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蚂蚁的生物知识精选(九篇)

蚂蚁的生物知识

第1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一、纸上谈兵 授之以鱼

三(1)班在上《蚂蚁》这一课时,由于天气下雨,我和学生都无法捉到蚂蚁。上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蚂蚁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看着书本和收集到的资料汇报:

生: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生:蚂蚁有三对足。

生:蚂蚁经常单独寻找食物,找到食物后用大颚搬回家,如果食物较大,会有许多蚂蚁合力把食物搬回家。

生:蚂蚁的卵乳白色,透明。

生:蚂蚁头上有两个复眼,触角长而弯曲。

生:蚂蚁是昆虫,一般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

……

从课堂的表现来看,孩子们积极性不错,他们说了许多有关蚂蚁的知识,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有关蚂蚁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收集资料的能力。但我总觉得这是一堂不伦不类的科学课,学生虽然把蚂蚁的身体形态、生活习性等情况讲得头头是道,但仔细一想,这种课堂教学,学生收获的什么?大概只是书面上有关蚂蚁的知识和习性。教师作用于学生的是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是典型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在“授鱼”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宰地位,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被动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没有让孩子们经历真正探究的过程,丧失了直接跟蚂蚁接触的机会,不符合教材编写的意图。

二、指导探究 授之以渔

在教平行班三(2)班的时候,我把《蚂蚁》这一课教学时间往后移了几天。

我和孩子们终于捉到很多蚂蚁,上课时,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为了能让蚂蚁停下来,以便看清楚蚂蚁的样子,孩子们想出各种各样观察方法:

生:用毛笔的毛、纸团的缝隙等夹住蚂蚁。

生:放在塑料袋里或放在瓶子里观察。

生:用蜂蜜、米饭等把蚂蚁粘住。

生:用放大镜、小玻璃片等把蚂蚁压在那里。

生:等蚂蚁吃食物的时候,再来观察。

生:在盘子里放一点水,在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让蚂蚁爬在瓶盖上。

……

我让孩子们选择了几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接着,他们拿起放大镜,兴趣盎然地观察起蚂蚁,汇报着自己了不起的发现:

生:蚂蚁的腹部很大。

生: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生:蚂蚁的胸部有三对足。

生:蚂蚁头部有一对触角。

生:蚂蚁身体的胸部和腹部之间很细。

……

看着孩子们的脸上荡漾着成功的喜悦,觉得此时孩子们个个都成为科学家。他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不再仅是知识,而更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是 “授之以渔”模式。在“授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指导者的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我为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认真的发言、积极开动脑筋感到骄傲的同时感觉有点惋惜,孩子们只能“傻傻”地看着几只六神无主的蚂蚁跑来跑去,他们失去亲近蚂蚁和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观察蚂蚁时最大的兴奋点不是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也不是蚂蚁有几对足,而是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建房子、怎样分工、为什么不会迷路、为什么要搬家等。对于小学生而言,脱离了动物、生物情境的观察会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也会扼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创设条件,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入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使他们懂得知识的获取不局限于书本,自然界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场所。要让学生接触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三、自主探究 学之以渔

在教平行班三(3)班的时候,我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拿着放大镜、面包和糖到学校花坛中去自己观察、发现蚂蚁。

在学校的花坛边,我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的情境:

情境1:有五六个同学早已趴在地上,拿着放大镜在观察着蚂蚁。

情境2:有十多个同学拿来了面包和点心,分发给这些可爱的蚂蚁,让蚂蚁忙碌搬运粮食。

情境3:王刚和其他几个同学正在争论着,因为在观察的时候,不小心让蚂蚁迷路了,争论着怎样才能让蚂蚁找到家。

情境4:淘气的几个男同学,看到几只蚂蚁正在拖着一只死苍蝇的时候,在苍蝇的上面放了一小块石头,引来了一大群蚂蚁。

情境5:科学课代表小夏正在用耳朵贴着地面听蚂蚁讲话,突然大声地叫起来,我听到蚂蚁“说话”了。

情境6:晓钢故意在蚂蚁经过的路上放了一块石头,看蚂蚁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

这才是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探究,孩子们用心在观察,用心在交流,这次经历肯定会终生难忘。教师不直接传授知识,甚至连方法也尽量避免直接传授。教师作用于学生的是对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学习主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和自。这是“学生自己学渔”的模式。在“学渔 ”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由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自,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学习主人”的地位。孩子们这种观察更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三次执教《蚂蚁》,只有第三次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的理想效果,学生在大自然环境中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参与发现的过程,才会产生这样多姿多彩的效果。 在他们的眼中,大自然是新奇的、丰富多彩的、富有魅力的。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因接受的事物更直观,出于好奇,他们会用心地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一切。而且学生在户外观察,处于一种轻松的积极思维状态,能够集中精力敏锐地观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爱小生命的思想感情。

在“授鱼”式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获得规定数量的“鱼”,其实质是以本为本。而“授渔”和“学渔”的教学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学到了捕鱼方法或自己想出了捕鱼的方法,而不是只盯着学生获得多少鱼。如果教师把眼光放远点,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能力,还愁不能掌握教学内容吗?今天,学生可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的鱼不多,但由于学会了捕鱼,明天就会捉到大量的鱼,最终会超过教师授鱼的数量。如果是学生自己想出捕鱼的方法,那就不仅会抓到大量的鱼,还会想出办法抓到兔子、猴子等其他动物。

第2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1蚂蚁的生物学特性

蚂蚁属膜翅目,蚁科。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全世界已知有1万种以上,我国已知有300种以上。其一般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2-3]。世界各地的草原上均有草原蚂蚁包危害,蚂蚁的防治难度很大,因群居性蚂蚁的族群数目小至几十万只,大至百万只,其组成包括雌蚁(女王)、雄蚁及工蚁等数个阶层。工蚁全部都是无翅且不具有生殖能力的雄蚁,体型较大者可以充当兵役负责保护巢室。生殖行为通常出现在有翅的雄蚁和雌蚁之间,雄蚁在一般情况下交尾后死亡,雌蚁可存活20年。据有关资料介绍,1窝蚂蚁1年可繁殖分出15~25窝,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2草场蚂蚁包分布特点

蚂蚁包主要分布在昭苏马场的前山平地、低山丘陵及前山带打草场,面积约1 600 hm2,占天然打草场面积的21.82%,蚂蚁包所占的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31%。平均分布蚂蚁包1 315.5个/hm2,蚂蚁包平均直径86.67 cm,平均高度为31.17 cm,分布平均间隔2.83 m。

3危害现状

蚂蚁包分布密集、高大,底部较为扩展,使草场难以进行打草、补播和改良,蚂蚁包分布的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只能单一放牧利用,严重影响草场的利用效率。

20世纪80年代,蚂蚁包草场为禾草+杂类草的植被类型。由于近年来家畜超载过牧、鼠虫危害和毒害草、不食草蔓延,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干旱,为草场蚂蚁包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草场植被类型现已演替为杂类草+禾草,草地盖度为65%~80%,草层高度22~25 cm,鲜草产量7 360.35 kg/hm2,与80年代相比,草地盖度下降了20%~31%,草层高度下降了48.84%,产草量下降40%,优良牧草产草量占总产量的33.43%。

4治理措施

4.1毒饵防治

在草场坡度大、蚂蚁包密度高的草场,为防止水土流失,不宜耕翻人工种植草场,根据蚂蚁将食物搬运至洞穴贮存或给其他蚂蚁食物的特性,在春季蚂蚁开始活动时,采取用5%锐劲特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37.5 g/hm2+麦麸30 kg/hm2+糖蜜750 g/hm2对水450 g做成饵料撒施,每月撒施1次,连续施3次进行防除[4-5]。对放牧草场,为了防止家畜中毒,要禁牧15 d。防治过后,草场的蚂蚁明显减少,对蚁包实施人工推平补播牧草,提高草场植被盖度。

4.2物理机械+毒饵防治

对山前平地打草场蚂蚁包集中区实施蚁包秋季封冻前耕翻,破坏草场蚂蚁的越冬场所,至翌年早春整地,混播鸭茅、猫尾草、黑麦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等牧草。采取“混6”(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鸭茅、猫尾草、黑麦草)方式,豆禾比为4∶6,播量2.5 kg/hm2,带种肥5 kg/hm2,并播种植物保护作物燕麦,播量30 kg/hm2,采用24行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2~3 cm。蚂蚁包没了但蚂蚁还在,因此播完种后用5%锐劲特悬浮剂37.5 g/hm2+麦麸30 kg/hm2+糖蜜750 g/hm2对水450 g做成饵料撒施,对蚂蚁种群进行杀灭。播种完后实施围栏保护,严禁放牧。

5治理成效

蚂蚁包草场重建2年后,草场盖度达100%,是重建前的434.08%;牧草高度增加,生长速率加快,平均产草量为2 130 kg/hm2,是建设前的289.23%。蚂蚁包草场重建改变了局地小气候,使植被覆盖下的地面蒸发量减少,通透性降低,湿度增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变了蚂蚁的生存环境[6],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草地重建后,土地平整,土壤松软,有利于牧业机械化作业,抑制了新生蚂蚁包的形成与扩展。

6参考文献

[1] 陈友,罗长维,徐正会,等.哀牢山西坡垂直带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7715-17717,17719.

[2] 王思忠,徐鹏,刘毅.成都市园林树木蚂蚁种类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045-5046,5048.

[3] 唐觉,李参,张本悦,等.有害蚂蚁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1989(5):289-291.

[4] 陈建新,宋敦伦,刘泉,等.一种新型灭蜚蠊、蚂蚁毒饵配方及其毒效[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4):271-272.

第3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4.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树枝上寻觅食物,假定蚂蚁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地选择一条路径,它获得食物的概率是多少?

解:如图2,在岔路口和树枝末端分别标上字母A、B、C、D、E、F、G、H、I、J,

则蚂蚁所有可能经过的路径有:

ABE,ABF,ACG,ACH,ADI,ADJ共6种等可能的结果,而能获取食物的可能结果有2种,即ACG和ADI,所以蚂蚁获取食物的概率是:

P(获取食物)=26=13.

但是,当我在B、C、D任何一个岔路口再增减一个路口(树枝),如图3,

在B处增加路径BK,问学生:“这时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又是多少呢?”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和解题经验,很快就回答出来了:

因为增加了路径BK所以所有可能经过的路径就有7条,而能获得食物的路径仍是2条,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是:

P(获得食物)=27.

我说:“实际上正确的答案仍是13.”学生说:“我们可是按照你教的方法来解的啊!”我说:“不错,你们把所有可能经过的路径都找出来了,但你们再仔细想一想,选择这些路径的可能性相同吗?”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确实难以判断,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以下分析:

蚂蚁在A处的时候,选择AB、AC、AD的可能性都是13(它们的和为1),若蚂蚁到达了B处,选择BK、BE、BF的可能性都是13(它们的和为13),则选择路径ABK、ABE、ABF的可能性都是13×13=19;若蚂蚁到达了C处,选择CG、CH的可能性都是12(它们的和为13),则选择路径ACG、ACH的可能性都是12×13=16;同理,不难计算出选择路径ADI、ADJ的可能性是16.因此增加了树枝BK后,蚂蚁可能所经过的路径不是等可能的了,就不能直接用公式P=mn来计算了.下面给出这道变式题的正解:

解法1:因为蚂蚁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地选择一条路径,所以蚂蚁在A处选择AB、AC、AD这3条路径的可能性相等,

所以,P(选择AC)=13.

因为蚂蚁在C处选择CG、CH这2条路径也是等可能的(它们的和为13),

所以,P(选择ACG)=12×13=16,

同理,P(选择路径ADI)=16.

所以,P(蚂蚁获得食物)=P(选择路径ACG)+P(选择路径ADI)=16+16=13.

或者根据事件的独立性利用乘法公式来求解:

解法2:因为蚂蚁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地选择一条路径,所以蚂蚁在A处选择AB、AC、AD这3条路径的可能性相等,

所以,P(选择AC)=13.

因为蚂蚁在C处选择CG、CH这2条路径也是等可能的,

所以,P(选择CG)=12.

又因为在A处选择路径和在C处选择路径是互相独立的,

所以,P(选择路径ACG)=P(选择AC)P(选择CG)=13×12=16.

同理,P(选择路径ADI)=P(选择AD)P(选择DI)=13×12=16,

第4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 活动环节;指导重点;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教学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对幼儿而言,科学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动词。幼儿的科学观察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要指导有效,就必须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适合幼儿科学学习有效指导方法。

一、各活动环节的指导重点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学习指导,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参与探究的机会。整个科学教学活动,幼儿是主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他们及他们的兴趣开展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为幼儿的主动探索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有益条件。

1.活动初始:提出挑战性任务

在科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激起幼儿探究兴趣和探究动机,同时可以利用任务向幼儿提出问题,如:“孩子们,我们都见过蚂蚁,你们谁知道在哪儿能找到蚂蚁?”在操作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出任务。也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引出任务。如:先让幼儿戴好蚂蚁头饰,让他们去“搬家”,出现混乱的场面后,提出像蚂蚁一样排队并有序地搬运东西的任务,使幼儿明白有序排队的重要性。针对已经有的发现(包括个别幼儿的发现),提出新的任务,鼓励他们去探究解决。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科学素养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提出假设,确定活动任务。另外,幼儿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3.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

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结束后,应指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总结,有的研究环节为什么会成功,而有的研究环节为什么会失败,以便幼儿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并在分享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具体的总结方法有如下几种:

语言描述法:集体或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在我班这次蚂蚁系列科学活动中,我基本上每一个活动都要让幼儿用语言进有关于蚂蚁的交流,这其中包括幼儿的发现,疑问,自己的做法等等。

过程演示法:幼儿演示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在蚂蚁科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游戏,通话情景剧等途径进行演示,让幼儿在体验乐趣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经验提升法:根据幼儿的探究成果,及对探究成果进行交流的交流结果,教师应进一步地让幼儿认识科学,应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使幼儿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案例1:

(1)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2)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②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小棒、树叶、放大镜)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寻找蚂蚁并抓到蚂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他们爱用感官去探索世界。因此,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如案例1中我们利用幼儿已有的直接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可以找到蚂蚁。

随机性活动:抓蚂蚁。

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案例1中蚂蚁不出洞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幼儿会说用吃的,进而引出蚂蚁的食物这一问题。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如案例1中,幼儿找到了蚂蚁,于是我们带领幼儿开始了抓蚂蚁的活动,但是该如何抓到蚂蚁呢,于是我们开始让幼儿讨论用什么工具抓蚂蚁?怎样抓才能避免伤害蚂蚁?整个活动中幼儿大胆讨论,尝试由各种物品捉蚂蚁。首先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其次是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寻找让蚂蚁出洞的办法,和捉蚂蚁用的工具。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

案例2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活动过程;

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激发幼儿观察兴趣。试一试,找答案。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

(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

(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

(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

物质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

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幼儿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无论是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如果没有可供幼儿直接操作的物质材料,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幼儿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仅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幼儿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所以,在案例2中,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忆和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蚂蚁触角头饰、放大镜、糖果、饼干等材料。让幼儿扮演蚂蚁,体验,记忆蚂蚁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触角起到的重要作用。故此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还能够有所发现,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4.强化、程序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案例3

片段一

(1)教师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蚂蚁的兴趣。

(2)给每组幼儿发放蚂蚁工坊和放大镜,指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片段二

(1)导入活动,观察小蚂蚁的大家庭,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2)引导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①提出观察重点和要求,幼儿自由观察。

②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③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④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请孩子们画出自己眼中的蚂蚁是什么样的。

三、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我们在科学程序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应着重于幼儿的观察、分类、预测与推断、操作与实验、测量、沟通等能力。观察是用感官获取信息的直接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程序能力。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运用这些能力,鼓励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根据观察的现象试着提出合理的解释,将幼儿的科学经验整合起来,帮助幼儿更牢固的对知识进行记忆。由于幼儿年龄和记忆能力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程序设定时,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使得幼儿在接受科学知识时觉得轻松。

第5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亲历 科学概念 形成 连续发展 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解析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上谈到: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那如何帮助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到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何在“学生能够驾驭”和“科学的探究的技能与方法”之间找到黄金契合点?将是笔者今天主要阐述的问题。

1 无破不立,科学概念的形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本文的阐述中,笔者要强调的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科学概念,在这个前提下“科学概念的发展指向”可能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到新知识的接收,也可能是从错误的认知转变到正确概念的形成。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一课中,“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有太多陌生的字眼,“水分子”是什么?“相互吸引”是个什么状态?“张力”是什么样的?所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水的表面张力”的探究是这样一步步展开的:

(1)视频“水黾”导入

学生观看“水黾”的视频,猜想为什么水黾能够在水面上自由跳动

(目的一:聚焦问题,请学生将接下来探究的目标放在“水面”上,而不是水的其他特性,从而保证接下来的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水面的秘密”展开。目的二:学生通过观察水黾的活动,开始基于自己认识的最初猜想:水黾为什么能够在水面上自由跳动?因为水黾很轻,他能够“浮”在水面上。学生在学过的《有趣的浮沉现象》基础之上,将意见统一到此。)

(2)找出浮与沉

教师引导学生把硬币、回形针、大头针、塑料片、木片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浮沉现象,并将浮在水面的物体捞出来,说说哪些物体沉在水底?

(观察物体的浮沉,通过观察,学生找出哪些像“水黾一样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浮在水面上。为后面引发趴在水面的“铁水黾”这一矛盾铺垫。)

(3) 铁水黾

教师引导学生试着让沉在水底的物体像水黾一样趴在水面上。

(让沉在水底的物体“趴”在水面上,在学生的眼中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教师到下面的小组去帮着想办法,并成功的让“铁水黾”趴在水面上了,学生的兴趣高涨,纷纷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为什么原本沉在水底的物体又浮起来了呢?”顺着学生的思路“浮”和“沉”应该是物体自己的本领,在没有改变他的形状、重量的情况下,他的这种本领是不会改变的,而让原本沉下去的物体在没有改变形状、重量和水的密度等条件下,再“趴”在水面上,明显违背了学生的前认知。此路不通绕道而行,学生自然而然的将观察的重心放在水面,假如不是因为它很轻能够浮在水中,又是什么力量将它托在水面上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开始了自己的猜想,“破”的过程体现于此。)

(4) 改变水面让铁水黾沉下去

教师在“铁水黾”的旁边滴上一滴油,“铁水黾”沉下去了。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散开的油花花改变了水面,是给还没有发现问题出在“水面”上的同学一个机会,将研究重心聚焦在“水面”。)

(5) 学生猜想“铁水黾”趴在水面的秘密

根据自己的观察学生开始猜想是“水面有一层膜”、“平静的水面有托住水黾的作用”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的初步概念:水面有一种力,可以让原本沉在水底的东西趴在水面上。当水面被破坏的时候,这种力量就消失了,铁水黾就会再次沉入水底。

(根据学生的观察与发现,得到了基于学生认识水平的科学概念,概念的语言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生动形象,但这个概念无疑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师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辅助学生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将初步形成的科学概念伸展到更大的范围,一步步接近完整的科学概念。)

(6)满而不溢的水杯

教师引导学生往加满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针,学生先猜想能够加入几个,然后动手实验。

(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问能再加吗?为什么?水面凸起来了。再加几个试试?通过不断地问答,不断地尝试,一次次突破学生认为“满”的心理防线。)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水面的另一根本领:水面的这种力能够让凸出杯沿的水不流出来。

教师提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教师的归纳总结将实验结果提升为科学概念)

2 科学探究要体现科学概念的连续性和发展指向

当前的课堂学生作为主体已经占据了绝对高地,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调控者实际上的位置也绝不能小觑。作为施教者,教师不得不把备课任务的重头戏放在“背课”上,生怕哪句话问不到后面的就无法进行下去。但实际上,科学概念的定制并不是随性而为之的,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师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历探究过程,同样的,作为教师,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概念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一课中,对于蚂蚁身体形态的探究是这样展开的:

(1)找蚂蚁

课前捕捉蚂蚁,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课前观察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动物是蚂蚁”。)

(2)画蚂蚁

师:看来同学课前已经跟蚂蚁们打过招呼了,那如果现在我请你用笔画一只蚂蚁,你行吗?

生:行。

教师:好,请拿出准备好的纸笔,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画一只蚂蚁。开始

(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成功的分辨和捕获蚂蚁,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对蚂蚁的形态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是粗略的,大概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让学生凭借印象绘制蚂蚁恰恰能够引起学生对蚂蚁形态特征的关注)

(3)观察蚂蚁

教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画完了,那小蚂蚁是不是像我们画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今天我们就把这些小朋友们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我们的观察,请注意观察要求。

(“千奇百怪”的蚂蚁引发学生的思考,将问题聚焦到蚂蚁的身体到底有多少节?蚂蚁到底有多少只脚?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迫不及待的的想要一探究竟,当然,这也使得我们接下来的观察目的异常明朗。)

(4)再画蚂蚁

在观察的过程中,请大家修改自己的蚂蚁画像。

(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修改自己的蚂蚁画像,经历了科学概念“先破后立”的过程,小组合作观察一组蚂蚁,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画的跟观察到的不一样,那自己观察到的和同学看到的一样吗?在修改画像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自然不自然的开始交流到底应该怎样画。)

(5)总结形态

教师拿出几幅学生修改后的蚂蚁画像展示给全体学生,说说看他们画的有什么共同点。从而总结蚂蚁的形态特征。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一方面是对第一次学生作品“千奇百怪的蚂蚁”的一个对比,这是实证后的有根据的作品,学生通过看到“统一形态后的蚂蚁”验证了自己观察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蚂蚁形态特征的一次归纳。)

(6)认识昆虫

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像蚂蚁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腹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我们叫他们昆虫。

(从蚂蚁到昆虫,这个家族的扩大,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动物归到一起,知道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昆虫,是“昆虫”而不是“虫”蜈蚣、蝎子就被开除了“昆虫”的大家族。“蚂蚁的形态特征”的概念发展到了“昆虫纲的共同形态特征”让学亲历了整个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为他们能够将生活中发现的动物归类奠定了基础。)

3 科学概念的发展是不断搭建学生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框架

教师对于科学概念的认识应先于学生,并提前在自己的备课中勾画出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交错纵横相互联系的,进而,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起一个连续的、发展的、可以不断改进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看到科学概念不是一个个单独存在的知识个体,而是整个只是堡垒中的一块砖、一片瓦,慢慢的学生能够在“垒砖”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在“创造一栋建筑”,进而想象自己创造的这栋建筑将会成为什么样。我们所得到的每一个科学概念都是森林中的一棵树,在科学概念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的作用下,学生不仅仅能“举一反三”更能够“观一叶而知森林,闻一粟而知沧海”。当然,这一系列的设计规划都以教材为基础的,而教材也本着“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遵循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 的原则,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概念辐射开来,或纵向伸展(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学生先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找到“灯泡亮了”的方式方法和科学原理,认识基本的电器元件及其作用;进而改进自己的电路,通过并联、串联两种方式,从而达到“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目的;然后从细小处着眼,分析在导电性能上“谁的本领大”,并给后面的“安全用电”做了充足的知识铺垫;最后由“安全用电”收尾,教育学生在课后能够安全使用电器,注意用电安全。)或横向铺开(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给大家展示的“木材”、“纸”、“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等生活中的材料),力求让学生能够在连续的探究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探究、尊重事实、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教师自己的这个讲台。让科学课像弹钢琴一样连贯的奏出和谐的音符,而不像小和尚敲木鱼一样蹦跳着没有根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思想,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学会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方法的帮助下,保有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蔡铁权,姜旭英,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 兴趣 生成课程 观念转变 主体性发展

随着瑞吉欧幼儿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生成课程的一些内容已成为我国幼教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可是仍有一些老师觉得生成课程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对它的不确定性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希望用一个预先设计的、看似完美的教育方案,去套教育过程的每个步骤,并极力剔除教育中的不确定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幼儿,最终实现那些预定的目标,完成一次看似完美的活动。这在我们的公开活动中是很常见的。

也有许多教师观念是转变了,已经接受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学”服务的观念。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师因为担心完不成计划,而对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置之不理;因为担心公开课的质量,而回避幼儿提出的“与众不同”的问题和想法;因为“时间”关系,尽管想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和机会,也只能“点到为止”,使生成课程留于一形式,为生成而生成。

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都可以成为生成课程的内容,只要教师随时关注生活、关注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计划,生成课程是能把握的。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可孩子们的视线却被一些小蚂蚁转移了……当时我们正一边走一边欣赏花园里的花,忽然路路叫了起来:“许老师,快看这儿,有许多蚂蚁!”果然!路边的草从里有好多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孩子们都好奇地蹲下来看起蚂蚁。看了一会儿,孩子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蚂蚁爬来爬去在干什么?”“它们怎么那么小?蚂蚁的头在哪里?嘴巴、眼睛呢?”“它们为什么要碰一下又分开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边议论边看,忘了我们出来的初衷是什么。一开始,我试着把孩子的注意力重新集中,但又一想:不如我就干脆给孩子们一个认识蚂蚁的机会吧。

我让孩子们先看看蚂蚁的颜色和大致的外形。过了一会儿,我又说:“蚂蚁爬来爬去在找食物呢。”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它们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我说:“要不我们给它们一些食物吧。”我拿了几块饼干,请幼儿弄碎撒在地上,然后让孩子们观察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过了一会儿,果然来了许多的蚂蚁。孩子们可高兴了:“许老师,这只蚂蚁搬了一块大的饼干。”“有两只蚂蚁在一起搬。”我趁机让孩子观察,蚂蚁发现了食物怎么办?它们是怎么搬的?它们会搬到哪里去?它们有储存粮食的地方吗?于是,孩子们就看得更起劲了。

幼儿是在一种完全自发的、主动的情绪下来观察蚂蚁的,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幼儿提供帮助建议和服务,引导幼儿不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的发展。

过了几天,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有关蚂蚁的资料,把蚂蚁的图片贴在墙上,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有几条腿、几根触角以及头胸腹的样子。还借了一个装蚂蚁的观察瓶,引导孩子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动态。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的孩子甚至还与家长一起上网查资料。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展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平时在教学中难以见到的。

幼儿始终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决定课程目标取向的决定性因素。当孩子急于表现蚂蚁的时候,我们又生成了美术活动《蚂蚁》,因为孩子们仔细观察过蚂蚁,也非常了解蚂蚁,因此兴趣很高,画得非常生动。在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积累了相当多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所以创编的《蚂蚁》儿歌,内容丰富多彩,加之孩子的童稚语言,极富情趣。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游戏《蚂蚁搬豆》,体验了合作的愉快,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可见,对于幼儿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也能更好地把握知识。这是生成课程之所以被重视的原因。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生成课程当作一种时髦。

第7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以前,我很瞧不起小小的蚂蚁,人们一脚就会踩死它。因为自然课老师要我们捉大蚂蚁做实验,我才开始注意观察蚂蚁。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关于蚂蚁的丛书。从这些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

世界上有14000多种不同的蚂蚁。这些小小的生命非常有趣。蚂蚁由头、胸、腹、两只触角、三双足组成。触角用来说话,足用来走路和搬东西,腹部可以喷出蚁酸来自卫。蚂蚁很团结,他们成千上万只住在一个家园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蚁后专门生蛋,工蚁专门找食物和照顾小蚁,兵蚁专门保卫家,守卫蚁专门向工蚁收集食物。他们工作都很认真。蚁类很聪明,下雨前,它们感觉要下雨了,把家搬到高处去。蚂蚁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

第8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在外婆家闲着没事,坐在椅子上看风景,一低头就看见一只蚂蚁正在搬食物,我突发奇想,跑进屋子里拿了一块饼干,放到地上,拦住了小蚂蚁的去路,小蚂蚁被这突如奇来的庞然大物吓得不知所措,立马丢下食物逃跑了。我不甘心,又用饼干拦住了一只蚂蚁的去路,可它就是不领情,还是像那只小蚂蚁一样逃走了。

我也拿这些小不点儿没办法,只好耐心等待。

过了十几分,终于有了一只蚂蚁对这块饼干感兴趣了。它围着饼干转了好几个圈,还爬上饼干闻了闻,就爬走了,大概是想回去通风报信吧!那只蚂蚁还没领来大军,就已经有好几只与它颜色相同的蚂蚁赶来了,书上说蚂蚁是靠气味找路的,可能它们到了自己同伴的气味吧。

过了一会儿,一支“蚂蚁精兵浩浩荡荡”的向饼干这边赶来,它们围成了一个圈圈,想把饼干搬走,也有一些小蚂蚁咬下一些饼干就走。

我可不会让它们这么轻意的搬走饼干,我用一块大石头拦住它们,它们闻不到气味了就停了下来。这时,一只跟在它们后面的蚂蚁爬上了饼干,似乎在指挥它们,我百思不得奇解:为什么那只蚂蚁不和它们一起搬东西呢?

第9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关键词:蚁群算法;社会分工;特殊信息素;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01.6

本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生物进化的机理以及生物群体智能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许多用于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新方法,如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蚁群算法等。蚁群算法是由M.Dorigo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进化算法,它源于对蚂蚁搜索食物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经典的旅行商问题(TSP)。仿生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蚂蚁个体之间通过一种称之为外激素的物质进行信息传递,蚂蚁在其所经过的路径上留下该物质,而且在其运动过程中能够感知这种物质的浓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运动方向。自M.Dorigo等在论文中较完整的论述了蚁群算法的原理[1],并给出了算法的数学模型之后的5年时间里,蚁群算法在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拓宽。许多学者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如Gambardella提出的蚁群系统(ACS)、吴庆洪等提出的具有变异特征的蚁群算法等[2]。我国最早研究蚁群算法的是东北大学张纪会博士和徐心和教授。

1 蚁群算法原理

蚁群算法(ACO)是由意大利学者M.Dorigo提出的一种用来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机率型技术。蚂蚁在前进时会根据前面蚂蚁所留下的分泌物选择路径,选择一条路径的概率与该路径上分泌物的强度成正比[3]。由大量蚂蚁组成的群体的集体行为实际上构成一种学习信息的正反馈现象:某条路径走过的蚂蚁越多,后面的蚂蚁选择该路径的可能性越大。蚁群算法就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模仿蚂蚁的行为实现寻优。事实上,每只蚂蚁其实只关心很小范围内的眼前信息,而且根据这些局部信息利用以下几条简单的规则进行决策[4]:

(1)范围。蚂蚁观察到的范围是一个方格世界,蚂蚁有一个参数为速度半径(一般是3),它能观察到的范围就是3*3个方格世界,并且能移动的距离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2)环境。蚂蚁所在的环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中有障碍物,有别的蚂蚁,还有信息素,每个蚂蚁都仅仅能感知它范围内的环境信息。环境以一定的速率让信息素消失。

(3)觅食规则。在每只蚂蚁能感知的范围内寻找是否有食物,如果有就直接过去,否则就朝能感知的范围内信息素最多的地方走(蚂蚁移动过程中会以很小的概率出现误差)。

(4)移动规则。蚂蚁朝信息素最多的方向移动,如果周围没有信息素,蚂蚁会按照原有运动的方向运动下去,如果蚂蚁要移动的方向有障碍物,它会随机的选择另一个方向。

(5)播撒信息素规则。每只蚂蚁在刚找到食物或者窝的时候撒发的信息素最多,随着它走远的距离,播撒的信息素越来越少。

2 引入社会分工机制的蚁群算法

引入分工机制后,工蚁分为普通工蚁和技术工蚁。普通工蚁移动准则是:朝可视范围内信息素最多的方向移动,并且按照标准蚁群算法设定的决策机制进行寻优。如图1,路径1是普通工蚁多次迭代后的当前最佳路径,技术工蚁则是朝“可视范围内存在信息素最远的方向”移动,当前最优路径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由路径1逐步更新到路径4。技术工蚁识别的信息素是由系统分配在普通工蚁寻找到的当前最优路径上特殊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只有技术工蚁可以识别,它在环境中按一定比率消失(技术工蚁只识别特殊信息素,但其自身同时播撒普通信息素和特殊信息素)。

图1 技术工蚁寻优准则图解

引入社会分工机制的蚁群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始化普通工蚁参数。

(2)构建解空间,普通工蚁朝着“可视范围内信息素最多”的方向移动。

(3)判断是否达到设定迭代次数。若是,得到当前最优路径,执行下一步;否则,回到步骤2。

(4)系统在当前最优路径上释放一种特殊信息素。

(5)初始化技术蚁群参数。

(6)构建解空间,技术工蚁在当前最优路径上朝着“可视范围内存在信息素最远”的方向移动。

(7)判断是否达到设定迭代次数,或者当代的最优路径是否与上一代得到的最优路径之差小于给定的较小值。若是,执行步骤8;否则,回到步骤5。

(8)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是,则回到步骤2;若是,得到最优解,结束。

图2 引入社会分工机制的蚁群算法的流程图

改进的蚁群算法有两个特点:引入奖励机制和突出社会分工。改进的蚁群算法的奖励机制的内容是:系统在得到当前最优路径时,播撒在当前最优路径上的只有技术工蚁能识别的特殊信息素。技术工蚁有别于普通工蚁的地方就是朝着“可视范围内存在信息素最远的方向”移动,社会分工机制使得群体的活动更有效率。很容易看出,技术工蚁始终按照“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则进行寻优。

3 改进的蚁群算法应用举例

3.1 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用于二维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算法[5]是指在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寻找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绕过障碍物的运动路径。如下图所示从a点到b点的路径中有两个障碍物,要求找到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径。按照标准的蚁群算法寻优准则,由图3(a)不断迭代更新,很容易在图3(b)的某条较优路径上停滞。

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探索最优路径,首先,通过普通工蚁的不断迭代更新得到图3(a),即当前最优路径。然后,系统分配特殊信息素,如图3(b)中蓝色虚线所示,技术工蚁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路径探索,每次寻优的结果实质上都是一次“局部的以直代曲”的过程。当达到设定迭代次数,或者当代的最优路径与上一代得到的最优路径之差小于给定的较小值,但仍未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根据规定不断地让普通工蚁和技术工蚁循环地进行路径探索,直到得到如图3(c)所示的近似最优路径。技术工蚁还致力于绕过障碍物的工作,技术工蚁在以可视范围内存在信息素最远方向的前进途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如图3中障碍物1和障碍物2,它们将把路径上障碍物的顶点记做路径的拐点,如图3中A点和B点,这样就可以将路径化为几部分进行分段路径寻优,每一段路径寻优过程则相当于普通路径寻优。

图3 改进的蚁群算法用于二维路径规划

3.2 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与其他算法融合

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可以与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算法[6]结合使用。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在蚂蚁进行路径搜索时,如果找到一段很短的子路径(子解),它就释放出相应浓度的信息素,该信息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位于子解的两个城市上的蚂蚁,另一方面它会以该路径为中心向外扩散,影响其附近的其它蚂蚁的行为,使它们在寻找路径时会以更大的概率在下一步选择此路径。通过这种基于信息素扩散的协作方式,其他蚂蚁在选择下一个城市时选择到最优路径的干扰性会减低,从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大大提高。结合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的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蚁群算法寻优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和出现停滞现象的问题。

4 结束语

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和标准蚁群算法一样,仍然是基础算法,其提供的是一种思想。可以将其与其它算法进行耦合,以提高算法的性能。改进的蚁群算法主体的思想即是:尽可能的以直代曲。从引入社会分机制的蚁群算法的流程图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蚁群算法寻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停滞现象,并能够提高蚁群算法的效率。

社会分工是社会群体进化出现的产物,将其引入群体智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引入社会分工机制的蚁群算法需要合理的确定分工后的蚁群各自迭代次数。蚁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概率算法,要致力于让大概率事件发生,这就要不断地改进蚁群算法,并抓住其易于与其他算法相结合的特点,加强蚁群算法与其他算法的耦合。

参考文献:

[1]Dorico.M,Gambardella.L.M.Ant colonies for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J].BioSystem,1997(43):72-81.

[2]张纪会,吴庆洪,徐心和.具有变异特征的蚁群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1O):1240-1245.

[3]段海滨,王道波,朱家强.蚁群算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的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4(12):1321-1326+1340.

[4]http:///blog/static/9865278020091131113542363/

[5]史峰,王辉,郁磊.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23).

[6]黄国锐,曹先彬,王煦法.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算法[J].电子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