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意识形态

第1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和谐 民族心理

[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研究》(项目批准号:12XJC850002)阶段成果之一。]

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群体对中介性社会事项所持有的具有负面影响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本文在论述民族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建议构建和谐民族心理以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一、民族心理

民族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关于民族心理的概念,学者们的解释不尽相同。综合研究学者们关于民族心理的相关概念后,本课题组认为:民族心理是包含民族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意识等在内的综合表现的一种特殊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中介,是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不同民族所居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社会环境等不尽相同,致使各个民族形成自己民族特有的传统、观念、表现形式、行为模式与心理活动等。如印度人忍耐和勤奋的民族心理,与南亚次大陆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密切相关。此外,德国人“仔细认真”,英国人“严谨务实”,美国人“富于进取”,法国人“热情活泼”……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心理也不尽相同,如回族人具有“抱团”心理,藏族人豪迈豁达,维族人爽朗明快,蒙古族人刚毅粗犷。

二、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这个社会民族心理状态相关。人们在一定心理状态支配下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维持自己的社会存在。民族心理状态不同,社会实践活动也会不尽相同。当民族心理和谐,适应社会发展时,少数民族舆情通常呈现为补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反之,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一旦出现,少数民族舆情便会呈现损益性,阻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稳定。

(一)偏激的民族意识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民族意识是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民族意识是民族的显著特征,在民族心理中占据核心位置。民族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意识能够增进该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而民族意识一旦表现为保守、狭隘、排他等偏激的特征,便会形成不健康的民族心理,进而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形成。如随着偏激的、反动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各地的传播,新疆极少数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日趋偏激,甚至过激,促成了仇汉、排汉、反汉等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生成。这些舆情具有巨大的消极性和破坏性,给新疆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了隐患。

(二)偏差的民族认知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认知活动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少数民族群体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当少数民族群体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知出现误差,便会产生民族认知偏差,进而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生成,对社会稳定起消极作用。民族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自大心理。一些民族存在过高评价本民族而孤芳自赏的现象,这种民族自大心理多来自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民族自大心理促成了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二是民族自卑心理。持民族自卑心理的少数民族群体排外、保守、孤立,排斥异族,惧怕新生事物,促成了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生成,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三)消极的民族心态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民族心态即民族群体对特定的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含有主观评价的稳定心理倾向,包含一个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发展、人际交往等所持有的态度、情绪、情感等。民族心态具有明显的行为倾向性。积极的民族心态有助于该民族客观评价、正确对待各种中介性社会事项,生成补益性少数民族舆情。消极的民族心态促使一定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群体对相关中介性社会事项表现出不客观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意见建议等,进而生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如一些持有消极民族心态的少数民族群体一味认同本民族创造的一切文明,而对其他民族对中华文明所做的贡献视而不见甚至过度贬低,生成对其他民族偏见、抗拒、排斥、冷漠、敌视的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破坏了民族间的团结与和谐,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四)不和谐的宗教心理促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宗教的土壤,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信教。如回族、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几乎都信仰藏传佛教。这些信教的少数民族跟所有信教者一样,具有对“神圣者”的信仰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属性。这种具有宗教灵魂色彩的心理属性支配并主导着信教者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认同性、归属性、亲近性。这种宗教心理一旦被不法分子甚至国际敌对势力利用,便会滋生出不和谐的宗教心理,生成具有极大负面作用的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进而破坏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如“”常常利用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的宗教心理,在教众中极力宣扬“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促使极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信教者生成狭隘的、保守的、宗派的、极端的不和谐宗教心理,进而生成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引发他们与其他民族、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三、构建和谐民族心理,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民族心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构建和谐民族心理,能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团结和谐繁荣进步。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构建和谐民族心理,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一)进行合理社会整合

当今社会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多元、群体利益多样等显著特征。相关部门要对文化、政策等进行整合,构建和谐民族心理,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一是进行文化整合。民族心理素质以共同文化为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则呈现出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冲突”。因此,要通过文化整合调整民族心理,促使民族心理趋于和谐,以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二是进行政策整合。要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认真制定并施行各种长期、中期、短期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具有的强制力和法律效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心理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保证,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二)开展高效社会调控

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利益不均、机会不均、分配不公平、结构不平衡等不公正现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产生了一些问题,一些民族成员产生不满、失衡、浮躁等心理,给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不稳定现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非正式控制”、“软控制”、“内在控制”等社会调控,运用民族心理的沟通与宣泄机制进行协调,对越轨行为和偏离行为进行校正,提高民族成员自身心理素质,提升民族心理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进而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三)推进社会保障公平

在社会转型期,一些少数民族群体会感觉利益分配不公和利益受损,产生一种社会危机感。他们高度关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产生焦躁、不安、恐惧等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严重影响了民族心理素质向良好、健康的趋势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科学整合各民族群体之间的利益,使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包括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各民族成员心理平衡,减少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进而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四)培育中华民族意识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以社会和政治为纽带形成了稳定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元一体”。因此,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培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意识,促使“多元一体”成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意识一旦形成,必然有助于引导广大汉族与少数民族同胞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休戚与共,和谐相处,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势必减少。

(五)培养深厚民族情谊

长期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兄弟情谊。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是抵御敌对势力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感情基础。在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但在现代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现象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如新疆乌鲁木齐南门以南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南门以北是汉族聚居区。这种“南维北汉”的居住格局,不利于汉族与维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无形中形成一些民族隔阂,容易产生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

(六)构建灵敏预警系统

在社会转型期,不和谐的民族心理因素,阻碍了民族社会稳定。因此,应积极构建少数民族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及时预测、预报和监测少数民族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不满情绪”、“心理焦虑”、“激进言论”等。灵敏高效的预警系统一旦建成,有助于清除不和谐的民族心理,进而促进民族群体之间的沟通,及时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社会行为等信息,提前预见、监控、防范和缓解冲突,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促进民族社会和谐稳定。

(七)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要从两个方面努力构建健全有效的民族心理疏导机制。一是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要建立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少数民族同胞的心理咨询网络,打造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民族心理咨询队伍,对少数民族同胞开展心理援助和疏导。二是建立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民意表达机制、人大民意表达机制、政协民意表达机制、民意表达机制、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等,不断拓宽少数民族群体的社情民意诉求渠道,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世富:《浅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第2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67-03

中国的各类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加之近年来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学习。对于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不仅能够与汉族学生团结融洽相处,而且使其心灵感受到归属感,从而得以在高校健康成长;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意识不断的在交流中发生变化,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实行分化、西化政策,从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向我渗透,西方敌对势力试图将民族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利用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众所周知,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问题更容易产生国内影响,国内问题更容易导致国际干预。面对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现状

从当前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1)拥有良好的政治态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着良好的政治态度,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是认同并且拥护的。学生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需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2)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3)拥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人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是外界的事物产生的客观反映,而客观反映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人对外部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态度。当客观的事物和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对事物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相反的,人对客观的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的消极的、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不满意、不愉快、悲哀等内心体验,则是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态度上,大多拥有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认为人的价值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力量,积极奉献。(4)拥有勇于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面临学习、经济和就业的压力。通常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根据社会需求结构和人才招聘市场需要的变化,不断调整学习模式,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

三、影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因素

1.强烈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经济贫困的自卑心交织。正是基于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的甚至还与有密切关系。在民族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组成了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即属于一个民族。而民族由于同样的历史渊源,形成共同民族精神与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甚至于即便民族共同生活与繁衍的地域环境、共同经济文化、共同民族语言等特征发生变化,但民族的自我意识却仍然存在,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因其历史渊源,地域渊源的因素以及当前所处民族高校这一环境氛围的影响,其民族意识更为明显。一般表现为:民族情感较强烈,民族感情较淳朴,对自己本土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归属感;对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及政治经济权益等方面更为敏感;表现于民族高校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则是民族意识强化,其外显为希望得到其他民族师生的理解与尊重。

2.眷恋于本民族宗教文化习俗,形成自我保护的小团体。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人生存的手段,又是人生存的依据;文化的适应性以及人对文化的适应性,则是人(类、群体或个体)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生活的本民族文化环境进入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之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文化适应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过程中,异文化环境会对他们产生压力,这种异文化压力也常常促使他们形成对本民族成员情感上的依赖和彼此在社会文化生活上的支持,这些依赖与支持反过来又反映于个体趋向自己民族的内聚力,体现为民族的规范准则对个体的约束。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刚进入高校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孤独感、依赖感以及思乡之情。所以,无形之中他们更喜欢和本民族学生一起活动,形成单一而又固定的活动团体。

第3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近些年,随着‘非遗’保护这一社会文化运动的风靡,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走进了各类比赛场、电视台、艺术节和旅游景点等,从而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舞台化’、‘视频化’呈现出更为繁复的文化景观。”文化与媒介的联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的研究,必须着眼于当下少数民族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和媒介生态,只有挖掘出少数民族歌舞、民俗等背后的文化所指,才能找到适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媒介载体。

(一)文化生态

任何一个民族,其民间文化必然会受到本民族民族性格及民族气质的影响和规范,而这种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则来源于该民族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固有文化生态。许多少数民族歌舞、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都是从其生产生活中获取灵感即兴而作的,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倘若离开滋养其生存的文化生态土壤,这些可感知的具体形态便有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而一旦载体失传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解读与传承将无疑是巨大的灾难。

(二)媒介生态

在全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已不再单纯依靠口口相传,广播、电视、网络等已经将整个文化整合为一个个交叉的圈层,在这些圈层运动中,由于文化的兼容性,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渐渐失声。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借助电视等媒介才可能被受众所了解和熟知,而当一种文化脱离滋养它生长的生态环境进入另一种媒介生态环境时,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的“再创造”问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选择以剧场舞台化表演的形式呈现其文化内涵,之后再通过电视等媒体手段来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尽管播出平台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媒体,但电视手段却从理念层面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电视手段在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表达中的综合运用

“关于电视手段的概念目前业界和学界尚无准确的界定,其大致由以下因素构成:画面构图、声画解说、专题采访、灯光音效、电视特效、演播室、主持人等,也包括镜头组接、蒙太奇运用、实景拍摄、生活化的动作、景别、角度、光线、运动摄影、空间调度、记者出镜、纪实性的跟拍、情景再现、三维动画等。”电视手段在舞台化表达中的作用是将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场”的过程,“而电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构成要素的多元化也决定了其创作思维的立体化”。电视手段的运用并非只能丰富舞台化表演的形式,它可以通过充实作品内容来打造“全景文化场”,因此,较之于传统意义上单一的舞台呈现方式,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表达需要在创作之初就更加多元、立体,电视手段的加入无疑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一)电视编导意识

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作品的创作,绝非简单地将歌曲、舞蹈等元素相加,而是需要在一定主题的统领之下,有意识、有层次地完成对作品的策划编排。编导意识不仅体现在对作品整体结构、主题表达、节目串联和目标观众等方面的考虑,对电视手段的熟练运用,也应作为导演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以歌舞剧《裕固族姑娘就是我》为例,该剧共分为四幕:在序幕“点格尔罕的祝福”中,宗教的祝福映照着裕固族整个民族的信仰,喻示着希望;第一幕“萨茹娜的诞生”记录了主人公从诞生到成长的记忆,典型的裕固族民族元素贯穿始终,包括《摇篮曲》、《敬酒歌》、《十二生肖》等,这一幕旨在展示裕固族典型的民族符号;第二幕“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展现了长大后的裕固族姑娘将成为母系社会裕固族女性的化身———爱恋的羞涩、性情豪迈、处变不惊等,整个民族的磨难成了裕固族人顽强性格最完美的见证;最后一幕“为了幸福美好的明天”呼应了最初的期盼,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一个民族更加美好的期盼。作品主创团队以尊重历史、还原本真为宗旨,尽量保证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完成了对裕固族文化的准确解读,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专业编导意识和手段进行创作,从而使作品成为内容真实、舞台表现力丰富和观众满意度高的优秀作品。

(二)电视叙事理论

“故事”是电视叙事手段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整个作品只能是碎片化的呈现。《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就是将裕固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的。作品以萨茹娜这一小人物的故事再现裕固族整个大民族的历史,这种“全景式”文化内核的传达,使得整个作品更具有穿透力。故事线一:时间线整个作品的编排以主人公萨茹娜“诞生———孩童———少女———新娘”的成长经历为时间线索,紧紧围绕萨茹娜在各个阶段的典型故事展开。故事线二:民族线裕固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萨茹娜所经历的磨难与困苦正是裕固族民族历史的见证,而萨茹娜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正是对裕固族民族性格最形象的展现。

(三)电视视听语言

电视视听语言是电视手段中最为有力的表现形式,视听语言的准确运用不仅能更好地辅助编导完成二度创作,还能使少数民族题材艺术作品真正跳出原有的表现形式,借用新的表现形式进行传播。

1.镜头选择

剧场演出时身临其境的现场效果是影像传播所无法比拟的,但因为剧场观赏环境所导致的传播效果参差不齐同样也无法避免。在电视手段中,摄像机是实现舞台电视化的唯一媒介,在少数民族文化的舞台化表达中有必要结合摄像机的强化功能,即加入摄像机的模拟功能———突出与强化,从大舞台纷杂的人物中突出个体,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观众在观看剧场演出时由于人眼宽泛而无法达到聚焦效果的问题。在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表达中,镜头的选择可以将表演加以强化,大屏幕的实时切换则能够打破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其文化内涵更能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灯光运用

灯光的运用在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表达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它不仅可以打造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辅助实现时空转换等更高层次的创作要求。例如,在2008年国际民歌展演出的节目《哭嫁歌》中,导演精心设计了宗教祈福祭祀、民族风俗展示和男女情歌对唱等场景,但由于舞台的空而散很难达到主体聚焦和场景交代的双重效果,而利用舞台追光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追光起到了电视荧屏聚焦的作用———“摄像机”功能,既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整个场面,又能突出故事的主体,较好地实现了电视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的交叉运用。

3.舞美设计

少数民族文化借助剧场舞台传播的形式,属于将剧场演出和电视录制“嫁接”的产物,这在本质上要求导演所创作的内容既要追求舞台戏剧性,还要兼具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这就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整的舞美设计是整个作品创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它不仅仅是静止的舞台艺术,更是动态的文化意境。在舞台空间中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态模样,还原和刻画少数民族文化最本真的生存状态,便可在舞台上营造出一种具有“视觉感”的电视艺术,这样观众在欣赏电视作品时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电视等媒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就更加形象生动。

三、电视手段对少数民族文化舞台化表达的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以来都被界定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其文化生态的独特性也只有极少部分被传承下来。然而,少数民族文化并未因其受众少而被遗忘,即使口口相传也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得以传承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化所凝聚的内涵与形态就是其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文化意识

现如今有许多个人或企业打着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幌子做着诸多的经济交易,为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抹杀民族文化的本真面貌。一些电视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而扭曲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本真意蕴,甚至无节制地改变了民族文化的原生面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表达,任何关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都应以尊重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价值为主旨,其外在包装的华丽与否只能影响其外在的视觉传达效果,而真正传达的应当是它的文化内核。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舞台化表达时(二度创作),其创作过程应以厚重的民族文化为支撑,并将整个民族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生态贯穿其中,才可以视之为是健康的、真实完整的舞台化表达。

(二)品牌意识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歌文化、民俗文化等作为其自身历史的活化石,在该民族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在大力兴建文化产业链的同时,应树立较为广泛的品牌意识,尝试全范围、多层面地打造精品项目。很多受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浅显的表征层面。若想使少数民族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应该悉心打造具有少数民族文化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让观众能对各民族的文化生态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起一个民族的影像记忆,形成一个民族典型的品牌形象。

(三)市场意识

第4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话语分析;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一、引言

“话语”指的是特定语境中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一系列陈述,它们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系统地建构其言说的对象,塑造人们相关的知识、价值立场与意识形态。话语是人基于词语、语句和篇章的个体语言表达,它体现出说话主体鲜明的观点、立场和视角并且表现出一定语境下的权力关系。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常用以揭示说话主体话语中观念与知识产生的过程,发掘其背后的价值立场、意识形态、权力关系以及文化思维方式,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普遍运用的方法论工具。 “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基于以上观点,批评话语分析就是透过语言表层,来挖掘话语深层所反映的说话者的意识形态以及其话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这就为我们如何更好的解读政论性文章、领导人讲话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提出了语篇分析的新视角。

政论性文章、领导人讲话大多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的话语,这些新闻语篇正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批评语言学认为,社会中的这些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是帮助社会对大众进行统治和控制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而作为中介的语言,就成了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批评话语分析就是要透过话语表层来揭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研究语言如何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产生,“对某种社会过程起着介入或干预作用,例如帮助获得、维护、或颠覆某种权力关系”。

二、从话语分析解读吴占柱讲话

本文主要以吴占柱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为文本,结合荷兰话语分析学者梵迪克(VanDijk) 为代表的批评话语分析和传播语用学的方法分别从宏观社会认知角度分析语篇的主题,并通过微观分析文本语言的社会功能, 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从而揭示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目的。

2.1宏观语义结构分析

主题: 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内容:( a) 节庆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具有深刻的寓意。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学会理事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民族文化作为研究重点,推进我省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积极参加我省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参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活动,努力为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内容,可以说,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是贯彻落实学会工作中心任务的重要体现。

( b) 本次研讨会围绕“深入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探讨民族节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题进行学术交流。这次会议的召开,践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黑龙江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全面展示了我省农村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研究丰富的学术成果。

( c) 回顾学术交流内容,各位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形态与内容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不仅是我省特色鲜明的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省历史资源和文化宝库的瑰宝,深入挖掘和研究黑龙江农村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既可以向世人鲜明地展示我省独具魅力的黑龙江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又可以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还可以为黑龙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首先, 我们从新闻讲话的主题就可以明确的认识到讲话人所要发表的讲话的主旨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文章标题高度的明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主旨涵义,对于烘托文章宏观主题起着关键性作用。宏观主题决定我们对讲话文本的总体性理解。该新闻话语用一个新闻主题(第1段)统领3个所选语料命题族群,即点明主题、成果佐证、前景展望。讲话者在讲话中首先点明讲话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民族文化作为研究重点,推进我省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积极参加我省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参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活动,努力为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指出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我省文化事业工作的重点,是我国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读者最先得到的是最主要的信息。接着,讲话者以明确的序数号和段落清晰的进一步阐明讲话主题。通过事实论证民族文化发展的现今状况,指出民族文化成果喜人,发展势态良好。最后讲话者明确阐释了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状况,指出“深入挖掘和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既可以向世人鲜明地展示我省独具魅力的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又可以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还可以为黑龙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们可以预设出这些语句以肯定的语气并转引讲话强烈地表达了其深刻的意识形态即研究和发展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微观分析

在这篇新闻讲话中,我们主要运用引语、语词选择等分析该新闻话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例如:引述手段的应用反映了话语权的选择,具体手段的应用,取决于作者所代表群体的意识形态。

语词选择

语词选择,如一些名词以及特定的形容词,作者也有特殊用意。例如标题“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直击文章主题意图,使读者预设到文章所讲内容。接着讲话者又在语料(a)中用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研究重点”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词语进一步强化主题思想,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学会工作中心任务的重要体现。

讲话者在语料(b)中用到 “研讨会” “学术交流”“学术成果” 等一些专有名词,显示了我省对于黑龙江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的重视,并积极努力推动农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读者感受到黑龙江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到来,我省农村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引语

引语也是新闻讲话的重要方面,特别是直接引语。讲话者通常引用当事人或者权威代表的话来表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影响受众观念。讲话者直引“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民族文化作为研究重点,推进我省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积极参加我省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参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活动,努力为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内容,借助官方语言和权威人士的话语明确的表达出我省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和保护我省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是目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和紧要任务。

三、结语

农村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黑龙江省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通过对以上讲话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的未来与发展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研究、保护和传承萨满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我省特色鲜明的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可以向世人展示我省独具魅力的黑龙江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可促进相应的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以服务于地方。

我们更加不应忽视由农村少数民族文化而带来的相应文化产业经济及旅游经济。如版画、神话艺术品的开发及生产,民俗博物馆的创建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向世人展示我省古老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古老的艺术瑰宝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Polity,1992;Foucault,M.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London:Tavistock,1972.

[2]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4).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第5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5-0119-0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处边疆,在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理想的现实基础之一。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理论武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国境线漫长,长期以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深化,西方国家更是利用这种机会加紧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必须不断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一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民族地区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普遍认同的主导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增强思想认同与共识,积极主动地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之间的冲突,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安定有序是整个国家稳定社会和睦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由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发展差距过大并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导致民族地区社会成员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从而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这样可以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从而使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民意、得民心,真正起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环境复杂,政治敏感程度高,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4734.83亿元和18075.35元,中部地区8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86443.31亿元和20534.22元,东部地区11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11886.90亿元和40375.49元。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402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75元),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最低,仅为10309元。

这种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同时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和传播,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制造事端的借口。

(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历史上,关于“民族”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以前,我们一般引用斯大林同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民族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进入21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我国民族的实际,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一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多样的文化形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边疆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较差,教育资源匮乏,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脱离了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普遍来讲,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较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譬如,云南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2年,总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2.2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只占7.27%;接受初中教育的占23.53%;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9.60%,文盲率为17.37%。”

(四)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软实力”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西化”中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

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宗教因素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遥相呼应地进行破坏活动,配合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民族分裂主义本质上是对国家统一和领土的破坏,不是一般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但由于他们利用“民族”和“宗教”的问题进行宣传鼓动,因而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例如,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联手破坏北京奥运会和我国政治稳定的一次攻势。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同样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蓄意制造的破坏民族地区稳定的恶性事件。虽然这两次事件均为个别事件,但是仍然在民族地区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公众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对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因此,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相适应,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

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处祖国边陲,但是这些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再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当地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境,漫长的边境线是民族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本民族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同时尊重多样化的民族地区文化。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主流文化,提供发展的导向。当前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深刻,社情民意复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民族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就是一个“底线”原则。如果这一原则被突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原则不动摇,必须“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其次,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建立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机制,使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包含、协调发展。

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中有益的、积极的部分,要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再次,包容少数民族同胞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信仰宗教,因此,我们要包容信教公众的信仰,充分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积极引导这些地区的宗教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譬如,中国新疆地区是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地区,“伊斯兰教教义所倡导的爱国、关爱、平等、诚信、宽容、和谐等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广泛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又如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等教义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对各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正如卢梭所说的,要把每个个体变成整体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以便加强他们的力量”。

(三)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享受到其他地区学生同样的教育。其次,少数民族地区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不仅能有效地吸引人才,而且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完整性。最后,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发展远程教育,建立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

(四)增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和破坏,民族地区安全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公众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增强抵御敌对势力政治意识渗透的能力,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当前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正确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其次,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十六大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概括为两个四句话,这是我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依据。关于民族工作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关于宗教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再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6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资源。“文化是指那些继承下来的、确立共同社会活动基础的观点、信仰、价值观和对世界认知的总和,是一群拥有同样传统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拥有的思想观念的全部范围。”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各民族道德教育的天然资源。这些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精神文化,相应其所提供的德育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德育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德育资源。如今天各民族开展道德教育的有型场所以及相关文物古迹就是物质形态的德育资源。物质形态的资源不单是物质形态本身,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形态所蕴含和传递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德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各少数民族的精神形态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对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德育资源进行加工,挖掘其所蕴涵的精神内核,并加工成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形式,以此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素质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德育资源的具体形式有如下体现。一是节日文化德育资源。我国各少数民族有着种类繁多的节日,既有自古传承而来的传统节日,又有现代形成的节日,而且每个节日又有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及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二是宗教文化德育资源。宗教活动也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资源价值,有计划、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往往对其信徒在道德方面有特殊的影响。三是禁忌文化德育资源。由于生活实践、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具有不同内容和不同民族特点的原始禁忌。这些禁忌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并通过无数代人的传递,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行为规范。四是民族文学德育资源。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其形式包括神话、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这些文学形式通过生动的描述把少数民族朴素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展示出来,聆听、阅读、赏析民族民间文学会使人的内心得到道德的洗礼。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环境价值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生活周围并对人们产生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任何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道德教育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社会风俗习惯,为人们设计出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道德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个体的道德品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4(]P270)。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组织或更小的群体也是如此。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我国各少数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着深刻影响,它深深地积淀在本民族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构成少数民族思想和行为形成的外部条件,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如上文所述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应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可分为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那些包括文化古迹、传统建筑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形态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物态文化环境。包括各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规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规约制度等,这些精神形态文化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文化环境。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影响着少数民族个体道德素质的生成,共同构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道德教育的外在环境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诸如少数民族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物质文化和符号所构成的诸要素所构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外部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是构成少数民族德育环境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内在于人的行为意识一般判断标准,它把握着事物的整体倾向和方向,决定着人的一切具体的外在的行为,当人们在与具体的文化规定发生冲突时,它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在少数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他们形成了一套一套的一般观念体系,即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本民族人在各种活动中相同的行为判断标准,并推动着本民族社会协调运转不断发展,从而组成少数民族德育文化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次,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少数民族德育环境的重要内容。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一些列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基本规范,这些风俗习惯和基本规范也是少数民族德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形的物质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道德教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我国各少数民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物质产品,物质性的东西都留下了精神痕迹,使其获得了文化意义。特别是那些文物古迹和建筑设施一方面可使本民族穿越时空、再现自身。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载体价值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道德教育要素,能为道德教育主体所运用、并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物质和非物质介体。德育载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载体可使道德教育具体化,使道德教育形成具体的可实现形式。道德教育实际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道德素质过程。这是对道德教育过程的抽象概括,事实上思想道德过程总是具体的,比如学校通过参观历史文物开展道德教育或家庭通过宗教仪式和神话故事开展道德教育,这些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这里历史文物、宗教仪式、神话故事就是道德教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使得道德教育过程具体化。二是德育载体把道德教育诸要素相互连接起来,促成道德教育活动得以展开。一个道德教育事件主要包括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客体以及道德教育介体,道德教育过程就是这几个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过程,其中这几个因素就是通过载体这一形式连接起来,而使其相互发生作用。民族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载体。道德教育载体内含着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德育载体必须承载一定的道德教育要素和道德教育精神,二是这一载体必须能够被教育主体所利用,使主客体可以借此产生互动。我们说民族文化是一种道德教育载体,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具有承载道德教育要素,并能为道德教育主体所利用的特征。无论是狭义文化还是广义文化,其内在的精神特质和外在表现都为其作为道德教育载体提供了根据和条件。比如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积淀储存的手段,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一套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和语言,文化各方面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承,本身是道德教育的载体。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向教育对象传递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而包括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制度文化在内的文化要素本身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丰富的道德教育信息,构成道德教育的载体,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为道德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加工对象,同时连接道德教育各个要素促使道德教育活动得以运行。民族文化作为道德教育载体主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体现出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体形式的语言符号、传统仪式、风俗习惯、节日活动、文学艺术以及宗教活动等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要素,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这里主要对仪式、节日和宗教展开分析。一是传统仪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不是简单的行为和过程,而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得到精神洗礼。比如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虽然各民族的丧葬习俗不一样,但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对年青一代的“孝”的教育,而且这种仪式的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孝”的教育不可比拟的。二是节日活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复合体。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优秀伦理道德教育传统,是对少数民族人们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宝贵资源,这些节日的开展也是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平台,从而使其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载体。三是宗教活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信仰宗教。宗教虽然是非科学行为,但它从多种渠道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对人们的精神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宗教本身也承载着很多的道德因素,特别是宗教本身的宗教道德对教徒的约束也是一般社会道德教育内容,它通过融入风俗习惯来熏陶、感染人的内心来内化行为规范形成意识品格,从而使得宗教活动成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方法价值

第7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 新疆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 影响因素; 现实意义;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D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043-04

Analysi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Xinjiang

ZhOU Jing , CHEN Huan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hich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Political and social factor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re family, school, religion, peer groups, mass media, etc. It is needed to be practical to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minority area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such as the heritage of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political culture,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ublic trust to Party and country,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and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promoting tourism to improve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Xinjiang; political culture; factor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ffective measures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探析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寻找可以促进新疆政治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意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进而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但是,政治意识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在某种既有的政治意识以及现实政治环境的长期熏陶下,通过政治实践逐步形成的。发展至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政治社会化的阐释都存在不同版本。比如说,K・P・兰顿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社会的一代向下一代传递其政治文化的方式。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我国著名的政治学者王惠岩就提出,“从个体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取社会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转为‘政治人’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承认阶级统治,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但就一般意义来说,政治社会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无论如何都不能跨越以下双重旨意的归限:以个体为坐标,政治社会化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社会成员,通过一定方式,习得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能力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以社会作为坐标,政治社会化即是政治体系通过所具备的资源,向其成员传播政治文化,使之转变成合乎其要求的政治人的过程。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塑造着本地区的精神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新疆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作为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一部分,它的基础要求是:少数民族成员学习、接受和内化政治文化并形成政治个性和政治人格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和个人互动的结合。

二、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连续的、不曾间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从一个人出生开始,直到其走到生命的终点,这期间只要没有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他就不会、也不可能中断他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这一方面是由于客观的认识对象也就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成员自己随着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改变,其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变化。就算是到了一定的生理年龄阶段,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已初步形成,也还会面临着再社会化的问题。由此可见在整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不同,其政治社会化的情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但各个阶段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人在某一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认识、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他在下一个阶段的政治认识、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取向的状况;而后一阶段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在强化或改变着前一阶段政治社会化的结果,从而让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成为了一个相互衔接又持续不断的过程。

新疆有着巨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遗产,需要各民族人民共同维护和经营,将本民族的文化与民族的信仰和观念共同融合到自己的文化意识中去,并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在传承的过程中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使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媒介对新疆政治社会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与其他媒介相比,家庭在对儿童人格的塑造、基本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常识的启蒙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一般的家庭中,前辈在养育后代的同时,也把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共同体、政治权威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念等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后代。

有很多少数民族在幼儿时期就被父母灌输了浓厚的宗教思想。以回族、维吾尔族为例,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尊敬“真主”、“”,在日常生活中也都是按照宗教的规定进行的,在他们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诵经等等。更有甚者在小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寺院学习宗教知识,希望成为像阿訇一类的宗教人物。所以像这种家庭教育熏陶和周边社会大环境影响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少数名族成员政治人格的形成,使得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宗教性的特点。

因此,在对待孩子上,让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素养,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加强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得他们的政治化又呈现出民族性的特点。

(二)学校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又是一个高级的文化体。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任何文化的发生都源于教育的作用。所以说,教育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文化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教育,一定的教育观必然是在一定的文化观下产生的。所以,如果想要更为全面的发挥教育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和分析我们的文化观念,借以更全面的诠释教育的功能性。

一般说来,儿童脱离家庭后进入的第一个专门化的社会教育机构就是学校。而特定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态度都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灌输给学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开始得到真正系统地培训,深化、扩大抑或变更着学生在最初的家庭生活中所确立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并弥补着其在政治社会化体系上的缺失。

就新疆的地形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他们的政治社会化进程相对比较复杂。一方面,人们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受到了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的禁锢;再者,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宗教特点、周边宗教氛围的影响以及这些地区宗教的历史传承,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政治教育在这些地区的推广,这就使得国家的政治教育在这些少数民族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就新疆的地形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他们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会较复杂些。一方面,一些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限制了许多人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浓厚的宗教意识使得他们极易接受宗教性的教育,而不易接受国家的政治教育,这就使得国家的政治教育在这些民族中很少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三)宗教

宗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重大的。类似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境内寺院和宗教学校众多,其中的学员大都是在小时候就被父母送进来学习,它们还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国家的政治知识和法律知识更是缺乏基础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准则大都是通过宗教教义来进行规范和调节的。另外加之寺院中的讲授者本身的素质问题就更加加剧了这一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在寺院中根本不重视政治知识也就谈不上对政治知识的传授了。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宗教对民族的政治作用是把双刃剑,消极的一面会给本民族、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威胁。新疆地区发生过多次以宗教为借口、以宗教为幌子的反动政治活动,给民族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破坏性作用会导致国家分裂,宗教冲突、破坏国际政治格局。

(四)同辈团体

同辈团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或某种意识形态背景、兴趣爱好的人们的自愿组合。这对青少年时期的观念、态度的形成影响重大。新疆这些群体具有规模小、能够进行经常的、直接的面对面互动、成员之间依靠感情和非正式控制来维系相互关系等特点,所以他们对新疆少数民族公民政治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少数民族成员正是在和同伴、同事、教友的交流中了解到政治信息、学习到政治知识,并且受群体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

(五)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是一些专门化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向分布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播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众传媒对社会公众从各个角度进行着信息灌输,并且对公众的各种行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公众会自觉不自觉的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但是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通讯等与外界联系的手段缺乏,很少能接触到相应的媒体信息。另外他们大多不懂汉语,就更进一步削弱了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三、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首先,从本民族成员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社会成员从儿童时期开始,就通过自身主动的模仿和专门的教育来了解和认识社会政治活动的规则,学习技能,希望进入政治社会后能顺利担当起特定的政治角色。通过对本民族的文化学习,持续不断的与各民族交往和认识活动的反复不断的提高,他们将会有一个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即对政府、政党、社会、有特殊的意识,对政治体系有专门的知识和情感,对政治活动有明确的观念等等。这使得本民族成员能够理解、评价他周围的政治世界并与之相处,这是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必要前提。

其次,从政治文化层面上来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教权威、家族或宗族权威、宗派权威等,有利于人民群众形成统一的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也就是将少数民族群众原本对小范围区域(或家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转移到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和归属上。真正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

再次,互通各民族之间的政治信任和宽容,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政治禁锢。建立自身开放的政治生活。新疆地区是我国民族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这里民族成分复杂,各民族在这一地区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文化。但是跟民族间的信任和宽容比,则是建立在对对方的文化、民族、等多方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促使各民族了解本民族以外民族的文化传统、等就要在这一地区建立起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开放自身的政治生活方式,消除封闭。这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最后,促进公民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确立,逐渐淡漠“草民文化”、“臣民文化”。我国的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上都是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地方。所以“草民文化”、“臣民文化”等落后的封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残余才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些地区受落后文化的影响严重,长期以来一直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并且已经日益成为了阻碍这些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屏障。所以,要消除这些落后文化的残余,就要首先大力推进现代文化教育,逐步改变这些地区的文化面貌。另外,也要加快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这些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将公民思想和公民文化真正融入到各族人民的文化理念之中。

四、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发展的现状及一些相关影响因素,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其更好发展。

(一)将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政治文化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与传承工作相结合,以保护促进传承,在传承中促进新疆政治社会化发展。

在抢救、收集、整理、保存民族文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国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基层民间社团,面向广大群众原汁原味地展示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现有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政府应组织学习和表演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既由专业力量较为完整地传承和展示这些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并努力培养出大师级的优秀传承人才,把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宣传到各地,同时加强本民族的自豪感和国家的荣誉感。也能够使各民族之间互通友谊,加强交流,凝聚爱国力量,团结一致。

与此同时,将我国占主导地位的马列主义为基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融入新疆各地区,可广泛利用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网络等,将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以新疆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使各民族人民认识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摒弃任何一方单独存在,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优先发展民族素质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和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更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公民素质的高低、公民意识的强弱也都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疆是一个民族众多、语言文化复杂的省份。自汉唐时期,东西方的文化就在这里汇集,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言文字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鉴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60.8%,因此,“双语”教学和多语种教学的意义也就更加明显。让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汉兼通”,能够与其他民族交流、善于与其他民族交流、乐于与其他民族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各民族间共同发展,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要大力普及计算机网络教育。为使各少数民族语言跟紧时展,国家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研究管理。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研发出“博格达维哈柯文排版系统”,“锡伯文、满文文字处理和轻印刷系统”,“‘新疆2000’多文种图文排版系统”等软件。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民族上网的需求,使其利用目前最快的传播工具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还可以搜索想要探询的更深的文化奥秘。

继续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切实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对于未处在学校教育的其他公民来说,公民意识也是提高政治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社会化的表现之一。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育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健全,公民意识尤其现代公民意识薄弱,缺乏政治参与和监督意识。因此,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素质,培育现代公民意识,使人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统一,是政治社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新疆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和现行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政治认同,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形成了政治信任。但是,有极少数有不良用心的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进行破坏活动和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安定。其中也有部分人受到这些民族分裂分子的蒙蔽,对外族干部有着比较严重的排斥心理,甚至对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绩效有着不同看法。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加强教育尽量挽救,使之重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同时,加大新疆开发的力度,重点扶植南疆经济发展,使新疆少数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向心力和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总之,我们要尽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使各民族群众共同把对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认同置于最高地位,严格执行党的方针策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共同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

(四)以旅游业带动政治社会化发展

新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对外开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正在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旅游业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这些,都极大地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本土的文化传播出去,新疆的特色文化及文物古迹都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展现给各民族乃至整个世界。而对于新疆本民族的人民来说,旅游业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为了展现给其他民族他们自己的文化,必然会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诠释,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新疆的政治社会化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28.

[2]陈纪,高永久. 论宗教与民族政治[J].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08,(5): 38-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45.

第8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民族团结;行为习惯养成;多元文化价值观

本文以高校“民考汉”、“民考民”班级的学生及其培养工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面向石河子大学相关班级的学生实施了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46份;以疆内其他高校为对照组实施了问卷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92份。对石河子大学及疆内其他高校的20余例师生进行了访谈。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带着问题意识进行调研和分析,所述情况均针对各高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当指出,问卷调研和访谈显示,石河子大学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民团团结教育中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培养了一批批少数民族人才。相较其它高校而言,文中所列问题的严重程度属于偏低水平。

一、少数民族学生及其教育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疆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传统、行为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形成了明显不同于汉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高校由于对跨文化教育规律把握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政治立场正确,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比较清晰

调查问卷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度较高(赞同的占84.6%,说不清楚的占13.2%)。对三个离不开的认同度较高(赞同的占81.4%,说不清楚的占15.7%)。接受访谈的学生普遍表示:“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认同共同的祖国,拥护民族团结;有一些对国家和社会的牢骚话,但这些牢骚话是善意的,与汉族同学们的牢骚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同学故意编造问题抹黑国家”。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新疆分子中有一部分是维吾尔族人,但他们是维吾尔族人中的坏人,其行为与维吾尔族人的本性和伊斯兰教教义相违背。但同时有学生干部反映,极个别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或高中时期受到了不良影响,对国家的认识模糊,有时不愿意谈论“祖国”之类的话题。

问卷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对活动未表示出超过平均水平的过分关注(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比例分别为:38.6%、32.6%、17.4%),对土耳其等信仰伊斯兰教国家也未表现出强烈的关注(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5.4%、26.9%、28.1%),对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给予了较高关注(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3.4% 28.7% 3.3%),学生的政治倾向正确、平稳。

(二)思想认识多元,马克思主义与冲突

访谈显示,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带来的思想冲突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过程,造成了巨大思想困惑和情感痛苦。从无神论与真主造世之间的矛盾开始,思想认识的矛盾涵盖了世界观的各方面。部分学生在家庭引导下搁置思想矛盾,将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公民意识与在思想中并存,但宗教观念有一定程度的世俗化;部分学生在家庭要求下将宗教的世界观绝对化,内心深处排斥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造成了自身的思想痛苦,严重影响了部分课程的学习和正常生活。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社区的影响。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信仰宗教的学生占98%以上。接受的原因,受家庭影响的占34.3%,说不清原因、认为信仰宗教是理所当然的占60%以上。父母均信仰宗教的达77.6%。

学习生涯期间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全部学生假期回家后均在家长的要求下做礼拜,近20%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曾经私自去清真寺做祷告,近10%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经常私自去清真寺做祷告。祷告的内容一般为祈祷真主保佑家人和自己、以宗教形式表达对生活的期望,寻找精神寄托。

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占21%、表达信仰的占26.4%、服从父母和村庄(社区)要求的占10.4%、求神的保佑的占15.4%、期望获得回报的占4%、其它(我们可以理解为盲目信仰)的占40.4%。

(三)文化心态敏感,文化适应的主动性不强

在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是主流文化甚至是单一文化;而在高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带来了多元文化,高校自身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现代文明,二者形成文化反差。从民族聚居区到高校,从家庭环境到各民族学生混合居住的宿舍,是典型文化适应过程,需要面对强烈的文化反差和心理落差。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很强的归属感,问卷调查显示,当国家教育与民族文化冲突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33.4%的人认为应当认同国家政策;23.5%的人认为应当坚持民族文化;43.3%的人视情况而定。文化冲突表现在人际交往、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

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过分强调本民族群体内交往行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进入学校后,保持着入学前民族交往习惯。本民族学生群体成为一种校园内非正式学生组织,组织对成员、成员对成员之间在接纳、交流、交往、教育、保护等方面具有高度责任感,曾连续多年出现过少数民族学生“老生教育新生”现象,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为了同民族学生的事务性纠纷加入言语或肢体对抗,为了他人对本民族的误解性言论而激烈争执,这不属于民族问题,但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地本民族的归属感、“抱团取暖”的孤独感。这种交往常常失去底线,问卷调查显示,53%的少数民族同学表示如果出现本民族同学上学期间在校做祷告等宗教仪式情况,将采取“不反映,但以同学身份劝阻”的态度或者“不反映,不劝阻”的立场。访谈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是否会将同学参加活动的情况向学校报告”时,学生首先称相信自己的本民族同学不会参与或同情活动,既尔表示会私下里劝服同学或跟本民族教师商量阻止活动的办法,但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直接将情况报告学院。

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和各民族合住宿舍生活的适应性较弱。根据对辅导员的访谈,未发现因政治立场和民族矛盾产生的宿舍交往问题,目前暴露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行为习惯问题和文化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受民族文化影响,喜欢自由的生活。他们喜欢运动、能歌善舞,在运动比赛和文艺展演方面往往能够崭露头角、获得自信。他们热情好客,常相互走访宿舍,聊天或播放音乐,客观上对本宿舍其他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息时间与舍友不协调,产生宿舍矛盾。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怀有“汉族学生没有怎么能够生活?”的不解,对汉族学生缺乏亲切感;个别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禁忌不够尊重,甚至把活动与少数民族同学联想起来,为互相的理解和认同设置了障碍,容易产生宿舍矛盾。各民族混合住宿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和基础工作,59.3%的受调查学生表示赞成民汉合住,但也有36%的人出于生活习惯和文化适应的考虑表示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际往往局限于班级内部、来自于同一地区、中学校友等,在访谈中发现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愿意和汉族同学做朋友,但少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的局限性。调查数据显示,有16.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民汉交往或民汉合住”是其最大的心理压力。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日常指导,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导

我们提出并已指导班级开展的行为习惯指导,就是以一天的日常行为为单元,按照学生学习、生活、集体活动、课外活动和自主活动的规律和学校规定,以指导学生制定的每日行为方式和日程安排为目标,以师生提醒、自我填写记录表的方式为督促,以教师进行个体指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评价、反思和整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每日行为规范,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增加情感体验,解决遇到的思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行为习惯养成指导是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少数民族教育存在“听而不闻”和“知而不行”的问题,行为习惯养成指导是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

行为习惯养成指导可以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四个因素中,并不一定总是以“道德认识”为开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可能成为形成道德品质或提高道德品质的起点。行为习惯养成,就是从行为引导入手,让学生在行动中产生情感、养成习惯、理解原因、形成思想认识,是一种体验式和实践式的教育方法。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被动和日常行为上的退宿,行为习惯养成指导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

行为习惯养成指导对学生思想问题解决具有促进作用。行为习惯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由不平衡趋平衡的过程,在外在激励约束力量的推动下,伴随着行为习惯形成过程,必然会出现深该的情感体验、激烈的思想冲突、强烈的意志控制,思想问题和情感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形成了解决思想问题的时机。

行为习惯养成指导是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少数民族学生行为习惯往往是价值观的行为表现,因此,深入少数民族学生生活,深入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和社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行为规范、家庭态度、宗教仪式和民俗仪式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机制,是了解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思想引导,培养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应当在各民族学生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我国不同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又有相对的主体独特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承认和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是我国民族政策使然,也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必然要求。

应当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和认同。一方面要培养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要促进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认识、理解、尊重、认同对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程度越高,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就越高,这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各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特别是各民族学生混合住宿工作的经验表明,哪个单位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文化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乃至互相认同教育做得好,哪个单位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和各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就做得好。反之,各民族学生之间矛盾的激化,往往是由于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了对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的轻视和否认。

各民族学生嵌入式居住和无缝隙交流是多元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同室居住、共堂学习、共同活动、共同奋斗、互相帮助和互相交流,是文化交流交融乃至认同的前提。民族、宗教、文化互动交融历史和现状的教育是多元文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讲座、沙龙、参观讲解、辩论、宣传平台等方式,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文化格局介绍给学生,将民族史、宗教史、文化发展史的发展历程介绍给学生,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民族结构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品质介绍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的认同找到精神家园,使学生在对本民族特色文化价值的肯定中找到自信,使学生在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尊重和互相认同中建立和谐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三)培养“四种意识”,建立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

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中,还应传播现代文明和时代文化,培养“四种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要设计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活动、融入日常管理,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强“四种意识”。应提供体验机会,让学生在享受现代文明和时代文化的过程中认可“四种意识”。

应当改善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方式,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常规化和长期化。部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客观上发挥了负面作用,例如:各方面研究人员频繁安排少数民族班级填写关于民族意识的调查问卷,在相似内容的重复刺激下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本位意识,使学生形成“自己是特殊防范对象”的错觉;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个别部门集中开展便于展示、便于向上级汇报的活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一哄而上、即而一哄而散的活动,未能打动心灵,未能触及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关心不够,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学校关心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措施是形式主义工作;民族团结月中指定少数民族班级频繁参加各类教育活动,在特定群体的反复教育中强化了同民族小群体的意识,增强了同民族学生团体的封闭性。这就要求学校优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考核方式,加强顶层设计,提供让学生感动、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系统性教育服务措施。(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本文是教育部思政专项课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研究》(项目号12JDSZ310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友军.基于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9).

[2]岳婷.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3]马丽娟.跨文化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3.

第9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换言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总体趋近西方现当代文论,带着引进、学习、借鉴和生发西方文论的明显痕迹,其中虽也包含某些民族化选择与追求,但尚不足以达成总体建构和价值主流,因而在与西方当代文论的比较中优势不明,在对中国文学创作的阐释与导引中话语欠韦‘提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人们往往被刻板的印象所左右,用简约表象的文化符号替代了原本鲜活生动、意蕴深刻的内涵。”川甚至在文学史中也是这样,“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不少虽不显赫但也并不默默无闻的地域文学,在今天的习见的文学史着作中,仅仅是淡淡一笔,有时甚至连一笔也没有。; 其结果,当人们使用“中国当代文学”一类概念的时候,所指其实并未真正涵容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状态,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对“中国当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把握实际上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态度,它将精英化的汉语写作与区域化的“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区别开来,使人们心中形成一个传统化的既定的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学”概念,它约定俗成的内涵中一般并不包含多区域多民族文学实践。也就是说,由来已久的理解惯性已经使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消减了理论应有的包容能力和普适渗比“中国当代文学”的所指范围因之缩小,结果致使中国多数民族文学分离而为一些孤立的文学范畴,一些与主流文学意识甚至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意识差异明显的文学范畴。

那么,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里,是从本土化的多民族多区域文学中寻找构成文学理论中国特色的元素,还是继续在西化的理论思维中搬用现成的外来话语扩展理论领地?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在文学日趋多元多样发展的今天,将文学的地域意义和民族意义放大,以审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由来已久的观念规约,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行为。中国是幅员辽阔地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文学形态应远远超过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学范畴,更不是单纯的精英文学意识所能涵容。在现代性进程中,与民族国家一道成长的,是56个民族汇聚的伟大阵容,民族文学的丰富意义正在于书写了共同目标下的不同心路。它们的审美选择和价值追求,它们的讲述方式和话语内涵,犹如它们所依傍并根植的美丽山水一样,魅力无限又意味迥然,并不服从于单一的欣赏兴趣和理解思维。在这里,需要的是“换一种方式”,甚至“换一种观念”,这样,另一种新的文学景致将会改变我们由来已久的视野,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也必将得到业已存在的多民族多区域的多样化写作的佐证与支撑。在理论层面,关注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在两者的关系中发现可资运用的理论元素和规律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

或可说,对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将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纳入到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之中,是寻求当代文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五“文化发展各具特点的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学在与汉族文学的接触和交流中,并不是仅仅体现为被动地接受汉族文学对自己的单向影响和给予,少数民族文学同样也曾经向汉族文学输送了若干有益的成分,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始终清晰地表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与情状。可以说,中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早已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因如果说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已经体现出积极意义,那么,从多民族多区域文学角度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尝试通过文学观念和实践姿态的调整来加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多区域文学的联系,在多民族多区域文学中寻找理论的本土特色与原创资源,以期拓宽文学理论中国化、民族化建设路径,必然要成为一个巨大的现实诉求和理论空间。

三、从理论走向看,重视多民族(或各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创新,是当前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实践策略。人们置身于后现代文化大背景之下,传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贝斯特和凯尔纳“把这个在社会生活、艺术、科学、哲学与理论方面的剧烈变化称为‘后现代转向’。后现代转向包括从现代到后现代众多领域理论的一种变化,此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 具体而言,这是一个注重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在《多元文化主义》中沃特森写道“‘多元文化’的这个词语和提及的其它词语的区别是什么呢?在于它不仅仅是造成一种差异感,而且认识到这些差异源于对一种文化普遍共有的忠诚和固有的对所有文化一律平等的理念的认可。”困与此相关的是“文化相对主义”,在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这个旨在强调西方文化优越性的概念被杜威·佛克马重新阐释,其基本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旨在说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相对于他种文化而存在,因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初生期、发展期、强盛期和衰落期,没有哪种文化可以永远独占鳌头。所谓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趋同性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全球化在文化上带来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后果就是文化的趋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并存。; 时代的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为我们思考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设置了一个必须尊重的前提,在这里有众多的理论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从国外看,雅克·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沃特森的《多元文化主义》等着在哲学观念和总体思维层面上突出了当代多民族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联和价值;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与族群散居》、《多元文化问题》,乔纳森·弗里德曼的《文化认同与全球过程》,安东尼·D·史密斯的栓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国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乔治·拉伦的臆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的《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等着作从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入手,彰显了多民族文学的价值和理解方式。美国学者洛德创立的比较口头诗学研究,则以口头史诗创造力量为起点,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口头诗学的分析方法,把口头史诗提升为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领域。普里查德、利奇、道格拉斯和科恩等学者的象征人类学理论,使多民族的不同区域的文学意义得到有力突出。在美国,族裔和种族批评正是研究少数族裔文学的方法。边缘化文学批评理论从西方主流文论中逐渐浮现,使当代趋同、合流的文学理论研究不断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为我们思考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可资借鉴的方法。关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思路,我们在特里·伊格尔顿的}}o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马克·柯里的垢现代叙事理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怎样做理论》等着作中,可以明显看到多元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所具有的价值。

在国内,人们越来越多意识到多民族文学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作为地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决定的。因此,对多民族文学的研究与理论缺陷的反思越来越多,形成十分丰富的状态。像关纪新的忆。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曹顺庆的《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关纪新、朝戈金的《多重选择的世界》,刘大先的幻立缘的崛起》、《从想象的异域到多元的地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李鸿然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徐新建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李晓峰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国文学史之结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姚新勇的《萎靡的民族文学批评》,马绍玺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姚新建的《文化身份建构的欲求与审思》,赵汀阳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杨志明的《全球化、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宋炳辉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汤晓青主编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田泥的;佳在边缘地吟唱》等等,在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深入的探讨提供了前提。

四、以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推进文学理论的创新是一个开阔的学术领域,可以作为的空间十分巨大。在当代中国,几乎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作品。自20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就整体构成而言,民族文学创作的成就与困惑共生,边缘化与主流化交织……每一种选择取向中似乎都包含着与之悖反的价值因素。也正因此,在我们反思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之时,中国多民族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我们深信,通过不断展开的意义追寻与审思,在其粗糙的硬度下面,必能发现精华与原创意味,一种本土化的理论成分,这将有补于过分西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使之展现出某些中国特色和本土意义。

以历史眼光考察,中国少数民族有丰富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较为突出的有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枪世纪》、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的先基》、布依族的《开天辟地》等等,中国56个民族中有近30个民族有创世史诗。它们发生于中国的自然山川,最为形象地保存了不同族群的历史记忆。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具有宏阔而神奇的民族色彩,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铭〔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的坞古斯传》、傣族的目》 ,《兰嘎西贺》等几乎都是影响深远的宏大巨制,它们在绵延的传唱中不断吸纳时代意义而日臻丰美。

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众多抒情与叙事作品,长期以来被界定为“民间文学”而少有论者问津,但这些作品大多保留着特定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它们与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视野迥然相异,可以为理论提供少数族群甚至个人化的生存诉求、价值追索和艺术理想的多样性文学佐证。实际上这类作品中的精粹之作,如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蒙古族的螟达梅林》、傣族的《娥并与桑洛》与《召树屯》、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苗族的《张秀眉之歌》、《仰阿莎》、回族的绿豆妹与马五哥》、壮族的《特华之歌》、纳西族的《人与龙》等等,无不以鲜活的民间想象展示了独特的生存与反抗、向往与回忆,其中艰辛与美好交织、朴素与浪漫共存,景象独特意蕴丰厚,历史演进的多样化方式在这些作品中得以保存,这绝非主流意识与西方视点所能简单囊括或随意改写的。在现当代,多民族多区域文学更为丰富多彩,有许多主流化优秀作品如《白毛女》、《刘三姐》等也来自乡土民间传说。中国广阔的民间以原生态养分滋育了作家的灵感、想象与激情,使之找到民族化的写作之路。

现代性历程中成长期起来的一代代少数民族作家,他们的写作虽然以不同方式体现了对主流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趋同倾向,但其作品中依然流动着少数民族的意识与激情,其独特的感觉、领悟与表达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如群星闪烁,使我们得以领略到时代之歌的不同魅力。维吾尔族诗人铁衣布江、藏族诗人饶介巴桑、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和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彝族作家李乔、仇族作家董秀英、傣族诗人康郎英等等就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今天,新的民族作家不断涌现,这个阵营在迅速扩大。

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民族国家通过发展民族文学艺术以塑造国家形象这一文化策略的实施,多民族多区域文学发展迅速,成就斐然,其丰富的整体构成绝对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一片沃土,对它的沉潜与发掘,必能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