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精选(九篇)

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第1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突发事件 应对策略

近年来,突发事件在高校中频发,引发事件的因素多种多样,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以及贫富的差异、感情的失意、就业的压力、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同学之间矛盾、大学生自身缺乏社会经验,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导致死亡、伤残、疾病和刑事案件等非常恶劣的后果,不仅极大地危害了学生生命安全、身心健康,而且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损害了学校声誉,同时破坏了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高校学生在大学校园最直接的负责人,辅导员集高校德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成长指导顾问几个角色于一身,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的守门人,在高等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可以说,辅导员能否有效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从容、稳妥地解决危机事态,直接关系到学生人身安全,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因而,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未雨绸缪,积极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对待突发事件,最好的手段莫过于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事件的发生,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对高校的辅导员来说,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要将管理工作由“事后动员型管理”转为“事前预防型管理”[2],把积极主动的防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便在风平浪静之时,也应时时保持忧患意识,断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诱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何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呢?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做好做细。

首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系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及相关的知识,广泛关注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在预防突发事件中做到厚积薄发、有的放矢。将不同突发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门别类地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方法和策略,着重关注那些相对频繁发生的事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予以重点防范。同时,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预见力,及时把握住某些事件发生前的前奏,对预防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时时为学生敲响警钟。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加强法制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一方面,要求他们自觉遵守法规法纪,不铤而走险,不以身试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另一方面,告诫他们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不能感情用事、伺机报复,应懂得采用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使他们能够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恋爱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的挑战[3]。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理论和技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学会逃生的手段,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

再次,辅导员要积极深入学生中去,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千万不要以老师的身份自居,扮演令他们敬畏的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这样往往容易拉开和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令他们敬而远之。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经常主动到教室、宿舍、食堂找学生聊天、谈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成长过程、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内心的想法,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成为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值得信赖和倾诉的对象,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尤其是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4]。积极发挥好学生与学校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广泛征求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如对学校食堂、医院,以及一些制度、管理规章的看法,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学校的一些措施,同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保证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增强学校和学生之间更好的理解,实现人性化管理。

最后,建立一支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获取信息,密切关注一些异常情况,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以便能够对一些有危机苗头的事件提前加以排解、根除。

二、防微杜渐,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

一个事件的发生大都是由初级阶段逐渐演变到复杂阶段,不同阶段所带来结果的危害性也是相应地从轻微到严重。当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之后,比如SARS、H1N1等流行病事件,学生罢课、非法游行等,只有尽快把事态控制在刚开始发生、发展的阶段,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因此,辅导员在做到密切掌握学生动向的基础上,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机警的判断力,善于捕捉、分析突发事件的一些征兆、现象,当机立断,及时上报,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控学生的情绪,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5],防止事件进一步蔓延、恶化,把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降至最低。

三、运筹全局,沉稳应对复杂的局面

面对错综复杂的事态,辅导员既要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是非标准,又要具有有效、快速的协调组织能力、整合群体智慧能力和果敢拍板能力[6]。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以迅速控制事态为目的”和“以最小危害代价为原则”的理念,沉着冷静,灵活应变,迅速掌控局势。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临危不乱,避免紧张、激动及情绪失控而乱了阵脚,本着“以学生的人身安全为本”的原则,沉着指挥,积极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如保卫、医院、消防等,展开行动,力争使危机、伤害降至最低。

迅速了解整个事态的情况,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平时所掌握的信息,多方面、多层次、多个角度分析,判断事件产生的原因、范围、性质和走势。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住局势。同时,即刻向上级报告,并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正确控制信息、引导舆论,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防止谣言四起。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捷,“一石激起千层浪”,纷乱的话语很容易导致以讹传讹,引发校园的恐慌和社会的哗然,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配合学校,及时澄清事实,正确引导校园舆论,化解公共危机。

总之,在整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做到:(1)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懂得安抚别人的情绪。突发现场大家都处在情绪激动的状态,如果辅导员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则不仅难以安抚学生、平息事件,反而会起到推波助澜、适得其反的作用。对于情绪激动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有效的说服。(2)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采取安全稳妥的手段,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危害。(3)保持良好的沟通力、协调力,迅速控制大局,防止事态持续僵化或愈演愈烈。

四、亡羊补牢,妥善处理安抚工作

善后工作的稳妥与否,关系到事件最终是否成功化解。坚决防止后期处理不当,致使矛盾重生、争执又起,避免再次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避免推卸责任,给学生、家长和社会一个合理满意的交代并寻求他们的谅解。以坦诚的态度,协调各方面利益,做好善后安抚与恢复工作。尽可能满足学生、家长合理的要求,尽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安慰和帮助,以抚平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创伤。同时,协助安排学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保障他们能迅速摆脱内心深处的阴影,尽快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五、举一反三,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事态得到平息、问题得到解决,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在这个事件上工作的结束,痛定思过,更多的需要去深刻反思不足,去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一方面,要结合事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用深刻的教训给他们以警示作用,提醒他们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及时进行总结工作,认真探究事件发生的起因,深刻反思事件处理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推测类似事件可能发生的情况,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预防体系,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预防。同时,做好事件相关细节的档案保存工作,使后来的学生工作者有道可循,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总之,高校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上,要坚持把积极预防作为工作的重心,努力把突发事件的爆发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当突发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后,要从容应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合理化解危机。为学生的安全、高校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尽力尽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传盛.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0,(02):187.

[2]段艳.试论从“事后动员型”向“事前预防型”危机管理模式的转变――一起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与启示[J].消费导刊,2009,(11):148.

[3]王宏武.浅谈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作用发挥[J].新西部,2010,(08):155-156.

[4]侯双霞.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69.

第2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供血科;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52-01

所谓突发事件就是指骤然的事件,一般可能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于血站供血科而言,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供血科正常供血受到影响,对患者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1]。因此,供血科需要制定相关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而有效保证血站的正常运行。

1 加强日常血库库存管理以维持血液库存量的最佳水平

最佳库存量就是指实现血液充足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对过期报废血液量进行控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对未来供血情况进行预见,从而对血液进行合理采集或者加工,有效保持最佳库存量的维持。加强日常库存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是紧急情况下安全输血的保证。

2 库存平衡保持

2.1 红细胞库存平衡:统计血站红细胞总库存量和各型库存量,库存量达到预警线,及时上报采取调控措施

2.1.1当库存量或各型库存量达到预警上线时,应限制血液的采集;当库存量达到极值上线时,应停止血液的采集,以减少血液过期报废或避免血液保存设备不足。

2.1.2当库存量在最佳库存量时,既能保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又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血液的过期作废。这时需要我们观察每日采血量和发血量,关注库存发展趋势,酌情对血液进行采集和发放,以维持血液库存量在最佳库存水平。

2.1.3当库存达到预警下线时,应积极进行血液采集,并根据各医院的用血情况用血量调整各医院的供血计划,减少备血量,以提高库存水平;当库存量达到极值下线时,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保证急诊急救用血,并要求临床科学合理输血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输血[2],同时血站应启动《采供血应急预案》,迅速补充库存量,以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

2.2其它产品库存平衡

2.2.1冰冻血浆库存平衡

科学调控临床用血保证血浆的最低库存量

2.2.2冷沉淀凝血因子库存平衡

接班人员查看库存量,各型冷沉淀接近最低库存量时,通知成分科制备。每天库存上报。

供血科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对血液库存情况进行汇报,并将其发放至采血科、宣传科、业务科及主管领导。根据库存情况做好相应处理。

3 建立相应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启动

3.1重大灾难或突发事件的用血情况通报

接到通报应立即上报,需要联系各大医院以及救灾组织,从而对需求血量进行大致了解,并记录和统计各个血型的需求,将现有库存情况和临床用血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供血科要调控血液的发出,防止供应失控。在血液库存不足时,做好医院的协调,保证急诊急救用血,择期手术的病人动员其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来互助献血。对符合自身献血条件的患者动员开展自身输血。站领导根据事件情况启动采供血应急预案。借助新闻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启动应急预约献血机制发挥固定团体无偿献血者的作用[3],特殊情况,由领导小组报请卫生局、省卫生厅申请血液调拨。

3.2供电故障

我站具有双电路和发电机,供血科当班人员发现停电立即通知总务科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减少开启储存血液冰箱次数,确保冰箱内储存的血液保持在正常温度。 供电恢复后,当班人员和总务科人员一起核查所有设备的电路是否恢复正常。

3.3 储存血液冰箱故障

合适的储存温度对于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储血冰箱发生故障当班人员立即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 如超过储存温度后不能修复,起用专用储血备用冰箱,迅速将此冰箱的血液全部转移到运转正常的储存血液冰箱内。冷库发生故障后,通知设备科维修,同时报告业务科,协调使用低温冰柜储存血浆。

3.4计算机网络故障

当计算机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当班人员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如为轻度故障确认马上就能恢复时,供血科工作人员向取血人员说明情况并做好血液出库准备,等待故障解决后并对照审查后则可以进行发放;如为严重故障短时间内不能排除或临床急诊用血时,采取用手工方法将血液出库。将预发出的血液,登记在《手工发血记录单》上,准确记录所发血液的血型、品种、成分码、献血码、血量、采血日期、单价。按项目填写清晰、完整,填写两份。此项工作由两名供血科工作人员完成,一人核实填写一人核对, 清点、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签字确认,双方各保留一联《手工发血记录单》。现金取血凭《手工发血记录单》交费后,领取血液。记账单位保留《手工发血记录单》。

微机故障解除后,及时将《手工发血记录单》上的血液,微机出库,打印《保定市中心血站血液出库单》。 记账单位核对《手工发血记录单》和《保定市中心血站血液出库单》,确认后重新在《保定市中心血站血液出库单》上签字。

4 统计与评估

突发事件得到处理后,需要对血液库存量以及发放进行记录和统计,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对用血需求进行评估。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需要对每次的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不断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程温文.浅谈突发事件中供血科的应对措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4(22):373-374.

第3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 原因 策略

据说,17世纪第一只黑天鹅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以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人们谈话以及写作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此后,就有人用“黑天鹅事件”来代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突发事件。近年来,“黑天鹅”频频光顾。从2003年的非典一直到今天各地的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近年来突发事件多发频发,它的原因何在?如何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的策略有哪些?本文试从这两处落笔解决问题。

一、目前我国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与背景分析

(一)我国地理环境复杂 自然灾害频发

从自然的角度分析,我国地貌复杂,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难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有70%以上人口,80%以上工农业和城市受到各种灾害严重威胁,2/3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位于地震高危区。全国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3/4的工农业产值,而两岸许多地区的地面都处于洪水水位以下。与此同时,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又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安全隐患也很多。可以说,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基础设施的落后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人为灾害频发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凸显,具体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容易形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果可见一斑,可谓是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但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矛盾依然存在。公共价值分配的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公平与正义问题、发展与平衡问题;就业、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凸显;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不足等等也都是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此外,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加大。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说过:现代性孕育着稳定,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不稳定因素。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更多地出现在社会由非现代化向现代化过渡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风险社会之中,风险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风险是现代化的产物,是人为的风险。不论是交通事故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核危机问题,这些更多的是与现代化有关系,跟人的活动有关系。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策略

(一)强化危机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具体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部分人群的教育宣传工作:

1、加强领导干部减灾教育。

总书记在2008年1月30日曾做过重要批示,他谈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到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是首当其冲的,亲临现场指挥救援。他们对灾情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减灾知识的掌握。如果此前没有相关知识的了解,遇到危机灾难自己首先先自乱阵脚,更不必说组织群众展开救援工作了。所以说对领导干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减灾教育及培训不仅需要而且必要。

2、加强市民减灾教育。

应对突发事件,说到底是我们社会每一个人的事。事发后,政府会尽最大的可能来救助,但最后生命财产损失的痛苦,还是需要具体的个人和家庭来承担。所以,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政府的努力很重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市民的防范危机的教育与宣传工作,通过发放防灾知识传单,讲座等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当然我们普及防灾知识可以形式多样。

3、加强学校减灾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我们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广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我们看日本由于地震较多,所以他们非常注重防震知识教育,从小学就抓起来,很小的孩子遇到地震,都知道怎么办,如何准备、如何逃生、如何自救。我们看纪录片,日本发生地震后,日本人就抓紧躲在桌子旁边,地震停下来摇晃了,他就出来收拾好桌子继续上班、学习,不会惊慌失措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害。这是因为,日本人从幼童入学开始就一直在学校受到危机应对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小学六年教育课程中就有近40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涉及此类问题,它们分别被安排在地理常识、历史启蒙、人与自然、国文等课程中。而到他们大学毕业进公司工作后还要继续教育演练。此次大地震我们应该已经从电视中见证了这一成果,因地震死亡的人数不过几人,更多的死亡人数是由于海啸所引发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干部教育以及普法教育全过程中都将应急教育与演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安排在内。

(二)坚持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当危机来临时,领导者一定要首先考虑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第一位的。科学发展观讲求以人为本,我们处置突发事件也应讲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始终摆在第一位。所以,危机来临时,我们要考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人民的安全问题,而不是经济效益或是其他。

2、第一时间原则

(1)在突发事件中,领导者魅力的最好展现是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稳定人心。汶川大地震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慰问灾民,了解灾情。领导干部亲临事件现场,不仅会给大家带来心理上的稳定作用,更能随时掌握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变化了的情况,迅速控制住事态发展,从而使领导者的指挥决策减少失误,保证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

(2)当然第一时间同时也包括第一时间权威信息的内容,及早避免社会恐慌。在汶川地震中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特别到位,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国应急管理信息的典范。地震发生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在第一时间通报了地震消息,各大媒体更以全天直播形式报道灾情和救灾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多次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向我们的公众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这些做法让我们的受灾群众和广大民众全面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害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了解了此次地震产生的原因以及科学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稳定了民心,凝聚了民意,避免了社会恐慌。

3、协同应对原则

由于各个部门工作性质不同,职责不同,各自的利益取向也有差异,各自需要介入的方式和程度也不相同,还没有合作就可能会出现各行其是的状况,不利于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因此各个部门的协调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有效地协调可以把个体力量转化为整体力量,从而发挥整体的最大优势。因此,各相关部门、领导者、公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在突发事件时的协调配合,发挥众人拾才火焰高的优势,将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的环节降到最少。

第4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网络突发事件;面向过程;网络社会;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43-5

Study on the Happening, Evolution and 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Network Emergency in China

Zhang K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Network emergency is a new type of emergency. As occurring frequently, network emergency has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e happening of network emergenc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oming of network society. Network emergency is not only a process, but also a system under constant interaction of network and social reality. Network emergency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e big environment of network society. We need to change our way of thinking from traditional object-oriented to process-orient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grasp network emergency. When responding to network emergency, we should take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network emergency; process-oriented; network society; responding mechanisms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的飞速膨胀,一种新类型的突发事件“网络突发事件”开始不断增多,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影响不断扩大[1]。随着网络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其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首次提出了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由于网络突发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后果意外性强等特点,使得如何应对和处置网络突发事件不仅极具技巧性和时效性,而且风险性也很大,这给政府的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和和谐社会建设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 网络突发事件产生的背景与缘起

网络突发事件的产生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密不可分的,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也必须放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来进行。

1.1 网络社会的到来及其特点与后果

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发展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密不可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始于1994年,中国开通了第一个互联网节点,被国际上正式认可为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2]。之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和普及就一直处于不断地提速推进之中,特别是到了21世纪之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惊人(见图1),网民数量呈直线上升状态。2008年,中国的宽带用户首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达到了8 337万户,截至2011年,中国的宽带用户已达到1.56亿户[3]。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4]。从数量上说,中国已经名副其实的进入互联网的时代。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标志着网络社会在我国的到来。透过互联网的普及率、宽带用户和网民规模这一系列数字的飞速膨胀,我们还发现,由于互联网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网络社会也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断互动中逐步从线上到线下,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现有社会,网络社会的到来已经潜移默化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

一是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更易引发人们的倾诉与宣泄,带来更多不安定隐患。二是网络开放性、即时性、包容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侵蚀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威与权力。三是网络超越时空的特性,让对爆发的同类事件的关注更容易累积形成焦点。四是网络全方位联通的特点,促进了网络群体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1.2 网络突发事件的内涵与缘起

网络突发事件的产生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密切相关的。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知道,网络突发事件首先是“突发事件”,但其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突发事件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在于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通过对近年来一系列网络突发事件的分析可知,网络突发事件产生的基本路径是:现实初始事件网络酝酿与传播线上、线下的事件爆发。

综合已有相关研究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定义,本文尝试将其定义为,网络突发事件是指某一特定社会事件,通过在网络上的传播与酝酿,经过网民持续的关注与互动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导致线上和线下的一系列行动,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危害或威胁,需要政府及时应对解决的事件。

2 网络突发事件的演进规律分析

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各项改革都走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社会也处于一个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频发期,其中网络突发事件的频发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矛盾冲突频发的一个镜像反映,更使网络成为一个现实社会矛盾冲突的聚集器、放大器,成为网络社会到来的一个典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事件一旦刺激到网民大众的敏感神经,就会立刻成为网络舆论焦点,演变为网络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包容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彻底打破了以往的信息垄断状况,在发挥了还原真相作用的同时,亦大大增加了在事件传播、聚焦的过程和途径中导致事件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另一种方式的真相被遮蔽,我们称之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效应。网络传播特殊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发生以后,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产生的对事件真相本身的一种偏离现象,这又可以具体区分为物理效应和社会心理效应。物理效应主要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和网络传播特点而导致的传播中的客观变化,比如事件的放大、扩散、衍生等;社会心理效应则是指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特点所引致的网民在心理上的变化,这主要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群体极化、塔西佗陷阱、沉默的螺旋等。

2.1 网络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物理效应

2.1.1 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被放大,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

现实中发生的各种特定事件并不一定会演变成网络突发事件,其只有在与当下社会情绪切合时,才会在网络上得到关注与呼应,从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现实中一系列社会问题所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的累积是原动力,而某一事件在网络上被聚焦和爆发,可能反映出现实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络在关注突发事件的同时,也关注了其的背景因素,而事件的爆发和放大也正是在这种连带效应下发生的。近年来的一系列网络突发事件,几乎都被不同程度的放大了。比如2013年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从网友在网上曝出事故现场照片开始,网络上就群情激愤,认为这是又一起官员贪腐、偷工减料导致的“垃圾工程”,哪怕是最后由省安监局牵头组建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得出了是爆炸位置特殊导致花炮炸断大桥的结论,网友也大多表示质疑,甚至一些自称的专业人士网友根据公布的事故现场照片进行技术分析,认为官方的结论是错误的,是为了掩盖真相。由此可见,网络突发事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正是由于现实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存在和累积,事件在网络传播中的冲击力才会被不断放大。

2.1.2 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议题扩散,问题指向与事件本身产生背离

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产生群体性聚集现象,形成焦点和热点;而另一方面,网络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性使得这一事件所导致的网络关注并不会静止于一点,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不断扩散。比如在2013年周口平坟事件中,初期网友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和破坏、对当地民众朴素感情的伤害。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和媒体相关报道的不断深入,网友们逐步把关注点放在了个别官员的媚上欺下、以平坟所得土地牟利和强迫民意等问题上。而在义昌大桥坍塌事故中,网友的关注也有一个扩散的过程,从最初对大桥质量的质疑转移到后来对事故赔偿中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同命不同价的关注上。

2.1.3 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的过程之中由于策略失当、反应迟缓等的影响往往容易衍生出其他事件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信息被垄断的局面,官民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也使得通过单一信息管控方式来处理突发性事件再也无法奏效,而且如果再延续使用这一方式反而会衍生出其他的更为严重的事件。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可能通过网络暴露在民众面前,在不知不觉间成为被围观的对象,因此官员们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任何不当言行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突发事件。比如2009年发生的“替谁说话”事件,本来记者前去采访是调查关于经适房用地违规建别墅事件的,可是时任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的逯军一句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的质问,让此事件迅速转向和发酵,衍生成了另一件新的突发事件,而其的恶劣影响远甚于原事件。可以说相关部门拙劣应对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策略和大众舆论对公权力的不信任,促使了衍生事件频繁出现。

2.2 网络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心理效应

2.2.1 在现实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累积的不满情绪会借突发事件在网络的传播而聚集、爆发,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概念是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出来的,指个人本已存在的倾向性会在群体中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激进。在网络社会,网络具有的全方位联通的特点,使得在网络上极容易发表观点,极容易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志同道合”者,“群体极化”现象又再次被放大了。比如2014年发生在郑州公交车上老人因让座纠纷扇年轻人耳光之后猝死的事件,由于媒体在一开始报道的时候都提到老人让小伙子让座,还打了小伙子而小伙子并未还手,网络上的舆论倾向就一边倒的咒骂那个死去的老人,并且认为小伙子没有过错,老人是自作自受活该。尽管之后经警方调看车里录像表明,当时确实有纠纷,并且老人和年轻人都有动手,并不是像之前说的老人单方面动手,可是在网络上还是对老人骂声一片,坏人变老了等说法纷至沓来。这种情况尽管有之前媒体的错误报道对民众的误导,可是后续正确的报道却依然无法扭转舆论,这就主要是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的。可见,累积的社会负面情绪往往会借助于突发事件得到宣泄,而由于之前所形成的民众的一些固有观念、心态的影响和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使很多时候,事件的真相往往变得不被关注,借助于这一事件网友们来表达和宣泄自身的不满反倒成了真正的目的,而这也容易将事件的爆发力和破坏力推向极致。

2.2.2 网络的开放性与全方位联通性会让突发事件在网络上传播时出现某一个观点日益凸显而其他观点被不断削弱的情况,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德国政治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舆论传播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在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时,如果自己秉持的观点与周边人们的观点都一致,受到周围舆论的支持的话,他就会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所持有的观点与周边人的观点不一致,自己的观点甚至受到了周边人群和舆论的反对与攻击时,个人就会保持沉默以符合周围舆论的观点,哪怕自己并不赞同。对于被孤立的恐惧表现为一种驱动力,它促使沉默的螺旋启动起来[5]。这个理论说明了大众舆论传播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与效果,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在网络社会下,沉默的螺旋效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从微观上看,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不在场性等特点,使得以往发生在传统公共媒介方面的沉默螺旋有了部分的消解,很多个人为了追求新奇、个性和标新立异,往往会在网络上提出很多与主流大众观点不符合的意见和观点,并且也乐于如此,而不怕会有现实传播当中所遇到的压力和孤立,但是这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个体独立的、碎片化的行为现象;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看,网络传播中往往还会产生占据优势观点与意见并压制其他观点之势,这种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被大大加强了。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网络水军的原因,无论事实如何、无论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如果一开始就能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场,众口一词的传播一个观点与意见,并且对其他意见进行攻击与诋毁,这样就能很好地造成一个“沉默的螺旋”,让网友们哪怕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也会迫于压力不进行表达,转而沉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舆论的“造势”。

2.2.3 网络社会的到来打破了以往信息垄断和单向流动的局面,政府在信息控制上的强势地位不复存在的同时,又加上转型期社会累积矛盾的集中爆发期的到来,政府的公信力一落千丈,“塔西佗陷阱”问题日益突出。

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理论一般认为是古罗马时期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所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当政府失去公信力的时候,无论政府的政策是好是坏,政府是在说真话还是在说假话,都会被人民认为政府的政策是坏的,政府在说假话。网络社会的到来打破了以往政府对信息的一元垄断,信息的也由以往的单向度变成双向互动式,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即时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人人手中都有手机,人人都有博客、微博、微信等等联通的平台,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信息的传播无孔不入。可是政府却并没有做好如何应对的准备,在一系列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应对迟缓,信息能力低下,最终让政府的公信力大幅下降,民众“老不信”、“就不信”的现象十分突出。

从2003年SARS爆发初期政府应对不利,有意拖延甚至阻碍公布消息开始,政府的公信力就被严重削弱了,虽说之后政府应对、补救措施积极,也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信息制度,但是之后的中国也逐步进入了社会矛盾的频发期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期,不仅政府的信息控制难以为继,而且各类突发事件也是层出不穷,自然各种的应对失误也是不断出现。

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不仅让三鹿公司最终倒闭,更是对中国整个奶制品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特别是在最初报出这个消息时当地政府不仅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反而一直在阻止、拖延公开消息的举动,更是让政府的公信力大跌。2011年7月份高铁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当时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针对记者关于掩埋问题的提问,说出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之类的雷人言语,也让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塔西佗陷阱的持续发酵,使得民众都习惯性地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食品药品安全、强拆纠纷、交通安全等等都下意识的归结为政府的问题,政府不公布消息会猜测,公布了消息仍会猜测,越是政府说的越不信,越是小道消息越相信。

2013年6月份开始,公安部统一组织部署的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专项活动展开并成效显著,让大批网络谣言被粉碎和遏制,但是,这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只有真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让人民愿意相信政府,让政府值得人民相信,让真实的信息得以顺畅的公开,才是遏制塔西佗陷阱,让谣言在网络彻底消失的治本之策。

3 线上与线下: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分析

网络突发事件是缘起于线下,酝酿、传播于线上,最后发展演变成为既有线上又有线下的事件爆发。因此我们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时候,也要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来同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3.1 线下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策略分析

网络突发事件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在网络社会到来的今天,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信息在网络传播的规律会客观上过度聚焦和放大事件本身,但是缘起于现实社会的事件本身,形成于现实社会的网民的不满情绪却是网络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本,因此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线下的措施一定要做好,具体有以下几项:

3.1.1 要加强法制建设,将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也是政府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网络突发事件作为一类新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产生、发展、演变机制,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也更为巨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网络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与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与应对。

3.1.2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争取在源头上控制初始事件的发生

网络突发事件总是由一个个的特定初始事件演变而成的,因此如能在线下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就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让初始事件少发生或者不发生,那网络突发事件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少了。

3.1.3 应加强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专业组织建设

网络突发事件具有社会后果不确定性强、涉及领域广泛、时效性强、应对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组织来专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可以在省级政府成立网络突发事件应对领导小组,让其协调各相关部门,调配资源,在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在领导小组之下可以再设立网络突发事件预警监察小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恢复小组和一个专家顾问库。

3.2 线上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策略分析

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仅仅是网络传播的问题,而是现实社会环境、初始事件本身、网络和应对不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现实中各种初始事件的频繁发生没办法一下子就消除根治,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大工程。但是网络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系统性的同时,其也具有面向过程的特性。一个初始事件从发生到最后在网络上引爆为网络突发事件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是具有一些特点和规律性的。因此我们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性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对初始事件在网络上酝酿形成网络突发事件的这个过程之中就进行提前的介入和干预,那么阻止其爆发成为一个网络突发事件,阻止其转化成为公共危机,这是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线上应对措施,防止初始事件在网络传播中被放大,避免议题的扩散和衍生;做到既发挥出网络舆论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又让消极影响和风险不会被无端放大,将网络突发事件以及其内部所带的网络极端情绪规制在一个社会允许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2.1 要加强对相关信息的主动、及时披露,建立健全官民之间的互信互动机制

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中一个最具有危害性的群体心理机制就是“塔西佗陷阱”,而导致这一陷阱的最根本问题就是政府公信力乃至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所呈现出的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要想重建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整体信任度,就要求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积极主动地去及时、全面、公正、客观的披露信息,与民众之间建立一个互信和良性互动的机制,政府只有相信民众深入民众,主动进行交流才能让民众消除对政府的疑虑、不信任和误会。

3.2.2 要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对网络舆论积极引导

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最关键的是要在其形成之前就察觉到,然后进行提前的介入、干预而不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已经发展成为线上线下行动的时候才去想应对之策。所谓“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作为线上举措,我们要在初始事件在网络上传播酝酿时期就有敏锐的觉察,然后进行积极地介入。但这里的介入应该是积极的舆论疏导和引导,及时的公布事件的真相和调查的进展,做到信息的公开,让谣言止于真相,让激进归于理性,而不是进行简单粗暴的删帖、屏蔽、踢人这类行为。

3.2.3 要建立一个跨部门多层级的网络突发事件信息监控预警指挥平台,这是网络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重要环节

对网络突发事件信息的监控预警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来完成的,只有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信息指挥平台,才便于实现实时的信息共享和及时的事件应对。因此建立一个纵联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横跨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网络突发事件信息监控预警指挥平台,并实现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联通联网,能够有利于相关部门的信息搜集与整合,确保全国范围内的网络突发事件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集中起来,保障信息传递的通畅和共享,实现网络突发事件的监控预警、及时应对。

参考文献:

[1] 叶金珠、佘廉.网络突发事件蔓延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2(3).

[2] 陈潭、罗晓俊.中国网络政治研究:进程与争鸣[J].政治学研究,201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国际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32.

第5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摘要】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企业新闻发言人以及突发性事件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的新特征和我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现状及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突发事件企 业新闻发言人 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概述

1、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即以互联网、手机为主要传播媒介,运用微信、网络论坛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接收、反馈信息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教授认为,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卫星电视、数字化和多频道化、多媒体和网络化,这三个领域也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①新媒体环境下,微博等以微内容为主要标志的“自媒体”传播形式正在为更多人熟悉和使用。

2、突发性事件

根据我国2007 年11 月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②

2006 年1 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与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分类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被分为自然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故;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几种主要不同类型。③

突发性事件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极为迅速,事件造成的后果一时无法估计,也难以应对。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阶段性、扩散性等特点。3、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的新特征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增加了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可能,并且其发生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更具复杂性、未知性。比如2013 年4 月20 日的雅安地震,地震波及周边省份,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和社会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许多矛盾也逐渐显露,处理不当,个体或者某个企业的突发性事件很可能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的危机。2010 年1 月23 日至2010 年11月5 日,富士康发生14 起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尼葛洛庞帝说:“我们正处于‘沙皇退位,个人抬头’,‘消解中心的时代’”。④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的信息传播不再沿着某单一方向流动,而是向多个不同方向同步流动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概述

1、新闻发言人制度

1983 年4 月23 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新闻人员,其职责是就政府或本机构责任范围内的重大现实问题,或举行新闻会,或约见记者,提供相关的新闻事实、阐释相关的立场、观点,介绍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的对策措施,并作为团体或者机构的代表回答记者的提问。⑤

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往往是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传媒的产业化、大众化联系在一起。

2、企业新闻发言人

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以企业为传播主体,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传播客体,通过、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企业信息和重要新闻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它是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

如今,信息成为一种宝贵资源,企业希望通过公布信息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社会舆论施加影响,并借此改善企业形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事件现状及问题

1、企业应对突发性事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企业家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很多企业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一些设立新闻发言人的企业很多只是流于形式,既不专业也不系统,并没有发挥新闻发言人的真正作用。⑥

面对媒体,企业并不善于主动沟通,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在突发性事件面前试图隐瞒、推卸责任,忙于向媒体或公众辩解、声明,使企业和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诚信和道德受到公众的质疑。企业内部对企业新闻发言人缺乏有效的管理,企业新闻发言人体制混乱,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意识也比较淡薄。

2、政府在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发言人制度过程中缺乏引导和鼓励,相关制度和规定只是见于各类法律和条例中。面对突发性事件,政府和企业往往会措手不及,甚至出现相互推诿责任或出现官商勾结,隐瞒事实真相的情况。

2013年4 月微博爆料山东地下水污染,媒体曝光了政府部门为应对媒体采访事先给排污企业通风报信的文件。面对种种质疑,企业不否认也不澄清的态度暴露了企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漏洞和不足。

四、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英国企业及其各部门,十分注重与媒体的有效沟通,重视信息与宣传工作,不遗余力地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

首先,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英国企业会在符合国家和企业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信息。

其次,相关的法律制度能够保障信息及时、准确的。2000 年英国通过的《信息自由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有积极主动地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这就充分保障了信息的有效。

另外,英国企业设立企业制度如企业新闻发言人保障信息的及时、准确,而且企业要求参与处理突发性事件的部门在消息前统一口径。

美国企业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十分重视。美国企业家玛丽安娜·拉斯马森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处理好消费者的投诉= 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 增加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倾向= 更高的利润。⑦

企业新闻发言人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能够妥善处理,积极应对,及时准确地公布信息,反而能够借突发性事件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者,不但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也能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1、健全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机制

首先,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强化企业的危机意识,及时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和成长问题,化解内外部矛盾。

其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媒体与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对外部咨询、质疑等须及时做出反馈。

2、创新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方式

首先,加强企业新闻发言人团队建设。企业新闻发言人须有一个分工明确、高效规范的工作团队,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的。

其次,应对媒体与公众的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在召开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会时,面对尖锐尴尬的问题,企业新闻发言人可以采用委婉的方式作出回应。

另外,企业领导或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独特优势,第一时间相关信息。

3、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加强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企业与公众信息交流的桥梁。企业发言人要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准确及时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尽可能减少突发性事件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传统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理念和思维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同时,媒体和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面对突发性事件,企业新闻发言人如何更好的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目前许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探索企业新闻发言人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影响》[J].《现代传播》,2003(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2011/08/16.http//gov.cn/flfg/2007/08/30/content_32593.htm

③邹建华:《如何面对媒体—政府和企业新闻发言人实用手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④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3:25

⑤喻国明,《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N].《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⑥彭化英,《企业新闻发言人强化企业危机公关能力》[J].《东方企业文化》,2010(5)

⑦徐浩然,《中国企业急需建全“新闻发言人制度”》[J].《现代企业文化》,2009(4)

第6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突发事件属于突然爆发的紧急事件,主要集中在心理疾患、群体行动(体育竞技、校园文化活动)、招生就业、校园安全与事故等方面。

2 校园面临的安全形势

2.1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

中国社会调查所2016年10月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调查显示,超过25%的被访者曾有过自杀念头。同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2017年5月8日-16日,某市高校连续有5名学生自杀,于此同时,黑色5月某省高校也有13名大学生自杀。大学生自杀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现每40秒有一人自杀,中国每2分钟有一人自杀,有8人自杀未遂。

第一,大学生刑事犯罪逐年增多。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实习的大二学生,被发现死在宿舍楼的楼梯口,脖子上被开了一个大口子,胸前被扎了好几刀。4楼与3楼之间的楼梯上,到处都是死者的血迹。凶手是其同学,因恋爱纠纷。第二,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近几年凸现增多,在06年一年当中,全国公开报道有8所高校发生学生严重的群体性事件。第三,学生还不起网贷引发突发事件也非常严重。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向媒体反映,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学长以兼职刷单的名义让他们从各种“校园贷”上借钱。但事成之后,学长没有信守承诺、按时还款,导致他们每天被各种贷款公司催债,根本没法儿安心上学。这次校园借贷风波至少涉及88名在校大学生。

2016年11月23日报道某师范大学226名学生陷网贷诈骗。2016年3月9日,郑州一21岁大学生,因无力偿还60万元网贷跳楼自杀,因该学生用28名同学身份信息贷款,该款是否应由28名同学承担引发纠纷。这些个体或群体的突发性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尤其引起了中央领导对高校频发群体事件的高度关注,这给社会也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

2.2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首先,应对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的程序应该是层层上报:辅导员,院系领导,校学生处、保卫处、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主管领导,教育厅有关主管部门。上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起因,人数,事态发展,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有何建议等。总的来说就是,第一时间通报信息的原则,第一时间处置的原则,防止事态扩大化的原则。

其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的方法是坚决贯彻党委的意图和处理事态的方案和要求:一是坚持面对面处理的原则,处置要果断、坚决;二是坚持抓学生骨干的原则;三是坚持分化瓦解、打惩恩施的原则;四是坚持保密、必要隔离的原则;五是坚持不说过激话、不 做过激事的原则;六是坚持处置过程和效果及时汇报的原则;七是坚持必要时依靠公安机关的原则。

3 典型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

3.1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案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局面;现场疏导;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救治,学生干部陪护;报告上级领导;调查冲突原因、经过;科务会讨论:区分各自责任,过错大小,提出处分建议及医疗费用赔偿等问题;找当事人谈话,协商并制定赔偿方案。做通双方思想工作,防止打复架;找违纪学生谈话,告知处分、处分依据、申诉及申诉期限;对事发班级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3.2大学生网贷的处置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在校园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借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成立一家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甚至有些网贷平台鱼目混珠,合法性无从考证。直接一点,校园贷就是普通民间借贷的“校园版”,校园不良网贷是披着马甲的“高利贷”。

校园贷的分类: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分期乐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几乎都是不良网贷);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几乎都是不良网贷);阿里、京东、淘宝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如何防范校园不良网贷:擦亮眼睛广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找准组织广大学生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只要上学有经济困难,国家和学校都会提供适当的帮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解决突发临时困难问题,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解决综合能力和生活补助问题,以勤工助学等为主。理性消费广大学生要培养勤俭意识,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

4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

第7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公众认知;情绪机制;TDF模型

现代城市是人类活动与信息交互高度密集的空间会聚中心,由自然环境或人类自身因素引发的某些突发事件,不仅会对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容易导致大量的公众负面情绪。尤其,在日益发达的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上述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进行大面积传播与扩散,在人们有限的认知基础上受到各种传言甚至谣言的影响,极易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次生问题。因此,在对上述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上,除了应遵循防止负面影响扩散和合理、合法的原则以外,还应该考虑到公众的情绪及其对认知、理解和接受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并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为。

一、城市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公众影响

现代城市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汇聚和信息交互高度密集的空间载体,城市系统在日益复杂和发达的同时也不断显示出其脆弱性,各类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将带来一系列连锁,还表现在由此引发的广泛性社会负面情绪,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一)突发事件影响人类的三个层面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突发事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物理层面、信息传播层面和社会心理。其中,信息传播是最活跃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层面,对社会心理和物理层面又具有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关联。因此,深入研究并把握城市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规律及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对于上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关键性意义。

按照传播主体与传播方式的不同,城市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包括人际传播、政府与媒体播报、网络自发传播三种方式。尤其在城市高度发达的媒介网络下,上述信息的传播已经呈现以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通讯网相互融合为主体的复合传播模式,其传播力度和影响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在互联网上通过各类社交媒体所形成的关于城市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不仅体现了信息传播的群体性活动,而且反映了对相关事件的认知、态度、评价和对上述信息的再加工,对社会公众的心理与行为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五个阶段

城市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舆情潜伏期:事件发生并对现场的人、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相关信息尚未进入网络空间;(2)舆情酝酿期:事件信息已经发送到网络空间,并引起了网络社交媒体的关注和评论,信息被再加工并呈现了扩散传播的趋势;(3)舆情爆发期:事件信息被大量转载、评论和再加工传播,引发了广泛密集的议论高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4)舆情消散期:事件渐渐平息,舆论削弱直至没有,一切相关活动慢慢停止;(5)舆论影响期:事件发生以后对社会所产生的长期影响。

(三)突发事件情景依赖的建模框架

突发事件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时空变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不断变化的情景刺激而带来的网民心理认知、情绪反应及其行为意愿的复杂影响,具有典型的情景依赖特征。近年来,很多学者运用小世界网络模型、信息扩散动力学模型、传染病扩散SIS(Susceptible, Infected, Susceptible)模型等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作了大量研究(Watts D. J. et.al, 1998; Moez Draief, 2006),[1][2]还有部分学者通过数据挖掘和案例分析揭示了真实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的复杂特征(W. Bachnik, S. Szymczak et al., 2005; Flavio Chierichetti et al, 2010)。[3][4]总的看来,仅仅通过反应事物基本特征的各种理论模型和来源于历史数据挖掘分析所构建的人工模型系统,都难以在开放式、不确定性变化环境下对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给出很好的描述并进行准确地预判。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中科院王飞跃研究员提出的基于ACP(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的社会计算方法框架下(王飞跃, 2011; 王飞跃, 曹大军, 曹志冬, 2011),[5][6]提出了新的TDF(Theory-Data-Feedback)建模分析思路,将机理模型(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数据模型(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历史及现状特征)和社会调研反馈模型(反映了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变化的预期及反应规则)进行综合,通过人工社会系统与真实社会系统相关信息的交互迭代及并行演化分析,可以获得与实际真实环境下更为接近的现状描述及其趋势预判,图1为TDF建模分析框架:

上述建模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扩展为KDR(prior Knowledge-existed Data-future Response)方法,为突发事件网络信息的传播分析与调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已应用于具有情景依赖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心理、行为影响的各类开放式复杂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中(李宏飞, 2012; 孙策, 2012)。[7][8]

(四)突发事件影响公众的长短周期

城市突发事件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体现在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万熙琼, 2009)。[9]从短期来看,上述影响主要体现在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应激反应中。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里耶认为应激是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非特殊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应激适应综合症。城市突发事件发生时,事件当事人和对上述事件具有较高关注度的社会公众首先会在心理上产生避险警戒并形成直觉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将竭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事件背景、发展动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随着事件信息的进一步披露及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置报道,特别是当上述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广泛传播时,公众的认知、评论会在意见领袖的主导下形成一定的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某种特定的观点或情绪被不断强化和放大时,容易出现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引发非理性的网络暴力等,由此对社会心理和事件的处置带来严重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城市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将对公众安全与信任感、社会情感、政府形象等多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必须构建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相结合的统一应急管理体系,深入把握好上述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及其对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影响。尤其,在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应考虑到特定情境中公众在认知、理解和接受中的情绪机制影响,以便取得更好的应急处置社会效果。

二、城市突发事件的公众认知情绪机制

城市突发事件的公众认知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在上述认知过程定的环境情景刺激、信息的充分性与准确性,尤其是公众的情绪及其群体交互活动都将对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对于突发事件信息的认知是与复杂的脑功能活动及神经生理学机制密切相关的,在相关领域已有众多的学者对上述信息的认知活动特点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在各种特定实验条件下的新发现,尚未形成关于上述信息认知脑心理活动的系统性机制。我们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信息认知模式、传播规律及预警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梳理和归纳,提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认知的脑心理机制模型。

(一)人们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认知是一个动态过程

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有信息产生,这些信息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通过网络途径就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并形成对公众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情绪、情感等外界刺激。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心理活动主要由以下情绪体验和情绪加工两个基本过程所主导:首先,外部刺激的感觉信息通过丘脑可以直接传入感觉皮层,同时情绪信息也可由此传送到杏仁核、岛叶皮层和前扣带回皮层。其中,杏仁核主管恐惧等情绪,能快速地启动身体唤醒与行为反应,产生行为、自主反应和内分泌等内部信号,但其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暂;岛叶皮层负责厌恶等反应,前扣带回皮层主管情绪、认知与注意,这两处的传递相对较缓慢。而外部刺激和反映情绪性身体状态的内部信号(行为、自主反应和内分泌)就在感觉皮层和这三个脑结构组成的神经网络的作用下,使人们初步感受到基本的情绪经验(第一性情感)。其后,刺激信息经由前扣带皮层和岛叶皮层向外侧前额皮层、内测前额皮层和眶额皮层继续传递。背外侧前额皮层负责认知与注意,腹内侧前额皮层和眶额皮层主管动机与情绪评价。背外侧前额皮层、腹内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与前扣带回皮层和岛叶皮层的相互作用,完成情感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传递,使人们产生明确的情绪意识体验,并进一步调控身体的反应,甚至改变人们的情绪体验(第二性情感)。

(二)人们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反应分快慢情绪阶段

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接受是与其选择性注意机制密切相关的,上述信息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具有快速的直觉情绪反应(由第一性情感主导)和相对慢速的理性认知反应(由第二性情感主导)两个阶段,并将产生相应的态度和后续的行为。为了防止后续不良的行为发生,在快速的直觉情绪反应阶段通过有针对性的新的情景刺激是最为有效的调控手段,继而根据接受者的选择性注意机制和接受特性来设计帮助提高接受者理性认知能力的情景输入,有助于使接受者提高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认知和自觉行为能力。

根据上述脑心理机制模型,在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社会调研,获得不同情景刺激下各类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及其后续行为的统计学特征,对上述情绪与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参考以上调研中公众认为最合适的处置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图2为基于脑心理机制的城市突发事件公众情绪管理框架:

公众对城市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认知还与其群体交互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网络空间各类舆情信息的交互、社会评价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人们对受害者遭遇所产生的移情反应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上述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上述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关键路径及其所产生的网络舆情和群体情绪与认知倾向进行实时分析,并预判其发展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三、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议

在现代城市日益发达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到公众对上述事件认知过程中的情绪机制及其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构建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相结合的统一应急管理体系,正确分析、预判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在防止负面影响扩散和遵循合理、合法原则的同时,兼顾公众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及其对认知、理解和接受所造成的影响,以符合公众心理认知能力及其对易于接受模式的方式采取最有效的动态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还须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理性认知能力和相关法律意识,从最大化公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形成对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正确认识的社会自觉行为。

根据城市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公众认知的情绪机制,为了进一步增强对上述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应对措施的实际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城市公众的情绪管理机制

城市公众的情绪状态不仅可以为很多社会性突发事件提供预判,还可以为人们对城市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及其应急管理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提供重要的分析依据,也是计算城市居民真实“幸福感”程度的科学方法。通过城市物联网、情景感知、情感计算等新一代智慧城市技术(戴伟辉, 2012),[10]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真实社会的公众情绪进行监测(鄢辉华, 2011; 周维明, 2013),[11][12]还可以对网络虚拟社会所反映的群体情绪进行分析(朱晏城, 2012)。[13]在采用上述技术时,应建立严格的应用规范制度,保护公众的隐私信息。

(二)把握城市突发事件的公众认知特性

城市突发事件的公众认知特性及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对上述认知过程的影响,对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述认知特性与突发事件的种类及特征、发展动态和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城市的公众特点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才能获得可用于指导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管理学的发展,通过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ERPs(脑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和多通道生物信息反馈仪等先进的实验观测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对公众的认知特性及其理解、接受模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获得规律性的发现及重要的特征参数,并应用于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

(三)加强城市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分析

城市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和复合传播等复杂特征,必须在真实环境下通过平行计算和交互迭代仿真分析才能够对上述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给出很好的描述并进行准确的预判。在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构建上述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的分析,为“情景―应对”模式下的应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手段。

(四)提高城市突发事件的公众理性认知能力

在现代开放式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公众既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上述信息的重要社会传播者和社会监督力量。因此,提高公众的理性认知能力是影响其态度与行为、避免情绪性的群体极化现象和做好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公众的理性认知能力首先取决于对政府的公信力,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及时披露事件的准确信息,并充分阐述清楚对上述事件的处置原则,以获得公众的广泛理解。在此基础上,就公众所关注的问题进一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权威专家、事件当事人和公众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话讨论,形成理性的共识与社会行为规范,最终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Watts D.J.et.al,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 world networks [J].Nature,1998(393):440-442.

[2]Moez Draief.Epidemic processes on complex networks-The effect of topology on the spread of epidemics[J],Physica A,2006(363): 120131.

[3]W.Bachnik,S.Szymczak et al. Quantitative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blog networks [J].Acta Phys.Polon.2005(36):3179-3191.

[4]Flavio Chierichetti et al.Rumor spreading in social networks [J].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2010 (11):1-9.

[5]王飞跃.基于社会计算和平行系统的动态网民群体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1):8-17.

[6]王飞跃,曹大军,曹志冬.网络虚拟社会中非常规安全问题与社会计算方法[J].科技导报,2011,29(12):15-22.

[7]李宏飞.金融高频交易数据的KDR建模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

[8]孙策.不确定环境下采购成本的KDR预测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

[9]万熙琼.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机制及其应急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

[10]戴伟辉.情景感知与情感智能:通往智慧城市的智慧之门[J].上海城市管理,2012(4):29-32.

[11]鄢辉华.基于现场观测信息的施工员工情绪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

第8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组织结构升级;外向关联升级;传播管理;驱动策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01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03-05

〔Abstract〕Internet,as a carrier of information,expedites the dissemination of public opinions.The netizen need a outlet for their depression in their real life.Whenever there is a hot issue,their feeling would be ignited,magnified and going to extremes.How to manage public opinion with scientific approaches is one of the crucial issues our government need to deal with.Driven strategy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on was studied via organization upgrade and exterior management upgrade.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survey the recognition level of netizens for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organization upgrade.Scoring method of the fuzzy group deci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A gam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ssist government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on management.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offer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eory and technique support for relative authorities to carry out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Key words〕internet public opinion;structure to realize upgrade;strength the external association;communication management;driven strategy

新媒w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表达个人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也成为公众发泄对社会现象不满的重要途径。经过某一个热点事件的触发,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日积月累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其认识问题的客观性,有时会把一些原本简单、单一、个别的问题放大、极化,从而形成舆情消极表达现象。这类消极舆情的杀伤力极大,传播具有速度快、多向化、互动频繁、影响显著等特点,严重时将损害国家形象、危及社会安定。需要政府管控部门在数据量巨大、多源异构、表现形式多样化、信息结构复杂、分布虚拟泛化的舆情中准确的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势,迅速的去伪存真,对极端情绪的宣泄加以干预,遏制谣言的传播,消解消极舆论场对立,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如何主动的牵引舆情的传播风向,敏捷的应对突发的舆情,何时采用强力的行政管控,成为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网络舆情传播的内部,网民同时具有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接受者两种身份,使得政府在识别舆情传播者上存在困难。网民的传播意图多样:有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抑或是因为个人兴趣等。舆情传播过程动态演化,一些热点问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散播、集聚、热议等阶段,直接到达流行阶段。传播网络拓扑自组织,构成复杂多元、掺杂虚假舆情、具有张力的舆论场。在外部,政府是舆情的管控部门,为适应新媒体这一新环境,管理手段需要从传统的删除、压制等向客观调查,实时官方信息积极利用网络与网民互动等转变。管理方式需要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导过渡,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故本文将从组织结构升级和外向管理升级两个方面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驱动策略。

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Feb,2017Vol37No2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Feb,2017Vol37No21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Kevin[1]研究了传统媒体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孙亦祥[2]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陈福集等[3]通过建立SEIRS传播模型对网络舆情衍生效应进行了研究;顾东晓等[4]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在线信任和沉浸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正向舆情传播模型;王晰巍等[5]以反腐倡廉话题为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新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方式;黄微等[6]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进行研究;姜胜洪等[7]认为网络谣言的形成与民众的不安全感、社会公信力的下降有关;Weng等[8]提出了Twitter Rank算法,Kwak等[9]提出了关于每条微博影响因子的概念对意见领袖的识别展开研究;张鹏等[10]采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李立煊等[11]从信息、内容、传播3个维度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朱恒民等[12]采用Price网络和WS网络模拟线上线下舆情传播现象;张立凡等[13]构建了SIaIbR模型来研究媒体干预下带有讨论机制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尹熙成等[14]提出双层耦合网络传播模型来分析话题衍生性特征与用户阅读心理;吴诗贤等[15]用势场描述舆情场内各网民节点间观点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个体观点势和舆情场观点势场强度的数学模型来研究舆情演化规律。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江苏省的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研究相对鲜见。本文设计问卷,调查江苏省的网民对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的重视度,采用模糊群体决策的评分法分析调研结果,实现网络舆情传播组织结构升级。引入博弈论建立模型辅助政府在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中的策略制定,实现网络舆情传播外向管理升级。成果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网络舆情的传播,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组织结构升级

21组织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升级,即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高。经过专家访谈和文献参考,从意识层面、事实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考虑,提出六个影响组织结构升级的因素:

1)舆情关注:网民对于诱发舆论的客体――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体现了网民对于舆情事件的积极参与。

2)社会认知:是网民个体行为的基础,社会认知过程中所作决定的结果就构成了个体的社会行为。

3)公共意识: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体现网民在妥善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的能力。

4)舆情识别:从以大数据形态出现的舆情中获取有效信息。

5)媒介应用:对于传播舆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利用。

6)自主表达:网民对于舆情事件自主的表达个人的观点,体现在网民是否已经作为舆情主体。

为了方便表示,给上述6个影响因素进行如下编号:A1:舆情关注;A2:社会认知;A3:公共意识;A4:舆情识别;A5:媒介应用;A6:自主表达。

22描述性分析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调查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网民的基本情况,内容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和政治身份。第二部分调查网民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

调查问卷在江苏省内总共发放了450份,有效的问卷为411份。受访者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18岁以下占4%,18~24岁占26%,25~34岁占28%,35~35岁占23%,45岁以上占19%。工人占17%,教师占20%,学生占26%,企事业单位占22%,其它占15%。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3%,初中文化水平占13%,高中文化水平占40%,大学文化水平占41%,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占3%。中共党员占5%,共青团员占58%,群众及其它占37%。

23基于模糊群体决策的结果分析

根据网民对于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设置5个选项:很重视、重视、一般重视、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应的分值分别是9、7、5、3、1。分别从各角度对需求因素按照评分值排序,得到表1~表5。

24知识发现

由上述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在各种排序中社会认知均出现在第一位或第二位,表现出受访者认为,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升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最密切。需要关注舆情事件的网络主体对网络舆情传递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能作出准确推测与判断,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意见清楚地表达出来。网民们普遍有正确的是非观,在参与网络舆情事件时能够做到不盲目听从他人,导致误判形势、误判社会。这与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密切监控和相关反虚假舆情法律法规的出台密不可分。

2)大部分的受访者将公共意识放在了前3位,将公共意识放在第四位及以后的人群特征为18岁以下、政治面貌为非中共党员的群体。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部分的人群在实际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较少是造成他们对公共意识重视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舆情事件最终的走向将维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公共意R反映的是集体利益,网民个人参与网络舆情,就要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3)舆情识别和舆情关注的重视度排序一直位于在6个因素的中部。这表示虚假网络舆情识别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向实际应用方向演变。目前普通网民也已经能有识别网络舆情正负面信息的意识。普通网民的舆情识别方法为借助电视、网络、报纸以及自媒体获取足够舆情信息,通过自我检索能力,从海量舆情中找出有效舆情信息。在以后的工作中,政府需要继续宣传舆情识别的重要性,同时要求科研单位加大对舆情识别的技术研究。将舆情识别技术融入信息系统,使普通网民在获取舆情时也能使用相关系统甄别网络舆情。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16],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网民规模发展迅速(已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多样的接入形式给网民关注舆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故舆情的关注将继续是政府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今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要求官员“到网上去”密切的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

4)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各种排序中均位于第五位或第六位,表现为受访者对其在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方面的不够重视或不重视。求其原因,虽然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网民表达个人观点的途径也增多,新媒体中舆情传播的主体不再是单方面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可以重新制造、加工并传播信息,即“人人皆媒体”,但对其管控相对复杂,表现在有些时候遭遇法律灰色地带,有些时候虽然有法可依但执法困难。故目前受访者普遍对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网络消极舆情消解的重要度并不看好。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弥补法律空白,同时充分将科研技术成果化,有效辅助执法。

3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外向关联升级

31外向关联升级模型的建立

政府是舆情的拥有者和控制者,故处理好政府与网民的关系,成为建立积极的舆论环境的基本要求。当政府和网民立场不同,利益不一致时,政府在事件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相对而言网民处于弱势的地位。策略集可以定义为“冲突”和“冷静”,网民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发表过激言论等,“冷静”策略具体指静观事情发展;政府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强势管控,“冷静”策略具体指继续监控暂不采取措施干预。收益矩阵见表7:表7政府-网民非合作博弈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E1-C)/2,(E2-C)/2E1,0冷静0,E2E1/2,E2/2E1代表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E2代表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C代表冲突发生所消耗的成本,如果都选择冲突,假设成功和失败的几率都为05,此时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C)/2、(E2-C)/2。如果都采取冷静策略,则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2和E2/2(在现实情况下,一般政府收益都会大于网民收益,选择冲突策略带来的收益一般低于造成的损失),即E1E2,E1

假设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x,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x;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y,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y。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评分效用是:U1=(E2-C)/2y+E2(1-y)=E2-(E2+C)/2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0y+(E2/2)(1-y)=(E2/2)(1-y);若混合策略是网民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网民选择冲突策略或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y=E2/C;而如果y>E2/C,网民选择冷静策略;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E1-C)/2x+E1(1-x)=E1-(E1+C)/2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0x+(E1/2)(1-x)=(E1/2)(1-x);若混合策略是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x=E1/C;而如果x>E1/C,政府选择冷静策略;x

32案例分析

本文以2016年4月的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网络舆情专家关于此事件中政府的冲突收益、网民的冲突收益以及冲突成本(以10为最高值)进行访谈,最终统一专家意见,得出:E1的取值为8,E2的取值为2,C的取值为10,具体的收益矩阵见表8:表8魏则西事件政府-网民博弈收益矩阵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1,-48,0冷静0,24,1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1=2-6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1-y;当y=02时网民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y>02,网民选择冷静策略;当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8-9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4-4x;当x=08,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x>08,政府选择冷静策略;当x

3)使用反应函数,对网民而言:当y02时,x=0。对政府而言:当x08时,y=0。(x,y)=(1,0),(x,y)=(0,1),(x,y)=(08,02)是稳定策略。一般在具体的事件中,稳定策略(x,y)=(1,0)和(x,y)=(1,0)并不存在。2016年4月28日,“魏t西”一词突然出现较高热度,当天下午为本次事件的舆情高潮初期。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该事件关注度快速攀升,增长速率约为500%,成为舆论焦点,舆情集中在对医药行业监管缺位的抨击和对百度竞价推广方式的质疑上。造成此事件的迅速发酵的原因是网民们的向善之心在遭遇此类丑恶的舆情时形成的巨大反差。模型结果表示政府暂不宜强行镇压,若此时政府进行强力的行政干预,将相关报道、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负面新闻都被删除,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度。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截止到发文为止尚未有定论,相信经过调查,必会还原事实真相。

33外向关联提升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策略:

331政府必须加强与网民的合作

政府在处理舆情事件时,应充分考虑舆情事件在网民中传播的程度,以及对于网民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恶性事件,要积极与网民沟通,及时传达官方立场与态度,以安抚民心。在重大事件上起到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332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需采取强硬措施

鉴于危机舆情事件迅速爆发、可控性较差,政府需进行强制性行政干预,加强对媒体的把关,多协调、多沟通,从途径上对负面信息进行阻挠,防止其扩散。

4结语

网络舆情传播管理是政府职能部门把握舆情走向,避免因消极、虚假网络舆情对突发事件的消解带来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稳定,提升政府的舆情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管控主体分析传播管理驱动策略,设计问卷调查网民对舆情关注、社会认知、公共意识、舆情识别、媒介应用、自主表达等6个影响因素的重视度。结合博弈思维研究外部管控主体政府与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用建立的模型分析“魏则西事件”。成果可为以后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第9篇: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5)04-002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模式重构”(编号:91224009);该研究也得到中德政府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中欧政府应急管理合作项目的支持。

目前,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是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一个国家或地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并且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与“准备”(Preparedness)工作紧密结合。那什么是“准备”呢?目前,而在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对“准备”一词作单独、明晰地官方界定,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中,仅规定并列举了应急预案、危险源、培训、演练、保险等内容。本研究认为“准备”是在突发事件防治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突发事件风险做好一切可能的科学应对工作,而不仅仅是对“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的筹备工作。从其他国际和地区政府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来看,准备工作是分析和测量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的重要工具和标尺,以此也可以较好地厘清和窥见发达国家风险防治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趋向,有利于中国借鉴其经验和教训。

一、当前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调整的背景

本世纪以来,相继发生的“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纳吉斯台风、汶川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对发达国家的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突发事件风险防治范式的转变

突发事件管理范式的转变是突发事件风险政策转变的重要基础。从主要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实践来看,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突发事件管理政策框架中都吸纳了整体风险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①范式,也即强调政府内部一体化,以及政府和全社会一体化的方式来控制所有危害(All-Hazard)的、持续的、系统性的风险管控方法,它的主要特点:一是更加侧重预防、减缓、保护等工作,以及准备与响应工作的衔接,注意加强突发事件风险的事前控制,从而有利于提前控制其危害,也有利于降低事后损失,控制整个突发事件的管理成本;二是在管理主体上,强调突发事件管理的整体性和一元化,而不是简单将管理职责归为某一机构或部门,不是简单依据管理主体的大小、强弱和行政层级,划分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主体,而是强调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众个体,甚至是国际间的伙伴在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中共同发挥作用;三是在管理的对象上,打破了传统灾害管理单纯按照门类的机构职责划分,强调对所有可能的危害进行综合化管理,比如,从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英国内阁紧急事务秘书处(CCS)、加拿大公共安全部(Public Safety Canada)、澳大利亚应急管理署(EMA)的管理内容来看,都涵盖了自然灾害、技术灾难、反人类活动等灾害风险;四是在管理的政策产出上,重视政策的一体化和连续性的政策组合,重视风险管理文化或准备文化的培育,重视公民个体能力和社区能力的提高。从各国实践来看,这种灾害管理范式的转变,为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防治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突发事件风险防治体制的改革

突发事件风险防治体制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建和强化综合安全管理部门,强化多灾种风险(甚至全灾种风险)的管理。比如,2003年组建的美国国土安全部是联邦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执行者,该部整合了8个联邦部门的22个,拥有近17万名编制人员,该部负责自然灾害管理、人为灾难事故、反恐、边境安全、网络安全等多类安全管理;2003年组建的加拿大公共安全部,负责情报、边境安全、自然灾害和人为技术灾害、刑事犯罪、反恐、网络安全等综合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组建和强化综合安全管理部门,打破了简单以事权设置机构的方式,降低了政策协调难度和成本,也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风险挑战的重要选择。

二是设置和强化风险预防与控制职能。比如,2007年4月,国土安全部专门成立了风险评估与分析办公室(RMA),以强化联邦政府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支持应急响应的相关任务。2009年,德国联邦政府层面专门成立了“联邦风险分析与公民保护”指导委员会,包括内政部、环境部、卫生部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所有联邦部门都是该委员会的成员机构,该委员会具体由德国内政部部长牵头负责。2012年3月,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风险评估职责作了清晰的界定,并将其纳入《应急准备指南》中,包括确保准确和共享风险的理解、根据风险评估的优先次序确定工作项目和资源的分配等6项职责。[1]这些国家对风险防治的职能的加强,促进了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相应地,促进了风险防治政策制订的精度和政策的产出。

三是突发事件管理体系与国家安全管理框架的融合或兼容。目前,美、英、法等国都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管理范畴内,构建了权威高效、平灾结合、平战结合、职责明晰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相应地,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都担负重大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职责,从而减少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政策壁垒,促进了突发事件防治政策制定的权威性、全面性和执行效果。

(三)国际性政策平台的搭建和影响

在国际减灾领域,所谓平台是通常由公共部门主导、由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论坛或委员会,它在不同层面上倡导减少灾害风险,通过协调和共同参与,在需要共同努力的优先领域进行协调、分析并提出建议。[2]这些国际性的平台往往是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的“策源地”。发达国家风险防治政策调整和变化,与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策平台紧密相关,包括联合国减灾署(ISDR)、欧盟人道主义援助与民防总局等作为政策平台(Policy Platform)。比如,在2005年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上,168个国家的政府通过了《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增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HFA),该框架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和加强机构、机制和能力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呼吁所有国家“支持建立和加强诸如多部门参与的国家平台之类的国家综合性机制”,并强调确保减少灾害风险是各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优先解决的任务之一。实际上,发达国家突发事件的一些风险防治政策,与《兵库行动框架》的要求息息相关。例如,在2011年启动的中德政府灾害风险管理合作项目,德国的项目执行方是德国内政部(也是联合国减灾工作中的德国国家平台),德方在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参考《兵库行动框架》的相关原则,确定项目重点和范围,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

区域性政策平台对成员国的突发事件风险防治也有重要影响。例如,欧盟人道主义援助与民防总局(DGECHO)专门负责欧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预警临测、响应协调、信息共享、人员培训等,并向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受灾国统一提供应急救援支持。欧盟在总结多年来风险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于2009年2月23日通过了《关于共同防范自然与人为灾害的方法的通报》,正式提出了欧盟要建立一个灾害风险防治的总体框架,以把欧盟受灾害的影响减到最小,并建议欧盟经济社会政策制订和各成员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制订都应该与灾害管理的循环周期相对应,增强欧盟的整体抗逆力(Resilience);2011年初,欧盟委员会了《关于“欧盟内部安全战略行动:迈向一个更安全的欧洲的五个步骤”的通报》,进一步明确了把推进区域风险防治工作一体化作为欧盟的一项基本战略,这些都成为欧盟成员国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的重要基础。

二、“准备”视角下的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的选择

在上述背景下,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基础性政策、准备政策的设计和应用、政策性工具的开发和运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

(一)“准备”逐步成为风险防治工作中的基础性政策

目前,“准备”正逐步成为突发事件风险防治中的基础性、前导性政策。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突发事件准备工作,都明确界定了“准备(Preparedness)”一词。英国政府在术语手册中指出,准备是为应对可知或未知的将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活动和情势的筹备过程。[3]美国政府应急管理术语手册界定,一个持续的规划、组织、训练、装备、演练、评估和采取措施来确保突发事件响应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在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体系(NIMS)中,准备聚焦以下要素:规划、程序和协议、培训和演练、人员的认证和资格认证,装备认证。[4]加拿大公共安全部认为,准备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措施做好灾害响应和后果管理的应对工作,比如,应急响应计划、互助协定、资源目录和培训、准备和演练项目等。[5]澳大利亚应急管理署认为,准备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对可以有效地动员和部署的所有需要应对的资源和服务的安排。[6]联合国减灾署(ISDR)认为,准备是由政府、专业灾害响应和恢复机构、社区和个人建立的知识和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危险事件或条件,以及它们的影响进行有效的预见、应对和恢复;同时,准备是在整个灾害风险管理的范围内进行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管理所有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有序地从灾害响应到稳固恢复的过渡。好的准备基于对灾害风险的良好分析,与早期预警系统的良好衔接,还包括应对预案的制定,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建立针对协调、撤离、公共信息披露、相关培训和实地演练的安排。这些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正规机构、相关法律和预算的支持。[7]

另外,整体风险管理范式更加强调了事前的预防性,这也使得“准备”逐步成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前导性政策。2011年澳大利亚把准备作为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除了强调要加强个人的准备外,对于政府而言,准备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一是计划和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安排;二是评估风险,即确定可能性有多大规模、可能性和程度的事件发生;三是业务连续(Business Continuity),即对必不可少的业务服务的持续可用的规划;四是减缓(Disaster Mitigation),即减轻突发事件的潜在影响;同年,澳大利亚还颁布了《全国社区抗逆力战略》。早在2005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了《临时全国准备目标》,开始试点建立应急准备目标,并加强相应的应急管理准备工作;2007年9月,制订完成了《全国准备指南》(NPG),取代了《临时准备目标》;201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政策第8号指令》,旨在应对美国面临的国内综合性国家安全问题,明确把全国准备( National Preparedness)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并在2011年9月制定完成了准备政策中的核心文件――《全国准备目标》,其中涵盖了31项核心能力。

(二)循环链式准备政策的应用

从发达国家的实际经验来看,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多项关联政策或者政策组合,才有可能确保风险防治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发挥作用。链式准备政策(Chain of Preparedness Policv)实际上是一组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涉及准备工作的政策。目前,发达国家应用最广、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循环链式准备政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循环链式准备政策基本都涵盖风险分析与评估(Risk)、规划(Planning)或计划(Plan)、配备(Equipment)、培训(Training)和资格(Qualification)、演练(Exercise)、评估(Evaluation)、改进(Improvement)等关键准备要素,并依据各要素的彼此支持性和逻辑特点,着眼于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组合。循环链式准备政策设计契合了风险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能有效解决如何查找并应对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如何提升相关的人员的素质;如何准备相应的资源等一系列准备问题,减少了政策“盲区”和“短板”,促进风险防治政策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累进性。

以目前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的循环链式政策设计思路为例:首先是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与评估政策作为各项应急准备政策制定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二是以风险分析与评估作为制订突发事件战略、规划、预案制定的有效支撑;三是以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和战略、规划、预案的实际需要,来加强相应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力、财政、物资等方面内容;四是在培训政策制定中,围绕实际存在的风险、规划或预案的制订、资源的使用等实际内容,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政府部门的培训工作契合所在人员的岗位需求和职责要求,很多国家都要求设定;五是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演练形式,结合突发事件防治的实际需要,来测试应急管理规划、预案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六是系统总结和分析应急准备各项政策,特别是评估实际演练工作和现实工作中的应对工作,比如,建立事后评估制度(After Action Evaluation);七是结合实际的突发事件应对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作为改进和重新完善应急准备工作乃至风险防治总体政策的科学依据。

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政策设计,注意涵盖准备的关键要素,注重政策间的系统性和兼容性。比如,2010年新修订的《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中,进一步强化了包括事后评估、风险分析等涉及准备关键要素的相关制度设计,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教训后,日本中央防灾会议依法组织开展了系统性评估,从2011年5月28日至2011年9月28日,先后召开12次部长级专题会议,来检讨应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为改进其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据此修订完成了《全国防灾基本计划》,将海啸灾害列为国家需要应对的、第二位的灾害风险(仅次于地震灾害)。

(三)政策性工具的演进和优化

目前,发达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推广的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性工具,主要有常规型和战略型政策性工具两类:一是常规型政策性工具,该类工具直接作为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指南或规范,规定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或评估的标准方法或步骤,目前,发达国家基本都已经应用了该类工具。比如,2010年,澳大利亚了《全国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加拿大同年了《全危害风险评估方法指南(2010-2011)》;2013年8月,美国联邦政府的综合准备指南系列文件中的201文件――《威胁和致灾因子识别与风险评估(第二版)》(THIRA)。二是战略型政策性工具,该类工具大都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或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风险,并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比如,欧盟在2010年12月了《灾害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图编制指引》,力图构建最大限度防止灾害发生及其影响的反馈机制,推进成员国开展国家战略风险评估,以确保欧盟经济社会的持续安全繁荣。欧盟充分考虑到了成员国之间风险评估的不同发展水平,要求各成员国的突发事件风险识别需要至少考虑所有百年一遇或更久的重大灾害(所有年平均发生率为1%或更大),或考虑因此造成重大潜在影响的后果,如受灾人数大于50人,经济及环境损失大于1亿欧元,或重大政治、社会影响,同时,为了分析气候变化的对不同灾害类型(如洪水和干旱)的影响,欧盟正在组织开发一种更长时间维度并被能应用到对广泛的趋势或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政策性工具。2011年11月,美国按照《总统政策第8号指令》的要求,对外了国家战略风险评估(Strategic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SNRA)工具,该项评估工作由国土安全部长负责,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总监办公室、总检察长办公室的代表,以及各有关联邦部门参加该项评估工作,其评估的内容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地震、洪水等9种)、技术灾难风险(化学品泄漏、溃坝等4种)、反人类活动风险(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10种),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的战略风险管理,控制未来可能影n向美国发展的潜在问题,更长期做好国家的整体资源配置,促进并引导相关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而完善其国家治理体系。

三、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趋向展望及借鉴

(一)趋向展望

随着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范的基础性政策调整和完善、准备政策的强化和优化、政策性工具的不断开发和演进,可能会有以下方面的趋向。

1.以风险为基础的政策将得到加强和优化

发达国家正在考虑利用许多技术信息工具进行风险分析,丰富和完善风险分析的工具,在更高的宏观层次考虑发展中的可量化风险,如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带来的风险(可以计算有形的生态破坏的速度);在微观层次,进行更精确的风险制图(如地理位置、危险源、危险程度等);同时,还在探索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推出新的政策性工具。未来,发达国家推进以风险为基础(Risk-Based)的政策将不断加强和优化。一方面,以风险为基础的准备工作已经延伸到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安全管理工作中,甚至整个政府管理工作中,并且产生了积极效果。比如,2015年2月美国对外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对2012年桑迪飓风应对中的事前准备工作给予了肯定;从欧盟的风险防治政策,欧盟内部正推进风险管理一体化的战略,成员国共同判别共同风险的可靠度和可接受度,测量风险对欧盟公众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大大促进了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在欧盟范围的接受程度,同时,也有利于以平衡的方式协调各国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另一方面,突发事件风险防范的链式政策将会得到优化和加强,将发挥政策的“组合拳”作用和整体效能,今后围绕该项制度设计的绩效考核、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也亟待完善。

2.完善社区和个体准备能力的相关政策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主管部门、个人和社区在灾害多发地区做好准备和行动,具备风险防范的知识和能力,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可以大大减少。实践证明,社区和国家具备响应能力并做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具备良好的风险信息、战略思维和科学精细的规划,就可能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目前,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已经制定了防控社区突发事件风险的战略,比如,2011年,英国内阁了《国家社区抗逆力战略框架》,强化了社区的全危害管理[8];同年,美国正式确立了“全社会参与”(Whole of Community)风险防治理念。[9]未来,将有可能制订更具针对性政策,同时会更多地考虑社区的特点、能力、人,甚至动物,继续提高社区的整体抗逆力。

3.“后兵库框架时代”的国际减灾政策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于2015年3月14-18日是在日本仙台举行,此次大会讨论的《后兵库时代减灾行动框架》(Development of the Post-2015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已把准备工作作为其四项优先工作之一;在该框架中涉及的全球风险趋势、风险信息的快速沟通、学校安全教育、弱势群体安全保护、地理空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的创新、风险防治国际合作等议题,很可能未来在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政策中得到体现。

(二)对中国的借鉴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多重安全风险将相互交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把“准备”作为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

未来我国将面临大规模地震、洪水、大范围停电、、恐怖袭击、网络安全等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准备作为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应加强对推进风险防治工作在整个政府架构内的整体性、逻辑性、规范化设计;指定或成立相关的权威部门,加强对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风险防治建设工作的统一指导;加快建立国家战略风险评估制度,开发战略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政策性工具,开展中长期和更广空间维的分析和评估,以更具针对性、更具前瞻性地制定好相关政策。

2.研究和完善链式准备政策的整体设计

结合链式准备政策的特点,应加强我国突发事件准备工作的整体设计,在整体上推进风险分析与评估,与资源、人员配备、培训、演练、评估和改进等应急准备政策的相互衔接和补充。比如,结合战略风险评估的情况,中央政府要开展专门的培训,建立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制度,定期开展跨省(区、市)、军地协同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真正加强高风险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要加强对政府应急能力的定量研究,进而围绕“能力建设”,构建国家准备框架和指南。另外,要研究以风险为基础的综合安全管理配套制度设计,考虑建立相对应的战略规划、沟通、资源保障、教学培训、资格认证、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等制度,加快构建我国突发事件风险防范的政策体系。

3.增强全社会应对灾害的协力和抗逆力

要提高政府应急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社区综合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设。要加强针对突发事件中对贫困人口、残疾人、青少年、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保护,以及居民宠物保护的政策设计。同时,要注意引导企业的广泛、持续参与,促进企业的业务持续性管理工作;公共部门要注意搭建平台,促进风险防范的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公民个体的应急准备能力;要努力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促进公共部门、企业、个人在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中的合作,增强全社会的整体抗逆力;要注意加强“后兵库框架时代”突发事件风险方面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3]Civil Contingencies Act Enhancement Programme. Local Responder Risk Assessment Duty (Revision to Emergency Preparedness) . http://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mergency-preparedness, March , 2012.

[2]United Nations Guidelines. National Platform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06. p4 .

[4]Fema. Glossary of Terms. https:// fema. gov/rules-tools/glossary-terms.

[5]Minsters Responsible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anada (Second Edition) .

http:// publicsafety.gc.ca/cnt/rsrcs/pblctns/mrgnc-mngmnt-frmwrk/index-eng.aspx, 2011(1).

[6]Australian Emergency Management Glossary, 2011.

[7]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Terminology, 2009.

[8]Cabinet Office. Strategic National Framework on Community Resilience. London, 2011.

[9]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A Whole Community Approach to Emerger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emes and Pathways for Action. Washington DC, 2011.

注释

①美国应急管理署(该署2003年被并入国土安全部)专家认为,上世纪80年代该署就已经接受了整体风险管理(IRM)的方法、另外,加拿大、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在政府所有部门范围内推广和推进整合风险管理范式,例如,2012年,加拿大政府颁布新的《整体风险管理指南》。

The Tendency of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y for Emergen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eparedness

You Zhibin

[Abstract]Developed countries gradually treat the preparedness policy as the basic and leading content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policies,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ain preparedness policy 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risk management policy tools. For China, the incidents should be ready to work for an important and leading strategy in the countr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chain of preparedness policy". China should refer to the similar emergencies system design, and enhance the synergies and resilience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adjustment so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comprehensive safety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ould be gained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