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文化差异的问题精选(九篇)

文化差异的问题

第1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Abstract: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lose along with the world economics re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ommunication is day by day frequent, but because participatio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cau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ommunication to have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analysis frequentl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countermeasure which carries on smoothly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ommunication's influence and the promotion communication.

关键词:国际商务沟通 文化差异 影响 对策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邵亚琦,性别:女 籍贯:河南省长葛市 所在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历:本科。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65-01

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使得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一起工作和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由此为国际商务沟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参与者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国际商务沟通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商务沟通,因此商务人士在进行商务活动时必须适应跨文化带来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沟通中,“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来自不同文化的商务人士若能对彼此文化有着深入地了解并彼此尊重无疑是双方顺利合作的催化剂,反之则会成为阻碍合作沟通的障碍。因此,只有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这些差异才能确保国际商务沟通的顺利进行。

一、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若要明确文化差异究竟对国际商务沟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就必须了解“文化”的内涵。其实“文化”是一个几乎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抽象概念,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性,因此不同文化的各方的行为方式、价值观、语言、生活背景都可能存在着差异,从而给沟通造成了困难,其表现为语言沟通障碍、非语言沟通障碍、思维方式的差异等等。

(一)、语言行为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接明了的,对国际商务沟通有着直接影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语言行为习惯,若是不能弄清楚可能存在的差异,很有可能在沟通过程中产生误会。比如,日本商人在交流中极讲求礼貌,较少采用威胁、命令和警告性言论,而法国商人的谈判风格则比较直接,特别是,他们使用威胁和警告的频率很高,若是双方不能彼此了解这些语言行为差异则定会为沟通的障碍。

(二)、非语言行为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商务沟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 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具体体现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而且很多时候这些非语言行为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而更易造成对方的误解,从而影响双方的商业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以点头方式来表示赞成,但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则以摇头表示肯定,参与沟通的商务人士若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行为必然会成为交流的障碍。

(三)、价值观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差异隐藏得深,更难以克服,可能在商务沟通中制造更难以调和的分歧。这些差异在中西方商务沟通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例如中、西双方在裙带关系、平等观念还有时间观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只有了解了彼此的价值观才能使得双方的商务沟通顺利进行。

(四)、思维方式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成为国际商务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就东西方文化而言,东方文化强调整体性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偏重于分散性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反映到商务沟通中可能使得双方对于沟通方式、步骤产生分歧,从而造成交流上的困难。

二、应对商务沟通中文化差异的对策

鉴于上文的分析,我们在商务沟通中就应主动地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对立的真正原因,想方设法找到建设性的沟通渠道,促进沟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可采取的对策如下:

(一)、学会适应新文化

文化是具有共享性的,这意味着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使行为可以预期,因而一种文化的人们可以试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因为人们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文化准则、行为规范与模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便总是不自觉把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人的文化,因此在某些时候过于主观而造成误解,所以商务人士在进行国际商务沟通时应该逐步培养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以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参与国际商务沟通的商务人士首先应承认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其次,要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力。由于文化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一个国家土生土长的人也许很难向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有效地解释自己的文化。在进行国际商务沟通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只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场对别人的文化进行解释和评论,减少偏见和歧视。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文化立场上思考问题。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克服民族中心论,学会尊重彼此的文化,求同存异,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与敏感性,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文化差异不会构成沟通的障碍。

(三)、增进交流,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原则

由于语言、非语言、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种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参与合作的双方难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产生误解与分歧,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中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而出现分歧与争执是双方通向默契、对任何观点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互理解、经常沟通交流,对不同的观点与行为,双方应从文化差异与思维差异的角度作一些分析,这样才能消除误解、避免冲突、达成谅解,从而实现合作。

(四)、加强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应对文化差异、防止文化冲突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双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让参与国际商务沟通的企业员工在进行商务沟通时更加细心、敏感,从而为顺利沟通奠定基石。

总之,国际商务沟通与文化沟通密不可分。因此,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参与人员应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这一重要因素,展开研究,尽量减少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各国都能在团结友好的氛围中开展商务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薇,周毅.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J]. 经济论坛,2006(3)

第2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日语翻译 语言特征 语言文化差异 存在问题 意义与作用

从每一种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而两种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方面会体现在表达方式、结构以及形式上,另一方面会表现在文化气质上。简单来说,翻译就是连接两种语言的一种载体,通过翻译,相互之间就能够实现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每一种语言在行为意识、、人文风情、历史传统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将一种语言转化成人们较为熟知的语言,同时还需要呈现出其中所表达出的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特性,进而更好的合作。

一、日语语言特征

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人文环境、发展环境以及生长环境之间关系密切,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民族语言,其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心理特征、民族品行等多种信息。而日语作为日本这一民族在发展和崛起的进程中逐步发展的,并随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从中能够直接体现出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日语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一是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说,日语在表达上都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在日常的交流中,日本人不会直接的向他人索要物品或请求提供帮助,一般多是较为婉转的询问他人。二是在日语中,比较重视谦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社会生活中十分的重视等级观念,存在明显的上下级等级、长幼等级以及男女等级,因此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自身的身份,也要符合对方的身份。三是交流的语言比较暧昧,这主要是与日语表达含蓄、委婉的特点相关,就是由于在表达自身意或建议的时候比较含蓄,导致语句的含义就较为模糊。四是男性和女性之间都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用语界限,在日本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由于地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语言中男性用语就相对比较霸道,女性用语就相对较为柔弱。

二、导致在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语言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表达事物的重要工具。每一个国家在风情、民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具备相应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无论是在表达习惯、语法、词汇,还是在语音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表示及时在生活中人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的应用某一种语言,但是当面对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很难开口叙谈,更可况是下笔成文。在翻译活动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仅仅需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更需要掌握译文中的表达习惯和形式,如果想做到准确表达的话,就必须做到正确理解,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的。在翻译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准确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第二步则是需要用准确的译文语言表达出原文中的含义,无论是其中哪一个步骤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导致翻译失败。在日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需要同时掌握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并充分的了解其表达特点,进而才能够成功翻译。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译者来说,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和应用的都是以汉语为主,这样对汉语的表达手法、语法特征都比较了解,但是对日语来说就会相对生疏。即使已经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4]。这样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在语义理解方面的难度不大,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文字表达的话,很可能会由于不够熟练,进而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影响翻译效果。

2、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局限,常常会在译文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国式”语句,反而与原文中的含义出现偏差。同时由于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影响整体效果。

3、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在表达同一种思想或事物的时候,表达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虽然最终表达出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表达方式的差别,导致翻译的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译者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日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够应对自如。

4、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原文中的内容并不能吃准、吃透,这样对于缺乏经验的译者来说,翻译工作就会出现“卡壳”现象,不仅仅导致整体翻译的难度上升,同时还会影响翻译效果。如果译者的经验较为丰富的话,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含义差别较少,不影响整体的效果;另一种结果就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加大的差距,而译者尚不自知,整体的翻译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应对语言文化差异

(一)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

对于我国人民在日常的交往中,比较喜欢直入主题,通常都是直来直往,变化耿直,但是日本人则是比较偏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这样在翻译中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应该尽可能的注重语义表达的含蓄性和委婉性,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原文作者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含义的揣摩。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将原文中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另外对于日语来说,通常会表现出“言外之意”、“耐人寻味”,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在保证原文 含义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直接省略或者是部分翻译,进而更好的适应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礼貌用语、谦敬有序

由于日本的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在社会中对每一个阶层和群体应该用什么语言、说什么话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样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描述出相应的人物语言特点、地点、时间以及场合等,比如朋友与朋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等,相互之间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准确的描述出相应的场景和人物之后,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

(三)注重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别

对于日本的社会来说,由于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尤其是在传统的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社会差异比较明显,一般男性在整个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这也就导致男性的行为和语言都比较强势,并且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之外,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霸道、强势;而对于女性来说,多比较柔弱,且性情温和,社会活动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柔弱、委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男女用语之间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7]。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但是也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使用较为平和的语气,以免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四、在日语翻译中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尊重的意义

作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是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和区别,两者之间如果想实现交流的话就比较进行翻译来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仅仅只是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的话,最终所获得的译文就会相对较为枯燥、单调,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翻译技巧之外,还应该了解和认识相应的民族文化特点,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好的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才能够在译文中表达出原文中所具有的思想与情感,在增加译文真实性的同时,读者理解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8]。

结语:不同国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依据单一的语言的话,不重视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挖掘,交流活动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在每一个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该民族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的重视,只有在文化背景下实现语言翻译,才能够真正的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翱宙.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85-86+104.

[2]李东奇,葛文光,张雪梅.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工程,2012,04:49-55.

[3]陈家兴.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23:246.

[4].从语言到文化――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成因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06:186.

[5]王志勤.汉英语言中“黑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99-102.

[6]王丽.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25.

[7]苏婕.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46.

第3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在跨文化选择与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这严重制约跨文化的有效传播。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擅变及造成跨文化传播冲突的主要原因—高度语境文化和低度语境文化的差异,区分高低语境文化,进而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进入诉求对象的文化角色,考虑他们接受信息的感知方式和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使本国文化融合到他国文化中去,对他国文化产生吸引力,使跨文化在传播中多几分理解,化解差异、误解和冲突。网站

随着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狭隘的文化定位显得不适实用,文化已不是简单的与国家概念相统一,更不是与疆域概念相一致。跨文化传播理论,揭示出文化的类型差异,可以是全球的、国家范围的,也可以表现为一国内部的、甚至是一家内部的。即使在个人的行为和心灵中,也会有文化的冲突。

    由于人们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同,对于外来信息的处理也就不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原本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人与人沟通时也会发生误解;然而,当人们跨越文化产生互动的时候,尤其是试图跨越那些价值体系差异较大的文化,正常的误解就会被夸大。这不仅给个人之间带来意义读解的困惑、心理情感的隔膜、文化身份的疏离,而且引起文化族群关系的失谐和冲突。这个问题随着全球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在全球文化的选择与互动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国际间或人群间的所有冲突,都与这种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相关,这严重制约跨文化的有效传播,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巫需与国际接轨,国际的跨文化传播学也还函待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嫂变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承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跨文化传播”( Intercultru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它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类取经、郑和下西洋;在西方,很早以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中西方历史上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第一人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霍尔(E. T. Hall ) 0 1959年霍尔发表《沉默的语言》,在书里霍尔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术语。他的著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0年中为美国的外援机构培养外事人员时使用的。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它的实践和战略训练背景。

    霍尔更多的从行为科学着眼,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霍尔并没有局限在量化和实验研究的范围,他将应用性的研究和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在6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隐藏的维度》。80年代以后,代表跨文化传播研究基本趋势的是古迪昆斯特(W. Gudykunst)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汀一图梅(S. Ting-Toomey)的“面子一协商”理论 (Face-Negotiation Theory)以及菲力普森( G. Philipsen)的“口语代码”理论 (Speech Codes Theory)。这些理论的总的特点是将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到更加精细的水平。

    二、“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差异

    语境可以理解为那些与话语本身密切相关的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和氛围。根据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学说,在“高度语境文化” ( high contextculture)中,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体现在清晰的被传递的编码信息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信息进行的。高语境文化在沟通过程中的反映,就是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或隐含在某种个体特性之中。例如,中国人沟通使用诸多含蓄而不直接的语言,这种过程导向型的沟通,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诊释。与高语境正好相反,低度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将大量的信息体现在清晰的编码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往往使用的是发送导向型沟通方式,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美国人的沟通是直截了当的。显然,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典型的低语境文化。

    对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汀一图梅则作了更具体的解释。“高度语境文化”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在既定的文化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context)的关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从而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意义依赖于语境而不是被固定于语词。“低度语境文化”如美国、欧洲国家等西方文化,则是更加重视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语言和符号的既定意义在“高度语境文化”中,不是意义的最重要的来源,意义只是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的。隶属于“高度语境文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和目标之上。

假定说,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决定都会影响到群体中的每个人,那么,个体的行为就理所应当受到群体规范的控制。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同。相反,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

    三、“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

    霍尔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为例,指出“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更关心外来者进人“我们”的圈子时,是否能举止恰当,并不关心外来者究竟如何想、其真实的态度和感情如何。“低度语境文化”则认为,人们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沟通成败全系于能否恰当和准确的表达。因此,在后者看来,“高度语境文化”是含义暖昧的文化。在既定的语词辞典中,很难掌握到确切的解答。这样,分属于两种文化的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误解。问题是,这两种文化如何达到沟通?汀一图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对“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式行为,达到沟通目的。

    汀一图梅认为“面子”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类。“低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积极的面子。所谓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 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 Face- 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义为“消极”或“被动”性的,是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

    所谓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 Face-assertion)和“给面子”( Face- giving ) o“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在心理动因方面,显然消极的面子谋求“个体自治”,积极的面子谋求“群体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

    四、把握语境文化的类型差异增强跨文化的传导能力

    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只有深切理解这种语境文化的类型差异,才能更有效得进行跨文化传播,使本国文化融合到他国家的文化中去,如果中国的文化通过有效地对外传播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那种安近来远的魅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中国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化解差异、误解和冲突。就会使各国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与我国合作的愿望也会日趋强烈,这就为我们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展壮大自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目前席卷全球的文化冲突和对话,正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过的华夏文化,将为未来全球文化的建立和研究提供有中华特色的精华和取之不竭的资料源泉。我们需要努力总结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化成果纳入世界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未来“天择”之中。并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动作用,以提掣世界文化到最融洽交流的高度为己任。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据统计,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部级重点保护文物62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12处、重点保护历史街区40处 (胡同和四合院)、地下历史文物保护区35处、博物馆58所、传统工艺14种、百年老字号67个。北京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奥运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化积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的过程,不仅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过程,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正逐渐从奥运理念宣传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发展战略。

第4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茶叶从16世纪开始由中国传到英国并深受英国人的喜爱,由于两国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英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中国茶文化相迥异的英国茶文化。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探求茶叶商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吸引眼球的最佳语境效果。

一、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一)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物质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茶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关茶叶的种类、茶具、饮茶场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中英两国在物质文化层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品饮种类的不同。中国的茶叶种类包括绿、红、白、青、黑、黄等六大类茶,还有花茶、药用保健茶等。其中,中国人最为喜爱的是绿茶。英国人最喜爱的是汤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红茶,红茶在英国被视为国饮,这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有关。英国四面环海,气候阴冷潮湿。红茶性暖,英国人往往喜欢在红茶里加入糖和牛奶,把茶水当成甜饮料来饮用;品饮茶点的不同。中国的茶点内容丰富,凡是食物都可以当做茶点。包括坚果类、水果类、肉禽类、奶制品类等。与中国丰富多样的茶点相比,英国茶点的选择比较固定,英国茶点一般都以面食类配以肉类和糕点为主;品饮场所的不同。中国人对品饮场所统一叫做茶馆。英国人则对饮茶的场所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也曾有过茶室这种称呼。茶室是当时专供英国上流社会阶层的少数人群品饮的场所;品饮茶具的不同。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由于中国人个性内敛,很多人钟情于古朴而有文化底蕴的紫砂茶具。英国人对茶具极为讲究,包括精致的银质茶壶,高贵的骨瓷茶杯,再配以精美的蕾丝花边桌布,用鲜花和蜡烛加以点缀,体现了英国人热情奔放的个性。

(二)制度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中国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对茶叶的生产和管理,并形成一系列的茶政措施,这是中国茶文化在制度层面的表现。以茶生产和管理为例,中国古代茶谚中有许多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这说明茶文化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对生产、经济的影响。如“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茶谚,至今仍对茶类生产和保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英国因为不产茶,有关茶生产和管理的谚语基本没有。但是茶文化作为制度文化层面在英国也有表现,给服务员付小费的习俗就始于英国的茶叶制度文化。付小费习俗的来历与茶相联系,当时茶室的侍者把一个上锁的小木盒放在茶室的桌子上,木盒上刻有T、I、P、S四个字母,这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为确保快捷的服务)的字母缩写。如果客人想要侍者快点端上茶来,他就要往小木盒里投入一枚硬币,以享受快捷的服务。由此,付小费习俗开始在英国形成。

(三)行为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以饮茶礼仪为例,中国人认为饮茶随时可以进行,没有固定的仪式。以茶待客成为中国人家庭生活和日常社交中最基本的礼仪。客来敬茶;奉茶时,茶水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上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等。英国人则有嗜茶、尊茶的风气,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喝一杯醒早茶(Early Morning Tea);上午11点是红茶佐茶点(Eleven’s Tea);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Five oclock Tea);晚上睡觉前喝告别茶(After Dinner Tea)。

(四)心态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心态文化是指人们由茶而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层次的文化。以茶道精神为例,中国的茶道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构成,总体基调是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饮茶作为一种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注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二、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品牌混乱,茶叶商标翻译标准不统一。我国长期以来是以茶叶原产地来对茶叶命名,这使中国茶叶品牌出现了比较混乱的格局:根据茶的发酵程度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原产地命名进行分类,包括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庐山云雾等;在原产地品牌下又有不同的品系,如武夷岩茶之下又有大红袍、水金龟、肉桂、玉女掌、名枞、水仙等子系列。品牌的混乱带来了茶叶商标译名的混乱。如福建名茶——“铁观音”目前就有十多种英文译名:Tie Guan Yin;Ti Kuan Yin;Iron Goddess; tit gwun yam;Thih-koan-im;Tit Kwun Yum;Iron Buddha;Iron Goddess of Mercy; Tea of the Iron Bodhisattva; Iron Avalokite vara。这种现象削弱了中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不利于中国茶叶进军国际市场。

(二)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生搬硬套。茶叶商标的翻译是跨文化传播活动,要充分考虑目的国的文化差异,尊重其风俗习惯和文化禁忌。比如“龙井茶”被译为“Dragon Well”是不准确的。因为在中国,“龙”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图腾崇拜,被视为高贵、权威的象征。但在英国人眼中,龙(Dragon)是一种邪恶的动物,使人联想到残暴、贪婪、邪恶。因此,龙井茶作为中国名茶,在国外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可以直接音译为“Longjing Tea”。又如受到云南纳西族人喜爱的“龙虎斗”茶被错误译为““the fighting between dragon and tiger”。事实上“龙虎斗”茶是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里熬的浓浓的, 然后把茶水冲放到事先装有白酒的杯子冲泡调和而成,杯内发出悦耳的响声,就像龙虎在争斗,遂得此名。再如武夷岩茶中的名品——“大红袍”被错误译成“Red Robe”。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贬义词,它象征着残暴、危险、流血。译为“Dahongpao Tea”是比较准确的。

(三)没有采取正确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目前茶叶商标翻译中过多采用音译法。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内涵不甚了解,采用拼音翻译出来的茶叶商标会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一些茶领域的术语,如果断章取义,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就会造成错译。如“熟茶,生茶”分别被译为“ripe”and “raw”。其实,“熟茶”是指发酵茶,生茶是指未发酵茶,所以译为“fermented”and “unfermented”比较合适。又如“竹叶青”茶是由于泡开后形似竹叶,青秀悦目而得名,因此被翻译为“Bamboo Leaf Green”是不准确的,这容易被误解为用竹叶做成的绿茶,无法反映茶叶的原料和性质。再如珠茶,因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身骨重实,宛如枪弹,故译为“gunpowder”,但由此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1984年初,浙江省茶叶公司去科特迪瓦共和国洽淡贸易,一位印度商人看了珠茶样品很中意,但签订合同时却一再要求我方品名栏只能写“中国绿茶”,不能显示“gunpowder”字样,理由就是免得被当地海关误认为是一笔军火交易,招来麻烦。

三、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改进方法

(一)结束茶叶商标命名的混乱局面,统一翻译标准

茶叶商标翻译的准则是商标的命名必须能够吸引消费者、识别产品、联想产品、广告宣传,因此翻译商标译名也必须个性鲜明,优美悦耳,内涵丰富且顺口易记,以激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促进营销。目前我国茶叶商标命名处于混乱局面,国外消费者不容易从茶叶的名称了解到茶叶所属种类。因此,茶叶厂商应该能够在茶叶的商品名称下标示该茶叶分类上的名称,以便顾客了解所买茶叶的具体种类。我们可以将茶分成四大类,即“不发酵茶”(Non-fermented)如“绿茶”(Green Tea);“后发酵茶”(Post-fermented),如“普洱茶‘(Puer Tea);“部分发酵茶”(Partially fermented),如“乌龙茶”(Oolong Tea);“全发酵茶”(Completely fermented),如“红茶”(Black Tea)。如果进一步地分类,我们可将”绿茶”再细分成“蒸青绿茶”(Steamed Green Tea)、“粉末绿茶”(Powdered Green Tea)、“银针绿茶”(Silver Needle Green Tea)、“原型绿茶”(Lightly Rubbed Green Tea)、“松卷绿茶”(Curled Green Tea)、“剑片绿茶”(Sword Shaped Green Tea)、“条型绿茶”(Twisted Green Tea)、“圆珠绿茶”(Pearled Green Tea)等八种。将“普洱茶”再细分为“陈放普洱”(Age-Fermented Prer)与“渥堆普洱”(Pile-fermented puer)。将“乌龙茶”再细分为“白茶乌龙”(White Oolong)、“条型乌龙”(Twisted Oolong)、“球型乌龙”(Pelleted Oolong)、“熟茶乌龙”(Roasted Oolong)与“白毫乌龙”(White aaatipped Oolong)。将“红茶”再细分为“条形红茶”(Unshredded Black Tea)与“碎型红茶”(Shredded Black Tea)。

(二)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出于对中英文化差异的考虑,茶叶商标翻译中应尽量采用符合外国消费者语言习惯的词语,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中文的茶字和其英文相对应的“tea”概念意义有些不同。在英语中,“tea”的词义得到了扩展。“tea”既指“茶叶”,又指“茶树”、“茶点”、“茶会”,还指下午五六点钟的便餐。又如中国的传统“黑茶”被翻译成“Dark Tea”。在英文中,“dark”是与“暗”同义的,也有无知的、忧郁的含义。“Dark Tea”这个商标名是无法打入国际市场的。事实上,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应该直接采用“Heicha”的拼音译法。再如中国红茶正确的英文翻译应是“Black tea”。这是因为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所以红茶不能译为“Red tea”。但确实有一种茶的英文名字叫“Red tea”,这里的“Red tea”实际上是“Rooibos”茶,是一种生长在南非、完全不同于茶树的野生植物,不是真正的茶叶。但由于“Rooibos”茶冲泡后呈红色,中文译名就是“红茶”。

(三)采用正确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1.直译法。“当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对商品名称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大多数的茶叶名称英译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比如武夷岩茶被译成“Rock Tea”,这是因为武夷岩茶生长在山间岩石上,无污染,“rock”能突出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的特征。而且“rock”在英文中带有振奋,动感的意思。又如不发酵茶(Non-fermented)即绿茶(Green Tea),绿茶(Green Tea)可以再细分为八种,其中五种茶名的翻译都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园珠绿茶(Pearled Green Tea)、剑片绿茶(Sword Shaped Green Tea)、蒸青绿茶(Steamed Green Tea)、银针绿茶(Silver Needle GreenTea)、 粉末绿茶(PowderedGreen Tea)。

第5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日本事情教育;文化差异论;他者理解;文化文本

本文试在理论层面上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日语教育中的异文化理解进行讨论。首先是在文化独自性的质疑声中,探讨文化类型化和文化差异论是否妥当的问题;其次是针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是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出发,探讨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一、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

1.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存在的问题。日本关于日本事情教育的研究,涉及了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独自性持肯定态度的相关分析;传统的创造和虚构性;作为日本文化比照物的美国社会存在等等内容(小川.1996)。其中许多研究阐述了日本文化独自性观念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日语教育不仅与日语、日本文化相关联,对语言、文化的本质,包括其形成进行历时性考察至关重要。若要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一定要涉及到已形成的文化和语言,这样作为非常不安定的文化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因此,对待语言文化不仅需要慎重处理,还要对把文化类型化来分析其差异性的做法的妥当性提出质疑。下面,对在异文化理解教育中经常用到的差异论问题,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等人的观点,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

随着关于文化差异知识的异文化间交际出版物的不断增加,让人们更加忽视了与外国人的共通性,留下了更深刻的文化差异印象。结果,“原来以消除异文化间交际障碍为目的出版物,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反而成为了一道文化屏障”(吉野.1997)。当日本人和外国人在交际中出现困难时,则容易将其归咎于文化,说外国人不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虽不能说文化差异论的提出者、传播者、接受者均为民族主义者,但是可以说明“异文化间交际和文化民族主义是内外一体的关系”。因此,这就警示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民族主义扩散的可能性。

理解差异的确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观点或许过于片面化了,如果考虑到真正的共感是理解达成的基础,我们就不得不对运用差异作为材料来进行异文化理解的做法抱有疑问。作为文化类型化中间媒介的日语教师,应该事先意识到“因差异化而被类型化的文化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差异化了”。差别问题阻碍了理解的共生,“讨论差异无助于差别的消解”(吉野.1997)。日本著名社会学者江原由美子认为:差别是一种非对称性的东西(江原.1985),拘泥于文化差异的争论无助于差别的解决。

2.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对异文化理解的负面影响。在此,我们不是将差别看作是心理上的或是认同上的问题,而是强调把握其形式侧面的重要性,不要忽视了问题的本质部分。关于差别和差异,正是因为“被差别者”也同样被置于“差别”事实的面前,所以其情形是多样的,从而也说明“差别”不是以“差异”为根据的。在日本事情教育中我们有过这种经验:当我们和某个“被差异”集团的成员开始交往,后来发现对方是归属某个集团的一员,有时便会带有一种意外感。相反,当我们事先知道某人是属于某个集团的成员而继续和他交往,直到后来双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同时注意到那人原来是属于怎样的集团的。差异和差别的理论存在于个体当中,正是讨论差异的要求导致了“差别”理论的产生。就是说,运用差别理论解决问题就如同解决“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差异”认识一样于事无补。

差别是一种从本质上的排除行为。从差别者对被差别者毫不关注的日常经验来看,可以说差别的排除性是内附的一种东西。因为差别者将被差别者排除在外,所以也不想去考虑差别者带有何种差异。也就是说,差别是非对称的。所以对差异的指出及评价,反而可能会强化这种差异,从而说明使之差别化的论据是不成立的。因此,江原认为“差别就是让人们不要看到这种差别存在的一种装置”(江原.1985)。

非对称性的原因是由于差别者一方面设定范畴,将自己与被差别者的界限设定。一方是无目的的,而另一方带有目的性,所以,提示差别的责任由被差别者承担。然而,原先因差别者的范围划分而导致的被差别者的差别提示,就从这种装置出发而又回归到这个装置,成为了装置本身的一种行为。另一方被划定范围的人,当被问到“你是属于哪个范围”的时候,也是无法回答的。这就是说,被差别者被镶嵌在差别的构图之中。即便说:“不是将你差别开来,我们对谁都一样”,被差别者要从这个构图中脱身出来也并非易事,从而对自身感到愤怒,带有一种焦燥感。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差别理论”不是对“差异”的实体性把握,或是如江原所说的感情、解放的印象之类的问题,而是“差别理论”形式上的论述,不过是种高明的自我记述的小把戏而已。差别不是差异的根据,如果按照希望者那样创造出差别理论的话,讨论差异就成为了差异的再生产。关于解放的印象,江原认为将“解放的印象”语言化是确实很重要的,但是,这种努力同样应该放在揭露“差别理论”的把戏和增强“反差别”的理论上去(江原.1985)。江原指出了“差别理论”的脆弱性。异文化理解和多文化主义就是文化容许、承认差异、谋求共生的行为。这种理解警示我们要以一种“与人为善”的方式与人交往,并需要反省、批判究竟是什么制造了这种差异?

关于差异,对以某个范畴而划分的N个个体或集体来讨论差异问题,是以特定的个人或集体自身的标准来将之范畴化的,因而会导致如下情况:一是恣意引入的范围界限标准模糊;二是无视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活跃的交流交涉;三是从时空上以固定的模式来把握对象。由此看来,讨论差异是毫无意义的。不仅是毫无意义,而且讨论差异(范围化)就是重蹈差别论的覆辙。

以上,通过援引吉野(1997)和江原(1985)的观点对文化的固有性和差异论的观点进行批判,使我们认识到“异文化理解”本质上就是如何构建个体间关系的自他双方的相互理解问题。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对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之上的。

二、对“语言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理论的质疑

在日语教育领域中,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日语习得和日本文化习得难以分开。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观点,从日语、日本事情教育这种名称就能体现出来,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前者是语言教育,后者则为文化教育。

如前所述,对日本文化带有独自性疑问的主张对日语的独自性也因同样的理论而存在异议。诸如日本文化是因与他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观点一样,日语也是因差异化而产生的。欲讨论日语习得即为文化习得的观点,最好先思考一下日语、日本文化独自性本身存在的疑问。

关于语言和文化是否关联这个问题,在日语教育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本文在此不予涉及。我们想讨论的是在认为两者相关联的前提下,探讨一下日语教育对日语教育研究的影响问题。

首先,与当前日语的普及程度相比,若剔除文化因素,日语是否有更广泛被使用的可能性?其次,研究者不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关联持有疑议,并以此为前提来观察语言现象时,如果认为那是与某种文化事象相关联而武断地做出结论,就容易犯让自己轻易下结论的毛病。

关于前者,以英语为例来说明一下就容易明白。英语是世界上相当广泛传播的一种语言,但却将其文化性看得很淡薄。也就是说,语言的普及与语言即文化这样的模式存在矛盾。关于后者,在日语研究中,根据不对日本文化论采取批判的态度,研究者采纳的文化中会不自觉地步入自己“客观”发现的的语言现象的后尘,并采用文化的概念,又让本应该加强分析的文化论成为讨论的依据。许多学者对此也提出了批判。

因此,不要在语言即文化的模式中自我完结,要将它们作为研究者自身的问题,置于个体的水平上来将这一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对日本事情中文化的处理需要从将文化看作是集体性的观点转变为个体性的观点,转变为自己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来把握。

三、朝向学习者中心观、文本观和教师观的异文化理解新转向

关于文化的议论中,终始于日本人论的文本批判对接受者、消费者的分析很缺乏。社会学者指出:区分文化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很重要的。要摆脱文化是总体性、综合性的观点,转向关注个体的受容方式,其中作为个体的文化消费观点也和日本事情中的文化观点的变化相关联。

将生产和消费分开指的是:在说明日本人论现象时,对总体论式的日本人论进行批判的研究者本身也会对自己拘泥于对总体论式的知性文化状况进行重新思考。也就是说,担当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没有将一般的文化论消费群体考虑进去,只是凭自己周边的情况擅自联系,妄下结论,从而导致了诸多弊端。不过,我们也可以将这两者的关系比作是教育中的教材或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文化论一旦作为文本引入到日语教育,消费者就是读者、听者等学习者。在文化学习中,从能动的听众、读者中心的观点出发,有观点认为唯有读者可以制约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从这两者的非对称性出发而夹在其中的“他者性”的关系不一定是处于优先的位置,相反,它需要学习者一方的同意且处于不得不从属于学习者任意选择的弱势地位(柄谷.1997)。

在日语教育中,也有论及阅读是如何进行的。站在上述立场之上,“阅读”就是把文本作为媒介,读者在心中书写另一个自我的文本。读者按照其任意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文本重新建构成自己的不同文本,是一种积极能动的相互对话行为。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以文本为线索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将文本作为引发新创造的契机来把握文本。这种将文化、文学的游戏性引入视野的文本观,要求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说要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发展。

按照文化符号学的观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学习者所表现的理解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的文化认识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即使不能直接理解,也仍需要继续与文本的“对话”活动。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来考虑的话,说到底是作为异文化的文本或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这使我们又回到了要抛弃总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转向为把文化作为个体的异文化,教师和学习者是相互对等的关系把握上了。

四、结语

本文在理论层面通过对日语教育中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探讨了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围绕语言和文化的关联性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述探讨了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新转向。对“类型化日本文化的学习”进行了批判性论述。通过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文化学习终究是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自他双方相互理解的问题。文章从开始就明确了日本事情要从类型化的总体性文化观转向作为个体问题的异文化理解,是对日本文化理解上的根本性修正。由文本是什么而引发的对学习者中心观的再思考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总之,日语和日本事情教育要从自己诞生的土壤和文化的狭小文本中抽身出来,朝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方向发展。意识到这点将具有崭新的意义。由于我们不能对学习者寄予太多的期望,所以教师应该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双语教育学者J・卡明哲认为:教育者自身是在一般的社会权力关系中定义和认同自己的作用的。作用定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主张教育者自觉、意识化的重要性。教育的成败最直接的因素在于教师,教师对自身认识的缺乏,必须引起关注。以上研究涉及了许多对学习者的讨论,但是对于教师,尤其是对教师内部相关的教育研究很是缺乏,我们意识到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将在以后的课题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 小川贵士.『日本事情教育の一座としての日本人『ICU日本教育研究センタ要国际基督教大学日语研究教育中心,1996.

[2] 吉野耕作.『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社会学[M].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7.

[3] 江原由美子.『女性解放という思想[M].劲草书房,1985.

第6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企业

一、影响跨国文化发展国力的因素

(1) 中德主要文化差异

跨国公司面临管理中的主要差异就是来自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差异包含了各个方面主要是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以及不言不同所造成的沟通困难等等。德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德国人在分析问题是主要是对问题针对抽象的分析、然后中国人就会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的理解和分析;德国人在对待问题是更加倾向于对问题进行不同的想法,而中国人更多的是采取求同的方式;德国人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主观感受也就是他们更加重视个体的想法,然后中国人更多的是想要分析整体的利益;德国人更加喜欢直接了当的指出问题,然而中国人会更加含蓄或者是侧面指出;更多的德国人信仰的是基督教,而中国人更多信仰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是儒家、道家、老家等等这些道德文化的学习。例如在中国与德国企业进行生一起谈的过程中,中国与德国在交流与洽谈中交流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德国放在确定生意之前会有很长的一段考核与观察,从而作出决定,然后中国方则不同,中国方更多的方式是打铁要趁热也就是会很快的作出决定,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在考察过初期的时候,德国更多的会首先要进行工厂规模的参观、然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洽谈与商议,而对于谈判后的庆祝会德国一般都是持比较中间的态度,然后中国方则会首先就又要安排一段接风仪式的聚会,拉近对方与我方的关系,然后在进行最后的谈判,这些等等都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过程中的差异。只有努力掌握好这些差异才会使交流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在这种矛盾中得到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方式得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最充分,成为了德国企业要想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首要思考的以及最重要的问题。

(2)德国鲜明的企业文化和领导者风格

在德国文化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建议以及分析的问题都必须要求要以文档或者是报告的形式呈献给上司,因为这样可以表现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看问题的严谨性。公司任何大大小小的只要是领导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领导都会自己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领导们都会在中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一些毫无意义和可行性的建议或者是提议都不要呈现给领导。这样的领导者就会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集中力和高度的注意礼仪及洞察力、主观分析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领导是非常严格的,在他们知道下的受过转训练的员工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有点以及对问题的独立处理的能力以及方方面面,因此在德国企业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德国企业都是积极提倡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辛勤工作的能力和态度。在德国专业化的工作环境中主要要求一定要技术权威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配合,任何行动都要听从领导的指挥。更加严格的专业化培训与更加爱专业化的管理是德国企业发展更加长远的基石。如果我们在入职之前没有对德国领导进行过充分的了解,在文化企业以及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观会产生很多的误会。比如,德国领导总会是认为我们提出的建议是毫无根据的,没有严谨性,非常随意、随口想出来的,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误会。

(3) 中德同事间的跨文化沟通存在障碍

我们都了解,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同国家所引起的交流上以及文化上差异,双方都是渴望进行互相的了解与交流的,这样也是一个学习与互相了解的过程,想要沟通,有时候却不知道在哪里下手,因为不同的文化在中间阻隔着。但是有时候这种局面往往会导致的结构就是因为沟通与理解造成的差异一般会造成猜疑,这时候就需要领导不能完全的否定员工而是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不能导致更加的激化了矛盾。比如有的时候会经常的出现文化差异使德国的经历在沟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工作和环境过于嘈杂、或者有的时候缺乏真正的管理人员、由于德国领导与中国的领导在风格上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严谨、更加留心的主意德国领导的心思与工作风格。德国领导更加主义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流程与管理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环境要比德国领导还要熟悉。

二、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策略

企业进入一个与本国文化有差异的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无论是强加地灌输自身的文化,还是直接照搬东道国的文化,都会造成尴尬和失败。明智的方法是整合双方文化,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提炼出在该国最具竞争优势的子公司文化。在了解自身与中国文化有多大差距的前提下,还应该了解自身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在子公司的管理中的利弊。结合中国的环境背景,寻找中德文化最能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互补方式,以得出合理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1) 中德双方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达成共识

中德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很难共存。中德双方经历一段时间的争论和冲突后,互不信任的气氛越来越浓。当双方都意识到不能接受对方文化,就只能建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可的共享文化。合作各方都认识到文化折衷的需要,以及“文化共有”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在华的德国企业要发展一种既能适应德方文化,又能适应中方文化的共享文化,就必须将各自文化中更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成份整合到共享文化中,并且能被各方员工尊重并真诚地接受。

(2)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

现代跨国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它是否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德国企业的强项在于创新理念、先进技术和工艺、现代管理和现代营销。中方的优势则体现在丰富的资源上,特别是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德国在华企业应采取扬长补短的资源配置策略,为换取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全新企业文化和顺利进行文化整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德国的企业文化会更多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德国在华企业应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识别中德文化差异,重视跨文化沟通,进行跨文化培训,用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探索出具有德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第7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日 文化差异 软件服务外包 体现

一、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中国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关键问题。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弱,开发和质量管理流程不规范,质量控制不过关是中国软件公司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服务质量不高被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认为是中国软件及信息服务离岸外包业落后于印度的重要因素。质量问题往往体现在技术层面,但归根到底是由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首先,对日软件外包实施的主要方法是日本企业把项目发到我国企业来做,他们提供文档资料和有限的技术支持。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日本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但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监控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对规则没有绝对的遵守与锱铢必较的认真,导致中国企业往往很难完全按照日方的要求和行业标准来工作。或者是中方在没有完全看懂日方发来的文档的情况下,没有与日方进一步沟通,而是按照自己的片面理解进行工作,导致最后生产出来的软件不符合日方的要求。第二,善于变通的文化心理,使得每个人都按照自己觉得方便和习惯的编码风格进行工作,这容易导致软件模块的接口出现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第三,中国文化风险意识不强,对细节没有足够的风险预估和时间规划。往往是前期工作没有进行很好的时间控制,做的较慢,导致后期测试时间不够,又碍于强制性的交工时间,提交的软件有很多错误,最后产品稳定性受到影响。

二、沟通问题

沟通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沟通的载体——语言方面,但本质问题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的开发与维护中,会遇到诸如开发成本超出预算、开发进度一再拖延、软件质量低劣、客户不满意、软件可维护程度低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由于文化的差异经常导致沟通不畅。例如中国合作者,遇到急事就跨级请示,会引起日本合作者的不满;而日方的U型决策也常被中方认为是效率低下、贻误战机。对日软件服务外包过程,需要日语的日常沟通和商务写作,同时应该了解日语的一些特殊使用方法,尽量减少沟通偏差。但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中日思维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实现沟通的有效与适当。中国是“复眼”看世界,而日本是“单眼”看世界。具体地说,中国人经常是多角度、扩散性的思维,日本人是特定的角度针对性的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点在于灵活、开阔;缺点在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做事不精确,导致效率低下。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优点在于目标非常明确,内耗小,按规定办事,不折中、不调和;缺点是欠缺灵活性与开放创新度。

三、信任问题

目前,中国对日业务多集中在中间客户的转包而不是来自于最终用户。究其原因还是日本客户对中国目前的软件服务外包能力的质量保证还不信任,需要日本的软件厂商进行质量把关。中国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仍处在低端化、低利润率阶段。日本作为发包方一般都是将项目进行系统设计、将架构分析之后分解出来的子模块发包给中国,技术含量低,主要依赖中国巨大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逝去,对日软件服务外包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急需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破解的关键在于构建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外包。与日本软件发包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国承接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关键技术的项目向中国转移。与日本企业构建信任的基础就是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日本文化极具封闭性,日本人对于“自己人”和“外人”有着明确的区分和对待方式。日本文化是一种尚强文化,尊重强者、蔑视甚至弱者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要想取得日本企业的信任,前提是被其尊重、被其重视,甚至被其敬仰。中国企业唯有通过完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规范软件开发的运作机制,形成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软件及信息服务质量,才是正确的选择。另外,日本企业倾向稳定、长远的合作。而目前中国软件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软件高端人才,呈现出一种“橄榄型”状态。并且中国没有日本的终身雇佣的概念,员工对企业忠诚度较低,会因为发展空间、薪资待遇原因跳槽。使得中国软件企业员工流失率较高,往往也构成日本方面的信任危机。

基于中日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其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中的体现,证明了理解中日文化差异、适应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差异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实践中具备跨越中日文化差异进行交流的能力的重要性。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应加大力度培养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中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第8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文化冲突;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合理利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上汉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思维习惯等方方面面都各不相同,在教学中难以避免的出现各种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问题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也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化解。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思想与价值观念冲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思想与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对事情的认同程度也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于课文中的问题和观点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都可能会产生意见冲突,可能会对一个问题产生争执。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二)语言与生活习惯冲突

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的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学生可能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样说,可能有的问题没有原因,就是语言习惯,因此无法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样学生不理解就会产生冲突。例如,汉语中我们常说“打扫卫生、吃食堂”等看似不合理的话,学生会问“卫生怎么打扫,不应该是打扫教室吗?”但是,中国人从来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学习汉语时就是这样说的,我们有这样的语言习惯,不会特意去想为什么要这么说。而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比较较真的,追求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我们会非常不满意,这样文化冲突便产生了。再如,我们在离别时经常会说慢走,而外国人非常不理解为要让人慢点走呢。这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表现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冲突。

(三)文化忌讳冲突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习俗、忌讳的不同,忌讳导致的文化冲突也是很常见的。例如,伊斯兰教的信徒们不吃猪肉,他们忌讳猪这个动物,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尽量不提关于吃猪肉、杀猪等问题,避免有信仰的学生产生不好的情绪。如果我们提及别人国家或民族的忌讳,不稍加注意的话是非常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价值观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对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来说价值观的差异更是明显。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有很多,这些差异决定着中西方人在语言、思想、为人处世方方方面面的不同。价值观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对于周围的不同的看法。中国人的价值观常常从整体、大到小考虑一件事的重要性,往往更加注重集体的利益,而西方人的思维从个体出发更喜欢从细处出发考虑问题。这些价值观的差异会表现生活的方面方法方方面面,而在语言的教学中也因此出现文化冲突问题。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多了解差异,多理解,少诧异。应该尽量用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处事方式,不能大惊喜小怪,把价值观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降到最低。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人类产生的最初,思维方式是没有差异的,思维模式具有共同的特点,然而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环境、风俗、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不同人类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差异。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和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多差异。西方人习惯于直接的线性思维,他们以某一固定的线路表达信息,听者也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而中国人更习惯于委婉曲折的表达,喜欢暗示对方,让听话者自己理解。西方人习惯个体思维,关注个体、体现个性;而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更加强烈,更注重整体、关注大局。这一差异在地点和姓名的表达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语中先说小地点再说大地点,汉语中正好相反,英语中先说名再说姓,而汉语中先说姓再说名。另外,中西方思维方式还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差异。汉语中形象思维的体现之处非常多,我们用“薪水”表示用辛苦劳动换得的报酬,用“水土”表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等,都非常形象的表达了词语的含义。而西方人更重视逻辑思维,注重因果联系,原因与条件等,用英语表达一个句子时什么样的成分要放在什么位置都是有要求的,要符合逻辑,而汉语没有这么严格,主要靠意合理解句子的含义。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以外还有很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需要我们运用技巧化解这些问题。

(三)行为规范的差异

中西方在行为规范方面的差异也不少,是导致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行为规范就是指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也会很多差异。行为规范受到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行为规范的差异也非常大。在中国人们往往受到传统习惯的制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细节都要非常注意。例如,在待客时必须以礼相待,要尊重客人,要给客人沏茶倒水,否则视为不尊重。在婚礼上要有很多很多的注意事项,必须遵守。在生活中由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影响,男生和女生不可以太亲密,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思想改革开放不再那么封建,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多的约束。行为规范的差异也是导致文化冲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不理解课文的内容,由于行为规范的不同他们可能认为课文中的内容是不正确的,这就要靠教师有耐心,去解释这些问题。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解决文化冲突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有很多留学生也是因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而来到中国的。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有吸引力的一种文化。既然中国文化受到很多的人喜爱,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很多学生乐于接受的方面来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中国歌曲比赛、画脸谱、朗诵等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择,让活动的效果能够事半功倍。对于一种文化的接纳和喜欢是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二)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各级各科的教学中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提倡教师接受新方法、新知识、新理念。而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说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外汉韵教学之初,常常更加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文化冲突问题引起重视,只有接纳和喜欢一种文化,才能更好的学好这门语言。

(三)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文化素养

第一,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学知识和能力。虽然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汉语语言能力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语言学知识,有一定的语言学学习和分析能力。我们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师中游刃有余,能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有的人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对学生讲语法,不能对学生讲语言学知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深究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这种想法是非常荒谬的,真正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人不会这样认为。

第二,尽量多学习和了解外语。我们都学习英语,也有很多对外汉语教师的英语很好,虽然在课堂上我们并不提倡使用英语教学,但是掌握英语仍然非常重要。在初级阶段我们需要和学生沟通,上课的要求,考试的方式等,在课堂下与学生交流等都需要使用英语。除此之外,我们在做研究时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等都是英文文章,要想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我们掌握英语作为基础。学好英语是一个基础,我们还应该尽量多学习一些外语,很多学生不是英语为母语的,他们的英语水平低,用英语沟通成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多学习一些外语。像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会开设第二外语进行学习。

当然,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语言,掌握一两种外语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在尽量多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学生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学习一种语言。例如,去各国的志愿者在出国之前都会学习一些出任国的语言。当我们学习了学生的母语时,就有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有时,即便只会说一些非常简单的打招呼也比不会好一些,当学生听到你用他的母语打招呼时在感情上就会拉近距离,这时文化冲突问题的出现也随着减少。

第三,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文化冲突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文化的不同,所以多学习和了解有利于避免和解决文化冲突。中国人常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也了解他国的文化,才能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四,学习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两门学科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基础课程。这与教授哪一科没有关系,是教学技术的基础,是每一个教授都应该学习的知识。无论老师的知识有多么的渊博,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来说,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冲突等问题情况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加复杂。所以,掌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要有足够知识储备和能力才能处理好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才能使用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增强对外汉语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由于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既然问题不能避免,我们就应该在尽量减少问题发生的同时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耐心,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忽视学生情绪和问题,不能对问题置之不理。而是有耐心的关注和解决。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学生出现文化冲突方面的差异。二是要做到尊重和协调学生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每个留学生从小就养成的,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五)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规避“雷区”的意识

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提高规避“雷区”的意识。有些问题我们并不觉得重要,但是对于有或民族习惯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在意的。做到规避“雷区”也要以充分的文化知识储备为基础,有了知识储备才能知识哪些是学生的“雷区”。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是不吃猪肉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些问题。除了教师规避“雷区”,也要培养学生的差别意识,让学生知道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很多事情是由于差异而并不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文化冲突的合理利用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文化冲突可能性的预测是合理利用的前提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不断地想要学习中国的文化,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着。这因为这样留学生课堂表现出多元化的情景。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本身从下到大周围的环境因素不同,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当然也是各不相同。正因为这样,对汉语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在教授汉语之前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要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予以注意和区分。这有这样才能够在真正课堂教学当中,不产生文化冲突,避免尴尬。综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合理利用的前提就是对文化冲突可能性的预测。

(二)在对外汉语具体教学中对文化冲突的合理利用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对待同样的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此前提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这是因为这样,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备课,尽可能的做好准备,在掌握具体要讲授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明确教学目的,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具体分析文化当中不一样的地方,尽量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而影响教学。

教师想要让留学生了解他们很想知道的中国文化、各地风俗、不同价值观等等,就需要在授课时再现非常符合生活的作品,让学生一边学习语言一边了解文化。这样既学习了基础知识也掌握了文化内涵,一箭双雕。与此同时,针对同一个文学作品每个留学生都会有不同地理解,这恰恰可以引起很好地讨论话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其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毕竟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知识了解较少,在讨论地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发生留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还需要教师在旁边不断引导,适当引入文化知识。在引导是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不自觉地对比中国与自己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在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具体的汉语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进行预测,这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为汉语教学服务。(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姚俊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3]曲凤荣.对外汉语教学视阙下的文化冲突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5]牟欣欣.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

[6]朱永生,彭增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第9篇:文化差异的问题范文

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1]。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2],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3]。

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

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

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5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4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5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5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

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3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3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3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4]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