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精选(九篇)

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第1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2]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第2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包括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1]。其中决策咨询功能的重点是为决策者提供咨政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出,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物质生产力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另一方面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客观上观测和分析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并更广泛的做出科学决策,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后者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的重要使命[2]。因此,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研究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条件。

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古往今来,无论是晁错的《论贵粟疏》,还是李密的《陈情表》,以及苏辙的《六国论》等著名策论,都是古代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决策咨询的代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历史上留下盛名。而当代胡福明教授1978年5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深刻地影响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历史上书写了浓厚的一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决策咨询的杰出典范。这些深刻的例子说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前提是对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消化、进行后续论证,最终形成的工作部署、政策法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因此,进一步提升高校社科研究的咨政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促进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体系,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首先从咨政服务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的意蕴

咨政服务是资政服务的沿用和引申,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知识经验的储备和对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为政策决策提供顾问、咨询和磋商的一项具有参谋、服务性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经济、政治中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咨政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

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世情决定的,从国情来讲,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高度集中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分散,客观上也造成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上开阔了学者的眼界和思维,但是由于有些学者对于这些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本土化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摒弃具体国情,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需要根据我国特定国情解决社会公民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共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通过思想库的建设为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的战略性思想。所谓“思想库”,又称“智库”,是由学者或者思想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之中,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代表了决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4]。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咨政服务正是需要有这样一批多学科的专家,长期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出谋划策;为决策者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最佳方案。

(三)为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提供咨政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致力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5]。在诸如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上,能够充分表达群众的诉求,为决策者的政策出台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形成一套能及时反映民意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

三、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水平的途径

根据咨政服务的表现形式,结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实情,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能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服务功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在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三个层次推进咨政服务建设:一是理论引导和理论创新;二是建设专业的思想智库;三是建立现实问题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建立起专业的咨政服务平台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平台体系主要是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构成。这些研究平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因此以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平台建设,建立咨政平台,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治服务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政治导向和理论引领功能的基础理论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建设进行应用和对策研究的应用平台建设;三是建立面向服务国计民生的,鼓励高校与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合作共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四是依托高校、建立一批面向中外对比交流的研究平台,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与我国当前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决策咨询专业智库的建设

充分依托高校人才、智力的集聚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思想智库,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咨政服务水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不同类别的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战略策略、理论思想等智力产品的专业的人才库。二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思想引领作用、决策咨询功能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库。三是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形成有效载体的,集合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数据的,具有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等重要意义的决策咨询案例数据库。

(三)建立面向现实问题的快速决策咨询反应机制

通过建立面向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计民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围绕当前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重大现实问题专项设立机制,围绕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高校学术造诣高、应用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研究力量开展集中攻关,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的政策咨询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服务民生的产学研推进机制,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进应用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直接性、公共性、可操作性的科学依据,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3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校 哲学本科生 就业指导

基于哲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国家就业促进政策中潜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把哲学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逐步试点地纳入基础学科建设体系的提案,以期完整化、规范化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帮助诸高校找准各自的学科定位和教学侧重点,完善国家就业促进政策,纠正社会上日趋功利的择业观,挖掘哲学经世致用的本质,淡化哲学身上的“弱势”学科烙印,为广大哲学毕业生营造公平受教、平等竞争的理想环境。

一、个人篇

当今大力改善高校哲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和就业前景,最根本的应该从哲学本科生入手。只有在最基础的层面上解决各方偏见以及发展的绊脚石,才能更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就业格局。

(一)保持正确心态,激起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自信,提高专业素养

当今的哲学专业大学生普遍不能正确面对哲学暂时“冷门”的现实,和所谓的经管等“热门”专业的学生攀比,形成严重的心理落差;还有部分同学采取逃避、消极的应对方式,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端正的工作态度。因此应通过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所谓“热门”、“冷门”专业,以辩证的世界观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困境与人生未来发展的关系。

(二)适应社会转型,调整专业定位

哲学专业教育是通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哲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也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要求哲学专业的教师, 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亦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论, 帮助学生把握哲学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 才能使得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哪种工作, 都可以较快地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 迅速进入角色,取得工作实绩。

(三)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应注重因材施教。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提倡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研究小组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以发掘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才能。同时,学校应该投人一定的专项资金,资助学生的创新活动,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营造出有利的创新氛围,力求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二、学校篇

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奇特的感染力和约束力,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一)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班级

大学不是为社会输送一般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是要培养一个民族的中坚力量。因此,人才的培养要有一定的梯度和人文理念。当今浮躁的大学风气下,哲学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对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需求更加迫切。营造学术氛围绝不是只注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的养成,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条件。大学学术氛围是大学中以追求比较专门的、系统的学问为目标的相关人与物的群体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教育应该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着得世界。

(二)创建完善就业咨询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南

1、学校成立专门的就业辅导中心,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全天向学生开放,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惑,进行细致的专业分析和应聘辅导。

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咨询网站,提供多种工作交

流与辅导的平台。

3、将专业就业分析纳入日常的教学进程。一方面,教育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疏导因专业不适产生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抗压受挫能力。

4、邀请职业工作者传道授业,开展有益的就业工作类型的讲座,通过强大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正视专业学习以及走入社会后的工作。

(三)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有尽可能广阔的知识视野和相关的具体科学知识积累。对于面向21 世纪的哲学专业人才来说,更须了解当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信息与动向。哲学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 如果没有相应的具体科学的支撑, 哲学大厦本身便不可能稳固。同时,哲学人才的培养, 还必须注意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热点问题。就知识的架构而言, 哲学处于科学宝塔之顶, 它必须与其他学科的密切相关, 并把这些学科的成就, 纳入自己的哲学大视野中才不致成为空中楼阁。而真正要使哲学为社会建设、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服务,在强调和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 发掘哲学的应用功能也必不可少。

(四)改革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人的素质培养是贯穿一生的过程, 它取决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作用。高校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渐地启发、培养和刺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一方面可设立哲学导课, 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化和自主化;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 逐步建立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以科研促进理论教学。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三、社会篇

(一)树立科学用人观念

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人们对哲学的认识,导致社会公众对于哲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普遍不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职能的转换,要求哲学专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定位。只有这样, 学生方能适应当今的就业市场。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政策调控,规范就业市场,同时通过媒体等文化宣传手段,纠正社会对哲学的片面认识,加强各方面接触和了解,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接纳哲学生,为其走向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多方面解决职业对口问题

为了优化哲学本科生就业前景,政府职能部门要适度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高效工作,为哲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对口”岗位;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社会阅历、扎实学科应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良好的经验基础及人脉基础。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孙承叔.复旦大学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j].教学与研究.2001(9)

2. 岳介先.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的几点思考.安徽大学哲学系.230039.

第4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国管理哲学;高校教育,传统文化

所谓的中国管理哲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背景而形成的管理模式。它既包括对他人的管理,更包括管理者自我的塑造。日本管理学家廉田胜先指出:“企业成功与否,经营管理占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思维方式又是重中之重。”可见,管理者自身思想境界的高低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参照中国管理哲学的这一准则,我们可以很好地反思一下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但在叙述这些内容之前,我们必须从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说起。

一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

西方定义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中国定义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西方管理重法制,即以法制人。中国管理用道德,即以德服人。因而,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是鲜明的,即重视管理者的个人修养。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提出中国的“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和杂家。“九流”在加上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家,合称为“十家”。中国管理哲学对这些流派的思想大多有所涉及。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凝聚了诸多“何以为人”的精华。也就是说,中国管理哲学极为重视人格的塑造和自我的完善。又由于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显然这一特点是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借鉴的。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就培养大学生“如何作人”这点来讲却是差强人意。

二、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胜于精神。这种表象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以至于我国高等教育也会因此而“随波逐流”。就目前的状况看,高校课程设置已经出现“重经济实用”而轻“内在修养”的倾向。关于这一状况美学大师朱光潜早有洞察,他就曾指出:“教育必须以发展全人为宗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群育五项应同时注重。就目前实际状况说,德育在一般学校等于具文,师生的精力都集中于上课,专图授受知识,对以做人的道理垒不讲究。”结合现在来说就是,高校教育过于重视应用学科的传授(如经济学、计算机、艺术设计等),而对人文学科(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却置若罔闻。

对于上述状况加以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二。第一,在今日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更加看重经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更青睐选择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专业。第二,由于考生的此种需求,各个高校也相继迎合考生的“品味”,将经济,营销、管理等专业视为学校招生的王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生源。这一现状在我国的民办高校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例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各个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列举经济、管理、财会、市场营销、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但通过我们的调查,似乎国内还没有一家民办高校开设哲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专业。我想这种情形的原因不证白明。由于哲学是经济实用性不强的专业(但哲学是一个生活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从这一学科中很难看到直接的经济利益,为此遭到多方排斥。

其实,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专业对口的就业几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将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或是间接相关的工作。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大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专业无用武之地。然而,我们现在也不能否认,很多学科在大学中的学习效率要远低于社会。以市场营销为例,毋庸置疑,四年的大学生涯对本专业的帮助要远远低于四年的社会实践所带来的专业感悟。所以,高校教育的重点不应该过于偏向(注意这里说的是不要过于偏向)专业本身的教学,而应付诸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也就是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切皆以传道为先。因为,个人自身修养的完善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高校学子毕业后,也许会放弃自己的专业(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或是博士),但他们不会丢掉自身的作人原则。所以从持久性上看,对学生“如何作人”的培养益处也更为长久,甚至一生。鉴于此种情况,下面规划一下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对高校学生“如何作人”的培养比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有意义。但值得追问的是,应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呢?中国管理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重再次为我们的困惑提供了答案。

第5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哲学 批判 教育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形式和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显著变化,文化意识也必然相应的蜕变。也就是说,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哲学需要重新找寻自己的立足之地和发展方向。

一、当下哲学没落的原因分析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正是由于这篇哲学意味相当浓厚的文章,由此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思想解放的波澜,为“改革开放”开辟了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逐渐显现,那就是当时的哲学理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浪潮,由此许多的出版社和书店都被哲学著作所拖累,影响其经济效益。高中毕业生报第一志愿时多愿意选择热门的与经济相关的专业,哲学专业的学生多是调剂而来,大学不得不停止或减少招生哲学专业的学生,被哲学专业录取的学生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恐怕也在少数。许多人转移到热门专业,或专注于英语和其他实用性的知识上,以便毕业找到出路。不用说,哲学专业成为越来越没落的文史类专业之一。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被前所未有的金钱冲昏了头脑,往往追逐效率和金钱,相较于哲学家的话语则被显得无足轻重。这种现状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于人们思想觉悟低,被物质世界所俘获。归根结底,还是应该从哲学的内部寻找答案,哲学之所以被冷落,是因为哲学未能与时俱进跟上甚至滞后后于时代的步伐。

伴随着现代学科的分化和社会转型,哲学也像别的学科那样,成为专门之学,不再是所有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老师,哲学家也从前台退回到幕后,开始到书斋中进行潜心的研究。这样就导致学术研究其实是与现实生活相分离的,而如果哲学之思不是对芸芸众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的话,它其实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哲学的视角和方式若一成不变,那么它将会自行消亡。

面对现状,哲学家不应该气馁无望,相反,应该根据症结所在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从中寻找走出困境的答案,同时也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从容心态。依托我们所处的时代,遇到问题不能全靠本本主义而解决,需要探索新的处理方式和答案,这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浅薄的思想可能在某个历史时期大有市场,但终归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保持前瞻性和冷静的批判质疑精神、对指导社会实践极具价值、能给人以勇气和智慧的的哲学,才会为大众所喜爱和接受,才能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因此,目前哲学家的任务是,对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不是在抑郁中沉沦。真正的哲学家必期许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升太平”,充满为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和深切的大众关怀。

然而,与之相悖论的是:缺乏对现实关怀的哲学就会变为空洞的思维游戏,而只参与社会生活就与哲学之思的超越和本质相去甚远。这个问题是考量哲学生命力长久的关键,同时文化底蕴的深浅与文化是否先进也会受到影响。有没有新的研究状态是我国哲学能否存续的关键,新的研究状态应该有开放的视野,理性的态度,客观的精神和具有多元的文化包容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对大众影响深远的思想。

二、哲学教育的路径分析

深入现实与了解实际恐怕是所有学科的第一要求,当然,哲学也不例外。奉承第一要素不是等于就会产生好的哲学,同时还要让哲学像哲学,这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这才是让哲学成为哲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能够记住和讲出多少哲学观点不是根本,哲学教育在于教人追求一种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也就是说,哲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教人爱智慧,教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批判性思维,教人求真、向善、追求真善美,教人能经受得住人生中的痛苦和磨练。

(1)就教人爱智慧与具有批判性思维这两个问题而言

中国的思想发展模式的传统是以肯定为主要形式。相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国哲学史更多类似于在做历史评论。批判和超越在我们的实际思维中并不是不存在,只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继承。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就形成了缺乏批判性思维,中国学生缺乏质疑能力而善于死记硬背。这从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中西方哲人的教学模式中可见端倪: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论语》中都是“子曰”,学生都是恭恭敬敬的听讲而不会质疑老师的说法;苏格拉底的教育模式则是提问和发问,不断砥砺学生思想的锋芒,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在讨论互动中将问题解决。两种传承千年的教育模式各有利弊,但中国学生批判质疑精神无疑是一块思想短板,这也就是当代大学生中面对老师和学术权威多是唯唯喏而缺乏锐气和锋芒的深层次原因。当知识的记忆顶替了观念的创新的时候,创新就沦为一个空洞的概念。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具有批判质疑精神、并能在批判质疑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应该是当下哲学教育的一个重点。

(2)就教人求真、向善、追求真善美而言

一个一切都向钱看的社会只能滋生出唯利是图的心态,人们的求真、向善、爱美之心只能让位于假大空、耍奸弄滑和物欲横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全社会都要加强对真善美的哲学思考。柏拉图把人界定为理性动物和价值动物,认为求真是人的精神状态之一。真就是真诚正直,诚实守信,重诺守约,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说谎作假,去欺瞒他人。哲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做人处事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好;接人待物要把心摆正,坚持真理,对人和事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判。亚里士多德把“至善”作为伦理学最重要的范畴。康德认为“持善”、“求善”是人类的本质体现。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成人之美,都是与人为善的表现。哲学教育要注重培育良善之心,要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想人所想、理解包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友善的与人相处。“美德就是知识”是一个哲学命题。“德”原指事物的特性与品格,“知识”则指关于存在本性的知识,又是指一种“分辨善恶的知识”和关于合理安排的“善”的最高、最普遍的知识。哲学教育要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也就是培养人的一切优秀品质。人之所以行善,就是因为拥有各种美德。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能动性,去践行这些品质并影响他人。对美德的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对“道德价值”的肯定和对“善”的坚定信仰。

哲学教育在于让更多的人尽可能地拥有哲学素养,而不是有多少人从事哲学工作,以及有多少哲学家对别的专门之学夸夸其谈的进行“方法论指导”。而是让人们拥有良好的品格,让人们遇到问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做整体的把握和分析,让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指数能够更高,让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第2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第48页。

第6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出席本次开学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民建中央副主席、广东省委主委、广东省原副省长宋海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李善如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项目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理事长、广东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徐晓良主任,以及党政军企、商协会负责人、博研班新老学员2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会上,李善如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迎新讲话,他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对管理哲学博研班的新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管理哲学博士研修班开全国办学之先河,汇聚了华南地区党政军、产学研之各界精英,研修中西思想之绝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特色,成为培养高层管理者的摇篮,是专门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设计的高层次管理哲学教学项目,以所学管理哲学知识引领商业变革,追求卓越,不断进步。课程设计结合了中国古代管理经典及现代管理理念,融汇了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管理哲学,真正让学员领会“全球视野、中西智慧”;上课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校内授课+移动课堂+企业参访+班级讨论+联谊活动+名家论坛+专题研修+国内外游学”等内容。

徐晓良主任给各位新同学介绍了中山大学及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项目,并预祝新学员在中山大学的广阔平台上,学习精益求精,事业再攀高峰。

博研班毕业生代表、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顾问委员、广州市国资委外派财务总监周广义同学发言。他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珍惜学习机会,在中大平台上向名师学习,向同窗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副会长兼健康促进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管理中心主任符力同学也作为老生代表作了发言,他幽默的言语赢得学弟学妹们的阵阵掌声。

广东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吴萍同学作为博研10班新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成为中大的一员是一生的骄傲和幸运,要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发扬光大,担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期望和责任。

其他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新生代表包括中山大学房地产EMBA同学会会长、恒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汉权同学,广东丹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楚标同学,以及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正佳集团党支部书记、广州青年商会副会长周红同学也分享了选择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班的初衷和对未来一年半学习的憧憬。

随后,宋海教授作了题为《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主题演讲。宋教授的演讲观点鲜明,深入浅出,信息量大,对于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予了深度的剖析与解读,受到与会的200多位嘉宾、师生和企业家人士的热烈欢迎。本次活动最终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博研十班开学典礼也取得圆满成功。

据SMEIF记者了解,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研修班是华南首家后MBA/后EMBA项目,是优秀管理者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一条主线、九部经典、三门辅助课程、多门选修课程”,如《论语》、《道德经》、《禅学》、《孙子兵法》、《易经》、《皇帝内经》、《西方哲学史》、《理想国》、《政府论》、《国富论》、《资本论》等等,学孔论孟,思辨仁义礼智,参禅悟道,感受禅宗道德,修身治企,品悟易学人生。该项目推出以来,学员报名踊跃。现已有1000多名学员加入到博研班的学习。目前,博研班十一期正在火热报名中,当天十期开学典礼现场已有数位企业精英咨询和报名十一期,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界朋友加入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大家庭,实现“尊德问学,修己安人”的办学理念。(唐道银)

花城学院举行EMBA智慧总裁班师资聘任仪式

2013年1月19日,民建中央建华企业家课堂花城基地EMBA智慧总裁班师资聘任仪式暨重庆大学在职硕士(MSE)广东教学点第五期硕士毕业典礼在广州广东花城职业培训学院(花城学院)隆重举行。

在毕业典礼上,民建省委林勇副主委受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宋海委托与会作了讲话。花城学院在读与已毕业的学生代表发言,一致表示学院是个很好的学校,讲课方式实在,能学以致用,并以能在学院学习、熏陶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聘任仪式上,广州青联委员、花城学院院长罗德达介绍了花城的企业文化建设、EMBA智慧总裁班以及智慧教育系统工程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智慧,使学生走向成功,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核心价值,而这也是花城学院首创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在活动第三版块,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理事长、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原局长刘焕泉等受聘师资及专家作了中小企业管理之路、企业管理智慧、领导艺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在之后的联谊晚宴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委干部保健局局长耿庆山作的关于企业家健康智慧的主题分享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兴趣与一致好评。

花城学院创办于2003年,在广州、深圳、中山、东莞、清远等地设有多个分校(教学基地),并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了专科班、本科班、硕士班、博士班及各类资格证书班。目前还是广东营销学会副会长单位。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后起之秀,广东花城学院以与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和自主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在行业内一枝独秀。短短10年时间,该院即以“学习超市”的全新培训模式及送教上门的方式,在省内各市、区、县党政机关有关单位和各大单位办班,不断拓宽培训工作的思路和发展空间,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花城学院近期推出的“花城智慧系列精品课程”受到了多方青睐,荣获“2010年代广东省十大最具就业竞争力培训学院”,罗德达院长也获得了“2011年广东省十大培训学院杰出院长”等多个荣誉称号。

另据SMEIF记者了解,民建中央建华课堂广东分课堂基地于2013年1月8日在广州授牌。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宋海出席授牌仪式时指出,建华课堂广东分课堂花城基地的成立,有助于民建广东省委整合资源,有助于会员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会内外朋友情感的交流。他希望依托民建的整体优势,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发挥优势,体现特色,把建华课堂广东分课堂花城基地打造成为广东民建社会服务工作的新亮点,吸引和团结更多的经济界人士,进一步扩大广东民建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而据罗德达院长介绍,基地已经制定了明确的2013年工作计划,联合推出花城EMBA智慧总裁班即是该项计划内容之一。此外,基地还将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会、专题研修班等形式,并根据培训基地工作任务和自身实际,关注课堂教学实践,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研修班和讲座、研讨会等持续进行。(唐道银)

投资华中 收获财富

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马舜英等一行到湖北考察

2013年1月5日,全国商协会秘书长联盟秘书长、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绿色企业投融资基金筹委会执行主任马舜英女士带领公司相关人员到湖北考察投资。历时三天的考察,分别拜访了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融资处相关负责人,到了潜江和革命老区红安。所到之处,均受到了相关领导及相关企业家热情的欢迎和接待。

这次考察投资的背景是,随着党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一大批来自沿海城市的企业家纷纷到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明显的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六省投资兴业。

而中部六省既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已率先发展,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吸引沿海城市企业家到中部投资,促进中部经济发展,湖南、湖北等省市政府纷纷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侯燕)

广东省保健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2013年1月11日,广东省保健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大会圆满完成了新一届协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完成了协会章程的修订,正式将“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更名为“广东省保健协会”,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当选为新一届会长,广东省卫生厅原巡视员张寿生当选为执行会长。广东省人大党组副书记雷于蓝出会并讲话,强调省保健协会在促进全省医疗保健养生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任重道远。钟阳胜会长表示,省保健协会要围绕“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树立“全民保健”的大保健观,新一届理事会要自始至终牢固树立“做好服务为本、人民健康至上”的思想,发挥优势,大胆创新,走出广东保健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广东省保健协会近年快速发展,其服务功能和业务范围大幅拓宽。目前,协会拥有专家顾问团队200多人,专业工作委员会从8个扩大为27个,业务涵盖了从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医疗康复、营养保健、运动保健,旅游养生、休闲养生、保健品生产经营等多个领域,将以更宽阔的视野整体推进多元化服务的新模式,更好地承担起促进全省医疗保健养生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职能,实现协会跨越式发展。(池艳秋)

广州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成立

第7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明确形势和任务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正视。

从国际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和借重中国,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同时,一些西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崛起,更不愿看到一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不对西方模式亦步亦趋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干扰和遏制。新世纪以来,他们更加重视运用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对我国进行影响和渗透,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更加活跃,各种嘈杂声音频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借助互联网、手机特别是微博等途径迅速传播,严重干扰了改革与发展。

从高校来看,我国高校也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使高校能够拥有广阔的办学视野,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利用优质资源后来居上。高校在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同时,各种社会文化观念纷至沓来,社会思潮影响最为广泛,思想文化交锋最为激烈,这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拓眼界、兼收并蓄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师生的价值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受到侵蚀,少数师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面对新情况,如何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推出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何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研究宣传,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如何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些都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和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找准差距和问题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与高校的人才资源、学科体系和研究优势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作机制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高校领导整体上认识不到位,重自然科学发展,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文化氛围不浓。三是顶层设计不够,缺少专职部门规划并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据我们对“985工程”高校的调查,除综合型、文科型大学基本上都设有主管社会科学的部门外,工科型大学都没有专职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部门,只是把这部分职责列入主要负责自然科学的部门。即使是综合性、文科型大学,由于专职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教师申报教育主管部门、省(市)和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以及统计相应的科研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该部门引导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第8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2、 公共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专业;

3、 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医院管理等专业;

4、 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专业;

5、 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

6、 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等专业;

7、 财政税收类:财政、税收等专业;

8、 金融类:金融、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等专业;

9、 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

第9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管理哲学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即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在现实的管理领域中,西方管理哲学由于其专业化、系统性、制度规范性等原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然而,具体哲学总是适用于具体的环境。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区域的管理也应该区别而论。区分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尤为重要。

管理哲学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同时,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反作用。东西方管理哲学都具有实学性,即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是,由于东西方环境的区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理论基础的差别等,其管理哲学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差别。

一、分别基于民本和人本的哲学前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从《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无不是告诫统治者要“爱民”“利民”,与民同乐,即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以民为本”。在东方社会中,“家庭”是重要的社会组织细胞,因而东方“以民为本”的管理中渗透着群体本位的思想。“民本”中的“民”本就属于一个群体的概念。群体本位强调以群体为中心,以群体利益为核心利益,即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此外,它还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等群体的责任、义务和贡献。

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下,西方管理哲学以“人本”为前提,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管理思想。所谓的“人本”是相对于“神本”“物本”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管理中,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而非客体,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因而,在现代西方管理中,管理者更注重被管理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意为管理对象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

曾经西方管理学界认为,群体本位与工业是格格不入的,它不利于人的独立创造性的发挥。荷兰的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坦特还用定量分析法,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自由主义的程度与该国的贫富差距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推翻了霍夫斯坦特的结论,使得人们对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重新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80年代,企业文化使群体本位在现代管理重点地位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非系统性与系统性

东方的文化圈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化圈,东方各国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着重探究社会国家治理以及个人修身之道。在整个传统的东方儒家文化圈中,没有专门提出管理哲学的论著或文章,就连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也是零散地分布于各大思想家的论著之中。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东方文化中没有管理哲学。事实上,东方管理哲学渗透于关于道德、国家等建设的思想之中。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最为人所普遍了解的命题,包含着对人性的判断,而正是在这种“性善论”的儒家思想的官方指导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从古至今都强调“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1],体现在国家管理上,就是强调一国之君要作“贤君”,而不能作“昏君”。正是后人对这些思想的整理和总结,构成了整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哲学。它的原始文本虽不成系统,却依然对管理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得到飞速发展,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管理哲学也成为世界管理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与东方管理哲学的非系统性相反,西方管理哲学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西方不仅有专门研究管理的管理学家,而且他们形成了各大管理哲学学派。二战后,孔茨在美国的《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将西方管理哲学主要划分成六大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数学学派。西方管理哲学经过自然经济与“自然人”的管理哲学、工业经济与“经济人”的管理哲学、知识经济与“文化人”的管理哲学三个阶段,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庞大而完善,这也与他们系统而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思辨性与实证性

东方的管理哲学与东方哲学一脉相承。哲学更注重思辨,通过思辨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万事万物。东方管理哲学更多的是哲学家通过“格物”以“致知”,然后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出对应的方法论,通过这些方法论来引导各领域的管理实践活动。

西方的思维方式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本身就具有严谨性,具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和较强的逻辑性,就像科学家对待自然科学那样既严谨又细致。因此西方管理哲学更接近于管理科学,西方管理哲学本身就是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更注重实证,通常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而西方管理科学的研究是通过对一些自发式的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的,即规律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则形成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西方管理则看到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注重人的情绪、需要、价值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于是现代西方管理也看到了“软管理”的作用,注重管理的艺术性。但是这些改变仍然不能占据西方管理哲学的主要部分,理性依然是其主流。

四、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由于东方国家封建时期历史更为悠久,国家统领各个领域的现象更为普遍,反映在管理上就是国家从宏观上掌控着各个方面的规范和管理。与之相对应,东方管理哲学则更重注宏观管理。在中国,人们关注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德行为规范最开始是适用于管理实践的社会领域的问题,这些道德规范流传至今,就逐渐扩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各个具体的管理领域。而且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和谐,因此关注的范围广而抽象。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此后,日本开始从国家层面大量学习外来经验文化。这一时期,日本明治政府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开展和国民意识的培养。尽管他们大量学习西方的管理哲学思想,但是,作为一个深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国家,他们的管理特色仍然具有鲜明的宏观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以政府为主导。

而在西方,国家对具体的领域掌控得没有东方社会那样严格,各个领域需要自行管理,于是为了适应各个领域的管理需要,一些针对具体领域的管理科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西方主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代替政府,发挥着更多的作用,“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于是,各经济组织便开始摩拳擦掌,各自探索着自己的管理模式,准备在自由的国家氛围中大显身手。另外,自然科学也较早地在西方得以发轫。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等特点”[2],这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如管理哲学的研究范式和实践范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

东方管理哲学向来重视人的力量,认为人的道德、情感等可以作为纽带,维系一个管理团队。“传统东方管理模式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情、理、法的统一’”[3]。也就是说,东方的管理是以“情”作为纽带的中庸的管理模式。与这种管理模式相符合的代表就是日本企业的“7S”管理模式,即融合策略、结构、制度、人员、技巧、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的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的管理思想,就代表一种将道德与经济相结合,用道德进行经济管理的思想”[4]。日本的企业管理在推行西方现代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同时,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一种柔性管理,而不是刚性管理。这种柔性管理注重对管理对象的价值、情绪和需要的关照,在管理中注意对被管理者的尊重,以及对过错充满宽容。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管理中“软”的因素,如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价值观等。

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竞争机制等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其管理模式更是以“法”为重心,偏重理性管理。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3S”管理模式,即利用策略、结构和制度进行管理与规范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