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动物保护的措施精选(九篇)

动物保护的措施

第1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一、野生动物的国际狩猎

所谓野生动物的国际狩猎就是指在维护种群结构、保持种群数量的前提下,在限定的种类、地点、时间、数量以及方式下所开展的狩猎活动。桃山野生动物狩猎场是我国于1984年在黑龙江建立的第一个国际级别的狩猎场,目前我国已经在甘肃、陕西、青海、四川、新疆等省或自治区建成了25个国际级别的狩猎场。

2006年国际狩猎动物进行限额拍卖,此举立刻引起了国内媒体以及相关人士的关注,由于强烈的公共质疑,最终拍卖会被迫停止。所以,让群众充分了解到国际狩猎其实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手段,普及国际狩猎的知识,同时科学的管理我国所进行的国际狩猎活动,进而打消群众的疑虑。要实现科学管理我国的国际狩猎活动,就要注意以下几个点:(1)使狩猎的价格和国际接轨,以便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2) 逐步建立并完善狩猎收益的分配制度,保证狩猎的收入主要用于补偿和保护周围群众。(3)对于国际狩猎场的布设要进行系统的论证,制定出巡护、导猎以及安全等各种工作制度。(4)对被狩猎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实行科学的、专门的评估方法,保证狩猎行为不会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损害。

二、野生动物的疫病疫源监测

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本身就是各类病原体良好的天然储库。在历史上,很多重大的畜禽疫病或人类疾病都与野生动物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禽流感、登革热 、狂犬病 、艾滋病等各自疾病,特别是2003年突然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传染型疾病使国民经济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冠状病毒主要来源于蝙蝠。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且威胁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损失的禽流感,也经研究证明该病毒是源自野生鸟类。各种野生动物的疫病已经对人类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为了满足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护卫生安全的需要,我国林业局在2005年年初开始了全国性陆生野生动物的疫病疫源监测体系的建设,各级的主管部门及时执行跟进,首批布设了450处县级、402处省级以及150多处部级的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站。

但是,由于我国野生动物的疫病疫源监测体系基础薄弱、起步较晚、设施装备比较简陋。目前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监测的站点分布尚不完善,有一定的监测盲区。目前我国所布设的监测站点不能够全面覆盖候鸟所迁徙活动的整个区域,难以满足加强对候鸟和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的具体要求。(2)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工作的基础薄弱。目前的监测站点很多都挂靠于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站、救护中心等,且鲜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3)监测工作的经费严重缺乏,监测的预警能力不够。

三、野生动物产品的标志化管理

CITES条约中推荐的管理方法之一就是标志化管理野生动物和其产品。目前这种措施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为了开展国际多边贸易、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形象,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在2003年开始对我国的野生动物和其产品试行标记化的管理制度。近几年来,对蟒皮二胡,象牙制品,中成药(如羚羊角、鹿茸、犀角等),野生动物的标本进行标记,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对于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及科学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我国尚处于标准化管理的初始阶段,所以我们既要遵循国际上惯例,又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所以,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1)逐步制定和完善我国的野生动物和其产品标志化管理的制度和法律依据。(2)完善我国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的管理体系。建成审批、监管以及科技支撑的体系。(3)严格市场化准人、规范企业化运作。 (4)加强宣传我国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使公众真正了解到标记物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野生动物是地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保持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还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研对待,仔细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成为我国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夏咸柱.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J].动物保健,2006(07):21-26.

第2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堤防护岸施工环境保护作业

为指导承包商根据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及要求,具体地完成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对堤防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分析、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可直接进行操作的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非环境保护专业人员也能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操作,达到执行和完成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通过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护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了业主、监理人和承包人的认可。

一、施工环境影响

护岸工程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单位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工前清场、搭建临时设施、交通运输、主体工程施工和完工清场等,可能发生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损毁植物等环境影响,根据国家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对这些潜在性环境影响采取相应地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实施和落实。

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复核,根据本工程护岸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地域特征和施工特点,我们按施工项目和工序,对护岸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性环境影响进行了分类、归纳,结果见表1。

二、环保措施及方法操作实例

1.工前清场拆除

潜在影响:扬尘污染。

措施与方法一:在拆除点有大面积植物、农作物或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施工应采取以下方法作业:

①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

②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措施与方法二: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物装车清运前,应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指定具体范围,有利于承包商实际操作。

分析:根据对本工程各堤段施工范围及施工拆除方法与规模、施工拆迁范围,在环境背景(如风速、尘粒等)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本护岸工程拆除扬尘的影响范围在30m以内。直接划定影响范围,有利于承包商更明确地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2.表层土剥离

潜在影响:表层土流失。

措施与方法: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小范围堆放地,可用草袋、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进行遮盖,避免雨水冲刷、流失损耗。

分析: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根据本工程施工合同环保条款的规定,表层土应予以保护,并对开挖地须进行表层土覆盖和恢复,因此在措施与方法中,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本地覆盖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同时提出不用于本地覆盖(如当剥离面为工程建筑物面时)的表层土,也应妥善处理和使用,不能流失损耗。

3.供电设施

潜在影响:噪声污染。

措施与方法:堤顶及堤岸临时发电机组噪声强度大于80dBA、且发电机运行点距噪声敏感点的距离小于50m、噪声源距堤顶的距离又小于5m的,可在堤外脚地带建造减噪槽、将运行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地带按顺堤方向布置,但不得建在堤身坡面上。减噪槽为长方形构造,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槽长应槽两端能满足离开声源2m以上,槽顶要搭建防雨棚。减噪槽要备有防水设施或积水抽排系统。

分析:考虑堤防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特点,利用堤身作为隔声屏障,在调查本工程施工发电机组基本情况(如功率和声源强、构造、规格等)后,设计该发电机减噪槽。沿堤噪声敏感点位于堤内侧,由于离堤身越近,经过堤顶的声源发射角越小,因此减噪槽建在堤外脚,尽量靠近堤身,考虑堤脚开挖安全范围为距安全线1m以外,故减噪槽应设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

4.临时材料堆放场

潜在影响:物料流失与飘散污染。

措施与方法:水泥临时备料场宜建在设有排浆引流的混凝土搅拌场区或预制场内。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又须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的,堆放点应选在离水边线较远,并在完工清场前、水位上涨时,不会被淹没的地方。

分析: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地,又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物料时,根据堤防岸边施工、水位消长的特点,临时材料的堆放选择合适地点,防止淹没,物料入江污染水体。

5.卫生设施

潜在影响:生活垃圾污染。

措施与方法:临时垃圾堆放点:垃圾堆放点可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多在农村地区、堤岸边滩地带的特点,可利用现有废弃沟凹或干塘设为临时垃圾堆放点。

6.外滩农作物

潜在影响:损毁外滩农作物。

措施与方法:合理布置外滩施工物料存放和废弃物处置地点,减少对外滩农作物的损毁。施工红线内占压外摊农用耕地时间,应提前通知,抢收作物。

分析:经实地查勘,本工程施工堤段外滩多有农作物,一般为临时季节性耕种。本工程施工期常靠近收获期,因此应提出对外滩农作物的保护,要求在施工占压外滩农耕地前提前抢收作物。7.水上护坡

潜在影响:干扰码头。

措施与方法:在距岸边码头设施100m范围内进行施工时,要确定码头设施(包括地下埋件)的具置。在码头设施范围进行削坡施工时,不宜使用机械作业,在施工前标定埋件部位,根据部件的大小和构造,调整开挖走向和尺寸,并与后续施工相衔接。

分析:本工程多在沿江岸边施工,常有与码头设施交叉的情况,根据有关港口作业环境保护规范,岸边码头100m范围内为码头设施保护范围。由于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大、强度大,因此在码头设施保护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削坡,并在施工前探查码头地下设施。

8.施工迹地

潜在影响:影响土地利用,损害景观。

措施与方法:地面整理应与水、土污染防治相结合。对潜在性改变土壤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土壤功能的污染物应彻底清除,不得留置在土壤中。在堤外边滩,经洪水冲刷、淘洗后可能逸出的施工有害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不宜在岸滩土壤中残留的物质有:未干涸的含砼泥浆物、各种石油类及含油废弃物、矿渣、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分析:根据本工程护岸施工的特点和区域特征,特别确定了清除物的具体种类,并提出处置地点的要求。

9.堤内植被

潜在影响: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

措施与方法一:尽量减少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特别是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需穿行红线外大面积草地时,应固定通道,减少红线外草地的损毁面积。

措施与方法二:大型构件安装和移动时,应避免损毁植物。禁止利用树木作为设备安装的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

分析: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原有堤坡防护草皮损毁,多为施工中的人为损毁,因此特别提出了不得随意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的要求。在绿化树木保护方面,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特别提出不得用树木作为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

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活动。

10.重点保护区

潜在影响:施工对珍稀水生生物的干扰。

措施与方法:在珍稀水生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施工时,应注意对珍稀水生生物的观测,发现施工区江段内有珍稀水生生物活动时,应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渔政主管部门。

分析:护岸施工多有水下作业活动,某些施工江段目前仍可能有少数珍稀水生动物活动,因此专门提出对水生生物的避让措施。

11.环保对象的标识

潜在影响: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对象的干扰或损害。

措施与方法一:在施工范围内下列保护对象地点,设立警示牌标识:饮用水取水口上游1000m处,下游100米处;排水设施;有施工活动的堤内草皮密集地;人工草皮;有水下施工活动的鱼类产卵场边界;施工范围内的堤内渔用水体;珍稀水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血吸虫疫区,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内的湿地和水深1m以内的水滩、浅塘和浅沟;生活饮用水源地。

措施与方法二:通知所有施工人员,遵守警示牌提出的警示要求。

分析: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保对象,设立警示牌,并指明设立警示牌的具置,操作明确,便于监督与检查。

三、结论

按照堤防工程环保设计和施工合同条款的要求,对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并根据堤防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设计可行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环保措施的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施工承包商按其施工项目和工序实施环境保护作业,有利于监理人员实施有效监理,有利于业主全面、规范化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7.

2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技术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10.

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各堤段、标段年度系列).湖北长江招投标有限公司.1999~2001.

第3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 建设质量 环保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需求的剧增,在建和拟建的油气管道工程累计里程每年呈数千公里的速度增长。然而油气长输管道在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重视油气长输管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以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高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是管道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将提出一些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建立高效、务实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临时成立项目安全环保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办法。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施工期污染监测,落实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编制、上报制度。

2.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

建设单位加强工程监理的招投标工作,保证合理的监理费用,使工程监理单位能够独立开展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的监理工作。通过招标选择优秀的监理队伍,严把监理上岗资质关、能力关,明确提出配备具有一定环保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检测设备的要求。

施工单位作为具体的施工机构,必须自觉遵守和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教育好队伍人员爱护施工路段周围的一草一木。

二、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占地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占用土地,减少敏感地段施工作业带宽度。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以外从事施工活动。施工前作业带场地清理,注意表层土壤的堆放及防护,避免雨天施工;临时用地使用完后,立即实施复垦措施。

恢复原有土地利用格局。对管沟回填后多余的土方,应均匀分散在管道中心两侧,防止水土流失。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杜绝因施工人员对野生植物的滥砍滥伐而造成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

3.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

首先应尽量缩窄管道通过森林公园等敏感区段的施工作业带宽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面积;其次应保存施工区的熟化土;最后,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收集的耕作土,复耕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

4.林地保护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植被滥砍滥伐,严格限制人员的施工活动范围。

5.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杜绝施工人员猎捕施工作业区附近的蛙类、蛇类、鸟类等现象。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

6.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将农业损失纳入到工程预算中,管道通过农业、牧业区时,尤其是占用耕地、果园、菜地、粮棉油地、牧场等经济农业区时应尽量缩小影响范围,减少损失,降低工程对农业、牧业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同时采取边铺设管道边分层覆土的措施,减少裸地的暴露时间,保持耕作层肥力,缩短农业生产季节的损失。

管道施工中要采取保护表层土壤措施,对农业熟化土壤要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回填。

7.地表水体生态保护措施

管道所经区域内河流时,严格控制对鱼类产卵有害的河流淤塞。在过河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制定有利的措施加强对河流生物、鱼类的保护,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为防止河流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大中型河流穿越较多选用定向钻穿越方式,小型河流穿越采用大开挖方式进行施工时,尽量选择枯水期进行,且河底面应砌干砌片石,两岸护坡设浆砌块石护岸。

8.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临时防护措施和水保措施的施工,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阶段验收签字后方可撤离施工队伍。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用洒水车定期对作业面和土堆洒水。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库房堆放水泥。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汽车运输易起尘的物料时,要加盖蓬布、控制车速,防止物料洒落和产生扬尘。另外,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村庄,施工便道尽量进行夯实硬化处理。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管道试压废水主要含铁锈和泥沙等杂质,经沉淀过滤后,按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或指定方式进行排放。在穿越河流的两堤外堤脚内不准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不准在河流主流区和漫滩区内清洗施工机械或车辆。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配浆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备置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金属结构的泥浆槽内,不得向环境中溢流。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依托当地职能部门处置。道路顶管穿越产生的弃渣主要为道路路基填土,可以作为地方基础建设的场地回填用、道路建设或生态工程的挡坝用。

4.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在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施工,严禁在晚上10时至次日6时进行高噪声施工,夜间施工应向环保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根据规定施工。

参考文献

[1]陆任艳,孙厚超.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能源与环境,2008(2).

[2]程金香.输油管道工程环境影响的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03(6).

第4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筑面积以内的环境保护一定要做好,建筑面积以外的工厂尽量维持原状,防止该地区环境污染附近的区域。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控制、合理的废物排放,污水、施工废水等,减少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周围的环境。施工企业建立在项目经理领导、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工程部、材料部门、质量部门、等)在环境保护的管理系统。

二、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准备详细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计划,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混凝土施工计划,同步与工程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建设认真的做好建筑面积和生活营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该地区附近的区域。

1、采取措施来防止公害和污染。项目在开始工作之前,详细的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环境保护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声污染,事先通知,随时通知施工进度,并建立投诉热线,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影响到建设工作,优先考虑以防止污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材料在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工地现场,时间的选择和安排人员清楚;污染引起的施工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他们。

2、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开挖过程中要预防和控制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尽可能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施工开挖中,地表土壤和砂卵石层可以直接使用矿山机械,通常用于岩石开挖。施工凿裂法尽可能使用凿裂纹方法适当辅以钻探和爆破方法施工,湿作业尽可能减少产生灰尘的速度。凿裂纹和钻井施工采用湿作业尽可能减少灰尘;水泥、粉煤灰渗漏的预防措施过程中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保持良好的密封,密封系统从罐车卸到储罐,储罐应安装报警,所有出口与袋式过滤器,并定期检查密封性能和维护;混凝土搅拌系统防尘措施。搅拌混凝土应该安装除尘器,除尘设施在地板生产过程中同时操作使用。除尘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和法规,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机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泄漏的汽油、柴油、机油、确保进气和排气系统,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使用高质量的燃料如0#柴油和无铅汽油,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混凝土、压载和其他分散建设道路和现场工作区域。保持道路平整,排水畅通,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水除尘,道路洒水每天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得少于2次,建筑区域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物质。因为工作需要,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预防措施,在实现。

3加强噪声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选择施工机械及工具。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需要使用的工程施工运输车辆和司机,混凝土振动棒和其他工程机械噪声监测,机械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修理或交换,直到满足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交通噪声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速,喇叭声音,避免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在敏感地区,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减少噪声。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的合理安排,如机械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空气压缩机及其他工程机械的高噪音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工作;如果无法避免打开操作,应建立隔音、隔声屏障,或减少施工噪声;使用阻尼代表大型设备振动,为了减少噪声源;加强设备维修和维护。

4、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根据设计和合同的要求。不因堆放、运输或临时建筑的数量占据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建设工作表面土壤妥善保管、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的表面或覆土;建筑活动设置给排水沟和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其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的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不是砍滥伐树木,不破坏草地等植被等;进行土石明挖和临时道路建设,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的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不稳定,滑坡、崩塌,或水土流失;做好弃渣场管理措施,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的存储和使用废弃的压载水,防止弃渣块河,水沟,如通道,降低河道行洪能力。

5、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工地内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砍伐树木在建筑工地外,在施工过程中,全体员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知识,注意保护动物和植物资源,尽量减少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创建一个新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没有野生植物的狩猎和日志记录,没有任何建筑面积水域捕捞水生动物;发现建筑区域内外在使用的鸟巢的或动物巢穴必须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工地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存,建立必要的栅栏和保护;项目完成后,去除有必要保持设施施工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及其附近的建筑垃圾,环境恢复。

三、结束语

第5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保措施内涵; 认识误区分析

1.水土保持的涵意与措施

我从事水保工作十多年,做了不少水保方面的项目,参加过国内几次水土保持研讨会,听到了专家丰富经验介绍,收获不浅。从现代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水土保持实质是“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恢复是指“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重建的过程”,水土保持的终极目标就是恢复和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实际上就是采用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实现生态恢复和重建。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各类防治措施。开发建设项目通常会直接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减少了绿地面积,或使原有完整绿地破碎化,其结果会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包括清理地表植被等覆盖物导致的侵蚀、各种边坡和弃土渣场等的水土流失,如各类工程开挖面、各类道路的路坡边坡、采V(石)场、堤坝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等,其中各种边坡和裸地的水地保持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1.1 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任务:

(1)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化美化环境,建立和谐生态。

(2)必须设置弃渣(土)场专门存放废弃的土、石、渣,并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农地等倾倒。

(3)项目范围内的边坡必须护砌或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4)工程竣工后,取料场、弃渣场、开挖面必须恢复表土层和植被。

(5)项目范围内用地的原有水土流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1.2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耕作法,包括少耕、免耕、覆盖耕作,或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

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稳定岩土地质结构,或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一般来说,对水保工程措施应根据所在位置和目标,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三大类,坡面防护工程如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留沟、沟头防护工程、梯田工程等,沟道治理工程如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库、塘、堰、坝等)。

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工程措施,如在高发区应切实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源头部位布设坡截留导流沟,拦截坡面径流,防止集中的雨水冲刷,在滑坡部位可布设抗滑桩、挡土墙来稳定坡面,对泥石流沟道应在发生区、流过区和堆积区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发生区的侵蚀程度,在渡过区沟道布设格栅坝、拦沙坝等工程,做到水石分家,减轻危害,并因势利导,将其引导到安全的地方。

三大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边坡防护等水保方案的系统设计中,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尤为重视植物措施防护或植物与工程措施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以其达到同时发挥防护与美化的生态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水土保持的目标,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谋求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兼顾的“生态工程”、“生态工法”、“坡面植物措施”、“植被护坡工程”等。如最近二十年来日本、欧美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在河川整治、道路工程、城市建设等工程项目中以坡面绿化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理论上,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都应该考虑“实用、安全、经济产、美观、生态”,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条件制约和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时候,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容易被忽略。而在不得不采取水保措施时,往往也大多只考虑“实用、安全、经济”,只有在社会较进步、经济比较富裕后才会更多考虑“美观、生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加上水土保持科技的滞后,长期以来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或者仅仅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或者生搬硬套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未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水土生态工程措施。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中的误区

2.1 重工程措施,轻植物措施

边坡水土流失防治是工程项目水保方案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工艺技术多是采用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拱杆、锚杆(桩)或喷浆固坡等硬性的土工工程措施以及少量的路树绿化。这些工程技术措施虽然能够保持水土、稳定边坡,但却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美观。这主要是因为片面理解水土保持只要把“土保住”,认为水土保持仅仅是把土、石、渣固定下来就达到目的,因而采取工程措施把土密封或固定下来就足够了,完全忽略绿化、美化和土地生产力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而认为植物措施是纯属多余的“无用的摆设”,或能省就省。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止土体损失,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忽视对源涵养和小气候的调节,不考虑甚至于不知道防治“石屎森林(石漠化)”和化学侵蚀,更谈不上绿化美化景观、全面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水保目的。事实上,硬质化边坡工程与水土流失同样是缺乏生机。

2.2 乱用植物措施,重草本植物,轻乔木灌木植物

对植物措施的意义作用认识肤浅,更不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有的甚至认为只要裸地复绿就大功告成。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不清楚不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不清楚不同植物对土壤肥力,导致所谓的植物侵蚀或绿色沙漠。要么是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各主要物种进行优化配置;要私乱用植物物种绿化,使得外来特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环境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植物群落复合结构;在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播种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设计的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推动群落正向演替的使用。

2.3 重景观,轻植物复合群落生态功能

对开发项目水保工程片面追求美观大方、大度、大气或标新立异,如有些工程硬质水泥雕塑、大面积的单一草坪或纯林,有的仅仅将采取的植被措施进行省略或仅作为点缀,导致硬质地面或土地面积大,既违背水保改善环境的根本目标,也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从而也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功能。

由于施工单位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多等原因,导致水保工程中应用植物措施时存在植物类型单一化,重视易商品化经营的外来物种,忽视乡土植物使用的突出问题。由于草本植物η质吹厥视π杂庞谇枪嗄荆而普遍采用多为单一或简单的混合草种,这类植物在前期的绿化水保效果较佳,但形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脆弱,一旦人工抚育不到位,容易发生生态退化。另外,如果单纯采用草种护坡,即使是配合人工防蚀生草膜也仅仅能够保持坡面土壤,却不能固坡。因此应运用综合措施建植(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用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固定工程坡面。另一突出问题是在选择水保植物时,重视园艺用草和外来草种的引进,而忽视了在本地适应更好、更易于与本地其他特种结合形成良好的群落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地方植物种。近年来,已有人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弊端,开发了类芦、红毛草、五节芒、棕叶芦、任豆、水翁、山黄麻、竹子等本地物种,并建立了马占相思、速生桉树或竹子等为建群种的复合群落。

2.4 重前期抚育和“立效见功”的短期效果,轻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

承接水保绿化工程的单位,往往以能通过工程验收目标,只注重前期抚育和“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忽视水保植物群落的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有的项目对处于动态开采状态的水土流失点没有做好统一规划,水土保持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甚至出现了水土保持设施“前建后埋”、边建边毁的现象。

2.5 重经济价值,轻综合效益

一些开发性的水保工程重防护主体工程的功能,重经济效益及经济价值,重工程质量,但忽视工程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方面,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认识不足,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各类水保措施本身的特点和防治重点,从而发挥它们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各自特有的防治功能,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开发建设项目中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同时绿色植被发挥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调节小气候、美化景观等生态服务功能,与灰色呆板、豪无生机的水泥石板的工程护坡坡面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要求,更显和谐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吴发起.水土保持概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3

第6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66-02

1 高处坠落事故

1.1 事故的原因

(1)施工人员的原因①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②施工人员麻痹大意、安全意识差。

(2)气候的原因气候也是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3)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的原因部分建筑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过关,安全防护性能差,加之企业又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致使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隐患随处可见。

(4)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井架吊篮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5)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1.2 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措施并与经济指标挂钩,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2)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3)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4)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5)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6)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7)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8)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2 触电事故

2.1 事故发生的原因

(1)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

(3)电器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

(4)机电设备的电器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

(5)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

(6)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

(7)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

(9)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

2.2 预防事故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

(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

(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措施。

(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措施。

3 物体打击事故

3.1 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交叉作业劳动组织不合理。

(2)拆除工程未设置警示,周围未设置防护栏和搭防护隔离栅。

(3)揽风绳、地锚埋设不牢或揽风绳不符合规范要求。

(4)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

(5)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小材料。

(6)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稳、过多、过高。

3.2 预防措施

(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

(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

(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

(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4 机械伤害事故

4.1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

(2)传动带、砂轮、电锯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

(3)机械工作时,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4)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电锯无防护挡板,手持电动工无断电保安器。

(5)起重设备未设置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联锁开关等安全装置。

4.2 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5 坍塌事故

5.1 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操作规程,冒险蛮干。

(2)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2)在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不按规定随意堆放建筑材料。

(4)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搭建不牢。

(5)拆除作业未设置围栏、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

(6)施工机械不按规定作业和停放,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太近。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维护。

(8)挖土作业时,有人员在挖土机施工半径内作业。

5.2 预防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基坑开挖前必须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

(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

(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第7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生物安全;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DF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09—02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物种的目标基因通过人工方式植入另一生物物种的细胞中,使被植入细胞的原有信息发生部分改变,被植入生物物种的遗传特性也随之发生改变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1]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简称GMF),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移,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2]

转基因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纪焦点话题,集中了国际法学界对其多维的深切关注,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从上世纪末开始,粮食、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三大威胁,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初步成果给世界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温饱难题的最终解决带来灿烂曙光;另一方面,转基因技术一反传统的通过自然育种的方法,利用人工的技术强行介入自然育种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自然育种周期和扰乱了自然规律,在科学上和伦理上引起了全球争议。

一、保障生物安全的国际立法

生物安全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检疫以及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法律规范,并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等有关国际组织。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于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175个与会国家签订,该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截至2000年5月,公约的缔约国有177个。公约阐明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或Biodiversity)的含义,即所有来源的形形的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B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公平获益和分享遗传资源提供了一个综合而全面的法律框架。

(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该议定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1995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二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决定开始谈判拟订这样一个议定书,并成立了开放的生物安全特别工作组。2000年1月2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经过艰苦努力,各方达成妥协,终于结束了5年的谈判,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BSP)。该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转基因活体生物越境转移的多边国际公约。

二、WTO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机制

(一)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即SPS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各国采取的SPS措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和以保护生命或健康之名滥用SPS措施。按照SPS的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限制贸易措施,但这要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科学证据原则

根据SPS第2条规定,各成员方要确保任何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根据科学原理而进行的,如无充分的科学证据,则不得保持(第5条第7款规定的情况除外)。根据该协议第3条规定,既便是各国采取的检疫措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这些措施也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这些规定说明,科学证据是一切卫生检疫措施的首要标准,是检疫规则的基石。

2、风险评估和适度保护原则

SPS允许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可承受危险程度,制定本国的标准和规则,同时还须考虑国际组织制定的风险评估技术(第5条第1款)。为了将保护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成员方应在考虑有关风险评估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据此作出保护的适度水平(第5条第4款)。

3、国际协调原则。从本质上看,SPS的目标是通过要求各成员方采用国际标准,从而达到协调各成员之间所采取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目的SPS要求各国采取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应该依据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第3条第1款),并应尽可能参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以促进在动植物检疫措施方面的国际协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或集团)以维护国家(或集团)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与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TBT有着广泛性、系统性、双重性(合法性、保护性)、隐蔽性、可操作性、针对性、扩大性和争议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措施。TBT的合理性主要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国际标准的采用

TBT敦促各国朝使用国际标准方向努力。TBT第2条第4款责成成员使用现存的国际标准,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第2条第4款)。

2、合理的措施成本

TBT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和标准(涉及到包装、标志或标签方面的要求)以及为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制订的测试和认证程序。TBT规定,标签的成本一般应与制定该标准的目的相符,即产品标签的成本不应过分加重生产者的负担和损害消费者从标签上获得的利益。在美欧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中,美国反对强制性地对转基因食品加贴标签,而欧盟实行强制性标签监控制度。欧盟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签是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第2条第2款)也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要求。而美国认为欧盟的标签政策是“不透明的,无法预测的和非科学的”,实际上是要求对来自美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安全测试,是阻碍自由贸易的非科学的贸易壁垒。

三、结语

转基因食品问题相关食品安全与人类福祉,是一个新时代重大的环境伦理问题。处理转基因问题,应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以及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重新思考解决纠纷的方法,务实地解决。

参考文献:

第8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为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府和环保局通知,我公司结合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特制订以下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我单位的环境保护方针为:

节能降耗,预防污染,常改永新,生活和谐。

(2)环境保护目标

①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达到国家标准;

②控制重要环境因素达标率100%;

③生产及办公共场所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率100%;

④实现施工作业无环境污染事故;

⑤节能降耗保护资源;

⑥提高预防污染意识、塑造绿色施工工地。

(3)环境保护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环境保护主要依据法规和标准(不限于):

招标文件以及施工现场环境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嗓声污染防治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 环境保护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1)环保施工组织机构

按招标文件及相关法规关于环境保护施工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办公效率,精减机构设置,在项目部设置一个安全、文明、环保施工领导小组,同时负责领导项目部的安全监察工作、文明施工工作、环境保护工作。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环境保护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

环保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本工程设环保领导小组:

组长:先子福 副组长:仁明学 监察员:吴宗州

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组织机构

注:图中虚线表示监督关系,实线表示直接领导关系。

(2)环境保护施工主要职责

本工程环境保护的主责部门为工程技术部,负责整个项目部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等工作的同时作出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要求,其下设环保监察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的巡察,对现场发现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生活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工作;物资装备科负责对机械设备、原材料的采购、使用时,按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提供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机械设备及原材料。

1.3 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

为保证环境运行控制有效实施,依据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制定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在本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将严格按体系文件运行,使本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严格处于受控状态。

对本工程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见下图:

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流程图

在管理体系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特点还编制了以下程序及管理规定对施工场所的环境进行管理:

(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更新控制程序》

(2)《能源、资源管理规定》

(3)《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品管理规定》

(4)《废水管理规定》

(5)《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

(6)《施工噪声管理规定》

(7)《扬尘、遗撒和水土保持管理规定》

(8)《食堂安全卫生管理规定》

(9)《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10)《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

(11)《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2)《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13)《记录控制程序》

1.4项目部环境保护一般规定

(1)项目部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境保护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规定的检查、监督。

(2)加强环保教育,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3)遵守国家、行业和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按照合同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4)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5)与施工区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受噪声骚扰的居民及团体,在施工作业前予以事前通知,并提供投诉热线电话。

(6)加强水、陆生物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保护岸边水生生物特别是水、陆珍稀物种的宣传教育,若发现珍稀物种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7)加强施工、生活区域的绿化。制定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施工和生活废水、施工弃料和生活垃圾、施工粉尘、施工噪音、施工排

放废气污染制定相应处理措施,不向流域内排放污水和污物。

1.5 本工程重要环境因素

根据实际施工环境,确定以下项目为本工程施工的重要环境因素(不限于,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再对其进行完善)。

(1)施工和生活废水

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有:混凝土仓位的冲洗、混凝土养护、土石方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钻孔和灌浆施工产生的废水、机械设备的冲洗、其它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生活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产办公、生活污水。

(2)施工粉尘

压力管道、厂房土石方开挖过程钻孔、爆破产生的粉尘,砼拌和楼及分筛系统产生的粉尘,开挖产生的土石料、砼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

(3)废气污染

运输汽车、挖机、装载机、电焊等机械的使用,产生尾气等有害气体。

(4)施工噪音污染

碎石系统、砼拌和楼、钻孔作业、爆破及排渣作业、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设备运行产生和其它施工生产的噪声。

(5)弃渣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压力管道、厂房土石方开挖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6)水土流失

土石方开挖和植被剥离将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7)油料滴漏污染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冲洗所产生的废油,施工机械运行时油料滴漏对水源及土地产生的污染。

1.6环境治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将严格按国家、行业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积极配合工程环保水保综合监理的监督和技术指导,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治理。

(1)废水污染防治处理措施

根据有关要求,本工程施工所产生的污水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为达到上述标准,在生产、生活区布设相应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将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利用排水系统收集到各自的污水坑及化粪池中进行处理。

①施工区生产污水处理

(1)废水污染防治处理措施

本工程施工所产生的污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本工程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水、污水的排放控制指标为: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应控制在70mg/L以下;生活污水的BOD5和CODc5的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0mg/L和100mg/L以下;含油废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石油类控制目标为5mg/L以下;基坑废水中SS排放浓度控制在70mg/L以下。

为达到上述标准,在生产、生活区布设相应的排水系统和相应的污水处理池,将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到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达标处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将未经处理的超标废水排入任何公共设施、任何水体。

①生活污水处理

在生活区设污水池,生活区产生盥洗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汇至污水处理池再进行净化处理,待污水的BOD5和CODc5的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0mg/L和100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时,优先用于道路除尘等用途,或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区域进行排放。

生活区的厕所配置化粪池,粪便经化粪池液化、消毒处理后定期运到当地政府指定的地点处理。

②施工区污水处理

产生污水的施工厂区主要有:砂石生产系统、砼拌和系统、钢筋加工、模板加工等临时污水,在相应区域施工边界线以外合适的部位布置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生产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易产生油污染的机修、设备停放场设置油污分离池,对设备维修、清洗产生的污水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处理池大小根据估算相应的施工排水量进行设置。

(2)施工粉尘污染处理措施

①施工期间遵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标准,见下表,保证在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值控制在其标准值内。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限值

②在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除尘措施以及进行施工时,充分考虑TSP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委派环保专职人员定期对大气质量监测,监测悬浮颗粒含量项目,发现施工粉尘污染超标,马上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附近的TSP浓度能达到

国家控制标准。

③拌和站应具有较好密封性和并安装防尘、除尘设备,确保除尘设施与拌和设备同时运行。对拌和楼场地局部进行硬化并经常进行洒水处理,并及时清理,避免产生扬尘。

④用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蓬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配备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堆放高度不高于挡板。行驶中车速控制在20km/h以内,减少扬尘。

⑤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在开挖施工之前准备就绪)并冲洗工地的车辆,确保工地的车辆不把泥土、碎屑及灰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面。在清洗设施和公共道路间修建一段用以过渡的硬地路面。

⑥加强道路维护,经常清扫工地和道路,保持工地和所有场地道路的清洁,配备洒水车,定时向多尘工地和路面洒水,以减少扬尘。

⑦尽量避免将易产尘物料储存或堆放在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如居民住宅等)附近。布置车辆运行路线和施工工地时尽量远离这些敏感受体。

⑧对处于产尘量较大的现场作业人员,如拌和楼操作人员、砂石料筛分系统操作人员、手风钻操作等人员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发放防尘用品。

⑨对压力管道土石方爆破易产生粉尘的特点,我公司特制订松动爆破、草莲湿润覆盖和高空喷洒水为一体的施工方法,来降低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3)施工排放废气污染处理措施

①优先选择性能优良、尾气排放指标小的机械设备进场施工。 ②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保证发动机在良好状态下工作。

③使用燃烧值高、符合环保要求的燃油,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④定期对项目部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如有超标设备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⑤施工场地和居住区应尽量选择使用清洁、少污染的能源,在取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许可前,不任意安装和使用任何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锅炉、炉具等,以及产生烟尘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的燃料。不随意焚烧废物和垃圾。

(4)施工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①施工期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工场界噪音限值》(GB12523-90),对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加以控制

②在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及降噪措施时,充分考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委派环保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发现超标,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使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附近的噪音水平能达到国家噪音控制标准。

③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的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对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可安装消声设备、隔音装置,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暂时不用时关掉或减速运转。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在施工时段安排上尽量减少夜间施工,防止干扰附近居民的夜间休息;合理分布施工场地的动力机械设备,减少在同一地点集中分布或同时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尽量避免在施工场界或敏感受体附近同时布置或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且尽可能远离敏感受体。

⑤施工期间,由于砂石生产系统与砼拌和系统产生噪音持续时间较长,噪音强度大,故考虑在施工场地与居民住宅这些敏感受体之间

合理安装声障设施,有效阻隔噪音向施工场地周边和敏感受体的方向传播。采用的声障设施做到设计合理、性能优良、坚固耐用。

⑥按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减少接触噪声的时间,改善施工人员作业条件,对一般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防护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外,适当缩短劳动时间。

(5)施工弃料和生活垃圾污染处理措施

①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善的施工弃渣处理措施,严格按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并采取碾压、挡护或绿化、在其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等保护措施,避免弃渣受径流冲刷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②弃土运输采取防泄漏措施,弃料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不撒落到道路、桥梁上,保持所经道路、桥梁的清洁。

③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现场和生活区设足够的卫生设施,安排人员定时定期清除垃圾和废弃物,垃圾分类后集中运至批准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

④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置放有序,防止任意堆放器材、杂物阻塞工作场地周围的通道和破坏环境。

(6)水土保持措施

①在永久性建筑物部位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如遇松动和容易跨塌的地方,及时进行支护和做好排水措施,保护好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避免开挖面受到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要防止开挖弃渣冲蚀河床或淤积河道。

②自觉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林草、水土保持设施,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因工

程施工使植被受到破坏的,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③不任意堆放弃渣,不向河道乱弃渣以免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污染水环境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④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施工方案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或与水土保持有冲突时,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协商,共同解决好水土保持的问题。

⑤工程完工后,及时拆除并清理施工期内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并及时恢复植被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7)油料滴漏治理措施

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时,注意对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场所,对保养场所浇筑砼地面,设集油池,设专人对集油池定时清理。在临时维修地点作业时,用薄膜对地表进行覆盖,防止漏油进入土体。平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防止机械运行中油料滴漏对水源及土地产生污染。

(8)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根据本工程环保的特点,本着“不达标不排放”的原则,制定一系列具体的环保措施并加以认真贯彻落实。防止任何污染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耕田、河道、水源等。

②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保护饮用水源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

③在施工期间做到“三个统一” ,即污水统一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排放。教育职工明确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划分明确其职责范围。

④各种施工用的燃料、油料、化学品、酸碱类的材料等要做到严

格管理,特殊保管,材料储存地远离地表水源及地下水源,距离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⑤对储存仓库要做特殊性防护,如仓库地面设砼地坪、设防渗较强的集油坑等。

1.7 施工期环境监测

施工期间,项目部按工程实际情况配备部分环境保护监测设备,如噪声监测仪、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仪、激光粉尘浓度监测仪等设备,对于检测难度较大的检测项目,将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境保护部门对施工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

(1)施工期水质监测

施工中定期对各部位的施工污水排放水质进行监测。

主要对处理过的施工污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PH值、悬浮物、SS、BOD。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环境保护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监测,施工高峰期增加测次,严格控制排水口水质。

(2)施工期噪声监测,定期由环保督察员进行监测。

(3)施工期大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总悬浮颗粒TSP、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环境保护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监测。

1.8 景观与视觉保护措施

(1)对施工临时建筑物和施工场地精密布置、精心施工,尽量减少林地、草地的损失。

(2)对各种临时停放的机械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3)对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如临时住房、仓库、厂房等)在设计及建造时考虑其美观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1.9 生态保护措施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不在工地外砍伐树木。施工场地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来用途或恢复植被。

(2)在施工场地内砍树和清除植被工作前,征求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3)教育全体员工严禁打猎、捕猎及扰动野生动物;严禁野外用火;严禁下河捕鱼。若在施工场地内发现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请求指示,并遵照执行。

(4)在施工场地内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请求指示,遵照执行。

(5)在施工场地内标示出有特殊意义的树木以及野生动物生境,并且设置必要的围栏提供的临时保护,临时性保护措施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而撤消。

1.10 文物保护措施

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产。响应业主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在本标工程施工中,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来保护文物:

在现场发现的所有化石、文物,以及有地质或考古意义的结构物和其他遗迹或物品时,首先划定保护区,派专人保护现场,尽快通知监理工程师;执行监理关于处理文物的指示,并协助文物保护部门和考古人员搞好文物的挖掘、防护及保护工作,确保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对已建具有工程纪念意义的标志物进行保护。

1.11 卫生防疫措施

根据需要在项目部设医务室,设诊疗室和药房,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和常规医疗器械、药品、救护车辆,负责一般疾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意外受伤人员的抢救及紧急处理工作。

(1)对新进入施工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检疫,检疫项目为:(但不限于)肝功能、乙肝五项、胸透、肺结核、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在施工区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流行时,服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安排,为所属人员提供传染病预防药品或疫苗。

(2)加强施工区卫生宣传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工作。利用讲座、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免疫接种知识,提高施工区人群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保护知识,降低施工人群发病率。

(3)发放常见病的预防药,进行如乙肝疫苗类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4)服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监督检查,做好以下工作:

① 及时将施工区内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卫生离疫部门。

② 所属食堂办理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上岗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岗位培训证,上班时间必须穿戴白衣帽及袖套。洗、切、煮、卖、存等环节设置合理,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餐具用后随即洗刷干净,按规定消毒。

③医护人员全天候值班,对施工人员作定期健康观察和抽样体检,施工班组配备医疗急救箱及常用急救药品。在施工区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流行时,服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安排,为所有人员提供传染病预防药品或疫苗。

(5)施工现场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定期喷洒药物,严格控制“四害”孳生,服从业主灭蚊、灭蝇和灭鼠的统一安排。

(6)制定规章制度,严禁将生活垃圾弃置于江中、排水沟和自然冲沟。在办公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活动垃圾箱(桶)或固定垃圾

收集点,设置专职清洁员,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指定地点。

(7)定期对饮用水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查;

(8)在施工区、办公生活区设置的公共厕所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5-79)的规定进行设计和修建。指定专人定期对公共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并妥善处理粪便。

1.12 配合环保监理进行监查

积极配合工程环保水保综合监理的监督和技术指导,接受地方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监督,大力协助监理人及其委派人员进行施工场所的环境监察。对于检查中发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1.13 完工清场和撤离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根据按合同规定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对合同规定由我施工方负责养护的施工道路、永久建筑物以及要求保留的临时设施进行清洁,将损坏部分修整完好。在规定时间将人员和设备撤离。

文明施工措施

2.1文明施工的目标

通过我集团公司在以往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充分认识到文明施工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文明施工改变施工现场面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使施工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文明施工不仅可以促质量、保安全,而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文明施工注重规范,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严谨,减少了工、料、机无效投入的浪费;文明施工讲究工艺,减少了大量原材料的消耗。三是文

明施工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施工水平提高,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和国际接轨,尽快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项目针对本工程确定的文明施工目标为: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2.2文明施工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2.2.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工程开工的同时,组建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副经理亲自抓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对现场文明施工的直接管理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环境监察小组及质量安全部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工区、作业生产班组安全员同时兼文明施工监督员,负责本工区、班组的文明施工监督。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图。

图2-1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2.2 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

(1)建立创建安全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无积水,施工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离,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文明施工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文明施工意识,使文明施工逐步成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讲职业道德,扬行业新风

(3)在制定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时,一并考虑文明施工的要求,将文明施工的精神融汇于安全、质量的管理工作中去。

(4)由安全副总经理组织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部、办公室、机电物资部的有关人员制定文明施工的管理实施细则,每周由管理监督机构按实施细则进行检查并把文明施工检查情况在生产会上向各有关单位通报,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5)注重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科学组织施工。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及时整理、清理和保养,保证现场施工的规范化、秩序化。

2.3文明施工实施措施

(1)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成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对参与施工的队伍签定文明施工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创建美好环境。生产生活营地房屋建筑布置应合理紧凑、整洁美观;风、水、电、通讯管线布置整齐有序,尽量不损坏周围树木、植被以及河道,并在生活区进行花木、草坪绿化,创造优美、赏

心悦目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在生活区开辟宣传园地,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国家政策、施工技术和规程规范等;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如晨练、羽毛球、乒乓球、扑克、象棋等,严禁黄、毒、赌和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3)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进场材料停放、堆存整齐划一;对炸药、油料、化学药品等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专门堆放。

(4)生产及生活废水、废料应进行处理,做到“三个统一”即废水统一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排放,经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至规定地点。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均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受三无盲流人员。落实防范措施,做好防盗工作,及时制止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并报告公安部门,确保施工区域内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尊重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自觉遵守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搞好文明共建工作。

(6)正确处理与当地政府和周围群众的关系,并与当地派出所联合开展综合治安管理。

(7)施工过程中搞好“落手清”,对于完工的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清理、处理;

(8)工区内设置醒目的施工标识牌,炸药雷管及油库设立警示牌;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证明其身份的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姓名、职务、身份编号;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

(9)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凡下道工序对上道

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保护或覆盖措施。

(10)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做好标志,废旧器材及时回收。现场的的钢材、水泥等能入库的尽量入库,不能入库的进行上遮下垫、防雨淋、防日晒等处理措施。

(11)重要施工场地应设有操作规程、值班制度和安全标志。

(12)遵守当地政府的各种规定,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3)与其他施工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服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项目部文明施工考核标准

公司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进行安全与环保的管理。

以上文明施工考核标准将对项目部及施工班组进行不定时检查,并建立评分档案。当各大项分数扣完时,将对班组进行再教育,其他单项仍在总分里扣,并要求限期整改,如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整改完成,将实行500~1000元的经济处罚,如一次性检查评分不及格的,将实行1000~2000元的经济处罚,并进行再教育和限期整改,如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整改完成的,将停工整顿或解除劳动合同。造成重大事故或经济损失的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水电站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日

**水电站压力管道工程

厂房土建工程

编制单位:

环 境 保 护 与 保 证 措 施

****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丹巴县南街水电

站压力管道、厂区土建工程项目部

第9篇:动物保护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1.场地及大气的环境保护

1.1关于场地环境保护

⑴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⑵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⑶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⑸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⑹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⑺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2关于大气环境保护

⑴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⑵ 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⑶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⑷ 施工现场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⑸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⑹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2.材料及水资源的节约措施

2.1材料节约措施

⑴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⑵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⑶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⑷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⑸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⑹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2.2水资源节约措施

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不力。⑵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⑶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⑷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3.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3.1减少场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⑴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保护、哪些植物将被保护,并明确保护的方法。⑵怎样在满足施工、设计和经济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理和扰动的区域面积,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管线。⑶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用作仓储和临时设施建设,如何合理安排承包商、分包商及各工种对施工场地的使用,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搬动。⑷各工种为了运送、安装和其他目的对场地通道的要求。⑸废物将如何处理和消除,如有废物回填或填埋,应分析其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2提高场地空气品质

⑴制定有关室内外空气品质的施工管理计划。⑵使用低挥发性的材料或产品。⑶安装局部临时排风或局部净化和过滤设备。⑷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⑸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现场混凝土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⑺对于施工时仍在使用的建筑物而言,应将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并与通风措施相结合,在进行有毒工作时以及工作完成以后,用室外新鲜空气对现场通风。

3.3减少对噪声影响

⑴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不力。⑵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⑶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⑷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⑥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

4.文明安全施工措施

4.1场地文明施工

⑴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⑵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⑶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⑷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4.2人员安全措施

⑴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⑵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⑶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5.结束语

绿色施工是企业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必须重视及做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闫乃华.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耿延庭.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浅述[J].山西建筑,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