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1.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的启示

帕森斯认为,某个整体行动系统是由形成信息控制等级结构的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等四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文化控制社会系统、社会结构控制人格系统、人格控制有机体系统,并且每一个系统都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运行提供着必要的能量条件。新功能主义者强调应关注作为系统的社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文化、社会和人格体系的特色,把文化当作社会现实范畴,考察导致社会秩序整合和解体的力量,并且确认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的结果。[3]卢曼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秩序并不是靠对共同价值、信仰及规范的一致性来维护的,所有的社会系统都建立在行动之间沟通的基础上,行动系统由沟通而来。[3]迪尔凯姆强调优先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做是完成满足整体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3]斯宾塞发展的必要条件功能主义强调,为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3]各个民族世代积累并持续传承着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包括行为规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态度等)都深深植根并保持于该民族的语言之中,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是该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因为语言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语言,体现了该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语言的存在是民族存在的最显著的标志。[13]另一方面,作为各民族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的语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等。[14]由此可见,语言的健康传承与和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语言的重要功能决定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必要性。

2.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关系的启示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某一事物的功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功能与功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互补的关系,结构的优化决定着整体功能的优化。就语言的功能而言,作为特定人群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语言首先表现为人们进行交际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又同时成为特定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征。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既是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尊严的重要体现、民族认同的重要条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通用语的普通话是包括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人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快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又更大程度地承载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推广普通话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学好全国通用普通话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又形成了“两难”的矛盾,此可谓当前我国双语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如果过急过快地推广普通话,势必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衰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断裂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情感受到某种程度挫伤的忧虑。另一方面,如果仅强调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而在全国通用普通话的学习方面跟不上形势,很容易对少数民族群众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是破解我国双语教育教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功能主义理论的启示,妥善解决双语教育基本矛盾的价值追求应是统筹兼顾、结构优化、实现双赢、达到“两全其美”,即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方面,少数民族群众要传承保护好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本民族语言;学者要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保护好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汉族群众也要学好与自己工作生活有重要关系的少数民族语言。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社会主体资源支配者和社会经济发展全盘规划者的政府应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关系,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在政策支持上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加强双语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考虑成立全国性或重点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并将相关规定上升到政策法律层面。双语教育是协调普通话推广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为了科学高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成立全国性或重点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相关组织领导机构。该机构可以代表中央政府或重点地区政府全面组织、领导双语教育及其科学研究工作,对双语教育实现统筹安排,各方兼顾,从而真正体现功能主义理论关于优化工作结构、提高总体工作效率的精神。(2)强化薄弱环节,大力支持与双语教育有关的科学研究与师资培训工作,考虑从技术层面解决双语教育“两难”矛盾。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材、辅导书、教具学具、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普通话的教学研究,在继续加强汉语教材、辅导书改进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汉语教具学具、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尽可能提高双语教育的效率效果。由于汉语教学在各方面比较成熟,可以考虑在达到相应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尽量缩短汉语教学的时间,使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好本民族通用语。据笔者所知,已经有专家开发了数套可以大幅度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的教具学具及教学软件,建议由政府牵头大力推广,从而从技术层面上破解“两难”的矛盾。(3)优化市场结构,充分发挥语言功能优势。市场经济实际上具有生产领域与营销领域两大部类。在营销领域,学好国家通用普通话是重要条件;而在生产领域,民族语言将发挥其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组织管理与技术指导的优势性作用。为此,须多方举措,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投资建厂,发展当地的优势产业,扭转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地就业,使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客观需要,并提高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主动性。

二、符号互动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及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符号互动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充分沟通,切实做到客观实际。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实施是一个持续沟通、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善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注意与调研对象的沟通、互动与交流,使得研究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可行有效的政策性建议。(2)尊重意愿,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符号互动论的要旨在于通过沟通、互动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化。因此,在协调普通话推广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问题上,要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为原则,与人民群众进行大量、细致、持续的沟通,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积极性。(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符号互动论强调循序渐进的沟通及互动双方对行动意义的深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宣传与鼓励的办法,使群众明白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坚持从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多方协调、群策群力搞好普通话推广工作,特别要纠正并防止急于求成及不顾实际“一刀切”的倾向。在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的同时,必须充分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应以两全其美、争取双赢为目标,不可顾此失彼。

三、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及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的启示

由理性选择理论可知,对利益与权利的识别与追求是影响并决定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及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影响人们抉择的因素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但同时,对自身权利、文化价值乃至自我尊严的维护与追求,也是人们理性选择举足轻重的因素。无论居于多数的语言群体或其成员,还是居于少数的语言群体或其成员,都有语言权利。[15]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不仅关乎我国各民族沟通交际与信息交流的顺畅进行,也关乎少数民族语言权保障、民族文化传承及民族尊严维护等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在语言传承方面处理不当往往是引发少数民族情绪波动,乃至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跨境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不但关乎社会稳定,其本民族语言能力逐渐衰减乃至丧失,将对了解境外的状况和进行社会文化交流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是理性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国家语言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是关乎国家安全稳定和扩大对外交流的大事。

2.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高校艺术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82-02

一、引言

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长久的历史积淀,展现着丰富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特色,他们不断交汇、融合、创新、吸收,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艺术。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象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我们更应该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中来,建设一批新型的应用型音乐人才队伍,让少数民族音乐世代相传、亘古流长。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忽视了地方音乐遗产的联合效应,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在大众之间广泛传播开来。20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倡导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试行,虽然有部分高校积极参与其中,把少数民族音乐当作学校艺术课程建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习科目,但这种现象毕竟只是在少数高校发生,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得到普及。

据实际调查显示,在众多音乐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没有独立的建设体系和完备的课程发展体系,仍有不少高校把少数民族音乐当作陶冶情操的选修课来上,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校也没有投入充足的精力进行课程的创新与建设,这就是当前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过程中的大致发展状况。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作用

1.增强民族意识,保护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大国,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同、发展习惯各异,因此中国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让每一个民族的学生感受到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以音乐为载体,更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此外,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在音乐院校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课程,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从而引导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争取早日成为民族音乐行业的精英人才。

3.提高学生审美观。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应以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基础。对于大多数音乐院校而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把汉族本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形成多样性的文化建设路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见多识广的基A之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观。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持久的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足发展的关键在于连续、持久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效整合各种参与方式和社会资源,教育是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借助文化自身已经很难达到持久的传承目标,但高校又没有给予少数民族音乐充足的发展机会,致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层现象。

2.传承方法不够完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法各式各样,按照其传承性质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形式,即自然传承和外力传承。自然传承特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自身的发展魅力影响更多的学习对象,融入更多的发展因素,汇聚更多的建设资源。而外力传承可以借助实物展示、文化宣传、文艺汇演、课程教育等途径进行,这是一种可以控制的传承方式,虽然这种外力传承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每一种发展途径都没有完善的传承目标和传承体系,这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传承问题。

五、如何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的“脱胎换骨”

1.大力发展传统音乐,奠定艺术前进基石。教育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传统音乐的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基石,要想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体系中的长足发展,必须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把少数民族音乐充分融入到本土音乐建设中是去除文化“边缘化”的有效途径。此外,我们要在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给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紧跟传统音乐发展步伐,形成以院校为核心,内、外结合的文化联动机制。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 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 2010,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2010,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

[9]乌云达来,吴宝柱.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3.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一、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教育

(一)文化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文中对文化作了定义,他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的综合体”。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认为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基于物质、精神财富之上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和传承都要以特定的群体作为载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来源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随着对多元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传统。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由于往往种族、肤色、民族、性别倾向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社会,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代表者为美国的班克斯(James A. Banks) ,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2.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教育当中不同的文化,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文化传统、非主流文化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 弱势群体子女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发展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属概念的一个种概念, 是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观念、思想等意识层面, 也包括过程、结果等行动的层面,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相对论,即各种人类文化都是相对的存在, 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和意义; 各种人类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 各种人类文化在传承(遗传) 与演变(变异) 中延续和发展; 没有一种文化完全是优秀的或低劣的, 也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是文化教育平等、自由, 重点是文化的认同、学习、尊重和发展, 目标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学习成就。多元文化教育是对一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是后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种象征, 代表人类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在其具体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通过无数人的实践和摸索, 积累起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各少数民族都有其优秀文化, 如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宗教、建筑艺术、音乐、舞蹈、体育、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一个民族就会止步不前。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是和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的纵向传播, 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它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区域的扩散,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延续,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在时间上的延续。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把本民族自身的知识体系、思想理论等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 接受这种文化的人, 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通过自己的实践, 不断补充、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知识、思想、理论、方法, 进行新文化的积累和创造。人类文化就是在不断传承中使旧文化得以保存, 新文化得以增加, 文化在传承、传播的运动中发展, 并变得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样。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了人的社会化进程。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流失和失真

1. 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不仅汉族的老师和学生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和学生也很难接触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用普通话教学,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很多不会讲本民族语言, 更不会用他们的文字, 有些少数民族已经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了。有些学校即使实行双语教学,民族语言也只是作为学习汉语或英语的工具, 起辅助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严重。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筑、教学和管理也和汉族趋同, 没有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色。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节目已经没有踪影。

2. 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淡化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如今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教育, 慢慢被主体文化熏陶, 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渐渐淡忘, 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对本民族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还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民族身份, 认为少数民族的身份就意味着贫穷、愚昧和落后。

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化

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虽然各级教育部门要求民族地区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 各民族地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流失和失真的原因

1. 民族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 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而这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等相对较落后, 师资力量也较薄弱。学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要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和劳动者。学校教育于是有选择地给学生传授一些能适应主流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有心无力。

2. 民族教育课程单一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虽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倡导地方课程体系的建立, 打破以往全国统一的课程模式。但地方教育部门因为习惯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动惯例, 也很少主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大胆尝试。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 主体民族的文化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主流。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教育内容往往宣扬的是主体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轻描淡写, 甚至忽略。

3. 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 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关注较少, 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涉及较少, 因而表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也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学生在接受主体文化内容的熏陶过程中, 慢慢放弃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这样一来,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传承主体,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而对于非少数民族学校的师生来说, 他们就更少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文化, 更不可能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系统完整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缺少关注的情况下, 它的发展就只能在自生自灭的状况下逐渐流失。

三、 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56个民族是多元, 中华民族是一体。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弥足珍贵, 一旦消失, 就再也不可能复制。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 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紧密联系的, 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吐故纳新。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 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课程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 同时增加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资金的投入,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 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内容中整合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 不能只强调主流文化的价值, 要从不同民族的视角出发, 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 体现各种文化的特色。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将少数民族的不同观点、不同参考标准和内容整合到课程中, 以此拓展学生对社会的性质、发展和复杂性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中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 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要重视增强师生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培养师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和学生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 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自豪感。民族地区学校的师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并自觉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树立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 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学生。在同一个学校里的师生既有少数民族的也有汉族的, 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 各个民族之间的学生都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之分, 各种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是平等的, 都是独特的。学校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这样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3. 开展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 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 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 如跳芦笙、抢花炮、斗牛、龙舟竞赛、铜鼓舞等。这些活动是一个民族存在的一种形式, 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文化上的表现, 是一个民族形象的再现, 也是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2]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3] 胡春梅.论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之异同[J].前沿,2004(9)

[4] 钟丽芳.论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07(5)

[5] 涂元玲.论多元文化与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民族教育;多民族混合学校;民族文化;传承

一、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逐渐形成了既保留自己的民族特点、又互相接触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在多民族地区既有同一民族同一区域聚居,又有同一区域多种民族杂居、混居,还有同一民族不同区域散居等多样的居住形式,“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典型特点,聚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之内,并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与此相对应,散杂居少数民族则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它包括两部分,即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之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内但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其中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有3000多万,约是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民族成员之间的流动性加强,各民族散居一地的状况将会更普遍,这就促使散杂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在频繁地交流、碰撞和适应。由此形成了一个地区包含多种民族文化、使用多种民族语言相互交流的状况,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由于多民族学生的加入,多民族学生共校增加了学校中学生的异质性,这些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会影响到整个学校文化的形成。同时,多民族学生的加入,由于民族文化和的排他性、独特性等特征,使得学校中各民族学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习惯,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学校中,会呈现出各民族不同文化共存的特点。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如果只强调某种单一民族文化特色,开办民族学校和民族课程,忽视其它主体需求和文化的存在,或者只强调主流文化忽视少数民族文化,这都不利于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前景怎样,特别是如何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中,使之寻找到一个稳定的、系统的传承模式,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于2011年5月对云南文山、大理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族混合学校进行了田野考察,以期对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得到了解。通过考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国家主流文化,课程设置单一,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笔者通过考察了解到,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课程模式都是照搬国家自上而下的课程标准,缺乏针对性。虽然有的学校也实行双语教学,但是都只停留在对统编教材的翻译上,教学中没有触及到有关本民族的文化内容,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国家统一课程是以主流文化为背景的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单一,用单一的汉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学生,没有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存在的差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班克斯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合理的民族教育模式,他们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2]这种模式往往以社会主导价值为核心,体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没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要求。这样就使得各民族学生疏远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迷失了自我。而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造成了学生教育机会的不均,这些有悖于我国教育公平的宗旨和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二)重当地“主体民族”文化传承,忽视其他民族学生的需要

所谓“主体民族”,本文指的是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人数相对其他民族多且相对集中的民族。通过考察了解到,在有些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有的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把作为当地主体民族的文化在学校中传承,比如苗族文化、回族文化。但是,学校除了主体民族的学生以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没有涉足。当问及非当地主体民族的学生是否想在学校中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时?学生都表示很乐意。当谈到目前学校的做法是否合理时,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一部分人则表现出排斥心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有损各民族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如果忽视我国各民族相互杂居,边界模糊的事实,在应然的状态下笼统地谈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分民族聚居区与散杂居区,不分单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多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区别,将会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民族教育建构策略缺乏信度和效度,不能有效指导散杂居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

(三)学校教育成为“文化孤岛”

在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缺少有效的联系和合作,学校成为“文化孤岛”。在学校中,教师更多地注重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知识,所关心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校外的生活很少顾及。作为同属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生家长和社区,本来应该同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但也很少有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传统、内生的民族文化无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重一体轻多元的客观原因

国家在处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时过度强调了政治性和统一性,忽视了民族性和差异性。国家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我国地域文化都极具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并使他们获得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和全球化社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按照主流文化编制出来的课程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不能适应民族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评价制度也与主流地区相一致。因而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同样追求升学率,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考察走访中,当问及有些学校的校长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时,回答基本相同:“只向学生灌输骄傲和自豪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曾建议过他们开设一些有关白族、回族、苗族文化方面的课程,回答是消极的,说到中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6门,这样音体美这些副科学校当然不重视,更不用说民族文化这种考试绝对不会涉及到的东西了。没有相关的评价体系,导致在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中的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二)民族散杂居地区重主流轻自我的主观原因

在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每个民族都面临着对待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关系的问题。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本土文化常常会散失信心,容易走上迎合主流文化而轻视本土文化的歧途。虽然民族地区享有编制地方课程的权利,但是重主流轻自我的心理,使得他们依赖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所谓的民族语课程是国家的汉语课程的复制和翻译,并没涉及当地民族文化的因素,谈不上传承。

四、对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若干建议

我国民族散杂居区多处在边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决定了儿童和青少年传承本民族文化、学习他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我国各民族复杂多样的经济生活、社会组织、伦理观念、思维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及民族性格,把民族的现代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受教育者缺乏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就脱离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是难以完全融入主流社会的。他们常常游离于本族文化传统和主流文化传统之间,成为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因此,在散杂居地区的多民族混合学校中要实行多元一体化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应是单一民族文化课程或仅仅能够体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课程,而应是一直以来在文化发展和碰撞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元素,最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元素。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常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积极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民族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仅根据考察提出发展散杂居多民族混和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以下若干建议:

(一)设置多元的课程内容

由于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多元化。课程内容须依据本国家、本民族、地域的特点来调整,特别是教材的多元化,它反应的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需要调整。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体制上都要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多民族的观念应该进入到全部的学习环境之中;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课程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课程应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技能;课程应该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不同民族群体的观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冲突;课程应把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重要内容并鼓励学生使用母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等等。”[3]

(二)培养多元的师资队伍

在多民族学校中,要促进各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各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信心和能力,这就要求民族地区的教师自身要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多民族散杂地区教育面临多种文化共存的问题,最终要实现的是多种文化间的融合与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文化的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观念,在教师的教育培训中引入多元文化因素,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了解多种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把多元文化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的交往上来。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学校在少数民族地区扮演着外来文化的传递场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的二元角色,前者传递着外来先进文化,后者传递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来看,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4]可见仅靠学校这一传递场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的合作,使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家庭和社区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的师资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都是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可以将他们整合到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来,协助教师完成相关课程,这样就弥补了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不足,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

(四)拓展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往

笔者认为在多民族学校,单独设立民族班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混合编班可以使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彼此间的民族文化,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每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了解和学习并不是意味我们要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把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学习回族的传统文化,不是要让学生去信仰伊斯兰教,也学着做礼拜和信教,而是要通过学习达到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的团结。如果不了解彼此间的民族文化,就很容易造成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整个校园文化的不融合。只有鼓励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学习,共同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的行列中去,在多民族混合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才能顺利开展,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族交融。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在多民族散杂区,在多民族混合学校,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我们要在包容不同之中寻求和谐,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和而不同,使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因此,如何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充分发挥文化传递功能,是值得每一个民族工作者去思考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 黄政杰.课程改革[M].台北:台北汉文出版社,1985.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生成风险;传承危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126-05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社会意识系统,是少数民族精神载体、思维模式、生活样式以及社会记忆的来源,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传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渗透,使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体系正在受到日益严重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面临巨大的现代生存风险与传承危机[1],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干预与危机对策,那么它的减弱和消逝给一个从未断流过的中华民族文化带来的将是莫大损失,同时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这一上层建筑将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这一经济基础发生错位,从而引发传统文化的瓦解和民族认同的危机及以少数民族保护文化意识的缺乏,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将遭到破坏。因此,描述与判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现状,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面临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现代生成风险

随着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正面临着日渐消亡而令人堪忧的局面。

(一)现代传媒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冲击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现代传媒如电视、电话、互联网等进人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这种传媒的迅猛普及,挤压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存在的空间,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少数民族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2]44。少数民族在充分感受到现代传媒的便捷、先进的同时,开始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轻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个别的乃至于对本民族的传统弃之不顾。同时,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手段落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因此受到各种威胁,后继乏人。

(二)现代化经济建设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冲击

在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农业经济环境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生成并发展着。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交流,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前所未有地把民族地区的不同地方、不同层面、不同民族推向经济交往活动之中,使他们从原来闭塞的环境中走向开放[2]45,有着强大攻势的现代文化便以其强有力的优势不断向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传播和渗透,自足系统的少数民族自然村落生态文化受到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不仅有能力改变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也能对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显现出迅速衰退、变形、同化甚至消亡,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自然传承中的诸多链环趋于断裂。

(三)人口流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人口的大量流动, 使族际交往更加频繁,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与冲突,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来人口进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异质的文化是通过个体的具体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而这些表现往往使土生土长的民族成员感受到强烈的新鲜感和认同感,这在年轻一代身上尤其突出。第二,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务工,离开本土向外寻找生存的空间,他们不得不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适应,部分甚至全盘接受异质文化。这种冲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流出人员多为年轻一代,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意味着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将面临灭绝的危险[2]45。

(四)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冲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以自身的特殊吸引力反映出潜在资源性特征,诱使地方政府或商业组织将其转换成特殊文化产品甚至商业产品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果,少数民族文化变成了被人们可以自由买卖的文化遗产商品,它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按照商品市场的价值规律和原则加以处理,遗产自身独特的历史性内在价值被忽略。在利益驱使下,为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文化产业,既不顾对遗产“原生态”的保护,又破坏了遗产产生的生态背景、文化背景,从而使遗产产生巨大的异化,文化价值发生扭曲。这种情况如蔓延开来、持续下去,将会对文化的原生性、真实性带来极大的误读与威胁,并产生危机[3]。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危机

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一直受到各种现代性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体系正在受到日益严重的冲击,有的陷入濒危境地以至消亡失传,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统传承机制脆弱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根植于生活,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传承文化的自然原动力。口承心授、族内传承等方式使文化得以自然延续与发展,文化传承不存在危机问题。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的结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习俗、技艺等不再是必需时,这一背景下农耕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环境发生了变迁,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生产方式来传承,这一过程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传承机制处于脆弱状态,带来的是文化自我传承原动力的消失和生存危机。如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自然的传承原动力一直维系着这一文化事象的延续,使苗族服饰的传统工艺得以代代相传。然而,当苗族服饰不再成为本民族服饰的唯一选择时,传统的苗族服装开始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苗族服饰文化的边缘化,使现代苗族女子不再像长辈那样自幼起耐心学习挑花刺绣,7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苗家女子基本上不会刺绣,掌握刺绣技艺的苗族妇女主要在工作70年代以前出生的苗族妇女,年长的苗族妇女也因眼力不佳而放弃,掌握传统苗族服饰技艺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伴随老一辈妇女的谢世,苗族服饰文化传统工艺也随之有消失的可能,这一切凸显了苗族服饰文化传承出现“断代”危机的可能。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主体日益减少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载体是人,必须要由人来传承,人脉连接不上,文化就失去了灵魂。人是创建和享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现在民间文化的传人———老艺人、匠人、歌手、乐师、舞者、故事家、民俗传人相继去世,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无人传承。而后备少数民族文化艺人严重匮乏,使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载体出现“脱节”现象,优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得不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大量减少,使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人才的缺乏进一步加深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危机的程度。黔东南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68个保护点,包括省级到州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在659多项,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浓郁,但被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仅有196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相应的传承人,而且年龄相对偏高,身体状况欠佳,记忆模糊,实际的传承活动很难开展。好几个部级歌师传承人都相继去世,古歌已没有传人,酒歌也难以广泛传唱。少数民族文化主体力量的削弱和日益萎缩,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

(三)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载体持续缩减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通过语言、服饰、歌舞等载体,充分表达其文化的内涵。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些承载文化的载体正在持续缩减。

(1)语言载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积淀深厚的文化及其民族精神,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4]163。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民族语言的使用程度、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活力和存在形式,它对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但随着民族之间交往的不断扩展,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将趋于普同化,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口将不断锐减,使用地域也在不断缩小,少数民族语言面临语言社会功用的萎缩和不断弱化的可能。在黔东南州境内苗乡侗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已呈下降趋势,除5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讲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居多外,40岁以下的人一般都具有双语能力。民族语言的流失,在一些传统民族村寨已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了少数民族语言处于被冲击乃至失传的危机。

(2)服饰载体。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民族服饰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外化。民族服饰以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构成有形有感的物质文化载体。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在与汉文化的碰撞及交流中受到涵化,审美观及着装方式也随之改变,而且服饰生产方式变革,舒适轻便的现代服装抢占了部分传统手工艺市场,民族服饰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处在急剧变化之中。当民族服饰制作不再是衡量女性价值的最重要标准时,这种改变其实也就弱化了少数民族服饰传承意识和责任感。从调查的情况看,精美灿烂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服饰其衣着的变化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雷山、台江、凯里、剑河、黄平等县是中国苗族著名的大县,许多村寨除了年长妇女还着装民族服饰和头饰外,青年妇女、姑娘、小孩基本上着装现代服饰,民族服饰多伴在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庆典时才穿。号称“天下第一侗寨”肇兴,穿侗装的人不到30%,旅游地千户西江苗寨,中年以上的妇女多伴只保留头饰,民族服饰已逐渐退出他们的日常生活,民族服饰的文化空间日趋缩小。

(3)歌舞载体。民族歌舞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所在。从黔东南的情况看,传统民族歌舞失传得令人心痛。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歌舞,如古歌、情歌、酒歌、生产歌、姊妹歌、季节歌等,因缺乏生活载体而消失,大多数村落原有的歌场均不复存在。如号称清水江中下游“二十一早半”苗家民歌天堂的走廊坳歌场,曾经盛极一时,而今已无人问津;名动一方的北侗高坝万人歌场、大同唐王歌场、湘黔边界四十八寨十八关歌场等,早已今不如昔。传统民族舞蹈种类也多,如丹寨县舞蹈过去共有7种,即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鼓瓢舞、木鼓舞、傩舞、巫舞。但目前仍流行的只有芦笙舞、铜鼓舞和板凳舞,木鼓舞、傩舞、巫舞已基本失传。鼓瓢舞现在只有雅灰乡的重隆村保留,但没有年轻的传人。台江县的反排木鼓舞,原始古朴雄浑豪放,被盛赞为“东方迪斯科”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传承也受到威胁[5]。

(四)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规模持续萎缩

(1)文化主体空巢化。外面世界的诱惑,大量的中青年外出务工,导致了文化主体的外流,使传统的数代同堂的家族结构被老而居的结构所替代,现时家族结构正在丧失以前曾有过的文化含义。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的中坚阶层和主流群体的流失,使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因缺乏中坚力量的参与而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削减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后劲,原有文化空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的断裂,少数民族村落出现了文化主体“空巢化”的趋向,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贵州凯里南花、季刀、郎德等苗寨,参与表演的群体多伴是5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老人和小孩。

(2)文化生存空间萎缩。民族文化是特定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的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而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使民族传统文化难以保持原有的模样,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因其所依附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比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还非常热闹的苗族游方,它是苗族青年男女传统交友的主要方式。每逢过节,男女青年都要到特定的歌场以对歌的方式选择意中人。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苗族青年人不断融入现代文化社会,苗族青年男女相互接触的机会和交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苗族游方活动因其失去依托的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侗族也是“以歌择偶”繁衍种族的功能,过去曾有“不会唱歌找不到朋友”之说,青年男女的“玩山”或“行歌坐月”, 祭祖等宗教活动中举行的“踩歌堂”, 逢年过节中村寨交往的“月也”, 婚育中拦门、进门、出门等仪式活动都是用歌来表达的[4]165。但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进入学校学习或外出打工, 不在玩山、行歌坐月、婚俗也发生变化、歌场也随之消失。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空间的瓦解熄灭了少数民族的参与热情,难以吸引年轻人去参与、学习、继承和发扬。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策略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需要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各种人力资源的优势,推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最终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人群生活的自觉追求。

(一)把握现实,摸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遗产状况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现状如何,它的风险与危机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哪些文化形式已经消失,哪些文化正在湮没,这些都需要通过调查给出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所以面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风险和危机,我们要做的是摸清问题,把握真实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与保护。要做好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普查与记录,这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尤其是口头流传、无文本或音像记载的文化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消失就是一种历史性的遗憾、无可挽回的损失。面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消失,文化的普查显得特别重要。通过“拉网式”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在普查过程中,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纳入正常管理。

(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依托其就权力,能较快地聚合社会的人力、财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决定了政府在文化保护中处于决策、组织、统筹的角色,是保护的主导力量。政府主导角色的定位,是实现社会保护力量良性互动的关键。因此,在文化的保护、开发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注意避免其行动中的盲目性和替代性的缺陷,科学规制权责和合理使力。一是制定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的长期规划和现实计划,既要从宏观上明确保护工作的方针、目标、任务,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与措施,还需要及时颁布有关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抢救保护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意见;二是健全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指导、监督、协调和奖惩等方式,促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各项工作的协调。对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种类和项目,要优先安排,集中力量,实施有效地抢救与保护[7];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部级、省级、地州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要求代表作传承人和民间组织进行传习活动,鼓励没有正式命名的民间艺人开展传习活动,同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五是政府要协调配置、妥善安排、合理使用各事项保护工作经费,构造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资金保障体系,将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保护基金,采取财政补贴、优惠贷款、无偿赠款、减免税收、直接投资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保证各项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注重传承,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拥有者是承载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承主体,但生活环境变迁所带来的自我传承原动力削弱情况下,需要来自文化拥有者角色本位意识的确立,唤起文化自觉的角色意识,使文化拥有者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文化的积极保护者。首先,政府应最大限度地给予文化拥有者的引导与支持,通过经济保障、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形成重视传承、激励传承的机制与社会氛围,确保文化的拥有者能正常开展传承工作。其次,通过“民办公助”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等,开展各种面向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对社区民众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诸如事先的宣传报道、动员各有关方面的配合、向民间组织提出任务要求,帮助协调沟通各方关系、拨款活动资金等,真正调动起文化拥有者参与的积极性,在文化保护上形成政府与少数民族民众的凝聚性保护,在良性的互动中,让少数民族文化拥有者自觉成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主体,达到保护少数民族民间自觉的效果。为文化拥有者开展生产、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对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抓紧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详实记录精湛技艺和工艺流程;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等措施,鼓励其学习、掌握传统技艺[5]。再次,文化拥有者应强化自觉传承和文化创新意识,积极承担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和传承任务,积极参与项目的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通过带徒、举办培训班、进入学校教学,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同时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把握文化内在特征及生命属性,进行自觉改良和积极演化、创新与发展,不断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

(四)创新思路,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寻求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土壤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之所以面临生存危机,亦有市场化运作缺乏的原因。要把挖掘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用市场的眼光来运作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显现出其固有的多重功能。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如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实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作为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以及产品展销等,推进文化产业扩大与发展。企业则面对市场运行规律,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流向少数民族文化市场。适宜的开发与经营模式,有效地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构建有利于这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组织农户(文化拥有者)进行生产,指导培训,传承传统技艺,使农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不断提高,经济利益上也获得收效,有效实现传承技艺的目标。对有市场潜力大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其良性发展;对开展生产性保护效益较好的项目,引导传承人坚持用天然原材料生产,保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促进该项目的有序传承;对开展生产性保护取得显著成绩的项目,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忽视技艺保护和传承或者过度开发、破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要及时纠正偏差,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管理和规范[7]。实现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自身“造血”功能,使开发、利用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 平.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护体系创新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77.

[2] 张利洁.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调适.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

[3] 石奕龙.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2-13.

[4] 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3).

[5] 欧阳克俭.如何抢救和保护我们的原生态文化[J]. 杉乡文学,2009(5).

[6] 李荣启.论保护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9(6):194.

[7]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2-02-27.

On the Crisis of Ethnic Ecological Culture Existence and Inheritance: A Case Study of Qiandongnan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WU Ping

(Guizhou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China)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汉字书法文化 传承 现状与对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书法文化传承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字书法文化传承方面比较薄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具体研究部署,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字书法文化传承教育是中国书法文化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汉字书法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传承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它拥有其他文字没有的表现其文化特色的元素——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国文化精神的表征,其对文化继承等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先生甚至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然而,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边疆地区)受地域文化,风土人情,语言交流,教育教学设施、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汉字的认识和规范书写的习惯起步较晚,有的连汉语都讲不好,自然对书法的兴趣不高,悟性也较差,书写功底薄弱。这给汉字书法文化传承带来了客观的困难。2011年8月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汉字书法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有利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增强保护、传承汉字书法文化的责任感。

二、汉字书法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传承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研究样本。该学院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该学院在校生中藏族、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珞巴族、门巴族、侗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55%,在少数民族中有62%的来自河北省内,其余的均来自自治区,民族成分多样,是典型的多民族院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的传承现状的相关信息,笔者研制《少数民族学生书法文化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76份。调查对象既有来自的高中生和专科生,又有来自省内的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和专科生;既有学过一年书法课的学生,又有没有开设过书法课的学生。从学生层次、数量来说,调查均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调查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的看法,二是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三是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传承汉字书法文化的建议。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的看法

在回答“你喜欢汉字书法文化吗”这一问题时,省内93.83%和53.27%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喜欢”,欣慰的是没有选择“讨厌”选项的;对问题“你认为汉字书法文化有传承的必要吗”的回答时,省内100%和58.52%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非常必要”;100%的省内少数民族学生和92.63%的少数学生认为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写一笔好字(汉字)依然重要;77.78%的学生认为中国书法的前景是乐观的。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汉字书法文化还是比较喜欢和乐于接受的。从学生的区域性来看,每组数据中省内少数民族学生比少数民族的比例均高些,原因为省内少数民族学生从小交流、使用的均为汉语,而少数民族学生小时候受母语(藏语等)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对汉字的情感稍弱些,这正说明我们开展汉字书法文化传承研究的必要性所在。每组数据还反映出开设过书法课程的学生比没有开设过书法课程的比例要高,这恰恰证明我们进行汉字书法文化传承研究是有效的。

2.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

在回答“汉字书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你读过其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吗”这一问题时,仅为4.12%读过较多,没有读过的学生占30%多;在问及“你以前学习汉字书法(练习汉字书法)的情况”时,在来我校之前仅有19.33%的学生参加过学校开设的书法课,42%学生自己练过,26%的学生从没练过;根据问卷统计,61.3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书法文化活动、90%的学生不会写毛笔字、近80%的藏族学生认为本民族的文字比汉字写得更好;对没有学过书法的学生进行汉字书法文化知识和书写水平进行测试,成绩良好的分别仅占4.17%和5.35%,合格的分别占21.17%和29.55%,而学过书法的学生成绩分别达到60%以上。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客观因素外,领导不够重视、不开设书法课、不组织书法活动是造成学生的书法知识缺乏和书写(包括毛笔字)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3.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书法文化传承的建议

在回答“为了更好地传承汉字书法文化,你认为应该多开展哪些活动”这一问题时,41.83%的学生认为应该多举办书法比赛活动,30.20%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书法课,29.06%的学生认为多搞书法展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传承汉字书法文化比较喜欢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书法比赛、展览等活动。从数据来看,学生比较喜欢以活动的形式来接受。

三、汉字书法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传承的对策思考

1.领导重视,落实制度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教育行政部门要站在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认识到当前情况下传承汉字书法文化的重要性。按照“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相关单位配合”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汉字书法文化传承、发展等制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必要时以红头文件方式,对汉字书法文化的传承提出要求,并纳入教育质量考核体系,将国家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形成汉字书法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传承的长效管理机制。在2011年8月教育部红头文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颁布之后,又于2013年1月18日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意见。河北省教育厅拟发通知并下发各设区市教育局。全省积极落实并认真展开工作,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市教育局联合省硬笔书法协会等五大部门推出“石家庄市规范汉字书写百千万工程”,内容包括:创建规范汉字实验学校、举办教师书法培训、学生书法比赛、现场书法笔会等,直接参与学生达15万人次,培训教师3000余人,区域性地推动了整个石家庄市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工作。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汉字书法文化培植,充分利用网络、学校、书法协会团体或专题展览、媒体等宣传汉字书法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认识,扩大其对广大学生的感染力。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由于书法的实用性大减,书法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书法的艺术性增强,成了一门纯粹的视觉艺术,网络也给书法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因此建立校园书法网站,学生上网可以查阅有关书法资料、欣赏古今名作,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对书法的看法发表出来,网络为书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发展平台;另外,学校周末定期播放《千年书法》《中国书法五千年》等书法视频。利用教学楼楼道墙壁、宣传橱窗、展板等阵地介绍一些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介绍有关书法方面的知识、书法家、名作等,使学生置身于书法美的氛围之中,促其感化,争取把汉字写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认知我们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书法文化的情感,对鼓励其积极参与汉字书法文化的传承保护,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优化师资,确保教学

汉字书法文化的传承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开设课程,健全课程教学大纲、实施细则,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学的成败关键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应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教学能力和对开展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书法教师可以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并系统讲授汉字书法文化相关内容,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规范学生练字习惯,包括技法、欣赏、理论,各科目教师督导学生双姿,严抓学生作业书写效果,形成齐抓共管的教学局面,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汉字书法竞赛、展览,组织参观书法展;我校自建校至今一直开设书法课程,配备专业书法教师,开展系列书法文化活动,如:摹帖展、临帖展、校园书法十佳评选、组织参加国家、省、市书法大赛等。

4.成立社团,搭建平台

要真正做到汉字书法文化传承,仅靠开设课程还远远不够。根据问卷调查,参加社团活动是少数民族学生乐于接受、互相切磋的好形式。因此我校较早就成立了书法社团,作为志趣相同的群体,大家定期开展一些书法文化交流活动,如一年一次的笔会和书法展赛、定期邀请书法家专题讲座和学生交流心得,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书法展览,尤其是在每年12月份全校学生参加的“今年我最红”学生才艺展演活动中,书法特长生在舞台上现场进行书法才艺展示,现场挥毫,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书法水平、增进彼此友谊,而且还可以辐射其他同学,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书法教育成果转化。

少数民族学生汉字书法文化传承是一项持久的文化体系工程,应该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是一项教育教学系统工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兴趣培养和技能教育,整个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和配合。所以,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使汉字书法文化传承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

注:本文为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汉字书法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25)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红胜.关于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教育的调研报告.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8).

[2]陈绪贵.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书法教学研究.

[3]寇学臣.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学周刊,2011(6).

[4]侯贵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一点思考.群文天地,2011 (17).

[5]毕芳芳.内地高中班学生汉字书写质量的调查与对策探究.教育,2011(12).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一、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原因

1.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国家课程改革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要求。为了使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我认为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必须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2.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严重缺失。城镇化趋势和外出打工经济,现代化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让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风俗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本土原生态文化的认知和启蒙,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地方民族文化的欠缺成为当务之急。

3.黔南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全州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总人口370万人,少数民族占54%。我州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有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等,处处彰显我州少数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无不体现我州少数民族人民对美的向往、追求和创造。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我州少数民族教师传承的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资源。

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对策建议

1.尽可能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并对其流传、演变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存、丰富、完善、填补、发展我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实现多彩贵州、幸福黔南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在所收集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功能的分析,形成可操作的课程和教材,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

3.加强传承队伍与基地建设。我们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与基础教育培训相结合。开办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在此过程中,我州民族地区中小学要开设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民族情怀,将其文化内化,感悟心灵。

三、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当地民族学生的作用。

(1)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增强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力量。

(2)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丰富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花苗;苗族音乐;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61-01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我国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不可忽略的是苗族音乐。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苗族音乐我们了解其大概,对于其分支的音乐形态更是知之甚少。小花苗族是苗族的分支之一,现多分布在贵州水城、赫章、威宁等乡镇的村寨中。大多地处地势险要,海拔1500米以上的深山中,交通闭塞,民风淳朴。以前多以耕地务农为主业,在近几年道路疏通,才有年轻人外出打工为业。

一、音乐保存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经济支柱由开始的耕地务农变成了现在的打工为主,务农为辅。各种因素夹带着外来文化冲击着原本自成一体的小花苗风俗习惯,小花苗族的音乐也在这种文化融合的潮流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一)从歌曲的歌词传承方面,最为明显的当属古苗语歌词的传承。据当地人了解,小花苗语言现分古苗语和现代苗语,其大概就如文言文与现代文学的区别。在以前苗歌都是用古苗语唱的,自从有了现代苗语,生活中古苗语逐渐被现代苗语所代替。少年基本接受的汉族教育,本民族传统歌曲已经知之甚少。

(二)从仪式传承方面讲,众所周知,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苗族风俗中其节日和婚嫁等各种活动中的仪式是其音乐得以保存传承的重要载体。没有仪式的音乐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不能持续传承发展。据了解,当地活动类型主要为节日或婚丧。其特殊节日有名的要属跳花节了。跳花节在政府和外界的共同关注下,一直作为小花苗特色节日保存下来,但因受外界干扰较多,融入较多外来文化因素,其音乐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除节日仪式受影响外,其婚歌仪式也有不同程度的简化。

(三)从音乐传承方面,最为明显的是婚歌中恋爱部分的歌曲,其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意性。旋律高低起伏明显,情绪丰满,多用本嗓或假声唱法。是苗族音乐中的精华。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之间交流不再单纯依赖以歌为媒的沟通方式。恋爱期间的音乐就缺少了传承的载体。以歌为媒的形式就停滞在了中年人的回忆中。

(四)器乐传承方面,对于苗族器乐,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芦笙,其实小花苗常用器乐还有箫筒、口琴、口弦、木叶。其中口琴为外来器乐,木叶有“木叶传情”之说,大家也略有了解。

二、对小花苗音乐的思考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仪式逐渐简略,其中的音乐缺少了存在的载体,也在逐渐消亡。我们在保护其现状的同时应该提高人们对民俗特色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传承保护意识。结合多方面措施,保证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首先,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中,可以从教育方面着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普遍面临失传问题。反思,在学校教育中,汉族育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专门的板块,这样导致了青少年致力于学习汉文化,对于本民族文化缺少精力、缺少动力去学习传承。加上少数民族长辈对本民族文化重视度不够,受汉文化冲击,生活习惯,服饰语言逐渐汉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缺少了赖以生活的土壤,逐渐显现枯萎。

其次,政府方面,对于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重视民族特色节日、鼓励民族风俗传承发展、组织相关部门整理收集民族文化相关资料等多种渠道传承发展民族音乐。

再次,少数民族本身也要加强对本民族传统风俗音乐的重视,保护和传承音乐从自身做起,增强传承意识。如在婚礼歌、节日歌曲、器乐演奏等方面可以培养传承人,让本民族风俗音乐得以完整的保存下去。

总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我们了解的还太少,随着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将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消亡。在通过各种措施努力保持其本民族特色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快采集速度,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尽力早日掀开其神秘的面纱,让世人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真实面貌。

参考文献:

[1]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

[2]蒲亨强.苗族婚俗对苗歌特质之影响[J].艺苑,1989.

[3]汤飞宇.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浅议[J].艺海,2009.

[4]石宗仁.苗族文化的传承机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