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遗传学发展史精选(九篇)

遗传学发展史

第1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字】:历史遗迹;蔚州古城;景观格局;建筑

【引言】:信息、交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文化方面的世界性日益增强,“既是人类一大进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它不仅破坏了传统的文化,而且正对创造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销蚀作用。”保护历史遗迹势在必行。历史文化名城,代表着一方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历史脉络的世代延续。

1、古城概况

蔚县古称“蔚州”又称萝川,曾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现在所说的蔚州古城具体是指蔚县县城老城区,是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2、蔚州古城资源与价值分析

蔚州古城是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内涵。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已然成为一种可以被持续利用的资源,既体现了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也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因此成为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和规划的部分。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2.1物质文化资源

蔚州从代王城发展到今天的蔚州古城,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 北面是地位最高的玉皇阁,现存的城墙只有西、北两段,总长约2200米,城楼也只剩下了南边的万山楼和北边的玉皇阁两座,蔚州城内的历史遗迹除了玉皇阁、南安寺塔、万山楼之外还有众多的庙宇楼阁以及民居建筑,光绪版的蔚州城池图庙宇共15座;民国时期的《蔚州城街巷形势详图》中庙宇楼阁增加了很多,共计35座。

2.2非物质文化资源

蔚州古城不仅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造就了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丰富的民间文化、工艺、小吃印证了蔚州古城的历史沉淀。

3、蔚州古城的传承与保护

3.1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内容

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历史遗迹主体的保护,第二历史遗迹周边环境的保护。目前为止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研究还是仅仅局限于历史遗址主体的保护,对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相对滞后。19世纪颁布的《威尼斯》以及2005年颁布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都强调了遗迹环境对遗迹对象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遗迹环境的重大意义。

3.2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包括历史遗迹本身、其周边一定的空间范围以及历史遗迹所存在的城市。历史遗迹的构建一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于空间场所的限定一般以遗迹周边形成院落或有一定次序性的程序,其限定的空间对于历史遗迹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宏观性就是空间层面的宏观性。同时,在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社会、经济、文化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关系,同时将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以促进历史遗迹的发展。

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面临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宏观的眼光来处理历史遗迹与这些问题的矛盾,宏观的调控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将历史遗迹的传统魅力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3.2.2客观性原则

历史客观存在即原始的、非复制的,即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是国际上专家针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扩充。历史遗迹的鞒杏氡;ね样要遵循这一原则。

蔚州古城传承与保护的客观性包括传统景观文化的客观性、景观材料的客观性、本土文化的客观性。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历史遗迹本身而言,它是建立在本土的风俗文化、精神信仰之中的,它是这种地域传统文化以及精神寄托的载体,因此历史遗迹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有其自身的文化色彩。

3.2.3文化传承性原则

历史遗迹环境景观分为原生环境未被破坏和被破坏两种类型,历史遗迹极其周围环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积累时代信息,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经过时间的变迁会积累大量的历史信息,我们在进行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过程当中应该对这些历史信息采取尊重保护的态度,并且对原始信息以及后来人工的手段加以区分,从而使得后人可以明确历史遗迹所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历史遗迹的精神与历史文化,从而来重现历史遗迹景观环境,使现代人通过景观环境来解读历史遗迹的内涵。

3.2.4艺术审美原则

艺术审美原则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情感意境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艺术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十分注重美学的研究,美学是涵盖了人们内心关于美的认知与意境的表达,时间、地点、场景、心境等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美的表达的变化,美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因此,在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艺术性原则。

3.3历史遗迹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蔚州古城历史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因此如何发展复兴历史遗迹是当代蔚州的主要问题,蔚州城内散落的各个古迹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打造成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生态网格是蔚州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唯一出路,目前蔚州古城采取的“有机保护”、“一城、两山、三堡、四区、五朵金花、六大服务体系”针对蔚州古城自身问题,站在整个古城的角度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遗迹的一体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托。

4、结语

蔚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好这项工作需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有限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根本利益和影响,或者盲目无限地开发和利用。

只有认真保护不可再生的民族资源,合理消费,把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历史的脉络方能世代延续。只有在强调物质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同时,在精神品质上追寻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鄂西传统民居聚落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

第2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的传统历史长河当中,有着许多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在这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有许多的传统文化已经随着历史长河的前进,逐渐消失在了不断奔涌的历史长河当中,只有其中一少部分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由于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逐渐面临消失的危险,所以为了挽救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保护机构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文化的国家之一,中国本身也拥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沉浮。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或者是人类文化遗址,例如秦兵马俑和故宫,另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剪纸以及中国特有的呼麦技艺等。但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少年对潮流的追捧心理,导致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使得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面临着没有人去欣赏甚至是没有人去学习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2.1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发展与交流的媒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往往都是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与实质内容的人,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将他们的这些优秀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传承人,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传承,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奔涌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健康发展下去。

2.2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学习与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人,所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充分了解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且他们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缺点了解透彻,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不适合现展的东西,加入当代所需要的一些因素,。所以说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更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延伸与发展。

2.3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之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色彩,导致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小,不利于人们广泛的、大面积的进行学习,所以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人数,从而扩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加强针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式:

3.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应该加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新思想,使其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原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现代因素,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同时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3.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发展全部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薪火相传,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让这些传承人充分了解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可以进一步认真培养下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发展。

3.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事件,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小,不容易被大家广泛的接受,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例如少林寺作为第一批入选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少林寺的代表性传承人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以少林寺为背景,拍摄了多部有关少林寺的电影和电视剧,并且通过旅游景点的方式来宣传少林寺,从而加强少林寺的文化传承。

4、结论:

中国的传统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更是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为了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持续发展思想以及传播思想,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工作,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梅.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福建艺术,2008,(05).

[2]旷凌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32).

[3]汤凌燕; 柳建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法律思考――以福建省为主要分析对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4]吴平.传承人当代生境与传承――基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04).

第3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场所精神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K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126-03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顺应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转型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类型,主要表现的是近现代革命史迹,是“静态遗产”、“动态遗产”与“活态遗产”相结合的典范,对现代社会人类价值观重塑与心灵启迪具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在的“场所”给予公众更多的是精神含义而并非实用的物品,为公众展示的是表达“爱国情感”的历史作品,其“特性”比“空间”概念更具体,一方面在暗示一种气氛,另一方面则表达“稳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抽象的概念,还可以用具象的方法表达与展现。红色旅游被认为是传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开发的目的在于以现实存在的实物和场景唤起并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达到传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目标诉求。

陕西近现代革命史迹等文化遗产品类丰富,是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场所精神的挖掘,使公众体味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意象,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具深远的影响力。

一、概念诠释与解析

1“场所”与“场所精神”内涵

“场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活动的处所”,如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等。①有了人的活动,使得场所具有物质“空间”涵义以外的特征表现,即有了“氛围”,是人们对于特定空间的记忆和认同。②

“场所精神”的概念是由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他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说明,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生活情境而富有意义。③即探究建筑精神的涵意而非实用的层面。人需要象征性的“表达生活情境”的物质或非物质元素来适人心怀,体验融入历史的感觉,并因之而感动,是“场所”以独特的精神征服了我们。④

在可视化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元素有限但在“场”中蕴含的意味却十分深厚的情况下,更多的 “红色文化意象”需要场所精神表达,使公众体味遗产空间革命传统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感。

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解析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主要指在革命战争年代时期所遗留的有形文化遗产及无形文化遗产,“革命”是指引起社会变革的政治革命。林龙飞、王华、杨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模型》,《商业研究》2009年第8期。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类型主要有:军事遗址、会议旧址、名人故居、墓园、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等,也包括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革命故事、革命传说、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事迹等,还有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将历史搬到实景中的简单教化,需要的是引导与共鸣,需要让人们由“眼”到“心”获得一种阅历和体验,所以“看”并不是传承的全部,更需要挖掘场所精神,满足公众精神体验,触动公众内在的情感和情绪,才能发挥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的功能。

3场所精神视角下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意义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顺应的是人们对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需求,其实质表达的是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所遗留的有形及无形的文化遗产,需要场所精神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坚定信念。简言之,红色历史留给我们的价值要用场所精神去延续,去实现爱国情感的共振。

二、红色旅游开发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传承的有效路径红色旅游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成为专项旅游活动并有序推进是在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相继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红色旅游有序发展的格局。目前,红色旅游已成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有效方式,并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红色旅游的内容体系不断扩大丰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弘扬的重点,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包括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锤炼与升华。

实践证明,通过红色旅游,可以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增强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革命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承,红色旅游实现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值增值与创新,也实现了红色旅游三大工程――文化工程、政治工程、经济工程功能的有机统一。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日报》2009年5月2日第2版。

三、场所精神视角下陕西革命历史

文化遗产传承概述1以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展示引领作用已形成

陕西作为文化遗产大省,许多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被深入挖掘并生动展现。根据陕西党史部门对革命遗址的普查工作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底,陕西的革命遗址有2051处。《华商旅游》,《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遗址达2051个》,http://.2011年6月29日。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虽然相比陕西更悠久的古代文化积淀,这些近现代史迹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红色旅游开发中,陕北板块将红色旅游与黄土风情结合,关中板块将红色旅游与古代文明相结合,陕南板块则是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自然环境相结合,马耀峰等:《陕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遵循文化遗产传承的理念,陕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2“场所精神”视角下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不充分

虽然,陕西红色旅游开发对于完善陕西旅游产品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比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其场所精神挖掘并不充分。

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要求,陕西省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资源486处。在陕西省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省文物局:《踏遍青山――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纪实》,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年。在增加的上千处乡土建筑、近现代的史迹、文化遗产线路等新文化遗产品类中,很多都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可知,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红色旅游开发并不匹配。其次,已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更多的是静态纪念物的陈设,展示手段单调,传承方式雷同,甚至有讹误,没有真正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更没有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第三,红色旅游解说系统单一,对于更深层次的精神解读缺乏深入引导。很多红色景区的解说系统是“看”,没有“解”,不同年龄层次与知识层次的公众,对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虽有大量珍贵的记忆,但却都是记忆的碎片,无法拼接。

四、场所精神传承的思路与建议

1挖掘场所精神和文脉资源,延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

挖掘体现文化传承的红色记忆符号,并在革命历史文脉中注入新元素,注重公众的参与和体验,依托红色旅游开发路径延伸综合价值,赋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更多新内涵,使更多表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根”与“魂”的元素让公众用心去读、去意会。

2整合文化遗产资源,设计凸显场所精神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整合遗产资源,挖掘更多表现红色文化的素材,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表现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历程的新遗产,结合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精神内涵、区位优势,进行设计、体验与开发。同时,注重复合型产品的开发,将红色资源与所在地域的其他资源有效链接,如与民俗、乡村、休闲、生态等项目的融合,设计凸显场所精神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大力开发名人、红色故事等非物质遗产元素,如谱写出《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红歌”曲谱的陕西作曲家刘炽,赞扬的出版家“张季鸾”等都是可设计的红色元素。

3加强宣传推广,打造彰显场所精神的红色演艺精品、节庆品牌和活动品牌

依托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本体资源价值,可通过2014年邓小平诞辰110周年、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作为契机,精心策划主题鲜明、彰显场所精神的红色旅游产品,并加强宣传推广。可积极创作、生产、推广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并有综合市场效益的红色演艺精品,形成节庆品牌和活动品牌。

4构建红色旅游解读系统,丰富公众的场所精神体验

第4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02-02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传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许多损毁不堪、濒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得到了新生和传承。

一、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放以后,先后颁布了若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类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保护。然而,“”期间,我国的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遭受空前浩劫,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恢复正常,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得到了重视。2002年10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明确的保护依据。在这部法律指导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党和国家再一次强调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的瑰宝。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及加强领导、法制建设、经费投入、保护工程、规划编制、名城保护、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继修订后《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针对性强,措施到位,前景明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指针。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

宣传的目的是提高全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的认识。认识有多高,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有多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同时,重视宣传促销,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交流。另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片、举办宣传栏、悬挂横幅、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手段,使广大人民了解了《文物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法制观念和自觉意识,人民群众中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著书立说和主动参与景点讲解、主动举报文物案件者越来越多。因此,文物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宣传教育广大公民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加大保护经费投入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就提出了“五纳入”的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这一规定有力地保障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在投入上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得力于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这个关键。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确定“统筹规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讲求效率、整体推进” 的原则,始终坚持把资金的筹措、落实作为保护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地方专项资金。同时,组织社会各界进行募捐,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保证了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人才断档问题很突出,许多业务工作很难开展或者是事半功倍。要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保持专业队伍的稳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结构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避免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应当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手段、理念、机制,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约束人、先进的管理手段武装人、超前的管理理念塑造人、竞争的管理机制激励人,积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和引进工作,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强原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广开渠道,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史知识丰富、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充实专业队伍,缓解文博单位专业人员缺乏的矛盾。同时,还应推出部分年轻有为、专业素质较强的同志赴外地文博机构进行深造学习,邀请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术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职工的专业知识,又开拓了视野,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促进保护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打下了人才基础,为新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障。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加大力度,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重视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制度,做好基本建设中抢救性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继续搞好文物资源调查,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和民间收藏文物调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推进文物保护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文物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保护好现有文化资源

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认真挖掘、整理本地的文化资源,摸清家底,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化保护系统和平台。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统筹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长效传承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四)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

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篡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完善《国家古籍名录》,完成清史篡修任务,推进《中华医藏》和新版古籍基本丛书出版,编篡《中华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系统整理散失海外的中华古籍珍本。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五)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第5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城镇的历史文化都能从其具有的历史遗存中得以表现。在历史的延续中,这些遗存有的消失了,有的残存着,但其中蕴涵的地域文化的“因子”却做为文化的“烙印”代代相传,永驻人间。这些历史文化的影子又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气氛中再现,这就是历史遗存的再文化。再文化的对象包括实物形态的(如历史文物,古迹等)和实物形态的(如风俗习惯等)历史遗存。

旅游业是文化型的经济产业,目的地优质深厚的地诚文化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民文化素质不断得到了提高,生活于现代的人们则更加倾向于追求朴素,纯真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探源寻根及对异域文明的渴求探奇之情更加强烈,期望在文化撞击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也随之进入了高深层次的文化竞争阶段。美国经济学家朱卓江教授预言:“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一样,将成为在全世界普及的新兴旅游活动方式之一。”因此,实施历史遗存的再文化战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

一.赊店古镇历史遗存及特点

赊店古镇位于河南省西南南阳盆地东北部边缘,唐河支流潘河和赵河的交汇处,地处中原,各种历史遗存丰富,商业文化积淀深厚且独具特色。以中华御酒之乡,刘秀赊旗故地,中国会馆之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大品牌”著称中外。明清时期系我国“北走忭落,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南北交通要道,被英国学者贝本文由收集整理恩飞誉为“全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发展鼎盛的一个典型缩影,具有发展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古镇旅游的得天独厚优势。赊店古镇古城墙、镖局、票局、福建会馆的修复,古码头,春秋楼的重建以及民间游艺黄河九曲的重现,都是历史遗存再文化的表现。

赊店古镇地处中原,水陆码头,交通便利。中兴于明初,从明万历年间至清顺治、康熙、雍正年间,长达150余年的发展历程,渐次生南、东两个码头辐射扩大,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七十二条商业街和三十六条胡同的古镇整体格局。南九北七共十六省商贾齐聚此地开店经商,街道纵横交错,商号林立,镇内不足2平方公里的范围聚集人口达十三万之多,创造了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商业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深厚的文化积淀,凝固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历史遗存,有些已经开发为旅游产品,实现了再文化。如: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广盛镖局等。但大多是“藏在深闺人未知”,如古码头,春秋楼遗址等。为便于更多了解赊店古镇历史遗存,特作如下归类:

综上表可以看出,赊店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

(一)遗址遗存多,规格高,完整遗存少

由于战乱和人类生产活动的改造,许多历史遗存被现代建筑掩埋,仅留下一些精彩的传说。如春秋楼、码头等。此外,赊店古镇历史上处于低建制状态,现存较多的古商铺和部分民房的建筑规格较低,文物价值也不高,规划保护成本较高。

(二)遗存种类多且分散,利用价值有限

古镇上分散着的大量古商铺和宅院,古城墙遗址,古码头遗址等几乎全部位于现代建筑物包围之中,有的甚至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且各种遗存的研究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理论定位,保护利用价值难以确定。

二.赊店古镇旅游实施历史遗存再文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保存和修复的点状古建筑多,且结构单一,缺乏知名品牌

赊店古镇的历史遗存点状分布趋势严重,如火神庙,虽然文物价值较高,距离山陕会馆景区也较近,但其位置相对偏僻,交通滞后,实现同山陕会馆景区联袂成本较高。另外,分散于南北瓷器街以外的众多古民居、商铺要彼此连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街风景有一定的难度。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研究力度不够,街区传统特色逐渐弱化,甚至于3条古街不复存在。

(二)实物形态历史遗存多,非实物形态历史遗存相对较少

实物形态的历史遗存由于其物质性而易受保护而存留下来,而非实物形态的历史遗存由于其无形的特性而极易变异和流失,赊店古镇在非实物形态历史遗存方面,如节会习俗,传统工艺等更具“生活相”的城市传统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使实物历史遗存因缺乏精神内涵而活力不足。

(三)典籍记载不系统,民间研究少,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知名度不高

历史文化传承一是靠精英的典籍化文字传播,

转贴于

它代表着民族文化精神,历来倍受推崇。赊店古镇由于在历史上行政等级较低,行政归属不明确,正宗典籍记录较少且不系统,文学记录更是寥寥无几;历史文化传承二是靠口传心授的非文字化传播,它体现民族的情感和个性,但这种民间文化却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自生自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赊店古镇许多民间文化濒临危灭,导致了原文化的链接缺损。如源于赊店的心意拳现已不见踪影,流行于本文由收集整理潘赵二河的船夫号难闻其声。

(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矛盾突出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旧城的大规模改造,古老街区被现代建筑取代,严重破坏了古城肌理,赊店古镇传统风貌也逐渐弱化,很多重要历史遗存湮没在现代高楼之中。如古城西城墙淹没在两侧高楼间,原会馆古井被建筑物覆盖。原有古城风貌与现代城市景观相互混杂,“新”与“旧”相互制约,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亟待恢复性保护。

(五)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方案指导,古镇旅游实施历史遗存再文化战略难度较大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到城市进度服务等多方面,而且其制约发展古城旅游的原生文化环境极易被破坏。如街道宽度、路灯设置、绿化等,一旦脱离旅游规划,各自为政,就极易使旅游景点被周围的非真实信息所淹没,干扰破坏历史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失去固有文化魅力。

三.赊店古镇在旅游发展中历史古迹再文化实施战略分析

(一)创新观念,提高认识,梯度推进

历史遗存的再文化,尤其是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化,要从“资源—市场”的传统开发观念向“资源—市场—文化”的现代经营理念转化,确立文化旅游在旅游开发导向上的重要地位。赊店古镇实物遗存多为文物资源,具有文物和旅游双重价值,这样既要重视其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社会效益),又要重视其旅游吸引力及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要依开发难度和价值大小,作好长远规划。鉴于人、财、物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宜先开发投资少、难度小、易操作,且不易引起负面影响的历史遗存,如古城墙的分段修复。而对那些投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如春秋楼遗址,要妥善保护,待条件具备时再行开发。

旅游业作为“一业兴旺,百业繁荣”的产业,赊店古镇必须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创新,不断的发现新的“卖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正如谭成文先生所说的“文化开发应寓无形为有形,变形定而神动,实施精品化战略”。

(二)立足本土文化,找准特色,准确定位,致力于地域文化形象建设

历史遗存再文化的宗旨,就是要从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综合体现历史真实,达到“显在文化”与“隐在文化”协调统一。赊店古镇要以明清商业历史沿革为主线,以商业文化和古码头为结点,立足于本土文化,注重古商业文化氛围营造,侧重城市传统格局保护和继承,尤其是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修缮,城市迎宾景,会馆核心区,标志性建筑设计等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应注重人文关怀,政策的制定具备广泛社会基础,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规划者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把握古镇历史渊源,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传统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居民的价值观念及信仰等,形成古商业重镇特色的标识系统和文化形象,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三)历史真实性与现实可持续性并重,生动性与可感性兼顾

历史遗存再文化,既要尊重历史真实,避免庸俗化,现代化的附会,又要考虑其可持续性,避免单调枯躁的学术解说,达到历史真实性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只注重历史真实性而忽略生动性和可持续性,则成了的历史遗存复制,缺乏广泛受众基础而曲高和寡;过分强调可持续性,生动而虚化,甚至歪曲历史,则违背的历史遗存再文化的宗旨。

实物遗存的再文化,如各种文物。要改变单调陈列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缺乏应有的场景,很难将文物的时代功用,内涵及美学、科学价值表现出来。可将一系列文物组合起来,通过雕塑、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和光电等信息传递手段将这些文物融入特定场景,强化出文物陈列的场景与周边环境氛围的和谐,不同类别文物组合的和谐,增强其可持续性与可感受性。如火神庙的修复,很好地展示了地方信仰文化;厘金局展示了府衙吏制与经济管理文化;镖局展示了武术与古代商品物流文化等。这些都是赊店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很好地配合和烘托了会馆核心景区,实现了景点融汇成区的综合效益。

非实物遗存的再文化,主要包括民俗风,宗教礼仪和文化艺术等,呈现的现实空间维变和历史脉络,使其有文化的原生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充满鲜活质感和强烈动感,尤其是民俗被人们称为历史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地理性、人类性和美学价值的综合体现,具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建议以古镇庙会,传统民居和周边乡村为依托,举办各种可参与性强的民俗活动,如灯会、婚寿喜习俗表演等;传统工艺和特色饮食现场参与制作,如刺绣、纸扎、风味小吃、酒作坊制酒……将历史遗存“活化”,“隐性”文化“显性”化。

(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赊店古镇是商人和商品的汇集地,历史遗存再文化应保持商文化的氛围,发掘古代商业中宝贵感人的精神品格。如:古代商业中优秀的商业原则和经营策略,努力将这些文化发掘出来并显性化、以教化启迪现代人。围绕山陕会馆-中国商会祖脉的主线作文章,努力完备旅

转贴于

游基础设施,尝试打造赊店古镇为经济论坛理想会址。

建筑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典型范,是文化上的三位一体。赊店古镇内各类古建筑非常丰富。加强对古建筑的研究,从装饰艺术,古建筑艺术,文学,伦理等方面全方位外现古镇魅力。

(五)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善项目评审和监督制度,实施精细化战备

为减少失误,减少偿试性成本,应设立严格的专家评审程序和征求群众意见程序。项目一经确定,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保证评审和行政审批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管理部门应注意体制创新,将社会化保护和经营性保护结合起来,探索部分经营权转让和股份制合作的开发模式,在营销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与旅游经营公司合作,注重用人,分配及激励机制来弥补开发资金不足的缺陷,用人才和科技来推动古镇经营性保护与开发。

此外,对现有的历史遗存再文化产品进行精度开发,换代升级。着重于文化内涵核心的准确定位,形象塑造和产品的营销策划,解说系统和环境设计的细化,实现历史遗存再文化产品精品化战略。提高再文化产品档次和品位,增强其鲜明特色,增大吸引力,最终提高竞争力。

第6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文化核心,是整个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根基所在。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体育的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奥运体育强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它与每个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传统的体育文化遗产遭到肆意破坏甚至消失,一些技艺不能得以流传,具有独特中华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文化正在慢慢消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现代人们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面临严重挑战。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现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或个人认为具有游戏、教育和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能或运动艺术,以及在实践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和空间场所等。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区域文化得以展示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消失,发掘与保护困难重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发达的交通工具、先进的电子产品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人们更注重的是享受生活。传统的体育与时代格格不入,许多技艺的传承人也被现实社会同化,面临传承人断代的危机。现代体育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较大的冲击,现代的人们更多的关注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篮、排、足、乒、羽、网等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忽视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利益存在矛盾,在相同的条件下,现代的人们更看重经济利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严重缺乏,好多传承人迫于生计,更多的放弃了自己父辈遗留下来的技能。民族地区保护的意识淡薄,大都重视申报和开发,开发后的保护管理得不到足够重视,得不到延续性,开发后如何长时间的保护又是一项难题。

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发明创造出来,并被广泛运用的运动艺术和技能。经研究表明具有以下价值:(一)历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二)体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被现代人们广泛喜爱,具有健身休闲的功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三)文化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文化,与历史事件、阶段、人物紧密相关,是历史发展的证物,对研究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四)教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有大量独特的艺术技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五)经济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少数民族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六)养生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类体育养生项目,具有延年益寿,增进健康的价值。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巨大的价值,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克服保护的种种难题。第一,加大宣传的力度,让人们深入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保护意识;第二,重点加强区域性保护,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加强对民族特色遗产的保护;第三,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给予他们更好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四,构建社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体系,融入到社区文化中,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五,重视学校教育的传承,开设部分传统体育类养生课程;第六,开展全面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三、结语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存在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价值,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加强保护意识。重视普查、申报和开发工作,让更多的项目得到应用,得到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崔晋静,中国体育非物质遗产的存留状况[J].体育史分会.

[2] 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月,第30卷第5期.

[3] 钟典模.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继承[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32卷第5期.

第7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河北省“非遗” 舞蹈 高校 方式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1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河北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通过劳动人民长期对生命的探索和通过在生活实践中感悟而创造出来的,它是我省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历史文化是丰富而珍贵的,它包含着劳动人民的精神、情感、品德、个性、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一个地区地域特色的重要表现和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见证,具有精神文明、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利用,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2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

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深厚且有着较长的历史,拥有很多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的项目多达130项。但多数文化遗产的资源在延续过程中不断萎缩甚至消失。因此,研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形成、特征以及延续和保护,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就可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历史、艺术的发展。

在河北省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与发展多半以举办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演出,举办举行各种民间音乐、舞蹈、绝技的表演,如河北鼓吹乐、常山战鼓、井陉拉花、唐山皮影、乐亭大鼓等。这些曲艺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类似形式的表演、在庙会、集会、祭祀、重大节庆时表演,这些表演形式可以在民众中宣传保护遗产的意识,促成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稀少,有些甚至后继无人,难以对此项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传承。为了可以使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可以继承发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找出更加科学的方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的重要性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这其中,将以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大学,让高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传承与保护非遗的一条有效途。因此,增强对河北省“非遗”的认识,扩大我省高校师生对“非遗”了解的知识面,同时增强保护遗产的意识及责任感,为“非遗”对文化事业的支撑与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巩固提高“非遗”在我省的社会地位。

这些项目进入高校,不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保护,而且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学生们深入地了解河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河北,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来看大学生应承担起抢救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融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使其成为有机的组成部。

4 河北省舞蹈类“非遗”在校园传承的问题

首先,因为专业舞蹈教学场地制约性较大,导致在没有开设艺术类学科的高校学生没有排练厅上课。其次,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稀少且大部分在河北山区,师资力量达不到高校开设课程的需求。再次,因为在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较少,导致大学生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有余,实践不足。对一些非遗项目如“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我省“非遗”项目约六成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熟悉,即使在非遗项目开展较好的高校被调查学生的百分之四十表示对这些项目不感兴趣。因此在高校进行舞蹈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5 河北省舞蹈类“非遗”舞蹈教育传承形式

5.1《河北省“非遗”民族民间舞蹈教法》

通过《河北省“非遗”民族民间舞蹈教法》的课程设置,积累进入课堂传承的不同的非遗舞蹈项目的资料,量身打造具有河北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教材,同时将《河北省“非遗”民族民间舞蹈教法》课程建设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课程。有针对性地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高校中开设艺术类专业舞蹈学科的同学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以课堂的形式传承保护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5.2河北“非遗”舞蹈选修课

在普通高校中,因场地,教师和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在艺术类高校中开展舞蹈类非遗课程的难度将大于艺术类高校,所以想要在普通高校开展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外聘教师,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既可以保证学习质量,又可以使“非遗”舞蹈得以传承与发展。

第8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学教育 课程设置 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是一个教育、文化的中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各地教育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而几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深化,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普及,而从小对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势在必行。因此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非物文化教育。这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使命,是教育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重大优势所在。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因此,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让学生理解“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校园传承关键在于学生,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及传承人。

校园传承能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在学校中进行发展性传承,就是在保护其基因和文化生态的同时,树立发展性思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各种方式,用理解的方式来教学,探索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传承模式,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通过学校的课堂行为让更多的人感知、熟悉、传习非遗文化;通过在学校的交流、展示及传承,培育传承机制,培养后继传人;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以此为契机,对于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并将文化在校园内不断的传承,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传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关于非物质的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中国非物质文化普查手册》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1

[3]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2006.10

[4]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第9篇:遗传学发展史范文

摘要:文章对于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地段保护保存的应用做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其次从提高经济效应、增强环境效应、增加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了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然后从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完善立法并且提供法律保障、保护性开发并且建设性发展三个方面对加强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保护措施做了分析,最后总结。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销声匿迹,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极其珍贵文化价值的珍宝,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古老文化的精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文化以及智慧方面的骄傲。历史遗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屹立几千年的精神力量,是繁荣强盛的历史见证,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历史文化保护是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也是使命。

1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脚步更是加快。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很多历史遗迹已经变成了灯红酒绿的街市。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一个成长的黄金阶段,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忽略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导致如今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屈指可数,所以增强对于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的保护意识,增强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措施,是迫在眉睫的事。直到近些年来,历史地段的保护才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像一个被遗弃的了婴孩从新有回到母亲身边,开始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并且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2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

2.1提高经济效应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力度,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极其重视。历史地段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淀,是一个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审美能力,提高我国的历史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并且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应。

2.2增强环境效应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保护历史地段,同时也能为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历史地段那种淳朴、自然、舒适的感觉能够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想,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意义,从而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2.3增加社会效益

历史地段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古老文化的象征——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社会价值。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命力,也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增加当地的文化气氛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自豪感,是人们精神上宝贵财富。同时历史地段为人们传递了我国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的所有信息,历史地段就像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闪闪发光的珍珠,仿佛在为不断发展中的社会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的根源,时时刻刻在为中华民族增加着一种国富民强的信心。历史文化遗迹不仅能增加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同时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团结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3加强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措施

3.1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增强历史文化保护理念,使得历史地段在城市的过程中能够完整保留下来。首先,为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倡导低碳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又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于历史地段加强保护措施,对已经发生破坏的历史地段及时修补,保持原滋原味历史地段风格。

3.2完善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体系是对历史地段保护的基础,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发展的核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对于及时地段缺乏保护意识,同时相关的法律也不够健全,使得很多历史遗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销声匿迹。法律是保护历史地段的有力武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还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历史地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治理,并且根据实际概况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同时在保护历史地段的过程中要加强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合作力度,灵活的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历史地段的完整。

3.3保护性开发,建设性发展

历史地段的保护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城市建设的步伐,并不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包袱,而是一种和谐发展、合理规划、让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齐肩并行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手段,是既要发展城市建设又要发挥历史文化价值的科学发展策略。历史地段凝聚着浓厚的风土人情,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一方面可以继续使其发挥着原始的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应该针对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博物馆,或者在对历史文化地段保护的同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价值,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将历史文化遗产变成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国之珍宝,从而不仅使得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4结束语

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我国历史中摧残的明珠,为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价值传承,民族自豪以及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意义非常之大,它不仅可以使得我国的古老文化源源不断的传播,并且散发着浓厚的生命气息以及表现着古人高深的智慧,同时历史文化遗迹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并且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瑛.城市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的产权体系构建与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2.

[2]邓晟辉,姚亦锋.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明故宫地段为例[J].城市问题,2005,(5):38-4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