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遗传学回归现象精选(九篇)

遗传学回归现象

第1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公元1997年7月,英国政府将香港交还中国,结束鸦片战争(1840-1841)以来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统治。香港“回归”是20世纪末的世界大事,也是中国再次崛起的讯号。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中国政府承诺“五十年不变”。

这两场政治事件相隔八百七十年,除了各自见证时代兴亡的意义,似乎难以引起更多关联。但历史和记忆的千丝万缕,哪里是“宏大叙事”所能完全涵盖?借着书写形式的实验,前现代与后现代、南渡与回归,末世与盛世可以形成奇妙的对话,也凸显历史、叙事、虚构间的辩证关系。

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香港作家董启章的《梦华录》、《繁胜录》就是这样的例子。《东京梦华录》追记北宋覆亡前汴京的一晌繁华,早已成为此类写作的经典。董启章则在“回归”前后,以《东京梦华录》作为蓝本,为香港的未来预先写下一系列备忘录。{1}董启章故事新编,自然不乏后现代式的谐仿意图,但比起一般游戏之作,他显然对历史――不论过去与未来――更多了一分深思。他的作品不仅观照世纪末香港现象,也对《东京梦华录》的时代氛围投射新的认识。

董启章承袭了孟元老的汴京想象,打造了他的V城――维多利亚城。这是他心目中的香港,却比现世的香港更为靡丽魅惑,因为它有千年古都汴梁作为衬托。无论就崛起背景和历史位置而言,汴梁和香港都截然不同,董启章却看出其间诡异的重复性。靖康之变以后,汴梁的繁华一去不返;回归以后的香港号称“五十年不变”,但之后呢?从汴梁到香港,由绚烂到寂灭,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仿佛一场“华胥之梦”。由“城市考古”进入历史记忆的现场,这是董启章叙事的开始。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绍兴十七年(1147),作者孟元老背景不详,但就其自叙,我们得知他在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1125)居于汴梁,靖康之变后流寓江南,遂终老他乡。南渡以后,孟元老遥想汴梁二十三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的生活,不禁有了恍若隔世之感。他于是援笔为文,记录汴京风物点滴:“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2}

《东京梦华录》借文字所要留驻的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经验,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汴梁曾是上一个千禧年间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盛况空前。世变之后,对避居江左的人士如孟元老等,回忆昔日时好景成为日常生活的仪式。然而只不过二十年间,汴梁的印象已经开始模糊,后生之辈对这座城市的往事或流于道听途说,或者甚至无所关心。{1}孟元老的忧伤因此是双重的,他对已经失去的汴梁固然怀抱不堪回首之情,对行将失去的汴梁记忆更有着触目惊心的焦虑。在一切终将陷落于虚无的阴影下,他转向书写,借以寻求留存记忆、救赎时间的方式。

《东京梦华录》共十卷,所述汴京景物包括京畿城池河道桥梁建设、皇宫内外官署衙门、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几乎无所不包。全书细腻琐碎,并无微言大义可言,但唯其如此,我们反得自物质生活的点滴流洗,遥想当年士子庶民的耳目口腹之乐、犬马声色之娱。这些官能的震颤也许浮泛得很,但往往成为追忆似水年华的最佳门径。我们可以想象曾有多少像孟元老这样的人士,流寓江左,午夜梦回,不胜欷,“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孟元老的白描手法巨细靡遗,已经迹近百科全书式的叙事奇观。因此,《东京梦华录》提供了北宋城市生活史、社会史的第一手材料,有关研究不胜枚举。相形之下,此书连锁叙述和记忆的方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伊永文教授近年提出“梦华体”文学的观念,试图重新建立《东京梦华录》的文学坐标。{2}所谓“梦华体”的源头约有两端。一方面,中国传统叙事里以虚无缥缈的梦境投射现实人生的不足原就其来有自;孟元老所援引的华胥之国就是典出《列子》。除此,从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到唐代的《枕中记》、《南柯太守记》,都有脉络可循。另一方面,对(广义定义的)城市书写可以上溯到《诗经・小雅・斯干》,到了汉代,《蜀都赋》、《洛阳赋》、《东京赋》、《西京赋》等已经蔚为大观。之后的城市写作,有的记录风土民情(《风土记》),有的见证生活世态(《洛阳伽蓝记》),而唐宋笔记传奇的记载更是多彩多姿。伊永文指出,《东京梦华录》承袭了这些资源,又灌注了独特的庶民意识,因此,创造了一种“以俗为主……韵散相间、短小清新、上下通晓、亦庄亦谐”的“梦华体”。③

“梦华体”的观点提出以后,学者如郑继猛、霍有明等在其上继续做出观察,指出孟元老的叙事看似散漫,但却能“以点代事”、“以时代事”,或逼近审视,或纵观全局,铺陈出庞大繁复的时空动线,使得汴梁生活跃然纸上。{4}作者将生命百态、四时节庆融入自己的情感之间,形成一种神话式的循环,用以和现实历史的大陷落抗衡。李敬泽则从现代文学观点思考《东京梦华录》与卡尔维诺 (Italio Calvino)、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西方作家、批评家城市写作的关联性:“那座名叫东京的大城不像是伫立在某时某地,而像是由词语精密复杂地堆砌,这位建筑者是个疯狂的家伙, 他就像卡尔维诺笔下向忽必烈贾汗讲述远方城市的马可・波罗,让一座城市在符号的坚硬光芒中呈现。”{5}

但“梦华体”真正的吸引力还是在于孟元老面对历史与城市的姿态。他不动声色,却写尽声色之极;而他笔下的繁华靡丽不论如何眩人耳目,却终于归向空虚失落。《东京梦华录》的底蕴是关于事后――或后事――的美学(aesthetics of posterity),悼亡伤逝的动机挥之不去。孟元老之后,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到晚明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余怀的《板桥杂记》,从晚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涤浮道人的《金陵杂记》到现代陈定山的《春申旧闻》、梁实秋的《故都忆往》都有意无意地延续了“梦华体”叙事,艳说旧事,神游故地,形成正史以外重要的叙事传统。

在迤逦的“梦华体”叙事长河里,董启章的《梦华录》、《繁胜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董启章1967年生于香港,1992年初次发表作品,二十年间已经跻身海外华文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比起上述“梦华体”作家,董启章其生也晚,但是在步武孟元老的写作风格上,他却堪称亦步亦趋;从《梦华录》、《繁胜录》等书名到书写形式无不刻意与《东京梦华录》相呼应。董当然不只是有样学样而已,他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寄托。香港曾是上个世纪末华人世界最繁盛的城市,犹如千年以前的汴梁。但“回归”为香港前途带来空前阴霾,所谓九七“大限”成为当时无数香港人的恐惧。董启章生于斯、长于斯,对这座城市的命运自然心有戚戚焉。他选择《东京梦华录》作为重写的对象,借此喻比的用心不问可知。

然而,有心的读者稍加对比,就会发觉孟元老写东京和董启章写香港的差别。首先,汴梁是北宋,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一个是皇权一统天下的所在,一个是丧权辱国的焦点,政治地理的分歧何其之大!其次,从时间观点而言,《东京梦华录》凸显南渡之士的遗民情怀,充满黍离麦秀之思,而董启章的书写却将眼光投向未来,为香港“回归”五十年后的陆沉预作描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政治的“不正确”,也更是时间过去和未来次序的错乱:过去的完而不了,未来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更重要的是,《东京梦华录》是孟元老汴京经验点滴的记录,一向被视为具有可资征验的史实性;董启章的《梦华录》、《繁胜录》则摆明了是戏拟之作。如此,汴梁和香港的意义仿佛就被悬置在历史和虚构的两极之间。

这些观察所导致的理论问题以下将依序说明。我们首先须对董启章《梦华录》、《繁胜录》作进一步了解。这两部小说是董启章书写九七香港的四部曲“V城系列”中的两部(《地图集》[1996];《繁胜录》[1998];《梦华录》[1999];《博物志》[尚未出版]),顾名思义,分别以《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为对应。但这两部南宋城市笔记书写的对象其实不同:前者缅怀汴梁,后者则是南宋首都临安生活回想。我们因此要问在什么意义上董启章将他们混为一谈。在《繁胜录》的序言里,董启章说明他的叙述其实源于“V城大回归时期”刘华生所撰之“本地城市风物纪录”:《梦华录》。但刘的《梦华录》已经散失,《繁胜录》为后起之书,即于“‘大回归五十年’由‘V城风物志修复工作合写者’、‘大回归时期新生代’维多利亚、维朗尼加、维奥娜、维慧安、维纳斯、维真尼亚及维安娜七人”,“‘于文献堆填区发掘出刘华生的稿件,经过重组和校正’,整理出‘第三代的梦华录’,也就是《繁胜录》了。”{1}

换句话说,如果《梦华录》是“大回归”的招魂之作,《繁胜录》则是2047年――“回归”之后五十年――后设、衍生出来的招魂之作的招魂之作。董启章看来后现代的可以,却点明了古今“梦华体”叙事一脉相承的征候。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苏州、扬州、南京、北京、上海……如此香港就是另一个欲望与梦想错置的空间。

《繁胜录》分为三卷,每卷各有七章。卷一写V城的地理形态、制度建设;卷二写城中饮食娱乐、日常生活;卷三写四时节庆、仪式风俗。董启章仿《东京梦华录》的实录叙事,罗列各样细节不厌其详,形成百科全书式的奇观。论街道有油街、琴行街、书局街、糖街、雪厂街、庙街、西洋菜街、英皇道、太子道、皇后大道……;政府机关有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注册署、社会福利署、拓展署、拆毁署、税务局、渔农处、海事处……;酒楼食肆有幸运、好彩、叙福、嘉爵、君豪、天天、华园、港威、雅苑、通泰……;论风月行业有伴唱妓、伴舞妓、拌酒妓、按摩妓、蒸汽妓、冲凉妓、手触妓、鼓吹妓、舌尖妓、吞吐妓……;论民众有坐街人、游街人、跑街人、吻街人、摸街人、扑街人、撞街人、说街人、笑街人……

在董启章笔下,V城是个城墙之城,也是城中之城;是酒楼之城,也是傀儡之城;既庆祝端午中秋,也不忘复活圣诞。除此,他又介绍刘华生《梦华录》抒情的断简残篇,以及大回归时期新生代《梦华录》修复者的所见所思。如此产生的多声部叙事对话贯穿古今,本身就是众声喧哗的表现。

董启章的记忆游戏并不就此打住。在出版《繁胜录》以后的一年,他又写出《梦华录》,以九十九篇笔记小说尽情挥洒世纪末物质文明的奇技淫巧,并由此折射香港人事的浮光掠影。照道理说,《梦华录》应该是“大回归叙述者”刘华生的佚文,如何失而复得,董启章并没有交代。他仿造笔记体小说,写日剧偶像、应时潮货、电子产品、时尚品牌如何支配世纪末香港生活,闲闲数笔却能穿透事物表里。尤其他在貌似写实的文字上突然点染奇幻色彩,使得小说陡然有了志怪的向度。穿了Red Wing跑鞋的孤独少年不断奔跑到世界以外;沉迷深田恭子主演的《Colors》的女孩情到深处,患了色盲;Depsea Water仿佛是旷男怨女的云雨菁华;Temporary Tattoo让肉身伤痕成为了无痕;真品的Prada人人认为是冒牌;最新IMAC散发穿透幽冥的魅力。但日光之下无新事,V城市民见怪不怪,一切的变异不过是寻常人生。

由此,我们回到董启章创作的初衷:城市、历史和虚构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他所言,董启章不愿只着眼于他的书中如何描写城市景观,更要“反过来把城市视为观看的方法”{1}。他的V城书写虽然以中国古代城市笔记为模式,但以城市为观看世界这一点,却又接近西方传统:“希腊以城邦为政治单位自不待言,罗马帝国是由罗马城所统治的帝国,而圣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实为天国的隐喻,与‘世俗之城’(人类世界)成为对照。……而V城,历来就是以‘城’的方式存在。此‘城’实是中西两种城市观的合体显像。”{2}所以,《繁胜录》、《梦华录》尽管脱胎于中国古典,其实董启章带有现代作家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本雅明的深刻影响。这和上述李敬泽由《东京梦华录》联想这几位西方大师有了微妙的对应。

推而广之,作为一种历史发生的现场,城市汇集川流不息的人世活动,千变万化的政经现象,文化、建设和想象的永恒张力,已经有了虚实交错的能量。用城市史专家慕佛尔得(Lewis Mumford)的话来说:“城市就是社会行动的剧场”;所有发生的事件“无非使得这场社会剧演出……更有看头,就像舞台一样,设计精良,强化、勾勒演员的千姿百态,以及戏剧的行动。”③

鉴于香港本身的历史背景,董启章更得以发挥城市如戏剧的意义。十九世纪中叶香港因缘际会成为英国殖民地,由此兴起。香港的发展仿佛无中生有,原来就充满传奇意义。但董启章明白,不论作为殖民地,还是行政特区,香港的历史只能假手他人,香港人只得逢场作戏。你唱罢来我登场,在戏拟的――虚构的――过程里,这座城市的身份反而变得分外真确。

在这层意义上,香港和汴梁可以相提并论,成为董启章观看世界的方法。千年华胥之梦不只是汴梁和香港的命运,也是所有城市的命运:“虚构(fiction)是维多利亚城,乃至所有城市的本质;而城市的地图,亦必是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的小说。”{4}孟元老写作《东京梦华录》是为了抗拒遗忘,董启章却拒绝将“遗忘”本体化,而视之为创造性的回忆――重组过去,想象未来――的起点。城市,不论是汴梁,还是香港,正是呈现建构与虚构、记忆与遗忘的舞台。这也是董启章对“梦华体”在另一个千禧年的贡献。

“梦华”二字,应是世界上所有曾经光辉一时的城市的终极归结。梦之必破,华之必衰,似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可是,当时间在写作中成为永恒的运动,过去与未来即成就于当下。梦未必虚,华未必堕,一切经验,一切存在,一经集之、录之、志之,就可以脱离单一的时空,成为无限衍生和延伸的世界。{5}

《东京梦华录》写于南宋初年,以汴梁的繁华盛世对照北宋皇朝的覆灭,孟元老从世俗观世变,从繁胜见虚无,不论题材形式,都是遗民叙事的重要典范。董启章的《梦华录》、《繁胜录》既然刻意模仿孟元老和西湖老人的写作,似乎也呼应这一遗民意识。但如上所述,汴梁和香港在政治历史上的地位其实大不相同。汴梁的失陷象征大宋的覆亡,宗室百姓的南渡带来国仇家恨的创伤。香港原来是英国殖民地,也是近代中国积弱不振、屈服于西方帝国势力两大威胁――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具体表征。果如是,九七“回归”意味着香港重投祖国怀抱、回归正统的契机。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刻,何以香港作家如董启章却写出了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梦华体”叙事在这两部作品中透露的遗民意识因此必须重新思考。遗民一词,原泛指“江山易代之际,以忠于先朝而耻仕新朝者”{1}。作为一种政治身分,遗民的传统可以上溯到商朝。{2}中古时代朝代兴替,但尽管忠义之说未尝稍息,事二姓、称降臣,而天下不以为耻的例子也所在多有。③论遗民论述的形成,仍在宋代以后。{4}宋室覆亡后,遗民文人无以为继,反而激发出文艺上的突破。“梦华体”重要的实践者周密(1232-1298)所作的《武林旧事》有言:“及时移物易,忧患飘零,追详昔游,带入梦寐,而感慨系之矣。”{5}遗民论述的高峰出现在明末清初。当时孤臣孽子的作为可以归纳出如下的方向:他们或另立共主,企图恢复旧业(如郑成功,张煌言);或退隐山林,追怀往事(如张岱);或皈依宗教艺术,寻求度托(如石涛,山人);或醇酒美人,自暴自弃(如冒襄);或著书立说,省思文明存亡绝续之道(如顾炎武,黄宗羲)。其中,张岱等的怀旧之作呼应了孟元老的心声。

到了20世纪的中国,强调忠君保国的遗民意识理应随着“现代”的脚步逐渐消失。然而,每一次的政治裂变,反而更延续并复杂化了遗民的身份以及诠释方式――遗民写作也因此历经了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的洗礼。我曾以“后”遗民写作的生成和影响谈论当代文学。我认为遗民指向一个与时间脱节的政治主体;作为已逝的政治、文化的悼亡者,遗民的意义恰巧建立在其合法性及主体性摇摇欲坠的边缘上。后遗民的“后”颇有自遗民论述的窠臼解放之义。但事实不然。如果遗民意识总已暗示时空的消逝错置,正统的替换递嬗,后遗民则可能变本加厉,宁愿更错置那已错置的时空,更追思那从来未必端正的正统。{6}

我认为,如果以往“梦华体”叙事建立在遗民文学的基础上,董启章的V城书写就开拓了“后遗民”的风格。他既然无视大历史离散和回归的逻辑论述,他的《梦华录》与其说是“怀旧”情绪的展现,更不如说是推“新”出“陈”,发明一种“过时的美学”(an aesthetics of outdatedness)。{7}后遗民的逻辑最极致处竟能无中生有,串连出一个可以追怀或恢复的历史,不,欲望,对象。当历史被架空后,“‘过时’或‘不合时宜’,似乎比‘适时’、‘合时’更有意义”。{1}而所谓的“过时”也不过就是几年之间的事情,何以竟有了天长地久的错觉?历史记忆和当下体验成了奇诡的一体两面。就此,我们要说“后遗民”的“后”不仅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而不了。“遗”可以指的是遗失,也可以指的是遗“留”。如果遗民已经指向一种时空错置的征兆,“后遗民”是此一错置的再错置,但同时也成为对任何新兴的“想象的本邦”最激烈的嘲弄。

董启章不是20世纪末唯一将“梦华体”嫁接到“后遗民”小说的作者。台湾的朱天心(b.1958)、旅美的张北海(b.1936)、大陆的贾平凹(b.1952)都有作品足供我们思考。朱天心出身眷村,作为外省第二代作家,她面对90年代气焰日盛的本土主义有不能已于言者的疏离抑郁。而昔日所信奉的伟人已逝,主义不在,更使她怅然若失。她苟安于台北,实则有若游魂,在失忆与妄想的边缘游走,找寻历史的渣滓。1997年朱写出《古都》,以充满感伤的眼光回顾她成长的台北城。《古都》中貌似朱本人的中年女作家自日本回来,发现如果以一个伪东洋客的眼光重新审视台北,她所熟悉的城市居然出落得如此陌生,乃至恐怖。凭着一张日据时期的地图,她漫游世纪末台北的大街小巷,所见种种景观,从西门町到江山楼,从大稻埕到淡水河,无不寒碜丑陋如废墟,而亚热带草木花树仍在街头巷尾兀自蔓延。

朱天心仔细记录一切,几乎到了琐碎冗长的地步,但就像孟元老一样,笔下自有一种真情流露。《古都》的潜文本是川端康成的《古都》。但比起川端笔下那古雅典丽的京都,台北是一座忘怀历史、背弃记忆的城市,以致连孤魂野鬼都无栖身之地。《古都》成就了朱天心特有的后遗民书写的风格。朱之为“后遗民”,因为她所生存的世纪如此“民主进步”,何来故国前朝之思?当岛上的民主运动开花结果,摆脱了各种名堂的外来统治,终于“站了起来”时,朱天心者流退向历史暗角,兀自啃啮着世变后的苦果。她的书写充满了时不我予的尴尬。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但也正因为去古已远,她看似不合时宜的张致惶,反而引人三思。

张北海的《侠隐》(2000)以1936年到1937年的北平为背景,敷衍了一则侠义奇情故事。张北海生于1936年,恰是《侠隐》故事发生的那年。1949年他随家人离开大陆,之后赴美留学就业,定居以迄于今。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他的北平经验仅止于少年时期。但这座城市已经让他难以忘怀。1949年之后移居海外的前辈“老北京”作家像唐鲁孙等怀念往事无常,于是有了惊梦之叹。张北海则反其道而行之,正准备要悠然入梦。北京的繁华,他“原来”就已错过,既然如此,他反而得以大肆发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奥妙。何况世纪末的北京又经历了一轮新的大建设,或大破坏。在一片拆迁更新的工事中,蛰居海外的作家却怀着无比的决心,要重建京城的原貌。

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悼亡伤逝的情绪,而是文字的再现力量。除了怀旧,他更要创造他的理想城市。在这里,回忆与虚构相互借镜、印象与想象合而为一。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张的主角回到北京,由秋初到盛夏,度过四时节令,遍历食衣住行的细节。张显然参照了大量二手资料,自地图至小报画报、掌故方志,巨细靡遗。他的角色特别能逛街走路。他们穿街入巷,干面胡同、烟袋胡同、前拐胡同、西总布胡同、月牙儿胡同、王驸马胡同、东单、西四、王府井、哈德门、厂甸、前门……,所到之处,旧京风味,无不排闼而来。张北海如此怀念、书写北京的方式,识者或要不以为然。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就是“他的”“后遗民”故事?出虚入实,他的北京不乏人情世故之美,也无从避免已经和将要发生的忧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北京仍然拥有自己的传奇。他不再苦苦追忆那失去的盛年,反而能仔细咀嚼北平宜古宜今的都会魅力――一种最特殊的现代性。

陕西作家1993年的《废都》曾因描写引起巨大轰动,但我们多半忽视他对城市所的特殊情怀。西安曾是十三个王朝的。相对于汉唐盛世,今天的西安只能成为废都。即使如此,这座城市魅力无穷,不只可见于各代文物遗址,也可见于饶有古风的日常生活。然而,贾平凹写出的《废都》却要让读者吃惊。小说里的西京时至今日早已是五方杂处、怪力乱神的所在。在这座灰暗郁闷的废都里,杨贵妃坟上的土滋长出花妖,青天白日里出现了四个太阳,市民生活毫无章法可言。一群好色男女正在陷入无穷尽的迷魂阵中,但就是也偷得磕磕碰碰。评者因戏言,“颓废是颓废,可是土颓土颓”{1}。

西京杂沓苟且的乱象可以视为当代中国具体而微的现象。但贾平凹的眼光要远大于此;他会说西京之废,非自今始。千年以前当汉唐帝国式微时,它的倾颓已经开始。西京的居民坐拥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却在某个接榫点上错过了历史的因缘际会,成为内陆的黄土文明传统的遗民。正因为西京如今连颓废也失去了传承,成为“土颓土颓”的,它所显现的历史的怅惘,还有它承受的时间的断裂,才更令人怵目惊心。一切曾经有过的繁华──包括最世故的颓废──怎么就没有了?西京就在这样“囫囵囵”的状态下体现它的后遗民意义。

以上这三位作家背景各有不同,但在现代中国历史板块变动之际,他们都有了身世之感。他们将自己定位在主流之外、之后,或托喻、或自白,他们写出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感触。“梦华体”之所以对他们有意义,因为他们各自就一座城市――台北、北京、西安――堆砌、罗列、感受各种物质生活的材料,企图从最基本的感官经验中,建立历史想象,并且一任有情的主体穿梭其中。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解构了“梦华体”,因为他们质问历史传承的天命必然,并且思考记忆的虚构本质。

比起这三位作家,董启章走得更远,他的文字实验也更激烈。他坚信香港既然是以城市形态浮出历史地表,也就没有向任何正统国家论述输诚的必要。如上所述,他将城市和虚构紧紧联合一处,以城市涌动的欲望想象,无尽排列组合的空间,挑战历史大叙述。他将香港一面与历史都会汴梁相接轨,一方面又视之为网络上的SimCity的现实倒影。{2}一个是已经过去的城市,一个是正在(虚拟情境中)发展的城市;一个是公共空间的显现,一个是想象空间的延伸。但诚如董启章指出,既名为城市,两者都暗含了灾难、劫毁的历史意识。如何进一步厘清、拆解这一历史意识,赋予宿命以外的意义,就是董的“后遗民”叙事策略了。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董启章已经推出《地图集》,俨然要为大限将到的香港重溯前世今生。全书体例混杂,以假混真,集文献图录,逸事新闻于一炉。书内按理论、城市、街道、符号四辑呈现;这四辑与其看做是四类文本(texts),不如说是四层位置(sites),或互相渗透,或互不相属。由此建立的驳杂的立体史观,自然与线状的历史大异其趣。看看“错置地”(misplace)、“非地方”(nonplace)、“多元地”(multitopia)这类专有名词的解释,或是裙带路、雪厂街、爱秩序街等来龙去脉,都不禁让人发出会心微笑。卡尔维诺、布赫斯等人的影响在在可见,而福柯 (Michel Foucault)有关“异质地”(heterotopia)的特征尤其可以参考。③

《地图集》的副题,《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一个来自福柯的灵感(“考古学”; archaeology)。董启章要以小说家的特权为香港挖掘――或建构――她的身世。在众多空间形貌的交错间,香港的存在原就可疑,也就无所谓的出现与消失。它只是延伸,在权力配置图中延伸,在建筑蓝图上延伸,在文学天地中延伸。“永远结合着现在时式,未来时式和过去时式……而且虚线一直在发展,像个永远写不完的故事。”{4}香港成为他想象历史的隐喻。

到了《繁胜录》,董启章的“城市考古学”更是变本加厉。它采用了未来完成式的写法,透射大回归五十年以后V城的林林总总。这座城市仍然喧哗璀璨,但令人隐隐不安。这是一座架空之城,大回归以前的建设和记忆早已沉没海底;一座通道之城,熙来攘往的人群永远在过道上生老病死;一座影子之城,酒楼茶肆的喧闹遮掩不住鬼影幢幢,举目所见,包括桌椅门窗,可能都是物化的“人肉傀儡”。一切的祭祀礼仪无不有模有样,却又似乎只是行礼如仪。

董启章并无意“唱衰”香港,而是希望借虚构――作梦――的力量,重新发明,以及发现历史。“未来的考古学”并非预早宣布结局的宿命论,它是把结局当成新的创造起点的辩证法。把未来当成已然的事实,把过去变成未发生的可能。在期待和怀想的双重运动中,时间去除了那单向的、无可逆转的、无法挽回的定局性,成为了潜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经验世界。{1}是在这一关口,记忆与书写形成微妙的拉锯。前面已经谈过“遗”修辞术。“遗”是失去,是后无来者,但“遗”也是流传,是存亡绝续。藕断丝连的欲望油然兴起,想象的乡愁开始蔓延。

最后来到《梦华录》。借着对上个世纪末各种生活形式、品牌、发明的摩挲、解析、遐想,董启章惊叹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如此相与为用,不断创造新的奇观。《梦华录》仿真笔记小说,却能别有所见,而且透露抒情特色。就此,正宗左翼学派的论著可以斥之为商品拜物,异化之极,但董启章认为在人与物之交汇点上,总有灵光闪烁的契机,甚至带来生命启悟。“在这样的物欲横流中,不一定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这当中涉及一种‘物品的个人用法’也几乎是把大量生产的,非人的商品化为己用,成为独特的生命体验印记。”{2}更进一步,“城市”为一巨大的“人为物”及其中的物的总体呈现,又必然通过人的生存其中才能确立及延续其存在及其价值意义。③在这个意义上,《梦华录》就是对这样的城市物种演化的记录;董启章成为不可思议的“唯物论”也是微物论者。

《梦华录》只是董启章书写香港物质文化史的开端;另一本尚待出版的《博物志》,顾名思义,可以想见他的企图。在新世纪里,董再接再厉,写出《天工开物・栩栩如生》(2003)里他诉诸“天工开物”那种人定胜天、开“物”成务的知识论,提倡时间的“繁”史而非简史。而“物种源始”所指向的源头,与其说是正本清源的源头,不如说是多重缘起的源头。《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以董虚拟的家族历史为背景,回顾一代香港人从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如何胼手胝足,造就了岛上日后的繁荣;另一方面,他以叙述者个人从七十到九十年代的成长经验,点明后之来者开枝散叶的发展。乍看之下,董启章似乎在写标准的家史故事,但他的作法不是塑造人物以为历史的铺垫,而是突出“人”与“物”,从两者之间或平行衍生、或交相为用的过程,看待(香港)历史主体生成与创造的关系。

董启章介绍了十三种器物――收音机、电报、电话、车床、衣车、电视机、汽车、游戏机、表、打字机、相机、卡式录音机和书――来展现人与物共相始终的历程。这些器物如此平常,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而叙事者要提醒我们的,恰恰是这人和物两者之间相互发明、习惯成“自然”、虚构成历史的过程。{4}

第2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关键词】黎紫书;《简写》;文化追寻;身份认同

《简写》是马华作家黎紫书于2009年出版的一部微型小说集,其文章皆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传达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注。作为一位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身上背负着双重文化,一方面她无可避免地接受了异地风俗的影响,这是一种显性存在;另一方面则是隐藏于她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之根,这是一种溶于血液的固有存在,无法抹杀。正是由于这两种文化的同时存在,才使得作家在异域创作中时时流露出浓浓的乡情。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简写》的思想内涵,来探寻生活在异域文化中的华人作家对故土文化的追寻历程及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

一、传统遗失的嘲弄

耳濡目染的南洋文化必然成为黎紫书的书写对象,但深藏其内心的中华文化自然而然的蕴含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文化乡情,《简写》恰是最典型的代表。作者有意将南洋文化背景转化,它在简短的书写中,透露出对渐行渐远的文化传统的追寻,在忧郁的笔调下流淌出感伤的文化乡情,在平淡的书写中传达对遗失的情感认知的批判。

《遗失》讲述的是一个行人看到有人偷走女孩的导盲犬,但却因不忍而没有告诉苦等的女孩,故事简单却耐人寻味。女孩丢了导盲犬,两个偷狗的人却丢了良心,平淡的叙述传达发人深省的问题。难道这就是作者所寻找的故土情感?难道她日夜留恋的竟是这种道德败坏?当然不是,作家所寻求的恰是与之相反的传统美德,她以“遗失”为主题来引发对母体文化的思考,试图表达隐藏于内心的对故土传统的依恋,现在所“遗失”的正是曾经拥有过的,这也从侧面证明蕴含于作者情感之中的乡土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种固有存在,对黎紫书来说,那是植根于血脉中的情感因子,故其文章处处流露出若隐若显的文化乡情。她对遗失的道德、公平正义等文化传统加以嘲讽,所有这些“遗失”都是文化传统丢失的先兆,对母体文化遗忘的反映。在这些正在遗失的美德中,使作者更焦灼的是对故土文化乡情的淡忘。作者试图通过那些“遗失”来警示人们勿忘母体传统,如《今天不是周三》以老瘸的认知“看来还是周三好,周三的鸡蛋好,人好,”1《春满乾坤》中的两位老人试图用味道留住儿女,“味道是人类最后的记忆”,但连这最后的记忆也消失了,他们甚至连口中的“福满门”味道都忘了,遗忘亲情的悲哀最易引起共鸣,作者正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人们的反思。

二、探寻挽回之路

黎紫书在批判传统遗失时,也试图找回失去的乡土文化,《简写》中清晰地记录了其中的艰难,最终挽回遗失的文化传统的希望成为无尽的失望与悲哀。《看守员老Q》开篇便是渎职会,在同事眼中,一个耿直到极点的人怎么会渎职呢?原因在于老Q在地震时,为救一个孩子而没有去抢救馆里的文物,所有文物都成废墟。表面上老Q确有渎职罪,但纪念馆的存在与否对外人来讲有何不同呢?他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价值,纪念馆的存在对他们而言形同废墟。老Q之所以去救孩子而放弃纪念馆,主要是他认为保护孩子也就等于保存纪念馆,只有这个有“慧根”的孩子没进过纪念馆也能知道里面的文物,因此老Q坚决不认错,他始终认为自己做了最正确的事。作者在老Q的行为中看到了希望,但挽回终究已无可能,老Q最终还是因渎职获罪,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这也是真正的悲哀之处。

《简写》中的很多文章都流露出令人心碎的拯救与希望,《春满乾坤》中的老人,试图用“味道”留住儿女的刹那温情,《失踪》中的小李逃离现实,去网络中寻找“虚拟法庭”的公正,《杀人者》中的老郝用“以命抵命”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人格,所有这些行为在众人眼里不过是笑料罢了,谁又知道其中的悲哀?文本给读者些许希望,但更多的是无尽的悲哀。难道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坚守曾经的美好吗?只有在那些所谓的罪人身上才能找到曾经拥有的传统美德吗?那些本应传承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真的已无立足之地了吗?黎紫书的《简写》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思考。

尽管作者有无尽的悲哀与无奈,但她没有否认乡土传统的存在,正如《回家》中的犯罪嫌疑人,夜不能寐,直至途中回望故乡,他那颗漂泊无依的心终于获得安宁,作者意在说明乡土传统是永远的心灵皈依之所。

三、乡土文化的追寻与身份认同

华裔作家远离中国本土,在异域文化中他们更能体会到母体文化的存在,因此乡愁写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作家文化身份的错综复杂使得作品具有了浓郁的漂泊感,同时又夹杂着淡淡的归乡情绪,他们试图为自己确定另一个身份,即文化身份。美国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雷尔认为文化身份有两种存在,其中一种是隐藏在表面的“自我”之中的一种更为深厚的、集体的“自我”表现,这种“集体无意识”源于我们共同的历史文化。对于华裔作家而言,这种文化身份的存在使异域漂泊者获得一个稳定不变的定位,不必因具有外国国籍,又有中华文化传统而难以定位,他们摆脱了永远都是“外乡人”的噩梦。

《简写》的文化追寻过程其实也是作家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无论是批判还是挽回,无疑都说明一位华裔作家对母体文化的承认,对自身身份的确认。《归路》中报失的老人被报失,老人失踪是因为他回家的路被铲除,《街景》中姚小莉由清丽单纯到浓妆艳抹,而“我”也由当年的见义勇为变得懦弱,《遗失》中的“他”尽管可以改变现实,但却无动于衷,只是庆幸“自己从来不吃狗肉”,作者在批判或追念那些失去的文化传统时,其实也是在证明自己的文化存在,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那些逝去的或被怀念的文化给予作者以文化归属,使作者找到了永不变迁的身份定位,不必承受“外乡人”的困扰。

综观整体,《简写》与一般的华裔小说有所不同,行文中存在的南洋生活背景让人难以发觉,却处处充满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这或许是作者有意将南洋风俗文化淡化,也可能是由作者生活环境变化所致,但无法否认的是文本所流露的文化乡情。作者以他者的眼光考量曾经的故土,怀念着遥远的乡土文化,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因子是溶于血液的,是无法抹去的固有存在,也正是这种文化因子的存在使作者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身份,皈依母体文化。

结 语

黎紫书的微型小说集《简写》以简洁的笔调,传达了浓浓的文化乡情,作品一方面对那些遗失传统的人加以嘲讽,试图挽回那即将逝去的乡土真情;另一方面,文章所呈现的文化追寻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她找到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摆脱了“外乡人”的身份,从此具有了文化归属。小说集《简写》所呈现的乡土气息实际上也是每位华裔作家所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文化传统不会因地域间隔而中断,这种文化归属永远都不会消失,因而,他们的作品必然会或隐或现的呈现出浓浓的文化乡情。

【参考文献】

[1]黎紫书:《简写》,有人出版社,2009年。

[2]王鹏兆、潘碧华:《时空跨越:中国文学的传播和接受》,马来西亚中文系,2009年。

第3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关键词] 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影响因素;中国香港皇后码头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4一0046―05

1 引言

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理应在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内地普遍存在的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导向下,当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政府往往会优先发展经济而忽视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导致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中的“政府失灵”。理论上,公众参与决策被认为是避免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中“政府失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实践中,由于中国内地长期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无论是政府和社区,公众参与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公众参与的成功案例更为少见。那么,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公众参与,又如何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拟以近来在中国香港发生的公众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为案例,从参与主体――公众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 文献回顾

一般认为,现代公众参与制度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西方新社会运动(New Social Movement)或多元化运动(Pluralist Movement),至今西方有关公众参与的研究成果积累颇多,但直接研究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文献则相对较少。英国学者本窦伯瑞(Pendlebury)和汤恩森德(Townshend)较早地关注了遗产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强调公众参与遗产地保护的必要性,并通过调查分析了公众参与遗产地保护的相关问题,其中涉及了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深入。美国学者克劳福德(crawford)对美国州立公园设立过程中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明确指出了公众参与的效率受到参与目标、意见输入和决策过程、信息通道、团体参与、参与者特点、管理机构态度、资源与资金支持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涉及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见于不同领域的公众参与研究文献中。归纳起来,这些因素包括认识论、社会经济结构、参与的层级和地区因素、教育的改革、技术等。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研究成果都是基于西方式民主的前提,虽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则有待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公众参与的研究近些年才兴起,大多是对西方理论的整理与经验的总结,且集中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领域,汪明林和刘旺、叶正洪、马洪雨等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总的来看,国内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在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领域,中国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需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但已有成果囿于西方理论的借鉴,尚缺乏本土案例研究的佐证。因此,笔者拟以中国香港市民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主要因素,以为中国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3 研究案例与方法

3.1 中国香港公众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

香港皇后码头(Queen's Pier)位于香港岛中环爱丁堡广场,毗邻香港大会堂,面对维多利亚港,因处于皇后像广场之前而得名。现存码头建于1953年,是香港唯一一座既向市民开放,又举行重大官方仪式的公众码头。皇后码头因见证了香港近展史的变迁,而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为一级文物建筑。2007年初,中国香港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开始进行中区填海第三期工程项目,皇后码头因此将被拆卸,由此引发了持续数月的中国香港公众参与保留皇后码头的事件。

其间,包括学术界、文艺界、传媒界、民间团体、青年学生等香港各阶层市民采取了各种方式参与保留皇后码头的活动。主张文物保护的专家教授以一提交建议的方式,文艺界人士通过刊登广告的方式,传媒界人士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民间团体以组成“公民社会”发表宣言的方式,青年学生更策划了一连串的网络论坛、请愿、静坐甚至绝食的方式,向政府表达原址保留皇后码头的诉求。在民间和传媒舆论压力下,中国香港政府先后采取了公众咨询、论坛对话、政策检讨等方式与市民和社会团体进行互动,表示将把市民建议的“集体回忆”和“社会价值”增补为文物评级的标准,并提出对皇后码头整体搬迁的方案。

至2007年7月30日,香港“本土行动”成员就“原址保留皇后码头”向中国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申请,并获得法院接纳。2007年8月10日,中国香港高等法院驳回就“原址保留皇后码头”的司法复核。法官判词指政府已考虑到皇后码头的历史价值,且现行法例并没规定只有某一类保留(皇后码头)方法才是合法的,因此政府有权决定哪种保存皇后码头的方法最合适。此后,“本土行动”决定不就皇后码头的司法复核上诉。中国香港政府亦强调拆迁和保存皇后码头的工程会如期进行,并展开就皇后码头的重组选址及设计概念进行公众咨询。至此,中国香港公众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暂时落幕。

综上所述,在这次事件中,市民清晰地表达了保护公共性遗产资源的诉求,政府亦吸纳民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共性遗产资源。可以说这是一次有效的公众参与保护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案例。因此,以其为例剖析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3.2 研究方法

为探究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香港市民就公众参与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中国香港市民对公众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的认知和评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确定了8个测量变量并设计了相关问题,分别是:“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政策;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宣传;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公众咨询;政府与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沟通对话;政府采纳公众的合理建议 和意见;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申诉的权利保障;司法部门对公众诉讼的司法复核的公正性;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总体效果”。每一变量设定“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种维度,分别记为1、2、3、4、5,通过直接询问受访者对每个问题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获取原始数据。

问卷调查于2008年2月在香港爱丁堡广场、时代广场和香港主要大学校园进行,调查对象为香港市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由调查员直接询问受访者并收回问卷,共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250份,经审核共获得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6%。

3.3 数据检验

本文拟以香港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总体效果为因变量,对各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根据模型要求,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

3.3.1 线性趋势检验

根据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如果不是,则不能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因本次研究有多个变量,采取作重叠散点图对因变量与各自变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如图1所示,因变量与各自变量间都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3.3.2 正态分布检验

线性回归模型假定变量是正态分布的,否则将不能直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偏度系数(Skewness)和峰度系数(Kurtosis)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本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偏度系数值和峰度系数值基本接近0,说明都符合正态分布的假定。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模型结果

本研究采用强行进入法(Enter)将所有自变量全部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2是模型的标准方差分析表,可见回归模型的F值为51.544,p值为0.000,表明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是模型的回归系数分析表,可见常数项和各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值都在0.01以下,表明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各自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发现,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宣传、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申诉的权利保障、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公众咨询、政府与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沟通对话、政府采纳公众合理建议和意见、司法部门对公众诉讼的司法复核的公正性、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政策等依次对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总体效果具有较强的影响关系。从共线性统计(CollinearityStatistics)结果来看,各自变量的容忍度(Tolerance)均接近1,且数值较大;而方差膨胀因子(VIF)亦接近1,且数值较小,从而可以拒绝各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假设。

图2和图3分别为残差直方图和正态P-P图,可见残差分布比较均匀,散点分布呈直线趋势,表明模型的残差分布为正态,可以诊断因变量与自变量间为直线关系。

4.2 主要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模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宣传是影响公众参与遗产保护总体效果的首位因素。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宣传,主要目的是公开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这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香港市民积极主动地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反映了市民对遗产资源保护强烈的关注和参与意识,而这与中国香港政府就遗产资源保护的信息公开化所作的努力息息相关。多年来中国香港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有关遗产资源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包括定期举办展览、讲座、专题活动,设立导赏团、考古工作坊、文物游览路线,免费提供导游服务以及设立专门网站、印制宣传册和出版相关书刊等。

(2)保障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公益诉讼权也是影响公众参与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的一部分,亦是公众行使监督权最为关键、影响最深远的方式。当公众需要表达不同意见和建议而又得不到行政机关满意的答复时,是否有提讼的权利、通畅的上诉渠道和公正的司法复核,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香港市民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中,从市民提请司法复核,到法院受理、聆讯直至判决,始终遵循着既定的、通畅的法律轨道运行,显示了香港公众参与良好的法律保障。

(3)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公众咨询、政府与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沟通对话、政府采纳公众合理建议和意见等直接体现了公众的参与决策权,因此也是影响公众参与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与美国学者安斯汀(Amstein)和克劳福德(crawford)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在这方面,中国香港政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就皇后码头的拆迁问题,中国香港政府在7年间前后共进行了数次的公众咨询,开展了多次政府与公众的直接沟通对话,并吸收采纳了公众的一些合理建议和意见,如将“集体回忆”和“社会价值”增补为文物评级的标准等。

(4)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政策是影响公众参与总体效果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否在政策法规层面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将直接影响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香港市民踊跃参与保留皇后码头的行动,虽然受西方式民主参与政治理念和社会开放性的影响,但更多的与香港文物保育政策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参与的充分顾及息息相关。因而明确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法律保障,是确保积极而有效的公众参与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

5 结语

透视香港市民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当城市发展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发生矛盾时,市民在法律保障下自发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公共性遗产资源的活动,政府亦开展了多次公众咨询活动,尽可能的吸纳民意,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共性遗产资源。据此而论,只有在既定的法治环境下政府和公众达到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亦即只有在公众参与监督下,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才能更为有效率,而公众只有在知情权、参与权、诉讼权等权利保障下,以理智和合理的方式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才能更贴近其基本目标。

在中国内地,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的意识日趋增强;而政府施政理念亦愈加“透明公开、倾听民意、以人为本”,这为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地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然而,中国内地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实践毕竟才刚刚起步,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其中关键所在是为公众参与增权:

首先是知情权。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政府有义务主动向公众公开并宣传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信息,公众有权利接受并寻求获取相关信息。

其次是参与权。通过制度保障公众具有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相关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为公众提供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和机会。

第4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2、基于概念树的数据浓缩方法在数据库中,许多属性都是可以进行数据归类,各属性值和概念依据抽象程度不同可以构成一个层次结构,概念的这种层次结构通常称为概念树。

3、信息论思想和普化知识发现 特征知识和分类知识是普化知识的两种主要形式,其算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数据立方方法和面向属性归纳方法。

4、基于统计分析的属性选取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分析中的一些算法来进行特征属性的选取,比如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公共因素模型分析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用少量的特征元组去描述高维的原始知识基。

第5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伴性遗传的特点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

2.教材分析

2.1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用科学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2)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3)体验合作学习。

2.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2.3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教学过程

3.1情景创设

教师:展示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儿图片,介绍患者症状,据调查这种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学生:男生高兴,女生惊讶。

教师: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辨认、识图。

学生:辨认、识图,说出图上是什么。(学生均能辨认出来)

教师:为什么体检时要检查红绿色盲,这种病有什么危害?(简单介绍)。据调查这种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学生:女生高兴,男生惊讶。

设计思想: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识图以及介绍相关调查结果,展示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教师:为什么这两种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但表现又不相同?

3.2新课

教师: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总结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设计思想:通过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探究热情,同时通过讨论了解道尔顿不放弃身边小事,认真研究和分析的科学态度及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让学生从兴奋的激情状态回归到理性思考状态。

教师:多媒体展示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2)ⅰ1是色盲,他将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的几号?(3)ⅰ1是否将色盲基因传给了ⅱ2?这说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4)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形基因?为什么?(5)为什么ⅱ3和ⅱ5没有表现出色盲症?(6)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情况?女性会不会患病?

学生:根据问题分析系谱图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让学生填写。

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使问   题简单化,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问题层层递进,面向了全体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难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师:根据表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让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写出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学生:亲自动手画出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然后分析讨论,得出伴x隐形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设计思想: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写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遗传图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又是什么呢?

学生:写出遗传图解总结。  

3.3师生总结

伴x隐形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交叉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4评价反馈

(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2)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病

(3)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色觉均正常,他的舅父是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的来源( )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答案:(1)c (2)d (3)d

3.5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的知识点,让学生理清脉络。

第6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本节为(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5节的内容。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伴性遗传”等相关内容联系密切。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边做边学,一个积极思维,一个知识海洋,一个尝试调查人类的遗传病,一个拓展视野。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的许多疾病受遗传物质控制,能在上下代之间传递,而且多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 治疗 手段,只能采取各种监测、预防措施,因此 法律 禁止近亲结婚,在婚前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科学 素养,指导他们科学的认识遗传病,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①概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②举例说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③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方法。 

2.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染色体剪贴配对操作理解先天智力障碍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②通过苯丙氨酸耐量试验,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和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2.4 重点难点。①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②难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5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调查法、辩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②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小节):引言 

教师活动(第一小节):①最近甲型H1N1流感已经传染到多个国家,演变成全世界大流行;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 发展 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而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却因身体疾病而不能拥有健康,其中有些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遗传所致,这些人的生活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遗传病吧! 

学生活动(第一小节):学生听讲。 

设计意图(第一小节):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第二小节):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教师活动(第二小节):流行感冒是不是遗传病?为什么? 

教师讲述:遗传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而流行感冒是由感冒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问: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学生自学) 

(学生回答,老师 总结 归纳) 

①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强调一对,而不是一个)致病基因有的位于常染色体上,有的位于常染色体下,有的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有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比如软骨发育不全是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a.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b.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伴性遗传病:a.X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b.X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c.Y染色体遗传病,如外耳廓多毛症。 

(银幕出示各种疾病患儿图,加深印象) 

总结各种遗传方式的遗传特点:表格显示。 

②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遗传病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讲述: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且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发现的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如唇裂、无脑儿、原发型高血压及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出示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率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称为遗传率。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如果完全由遗传基础所决定的,其遗传率就是100%。遗传率高者可达70%~80%,这表明遗传基础在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病上有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作用较小,相反,遗传率低于30%~40%,这表明遗传基础在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病上作用较小,环境因素对是否发病可能更重要。 

请学生读表,说出:一般情况下,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合称为基因病。下面学习人类染色体遗传病的有关内容。 

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果人的染色体发生异常,也可引起许多遗传性疾病。 

指导学生完成P86边做边学,完成讨论题。比如先天智力障碍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银幕出示“21三体”综合征患儿图)也叫“21三体”综合征,此患者体细胞为47条染色,核型45+XY. 

问:先天智力障碍患者的症状是什么?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目前我国是什么状况? 

学生回答: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外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舌常伸出口外,约50%患者先天性早夭,它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幼儿中有2万人患有此病,患者总数估计不少于100万人。比如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患病,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取名为“猫叫综合征”;又如女性中,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核型44+X0,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症。(银幕出示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症图)还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核型44+XXY,以及XYY综合征,核型44+XYY.   

展示图片 

学生归纳、 总结 性染色体遗传病。 

教师讲述: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女性会习惯性流产,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与胚胎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有关。 

学生活动(第二小节):实践:将课本86页图4~28复印下来,用剪刀将每条染色体分析。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三小节):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教师活动(第三小节):目前,只有极少数遗传病能够得到有效 治疗 ,大多数的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采取各种检测和预防措施,防止遗传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问:能直接根据表现型来推测患者的基因型吗? 

学生:不能,对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携带者。 

请大家看教材87页“积极思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苯丙氨酸为25mg/dL时,为患者;苯丙氨酸为10~15mg/dL为携带者;苯丙氨酸为5mg/dL为正常人。 

讨论:什么是健康的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优生? 

教师讲述:优生就是让每一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为此,就应该运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人口的质量。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婚前检查,适龄婚育,产前诊断等。首先,要禁止近亲结婚。 

问:什么禁止近亲结婚?有什么危害? 

(出示人类《血亲关系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最后指出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小结预防遗传病的方法: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遗传咨询 

学生活动(第三小节):学生阅读87页“积极思维”完成课后分析。 

设计意图(第三小节):属于“了解”水平,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教学内容(第四小节):自我评估。 

教师活动(第四小节):①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途述中,正确的是() 

A 遗传病是由于孕妇服用或注射了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引起的 

B 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的,因而某遗传病患者的父母或祖辈中一定有遗传病患者 

C 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 

D 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为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人类应提倡优生优育 

②下列疾病与基因病无关的是() 

A 腭裂B 无脑儿C 肝炎D 黑尿症 

③下列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是() 

A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B 21三体综合征 

C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D 原发性高血压 

④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该病属于() 

A 单基因遗传病B 多基因遗传病 

C 常染色体遗传病 D 性染色体遗传病 

⑤从人类遗传病知识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4 板书设计 

4.1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2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5 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 发展 。课堂不是老师一言堂,在这里,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受到尊重,每一点努力都会受到赏识;备课过程中多搜集相关资料,充实内容,并使知识深入,此专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大,所以,我利用 网络 和身边的人群进行实例搜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叹生物学原来离生活这么近。 

第7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关键词:加法原则 乘法原则 遗传学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是高考教学的重点、难点,有许多的计算,学生学完这部分内容以后,往往感到做题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把中学数学有关知识引入课堂,则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复习质疑一对比归纳一知识迁移”的程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教学过程中,把高中数学中“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问题(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A第137页引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这一基本观点。5.2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问题的内容及适用条件内容: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K)=cP(1一P)k;适用条件:①每次事件之间的发生都是相互独立的;②可能发生的事件只有两种。

1. 有关的数学知识点

(1)加法原则:互斥事件发生(总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几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即N=m1+m2+m3+……+mn 。

(2)乘法原则: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之积,即N= m1×m2×m3×……×mn 。

(3)二项式展开的通项公式:(a+b)×(c+d)=ac+ad+bc+bd 。

以上数学知识中学都学过,在解较难的遗传学概率题时有重要应用。

2. 对题目涉及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问题的提出及探究上课前利用豌豆的粒色(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或豌豆的粒形(种子形状)圆滑和皱缩,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回顾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指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引出“假如把豌豆的粒形和粒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后代传递遵循的是什么规律?每对相对性状还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吗?”学生由此产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回顾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回忆染色体在此过程中的重要行为特征,讨论形成不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等一系列问题,归纳总结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整个过程就是“对组合现象的解释”。问题1:什么是相对性状?举例判断是否是相对性状?为什么?(①狗的长毛和黑毛,②豌豆叶子的黄色和绿色);取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粒形圆滑(R)和皱缩(r),豌豆粒色黄色(Y)和绿色(Y),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别写出他们的遗传图解。问题2:(多媒体显示这两个遗传图解)师生共同回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师生分析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粒色和粒形这两个性状在豌豆植株上同时存在,它们一起传递的情况如何?是否每对相对性状传递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呢?这两个问题作为主线,贯穿这节课始终。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什么是等位基因?基因的载体是什么?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实质是研究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这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两种类型(图1和图2)。

图1 图2

图1图2问题4:在减数1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重要特征是什么?让学生绘出图1和图2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主要绘出形成过程中减数1分裂末期图和减数Ⅱ分裂末期图),学生对比彼此所画的图,总结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老师总结。问题5:挑选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纯种豌豆亲本进行杂交,假定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如图1和图2,请学生写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图3和图4)。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图3

F1 YyRr × YyRr

F2 图4

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如下:

加法原则如:相同表现型用加法,从图4中统计得F2中的表现型有:黄色圆粒有9;黄色皱粒有3;绿色圆粒有3。

乘法原则如:不同基因型、表现型、配子种类的自由组合用乘法,F2中出现的基因型有9种即3×3=9,Yy×Yy 有基因型3种(YY、Yy、yy),Rr×Rr有基因型3种(RR、Rr、rr),;表现型有4种即2×2=4,Yy×Yy 有表现型2种(黄色、绿色),Rr×Rr有表现型2种(圆粒、皱粒);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4种即2×2=4,Yy产生的2种配子Y、y,Rr产生的配子有2种R、r。由亲本到F1也适用。

二项式展开的通项公式: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与数量比9黄色圆粒:3黄色种类: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Yy×Yy 有表现型2种(3黄色、1绿色),Rr×Rr有表现型2种(3圆粒、1皱粒),即(3黄色:1绿色)×(3圆粒:1皱粒)=9黄色圆粒:3黄色种类: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由亲本到F1也适用。

推广应用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第8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生命诚可贵,

>> 球衣的最终归宿 人类的最终归宿 并轨:B股的最终归宿 核废料的最终归宿 古代的最终归宿 读写融合: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 公平正义:法院调解的最终归宿 语言生长,散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财务管理的最终归宿:价值管理 法制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终归宿 教会学生作文,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国际化道路是地产大鳄的“最终归宿” 妙笔生花是写字教学的最终归宿 P2F是P2P的最终归宿? 指向运用:词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最终归宿 李自成归宿之谜 那片天是你最终的归宿 空间概念――小学图形教学的最终归属 马思聪最终未能回国之谜 周海媚:女人最终的归宿是真正独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最终归宿之谜 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最终归宿之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1823 ― ?)的 《自由与爱情》箴言诗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作为19世纪的革命诗人,裴多菲为了匈牙利的自由和解放,离开妻子和家乡,同俄奥联军英勇战斗;他短暂的一生,又写下了许多闪光的诗篇,充满革命激情和斗志。然而,他的归宿至今仍是个谜……

家喻户晓的革命诗人

裴多菲1823年元旦诞生于小镇基什克勒什(今斯洛伐克境内),当时属匈牙利版图,他出生的那座低矮农舍如今是“裴多菲博物馆”。裴多菲的父母都是斯洛伐克族,父亲靠屠宰牲畜养活一家;母亲是农妇,能唱许多斯拉夫民歌,启蒙了他幼小的心灵。

上学期间,裴多菲的成绩并不好,甚至因为成绩差而不得不多次转学。但他非常喜欢诗,15岁开始写诗,而且写得十分出色,深受周围人们的赞赏。由于家里穷,生计无着,中学毕业后的裴多菲被迫入伍当兵,后还做过流浪艺人。1842年,他19岁时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酒徒》,两年后声名鹊起,当上了一家报纸的助理编辑。这使得他有机会结识不少文学界的名人,诗也越写越多,越写越出色。随着一本又一本诗集相继出版,裴多菲成了闻名全国的大诗人。

当时正值匈牙利被奥地利占领统治时期,争取民族独立是匈牙利人民的首要目标。裴多菲追随著名革命家科苏特・劳约士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1848年3月15日,匈牙利爆发了革命,几十万市民走上街头,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封建统治。25岁的裴多菲站在“3月15日”广场上,向冒雨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朗诵他为这次革命而创作的气壮山河的诗篇《民族之歌》。他诗中“不再继续做奴隶”的呼唤,振奋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给他们以极大的鼓舞。在革命力量冲击下,奥地利皇帝被迫同意匈牙利独立。

但仅仅过了半年,奥地利就发动了进攻,企图扼杀匈牙利的民族革命。匈牙利人民组织自己的国防军,开展独立战争。裴多菲一方面以火热的诗篇号召人民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同时毅然拿起武器投身残酷的战场,被任命为国防军总司令贝姆将军的副官,授少校军衔。号称“欧洲宪兵”的沙皇俄国出动14万大军与奥地利组成俄奥联军,对匈牙利进行血腥镇压。匈牙利国防军在奥俄两面夹攻的困境中,展开了最艰苦也是最后阶段的战斗。1849年7月22日,身为军人的裴多菲同结婚不满两年的爱妻尤丽亚诀别,来到驻扎在特兰西瓦尼亚的贝姆将军的军队中。在最后一场激战――西格什瓦尔战役里,匈牙利国防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裴多菲从此下落不明。

据统计,在短暂的一生中,裴多菲写了849首诗以及一些文章。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既有振聋发聩、壮怀激烈的战斗檄文、冲锋号角,也有感人肺腑、柔情似水的抒情乐章。

说法一:阵亡于战场

匈牙利自由革命失败后,裴多菲的下落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裴多菲的妻子尤丽亚

据称,1849年7月下旬,匈牙利贝姆将军的军队已经陷入俄奥联军的重重包围之中。7月31日凌晨,匈牙利军队与俄奥联军所做的最后较量――西格什瓦尔战役开始了。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突围。贝姆将军命令裴多菲留在后备部队里,但战斗打响时,裴多菲不顾当时左臂已有伤,毅然离开后备部队,跟着冲锋队来到战场的最前线。在短暂的战斗间隙里,裴多菲独自一人站在阵地前的一条小河的桥上。他一会儿遥望着远方,一会儿又在小本子上写着什么(也许在写有关战斗的诗句,也许在给他的妻子写信)。一位团部的军医发现了他,朝他大声喊道:“少校,快走!”沉思中的裴多菲似乎才醒悟,动了一下身子并站起来。这时,远处贝姆将军的司令部和他的部队正在撤退。这就是匈牙利人在战场上最后一次看到裴多菲的情形。

以后的情况就属于传说了,不过也来自那个军医之口:在危急时刻,裴多菲被一位骠骑兵挽上了马。马驮着两个人,不一会儿就累得喘气,跑得慢了。裴多菲见敌人越追越近,就对救他的骠骑兵说:“你自己逃吧,不然两个人都得死。”于是裴多菲跳下马,钻进路边不远的玉米地。紧追不舍的两名俄国哥萨克骑兵追上了裴多菲,其中一个挥起军刀砍来,裴多菲机灵地闪过;紧接着另一个骑兵凶狠地将长矛刺过来,刺穿了裴多菲的胸膛,他应声倒在战场上,为他的祖国献出了年仅26岁的宝贵生命。

上述裴多菲英勇战死在沙场,是中外学界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虽然没有得到可靠的人证物证,但非常符合诗人大无畏的性格,也最能为人们所接受。在人们心目中,像裴多菲这样的英雄,革命失败后最光荣的归宿当然是碧血染黄沙,以身殉国。正因为如此,鲁迅在《〈勇敢的s翰〉校后记》里写道:诗人“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尖上”。

1930年,在维也纳档案馆中发现了一份被认为可以证明裴多菲死于战场的文件。这份文件是当年奥地利军队的一名联络军官写的,说他在西格什瓦尔战役结束后骑马执行联络任务时,在路边看到一具身穿黑衣的尸体,根据相貌、胡须和佩戴的勋章,可以断定死者就是裴多菲。消息一经宣布,裴多菲归宿之谜似乎就得以澄清:他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

据说裴多菲牺牲后,贝姆将军和他的战士们十分悲痛,贝姆数次派人去战场上寻找裴多菲的遗体,以便运回去隆重安葬,但均未找到。而留给22岁遗孀尤丽亚的,只有无从寻到丈夫尸骨的大坟冢和无比的失望与哀痛。

说法二:被俘后流放

尽管在战场上警告过裴多菲要隐蔽,并目击哥萨克兵刺杀过程的那位军医振振有词,但是许多人并不相信他的话,而认为裴多菲在参加最后一次战斗之后仍然活着,只不过是下落不明而已。数十年来,匈牙利各地都流传着裴多菲还活在人世的传说,甚至有人亲眼看到他:有的在街上,有的在农民家,有的在市场上,有的在酒店里。还有人说,裴多菲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在多瑙河两岸流浪。

然而,P于裴多菲失踪的说法,也使许多匈牙利人困惑,更给他的家庭造成不幸。从现今裴多菲故居的展览材料中可以看到,他的父母因儿子生死不明而忧郁成疾,在一年之内先后离开人世。他的妻子尤丽亚的命运也很悲惨,她本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富家小姐,与裴多菲邂逅后不久便匆忙完婚。夫妻一起生活了很短一段时间便爆发了革命,裴多菲从此忙于革命活动,无法照顾小家庭。他失踪以后,幼小的孩子给人寄养,尤丽亚改嫁给一位大学教授,但因婚后生活不美满而十分痛苦,不久落得了“红颜薄命”的结局。

在一些裴多菲失踪的说法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裴多菲被沙俄军队俘虏(有些出版物甚至刊出裴多菲被俘的图片),并被押到遥远的西伯利亚矿区做苦役。一位从俄国被释放归来的匈牙利战俘曾发表演说和文章声称,在西伯利亚的战俘中有一位叫彼得罗维奇・山陀尔,多次和他谈过话,他认为这个战俘就是裴多菲。波兰革命家维尼耶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也都声称,他们在西伯利亚服役期间,曾见过那个叫彼得罗维奇・山陀尔的疑似裴多菲的人。

据传,确实有一位疑似裴多菲的“匈牙利诗人”,在战斗结束后被农民救出,隐藏了一段时间后才遭沙俄军队逮捕。而被捕后,他自称名为彼得罗维奇,战俘营中其他被俘的战友深爱这位坚强的诗人,并没有供出他的真名,于是“裴多菲”就以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之名,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裴多菲戎装画像

更为奇巧的是,西伯利亚东部巴尔古津诺村的乡民中,长期流传着一个名为彼得罗维奇的政治流放犯的故事,乡民们传颂着他的事迹,描绘出他生前的音容笑貌,并完好保护着葬有这位神秘囚徒遗骸的坟墓。据查,巴尔古津诺村坐落在贝加尔湖以南四五十公里的地方,恐怕就在中国古代苏武曾经牧羊的那个地区。直到现在,这里还非常落后,交通极其不便,伐木和加工木材是村民唯一的谋生手段。100多年前的情景更加可想而知。

巴尔古津诺的村民还传说,彼得罗维奇做了十二月党人屈谢尔贝克尔的邻居,还与当地邮差的女儿库兹涅佐娃结为伉俪,不久喜得爱子。这位神秘人物心灵手巧,擅长钳工、木工,还会配制草药为村民治病;每逢周六他给村民演节目,而且长于写诗作画,喜欢徒步旅行。而这些又与裴多菲的生平极为相似,比如传记作家耶舒写道:裴多菲青少年时代常到铁匠作坊去,会用斧子;他曾是巡回剧团演员;由于身体欠佳而常常自己配药治疗;他精于绘画和舞台设计,酷爱散步。此外,裴多菲患有慢性肺病,而彼得罗维奇也死于肺结核。这些都是偶然的巧合吗?

遗骸真假未定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裴多菲的归宿之争愈演愈烈。当时匈牙利正处于“改制”的起始阶段,各种思潮十分活跃,只是政府对此一直保持沉默。1989年,出现一个名叫莫尔毛伊・费伦茨的企业家,他在裴多菲故乡附近以经营锅炉生产而获利颇丰,就想在裴多菲归宿之谜的解决上做点贡献,于是出巨资组织匈牙利、苏联和美国的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一支23人的国际考察队,前往巴尔古津诺村,实地调查裴多菲的最终下落。

当时的苏联还未解体,但正在实行“公开化”,许多历史档案已解禁开放。考察队在1848年俄国俘获的战俘名单中,居然查到了裴多菲的名字,有关资料载明他被流放到贝加尔湖附近。碰巧的是,考察队在莫斯科还意外遇到了一位名叫维诺基尔的80多岁老人,老人就出生和成长在巴尔古津诺村。他对考察队说,在他十几岁时,祖父曾说起过村里一座墓地的来历:“这里埋着一个名叫彼得罗维奇的外国革命者,他还是个诗人。” 维诺基尔对这座坟墓印象很深,每次到墓地祭奠亲人时,他都要顺带到这位外国人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维诺基尔欣然接受邀请,随考察队一起到巴尔古津诺村实地指认考察。

1989年7月13日,考察队到达巴尔古津诺村后惊奇地发现,巴尔古津诺村现场指认的一处坟地,竟与当年流传的一幅不知什么人拍摄的“裴多菲墓”照片所显示的位置完全吻合。在取得当地政府的许可后,考察队开始在墓地中进行挖掘。由于年代已久,墓的地表标志物已荡然无存。经扩大发掘范围,先后挖出20多具遗骨,但并没有与裴多菲相近的尸骨出现。7月17日,他们找到了十二月党人屈谢尔贝克尔的坟墓和遗骨,接着在离该墓8米远的地方找到了另一坟墓,墓中埋着一具没有棺木的遗骨。

考察现场的匈牙利人类学家基塞伊教授一眼就断定,它很可能是裴多菲的遗骸:因为裴多菲头颅形状很特殊,且有一颗显眼的虎牙,这与挖出的头骨相符。从遗骨还可以判断出,死者高额头、深眼窝、长下巴,死时年龄在30―35岁之间,生前身高1.65―1.66米,身材瘦小,臀部宽大,长期是“左撇子”,左胸第三根肋骨曾折断过,右胸第三根肋骨曾骨裂,并有患过肺结核的痕迹……所有这些体征,都与裴多菲遗留下来的照片、服装以及文字资料反映的情况相符。科学家们经计算指出,像这样体貌特征如此相符合的可能性,在每3亿人中才有可能出现一例。

经过进一步考证,确定墓主死于 1856年5月,早先墓上一直竖有十字架,上面写有“ASP”字样。而“ASP”正是裴多菲的斯洛伐克姓名(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与其匈牙利名字(山陀尔)的混称――亚历山大・山陀尔・彼得罗维奇――的缩写字样。从挖掘出的遗骸上还可以看到,墓主死时嘴巴张得很大,而且埋葬时只有衣服裹尸,未被装入棺木,由此专家们判断,他可能死于他杀或者血液中毒。

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将1989年9月21日举行的第二次国际鉴定会议纪要整理成研究报告,人类学家对墓主遗骸的鉴定结果与裴多菲传记中对传主的描述相当吻合。 布达佩斯多瑙河畔的裴多菲雕像

新一轮的争论

“裴多菲终于有了下落了”,对于考察的结果,世界不少国家的媒体纷纷进行了报导。例如,颇具影响的路透社报导说,1849年裴多菲作为沙俄的一名战俘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并在那里定居,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1856年因患血毒症病故,安葬时用的是他的俄国名字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唯有诗人的祖国――匈牙利的反应十分冷淡:政府对考察结果置若罔闻;学术界认为考察报告说法仍带有假设和推测性质,不足置信;新闻界则信誓旦旦地指责,关于裴多菲下落的新说是“无稽之谈”。匈牙利民众对考察结果的反应更为强烈,而为考察出巨资的莫尔毛伊则备受责难,还多次遭到身份不明者的围攻与殴打……

于是,新一轮旷日持久的关于裴多菲归宿真相之争又开始了,从20世纪末延续到21世纪初。2001年8月9日,一条题为《裴多菲尸首之争》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条消息指出,一个名称为“裴多菲委员会”的组织把遗骨运回匈牙利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争取,得到了包括首都行政当局和国家防疫机构在内的多方面的批准,将对裴多菲母亲的坟墓开棺进行科学检验,以确定从西伯利亚运回的骨骼,是否确实为裴多菲的遗骸。

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开棺检验尚未进行,保管西伯利亚掘得的遗骨的美国科学机构宣布,经鉴定该骨骼为女性。于是反对开棺的人士马上发动攻势,有关当局收回原先发放的许可证;匈牙利最具学术权威的机构――匈牙利科学院也宣布,裴多菲死亡之谜的争论已经结束。对此,“裴多菲委员会”仍不罢休,通过国外机构对遗骨基因的检验,明确肯定该遗骨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但他们再次提出的开棺验亲要求,未见结果报道。

显而易见的是,在关于裴多菲归宿不断出现“新版本”的同时,相关各方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何时能得出结论,能不能得出结论,谁也无法肯定。在首都布达佩斯,科学工作者保存着裴多菲的一束头发;在匈牙利还埋葬着诗人的双亲。因此,经过进一步的遗传学和人类学研究,此事真相不难大白。但是由于对陈年遗骨的精确定性是横在世界法医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在长达 25 年的时间里,没有人解开“那具来自西伯利亚的遗骨是不是裴多菲”的谜题。

2015年2月5日,部分疑似裴多菲遗骨(采自巴尔古津诺村墓地的那具遗骨)和与裴多菲有亲缘关系者(采自裴多菲姨妈家现在人世的第六代和第七代女性后代)的两份血样,移交给了位于上海市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由于遗骨的年代过于久远,样本的亲缘关系过于复杂,因此从中找到答案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司鉴所专家攻克了这个世界级难题,得出检验结论:送检骨样与血样之间具有比较近的生物学关系。这一结论即支持遗骨有极大可能为裴多菲所留的事实。但是,研究尚未最终完成,该结论也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如果裴多菲不是战死的……

有评论认为,西伯利亚发掘出来的这具骨骼如果确实是裴多菲的遗骨,也许将使长期以来笼罩在裴多菲头上“战死疆场”“宁死不屈”之类的光环都消失,从而使裴多菲作为匈牙利民族英雄的形象蒙上阴影,这个严酷的事实将是许多匈牙利人所承受不了的。看来,像许多民族一样,裴多菲的同胞们也受到“不成功便成仁”观念的困扰。一些西方评论家耸人听闻地说,裴多菲如果不是英勇战死的,那就意味着要重写历史,而这会使亿万青年人对裴多菲的敬仰之情遭到破纭5事情真是这样吗・

裴多菲归宿之谜的争论,其本质是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更具体地说是怎样看待“POW”(prisoner of war,战俘)这个概念。尽管世界各国对战俘是不是“胆小鬼”“叛徒”的看法尚无定论,也不可能有一致的看法,不过许多事实可以说明,沙场捐躯固然英勇壮烈,但战斗中被俘并不一定是苟且偷生。因此评价裴多菲的归宿,如果他是在战斗中牺牲的,这当然体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如果他是在战斗中被俘的(很可能还有当时的具体原因,如受伤、寡不敌众等),后来又经受长期非人生活的折磨而死,那他也未必没有非凡的坚毅精神。 裴多菲在基什克勒什的故居

第9篇:遗传学回归现象范文

【关键词】变量回归;灰色理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Comparative Study on Modeling Method of Book lending

CHEN Ying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dictive modeling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multi variable regression, grey system theory,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predict to law school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ibrary books borrowing model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and the modeling process of four kinds of modeling methods were optimized and simplified analysis. With year lending books as sample data, forecast the loan amounts of two books in 2013,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corded values, show that predi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ibrary lending.

【Key words】Variable regression;Grey theory;Neural network;Genetic algorithm

0 前言

在信息社会,纸质图书的流通频率对构建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要,一定周期内的不同类型的图书借阅量反映了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养。借阅趋势分析是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对借阅规律分析,管理员能够掌握师生的借阅兴趣和研究状况,各类图书和期刊的采购数量和质量,达到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的目的。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图书的借阅规律,常见的借阅规律预测模型建模方法有以下几种:多变量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和遗传算法等[1]。在上述方法中,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是基础,其它几种方法都是基于该方法演变而来,是最通用的方法[2]。神经网络算法也是数学建模中常用算法,该算法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映射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学习规则简单,鲁棒性、记忆能力、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强大,但该算法没能力来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和推理依据,训练模型的数据量庞大,计算过程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与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相比,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过程清晰简单,模型稳定性比较好,但预测精度有待提高。遗传算法属于全局搜索算法,采用仿生学原理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择优搜索,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在一定域内总能找到目标解,但模型容易“早熟”,难以到达最优解,属于随机算法[3-4]。本文对上述四种建模方法的建模过程进行分析,对数学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图书管理员和图书管理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多变量回归建模预测图书借阅量

1.1 建模原理

回归分析是一种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于待分析的数据和变量,虽然变量之间没有确定的数学关系,但可以找出最能代表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在图书借阅规律研究方面,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根据师生以往和现在的借阅状况,预测图书将来的借阅状况;二是对影响借阅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哪些是重要因素, 哪些是次要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等等。

1.2 建模过程

使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图书预测模型通常表示为时间变量的多项式,并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得多项式的系数,主要求解步骤如下:

(4)计算拟合残差,评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2 神经网络建模预测图书借阅量

2.1 神经网络建模原理

神经网络建模的基本原理是:各种图书历年的借阅样本数据通过模型的中间层作用于输出层,经过非线形变换,产生输出的模拟值,模型训练的数据包括输入矩阵和期望矩阵。模型输出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偏差量,通过调整输入层与隐层之间的加权值、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加权值及阈值,使误差沿梯度方向下降,经过反复学习训练,确定与最小误差相对应的网络参数(加权值和阈值),训练即告停止。此时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即能对类似样本的输入数据,自行处理输出误差最小的经过非线形转换的信息。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a neural network model

2.2 神经网络建模过程

(1)模型初始化。给各节点间赋予一个初始权值,一般可以设为(-1,1),设定节点间误差函数e和计算精度ε,规定最大学习次数M。

(2)输入样本数据,计算各隐层神经节点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值。

(3)利用模型的输出期望和实际输出,计算误差函数对模型节点的偏导数δm(k);计算隐层和输出层对神经节点的偏导数δn(k)。

(4)利用神经节点的计算值修正节点间的连接权值。

(5)计算综合精度,并判断预测值是否符合要求。

3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预测图书借阅量

3.1 灰色系统建模原理

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是指对系统行为特征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对既含有白信息又含有灰色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很多情况下,样本数据中所显示的信息具有随机性,但随机的信息中也包含了时序的特征,灰色模型预测就是利用这种规律来进行预测。当前使用比较多的灰色预测模型是一阶微分的GM(1,1)模型。它是基于随机的原始时序,经累加后所形成的新的时序,该时序的规律用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来逼近。

3.2 预测模型建模过程

(3)预测方程精度评估。精度评估主要是对模型方程的预测值和样本数据进行比较,计算预测残差和数据间的相对误差。

(4)预测实现。

4 遗传算法预测图书借阅量

4.1 遗传算法建模原理

遗传算法是本质上是一种寻优方法,该方法借鉴生命学上的生物优胜劣汰原则,不断的择优搜索系统解。该方法直接对待优化的系统进行求解,不需要对系统进行连续性限定和对系统求偏导数,因此在应用上更加灵活,并且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对所有的样本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并且自适应的调整搜索的方向,在样本数据的渐次迭代中找到最优预测解,而且得到的这个解象生物界的生命体进化那样,有更强的适应性。

4.2 遗传算法用于图书预测建模过程

建模的过程参看流程图2。

图2 遗传算法预测模型基本建模过程

Fig.2 Prediction model of genetic algorithm

5 实例分析和预测结果比较

5.1 借阅样本数据

表1显示的是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图书室2005~2012年间两种图书的借阅量。

表1 2005~2012年 两种图书借阅量

Tab.1 Lending condition among 2005-2012 years

5.2 不同建模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1)表2显示的是2013年的两种图书预测结果

表2 回归分析法年借阅趋势预测结果

Tab.2 Forecast results of year of variable regression

(2)表3显示的两种图书的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表3 灰色模型借阅趋势预测结果

Tab.3 Forecast results of year of grey system theory

(3)表4显示的两种图书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

表4 神经网络借阅趋势预测结果

Tab.4 Forecast results of year of neural network

(4)表5显示的两种图书的遗传模型预测结果

表5 遗传模型借阅趋势预测结果

Tab.5 Forecast results of year of genetic algorithm

5.3 预测结果分析比较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遗传算法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精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比较小,灰色系统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对比较弱,神经网络模型和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介于二者之间。灰色系统理论是对数据进行逐次累加,找到数据间的线性规律,当原始数据间跳跃比较大时,这种叠加出的规律线性度并不明显,所以预测结果比较弱。遗传算法在每一步计算时,都要进行智能择优搜索,而且对数据间的跳跃不敏感,所以在对这类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时,结果相对精确。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和中间层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对原始样本数据量的要求也比较大,在不满足上述条件时,预测精度比较弱,而回归分析对数据的间的线性度要求比较高。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多变量回归、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图书室图书借阅量预测模型构建方面的问题,对四种建模方法的建模过程和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用部分图书的年借阅量作为样本数据,预测了2013年这两种图书的借阅量,并与记录值进行了比较。比较得出了遗传算法更适合于图书室借阅量预测的重要结论。

【参考文献】

[1]刘思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3版.科学出版社,2007.

[2]陈英,王秀山.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农业院校院系纸质图书借阅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03(3):114-11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