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精选(九篇)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1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进;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峙与政策综合

一、经济自由主义及其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最早出现于英国,源于《大》,公认的第一个自由主义思想家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约翰·洛克。而亚当·斯密则为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自由主义主要指,主张自由放任、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斯密认为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任何干涉,政府只作为守夜人的角色维护正义与公平。大卫·李嘉图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斯密的理论,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即经济自由主义。其建立在斯密对经济人假设的前提基础上,分为人性是自利的和理性的,人们通过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断努力进行经济活动,通过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从而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斯密那里,经济理性最初表现为:人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经济交易活动中对得失和盈亏进行精密计算。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基本继承了斯密这种对经济理性的理解。到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经济理性被视为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同,理性经济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

经济自由主义坚决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运行,认为只有放任自由和健全法制,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能充分发挥,经济自动走向均衡而无需干预。

二、经济自由主义在论战中演进

自从经济学诞生发展以来,经济自由主义就在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和与其他“主义”的博弈斗争中不断的前进。地理大发现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快速发展,资本原始积累广泛地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法,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时间。”①

由此发展起来的重商主义代表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利益,重商主义者强调国家的作用,把中央集权国家干预经济看作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保证。早期重商主义者为积累本国的金银货币要求禁止金银出口,增加金银进口;而晚期重商主义者则要求国家实施保护关税政策和贸易顺差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虽然重商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关税和贸易顺差政策逐渐阻碍的商品流通和贸易活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约束,要求贸易自由化和取消关税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有雏形的经济自由主义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生活在工业革命前夕的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批判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并且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逐步摆脱对国家政权力量的依赖,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他始创了分工理论,指出分工促进效率,交换扩大必须扩大市场,而贸易自由才是扩大市场的关键,同时指出贸易关税阻碍的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倡导自由贸易的好处与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自由主义彻底击倒重商主义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后来,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始创了比较优势理论,他积极倡导自由贸易,指出自由贸易是各国发展经济,实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途径。随后的萨伊定理和穆勒的研究完成了对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与土地的论述,完成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经济自由主义支配了工业革命后英法等国的经济政策体系,自由贸易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但自由主义并不是支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体系,在英法积极推行自由主义时,德国历史学家派出于国民经济和统一国内市场、抵制英法产业资本扩张的需要,极力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倡导保护贸易和保护关税政策,反对经济自由主义;而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后德国采取了国家干预政策使德国经济发展得到了保障。国家干预主义者证明了非自由主义同样也能使国家富强,并与自由主义展开了相当时期的论战。虽然自由主义完成了古典体系的建立,但是其还未能成为绝对的主流思想,与干预主义平行地使得不同历史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三、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思想、理论观点

自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为代表的边际学派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后,经济学开始全面地引入数学参与经济分析和模型建立,使得经济学的基础更加可量化和逻辑严谨清晰;美国的克拉克系统地阐述了边际生产力论,为现代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还提出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差别,这一区分大大丰富了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边际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反对德国历史学派,他们主张抽象演绎法,认为经济生活反映人们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及其选择关系,认为人在经济方面的行为及其后果是由需求决定的,并假定每个人行为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

剑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②。新经济自由主义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成为在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主导力量。

新经济自由主义继承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思想,积极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全球一体化,认为私有制是维持经济有效率的制度,强调市场是资源最优配置的合理制度,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地自行调节或自我矫正,市场能连续出清,经济能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四、新自由主义在曲折反复中发展——新自由主义主要发展阶段

(一)新自由主义形成时期

随着一战德国战败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资本过渡,新古典经济学为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理论体系的同时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优越,同时俄国社会主义的建立也从反面刺激了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而米塞斯、哈耶克和兰格的“经济计算”问题大论战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导火线。

(二)新自由主义低潮时期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前,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本以为新自由主义从此进入辉煌时期,但是经济危机撼动了新自由主义的充分就业、自动均衡的基础;由于新古典否认危机而危机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凯恩斯批判了新古典的就业理论和危机理论,新古典的自由放任已经不能满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需要国家为后盾进一步向国际渗透,而经济危机不能单靠市场自行调节,应该引入国家干预扭转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倡导国家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倡导政府要扩大职能——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详细地阐述了国家干预的必要和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其独特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显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扭转了危机使经济恢复,而二战后杜鲁门的政策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就业法案显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已经逐步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这次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大论战,以国家干预主义的胜利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失败而结束,凯恩斯经济学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并成为了30多年西方国家的政府经济学。在这期间,许多学者都在为完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努力,新自由主义陷入低潮退居次要地位。新自由主义学者们也在思考,完全放任自由,市场机制真的能完全克服经济上的问题吗?新自由主义开始反思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作出修正,有一部分新自由主义学者认为市场机制还是基本制度,政府只应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作出干预。

(三)新自由主义的复兴阶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辉煌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时期。菲利普斯曲线指出高通胀或高失业只可能出现其一,凯恩斯主义对付高失业率的措施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付高通货膨胀率的措施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意味着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凯恩斯主义无法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指定对应的解决措施,这为新自由主义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过度开发导致能源极度短缺和成本的迅速上升,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结构膨胀、开支增加、企业税赋加重。虽然新自由主义者仅仅将其归结为国家干预过度、政府开支过大、人们的理性预期导致政府政策失灵所致,但这比凯恩斯主义的无力要优胜得多。随着里根总统的执行和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上台,政府采取的减税缩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和机构精简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倡导削减关税和自由贸易,美国经济慢慢恢复后出现了克林顿总统的高速发展时期。新自由主义重新占据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新自由主义③借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得到了复兴。同时,新自由主义借助新古典宏观批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适应性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例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把就业和价格水平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而不以微观经济学关于增进福利的标准为依据,失去了一致性。

面对凯恩斯主义的失效和新自由主义复兴的咄咄逼人,一个新的学派——以曼昆、罗默、费尔普斯和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论体系展开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对峙。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对峙阶段——新凯恩斯主义的崛起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扩散

从危机后一直到现在,经济学领域已经不再是一家独大或主流的态势,而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论战与对峙阶段,出现了理论的争持和国家政策的矛盾等突出特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进行迅速调整;通过工资和价格的不断调整,供给总是等于需求,市场连续出清,他们承认市场的失灵,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危害很大,因此政府最好不要卷入经济——他们进而认为自由贸易能促进供给需求的调整,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带动资源配置;如果一国无法使得经济调整恢复,那么就要求把资本和贸易扩展到国际,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动促使达到均衡,实现市场出清。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采用工资和价格粘性或工资和价格缓慢调整的假设,而工资和价格缓慢调整使市场不能连续出清,他们还修正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点,论证了工资和价格粘性,承认协调失灵,承认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使厂商的行为符合社会利益,这样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微观基础,也修正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同时,人们也看到新凯恩斯主义具有现实感,他们承认厂商追求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冲突的现实,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协调的失灵以及微观层面上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造成的宏观层次上严重的社会后果。而这正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最缺少的东西。因此,市场出清还是非市场出清,政府失灵还是市场失灵,政策无效还是政策有效,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歧的关键所在(吴易风,2002)。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对峙以及双方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这场争论会不断持续下去,结果尚未清晰。虽然新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更加符合现实,经济的发展不断显示政策的干预是必要而且应该的,新凯恩斯主义对短期经济的指导意义非常大,但是新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倡导的长期中市场自动均衡理论与市场机制作用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指导价值,并且其倡导的减少政府成本、自由贸易和减少关税限制等观点仍对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1世纪初前几年,随着两种理论对峙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矛盾与综合,以美国为例,自签署了“华盛顿共识”以来就积极倡导国际自由贸易和减少关税壁垒,拉拢不少的国家签署贸易优惠条款,促进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新自由主义在国际上不断扩张;对于其国内经济则采取了以新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为主的经济复兴政策,布什政府的多次调整利率、进行大量的反倾销诉讼和设置技术壁垒积极促进了国内需求与减少贸易逆差,保护国内产业,对中国的反倾销和对欧盟产品的限制则具有非常明显的国家干预色彩。

但是这种对峙的态势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使得各国政策明显倾向于新凯恩斯主义,华尔街陷入了危机,各国纷纷采取干预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而随着国际贸易额的急速下降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态势受到了遏制。不过,随着2010年宏观经济的复苏,新自由主义抓紧了契机继续大力倡导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与金融开放,但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干预政策依然谨慎。

五、评价与总结

自由主义演进和发展到今天,经历过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同的载体,历经了自由主义的形成、发展、辉煌、没落与复兴多个阶段,实现了从原有的倡导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扩展到国家国际自由贸易,减少关税壁垒含义的扩大、实现了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形成的市场均衡机制的资源配置到倡导全球一体化、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促使的国际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的拓展,经过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洗礼,借鉴了国家干预主义对于市场失灵和失业的理论,使得自身的理论体系也不断得到完善。

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自由主义的发展与辉煌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自由贸易、全球销售商品减少关税和国家干预下实现的,是资产阶级实现资本自由竞争的体现;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自由主义的政策就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自由竞争和反垄断阻碍了垄断资本的积聚与扩展。自由主义政策与垄断资本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恰恰符合垄断资本需要借助国家之手干预经济的要求,满足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正如凯恩斯自己所说:“由于使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相互协调而引起的政府职能的扩大是对个人主义的严重侵犯,但我要为这种扩大辩护……它不但是避免现在的经济制度完全被摧毁的惟一可行之道,而且也是个人动力能成功地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④

凯恩斯主义取代了当时未能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自由主义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参考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经济成本上升导致的资源短缺使得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受损,他们迫切需要宽松和自由的贸易环境把国内危机转嫁出去促使经济复苏,同时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他们又需要自由主义倡导的自由贸易与资本自由流动的精神实现全球和资本国际一体化,自由主义得到了复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在21世纪初期达到一个高峰,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谋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及利益、分散风险或为转嫁危机提供保障,急需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所以他们积极倡导自由主义以及全球一体化,力图维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等方兴未艾。而经济自由主义则在理论上为他们扫清了障碍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在“华盛顿共识”的推动下,全世界的自由主义和全球一体化浪潮澎湃汹涌。同时,为了稳定国内市场,保护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又不得不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保护国内产业,制造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试图在任何领域内逆转贸易不利局面,而国际金融危机更是为他们推行更严厉的产业保护政策提供了充足的现实依据。这种对内实行凯恩斯主义,对外实行自由主义的矛盾政策体系恰恰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也是经济自由主义演化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只要以演化的视角来观察经济自由主义整个发展的进程,我们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交替上台或相互对峙背后真正的原因,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所说的,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没有根本性的区别,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经济理论,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不同。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3卷第819页。

②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归属于经济自由主义,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称为新经济自由主义。而把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归属于国家干预主义。

③此时的新自由主义是对“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因此,又称新自由主义为新保守主义。

④约翰·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394页。

[参考文献]

[1]常汝娟.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进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5(5):56-59.

[2]陆昂.浅议经济自由主义[J].学术论坛,2006(7):107-109.

[3]吴易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考察[J].当代思潮,2002(2):49-6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经济学家,2004(2):66-74.

[5]左大培.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4(1):31-3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2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国家干预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启示

所谓国家干预主义是强调市场失灵,认为市场机制的缺陷必须通过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不足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而经济自由主义是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和研究这两种经济主义的演进以及每个阶段所采取的政策主张,对我国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重商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重商主义起源于中世纪高度的国家主义思想的产生,其历史背景是始于15世纪西欧地区新型民族国家的兴起,即用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取代中世纪封建地方割据的诸侯小国。重商主义强调国家的作用,把中央集权的国家干预经济看作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有力保障。早期重商主义者要求禁止金银的出口,增加金银的进口,以积累本国的金银货币。而到了晚期,重商主义者则要求国家鼓励出口,让金银货币投入贸易,保持贸易顺差,吸引更多的金银货币流入本国。

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后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受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古典政治经济学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们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要求取消一切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措施和政策。他们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推崇“自然秩序”的思想,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之中。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放任的思想,主张让“看不见得手”调节经济,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真正开端。

二、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金融危机爆发前,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和政策方面都是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

然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猛烈的冲击了新古典经济学否认危机和失业的理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失业现实,使古典经济学家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此来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学说。

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相反,凯恩斯提出的新观点的核心在于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有效需求是否充分,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最终原因在于人们的心理预期,经济机制对此无能为力。因此,调节有效需求需要通过国家的干预。他强调,实行国家干预既是使现代经济避免全盘毁灭的唯一可行方法,也是使个人才能得以成功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经济学所取代,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经济学,并成为西方国家的政府经济学。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论战中,以国家干预主义的胜利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失败而告终。此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独领,经济自由主义退居非主流的次要地位。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涨”,即增长率消失、失业率高涨和通货膨胀加剧,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因为以往的现象通常是:失业率高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一般比较低;反之,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候,失业率比较低。凯恩斯主义对付高失业率的措施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付高通货膨胀率的措施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滞涨却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出现。面对凯恩斯主义的无策,经济自由主义的浪潮又一次掀起。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西方经济学发生巨大的变化。凯恩斯主义独领的历史结束,代替它的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峙和论战的新局面。

20世纪60———80年代,在思想领域以及政策层面上,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此消彼长。一方面,随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以其为指导的经济政策日益被采用;另一方面,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凯恩斯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虽然其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但并没有沉沦。

四、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融合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此消彼长,从而出现融合的趋势。倡导国家干预主义的新凯恩斯主义逐渐吸收了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些观点,使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层面。另一方面也吸收了理性预期、自然失业率等观点,在运用大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为了消除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实践表明,在经济思想领域和经济政策层面上,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融合不断深化。单一的干预政策或自由放任的政策都无法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的冲突日益淡化,融合是大势所趋。

五、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演进的启示

1.不应该单纯的评价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是非功过,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断它们的成败得失。只有把特定的学说和主张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来考察,才能准确的评定它们特定的历史地位。

2.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的经济政策,都应该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应该根据一国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吴易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考察[J].当代思潮,2002(2).

[2]刘灿.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第3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流派理论观点政策主张

一、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

现代经济学一般指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按照现行的一般标准,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即以如何看待国家和市场对经济的作用为标准,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二、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大萧条,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更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经济困境的办法。正是这场经济大危机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36年他发表了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充分就业的主张,提出了一整套新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革命,所以称其为“凯恩斯革命”。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形成了以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在“凯恩斯革命”之后,为了学习、运用和推广凯恩斯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甚至改进,这些人形成了后凯恩斯经济学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形成了两大主要分支,一支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另一支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

2、新古典综合学派。被称为“凯恩斯时代”的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此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逐渐回归,并渗透、融合进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应运而生。新古典综合学派在理论体系最完整的体现就是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此外,随着形势的发展,70年代后新古典综合学派还广泛吸纳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平息了“凯恩斯革命”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和分歧。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也基本上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折中的接受了。

3、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是“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在英国的重要分支。因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其理论又与以马歇尔为代表人物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背离,于是被称为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结合起来,以弥补凯恩斯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凯恩斯经济思想原意的歪曲,是经济理论发展的倒退。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学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

三、经济自由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

1、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重要经济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刺激经济发展、缓和经济危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60年代通货膨胀继续发展,到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的局面。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英美等国异军突起,他们自称是“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鼓吹货币的重要作用,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但是现代货币主义者内部仍存在着分析方法、理论模型和假设条件的不同,无法将其看作完全统一的思想流派。因此,这里介绍的现代货币主义流派,主要是介绍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有关理论和政策主张。

2、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困境,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既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该困境,因而陷入危机。而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改变滞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于是一些年轻的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就是理性预期学派。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与其他坚持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主张大致类似,于是在实践中这些学派便以理性预期学派为主体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四、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观点及政策比较

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中,凯恩斯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得出经济中产品需求、劳动力需求和投资需求三大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正是由于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情况的存在,所以得出需求管理,即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但在具体政策主张上,凯恩斯又以“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存在为依据,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采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而不重视货币政策。

而通观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理论,可以明显发现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走的更远。其理论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宏观方面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仍采取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其核心理论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要解释,即希克斯—汉森(IS—LM)模型。这是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一步细化,加入了货币市场分析后得到的经济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据,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重要。同时,“菲利普斯曲线”使他们在政策的应用上更为灵活,如果说凯恩斯时期的经济政策还较为保守的话,那么他们的经济政策已经成为较为激进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新剑桥学派自认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正宗和嫡传。他们认为凯恩斯在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束缚中摆脱的并不彻底,他们一方面要弥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同时还要纠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歪曲。在经济理论上,新剑桥学派在继承了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在政策主张上,他们仍然主张实行政府干预,不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只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此,经济政策制定的重点应该在调节收入分配、理顺阶级关系、创造社会稳定的经济环境来推动经济增长。

五、经济自由主义各流派比较

理性预期学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实践中逐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可见,他们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其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也非常类似。这两个学派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理性预期学派更为激进一些。理论上,相对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增加了对理性预期的论述,因此政策主张上也更信奉经济自由。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政策主张上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认国家干预对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即“经济政策长期是无效的,但短期还是有效的”。而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简言之,就是他们认为“经济政策不仅长期无效,短期也无效”。六、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

1、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两大类经济流派的根本不同在于关于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不同,进而产生后续一些推论与结论的差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货币需求方程为L=L1(Y)+L2(r);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货币数量论,其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w;rb,re,rm,dp/pdt;μ)。从以上两个重要的方程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L与收入Y和利率有关,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M/P与收益与财富y,w和各种资产收益率rb,re,rm等主要因素有关。并且两个需求函数中收入Y和收益与财富y,w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凯恩斯的Y表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中的现期收入,在该理论中现期收入和消费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即现期消费随现期收入改变而变,进而收入改变消费,财政政策有效。而弗里德曼的收益与财富y,w则表示恒久收入消费理论中的恒久收入,该理论认为消费只与恒久收入有关,而与现期收入无关,即现期消费不会随现期收入变化而变化,进而收入无法改变消费,同时恒久收入又相对稳定,因此最终财政政策无效。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所以,最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增长率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和理解的不同。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较为典型的分歧在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和解释。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这就意味着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过适合的经济政策可以使经济达到一个预想的状态。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推移在保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会发生移动,这就意味着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只有在短期才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长期这种关系并不存在。即经济政策只有在短期才能显示出作用,而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将会回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政策长期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比以上学派都更为激进。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且位于自然失业率的位置。这就是说除了自然失业率发生改变菲利普斯曲线会发生平移外,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关系,即经济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少一点好,还是多一点好?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指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去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应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亚当。斯密在主张由“看不见的手”充当社会经济主要调节器的同时,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有限的,无非是充当一个经济上的“守夜人”的角色。市场机制广泛地发挥作用,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社会进步。但随着资本主义向其高级阶段的发展,种种难题也随之出现,而且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资本主义经济1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时,认为市场机制的全面运行空前地调动了人类的创造力与生产力,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与资本,然而人类为此付出(从自然、社会到人文)的代价,也是空前的。这种代价的增迭,曾一次次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困厄与危机,即那种并非由“看不见的手”可以回春的恶疾。这些困厄与危机,一次次缓解或“化凶为吉”,在他们看来,首先是得力于“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市场为什么会失灵,为什么会有“看得见的手”的介入?现代福利经济学把自律机制在什么条件下最有效率,或者最没有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产生了帕累托效率说。即资源配置使一些人的条件有所改善的同时,没有使任何一个人的条件变得更差,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叫帕累托效率。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呢?也就是说符合什么条件“看得见的手”方才是尽善尽美的经济发展调节器?不妨借用他们的观点和假设。

第一,完善的市场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动、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主要靠价格信号反映,价格信号是最重要的市场信息。市场信息包括技术信息、生产信息、消费信息等。企业靠其掌握的市场信息决定投入、产出、以及销售价格等。资源配置的理想结果就是使资源流向生产效益最高的企业和产业部门,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减少经济运行的非效率,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有效性。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充分和完善,但完善的市场信息仅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假设前提。自发性的市场由于参加主体的不固定性和投入行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自然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其常态恰恰表现为信息的不完善性。事实上,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成千上万的企业“事前的”分散决策很可能会导致“事后的”重复生产和无效率,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第二,完全的市场竞争。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的另一来源,在于市场竞争。供求关系影响竞争,反过来竞争又调节供求关系。产出品价格和投入品价格(要素价格)的变动引起同类企业的竞争,导致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不同产业价格水平的变动引起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导致产业间的资源再配置。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市场竞争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经济分析中的另一个理论假设而已。完全的市场竞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市场竞争开展的充分性,二是市场竞争开展的有效性。某些基础性行业和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大、资金周转期长等原因不可能完全置身于理想的竞争环境;某些行业和产品由于利益驱动盲目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

所以,虽然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它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最佳功能发挥所依赖的市场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法实现。而且即使是在完善的市场信息和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能够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效率最优化,也不能保证这种符合帕累托效率原则的资源配置同时符合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产生,宏观经济的波动也使完全竞争的条件难以实现,在社会公众收入分配等领域,即使完全的市场竞争也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正的问题,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要在经济调节中发挥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一针见血指出的:“市场之所以出现失灵现象,是因为没有人对市场负责。资源配置的决定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企业作出的,从而造成了重复生产和无效率。”所以,“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二)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争论

长期以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派别,即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这两大派别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时而前者占上风,时而后者占上风。

1.经济自由主义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之前,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古典和新古典两个时期,在长达近两百年的历史里,经济自由主义占据压倒优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都基本上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认为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必须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让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亚当。斯密主张让每一个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前提下,完全听其自由,允许其采用符合自己愿望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的利益,以自己的劳动及资本与其他任何人或组织相竞争。国家的职能就是对外防御敌人入侵,对内保障个人权益和自由,在经济方面主要举办公共福利事业和兴建公共设施。除此之外,应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原则,不需要任何措施加以干预。新古典经济学派尽管在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基础上有别于古典经济学派,并较多地涉及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但在基本理论上仍承袭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说,主张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是所谓主张自由竞争,由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而国家则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与制度条件;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来协调的经济活动的经济自由主义。

2.国家干预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的结合使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时,尽管西方经济学家们仍然在颂扬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信奉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学说,但已与实际情况很不相符。罗斯福“新政”是美国以行政力量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的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验性措施,遂即成为“新政”是西方经济思潮从自由放任论向政府干预论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下,早在1926年就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终结》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来之际,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批判传统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赫伯特斯坦曾指出“大萧条引出了凯恩斯的理论,并且为它提供了传播市场。”如果换个角度说,则是罗斯福新政为凯恩斯理论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根据。

凯恩斯理论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与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在理论、政策以及研究方法上的鲜明对比。在此,我们只着眼于理论和政策方面。在理论方面,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理论所奉行的萨伊定律-“供给自行创造需求”,认为在自由放任条件下有效需求通常都是不足的,所以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已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它既不可能使生产资源达到充分利用,也不可能使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应放弃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理论。在政策方面,凯恩斯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平衡和调节,要求摒弃传统的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实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二战后直至本世纪70年代初,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国家干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手段、作用机制、功能以及局限性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建立了一整套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同时对微观经济干预的理论和政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与经济自由主义相对应的国家干预主义,又称凯恩斯主义。

但是,如果从上述“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顺序得出结论-经济自由主义已成为历史,国家干预主义已完全取代经济自由主义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那就未免过于简单化了。

首先,虽然从战后到70年代初,普遍推行国家干预主义的西方各国经济迅速增长,且未再出现过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主义盛极一时,但经济自由主义并没有偃旗息鼓,新经济自由主义学形成并不断发展,在学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在长期高速增长和推行国家干预主义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矛盾终于又显现出来。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为解决失业,应通过财政、金融扩张刺激需求,需要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作代价;当发生经济过热时,再压缩货币发行,着手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一过程中再以未来一定程度的失业为代价。总之,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断调整这架难以驾驭的经济机器。然而,这时的现实情况与凯恩斯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增长停滞,失业率升高,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财政赤字急剧上升,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的情况。这种大量失业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严重的挑战,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再一次迅速上升。新经济自由主义充分肯定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坚决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正是这种干预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在具体政策主张方面,新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以解决众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主张降低税率,调整税收结构,以刺激生产积极性;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减轻财政负担;主张改革工资制度,建立“分享经济”机制,通过确定工人在企业收入或利润中所占的分享比率,真正把工人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联系起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比较,新经济自由主义除了与之基本属性上的不同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从微观层次上提出了解决经济“滞胀”的良方。这时英美等国政府改弦易辙,奉行新经济自由主义。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当政的10余年间,被认为是奉行新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成功的范例。美国总统里根在其两届任职期间,采用新经济自由主义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的政策,抑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然而,有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失业仍相当严重,加之80年代末、9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经济衰退,以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凯恩斯主义再次成为政府经济政策关注的对象。经历了传统凯恩斯主义失效和新经济自由主义冲击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批判、吸收、借鉴,弥补了传统理论的缺陷,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理论综合,这就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凯恩斯主义。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后采取的政策是短期内通过财政扩张,增加就业,复苏经济;长期内则减少预算赤字和政府债务,增加政府公共投资,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克林顿经济政策及其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效,在一定意义上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的复兴。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重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分量。

不难看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代表的两大基本流派,几乎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且总是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而此消彼长。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吸收和融合。无论是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预主义,都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方,它们与经济现实紧密相连,并在服务于经济现实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发展。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经济自由主义并非简单地排斥和完全否定政府的作用,而是反对政府过度干预,主张让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自动地去发挥经济调节作用。而国家干预主义虽然强调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但也不是不要市场,整个干预的理论仍然是以强调维护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为基本前提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旨在弥补市场机制功能的缺陷,恢复市场体系内在的作用,并非用行政政策和手段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现实的经济生活告诉人们,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既不是纯粹的自由放任型,更不会是完全的国家干预型,问题的焦点永远在于是市场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上。即使是持国家干预主义观点的人,也不会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万能的,他们也注意到了干预作用的有限性,主张能不干预就尽量不干预,尽可能发挥企业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看不见的手”自动地调节经济运行。无论如何,不管是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派还是主张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派,都必须面对当代经济生活中的资本流动体制、金融市场制度以及与之休戚相关的市场经济运行,并作出深入的研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二、政府怎样干预市场-对西方政府干预市场法制化的借鉴

从历史发展看,在西方无论是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旨的政府,还是奉行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注重政府干预的法制化形成其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特点。具体又可分解为以下三项特征:

第一,对市场的干预以法律手段为主。政府可用于市场干预的手段包括法律、经济和行政三种。一般来说,法律手段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来行使,经济手段通过制定财政、货币、税收、对外贸易等政策并加以贯彻来运作,行政手段则以具体的行政措施履行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但在西方国家立法干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不管是像美国、德国等这样采取联邦制的国家,还是象法国、日本等这些实行单一制的国家,也不论它们之间在法律文化、法律传统等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它们同样具备一套适应自身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按照这套制度,从法治角度经济和行政手段的行使实际已纳入法治的范畴。以美国为例,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州际贸易法》。同年,联邦政府依据这一法律成立了美国第一个直接管理经济的机构-“州际贸易委员会”。历史上这两件相互关联的重大事件,被公认为是联邦政府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的开端。随后,针对市场垄断日益突出,合理的市场结构受到破坏这一严重情况,美国于1890年出台了反垄断的《谢尔曼法》。1914年,又在总结《谢尔曼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对企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滥用经济优势行为、垄断行为,以及其它反公平竞争的行为作了全面规定。主要由这三项法律构成的美国竞争法律制度,在美国政府的市场干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受美国作法的影响,二战以后,重建市场经济的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竞争法律制度,借助行政执法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法律体系以及干预市场的法律机制,确保了政府干预市场以法律手段为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同时也确保了政府干预在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前提下逐步走向全面化、经常化、固定化和合法化。

第二、宏观调节法律先行,政府依法调节

西方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目的,对市场依法进行干预,其中,在宏观调节方面注重立法的作用,坚持依法调节,已成惯例。这方面,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可谓历史的典范。“新政”首先从依法整顿金融入手。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首先引发了美国金融业的动荡,罗斯福一开始便着手整顿业已瘫痪的金融业。他于1933年3月4日入主白宫,3月9日便要求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令,对美国银行业进行彻底整顿。6月16日国会又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即《格拉斯-斯特高尔法》),根据该法美国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设立。两年后国会又颁布了《1935年银行法》,进一步加强联邦储备局对各联邦储备银行的监督管理和联邦储备银行对其下属银行的管制。在整顿银行的同时,罗斯福还通过国会授权颁布法令禁上黄金出口,降低美元币值以鼓励商品出口。这样做的结果实现了预期的整顿效果。“新政”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国会于1933年5月12日颁布《农业调整法》,政府依法对农业进行调节。为全面推行农业调整计划,罗斯福政府还依国会授权颁布两项农业信贷法令,并设立了农业信贷局,对农村信贷进行管理。国会于1933年6月16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成为“新政”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根据该法,政府对工业生产、劳动就业以及工资工时等进行调整和改革。“新政”采取将经济政策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方法和手段,宏观调节法律先行,政府依法进行调节,使法律在维护和保障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其他手段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作法后来又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成为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原则和基础。

第三,干预程序法制化。从历史发展看,西方国家中,有的如美国,传统上就重视通过正当法律程序控制行政权力,以保护公民的权利;有的如德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属于“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自美国罗斯福“新政”以来或“二战”以后,西方政府在运用法律手段干预市场中,更加或开始注意程序的法制化问题。在美国,为应付经济危机而实施的罗斯福“新政”集经济立法权、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司法权于一身,一方面对传统的三权分立格局造成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在程序上相对简单,既不利于对人民权利的保护,也与植根于美国社会生活的法律理念-必须以正当的法律程序对行政权力进行必要的控制相悖。在随后的二战中,政府根据战时立法授权,采取了很多措施,本身也存在程序问题。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美国于1946年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以及听证、行政救济等加以系统规定,使行政行为包括政府依法干预市场的各种行为尽可能符合美国宪法关于“正当法律程序”的规定。在战后的德国和日本,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公民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强调保障国民的基本人权,大力推行行政改革,主张行政的公开性、透明性,成为宪法的原则和人民的理念。行政程序的价值随即日受重视。经过不断的努力,德国于1963年起草了《行政程序法草案》、1976年正式通过《行政程序法》法典;日本于1964年拟定《行政程序法草案》,1993年正式通过这一草案。在各国行政程序法典正式颁布实施之前,包括德国、日本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实际已采取单行或吸收规定的方式,对有关行政程序问题作出了大量的规定。例如美国《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中就有大量反垄断的程序规定,在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多达一百零五条的规定中,程序规定占据了近三分之二,日本《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中关于反垄断程序的规定同样十分详细,情况相同于德国。各国行政程序法典的起草和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其行政程序的法制化。

第5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夹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取代余旅收集。这一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青、足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公社会主义要不断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国情,社会主义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关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在这里,邓小平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于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因为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因而,“研究和探讨‘新经济政策’,不仅是全面完整准确理解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列宁主义的理论需要,而且是目前社会主义国家寻求发展路向和改革出路的时代需要,是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提出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提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战争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导致的国内出现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高度要求苏俄与德国谈判,缔结和约,退出战争。1918年3月俄共(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人会通过了与德国签订利约决议案.英德之间不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战争。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正是在这以后,苏维埃政权获得了一个和平喘息时机,党和国家政权适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俄国和发展生产上,展开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途径的最初尝试’心但是,这种“尝试’,很快就被1918年夏季开始的十四个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所中断。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党和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形势,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实行计划调拨制和分配制,取消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这一政策,有力地支持革命战争,使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千涉,战胜了国内的白匪叛乱。但是这一政策对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利文化建设则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于“新经济政策”,列宁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这经济破坏的小农国家内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方法,这里,列宁指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必要性以及不足,正是这种政策的不足造成了1921年春的严峻的局面。

“战时共产主义”所引起的政治危机表现为苏俄国内政局不稳定。这种不稳定表现为:一是农村的许多地方,如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行骚动和暴动,杀害农村的苏维埃工作人员,毁坏农村生产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烧毁国家的粮食仓库,二是在大中城市,工人阶级队伍不稳定,一部分工人离开城市和脱离工人阶级队伍,到农村去寻找生路,使城市工人的数量锐减,另一部分工人则在工厂里举行罢工和示威活动,以表达他们对国家政策的不满意和不理解,三是1921年3月初发生了喀琅施塔得叛乱,即苏维埃俄国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城,一部分水兵发起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叛乱,要求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上述情况说明,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对苏维埃政权构成直接威胁.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不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由于战争及在这一背景下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影响,苏俄生产力水平倒退了几十年。有资料显示:1920年煤炭开采量为870万吨,只比1899年稍多一点,生铁冶炼量为11. 6万吨,比186。年减少1/2,棉织品产量只相当于1857年水平。1920年国内的工业生产比1913年减少6/7。许多铁路和桥梁被破坏,大部分机车和约占1/4的车厢不能使用,导致运输业陷于困境.1920年的农业总产量,只等于战前到2/3,仅如此,金属、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和面包、肉类、鞋类、衣服等日用品也极为曦乏。这种情况要求苏俄采取新的政策加以改变.

俄国的国情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俄国的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这些均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列宁指出,这种国情决定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他还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因为“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由此不难看出,正确认识国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必须采取迁回的方式。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实践,列宁和俄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是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即改变了国家的粮食政策,由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制,改变了禁止买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政策,允许自由贸易,改变了所有制的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发展,并且实行租让制,即一部分国有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让他们到俄国来经营等等。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列宁在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寻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由当时苏俄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其国情所决定的唯一可以采用的正确可行的举措。其实质不仅仅在于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探寻了在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正如列宁所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途径的唯一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一次伟大的探索、实验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一)粮食税制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余粮收集制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是以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的,这一政策的转变开始于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列宁作出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分析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原因。

列宁认为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间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对农民的态度。”大家知道,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国家采取余粮收集制,本打算以工业品交换农民的余粮,但由于战争的需要,国家拿不出那么多工业品来交换农民的余粮,于是就无偿地从农民手中将其全部余粮拿了过来用于战争所需.不仅仅是余粮,有时甚至拿来了农民生活必需的一部分粮食,从而导致农民生活极端困苦,这样还破坏了个体农民经济赖以存在的条件—生产者占有自己的产品并且以商品交换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由此,苏维埃政权同农民的关系极为紧张,能否改善农民生活状况不仅是一个经济间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间题.如同列宁所说,“好多事件,特别是战争、经济破坏、军队复员以及极端严重的歉收造成的极度贫困引起的事件,……使得农民处境特别困难、特别紧张,并且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农民的动摇,使他们从无产阶级方面倒向资产阶级方面。面对农民政治上的动摇,列宁认为必须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改善农民生活。而解决这些间题关键在于“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方法.nClz〕针对俄国是个小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列宁指出,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拥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动因.而粮食税可以起到这种作用。所以,俄共(布)决定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粮食税制开始取代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制,农民在耕种时就可以知道自己承担的纳税数额.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即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用来提高个人的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还可以通过合作社或自由贸易的途径进行商品交换.粮食税的实行,国家所收取的粮食数额人人少于余粮收集制所收取的粮食数额。1921---1922年度,国家通过实物税收取的粮食数额为2. 4亿普特,比以往余粮收集制收取的粮食数额少2亿普特.这样,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他们的生活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善。同时,由于实行粮食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到1925年,俄国农业的规模已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因此,苏维埃政权同农民的紧张关系得以缓和改善.

(二)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

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即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和市场都不复存在。战时共产主义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实践,不允许商品交换,取消货币、商品和市场,禁止自由贸易,利用苏维埃政权通过行政命令实行计划经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使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取消商品、市场和货币是不现实的。他认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而实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正如列宁所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来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也就是从战时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退却”到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交换,而不仅仅是“退却”到国家资本主义。列宁提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作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他还说,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国家必须通过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同农民经济建立联系。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反思,列宁认识到了自由贸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自由贸易当时又叫流转自由。自由贸易对农民和国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是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小农来说,实行流转自由,可以改善小农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从而发展小农经济。小农作为小生产者,需要有自由贸易。只有通过自由贸易,他们才能用自己的劳动产品换回自己生活所需的其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即工业产品.可见,实行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小农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因此,列宁在谈到必须实行自由流转时说:“这种流转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刺激,动因和动力’}G57而国家则可以通过贸易,用工业品换取所稿的粮食和其他工业原料,从而加强了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新经济政策伊始,商品交换必须在地方范围内进行,主要是通过消费合作社来进行交换.这种交换还只是物物交换,货币不参与商品流通。但是,实践的发展使列宁认识到这种交换的不足与缺点。于是,就打破了商品交换受地方流转范围限制的作法,改用货币交换的形式,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列宁还主张发展商业,认为发展商业是党和国家面临的特殊任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苏俄要真正有效地恢复和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发挥商业。他指出:“我们看到,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的问题己提上日程.不管我怎样觉得商业领域距离共产主义很遥远,但正是在这个领域我们面临着一项特殊任务。列宁之所以说发展商业是一项特殊任务,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主义观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市场,不存在商业。但是,当时的苏俄必须解决发展商业这一任务。因为只有发展商业,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才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此,他提出,国家政权机关的活动要紧紧围绕发展商业的任务进行,特别是那些领导经济工作的机关应该参与组织商业活动.他还提出苏维埃国家要善于同外国人做生意,并且要求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地学习经商。

(三)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

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使列宁认识到在小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优势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采取迁回措施。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中提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里,列宁指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必然性。因为当时的俄国存在大量的小生产、存在商品交换,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企图人为地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认为”那它就是愚蠢,就是自杀,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是必然会遭到失败的”.同时,列宁还提出,资本主义是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正如列宁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因此,列宁甚至认为私人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帮手。 所以,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经济上极力利用、加紧利用和迅速利用资本主义西方。”列宁认为,当时苏俄经济结构中存在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5种经济成分。这5种经济成份可分为两种类型,既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在非社会主义化的经济中,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我们的救星”。因为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的,有计划的和监督的,社会化的,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所播要的.列宁提出,“任何一个没有丧失理智、没有被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塞满头脑的人一定会说,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就是说,作为人生产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小生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只有它才能使俄国摆脱生产极为落后的面貌。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正确途径。在他看来,如果俄国有了国家资本主义,那么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就会容易,就会有把握.正如他说:“只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我们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

所以,列宁认为,应当提倡国家资本主义,把私人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资本主义改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他提出:“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这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就是说,国家资本主义是俄国由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中间环节。列宁还探索了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问题.总的来说,有四种形式,即租让制、合作社、代销制和租赁制.列宁认为,租让制是重要的形式。所谓租让制,就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条件,同外国资本家签定合同,将自己暂时无力经营的一些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让他们到俄国来经营。实行租让制会使苏俄付出一定的代价,即要把生产的一大批产品交给外国资本家.但对苏俄来说,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是有意义的.经济上,苏俄既可以引进大量资金,最新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一部分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从而带动态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义可以在增加苏俄产品的数量,提高产品质量,这就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政治上,由于实行租让制,可以制约国际资本主义对苏维埃政权进行封锁、侵略的阴谋。所以,列宁反复强调要大力培植与发展这种国家资本主义,认为它在苏维埃政权下已经是3/4的社会主义,因为这是“由一种大生产形式向另一种大生产形式的过渡.

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二种形式是合作社.就是小生产者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商品交换为目的而成立的社会组织.列宁认为,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合作社,从国家利益来看有许多好处。一是便于国家对商业进行统计、监督和管理,便子国家同商人订立合同。而是便于把千千万万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三种形式是代销制。所谓代销制,就是指“国家把作为商人的资本家吸引过来,付给他们一定的佣金,由他们来销售国家的产品和收购小生产者的产品。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既有利于城乡商品流转,又有利于国家对商业的管理和监督。国家资本主义的第四种形式是租货制。即“国家把国有的企业或油田、林区、十地等租给企业资本家,而且租借合同和租让合同极为相似.”这种形式同租让制的区别仅在于合作对象不同.租货制的对象是国内资本家,而租让制的对象是外国资本家。

上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了苏维埃政权同人民的关系.有资料显示,1924年农民消费的粮食、肉类和油脂数最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1926年第四季度,工人的实际工资比1922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倍,工人的物质生活也大大优于战前的水平。

三、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使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也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之所以发生这种改变,是因为列宁和俄共能够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发现新间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间题。从而创造性地提出适合苏俄国情的新经济政策.这种政策突破了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是多方面的。

—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战时共产主义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这一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余粮收集制要求将农民的全部余粮无偿地收归苏维埃政权,致使农民生活十分困苦,乃至出现农民骚乱和暴动。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农民交税后的余粮可以自由支配,既可以用于个人消费,与可以用于交换.这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苏维埃政权同人民群众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地完善,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利益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到其创造性的发挥。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强调,政策的制定应放在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同意不同意的基点上。在新世纪,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所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我们国家的改革又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同时,我们还肩负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竟争压力.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显得更好实现。

—社会主义要不断进行改革.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这段时间里,列宁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两次实践。第一次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第二次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政治局面稳定。出现这前后不同的两种结果告诉人们,社会主义也要不断进行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济改革的社会.这是说,社会主义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我国20多年改革实践说明社会主义要不断进行改革.由于改革,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达到小康进向全面小康迈进,由于改革,我国实现了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向前发展的良好势头油于改革,我国政治的、文化的等方面的体制更加完善。

第6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有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相对立的新的经济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一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论战,新自由主义由此开始登上了经济学的历史舞台。其完成形态是“华盛顿共识”。

哈耶克作为代表人物,极力主张私有化,反对实行任何形式的国家经济计划。他认为国家干预和搞经济计划会损害效率,甚至货币发行权也应由私人银行承办,不应由政府垄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弗里德曼曾担任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反对政府干预私人经济,认为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就可以稳定发展。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也是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以经济人理性和人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设为立论基础,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政策主张,认为这种政策是无效的。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都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震撼了全世界,于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出现了。凯恩斯面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陷入的严重危机,主张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将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使新自由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第7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一、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方面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对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实践压抑和刺激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经济理论。而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凯恩斯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自由主义受到了冷落的同时变得更加系统化。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滞涨”的局面,新自由主义将其归结为国家干预过度。此时,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新自由主义开始占据美英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到了70-80年代,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由西方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至此,新自由主义已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性事件即为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召开的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及拉美国家部分学术机构代表参加的会议,最终达成的“华盛顿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

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从新自由主义的主流学派可以看出其基本主张。自由主义经济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即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有如下主要特点:1.认为市场万能,抛弃“公共产品”的理论。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将一切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商品化,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主张,解放私企,开放国际间自由流动。推行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的全面“私有化运动”。

2.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经济,反对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认为充分的经济自由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反对任何形式的计划,反对政府国家干预,倡导政府功能最小化。

3.主张私有化,放松管制。认为应该把公有资产给私人,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新自由主义认为只有私有制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最大优越性。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主张减少一切形式的、可能会危及企业利润率的政府行为。

4.主张削减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弱化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和“福利国家”功能。

在削减政府作用的名义下,放弃对铁路、桥梁、供水系统的维护。

三、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新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但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危机。从实践上看,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推行,产生了经济增长迟缓,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等消极后果。

(一)美国的新自由主义

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里根政府的上台,美国将新自由主义作为国家经济纲领,进行新经济改革,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重要践行者。反映在经济政策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化,认为市场是万能的,全部经济运行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自由化,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私有化,主张全面的私有制。

这段时间新自由主义虽然给美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比如减少公共开支使得社会购买力降低,导致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危机—27—货膨胀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也从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两方面证明,新自由主义政策阻碍了经济增长;其导致的泡沫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面临了新的危机;加剧了西方社会结构的两极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美国当前这次危机是整个近30年来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延续。近30年来,无论是拉美各国的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都不过是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所产生的结果。

(二)拉美的新自由主义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拉美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推行华盛顿共识的结果是拉美国家发生一连串的经济和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比80年代下降了一半。

新自由主义模式虽然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拉美地区带来了不少经济问题,新自由主义模式通过把拉美地区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经济,使拉美各国更加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地位变得很脆弱。此外,拉美各国经济相对国际金融繁多的变化也显得更为脆弱。拉美各国推行新自由主义虽然获得了经济增长,但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民众受到的排斥日益增多,而社会保障也在不断削减,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新自由主义并不能解决拉美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虽然缓和了危机,但不能消除危机,甚至积累了矛盾,酿成了更大的危机。总体看来,社会福利机会的不平等性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一大特征。拉美无疑是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

四、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流入中国并传播开来,在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争论和分歧很大,有大力宣扬也有全面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客观地学习外来的理论与文化,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新自由主义。

在全球新自由主义一度严重泛滥的大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新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上都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从经济角度加以论述。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对我国加速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转变了政府职能并且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但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首先,其私有化的主张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短时间内近90%的中小国有企业实现了事实上的私有化,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下降。

其次,“看不见的手”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自由化,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反对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可以推动消费和创造财富,但不能公平地分配财富。

再次,新自由主义排斥政府干预和计划,主张自由化否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有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宏观调控干预过多,认为应该仅实行财政和金融手段,放弃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这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是不利的。虽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在依赖外资的程度上有所加深。我国为了适应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浪潮,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利于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

五、其他国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从2006年春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席卷全球,占主流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毫无疑问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潮和理论已经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我国应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来吸收经验教训,防止新自由主义的悲剧在我国上演。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用以推动全球自由化进程的工具,它是为西方发达国家服务的。它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主张私有化,既不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第二,警惕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富分配不均匀。从实践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及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我国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经济目标。

第三,应发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但要注意的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而且市场还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因此应当谋求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防止对外资的过度依赖。

第四,应当根据国情,逐渐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数字化的潮流。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实行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黎映桃.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

第8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 键 词:金融危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政府干预;自由市场

中图分类号:F091.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3-0027-05

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引发了不少对现实政策举措和经济理论的深层思考,其中,关于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博弈又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以及二者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的关系入手,对这两大学派主张的救市政策进行具体的剖析和评价,并反思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

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间的博弈与金融危机

对于引起2008年这场以华尔街为震源的金融海啸的原因,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由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过度引发的金融泡沫破灭,那么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是提倡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还是提倡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引发了这场次贷危机呢?这两种理论的拥护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并且互相推卸责任。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执政时期的美国政府干预市场运行,让本来买不起房的穷人也纷纷“有其房”,是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危机再次证明了“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凯恩斯主义学者则认为,美联储一直盲目相信市场的正确性,坚持通过大幅降息的方法增加市场流动性,格林斯潘主义的这种长期低利率政策造成了各种投机性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和信贷消费泡沫等)的形成。要对这种互相指责的状态做出实事求是的解析,就必须分析支配美国政策20多年的经济思想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与金融危机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成就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基于“凯恩斯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学的统称,凯恩斯的著作《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奠定了这种思想传统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为了修补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政府就必须终结“自由放任主义”,采取积极的行动,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使经济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并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降低财富和收入的严重不均等程度,以扩大有效需求。由这种思想所引发的“凯恩斯革命”,诞生出“正统凯恩斯主义”。它以“IS—LM”模型作为凯恩斯理论的规范表达方式,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统治着西方宏观经济学,并且对大萧条后的经济重建和工业化时期的政策有着巨大的良好影响, 以至于有不少学者把“二战”后1950~1973年间发达国家所享有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凯恩斯主义稳定化政策的直接结果。

但是由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政策,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物价飞涨与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滞涨”状态,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此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更不用说提出有效的应对政策了。

(二)货币主义与金融危机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货币主义学派,企图用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取代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企图重新恢复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在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推崇,“自由市场至上” 的货币主义思潮受到追捧,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重新成为了宏观经济界的正统。人们开始赞扬自由资本主义,赞扬自由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

到了20世纪末,无论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政府一直盲目地相信市场的正确性,坚持通过大幅降息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动性,这种货币主义政策一直屡试不爽,直至本次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人们开始怀疑这一政策,美联储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推行多年的政策有欠妥的地方。

我们已经看到,2008年的金融海啸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来得更为猛烈, 但近80年理论的扩宽,知识的积累,已使得决策层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自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为了救市,纷纷采取了大量刺激经济的措施,以减小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虽然每次金融危机的起因不尽相同,但造成的后果基本一致,这就是人民拥有的财富骤减。很明显,要想挽救危机,我们就必须把人民拥有的财富再增加上去,或至少改善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这里我们需要从利息理论中著名的费雪方程式 ① 开始分析,财富是未来一连串的年金收入流量的现值,折现率就是利率。从经济学的角度衡量,政府要想增加人民财富,政策层面上主要有两方面可以做,亦或两方面一起做。第一方面是从“年金收入”出发,即以宏观经济政策扩大需求,刺激投资与消费,属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张;第二方面是从“折现率”出发,推出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以保障人民的财富不缩水,属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

二、 凯恩斯主义在本轮危机中救市政策的评析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亦或是本轮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都是市场机制在自身运行过程中, 出现了与人类社会价值判断相悖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正如大萧条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化解21世纪初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同样需要政府的介入。于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似乎已经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主流媒体更是以“经济自由主义的终结”、“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或“复兴”之类的语言来描述和评论。

凯恩斯主义学派,又叫作“宏观派”,主张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由政府来扩大支出,刺激需求和消费。 凯恩斯主义认为, 国民收入是由Y=C+I+G+NX决定的,同时这个公式也可以看作是总需求函数。当经济不景气时,内需和外需拉动不足,消费者和生产者支出不振,政府增加支出,即G增加,Y进而增加。与此同时,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Y的增加会使C增加,C的增加再次引起Y的增加……循环反复,最终的效果是Y以数倍于G的初始增加量而增加,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的理论基础。

危机爆发以来,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救市的典型,当属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过于依赖出口,内需拉动相对不足,极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制约条件的不同,两国的救市政策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国救市政策评析

2008年11月9日, 为了抵御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扩大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中国政府出台了总规模高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西方的政治家和经济分析师甚至称之为“中国版的罗斯福新政”。

那么, 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否能有效地化解此次金融危机呢? 情况恐怕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关键就在于消费函数, 弗里德曼为了反驳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消费函数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永久收入”和“永久消费”的概念,并指出只有永久性收入与永久性消费之间才存在着函数关系。很显然,这里政府增加的支出(四万亿),只是暂时的增加,只能增加Y中暂时性收入那一部分,不能增加永久性收入的部分,而暂时性收入与实际消费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政府支出的增加并不能刺激消费。所谓循环反复的链条,就被掐断了。

而如果政府每年都增加政府支出,确实增加了Y中永久性收入的部分,但是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永久性地增加政府支出,政府必然不能承受,如果采取增加税收的途径来增加财政收入,那么一来一回,并不能使消费者的永久性收入增加,这是对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增加支出,还会挤占资源,拉高生产要素的成本,降低生产者的投资回报,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这是对投资支出的挤出效应。

当然,增加政府支出G,一定会直接导致国民收入Y的增加,但是经济学界的人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关于GDP的数字游戏。中央政府的四万亿投资基本投向了四个方向:一是民生工程,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教文卫事业投资;二是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航、港口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四是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 ① , 具体投资比例见图1。 但是由于公共部门的低效率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缺失,浪费的支出也许能够增加GDP的数值,但却不能真正增加一国的实际财富。此外,凯恩斯主义的副作用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我们不得不说,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此轮通货膨胀,与当初的巨资救市计划有脱不了的干系, 这也正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涨”时期凯恩斯主义被货币主义取代的主要原因。

(二)日本“紧急应对政策三部曲”方案的评析

本轮金融海啸对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的经济影响甚至超过了震源所在国,如2008年10月至12月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12.7%, 远低于美国的-6.2%和欧盟区的-5.7%。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议会批准了麻生政府的总规模高达75亿日元(约为5.25亿人民币)的“紧急应对政策三部曲”方案(见表1),其核心内容是增加政府应对危机的专项支出12万亿日元,约占当年GDP的24%; 同时新增63万亿日元的专项贷款和担保额度。 但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不同的是, 日本政府既没有为出口数量锐减的汽车生产行业提供特别扶持, 也没有投资一般只有大型建筑企业才能中标的基础建设项目, 而是将绝大多数的财政专项支出投向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普通老百姓,同时对金融领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由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的历次基建项目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大多效率低下, 并未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持续拉动作用, 因此麻生政府在应对本轮危机时,提出了“不以增加短期需求为目标”的指导原则,力求以“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取代“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成长”的方式。与此同时, 吸取了经济泡沫破灭后在处理银行问题上的教训,采取了金融措施,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抵抗力。因此,日本政府的应对政策具有关注民生、弱者优先和重视金融的基本特点。

从实施效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安定民生、避免中小企业大量倒闭以及防止金融业动荡方面,“紧急应对政策三部曲” 取得了一定的短期效果。然而,从就业方面看,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对日本雇佣体系的结构并不适用。对于第二阶段中的2万亿日元现金国民补贴,各界褒贬不一,主张者认为它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反对者则认为它含有政治色彩,政府的目的在于收买国民的选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刺激方式的效果十分有限,1999年,日本政府曾发放了7700亿日元的消费券,但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2000亿日元被用于消费,其余的都存入了银行 。

三、货币主义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救市政策的评析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储蓄和投资决策,而政府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货币政策,就可以完成宏观调控。货币派主张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压低利率,放宽银根,从而稳定人们对财富的预期。他们认为,货币政策比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要温和,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

根据费雪方程式,我们发现,当收入因经济危机而减少时,如果利率不能随之下降,那么财富必然会因之缩水。在这方面,美联储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一直以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干预市场,而且力度愈来愈大。如图2所示,美联储从2007年9月开始进入降息周期,至2008年11月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幅度达486个基点,自2008年12月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就把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2011年8月9日,美联储更是宣布,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这也标志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同时,美联储对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存款准备金进行支付或上调准备金利息,间接达到实际降息的效果。

不过,这一决定很快就引起了许多凯恩斯主义学者的反对。

首先,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并不一定能改变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率是存在下限的,不可能降低至零以下,当利率已经很低时,再怎么增加货币供给,利率都不能再下降,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 的极端范围中,LM曲线趋于完全弹性,货币政策是失效的。自2008年12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后, 美国已步入“零利率”时代,因此,普通老百姓不会去购买市场证券,反而会选择持有大量的现金;此外,当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非常小时,IS曲线不富有弹性,即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差。因此,即使美联储降低利率,投资也不会增加许多,进而国民收入的增幅也不会很大。如今的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加之投资者的悲观预期, 美联储想通过降低利率恢复消费者信心进而增加私人投资的政策效果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美联储无法将货币流通速度固定,其降息政策必将大打折扣。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降低利率提高产业增长率的前提是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或者其减慢程度小于央行增加货币供给的程度。因此,美联储在短时间内降低利率,提高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未必能提高产量增长率。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的降幅大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幅,产量很可能会减少。

再次,虽然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已近乎0,但这仅仅是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而实际影响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则是借贷利率, 现在美国的贷款利率仍高企于6厘左右,信贷总额不上去,何以增加收入预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无法将贷款利率压下去,并不是因为已经低到无法再降低的利率水平, 而是由于贷款利率的决定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资金供需所决定的纯利率;二是弥补违约风险的风险贴水。在经济危机时期, 由于人们的悲观预期和确实存在的众多实体经济破产倒闭的事实,使违约风险大大增加,从这个角度考虑,贷款利率没有降低的空间,反而有上升的可能性。

当然,如果美联储强有力地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效的货币供应量还是能增加的,但是显然,这会使基础货币的供应量(M0)急剧增加,一旦货币政策真的起到了“信贷扩张”的效果——成功扭转了人们的悲观预期,重新激活银行的借贷活动,货币乘数大幅上升, 发挥作用——数倍于M0的M2再次成为有效的货币供应量,严重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所以说,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美国目前的困境,有很大的可能会带来新的麻烦——通胀严重、债券大跌,而在利率大升的情况下美元难以遏制贬值的趋势。

四、对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反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经济危机的传导速度越来越快,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我们似乎却越来越不能找到一种完美的理论来解释并化解它。

(一)对凯恩斯主义的思考

我们分析和评价了中日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案,虽然两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并不是那么乐观。由此可见,凯恩斯主义学派只能在短期内取得政策效果,过渡性地或暂时性地增加人民的收入,短暂地增加就业机会,并不能从本质上扭转收入与财富的恶性预期,而且从长远看来,极有可能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造成财富的进一步缩水,所以,宏观派的政策并不是复苏经济的长久之计。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需要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凯恩斯主义,弄清凯恩斯理论的内涵,不能盲目的依赖,不能一遇到经济下滑就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由于“抗药性”的存在,需要的财政投入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当政府无力承担之时,经济将会陷入完全瘫痪。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曾经给经济危机带来希望, 保持了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然而最终也带来了通胀和失业同时上升的经济“滞涨”现象。

(二)对货币主义的思考

提倡“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货币主义,重视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主张限制或取消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这必然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隐患和难题:不加监管的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低利率和信贷盲目扩张及全民负债超前消费带来的低储蓄、 高消费隐患等等。

货币主义曾使经济学回归到市场调节, 也曾允诺给人民带来稳定与幸福,给经济带来效率和繁荣,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但是事实证明,货币主义经济金融政策,不仅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贫富分化、生产停滞,而且在虚拟经济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不仅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有杀伤力,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动荡不安。

因此,通过本轮金融危机,我们看到完全放任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货币主义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政策失灵会影响到一系列金融举措的实施效果,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其观点,更全面地认识货币主义。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本来只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 不过是市场调节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的问题, 这也或多或少与各国的国情有摆脱不了的干系。对这二者,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拿来。在当前的社会,我们需要多种理论政策的配合使用, 并且在借鉴各种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理论,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 全球经济才不会一次又一次受到金融危机的摧残。

参考文献:

[1]安德鲁·罗斯·索尔金. 大而不倒[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春学,谢志刚. 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J]. 理论参考,2010(1):57-59.

[3]保罗·克鲁格曼.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第9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1 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理论分析

国家干预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更形象的表述,是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把握,是“看的见得手”对市场中存在的弊端进行的管理,是国家利用经济政策与法规指导调控经济稳健运行的措施。

1.1 早期西方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于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可以发挥自发调节的作用,对于资源进行有限的配置,使经济有效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状况,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休谟和萨伊认为国家干预只能存在于市场失灵的状态,其提供的公共政策和服务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马歇尔主导自由放任经济学,认为在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可以通过商品的供求、价格变动、劳动力的工资涨跌达到相应的平衡状态,从而使资源有效的配置。国家的干预只能打破市场原有的平衡,破坏了市场中的自我调节,反而会引起经济的动荡。福利经济学教父庇古主张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应限制在消除外部性对经济的干扰,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增加社会福利。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早期西方经济学理论着重强调市场自由调节经济的形式,不赞成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但同时也认为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者特定的条件下,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国家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的调整。

1.2 20世纪早期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自于1929年-1933年美国持续4年之久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自由放任经济的做法,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能是“守夜人”的角色,“小政府大社会”同样是当时政府的主张。然而经济的萧条让政府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供求不平衡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是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有效需求对于经济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有效需求的变化会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破坏,同时对资本市场也会带来影响。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就会有可能产生经济危机。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达到平衡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凯恩斯的理论形成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3 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在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的现象,哈耶克认为资本主义滞涨的出现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的过分应用,哈耶克对货币和经济周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经济出现危机是由于扩张的货币政策使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消费,但是一旦金融系统出现问题,停止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无济于事的,经济从而出现滞涨的现象,甚至爆发危机,他主张经济本身会趋于稳定的机能,不主张国家的干预。

弗里德曼是货币经济学派的主要提倡者,认为经济危机的出现与货币供应直接有紧密的关系,他强烈反对金融货币政策作为管理调控的手段,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应该被严格的限制,反对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特别是价格管制,认为价格是市场中反应经济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干预只能适得其反。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计划控制思想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入手点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表象、运行和决策规律等方面的理论,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深层次本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则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

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揭露及批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进行了研究,肯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客观规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不断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最终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技术的提高,追求剩余价值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导致资本有机构 成不断提高,形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工人的工资却由于资本家的追逐利益的本质得不到提高,这样就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从而出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唯有实行计划经济。

2.2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思想

马克思研究国家经济的性质,对于国家在经济中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经济中角色的改变,首先在大工业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发展不稳定,竞争的混乱,需要对整个经济进行全面的协调,创造一个对于劳资都相对公平的环境;其次,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需要在市场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领域进行调控,增加公共资源;再次,国家以法律和经济手段维护经济秩序;最后,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优势的增长,国家直接采用资本介入的方式,对现有经济进行干预。

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实践

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经济进行干预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自由经济为主导地位的,而国家干预经济在特殊的时期也会被认可,在经济危机时期显得尤为有用。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理论,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了经济危机,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滞涨”的困扰,凯恩斯理论被新自由主义思潮取而代之,到80年代后期,经济衰退的局面,再次启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扭转了局势。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采用的同样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进行调控,使人们再一次认识到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3.1 1929年经济危机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宏观调控及其特征

19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前,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经济上的政策都是自由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少,几乎没有国家的产业政策,需要提出的是德国经济的政策,虽然德国在经济上和其他国家采用的政策也无大的区别,但是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到了重创,所以在经济复苏阶段,德国利用国有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使德国的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战后,各国经济受到了重创,经济的复苏首先需要在基础部门开始,而在这些领域,私人基本是不愿投资的,如铁路交通、电力、邮电等,都需要国家兴办国有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各国的国有企业在战后比重都有所增加。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指导,所以制定经济计划尤为重要,对于经济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使得政府对经济的敏感度更高,在经济活动中,不在是企业的“独舞”,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货币手段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活动加以指导,实现经济计划的目标。

(3)政府采用直接采购的方式,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

政府刺激经济的手段主要包括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福利保障。社会福利在调节经济的同时还对社会矛盾经济有效的缓和,有利于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提高。

(4)强化货币政策,有效地维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战后发达国家,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引导还是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职能也不再是发行证券,通过货币和利率等金融工具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用以来调节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经济危机,让各国政府也认识到了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具有的敏感性,有效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增长,物价的稳定,充分的就业都有很好的调节,这也与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5)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的加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国际间协调。战后的美国变得强大,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遭到了重创,在美国的帮助下,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得到了恢复,随着经济的交流,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的摩擦也越来越多,贸易谈判缓解了国际贸易摩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及全球性考验

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使得全球行金融危机拉开了序幕。金融危机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经济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陆续发生偿还困难和违约的问题,美国的住宅金融市场首先出现混乱,之后波及到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在美国对市场监管过于宽松的情况之前,这种宽松逐步绵延到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面对这种形势,尽管美国政府也采用了一些财政、金融措施稳定局面,但是还是未能控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美国作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大国,运用国家干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中起到有效的作用。但这次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一个最重要原因是美国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过度放松。国家采取的解救措施在自由经济论学者眼中也不完全赞同,强调不建议过度干预,实现相对均衡是比较好的状态。

4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总体上是成功的,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规模的迅速扩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过去在宏观调控中出现的失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指导我国今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4.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使我国集中力量发展了重点部门,减少了资源浪费。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高度集中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缺乏主动意识,同时经济整体发展缓慢,尤其是国民收入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致使消费不足,经济良性循环差,因此计划经济模式渐渐由原来的高效率模式变成了阻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致使产生了经济体制僵化,商品市场缺乏活力,生产环节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趋势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针对每一个阶段宏观经济波动,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不尽相同。

(1)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这段时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计划”成分还是比重较大。1980年进行的第一次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措施是,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压缩财政支出,减少投资,同时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有效地抑制了总需求的增长,最终实现了稳定物价,经济发展放缓的目标。

(2)1985-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1985年国家采取了 “双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即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动用行政手段要求严控基建规模投资,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

(3)1989年-1990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1988年开始,为进一步推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下决心突破工资和价格的瓶颈,提高工资并放开商品价格的管制,放弃商品定价销售的传统模式改为以市场价格销售。价格的放开引起抢购风潮,物价指数暴涨,政府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宏观调整政策,在前两次调控政策基础上,又实施了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甚至对定期存款支付“保值补贴”的作法加大力度回笼货币。

(4)1993-1995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双双突破历史高位,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在所难免。这一次的调控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没有采取“下猛药”的方式实施,而是灵活有度地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利用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如下调贷款利率,适度控制货币存量,适度调整财政支出等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5)1998-2002年“激励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也同样受到影响,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强民众克服危机的信心,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选择。为保证财政政策顺利有效地实施,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和调整税收筹措资金,加上银行的配套资金和民间的企业资金,确保了资金来源。1999年的经济增长保持平稳,随后在出口逐步恢复增长的推动下,国民经济重新回到稳定增长的轨道来。

5 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在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出现了变化,不再是停留在只有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时候才进行干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随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干预的做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6 总结

通过分析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以及总结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家干预的思想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如何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国家干预调控力量与市场力量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保证宏观经济协调有序又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尝试,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上述课题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积累性经验与理性的规划设计力量来逐步实现灵活运用、游刃有余。

注: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228-229,239.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74-498.

[5]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1-83.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8]刘树成.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