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文化资源的属性精选(九篇)

文化资源的属性

第1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属地化管理; 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96-07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10

一 引言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须应激调整;东道国劳动政策等制度约束客观存在,制度选择与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关性明显[2];全球化市场推送现实文化差异,当前,基于各国文化差异性所建立起来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3]。

实践呼唤新的管理模式,属地化管理应运而生,但理论探索相对薄弱。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经营机遇凸显,属地化管理对相应理论需求更显迫切。国内有学者对属地化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如杜建韶认为劳动力成本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因素[4];陈凌宇突出属地化管理是减少文化冲突的选择[5];李萍则更多地从人力资源属地化的视角对动因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了员工管理长期化的专项性人力资本的集约性[6]。也有学者从企业实践经验出发,尝试提炼分析属地化管理的内涵,如周磊就从理念属地化、身份属地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把人员属地化作为内涵之一,解释为企业针对不同级次员工采用的当地化雇佣策略[7]。也有学者指出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满足跨国企业国际经营的需求,企业要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8]。不容忽视的是,来自管理一线的实践者也进行了部分经验交流式的归纳总结[913]。总体上看,更为发散和碎片化。

纵观已有研究,笔者发现,针对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属地化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属地化管理问题,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也缺乏相应的指导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单一,存在较大理论拓展空间。基于此,文章以中国企业属地化管理困境为着眼点,从嵌入性理论视角进行系统剖析,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关键因素,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属地化战略运行效果的管理脉络,借此给出策略建议,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和问题

1.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概念与含义。

目前,“属地化”作为企业的一项国际化战略,虽然已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标准词汇,但就概念界定来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已有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属地化”从生产过程角度将“属地化”定义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采取的当地经营策略,包括研发属地化、生产属地化、营销属地化、人事属地化等;狭义的“属地化”则特指人力资源属地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属地化”的狭义定义范畴,但又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层面的属地化。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公司的属地化战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取得经济效果的方法和路径。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从主体指向角度分析,是指近年来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即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目标指向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意在开发当地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资源,支持母公司战略;从实施手段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除提升本地雇员比例外,还涉及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再造,深层文化互动,以及当地市场资源深度开发,其核心是企业的环境融入能力。

因此,本文将属地化管理概念界定为: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为融入当地社会网络,获取最佳效益而实施的当地化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管理过程。那么,企业如何判断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又如何融入当地的社会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正确分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与问题。

为了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本文引用笔者博士论文中对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14],采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方式,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中国企业30年走出去的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按照总体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其排序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程度、与当地各类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程度、具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程度、熟悉属地化国别市场程度、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管理团队程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程度、具有较强的危机管理能力程度。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按统计结果排序分别为:复合型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属地化管理粗放、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企业文化不突出、管理方式行政化、属地管理人才使用较少、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其他。具体而言,问题如下。

(1)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国际项目的属地化战略落实乏力。与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相比,中国企业缺乏资深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精通国际工程法律的法务管理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者、国际工程融资管理者,以及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复合型人才形成管理短板,也成为有效实施属地化管理的障碍。

(2)属地化管理粗放导致融入性风险成本增加。在中国企业具体管理实践中,各项管理的标准、规范、流程还有待完善。在属地化用工方面,存在用工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因素增多。

(3)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致使融入性难度加大。中国企业在属地化用工问题上矛盾重重。一方面希望广泛融入当地文化,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当地员工的管理难题,沟通成本、政策成本均需纳入决策体系。

(4)企业文化不突出对企业的融入性带来负面影响。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往往较多关注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多采取制度“硬约束”的办法,忽略了实施文化管理对劳务人员“软管理”的作用,导致东道国劳务人员对中资企业认同度低,仅仅停留在“干活挣钱”简单思维模式中,工作效率较低。

(5)管理方式行政化致使融入性缺乏根基。中资境外企业由于均属于国内集团总部为开发属地化市场成立的子(分)公司,受国内集团总部行政化管理影响较大,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集团总部较多采用任务指派等行政化手段,没有较多按照属地化现状采取市场化、国际化管控手段,突出体现在决策机制的行政化,表现为“长官意志”,出现属地化管理水土不服。

(6)属地化管理人才不足致使融入性缺少传导效应。属地化管理人才比例结构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指标,受企业行业性质、公司战略以及东道国人才结构等因素影响,在属地化管理人才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连接企业与东道国文化的重要节点,这一问题需要创造性突破。

(7)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作为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从成本集约角度看,第三国劳务比例也影响着企业属地化管理策略。但中国企业在引入第三国劳务方面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经验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企业对东道国的融入程度,进而影响属地化运行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开发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足。

三、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构建

1.嵌入性理论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层次。

本质上说,属地化管理是企业的经济行为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的选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选择的内在机理。布莱尼(Polanyi)最早提出的嵌入性理论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它的基本假定是自利行动者处于社会网络中[15],后来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把网络分析作为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6]。其分析范式是以突破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经济人假设和社会学“过度社会化”为特征,引入经典分析框架“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和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后来的“结构洞”(Structure Hole)理论则更深入地体现了嵌入性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具体阐释了嵌入性网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奠定了其连接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引入嵌入性理论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的关键,尤其是在属地化的逻辑层次关系的分析上。根据嵌入性理论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性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制度环境的网络嵌入。这个层次的嵌入关系源于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约束的考量。如果将企业在东道国的属地化战略收益作为企业的产出,那么它应该是企业属地化管理能力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函数,关系属地化管理战略的成败。国家关系问题、劳动政策问题、民族个性与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和金融政策导向等,直接构成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网络,是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大背景。

二是产业集群的双边嵌入。企业实施属地化管理的直接目标是节约运营成本,终极目标是扩大属地市场收益。马尼拉(Mainela)和普哈卡(Puhakka)研究指出,企业的国际经营是一个嵌入网络中的过程,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的结构资本、位置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与战略收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7]。海泽德尔(Hagedoorn)的研究认为嵌入性特征直接影响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为企业属地化管理的融入路径提供了产业集群层面的理论依据[18]。一方面,产业集群嵌入在信息搜寻方面获得收益,在融入东道国社会网络过程中,特别是着眼于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企业无法单兵作战,嵌入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识别更多的国际化收益和信息,为国际化行为提供必要准备。企业在本地集群中的嵌入性有助于建立国际性的企业联盟,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国际联盟,并且能积极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行动,因此嵌入性能促进形成一系列可用于识别国际化行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嵌入性帮助企业在互信合作方面获得市场收益。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倾向与已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选择成本。企业间不断重复的合作关系直接带来了相互信任,“关系基础模块”和“经济交换的关键要素”被认为是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基本要求。成功实施属地化管理并能够嵌入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声誉,利于国际化扩张。企业的嵌入程度,特别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嵌入性程度高,表明企业可更多地利用东道国属地化人力资源来完成项目经营并实施复杂任务。

三是属地化员工的组织嵌入。员工的属地化管理是最基础的嵌入层次,也是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通过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短板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是属地化管理人才问题、属地化用工问题、属地化文化差异问题、属地化管理方式问题,这些都是组织嵌入程度不高的表现。根据李(Lee)和米歇尔(Mitchell)的工作嵌入理论,企业里的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的主要因素是这名员工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19]。契合程度高,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之亦然。那么属地化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都与其工作嵌入程度密切相关。有效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就应该着眼于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匹配、黏合,费德曼(Feldman)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嵌入性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的薪酬福利,有效处理属地化雇员的选拔、激励、培训、考核、人员流动和人文关怀等问题,是属地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核心问题[20]。

2.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嵌入性层次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是以人力资源属地化为基础的网络关系。

该网络以属地化员工的嵌入性管理为基点,通过符合当地文化价值特点和劳动政策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功能的实施和完善,能够增强组织稳定性,减少风险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和品牌识别度,提高属地化市场的辐射带动力,实现深挖市场效益的战略目的。企业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网络嵌入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宏观判定条件;对当地产业集群的嵌入是网络嵌入中观层面的内容;而对提升自身属地化用工管理能力的组织嵌入则是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的基本功。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1:企业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最为关注的外部资源环境由东道国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网络构成,环境条件越好,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属地化用工特征越明显,体系越完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3:企业在东道国的产业集群中位置资本越显著,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难度越小。

3.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

实际上,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判定、选择、实施和调整的过程。如果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判定为适合实施属地化管理,则以“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为导向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度,并实施属地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根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反馈调整属地化管理策略。如果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判定是不适合属地化,则返回母公司的属地化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属地化环境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判定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前提。

为进一步验证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系模型的实践贴合性,笔者在博士论文中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设计中国“走出去”企业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访谈对象为38名从事国际工程业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共向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联酋、白俄罗斯10个国家的70家中资境外企业发出问卷700份,回收656,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642,有效问卷比例为91.7%[14]59-72,93-95。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东道国环境嵌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为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差异、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规模、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第三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其次是文化距离因素,包括国别之间文化差异、企业的文化包容性、外派员工的适应性和属地用工的文化融合性;再次是国家间制度距离因素,包括国家关系、民族价值取向、工会组织强度三个方面。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按照均值排序,影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因素主要是配置与使用、招聘与选拔、培训工作、薪资管理、雇佣关系、人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推演,以嵌入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属地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约束,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逻辑关系模型,并利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归纳了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首先应正确判定实施属地化的环境条件,准确判断实施属地化的外部资源环境约束;其次应将企业置身于东道国的社会环境网络中,突破自我搞建设、封闭性属地化的思维局限,努力提高企业在东道国产业集群中的嵌入程度,提高属地化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再次,应在人力资源属地化用工相关功能模块完善各项工作。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资源环境判定能力。做好人力资源属地化整体规划工作,做好市场调研,对东道国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和自身管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提前制定属地化用工方案,并细化整体方案保证措施。

第二,增强企业在属地化行业集群结构中的影响力。“走出去”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密切与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积累信誉资本;加强与东道国工会等组织的沟通联系,减少政策摩擦成本;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自身品牌的宣传,建立在东道国市场的品牌识别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属地化用工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巩固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力;开拓国际联盟的合作渠道,增强行业相关信息收益,增强当地市场的项目辐射力和带动力。

第三,完善属地化人力资源组织功能管理。打造人力资源“国际化、多元化、本土化、复合型”管理团队,注重团队组建、人员选配、团队考核评价整个管理链条工作,吸纳当地人才,合理配置属地化员工在管理人才梯队中的比例;加强属地一般用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外籍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并与东道国特殊价值观有机衔接,尊重属地员工的和重要社会习俗;完善人力资源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举;科学设置薪酬考核体系;注重对属地化雇员的人本关怀。

参考文献:

[1]黄海嵩.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13)[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64.

[2] 石鸟云.基于制度理论的跨国公司东道国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8):110114.

[3]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10.

[4] 杜建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管理观察,2008(24):203-204.

[5] 陈凌宇.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5):58-63.

[6] 李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 2004 (6): 67.

[7] 周磊.关于属地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12):14-15.

[8] 薛求知,廖勇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7.

[9] 任超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应对国家风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3 :165-166.

[10] 卓瑞,王明皓.中国国际工程公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J].国际经济合作,2012(9):61-64.

[11] 赵晨曦,邓亚军.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J].江苏建材,2009(3):65-68.

[12] 周永红.海外项目员工属地化管理探索及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3(26):32.

[13] 崔阳,王明皓.国际工程企业属地化员工培训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2):77-80.

[14] 崔杰.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87-92.

[15]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M]. Boston MA:Beacon Press, 2001:3.

[16]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11): 481-510.

[17] MAINELA T,PUHAKKA V.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4, 16(1): 105C129.

[18] HAGEDOORN J. 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3):670-680.

第2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装备保障训练任务,训练资源,资源优化

0引言:

装备保障训练是部队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也是军事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装备保障训练资源则是制约装备保障训练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训练过程当中,由于参训人员种类多,各类参训人员需要根据其训练目的开设相应的训练科目,不同的训练科目又会涉及多种不同的训练资源,并且各类参训人员开设的训练科目、各训练科目使用的训练资源都有交叉,使装备保障训练资源需求确定问题变得十分困难。本文力图在对训练资源使用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分析装备保障训练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装备保障训练资源的使用效率,缩短训练时间,降低训练成本。

1训练资源分析

1.1训练资源定义及分类

装备保障训练资源是装备保障训练过程中所需使用、占用和消耗的全部直接或间接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属性各异的特点。为了便于对资源需求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本文采用多标准结合、分层次划分的分类方法,得到如图1所示的训练资源类型结构。以某型火炮保障人员训练科目——枪炮设计原理和弹道学为例,进行说明:枪炮设计原理课程要在设置有火炮实物的专业训练室内进行,这里专业训练室属于主要循环使用资源,而课程中消耗的油、脂属于消耗型资源;弹道学课程只需在普通教室内辅以挂图、小型模具等附属循环使用型资源即可进行。

图1装备保障训练资源类型结构

1.2训练资源的属性

因资源的种类繁多,相互间关系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对资源的描述呈现出各异的特点。为清晰描述训练资源及其间相互关系,参照表1,对于不同的训练资源有选择性地对其下述几种属性进行描述。

表1训练资源属性表

一般属性

资源类型、名称的基本描述

能力属性

资源同时可承训人员数量描述

关联属性

与其附属资源消耗资源间的数量关系描述

寿命属性

资源使用期限的描述

第3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委托 ;激励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5-0051-05

Principalagent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Incentive mechanism

on the Background of Logistics Resources Integration

GONG Da-qing1,LIU Shi-feng1,WANG Yue-ping2

(1.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

Abstract:This paper,based on principal-agent,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in the supply chain,so the incentive contract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solved in the cas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leading enterprise expected utilities,subsidiary enterprise expected incomes are all affected by the subsidiary enterprise’ ability parameter(A)、absolute risk aversion factor(r)、cost coefficient(b) and output variance(σ2) consistently;the leading enterprise’ agency cost becomes bigger and bigger followed by subsidiary enterprise’ ability parameter(A)、absolute risk aversion factor(r)、and output variance(σ2) increased,and when cost coefficient(b) decreases,the leading enterprise’ agency cost will increase too.

Key words:logistics resources integration;the supply chain;principalagent;incentive

一、引言

物流资源广义地讲是指物流服务、作业过程中所依赖的内外部的有形、无形的资金、技术、知识、信息、人员,设备、客户、组织、文化等所有生产要素,狭义地讲主要指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徐寿波[1]更是从大物流的观点出发,认为物流综合考虑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全面协调问题。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系统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进行物流资源整合将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流资源整合就是整合价值链上的不同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公司价值链以资金链、实物链、业务链、作业链等不同资源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对于如何进行物流资源整合,Lee[2]首先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提出管理过程应该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财务流,并且这些基本的“流”跨部门、跨地区,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产业链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关系,协调和整合这些流对有效地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物流资源整合过程是:制定目标、资源识别、资源开发和获取、资源维系和融合,而资源维系和融合对于物流资源整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现资源维系和融合,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硬方式——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协同效应;软方式——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保持利益分配公平。“信息化工具”是硬方式的重要体现,Lee[2]提出了信息整合重要性;Prajogo等[3]强调用信息化的物流资源整合概念,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带动整个物流资源整合;Barton等[4]也指出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适应高层次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和管理能力是创建一个健壮供应链的关键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如何用软的方式实现资源维系和融合,Akanle等[5]从满足顾客需求角度,提出了优化供应链配置的问题,并寻找方法加以解决,构建了供应链多Agent模型,运用交互算法,进行迭代竞价机制协调,并通过遗传算法控制参数的最佳化,最后进行结构检测和定性分析;Jiao等[6]在全球生产供应链网络情况下,建立多(供应链涉及的上下游企业)多合同谈判(顾客的不同需求)模型,模型有助于解决供应链系统中自发或半自发的协调和谈判问题;Handfield等[7]、Sahay等[8]提出建立供应链信任机制的重要性,认为以顾客和供应商为主的供应链体系需要保证系统主体很长时间内相互的信任和责任,包括信息、风险和收益实现共享;国内学者白世贞[9]也运用Agent模型对供应链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离散角度建立资源流的三层—回声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等进行SWARM仿真,进而从离散连续角度建立资源流的混合Petri网模型,基于优化的Petri网数学模型进行ANYLOGIC仿真;卢安文等[10]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探讨了供应链激励机制问题。

在物流资源整合大环境下,涉及到的供应链资源主体非常繁多,如何处理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资源主体利益,关系着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供应链资源主体激励机制还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对于如何利用激励性机制来优化供应链上的资源主体整合问题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参照基础委托理论,对物流资源整合环境下的供应链激励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激励契约模型,并进行求解和分析;本文拟为供应链主体间的激励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从而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发展。

二、委托模型

委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给供应链激励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对于委托问题的研究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对委托问题进行机制设计,通过寻找均衡状态下委托人和人所能得到的收益和参数变化来对委托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机制设计通常分为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来设定。

假设供应链由主导企业和附属企业组成Stackelberg 博弈模型,主导企业为委托人(假设一个主导企业),附属企业为人,人具有私人信息。附属企业提品的努力程度e是一维变量,产出效用为U。U是附属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努力程度而为主导企业所提供的效用(本文用产出效用代表实际效用,原因是主导企业更加关注行业整体的繁荣程度)。U受到附属企业能力水平、市场繁荣水平和市场随机因素影响,参照卢安文等的研究,表示为:

此时,附属企业的最终期望收益必然是最低收益水平,即定值s-,主导企业必然通过提高附属企业实际收入水平(不计成本)而并非实际收益水平来激励附属企业提高努力付出的水平,同时,为了增加附属企业参与契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导企业必须相应增加附属企业的最低收益水平。因此,附属企业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参与本文的讨论与分析。

另外,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人的努力水平,存在两类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不存在的成本:一类是风险成本,其对于附属企业是风险收入,对于主导企业就是风险成本。在信息对称情况下,由于主导企业是风险中性的,并可以观测到附属企业提供的产品的努力水平,因此风险成本为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主导企业无法观测到附属企业的努力水平,因此风险成本为:

四、模型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得,附属企业总成本AC是附属企业的能力水平A2、附属企业的绝对风险规避度r以及产出方差σ2的增函数,是附属企业努力成本系数b的减函数。

从模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主导企业期望收益E(U-s(U))、附属企业期望收入E(s(U))和主导企业成本AC都受附属企业能力水平A、努力成本系数b、绝对风险规避度r和产出方差σ2等参数的影响。因此,在物流资源整合的背景下,主导企业可以通过共同的影响因子,采用激励性措施来优化供应链模式。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人们通过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逐渐认识到供应链主导企业和附属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附属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隐瞒相关利己的信息来获取利益。由于主导企业对附属企业的信息获取需要成本,使得附属企业更有机会赚取超额利润,同时不可能一味地打压附属企业。本文借助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的相关理论发现,在物流资源维系和融合过程中,能寻找到主导企业期望效用、附属企业期望收入和主导企业成本的共同影响因素(如附属企业能力水平A、努力成本系数b、绝对风险规避度r和产出方差σ2等参数),并且影响因素对其具有共同的正向影响关系,所以通过政策设计,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主导企业期望收益、附属企业收入的最大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高附属企业能力水平

附属企业的能力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为其制度完善程度、技术水平、服务水平、规模大小、资本充裕情况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因此,主导企业应予以附属企业方方面面的扶持和制度宽松,这样虽然增加了其成本,但有利于附属企业长久发展,从而增大主导企业效用水平。

(二)降低附属企业努力成本系数

附属企业的努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能力水平同样理解。努力的成本大小,直接体现为附属企业的规模大小、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能力水平、现有设施的先进水平和所掌握的技术先进水平。努力成本系数体现着附属企业提供的一定努力水平的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小,附属企业的努力成本系数与最终所能得到的收益有直接的联系,努力成本低,说明公司提品的能力越大,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附属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努力成本系数低的优势去应对市场竞争,而主导企业可以引导附属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资格认证考试以及设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附属企业以及员工素质得到提升。最终可以减少主导企业成本,提高主导企业效用和附属企业收入水平。

(三)降低附属企业绝对风险规避度

绝对风险规避度体现的是附属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规模较小的附属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资本不足和能力不足的影响,绝对风险规避度必然要比规模较大的附属企业大,从而不愿意去应对大风险项目。

主导企业应该给予附属企业一定的政策保证和支持,从而为附属企业解决一定程度上的忧虑,让附属企业有更大动力和意愿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水平。附属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取决于自身企业规模,再加上相关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绝对风险规避度就会逐渐降低,主导企业和附属企业收入也会随着项目研究投入、能力提升而增加,主导企业成本也会降低。

(四)关注市场随机因素

市场随机因素是物流整合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得出其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只能靠经验来判断和做出相应的决定。

主导企业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保证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防止影响有效竞争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市场随机因素发展的不确定性,维持其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上,最大程度提升主导企业效用和附属企业收入水平,降低主导企业的成本。

另外,需要保证合理的附属企业保留收益水平,处理好主导企业和附属企业收入的分配关系。

参考文献:

[1]徐寿波.大物流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5(4):4-7.

[2]Lee H L.Creating Value Through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EB/OL].,2000.

[3]Prajogo D,Olhager J.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The Effects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haring,and Logistics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35(1):514-522.

[4]Barton R,Thomas A.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s,Enabling Integration of SMEs to High-value Supply Chain Networks[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9,22(6):929-938.

[5]Akanle O M,Zhang D Z.Agent-based Model for Optimizing Supply-chain Configur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5(2):444-460.

[6]Jiao J X,You X,Kumar A.An Agent-based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Negotiation in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Network[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6,22(3):239-255.

[7]Handfield R B,Nichols E L J.“Future Challeng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9.

[8]Sahay B S.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The key to Value Creation[J].Work Study,2003,52(2):76-83.

[9]白世贞.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资源流的涌现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卢安文,王跃平.委托理论视角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2):50:54.

第4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第5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Mapinfo;西江千户苗寨;数据库;旅游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1].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模型、人员五部分组成,具有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基本功能,在国土监测、资源管理、灾害评估、商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用于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MapInfo软件属于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之一,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它能完成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空间数据的查询与显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的输出等基本操作.本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村域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技术进行初步探索,为今后的乡村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升级和优化提供基础的数据准备;同时为今后开展“智慧西江千户苗寨”工程提供数据仓库的职能.

1研究区概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它的纬度位置约处于26.498622度,经度位置约处于108.180502度,向西北方向约39km为州府凯里市,向西南方向约37km为雷山县城,向西约220km为省会贵阳;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气候宜人.西江有1250多户,5600多人,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徒的主要集结地;它的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是一个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演变历史和苗族文化沉淀其精华的首选之地;苗寨被誉为苗族文化艺术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2空间数据库建库原则

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的需要.为了村域旅游资源数据共享,就必须先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然而村域旅游资源数据与一般以的基础地理数据并不相同,在数据规范化时须有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在基础地理要素及属性数据标准方面,要拥有完整的基础地理底图,及反应属性数据在西江内的分布情况;在属性数据标准化方面,尽量使用行业标准,这样便于实现数据的通用和共享;其次,所建数据库需有利于数据库的更新和数据库的管理,空间数据之间、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它们的修改、删除、更新变成一个联动的过程;再次,空间要素和属性数据的规范和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相对稳定性,即以各数据最稳定的特征和属性为基础,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3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方法及步骤

3.1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首先,打开Mapinfo软件,打开底图的JPG文件,在“图象配准”对话框中选择地图上(任意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至少4个控制点,输入相应的地形图上的真实坐标数据完成图形的配准(如图1),从而获得公里格网的坐标.

3.2属性数据库建立

打开Mapinfo软件,新建Table,建立景点表、餐饮表、商铺表等,追加相应字段,输入对应数据.

3.3空间数据库功能设计

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为合理高效管理各类旅游资源各类空间数据,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空间数据的入库、更新、删除、查询、显示等功能.此次建立的空间数据库主要实现数据的存储、更新、游览、查询及显示功能.

3.3.1系统管理模块

在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登录和管理员登录,通过管理员密码设置不同用户拥有不同权限.管理员权限很高,除了拥有一般用户的浏览、查询等功能,拥有系统数据的修改、增加、删除等高级功能.此系统的开放程度较高,数据可以进行完善和补充,在旅游管理、生产生活方面具有提供服务.

在数据编辑与查询模块,包括数据更新、数据删除、空间查询、属性查询功能.在数据更新功能里,管理员可以进行上传新的数据、数据修改操作;在空间查询功能里,用户可以通过图形查属性,也可以通过属性查图形,图形会高亮显示.

3.3.3地图操作模块

在地图操作模块里,用户可以实现地图放大、地图缩小、地图漫游的功能.3.4空间数据库功能实现数据库采用了Mapinfo的Mapx二次开发工具,设计系统的主界面,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显示及查询功能,实现系统功能,系统界面友好灵活,操作简单、实用.

4小结

基于Mapinfo的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有利于整合西江旅游资源,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转化;有利于社会对资源信息的需求,加快西江旅游信息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元数据;XML;模式;逻辑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1-20388-03

1 引言

网络教育[1](E-learning)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和广播电视为主要传输手段,综合采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主要设计目标是使教与学的双方通过互联网络,可以便捷地进行实时、双向的交流,更好地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广大的受教育者可以实破传统教育在教育资源(师资、教材、实验等)和教育方法(统一进度、集中式和单向传授等)方面的限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的4A(Anyone,Anytime ,Anywhere,Anything)教育。

在E-learning系统中,由于教育资源的分散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出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如果在对教育资源进行描述时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会导致其在E-learning间共享复用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一种教育资源元数据模型设计方案,用于规范化教育资源的描述,以支持这种异构环境、异构系统间异构资源的共享,以及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

2 相关定义及说明

2.1 学习对象及教育资源

在E-learning系统中,学习对象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动态交互的各个对象,包括教育资源、学习者、教授者、学习策略等。

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学和培训的任何学习材料,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在本文中教育资源特指的是电子化了的学习材料,包括文本、声音、图像、课件等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信息。

2.2 教育资源元数据

元数据[1]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教育资源元数据[1]指用于描述教育资源的数据。使用元数据,可以在不操作资源的情况下就了解资源的相关属性,从而选择适合的资源;可以通过元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实现对资源有效的分类管理和检索;可以从元数据信息中获取对资源的评价信息,也可以把自己的评价加入到元数据中,以便和他人共享。

2.3 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1]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标准化(学术)组织都正在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研究,并起草了一些相应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 LTSC(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OCLE(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等。

我国教育部科技司在2001年组织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开展有关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工作,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起草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央电大源建设规范》。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央电大源建设规范元数据规范分册》[1](以下简称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主要包括资源的属性描述与著录规范、资源的分类方法、编码原则等内容,它综合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中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和内容封装等方面的标准,根据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作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并提出了贯彻相关规范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定义了教育资源元数据的语法和语义,用于描述教育资源元数据实例的结构。定义元数据规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提供一致的设计规范,以利于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方便查找,节省人力物力。

2.4 教育资源的粒度[3]

设计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教授知识,知识是有层次划分的,我们把教育资源所属的层次定义为教育资源的粒度。

举个例子来讲,知识一般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领域知识,领域知识又可再分为学科知识,学科又可以分专业,专业又可分课程,课程又可分章节,章节又可分节,节又可分小节,小节再分知识点。我们可以将一门课程的一个章节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做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教育资源可以相互组合使用,粒度越小,在我们使用这些对象时必然更灵活,但同时管理的复杂性在增加,反之,粒度的增大,内容全面的同时也带来了灵活性的丧失。

2.5 知识元

我们将教育资源的最小粒度划分称之为知识元。它有以下性质:

(1)原子性:知识元作为最小的单元,不可分割;

(2)功能完整性:知识元被具体用来说明某一类或某一点的知识,它在功能上是完整的;

(3)可重用性:知识元是为了说明某一类或某一点的知识,不局限于某一次的使用。

在E-learning系统中,一般以知识元作为一个基本的学习单元,如数据结构课程中树的遍历可以看作一个知识元。因此可以将知识元与日常教学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将知识点定义为知识元。

2.6 知识簇

知识元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知识簇,知识簇可以自包含,即知识簇可以是由知识元构成,也可以由更小的子知识簇构成,还可以是由知识元和子知识簇混和构成。

3 教育资源元数据概念模型

我们来定义教育资源的概念模型,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定义资源属性及资源之间的联系。

教育资源元数据模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描述的基本属性集,二是资源间的相互联系的定义。

3.1 教育资源的基本属性集

良好的分类机制能高效地实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管理与使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的目的有助于确定教育资源的基本属性集。在本文中,分类体系的设计以国家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作为基础。

根据规范,教育资源分类体系[1]分为二级,既包括对每类资源都适用并与资源组织建设过程密切相关的通用分类,即一级分类;又根据不同资源的特殊属性,提供了更细一级的分类,即二级分类。每个分类元素都作为资源的一个属性,记录在属性描述表中(如图1)。

一级分类包含学科、适用对象、资源类型、技术格式、语种五个分类元素。这五个分类元素是对资源进行组织的基本依据。

在图1中,我们首先以学科为总的分类依据,再根据适用对象和资源类型对教育资源进行详细划分。对于其它的分类元素,如技术格式、语种等可作为资源的一般属性,记录在属性描述表中。

第二级分类就是针对第一级分类的属性值作为分类元素对教育资源进行进一步细分。例如,第一级分类中的资源类型,可以是文本、图像、声音等。在第二级分类中就要以文本、图像、声音作为分类元素进行扩充,例如声音可以有采样率、格式、要求等属性,然后再分别对采样率、格式、要求等再设置扩展分类,以此类推……

目前,为了使标准相对宽泛,增强通用性,国家标准只规定了第一级分类,现有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分类体系对二级分类的说明和要求都较宽泛,可视需要自行扩充。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对一级分类中的学科属性进行层次划分,扩展到知识点这一层,支持对教育资源的准确定位,完善规范的基本属性集,二是对教育资源之间的联系进行定义。

3.2 知识的层次结构

各种类型的知识以教育资源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因此教育资源的结构可以与知识的结构相对应。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知识的层次关系。

现实中的知识具有领域性、专业性、继承性等一系列特性,知识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知识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参照国内外的相关规定,我们将知识划分为六个层次[2]。第一层是所有的知识,第二层是领域知识,第三层是专业知识,第四层为课程知识,第五层为知识簇,第六层为知识点。

图2表示了知识的这种层次划分,结点表示某个具体的知识单元(可以是知识元,也可以是知识簇或更高一级的形式),有向弧表示结点间的关系。学习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从起始结点到目标结点的遍历路径。

3.3 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般来说,知识之间存在继承、平行、关联等几种关系。

继承:两个知识A、B,若A包含了B,就称B继承于A。这体现了知识的细化。

前驱和后继:两个知识A、B,若AB而没有BA, 则称A是B的前驱,B是A的后继。这体现了知识学习的序列性。

平行:两个知识A、B,若AB 而且BA,则A和B是平行的。这体现了两个知识学习不具有序列性,掌握不分先后。

关联:三个知识A、B、C,若A∩B=C,则称A和B是有关联的,B关联A,这体现了知识间的联系。

图2中层与层之间的知识只有继承关系,在同一层次内的知识可以有前驱和后继的关系[4],也可以是平行、关联、继承等关系。图3我们以知识簇这一层来示意同层元素之间的联系。图3中结点表示某个具体的子知识簇,有向弧表示这些子知识簇之间的联系。

参照以上概念模型,我们以某门课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就可将知识层次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学科-专业-课程-章节(知识簇)-知识点的体系结构,以对教育资源进行清晰地描述。

4 教育资源元数据的逻辑模型

参照第三章的概念模型,我们使用XML模式来对上述模型进行表述,就生成了教育资源元数据的逻辑模型,参照现有的分类词汇表,依照此模式生成的实例化XML文档就是这个教育资源元数据的实例。

5 结束语

教育资源元数据的定义是E-learning系统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以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为基础,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规范提出了一些扩充。在实际操作中,E-learning系统的建设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作为对国家网络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3.1(CD1.6)――学习对象元数据》,/download/CELTS-3.1(CD1.6).zip,2003.

[2] 张玉芳,熊忠阳,吴中福. 基于WWW的远程教育系统实现[J]. 计算机应用,1999.10.

[3] 张玉芳. 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M]. 重庆大学, 2001.10.45-80.

第7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商品金融化;金融资源;富集作用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36-03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的金融发展思想集中于对货币、信用产生的经济现象的研究。维克塞尔(1898)认为,在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不仅为交易媒介,而且促进投资,引起经济发展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累积性的波动。只有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货币才是中性的。熊彼特(1912)阐述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创新需要信用支持。凯恩斯(1937)在维克塞尔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货币需求理论。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的思想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但20世纪70年达国家的滞胀,催生了以金融分析视角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约翰、肖将分析视角从“货币分析”拓展到了“金融分析”,即以研究多种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戈德斯密(1969)认为,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促成金融发展。并且创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数量指标。麦金农(1973)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肖(1973)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是将研究范畴从货币本身推广到了货币金融,仍然没有跳出“货币”看“金融”。

20世纪90年代,博迪、莫顿等学者从功能角度,研究金融发展观。他们的研究抽象掉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等具体形式和载体,探讨金融作用于经济的具体机制。虽然他们的研究范畴仍然是货币金融,但是他们的研究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纵向发展。为金融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白钦先教授(1998)提出以金融资源论和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就是金融发展。金融资源理论认为金融具有二重性:金融既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又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是种稀缺的、战略性的宝贵的社会资源。金融资源理论在国内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不断完善,其中崔满红(1999、2005)对金融资源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金融危机的产生源于对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代金融是依赖特定保证体系(金融制度)、特殊载体(金融工具)的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具有数量(货币和资本)累积和功能累积的、特殊的、内在于经济的社会资源,强调对金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前人对金融发展的研究视角的转变是从货币到货币金融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纵深的思考角度如从功能角度和金融资源角度,但是都没能够跳出“货币”看“金融”。国内的其他学者也在致力于从其他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如蔡彬彬、郭熙保(2005)从金融分工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林红斌(2006)从虚拟经济演进的角度探讨金融发展。笔者认为在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化的新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呈现出“商品金融化”的必然趋势。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畴应该扩大到整个商品领域,而不仅仅是货币金融。笔者借鉴金融资源理论的思想,认为金融资源除了已有的研究结论外还应具有富集作用。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界定商品金融化的概念。希望能够为今后将金融发展的研究范畴从货币金融领域扩展到商品领域做初步的探索。

二、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研究

(一)商品概念的重新界定

商品是所有可以用于交换或出卖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产品,货币是特殊的商品。为了后面分析的方便,这里笔者将商品的本质属性重新界定。笔者认为商品在广义上应该包含两层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即商品具有使用价值的属性也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金融属性是指商品在多次交易中产生的收益性、流通过程中的流动性、安全性。要说明的是金融属性的安全性是指该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至少不产生负的外部性。商品的这两种属性分别决定了商品的商品价值和金融价值。

(二)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用金融工程的思想设计金融产品,金融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受白钦先教授提出的金融资源理论的启发,结合现实的现象,笔者开始思考:金融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仅仅以“存量”的形式静态地存在还是具有动态的发展过程。吴晓求(2006)提出:资源和财富金融化是大趋势。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金融资源具有动态的富集作用,具有自我实现、自我挖掘的功能。这就是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

一种商品的金融属性会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显现出来呢?商品的金融化以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前提,更实质的原因在于金融资源的丰富。在现有的金融资源下,原先金融属性较差,金融价值不被人发现的商品,它的金融属性得到了改善,开始具备金融价值。也因此具备了金融化的前提。而这种商品的金融化又丰富了金融资源。上图是一种形象的描述。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使得金融资源在不断丰富自身的同时具备了吸纳金融属性较弱的商品的能力。

(三)商品金融化演进的必然性

商品金融化的必然性可以从金融资源理论提出的金融资源的二重性来说明:首先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其本身具有富集作用,金融的富集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产生金融化的冲动;其次金融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资源流动起来,达到资源的再配置,风险和收益的再分配。

(四)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

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由于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导致的商品属性的增强和金融价值的显现,既而是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下面的该商品的价值重估,最后是较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的形成。

商品未实现金融化以前,其价格只体现了商品价值,而没有体现金融价值。原因在于商品的金融属性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显现出来。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使商品的金融属性逐渐显现,进而使得商品的金融价值开始被一些市场主体所认识。商品的价值就会出现与传统价格相比持续地走高。以至于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价格。事实上这疯狂的价格就是包含了除商品价值以外的金融价值。这就是商品的金融属性显现出来后导致的价值重估。

当商品的金融价值开始被大部分市场主体所认识,市场主体出于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强烈的交易愿望:一是在现货市场上的交易具有较高的风险,通过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的规避和投机;二是该种商品具有较高的收益性,是较好的投资对象。市场主体的交易愿望是商品金融化的催化剂。只要少数市场主体开始对某种商品有金融化的需求,就会产生以该商品为标的物的交易为背景的契约。如果这种交易需求是广泛性的,这种商品就会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金融产品,就会产生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制度的需求。市场交易机制的形成是商品金融化完成的标志。

从上文分析,我们得到“商品金融化”的定义:商品金融化就是商品在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下,金融属性逐步增强,金融价值凸显,使得人们产生了对该种商品或者以该商品为标的物的衍生品的交易愿望,并最终促使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的过程。

三、商品金融化的历史演进

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金融化的“商品”是货币。自从货币开始具有生息能力也就是具有收益性以后,货币的金融化就是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货币金融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从狭义的角度讲金融是资金融通,而在广义上来看,金融的内涵应该是商品的流通。货币仅仅作为特殊的商品最早实现了金融化。但金融资源以货币金融资源为核心,赋予更多商品以金融属性。

仅次于货币实现金融化的商品是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牙买加体系建立。黄金作为普通商品货币性大大削弱,但是金融属性却突显。黄金是金融属性略差于货币但大大优于其他商品的产品。就安全性来说,黄金不易磨损,而且黄金总量有限是稀缺的贵金属。这保证了持有黄金不会轻易贬值;就流动性来说,黄金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标准化、易变现,这保证了黄金的流动性;最后就收益性来说,由于黄金的商品特性,人们对黄金的需求也在扩大,另外黄金作为一种货币的代偿物,是一国国际储备的重要部分。这保证了黄金具有较高的收益性的可能性。黄金较强的金融属性使其成为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的第一个对象。

在货币、黄金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深化,金融资源越来越丰富,其富集作用对其他商品的作用力也大大增强。目前商品金融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有色金属、能源及战略物资的金融化。他们的商品属性越来越被金融属性所淡化,金融价值凸现,价值面临重估。在全球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上的期货品种已经有几百种。商品期货交易所仍在致力于商品期货品中的多元化。

有色金属的金融化和黄金的金融化具有相似性,差别只是在与黄金具有更强的货币替代性。能源、战略物资(比如石油、农产品等)的金融化的动力在于经济的发展使能源、战略物资的价格急剧波动,交易过程有较高的风险,人们急需金融化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规避和投机。但是他们得以实现金融化的前提仍然是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了能源、战略物资在交易过程中的流动性、安全性的问题。

收藏品市场的金融化具有特殊性,甚至有些独立于金融资源本身,收藏品更多地体现为无形价值的增长。因为收藏品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它的无形价值可以相差很大,投资收藏品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类精神遗产的投资,但是它仍然作为金融资源的一部分,是未来人们金融投资的一个渠道。

在普通的商品中有一类特殊的商品那就是房地产。房地产的商品价值不足以解释房价过高的原因。房地产的金融化才是支撑房价的主要因素。原因在于房产交易是通过房产证等契约形式的转让完成的。使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大大增强,人们开始乐于投资房地产,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消费。偏离商品价值的部分,我们都可以认为是商品的金融价值。

除了不具有再次交易的可能性的低值易耗品以外,耐耗品是金融属性最弱的商品,但是耐耗品的金融化却不是刚刚起步,甚至可以说由来已久。笔者认为旧货市场、租赁市场就是普通商品的“二级市场”,而一般的商品市场是普通商品的“一级市场”。区别是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动力不在于交易过程中风险的再配置,而在于对商品价值中的使用价值的不断挖掘,这额外产生的商品价值,可以被看做是金融价值。

四、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商品金融化就是在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下,金融属性逐步增强,金融价值凸显,使得人们产生了对这种商品或者以该商品为标的物的衍生品的交易愿望,并最终促使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的过程。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使得金融资源本身是动态的自我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过程的外在表现就是商品金融化。商品金融化在新经济时代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畴从货币金融领域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商品领域。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郭威.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5,(9).

第8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 旅游资源范畴;社会旅游资源;分类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44-03

[作者简介] 毛卫东,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

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旅游管理;

杨春宇,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 (江苏 南京 210046)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变化、发展。受传统的旅游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工业产品的开发方式用于旅游产品,将旅游资源专门化、物化、景观化。其实,当代大量的社会事象(事物和现象)、社会活动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其较为隐性、多变和缺乏预见而常常被忽视。而这部分资源恰恰是与人类社会和人的旅游需求同步发展的,是旅游资源中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部分。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特征、范畴和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

自王立纲(1983)在我国最早使用了社会旅游资源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二是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并列和两者交融为人文社会旅游资源[2]三种观点。

研究方法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现象的枚举去解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活动”这一相当宽泛的内涵。对于什么是社会旅游资源这个核心问题,缺乏明确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由此造成在学术研究上,相关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概念混用、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不清;在指导实践上,泛化了人文旅游资源,弱化甚至忽视了对大量社会旅游资源的及时挖掘和充分利用。

二、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1.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社会”、“旅游”、“旅游资源”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人文资源”在社会学和旅游学领域中都是范畴广、争议大的一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3];王克起(1998)强调社会旅游资源是“特定区域的人群”[4];郑小琦(2000)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社会创造的”[5]。丁季华(1999)认为“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会议、商务和城市景观”[6];其他的还有,马晓冬等(2004)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为主体[7];王文才等(1994)认为“与社会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具有长效性、永续性价值的各种建筑物”[8],等等。

作者认为:(1)社会旅游资源的内涵“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物和活动”过于宽泛,必须用明确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不能并列。(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变化、发展的,用枚举法去定义难免“刻舟求剑”、“以偏概全”。(4)将“有旅游吸引力的人群”归入社会旅游资源,契合了“社会”的人类特征,但“人类”必须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5)用时间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创新,但“现代社会创造的”范围还是过大。且缺乏分类原因的说明,分类意义不够明显。

对于社会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人文属性、功能体现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深化分析:首先,从人文属性的视角。社会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和分布以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人文资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社会资源侧重于人和与人相关的事象及活动,人文资源侧重于人的创造物,他们都具有人文属性。但无论何种资源,只有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从概念上分析,社会资源的人类本身不能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只有与一定的空间、事象和活动相结合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同时,与人相关的自然资源一旦被人类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属性。所以,从旅游资源属性上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应该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其次,从时间尺度的视角。社会资源具有地域性、种群性和历史性。认识社会资源,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时间尺度。许多西方学者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源的,1980年法国皮埃尔・布迪诺(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9]。可见,历史的社会旅游资源已经可以归入人文旅游资源,把握社会旅游资源的时间尺度应该是当代的。最后,从功能体现的视角。社会旅游资源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主体功能是什么?”。社会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主体社会功能,比如:现代工程、现代建筑、会展活动、赛事活动等,只是因其同时具有了体验性和景观性而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就是满足人的旅游需求的旅游功能。

作者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人文旅游资源共同组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归纳如下(见下图):

2.社会旅游资源的特征。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时间当代性将其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主体功能的社会性将其与主体功能为旅游的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表1)。

在此基础上,社会旅游资源还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状态的变动性。随着旅游需求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具有体验性和景观性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等社会旅游资源不断涌现。但其状态往往是变动的,存在挖掘、消亡和转化三种情况。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最初只是一个交通设施,但由于它的独特性、景观性等特征,使它具有了旅游吸引性并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交通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成了社会旅游资源(这是挖掘);随着条件和人们旅游观的改变,原有的特性被覆盖、取代,它的旅游吸引性下降,逐渐退出了旅游资源范畴(这是消亡);假如,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交通设施的主体功能退化或者不存在了,但它还具有特殊的旅游价值,可以服务于旅游业,这时就可以将其主体功能转化为旅游,成为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此外,还有一种转化可能,即由于它在特定时期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可以转化成未来的遗存类人文旅游资源(这是转化)。

(2)表现的隐蔽性。一方面,社会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来的,表现为相对隐性、间接。许多当代的建筑、设施,往往在建成之后和使用过程中,其旅游价值才被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属于社会旅游资源的人物、事件和活动都具有短暂性和时效性,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周密的策划和巧妙的运作才能被挖掘利用。最后,社会旅游资源是外延不断扩展的概念,它与人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多样、多元的旅游需求和人类社会大量的复杂事象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复杂性和发展性,表现较为隐蔽。

(3)范畴的广泛性。社会旅游资源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同步发展。主观上,旅游需求的发展要求我们扩大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客观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既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有单一的又有综合的。此外,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大量的旅游吸引因子。这些吸引因子既可以转化为独立吸引物,也可以整合成综合吸引物,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同时,大量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的人本化、个性化彰显,新的旅游需求、旅游方式不断涌现,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旅游的影响已经并不断超越经济范畴而走向更深远的社会层面[10-11]。这一时期,旅游社会属性的基础地位和引领趋势明显上升,当代大量的科技、体育、文化等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不断地被开发出旅游功能,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12]。

(4)载体的人类性。社会和人文既是现象也是过程。从现象的视角看,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是一种大型的、长存的、自足的自我持续的群体,它由相互作用的人们组成,而这些人分享和共通一定的价值与信念[13]。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由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人类能力与习惯组成的综合系统[14]。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是这样的人类:他们共享着文化,创造着人文。社会旅游资源的载体既包括人类(个人或者人群),也包括人的活动和与其相关的要素(环境、设施等)。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主要是人类的各种创造。社会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当代的人类,与一定地域空间结合的人类,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活动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三、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对社会旅游资源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以郭来喜先生等(2000)对旅游资源分类为参考(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遗产、现代人文、抽象人文和其他四类[15]),将其“现代人文”中旅游功能非主体性部分和“抽象人文”中现代部分抽取,并从以人为本和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将其外延扩大,社会旅游资源可分为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和其他六类(见表2)。

四、结语

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问题是旅游学的基础问题,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时间的当代性、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是界定其概念的关键,也是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所在。廓清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可以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类别关系。同时,能够引导人们更多的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社会功能的视角以及社会和谐的视角去深刻认识社会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旅游资源观。重视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并推进社会资源旅游化,是促进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2]郭为.景点景区规划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J].旅游学刊,2001,(4).

[3]彭一万.重视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 [N].中国旅游报,1991-03-07.

[4]王克起.浅论社会旅游资源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8,(4).

[5]郑小琦.为开发旅游资源觅良策 [J].望新闻周刊,2000,(29).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为例 [J].人文地理,2001,(6).

[8]王文才.成都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J].四川地质学报,1994,(2).

[9]Eric L.Lesser.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C].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2000,322

[10] R. W. Butler.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developmen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4,2(2):100-111.

[11] Michael Romeril.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ac-cord or discord[J]. Tourism Management,1989,3(10):204-208.

[12] Peter E. Murphy. Tourism as a community industry:An ecological mod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J]. Tourism Man-agement,1983,3(4):180-193.

[13]徐友渔.民间社会与文化问题[J].上海文学,1996,(10).

第9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一碳排放制度的构建和民法基本功能的契合

生态危机的不断凸显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原有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同时,西方环境哲学的兴起和我国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其典型代表。碳排放制度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调节法律制度,以一般的市场交易机制为载体,目的在于通过环境权益的私法化和市场流通化,达到环境权益的合理分配和最优化利用。因为民法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使得碳排放制度的构建必须以民法为基础,这具体包括:1.碳排放制度的构建需要同民法基本理念相契合。碳排放制度是环境权的私法化,这主要是因为私法化的权益通过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对于资源的优化分配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权利滥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民法以诚实信用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为基础,在民法各子部门法的具体规定上凸显了对绝对自由的适度限制,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2.碳排放制度的构建需要依托于民法的主体制度。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基本法律,为适合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据风险和利益相关联原则,发展出了自然人、合伙组织、有限公司、股份制公司等不同范畴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公司法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主体。这也是碳排放权制度构建的主体依存。如何实现民法主体在气候环境资源上的合理分配成为重要的内容。3.碳排放制度的构建需要依托于民法规制下的市场调节机制。民法在财产占有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包含两项机制:一是对财产权利的归属和利用的机制,目的在于权利归属明确化,并以此作为财产权利流转的基本前提,简而言之,该项功能就是定纷止争;一是对财产权利的流转机制,通过市场交易的二次分配达到市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保障财产价值的充分利用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碳排放权制度是环境权益的私法化,并以此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基于此,碳排放制度的构建需要依托于民法规制下的市场基本规则。

二碳排放制度规制对象———气候环境资源的民法属性

气候环境资源是碳排放制度和碳排放权所规范的价值所在。具体来讲,环境资源的相关权益可以区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益、生态权益和排放权益,碳排放制度所规范的气候环境资源是对温室气体排放权归属确权和交易流通的制度,属于对环境资源利用的一种具体制度。民事规制对象的范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体来讲是以动产和不动产为主要形态的所有权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法律制度体系,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以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成为新的权利类型,这些权利从属性上来讲是对传统物权理念的衍生。现在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并开始探讨环境权益的规范问题。与碳排放制度相关的气候环境资源在性质上是一种民事权利。

(一)碳排放制度规制对象———气候环境资源的“物”化

传统物权理论认为,物权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体之外、人力所能支配并能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有体物及自然力①。它具有须存在于人身之外、可支配或可控制性、有价值性。并且以此特征进行选择,不动产和动产成为传统物权法规制的主要对象。这些特征也反映了法律规制对象的选择标准是人这一社会主体对行为客体的价值判断。自工业文明大规模的社会生产以来,气候受人类影响的程度愈发凸显,这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容量成为了有限资源,并逐渐具有了法律意义上物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于人体之外的可感知的现实存在。地球大气层是由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混合系统,但这并不影响气体环境系统的物质性。同固体等其他物质形态一样,在构成上,都是由原子等基础物质构成的,具有物质的普遍属性。另外,大气层是存在于地表之上的物质层面,是生物生存的重要领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物系统具有多重功能。二是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具有稀有性。如前所述,在工业社会之初,人类活动的规模对整体气候资源产生的影响有限,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未凸显。随着人类社会化生产的普及和整体规模的扩大,人类行为的气候影响已经凸显。三是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具有价值性。温室气体排放容量的有限性使得其具有经济价值,人类社会生产过程是通过利用能源动力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的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容量的分配实际上是发展权益的分配。四是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具有可支配性。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于环境要素的价值理解发生了变化,对环境要素的驾驭和运用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因如此,促使了环境要素的特定化,使其能够进入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统筹范围之内,也使得市场手段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成为可能。

(二)碳排放制度规制对象—气候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温室气体排放容量的上述特征使其具有了一般自然资源的社会生产使用价值,具有了法律的规范意义和规范需求。但是同传统物权标的及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气候环境资源具有以下特殊性:一是气候环境资源所针对的法律对象是温室气体这一类气体成分,在物质形态上具有无形性。传统物权法将规范的对象局限于有形物,以物的特定化为基准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全能的设置。后来针对水、矿产等自然资源所设定的用益物权所针对的法律对象也能够以实体物质形态的方式体现。而碳排放交易所依存的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均有无形性特征,这是该物质的异化之一。二是碳排放制度所规范的气候环境资源具有全球性和流动性。气体的流动性和全球一体性使得大气资源更难以以国别进行控制,就现有国内和国际法律来看,大气环境资源既不属于各国控制和管辖范围内环境和资源,也不处于两个或多个国家共享环境和资源之内。

(三)碳排放制度规制对象的性质评述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碳排放制度规制的对象———温室气体排放,是利用气候资源的一个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具备了法律上的物的部分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独特属性。同传统排污权一样,这使得人们对于其本质特性有了不同认识,并影响到了法律制度的构建。目前人们对传统排污权的性质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讨论。

一是排污权是种新型的环境役权。排污权虽然是利用环境的权利,但没有固定的客体,归入传统的地役权或人役权不合适,应当创设新型的环境役权②。

二是排污权属于特别法上的物权(准物权)。环境资源的上述物化特征使其具有了价值性和稀缺性,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排污权实际上就是环境资源使用权。但同时因为排污权客体的特殊性,以及排污权的取得需要行政审批,因此排污权属于准物权的一种③。

三是将排污权的属性归纳为合同债权。该类学者从物权法定、客体的特殊性、环保实际需要的暂时性等角度出发,结合美国的法律规定,将其认定为民事主体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合同债权④。

上述认识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碳排放权等一系列环境资源使用权性质的认识。本文认为,碳排放权和其所依据的环境资源均属于物权范畴。碳排放权所依据的环境资源属于国家为主体的公有财产,碳排放具体份额的出让、取得和使用属于用益物权的范畴。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环境资源要素的物权属性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科技的进步,量化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环境资源生态价值的权利化并非绝无可能。随着碳排放总体容量和个体排放测算技术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可甄别性是有可能的。二是环境资源要素存在物权法规范的必要性。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了环境资源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稀缺资源,并成为具有了法律规范意义的对象。简单的债权定性无法达到确认其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要求和权利稳定性。资源利用秩序的需求决定了物权法规范的必要性。三是以环境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物权体系的架构更加有利于实现法律规制的目的。环境资源的全球性分配体现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公平发展权和环境问题的社会法属性。同时,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更具有国别社会法的基本属性,通过国家出让环境资源使用权使其能够进入市场调整范畴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有效调节。同时环境资源使用权还可以作为担保权的客体为发展新型经济提供融资渠道。

三我国碳排放权制度的民法构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