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农产品安全溯源精选(九篇)

农产品安全溯源

第1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网络架构;信息查询;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S126;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1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47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欧盟、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相继了有关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法规和标准,英国、美国、荷兰等率先建成了牲畜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我国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等一系列法规、标准的逐渐,国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也在经历了试点、示范阶段之后逐渐进入应用、发展阶段。

从设备、技术、建设过程和应用管理诸方面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尽量压缩系统规模、降低实现难度和节约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实际的系统设计都不追求“大而全”,而以“精简、够用”为原则:它们或针对某类农产品[1,2],或采用单一编码标识方法[3,4],或设计为单一网络架构[5,6],或支持单一查询方式[7,8]。近年来,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用户需求的更新,建设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更加灵活方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已成新的目标。在此环境条件下,本研究借鉴已有成果,以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为基础,综合应用当前主流技术和方法,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包括混合编码与标识、混合网络架构和混合查询模式。

1 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差异,决定了追溯系统结构、溯源指标体系及其编码标识方法的不尽相同。以川东北地区为代表,调查、分析了多类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其主要供应链模式如下:

Ⅰ.生产主导模式。生产者完成生产、粗加工和包装,通过物流直送到销售终端(或出口),主要适用于果蔬和水产品。该模式没有中间环节,溯源信息仅包括“生产+销售+物流”三部分内容;

Ⅱ.批发主导模式。粗加工并包装后的农产品经由批发中心(包括产地批发中心、销地批发中心等)配送到销售终端,适用于各类种植和养殖农产品。该模式流通环节增多,其间通常更换包装,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增大,相应的溯源信息包括“生产+批发+销售+物流”等更多内容;

Ⅲ.加工主导模式。加工者从生产者获取农产品原料进行深加工,产品通过批发中心或直接配送到销售终端(或出口),主要适用于粮油、茶叶、水产和畜禽类动物产品。该模式下农产品经过严格的检测并有完整的包装,质量安全较有保障,溯源信息则包括“生产+加工+批发+销售+物流”等内容[9]。

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①、④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基本环节,前者为生产基地或农业合作社,后者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和食堂、饭店等。环节①、④构成模式Ⅰ,加入环节③即成模式Ⅱ,再纳入环节②则为模式Ⅲ。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的混合标识与编码

2.1 溯源指标的确定

农产品供应链由多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信息,不可能将其全部录入追溯系统。因此,必须依据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China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良好农业规范)、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加工操作规范)体系和其他相关标准、法规,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指标体系。

溯源指标体系应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用于追溯农产品的来源、目前位置和去向的过程溯源指标;②反映农产品安全相关信息的安全溯源指标。

以供应链模式Ⅰ的果蔬产品为例,筛选出各环节的溯源指标如下:

1)生产环节。对于主流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其过程溯源指标包括公司、基地、农户、农田编号及责任人、种子来源、播种日期、采收日期、产品去向等,安全溯源指标则包括化肥和农药的名称、残留量等。

2)批发环节。对于各级农产品批发中心,过程溯源指标应为批发中心、供货单位、进货日期及数量、批销单位、批销日期及数量、批销去向等,安全溯源指标则有检验检疫结果、暂存温度、湿度等。

3)销售环节。对于各类销售终端,其过程溯源指标应有供货单位、进货日期及数量、销售单位、上架日期、销售日期及数量等,安全溯源指标则包括库存地点、温度和湿度等。

4)物流环节。对于贯穿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物流环节,其过程溯源指标包括物流企业、运输工具、货品数量及装箱规格、发货方与收货方、运输时间、路线、责任人等,安全溯源指标则有运输温度、湿度等。

2.2 溯源信息的混合标识方案

目前主流的信息标识技术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和二维条码。射频识别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自动读写,其优点为存储容量大、封装样式多、读取距离远、能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可用于灰尘、油污、雨水等恶劣环境;二维条码利用特定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则在平面上分布条、空相间的图形来记录信息,具有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纠错效果好、对网络数据库的依赖性低等优点。其中,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响应矩阵码)能够超高速、全方位识读并有效表示汉字,因而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环境条件和系统建设成本的综合考虑,溯源信息可采用RFID与QR Code混合标识方案,具体包括3种:

Ⅰ.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因价值相对较高,且其供应链各环节所处环境“恶劣”,故宜采用RFID标识技术。相比之下,粮食、果蔬类农产品则价值较低、各环节所处环境较好,可选择成本更低的QR Code标识方法。

Ⅱ.在同类农产品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其所处环境和操作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应选用不同的标识方法。如畜禽产品在屠宰、批发和物流环节通常需要更换包装,且环境相对“恶劣”,宜于采用RFID标签;而养殖和销售环节则环境相对稳定,操作也较方便,可以换用QR Code标签。

Ⅲ.在批发和物流环节,大包装(如集装箱)使用RFID 标签,小包装(袋、包、盒等)粘贴QR Code标签。系统读取QR Code标签后自动链接到对应RFID所关联的产品信息,因此无需在数据库中存储大量的小包装产品信息,这样既能节约标签使用成本,又可减少服务器存储空间的开销[10]。

2.3 溯源信息的混合编码技术

将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关键溯源指标信息按规则编码,即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规则既应遵从国际、国内标准,也要适应选定的标识方法,因此根据EPC编码规范、采用混合编码技术来实现RFID和QR Code标签中溯源信息的编码。

2.3.1 EPC 256 Ⅲ编码结构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编码)编码体系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的延续和扩展,能实现单个物理对象的全球惟一标识,应用广泛的主要为64位、96位和256位3类。其中,EPC 256 Ⅲ编码结构宜于用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结构,其由标头(版本号)和3个信息码段组成,如表1所示。

2.3.2 溯源信息的编码设计

1)EPC管理者码段用32位数字标识农产品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代码,这是实现追溯的关键,如表2所示。

2)对象分类码段用14位数字标识农产品的种类、名称和产地代码,如表3所示。

其中,农产品的类别、分组和名称根据GB 2763-2014编码;产地编码由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6位)和乡镇代码(3位)组成,分别采用GB/T 2260-2013、GB/T 10114-2003的代码体系。

3)序列号码段用16位数字标识农产品的生产档案号、采收批次及其在供应链各环节的批次流水号,如表4所示。

其中,生产档案由产品备案号(3位)和生产批次号(3位)组成,前者的第1位为大类标识、后2位为流水号,后者的前2位为年份、后1位为年度批次;采收批次为生产环节的批次号;批次流水则依次由加工、批发和销售环节的批次号组成。

2.4 混合标识与编码技术的应用

以混合标识方案Ⅱ为例,首先在生产环节直接使用QR Code标签记录编码,其中包括EPC管理者码段的生产者代码、对象分类码段的全部编码和序列号码段的生产档案、采收批次代码;进入加工环节后,利用RFID中间件系统将QR Code标签内容与本环节的关键信息转换写入RFID标签的信息区域,添加的内容包括EPC管理者码段的加工者代码和序列号码段的批次流水代码;在批发环节仅需向RFID标签的EPC管理者码段和序列号码段分别加入批发中心、供货商代码和批次流水代码;在最后的销售环节,再将RFID标签内容、该环节的关键信息和溯源信息数据库中的部分内容转换输出为QR Code标签,以便消费者的追溯查询操作。

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网络架构

3.1 系统的功能结构及主要运行流程

1)溯源信息管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共享数据库中存储着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溯源指标信息和政府监管部门(农业、质监等)、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录入、分析与输出,并负责系统用户及其权限的管理。

2)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子系统。既可作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又能在登录系统后获得相应的溯源信息数据库访问权限,从而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溯源指标信息录入与修改。

3)追溯信息查询子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溯源网站、自助终端、手机短信和客服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农产品信息的追溯查询,并开展对外宣传、在线召回问题产品、受理消费者对问题产品的举报和投诉等服务[11]。

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其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3.2 系统的混合网络架构

3.2.1 常用的两种网络模式 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以B/S(浏览器/服务器)网络模式为主流,它是由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结构,其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及其与之相连的数据库服务器。B/S模式系统的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应用软件和后台程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采用HTTP协议实现双方的信息传输,扩展及升级非常方便,但较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会导致响应速度变慢。

另一种常用的C/S(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式则为两层结构,其用户界面和业务处理在客户端进行,数据管理维护在服务器端完成。C/S模式系统的运算响应速度快,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分装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故而系统的升级、维护较为困难。

3.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架构 由于两种网络模式各有优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宜于采用C/S模式与B/S模式的混合架构。具体方案为:①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管理子系统采用C/S结构,以便高效地进行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和溯源信息的输入;②溯源信息查询、公众信息等子系统的业务处理较简单,不会明显增加服务器的运行压力,采用B/S结构可以简化客户端的操作,并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③系统以B/S结构为整体框架,通过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或XML数据交换技术将C/S结构的局域网接入,实现Internet环境下的信息交互。这种混合架构将两种网络模式的优点集于一体,在响应速度、数据安全、系统维护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如图3所示。

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混合查询模式

4.1 追溯信息查询的流程

根据条码标签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的流程如图4所示。

4.2 追溯信息的混合查询模式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移动网络的提速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提供的溯源信息查询方式也应与之相适应,主要包括:①PC网站查询。在连接到Internet的任何计算机上访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网站,消费者即可酥所购农产品的溯源信息;②自助终端查询。在批发中心、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消费者可通过操作专用终端方便地查询农产品的溯源信息;③扫描QR Code标签查询。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扫描QR Code标签,可自动打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网站,或直接解码获得所购农产品的溯源信息;④客服电话或手机短信查询。消费者可使用任何手机,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溯源信息查询。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将这些查询方式结合起来构成混合查询模式,既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主流成果,也为消费者方便、灵活地进行溯源信息查询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支持,如图5所示。

5 结语

农产品作为食品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安全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具体体现为相关法规、标准的大量出台和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立项建设。在这种有利环境下,本研究基于国内主流的农产品供应链及相应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全面分析,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二维条码技术的最新进展,从溯源信息的编码及其标识、系统网络架构和追溯信息查询等方面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为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 冯恩东,钱卫红,张红生.南京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设计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283-285.

[2] 申艳光,马高庭,蒋万春.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的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974-978.

[3] 林宇洪,胡连珍,蒋新华,等.基于二维码的农超对接供应链追溯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6):83-87.

[4] 袁晓萍.基于RFID的水产品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 迟琳芯,苏 微,赖庆辉.基于Web的大米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5):302-304.

[6] 吴 倩,林佳丽,李 臻,等.基于物联网的海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39-43.

[7] 董玉德,丁保勇,张国伟,等.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280-285.

[8] 李健林.粮食质量安全溯源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9] 张 伟.果蔬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第2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蔬菜批发市场传统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2000年,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嘉兴蔬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市场)率先设立了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先后配备了CL-BIII四通道残留农药测定仪、十六通道残留农药测定仪、六合一检测仪等一批农药残留定性检测设施,5名专职检测员工不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每天不间断地对进入市场的每一车蔬菜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当天公示。2001-2013年,市场一共检测蔬菜599937批次,其中不合格482批次,及时发出通知,均作退市或没收处理;合格599455批次,平均合格率99.92%,合格率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全国各地蔬菜批发市场陆续建立了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大幅提升整体安全水平。2013年全国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98%。但目前绝大多数批发市场仍停留在市场方出租门面、交易双方对手交易的层次,还没有配套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可追溯系统,普遍存在交易信息记录不全,信息统计分析效率低下,主体和产品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安全管理措施很难向两头延伸,其效应很难向两头辐射,不利于系统性地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去向查证难,不利于问题产品召回。单纯依托现场农残检测,即使每车必检,但由于交易主体众多,产品来源复杂,检测毕竟是抽检,无法穷尽,很可能挂万漏一,不排除仍会有少量问题产品因漏检而流出市场。在传统的对手交易环境下,交易信息往往记录不全,即使有记录,海量信息也无法有效统计梳理。一旦问题产品流出市场,去向查证就比较难,会影响召回处置效率和问题控制扩散。

二是责任界定难,不利于事后管理处置追究。由于记录不全,统计分析效率低,一旦发现已流出市场的问题产品,溯源难度也加大,难于精确确定问题产生环节,无法有效地对产生问题的企业或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和法律追究。由于责任难界定,也会使相关主体产生侥幸心理。不利于引导生产者加强产地管理、经营者加强进货管理。

三是民众知情难,不利于主体信用和品牌信誉的积累。由于溯源难度大,包括产品标识和识别制度不健全等等,蔬菜质量信息既难于准确传递到个体商户、经纪人,更难于传递到消费者,多数情况下民众对蔬菜质量处于茫然状态,无法将问题产品与好产品区别开来。一旦某种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很可能引发消费恐慌,导致好产品也难卖,对整个产业造成冲击,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和人们价值观的混乱。例如,某地发生“毒豇豆”事件,可能引发整个市场乃至全国性的豇豆卖难。

四是产业预测难,不利于政府调控和生产者决策。由于记录不全,统计分析效率低,市场很难及时、正确、全面地掌握农产品的交易量、价格和流向等情况,也很难为政府相关部门调控农产品流通提供有效信息,也无法为生产者制订种植计划提供参考。

五是安全监管难,不利于降低执法成本。某一农产品出现问题时,因为可追溯性差,监管部门一般会将该种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农产品全部纳入问题农产品范围,统一销毁,这其中会包括一些没有问题的农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执法的成本大为增加。

嘉兴蔬菜批发市场建立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推进可追溯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手段,追溯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6年底起,嘉兴蔬菜批发市场在严格产品抽检准入基础上陆续建立了进场登记系统、交易一体机和IC卡收费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率先推进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管理的领航者和先进典范,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

一是结算中心电子结算客户交易。改变多年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对手交易方式,实现IC卡电子统一结算。所有交易方在交易前必须持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或驾驶证等),在结算中心窗口办理IC卡,将卡号、姓名、证件号码、常住地址、联系方式、客户类型等信息录到系统资料库。买主需将现金充到IC卡,通过IC卡买卖交易。进场交易蔬菜必须通过进门登记系统,准确登记进场交易产品名称、数量、进场时间以及产地等信息,每户建立进货电子台账。若检出不合格蔬菜,均作退市处理,并冻结IC卡,以后连续5次抽检合格后才可解冻刷卡交易。电子统一结算也防止了使用假币现象发生,确保双方资金安全。

二是终端交易一体机采集交易数据。交易一体机将电子秤、交易卡机集成于一个操作平台上,生成交易记录包括商品名称、单价、数量、交易时间、货主和买主姓名等详尽信息,为蔬菜流通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这是实现蔬菜溯源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更好地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

三是溯源中心分析处理数据。市场每天利用电子屏公布交易品种、数量和价格,为生产者提供市场交易信息,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信息行情,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如买主对购买蔬菜有疑问,可凭交易小票或者交易卡查询,从客户资料库可以追溯到卖主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实现来源可追踪。卖主根据交易卡号,通过系统可以查询产品去向,实现去向可查询。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买卖双方可及时联系,暂停销售问题产品,缩小影响范围。目前市场共设终端交易一体机279台、办理电子结算IC卡7万多张,每天交易刷卡1万多笔。

通过推进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产品检测准入、索证索票、电子化交易、电子化结算和信息化管理的融合,初步建立了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溯源机制,也健全了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了蔬菜流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市场提档升级。近年来,嘉兴蔬菜批发市场先后被评为全国蔬菜类批发十强市场、农业部信息采集先进市场、商务部双百工程市场、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场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问题产品召回。一旦发现问题产品,可按照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快速定位去向,买卖双方可及时联系,暂停销售,尽可能缩小影响范围。有关部门也可及时召回,消除危害,有效控制问题产品扩散,避免事态扩大,将影响减少到最低。有利于相关责任划分和追究。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同样可按照各个环节所记载的信息,追溯来源,快速锁定问题产品责任主体,可依法追究责任,给其造成压力,促使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知情度。质量差的生产者,个体商户和经纪人肯定会避而远之,并传导给消费者。同样,质量好的生产者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利于主体信用和品牌信誉的积累。同时,有利于消费者理性对待农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一损俱损现象。有利于产业预测调控。溯源中心快速处理分析数据,市场每天可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每个交易品种的数量、价格、来源、去向等信息行情,为政府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生产者调整种植计划提供有效的信息。有利于安全监管。可追溯制度建立后,对问题产品的确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可大大缩小调处范围。监管部门执法时,对象更明确,行动更快捷,可进一步降低执法成本,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立后,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了产品的追溯查询管理,促进了市场提档升级,保障了菜篮子安全。但具体推进运作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导向不明显,市场交易主体总体积极性不高。一是买卖双方以千家万户的菜农、个体商贩、经营户为主体,总体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有的是文盲,年龄也偏大,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总觉得溯源系统操作麻烦,习惯依赖近二十年的直观的对手交易。二是有的个体商户为了贪图省力,或推脱责任,抵触情绪较为明显。三是部分个体商贩、经营户担心信息数据透明后会带来税收和费用上的增加。四是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认知度不高,追溯产品和非追溯产品的价格差距没有拉开,优质不优价的现象比较普遍,参加追溯的主体付出了追溯成本,却未能获得较高利润,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包括农民总体积极性都不高。目前全国各地绝大部分的蔬菜批发市场仍延续买卖双方对手交易的模式,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试点阶段,法律上没有强制性要求,这几年来嘉兴蔬菜批发市场单兵突进,碰到的阻力不小,但一直坚定不移推进,先易后难,先地菜后客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法制保障不强。2002年以来,发达国家逐步通过立法确定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虽明确了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溯,但只有一些相关的原则规定,产销链上的各个主体,从农户、到经纪人、到批发市场、到零售商、集贸市场个体商户必须做什么、应该履行哪些职责,由哪个部门来监督管理都不很明确,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

3.源头基础还比较薄弱。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只是关口,不是源头。推进全程质量追溯客观上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但整体来说目前蔬菜产业仍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还有待深入,多数农民参与意愿不高,生产记录不全甚至于无记录,信息也不完整,品牌和标识覆盖率不高,产品仍以大路货为主。产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是制约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瓶颈。

4.追溯技术较落后,追溯系统不稳定不兼容。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总体上处于低级或中级阶段,追溯技术比较落后,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嘉兴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有时也存在运行不稳定情况。另外,目前各地各行业都在试点探索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但追溯对象不明确,追溯标准不统一,追溯标志多样化,处于“碎片化”状态,追溯系统不兼容的问题非常严重。

5.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运行成本较高,企业负担重。嘉兴蔬菜批发市场除了要负担信息记录、追溯标签、追溯设备、查询设备、人员培训等成本外,还必须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协调,以防止追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错漏,工作量大,投入多。据统计,至2013年底,嘉兴蔬菜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500万元,目前溯源系统年运作成本在200万元左右,虽然投入当年政府有一定补助,但与其他未建追溯系统市场比较,企业负担明显加重。

对进一步推进蔬菜流通溯源信息系统建设的若干建议

实施蔬菜流通溯源管理,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监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具体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1.抓紧制订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法律法规,立法保障,系统推进。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是有法可依。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出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专门法律,明确追溯对象和必须提供的追溯信息,统一追溯标准,界定各参与主体的义务和责任等,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在必须提供的追溯信息方面,关键要强制有关利益主体提供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核心信息,例如,蔬菜产品必须提供生产者姓名、农药残留等核心信息。在法律责任方面,要明确监管部门,加强对追溯信息的审查,要制定对提供虚假信息者的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以保障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大流通大市场背景下,每一个地区、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整个产品供应链的追踪和追溯,应尽快整合建立一套可兼容的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和交换标准,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防止出现新的信息“孤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查询平台,为政府开展食品安全实时监控创造良好条件。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追溯技术,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技术装备水平。

2.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强化源头基础。蔬菜流通溯源系统作为系统工程,需要上下游联动。首先产地蔬菜质量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否则质量追溯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而要有效地保障蔬菜质量,提高生产标准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建立完善的蔬菜流通溯源体系,首先从生产源头抓好,积极引导蔬菜生产向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按照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产品准出制度,确保从田头出来的蔬菜质量安全。

第3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策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4SWC-025);商学院孵化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9日

一、引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042:1994)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可追溯性的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的成果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我国通过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加快了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步伐。而步伐的加快,带来的不仅是一系列的成就,同样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在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植根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的断裂,即信息不对称。(图1)(1)生产经营者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小生产、大市场的生产模式下,生产经营者之间混乱的产销关系,极易造成信息流的断裂;(2)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利益驱动和与消费者有限次博弈之间的不合作,生产经营者将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农产品的信息,而消费者更无法从外观直接获取农产品的全部信息;(3)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小农生产下复杂混乱的生产流通网络,监管网络无法完全覆盖,从而形成的监管空白、监管滞后和被动监管等都是生产与监管环节信息流断裂的外在表现;(4)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监管者监察到的信息无法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有需要的消费者;(5)监管者内部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初级农产品生产归口在农业部门,企业原料把关又在质检部门,市场准入归口在工商部门,在农产品监管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流往往无法进行充分对接。

三、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概述

(一)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基本思想。对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可追溯,就是基于供应链思想、现代信息科技及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对农产品的养殖、种植、加工、防疫、检疫、物流与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并对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即实现正向可跟踪;农产品经过市场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后,消费者可以根据农产品的追溯码进行信息的查询,在出现质量问题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逆流查询,快速有效地找到有问题的原料或加工环节,有助于事后补救措施的进行,即实现逆向可追溯。

(二)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必要性。近年来,国际和国内苏丹红、疯牛病、瓜果时蔬农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恐慌。而可追溯体系强调农产品的唯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可以强有力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农产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贸易的一大壁垒。例如,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就要求出口到本国/地区的农产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由此可见,对于我国而言,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不仅可以保障我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是打破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可行性。能否建立起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主要依靠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环境可行性。

目前,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电子信息编码技术;二是综合溯源性技术。目前,我国多采用二维码、条码等技术,虽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但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在我国完全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可追溯农产品具备明显的市场优势与提价空间,然而面临着建立追溯体系的前期巨额投入,只有一些生产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存在经济可行性。若地方政府或地域性组织能够给予一定的经济、政策扶持,整个行业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都存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我国现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可追溯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在各大农产品销售点,打着可追溯旗帜的农产品虽然价格虚高,但是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依旧选择购买,并养成了选择性偏好,媒体也借助其话语权希望尽快向西方学习构建起一个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在我国是大势所趋。

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现状

(一)成就。我国2006年通过并施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规范化应用指南。各个省、市也在推动,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的《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这些都在制度上初步建立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

在具体落实中,商务部已经在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肉菜流通追溯的多批次试点,如北京市“牛肉产品追溯应用试点”、新疆吐鲁番哈密瓜追溯信息系统等。而由地方政府扶持、地域性组织自建追溯系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可追溯的农产品也不在少数,这些农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日本、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国家。

(二)不足。我国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追溯体系的法律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农产品实现可追溯虽然在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条例中有章可循,但是我国并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而一些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追溯应用指南与实用方案等都不具有强制性,在落实中也就大打折扣;其次,追溯体系多头推动。不仅有企业自主建设,不同的政府部门也都在推动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政出多门,不同的体系之间无法形成合力,生产特点不同的企业其追溯标准也不一样,该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追溯体系成为了重点。此外,还存在可追溯农产品售价虚高、追溯信息参考价值低、消费者认知程度低等问题。

五、完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议

一个健全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应由多个模块共同组成,各个模块相互之间形成合力,并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图2)

(一)全国范围内宣传与行业内阶段性试点双管齐下。目前,我国消费者对可追溯性的正确认知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阶段性试点与推广的进行。因此,需要以政府、媒体为主,企业为辅的认知宣传,促使消费者养成优先选择具备可追溯性农产品的偏好,使可追溯农产品比非追溯农产品更具有市场优势,从而提高农业个体户与企业参与追溯体系的积极性,并为以后的全面推广打下群众基础;其次,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的摸索过程,生产特点不同的企业其追溯标准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的同时,有选择地在特定农产品行业、特定城市进行阶段性试点,探索出不同农产品行业信息追溯的可行模式。最终在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信息追溯平台上实现不同行业追溯体系的兼容。

(二)农产品追溯制度与追溯监管制度同步建立。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主要是建立标准化追溯的制度。我国目前的追溯体系杂乱无章。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是政府与权威机构的操作指南来规范,建立农产品追溯码的标准化、追溯技术的标准化、同行业追溯标准的统一、监测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召回及销毁流程的标准化等。标准化后,可追溯农产品不仅可以方便管理,确保信息流在各个环节点的充分对接,也方便与国际接轨,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优势;其次,由于可追溯不等于安全,而只有确保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建立追溯制度才有意义,对监管的问责才有依据,所以在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时也要同步建立起相配套的追溯监管制度。健全的追溯监管制度亦可以反向激励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追溯制度。对农产品供应链实施全覆盖监管,并在监管中添加现场环节,即存在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监察,并将监管记录储存实现可追溯。

(三)建立农产品追溯激励制度

1、供应链内部激励制度。建立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对农产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跟踪,从而达到对农产品产、供、销的规范作用和对不能实现产源信息追溯的农业个体户和企业的激励作用。此外,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以提高农业个体户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减少用非追溯农产品冒充可追溯农产品的可能性。

2、政府外部激励制度。政府的激励侧重于解决建立追溯体系门槛高的问题。政府可以对已经实施或者有意向实施追溯体系的农业个体户或企业给予相应的正向激励,如经济上的奖励、技术上的支持或政策上的便利等,以此提高其参与追溯体系的积极性。此外,对违规生产或生产问题农产品的个体户或者企业给予反向激励,即加大处罚力度与监管力度,以约束其生产行为,甚至促使其参与追溯体系。

(四)搭建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所购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部质量信息,是构建追溯体系的初衷,所以搭建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是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外在表现与关键所在。从农业生产者开始对农产品的农田所在地、使用农药品种、使用次数、使用剂量、收获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加工环节中使用的原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使用量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流通环节中运输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问题农产品召回的重量、批次、时间与销毁的时间、地点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监管者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信息和对于农产品的抽检信息等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从图3可以直观看出追溯信息的传递过程。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多方的追溯信息进行整合,实时更新并公示于多方共享的平台,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并安心,这便是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价值所在。(图3)

(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由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较为完备,所以在构建我国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如学习欧盟的食品追溯法律体系。欧盟以《第178/2002号法案》为核心的农产品/食品追溯法律体系主要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基本法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领域原则性规定;第二层次是在基本法案所确定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所以,我国在进行阶段性试点的过程中需要摸索出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对特定农产品行业制定特定的追溯标准。

六、结语

民以食为天,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则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供应链视角下,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可追溯,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一个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应以全国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的追溯平台为外在表现形式,达到可追溯农产品价值增值、问题农产品责任到人、生产经营者增收、监管者监管便捷、有法可依、消费者食用放心的目的,实现多方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秀萍,赵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0.7.

第4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 一种针对彩色二维码图像的二值化方法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信息隐藏方法 一种隐形二维码在儿童读物中的应用 酒包装二维码溯源防伪设计 上海拟推进口葡萄酒“二维码”溯源系统等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低成本分布式火灾报警与疏散引导系统设计 农药二维码有了首个统一标准 利用Excel生成二维码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一“码”通的系统框架设计 一种直扩系统中伪码的二维捕获方法 二维码 负责连接一切 二维码:事前,扫一扫 上海将通过“二维码”对进口葡萄 酒进行溯源 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二维码正流行 二维码应用探讨 人人都爱二维码 二维码营销风暴 二维码时代来了! 认识二维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aladdin[EB/OL].

[2]百度百科,http:///item/%E4%BA%8C%E7%BB%B4%E7%A0%81#ref_[1]_132241[EB/OL].

[3]陈蕾蕾,祝清俊,王未名,等.中国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0(3):58-59,64.

[4]邢文英.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农业,2006(4):39-41.

[5]戚亚梅,李祥洲,郭林宇.国外农产品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及运用研究[J].世界农业,2009(5):10-13.

[6]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等.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162-166.

[7]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等.基于流程编码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 24(2):159-164.

[8]维基百科,https:///wiki/QR%E7%A2%BC [EB/OL].

[9]黄海龙,蒋平安,张霞,等.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9):1832-1836.

[10]张亚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1]王宇.基于QR码的食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2]刘晓敏.基于二维码和RFID个体标识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3]冉彦中,曹婧华,张智刚,等.二维条码在商品猪溯源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物流技术,2013,32(23):402-404.

[14]白红武,孙爱东,陈军,等.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2):415-420.

[15]施连敏,郭翠珍,盖之华,等.基于二维码的绿色食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3(16):144-146.

[16]赵国.基于物联网信息共享技术的酶生物传感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

第5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需要更新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显露出生产经营者道德的滑坡、市场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滞后,还反映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消费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者相对应的市场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社会监督功能。

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各国便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运用。这搭建起了一条能够有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消费者权利诉求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被虚置和弱化。

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美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都是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制定监管办法,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理念。

对食品溯源制度的借鉴和建立

我国已具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立法雏形和实践基础。立法上,《农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规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雏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机制。而《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在2010年和2011年分两批确定了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试点城市,并对部分试点城市拨付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实践中,部分省、市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极运用的“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等可追溯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经营者采购环节要做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查验制度有助于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在发现问题食品时按记录查找追溯相关责任人,也有助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迅速将问题食品召回,缩小问题食品的危害范围,减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

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行规定,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仅在食品行业内部保存,仅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起到一个备查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标签依附于食品上供广大消费者查询。这种食品信息记录的做法尚属食品行业内部监管的范畴,并未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披露手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还未真正过渡到社会监督领域。

目前这种面向食品行业内部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会导致责任追溯成本高。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颇多,消费者不能及时查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真正源头,延误了对责任人的追诉时限。一方面,容易使责任人闻讯后逃之夭夭,另一方面,对处在信息资源更加落后的地区,会致使问题食品造成的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

奶粉安全事件使我们再一次反思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溯源的问题。当发现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整个供应链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从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仓储再到货品上架等。试想,如果奶粉包装袋上有一个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标签,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于奶粉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数据库,在发现第一批问题奶粉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立即根据可追溯标签和信息库探查究竟是奶场、奶厂还是运输、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将缺陷产品召回,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十分必要

食品质量的信任品特性面临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相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信息资源的弱势地位。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项记录并未全程向食品产业链终端——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问时,才有可能启动这种责任追溯程序。目前,除少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试点的地区外,我国多数城乡集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堪忧,消费者看不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一切信息,更看不到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物质残留量。当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时,除了向菜市场追责,对源头责任人的追溯几乎无从着手。食品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要求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披露有关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应渗入社会监督的因素。继三鹿奶粉事件使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废止之后,“国家免检”、“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等标识的认定制度的存在意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消费者的购买、认可等市场反馈信号的重复博弈,而不应是管理机构的权威认定。应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公开,强化社会力量对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亟待完善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由传统的单纯面向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封闭性管制逐步过渡到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在监管内容上,在食品监管部门建立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数据库,起到一个管理备查的作用。

完善关键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先推广使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详细记载标签,再逐步推广二维码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技术。可以在各大超市、生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在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立配套法规来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其中,食品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技术问题是关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采用意愿较低,对可追溯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障碍。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地域分布广,产品多种多样,这就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信息资源短缺、分散,尚不能满足管理机构、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研究开发食品追溯信息收集和传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共享和的平台,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护商业秘密

第6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RFID;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66-03

1 引言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疾病危害巨大,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上有疯牛病、口蹄疫、猪链球菌感染以及禽流感等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国内有苏丹红、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猪肉、抗生素超标鸡肉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目前,欧盟、美国等地区与国家相继立法来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通过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信息加强管理来实现预警和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进行相应的处理[1~3]。文献[4]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文献[5]基于产品批次记录与逐级编码方式,将肉鸡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与鸡肉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串连起来,建立电子文档记录,构建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通过该系统消费者可逆向追溯肉鸡饲养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与免疫情况等多项可追溯内容,达到监控肉禽食品安全目的。文献[6]为适应中国牛肉出口需要,采用耳标与分割肉号码及对应的EAN/UCC条码技术等动物标识方法,构建了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文献[7]为实现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蔬菜产品的标识,应用EAN/UCC系统,制定了蔬菜产品追溯码编码方案,设计实现了蔬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

文献[8]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集成方法,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来构架系统,利用射频识别和条码技术对产品进行标志、信息采集和传输,使用组件技术开发系统的关键模块。文献[9]提出了一套统合性的食品生产追溯操作理论。文献[10]通过对某蔬菜企业的实际调研,分析了蔬菜生产管理流程,设计了系统基本框架,建立了基于Web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蔬菜产品信息,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文献[11]分析了RFID技术框架,设计了一种包含产品信息和公钥的RFID标签。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质量追踪分布式模型,该模型通过网格服务解决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信息追踪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来描述产品从加工到流通环节信息追溯的实现方法。文献[12]对食品生产链的检测和追溯模型展开了研究,文献[13]通过运用射频识别技术与二维码技术,构建了一种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文献[14]在对农产品从田间到货架流程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架构。文献[15]从农产品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出发,介绍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在农产品安全领域中运用物联网技术,构筑农产品供应链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视化和可追溯,使农产品的质量更加安全、有保障,将对农产品产销价值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上述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不少方法在处理对象上是针对肉鸡、牛肉、蔬菜等某类特定类型的农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面向农产品的通用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另一方面,不少方法在技术层面上只采用单一的RFID和条码技术,没有形成一个具有RFID、GIS、GPS、智能传感器等各传感器联合的物联网。

2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架构设计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实现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农产品相关资源管理平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库存和检疫等各环节的信息进行记录、管理和共享,为各种信息系统提供可共享、可集成的数据。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由数据层、业务层和客户层构成。数据层包含业务数据库、GIS空间数据库和GPS实时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库存和检疫等各环节所发生的业务数据的存储;GIS空间数据库存储与业务发生地相关的地形、道路等基础图形数据,以及与这些图形数据相关的地名、高程、坐标、经纬度、行政区代码等属性数据;GPS实时数据库存储物流过程中,运输车辆通过GPS获得的实时位置与状态等信息。业务层提供系统的核心功能,根据功能分为业务流程模块和物联网感知模块。业务流程模块由农产品生产子系统、农产品库存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以及农产品跟踪与追溯子系统组成;物联网感知模块提供物联网相关的各个子系统数据接口模块,主要包括RFID子系统、GPS子系统、GIS子系统和智能传感器子系统。客户层用于提供给终端用户多样化系统使用界面,主要分为手机客户端、浏览器Web界面和用户定制软件客户端等方式的界面。

3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依赖于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检疫到流通整个过程的信息记录。实现优秀的追溯平台需要建立一个跟踪体系,采集和记录农产品各个环节的信息。追溯体系是跟踪体系的逆过程,从农产品零售商开始追溯到上级经销商直至生产厂商的第一个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获取农产品生产流通数据,并将数据与各环节的地理信息结合起来在GIS地图上直观的提供给用户。所以以上两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追溯体系。

3.1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跟踪分析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需要记录该批次农产品相关的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对于牲畜家禽等大型人体的农产品可以在一开始就安装RFID标签,以便系统自动采集和记录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对于未装配RFID的农产品,在生产完成之后在包装上安装RFID标签,同时利用子系统导入该批次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温度、湿度和检疫等信息。农产品出厂之后,可根据唯一的RFID标签信息实现对该农产品的标识。农产品入库时,可以在安装RFID读写器的库门中记录入库信息。

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可根据出库时读取的RFID信息记录车辆装载信息,运输车辆安装GPS、温度和湿度等相关的传感设备。这些运输过程中所获得的实时信息可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通过3G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上传给服务器,或者在运输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在入库时一次性导入到后台服务器中。农产品入库后,继续根据RFID信息与仓库的温度和湿度等传感信息以及同批次检疫信息相关联记录在后能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农产品的RFID标签可以作为该产品的唯一标识与价格关联,同时记录进入市场所进行的抽样和检疫等相关信息。

3.2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析

可追溯的定义为:“通过记录的标识,对某个实体历史、用途或者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即利用已有的、唯一对实体对应的记录标识,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在位置或者类似产品、活动的能力。农产品的追溯系统就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根据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采集和记录的数据对农产品进行追踪溯源的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用户根据农产品的RFID信息在手机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或者用户定制软件界面中查询系统数据;②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农产品RFID信息以及用户的权限访问该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记录的各种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信息进行过滤;③系统将过滤后的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在GIS系统中进行显示,给用户直观和便利的产品追溯体验;④用户可以根据GIS显示的信息,在各个环节的节点中对农产品信息进一步交互查询,以获取更详细的农产品信息。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用户包括普通消费者用户和监管部门用户,二者的需求存在差别,在追溯平台中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对于普通消费者用户,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需求限于对该农产品生产、检疫和流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信息;而对于监管部门用户,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信息要求更详细,需要访问生产、检疫和流通过程中各种详细信息,包括物联网中涉及的智能传感信息、流通过程中的实时GPS信息以及同批次产品的流向信息等。

4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实现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实现需要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共享信息。平台基于三层架构,采用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Web服务器部署采用Tomcat,应用服务器软件采用JBoss,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系统在实验室的模拟环境下运行良好,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在平台的可追溯功能中,根据用户的类型分为普通消费者用户和监管部门用户。普通消费者用户购买了农产品之后,可利用追溯终端提供的RFID读写器输入到系统进行产品追溯,系统显示该农产品从生产厂商到零售所在地所经历的路径,并在GIS地图上显示各个关键环节以及相关的信息。普通消费者用户可以进一步在GIS地图上进行操作,点击各个环节以进一步显示更详细的产品数据。监管部门用户可以完成比普通消费者用户更多的功能,以便实现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进行追寻源头、同批次农产品查封召回销毁等操作。监管部门用户登陆之后,根据农产品的RFID信息在GIS地图上显示生产流量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各种详细信息,并可以查看同批次农产品的流向信息以及物流的实时GPS信息,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为监管部门快速、准确的处理提供足够的信息。

5 结语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是一个包含数据层、业务层和客户层的层次式体系架构,该架构的设计和实现表明采用统一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层次式体系架构是可行的。在层次式体系架构中,在业务层中独立各个业务功能的子系统一方面可以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降低难度,减少除错的成本;另一方面独立物联网的各个子系统可以让业务功能开发只关注于业务的本身,降低物联网各种传感器细节的掌握难度,同时也方便对新型传感器的扩充。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让追溯平台数据拥有采集过程自动化程序更高、速度更快、信息显示更直观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Lhommea J P,Chehbounib ments on dual-source 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models[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9,94(3):269~273.

[2] Pouliot S,Sumner D A.Traceability,Liability and Incentives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1):15~27.

[3] Regattieri A,Gamberi M,Manzini R.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Gener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7,81(2):347~356.

[4] 陆昌华,谢菊芳,王立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 (1):51~54.

[5] 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26~330.

[6] 昝林森,郑同超,申光磊.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研发[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2083~2088.

[7] 叶春玲,张 兵,古松浩.应用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蔬菜产品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J].食品科学,2007,28(7):572~574.

[8] 刘 树,田 东,张小栓,等.基于混合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集成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0):3804~3806.

[9] Wang X,Lia D,Brien C O.Optimization of traceability and operations planning:an integrated model for perishable food prod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9,47(11):2865~2886.

[10] 付 骁,傅泽田,张领先.基于Web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15):85~87.

[11] 曾 益.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1,13(7):2736~2739.

[12] Miraglia M.Detec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the food production chain[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4(42):1157~1180.

[13] 边吉荣,宋丽亚.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10(8):39~41.

第7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通过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要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如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总体稳定向好

2001年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近年来农业部针对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例行监测数据,合格率一直稳定在高位。2016年共监测全国152个城市5大类产品108个品种94项指标,抽检样品45081个,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7.5%,较2015年增长0.4%。其中,蔬菜、水果、茶叶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6.2%、99.4%和95.9%,较2015年分别高0.7%、0.6%、1.8%和0.4%;而2016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4%,其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9%,与2015年持平[1]。我国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期末,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约占产地40%,农产品商品量的40%,较“十一五”提高了37.7%[2]。截至2015年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3.5万个,约占耕地面积的13.7%;无公害农产品7.8万个,总量达2.3亿t,约占全国同类农产品产量的12%[3];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9579家,产品总数达到23386个[4];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92个,已创建“三园两场”967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县185个。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

体系逐渐健全,理论不断丰富经过10余年的建设,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专业机构网格化体系基本形成。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专业的研究所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地方层面看,2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成立,部分地市级农科院也开始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心),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食品安全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逐渐建立。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发展。自200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作为院九大学科群之一进行建设,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整确立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框架的3级学科建设体系,将质量安全与加工作为学科集群之一。2010年,农业部按照学科群部署建设了一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30个学科群之一,于“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包括综合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实验室在内的9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学科群内不同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正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十二五”期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项目立项、关键技术突破以及重大成果凝练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十一五”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公共安全领域优先主题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及部门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都有重点加强。公益类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也遴选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速测与监控方面的项目,支持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也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助力度。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农兽药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在双低油菜全程控制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一系列国家奖及省部级奖项的获得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纷纷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投入。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已将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作为农业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投入19亿欧元,其中营养健康和食品制造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投入的重点方面。在我国,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国家和部门重大规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均给予高度重视,经历了筹划期和建设期后,“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要发展机遇期。《“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设置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工程”、“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提升项目”等9大专项,提出要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转化,严格源头治理,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农业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11个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指明了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指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战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重点。此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多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岗位科学家;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1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启动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作为10个学科领域之一被纳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1个,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若干,长期开展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特色产品、热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重点开展主要农产品品质鉴定、污染物残留评价及预警分析[8]。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趋势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农产品中危害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及消减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预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所突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

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现代质谱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快速溶剂提取(ASE)、凝胶渗透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以及免疫亲和层析(IAC)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危害因子的提取分离,而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多维融合、集成与自动化,使得对农产品中微量、痕量成分提取净化更加简化和快速。此外,新型材料包括功能化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MOFs)、碳纳米管、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孔有机聚合物(MOP)、磁性纳米材料等的发展[6],在解决现有农产品复杂体系痕量分析特定目标物样品前处理的瓶颈问题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快速检测方面,高性能识别材料的制备、不同标记增敏体系的研发,并结合芯片及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提升对农产品中目标物质的精准识别能力,实现多残留同步检测。核酸适配体、受体、重组抗体等识别材料在农药、兽药、激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7~9]。而基于类特异性识别原件实现对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以及利用芯片或传感器等技术集成不同污染物的检测反应,是实现不同污染物同步多残留快速检测的两个重要思路,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确证检测方面,基于多维色谱-杂交质谱技术的多类别污染物的综合分析技术也成为近年来确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0]。多维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如二维液相色谱、二维气相色谱及全二维气相色谱等与质谱技术的联用,已成为解决同源复杂组分检测的有效手段;而通过融合多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如四极杆、轨道阱(Orbitrap)及线性离子阱(LIT)等集成杂交质谱,为实现复杂农产品基质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未知物筛查方面,高分辨质谱具有质量范围宽、分辨率和质量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非靶标物质快速筛查的重要手段。而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无偏向性、高灵敏度以及测定快速等特点,结合模式识别在非法、恶意添加物的筛查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前瞻性[11]。集成质谱、波谱及成像技术,对未知化合物结构进行定性推断和确认,发现食品中未知风险物也是研究的重要热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化、精细化

当前风险评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发掘技术的发展和不同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系统化与精细化[5]。纳米技术、组学技术、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化学物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精准性[12~13]。如动物替代毒理学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速度;基于人源细胞的机制通路研究,提高了健康效应评估的精确性;而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如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贝叶斯方法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机器学习,能够实现从海量的数据中发掘关联信息,并将分割的数据关联化,提供系统化的评估方案。基于不同需求和国情,开发的模型软件和应用也是风险评估技术不断扩展的方向。如美国和荷兰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BMD)模型均已开发相关软件;基于生理模型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BPK/PD)模型可以模拟药物和其不同制剂经静脉、口服、口腔、眼部、鼻腔和肺部给药后,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行为,目前开发的商业化软件已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暴露边界(MOE)法相关技术和软件在不断推进,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趋向精准化、定向化

基于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总体上适于农产品的安全管控,但由于农产品的生物活性属性,自然生产特征以及供给的时效性等因素,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关键技术上,结合污染物代谢、迁移和消解等行为,防止污染物防控二次污染;通过解决关键控制点与风险预警阈值,预测模型和评价模型,有效生物的选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生产、收储运过程中混合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方向之一[14]。围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径与过程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降解规律和机理、产地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危害等开展精准化研究;针对特定环节典型农产品关键或典型危害因子开展定向化研究,形成定向化控制技术,也是实现精准农业,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趋向智能化、集成化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信息追溯技术及真实性识别溯源技术研究两个方面。在以生产档案记录为基础的信息追踪与溯源技术方面,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成为热点,主要依托传感网及数据处理、电子标签(RFID)及无线应用、数据库与并行计算等技术的建立,实现对每一个过程的流通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目前,该技术在高附加值农产品物流仓储的追溯环节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溯源技术日趋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以产品表征分析为基础的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基于DNA指纹分析建立的鉴别技术由于分析精度高,已成为农产品品种鉴别的一项关键技术。同位素质谱技术发展迅速,除目前常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外,氢、氧、硫、硼和锶同位素技术的应用有效性也日益凸显[16],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农产品中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建立溯源数据库或绘制溯源地图,可以实现对不同农产品的产地溯源。近年来,在溯源技术发展方面,一是利用锶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对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性日益凸显;二是重视溯源指标在加工农产品过程中的变化;三是将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代谢指纹图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等多项溯源技术集成,形成综合溯源技术系统,集成后的综合溯源系统能够提高农产品溯源的精准度[17~18]。

三、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有科技基础与存在差距

(一)检测技术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共研发出500多项残留确证检测技术,其中农药多残留确证检测从最初的不到30种发展到700多种,兽药多残留确证检测可覆盖20大类300余种,建立了主要以农药和兽药残留为主的多项确证检测技术及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在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制备各种农药、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抗体近300种,研发快速检测产品600余种,快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十五”末期的不到10%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19]。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有一定比例我国已登记和有限量的农兽药残留无检测方法,农产品中环境污染物及与农产品品质营养相关的内源物检测方法缺乏;自主开发的检测设备少,设备成本高[20];农药抗体少,快检产品灵敏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风险评估技术

在风险评估共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剂量-反应评估中基准剂量评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特别是农药)累积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和阶梯式暴露评估方法[12];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技术研究,已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上报系统、分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已经针对农兽药残留等危害因子,开展连续动态立体式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专项评估,获得风险监测数据23万余条,形成2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报告。我国还缺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一些基础数据,如现有的危害因素本底含量数据、毒理学数据等基础数据缺乏,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在技术上,人源细胞替代动物毒理学测试及暴露组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生物监测尚未纳入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模型不多[13]。

(三)过程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以及对农业投入品及内源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研究[20];我国已经形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边界划分的技术方法及水产生产区域划分方法。如2011年,我国参照欧盟法规制定形成了《2011年海水贝类生产区域划型工作要求》。针对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主要依据毒理学数据和残留消除规律制定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经制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而在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形成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标准有《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等。尽管我国目前在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地环境污染物(农兽药、助剂、持久性污染物等)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缺乏;农兽药面源污染阻断和评价技术缺乏;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投入品所带来的危害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方面还很少。

(四)产地溯源与真实性识别技术

在信息追溯方面,我国已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及《热带水果分类和编码》等规范文件,建立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谷物、蔬菜、畜禽肉等主要农产品。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建立了一系列方法,包括DNA标记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稳定同位素法、矿物元素法等,在牛肉产地溯源、有机猪肉溯源与真实性识别及鸡肉、茶叶和蜂蜜溯源技术等方面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现有溯源体系仅仅是建立在信息记录溯源上,与质量溯源相关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溯源的检测装备、食品加工和储运过程质量溯源支持技术等还没有集成形成技术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追溯标准和规范指南,各部门建立的追溯系统仍存在信息不互联互通,很多产品追溯码的作用与普通的食品标签相类似,未发挥有效的追溯管理作用,且由于缺乏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的化肥农药、兽药及生产管理等信息,信息记录成本高,也造成了源头追溯信息采集困难。而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单一溯源方法存在溯源准确性不高,溯源库存在样品代表性差,综合集成溯源系统研究应用还较少等问题。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点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目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战略需求,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关键问题的突破,确定如下优先发展领域。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优先领域

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中营养品质、功能成分以及农兽药、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等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前处理新技术、农产品品质形成及无损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新方法、生物监测及非定向筛查技术。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优先领域

开展对化学和生物等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控制与预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中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剂量-反应评估理论、暴露评估方法优化与模型、混合污染物联合暴露综合评估风险排序与模型、农产品累积性暴露评估方法与模型、主要农产品中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模式及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构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优先领域研究

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污染途径、成害机制及控制措施,构建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理论和典型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污染物在产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规律,农业投入品面源污染阻抗、钝化、消减技术,典型污染物生物修复理论和机制,典型污染物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农产品产地污染物阈值及产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优先领域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矿物元素、同位素技术、生物组学技术的溯源新方法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农产品溯源技术,加工农产品溯源技术;综合溯源系统的构建。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和标准物质研究,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限量制定,小宗作物农药残留及风险排查,动物源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制定,产地环境污染物限量标准与安全评价分类,农产品安全与品质评价相关标准物质研制。

(六)农产品营养组分作用机制及分离基础研究

第8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追溯试点;建设;成效;问题;建议;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96-03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地处陕、甘、宁、蒙4个省交界。全县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6 920 km2,有农耕地246 667 hm2。定边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石油、天然气、食盐富集区。农业生物资源多样,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油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县,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陕西省政府确定的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农产品追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2012年以来,定边县按照“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生产档案记录为起点,以产品信息标识为手段,以消费者查询为终端,通过挂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链接生产、流通2个环节,实施从基地到市场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的思路,积极开展农产品追溯试点探索,初步实现了事前预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中界定清楚责任主体、事后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1 追溯试点主体企业选择

定边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共有10家,其中生产型企业6家,包括白泥井镇助民大棚蔬菜合作社、定边镇晨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白泥井镇绿恒蔬菜专业合作社、安边镇龙飞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科发马铃薯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定边县绿康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型企业2家,包括定边县鑫宏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定边县塞雪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流通型企业1家,为隆菁工贸有限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为定边县东园子农贸市场。

参与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除批发市场外,其他9家企业既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又有省市级以及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企业生产基地及产品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一体化认证,部分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全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生产基地面积3 021.5 hm2,追溯产品产量3.76万t,追溯产品种类涉及马铃薯、辣椒、西甜瓜、荞麦、葵花等14类。

2 追溯平台及运行制度建设

2.1 追溯平台硬件建设

一是建成县级监管平台1处。在县农检中心配备电脑、数据采集等监管追溯设备6台(套)。二是建成企业检测追溯平台10处。在纳入追溯的企业中,每家检测平台配备农残速测仪1套、检测附属设备(包括振荡器、水浴锅、冰箱)3套,追溯平台配备二维码打印机1台、针式打印机1台、密码U盾、电脑等。粮食类初加工产品为主企业,主要配套了黄曲霉毒素速测卡。

2.2 追溯管理运行制度建设

2.2.1 生产企业追溯运行管理制度。

(1)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企业设内检员、技术员,分别负责产品质量和技术宣传指导工作,是企业产品质量直接责任人。

(2)产地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安排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体生产基地编号由生产企业在生产记录档案内进行详细登记。

(3)投入品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指定农药、化肥等农资定点供应门市,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实行实名制销售,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肥料等农资流入生产基地。

(4)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详细制定各类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做到依标生产、依标经营。

(5)生产过程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落实专人,组织农户如实记录生产农事过程操作档案,重点记载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使用次数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事项。原始记录档案必须保存2年。

(6)产地产品自检准出制度。主要是生产企业对本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农产品,按批次在产品销售前,实施质量检测,符合标准的准予销售。

(7)产品信息采集录入网上上传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网页系统,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落实专门操作人员,按照“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在产品生产周期内,及时、准确、完整录入产品生产过程档案及质量检测等信息。

(8)产品准出加贴追溯标识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自动采用第1部分为主体码(2位数省份代码+4位数企业主体代码)+第2部分为追溯码(9位数)产品批次码的编码规则,将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批次产品赋予二维信息码。在产品销售时,对包装或单个产品加贴追溯标识。追溯标识包括二维码标识、认证标识。

2.2.2 产地农贸市场追溯运行制度。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地农贸市场(包括生产、流通型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批发市场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对进场产品实行严格的索证索票登记、检验检测以及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1-2]。

2.2.3 县级追溯平台监管运行制度。负责纳入追溯企业的预审备案上报工作;负责指导企业建立检测追溯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负责指导企业按规范实施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企业及时维护运行“企业网络追溯平台”;负责企业诚信体系考评和问题产品质量追责工作;负责县级监管平台网络系统维护。

3 追溯试点成效

3.1 初步探索出农产品追溯基本技术流程模式

按照农业部门监管职责分工,定边县农产品追溯试点设计追溯的边界为从生产基地到农贸市场流通2个环节。

3.1.1 生产环节。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生产过程档案记录为核心,以产品质量检测为关键,以产品身份标识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生产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检测、身份有标识、产品准出可追溯”的目标。生产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1。

3.1.2 流通环节。选择农贸市场作为实施主体,对入市产品索证索票登记、质量检测、终端查询扫描,实现“入市产品有来源、产品质量有检测、产品责任可界定”的目标。流通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2。

3.2 建立健全企业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

落实了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防止一旦出现问题产品,监管部门之间、产品生产与流通各环节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边界不清现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和农户依标生产、依标经营的意识。

3.3 落实市场准入制度

通过追溯,实施产地产品准出检测、产地农贸市场产品入场登记复检,确保了不合格产品不出产地、不流入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准入制度的深化落实。

3.4 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通过追溯,提升了产品销售价格,增强了产品品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助民合作社的“白泥井”牌西瓜、香瓜,隆菁公司的“一定”牌辣椒等产品,通过在产品包装上(或产品上)加贴追溯标识,价格比同期上市的其他地区产品高0.6元/kg以上。据统计,10家企业完成销售产品追溯量达25 300 t,加贴二维码标识1 552枚,无公害认证标识97 356枚,出具食品安全合格证明216份,无一例质量投诉案件发生,实现了消费者明白消费,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水平。

4 追溯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4.1 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定边县农业局把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项目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照监管职责责任分工要求,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局下属农检、农技、种子、园艺、综合执法等单位负责人的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项目推进落实工作。在县农检中心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技术服务工作。

4.2 狠抓技术宣传培训

定边县近年来拿出15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培训工作。一是采取“送出去”的办法,选派县农检中心、试点企业负责人和内检员等45人次分别参加省市有关质量追溯专题培训,考察外地经验,有效提高了县级及企业质量监管人员追溯技术能力。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邀请北京中信国安公司追溯软件平台开发专家及市农检中心专家深入试点企业,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仪器现场安装及追溯软件操作演示培训。三是组织县级监管人员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会,培训企业负责人、内检员、检测员、农民技术员、示范农户等300人以上,有效提高了追溯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实施能力。

4.3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

采取省级财政补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确保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4.4 加强追溯企业管理

县农检中心一方面深入试点企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纠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级监管网络平台,对企业实施追溯情况跟踪监控,对多次不按项目相关实施要求操作的企业,通过诫勉警告、降低企业信用等级等措施,倒逼企业规范追溯工作。

5 追溯试点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追溯是一项集农业常规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制度、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技术工作[3-4],定边县虽然在项目试点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5.1 企业主动参与动力不强

由于农产品销区市场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不到位,市场对产地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证明的索要、倒逼机制没有形成,追溯与不追溯产品之间没有显著的市场价格差异,企业认为,实行产品追溯是自找麻烦、自找责任,因而企业没有动力参与产品质量追溯。

5.2 企业实施产品追溯运行成本高

一般建一个检测追溯平台,至少需要硬件投资3万元,加上企业网络年费、雇佣1个专门从事质量检测和信息档案采集人员工资等费用至少需要6万元。同时,在追溯标识加贴方面,额外增加了产品包装成本。如此高额的运行成本,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5.3 追溯软件系统设计过于繁杂

目前,定边县挂接的榆林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系统软件平台,存在系统设计的信息量过多、内容庞杂,信息采集成本高,企业人员没有一定的网上操作技能,维护起来十分困难。

6 建议

针对目前追溯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在省级及以上层面出台“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用严格规范的法律条文确保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农产品追溯市场倒逼机制,推动生产企业变“要我追”为“我要追”。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项目扶持资金安排上,要把企业是否实施农产品追溯,作为项目申报的首要条件,实行严格审核,一票否决。通过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参与农产品追溯。三是优化追溯软件平台设计,分类设置产品追溯广度、宽度和精度。在当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健全,追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应以产品追溯到企业为主,只要消费者通过二维信息码查询到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就起到了追溯作用[5-8],生产经营主体再逐步通过生产记录档案细化到具体农户、地块。系统设计必须门槛降低,需要采集上传的信息内容尽量简化,能让每一个企业首先“追”起来,不断向深度、广度、精度“追”。

7 参考文献

[1] 杨信廷,钱建平,张正,等.基于地理坐标和多重加密的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31-135.

[2] 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基于UCC/EAN-128 条码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J].包装工程,2006,27(3):113-114.

[3] 方炎,高观,范新鲁,等.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37-39.

[4] 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5] 修文彦,任爱胜.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208-212.

[6] 周洁红,姜励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118-125.

第9篇:农产品安全溯源范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和国际食品贸易进出口的不断扩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毒药丸”、“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明胶事件、可乐问题等更将食品安全推向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当下连某些知名品牌也似乎一下成为问题品牌,人人谈“吃”色变,人们正深切经历着“无从下口”的窘境。

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但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切实保护老百姓的饮食健康已刻不容缓。

信息不对称是罪魁祸首

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生产者产生机会主义心理,依靠劣质品谋取巨额利润。不法厂商通过使用劣质原材料或非法添加剂大量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因其“廉价”或者“味美”,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使得食品质量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且在不断蔓延中。而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在短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了解食品的真正本质及其可能带来的恶劣影响,因而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迅速解决,生产者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也难以追究,以致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由此可见,销售者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各种低质量的“经验品”和“信任品”,以各种渠道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从而降低了安全高质量的食品的有效需求和供给。

而政府与生产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则使政府在食品生产企业出现问题时,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机制,无从追究生产企业的责任,从而使得生产者既难以从改善食品安全质量上获益,也难以因为违反食品质量安全法规而受罚,因此企业缺乏改良食品质量的激励,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也大为降低。

物联网开出一剂“良药”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互联互通的感知能力不断提升,这为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希望。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主流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正逐步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来尝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在标准规范方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制定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我国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食品安全追溯应用案例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应用方案》等规范和应用指南。这些规范和指南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追溯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肉制品追溯方面,北京市尝试建立了“牛肉产品追溯应用试点”,陕西建立了“牛肉质量与跟踪系统”,福建也建立了“远山河田鸡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通过建立产品的生产管理系统,跟踪与追溯的公共系统,加强了对养殖场、屠宰场以及肉类各消费环节的编码标识和信息录入,试探性地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全程跟踪与追溯。

在蔬菜水果方面,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山东蔬菜可追溯信息系统”、“山东深加工食品安全监管追溯系统”、“新疆吐鲁番哈密瓜追溯信息系统”及“江西脐橙产品溯源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尝试性地在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采收、包装、运输、销售等供应链全环节建立有效信息标识,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流通效率,使消费者可以通过追溯终端系统实时准确地查询到农产品的各种信息。

在粮食制品方面,广西实施了“广西米粉质量安全跟踪、追溯与监管体系”;在茶叶制品方面,四川实施了“四川茶叶制品跟踪与追溯系统”、云南尝试构建“云南普洱茶信息跟踪与追溯管理系统”。全国各地有效的尝试为进一步扩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农场到餐桌”全程可视

那么,物联网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原理与步骤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体系。食品可追溯体系是针对产品信息的不对称而设计的,建设和利用这一体系,能有效解决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等经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1997年为应对疯牛病事件,欧盟开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尤其是牛肉制品的追溯体系。日本则从2001年起开始实行食品溯源制度,要求建立食品的生产履历中心,对食品进行追溯。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可追溯性。2002年,美国也颁布了《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注意防备和反应法案》,要求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供应链环节建立记录保存制度。2004年,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水产品贸易分委会第9次会议上,欧盟明确表示从2005年1月1日起,凡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水产类食品上必须贴有可追溯标签,采用ENN・UCC条形码,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在全球范围内引导、推进和规范食品可追溯性系统发展,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别制定了有关食品溯源原则的标准。CAC制定了在进出口食品检验认证系统中使用可追溯性/产品追踪工具的一系列原则,强调进口国和出口国在检验认证体系中运用可追溯性工具时应进行协调,以及食品可追溯性系统的作用。而ISO则偏重于提供设计和实施饲料和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原则以及特定的基本要求,适用于饲料和食品链中任何阶段的运作组织或饲料食品链的合作组织。

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传递原理,如果一个信号能使消费者把不同质量的产品区分开来,该市场信号就是有效的。食品追溯体系就是根据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就是信息机制。这个过程使得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变得客观而明朗,使得消费者了解到食品生产过程的信息,解决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和销售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使政府获得与生产相关的很多信息,从而在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问题处理等方面有的放矢,解决了政府与生产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其次,物联网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整链接。

食品行业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脆弱,实施跟踪与追溯常常会遇到信息断层。要建立一条“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供应链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物联网技术。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一环,RFID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RFID市场规模飞速增长,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RFID卡和卡相关基础设施将占市场的57.3%,来自金融、安防行业的应用将推动RFID卡类市场的增长。

基于RFID技术,食品行业可以为每一样产品提供身份,即通过为食品及其原材料加贴RFID电子标签,结合传感器、GPS、GIS等对食品在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配送、仓储、零售及消费等各环节的状态进行跟踪和记录,形成完整的可追溯的供应链记录,从而实现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排除问题食品,确保市民的安全。

由于每个RFID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无法修改和伪造,并且标签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存储量也比较大,还易集成进各种商品里,大大增加了伪造者造假的难度和成本,所以不仅能提高商品的防伪水平,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介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及人民对食品大量的需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将是物联网最具发挥潜力的领域之一。若能将物联网成功应用于食品追溯,必将大大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食品安全追溯任重道远

上述追溯试点的建立,为食品安全追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样本,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到,在各行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远远比建立几个试点要困难得多。

首先,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户大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鲜农产品分级和包装技术水平低且管理困难;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商的情况也很复杂,包括各种农贸市场、规模大小的超市及综合性的零售店和地摊销售等。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约有5000多个,城镇乡村农产品集贸市场约8万个,是农产品商流与物流的主要载体。据调查,目前有87.8%的消费者在农贸市场买菜。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销售方式很难对农产品进行行业管理,给追溯带来了很大阻碍。

其次,我国关于食品追溯体系的相关法律规范及标准并不完善。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但是法律上并没有对此做具体规定,而且相关条例的操作性也不强。另外,我国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多头分段管理的模式,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监管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家应尽快建立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法律体系,为制定供应链监管、食品检测以及食品质量认证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