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精选(九篇)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第1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 高职农业教育 课程设置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的气象条件,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气象科学,它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是种植业、园林业、畜牧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及本科院校中的农学类专业中一直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教育的兴起,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强调以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适用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专门人才。为此,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农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改革,本文就《农业气象学》这一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农业气象学在农学教学中的地位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及其在这些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农业生产的质与量的好坏离不开农业气象条件,通过对农业气象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利用气象科学技术为农业服务,使农业生产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开设它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农业气象技术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揭示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为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农业气象学》在高职农业教育教学中的开设现状

农业气象学一直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和本科中的农业类专业中作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使高职课程建设受着本本科课程和中职课程的双重影响。虽然教材方面已有了专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但高职教育探索的时间不长,对如何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的教材还在逐步完善中。在这种形势下。各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探索。

2.1 作为传统的独立学科继续开设。

作为农学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地还是用"农业气象学"为课程名称。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侧重于系统的、成形的农业气象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实践教学较薄弱。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宽基础、强能力",以全面素质培养为主、加强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需要下,各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技能环节,强化农业气象学在农学学科中的横向应用性。目前新出版的教科书中高深的纯理论内容比以前简单化,加强了农业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等方面内容,使学科更具生命力。这方面建设得较好的有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高校,该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很有特色,由该校奚广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农业气象》,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该教材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力求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增补了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及实践中的应用内容。

2.2 新编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整合专业基础课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综合植物(作物)的生长基础、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水分,肥料,土壤,空气,温度)的关系、如何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5门专业基础课充分整合,删繁就简,构建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作为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的结构特点和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包括土壤环境、水分条件、温度条件、养分条件和气候条件,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程的重点;第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农业气象学属第二部分,与独立学科比较,内容约为四分之一。

2.3 取消了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单独设置。

少数高职院校在传统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农学不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但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从中提及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极为简略。

3.高职农业气象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如上所述,目前各高职院校农类种植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的现状差异很大,农业气象学作为农学类专业基础课,到底是作为一门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独立课程设置?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中作为环境要素而描述,还是根本不需要设置?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统一要求,这使各院校有了课程设置的自主空间,但也不免造成一些混乱。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农业气象基层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与体会,对高职农业气象学的课程设置做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3.1.1 种植类专业必须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

农业生产无论是传统种植或人工设施种植,都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热、水、气和养分,其中养分虽然不是气象因子,但养分在作物中的运输、吸收和利用仍受制于水热条件。掌握气象条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事活动。农业气象学在农类高职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农业气象学出现,还是综合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中,它都是农类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充分认识,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成了无根之本。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农业气象学学科设立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全面考虑。

3.1.1.1 纯种植类(如农学、生态农业、种子种苗、园艺、草业等)专业应将农业气象学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农业生产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农业气象知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大气、光、温、热、水和风的变化特征,能让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变化,为育种提供依据,为栽培提供向导;了解有关天气系统与变化的一般知识,能让农业工作者对天气变化增强敏感性,提前做好农事安排;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及掌握防御措施,能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减少灾害损失;了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可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了解小气候的特点及改善措施,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系统地学习农业气象学。忽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某项专业技能的获得会使学生不适应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后就会缺乏知识的应变与应用能力。例如,当学生处于不同的地域时,由于缺乏农业气象基础知识的理论指导,就会在面对诸如"如何根据各地区气候引进或推广新品种?""如何设计种植制度?""如何改良农田小气候以营造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御气象灾害?"等问题就会感到无措。

3.1.1.2 与种植相关(如城市园林设计、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畜牧等)专业开设植物生长环境必修课程。与种植有一定关系,又非以种植为主的专业可选用把农业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组合成的植物生长与环境,该课程在农业气象学内容上删减较多,其中太阳辐射、温、湿、压、风删减了形成及变化规律部分;灾害性天气只描述表现,没有形成部分及防御部分;气候部分删除了气候形成、中国及地方气候、设施小气候等部分,只保留农业小气候中的农田小气候的介绍。这可使这部分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能"通",而非必要的"专"或"精",只要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就可。但在该门课程的类容取舍上,笔者认为,应减少天气系统部分的内容,增加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及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部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

3.1.2 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可开设农业气象学为任意选修课。

目前,各院校推行的学分制,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灵活性,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分制模式下的选课制要求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开设数量足、质量高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修其它学科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构筑在复合型基础之上,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如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开设农业气象学任意选修课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及专业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3.2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技能训练。

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开设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作为目的,合理安排知识结构,在基础理论方面力求浅显易懂,着重突出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阎凌云.农业气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吉林省农业学校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2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之一,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种植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大水漫灌的灌溉习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显然应该被淘汰。为了更好的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采用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1.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被用于灌溉,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我国农业灌溉用数量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量相去甚远。而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国年缺水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0亿吨,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据201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1年数字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少生产的粮食达到了400亿千克。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同时也作为水资源浪费大户,应迅速采取节水措施,综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保障农作物产量。节水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获得最大农业产出时,而消耗的水量最少。就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措施

节水农业背景下,应在农业种植中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2.1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首先要准确把握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分析好气候、特点以及水利条件:一)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节水农业发展中,应结合当地气候属性,降水特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光照、温度等选择合适的作物,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地貌地形特点并做好耕地的规划;二)水利条件。要结合现有水库、河流、湖泊合理规划灌溉方式,对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地方政府应组织打造深水井,为旱作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合理选择农作物,做好需水量的分析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水汽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决定了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的不同,例如我国河北省适宜种植玉米、大豆、棉花、花生、高粱、红薯等;东北地区适宜种植马铃薯、亚麻、小麦、玉米等等,节水农业发展中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现状及未来趋势对现有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要发展节水农业就要减少水的无效损耗,因而应做好作物需水量的分析,供给作物充足的水分但同时尽量减少灌溉水的浪费。作物需水量除受植物本身和气候条件影响,还受土壤、排水、耕作方式等因素制约,而同一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需水量又有所差异,因而做好需水量的分析对灌溉方式的选择和灌溉用水的确定十分重要。

2.3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运用多种农业技术,例如为了提升作物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结合地区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特点采用和改进地膜覆盖技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以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赖于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因而各地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3.总结

第3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农业气象学课程是全国农业院校的基础课程,也是应用气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认识农业生物与农业生产过程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特别是要掌握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定量要求,确定各种农业气象指标,计算有关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交换、能量转化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3]。而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对农业气象课程涉及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一、外界环境条件的最小因子限制性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生物化学能,形成“初始生产力”或“第一性生产力”(PrimaryProductivi-ty)。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光,还有水分、环境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如果哪一种要素不适,都可能导致生长停止。例如,在我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那里的光照充足,降水丰沛,二氧化碳浓度可维持在光合作用所需水平,但是由于气温过低,植物组织活力很弱,甚至不能成活,因此一年中大部分季节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发展农业生产。同样,在世界上广大的干旱地区,光能充足,气温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降水严重缺乏,植物处于萎焉状态,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因而也不能发展农业生产。通过这两种极端典型的事例,说明影响生物体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具有综合的特点,任何一种最不利的气象条件都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其不利影响不能被其他任何要素所补偿[4],这正像所谓的“水桶定律”一样。由此进一步说明,不同地点由于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的适宜程度不同就构成了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甚至构成各地种植制度、作物类型等极大的不同。

二、农业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的系统性

学好农业气象学课程必须要有系统的观点,只有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处理好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的地上器官为大气所包围,植物的根系扎入土壤之中,因此植物同时受大气和土壤两种介质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一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能量交换、物质输送以及信息传输等过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最大收益时的干物质贮存和经济产量。例如,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并通过气孔扩散进入大气中,这样就完成了该系统的水分输送过程,但是在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向外扩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汽化潜热,因此同时又完成了该系统的部分能量交换过程。消耗的汽化潜热能量来源于系统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不仅用于通过光合作用系统的化学能的转化,同时还用于从辐射能到热能的转化,即系统所吸收的辐射平衡或净辐射转变为热量平衡中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植物与大气的显热交换、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潜热、土壤热通量等,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仅占辐射平衡的很小比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光对植物生产不重要,只是在全球大多地区,光并不明显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因子。

在教学过程别要提起学生注意的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每一种过程,如发育过程、蒸腾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等都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子系统,才能够处理好整个系统。如果对子系统涉及的过程认识不清楚,那么就必然影响到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子系统涉及到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蒸腾过程、影响叶面积扩张的干物质分配过程等,而蒸腾过程又与土壤水分平衡过程有关,因此必须有效地估计土壤水分平衡、蒸腾速率、干物质分配等,才能较好地估计光合作用速率;而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所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要想获得植物干重的增长、产量等信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过程,因此系统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三、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

通常我们认为生物体对环境的响应是被动的,这对刚开始接触这门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更是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并不都是这样。植物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植物微气象(或小气候)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例如在郁闭的冠层中,可以形成特殊的光分布环境;由于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使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增大,因而产生了湿润的空气;同时由于植物冠层吸收辐射的特征与其他下垫面不同,对冠层的气温也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构成了独有的植物微气象。由于光的分布而影响不同高度叶片的光合作用,最终决定着群体的光合作用;由于空气湿润,空气饱和差减小,从而减弱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在植物冠层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也有其特点,夜间由于土壤和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加上夜间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因此冠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甚至超过500ppm;但是在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二氧化碳,使得冠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不过,由于白天大气垂直交换较强,因此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不断向下方补充,从而可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5]。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对于温室作物栽培来说更为有用,因为在几乎密闭的温室环境中,植物的蒸腾使空气湿度增大,过湿的环境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会产生病虫危害,因此,这就需要进行通风降湿;另外,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和固定温室内空气二氧化碳,使温室二氧化碳水平很低,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强度,这时就需要考虑对温室补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作物生产力。

四、农业生物的质变与量变对环境的依赖性

质变与量变一直贯穿于农业生物的整个生命活动周期,而环境条件影响其质的转化和量的增减。这一特性的总结能够让学生从哲学的深度更好地认识农业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如何受环境的影响。植物的一生要完成不同的发育阶段,这是由植物遗传特性和内部矛盾决定的。从一个阶段发育到另一个阶段是植物性质的变化,而某一发育阶段进程的快慢则是植物数量上的变化。植物这种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始终与环境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如越冬作物的春化作用需要冬季一段时间的低温经历,才能在以后的生长阶段顺利进入生殖生长,完成开花结实。再如短日作物需要短于一定界限的日长才能开花结实。植物的发育速度也依赖于环境条件,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随温度升高,其发育往往加快,同时日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表明作物要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一段时日的温度积累并考虑日长的修正。因此,通过研究作物发育速度和温度及日长之间的数学关系[6-7],就可以进行发育期的预报,从而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速度以及最终产量的高低与环境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充分适宜的水分是保证植物气孔开张,使二氧化碳扩散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同化作用形成干物质的前提条件,一旦水分不足,会产生植物凋萎,气孔关闭,从而降低同化作用。光照和温度同样影响植物的同化作用,因此,运用这种数量影响关系可以进行作物产量预报[8]。

第4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需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2-01

Pres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LIU Zhi-peng 1 SUN Qi 2 BI Ming-lin 1 SU Hua 1

(1 Chaoy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2 Lingyu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eteorological is close,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mands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as discussed.

Key words agriculture;meteorological service;present situation;demands;development tendency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人类劳动干预,控制生物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密切,因此了解当地气候资源环境,及时准确获取天气、气候预报信息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要[1]。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承载着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展战略研究部署,在国家、省、市、县4级气象机构内,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已形成并得到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已成为气象事业的基本业务[2]。为农业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除日常气象预报外,还为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温、干旱、洪涝、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便于人们提前做好各项防灾准备。二是提供春播、秋收气象服务专报,月、季、年气候预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价分析,病虫害发生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等决策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三是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网数据,提供降水、气温、风力、地温、土壤墒情、干旱程度、作物长势等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分析气象条件利弊,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准确分析天气条件,及时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及人工防雹作业,充分利用云水资源,增加降水量,缓解旱情,防御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五是提供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结果及与生态有关的气候环境变化资料及气候论证,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依据[3]。

2 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农业生产过程需要及时了解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因此,农事活动季节以及作物生长期的各种气象预报信息成为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土壤墒情监测,干旱程度分析,春播、秋收气象服务等农业气象预报;寒潮、大风、冰雹、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报及相应防御措施;一年之初,当地当年的气候年景预报等。

对于设施农业来说,受温室小气候影响显著。温室作物生长发育与气温、地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诸多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部门要依托先进技术及观测设备,及时提供各项气象要素的监测信息,加强倒春寒、连续阴雨、局地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对于农业发展项目开发的气候适应性论证,同样需要气象部门提供详细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农作物区划的信息,分析并诊断当地气候条件利弊,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把产业结构改变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农业生产不仅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更加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气象信息,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因此,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3 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趋势

3.1 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是气象服务工作立身之本,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科技进步,全力以赴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是加强气象服务能力的必要措施。农业生产依据及时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有效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2 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

研发和完善干旱、霜冻、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开展对特色种植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的研究[4]。进一步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其中包括大田作物服务产品(播种期预报、土壤墒情监测信息、干旱监测与预报、气象条件与作物长势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初霜冻预报)、设施农业服务产品(实况监测信息、设施内气象条件预报,冰雹、大风、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特色农业服务产品(气象灾害预报、病虫害预报、果实膨大期天气预报、林果采收期天气预报)。

3.3 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气象服务

组织完善和推广县级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组织建立包括乡镇政府、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内的服务用户库,建立涉农专家联盟队伍。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将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以及其他涉农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及时传播出去,为春播、秋收和设施农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3.4 建设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联动,努力推进气象与涉农各部门、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需求的融入式发展。加强全面、深入合作,强化信息共享、人才资源共用、信息产品共发。加快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工作。

4 参考文献

[1] 郑大玮,张波.农业灾害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第5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

前言

有机农业主要是指按照相关生产标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应用化学合成的肥料与农药,遵从自然规律、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全新农业生产模式。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的有机农作物具有自然、生态和健康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分析

和传统农业进行比较,有机农业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低、保障生态平衡、农作物营养丰富等方面。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凭借其显著的优势,有机农业在我国取得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北方地区的有机农作物主要是小米和小麦等谷物杂粮;南方地区的有机农作物主要是水生植物或者茶叶类;西部地区则侧重于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在有机农业的良好发展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作物系统功能的提升,在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体系中,种植人员会采用多种有机农作物混合种植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有机农作物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病虫害预防能力,还可以避免杂草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作物系统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仍旧需要选择科学的栽培技术,如选择最佳的有机农作物播种时间、合理设置有机农作物的种植覆盖率、加强有机农作物的肥水管理等,保障有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表明,为了确保有机农作物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避免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技术人员需要在种植区域保障植物的多样性,并加强对非生产作物生长区域的保护,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发展,有助于田间益虫的生长,避免有机农作物受到虫害的不利影响,保障有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养分的循环,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中,有机农作物在生长期间,会通过保持土壤中的养分、水分与废物等物质,以此在系统中形成闭合循环,从而使土壤中具备较强的肥力。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生态农业体系,将畜牧业与有机农业联系在一起,从畜牧业中获取有机肥料,提高有机农作物种植土壤的肥力,提高有机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1]。

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分析

2.1合理选择有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有所差异,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和普通农作物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有机农作物对生长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有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保障有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根据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在进行种植区选择时,技术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种植区需要四面开阔,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种植区需要远离居民生活区以及工业区等会对有机农作物造成污染或者辐射的区域;种植区最好位于风向流动的上风向,以及水源水质相对较高的区域;种植区需要远离工业排水或者生活污水排放的区域,避免污染的地下水对有机农作物的生长土壤造成损害,从而对有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只有满足上述要求,才可以为有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我国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合理选择有机农作物的品种

在进行有机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有机农作物的品种,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与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合生长的品种,有助于有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在北方地区种植的有机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合北方干燥生长环境的品种;在南方地区种植的有机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合南方雨水天气与高温天气的品种。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在进行有机农作物品种的选择时,需要提高对有机农作物抗灾害能力的重视,选择自然灾害与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关系,合理进行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对病虫害的生产环境与生长周期造成破坏,实现病虫害的自然防治,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有机农作物生长期间,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实现有机农作物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保障有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2]。

2.3促进有机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融合

在进行有机农业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学者发现有机农业和有机畜牧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的有效融合与统筹兼顾,可以实现有机农业与有机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有机农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技术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有机畜牧业与种植业的有效融合。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种植技术与耕作技术的重视,加强对有机农作物种植土壤的保护,实现土壤的最大化利用,节约有机农作物种植的成本;在进行有机农作物的配料施加时,技术人员需要做好配料的管理工作,确保配料的质量满足有机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不会对有机农作物产生负面作用,这样才可以用于有机农作物种植中,通过辅助配料与营养的应用,提高有机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有机农作物种植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杂草或者病虫害,对有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加强有机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营造适合有机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促进有机农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4加强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

就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大中城市周边的有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时因为大中城市的居民对有机蔬菜水果的需求相对较高,城市的政策法规向有机农业发展方面倾斜,使大中城市周边构建了较多的有机农业示范区,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很多示范区将有机农业、有机养殖业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实现有机农作物和生活体验的有效融合,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农业发展体系,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种植结构,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大部分有机农业示范区中,技术人员大都通过温室技术开展有机农作物的种植,并加大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出示范区的示范与榜样作用。示范区的有机农作物种植区可以建设为农业旅游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水果采摘服务,有助于有机农业示范区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北京蟹岛开展的果蔬采摘项目,吸引了众多城市居民。

2.5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我国地域辽阔,有些地区的土壤条件相对较差,并不适用于耕地,这些地区的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这类地区大都没有经过开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而且这类地区的劳动力较为富余,非常适用于有机农业的建设。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开展深入且全面的调研,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与土壤条件,通过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以及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应用,开展有机木材林、有机农作物或者有机畜牧业的生产,通过有机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建设,从而带动该地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贫富差距的缩短[3]。

第6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关键词:精细农业 信息技术 卫星定位系统

0 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随着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化学肥料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世界农业取得了长足 发展 。但这种农业增长模式也同时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精细农业”的概念和技术应运而生。

1 精细农业的含义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利用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 自然 条件(土壤、地形、地貌、水分条件等)、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施药、除草等耕作措施,以达到对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2 精细农业技术组成

2.1 数据采集技术

“精细农业”技术是通过产量测量、作物监测以及土壤采样等方法来获取数据,以便了解整个田块的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变异特性。

2.1.1 产量数据采集 带定位系统和产量测量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的同时,每隔1.2秒记录当地的产量,记录数据以文本形式(经度、纬度、产量和谷物含水量)存储在磁卡中,然后读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影响产量精度的主要原因是gps(或dgps)定位精度、产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实际割幅和前进速度的准确性。

2.1.2 土壤数据采集 土壤信息一般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som、ph、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等。利用gps在田间定位,采集土样。由于采集的土样一般还要送到实验室处理分析,耗资费时,成为实施“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瓶颈。

2.1.3 苗情、病虫草害数据采集 利用机载gps或人工携带gps,在田间行走中随时可定位,记录位置,并记录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的分布情况。

2.2 数据分析 一般采集的数据都是以文本表形式表示,需要利用一些数学方法进行处理,生成分布图。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统一起来,将田间观测者的地理位置和田间观测数据,通过便携pc和天线发往办公室pc,利用软件自动生成田间数据分布图。

2.3 决策分析 “精细农业”技术是根据田间采集到的不均衡空间分布数据及有关作物其它信息,经过决策分析,来控制投入方式和施用量。决策分析是“精细农业”的核心,直接影响“精细农业”技术的实践效果。gis用于描述农田空间上的差异性,而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用来描述某一位置上特定生长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只有将gis与模拟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

2.4 控制实施 “精细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科学 管理田间小区,降低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作为支持“精细农业”技术的农业机械设备,除了带有定位系统和产量测量的联合收割机外,按处方图进行作业的农业机械还有:带有定位系统和处方图读入设备,控制播深和播量的谷物精密播种机;控制施肥量的施肥机;控制剂量的喷药机;控制喷水量的喷灌机;控制耕深的翻耕机等。例如,当驾驶拖拉机在田间喷施农药时,驾驶室中安装的监视器显示喷药处方图和拖拉机所在的位置。驾驶员监视行走轨迹的同时,数据处理器根据处方图上的喷药量,随时向喷药机下达命令,控制喷洒。

3 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

3.1 “精细农业”具有以下优点:

3.1.1 提高收益 按照土壤特性、作物需求,实施灌溉、施肥、播种和病虫草害防治,即能降低用水、肥料、种子、农药的投入,也能增加作物产量。

3.1.2 保护环境 根据农田作物定点需求,控制化学物品的施用量,即能降低土壤、地下水、作物品质的污染,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3.1.3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即能避免因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水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品质下降,也能改善因缺少养分造成的减产和降低作物品质。

3.1.4 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由于可以获取农田更多的信息,能够使作物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出更准确、合理的管理决策。

3.2 需要满足的条件

3.2.1 农田大小 农田大小的概念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不同国家,适于“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农田大小不一样。一般需要一个全面的 经济 分析,可以 计算 出一个国家适于“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最小农田范围。

3.2.2 农机化程度 农田可大可小,但是,农业作业若不是机械化,“精细农业”就无法实施。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喷灌机等。另外,还需要gis、gps(dgps);信息采集、分析设备;随农业机械配备的定位系统、控制设备、监测设备等。总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实施“精细农业”技术实践。

第7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节水型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引言

随着勐班乡农业种植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量正在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农业种植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水资源的缺失是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满足农业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了农业种植产业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勐班乡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城西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7公里,东和南与碧安乡山水相依,西与半坡乡相连、与澜沧县谦六乡隔江相望,北与永平镇相接壤。地处北纬23°03′―23°10′,东经100°19′―100°17′,西南部为山区,中部为中山盆地,全乡总面积476.7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65米,最低海拔760米,勐班坝区平均海拔1150米。勐班乡属澜沧江流域,适宜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一块宝地。境内热区、土地、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68%,主要树种有思茅松、栎、木荷、山桂花、云南石梓等,适宜开发种植橡胶、蚕桑、茶叶等多种资源。针对勐班乡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勐班乡农业种植结构的普遍现状,对勐班乡农业节水型种植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一、节水型农业的背景意义

勐班乡发展农业种植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历史分期,其分割线应当以改革开放为界。前一个阶段,勐班乡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的乡情,开展建立了发展粮食产业、以粮为纲的一系列举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粮食产量总体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种植效益也普遍提高。勐班乡的粮食种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我国在进行粮食种植的政策上进行调整。即在保证勐班乡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种植行业的综合效益为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各个种植区域的种植优势,发展地方农业特色经济模式。

农业用水的总量巨大,长期以来,勐班乡在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都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用水结构,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发展节水农业对实现农业效益、用水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地制宜,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条件

想要通过对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自然条件,来做好对农业种植产物的选择,做到将最适合的农作物栽种在最合适的地区,从而在实现产量保证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在这一环节当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种植的因地制宜,必须要做好对种植地区的关键性自然条件分析。

2.1 气候特点分析

气候特点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农作物节水性的关键性因素。在进行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工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对当地气候属性、降水分布、年日照分布以及温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根据对当地的实际条件来实现对农作物的正确选择,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出当地的环境优势及农作物的生长性优势,为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提供条件。

2.2 水利条件分析

在农业种植的各方结构当中,水利条件不仅是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内容,更是决定农业种植节水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对农业种植地区的水利条件分析非常重要。在对农业种植地区水利条件分析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当地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性水利资源进行分析,还要对当地的大、中、小型水库进行充分的分析,切实实现对种植地区所有水利条件的有效统计和分析,并做好灌溉方式的规划。针对于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地方政府有必须要为该地区打造深水井或兴建水利工程,进一步实现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 合理栽种,做好农作物用水量的分析

勐班乡土地广袤,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这种先天性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勐班乡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例如,我国东北地区适合种玉米、小麦,新疆地区适合种马铃薯、棉花等,这些农作物的选择都是在充分考察与衡量当地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想要实现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就必须要先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环境、气候、土质及水资源条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实现对现有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做好科学选择农业种植作物,在实现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种植的节水水平。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必须要做好对农作物需水量的统计与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水量的把握,来实现对农作物需水量的有效控制,在减少水资源无效损耗和浪费的基础上,提升农作物的灌溉效率。在进行农作物需水量的分析与控制过程中,还必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水的损耗,真正做到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和用水损耗量的分析与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

四、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节水性

为了进一步实现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就必须要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水平,通过科技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农业种植节水性的提升,农业种植产量的提升。例如,为了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最优化,必须要在充分分析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农作物种类的有效选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善,就必须对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为了实现对土质的提升,提高土壤的费力与含水量,就必须要采取喷灌、滴灌技

术,来实现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在实现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过程中,科技水平起到的是关键性作用,所以说想要真正实现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就必须要发展科技兴农战略,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来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在提升农业种植产量的基础上,实现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目标,为勐班乡农业种植的节水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农业种植的有效节水,就必须要在农业种植结构上实现深化改革,通过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策略,实现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节水改革,使农业种植的基本需水量能够有效降低,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种植用水方式上节约,转变成为农业种植需水的节约,进一步实现农业种植节水策略的改变,使农业种植在保证基本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水力资源的有效节约。当然,想要完全实现农业种植水力资源的节约,做好对农业种植用水的节约也是必不可少。通过内外两方面的有效结合,在减少农业种植需水量的同时提高水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勐班乡节水型农业种植水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目前勐班乡农业用水总量巨大,效率普遍偏低,种植作物的结构缺乏合理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用水结构调整十分必要,这是提升农业种植整体效益以及农业用水效益的重要保证。依据勐班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积极开发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理论的优化,需要进行节水型农业的目标优化模型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洪嘉.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角度下新疆干旱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

第8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摘 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尤其在我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小,这就更需要有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好给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还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研究,探讨一下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农业种植;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3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西方欧美国家,已经把现代化技术广泛的应用到了农业种植领域中,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保证了农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强化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有效促进农业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1.1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现在,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应用到了许多领域,而且都给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就具有了可行性。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不仅能及时发现并分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精准的调控种植环境和条件,有效的提高农业产量。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在农业种植中一旦有什么问题都可已在数据库中搜索和分析,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

1.2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属于生物工程的研究范畴,所以加强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十分必要。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已经在我国农业种植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栽培、生物杀虫、转基因等技术上,比如花肥的应用等,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1.3 遥感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还可通过遥感技术云平台获取农作物影像数据,包括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报预测农作物病虫害等。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农业灾害评估:比如干旱程度,农作物发病,蝗虫灾害,一般通过检测土壤湿度和农作物叶绿素,叶黄素进行评估受害程度以及受害面积;农作物估产:包括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种植 面积测算、单位面积产量估测和总产量估测,属于定量遥感,通过NDVI,叶面积指数反演或正演获得。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现代化技术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

由于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出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对环境条条件的要求没那么严苛,大大提高了农业种植的生产效率。

2.1.2 现代化技术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作物的生长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打破这一限制。比如现在最常见的蔬菜大棚技术,可以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农作物,无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吃到想要的瓜果蔬菜,使人的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这种蔬菜大棚有很多优势,其内部温度湿度等条件都可以自行调节,这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更加有利。

2.2 不利影响

2.2.1 造成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种植都在过分的单一追求产量,这就导致了在种植过程中盲目滥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长期、大量的使用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使土壤条件不断恶化,反而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渗入地下,污染的地下水源,这些受污染的地下水,在被人类发掘使用,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质量。

2.2.2 造成土地盐碱化

在农业种植中,灌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加快了灌溉的速率,而合理科学的灌溉不仅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但是,一旦出现过度灌溉,就会加速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进而引发土地的盐碱化,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3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种植中,现代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这就是需要国家技术部门以及全体农业种植工作者共同努力,更好的提高农业产量,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范文

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解决我国农业种植水平落后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就是把新技术、新产品融合到农业种植上,用这种办法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农业种植中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但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都应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应用,避免技术的滥用造成浪费。

1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并且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其涉及到的领域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光技术、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

要实现农业种植的信息化,就必须运用计算机技术,建设一个农业信息系统,而农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数据库的支撑。农业信息数据库能够对农业种植的过程,做出信息化的管理,这样可以方便种植人员信息的查询和共享。依托于数据库技术还可以建立专家系统和模拟种植系统。专家系统指的是,将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当中,当种植人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专家系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省去了请专家亲自过来解决问题,从而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模拟种植系统,通过系统分析和模拟,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项参数的问题,从而可以及时纠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温度、湿度、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土壤的pH值等环境条件,要求的比较严格。尤其在反季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必须人为的创造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条件,就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实现实时的监控。如果再连接上处理器的话,则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指的是,利用监控摄像头,将农作物的情况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为工作人员作参考。可视技术能够保证工人按照工作要求和规范来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并且对于发生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找到原因,从而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光照的情况。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时候自然光很难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使用人工光源。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是:日光灯、白炽灯等。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光源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而且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农作物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光源,同时根据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调整光照的强弱。同时,由于很多虫子都有趋光性,还可以利用光源,对害虫进行捕杀。

2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农药技术、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缩短农作物从种子生长为幼苗的生长周期。通过组织培养还能有效防止细菌、病毒对幼苗的侵害。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对人们的身体损害比较大,并且有些还会污染环境。生物农药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虫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杀虫物质,因此不仅杀灭了害虫,而且对生物本身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生物农药的技术成本比较高,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转基因技术近年来被人们所熟知,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提取某些植物的优良基因,植入到农作物中,对基因进行重组和再造,因此可以使农作物具备某些特殊的特性。例如: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抗冻能力,提高农作物抗倒伏的能力。然而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还有很大的争议,目前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因此对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应该谨慎负责。使在利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新的技术对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