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以给学习者创建一个立体空间,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效果和质量。此外,通过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从多个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使人们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内涵,挖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学科建设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重要性

(一)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

在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逐渐形成特殊文化结构的层次,已经变成学科建设下新型文化的体系。少数民族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一般是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弘扬与传承,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水平;国内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发扬需从基础舞蹈着手,加强少数名族文化的适应性,提高说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和当下社会建设间的适应性[1]。

(二)舞蹈文化的教育舞蹈文化间的联系

文化和文化传承间有着互相支持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在文化与文化传承的转变、发展与融汇过程中,渐渐形成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文化的教育之间的文化特点与文化性质比较一致,两者有独特文化底蕴与外部的环境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目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具有特定的情感空间、区域与文化环境,其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也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灵魂,两者共同形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体系,而且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文化传承质量有着改善作用。此外,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舞蹈文化中,其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是目前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而舞蹈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口传身教方式来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既可以加强学习者舞蹈姿态的娴熟度,又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舞蹈文化的内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二、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策略

(一)对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进行拓展

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多,民族的基数也比较大,各个民族间因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性等存在差异,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业各有特色。在少数民族的文化舞蹈传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合理分析舞蹈文化习俗信仰、文化背景与文化习俗,充分分析与控制舞蹈形态与肢体语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内涵。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任务比较重、学习人数比较多,导致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学不能全面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选取优秀学习者,让这些优秀学习者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通过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水平。另外,学习者还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全方面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相关内容,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弘扬[2]。

(二)稳固舞蹈文化的教育平台

国内教育可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教育建设过程中,具有稳定教育的平台。教育平台也是教育措施与教育方法实施基础,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实施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教育体系的发展,逐渐变成教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拓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全方面分析舞蹈文化的教育系统性、稳定性与规范性,同时针对舞蹈内容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形成教育框架。此外,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舞蹈文化的教育技能与水平,强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技巧,贯彻落实舞蹈文化的教育评估与教育重点,促进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承。

(三)强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1.教育的内容应该典型、鲜明

在少数民舞蹈文化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严格的进行筛选,同时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确保舞蹈文化教育风格与文化传承的要求相符合,保证学习者可以真正参与教学体系的建设。

2.育价值和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者应用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拓展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整合性与创新性,提高学习者学习舞蹈文化的兴趣,在教育中充分应用“即兴创作、发散思维”的理念,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舞蹈文化教学效果。

3.把学习者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者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教育核心,充分应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效果。

三、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民族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开放性与民族性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会受社会发展影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且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会被大众潮流所同化,其一直秉持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保留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精髓,帮助学习者理解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葛媛.民族舞蹈与现代舞的结合——浅析文化转型期民族舞蹈的生存和发展[J].戏剧之家,2015,23(04):147.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云南出版业;民族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党的十以来,出版业面临着深化改革、融合发展等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边地各民族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云南出版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理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互联网+”思维,努力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出版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出新常态下服务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特色路径,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云南“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坚固的文化支撑。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服务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之一,是新常态下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随着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的发展走向,以及整个社会对精神文化产品及其服务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出版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比如,某些出版单位的功能定位不清、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营及管理机制不活、监管措施薄弱,以及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等。在此背景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势在必行。2009年12月,云南省第一家整体转制为企业的文化产业集团——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转企改制后云南出版业紧紧抓住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期,深度整合出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梳理出版生产关系,革新制度环境,并通过出版单位自身内部管理及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推进提质增效,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责权明晰、多元布局、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出版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经过6年的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云南出版业“做好出版主业,做大关联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逐步成为了市场主体,实现由产业经营向资本运营跨越,有效释放出版业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服务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共筑云南民族文化出版梦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9月中旬颁布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旨在体现“文化例外”要求,指导国有文化企业在全面改革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文化企业要始终牢固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理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重要国有文化企业的云南出版业,担负着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有着不同于其他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共筑云南民族文化出版梦的根本保障和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确保云南出版业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和文化立场,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精准出版,不断激发出版创新潜能和活力,推出更多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鉴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更丰富的有意义、有品位、有读者、有市场的文化艺术精品,切实发挥出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传播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大众、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也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边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整体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在坚守好祖国西南边陲的意识形态阵地中筑牢云南民族文化的出版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拓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多渠道繁

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互联网+”模式可以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出版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各领域之中,拓展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多层面有效延伸。“互联网+”模式加速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既是出版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曾提及:新兴出版的蓬勃活力将继续保持并与日俱增,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正在逐步深入,渐进佳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行并重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是现代出版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互联网+”众筹出版的《社交红利》一书的成功,让业界第一次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出版领域的可行性。云南出版业要以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为契机,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适应并拓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充分利用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移动阅读、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着力解决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出版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等层面的短板,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价值、发行渠道、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出版方式,逐步实现跨媒体发展、全媒体发展,提高出版业的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多渠道繁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4加强校企合作,为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的教育模式囿于传统,大多数重理论教化、轻实践操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往往很难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云南出版业的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共同研发项目、委托学校培训员工等多层面的合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学生、职员”多边互赢。目前,云南人民出版社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筹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云南教育出版社先后与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学报编辑部合作成立了“出版中心”。对于高校中熟悉出版业务的专家、学者,出版社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才、引智,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在充分利用高校专家、学者的教学资源和科研优势的同时,出版社也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和传播途径。校企合作在出版资源与信息共享中有利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以及储备人才,这种多边互赢模式为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

5做好云南民族文化重点图书出版工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开局夯实基础

悠久灿烂、丰富深邃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出版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出版行为对文化的选择与优化又促进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十二五”(2011—2015年)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中,云南出版业入选的22个项目中有15个直接是少数民族文化类的出版项目,具体包括《中国彝族通史》《中国边疆跨境民族丛书》《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双语词典系列》《孔然斋瓦》《景颇族婚俗歌》(载汉对照)、《傈僳族民间工艺美术精粹》(汉傈)、《阿昌族民间工艺美术精粹》《傈僳族民间歌舞集》(汉傈)、《景颇族古典文学形容词典》(景颇文)、《替代种植系列丛书》(汉傣、汉景、汉载、汉傈对照),以及《秘境——云南濒危民俗影像档案》《国际纳西学译丛》《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大典》《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刺绣集萃》等图书选题。5年来,上述重点出版项目按时按质的逐年出版,在保护和传承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各民族的重要历史文献、体现各民族文化最新成果以及反映各民族时代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边地少数民族文化整体软实力,为云南出版业“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6借“思路书香”工程实现云南民族文化面向

西南“走出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传递着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揭开了新常态下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全方位开放的新篇章。作为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大项目的“思路书香”工程,对于云南出版业而言,将有利于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加强与西南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能更好地把云南与周边邻国得天独厚的“山水同源、民族同宗”的地缘优势和族缘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和发展优势,从整体上带动并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水平。地缘和族缘的密切关系直接导致了区域文化的趋同性和阅读习惯的相似性。云南出版业应借助“思路书香”机遇,进一步整合出版资源,通过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国门书屋建设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加强与跨国传媒企业多层次合作,构建国内外“同期出版”模式,从单一的版权转让合作模式逐步发展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出版机构联合筹建出版公司、选题合作、图书交换、来题委托、成品出口、印刷复制服务输出等多种方式,让云南出版业立足本土,放眼西南,实现边地民族文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综上所述,云南出版业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方位、多角度、有创意地挖掘并优化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并拓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并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借助“思路书香”工程整合出版资源,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出版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安定和谐、睦邻友好的边疆文化环境,逐步探索出新常态下云南出版业服务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特色路径,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坚固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性地创建积极向上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对于少数民族幼儿优良品德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文化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少数民族幼儿和行政人员的义务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可以在师生中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正可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一、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首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封建落后文化对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浸染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是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重要文化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吸收本地优秀文化因素的同时,也受到少数民族农村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少数民族幼儿的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面临着净化双语幼儿园文化的艰巨任务。

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这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幼儿园管理者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少变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双语幼儿园文化没有切实反映社会的要求等等。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其中,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是出现以上状况所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此外,少数民族农村学校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短缺,幼儿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紧缺。

二、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自身要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方案,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

1.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强宣传,转变社会和管理者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应当广开思路,多方筹措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资金。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筹措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关键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制度,设立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作到基金,专款专用。

2.实施“以城带乡”工程,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比,县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在信息来源和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更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反映更为迅捷。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施“以城带乡”工程,加强城、乡和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这将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这些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有效的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制度。①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通过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加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和协调。此外,通过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和少数民族幼儿参与到委员会当中来,可以提高其参与双语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②要建立健全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提升参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通过监督可以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形式以及经费的使用等做出评价和规约,以保证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当建立“乡村共管,以村为主”的监督、评价制度。重点是完善乡镇相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评价职能,将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作为乡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New York:John Wilel,1967.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 班级文化 班主任工作

少数民族预科(简称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专门面向“老、少、边、山、穷”地市县招收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是一座民族基础教育通向民族高等教育的桥梁,在推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量较高层次的人才。与普通本专科相同,预科教育也是按班级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班级是预科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1],同时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增进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和谐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很好地落实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完成预科肩负的重大责任,我认为建设少数民族预科班级文化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在预科班级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特点

预科学生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长期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当地的教育又比较落后,预科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入预科以后虽然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心情产生浮躁,容易失去信心。此外,预科生大都来自贫困地区,贫困生、特困生大有人在,许多同学在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的同时,又有较严重的自卑感。然而,预科生与普通本科生一样有理想,有追求,思想活跃,尤其多才多艺,活动能力强。与普通本科班级不一样的是,在预科班级里,民族组成很复杂,我校的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是湖南省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面向全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从2009年起接收新疆、的学生,目前我校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来自土家族、苗族、白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千差万别,思想意识、各不相同,文化基础相差也很大[2]。还有一个特点,预科班级只同学一年就各自分流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因此,预科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更多的不一样,面临更多的挑战。

二、少数民族预科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必要性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并为他们所接受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3],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4]。

研究者将班级文化具有的功能归纳为: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审美同化功能和制约功能[5-7],其中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的实现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主要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健康的班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环境,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每个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8]。

班级文化是全体学生共同创造的,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是认同的,作为班级一员具有自豪感和归属感,对遵守准则、实现目标具有使命感[8]。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集合了全体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建了良好的氛围,使各项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班级文化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总而言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预科班级的特殊性,培育以健康向上、团结互助、自强不息为特征的班级文化是预科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消除学生因强烈自尊心与严重自卑心理矛盾而产生的消极、自暴自弃的情绪;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民族之间没有高下、贫富之分,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多一条民族沟通的渠道,多一份消除分歧、解释误会的力量,从而促进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班级文化,利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充分认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成才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在一个班级中可以涌现校园级的“艺术家、诗人、演说家、歌手”等多种人才,只要能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就是合格的、高质量的民族大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有多种形式,如墙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宿舍环境布置等[4],尤以宿舍文明创建活动最具优势与活力。因为宿舍是班级的细胞,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综合性极强的学生活动场所,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第一社会、第二个家、第三课堂。宿舍建设得好坏,关系到整个班风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宿舍若是一盘散沙,班集体的凝聚力就无从谈起。宿舍文明创建活动集中了多方优势,如必须全员参与,展现小集体的智慧,培养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管理好、建设好学生寝室是建设班级文化,促进和巩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宿舍文明创建活动应以抓好内务整洁为突破口,经常开展学生宿舍卫生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人人爱劳动、个个讲卫生、全体讲整洁的良好习惯并使之升华为寝室是“我的家”的集体主义思想;以抓好纪律要严明为着力点,经常开展学生宿舍讲爱国守法、讲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争做合格大学生的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把学生宿舍培养成为纪律严明、生活有序的集体,进而巩固班级凝聚力;以抓好宿舍学风建设为落脚点,经常开展学生宿舍学习讲刻苦、学风要良好等各种竞赛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宿舍成为学生讲学习、爱学习、好学习的阵地,进而带动、促进形成班级良好的学风、班风。班级的凝聚力也随之得到催化、得到增强。我校预科学院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学生寝室的各种创建活动,并以“内务要整洁,内部要团结,纪律要严明,公物要完好,水电要节约,生活要健康,学风要良好”为宿舍建设管理的目标。

三、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班主任工作在培养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学校的稳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蒋远鸾把班主任工作归纳为组织、管理,引导、教育,指导学习,策划活动和协调关系五个方面,并指出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前预科部的教育任务,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级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为各高校培养合格的新生等[1]。预科教育任务的落实与完成离不开班主任的工作,预科班级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必须讲究工作方法。班主任要在了解、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提高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预科学生的竞争力来开展工作[2]。

了解、尊重、信任、关心是基础,指导、言传身教、激励是手段,目的就是把学生班级培养成一个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集体,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一)了解、尊重、信任、关心。

武金峰对如何全面、经常了解学生作了详尽论述,从整体班级的角度、从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各阶段情况来了解学生,通过档案分析、观察、个别谈话、与其他教师加强联系、深入学生生活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9],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给予了有益的借鉴。面对预科班级这样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学生班级整体,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主任作为班上的“领头羊”首先要弄清楚每个学生所属民族,了解每个民族的心理习惯和风俗习惯,做到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朴实而深厚的民族情感,自觉去尊重每个民族的语言,尊重每个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谈得上热爱学生,同时只有尊重别人者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班主任把师生关系定位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班级将产生无穷的凝聚力。

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任也是班主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班主任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把你作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预科生中,贫困生、特困生大有人在,对贫困生现象,作为班主任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必须承担起责任,视学生为子女,急学生之急,帮学生之需,举己之能,尽己之力,真心实意地在经济上给予支援,在物质上给予帮助,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己似乎就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并升华为班级凝聚力。对由于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班主任不能冷漠而视,置若罔闻,要用慈父良母之爱,以朋友的身份,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深入学生宿舍,主动去接近他们,与他们拉家常、谈人生,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耐心的情感教育,学生的思想矛盾得以解决,鼓励他们在班主任面前,放开胆量诉委屈,谈痛苦,道曲折,说“隐私”,使学生通过与班主任的交往,产生班主任就是自己可靠的朋友、可爱的亲人这样的感情。有了这种浓厚的师生感情,班级必定会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凝聚力。总之,我认为,要使一个学生班级成为凝聚力强的集体,班主任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必须真正做到用爱心去浇灌。

(二)指导、激励、言传身教。

多数预科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进入预科以后虽然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此,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既不能急躁,更不能消极对待他们,歧视他们,而应该以特殊的民族情感,特殊的民族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总结学习方法,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不厌其烦地为他们释难解疑,与他们一道攻克学习难关,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教育要求上不强调统一性,重视个体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采用讲激励故事的方法,尽量不用惩罚、处分、禁止等行政手段规范学生的行为,不居高临下以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不给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10]。

言传身教主要靠的是班主任的人格力量,它是一种隐性、分散的、间接的熏陶教育[10]。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工作、生活中,班主任的职业形象、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的影响。提高教学水平是赢得学生尊重的最重要基础,班主任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尤其要注意做到奖罚分明,管理严而有度。

(三)培养学生骨干,形成班级的凝聚核。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们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一个有威信、有活力、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班团干部群体,是班主任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因此,选拔和培养好班团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预选。要选出让老师和学生都满意的干部队伍,班主任必须在开学之初就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应仔细阅读新生档案,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及他们在中学的表现等,以期发现好的班干部苗子。

2.考察。在开学之后,班主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接触,对全体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特别要注意那些关心班级,愿意为班级服务,且综合素质较好,又有一方面或几方面特长的学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即使在中学期间没有当过干部,工作能力需要提高,通过实践,也能当好学生干部。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那些不甘落后的学生积极表现,以便让班主任从侧面观察其体现出来的特点和潜能,看其有无可塑性,这样初步定下来的学生干部可以马上进入各自的角色,完成班主任交给的各项工作。而且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沟通老师和学生关系的桥梁作用,赢得广大学生的支持和信任,为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导。做好班团干部的培训工作。班团干部毕竟是学生,想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高涨的热情,高效率,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而恰当的引导。培养干部首先要培养干部的工作热情,班主任要让学生干部明白:当干部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借助这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锻炼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就自我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干部只有正确了解“学生干部”的含义,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培养班团干部要注意提高干部的素质。因此,要求干部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切实在学生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四)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特长,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班主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该主动地与校团委、校学生会、系团总支、系学生会等密切配合协作,指导学生搞好课外活动[9]。针对预科生的个性特点,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精心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特色的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互相理解,学会人际交往本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懂得集体主义,增强团结友爱,懂得互相关心。我是预科英语教师,课外活动尤其注重英语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锻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课外活动中导入本土文化[11]、民族文化,提供讲英语的素材,组织英语短剧剧本写作和表演,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更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形成本班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蒋远鸾.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4:38-42.

[2]谢瑞春.高校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6:232-233.

[3]娄国.浅谈高等教育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14.

[4]顾英华.试论如何做好预科民族学生的班主任工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25-26.

[5]蔡红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7.6:10-12.

[6]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6-118.

[7]孔凡东.如何构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班级文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4,89.

[8]苏萍.以人为本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J].教育探究,2006.2:85-88.

[9]武金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1:42-46.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边缘化的特征

(一)呈现出文化复合化的趋势

基于历史和地理因素,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不同民族及其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一定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出现多个文化主体共存的现象。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服饰、民居、语言和信仰等方面与其他民族存在较明显区别,保留了一些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同时也深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兼具多种文化因素,导致文化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形成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复合型文化的趋势。

(二)文化拥有者被边缘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老人、妇女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拥有者,一般被安排做一些表演、接待类的服务工作,报酬比较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比较低。文化拥有者被边缘化致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在旅游发展背景和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导致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被替代概率大、竞争力弱、抗干扰能力弱、变化速度快,可恢复原状机会小等潜在威胁。老人、妇女被旅游开发商和本民族社区所边缘化,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组织、传承状态,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丢失,最终不利于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空壳化严重

空壳化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少数民族文化必须以传统的服饰、建筑、饮食、、民间歌舞、节庆活动等为载体才能体现出来,村寨的整体搬迁、社区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等致使少数民族文化载体被破坏,逐渐疏远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出现了空壳化的危险。在旅游扶贫和“美丽乡村、四在农家”指导下,很多民族文化村寨进行了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及村寨环境卫生等的改造,却忽略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统一风格、统一颜色的汉族式建筑,坚硬的水泥路面等使整个民族文化村寨丧失了特色。

(四)同质化严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形成了不同文化地域,拥有“千岛文化”省之称。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在景区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时,不注重本地民族文化特性,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进行粗糙的、共通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其他旅游景区的民族文化表演节目生硬地搬到本地进行民族文化的展演,使当地传统民族文化逐渐丢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文化主题变得模糊,这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景区建设中边缘化的原因

(一)过度商业化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发展致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生计方式逐步被市场所取代。现代过度商业化取代传统的社会交换方式,破坏了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态。在市场资本的运作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技艺也被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所取代,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技艺逐渐消失,手工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以最大限度追求简单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化模式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社区整体被商业化的趋势越发的明显。少数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观在这些商业化的驱动下丧失,有神的社区逐渐走向瓦解,社会整合力下降,社区最终走向衰落。造成了“文化殖民”的现象。

(二)盲目城镇化

在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人口与土地的冲突,盲目城镇化的加剧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文化开始出现断层,引发了少数民族社会记忆和手工技艺的丢失。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土地流转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盲目的城镇文化圈正在迅猛地蚕食城镇边缘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态。急剧的社会生活方式转变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与社会结构转型出现了难以调适的现象。

(三)文化拥有者文化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弱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当地民族社区的支持,如果只是政府和旅游开发商的旅游行为,而缺乏普通大众民族文化拥有者的支持,民族文化旅游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遭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时,会出现衰败的趋势。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并没有带动当地脱贫致富,当地民族社区的经济及文化诉求得不到满足,挫伤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四)不合理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

由于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加上相关的法规及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产权关系界定不清的现实状况。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所在区域失去了自身民族文化资源的所有权,无法获得民族文化资源的管理、经营、收益等权利。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建设;地位;意义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9月2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其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一句意义非常深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

一、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在固定日期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等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民族传统服饰、饮食、歌舞、仪式以及各种独特的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在节日中得以集中体现和生动展示。在节日中,各民族对自我的文化和社会进行反思并加以界定,个体由此获得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一种认知和认同,社会生活也因此得以重新整合。

由于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得民族节日在促进各族人民相互沟通、彼此尊重、共同团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节日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节日类型及其关系

中国各少数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关系,节日类型多种多样,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并在节日的形成、发展、变迁以及规模、形式、象征等方面体现出诸多层次的关系。

1.类型

中国各少数民族节日众多,具有不同的类型。依据节日的根本特征以及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少数民族节日分为农事性节日、宗教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娱乐性节日、融合性节日等五种基本类型,但这些节日类型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会出现某种层面上的交叉与重合,比如某些农事性节日中,可能带有的成分,也可能给民众带来休闲与娱乐。

其中农事性节日多有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寓意。农耕方面有开秧门、迎新谷、吃新米、敬牛、庆丰收等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林业方面有密枝节(彝族)、护山节(彝族)、山神祭(羌族)、祭山神(布依族)等节日。牧业方面有鄂温克族的“祭吉雅奇”(祭牲畜神),蒙古族的马奶节、打马印,藏族的雪顿节,裕固族的剪马鬃等。渔猎方面有高山族的丰渔祭、猎祭,鄂温克和鄂伦春族的“米特尔”节(贮备越冬肉食),白族的祭乌节,苗族的虾子节、杀鱼节,瑶族的干巴节,京族的海神条等。副业方面有满族的祭老把头,彝族的采药日、景颇族的采革节等。与农事相关的节日亦占整个民族节日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宗教性节日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多带有祈望平安、幸福、关爱的特点。除了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中带来的影响之外,其他一些原生性宗教也有一系列的相关节日,如在中国北方深受萨满教影响的蒙古族、裕固族、赫哲族等民族的节日,由于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多而成为了全民性宗教节日。宗教性节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这些节日已成为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特点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信教的还是不信教的群众都可能参与到节庆活动之中。

纪念性节日主要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或英雄人物的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人物,并为纪念这些历史或人物而规定了特别的日子。比如中国众多少数民族都举行的端午节就含有追悼屈原的内容,此外,还有苗族的“羊马节”、怒族的“仙女节”、侗族的“萨玛节”等。

娱乐性节日是为了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而设定的节日,多以群众聚会、游艺、歌舞等形式举行,同时具有为青年男女年提供社交机会、促进民间商贸活动的功能,包括花腰傣的“花街节”、白族的“三月街”、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林卡节、苗族的姊妹节和芦笙节、侗族的踩歌堂等,都属于娱乐性节日的范畴。

除了上述节日之外,尚有众多的融合性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常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日常需求有关,其形式各异,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如以卫生健康为目的的朝鲜族“流头节”、傈僳族的“澡堂会”、藏族的“沐浴节”等;以宣扬敬老爱幼为目的哈尼族和朝鲜族的老人节、彝族的娃娃节、纳西族的牧童会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为商品交易所设定的民族节日,如壮族的药市、纳西族的“棒棒会”、白族的三月街以及各地的一些庙会等。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制度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85 ― 02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齐齐哈尔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以齐齐哈尔市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主要做法为切入点,分析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全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市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市是省内人口较少民族成份及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市市辖现有1个少数民族区,10个民族乡(镇),8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现有3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6.9万,占全市总人口4.7%。其中,人口较少民族3个,分别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总人口3385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12.6%。现有市、区级民族文化馆各1个(市民族文化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乡(镇)级民族文化站10个。文化馆(站)建筑总面积为5109平方米。在职人员总数为53人,其中少数民族18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32人,少数民族重点文艺骨干110人。

(二)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主要做法

1.制定和完善民族文化建设法规。先后研究制定了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齐齐哈尔市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全市民族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指导民族乡(镇)村谋划民族文化工作。各项制度的制定为我市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艺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如达斡尔族“抹黑节”、“库木勒”节,回族“尔代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二是发挥市、县文化馆、艺术馆的引领作用,组织全市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文艺专场等多项系列文化活动。三是立足地域民族特点,加大民族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共创作了《满语研究通论》、《三家子满族风情录》、《遥远的钟声》等100多部反映我市少数民族历史与现实的作品。

3.发挥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作用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少数民族文艺骨干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常年坚持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展文艺活动,下基层进行创作辅导,致力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少数民族乡、村、屯活跃着一批文艺骨干,他们不仅组织文化活动,更积极筹集资金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

4.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重视民族文化馆、站、文化活动室建设,重点对民族地区地市级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和争取建设资金。现已建成国家AA级景区梅里斯哈拉新村“达斡尔族文化展览馆”,富裕县民族风俗博物馆,市内各类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全市还建立了梅里斯区莽格吐传习所、克东县满绣传习所、富区库勒满族民间花棍舞传承基地三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阵地建设。

总体来说,我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现已有19项少数民族项目入选国家、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5项部级名录全部为少数民族项目。

二、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地方立法保护

目前,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体系仍不完备,存在如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国家、省文化发展相关规范为依托,具体操作中针对性不强。

(二)文化活动经费严重不足

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以一定的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作依托,需要资金的投入与支持。由于我市多数县是贫困县,基本上是“财政保吃饭”,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少,文化活动经费所占比例甚小。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我市民族文化馆、少数民族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速度缓慢,部分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馆舍面积不足,没有图书馆。总体讲,文化设施达标建设比较落后,以富裕县为例,全县有两个民族乡,17个民族聚居村,两个乡文化站只有办公室、篮球场,原有的俱乐部也因年久失修而闲置。缺乏活动场所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市少数民族人口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缺乏少数民族人才来源渠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员与专业管理人员都相对薄弱。

文化传承现青黄不接危险。我市部分民族村屯甚至半数以上年轻人到大城市或国外打工,留守在村里相当一部分是老人和儿童,民族文化人才流失严重;懂得民族艺术的老人相继离世,一些艺术形式已经失传或正在失传,给抢救和保护工作提出了难题;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非专业人员比重过大;缺少优秀的创作、表演、导演、编剧等专业人才,影响了文艺精品的生产。少数民族业余文化艺术人才的流失使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骨干力量减弱,而后续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又需要较长的过程,这就给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人才困难。

专业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民族乡文化站人员的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他们大多数没有专业知识,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致使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造成了农村“三级文化网”中间环节的断档,削弱了文化工作指导部门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辐射力量。

三、保护我市少数民族文化的对策选择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手段有多种,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与其他手段相比,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长期性的特点,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制度保护,使其能够长期、固定、成体系发展,对于有效减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失、保障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立法

完善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可以探索地方立法先行。早在2008年,深圳市就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涵盖金融、财政、人才、税收等方面,实施效果显著。太原市也于2009年出台了《太原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条例》,从引导扶持、市场培育、服务保障与交流合作三大方面建立促进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太原市特色文化名城建设。齐齐哈尔市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有独立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立法优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立法工作,有效利用地方立法权限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助力。

要加快制度出一部或几部能够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出台民族艺术人才来源、培养、使用规定,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创造人才适宜软硬环境。不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对哪些方面作出保护,而且还要有具体的措施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颁布实施或废止执行,都会致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空间分布和流向上出现相应的变化①。因此,全市要继续在资金落实、专业人员保障、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对民族文化事业资金投入力度。努力争取上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并向少数民族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民族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鼓励扶持民族乡镇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发展民族特色餐饮、家庭民俗游、民族歌舞文化、原始生态游为一体的新农村模式。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投入。

2.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管好、用好文化设施,如规定硬性建设标准,基础设施达标建设长远规划,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设备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使用。以此,保证民族文化项目开发和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为民族文化逐步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三)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出台民族艺术人才来源、培养、使用规定,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创造人才适宜软硬环境。

1. 加大培训。靳之林先生曾强调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问题,应首先着眼于人的抢救和保护……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的传承,是活态文化的传承。”②因此,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干部和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和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配齐各少数民族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以民族文化馆和民族乡文化站为基地,分期分批对民族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下派民族文化辅导员,为民族文化提供正确导向和技术支持。

2.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现有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支持、鼓励老艺人传、帮、带新人,并给予实质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专业从业人员,在工资待遇、编制落实等方面给予保障。

最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地方政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作保障,更需要群众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营造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愿齐齐哈尔市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在制度的护佑下绽放光芒。

〔参 考 文 献〕

〔1〕黄振.关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3).

〔2〕黄震,左琨,贺晶晶,王雅男.浅析被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J〕.致富时代,2010,(04).

〔3〕司马俊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特点、问题及完善对策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4〕姜敏,赵德江,马瑞清.浅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离不开人才。综观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现状,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各种矛盾中尤为显得突出,所以,在加强社区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高校是思想、文化及科技资源的聚集地,也是培养音乐文化人才的摇篮。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独立面对欧洲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有的精神营养。”③要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建立新机制,就需要艺术院校主动出力,对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规划,在地方与院校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所有设置,都是为培养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将来对社会的具体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实践教育,更是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西南地区居住着藏、彝、羌、白、壮、傣、苗、回、僳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在高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拓展艺术实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等途径,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而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熟知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艺术人才,最终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以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根据社会要求,尤其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为中心,广泛搭建实践平台,制定出以学习民族音乐元素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全面结合的课程结构。学院与地方文化对接,将音乐教学目标与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充分考虑社会音乐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建设。近年来,不但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而且还在少数民族器乐教学方面,聘请优秀的民间老艺人担任专业教师。少数民族器乐不仅是民族文明的延续,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学习它的演奏,不仅揭示了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更赋予了我们在传承基础上培育新的音乐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学习、研究和推广民族器乐的演奏曲目及演奏技巧,使之成为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特色品牌课程,逐步建立起独有的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这对于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延续、继承并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并与开发地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结合,将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让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实现民族传统音乐的口传心授,从而使学生掌握民族音乐“根”的文化。总之,这些做法可以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二、促进艺术创新

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下,如何将我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应当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以推动文化的更好发展。当前,由于我国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边缘化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高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特色,不断彰显优势,立足本土,开展实践,同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创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多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具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作品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各地民族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强化民族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弘扬和传承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可最大限度盘活社区内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开展与驻区高校文化共建,积极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而言,高校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让培养的人才服务社区,这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果,检验理论服务实践、服务社会的时效性。可见,两者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创作队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为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符合广大群众审美的作品,组织队伍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重建受到高度重视。灾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建羌族文化,是与羌族聚居社区民众情感紧密联系并鼓舞其信心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羌族的未来。笔者到羌族地区采风,从原住民的羌族歌曲中捕捉了四个乐句的旋律,带着对羌民族民间音乐深深的爱,吸取川西羌族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了无伴奏多声部声乐作品《羌山妙音》,用羌族音乐语言表现了崇山峻岭中羌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以天籁般的旋律与精致空灵的和声展现了羌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仿佛“雪山”“、薄雾”升华为天籁般的羌音。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为北川民众带去了这首作品。演员通过最简单的音符以及和声哼唱,表现出羌族人日常生活的情趣与幸福感。这首旋律优美、风格独特、音域宽广的川西羌族民间音乐作品在社区平台上演绎,获得了羌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数民族社区群众中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北川,展现出羌族儿女感恩奋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以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为主,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再次成为文化载体,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以及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而且也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植入与渗透,推动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树立地方文化形象

在全球化大潮中,随着学界对“西方中心论”的质疑,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形象”的讨论热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跻身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在2012年3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的“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就表示:“现在谈文化强国,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而建设文化强国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的社会,我们全民是一种高素质的文明,拥有高素质的文化,在这种品质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我国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构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集体创作的,具有文学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等综合艺术审美价值,形式种类繁多,举不胜举。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地方形象的树立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是地方先进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和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智囊团,其教学设施、科研团队等资源都可以为民族地区本土音乐研究提供优质条件。反过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又支撑和促进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多年来,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一直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教学实践中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去落实。高校作为建设国家文化形象的团体,在艺术实践中,我们的艺术家、教师以及培养出的学生队伍都是实践与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主体。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树立地方文化形象要通过具备较高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的专业队伍去实践,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整理、挖掘传统文化,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从而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形象,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大众享受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

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高各族群众文明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人才相对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比较突出,境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文化渗透等。因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采取更加切实、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五)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六)目标任务。到2020年,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影视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更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格局更加合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迈出重大步伐,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和相关设备,建设和完善流动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工程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八)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实现向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免费赠阅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加强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工作,逐步提高优秀汉文、外文出版物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双向翻译出版的数量和质量。扶持民族类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支持少数民族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加强管理和引导。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纳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少数民族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

(九)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成果,扩大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面,对设施维护进行适当补助,确保长期通、安全通。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提高民族地区电台、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自办率,改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农牧区电影放映条件,增加播放内容和时间。推出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丰富的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积极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扶持民族自治地方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族博物馆。民族自治地方的综合博物馆要突出少数民族特色,适当设立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室、陈列室。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改善馆藏少数民族文物保存条件,做好少数民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

(十一)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十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加强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

(十三)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国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十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应用,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品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要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各级各类文化奖项,少数民族文化作品获奖应占合理比重,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五)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支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业发展,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影响力。发挥边疆少数民族人文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促进和谐周边环境建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品进出口市场监管,清除各类非法印刷品,加强卫星接收设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非法盗版、接收、传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有效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文化渗透活动,维护边疆地区文化安全。

(十七)努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切实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参与中外互办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文物展、博览会以及各类演出、展览等,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巩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已有品牌,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服务。

四、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八)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立法工作,适时研究制订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和完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政策和资质认证、机构和团体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办法。研究、制定或修订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专条专款加以明确。推动国家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十九)深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业务分类管理,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政府招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对重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给予扶持。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转企改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

(二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保障,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安排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宣传文化发展相关经费时,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二十一)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着力培养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濒危文化传承人。

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十二)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调查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做出部署,狠抓落实。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十三)推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部署工作,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