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

第1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特点;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52-02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大幅跨越,各高校也迈出了改革创新的有力步伐,特别是招生规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使其校园规模与师生比例关系发生着矛盾变化。为此,在基础面积上,各高校不得不通过新建高层建筑来满足扩招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所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新建楼宇中多层和高层比例接近2:1,高校高层建筑的新建、改建与扩建工程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虽然高层建筑为高校带来了节约效应,解决了重要的发展空间问题,但从频繁新闻报道中重大火灾所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来看,其高层建筑火灾扑灭与救援仍属于消防领域世界级难题,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善可行的救援方案能够确保火灾现场的零损失。为此,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不容忽视、刻不容缓。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学校高层建筑具有一般高层建筑的普遍性和自身特殊性。其普遍性表现于高校高层建筑具有一般高层建筑结构相似、火灾危害巨大的特点。例如: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由于多项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这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共计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又如: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发生火灾,该火灾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同时对造价50亿元的大楼整体造成了严重损坏。

自身特殊性表现在高校高层建筑相对普通高层建筑具有人员密集、身份特殊等特点。高校高层建筑多作为学生公寓、教学场所进行使用,一间20m2左右居住房间一般容纳4名~8名学生,每层这样的房间更是互相挨靠,人员密集时段几层居住楼内(或一层教学楼内)学生数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普通高层一栋居民楼居住人数。可想而知,一旦这样的楼宇发生严重火灾,后果不堪想象。同时,学生还具有社会阶层中相当敏感的身份特征,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和父母的精神寄托、是祖国的骄傲和未来。这样一类特殊群体如果出现群体性火灾大规模安全事件,势必导致一系列社会连锁反应,影响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更会给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带来严重伤害。

高校高层建筑在整个高校消防安全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更是关乎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每一位学子的安危以及社会的稳定。同时,由于火灾一旦发生,扑救难度巨大,这就给日常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虽然目前高校高层建筑未发生过严重火灾事故,但其潜在的隐患不容忽视。

2 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特点和存在的隐患

2.1 “烟筒效应”致使火势蔓延难控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消防结构相比,最为典型的重要特征就是烟筒效应。所谓烟筒效应,就是指高层建筑内竖向网络管道(如楼梯间、电缆井、排气道等)较多,火势借助抽风井以及高层风势在管网内急速上升,从而导致高于普通住宅以及横向燃烧10倍烟气速度向顶楼蔓延,形成多个高层“烟筒”。据资料统计,烟气在高层内上升的速度为3m/s,100m高层建筑在无遮挡情况下烟气到达顶楼仅需要半分钟,而正常情况下也仅仅需要20min便可以充满整栋楼宇。

2.2 疏散困难致使人员撤离难度大

高校高层建筑内师生人员密集,由于火灾发生期间电梯是被严禁使用的电器设备,而疏散通道一般较狭窄,在紧急疏散时,极易发生楼梯间内人员极度拥挤甚至踩踏等现象。高层建筑的楼层建筑特点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人员完全疏散安全场地,安全撤离的困难很大。另外,由于存在领导重视程度和消防安全资金投入不够的现象,使得高层建筑内消防设施不完备、工作人员组织疏散的能力不够等诸多问题,严重滞后了人员逃生速度。

2.3 装备水平限制火灾救援效果

目前,我国最好的消防车营救举架在50m左右,相当于10层楼高度,而其高度在百米左右的消防车只在少数地区配备成套,并未达到基本普及,这就给最重要的云梯营救带来高度作业空白区,形成巨大生命威胁。这种威胁从消防警力化解,消防人员需要负重20kg的设备,徒步从楼梯间跑上百米反向高层,实施灭火救援,如此必将使其战斗力明显下降。这也是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消防难题。

2.4 重视不够导致基础保障缺失

随着高校发展步伐加快,资金链较为紧张,使得消防安全这个看似与高校发展关联不大,而需要大量技防资金投入的边缘角落得不到足够重视。由于缺少资金进行消防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得高校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同时,部分高校高层建筑在建设初期还存在消防设计、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高层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3 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针对上述高校高层建筑自身安全特点以及存在的严重隐患,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以学校领导重视为前提,以有效预防为根本,以火场逃生救援为重点,以技防设备为保证,形成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日常与应急逃生救援体系,建立完善高层建筑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务必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方法、事后有处置的安全格局。

3.1 领导重视,资金投入保安全

高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以及分管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要将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上升到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之一来狠抓、实抓,以资金保障投入、以投入促进整改、以整改完善安全,切实起到带头领导和靠前指挥的积极推进作用,全力解决学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服务于安全和谐校园,服务于广大师生,更服务于大学自身发展建设的安全需要。

3.2 发挥优势,完善巡查防火患

高校高层建筑与校外高层建筑的显著区别是人员密集度高,师生年轻而充满活力,这就为高层火灾的预防提供了一个人为防护屏障优势。除消防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安全巡查外,如何依靠师生群体建立合理的师生自身巡查管理机制,是高校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的重要内容。好的巡查管理机制可以及时纠正违章、发现隐患、准确上报,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值。

3.3 加强监管,突出质量促审批

针对高校新建高层建筑中可能出现的楼宇设计公司消防系统结构不完善、建筑商为谋取利益偷工减料、技术施工人员不熟悉业务导致管线混接等问题,高校必须从源头加以控制和监管,责成学校消防管理部门在辖区消防安全执法部门的协助下,对新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施工、验收环节跟踪把关、层层验收,严把设计公司资质关、消防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关和建筑工程质量关,以确保在源头上封堵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日后管理与设备维护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3.4 整改技防,正常运转严管理

高校高层楼宇消防系统建设是其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线和重要保障,其具有的火灾自动报警、喷淋自动灭火、消防栓高压喷射等功能对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具有重要意义,是高层建筑24小时全点位消防安全的守护者,是高层火灾的即时营救员。为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消防技防设备设施的配套完善与顺畅运行的新建、维护、维修与改造工作,确保整个消防体系的正常运转。

3.5 合理引导,注重演练懂安全

首先,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计划,同时加强教师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师生懂得在高层建筑火灾来临时怎样利用楼宇内灭火器、消火栓、缓降器、消防楼梯等逃生设施设备来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做到临危不乱。其次,在消防安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频繁进行高层建筑楼宇消防疏散演练,给师生建立立体逃生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形成逃生技能的潜意识。最后,高校高层建筑楼宇的工作人员遇有紧急情况都要履行消防疏散员的职责,但他们在火灾中真正起到实际作用的寥寥无几,加强消防疏散员在火灾来临时的疏散技能培训,是确保火场有序疏散的重要保证。

4 结论

高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任务长期而艰巨,在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将师生员工的切身安危摆在学校发展建设的首要位置,形成一套以技防为主,人防与物防相互配合的“三防”高校高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到“三个统一”,即:教育与演练相统一、投入与整改相统一、软件与硬件相统一,确保高校和谐、稳定、平安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杜红主编.高层建筑与地下设施防火[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第2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落实

1.学校应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高等学校校长或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保卫处,由保卫处副处长任主任,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建立“学校―系(院、处、室)―科室―个人”的四级防火体系,各系(院)主任或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具体负责。

2.学校保卫处应组建以校卫队员、校园110队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并且设置专职干警和专职保卫干部共同负责队伍的管理工作。

3.学校领导要经常参加上级机关组织召开的消防工作专题会议;保卫处领导、派出所干警和保卫干部也应经常参加省级及其以上消防工作会议和培训,以增强学校领导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意识和管理能力。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每年开消防工作专题研究会和日常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消防工作会议,并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解决许多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为了加强管理,高校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群防群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治安、防火责任人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补充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单位的治安、防火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奖惩分明。

1.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管理工作意见等规章制度,并以文件的形式发到各处室、各部门,还应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布,责成保卫处监督实施。

2.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及系(院)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暨双保责任书;与各部门、系(院)、科室、中心、出租门面签定消防器材管理责任表。责任书的签定,加大了各级部门管理的力度,加强了各责任人对消防管理的责任,也增强了领导和员工的消防意识。

3.作为学校消防工作日常管理部门的保卫处,为了把消防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还修定(或指导各部门制定)了各种消规定防制度,如《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消防巡查制度》、《图书馆消防管理制度》、《办公大楼消防管理制度》、《体育馆消防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等。

三、增强意识,宣传培训落实

根据消防工作“全员性”的特点,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灭火、逃生自救的能力,学校在宣传培训方面要狠抓落实,点面结合,重视实效,不走过场。

1.为了使师生员工了解消防工作的意义,掌握消防灭火、逃生自救的技能,学校保卫部门分别在春、秋两个学期,分地域(如学校有几个校区的话)、分群体(后勤员工、学生宿管干部、重点防火部门的领导和教职工)进行消防知识专题讲座,灭火培训演练,让全体师生员工直接受教育、受培训。

2.为了使培训的效果更为显著,努力扩大受教育面,学校保卫部门应力求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内容有:(1)报火警的基本方法;(2)油锅起火怎么办;(3)燃气着火怎么办;(4)电器着火怎么办;(5)汽车着火怎么办;(6)身上着火怎么办;(7)火场不贪财政物;(8)如何选择逃生路线;(9)如何识别疏散标志;(10)如何穿过浓烟逃生;(11)如何使用升降器;(12)如何使用绳、带跳生;(13)如何利用建筑物逃生;(14)如何互救;(15)如何防烟火侵入室内;(16)如何呼救、待援;(17)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18)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培训的形式有:(1)消防知识讲座和消防逃生自救演练;(2)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张贴消防标语等。

3.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为增强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增强重点防火部门领导和教职工和专、兼职消防人员的消防工作责任感和防火、灭火技能,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的开创,营造了氛围,提供了平台,打牢了基础,架起了云梯。

四、防范未然,工作措施落实

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关系到能否将火灾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对此,学校应在巡逻检查、隐患整改、器材配置、消防档案管理和规范等方面作积极的努力,使各项工作措施得以落实。

1.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实行消防工作每日巡逻检查制度,做到勤检查、勤巡逻、早发现、早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2.坚持每月消防安全大检查制度。每季度都要进行一次由学校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配合,对学校各个部门、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对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的消防状况经常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发现隐患及时记录、及时作出整改方案、及时报送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监督落实。通过检查,可避免消防火灾发生,确保校园的平安。

3.学校开校级消防隐患专题工作会,拨出专项经费,随时购置:(1)“ABC型”干粉灭火器;(2)禁火标志;(3)消防安全夜光疏散标志。

第3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一、高校火灾特点

(一)容易造成重大伤亡。由于学校中包含有较多的学生和教师,人员较为密集,同时高校建筑中楼道相对较窄,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情况,由于疏通困难极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拥挤状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学生之间的互相踩踏、踩伤,极易引起重大伤亡事件的发生。

(二)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较多。在高校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可以引起火灾的发生,但是近些年来针对我国引起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的致灾因素是由于用电负荷大、一些老建筑耐火等级低和电气线路老化、疏忽对明火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还有由于学校实验室某些实验物品的自然现象和人为纵火等。

(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供学者开展科学技术探究的重要地域,高等学校中除了人口密集之外,还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和各种实验器材,同时还有着各种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由于实验室中昂贵的实验仪器和重要的科研成果,同时有些实验室中还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品,在图书馆中作为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而收藏着大量的图书,以供在校师生的学习和参考,因此这两个地方若发生火灾,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由于高等院校重要的任务,因此社会各界都会对其进行关注,特别针对一些国家重点高校或者高校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因此一但由于高校中的火灾而造成学生的大量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将在全国产生恶劣的影响。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高校对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使得在校师生消防意识淡薄。由于我国目前高校对消防安全的宣传不到位,在对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时,只注重形式而没有实际危情的分析,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都,使得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火灾疏忽大意,心存侥幸的心理。而一旦在高校内发生火灾时,又因为缺乏必要的逃生技能,而惊慌失措盲目逃跑,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安全有序的逃离火灾现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高等院校对消防安全不够重视,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近些年来,由于高等院校的主要作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科研提高一个便利的场所,因此其工作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从而忽略对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一些高校对消防安全方面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许多有关消防安全的会议都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仅仅是注重形式会议,使得责任落实难度加大。同时高校领导人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校火灾隐患、疏散楼道等没有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检验,只是将防火意识和防火制度停留在墙上或口中,而得不到落实。

(三)欠缺消防设施,消防通道过于狭窄。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给学校的消防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首先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中都存在较多的老建筑,由于年久失修,使得很多电路存在老化问题,耐火等级相对较低,存在很多潜在的致火因素。同时在高校图书馆、教学楼、宿舍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建筑中,缺乏足够的消防疏散通道,使得在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

三、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强对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学校消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一)加强学校对消防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增强在校师生自身的消防意识,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和必要的逃生技能,当火灾发生时,使伤亡情况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二)高等院校需重视火灾所引发的巨大损失,为了保证校园的消防安全就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并且强化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针对高校中一些老建筑,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就要求学校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建筑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一些老化电路、电线进行及时的修理和更换,把好消防安全质量关。

(四)由于学校用电负荷大,因此就要求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下,禁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将宿舍的潜在致火灾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

(五)对基础的灭火设施要做到及时的保养和检查,保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同时注意完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发生火灾时提升对火灾的自救能力,不至于手足无措。

第4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消防安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11-03

当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对高职院校和谐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高职院校领导和安全保卫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当前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校舍建筑和消防设备、器材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或成人高校升格而来,教学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消防安全和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旧式校舍较多,大部分旧式学生公寓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消防设施配套不全,防火功能差,疏散通道狭窄,少部分建筑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二是旧式建筑物中的用电防火材料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如用电线路老化、用电超负荷,耐火等级低,发生火灾后火势极易蔓延和传播。三是学校的重点建筑物中的消防逃生装备没能按要求配足,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四是相当部分旧式建筑物的消防器材使用年限短,更换频率高,维护工作难度大。五是对学生宿舍乱改装给消防安全留下较大隐患。为了学生宿舍管理方便和防止被盗,一些学校在学生宿舍窗户、出口上安装铁栅栏,把多数疏散出口上锁,只留一个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还有的对学校建筑物随意分隔,使原有的消防设施无法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二)消防专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实战能力水平不高。按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学校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下称学校消防机构),配备相当数量专职消防管理人员。但是,随着高职院校跨越式地发展,师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增多,高职院校的消防专职管理人员数量少、管理水平低、实战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据了解,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配备有1~2名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由于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许多常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很难正常开展。二是消防管理人员消防专业素质较低。很多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是由保卫部门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缺乏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应对和处置突发消防事件实战能力比较差。有的高校的专职管理人员在发生火情之后,仓促上阵,难以从容控制现场,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指挥扑救初起火灾和协调保障工作。四是专职消防安全管理队伍不稳定。由于单位体制转换中,担负消防管理工作的部门受到极大的影响,或抵消或合并,使得消防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钻研和提高管理业务知识,造成管理水平不高。

(三)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规用火用电的行为现象比较多。据调查了解,高职院校部分师生缺乏消防知识,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重视不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违规用电用火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违规使用热得快、私拉电线;学生宿舍晚上统一断电熄灯后部分学生违章点蜡烛看书;部分学生在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防火重点部位及其他禁烟场所违章吸烟等。二是少数学生缺乏消防安全常识,违规实验,火灾隐患多,如用物品覆盖在有电感的实验设备的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而导致设备燃烧;在可燃物未清理完毕的地方用火而使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从而引起火灾事故。三是不愿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演练,认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活动是多余的。四是有的师生侥幸心理严重,认为火灾离自己较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即使发生了火灾自己也完全有能力控制火灾。

(四)高职院校消防安全面临新的情况,管理难度加大。随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深化,进出校园的人员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复杂,组织协调困难加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管理难度加大。一是学校实行后勤社会化,食堂、商店大多对外承包。有的承包商只顾经营效益,不重视消防安全问题,没有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不明,消防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二是随着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校园对外用工增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校园从事各种临时性的工作。他们来源复杂,层次不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按规定用火用电,随意性较大。三是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把校园及四周的闲置房间和商铺出租,其中有的被多层转包承租,而一些承包商只讲经营效益,忽视火灾危险,违章用火用电,导致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原因分析

(一)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经费投入有限。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属于行业办学,办学经费主要靠自筹,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有限,无法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消防安全方面,从而导致消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建筑消防设施的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等常规的检测、保养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消防宣传、检查、奖惩以及消防器材购置维修无法得到落实,新建、改建项目消防设施的建设经费保证难以保障,消防基础设施设备的增补、更新和维护以及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也无法正常开展。

(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法规。该法规规定了高等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履行实施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学校消防安全管制度、提供消防安全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督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依法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与学校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9项基本消防安全职责。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有的高职院校难以在比较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更无法全部按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落实好基本职责。例如,有的学校由于经费和人事编制有限,不能按规定要求提供充足的消防安全经费保障和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有的学校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旧式校舍火灾隐患整改比较困难。有的学校由于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少,无法按照规定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有的学校由于部分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关注不够,致使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组建和训练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三)部分师生员工轻视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当前,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都与部分师生员工轻视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有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少部分教职员工和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和其他学习上,只注重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需求,加上受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实践经验及安全教育程度的差异影响,部分师生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行为难以养成,从而导致他们轻视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例如,有些师生认为高校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火灾事故不容易发生,自己很难遇到;有的师生认为,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是学校安全保安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无关,即使发生火灾,也有消防部门和相关部门来组织扑救。这样的思想认识导致他们在思想上防范意识淡薄,行为上麻痹大意,违规用火用电的行为时有发生。

(四)消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消防工作指导和管理不够。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颁布施行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明确了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规定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自负,管理模式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消防部门只是依法监管,出了问题由单位自己负责。由于认识上的误差,近年来监管部门注重了消防执法工作,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上仍缺乏常态化和服务性,特别对高职院校等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够,出现了管理不到位或漏管的现象;部分消防监督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深入一线抓好经常性的检查督管工作,对高职院校等重点单位情况不熟悉、不了解;消防培训工作切面窄、落点少、效果不明显,特别对高职院校等重点单位的消防责任人、管理人的培训工作不够扎实,有些参加培训的人员是与消防无关的人员代培、代训,致使高职院校等重点单位的消防责任人、管理人不懂消防、不重视消防、消防意识淡薄。

三、对策

(一)加大投入,加强校园消防基础设施、装备和器材的建设与维护。校园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器材和装备是否符合标准,性能和功用完好与否,是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消防工作要求,投入相应的消防经费,以预防和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在经费投入保障方面,一是保证日常消防管理经费,确保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实战演练、检查、奖惩以及消防器材购置维修的基本开支;二是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三是保证新建、扩建、改建及装饰装修工程消防设施的建设经费。在校园消防基础设施、装备和器材的建设与维护方面,一是严格建筑工程的建审、验收和投入使用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二是经常检测、维护安全疏散设施、防火卷帘系统与防火门、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等,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三是对新建的场所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对原有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整改,不得因任何理由,减少或砍掉消防设施;四是依托后勤保障社会化,采取由使用方出资、管理、维护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五是要利用高校自身优势,继续探索研究新型既能防盗又便于火灾逃生的防护窗栏和紧急情况下安全出口的问题,努力解决防火和防盗的矛盾。

(二)加强消防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水平。高职院校消防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消防管理工作水平和长远效果,且当前高职消防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低、不稳定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必须整合好、建设好学校专兼职消防管理队伍,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处置突发火患的能力。一是抓好知识技术培训学习。要定期对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达到更高的水平,使消防管理工作效果更好。二是抓好实战能力的演练。要定期组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实战能力的演练,在强化基础性训练同时,突出灭火演练这一重点,加大应用性训练,提高其的灭火实战能力。三是要抓好志愿消防队伍建设。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组建由教职工和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消防队”,在队伍建设上要做到明确职责,思想统一,管理严格,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志愿消防队进行消防知识学习和灭火技能培训、演练;加大实战演练的比重,提高队伍的灭火实战能力;同时要创新消防培训演练的新方法、新路子,扎扎实实地抓好志愿消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三)加强师生员工的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消防防范意识。要根据《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精神,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高职大学生在认知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习惯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要从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创新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方法,真正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到课堂和工作场所,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心中。一是着重突出火灾特点和火灾事故残害性的剖析,使广大师生了解火灾特点和火患的高危险性,以增强其消防意识。二是以高职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和更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消防题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广播、刊物、校园网络等大众传媒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把消防安全逐渐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使消防安全常识在校园逐渐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人人支持消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课堂和其他安全教育平台,强化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的教育学习,还可以通过访谈、座谈会、集体培训等方式来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四是加强消防实战演练。要通过一系列消防实战演练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疏散、逃生、扑救、自救的能力,使广大师生的实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从而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五是注重行为引导。通过抓学生群体、具体的工作、具体的环节来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使广大师生具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很好地控制各种安全环节的能力,具有正确操作使用消防器材及处置意外情况能力,增强师生火灾自救、自护和逃生能力。

(四)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是做好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为此,一是高职院校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防火检查、巡查、火灾隐患整改等制度。已建立起各项规章制度的高职院校,要针对工作中新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修订,不断完善。要针对防范重点,特别是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制定防火安全管理规定、防火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使防火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保证防火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防火管理制度和措施,使各项消防工作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二是签订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分级管理,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确保一把手负总责,责任人直接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各部门各负其责,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落实到人。要与各单位(部门)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消防责任和要求,保证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加大检查和隐患整改的力度,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险隐患。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月安排两次以上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每逢开学初和学期结束前以及节假日都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学校消防安全。四是严格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坚决用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真正使之成为推动防火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武器。学校要定期组织检查下属各单位消防工作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级的消防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对消防重点要害部位和重大集体活动的管理。高职院校消防重点要害部位是指学校办公大楼、学生宿舍、图书馆、档案室、计算机中心、大功率或易燃易爆实验室、锅炉房、液化气罐、饮用水池、招待所和商业场所等人员密集,火险大,火灾发生后人员伤亡大,财产损失大的部位。这些要害部位除加强人员值班、巡逻和24小时进行闭路电视监控以及烟雾传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监控外,还要加强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要建立健全消防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责任制,特别是要建立防火和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存放、保管、使用等制度;要有切实可行的岗位防火责任制,各岗位人员要明确自己岗位的防火任务,并有保证岗位防火责任制落实的具体措施。对于重大的校园集体活动,必须报上级公安机关审批,要做好应急预案,要做好活动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才能举办。

(六)加强与消防部门和相邻单位联系,建立消防安全联防协作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做好内部的防范工作,又要加强与消防部门和相邻单位的联防协作。为此,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配合,进一步采取措施,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标准化管理”、“四个能力”和消防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要在当地消防部门的协调下,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大学校消防安全联防工作的力度,维护校园消防安全,不断消除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坚决防止涉及师生的消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文义,陈巨峰.高校消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冶金丛刊,2002(S)

[2]廖启霞,孟亦飞.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州化工,2010(11)

[3]刘广轩.关于高职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第5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

近些年来高校火灾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造成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这与人们消防意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高校人员集中,用电用火频繁,且高校集教学、宿舍、食堂等多功能公共场所于一身,因此消防安全工作任务较重。

一、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人员稠密,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1.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目前高校在学生住宿问题上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大。大多数学校在兴建宿舍时,虽也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校关闭了消防安全出口,一般都只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在如此大密度的高等院校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2.高校人流相对集中,火灾荷载量大在当今社会,大多数高校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场所,还有食堂、超市等服务场所,还有网吧、歌厅等休闲场所,无形中使火灾荷载量增大,进一步加大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存在火灾隐患的建筑物多

老式建筑大量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较多。有的建筑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极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易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三)高等院校多数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首先,绝大多数师生存侥幸心理,认为灾难离自己远,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因此,在学校举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时,基本上都没有认真参与学习、领会,有的甚至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其次,大多数学生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且校园内的火灾基本上都是电线超载而引起的。大多数学生在宿舍、教室使用大功率电器;有个别学生还私自乱接电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宿舍电脑等电器的逐步普及,也增加了线路负荷,长此以往,极易导致火灾发生;另外,大多数男生在校内胡乱丢弃烟头,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容易酿成火灾。再次,消防知识贫乏。有些学生消防知识缺乏,不懂得灭火常识,发生火情后不知如何处理等情况也多有发生。

(四)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高校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也没有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发生事故,缺乏处罚依据。

(五)消防安全设施不足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消防设施短缺,也无法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缺乏高校课程设置里欠缺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认为师生自身应具有安全意识,因此未经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和演练,但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一)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

高校应高度重视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组织,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将校园的消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各高校应该按上级有关部门的相关文件、相关规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组织,使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监督体系,更进一步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议事日程,同时又可以使教学和消防安全工作共同进行、共同发展,为广大师生构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消防实战演习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每逢节假日,如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高校负责消防安全的主管领导要积极带动广大师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高校在消防安全方面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紧急自救能力,可以多次开展消防实战演习。通过实战演习,不仅能让全体师生掌握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还能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消防逃生常识,更有力地促进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保证消防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能正常使用的消防器材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学校要保证消防经费的投入,将经费纳入学校正常开支预算中去,改善消防基础设施。教育机构要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详细检查。高校要在消防方面设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将消防经费挪作他用的行为。另外学校要指派专人进行管理,以确保消防检查做到常态化、专业化。一旦发现消防隐患一定要立即消除,绝对不能让隐患变成灾难。此外,高校应当拨发经费,确保消防管理人员能够定期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结语

高校是人才的储备库,校园消防安全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消防安全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保证好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只要严格坚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在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必将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强.高校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长治学院院报,2005,(04).

[2]张志男.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浅析[J].科技信息,2007,(01).

第6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一、高校防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础建设滞后。大多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址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其供水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是按照当时办学规模、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设计和建设的。供水量不足与用水需求量猛增的矛盾使得整个供水管网的压力下降,一旦发生火警,只能是杯水车薪。

(2)疏散通道缺失。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一般每幢在3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更大,一幢楼内居住学生数额1000人上下。尽管学校在建设时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在使用过程中更多地考虑防盗安全或学生人身安全而关闭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加设防盗门,使疏散通道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疏散困难。

(3)致灾因素增加。近年来,高校学生公寓中电视、空调、电脑及其他电器日益完备,用电负荷剧增,同时,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的建筑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大多不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这些都导致高校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4)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部门重硬件设施轻软件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未接受岗前培训,发生火灾时有的连自身如何自救逃生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指挥、引导学生疏散或救火;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很多寝室都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视机、功放机、电脑等现象。据统计,高校火灾大多是电气火灾,占每年全国校园火灾起数的40%左右;有的学生休息时躺在床上抽烟或乱扔烟头;夜间熄灯后,有些学生躲进蚊帐内点蜡烛看书写字,一不小心酿成的火灾事故并不鲜见;部分学生对消防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发生火灾惊慌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这些都暴露出高校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二、改进和加强高校防火工作的对策

(1)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增强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狠抓消防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学校――保卫科――院系――班――个人”的校园防火体系,层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要狠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保障落实,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及各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使消防安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步发展。

(2)保障消防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合格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基本保障。高校应把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开支的总计划中,设立消防专项基金,保证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消防设施与装备条件。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数量、性能、类型、完好情况逐一记录并保存,建立消防器材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详细检查,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新,让所有的消防设施器材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普及防火常识,提升师生防范意识。高校应及时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并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假期安全普查、参观消防站、警民共建、消防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开展经常性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常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适时开展演练,提高全员自我防范和救灾技能。

第7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消防工作 档案管理 利用

消防档案是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视频、声像等真实的历史记录,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依据和信息资源。在消防工作中,消防档案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其管理和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消防人员对各类火灾救援和事故处理质量的好坏。当前,高校消防工作档案管理和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消防档案管理重视不足,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消防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设施不齐全;消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尽快解决。首先要高度重视,加强高校消防工作档案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强化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的消防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从而确保消防档案的安全性,提高消防档案管理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消防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档案管理重视不足,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当前,高校各大院校并没有高度重视消防档案管理工作,消防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有些消防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消防档案管理工作是好是坏,对单位发展不会有很大影响,其责任应该在于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他们只要尽职尽责值好班,无火灾事故发生就可以了,从而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不e极,缺乏主动性。此外,许多高校消防档案管理工作仍过多沿用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为保管而保管”,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仅仅只对消防灭火器进行简单的数量统计,未能配备相关的专职人员对消防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因而难以使消防档案发挥其应用的利用价值和作用。

(二)消防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设施不齐全

就目前来说,高校消防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消防档案立卷、借阅、保管、利用以及归档等环节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要求,管理措施缺乏规范性,从而致使消防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许多高校消防档案管理设施不够齐全,未能配备专门的消防档案库和档案柜,致使消防档案堆积搁置,材料信息收集不全,即使有档案库,其消防档案管理室的基本硬件设施不健全,不具备基本的防水、防潮、防火、防电、防盗、防损坏等“六防”条件,因而不利于消防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三)消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当前,高校消防档案管理方式过于落后,传统的手工登记、人工查询管理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导致消防档案管理工作的严重滞后,大大降低了消防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对消防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足,导致他们专业知识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够的现状。加之,部分消防档案管理工作者职业责任心不强,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他们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缺少创新意识,从而影响了消防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消防工作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高校消防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消防档案管理是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消防档案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消防档案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消防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工作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相关工作职责,力求将消防档案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动高校消防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消防档案管理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来抓,并将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要求纳入日常的绩效考核办法之中,最大限度地增强高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要不断健全消防档案工作考核检查制度,对于消防档案的立卷、借阅、移交、保管、保密 、利用以及销毁等各个环节都应做到可规可循,有据可依,从而规范消防档案工作秩序,使之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消防档案安全。

(二)推行科学管理,提高高校消防档案管理水平和实效

当前,高校消防档案管理和利用仍存在传统的“为保管而保管”“只保管不利用”的陈旧落后管理思想。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单一的消防档案管理手段和形式已难以适应当前高校消防档案安全管理的发展需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注意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设施引入到具体的消防档案管理工作中,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行科学化管理,加强消防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将消防档案形成载体从纸质、图片、声像、光盘转变为消防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并安排专人管理操作,从而充分发挥消防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档案管理软件,有目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将现有消防档案信息数字化,把现存的消防档案案卷目录转化为机检数据,并通过设置防火墙、数据备份和加密等多种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消防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以确保消防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从提高高校消防档案管理水平和实效。三是要充分借助校园网络,在高校校园网的信息平台上创建消防档案管理网站,将其作为宣传高校消防档案工作、开展消防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并提供一定的网上查询和使用服务,从而进一步加大消防档案管理力度,提高消防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

(三)加强培训,提高高校消防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第8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一)高校应成立安全保卫工作委员会(或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副院长)任主任,稳定办、保卫处负责人任副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保卫处),由保卫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工作。建立“学校D院(系、处、室、部、馆)D科室D个人”四级防火体系,各院(系)、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学校保卫处应组建以保安人员、安全信息员、义务消防队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设置专职人员负责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建立微型消防站。为提高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实现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有效处置扑救初起火灾的目标,依托学校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学校要建立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防控工作。

(四)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每年年初开各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消防稳定安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二、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高校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增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各单位要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学校要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用火、用电、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器材、安全疏散设施维护等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下发各部门遵照执行,由保卫处监督实施。

保卫处要把消防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制定、修订(或指导部门制定)各种消防管理制度规定,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等等。

三、注重宣传,增强意识

(一)举行消防知识讲座

学校利用新生开学军训期间或其它时间请专业消防人员对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时,学校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注重宣传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组织富有时代性、创新性、趣味性、生动性、参与性的宣传活动,增强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学习消防知识、消防技能等应急逃生技能的自觉性。

(三)充分利用展板、横幅、校园刊物、互联网、闭路电视等媒体,开办固定消防宣传栏目,形成强势而稳固的消防宣传阵地

学校通过组织校园消防安全图片巡展、播放火灾案例专题片、举办消防专栏、黑板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师生消防知识,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四)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火、传授平安文化、营造良好的消防氛围起到推动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消防安全专栏或消防安全图片展室,供学生学习、参观,大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

四、防消结合,落实措施

(一)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学校要坚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做到消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消除火灾隐患,使学校的消防安全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一是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自查,使其常态化和制度化。针对学校实际,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学校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校园内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如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楼、图书馆、餐饮中心、演艺厅、报告厅、配电中心、锅炉等进行重点检查;对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二是坚持消防安全定期大排查。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对消防安全定期大排查,做到人人参与,全面覆盖,不放过每个消防安全死角。三是对排查出的消防隐患逐一登记造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发放“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跟踪整改,防止死灰复燃,从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火消防隐患。对因资金紧缺,一时无法排除的消防隐患,积极采取措施整治,做好防控,因地制宜,加强防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工作组织机构,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做到“三防”并举

1.切实加强“人防”

学校设立总值班室,由学校领导带班、处级干部轮流值制度;学校保卫处设立值班室,由处级干部带班、工作人员值班、保安值班巡逻制度,负责学校的稳定安全、消防工作。配电室、锅炉房、学生公寓、餐饮中心、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等要安排安全消防值班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卫处及相关部门报告,将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要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在图书楼、实验楼、餐饮中心等重点部位设立消防监控室,安排消防安全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

2.认真落实“物防”

学生公寓、餐饮中心、演艺厅、图书楼、教学楼、实验楼、家属楼等要配备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每年学校要投资足够资金元用于对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购置、维护、更新、改造。逐年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学校消防安全。

3.积极搞好“技防”

学校要在图书楼、实验楼、餐饮中心等重点部位安装消防报警系统和监控设施,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可迅速采取措施。

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高校保卫干部培训,将消防安全管理列为必训科目。建立师生组成义务消防队,动员做好学校的消防

工作。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基础上,要与当地消防部门积极联系,争取他们对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消防培训等工作的指导、监督,共同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立足实战,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保卫处要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师生火灾自救自护能力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器材使用、消防技能操作和火灾逃生训练,使他们真正掌握防火、灭火、应急疏散等自救逃生常识和技能。

五、求真务实,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学校主管保卫工作的领导与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按责任书进行逐级检查考核,落实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二是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将消防安全的工作责任分解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严格考核、齐抓共管;三是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对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贯彻落实新《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关规定

第9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范文

一、当前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优势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现代高科技技术广泛运用的同时,作为高校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工作愈发显现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1、高校大规模校园扩建,为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平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做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后,1998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从340.87万人增加到1561.78万人,净增人数1220多万人。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快高校校园建设,在这一时期,全国普通高校建筑面积由15400万平方米,增加到51287.27万平方米,净增加了3.33倍。在这一阶段,也正是国家高度重视消防设施基本建设的时期,特别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类建筑工程应达到的消防技术标准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为此,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善与更新换代获得了良好的机遇。

2、高校领导消防安全主体意识的增强,推动了建筑消防设施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颁布实施,推进了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而2002年颁布实施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单位的责任,即“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进一步明确法人代表--校长为学校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高校领导高度关注防火安全,在新建设的楼群中,均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了报警、喷淋等自动消防设施。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火灾事故的调查和了解,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在及时发现和处置初起火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有效避免了火灾的蔓延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也可避免类似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严重影响高校安全的重特大事故发生,有力地保证了高校的持续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不足

1、前期设计不完善,建审把关力度不够。从消防设计上看,一是各设计院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力量强弱不一,内部总复核制度落实不够,对消防设施工程的重视程度各有差别。二是部分设计人员对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学习不够,缺乏消防专业知识,消防工程设计不完善。譬如室外消火栓与水泵结合器距离太近或太远,火灾探测器选型错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水泵房、湿式报警阀及末端放水处未设计下水,不利于日常维护等。

从消防审核上看,一是消防部门建审人员数量少,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工作的要求。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缺乏施工检查,不能及时了解消防设施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许多问题是到工程竣工后才发现,不仅增加了整改难度,而且使学校和消防机构陷入被动局面,有些问题不得已以罚款了之,留下先天隐患。

2、中期建设不理想,学校监管体制不畅

消防产品质量及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是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基础。从目前掌握情况看,各类消防产品约30%不合格,防火卷帘、防火涂料等部分产品约有50%不合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乏力。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各环节,也存在基建工程从招标到施工,由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包揽,相关管理和使用单位缺乏参与度,不利于质量把关和后期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加之智能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监理工程师不了解其性能,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出一般性监理意见,不能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3、后期投入不足,物业管理效果不佳。工程竣工验收,只是对施工阶段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代表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工作结束。消防设施的建设只是为防火工作打下了物质基础,消防设施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因素是人。只有管理与使用人员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技术,才能真正发挥智能消防设施的作用。而现实情况却十分让人担忧。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智能消防设施建设完工后就能一劳永逸,忽视后期维护、保养、年检、探测器定期清洗等工作,导致误报率高,被屏蔽区域多,长此以往将导致智能消防设施“瘫痪”。另一方面,管理与使用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在接受专业培训时,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甚至还出现操作失误。更不理想的是,因为管理与使用人员更换频繁,培训经费紧张,许多人员未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

三、促进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科学化设想

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消防系统长期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持久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障。为了真正能使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落到实处,奠定高校和谐发展的安全基础,笔者提出如下构想。

1、观念转变是前提。科学的消防安全观应当包涵以下几层含意: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其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胡锦涛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国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第三要树立安全是提高办学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观念。一个火灾隐患突出,事故频发,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的高校,是不可能正常办学的,更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只会走向失败。

2、科学管理是基础。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科学、合理的发挥其作用,必须实行科学管理。目前,消防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但还需从以下二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首先,从政府层面上,消防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参与消防工程招标、建设监管的机制,而不仅仅是消防建审和验收两个环节,实现从源头抓起,全程管理。其次,从学校层面上,应主动邀请政府消防管理部门指导学校的消防工程建设,保障各种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同时,学校的防火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学校保卫处)、具体操作使用部门(如后勤物业)应和基建部门全过程参与建房一样,全过程的参与消防工程的建设,这样既可做提高工作人员对建筑消防设施分布、性能的了解程度,将培训工作与建设同步进行,提高工作人员培训的实效。也可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其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后期维护管理。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值得欣喜的是,在建筑消防设施的后期维护管理方面,公安部今年颁布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2005)的行业标准,已于今年6月1日实施,它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