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精选(九篇)

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

第1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生思维品质自觉性敏捷性灵活性

一、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情趣。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适当创设一种“人为障碍”的现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老师在黑板写1、10、100,然后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量连起来?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100总比10和1大,怎样用等号连起来呢?学生陷入深思!接着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上。

2、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思维的自觉性

(1) 读说训练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此有利特点和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在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说算理、讲思路。

(2) 说理训练

计算与解答应用题,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如14―9=?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迅速说出得数,还会讲出是这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开始解答简单应应用题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训练,如第二册第90页例6:“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图示是实物图和文字表达的长方条形图结全。图分成哪两部分?怎样算红花的朵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直观图示和操作活动,按照“想”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依次说出:红花的朵数多。红花的朵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要计算红花的朵数,就是把红花中两部分的朵数结全起来。

(3) 表述整数四则坚式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能根据法则,结合竖式计算,口头表述演算过程。有条理的边想、边说、边算。既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法则中顺利步入运算之门,保证多数学生初期运算的正确性,又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中的进位加例3:34+28=( ) 。竖式的下面写上:“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学生开始计算进位加时,容易忘记进上来的1,为了避免遗忘,强调要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但仍有部分学生要忘记。为此,在教学的初期,可教给学生口头表述演算过程的方法: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1加3得4,再加2得6,十位上写6;和是62。

在学习新知识时,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很重要,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要重视双基训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基础题要教好练透。

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迅速的进行口算和简便计算。

2、简缩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口算速度。

简缩思维过程,就是口算时中间环节的计算要短暂地保留在记忆中,这需要一定灵敏的瞬时暗记能力。开始小学生缺乏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就能逐步适应,从而提高口算速度,达到了口算训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例如第四、六册的减法与乘法口算例题:58―26=32(想:58―20=38,38―6=32),14×3=42(想:10×3=30,4×3=12,30+12=42)。

以上两道例题,分别是两步和三步的口算题,先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口算训练,到了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口算中间环节――口算结果暗记来来,以最后一步口算出得数。

3、抓联系找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其知识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规律性的东西。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学习9加几。初学时9+3需要详尽表述口算过程(9和1凑成10,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经过一些练习,学生掌握口算步骤以后,引导学生在题组9+2、9+3、……9+9的练习中,找规律简化思维过程。经过观察比较,学生就会领悟到“9”加几,只要把加上的数分出1与9凑成10,剩几就是十几。找出了规律,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果。这样既 使计算准确又提高了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

1、综合训练

例如,教学了运算定律和一些性质后,在学生掌握了各种简算方法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些综合训练题。如1÷125、1.25×8.8、180÷4÷5、18.74-1.45×2-1.51等让学生运用口算和简算综合进行计算:

1÷125[想:(1×8) ÷(125×8)=8÷1000]=0.008

1. 25×8.8=1.25×8+1.25×0.8=10+1=11

180÷4÷5[想:180÷(4×5)=180÷20]=9

18.74-1.45×2-15.1=18.74-2.9-15.1=18.74-(2.9+15.1)=0.74

以上的综合练习题,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等较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灵活、准确地应用学过的运算规律、运算顺序与性质及充分运用口算能力,才能算得合理、正确和迅速。

第2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1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2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3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4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第3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1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2 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3 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4 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第4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5)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第5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1.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2. 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核心,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许多推理困难。

作为以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

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的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3. 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化学思维的精密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4. 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

第6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口算训练;方法探索

一、口算的含义

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方式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这里所指的口算不仅仅是简单的口算题,同时还包括应用于笔算中的口算部分)。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具有用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口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影响口算能力的因素解析

通过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当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再加上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提供足够的指导,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毋庸置疑,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1.书写方面(习惯和速度)

在口算过程中,学生的书写习惯能直接影响到口算的情况,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看错的鲜为人见;也有很多因为书写数字或者符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导致口算速度慢。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家长和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把×写成+之类的错误。初中生、高中生也不乏其人,因把算式上的256写成265而丢掉3分5分,家长们、老师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谆谆告诫这些犯这类错误的学生或小孩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有些小学生直到中学这类错误也不见减少多少。学生的这类书写方面的错误通过训练则可以迅速得到改正。通过训练可以10倍、100倍地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训练非常简单,就是书写10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和运算符号+、-、×、÷。首先要求学生书写得端正,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或运算符号。

2.口算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学好数学的。空中楼阁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幻景。口算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连乘法口诀都没有掌握好,也就无法口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法。因此每一阶段的口算必须完全达到要求,才不至于出现更大的口算方面的错误。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要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些简单的运算顺序,而且从速度上要求达到每分钟至少8-10道。第二学段要求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同时还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第二学段中要求具体分解就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3.简便方法的运用

有的学生在计算中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一些简便方法,必然是会影响口算速度的。所以掌握一些运算技巧也是相当重要的。

4.心理因素

(1)注意失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不稳定性和较差的分配能力是产生口算差错的重要心理因素。小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在口算过程中,需要经常注意或把注意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例如单独口算6×8和48+7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6×8+7,学生往往得45,忘记进位而造成差错。

(2)记忆还原。记忆的目的不仅是信息的贮存,更重要的是能准确地提取。学生贮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时间、复习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贮存的信息消失或暂时中断,从而丢头忘尾,造成“遗忘性差错”。特别是连加、连减、进位加、退位减、连乘、连除等口算题,瞬时记忆量较大,如口算28×3时,要求学生能暂时记住每一步口算的结果,即20×3=60,8×3=24,并在脑中口算出60+24=84。而这类口算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中间得数的贮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

(3)表象模糊。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其思维的凭借物。特点是低年级儿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7+6、8+5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

总之,口算训练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教育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坚持口算练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品质。

参考文献:

[1]熊觅.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略谈.《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3期

[2]张庆安.农村小学提升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几点做法.《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2年10期

第7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一、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情趣。如教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例:9+2运用凑十法,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的实物图和图解,结合操作活动。“想:9加1得10,10加1行11”。9+2=11的思路,再引导学生把思路迁移到学习例2:9+3、9+7。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适当创设一种“人为障碍”的现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老师在黑板写1、10、100,然后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量连起来?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100总比10和1大,怎样用等号连起来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生陷入深思!接着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上。

2、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思维的自觉性

(1)读说训练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此有利特点和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在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说算理、讲思路。

(2)说理训练

计算与解答应用题,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如14—9=?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迅速说出得数,还会讲出是这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开始解答简单应应用题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训练,如第二册第90页例6:“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图示是实物图和文字表达的长方条形图结全。图分成哪两部分?怎样算红花的朵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直观图示和操作活动,按照“想”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依次说出:红花的朵数多。红花的朵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要计算红花的朵数,就是把红花中两部分的朵数结全起来。

(3)表述整数四则坚式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能根据法则,结合竖式计算,口头表述演算过程。有条理的边想、边说、边算。既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法则中顺利步入运算之门,保证多数学生初期运算的正确性,又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中的进位加例3:34+28=()。竖式的下面写上:“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学生开始计算进位加时,容易忘记进上来的1,为了避免遗忘,强调要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但仍有部分学生要忘记。为此,在教学的初期,可教给学生口头表述演算过程的方法: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1加3得4,再加2得6,十位上写6;和是62。

在学习新知识时,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很重要,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要重视双基训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基础题要教好练透。

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思路。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迅速的进行口算和简便计算。

2、简缩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口算速度。

简缩思维过程,就是口算时中间环节的计算要短暂地保留在记忆中,这需要一定灵敏的瞬时暗记能力。开始小学生缺乏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就能逐步适应,从而提高口算速度,达到了口算训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例如第四、六册的减法与乘法口算例题:58—26=32(想:58—20=38,38—6=32),14×3=42(想:10×3=30,4×3=12,30+12=42)。

以上两道例题,分别是两步和三步的口算题,先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口算训练,到了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口算中间环节——口算结果暗记来来,以最后一步口算出得数。

3、抓联系找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其知识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规律性的东西。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学习9加几。初学时9+3需要详尽表述口算过程(9和1凑成10,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经过一些练习,学生掌握口算步骤以后,引导学生在题组9+2、9+3、……9+9的练习中,找规律简化思维过程。经过观察比较,学生就会领悟到“9”加几,只要把加上的数分出1与9凑成10,剩几就是十几。找出了规律,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果。这样既使计算准确又提高了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

1、综合训练

例如,教学了运算定律和一些性质后,在学生掌握了各种简算方法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些综合训练题。如1÷125、1.25×8.8、180÷4÷5、18.74-1.45×2-1.51等让学生运用口算和简算综合进行计算:

1÷125[想:(1×8)÷(125×8)=8÷1000]=0.008

1.25×8.8=1.25×8+1.25×0.8=10+1=11

180÷4÷5[想:180÷(4×5)=180÷20]=9

18.74-1.45×2-15.1=18.74-2.9-15.1=18.74-(2.9

+15.1)=0.74

以上的综合练习题,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等较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灵活、准确地应用学过的运算规律、运算顺序与性质及充分运用口算能力,才能算得合理、正确和迅速。

2、变式练习

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四则计算,可变换数据、运算符号或计算步数,在训练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又能排除各种干扰,自觉认真审题,不断提高计算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可变换叙述形式、变换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叙术顺序等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提高应用题解答的能力。在几何教学中可改变图形的形状、方位等形式。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图形,更准确地感知其本质特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性。超级秘书网

3、一题多解

(1)选择解法

小学教材中有些应用题可以用多种解法。要引导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探讨和比较哪一种解法简便。在解法没有指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较佳的解法。

(2)多种解法

第8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首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大脑这台机器充分开动起来,使它在运转过程中对老师所传授的书本知识吸收进去,而且有所辨别。要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教师就要善于“激疑”,“激疑”要激在关键处,也就是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看起来似是而非,然而却双是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必须发扬民主教学。教师按提前备好的课“满堂灌”,这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教师的“一言堂”,很难让学生找机会提出问题。虽然表面上也给学生一定时间提出问题,但总是启而不发,一课书教完,学生读课文还是不流畅,效果不好。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独到的见解。我想,只要教师充分备课,放开手脚,不再独霸课堂,不再代替学生,那么学生就能打开思路把自己的问题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英国哲学家弗兰斯・培根曾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写到“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只有交流、讨论,得到的知识才是牢固的。当然,教师放开手脚并不是“放羊式”,教师要随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也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巧妙,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其节目。”就是说,教师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繁简合宜,曲直得当,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所提的问题事先经过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权衡问题的深浅。有的问题学生知道,但讲不清楚,教师就可采取“搭桥法”加以引导比较,让学生顺桥走过去;有的问题难度大,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教师就可采用“分解法”把大题化小,小题解决了,大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才能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才会“思有所得”,而不至于使学生因回答不出老师提问而一蹶不振。

其次,还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具体材料和细节,启发、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思索,展开想象,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在教学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有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是运用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综合表达的结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抓住课文中作者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的,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思维,将成堆的材料整理成文章的,从而来理解和掌握观察、体验和思维的奥妙。

第9篇:记忆力思维敏捷训练方法范文

像是突然遭遇“大脑短路”

有时,在路上遇到一个认识甚至相熟的人,你想叫对方的名字,却突然怎么也想不起来,只好以微笑掩饰……

你精心准备好会上的发言内容,几乎烂熟于心了,但当主持人要你做好准备随后开始时,你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脑袋里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要说些什么……

你整理好东西后,把一份重要的文件郑重其事地放在一个你认为最妥当的地方,但到要用时,却翻遍几乎所有的地方也想不起来到底把它“藏”哪儿了……

手里拿着钥匙出门去买东西,回到家门口时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忘了手里有钥匙而随手丢了……

刚才想说的话,一开口就忘记了;说好下午给妈妈打电话,想起来时却已是半夜梦醒时……

大脑的“突然断路”让你苦恼至极:难道我还没老就患上了“健忘症”?

年轻也会健忘

据权威机构统计,每1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7个人出现过类似情形。一部分人早在年轻时就开始为记忆功能减退所困扰。

人的大脑有10亿个左右神经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脑神经细胞也在逐渐减少,每10年约减少5%,记忆力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且,从人脑的自然发展来看,记忆力是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其中的转折点就在30岁前后。也就是说,从生理上讲,30岁以后的人已经开始经历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问题。

但是,你也大可不必由此过分紧张,虽然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衰老而越来越健忘,可是疾病、焦虑、压力、用脑过度和过多的负面信息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快速记忆力测试

你的记忆功能是否正常?只要找个朋友或家人帮你进行下列4项简单的测试便可了解――

1、一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动物名称(让朋友帮你计数)。

2、让朋友写下10个互无关联的单词并念给你听,之后你立刻复述,看你可以复述出多少个单词。

3、做完第2项测试后,用5分钟做些其他事情,然后再复述一下刚才的10个单词,看看还能记得几个。

4、让朋友再写出10个不相关的单词,将其与第2项测试中的单词混在一起,然后请你用记号标注出第2项测试中的那10个单词。

计分方法:每正确记忆一个动物名称或单词计1分,第4项测试中每标记错误一个单词减1分。然后将各项分数相加,如果你的总得分在29分以下,最好到医院接受一下专业检查。

专家支招:

10种“锻炼”让记忆力坚挺

1、加强智力训练

近年来成人益智类玩具非常流行,而经常玩这类游戏的确可有效改善大脑存储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证明,长期接受智力刺激的白鼠反应能力明显提高,人类同样可以借助益智游戏、学习乐器或外语等方式保持思维的敏捷。

2、大脑也“喜新厌旧”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例如善于猜谜、解题或是弹琴、做画,那么试着做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智力活动会使你获益匪浅。因为,人们存储与提取信息都要借助于神经细胞,如果每天进行一些全新的智力活动,两周内就可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就像练习健美的人需要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一样,脑力训练也要注意全面性。

3、学会一心二用

随着年纪慢慢增大,同时做多件事情的能力也逐渐衰退,但是一心多用却可帮助人们保持敏捷的思维。因此,平日要多多锻炼自己同时兼顾多件事情的能力,例如边听新闻边做饭、边看电视边叠衣服或者用双手轮换拍球,并同时数某个数字的倍数(3、6、9)。

4、有氧运动的另一种好处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有效增强大脑功能以及记忆与回忆的速度,特别是那些有氧运动――诸如散步、慢跑、骑车更是对提高思维敏捷度大有益处。

5、自信的人不易衰老

王女士由于经常想不起同事或朋友的名字而一度造成尴尬局面,于是报名参加了一个记忆训练班。“在训练班里我学会很多种记忆方法,但我认为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信。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记住一件事情,那么肯定就会记住。后来我尝试了一下,果然有效。”

6、适当减压

长期处于压力之中,会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妨碍大脑存储信息。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负担过重,他的工作效率可能也会明显降低。而如果能够适时调整压力状态,则会事半功倍。活动、静坐或深呼吸都可以帮助人们减压。

7、好的记忆力睡出来

睡眠和记忆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长期的睡眠紊乱对人的脑功能会造成深远影响。权威研究机构曾经给航空公司的空姐做过一项视觉记忆测试,结果表明,工作没有时差的空姐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工作有时差的空姐。

8、经常咀嚼可增强记忆

英国一所大学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有助记忆。研究人员认为,不断的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脏运动,增加了心脏向头部供应的血运,从而大大促进大脑活动,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咀嚼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咀嚼会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以防止其老化。

9、用音乐激发记忆的深化

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音乐,能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而乙酰胆碱是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神经递质,对改善记忆有着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