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生物学科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生物学科建设方案

第1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校史馆建设 档案资源 南华大学校史馆建设

一、高校校史馆建设与档案馆藏资源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建设校史馆必须充分依托档案馆藏资源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十分必要。高校校史馆,是高等院校为记录和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成就而建设的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为充分展现本校的办学成就和文化底蕴,都在建设规模不等的校史馆。初建或者升级校史馆,都要充分利用档案馆藏的资源优势,这是因为档案馆藏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无论是唯一性还是权威性,无论是原始性还是系统性,都与校史馆建设要求更吻合,可以认为,校史馆八成以上的资料应当来源于档案馆,其他途径只能作为补充。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完全合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馆为校史馆建设提供档案资料,是法规赋予的职责,是岗位应有的使命。能为校史馆建设提供足够多的档案资料,证明档案资源建设富有成效,使档案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由于档案馆与校史馆的渊源关系异常紧密,多数情况下,两馆合署办公,或者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校史馆建设与档案馆藏资源就不再是依托关系,而是职责所在。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非常适用。依据职责规定,档案馆必须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收集,必须开展规范化的档案整理和保管保存,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编研,因此,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查找收集的便捷性,档案实体的保真性,都能达到校史馆建设的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

(二)建设校史馆可以丰富完善档案馆藏资源

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资源的必要性。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在资源建设上还存在不足。一是对于应该收集归档的档案资源,在各个时期的规定不一样,“应该”的范围在变化,其趋势是不断扩大延伸,越往前期归档的范围越窄。二是对于已经明确归档的档案资源,由于体制、机制、人员、财力、馆舍等复杂原因,没有做到应归尽归,未能杜绝“遗漏”之处。因此,馆藏资源还是“有限”。在建设校史馆的过程中,学校往往采取一些更有力的措施,征集到一些重要档案资源,这就为充实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档案属性和价值鉴定,可以将那些符合条件的资源转化为馆藏资源。特别是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工,形成二次实物、声像资料,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的形式和载体。

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资源的可能性。档案是一个时空变化概念。在时间维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视线”的档案资源会逐步增加,通^挖掘,找到新的档案资源,也包括过去“溢出视线”的档案资源。在空间维度上,由于教职员工、毕业校友的不断增加,产生档案的“土壤”在扩大,通过拓展,就可以找到新的档案资源。

(三)“二馆”资源既相互联通又各有侧重

高校档案馆藏资源范围是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确定的,目前分为党群、行政、教学、学生、科研、产品、基建、设备、财会、出版、外事等11大类。而校史馆在模块设置上并不按照档案分类规定,而是根据所确定的功能和赋予的特色构建展示内容,划分展示板块。如果把“二馆”资源比做两个大圆的话,二者关系应当是有部分互相重叠区域的两个交叉圆。也就是说,虽然校史馆建设必须依托馆藏资源并且丰富完善馆藏资源,但并非所有馆藏资源都适合作为校史资源进行展示,也并非所有校史资源都能作为馆藏资源最终进入档案馆依法保存,二者是既相互联通又各有侧重的关系。

二、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源于档案馆藏资源的具体内容

以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为例,正在进行的校史馆建设对所需基本档案素材按照六个板块的内容进行了框架设计。先从南华大学校史的大事记中寻找线索,再从档案馆藏资源中查找、汇集和整理。具体板块分为:

(一)奋斗篇

根据先纵向、后横向的框架结构:①收集整理学校沿革,中南工学院的发展历程、衡阳医学院的发展历程、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南华大学合并成立、共建、申博、升一本等标志性历程的文本资料和数据资料。此项资料基本属于文书档案,且基本能基于现有档案馆藏资源得以实现。②收集各时期的校徽、学生证、毕业证、课表、工作证、代表性讲稿、教案、讲义等“若干第一”的实物资料。此项资料大多属于实物档案,可以通过无偿收集和有偿征集的方式获取。③收集各时期成立和变化的上级文件,初创时期的领导讲话照片,各时期的党政一把手照片,各时期的建设现场典型照片,音频视频等体现“艰苦创业精神”的见证性资料。此项资料包括照片、音像、声像等类别档案,现有馆藏资源较欠缺。

(二)关怀篇

①收集省部级以上领导视察学校,接见校领导,题词、批示,照片与视频等资料;②收集社会各界给予关心、支持方面的事件、项目、实物照片与视频等资料。本篇资料大多以文书、照片、数字档案为主,现有馆藏有一定资源,但不够丰富。

(三)人才篇

①收集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人才的贡献和风采资料;②收集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校友的贡献和风采资料。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研究制定入选条件,确定名单,注意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和适当平衡性。本篇材料以文书档案为主,现有馆藏资源较多。

(四)特色篇

围绕核特色、医品牌和环保等优势特色学科:①收集有关的科研机构、科研平台基地、科技项目、科研成果、著作、专利,以及成效评价与交流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②收集科研过程中体现科研精神的“故事”资料;③收集有关模型、用具用品、现场实物照片、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在现有馆藏资源中以文书档案为主,其他形式档案较欠缺,需要相关科技部门和负责人大力配合才有可能逐步充实。

(五)成就篇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成就、师资队伍发展成就、办学条件改善成就、人才培养贡献成就、社会服务贡献成就等五大方面:①收集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级重点学科(临床专科)、各类本科专业、各级各类教学基地平台、国防生培养、留学生培养、历届毕业生、师资队伍发展、校园发展、科技服务、医疗服务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②收集有关批文、奖状奖牌、证书、代表性教材、用具用品、校园建设场景、社会服务场景、人物照片与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在现有馆藏资源中以文书档案为主,其他形式档案较少,需要校史工作人员创造性地开辟新局面。

(六)文化篇

围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O及南华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一基三实(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和一路三建(即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与排名建设、学科水平评估建设、ESI为标志的创新能力建设)”等学校发展思路:①收集各个时期的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思路的文本资料;②收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成果、媒体影响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③收集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成果、南华大学理念识别系统、各时期的院歌校歌、媒体影响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④收集有关批文、奖状奖牌、证书、用具用品、场景与人物照片、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虽然在档案馆藏资源中不够全面,但在其他相关部门均存在大量尚未归入档案馆的校史资源可用。

三、高校校史馆建设中利用与丰富档案馆藏资源的主要对策

(一)全面收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国内高校均按照统一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但所收集档案各自侧重不同。有些方面的资料过于庞杂,有些方面资料又存在缺失,不能满足校史馆建设的需求。以南华大学的校史馆建设工作为例,一方面,学校对原有档案进行清理摘选和分类整理,重点收集记录学校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档案。例如,南华大学通过积极参与湖南省教育人物志编纂工作,列出符合对湖南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入志人物近六百人,逐一收集材料,严格按照要求撰写人物简介等,为下一步的校史馆建设中的人才篇、特色篇、成就篇等奠定重要的文字基础。另一方面,以学校名义广泛发动校友,有偿征集缺失档案,通过颁发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重点收集可以客观反映学校各个阶段发展情况的资料,譬如书籍、报刊、教材、报表、纪念品、奖章等,利用丰富的实物档案弥补学校档案的不足。

(二)充分利用

高校档案所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记录高校教育教学、行政人事以及重大事件的方面,要将这些资料变为校史档案,则需要经过档案工作者和校史工作者的整理和开发。档案人员和校史人员需要对校史资料进行广泛研读,选取其中的重要资料按照时间或者人物进行整理,并以校志或者人物志的方式对重点事件和重点人物进行二次开发。将高校的历史档案电子化是大势所趋,南华大学积极参与湖南教育数字档案中心建设,努力共同构建湖南省教育系统“共建共享、授权访问”的档案大数据平台,争取将以文字、照片和实物等传统的档案形式,利用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技术手段予以转换和记录,为以后的校史档案编撰提供素材。除了还原学校历史外,学校还应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拟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选取校史档案中的英雄事迹、科研案例、奋发事迹等编撰成教学素材,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向先辈学习,奋发向上。

(三)双向转换

开展校史研究,离不开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只有具备丰富的档案资源,校史研究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水之源。一个学校的档案馆藏越丰富,校史文化研究越具潜力。因此,丰富、优化档案馆藏,是做好校史研究工作的基础。二者资源可以实现双向转换。另外,也要创造性地开辟灵活运用及转换二馆资源的新途径。例如南华大学拟开辟“特藏室”对特藏档案予以特殊保存。特藏档案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而显得特别珍贵需要采取独特保护措施的档案,这类档案或内容珍贵,或载体特殊,或兼具档案与文物的特征。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征集上来的珍贵档案可以放入档案特藏室进行专门保管。当校史馆有重大展览活动时,可以直接从档案馆特藏室履行正当程序借用,既可以合法合规地保护重要馆藏资源,又可以积极配合校史建设的各项工作,实现重要珍贵档案的双向转换。

参考文献:

[1]田净.档案管理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档案,2016(1).

[2]马晓蓉.档案在高校校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兰台世界,2015(3).

[3]陈均,曲娜.关于高校校史研究若干问题地探讨[J].兰台世界,2012(10).

[4]范明.高校档案馆建设校史馆的现实意义与设计创意――以海南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5]胡鹏飞.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9(22).

第2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把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室建设置于公安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分局党委始终把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摆在"科技强警"战略的首位,把加强刑事技术工作作为改革和加强刑侦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推进刑侦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推进刑事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2004年初,分局党委把刑事技术工作建设纳入科技强警示和公安科技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局提出的“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刑事技术建设”的要求,把“刑事科学技术室创等级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明确提出创建二级技术室的奋斗目标。按照上述的奋斗目标,参照公安部制定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技术管理与工作实绩”等四个方面的标准,刑侦大队全面加强技术室的硬件与软件工作。创建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硬件不达标。分局党委经过多次研究,反复讨论、论证,决定从派出所所址划出200多平方米作为技术室办公地点,先期投入了10余万元资金,按标准紧张筹建。至2004年底,技术室办公用房全面峻工,技术中队搬迁至新的办公地点投入正常运作。当前刑侦技术室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创建一级技术室的条件,将刑侦技术硬件设施在全市处较落后的面貌一举改变,为实现更高的创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保障投入,下力气解决硬件装备问题。

2003年以来,我局在刑事科学技术室装备建设方面共投入120多万元,先后购进指纹远程自动识别查询系统、多波段光源、紫外观察照相系统、立体显微镜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彻底改变了过去“两把刷子扫天下”的落后状况,技术装备达到了公安部的县(市、区)一级技术室装备配备标准。2004年又调整了技术室的办公场所,使技术室的用房从原来的5间、面积80平方米增加到16间、面积260平方米,健全了各类刑事技术专业实验室、物证室、值班备勤室、会议室等,极大地改善了技术室的办公环境。2005年技术室又购置了一批电脑,做到技术员人手一台,实现了现场照片数码化,现场勘查材料及痕迹物证检验鉴定报告制作电脑化,技术管理信息化,为提高技术室的现场勘验、痕迹物证检验鉴定及技术管理的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以人为本,内部挖潜,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在分局党委和刑侦大队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室在队伍建设方面力求突破,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刑事科学技术队伍。一方面从公安院校技术专业毕业和热爱技术岗位的年轻民警中选调人员充实到技术室,另一方面选派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民警到中国刑警学院和公安专科学校进修培训。刑事科学技术员从原来的6人增加现有的11名,平均年龄33岁,全部人员经过技术专业和电脑培训,文化程度均达到大专以上,使刑事科学技术室队伍建设与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相适应。我们始终坚持把提高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营造了人人自觉学习和应用信息化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导向。技术员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采取集体探讨方法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在干中学、在学中练,较快提高了全体技术员的专业水平。同时技术室还通过上网浏览查找资料、订阅刑事技术专业书刊、咨询上级业务部门、与其他单位技术室交流心得等方式密切关注国内外在刑事技术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现场勘查和痕迹物证检验鉴定水平,提高刑事技术在侦察破案中的打击效能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四、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全面推动刑事科学技术室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技术室大力推动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力求突破,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内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运作机制。技术室实施了“技术员岗位职责”、“现场勘查责任制”、“物证鉴定责任制”、“痕迹物证管理责任制”、“七率一量”考评办法等工作制度,建立起现场勘验、检验鉴定、物证管理、科学研究、技术队伍和器材装备等工作台帐,要求技术员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均要按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达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工作的目的。

五、明确职责,完善激励,以全员量化考评为依托充分调动每个技术员工作积极性。

技术室制定了《技术员岗位职责》、《技术室业务考评规则》,根据各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特点,对每个技术员下达工作目标并进行量化考评,全面推行岗位责任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实行“主勘技术员”负责制,把现场的勘验、提取、检验、分析及归档等各个环节指标落实具体的人员身上,做到岗位目标明确,考评科学简明。同时,我们在技术室内部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把每年的评优、评先工作都与技术员的工作实绩进行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技术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队伍的向心力。

六、立足实际,贴近实战,努力提高刑事科学技术室的工作效能。

几年来,刑事科学技术室不断强化证据意识、为侦查破案和诉讼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检验鉴定,力争为侦查破案提供尽可能多的犯罪线索和证据。我们认真对照二级技术室的标准,以“七率一量”业务指标为工作中心,在接到“十类案件”及其他重特大案件报案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勘查,同时对技术员的现场勘验数量和质量也下达了考核指标,把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与每月岗位考评挂钩。2004年我区共发生有条件勘查的“十类案件”685起,技术室共勘查“十类案件”现场685起,勘验率达到了100%;提取到痕迹物证493起,提取率为72%;利用痕迹物证认定案犯直接破案83人94起,其中利用指纹认定案犯直接破案74人85起。2005年上半年我区共发生有条件勘查的“十类案件”472起,技术室共勘查“十类案件”现场472起,勘验率达到了100%;提取到痕迹物证339起,提取率为72%;利用痕迹物证认定案犯直接破案33人41起,其中利用指纹认定案犯直接破案29人37起。

七、强化意识,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支柱作用。

技术室在严格按照“七率一量”标准规范刑事技术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命案必破”的总体要求,努力做到“没有痕迹物证勘验不止,现场分析不透勘验不止,案件不破勘验不止”,把充分发挥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支柱作用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2005年3月15日,嘉禾苑4座501室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案犯在杀死被害人阮xx后对现场痕迹进行了破坏,并带走了作案凶器及相关物品。技术室的同志们认为再狡猾的案犯百密也必有一疏,在越困难的条件下,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就更应发挥他们在侦察破案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作用。抱着坚定的信念,技术员在仔细的勘验后终于在一小块瓷器碎片上显现出了一枚汗液手印,并在茶几边沿用先紫外无损拍照后联苯胺显现的方法提取了一枚血、汗混合物质手印。面对现场杂乱无章的血迹,经过反复客观论证,大家准确地判断到一小点案犯可能受伤后留下的滴落血迹及一处案犯洗手后留下的抛甩血迹。正是这些痕迹物证为此起故意杀人案的案件分析、确定侦察范围方向,并为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2005年2月18日技术员在对现场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时,认定了现场手印为一名叫叶xx的人所留。对其血型进行了检验后也认定了案发现场提取的两处血迹均为叶金华所留。经过百般抵赖的叶金华在证据面前不得不交代了作案过程,并供认作案后将随身衣物和作案凶器扔进了闽江,第二天又在单位制造了一起搬东西手被砸伤的假象。狡猾的案犯尽管天机算尽,并在躲过一次审查后而自鸣得意时,没想到却被刑事科学技术将其绳之以法。一年多来,技术室经过不懈的努力,还通过现场痕迹检验鉴定直接破获了“11.21”假冒军警人员绑架案、“7.30”入室抢劫杀人案等一批重特大刑事案件。切实地为命案及其他重特大暴力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八、拓宽思路,深入研判,开拓情报信息破案新途径。

第3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1.1教材建设

我们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并担任副主编,教材建设活动及与同行的交流、讨论,为我院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使用该教材4年来,发现由于参编学校较多,内容、深度难以均衡,部分案例不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我们通过相关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建设完善了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资源,为《医学物理学》(案例版)教材修订提供了参考。2012年8月,《医学物理学》(案例版)教材(2版)出版,随后《医学物理学学习指导》也进行了修订。

1.2教学案例编写

在教学案例编写中,我们认为医学物理学教学案例资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反映物理学在医学中应用的典型例子,二是反映物理学家(尤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创新思维的案例。教学案例选择应遵循4个原则:一是案例应与医学物理学课程紧密结合;二是案例应反映医学物理学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三是案例具备知识综合性;四是案例与相关学科具有关联性。案例编写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充分考虑医学物理学课程所具有的理、工、医3种学科交叉特点,注重综合型、设计型、工程型、前沿型内容开发,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设备具体情况,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3教学网站建设要重视并发挥教学网站

在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中的作用。经过教研室同事的共同努力,我院医学物理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我们建立了医学物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上传一些案例式教学资源;我院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们自行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完善实验硬件设备。建设、完善、即时更新这两个网站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课提供资源,可在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中发挥较大作用。

1.4案例式教学研究

为了加强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资源建设,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我们进行了案例式教学研究,申报的“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资源建设”课题被批准为徐州医学院教育教学重点研究课题,申报的“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课题被批准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建设、完善了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资源,为《医学物理学》(案例版)教材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此外,还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丰富、完善相关网站内容,深化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挥其在案例式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2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

实践在资源建设基础上,开展医学物理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着重抓好案例实施、教学评价环节。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医学物理学理论课为大班授课,教学以案例启发式讲解为主;部分实验也可开展案例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创性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并发表相关论文。这样就能将学生兴趣和爱好发展成学生素质和特长,即“教有所目,学有所用”,从而使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教”与“学”变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教学评价环节,必须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医学物理学传统评价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可以考虑制定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实践创新成绩

3部分构成的评价机制

第4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该校始建于2002年,共有34个教学班,在校生1755人,教师144人。学校建设卓越思想体系,细化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忠诚热爱、勤奋智慧、健美优雅的人,把教师发展成为忠诚慈爱、勤勉智慧、健美优雅的人;把学校建设成为实验内涵、科技特色、优美雅致的家。自建校始,该校共获得“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在内的部级荣誉21项等。

加强硬件建设,打造一流育人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该校建设了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设施,配备了58个功能教室和4个科技探究实验室。开通了“天津市静海县实验中学”微信服务号和“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社团。同时学校实行家长兼职副校长制度,让家长参与学校全程管理。学校主要在人文建设中体现“一树两场四园”及日晷为中心的南门建设。2011年学校种下第一棵校史树“法桐”。2012年建成了塑胶操场,为体育特长生和爱好者建立了起飞的乐园。在劝学广场、梧桐园、海棠园、桃李园和学校的文化墙上,到处可见该校的文化气息。

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一流学习氛围

学校围绕课程创新,扎实做好以“课程文化”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课程文化建设主要分为:高层是对课程文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建构;中层是对教材的解构与整合;基层是精典教学资料的编制。该校以中考学科为研究重点,将学段学科板块知识整合为一个单元,重新编制教学读本。该校在教学计划方面,树立大课时观,促进教师对课程的主动认知。在教学评价方面,实行平时比较与中考结算相结合方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供抓手。

学校建立了学习加训练的完整课程资料体系。出版了《物理自制教具实验趣读》《硬笔书写指导手册》《初中英语优质复习指南》校本课程书籍,该校的语文学科教材解构完成了古文专题,物理学科已经编制完成下延至七年级的教学内容,数学学科的《一课一练》《中考专项训练》正在编制中。学校还实行教学大循环模式,遵循学生与教育规律确定任课教师人选。

加强课程改革,打造一流教学模式

“导学案”模式 除体育学科外的所有学科一律实行导学案上课。导学案在设计上分为导学目标、导学重点、学法点拨、导学过程四个环节。导学过程又分为预习导学、精讲多练、问题解决、反馈拓展四个部分。在编制过程中体现三个侧重两个落实。侧重研究学法,探究学科规律;侧重研究课时目标系,内容精当切实可行;侧重研究问题解决,因题生趣,因趣探究。落实知识点,有相应的检测题目;落实学习能力,有导学的递进过程。实行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学生共用一个导学案。分层对基本学情等进行研讨培训,形成最优的导学方案。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突出预习、问题、落实三个环节,调整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做实优化提高环节。学科组教师针对导学案环节设计、学法提示指导等提出个人设计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用教师的重负担促成学生的高质轻负。

捆绑式评价模式 将集体教研、导学案编制使用等项目综合设置奖励标准。学校重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改提升。2014年10月10日,实验中学与江苏省溧水区东庐中学联结为教学共同体。天津塘沽区教研室、天津普育学校等与该校开展交流活动。

加强科技教育,打造一流教育品牌

学校以“对生命质量负责 为人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引领科技教育。仅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一项就有658人次获奖,累计申请科技发明专利53项。学校已被批准立项“近郊农村理化生实验模型再现与孵化室”和“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项目作为科研课题。该校还开设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校本课程,自编了计算机创新辅助设计课本。

第5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并提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1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体现,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和实训内容的建设和制定,教师团队的结构和建设以及课程日常的教学工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的,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成为必要。

 

1.1 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是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将当前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与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前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大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契合。这样,通过对大赛项目的理解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以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从而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1.2 将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真正的实力较量是教师团队的较量,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多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实现。一是“传帮带”制度,对于新进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的相关过程,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引进行业或企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大赛和实验实训。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保障,从而达到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2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作用

 

2.1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高考中分数比较低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不爱传统的学习,但是动手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如果还是采用学科教育体系,无疑就将这部分学生的缺点放大了。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成就感使得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 以赛促教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按照科目分类之后融入课程标准中,“课赛相融”需要对原有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理论课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将每一门专业课都体现出技能大赛的相关能力要求,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项目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将大赛由传统的少数师生参与转变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2.3 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职业技能大赛是践行这个模式的重要平台,对于专业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融入大赛元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强化职业技能大赛方向与技能培养。有针对性地将赛事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借鉴大赛组织、大赛评价、过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充分实现“课证岗对接、学训赛相通”。

 

3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为了充分实现这一理念,就应当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流职业技能教学大赛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关键就在于三个主体的建设,即教师、学生和企业。

 

3.1 教师团队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新型要求,由于之前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具备单一的知识技能,这和职业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完成。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恰恰是“双师”能力展现的主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的试金石。

 

3.2 强化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赛的重要特点是不仅要比赛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论知识,以行业从业者的标准和要求,从“知”和“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比赛。因此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

 

3.3 引企入校,将企业需求与教学体系构建深度融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环境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运作实际是相吻合的,同时结合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而构建的,这样使得竞赛环境既能满足生产型需求,又能满足教学型需求。学校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来编制实训方案。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企入校”,将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学生实训所需的设备相结合,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本科学科竞赛封闭式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技能大赛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参与,就违背了“职业性”的特征。因此,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将实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4 结 论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物流前沿理论和生产实践进行融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可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三赢”局面。

第6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纺织工科生 纹织物 设计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纹织物(大提花织物)的应用越来越广。一方面,服装面料大量使用纹织物,另一方面,家用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带动家纺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家用纺织品的主要织物类型正是纹织物。由于人们对产品审美要求的提高,纹织物的图案色彩需要更加新奇漂亮,纹织物的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因此,设计出高性能高艺术性的纹织物已成为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纺织高校如何提高学生纹织物设计的能力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纹织物设计的能力要求

纹织物由大提花织机织造而成,由纱线通过复杂织物组织构成大型的多彩的多层次的花形图案。相对于普通纺织品的设计,纹织物的设计内容和过程更复杂,包括基本织物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纹样设计、意匠设计、提花装造设计、纹版设计及织造工艺设计等。

因此,纹织物设计者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及具有一般纺织品设计能力,能够进行纤维原料和纱线的选择设计,能够进行基础组织织物设计以及织造工艺设计;二是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及图案与色彩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多色的花形图案设计;三是具有纹织物和提花机知识,并有一定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意匠设计和提花机装造;四是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纹样CAD软件;五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设计出艺术性和技术性都有较大突破的纹织物产品。

二、培养工科生纹织物设计能力面临的问题

1.工科生色彩图案纹样设计能力薄弱。

无论是用于服装或是用于家纺,纹织物必须具备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果只进行技术设计而不进行图案设计和色彩设计,纹织物就失去它基本的艺术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纹织物。由于形象思维和艺术素养基础相对薄弱,工科生在色彩图案设计的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也就不能设计出美观的纹织物,成为限制学生纹织物设计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2.学生整体(大设计)设计意识不强。

纹织物不同于一般纺织品织物,它的设计一定与所使用的服装或家纺的设计相联系,并形成整体设计,即大设计。而现有教学体系中纹织物设计、服装设计和家纺设计相互分离,分属不同的专业,使得学生整体设计的意识不强。

3.重视课堂知识学习与忽视实践能力提高。

纹织物设计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纹织物设计能力的提高,作为纹织物的设计人员,除了纹样和工艺等设计外,还需要一些装造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各类实践环节培养。当前,相对于纺织高等职业学校,本科院校在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纹织物设计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4.缺少创意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纹织物作为面料的服装和家纺产品都具有强烈的时尚性,且流行周期越来越短,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纹织物产品结构和图案等设计不断翻新,只有不断有新创意,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教学与市场相脱离,学生体会不到竞争,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我校提高工程类本科生纹织物设计能力的改革和措施

1.针对纹织物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与实践环节系统改革。

根据纹织物设计能力要求,我校对纹织物设计的课程与实践环节系统进行了改革。如下图所示,在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纺织品设计课程,保证学生具有纺织专业知识和一般纺织品设计能力;通过课内外的绘画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美术艺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开设色彩、图案和纹样课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纹样(艺术)设计能力;纹织物设计课程是整合后的纹织物设计的综合性课程,基本包含纹织物设计的各个环节内容,同时配以CAD课程与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纹织物基本设计能力;通过纹织物设计实训、服装与家纺设计实训、校内外专业竞赛和企业实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以往教学系统相比,新的教学系统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整体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更有效。

图 基于纹织物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与实践系统

2.增强“工”“艺”结合,提高纹样设计能力。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均是高考理科生,由于高考的压力,他们很少有较深的艺术熏陶,艺术修养基础相对薄弱,对艺术认知较浅。为了培养学生的色彩图案设计能力,有必要进行相关艺术修养教育。在学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是在有关纹样课程中增加一些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是通过课外艺术活动培育学生的艺术修养。要求学生选修“美术史”、“绘画技法”、“美术作品赏析”等学校层面选修课;鼓励学生成立“绘画社”“摄影社”等艺术类的社团,也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名画欣赏和书画摄影展示活动。在整个相关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更多地从色彩、图案的艺术性方面讲解,各个环节的教师都懂得,只有将“工”“艺”深度融合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纹织物设计能力。

3.项目式教学,以产品为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我校在纹织物设计教学中提出项目式教学方法,要求始终以某个服装或家纺产品设计为最终目标,提出各种设计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以服装或家纺面料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首先讲授服装或家纺基本设计思路,接着才是色彩图案设计、纹样设计、意匠设计、纹版设计、装造设计和上机装造的教学。在纹织物设计和产品设计实训教学环节,在经过来样设计的简单纹织物设计后,在产品设计环节学生自己设计服装或家纺产品,提出纹织物面料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色彩图案设计,然后学生应用纹织物CAD进行纹样设计、意匠编辑处理和纹版设计,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装造设计、上机装造并织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最终产品设计为任务,边学习边实践,在一个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下,始终围绕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感受到纹织物设计和生产的整个过程。

4.构建校内外实践场所,加强纹织物设计实践能力培养。

过去,一般纺织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培养人才主要面向大型棉纺织企业为主,还有针织和色织企业,因此校内实训基地中大提花织机生产设备较少,校外实习基地中家纺类使用大提花的企业也不多。为了适应纺织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高校必须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更新。我校在纺织工程实验室和现代纺织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构建了校内纹织物实训工程中心,另外,在服装CAD中心和纺织CAD中心建立仿真模拟实训场所。校外,在悦达家纺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并采用产学研、社会实践等形式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实践教学系统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如组织学生课外进行绘画能力训练;在纹织物实训中,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意匠图的临摹、平涂、勾边和点间丝等手工绘制技能基础上,再学习在电脑上使用纹织物CAD软件来替代,这样知识和能力更全面;在上机装造时,训练学生挂钩、吊综、穿经和轧纹板等技术;学生在校内能够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并进行部分产品试织;通过在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可实现自己设计的部分产品的生产。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大赛和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多层次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纹织物设计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教学团队。

提高学生纹织物设计能力的关键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教师主要是工科专业出身,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教师不多。为了提高纹织物设计教学中的图案色彩等艺术方面教学水平,短期内快速提高现有教师艺术水平是不现实的,我们主要采取引进和兼职两个办法,组建“工”“艺”结合的教学团队。近年来,招聘多名艺术设计类的教师,并从家纺企业引进具有较高纹样设计能力的设计师充实教师队伍,另外,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许多企业的设计师成为我校的兼职教师,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类型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与此同时,积极建立长效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在校内由教师组建纹织物设计工作室,与学生一起“真题真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既指导了学生又提高了教师自身设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到生产企业第一线开展产学研合作,并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教师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6.组织和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纹织物设计需要紧跟时尚,需要“人无我有”和“人有我新”的创新精神。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意、创新等发散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艺术素养教育和常规理论实践教学外,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纹织物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竞赛。学校每年举行“绘画作品竞赛”、“织物设计大赛”、“纹织物设计大赛”和“纹织物CAD设计大赛”,对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评选奖励,并给学生计算学分;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认可度高,组织正规的专业竞赛,如“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和中国丝绸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等。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大赛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为契机,构建基于导师制的专业竞赛辅导机制,将导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集体研讨创意设计、色彩图案和工艺制作中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准确把握设计作品的优缺点。实践证明,组织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专业竞赛,是提高学生纹织物设计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学科如何信息化呢?是不是信息化学科教学时时刻刻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明显运用?答案是否定的。学科信息化是指学科教学活动的展开建立在新型技术手段介入后的条件下,而不是以某类技术手段面面俱到的使用为典型特征。在课程整合中,技术手段的选用依据不是技术的逻辑,而是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心理特征等因素产生的具体需求。

本文试图结合下面的上海市曲阳第四小学“科技坊――科学与技术课程校本实施”实例,以节录附解读的形式进行剖析讨论。

下文中宋体部分是原文的节录,楷体部分是笔者的解读。节录部分的标题序号并非线性完整,由此给您带来的阅读不便,敬请谅解。

基本理念的学习思考不可缺少

前言

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首先并不在于课程创新,而在于通过系统而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理解上海市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来认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建构实际操作方案,并以此作为有效途径之一,帮助担任新型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新课程的落实。

解读:学科信息化,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对学科的各项认识。创新可能是我们工作的结果,不一定需要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目的。

(一)课程设置依据

设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有以下方面:学习者和家长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是什么?执教教师通过一个怎样的过程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与技术能够分离吗?现行的科学课程、劳技课程、课外科学活动如何能够在学校中整合实施以提高效益、效率……

解读:从这些思考的逻辑起点出发的后续思考,会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方法。这些方法是技术手段选用的内在教育依据,与技术手段的选用密切关联。

3.关于对科学、技术等概念简要的学习认识

指导人与自然界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其原始形态是博物学,它与强调思维、思辨、逻辑推理的希腊哲学和古代技术一起,构成了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源泉与基础。希腊人开创的理性精神与自由精神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突出的特点是量化、实验,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无法截然分开。可以用这样的两句话概括我们的学习体会: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思维的方式;技术――世界的构成方式。

人类个体对内、外部世界的认识发展,部分地复演了人类对内、外部世界认识的历程。作为小学科学与技术课程中的“科学”,包括了博物学传统、数理实验科学传统,它运用观察与描述、假设与实验的方法,配合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认识世界、构造世界。作为小学科学与技术课程中的“技术”,它不仅仅是工具与使用工具的方法,更在于使用工具之前对事物所做的技术构造,并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有效运用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并围绕相应的对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

讨论上述概念的目的,并不在于提出什么新的认识和概念,而在于学习相关理论,梳理我们的头脑,力图把握我们思维对象的本质,以利后续工作的思考。

……

解读:对科学、技术的元勘,一方面是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深度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中的技术在哲学高度的再认识。

技术如果是我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构成方式,那么,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组合建设方案则体现了我们对学习方式的基本认识。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总目标

(1)基本理念

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关注学习者的终身发展。确立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启蒙教育,使他们在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获得提高,综合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教育观念,为学习者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运用科技的学习方式。确立以探究学习为课程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在系统思考支持下感悟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渐养成探究和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养成乐于自主改进自己日常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态度。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线索,培养学习者在科学思维基础上的综合实践能力,从生活走向科技,从科技走向社会。

加强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整合,整体规划原有课内外科技学习活动,建设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科学与技术领域5学年、期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统一制定科学探究的要求,整体设计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空间、工具工艺,以及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内容框架,整体认识、思考原有科学(自然)课程、劳技课程、科技类探究型课程、科技类兴趣活动、科技类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增强课程实施的整体性。

构建操作性强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念,构建多元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解读:技术手段运用的组合建设方案需要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从再认识基本学习方式等观念、概念开始。

确立了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那么在技术手段的选用上,网络技术、真正的多媒体(不是辅助讲授演示用多种媒体)技术是主要的技术类型。

确立了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那么在学习资源的需求上,知识资源、智慧资源、工具资源就成为主要的资源需求类型,当然,素材资源的需求程度相对讲授教学方式来说弱了很多。

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对新型互动插件支持的虚拟实验的需求,但是这类需求已经包含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中了。

看似不相关但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课程设计

2.课程结构

(1)构成

由于学习者的兴趣点以及每位教师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各类学习素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准备状态。另外,以课程标准为纲领的课程教材系统,用模块方式来建设课程有其独到的便利之处,所以我们选择了以主题学习单元为基本模块,用模块方式来建设课程体系。

解读:技术手段的选用服从于教育的需求,课程内容的构成看似和信息化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学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

主题学习单元模块分类――

分类的主维度。按照实施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程度,以及课程内容收敛程度来划分。所有的主题按照这个维度划分为基础模块类和活动模块类。前者源于原有的科学(自然)课程、劳技课程以及科技类探究型课程。后者源于原有的科技类社会实践课程活动、拓展型课程科技兴趣学习活动。

分类的次维度。基础类模块再按照知识领域划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工具工艺”四个子类别。活动类模块再按照学习活动的特点,划分为“网络漂流瓶”(跨文化交流)、“走进实验室”(参观访问)、“小小科学家”(专项运动)、“科技擂台赛”(科技竞赛)四个子类别。

主题厘定的原则――

源自学习者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符合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

预计单元学习活动的资源基本能够获得。

解读:如何跨地域呢?网络交流方式(包括文字的同异步交流、网络视频交流等方式)的需求跃然纸上。

(2)内容目标组织

组织框架――

基础类模块的学习内容选择,按照已经颁行的相关课程标准分年级分学年进行统整。

活动类模块的学习内容则根据当前热点问题、学习者感兴趣的有关问题来选择。要注意与基础类模块的内容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的目标序列另外作为专项工作进行研究与表述。

途径――

厘定具体学习目标,需要在一个时期内制度化了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对相关的国家课程标准、上海市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学习后,归类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调整。

……

解读:无论是在课程整合实践探索还是新课标实验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是很多实践探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科信息化实施的实践中,这同样是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

在学科信息化进程中,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和实施方案的研究过程,让学校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有一个深入细致的学习过程。

5.课程评价方案建设原则

(1)对课程学习的评价思考

不同评价类型的适用条件各有不同,不同的评价手段适合评价不同的学习目标,这需要我们首先正确理解评价。从评价的教育作用来看,学习评价主要有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国家课程改革与上海市课程改革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凸现“过程――方法”维度的学习目标。评价学习者是否达成“过程――方法”维度的学习目标,用体现过程性的真实性评价手段较为适合,如档案袋评价手段。而相对于书面测验评价手段,真实性评价在实施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资源(人力、物资等),在现行学校教育条件下,完全采用真实性评价手段,可能在实施中会遇到难题。为此,我们在建构本学校课程评价方案时,需要有效平衡评价的科学性与评价的可操作性这对矛盾统一体。

……

解读:评价方案中选用了真实性评价作为评价方法之一,那么电子档案袋的需求就明确了,同时电子档案袋的有效运用条件也逐步清晰起来。

(三)课程管理

1.教师队伍与教师专业发展

(2)专业发展方案

过渡方案。通过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小组中承担相关科研任务的方式,辅以课程教学论讲座、科学史类书籍的阅读等,提升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专职教师带领下的备课组活动方式,改善兼职教师的专业准备状态……

解读:教育网志、教育科研电子档案袋在什么场合、时间运用,它们分别描述、记录、上传什么等的细节要求就在这个方案的详尽细节之中。

学习软硬环境建设直接和信息技术手段关联

(二)课程设计

4.教材建设原则

新课程在教材方面,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融合了书籍、报刊、网页文本、实物、各类媒体等开放发展的新型教材观。在曲阳四小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选用学习活动方案作为新型教材的基本样式,将各类学习素材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活动过程串联起来,一方面为学习者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很好体现了新型教材观开放发展的特点。

解读:新型教材观突破了唯教科书为教材的传统观念,互联网作为知识资源成为新型教材的组成部分。另外,嵌入式的知识资源虚库具体形态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学习活动方案的文本构成――

用于学习的部分,主要由情境/说明、任务、过程(含各类资源)、评价、总结等五部分构成,供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共同使用。

用于教学的部分,主要由教学指南、教师学习资源、其他说明三部分构成,供其他教师教学实施参考用。

学习活动方案的文本部分构成了新型纸质“教科书”的内容,其超文本格式的文本在学校网站相关学习频道中,供学习者、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时直接运用,无需另外制作演示媒体,也可以供学习者在家庭中通过互联网使用。

……

解读:电子学案(学习活动方案)作为新型教学组织工具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的载体。

对电子学案构成细节的考虑是建立在对探究学习方式深入认识的基础之上。

7.物质环境建设

软物质环境建设主要的内容是学校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在现有学校网站的基础上,将网页型格式的学案在“科技坊”栏目中,每个学案根据具体的要求加入电子档案袋的超链接。

解读:学校主题学习网站建设的主要作用在此处得到了直接的体现。

硬物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科学实验室、结构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建设中一般以4∶1(生机比)的比例配备计算机。

科学实验室、结构实验室一般以小组工作台(4~8位学习者一个大工作单元)为教室内的基本单位,辅以2~3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以轻便的单人课桌椅为基本单位,便于课堂教学根据具体需要调整摆放方式,教室的两边放置4~8台计算机(不包括教师计算机)。

其中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科学实验室需要配置液晶投影仪。

解读:从教与学的需求阐述了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加强手段的理化生等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践中这类硬物质环境具体建设方案还需要详尽的表述。这类详尽的表述中相当的部分是具体的技术参数与指标,极其典型的技术话语。

第8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物流人才的支撑,在我国,物流人才被列为12种紧缺人才之一,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高校是为社会提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培养物流人才、推动物流业发展,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在2001年才开始增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设立时间较短,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严重影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可见,针对物流学科的特性,进行特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

1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国外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依据物流管理的主要职能,主要课程有:物流战略、供应链管理、仓储规划、运输规划、配送系统、操作系统设计等,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窄,能力弱,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急需改革与创新。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在遵循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体现专业特色,建立特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塔里木大学为例,2014年5月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改革和创新。其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以管理学科大类课程为基础,加大基础课程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统计学、成本会计、计量经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课时,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打好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物流学、仓储、运输、配送、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同时加入一定的自然学科课程,使文科、 理科、工科相互交叉,相互结合,拓宽物流管理专业口径。因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决策软件系统知识和实际设备操作能力,后期课程设置注重专业教育和应用教育,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依据当时本地方对物流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按特定的方向进行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期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物流实践、物流工具操作与物流规划方法等的学习和应用。

2教学方法创新

2.1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参观教学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应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设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在授课过程中随时调动网络资源,进行视频教学,利用各类辅助教案或网络视频,并结合实地参观教学。在仓库、物流设备、配送中心等内容讲解中使用实物图片;在物流运作、物流系统、供应链运作等内容讲解中使用视频辅助教学;在条形码、管道、设备、仓库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边参观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随时与物流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以达到直观、深刻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感性认知。

2.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资源库,要精选国内外物流领域经典案例,更要开发本地区案例。讲授物流管理课程的讲师应该到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实地考察或挂职锻炼,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出高质量的、实用性强的本土物流案例,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注重案例讨论的设计,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讨论部分在设计上要参考该专业学生的人数、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参与度和综合素质等。灵活组织案例讨论,可以结合案例随堂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事先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或小组,在课下准备,上课时抽选部分学生展示案例讨论结果。

2.3依托科技活动,注重研究型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规划能力,因此,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能力。研究型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依据学术前沿拟定研究课题,学生通过查文献和实地调研,完成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时形式多样:传统的研究型教学,通过指导课学生程结课论文来增强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通过国家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实体建立模拟基地,以及邀请企业家和创业者举办学术讲座等科技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快速提高;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例如塔里(下转第66页)(上接第48页)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在组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制度,初步已经实行,教师重大课题聘用学生,让部分学生参与助研,接触到前沿学术动态,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4应用“教师主讲+企业经理参讲 ”教学模式

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由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进行主讲,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同时,可以联系当地的企业,带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并聘请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家、经理人进入课堂,给学生讲实际企业运行中的物流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企业中现实发生的案例,增加学生对企业实践的了解和物流知识的应用能力。

2.5运用实验模拟教学

实验模拟教学能够模拟物流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物流流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物流专业课程都可运用实验模拟教学,例如供应链管理课程,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供应链综合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来模拟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为了保证物流管理专业能够实现实验模拟教学,应提高物流实验室的配备,建设实用型特色物流实验室。物流实验室至少要配备物流教学系统、物流影视、物流设备、实训手册、实战推演课件、实验教学计划、操作单据、运作案例等方案。

2.6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高校应在相应的区域内,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和本地方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实践教学,把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纳入培养方案中,按比例设置课外实践的必修学分,实行“课内学分+课外学分”。与本地方的特色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有机会把所学的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真正地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第9篇:生物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模块化;国际物流;化工品物流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training mode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our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abroad and at home. It conclud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errace & module established by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t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terrace; modularizati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hemical products logistics

1构筑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物流业正如火如荼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红红火火的物流实践相比之下,物流理论研究十分滞后,零星散乱,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直至目前,“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物流的本质特征也还没有被全面地揭示出来,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找不到理论答案,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缺少物流理论。作为物流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物流学”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因此,建立和发展物流学科体系是致力于物流业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从1978年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以来,物流业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在管理和工程门类下新设立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这一方面说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已经为企业效益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物流学科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重视。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物流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物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人力资源支持。但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其所涉及的物流活动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专业本科教育多属各校自行筹划,缺乏统一的指导,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往往与人才的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使得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着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素养不高,物流管理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国外设置物流专业的也不多,国外同类教育也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次,可供借鉴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很少。因此,探索和实践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作为我国物流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尤其是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物流人才培养为己任的物流学者,我们更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物流学科的发展和物流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面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初创、中外运的鼎力相助、上海国际物流中心的环境、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的有利时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在建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严格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其中颇有特色的是建构并实践了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2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制订“平台+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得以推广应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于2000年开设,属于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物流专业坚持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校企合作为手段,以服务于上海物流市场为目标,紧密结合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专业定位力求贴近社会、产学合作、错位发展、特色求新,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专业基本属性,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尊重中外运意见,提出了以物流中“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2.1.1以物流中“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在对物流市场和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专业的专业特性,首先考虑物流中共性的东西,提出物流应该以“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该流程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回收”,同时包含了作为综合性流程建构的“供应链管理”。

2.1.2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由于物流的实际运作与实际的物的特性必须紧密联系,针对不同的物,其运作流程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在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以更好的适应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鉴于对上海物流人才市场、学校师资、专业设施设备、实训基地等各方面的考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目前已“开设了国际物流”和“危险品物流”摸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对于上海的物流市场而言,洋山深水港、外高桥码头、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等决定了上海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货运中心,其对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该校在2000年就开设了国际物流方向,构建了“国际物流”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对于危险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危险品的物流有其特性和要求,在2006年又开设了危险品物流方向,构建了“危险品物流”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对于本科生在第一学年下半年、第二、第三学年,学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目的在于打好物流专业的基础;第四学年学习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物流专业方向相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形成学生的专业个性和特长;对于专科学生,在第一学年下半年、第二学年,学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学习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处的领导下,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主组织编制订成了以“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线索的《高等职业学院物流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2005年被批准建设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6年、2007年,该校以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连续组织召开了两届全国物流专业建设会议,该套“平台+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获得兄弟院校的认同和借鉴。 

2007年4月~2007年10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承接了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物流技师认证项目,该项目以物流的“流程”为基点进行构建,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结题并得以在上海市其他高校的物流专业推广应用。

2.2组建了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训基地

2.2.1校内实验创新基地的建立。本专业坚持实验室建设和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先进的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物流实验室。该实验室注重实验的仿真性,实验项目、实验软件和数据直接来源于先进企业的实践领域,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实战性。同时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物流实验室建成社会知名的物流培训基地。学校投入本专业建设启动资金10万元;中外运投入180万元资助建设发展,其中,100万元建成“国际物流实务仿真实验室”(另赠送15万元数据库管理软件),80万元设中外运奖教学金;教育高地建设经费共350万元。同时在建“全球物流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2.2.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为了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科基础—工程实践—综合训练”的有机结合,体现现代物流教育与科研生产的一体化、综合化的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积极开展校际、校企和国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开拓物流学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实践证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创新能力等整体能力和素质上大大提高。以 “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为契机,以与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联合创办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为基本框架,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其中“国际物流”实训基地为上海远洋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上海港集装箱有限公司、上海环众物流公司、上海海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危险品物流”实训基地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有限公司。

2.3培养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师资力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培养师资队伍采取多种有效办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职称高、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挂帅,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组织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建立面向“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国际物流”、“危险品物流”的三支物流学科的专业师资队伍,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教学和教改论文;同时成立面对具体企业的项目咨询小组,主导和参与企业的物流项目建设和评审。

(2)坚持聘请企业、科研单位有名望的物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担任兼职教授,充分发挥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3)坚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和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获取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和相关的国际和国内的物流资格证书。

(4)为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他们早日成才,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访问工程师4位,专业资质 14人次 ,出国(境)访问 8人次 ,国内学术交流 20余人次。

2.4构建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实践体系

2.4.1优化课程设置,建构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在本项目“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强调素质教育,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跟踪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物流行业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系统,构建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基础平台课程,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平台课、国际物流和化工品物流两个专业模块课,同时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市场营销能力训练。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4.2建设配套的“系列化”教学教材体系。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物流教育高地的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物流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求的物流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教材作为基本保证。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必须重视物流教材建设,编写和出版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教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建设一流物流管理学科,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框架、培养出高质量的物流专业人才,从物流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对物流管理类专业进行“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将科研成果、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组织提炼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主编并出版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3套共20多部教材,分别适应高职高专和本科教学需要,从而形成了自己颇有特色的“模块系列化”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体系。如:《物流管理学》、《国际物流》、《物流运输》、《物流仓储与配送》、《物流英语》、《物流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其中,《现代物流管理学》、《国际物流与货运》、《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管理》四本教材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供应链管理》被列为甘肃省物流专业自考指定教材;黄中鼎老师主编的《现代物流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年内重印13次,总印数达75 000册,为全国50多所高校所采用。该“模块系列化”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具有学科体系结构安排新颖科学;适应物流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注重编写内容的知识性、应用性并重,着眼于物流应用能力培养;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等特色

2.4.3加强实践体系建设,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顺应适应21世纪人才市场要求学生“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合格人才。全院上下,形成共识,狠抓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一进校就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学习,三年或四年实践不断线,环环相扣有规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路完整、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暨执行方案,并创建了“实验室实验—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

该实践体系紧紧围绕“平台+模块式”方向,创立模块实验内容的教学组织新方式。该实践体系注重更新观念—以“平台知识”为基础,以“模块专业能力”为重点,注重引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紧跟物流实践和物流技术不断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实验和实习指导手册,注重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责任和教学辅导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拥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中外运华东有限公司,2004年至2008年共接收250余名学生实习。2006年、2007年接纳3名教师挂职锻炼。专业实验基本编制出实验指导书,计划的5门专业课实验全部开出,3学年共有18周的专门实践教学。

3取得的成效和应用情况 

(1)编制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得到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将此方案定为全国的指导性方案。

(2)三套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得到兄弟院校的广泛采用,大部分书已经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印。该三套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于2004年上学期开始投入该校物流专业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承接完成的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物流技师认证项目在上海市建桥学院、上海市邦德学院、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推广应用。

(4)接受了北京化工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兄弟院校关于物流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