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第1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4)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第2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

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张家川县;民族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59-02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如何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为了找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突破口,切实解决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本文以张家川为例,探究了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张家川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以山地为主,海拔1486~2659.4米。东北部陇山巍峨,峻岭重叠;西南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深居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型立体小气候环境:夏短而不热,冬长而严寒,雨热同季,夏润冬燥,昼夜温差大,夏季无酷暑。全年降雨量较少,农业落后。地形复杂,层峦叠障的高山隔断了与内地以及地区内相互之间的联系。而经济文化赖以传输的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落后,信息不畅,交通闭塞等,严重地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民众的商品经济意识淡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应再是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单元,而应是开放型的。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张家川由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对外界要求低,交换少,这样就造成了其社会的封闭性和自我循环状态,影响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功能。反之,张家川商品经济不发达,使其市场发育严重不足,又造成市场机制不健全,从而影响着张家川民族经济的长足发展。

二、人力资源因素

本地区群众由于居住偏远,受现代思想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准则影响较小,有很多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在科技上,专业技术人才少,力量薄弱,对科技的应用程度低。在文化生活上,本地区普遍文化事业发展落后,现代文化对群众影响小, 宗教对本地区影响较大,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化于民族意识之中。再者,由于张家川经济比较落后,各个产业不发达,造成劳动力大量剩余,于是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外出打工。大批劳动人口移出不利于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移出的人口多为青壮年,这必然造成张家川人才的流失。大规模劳动力移出造成本地经济上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三、国家发展政策对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的西部大开战略给予西部民族地区更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但时至今日,张家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总体较低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张家川居民的生活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伊始,中央和当地政府出于政治的考虑,把稳定边疆、协调民族关系、维护安定团结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政策向东部倾斜,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西部民族地区的计划经济和政府指令经济仍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制度安排方面的差距成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张家川民族地区处于“双重迟发展”的状态,一方面落后于东部和汉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还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东部地区凭借国家倾斜政策和初步形成的市场机制,将西部少民族地区的资源、人才和资金不断地吸引过去,资源的巨大地区差异导致不同民族相对经济地位的重大差异。其次,由于长期的扶贫,一方面张家川部分群众对扶贫变得麻木不仁,对改变面貌缺乏信心。加之长期无偿扶助,群众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张家川地理环境恶劣,生活资料贫乏,生产条件艰苦,社会经济落后使得地方工业发展艰难,难以改变财政靠中央补贴的状况。由此,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就做到扶贫应与开发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张家川的人口素质;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努力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均经济指标。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

张家川县原始工业、主导产业少,产业关联度差,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设备陈旧,经济效益基本上是单一农牧结构,技术水平和种植品种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交通、建设、工业、商业、服务等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信息传递、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一列服务不成体系。这样一种支离破碎、缺乏有机联系的状况,使张家川的经济在整体上不具备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活力。

形成上述状况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张家川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性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总体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相脱节。民族经济的发展不能真实反映该县域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两者明显不一致、相分离。第二,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农牧业比重过高,工商业不发达。本县少数民族群众绝大部分从事农牧业,而且传统农牧业比重很高,工商业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企改革的推行,原有这些国有工矿企业纷纷倒闭、解体。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政策、资金、技术等而发展缓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极为有限。

五、对矿产资源开发缺乏足够的补偿,当地群众从中受益很少

张家川是资源富集区,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发展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经成为张家川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着力点之一。张家川境内有许多矿厂,这些矿厂少数是当地政府投资之外,很多是私人投资开采。但这些采矿企业对当地的补偿较少,不论是生态破坏的补偿还是对当地农牧民的补偿都很少。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低,目前税收财政体制对地方留利也较少,源开发区的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负外部性倾向明显。

张家川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并非民族地区固有的特征,而是在其客观的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因此,要改变张家川民族地区落后面貌,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既要考虑克服客观因素,即地理环境限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45~46.

[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50~170.

[3]王存教. 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8,(1):33~35.

第4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呈现出了极度的不均衡,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东部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贵州省作为西部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严重滞后。本文以贵州为例对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民族地区 贵州 经济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则由于各种因素发展缓慢,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相比差距更大。而贵州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少数民族聚居,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在55个少数民族中就有48个在贵州居住生活,全省总人口中有40%左右是少数民族,并且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土地面积占到56%,所以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只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贵州的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数据显示,2005年贵州的人均收入与全国的人均收入相差近1400元,在全国各地人均收入水平中居末位;从2005年贵州省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民族自治地区与贵阳市的差距很大,说明民族自治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而本文则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予以探讨。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不能简单的解释为某一个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自然环境、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一)自然因素

在贵州省总共有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这些少数民族分布的格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很小,并且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大多是岩溶山区和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很多地方仍是“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在贵州省的贫困县中有70%以上都是民族自治地区,而且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人口众多。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占到全省总人口的43%,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仅仅占到全省的30%左右。由于在贵州省境内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他们之中有些民族人数较多,而有些民族的人数则相对来说很少,那些人数较多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比那些人数较少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很多,而不同民族之间大多又都喜好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很多人数较少的民族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与外界接触较少,且交通不便。这些自然因素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历史因素

虽然贵州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但是截止目前过百万人口数量的民族也只有极少数的几个,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在中国近代的历朝历展过程中,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屡屡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视、压迫,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他们不断的移居到比较偏僻、土壤比较贫瘠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文化因素

在前文已经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总量较大,人口增长迅速,但是这些地区

由于观念以及基础教育条件不足,师资力量严重受限,而且学校大多分散且规模不大,儿童的入学率也非常低,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素质相对较低,导致其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新中国成立之前,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还是使用简单的石器、铁器等传统农业工具,由于其民族地区的文化水平落后等原因,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众多的民族自治地区的现代化工业厂矿很少,只有在交通便利的公路、铁路等周边有为数不多的手工业工场,这些厂矿相对来说规模都不大而且设备也相对简单,也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低档产品。在建国后的60多年中,其经济发展水平才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水平的落后同时也导致了他们思想观念的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少数民族对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不同的民族可能会有不同的信仰,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相关项目却很难得到实施,这也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计划的实行。

(四)社会因素

在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很多还都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作,生产、生活方式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也很低下;很多民族还实行家长奴隶制、封建农奴制,也有一部分进入了封建地主阶段制度,整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原始社会形态,但是原有的制度观念仍然束缚着他们的思想,从而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一) 依靠资源发展经济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生活方式等的落后,这里的树林茂密,原始生态保护得很好,有很多的药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等各种资源;同样自然资源的原生态也形成了奇特的景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在实施农业发展战略时应注意生态农业的建设,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较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整体的生态环境,要实现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生态产业园区,促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便利的交通,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状况欠佳的情形,应该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设施,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此外,由于当地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相关制度,吸引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优化少数民族干部结构,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能够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复杂情况的干部队伍。

(二) 加大教育投入以提升文化素质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员素质较低、入学率低的现状,国家应该在该地区投入较多的教育启动资金,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应该开设对于当地少数民族农民的一些培训,提高大龄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现阶段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等各种因素导致国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获得的经济发展资金则较少,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资金的流入还受阻,而环境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该地的经济发展;同样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力资本不足等原因也导致了社会直接投资资金的减少,这样国家和社会直接投资的两大资源来源都出现了问题,必然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因此,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从国家政策和社会资金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首先,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国家在实施各项政策时,应该根据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状况来分别对待,对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培育、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其次,从社会投资角度考虑,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人力资本质量、交通便利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资本总是会流向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地区,所以社会上的投资者会投资于东部沿海地区;并且国家在实行货币管理方面实行统一的东中西部存贷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相同的政策,这样就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不能吸引社会投资资本的进入,反而更加强了西部资金的流出。即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更多的资金以及政策倾斜到西部地区,但是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还是会使得政策的预期效果与实际效率产生差距。基于此原因,国家可以考虑调整政策方向,地方政府也可以适当予以引导,地方政策可以改革政策性的资金支付制度,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的力度,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予以专项的资金投入,对国家以及省级政府的经济发展项目提供贴息政策,对高科技、以及对地方经济能够起到很好联动作用的项目进行重点的资金扶持;在发展大项目的同时,也要对与少数民族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德斌.贵州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09(4)

2.龚晓宽,吴兰书,龙菲.改革开放30年贵州经济研究状况调查[J].经济论坛,2009(2)

第5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民族经济政策;特点;具体化;鼓励性;稳定性

民族经济政策是政府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性干预手段,是指导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分析总结这些民族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一、民族经济政策逐渐走向具体化,便于政策的执行和评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民族经济政策在国家宏观民族经济政策和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框架内,逐渐趋于细化。党和国家根据新的环境和发展任务,推出“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民族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根据少数民族发展实际,明确政策实施的目标区域及作用主体,更加凸显民族经济政策的因地制宜性。特别是2005年通过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专门针对我国22个人口少于10万人的少数民族这一特殊群制定。为保障这一规划有效实施,党中央确定了“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方针,编制了一系列针对10个省区人口较少民族的专项设计规划,其中552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还制订了村级发展规划。规划实施以来,共投入各项资金37.51亿元,实施项目11168个,基本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的规划目标。2011年7月,国家又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新规划所称的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其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具体细化到211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71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乡、16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治县、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治州。

民族经济政策趋于具体化还表现在针对具体民族区域的经济政策不断出台。1980年3月,第一次工作座谈会召开,此后陆续召开了五次工作座谈会和两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根据、新疆不断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助疆经济政策。2008年,国家又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出台了促进青海、广西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2011年,提出“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2012年提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民族经济政策的具体区域化,对于民族经济政策的执行、实现民族经济政策目标,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民族经济政策总体以鼓励性政策为主

民族经济政策可以分为鼓励性经济政策与限制性经济政策。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贸易与民族用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对口支援和扶贫政策等均属于鼓励性经济政策。例如:《商业部、财政部关于1980年起提高民族贸易企业利润留成比例的通知》规定从 1980 年起,对经批准实行“三项照顾”地区民族贸易企业的利润留成比例由 20%提高到 50%,并对民族贸易三照顾地区的民族用品手工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定期减征;国家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优惠贷款,将优惠贷款利率由80年代初的3.3‰(一般商业企业为6.6‰)上调为80年代末的4.2‰(一般商业企业为6.6‰)、后又调为9.45‰(一般商业为11.85‰),并将贷款利率差返还民族贸易企业;1980年至今,还设立了专门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90年代至今,国家每年都坚持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扶持基层民族贸易网点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政府出台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就多达有14个,共投入1670多亿元人民币支持民族地区的公路和水路建设。

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均具有财政优惠、税收优惠、支持投资、产业倾斜的鼓励性。这是由民族地区整体落后的实际情况和民族团结、地区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自然原因导致产业基础薄弱,资本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不力等等落后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加快发展愿望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的最重要途径。民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8.49%,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地区资源、市场的有效开发和全国各个区域的协调性发展。因此鼓励性民族经济政策是政府顺应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的各种实际性干预的具体体现。

通过实施一系列鼓励性少数民族经济政策,民族地区已初步改变了传统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经济结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中国民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民族8省区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3070多万人下降到1450万人。2013年,民族8省区GDP国内生产总值总计64533亿元,增速为10.7%(全国的增速为7.7%)。尽管民族地区发展形势喜人,但民族地区仍然落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特别是发达地区仍然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8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8%。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鼓励性的政策仍是我国民族经济政策的主体内容。

三、民族经济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

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经济政策,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民族经济政策体系。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是指现行民族经济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在一定阶段和政策范围内保持合理的经济政策结构,保持与外部环境大体相适应,完成整体运转正常的调控状态,而不是政策一成不变或者僵化。

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经济政策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进行政策微调,几代核心领导人均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始终认为民族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正是这一认知稳定,才有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深化改革开放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财政照顾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民族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其次,民族经济政策的方针、原则、立足点始终保持不变,是民族经济政策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对口支援”是改革开放后民族经济政策一直坚持的重要方针。1979年4月,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提出组织内地发达省、市实行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即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全国支援。1982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民委召开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纪要》,促进民族地区和发达省、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跨度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1987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进一步强调发达地区应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是一项历史使命。2010年,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计划从2010年开始的未来10年内,全国19个省市将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至今,在对口支援这一方针指导下,各种援民族经济政策还在不断出台。

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在制定民族经济政策时一直遵循的重要原则。党和国家制定民族经济政策时,都会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性、区域文化、复杂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情况。坚持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必须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提出“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的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要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修改了才能用,哪些不能用,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另外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后继的领导集体继承了这一实事求是原则,强调民族经济政策既要认真吸收国内、国际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防止简单照搬、盲目套用,民族经济政策必须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民族地区经济政策的立足点。党和国家在推动少数民族经发展上一贯遵循自力更生的方针,提出自力更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一系列民族经济政策都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国家在财政、投资、人力及相关政策方面的倾斜,增强民族地区内在活力,依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最终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民族地区经济体系。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根据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具体实际,党和国家完善和创新了一系列民族经济政策,丰富了民族政策内涵,使我国民族经济政策具有鲜明的具体化、鼓励性、稳定性特点,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网.民委发〔2011〕70号.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司、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G].北京: 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

[3]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J].开发研究,2004(3)

[4]金炳镐.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人民网.国家民委主任杨晶:民族事业得到更全面发展.

第6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遵循如下基本链条: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经济落后,由此链条产生的累积循环因果效应十分明显。教育落后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探究其原因有:1.经济的落后不能支持教育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却两极分化,农村所占的GDP不断缩小,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举步维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技术的支持,同时该地区的知识文化水平极低,这样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2.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低,不能支持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低,辍学率高,尤其是女性儿童的入学率很低,教育的机会均等难以实现。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所享受的教育条件不均等,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源配置不均和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中国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方财力不足,仍然需要由当地民众承担部分费用。3.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后以及经济上的困境,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边缘化,丧失了话语权。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是:1.经济落后,无法保障教育的投入。2.入学机会不均等。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这样一种极其不平等的现象,那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入学机会不均等。3.教育条件失衡,差别巨大。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教师素质不高和数量不足的困境,这是因为本地的教育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即使出现了优秀的人才也由于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条件等无法留住这些人才,而外地的优秀人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薪酬待遇以及其他条件也不可能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工作。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的执教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4.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低,学生的辍学率高。5.观念滞后。随着改革开放,金钱观念已逐步成为人们信奉的价值观,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成本巨大,而且经过大学教育之后依然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很多人都持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自己的子女经商或者加入打工潮。

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中国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且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例越来越低,形成了资源富饶与经济贫困的强烈反差。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需要下大力气,还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促进民族大团结

第7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

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民族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了稳定和谐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依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例如近些年发生的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统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较低存在直接关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

“认同”(identity)一词是现代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词汇,它是在社会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观念,其内涵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学领域,identity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而在政治学领域,identity是一个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分析概念,强调身份和集体认同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学者陈茂荣认为:“国家认同,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政策保证公民的权利,公民则履行相应的义务。”国家认同具有主权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和波动性等特征。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被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所关注,国家认同问题关系到一国公民在其所在国家的生活状态,对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良性运转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接下来将对影响少我国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时,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学者吴钦敏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分为四种:一是社会结构和汉族地区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满、壮、回、白、朝鲜、土家等民族;二是社会结构保留封建农奴制度,主要是藏、傣、哈尼等族;三是社会结构保留着奴隶制,主要分布在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和彝族地区;四是社会结构属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是滇西山区的独龙、傈僳、佤、布朗等族,内蒙古东部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以及海南五指山地区的部分黎族。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与主体民族的社会形态相似程度有关。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盟旗制度,西藏地区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维吾尔族的伯克制度,景颇族的山官制度等等。这些内容、形式各异的政治制度在闭塞的民族区域环境中传承下来,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在以上政治制度统治之下的少数民族人民,其对国家的认识十分有限。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具有民族特色,但是无论其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殊性,都是我国总体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权力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政权逐步建立起来,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由传统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普遍增强。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关乎少数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由经济引发的物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国家认同这一精神层面的问题。正如安东尼·史密斯所说:“我们所寻求建立的认同本质上是实用的;它们依赖于经济的基础,并且仅为促使和增进物质利益而寻求政治的表达。”

从地理特征分布角度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地形复杂多变导致交通通达度低,这些先天的不利因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经济落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减弱,长此以往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对国家基本的认识作为基础,认同将无从谈起。因此,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对于增强这些地区的国家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离了原始的社会形态,改变封闭落后的经济状况。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和对公平竞争的追求,不同民族在经济交往中的民族意识逐步淡化,为各民族之间平等交流提供了平台。

三、对外开放是打通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这里所说的“对外开放”指的是对某一少数民族以外的地区开放,开放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等方方面面。通过开放,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特征越来越广泛的被其他民族所了解,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也加深了认识,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的认识,共同认识的产生为国家认同的形成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1.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启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8% ,草原面积占94% ,森林面积占41.6%,水能资源占52.5%,稀土、钾盐、铬、镁等储量占90%以上,煤铜、铅、锌、锑矿占35%以上,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可观。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但是,目前上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旧落后。而国家出台的包括西部大开发、兴边富农等多项政策也并未形成预想的效应。因此,少数民族的对外开放还需鼓励少数民族人民主动的“引进来,走出去”,冲破本民族思想的束缚,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长此以往的主动开放,将会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和依赖。

2.对外开放有助于冲淡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和谐因素

对外开放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而缓解由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不满情绪,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外开放还可以带动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融合,开拓少数民族人民的视野,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念。思维的开拓有助于少数民族人民跳出狭隘民族思想的束缚,增强全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近年来,在我国更加注重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节点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少数民族应抓住这一机遇,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方位开放,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增进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以外,公共服务水平同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例: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西北地区在交通通信、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尤为明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部地区相继开通了内昆、环渝、株六复线等重大干线铁路;西部公路通车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此外,西部地区桥梁建设同样取得巨大进步,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和国债,地方政府的等靠心理比较突出。2004年在约占国土面积30%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总里程的9.5%,公路里程也仅占全国总里程的8.9%,高速公路和内河航线更少,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5.4%和0.98%。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外界信息的传入。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方针信号的向少数民族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方面,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扶持,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首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所占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体制,长期以来80%以上的教育经费靠地方财政支出,在分级财政体制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经济难以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政府无法提供资金以满足教育事业的要求,是造成这些地区的教育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此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基础文化设施投入方面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体育文化场所短缺,设施落后,人民的文化生活极为缺乏。教育文化上的落后,使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现状很难有效改变,外界的新思想、新知识无法传入,全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在这些地方难以生效,这对于国家认同感的生成极为不利。

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服务的完善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面临很大挑战,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只有将国家的支持落实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实处,人民才会对这个强大的国家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少数民族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综合性事业。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事关各族人民的福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国家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民族团结不断巩固,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少数民族事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国家认同则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合作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史密斯. 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月刊),2011(4).

[3]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4]吴钦敏.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5]姚万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08(2).

第8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军事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其发展模式能够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延续.因此,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讲述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两个观点,并结合发展模式提出了实际、细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黑龙江省;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06-02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部的省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物质资源,以及其拥有的独特多民族相互结合的现状,让这一地区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类型丰富、数量巨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风俗背景.在民族众多的黑龙江省,迄今为止其拥有四十多个民族,在众多民族之中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人数占据主要比例.这些民族在历史延续当中创立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多样化和具有丰富地域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随着受到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加之民族聚居行为常见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不利于这些运动的传播,让新时代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将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

1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由于民族众多、地理区域划分已经成型、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和经济快速发展为这一区域带来了大量的汉人,在这些情况共同影响下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仅仅会被一些少数民族数量稠密的学校、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山区继续沿用.久而久之让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已经接近失传、数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了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并且,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开始面临生存的问题.那么,找准方向来改变这一现状就势在必行.其实,在黑龙江这个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区,其固有的思想、传统依旧在影响着这一地区居民的繁衍生息.那么,其拥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依旧是十分充分的,并且具有厚重的文化力量、价值背景的支持.并且,当地原住民在近些年政府扶持的旅游项目中也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体育项目对其经济因素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并开始加深其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意识.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改变现有发展模式,提出解决对策.

2 构建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模式

要促进现有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模式的改变,就需要明确当前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2.1 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目标

在寻找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滞后的现状下,我们应当首先审视当前发展目标的缺陷.可以看出,现有的发展目标非常浅显,大多局限于短期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只是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将现有资源的生命当做儿戏,而放弃对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培养体制的构建,对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未来的发展是岌岌可危的.那么,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模式转变就要从改变现有发展目标做起.

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长远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以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单纯模式,转向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从而通过给予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经济支持,从而让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优秀传统体育资源能够向外流传.另外,有关部门还应该斥资打造专属传统体育项目器材、设施,缩小城乡之间体育基础资源不均等的布局,从而为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奠定物资基础,促进其长远发展.

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传统体育进行项目给予关注力度之后,还应当发挥有关部门的宣传功能,让更多地区了解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这一资源有效的循环成为经济资源反向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规范传统体育项目准则、标准、规范,定期组织传统体育项目竞技,从而给予招商引资的机遇,带动其可持续发展.

2.2 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重点

第一,政府支持.政府支持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上文所论述的两个观点目标都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帮助.由于黑龙江省当地区域划分较多,让传统体育项目的流传和交互收到了阻碍.城乡之间的分割,信息沟通的阻碍是当前在发展路上的一块巨石.要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就需要对现有体育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消除城乡之间差距,构建城乡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整体,从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立起一个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平台,消除这一区域体育项目的畸形发展,建立起体育和经济良好发展的统一体.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肩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宏观管理职能,强化城乡民族体育统筹发展总目标,并完善相关法规的制定.

第二,经费投入.努力改善现有城乡之间体育经济发展资金分配失衡的现状,对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重点.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地方体育经济发展,给予启动资金,并在福利、公益募资所获款项专款专用注入传统体育发展项目.另外,还应当通过政府、公益等方式减少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成本,给予更多人接触传统体育项目的机会.

第三,设施建造.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其运动场地设施不规范、使用年份非常久远,这些硬性因素阻碍了传统体育项目的长久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减少城乡之间体育设施的相关差距.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取得社会团体、学校的支持,取得校园建设资金的分配.传统体育项目发达地区经费的分配可以采用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居民体育运动需求等相当的方式,从而促进这一地区各种资源联动促进当地体育项目和谐发展的模式.

第四,组织管理.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就需要作为体育事业发展主体的政府部门高度支持.一些偏远地区往往是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保存最完好、形式最多样的地区,而要将这些项目宣传出去、走入大众眼球,就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组织管理.通过加强城乡之间体育部门联合,组织走基层活动,探究每项传统体育项目兴起的源头,扩大当地体育资源影响力,从而整合黑龙江省地区各项体育运动资源.另外,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其宣传作用,带动城乡之间体育事业交流的长效机制,让城乡居民共同参与,从而实现学习、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良好氛围.

第五,活动开展.定期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让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山区,走向荧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这项体育运动开始就应当建立起适合当今体育的发展形式.一方面可以采用小型竞赛的方式,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城乡队员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具有运动专长的居民走入社区、学校对项目进行宣传,从而为传统体育项目吸收更多新鲜血液.

3 提出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对策

3.1 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民族品牌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可以依靠“政府”、“旅游”、“品牌”三驾马车来发展.对于当地现有资源,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将地区传统体育项目打造成这一区域的一种品牌产品,通过开发其趣味性、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等诸多特点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黑龙江省丰富的体育资源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运动.将体育项目打造成品牌,更能够让品牌效应促进这一资源信息的传递.通过向游客展示当地特有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吸引其眼球,满足其心理上猎奇的追求,通过将其趣味性、竞赛性、可参与性等诸多特点的结合能够让游客情不自禁的融入这种体育项目当中.通过参与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物质文化,从而大大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

3.2 转变传统观念、思想

在黑龙江省,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认为比较落后、不容易搬上屏幕成为大众喜好的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稀奇古怪动作、姿势的背后却是在彰显一方文化和价值观.要想扩大对此项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延续其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体育项目难等大雅之堂的旧观念、旧思想.通过利用这项资源,让其成为老东北的新时展、文化底蕴的传递、文化气息的传播贡献力量.要做到这些,就应当加大对这些传统项目的介绍,选择恰当的时令、气候、乡土节日等方式在大街小巷进行巡演,广泛推广这项体育活动.促使更多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利用这项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运动性、健身性、可参与性、娱乐性不断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竞赛,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3.3 重视传统体育项目文化传递

黑龙江省少数名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在于其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创立都是由各个民族的前辈们经过多年设计所发明的,与此同时也决定了这些传统体育项的集体性、地区性、娱乐性等特征.黑龙江省民族众多、地区划分规范,这就让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育运动项目.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是来源于生活的,这些运动最早之前都是专属于每个民族的行为守则、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培育专属于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土人情、节庆仪式以及服饰饮食等习惯.所以,在当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每项体育运动文化的特质,重视建立发展体系、培养训练规范过程中把握文化的分离,重视不同地区特色体育项目发展.另外,还应当在申请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上做出更多努力,通过赛事的发展促进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和发展.

3.4 大力支持传统体育项目研究

当前,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严重阻碍其发展.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良好的创新也是新时代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关键.与现代体育研究项目,我国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非常粗糙、不够准确.在对当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中,要重视地区文化、地区经济、地区人民需求的现实状况,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适配合理发展方案才是当前传统体育项目研究的核心内容.要想大力扶植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除了要积极宣传之外,还要在中、小学教材当中给予积极引述,让接触传统体育项目从娃娃做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当期政府必须扩大传统体育项目经费,积极的参与发展项目的工作中.通过广泛的改良、重建体育场地和器材等基础设施,并对传统体育项目当中的动作进行重塑、创新,将其载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给予这项运动充足的练习、实践,让学生成为传统体育项目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第9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地区经济 民族特色经济 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多年来,该区经济研究关注的焦点均是“发展”问题,即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发展”这个“硬道理”,似乎理所当然地也应当是该区经济问题中的“硬道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后,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更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人提出: 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新疆地区经济只能顺应潮流,才能缩小差距,加快发展,否则,永远封闭,永远落后。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民族就有可能会消亡,这个全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道理从根本上说也是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

民族经济问题并非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该区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民族本身的发展在经济上的必然表现。与该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但是从经济发展本身看、民族经济发展和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

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民族的经济问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就整个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满足的行为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民族的经济生活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当然也包括民族自身的问题展开研究,简言之,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问题被研究的核心是,除汉族以外的所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阶级问题。

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而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我们还能说这个民族依然存在吗?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问题与新疆地区的经济问题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具体的民族必然存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因而具有某一民族特色的经济也就必然与这一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民族经济学作为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上的研究重点则应当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否则,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只不过是民族学问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或经济学问题在民族地区的表现。

经济学意义上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呢?或者说,只要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是否就必然会发展起来呢?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繁荣”则是指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即民族繁荣的一种表现。

然而,不仅在理论上而且也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误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我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当我们谈及某个民族解放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民族经济的发展时,往往以该民族地区内国家兴建了多少工矿企业从而使该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支等有哪些巨大的增长来举例说明问题。不能说这种论证没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建矿山、农场、林场、电站对当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民族自身的发展和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毕竟不是同步的。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如果单纯地强调以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为标志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之间还很可能出现负相关关系,即该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及其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反而衰退或消亡了。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民族“族籍迷失现象”呢?其关键在于:现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或前工业化社会时期逐渐形成的;这些民族特征的形成,都与当时相对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因而其本身具有一种对特殊民族文化传统生存环境的破坏作用。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对外交往的增长,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有可能逐渐丧失其自身的特色。是因为市场商潮对不久前尚处于原始村社的简朴的人们来说,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市场商潮涌入的众多前所未有的商品既可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者首推电视,它天天向人们展示的音乐、歌舞、戏剧、服饰、建筑、科教等现代世界斑斓多彩的信息,为青少年所模仿,所追求,这原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中老年的传统价值观也在为此而潜移默化。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呢?当然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推动下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本身是非民族化的或国际化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只不过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从逻辑上讲,这种发展趋势的最终结果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以后的民族消亡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第一,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最终消亡,是指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同时消亡,即整个人类社会中民族差别的消失,形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而不是指在这一最终结果到来之前某一个具体的民族的消亡。第二,按照所说的“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的顺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民族的消亡发生在国家消亡之后,目前就全世界而言还远远不是一个现实性问题。第三,我国现在还处于一个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更谈不上什么国内民族消亡的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民族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民族民间工艺品,以及民族歌舞、美术等的发展,从而也使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这一切充分说明尽管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这一状况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因为民族地区本身所具有优秀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虽然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并非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看,如果只能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学意义上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负相关关系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从世界范围看,导致一些民族特别是弱小民族消亡的原因,除了当年殖民主义者对土著民族的屠杀、驱赶和对其生存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一些国家自己对内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外,就是在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政府在少数民族的存亡问题上有意或无意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防止或改变这一状况的出现和发展,则必须依靠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保护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叔涛:论民族问题与经济发展――兼评《民族经济学》[J].民族研究,199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