上虽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直接以各知识点的操作应用来讲,较少涉及深入的理论描述。对文科、艺术类专业降低一些要求,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而将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性(即工具性和技能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上机课完成。

4.1.4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

该课程在“双过渡”期间,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模式,把一学期分为两个阶段组织教学,前10周为第1阶级,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知识点的内容有加深)和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为主,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常用自动化办公软件操作及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后6周为第2阶段,教学内容为提高部分,主要内容是数据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建库技能,以及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与技能。第1阶段的教学结束后,学生于第10周末参加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第2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以数据库的内容为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内容为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为主。

在2006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2006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比2004、2005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迫切感有明显的增强。于是,我们在2007级的部分专业学生开展试点,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得经验后,在2008级学生全面铺开。

由于目前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异较大,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面向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学时数16学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以讲座形式开课,共开设4个讲座,由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内容参加学习。

4.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是各类系统开发的基础,因此,我校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列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确定为校级主要基础课程,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

4.2.1“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其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包括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初步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编程技能和上机调试程序能力,并尝试通过编程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初步具有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4.2.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该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由于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的不同,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程序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理工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经、管类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检索、利用的能力;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于是,分类、分层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

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Java语言)”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管、经、法科类专业的学生在“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VFP)”、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以25%的班级开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可根据具体的各门语言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要求分别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改变了过多地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语法的教学方式,在注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程序设计的思路、方法的教育与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和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相应的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课题组织上机实验教学,从第3周开始逐步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在期末时学生分小组完成综合设计课题,写出设计报告。

5“X”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X”门选修课程面向2至4年级的学生开课,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的差异及学生基础的差异,开出不同档次的课程,由教务处公布每学期的开设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也可由学院或系统一选课。同时,将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各专业的需要,不断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和热门课程,如工具性应用课程、应用开发性课程等。

6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实验教学

计算机基础要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关键要抓住能力培养,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赖于学生上机实验。

(1) 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优良的机时”为目标,建立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要保证实验室面积、计算机台数、软件和实验室运行与管理机制等都满足教学要求。我们还开发了“机房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和“实验设备器材管理系统”,实行网络自动化管理,加强机房管理和计算机维护,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课堂”课程教学。坚持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上机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条件与环境。坚持每年向学校申报2-4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获“云南省高校示范实验室”称号,为“精讲多练,考教分离,机试为主”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

(2) 把实验分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各门课程都在逐步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研究创新性实验。

(3) 每门课程都要进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可选择教师给出的课题,也可由小组自己拟定课题报教师批准。每人至少完成一个程序模块的编程和调试,对源程序语句加注释,独立完成所选模块的设计文档(流程图、源代码及注释)。我们制定了“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要求与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文档形式的“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综合设计报告.DOC)和源程序(源程序.C),其中包含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参与设计和独立完成模块设计的情况来表述个人收获体会,或者是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综合设计等方面的评价的内容,如下所示。

昆明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组员: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20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考核表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

一 系统概述

简单描述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二 数据结构设计

要说明本程序或数据表定义、连联中用到的所有数据类型的定义,给出变量名及类型(如结构体、数组)的设计,并明确说明:

(1) 数据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2) 数据输出的形式。

三 模块设计

要明确说明程序完成的功能、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给出实现各程序模块的框图,以及核心语句。并明确说明:

(1)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以及出错处理;

(2) 每个组员承担及完成的内容。

四 调试运行及操作说明

告知用户如何使用该程序,并明确说明:

(1) 调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2) 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输出结果直接抓取屏幕图像粘贴到报告中。

五 总结和体会

重点写明本次设计以及该课程学习、应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1) 组长:

(2) 组员:

六 程序代码

7主要做法与经验

(1)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学校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纳入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规划中,“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等三门课程先后获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两门必修课程和多门选修课程获学校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各门课程课程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网站,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2)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改革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考核。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3 )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坚持“精讲多练”的前提下,我们先后采用了“分级教学”、“分类分层次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尝试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学生采用研究型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在使学生逐步领会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逐步加大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力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计算机学习氛围。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内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连续两届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第一名),二、三等奖获奖者多数是我校学生。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形势与任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以及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提高现有教师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保证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时间和条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或更高的学历,建设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设立了各门课程的责任人,负责该课程的建设,坚持示范教学、互讲、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评教等措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6) 采用选用优秀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办法加强教材建设,成立“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系列教材编委会”,组织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教材,先后出版了两轮教材,其中的《研究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受到出版社和使用学校的好评。

第8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关键词:非计算专业;教材体系;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的整体规划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所具备的计算机能力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基础操作,软硬件的组装,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等;第二,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与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等;第三,掌握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技术、系统安全与病毒、网络的基础知识,组建局域网,设置IP地址,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常用的数据库软件等。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

2.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要以调查为基础

(1)新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调查。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中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2011年9月,笔者对所在学校新生做了“计算机基础入学测试”调查,主要考核内容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从试卷中任意抽取80份成绩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差,有40人考试成绩为60分以下,比例为50%,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调查。60%的单位认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基础类项目是重要,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办公自动化软件更为重要。所有的单位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能力;但是对于数据库、等级考试以及程序设计等项目并不重视,很多单位比较关注应用系统的开发。

2.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要对具体的教学体系做出考量与评估

(1)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在建立计算机教材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指导,合理设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筛选、归纳企业的生产任务所对应的岗位群,从而确定出本专业需面对的典型岗位,然后再细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与操作能力。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学到单位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能。尽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根据岗位需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要做到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设定为工学结合,以此来带动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实际的工作要保持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则要结合企业的实践考核;推广订单培养模式,探索更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比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

(3)实践教学是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计算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很大程度上学生上机实践的经验决定了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的高低。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多数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课程体现出来。

2.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课程有着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要一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即只要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清,并不一定面面俱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可以自学基础知识。多练则是指设计大量的实例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

3.1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

课程教学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教学平台资源。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参考内容及相关课程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课程特色。它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公共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网站还具备视频播放功能,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观学习。此外,还可以开发课程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学生通过测试可以及时自身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程度。

3.2 FTP作业系统

所谓的FTP,即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其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利用FTP应用程序实现客户端与FTP服务器的远程文件传输。只要两台计算机均遵守同样的FTP协议,客户只需登陆到服务器上就能够像拷贝本地计算机的文件一样,将各类型文件从服务器主机上传输至本地计算机上,实现文件传输。如果上传的作业文件格式为FTP形式,文件的备份与转移、甚至共享均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此外,FTP支持断点续传,学生与老师均能够方便地上传与下载。

3.3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解决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互动平台包括各种论坛、BB平台讨论板以及课程答疑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交流渠道。在这些互动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需求也有及时的了解,方便、快速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答疑的过程也是累积资源的过程,后续的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得有益的帮助,老师则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4 考试系统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对于一个考试系统而言,具体的题库结构可以设计如下:单项选择:无论从设计数据表还是从评分方面,选择题是较容易实现的一种题型。主要包含试题内容、四个选项、标准答案等字段。文字录入:从题库结构和评分角度来说,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题型,试题内容也即是标准答案。文件操作:这种题型由于要在客户端生成较多文件并让考生进行移动、重命名等操作。文档编排:这种题型的评分需要用到VBA技术,在设计题库结构时,也有一定要求,也就是在试题信息中,要能体现出评分点。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主要有三种题型: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程序编写,这些题型包括常规的“试题内容”、“程序内容”、“运行结果”等字段。组卷时,需要在考生文件夹下生成相关程序语言的源文件。

总之,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与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融合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遵循“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的原则,为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全渝娟,范荣强.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试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10(3).

[2]李发海.计算机基础教学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J].价值工程,2009(4).

[3]张玉珍,谢建平.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编写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第9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两方面挑战,提出由4个等级组成的逐层递进的程序设计能力模型,构建覆盖不同能力等级的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基于能力的分级教学、能力测评和考核、程序设计能力训练和提升方法、课堂授课方式的改变等,从而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能力模型;教学方法改革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其在各个专业领域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计算机软件作为信息系统的一种重要载体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各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如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系统工程、机械工程等。程序设计是构造计算机软件的一项重要活动和技术形态,其核心是利用程序设计技术并借助特定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C++等),将专业领域问题或者应用问题抽象为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从而实现基于计算的问题求解。由于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技术在许多专业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专业的关注和重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诸多大学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列为公共基础课程。

1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传统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主要为学生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介绍特定的程序设计范例(如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C++等);教学对象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主。随着越来越多专业的学生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教学更加关注借助程序设计技术对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抽象。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着以下两方面的挑战。

1)如何实现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各个专业方向关注的是如何借助程序设计技术构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从而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关程序设计基本概念、思想和语言的讲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抽象并求解专业和应用领域中的问题,才是该课程教学的关键;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将关注点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变到突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即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如何满足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

尽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思想和语言独立于具体的专业领域,也与特定的问题无关,但是各个专业方向所关心的程序设计问题是不一样的。例如,数学专业关心的是如何将数学模型转换为计算模型;电子技术专业关心的是如何开发计算机软件,以实现底层电子硬件与高层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等。程序设计能力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针对给定问题抽象出相应程序的能力,基于有限的计算资源(如存储和运算资源)提高程序有效性和高效性的能力,提高程序的质量以使程序易于维护、扩展和重用的能力等。有些能力是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些能力则要求更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围绕能力模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3个方面,开展以突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能力训练和测评,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 程序设计能力模型

为了突出和强化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指导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回答何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它表现为哪些方面?不同能力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如何表示不同专业领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为此,我们提出图1所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

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由4个等级组成,即初始级、技能级、工程级和创新级。每个等级反映程序设计能力的某种表现形式,因而有其特定的关注点。例如,初始级需具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技能级需具备对问题进行数据和算法抽象的能力,使得所开发的程序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不同程序设计能力等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形成一种逐层递进的能力进阶方式。例如,技能级建立在初始级基础之上,工程级需要以技能级为基础。将程序设计能力从一个等级(如初始级)提升到另一个等级(如技能级),需要针对目标等级的特定关注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能力提升。

1)初始级。

初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一门或多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具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具有编写百行规模程序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工具或环境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和分析。

该等级反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最基本水平,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这一等级通常面向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初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2)技能级。

技能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了解计算资源(包括存储和运算)的有限性;掌握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具有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计算求解的能力;能够针对有效的计算资源,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给定问题在计算空间中进行数据和算法抽象的能力;具有编写千行规模程序的能力。

该等级体现了程序设计的较高水平,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非常关注这一等级的程序设计水平。这一等级通常面向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技能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3)工程级。

工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掌握大规模程序的复杂性特点、程序质量的要素与内涵;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知识,能够运用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藏、软件重用等思想设计和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的程序;能够编写出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等属性的程序代码,使得该程序代码具有良好设计风格;具有编写数千行规模程序的能力。

该等级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工程化水平,可以为大规模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奠定基础。这一等级通常面向计算机专业(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工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4)创新级。

创新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并与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开展创新实践,解决特定领域和专业的问题。这一等级着重关注程序设计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面向各个专业的创新实践。

计算机程序设计模型明确了每个等级的关注点、能力指标及培养目标,指明不同等级间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支持逐层递进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加强针对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改进测评和考核方式,为推动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为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多专业、多层次人才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提供新模式。

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

为了解决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问题,开展不同等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指导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我们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覆盖不同能力等级、逐层递进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支持程序设计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1)初始级课程。

根据初始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培养学生获取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运用程序语言的基本能力。

2)技能级课程。

根据技能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如何针对特定问题,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时空有效性的角度开展数据和算法设计的能力。

3)工程级课程。

根据工程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即程序设计综合实践)、程序设计方法学和并行程序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编写大规模、高质量程序的能力。

4)创新级课程。

根据创新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Android程序设计、面向机器人程序设计、无人系统程序设计等课程,关注多种技术的融合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和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该专业领域涉及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等。

4 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加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推动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和测评,我们改革和实践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1)开展基于能力的分级教学。

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人才培养的能力等级及其所需的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能力实施分级教学。该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准绳。目前,分级教学设A、B、C三级,分级标准参考如下。(1)A级: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和潜力,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A级班比例为25%-35%,每班50~60人。(2)B级:预计通过正常授课和实验,能够完成大纲学习要求。B级班按大纲实施教学。(3)C级:通过正常授课和实验,完成大纲学习要求存在一定困难。C级班增加10个授课或实验学时,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达到大纲要求。C级班要求教师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学生进行更多的基础训练。

2)实施面向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模式。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此总结出“读、改、写、用”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方法,即通过读程序代码,改已有程序代码,编写程序代码,重用已有的设计模式、系统或应用程序接口、外设、第三方程序模块等,综合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我们尤其强化学生对高质量开源软件的阅读能力,从中学习、领会和掌握设计精巧、具有良好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程序,鼓励学生通过对已有程序进行扩展和改进,继承和掌握遗留软件中具有的良好“品质”。

3)改革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用学中练、练中学的方式,将课堂搬到实验室,通过“讲授+练习+讲评+训练”的实验室授课方式,淡化知识传授,加强问题引导并对实践体会加以总结,精心设计针对特定知识点的单元练习和串联所有知识点的渐增式项目,变讲授为研讨,变学习为体会,变任务为兴趣。实验室授课弱化教师的讲授,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将间接经验传授转换为直接经验体会,这也更加符合程序设计的学习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训练强度。

4)提出程序设计能力的测评方法。

我们开展面向能力的测评与考核,针对不同等级测评,采用人工与自动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基于功能、性能和质量等多维属性的程序设计能力测评与考核系统。初始级依托考试系统,采用测试用例集测评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程序实现能力;技能级采用大数据集的方法对实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效率进行测评;工程级采用人工和商用工具测评程序的风格、体系结构和质量;创新级采用过程跟踪和专家评分的方法评判创新能力。

5 结语

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我们以构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为核心,以建立覆盖各个能力等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以改革面向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课程教学方法为手段,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越清晰、目标越明确,所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越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程序设计的调试和测试从原先几乎被忽视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诸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为参加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和开发大规模软件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莲君,朱晴婷.培养能力为主线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 1(1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