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精选(九篇)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

第1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摘 要 题】文艺复兴与大众文化

【英文摘要】There entails profou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in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1.The embodiment of lofty spirit.Its lofty beauty exerts an edify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youth.2.The brightness of sens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oftiness.3.Artistic beaut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art.4.The beauty of creation,including the recovery.rejuvenation and recreation of beauty.So 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se aesthetic contents to make them play active roles i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关 键 词】中华文艺复兴/美学/内涵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s rejuvenation/aesthetics/connotation

【 正 文】

中华文艺复兴的涵义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以中华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为突出表现和主要特征的,体现新中华理性主义并且旨在创造新的中华先进文化的思想文化运动、时期和潮流[1]。中华文艺复兴这一涵义又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

中华文艺复兴深藏着的第一种美学内涵就是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华民族儿女崇尚崇高。为什么这样说呢?崇高(或壮美、或伟大)是不同于优美的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美的形态“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liú@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2](P47),能够给人以特殊的阳刚性质的美感。这种作为“实践主体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2](P50)的崇高,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都有所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先进力量的胜利,往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决不会轻而易举、一蹴而就。正是在这种斗争中,先进社会力量的崇高精神崇高美显示出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奴隶革命、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民族解放斗争,都是先进社会力量起来反抗旧制度、反抗黑暗势力的艰巨的斗争,都付出了一定的英勇的牺牲,从而写下了历史上悲壮、崇高、伟大的篇章。无产阶级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最伟大的历史进程,人民群众及其先进代表人物在这一进程中,更是体现了崇高的理想,显示出了崇高的光彩。中华文艺复兴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壮大不断发展”[1]的思想文化运动,当然就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爱国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现崇高精神,放出崇高美的光彩。

显然,不是别的,而正是中华文艺复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文艺复兴具有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的美学内容。这种美学内容的存在,反映到中华儿女的头脑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崇尚崇高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形成后,人们认为自己投身的中华文艺复兴事业是神圣的崇高的事业,又会为达到目标而全力以赴奋勇前行。这么一来,中华文艺复兴又会为崇高、崇高美的发展辅路。

在时下的中国,“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让中华儿女崇高”这一美学内容的开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包括社会心理、大众文化和学术思潮)正在引起人们深深的困惑与忧虑”,以文学创作为例,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痞子”小说就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和忧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游戏人生的《顽主》,我们都希望《千万别把我当人》,我们大家全都《玩的就是心跳》,并且全都《过一把瘾就死》,‘人’就不是从‘神’回归为‘人’,而是把人变成了‘虫’。‘虫’的生存不是‘人’的生活,人不能忍受‘虫’一样的生存”[3]。显然,在这么一种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社会背景下,在人们的困惑和忧虑的情绪中,开掘“中华文艺复兴”所蕴含的美学内容“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华民族儿女崇尚崇高”,具有非同寻常的“针锋相对”、“对症下药”的意义:你要躲避崇高、拒斥崇高吗?我们就是要对着干,开掘中华文艺复兴所蕴藏的崇高美学内容,重建崇高,崇尚崇高,让追求崇高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风尚。

中华文艺复兴深藏着的第二种美学内涵就是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这种美学内容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成功经验的启迪下发现并开摒出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前后的情况是,面对千年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宗教教义、经院哲学教条以及教会、宗教裁判所的严酷,有识之士们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那里,汲取有关“人的理性”的营养,形成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反对宗教教义、经院哲学教条,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尔后,他们又大力宣传“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使许多人认同、接受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而成为了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出现后,就以“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作指导,掀起了从神性走向人性,从信仰走向理性的欧洲文艺复兴热潮。热潮掀起后,尽管“人文主义者从古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吸取自己所需的思想,他们的意见常常是分歧的”,但是共同的人文主义理性“把不同的认识贯穿起来,使之得以成为一个思想体系”[4]。在这个思想体系的制约或影响下,人文主义理性美的光芒照耀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使处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代替了经院派的繁琐思辨;感性认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归纳逻辑打破了演绎逻辑的垄断;因果律代替了目的论(天意安排说);理性代替了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精神解放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从而,“感觉到自己的尊严与无限发展的潜能”,“把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带着蓬勃的朝气向各方面去探索,去扩张”[6],进而取得各个方面(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各方面)的丰硕成果。

显然,欧洲文艺复兴之所以成为“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成为“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成为带来近代文明的彪炳世界史册的思想文化运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有以“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理想”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理性美光芒的照耀。以史为鉴,中华文艺复兴要能取得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丰硕成果,成为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就应该有新的人文主义理性美的照耀,这新的人文主义理性美正是切合我们中国需要的“自觉扎根中华文化、为中华服务、以中华或中国的眼睛看待世界的中华性,与以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为重要部分的理性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华理性主义精神”[1],或新中华理性美。

开掘深藏在“中华文艺复兴”里的新中华理性美具有明显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今天,中国大陆人民缺失的是精神和信仰,是对理性的高度重视,封建迷信现象回潮、感情欲望粗俗化、理想追求虚无化、行为方式非理智化等等就是表现”。推动集中体现新中华理性主义,让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遍中国大地的中华文艺复兴,“就是力图以潜移默化方式向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灌输’包含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开放精神的新中华理性,就是对各种理性缺位、缺失的弥补、反拨”[6]。

对艺术这种人类掌握世界方式,这种美的高度重视是中华文艺复兴的又一种美学的内涵。这种美学内涵也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成功经验的启迪下开掘出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是对科学、文化和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得科学、文化和艺术高涨,不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抑或是在文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光照青史的突出成就,产生了一批成果累累、功绩卓著、影响深远的大师、巨人。然而,对艺术(包括文学)的非同一般的重视(改变在中世纪,艺术家被看做“从事低下体力劳动的工匠”的身份,使艺术家的地位在历史上首次被公开承认),使艺术发挥影响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对此,欧洲文艺复兴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过:“文艺复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使视觉艺术取得了与‘自由艺术’并驾齐驱的地位,艺术家竭力对当时的生活与思想施加影响。显而易见,人们在克服了中世纪那种把艺术视为手工艺活动的陈旧观念后,进而把艺术看作能在精神和宗教方面发挥作用的宝贵的客体或形象的创作性活动。因此,文艺复兴的艺术起了重要的文明作用。”[7](重点为引者所加)也正因为如此,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了众多的成就卓越,名传千秋的文学艺术巨匠,如诗人但丁、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文、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早期阶段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非常重视文学艺术,使之发挥影响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是有深刻原因的。“文学是人学”(高尔基),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而为人们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由于“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马克思),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艺术以其感人的、庄严宏伟的气魄,显示了权威的力量,它仿佛施展了魔法,使人们对它着了迷”,“起到使公民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焦点作用”[8]。这么一来,艺术就成了“人类生活的一种普遍机能”,成了“理解全部人生的钥匙”,而往昔的伟大艺术品则成了“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不尽源泉”,成了“催人向上的永恒动力”,成了“超越人世辛劳、争斗、烦恼以及欲望的事物”,成了“绝对美的永恒领域的创造物”[9]。……艺术的这些特质和作用,就使得它成为最能被人接受的最受人欢迎的人文主义理性载体,而人们通过它比通过其他形式更能接受和认同人文主义理性,以及其他的文艺复兴主张。事实上,当时的人们首先就是通过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的能够点燃情感火苗的诗句,通过薄伽丘的吸引人的故事,通过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的色彩鲜艳夺目、神态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而在受到熏陶之后接受、认同人文主义理性的。一言以蔽之,艺术(包括文学)的内在特质和作用是人们特别重视艺术、艺术美的最根本的依据,也是开掘重视艺术、艺术美的这一美学内容的最根本的依据。

欧洲文艺复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但是,文学艺术及其内在特质和作用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因此,恰如对艺术、艺术美的重视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的美学内涵一样,对艺术、艺术美的重视也必定会是中华文艺复兴的重要的美学内涵。我们理应开掘这一美学内涵,使曾经当过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理性载体的文学艺术,在我们时代里担负起中华文艺复兴新中华理性载体的重任。“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地受到其在各个历史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0](重点为引者所加)江泽民在这段话里所指出的文艺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与我们所说的文艺“因其特质和作用而最能被人所接受”是一致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文艺的“最能被人所接受”的“特质”,发挥文艺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让文艺当好新中华理性载体,使中华文艺复兴的重视艺术、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得到充分的开掘。

转贴于

中华文艺复兴的实质、主旨的创造新的中华先进文化。从美学的角度看问题,这个“实质”、“主旨”里,蕴藏着中华文艺复兴的创造新美的美学内涵。这“创造新美”指的是,给我们中华祖国、中华民族创造更多的美好的东西,使中华儿女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创造新美”可以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这三个环节就是复美、兴美、创美。

(一)复美 事物的发展是“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列宁)。美好的事物也是如此发展的。这是规律。因此,要创造新的美好的东西,就必须顺应这条规律,重复、恢复低级阶段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旧的美好事物的“回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大师、巨匠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挖掘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宝藏,发现古典世界的美。然后,“在断壁残垣的古代建筑的废墟、年代久远的雕刻塑像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手稿的启发下”[11],结合现实情况而创造出新美的东西。虽然中华文艺复兴不是复古,但是,同样不是复古的欧洲文艺复兴的上述做法,还是值得我们中华文艺复兴效仿或借鉴的。这就是说,我国古代的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有必要恢复,并且传承下去。例如,曾经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超凡脱俗的境界和人格的风骨精神而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的中国绘画艺术应该传承下去,中国画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地位也应该恢复。

恢复、传承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在当今的中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国家形势不断变好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本土商店“克隆”外国商店,中国人“克隆”美国生活,以至于美国报纸都要惊问“这还是中国吗”的情况[12],而恢复、传承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就有助于抵制上述“克隆”现象,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中华美赖以立身的个性、特质。

(二)兴美 所谓“兴美”指的是让某种美兴盛起来。时尚、流行色之类的存在为兴美提供了某种依据。欧洲文艺复兴也给“兴美”带来了某种注释或例证。“乔万尼·戴拉·科萨在他16世纪写的一本有关礼仪的书籍里写道:‘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穿着得体,否则就会受到别人的鄙视。’文艺复兴时期,殷实富裕的意大利人崇高这种观念,雇用裁缝和绣工制作高雅精美的服装”[11](P62)。“威尼斯人花费大量财富来美化他们的城市,使她在15世纪已成为与佛罗伦萨和罗马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大都市,众多的游人香客拥入威尼斯,前来观赏这座威尼斯人自诩为最安宁的共和城邦。一位来访的法国牧师曾这样描述威尼斯:‘宏伟壮丽,繁荣富足,像地中海的女神一样神奇地矗立在水中”[11](P92)。诸如此类的“兴美”例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很多的。这类“兴美”例子启示我们,在中华文艺复兴时期,也应该发挥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使真正的属于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范畴的美的事物、现象兴盛起来。真正的美兴盛起来之后,反理性、反传统的,诸如将10吨苹果倾入广场水池中,以“演泽生命从新鲜到腐烂的过程”的所谓“行为艺术”,假冒伪劣艺术才会消失。

(三)创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因此,在复美、兴美、创美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创美。恢复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也是希望在它们的启发下创造出新的美的东西。

对创美的重视和要求固然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有着求新求奇的成分有关,甚至可以说是由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成分所决定的,然而,也与时展的要求紧紧相连。何以见得?当今和未来的时代是科技、特别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可以预见,科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将伴随着中华文艺复兴的开展和进行。而这种伴随中华文艺复兴始终的科技、高科技迅猛发展,又必然会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得文学艺术的面貌、形态、存在方式都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许多新的艺术美品种能够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下产生。例如,由于高科技带来的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VCD、DVD、电子游戏、电视娱乐节目、家庭影院等对人们欣赏方式的强大诱惑,就发生了文学美的由单媒介(语言单媒介)向多媒介(把文字阅读与声音、图片、动画等视听观赏方式结合起来)的延伸。又如,高科技“计算机艺术作品中经常表现的超时空画面,在审美中更增添了几分玄奥的色彩和虚幻的空间效果,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尤其是一些拼贴的图像处理软件,可设置出一些矛盾的空间,构图元素的错位能使画面产生一种戏剧性的幽默或一种幻想中的世界,并能多视点欣赏,还可制作成动画效果,表现出人类超越自然和自身局限的审美理想,折射出人类尽善尽美的渴望”[13]。……在科技、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影响下,许多新的艺术美的品种、形式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下产生出来了。显然,摆在中华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家面前的一大任务,就是“因”科技与艺术结合之“势”而利导,创造出许多新的美。

综上所述,中华文艺复兴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这些有着相应意义的美学内涵主要有:(1)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让中华儿女崇尚崇高;(2)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3)非同一般地重视艺术、艺术美;(4)包括有“复美”、“兴美”、“创美”环节的“创造新美”。我们理应深入开掘这些美学内涵,使它们在中华文艺复兴,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萧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艺复兴[N].文艺报,2002-01-22.

[2]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0.

[3] 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10-311.

[4]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58.

[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48.

[6] 华力君.“亮出中华文艺复兴的大旗”亮得好[N].文艺报,200-04-16.

[7] 桑德拉·苏阿托妮.文艺复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7.

[8] 白秀兰.追寻古罗马[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22.

[9] 本内施.北方文艺复兴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1.

[10] 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1-12-19.

[11] 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天才复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2] 美国《纽约时报》.这还是中国吗[N].参考消息,2002-02-27.

[13] 刘英杰.数字化时代构架起科学与艺术的立交桥[J].阴山学刊,2000,(4).

第2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活用教材 “学本”化功能 能力训练

现用的历史教科书栏目多样,资料丰富,其目的就是给学生学习提供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发挥教科书的“学本”化功能,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如何让学生利用好教材,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呢?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素质偏低。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以课改宗旨为指导,依据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灵活性地利用教材,充分挖掘课本,使课本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主要教学资源载体,使课程“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下面我以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课中“文艺复兴”一目内容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课标要求是:知道薄伽丘的《十日谈》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前布置导学案,学生自主预习,按导学案的提示理出本课的基本线索,为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一、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把教材内容当做材料让学生阅读,提示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思考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提炼出教材里的有效信息,与同桌进行交流。

在前几章节教学中已经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论探寻思想文化类事件产生的原因。本课在处理这一点时,同样借用课本资源训练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解答原因类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先自行思考,再同桌合作,从经济、政治、思想层面寻找与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相关的因素,教师仅起到对问题思维方向引导的作用。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参与积极踊跃,合作探究气氛热烈,温习与加深了对历史事件成因分析的思维角度与方向,在自主与合作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

二、文艺复兴的过程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教材找出文艺复兴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掌握。

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透过史实的表象揭示其本质,这是高考要求“获取与解读材料的信息”与“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考查内容。高考中考查这类能力的试题,其结构通常是通过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归纳出基本的历史认识,再通过思考提炼出对历史事物的深层认识,这类能力考查题对我校的学生来讲是难点。

“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就是这类问题。我结合高考这类能力题考查特点,这样处理:选用了教材中的资源(教材中的两幅人物图片,“资料卡片”里薄伽丘的《十日谈》和正文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片段节选,以及教材中的正文部分),要求学生观察、阅读并思考“两个作品是怎样体现出人文精神的?”、“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学生独自完成后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回答。为加深理解,再借助教材里P105的“学习思考”栏目里的材料更直观地感受此时人文主义的内涵,最后提炼出“人文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内涵是什么?”这一问题。为加强对人文主义内涵的准确把握,指导学生把此时的人文精神与智者运动时期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观点里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比较,深刻体会文艺复兴时期显著的特点是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在这一环节,学生描述与解释人文主义的特征,紧扣的都是课文所选用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图片与文字),从阅读—思考—讨论—再阅读—比较—归纳提炼,一系列过程是浅入深出、循序渐进的,最后论从史出。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概括、比较、归纳能力,又帮助他们提高了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这一过程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小组讨论让他们享受了合作学习的快乐,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实现了由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生也由过去的“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

在对文艺复兴的背景、过程有了一个深入认识的基础,教材里有一个结论:“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我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去定义文艺复兴的本质?”这一问题体现了如何透过史实的表象揭示其本质的要求,较为抽象,应重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方法。我引导学生尝试先从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去探寻(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再从过程中去发现(表达的都是要求摆脱教会的束缚,张扬人性的伟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要求),然后在师生、生生合作讨论交流中得出认识:文艺复兴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与利益,从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此认识来源于探究,探究中理解了结论。性质类的知识点教材往往仅给一个结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寻找与分析结论形成的缘由,养成在自主探寻、思考中升华教材内容的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记忆教材中的结论。

三、文艺复兴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里没有体现,却是课标内在的基本要求,怎么办呢?依然依托教材通过独自思考或合作讨论深挖出教材中隐性而重要的知识点。解决方法是从文艺复兴的背景与过程角度思考文艺复兴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新材料(此处略)以辅助认识与理解,达到培养史论结合历史思维的目的。

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教材里虽没有体现,但历史教师应该坚持对学生灌输“历史概念学习法”。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认识必须把握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性质,影响。有了这六要素,才能对历史事件形成全面的认识,也才能把教材里分割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不但对内容的记忆,而且对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仅以一节历史课中部分内容的环节设计为例,谈谈在高二文理刚分科时我如何从学情出发,以课标为依托,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让它成为师生之间对话的一种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学本化”功能,让教材的主要功能变为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其美育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给当今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带来良好的现实启示 。 

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 17世纪上半叶它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人们不仅对世界和自然美有了崭新的认识.人性也得到了复苏.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人们尽情地歌颂美、抒发自己的情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时自然科学哲学探索、文艺创作等都空前活跃、繁荣。笔者旨在阐释该时期美育思想的内涵及对当今美育和音乐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文艺复兴时期羹育观的特点 

1美育思想核心和美育教育目标

人文主义是当时美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思想精髓是对现世人生的重视把个性自由人生幸福,甚至感官快乐看成是人性的理想。人们提倡人性人权和个性 自由,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情感科学 为人生谋 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提出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自由” 平等博爱等口号.赞美人、歌颂人和培 养全知全 能的完美的人是当时文学艺术美学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与主要职责。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并顺应自然本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的境界,一系列的思考带来了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 美育教育途径和方式

(1)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该时期的作家 、艺术家以及 思想家 、理论家深切感 受到文艺 的强烈美 感教育 作用 并善 于运 用文学艺术 的特 点来宣传和培育人文主义思想  代表作有 《巨人传》《抒情诗集》《十日谈》《愚神颂》《堂吉珂德》等这些作 品有 的鞭挞 了经 院教 育 思想 的 弊端 ,有的热情歌 颂了大 自然以及 人世间真挚美 好 的情感 ,有的塑 造 了 向往 自由世界 ,具有斗争精神 的青年形象 ,很 好地浸染 了人们 的心灵 。西班 牙现 实主义作 家塞万 提斯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既有趣又有益.既可以娱人又可以教人它们应该是人生 的 镜 鉴风俗的范型和真理的假象”。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则更是创造了人类文 学艺 术史 的高峰.他通过诗歌及悲、喜剧等多种形式尽情抒发对美的感受以及人类高 尚而美好 的情感 。 

(2)把文艺的认识、教益作用融合于快感”和娱乐、消遣之中德智体美结合采用直观生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悲剧有快感和“净化”作用指出诗是模仿的艺术.是一种指向教益的娱乐,能够娱情悦性 。他们注意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思维能力,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并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培养 ,认为学习音乐、舞蹈等知识和技能尽管看不出直接的使用价值.却可以给人们带来奇特的享乐,并得到丰硕的成果,也即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1 美育教育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笔者认为,进行美育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学校教育 日益提升美育教育的地位 ,体现 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对推进社 会发展的深刻而又全面的哲学认识 。如果说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提出人文主义是对人性的复苏和回归,那么现在的以人为本就是这一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如我国的政治教材 中已明确提 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的效应主要在两个方面,即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建设,可以看出其与文艺复兴思想的渊源关系。艺术教育因其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充盈、集中而成为实施美育的最根本或主要的形式它涉及人生的各个层面和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中有不少对音乐教育有着较高的评价和认识。维多里诺就非常重视音乐的美育教育作用.认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提高感觉和知性的能力都有好处维尔吉利奥则认为音乐这类学问是超脱 于实际的利益而自身成为自由的科学,弗莱佛认为.音乐舞 蹈对发展人的身心健美有重要意义今天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多地 强调以审美为核心让生活变得非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的内在目的.它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和教育的愉悦性,随着音乐教育研究的推进和改革的实施日益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三.对音乐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再思考

1注重学科的交叉 、融合和渗透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倾向十 分明显,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都出现了多元化 、自由化 、分工化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音乐教育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 雷默提出了综合艺术教育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教育只有和其他姐妹 艺术结 盟 ,才能够朝学校的核心课程迈进,更好 地发 挥美育教育的作用。美育教育也离不开艺术之外的其他 学科的养料 ,这一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已给我们启示。例如他们认为音乐与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达 ·芬奇  丢勒等 艺术家们把艺术作为~门科 学来进行研究。历代音乐流派众多很多都得益于 其他 学科 或是 人文哲学思想 的启示.如德 彪西 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风 格来 自于 印象主义 诗歌 和绘画的启示:中国古琴艺术讲究  清、微 .淡远的意境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今天环境音乐医疗音乐等概念的出现也证明了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融合渗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 实用性 。  

2  寓教于乐”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是 美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 目标 文艺复兴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寓教于乐思想的前身,同时,我们今天讲求寓教于乐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审视音乐课程价值时指出音乐课程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人类的巨大潜能,当今世界创造潜能的开发被日益得到 重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随之而发 生着改变。创造能力与美育教育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方面美育教育能开发创造潜能,创新能力需在感受和创造性实践中培养,另方面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有待于人们将时代精神给予创新性的运用不断创造出新的、好的艺术作品,使人们从中汲取营养、升华心灵,并从中获得灵感 ,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力。文艺复兴距今已经过去了3o0多年的时间.但它的美育思想精华却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值得我们不断去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

参考文献: 

[1]涂途 西方美育史话[m]北京 红旗出版社,1988

第4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意大利牧歌 人文主义内涵 歌词 创作技法 音乐美学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科学、宗教、社会、人文诸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均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音乐艺术也同其他领域一样,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即从专一的宗教倾向向世俗方面的过渡。16世纪20年代,一种新型的世俗音乐“牧歌”在意大利北部兴起,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被誉为“人文主义最优美的表现”①,由此开启了一条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辉的新时代音乐之路。

一、歌词文本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对意大利牧歌最重要的影响即诗歌与音乐的高度融合。因此,深入探究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把握歌词的内容与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意大利牧歌的歌词均为严肃高雅的诗歌,且包含多种体裁,主要有十四行诗、巴拉塔、坎佐纳、八行诗、田园诗、叙事诗、方言诗等。早期牧歌作曲家常选用彼特拉克、桑拿扎罗、阿里奥斯托的十四行诗等,晚期牧歌作曲家则更青睐塔索、瓜里尼的叙事诗和戏剧诗。

意大利牧歌的歌词以爱情诗为主,语言精练、文辞淡雅,注重声调和修辞,常常借景抒情,把对自然景致的描述作为情感的暗示,诗歌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和歌颂人性,抒发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爱情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渴望与赞美。以爱情为主题,显然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表现。

早期代表作曲家韦尔德洛的牧歌“Madonna, per voi ardo”(夫人,我为你燃烧)歌词内容为:夫人,我为你燃烧,你或许不会相信我,你不仅拥有虔诚的心而且美丽动人。如果你想改变这残酷,我会一直等待着你。夫人,你不会知道我愿意为你燃烧,甚至为你去死,我欣赏你的永恒之美,我愿意为爱付出一生。

作曲家朱塞佩・凯摩②(Giuseppe Caimo)的五声部牧歌“Thirsi morir volea”(提尔西斯渴望死亡),歌词选自瓜里尼的田园风格叙事诗《忠实的牧羊人》,韦尔特、杰苏阿尔多等多位牧歌作曲家均为此诗配乐,歌词内容为:提尔西斯渴望死亡,双眼凝望着他爱的女人,当她不再为他燃烧,他说:“哦,我亲爱的,不要离我而去,我也想追随你。”

从上述歌词中不难看出,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牧歌作曲家倾向于选择此类富有灵性且文学水准高的诗歌,爱成为艺术创造的动力,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以世俗的价值观看待世界,强调以意志和情感决定人的行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实现对歌词情感内涵的表达,使意大利牧歌成为能够体现他们人文理想的音乐体裁。在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下,音乐不仅仅是宣传宗教教义的工具,更是揭示人性、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特殊手段。由此,诗歌与音乐的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这种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及情感的自由表达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渗透在意大利牧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的表征之一。

二、音乐文本中的人文主义

1.绘词法

意大利牧歌是歌词意涵c音乐表现的统一体,这一时期的作曲家热衷于用音乐描绘、渲染歌词内容,他们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被后人称为绘词法,意指用音乐对歌词进行音画式写作的谱曲方法。例如为表达焦虑不安的情绪配以尖锐且不协和的半音化和声,为表达激动的心情配以快速跳跃的节奏音型。这种手法不仅运用在乐句中,还可具体到单个字词,如遇到天堂、天空等词,常用高音;遇到数量、次数的依次上升叠加,采用模仿手法;遇到死亡、哀伤或降落等词,运用半音级进下行;遇到奔跑、跳跃等表示速度的词,使用一连串快速急促的十六分音符。随着牧歌的发展,绘词法的运用在作曲家笔下越发精致,成为意大利牧歌的典型特征。

杰苏阿尔多尤为重视绘词法的运用,他将音乐的表情性同心理刻画的戏剧性巧妙结合,常使用半音化旋律及不协和和声表现痛苦,并精通于用绘词法对单个字进行模仿。谱例为他的第四卷牧歌集中第14首“Mentre gira costei”(当她转身时),歌词mentre gira costei, Ora veloci or tardi大意是:“当她转身时,有时快,有时慢。”从谱例中牧歌开头的旋律走向即可看出,“转身”之意在旋律线条上体现为先下行后上行,在描绘“快”时使用八分音符的连接,描绘“慢”时则使用较长时值的二分音符,形象地用音乐手段展现出词意的对比,这种将对立的事物进行并列写作是杰苏阿尔多牧歌中的鲜明特征。

从第33小节开始,歌词呈现的意境为“我感受到那爱情,那胆怯的小鸟,飞翔吧,现在逃开回到我胸前……”再看谱例,此时一连串八分音符的级进上行意在描绘小鸟向天空飞去,四分音符的旋律走向时而高时而低,是对“vola”(飞翔)一词的艺术化描绘,犹如翅膀上下摆动。由此可见杰苏阿尔多音乐处理的细腻程度,他将绘词法与半音化写作结合,在反差与对比中效果更佳,这种独特的音乐语言将强烈的内心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时他甚至将一个单词分离,加入休止符,这种极端的戏剧化处理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很难见到。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入,音乐理论家开始关注音乐与歌词孰轻孰重的问题,他们意识到古希腊的音乐理念中不仅包含旋律和调式,还尤为重视歌词。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曲调与节奏必须服从于歌词内容”,“歌词是最重要的,其次应该是曲调,而排在最后的是节奏”。字斟句酌的歌词忠实的反映在音乐中,让音乐逻辑符合歌词意涵,这正是牧歌作曲家迫切追求的人文主义理想。

2.主调风格

十五、十六世纪正处于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在作曲技术发展到相当繁琐庞杂的同时,问题日渐凸显。“一些作品由于声部过于繁复而难以为人的听觉所把握,其结构的严密精细极大地满足了作曲家智力上的需要,但却超出了接受者感性体验上的自然选择。但是当人们力图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活动以及包含在这些情感活动中的各种观念和思想时,这种技巧性、逻辑性过强的复调音乐作品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③。因此,简洁的主调音乐风格成为部分作曲家的首选。

下图谱例是韦尔德洛的四声部牧歌“Madonna il tuo bel viso”(夫人您美丽的脸),作品调性为G混合利底亚,属于大调调式。高声部旋律舒缓优美,音域跨度不大且多用级进。两个内声部较为活跃,除级进外大量使用三度、四度音程,此外两个声部间也常出现交叉。低声部与高声部的旋律均平稳展开,但在结束时采用五度上行,形成类似“变格终止”的和声进行(谱例A处)。节奏方面,四个声部都以二分音符为基本单位,每个音对应一个诗词音节,四分音符大多出现在弱拍,多作为经过音紧随符点二分音符之后连接下一个强拍,有时也以连续级进的方式对高声部长时值的音符进行补充(谱例B处)。谱例的C处是一个特例,高声部在这里处理为一个切分节奏,A音作为延留音被保持到下一个强拍,但很快就在第二拍下行到G得到和声上的“解决”。从这些手法可以看出作曲家对高声部的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声部间的和声关系突出高声部的旋律性。

下图谱例为费斯塔的牧歌“Maria Virgo,prescripta”(利亚),用自然小调的前身――爱奥尼亚调式创作,然而从这段旋律中G#音的使用看,它带有之后和声小调的特点,尤其是牧歌的结尾并没有使用调式主音A以及相应的主三和弦,而是将高声部旋律停留在G#音,并在下方声部对应E、B两音,这恰好等同于古典时期和声小调的属和弦。这首牧歌的四个声部进行尤其平缓,第二、第四声部在乐曲结束前使用了长达四个小节的持续音,节奏变化也不多,使得作品显得庄重且意味深长。此外,虽然这首牧歌同样是以二分音符为基本单位,但结束句中将“Amen”一词中“A”做类似花唱的处理延长3-4个小节不等,且各声部的进入时间不同,其结果是同一唱词在不同声部及不同的音上持续长达数小节,如此处理一方面增强乐句的连贯性,在结尾强调其调式,加深终止印象,一方面也令人们对音乐“下文”的期待不断增长,这种期待最终在“men”被唱出时得到解决,听众因此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完满。

3.功能性和声

复调音乐由于均等的织体声部、音乐持续平缓地流动而削弱了节奏的动力和段落的清晰,很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这与牧歌作曲家的创作理念背道而驰,他们希望同时考虑所有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实际音响效果是否和谐,是否贴切地传达出歌词情感。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牧歌中清晰可见完整的三和弦结构,规范的和弦式织体,平稳的声部进行,已显露出大小调功能性和声体系的写作范式,有时也会出现主调与复调织体的对比运用,但均注重各声部的平等创作。

以阿卡代尔特的牧歌“Deh dimmi, Amor”(啊告诉我,阿莫尔)为例,早期牧歌四个声部的纵向排列非常整齐,基本采用“音对音”的方式,可明显看出和弦式织体对四声部功能和声写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声语汇如“T-D-T”、“T-S-D”、“S-D-T”都是后来古典时期最常见的和声连接方式。整首牧歌织体结构工整,各声部节奏一致,三和弦成为各声部结合的基本形式,并且以八度、五度、大小三六度为基本组成部分,其排列形式基本接近今天的功能和声形态。

下图谱例为罗勒的五声部牧歌“Da le belle contrade”(距离美丽的土地),高声部旋律的处理尤其灵活,其结尾的最后三小节使用大量和弦外音,加之多种节奏音型的并用,旋律显现出多样性及流动性。这首牧歌大体符合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写作要求,不仅很少出现“反功能”进行(该例中仅有的反功能连接在谱例A处),而且在曲末使用典型的终止式,极大地增强乐曲的收束感。值得注意的是,谱例B处的和声处理类似于古典“属九”和弦,之后该和弦的七音与九音也都得到合理解决。从上述这些微妙的处理可看出,罗勒在和声创作手法上的大胆尝试,其对和弦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通过纵向关系的变化使情感注入于音乐的每个细节,他对牧歌创作手法的探索给后世以很大的启发,并确立16世纪下半叶牧歌作曲家所遵循的发展方向。

与复调织体相反,主调和声思维强调旋律声部,使单个声部成为音乐陈述的中心,和弦式织体既使高声部旋律居于优势地位,又增强其和声效果。此外,标准化的终止式也是和声发展的标志性特点,这一时期的牧歌已使用规范的调式和声终止式,并形成清晰的分段结构,其结尾的收束部分也多为属和弦与主和弦连接,这种写作手法的形成代表着新的和声风格与审美理念的发展。

4.半音化运用

16世纪,意大利牧歌作曲家开创性地进行半音的试验应用,这是牧歌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直到世纪末在杰苏阿尔多的作品中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半音技法依赖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赋予旋律更多元的色彩,增强音响的紧张度,常作为描写凄凉、阴郁、痛苦、绝望等意境的表现手法,具有描绘、象征或暗示某种情景的作用,为音乐的表现力开辟新的方法与途径。

晚期代表作曲家马伦齐奥最杰出的牧歌作品“Solo e pensoso”(独自沉思),歌词选自彼特拉克的一首十四行诗,开头自c1起以全音符作持续的半音级进上行到达d2后返回,继续半音级进下行至g1收束,马伦齐奥完整的半音阶旋律展开十分缓慢,逐渐与其他自然音阶部分融合,通过半音旋律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形象地再现了歌词情境:“孤独沉思,穿过荒凉之地,步伐缓慢而犹豫不决。”这些非正规的技法违背了正常的旋律结构或和声写作手法,打破了复调的平衡,调式感已变得十分薄弱。

杰苏阿尔多的半音化运用堪称达到文艺复兴时期登峰造极的境界,他频繁运用尖锐的半音化和声,无准备的不协和音响,突然的变音转调,生动地描绘痛苦、悲伤和死亡等情绪,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及色彩性。下图谱例为杰苏阿尔多的牧歌“Moro, lasso, al mio duolo”(我悲痛地死去),选自第六卷牧歌集。这首五声部牧歌一开始就省略了最高旋律声部,女高声部由E#开始作半音级进下行,到达D后又紧接八度大跳,变化音的运用同时发生于2-4个声部,前五小节均使用时值较长的全音符,速度也较缓慢,表现死亡的痛苦,和声效果极其怪异,第六小节织体突然变化,转为快速的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相同节奏型的模仿进行,之后又回归慢速,织体再次变化,半音的运用表达了歌词凄凉、悲痛的强烈情感,达到紧张的戏剧性效果。

半音主义由尼古拉・维森蒂诺(Nicola Vicentino,1511-1576)基于古希腊的风格提出,经历了罗勒的开创性试验,在杰苏阿尔多的戏剧性牧歌中达到高峰。意大利牧歌在技法层面的创新即是作曲家为刻画人性与情感所探索的新的表述方式,把个人情感看做支撑音乐表达的首要元素,在半音化技法上的大胆革新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5.独唱牧歌

16世纪末,在费拉拉、曼图亚两地先锋派音乐氛围的影响下,意大利牧歌的创作经历了一系列新方法的实践,牧歌作曲家积极探索音乐与文本的深层关联,力图用音乐阐释文本意涵,追求音乐对情感的多层次表达,将新颖前卫的作曲技法融入牧歌创作。

晚期意大利牧歌的作品中出现带伴奏的独唱、二重唱、三重唱的创作模式,将声部作分层处理,强调不同声部的音色搭配及音响对比,高声部为主要声部,低声部充当伴奏功能,二者呈现出对话模式,形成相互竞争的协奏风格。下图谱例为卢扎斯科・卢扎斯奇(Luzzasco Luzzaschi,1545-1607)④带伴奏的独唱牧歌“O Primavera”(关于春天),主调风格,器乐伴奏与主旋律节奏基本一致,遇到歌词“Amori”(爱)均配以三十二分音符与六十四分音符谱写的密集快速的装饰性旋律,形成音乐的高潮,以便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此类牧歌极富炫技性,需具备精湛的演唱技巧,成为独唱牧歌最鲜明的特征,@现出巴洛克时期单声歌曲的雏形。这种创作实践的刺激因素来源于费拉拉女性合唱团,这些专业的女性歌手具备高超的声乐技巧,卢扎斯奇深谙女性的音域及声线特点,创作了大量一个、两个或三个女高声部与器乐伴奏的牧歌。

蒙特威尔第第五卷牧歌集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数字低音的作曲技法应用于牧歌创作,使牧歌由无伴奏合唱变为独唱或重唱加伴奏的形式,高声部旋律与器乐伴奏形成的协奏风格预示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形式。谱例“Amor,se giusto sei”(爱神,如果你是公正的)是一首数字低音伴奏的五声部牧歌,其中大量采用独唱形式,但独唱部分并不是由一个声部担任,而是在各声部依次出现,声部之间的对话形成音色上的对比,巧妙地运用音色的改变烘托和渲染歌词情感,不仅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效果,而且凸显了歌手的炫技性演唱。

意大利牧歌的发展是人文主义思想不断深入的表现,“第二实践”的最终目标是达到音乐对情感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表达,牧歌作曲家汲取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形成极具个性的音乐风格,高度理性化的音乐形式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力求炽热强烈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晚期牧歌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技法(激情风格、宣叙性的吟诵、带伴奏的独唱或重唱牧歌、数字低音的应用等)预示着十七世纪新的音乐体裁(单声歌曲、歌剧、康塔塔等)的诞生,构成了文艺复兴向巴洛克的历史演进。

三、音乐美学观念的渗入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背景,文艺复兴时期崭露头角的西方情感论音乐美学就是以人文主义为最初形态,在蓬勃兴起的世俗音乐文化这块沃土上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解放,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上的解放,意大利牧歌作为情感表达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牧歌作曲家把音乐当做一种用来诠释人性、表达人类内心情感活动的特殊手段,真正把音乐看做一门与人的情感不可分割的艺术,并把旋律对情感刻画的惟妙惟肖当作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在音乐领域中确立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基本原则,以音乐自身特有的逻辑表达情感、展示人性,使得情感论音乐美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内涵最显著的特征即音乐与歌词关系的探讨,人们普遍相信二者紧密结合所产生的感染力,这种趋势是情感论美学思想最集中的表现形式。音乐理论家维森蒂诺“坚持歌词在声乐作品中的价值和重要性,他的理想是歌词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歌词为主体,音乐使它更加栩栩如生、扣人心弦。这种态度和观念同巴洛克时期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几乎如出一辙”⑤。认为音乐的目的是体现和唤起感情,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老生常谈。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音乐理论中就隐约可见这种理念的胚胎与萌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潜心研究古典修辞学与雄辩术,翻译大量哲学家的经典著作与文献,为作曲家提供了古典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他们关注人的属性与情感的关联,将歌词看做音乐中的首要因素,提升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早期意大利牧歌以主调风格为主,各声部节奏几乎不变,歌词与旋律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注重横向线条发展的思维模式,而纵向的和声进行则运用和谐的配置。意大利作曲家朱利奥・卡契尼(Giulio Romolo Caccini,1551-1618)⑥曾在他的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要去打动他人的心灵并产生出令作家们钦佩的效果,靠对位法是不可能达到的……这样的音乐及音乐家(复调音乐及其创作者)所提供的快乐只是能给耳朵一些和声,由于没有对词的理解,就不可能打动理性。”⑦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作曲家认为复调音乐不能有效地传达歌词,而主调音乐却由于高声部旋律突出,从而清晰有效地传达歌词内容,这种理念对此后的音乐创作与审美理念影响深远。

意大利牧歌将旋律处于主调位置,以和声作衬托,用和弦的方式设计音乐,促进了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演进。意大利音乐理论家扎利诺(Gioseffo Zarlino,1517-1590) 第一个按照三和弦模式讨论和声,并认识到大调与小调基本对立的重要性。他在谈到包含五度和三度组成的三和弦时称:“五度的界限是不变的……三度有不同的位置…当大三度在下方时,和声是欢快的;当大三度在上面时,和声是悲伤的。因此五度的界限之内从三度的不同位置而产生了和声的变化。”⑧扎利诺还提到人们的五官中最重要的是听觉,音乐正是从听觉并借助感官而又提高到理性的过程中产生的。“他认为音乐的审美首先得依赖于耳朵,听音乐的耳朵能够在感觉上发现诸如大三和弦的愉与小三和弦悲痛感之间的对比,以及各种调式的不同类型和特征”⑨。

此外,牧歌作曲家们开始使用三度和六度音程,“非完满”的三度、六度被提升为同“完满的”四度、五度平等的地位,被看做是不完全协和音程。佛兰德乐派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廷克托里斯(Johannes Tinctoris)对文艺复兴时期音程的协和与否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如果这种组合、或称混合的音是悦耳的,即为协和音;音响粗糙、或不悦耳的,称为不协和音。依据于这种定义,将协和音程作如下分类:第一级(最协和)同度、四度、五度和八度;次一等为不完全协和的大小六度、三度。”⑩“据维森蒂诺和扎利诺的说法,二度、三度和六度的大的‘伸展’引发快乐,而小的‘收缩’音程相反则引发悲哀”{11}。不管是愉悦还是感伤,皆由音乐的协和或不协和而产生,这种观念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将对音乐的认知从把握数与秩序的关系中解放出来。

牧歌中半音运用的兴起“部分原因是为了复兴希腊音乐的半音和四分音的种类,其中最有影响的探索者是意大利作曲家维森蒂诺,在他的论文《运用于现代实践的古代音乐》(1555)中提出这样一种复兴”{12}。“他还试图证实古代不仅存在自然音体系,甚至还有变化音和等音体系,并阐述了在近代复调音乐中如何应用”{13}。扎利诺斥责维森蒂诺,指控他完全误解古人的半音体系学说,但维森蒂诺的误解却推动了晚期意大利牧歌风格的嬗变,直接导致巴洛克艺术形式的产生。除此之外,晚期牧歌中大量极端夸张的创作手法,如不协和音、无准备和声连接、突然的变音转调等都是为了表达歌词深刻的情感意涵,暗含着对人的主体性及自然本性的重视。这种在作曲技法上的“违规”而产生的不端正美,满足了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使音乐表现获得新的生命力。

1600年前后,意大利牧歌的发展经历了一次戏剧性转折,多声部音乐开始向单声部音乐回归,带伴奏的独唱牧歌兴起。意大利作家、政治家巴达萨尔・卡斯蒂廖内(Baldesar Castiglione)曾谈到独唱音乐的重要性:“复调固然不错,但是‘伴着琉特琴的歌唱却更加美好,因为甜美的声音只存在于单声部之中’,并且耳朵也只有在专注于一个声部时才能体会音乐的技巧、曲调以及全部的微妙之处……”{14}温琴佐・伽利雷(Vincenzo Galilei,1520-1591){15}为领袖的佛罗伦萨集社以复兴古希腊的单声音乐为宗旨,掀起了一场音乐革命,“伽利雷讥讽牧歌的绘词法技巧,因为这种技巧使得表达情感的词或句子都得通过音乐手法得到渲染,音乐家应该考虑如何让一个演员以人物的角色高声朗读歌词,并通过这种方法寻找到‘重音和姿态、声音的量和质、适合于那个情节中人物的节奏等”{16}。伽利雷和佛罗伦萨集社对单声部音乐的复兴,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于促进了一种新的体裁的诞生――歌剧。伽利雷指出,这种“新的风格可以让歌手同时成为演员,而歌手所要表达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类人的情感,牧歌就是表现一类人的情感……由一个个体代表另一个个体,由一个歌唱者代表一个人物,为歌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17}。虽然音乐史上已经证明其复古有误解的成分在内,但这种美学观念无疑为晚期带伴奏的独唱牧歌提供了理论基础,预示着17世纪新的声乐体裁,同时也体现出音乐领域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四、结语

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期,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开展的一场与封建文明决裂的新思想运动。人文主义反对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基础的一切宗教信条,反对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倡人性,要求个性解放与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情感的重要性,认为人有权利追求财富与个人幸福,主张人对自我潜能的挖掘,肯定现实世界及人类的精神创作,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生活,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只有合适的音乐体裁,才能恰当地表现作者的真实情感,体现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要求”{18}。意大利牧歌堪称文艺复兴时期最适合表达人性情感的音乐体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物,是承载作曲家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载体。文艺复兴时期关注人性及情感,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为牧歌的创作提供了最肥沃的精神土壤,使情感的自由表达成为可能,这种先进的文化思潮引领着作曲家创作出大量充满人文主义内涵的伟大杰作。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牧歌的发展经历了多种风格演变,通过对音乐实践的不断突破与创新,追求表现歌词深层意涵及真切情感最完美的手段,如绘词法、主调风格、和声语汇、半音化运用、激情风格、宣叙性吟诵、协奏形式等,导致世纪末的牧歌风格走向极端戏剧性的高峰,音乐成为歌词内容及情感体验的真实袒露,是人性与灵魂的外在形式。这一时期对于歌词的情感表达与音乐形式的深层关系的探究直接影响音乐的发展方向,晚期牧歌作曲家用情感论美学观念指导音乐实践,独唱、重唱牧歌的创作模式对十七世纪新的声乐体裁及音乐理论的产生影响深远,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两个伟大的音乐时代架起了一座桥梁。

注释:

①⑤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42,306.

②朱塞佩・凯摩:16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和管风琴家,活跃于米兰,创作了大量世俗音乐体裁的作品.

③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37.

④R扎斯科・卢扎斯奇:意大利作曲家、管风琴家、教师,晚期意大利牧歌代表作曲家,著名的费拉拉女性合唱团(concerto delle donne)的主要负责人,服务于埃斯特宫廷。国内目前尚未涉及卢扎斯奇的相关研究。

⑥朱利奥・卡契尼:文艺复兴晚期巴洛克早期意大利作曲家、歌手、教师、器乐演奏家.

⑦Sam Morgenstern,Composers on Music:an Anthology of Composers’ Writings From Palestrina to Copland,2nd edition,Pantheon Books,1974.

⑧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和形态[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67.

⑨⑩何乾三,叶琼芳,译.音乐美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51-52,165.

{11}卡尔・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32.

{12}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社,2010:159.

{13}{14}音乐词典词条汇辑.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32,36.

{15}文琴佐・伽利雷:意大利琉特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16世纪80年代,一大批文人与业余爱好者聚集在巴尔迪伯爵乔瓦尼府上,探求复兴古希腊戏剧单声部的音乐艺术,伽利雷就是这个团体“佛罗伦萨集社”的领袖人物之一.

{16}{17}保罗・格里菲斯,著.周郁蓓,王珉,译.西方音乐简史[M].上海三联书店,2013:75,76.

{18}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何乾三.西方哲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何乾三,著.叶琼芳,译.音乐美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音乐词典词条汇辑.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2卷):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和形[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8]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M].上海音乐出版,2004.

[9]曹耿献.“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

[10]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11]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社,2010.

[12]x飞.真情美韵写人性――浅谈蒙特威尔第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内涵[D].中央音乐学院,2011.

第5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色彩;线条;心语;艺术;绘画;人文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了人的欲望的迅速膨胀,人在拥有了金钱和获得了利益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对于人类来说很宝贵的东西,如道德的缺失、素质的低劣、精神的空虚等,这些说到底都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即人心出了问题。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以艺术为武器,挖掘绘画里的人文内涵,发挥美育的巨大作用,以唤起人类道德的回归、思想的纯净和心灵的纯洁。色彩与线条是绘画的重要元素,是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画家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对象的明暗、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艺术地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精神理念。色彩与线条的心语其实是画家的心语。

一、美术家的心语都是一种人文精神

在绘画史上,人文精神是一种传统。绘画对人类心灵的关照由来已久。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艺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遗存的绘画作品上来看,数量多,内容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绘画作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画家关注现世生活,饱含热情地描绘现实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挚爱;叶浅予的《快乐的哆嗦》中少数民族女孩翩翩起舞,快乐得淋漓尽致,快乐得忘乎所以。快乐是什么?这就是答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另一幅画马蒂斯的《舞蹈》,这是充满了原始野性、充满了活力、无比奔放自由的舞蹈,这种欢乐从骨子里透出来,舞者情动,观者心动;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从沉睡中醒来的海港晨曦,画家不仅很敏锐的捕捉住了海港早晨的形与色,还将新的一天带给人的希望、带给人的喜悦表现出来了,给人视觉上强烈的感受、心灵上轻柔的抚摸,这就是《日出.印象》给我的印象,这就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用一颗心去画画,在画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和热情,读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被深深的感染和陶醉,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人也变得高雅起来。由此看来,艺术家的心语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精神。

二、原始绘画是人文精神最原始的体现

绘画艺术从史前时期就已萌生,原始绘画想要传达些什么呢?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是距今二至四万年前的洞穴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他们画一头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或者是表达猎取野牛后的喜悦。这样看来,原始岩画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它同时还是巫术或宗教活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一种交流信息的交际活动,甚至还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但是它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表达了他们的心情、愿望、寄托等心理,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它起始于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的内心,这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最原始的体现。

三、文艺复兴和人文精神的张扬

论西方绘画的繁荣期,当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显。该时期吸取古代文化中热爱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正常欲望,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创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的精髓就是人文精神。由此看来,文艺复兴就是借助文艺的形式复兴人的精神,唤醒人的心灵,即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形式,解放人的思想,拯救当代人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当时的艺术家乐于用神的题材表现人,如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创作的作品中就有大量这样的题材,下面,举几例为证。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拉斐尔一生创作了许多美丽的圣母形象,他笔下的圣母是美丽的世俗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贵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拉斐尔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米开朗基罗塑造了许多英雄的形象,他笔下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在他的艺术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1]。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美术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宗教题材被他们改造了,通过这些题材表达的主题已不是对神和天国的礼赞,而是对人和人性的讴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许多用人的题材表现人之美的佳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家通过蒙娜.丽莎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及她那神秘的微笑,表现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还将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表现出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女性的自由与快乐,展示出人生的美好和人性的丰富。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另一个题材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从这些题材中他们找到了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人文主义主题的材料。的维纳斯在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纳等人的画笔下散发着人世的温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充满柔情的诗意,尽情表达了画家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提香的《天上与人间的爱》如诗一般的画面,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乔尔乔纳的《田园合奏》则是一曲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幸福人生的赞歌。总之,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人文精神在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大放异彩。

四、分析艺术中的“美”和“丑”理解人文精神

人们经常会谈到生活中的美与丑,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绘画作品里的美和丑问题。我们通常理解的美是指悦目,在艺术领域,形式的美是美的表层,内涵的美才是美的实质。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艺术美中的“丑”和丑形象中的“艺术美”,这将有利于理解绘画中的人文精神。艺术的题材并非只限于美丽、惬意或人生闪亮的一面,艺术也可以包含并有助于我们理解黑暗的一面,诸如丑陋的、令人痛苦的甚至是悲剧的事情。《教皇英诺森十世像》通过对教皇外貌、神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仅展示了他的外貌特征、神态表情,还揭示出他阴冷、毒辣、狡诈的本质。西方评论家曾评价这幅肖像:在欧洲,所有大师的肖像画都是出色的画,惟独委拉斯开兹的这幅不是肖像画,而是教皇本人。该作品揭示了华丽的外衣下一颗不太美的心灵。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不是表现女性的人体美,而是在探索写实之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创了立体派,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语言,体现的是立体之美、创新之美和探索之美。蒙克的《呐喊》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赏心悦目的美,以画家在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内心的恐惧不安。在绘画作品中,不论是艺术美中的“丑”形象或是丑形象中的艺术美,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生活的烙印、心灵的烙印,展现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艺术是对我们存在本质的揭示。

五、从中西艺术的差异中透析人文精神

中国和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传统在西方古典油画与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对比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传统的艺术,以真与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强调摹仿自然与和谐、秩序、比例、平衡的形式美,形成了一种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米勒的《晚钟》、《拾穗者》,都在真实生活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画家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和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艺术则把“传神”放在首位,重视意境的创造,强调抒情达意而把“形似”放在次要的位置,因而形成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中国水墨写意画则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以抽象的笔墨的皴擦点染摄取对象的整体风神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替外形的写实,创造出一个诗情与画意交融的境界,[2]这些从张大千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另外,中国古代画家常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象,是因为这象本身所具有的品质正符合画家所要表达的意———高尚、纯洁、虚心、正直的人格。如郑板桥的竹就是他苦难人生的写照,竹代表了他的人格,与他的精神合二为一。再如,清代著名画家朱耷的代表作《荷花水鸟图》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的蹭在石头上,冷漠孤僻,表达了艺术家孤独、冷漠、高傲的性情。无怪乎郑板桥评他的画时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作品构图突兀奇特,意境空灵清新,那不完整的荷叶及掩映的荷花极具画外之意,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宜,并富有层次感。荷花是朱耷一生钟爱的绘画题材,有不少画荷的精品传世,大多残荷片叶笔简墨酣,留下大片空白,耐人寻味。谈了这么多,大家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笔者想和读者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的作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过去了仍然光芒不减,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和观众呢?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向日葵》等。你认为,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一幅世界级名画,除了拥有炉火纯青的技法外,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才是它成功的秘密武器。一幅没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是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一个不具有人文精神的画家,是难以画出流传千古的佳作的。正如《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一书中强调的:艺术,原来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通过艺术培养和陶冶一个人的人文精神,通过艺术不断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美国教育家阿穆海恩说:“美术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职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美术教育与生俱来所带有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总之,绘画的熏陶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水平,引导观者解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心灵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找到一个理想的家园,时时徜徉于这里,心灵会得到抚慰,思想会得到净化,精神会得到升华,你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有生活品位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6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最后的晚餐》;作品特征;价值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65-01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因此整个作品的创作风格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作品的风格独具特色,是文艺复兴绘画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最后的晚餐》的人物特色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而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身上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光辉,所以作品的人物特征明显,形态各异,神情丰富,体现了普通人的特征。

《最后的晚餐》所表现的是耶稣被捕前和12门徒共进晚餐的情形,当耶稣说出你们中有人背叛我这句话之后,门徒们的反应强烈。画中的耶稣却泰然自若,表现的十分的安详和淡然。他双眼微微下垂,两手撑着桌子,并没有因为门徒的出卖而愤怒和咆哮,反而十分的宽容,大度和淡然。在他的表情中体现了圣经的教义-圣洁、宽容和包容。对耶稣的人物刻画既有普通人的平实也有圣子的光环。耶稣处于整幅画的中央位置,头顶是窗外的蓝天绿草的景色,让耶稣的头顶位置十分的开阔,亮度也提高了,耶稣的头顶好像有光环在萦绕。

在耶稣的右手边是出卖耶稣的人物犹大。犹大的右手紧紧握着钱袋,身体猛地向后倾斜,表情狰狞,一副做了坏事被发现的尴尬和害怕。犹大手里握着的钱袋子中装着出卖耶稣所获得的钱币。对犹大的刻画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犹大的面部暗化的处理,整幅图只有犹大的面部是近乎灰色的,好像处于阴影当中。

耶稣右手边的其他人物都在聚精会神的盯着耶稣看,希望赶快从耶稣嘴里听到出卖者的名字,最边上的门徒甚至站起身,双手摁着桌子,十分的着急。另外两个人一个双手冲着前方,拼命地摆手,既想告诉耶稣不是自己干的,又不敢相信有人会出卖。每个人都表情复杂,十分的担心。

耶稣左手边的人物又是另外的情形。前三个人中一个人伸出一个手指,似乎在问耶稣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另一个人张开双臂,一只手正要去拍耶稣的肩膀,想要去安慰耶稣的样子。穿红色衣服的门徒紧张的站起身来,好像在问您认为是我吗?另外三个人则在一旁讨论,到底是谁出卖了耶稣。

因此,整幅作品的人物刻画十分的到位,表情,神态和心理描写都在画作中表现了出来。

二、《最后的晚餐》的特征

一是作品不再充满神化的色彩。耶稣和众门徒拥有了正常人的表情和神态。充分的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宗教人物在走下神坛的时候变得更加的亲民,让普通的教徒可以亲近,更加的敬仰。

二是作品表现吃饭的场景中,人物在桌子后面排开,和正常的吃饭场景是不同的,只是为了让表现更加的充分,让欣赏者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和每个人的动作。让耶稣和众门徒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

三是画面的表现力十足,众门徒和身后的景色、天花板以及墙面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整幅画在充满特色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画面的完整性。同时作品的色彩的表现力十足,处于中间的耶稣进行了加亮的处理,也穿了红色的衣服。出卖者犹大则进行了阴影的处理,色彩灰暗。

三、《最后的晚餐》的作品价值

(一)时代价值

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整幅画是对人文主义的大力宣扬,让人们在对宗教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引导人们将宗教普通化,将人的地位提高。注重人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连圣子都变成了普通的人,那么对宗教的盲目崇拜就应该结束了,引导人们注重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盲从,让宗教迷惑了双眼。

(二)自身价值

《最后的晚餐》作品本身就是达・芬奇的一幅力作,因此作品的构图十分的完整,作品的人物表现力十足,对传说中的故事的再现能力很强,将人物和背景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抛却作品的表现内涵,不再赋予作品更多的内在表现,那么《最后的晚餐》仍然是一幅十分成功的作品。

(三)后世价值

《最后的晚餐》对后世的影响十分的深远,它不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达・芬奇的个人最高的价值。这样一幅画作的存在,让人们对文艺复兴的体会更加的深刻,也让人们对达・芬奇的思想内涵理解的更加的到位,《最后的晚餐》不仅是意大利的国宝,更是人类绘画史上的奇迹。让后世敬仰。

四、结语

《最后的晚餐》作品人物的特点鲜明,作品表现完整,绘画手法高超,作品内涵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是意大利绘画史上的杰出画作。《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敬仰和保护。

第7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 解读 语言艺术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6-01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对文本进行充分而细致的解读,这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逐渐深入文本内容,不断贴近作者的所思所想,从不同的视角,善于捕捉文本内容中的暗含的信息,跟随作者的思路步步推进,在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中,真正欣赏到文本中所包涵的语言艺术,妥善把握其结构和风格,教师在引领学生沉入文本同时也要学会跳出文本,于深入浅出中探析文章的立意、结构和脉络,从而获得语言艺术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1 理清语文文本的脉络,赏析语言艺术

在初中语文文本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并明晰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近文本,理清文本内容的思想和脉络,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进而赏析语言艺术,深入感悟文章内容的精妙之处,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细致的斟酌字句,并用心去感受和学习,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与写作中,最终获得自身语言能力上潜移默化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点,利用广阔的教育资源,进行文本的精彩解读,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青春随想》一文中,由于它的结构分为四个篇章部分,而其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强,教学设计不好安排,因而,可以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之后,进行整合和充实,教师要创设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青春应当如何表达?青春的特征是什么?初中生对于这个话题颇感兴趣,也愿意从这个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教师可以从整体加以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并引导学生由个人再到集体和国家层面,可以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把握文章脉络。

其次,老师还可以从文本内容的语言文字入手做出引导,对文本的语言艺术进行细致的赏析和解读,由于语言文字是承载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真知灼见的内容,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敏感的心灵,去仔细碰触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容,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潜心涵咏的过程中,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由于语言文字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还需要教师将语言融入到教学文本的语境之中,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也要从微观的层面加以细心体会,要把握住文本中的引申义、比喻义和语境义,进行深入的理解。

2 与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对话,挖掘背后深含的信息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初次阅读和深层阅读方式,进行作者背后信息的挖掘,探寻文章背后的涵义。在字、词、句、段所构成的文本篇章之中,要使学生完成与文本的深层对话,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并弄清其中所隐藏的涵义,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反复的推敲,从而挖掘出文本之中的背景涵义和信息。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我的老师》一课的教学中,有一段话:“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对于这段语句中的“狡猾”一词,教师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上下文的联系理解,反复推敲“狡猾”在这里所表达的涵义,它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当于贬义褒用,意为“聪明调皮”的涵义,通过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推敲和理解,可以领悟到作者所内涵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使文本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字技巧,引导学生进入语境的体悟之中。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孔乙己》一课中,对于孔乙己买酒付款的情景和动作表现,可以针对“排”字进行反复推敲,教师可以提问,如果用“摸”字替代这个“排”字,那么是否合适?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进行仔细的揣摩和思考,进而体会到:其实“排”字是体现出孔乙己在遭受别人嘲笑之后,而刻意做出的动作,既掩饰自己的窘迫心理,又假似在炫耀自己有钱,这个文字极为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的虚荣和迂腐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极为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文字语言的品味兴趣。

3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悟

在对初中语文文本内容的解读过程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人生活经验和知识的不同,因而,也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的状况,这时候教师就要包容学生的多元解读方式,尊重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要意识到文本内容并不是单纯由作者所赋予的,它还需要读者与自身相联的二次建构,进行读者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重构。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木兰诗》一课中,学生都非常有兴趣,也基于自己不同的认识,而提出更多的疑问,如:花木兰为什么没有像古代女子那样裹脚呢?如果她也如古代女子般裹了脚,那么她又如何在敌人的军营中冲杀呢?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要进行多向化的引导,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要让学生的“星星之火”燃烧起来,不能加以随意的扼杀。

总之,在对初中语文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语文教材文本中的信息丰富而深刻,我们要用细致的眼光、宏观的角度、细腻而敏感的情怀,去整合和重组初中语文文本内容,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根据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不断地增添学生的语言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语用智慧,从而探寻到文本内容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付煜.读者中心与多视角解读[J].语文建设,2015(07).

第8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在中华民族漫漫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60年,犹如弹指一挥间。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我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国的现代化变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成就了新中国美术的多彩画卷:从“新年画”运动到改造中国画、油画民族化,从“伤痕美术”到“乡土中国”,从“85新潮”到“新文人画”,到“当代艺术”……在一次次美术思潮的变迁中,美术家们主动、自觉地表述着民族复兴的精神诉求,背负起当代美术事业的使命,以不同的题材、内容、艺术语言在记录、礼赞与反思中描述着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创造和建构着新中国美术与民族意识的内在关联,从而促进着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美术不断发展。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特邀请美术界的三位专家学者,评述中国美术60年发展中的民族性内涵。让我们在新中国民族复兴的艺术见证中,触摸时代的印记,感受其中思想、精神、希望和梦想的光芒,体验源自于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那是新中国美术史的本质意义,也是未来美术创作的基点。

构建中国特色的美术价值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中国美术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和工作机制遇到了新的考验: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如何对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创作自由宽松的同时,如何匡正庸俗低劣和丑化国家形象的弊端;在学术自由争鸣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艺术市场有待规范的同时,如何保持批评的独立品格和学术水准,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课题。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我们必然的战略抉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发展建设具有中国文化风骨和时代创新精神的中国美术评判价值体系,创作具有当代中国气派的美术作品,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就是我们明确的战略任务。

第9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陈旭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决定着人文世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客观依据。”而人文本体——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正是不同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的关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依然承继了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是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治和超克。故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Renanissance的本来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从神的蛰伏之下解救出来。所谓“再生”,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这样,因重视个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别重视人的气质性的一面。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因对治基督神学而标举的人的再生,实乃对人的才情等气质之性的肯定。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现其创造力的科学家、艺术家。

二、舞蹈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接受范围最广泛的、影响力最大的艺术门类--舞蹈,其本身蕴含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想象,在远古社会,必定会有反映先民最原始、最自然、最本质的精神状态融在先民的舞蹈之中。在近现代和当代社会,舞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成为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支撑。

(一)远古时期舞蹈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最早产生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自娱自乐型的游戏舞蹈。舞蹈的目的就是一种情感的渲泄,就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而加固族群的力量。

还有一类巫术型舞蹈。这类舞蹈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比如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五祈望丰收;比如驱邪,以求上苍保佑四季平安;比如逐鬼,以求消除瘟疫人口康宁。

我们在远古先民的舞蹈中不难发现一种人文精神的元素。比如,在自娱自乐性的舞蹈中,他们需求的正是一种维护种族内部秩序、牢记先辈种族之血统、诱惑异性、增强团结等等方面的情感渲泄。而在巫术类型的舞蹈中,就是要让上苍神灵保佑丰收、平安、康宁、族群兴旺等等。在中国北方,有一种相传已久的《萨满舞》,据史料记载,这《萨满舞》非常盛行。舞者头插翎毛,腰挂一圈响铃,赤脚,手持一面萨满鼓,表演时先要祭祀神灵,然后请神驱逐邪魔,口中一边念念有词,一边舞动双臂,敲击萨满鼓,围观者甚众。建国初期,有关部门把《萨满舞》当做"封建迷信"加以打击;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舞蹈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把《萨满舞》挖掘整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萨满舞》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元素和历史积淀是不言而喻的。

(二)现代舞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