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

第1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手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0(c)-093-02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1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1%左右[1]。脊柱侧弯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是预防畸形加重和减少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最佳方法[2]。一般>40°考虑手术治疗。通过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尽可能矫正脊柱侧弯和恢复脊性正常曲肢的同时,保持了脊柱的平衡,减少脊柱手术融合的范围,尽可能多的保留脊柱的功能,防止脊柱侧弯的不断加重。

本院2008~2010年共进行了18例脊柱侧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7例。年龄15~22岁,平均17.8岁。按照国际脊柱侧弯研究会推荐的King方法分型: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1例,V型4例。疾病均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及学习,严重地影响其心理发育,其中有1例为自闭症患者。18例患者均行脊柱侧弯后路三维矫形术。

1.2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气管插管全麻行胸腰椎后路下正中切口显露椎板,剥离棘突,清除椎板小关节囊附近残余韧带及脂肪软组织。分别放置椎弓钩、腰椎椎板钩、横突钩。再进行小关节植骨融合,凿去骨皮质,准备好植骨床,放置凹金属棍矫正凹侧畸形。再进行凸侧畸形矫正,安置DTT,使整个小孔成矩形。最后进行植骨融合。C型臂机下再次确定手术效果,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缝合皮肤。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24~48 h即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7~14 d出院,随访1年,12例侧弯椎体基本复位,6例症状明显改善。全部患者采用脊柱矫形器械,植骨融合固定术,畸形得到矫正,暂无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较满意。

3手术配合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为青少年,脊柱侧弯是危害青少年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肺功能。脊柱侧弯不但使人体的优美形态遭受破坏,严重者会影响心肺的发育和成熟。且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诊断、病期、预后等认知不足,常常对面临的手术充满紧张、恐惧、态度消极,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3]。因此手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查阅病历,做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流,重视患者提出的问题,尊重患者,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同时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手术后效果一般跟患者就诊时机有很大关系。早期治疗甚至能够完全将畸形矫正,恢复到正常形态。如果治疗晚,比较僵硬,那么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

3.1.2物品准备术前了解术式,熟悉手术步骤,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备常规骨科手术器械、电钻、手控高频电刀、双极电凝、C臂机、神经监测仪、微型高速磨钻系统、2%H2O2溶液等。脊柱矫形特殊器械、矫正内固定器械由器械厂方提供,检查性能,确保正常使用。备齐各种抢救药品,术前半小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2手术中护理

3.2.1 巡回护士配合①患者准备。首先核对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导尿管,协助麻醉师行全麻气管插管、桡动脉穿刺测压、深静脉穿刺等。②手术。患者取俯卧位,头部垫明胶垫或一小头圈,注意保护眼部。胸部纵形垫两条条枕、骨盆处放一圆型海绵垫将患者的骨盆垫起,防止生殖器受压。双膝关节下垫小海绵垫,胫腓骨下方垫一方枕。保持头部、颈部、臀部三点一线在同一纵形中心线上。③协助医生连接神经监测仪,以免消毒时打湿或移位影响监测。④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注意卧位受压处皮肤情况。及时准确地保证台上物品的需要。

3.2.2 洗手护士配合①显露术野。常规整理好器械台,清点器械、纱布、缝针、脑棉片。协助消毒铺单。固定电刀、电凝、吸引器。递圆刀切开皮肤,递电刀沿棘突连线切开皮下组织、筋膜等。②暴露椎体。递拉钩牵开周围组织;递组织钳夹棘上韧带,电刀切开;递骨膜剥离器作双侧椎旁肌、椎板骨膜下剥离,递自动牵开器牵开组织,咬骨钳取除椎板上软组织。③纠正畸形。根据侧弯的类别,确定其安装相关椎体的椎弓根螺钉,在需安装椎弓根螺钉椎体的椎弓根处用手锥徐徐钻孔,并用探针探查所钻孔是否在椎弓根及椎体内,丝椎扩孔,置入螺钉,拧上螺母。④检查固定。递无菌中单铺盖术野,C臂X线透视检查固定情况。⑤植骨加固。切除近侧脊柱棘突、椎板外侧皮质,用0.9%NaCl溶液纱布保留好剪下的骨组织,用骨凿把椎板凿毛糙,将咬下的棘突剪成火柴棒状,在棘突纵轴线上进行植骨,并在两根连接棒之间固定1~2组横向连接器,使整个装置成为一个框架结构,增加稳定性。⑥唤醒实验。协助麻醉师唤患者的姓名,使患者动下肢。⑦关闭切口。彻底止血 ,冲洗切口,清点物品,逐层关闭切口并用无菌敷料、宽胶布加压固定。

4 小结

手术室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及物品的使用方法,根据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所需器械,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通过本组手术的配合,笔者体会到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应重点注意的是,此手术为严格无菌手术,要求术中控制参观人数,有报道空气中细菌密度随手术室内人数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明显正相关[4]。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各项无菌操作,对于术中使用的各种无菌用物均要认真检查灭菌效果[5-6]。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保障手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启彬.脊柱侧弯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97.

[2]陈慧,杨小蓉,许宁惠.经胸腔镜前路松解及后路矫形一期治疗严重硬性脊柱侧弯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21-822.

[3]彭湛贤.骨科手术患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8,15(1):81-83.

[4]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11-13,16.

[5]班开洪,蒋笃东,肖巍,等.S-F后路脊柱稳定性的重建[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1-12.

第2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脊柱侧弯矫正术 手术室护理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脊柱从后面观察各椎骨都在一条垂直线上,从枕骨后中点至骶骨中脊间连线上,如果脊柱偏离这一轴线,称之为脊柱侧弯。脊柱向侧方弯曲可引起肋骨、胸廓、内脏器官位置、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出现病理状态。脊柱侧弯有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之分。

脊柱侧弯多发生于脊柱的胸段和胸腰段。首先出现的弯曲部位称为原发性弯曲,也称主要弯曲。原发弯曲的上下可出现相反方向的曲线,称继发性弯曲,也称代偿性弯曲或次要弯曲。在结构性脊柱侧弯时,脊柱还有旋转畸形,致使脊柱凸侧的肋骨向后突出,胸廓畸形,肋骨角的角度增大,可>90°,使后胸壁形成一条嵴状隆起,如剃须刀,故称为剃刀背畸形。脊柱侧弯与胸廓畸形可使胸腔容量变小、活动受限,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心肺功能。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畸形进展,使患者获得进一步的良好发育非常重要。

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矫正侧弯畸形且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

手术分两个方面:矫形和植骨融合固定。矫形手术包括后路矫形手术和前路手术。脊柱侧弯的矫正是三维空间的矫正。必要时,可行肋骨畸形矫形术,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行半椎体摘除,楔形椎体截骨术等。矫形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为前路矫形,如前路松解、支撑植骨、Dwyer、Zielke、TSRH、CDH等;另一种为后路矫形,如 Harrlngton、Luque、Galveston及CD、Isola等。有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术联合使用。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不宜手术。

一 适应证

对于脊柱侧弯明显畸形或经保守疗法无效、脊柱畸形加重者需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脊柱侧弯明显是指胸椎侧弯45o以上及腰椎侧弯60°以上S形畸形,胸椎明显侧弯不仅影响外形,早发性侧弯者还易影响心肺功能,应考虑手术矫形。

二 麻醉方式

全麻或硬脊膜外隙阻滞麻醉。

三 手术体位与切口

以后路入口为例,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和两髂部垫起,腹部悬空,避免腹腔静脉受压。行胸腰椎后路正中切口。

四 手术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 脊柱手术常规器械,脊柱棒系统固定器械。

2.敷料准备 常规脊柱手术敷料。

3.物品准备 体位垫(3个长垫、1个方垫),单双极电凝,C型臂X线透视机。

五 手术步骤及配合

1.胸腰椎后路正中切口,显露椎板,剥离棘突,清除椎板小关节囊附近残余韧带及脂肪组织。

2.放置椎弓根钩

(1)于上端椎体两侧棘突下缘连线下方4mm处凹侧下关节突上作一口字形截骨,显露关节软骨面。递小骨刀、骨锤手术刀,保留好碎骨以备植骨用。

(2)用刮勺刮除软骨。

(3)剥离,探查椎弓根深浅度。

(4)将持钩器夹住闭口椎弓根钩递给术者,插入关节间隙,递椎钩器,骨锤轻轻敲打椎弓根探子,使椎弓根钩骑跨于椎弓根上。

(5)同法安装凹侧上、中间椎体的开口和椎弓根钩、凹侧端椎闭口椎弓根钩、顶锥开口椎弓根钩。 转贴于

3.放置胸椎板钩

(1)部分或全部切除凹侧下、中间椎体的棘突,线形切开黄韧带,切除上位椎体部分下关节突及椎板下缘。

(2)放置后开口胸椎板钩于椎板上缘。

4.放置腰椎椎板钩

(1)递椎板咬骨钳咬除棘间韧带,11号刀线形切开黄韧带,切除上位椎体部分下关节突的远端及部分外侧椎板,以利于放钩。

(2)椎板扩大器扩大椎间隙。

(3)放置下钩。

5.放置横突钩。

6.小关节植骨融合。

7.凿去骨皮质,准备植骨床。

8.放置凹侧金属棒

(1)选择棒的长度并预弯,同时在棒上安置好钩栓。

(2)将棒上端插入上钩孔中并伸出钩外。

(3)将棒置于上、下中间椎钩的开口槽中。

(4)将钩栓打入钩槽并固定。

9.矫正凹侧畸形

(1)于上中间锥钩之间安装C环2个,防止钩栓脱出。

(2)撑开、矫正顶椎畸形。

(3)旋转棒,直至满意弧度。

10.放置凸侧棒,矫正凸侧畸形。

11.放置横向连接棍。

12.植骨融合。

13.常规冲洗、缝合伤口。

六 手术护理要点

1.熟悉内固定器械的名称及使用步骤。

2.此手术出血较多,术中应准确清点纱布、缝针等用物,并详细记录冲洗液及血纱布数,协助麻醉师估计手术出血量。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下肢运动。

参 考 文 献

第3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护理;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59-01

脑脊液漏作为脊柱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可以并发颅内感染、脑脊髓膜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2]。因此,近年来脊柱手术引起的脑脊液漏的治疗和护理,日益受到重视[3-4]。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预后。笔者搜集了我院在2002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实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共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02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实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2±4.3岁。30例患者中实行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手术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13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6例,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者3例,2例并发于脊髓硬膜外肿瘤切除术。

1.2 脑脊液漏的诊断:术后发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脑脊液漏:①手术中确定或怀疑有硬脊膜损伤,术后引流液体量>100ml/4h,且引流液稀薄,性质类似血浆。②术后引流液>300ml/24h,颜色淡红或清亮,将其中一滴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血晕,即为脑脊液。③抽出皮下积液检测其中葡萄糖含量,若含量>40mg/dl时,即为脑脊液漏。④脊髓造影或MRI可明确诊断者。

护理方法

首先应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减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积极配合。关心患者,在其长期卧床情绪焦躁时,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向患者家属普及基本的护理知识,如患者必须卧平板床,头低足高位,翻身时严格按轴线翻身等,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其次,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时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的症状和体征。保证病房清洁,杜绝一切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同时注意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深呼吸,降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几率。

在切口护理方面,引流实行常压引流,将引流瓶放置低于伤口以防止逆流。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严格记录引流量。在引流管拔出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注意保持伤口富了清洁干燥,如被渗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

为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在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被动按摩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的30例患者脑脊液漏持续时间在1~5d,30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中造成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包括:较为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椎管严重狭窄、多次药物注射或多次手术造成硬脊膜粘连等使得手术操作困难等,均是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另外手术者操作不熟练、粗心大意以及术前准备不充分等也可以引起脑脊液漏。脊柱外科手术中一旦损伤了硬脊膜,应尽力修复,否则术后必然发生脑脊液漏。但是即使术中对损伤的硬脊膜进行了认真的修补,也不能完全避免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而脑脊液漏可引发伤口的感染或是脑脊膜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对术后并发的脑脊液漏也是十分重视。对于此类病人,正确、合理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笔者根据本研究的30例的护理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几点要点,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似的治疗方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包括:(1)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减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积极配合。关心患者,在其长期卧床情绪焦躁时,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使得其更好的配合治疗。(2)从患者的基础护理着手,包括必须卧平板床,取头低足高位,以防止漏出的脑脊液逆流,翻身时严格按轴线翻身。严密监测患者呼吸、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出现问题及早解决。保证病房的卫生情况,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人员数量,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勤换床单等床上用品,杜绝任何可能成为感染源的因素。(3)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以防止肺组织并发症的发生。(4)重视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选用常压引流。将引流瓶放置低于伤口以防止逆流。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严格记录引流量。在引流管拔出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注意保持伤口富了清洁干燥,如被渗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5)生活中注意避免任何可以增加腹压的因素,指导患者进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并注意保持情绪平稳,切忌大笑、用力咳嗽等。在床上注意姿势,不可坐起或下床活动,以免腹压增加,再次又发脑脊液漏。(6)积极预防并发症,手术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术后可以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本研究发现,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牛奔, 王斌.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4(4):152-153

[2] 蔡政云.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36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5):182

第4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护理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指由于脊柱发育异常导致脊柱畸形而引起的脊柱纵向生长不平衡,从而产生脊柱侧方弯曲。脊柱侧凸畸形导致心脏、呼吸功能异常,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减小,引起气短、心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内脏功能障碍。脊柱侧凸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脊髓神经牵拉或压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矫正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严重等问题,所以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女6例,男4例;年龄11~17岁,中位数(14.1±2.4)岁;术前Cobb角43°~100°,平均73.2°。均行后路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术后Cobb角为0°~30°,身高增高2~10 cm。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均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由于脊柱侧凸畸形缺陷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常存在忧郁、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害怕手术治疗。他们既害怕手术的风险,又担心手术后畸形的改善,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亲切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同室病友,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目的,麻醉方式及术前、术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列举治愈的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呼吸功能的训练 脊柱侧凸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肺容量小,肺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术后容易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 等训练,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肺扩张,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3 d常规行氧气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减少全麻术后呼吸道不适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1.3 唤醒试验的训练 术前训练患者听从口令握拳,做足趾伸屈活动,以便术中在麻醉状态下听从医生的指令进行脚趾的运动,可及时发现脊髓有无损伤,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指导患者俯卧于床上,闭眼,听从口令活动双足及足趾,每日2次,每次10遍 [2]。

2.1.4 常规的术前护理 术前训练,向患者讲解练习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术前练习俯卧位和侧卧位,以适应术中、术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教会患者卧床进食,适应床上大小便。术前备皮,交叉配血,皮试,完善术前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括约肌功能,为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做对比。术前常规禁食12 h,禁水6 h,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 术后护理

2.2.1 的护理 术后返回病房将患者放置在气垫床上,向床上搬动时4人动作要一致,端平使脊柱保持水平位置,避免脊柱屈曲扭转。手术为气管全麻,前6 h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后路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和预防全麻术后呕吐。全麻清醒,去枕平卧6 h后可协助患者轴线翻身,翻身时需两人配合,嘱患者屈膝,翻身者一手放在患者对侧的肩膀处,一手放在对侧的臀部,两手同时用力将患者轴线翻向翻身者侧,侧卧幅度以30°~45°为宜,另一人给予软翻身枕垫身下,使患者舒适,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引起上关节突骨折。术后3 d以平卧为主,每2 小时翻身1次。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因此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予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给予持续中心吸氧2~4 L・min-1;同时要保持呼吸道及静脉通路的通畅;且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皮肤黏膜变化,有无头晕、乏力等血容量不足的早期征象,注意切口渗出情况,以及引流血液的量;并要记录尿量,评估输入量与出量是否平衡。对血容量不足者,遵医嘱输血输液。动态观察体温及血象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2.3 呼吸道的护理 手术为气管全麻,气管黏膜受到刺激,术后易出现喉头水肿、咽喉部疼痛,加上切口疼痛,留置引流管,术后患者自主咳嗽及深呼吸依从性较差,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指导患者深吸气,有效咳嗽,每日4次。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肺扩张,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呼吸功能训练可持续到离床活动时结束。每日2次行氧气雾化吸入,必要时行化痰药物治疗[3]。

第5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1 、临床资料

我们部门2012年在2010年6月10月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29男,13女,年龄18~72岁。椎单节段的脊髓损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坠落伤17例,其他3例,脊髓损伤颈椎15例,胸椎17例,腰椎8例;骶椎2例;伤29例,两个部位超过13例。 32例物理损坏,包括多发伤的其他网站:一份报告的16例,4例脑外伤4例胸部外伤,3例腹部外伤,3例四肢骨折,2例骨盆损伤。

2 、急救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脊柱损伤患者口、鼻及咽喉部异物或因口腔内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急救时首先应迅速清除这些部位的异物或分泌物,使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运达医院救治。同时,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给氧浓度。本组有3例颈椎骨折患者采取气管切开开放气道,要注意手法避免脊椎或脊神经损伤加重;1例合并脑外伤患者因舌根后坠而影响呼吸,经积极处理,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

2.2 护理和制动脊柱胸、腰段损伤患者因脊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若搬运方法或患者姿势不当,可加重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故对怀疑有椎体骨折的患者,应采用硬板担架抬送,搬运时由3个人分别同时托住患者的下肢、腰臀部、肩颈部,保持患者身体纵轴一致性 ,严禁旋转躯干,轻放于预先备好的硬板担架或木板上。

2.3 术前护理脊柱骨折患者可短期内出现休克,患者人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对于多发性损伤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让患者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稳定脊柱,防止脊髓的再次损伤。尽量绝对卧床休息,需要翻身者,须使肩部和骨盆一起翻,不可扭曲脊柱。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使其了解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

2.4 术后护理2.4.1 麻醉和引流管管理患者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方便口腔分泌物的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下肢血供及感觉运动是否异常,小便不能自解者保持留置尿管,定时开放;注意观察有无神经受压迫症状,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因脊柱创伤手术大,出血量多,为防止血肿压迫脊髓及肌化、粘连影响手术效果,常放置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 4. 2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睡硬板床,骨折垫软枕,使脊柱过伸。3周术后患者可以逐渐腰背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是: 五点支撑法:伤后2周,患者取仰卧位,双足支撑身体,拱腰,背飞扩展;三点支撑法:伤后3周,基于五点法,用手臂在他的胸部,头部和两个脚,全身腾空扩展; 俯卧锻炼方法:通过支持5周后容易受伤,基于三个点支撑法,双上肢,背部伸展,两个膝盖伸直,背部肌肉力量在头颈部,胸部和腿,从床上抬。

2. 4. 3 脊髓神经损伤,术后观察损伤硬膜外血肿压迫,牵引等原因往往伤害到脊髓或破坏脊髓的血液供应,密切观察,如果病人抱怨麻木,蠕动和排便功能障碍,应及时处理。

2. 4. 4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时间,并发脊髓受压时容易并发褥疮,肺部和尿路感染和其他日常,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进行如下操作:预防性护理护理:患者褥疮褥疮预防脊髓损伤的发病率高达50%,必须维持在床上,清洗,烘干,每2小时1次,翻身这个过程中,骨压缩气垫环,为了减少局部长期压缩,并每天用酒精来清洁皮肤。肺功能护理:应注意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患者伤后,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教会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泌尿系统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在导尿过程中,导尿管,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约达3000ml,出尿沉渣, 2周后,闭塞导管, 3~4h开放时间开始训练膀胱功能,防止挛缩膀胱。 血栓性静脉炎的表现:长期卧床病人,下肢静脉停滞,抬高下肢15~30度,踝关节背屈动作做。

3、结果

42例脊柱损伤患者无1例因检查搬动而加重神经损伤,均顺利入院。经急救和综合护理,无1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死亡或发生神经损伤加重,预后良好。

第6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脊柱结核;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脊柱结核可引起骨质破坏,脊柱畸形,甚至截瘫。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采用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1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1],本文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采用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100例,采用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根据x线片、ct、b型超声提示选择破坏重、脓肿大的一侧进入。颈椎采用平卧位横切口,经颈动脉鞘内侧间隙入路达椎体前方; 胸椎采用肋横突切除入路或经胸入路;均从严重侧入口[2]。腰椎结核双侧椎旁腰大肌脓肿均明显行双侧倒八字切口,完成暴露后,先完全吸进脓液,清除干酪样组织、肉芽、死骨、变性坏死的组织、破坏的椎体及椎间盘,完成椎管减亚。在牵引或撑开下将植骨块嵌打入骨槽内,选用前路钛板、钛棒固定[3]。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本病主要特点是病程较长;患者出现体弱、消瘦、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治疗的同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建立互信的友好关系,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绝对卧床:必须严格卧硬板床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降低代谢,以恢复体力。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给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常用,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若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措施或更换药物。(5)大、小便的护理: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用便盆或小便器进行排便。(6)功能锻炼:指导其做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竖脊肌、四肢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互信的关系,配合治疗,以利疾病的恢复。

2.2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去枕平卧4~6 h,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管引流情况。伤口敷料渗血较多或污染时,应及时换药,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注意引流管的性质、量及颜色。(2) 术后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可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至少应有2~3人搬动,动作要协调一致,保持颈、胸、腰椎处于同一水平线,防止脊柱扭曲。建立翻身卡,并记录翻身时间、姿势及皮肤状况,预防褥疮。(3) 术后24 h内要观察上、下肢有无感觉异常、有无运动障碍及排尿异常。若有神经压迫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4) 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类、鱼、蛋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的吸收,手术后的患者,应多食含有胶原及富含钙质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5)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结核药物必须坚持连续、联合、全程的原则。定期复查肝肾功、血常规、血沉。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调整治疗方案。(6)指导其做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竖脊肌、四肢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防止肌肉萎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7)内固定术3周后在支具保护下,下地负重站立,行走训练;活动适度,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8)出院后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1~2年,继续进行功能锻炼,要适度,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定期复诊,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3 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均好转出院。

4 讨论

脊柱结核患者经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能早期下床活动,通过开展整体护理,解决患者卧床、心理、康复训练等相关问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结核病的治愈率;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罗盛华.植骨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177?178.

第7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护理

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及工矿事故等, 患者脊髓平面以下伴有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及括约肌等功能障碍, 且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郑州市骨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44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15例;年龄19~71岁, 平均(46.9±4.8)岁;交通事故伤15例, 重物砸伤8例, 高空坠落伤21例;胸椎骨折14例, 腰椎骨折23例, 颈椎骨折7例, 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脊髓损伤。保守治疗6例, 其余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例, 行后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8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积极采用心理学知识, 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 诸如与患者亲切交流,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适时给予体贴及关怀, 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原理、目的、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等,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解平卧硬板床的作用, 积极引导, 以维持脊柱水平位, 有效避免二次损伤, 进而主动配合治疗;帮助患者翻身, 可手托患者肩部及臀部, 保持肩部、腰部和臀部呈三点直线, 翻身后将枕头置于肩胛部, 嘱患者不要用力, 略向后靠, 下肢曲髋屈膝位, 两膝间夹一软枕;此外, 还应多与患者家属交谈, 以最大程度取得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基础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诸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确保患者用药及时、合理、有效, 并给予准确记录, 包括量、形状等;保持患者各个管道固定引流畅通, 避免打折、扭曲;要求患者严格卧硬板床, 保持患者脊柱处在水平位, 并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情况[2]。

1. 2. 2. 2 伤口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并及时给予更换敷料, 保持患者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避免发生感染;术后若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 应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固定牢固 , 确保引流通畅, 可15~20 min挤压引流管(由内向外), 以有效预防血块堵塞而保持有效引流(注:一般在术后24~72 h内将引流管拔除)。

1. 2. 2. 3 并发症的预防 ①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强化呼吸肌训练, 诸如有效咳嗽练习和人工阻力呼吸训练等, 以进一步增强肺活量及改善肺功能;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②褥疮预防:患者脊髓损伤, 皮肤调节功能降低, 加上长期卧床, 极易诱发褥疮, 应在保持床铺整洁, 干燥及皮肤清洁的同时, 每2 h对患者进行轴线翻身1次, 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③泌尿系统感染:做好患者会的护理工作, 保持其尿道周围的清洁, 同时每天对尿液引流管和尿袋进行更换, 每周更换一次尿管;每天采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两次, 有效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1. 2. 2. 4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 对于未瘫痪肢体可做关节屈伸及肌肉收缩运动, 诸如上肢做松拳、握拳活动, 肘、腕关节屈伸练习, 以有效锻炼上肢臂力及手指功能、躯干肌的肌力;对于瘫痪下肢, 经常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按摩, 通过有效的被动运动, 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等。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进一步减轻关节僵硬, 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进而有助于加快恢复健康, 因此应向患者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 使患者知道术后功能锻炼是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一般初期主要为床上锻炼, 维持其四肢功能, 大约3周后, 逐步指导患者自主床上锻炼, 4周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离床锻炼及带护围拄拐锻炼等。

2 结果

4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 均恢复良好, 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因椎体发生移位或者碎骨片突出椎管内, 导致脊髓或者马尾神经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3]。以腰胸椎损伤最为常见, 患者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 严重者甚至截瘫, 而颈段脊髓损伤可致使患者四肢功能发生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 恢复较为缓慢, 且治疗费用较高。本组资料显示, 4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表明强化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效地预防了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 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患者翻身,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强化术后功能锻炼等, 均是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重要护理步骤, 最大限度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 良好的护理措施及方法, 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对患者以后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泽艳, 邹家柳.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3(3):295-296.

第8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并发症;体位;护理

脊柱外科手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可保持患者的术中安全,同时能为术者提供最佳的术野暴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条件。俯卧位是脊柱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体位,可造成患者身体负重点和支撑点的明显改变。术者在操作中会对患者身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再加上此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以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现将2009年1-10月对5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体位护理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6岁。腰椎间盘摘除25例,颈椎板减压6例,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20例,颈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3例,腰椎椎管肿瘤摘除术2例。

2 体位摆放方法

2.1 用物准备

凝胶头托、大海绵垫(40cm×30cm×6cm)2个、小海绵垫(40cm×12cm×8cm)2个、棉垫若干。

2.2 体位安置

2.2.1 胸腰椎手术

全身麻醉后,麻醉师站在床头已保护气管插管的稳定;一人固定保护静脉通路;另三人分别站在床两侧和床尾,扶持患者头背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位。搬动时要步调一致。并注意躯体的同轴翻转,避免扭曲而加重脊髓的医源性损伤。将患者平移至手术床一侧,再以滚动法将患者翻转180°,使其俯卧在手术床上。头部置于特制的凝胶状头托固定,口鼻处于头托空隙处,胸部两侧各放一个小海绵垫,减少胸部受压,以保持正常呼吸。在髂部放置一个大海绵垫,两小腿胫前置一个大海绵垫,固定下肢,保持小腿呈微曲状态,双脚悬空已防止足背及足颈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1]。两上肢向上呈自然屈曲状放在两侧搁手板上,肘关节下各垫棉垫加以保护并固定。

2.2.2 颈椎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时要求颈部充分暴露,先将患者置于俯卧位,除在胸部两侧各放一个小海绵垫外,另在双肩及胸骨柄下横垫一个小海绵垫,肩垫平手术床前缘。将头部取适当的屈曲位,使下颌与胸骨柄的间距为1.5~2.0横指,置于头托上固定。在髂部与胫前各置一个大海绵垫,固定下肢后将手术床置头高脚低15°~20°,利用身体重力的反牵引力拉开椎间隙。

3 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

4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4.1 脊髓损伤的护理

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和大小关节均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在安放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整个躯体同时旋转,避免脊柱轴线扭曲,以防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工作人员安放体位时应多人协作且动作协调一致,缓慢,稳妥,以保证患者安全。

4.2 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条件下由地心引力和机械性干涉可引起呼吸功能改变。当胸腹腔脏器因地心引力而压迫胸腹壁,术者前臂倚靠患者的身体,及患者自身体重压迫胸腹壁时可引起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造成通气不足、潮气量下降和二氧化碳蓄积。此外,腹部只要轻轻受压,下腔回流受阻,远端静脉压即会上升,严重时可导致血压下降[2]。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采用多重护理方案。首先,俯卧位垫可根据患者胸廓的宽窄和腹腔容量来调节中间空隙,使胸部腹部不受压,患者在呼吸时胸廓能自然发放,腹腔自行舒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使静脉回流通畅;其次,密切观察,对于术者及助手无意识地将肢体靠压在患者躯体上的行为及时提醒;再次,术中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发现因体位不当引发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适当调整。本组中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

4.3 皮肤压伤的护理

处于俯卧位时,两侧肩峰前侧面、两侧肋部、髂前上棘、膝等部位是身体的主要受力点。而且,这些部位是骨隆突处或皮肤肌肉脂肪较薄之处,长时间受压易导致皮肤压伤。因此,在体位放置后应检查每处受力点,对特瘦弱者在关节骨隆突处再加棉垫予以保护。术后检查患者受压处,均未出现皮肤压伤。

4.4 头面部压伤的护理

头部固定在头托时,前额和颧骨是头面部主要受力点。因此摆放时应调整面部与头托的接触点,保证两颊部都与头托充分接触,受力均匀。对于头部偏向一侧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受压的皮肤,应每30~60min托起头部1次,调整接触部位缓解局部受压。防止因长时间手术而造成头面部皮肤受损。

4.5 眼部受损的护理

一些患者在全麻后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长时间的角膜暴露会造成角膜干燥,增加角膜受损机会。而俯卧位时眼部受压可导致缺血,严重时可造成失明[3]在摆放体位前先用金霉素眼膏涂双眼并贴合眼睑。安置头托时应注意将患者眼部置于头托凹陷处,避免眼部直接接触头托而使眼球直接受压。在每次调整头部位置后也要检查眼部受压情况。

4.6 器官受损的护理

女性患者的双侧乳房是重要的保护器官,因乳腺组织血运丰富,在俯卧位时受到挤压容易引起损伤[4]。因此在摆放体位时因将双侧乳房置于悬空处,减少受压,避免损伤。男性患者要注意外生殖器的保护。阴茎与阴囊血运丰富,皮肤薄,摆放体位时应避免其与体位垫接触发生受压损伤。本组中患者均保护良好,未发生损伤。

5 小结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做好手术体位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正确有效的体位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钱蒨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

2 胡立萍,胡立香. 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23(11):60-61.

第9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0930―02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居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50%。正规的抗结核化疗、严格的卧床休息是脊柱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改善血运、加快骨病灶愈合、防止或解除脊髓压迫性损害、维持脊柱稳定性及缩短疗程。我科2000~2006年12月共做脊柱结核手术65例,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14~71岁,其中不完全截瘫15例,行椎管减压12例,植骨8例,无护理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有恐惧感。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谈心,关心体贴患者,使之产生安全感、信任感,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技术水平,让他们与接受同种手术治疗或已治愈的患者交谈,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 休息

此时的休息不单纯指体力休息和对脊柱的制动,还应包括使患者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前者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减少疼痛及截瘫的发生率,后者可使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思想,增强抵抗力。

2.3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患者在术前就应进行3周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且术后还应继续用药6~18个月,时间较长,若不了解,难以全程用药。因此在术前就应使患者清楚手术和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病均不可缺少的前奏,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2.4 双下胶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术后72h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运动、肌张力及腱反射等及膀胱的感觉情况。因为任何脊柱外科手术都有可能意外地损伤相应部分的髓节,造成双下肢及膀胱运动的不同障碍,因此检查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状况是一项甚为重要的工作。

2.5 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患者术后须卧床3个月,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上伤口疼痛,容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故护理上要注意:①要保持床铺整洁,皮肤干燥。②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术后早期翻身1次/2h,翻身时,协助患者肩、臀部一致翻动,注意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及双下肢的活动情况,侧翻时,用枕头垫于背部,沙袋固定,保持功能位,并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受压情况。③术后6h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翻身、叩背帮助咳痰,以利于肺复张。④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训练膀胱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的性状及量,防止泌尿系感染。

2.6 功能锻炼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足趾、踝、膝各关节的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次数可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对于截瘫患者,术后要保持双下肢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帮助患者被动进行下肢各关节的锻炼,并按摩各肌群,3~4次/d,当双下肢功能恢复,可指导患者主动练习,如伸缩、抬腿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在床上行抬头、扩胸、深呼吸及双上肢的自主活动,以增强心肺活动量及上肢的肌力。下床锻炼应循序渐进,次数和幅度应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2.7 督导化疗管理

术后能否坚持规则抗结核治疗也是治愈的关键,住院期间必须目睹患者内服每一剂药品,这项措施至少保持在强化期内,漏服者当日补服,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成规定疗程,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 结果

本组65例患者,48例功能恢复,正常行走出院。17例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卧床,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做好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经随访,16例恢复良好,1例未按疗程服药,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