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精选(九篇)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

第1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关键词:感悟;学生;阅读素养;举措

所谓感悟,简而言之就是学生主动体味、吸收和消化语言文字的过程,感悟能力的高低对学生阅读素养的优劣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通过多方面的积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广阔资源。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相应的课外资料作补充。比如,在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事前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鲁迅先生生平、故事及格言的资料,这样,在讲述文章的过程中,会更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会和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岸形象。此外,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自然会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自读、自悟的时间,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及阅读素养,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涉猎大量优秀书籍,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并建议多写一写读书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但会提高自身运用文字的能力,还会更敏锐地把握住文章的意境和内涵。

二、拉近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加深

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更多生活的元素,会让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积累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比如,在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时,教师可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关于春天的成语,并联想一下自身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孩子们可能会积极说出“春风明媚”“花红柳绿”等词语,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到文章所展现的情境之中,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可谓一举多得。在学习课文《丰碑》时,教师可事前搜集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真实图片或者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告知学生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境,相信学生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更容易体会和感悟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精神。

三、尊重学生的第一感悟和直觉

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不可对学生限定太多的条件和目标。比如,要求学生第一次阅读就要归纳出作者所表达出的中心思想,或是人物主人公有什么个性特征等,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不带有任何目标和任务地放松阅读,这样才会有自己最真实的第一感觉。众所周知,文章只有被感觉然后才能被思维,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会有初步的、整体的印象,这种状况为他们进一步地感悟和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慢慢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体味阅读的乐趣、语言的魅力及作者与自身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第一感觉,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

四、注意把握重点语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可尝试改变以往逐段串讲的教学模式,而是把重点段落和重点内容挑选出来,请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把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用心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袖手旁观、不再发挥作用,相反,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答疑、解惑、点拨的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浏览等的不同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挑选出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这既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又是学生思维的兴奋之点,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体验中加深自身对文章的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素养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加深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学生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出积极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切实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燕宏.借鉴PISA实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01).

[2]邝秀婉.感悟: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必由之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3).

第2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关键词】哲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

一.素质教育需要培育哲学素养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功用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这里的“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理解为具备基本人文关怀和哲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思想和德育的主要阵地,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追求真理,培养理性的思维品质,学会理性的看待人和事,是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设想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英国小镇格兰瑟姆乡村的栅栏外,洁白的风车缓缓转动,在金色的麦田里投下不规则的几何光影,一条波光凌凌的小河流向亘古的天际,深邃、辽远……

微风吹来,夹杂着熟透了的苹果清香,一个年轻人漫步果林,树枝轻轻摇曳,一个苹果从树梢掉落,恰好打在年轻人的头上,哎呀!奇怪!这个苹果怎么不飞向蓝天,或者不飘向天际呢?难道它在执行上帝的命令?是谁给了它神奇的力量?一系列疑问呈现在他的头脑中,这是否意味着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这年轻人就是牛顿,正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他是伟大的。

同样是人脑,同样是苹果,砸到牛顿的头,砸出了大智慧,而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埋怨,然后吃掉这该死的苹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秘密。反思伟大与平庸的区别,除了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伟大的人具有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的思维素养,善于自觉从司空见惯的平凡中怀疑反思,在不疑中有疑,在疑问中感悟,这就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思维品质――哲学素养,这是一种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是一种无形的但又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一种灵性。

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创新型战略性人才关键。具体而言,哲学素养是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统一,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理性思维品质的基础,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在于文明人的行动受理性思维的支配,而不是一种直接的冲动,有良好的哲学素养的人,通达事理,待人接物巧妙得体往往出奇制胜,让人感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哲学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状态下,只有哲学素养的培育成为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才能培育出国家民族社会做需要的战略性人才。

二.哲学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四个环节

高中政治课的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原理)放到整个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前所未有的理性思维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让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品质,需要建立在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四个维度之上,当然,这四个维度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自觉是培育哲学素养的前提。自觉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自愿地执行或追求特定目标的程度,表现为热情、兴趣等,是一种持续的动力。自愿是自觉的显著特征,不需要外部因素的强迫。在外部因素的强迫下的被自觉是不可持续的,是没有动力源泉的。自觉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行为的主动。而这种行为的主动恰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做人做事的动力之源,自觉性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石勇在《论自觉》中这样说:“自觉是一种素质,一种涵养,素质就是生产力,涵养就是生产关系的优化力。通过自觉,我们看清自身的弱点,辨析眼前的是非,澄清心境,理性的规划未来。人类的长处往往从人心内蕴之自觉而来。”

2.怀疑:怀疑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思辨能力,是通向真理的手段,一般是指人们对以特定对象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类认识的一种分化或异化,怀疑有两种作用,一是防范,二是探索和进步的动力,我们这里主要自从后者出发,讨论怀疑在教育中的功能,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培养。

苏格拉底说过:“怀疑只能是无限的探求”,有了探求,人类的认识才不断的向前推移,怀疑使创新就具备有了可能性。假如人类没有对已有的认识的怀疑,那么,人类一定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蒙昧状态。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成长疑问,那么他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必然要进行逻辑的推理验证,最后用理性的逻辑思维验证自己的怀疑,说明理性思维战胜了感性认识。但是,我们不是对一切事物都要进行怀疑,怀疑是有限度的,否则就是一种极端主义了。

3.反思是培育哲学素养的核心。冯友兰先生也说:“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即反思就是人以自己的思维为对象的思维活动,或者理解为探寻认识事物的根据,归根到底的意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活动。

(1)、反思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反思知识形成的认识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认识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深刻的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殊状态,研究新情况,探求新问题,才能得出新的结论。

(2)、缺少哲学层面反思过程的教学活动,其结果是可憎的。例如,语文教学是立足于文学艺术表达的角度和立场,表现作者对事对人的某种认识和思考,或者借助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特别的情绪情感。追求文学艺术情感的人文艺术之美。而在政治教学中却要坚持人类理性智慧的光辉,追求人类的理性思维品质。同样是学习《水浒传》的文章,如果仅仅从人文艺术的角度看待,那么就会陷入到杀人、暴力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样的悖论中去。文学艺术需要回归现实的理性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的差距,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符合理性法则的,而又高于现实的情感表达,实现人文情感艺术表达和理性法则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

反思不同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过程等等,是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

4.感悟是学生哲学素养的内化过程。简单讲感悟就是在感的基础之上有所领悟。这说明感悟是学生认识与学生情感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通过感悟学生想象得以展开,人格得以升华,即学生思想得到了熏陶,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认识内化的过程,即《周易•彖传》上说的“观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内化过程。任何人的学习都要经历“感”和“悟”的过程,先“感”后“悟”,这是具有灵性的认识升华跃迁的过程,是创新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人民出版社

[2]《小逻辑》黑格尔(德)商务印书馆

[3]《西方哲学史》罗素(英)商务印书馆

第3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扮演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感悟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日后解题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强化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以积累带动感悟

感悟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优化必须依托于充足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感悟能力,必须强化初中生的知识覆盖面。首先,强化课堂知识积累。在这一环节中,知识获取和积累主要靠教师的帮助来实现,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引入军事、社会、科学、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紧扣阅读课程的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初中语文阅读一定要在阅读中真正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次,加强课外知识积累。课外知识积累主要就是靠学生自己,学生在课下要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加强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初中生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泉眼,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荐一些优秀作品,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加强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感悟能力。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性,以情感提升感悟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它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通过在阅读中情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认真把握阅读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献给母亲的歌》课程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和庄重肃穆的音乐来烘托氛围,进而培养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让学生们明白,当我们相加思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响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其次,不断强化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只有从内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自行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再次,用真情教育学生、感化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用美好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初中生,必定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教师给学生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时,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进而告知学生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践带动感悟

感悟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不或缺的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情感感化,还需要实践的内化。“博于问学,笃于务实。”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实现感悟的升华。

1.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社会实践。其一,为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会、读书会、问题研讨会等,在交流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朗诵比赛等,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系社会。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点点滴滴,在实践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感悟内化能力。从人的本能角度来看,一种是消化能力,另一种就是内化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内化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掌握、实践感悟与自己的文化结构有机融合起来,用“内心”去品位、体悟思想,进而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四、引导学生的联想意识,以理解推动感悟

说到底,感悟能力也就是更高一层次的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语句的把握和联想,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详细来讲,就是需要老师培养初中生“窥斑见豹”的能力,斑指的就是阅读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深度分析,联想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点,不断拓展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豹指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大意或者主旨,初中生在充分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通过主题更好地感知全文,进而实现对全文的把握。比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应该抓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以“家乡”“亲人”“梦想”为关键词,通过联想以往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对“行囊”等词语进行重新诠释,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养成。

参考文献:

[1]吴锐.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J].内蒙古教育,2008,(24).

[2]张凤君.感悟能力培养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1,(12).

[3]艾庆华.沿用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J].吉林教育,2002,(09).

第4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情感;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视唱、欣赏、歌曲练习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通过其他教学环节进一步深化,以此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是我国音乐中的灵魂。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为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做好两个“选择”,一个“遵循”。

一、选择易于学生接受的民族音乐作为学生的欣赏教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感情

要想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必须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从兴趣出发,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我采用了先从听赏入手,让学生从感官上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1.听赏各地区的民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语言、生活、民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及民族性格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和题材内容也各不相同,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新疆民歌活泼欢快,东北民歌质朴豪放,内蒙民歌辽阔粗犷,陕北民歌高亢奔放,江南民歌抒情婉转。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来听赏,如东北民歌《小看戏》、《小拜年》,山西民歌《绣荷包》,陕西民歌《三十里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这些上口、动听的民歌,容易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听赏民歌器乐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我国优秀的器乐曲可以表达人们细腻的感情,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独具特色、优美动听、婉转低迥。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笛子独奏曲《早晨》、《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空山鸟语》与《二泉映月》、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等。在听赏前,要先用生动的语言作简单的介绍,给学生讲解乐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作品的思想实质,最后达到从听觉到心灵上的共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3.听赏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及民族歌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地方剧种,各地的唱腔也各有特色。如黄梅戏的委婉、抒情,豫剧的高亢激越,京剧的婉转妩媚。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作为学生的听赏内容,可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拓宽视野。如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花木兰》中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越剧《梁祝》中的《楼台会》等,都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

另外,歌剧也是我们民族音乐的一种,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表现最为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创作的歌剧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如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刘胡兰》及《江姐》等,让学生了解这种民族艺术形式,既可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又可使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选择各地区的民歌、戏曲及歌剧片断,作为学生视唱及练声的教材,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为了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在教学中选用各地区较上口、动听的民歌作为学生的视唱内窖。学生除了学习教材外,每节课都练习1-2首民歌,个别曲目要求学生背唱,以加深其印象。在练唱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唱出各地区的特色。

在教学中,还可选择一些歌剧及戏曲片段作为学生练声及视唱曲目。练声的歌剧和戏曲片段要难易适中,使声音能易于发挥,演唱时,不仅使学生掌握声音技巧,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其风格。用歌剧及戏曲片段作为视唱曲同时,在选材上要力求简单,以适应学生的音乐水平,唱前要向学生介绍其剧种、创作背景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感情类型的体验上,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当然,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与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

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感情内涵的体验。

三、遵循音乐学习规律,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更多地掌握和熟悉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中,应注意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遵循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人文性,引导学生在对音乐的感悟、体验、表达和积累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1.在音乐形象的感悟中增强文化意识。音乐是一种“意合性”的特殊语言,“意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靠条分缕析来掌握,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文化意蕴。“悟”不同于“理解”。心理学上“理解”的意思,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的本质是逻辑思维。而“悟”是意会式的直觉思维,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循序渐进、严格推理,而是跳跃式的和整体式的。在“悟”的过程中.主体能明确意识到它的行程,经常用到形象思维,伴随着情感的体验。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悟”,就必须在反复地聆听、想像、歌咏、演奏的音乐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比如学生大多喜爱《梁祝》,在欣赏期间插入“协奏曲”、“回旋曲式”等术语的讲解,学生既欣赏了音乐,又学习了音乐知识。故不少老师采用以音乐欣赏为中心的综合课,提高了学生的感悟程度和对音乐的理解。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会随之不断提高。

2.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特具情感性,教师要注意把握、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以情感人,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以美育人,培养审美情趣,让美的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学生的文化美感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和培育,使人变得高尚,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3.在音乐意蕴的表达中领悟文化内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少些限制,多些自由。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音乐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把自己对声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解放思想,自由想像,激发创新意识,顺理成章地领悟音乐所带来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深刻领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音乐无处不在,我国无处不闪现着悠久而灿烂的民族音乐光芒。教师要加强与课外、校外的联系,拓展音乐实践活动的时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到社会上、群众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比如搜集民间音乐和乐器,学习民族音乐和舞蹈,参加民间音乐活动等,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5.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丰富文化知识。音乐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讲授乐理知识、器乐知识,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时代背景,以及音乐家的故事等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第5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 1.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在这里,逻辑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和情感活动起支持作用,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 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某个音乐概念,或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 2.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是会运用到,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而更多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服务的,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 3.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 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及音乐教育特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上,特别是教学评估上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 学是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第一,教师要深刻正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的要求,使教学能够围绕实现这个总目标总任务而进行。第二,真正实施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第三,由于音乐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形象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音乐的感悟,重视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第四,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引导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发展提高情况,纳入到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中去,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总之,教学中追求对音乐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教学活动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

折岁虎

陕西省洛川县旧县中学 727400

教学情境如何,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兴趣盎然,思想活跃。换言之,学生参与教学需要适宜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那么,这样的情境如何创设呢?

 1.调整情绪,创设良好心境

教师带着愉快、喜悦的心境进行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表情自然,手势得当,使教学艺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情感,体察学生心情的变化。由于良好心境的渲染作用,看“调皮生”也会觉得顺眼,对“差生”也会格外耐心,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这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提高素质大有裨益。相反,如果教师在郁闷、烦燥等不良心境中组织教学,则会使人思路闭塞,甚至语无伦次,由于不良心境的渲染作用,就会觉得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不符合要求,动辄训斥,甚至动怒,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注意养成良好的心境。

 2.转变角色,构建和谐民主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方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知识权威者的角色,主动与学生一同讨论,平等地交流对话。为此,师生都应减少角色意识。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生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和善、和蔼的形象,以利消除学生在课堂民主活动中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消除学生思想上认为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文明的传播者”的观念。这样才会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愉快,思维灵活,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至形成严肃而又活泼、有民主、有欢乐、又有争论的课堂氛围。

 3.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创设思考体验情境

“合作探究”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并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帮助。一堂课如能合理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这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对话,使学生获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能获得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 4.采用多种媒体,创设感知情境

在传统和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凭借语言传授知识,单一的语言只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而其它感官则处于相对休闲状态,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甚至昏昏欲睡。若能借助媒体为手段,变化地不断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开发感官潜能,不但能使呆板的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干涩的公式趣味化,为学生学习增添乐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冲动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且能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带进教学的小课堂之中,大大拓展课堂的时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了解社会。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不斥责、不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试想,学生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耻笑,总是惴惴不安,怎能敢说、敢做?

第6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那么,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

一、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应发散学生的思维,多问一个为什么,不要用一个答案或一个结论来框死学生、禁锢他们的思想,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前提。如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疏通文意之后,由他的号谈起,让学生了解他的为人处世,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感悟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心中的人物形象就很突出了,学生的思维就发散了:有的说他爱喝酒,借酒消愁;有的说他爱写文章,抒发心志;有的说他洁身自好,淡泊名利;有的说他家里特穷,没有生活能力,经商意识不浓……这样经过发散思维,学生对他的认识就更全面了,从而在脑子里烙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鲜明形象。

二、鼓励填补潜在的空白

文章当中有许多省略句和潜台词,不妨让学生把它补充完整,特别是一些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一定影响的空白。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感悟能力。如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介绍警官奥楚蔑洛夫脱大衣时运用了省略号,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做有何用意,去掉之后影响不影响原意的表达。经过思考,多数学生不赞成去掉,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随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变化的窘态。这样通过理解潜在的空白,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更深刻了。如果这样反复训练、培养,无形之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就提高了。

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根基,也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本源。但为什么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时觉得无话可说,或写出来的文章有苍白虚假的现象,其中无痛者、胡乱捏造者、空洞无物者甚多?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不能从生活中找到有写作价值的素材,纵然这些素材俯拾皆是。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真情的流露,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朱自清从父亲的背影中感悟到了父爱而著佳作;苏轼面对明月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而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可见,一个文学创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生活感悟能力。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常留心生活的点点滴滴,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希望触摸事物的品质,找到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感悟其中包含的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们勤学苦读的情景,运动赛场中的激烈场面;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名胜古迹,人情风俗;春雨夏阳,秋风冬雪……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写作的源泉。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并感觉到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甚至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

四、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

第7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首先是缺乏总说。或者说,缺乏总目标。语文是个大学科,理应有它的课程总目标。可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在阐述“课程目标”时,只是讲“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根本就没有讲到课程的总目标。没有总目标,无论怎么说,总是一种缺憾,总是一种遗憾。而说起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语文素养。千目标万目标,语文素养是第一目标。所以,高中语文课程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语文能力。可以说,没有能力就没有素养,素养的高低就体现在能力的强弱上。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三是语文发展。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不可能永远呆在学校。因而,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为学生的语文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特性不强。仔细阅读“课程目标”,你会觉得共性的东西太多,而语文特性的东西太少。具体一点,就是语文性不强,语文味不足。比如“积累・整合”,语文要积累,这话一点不错。但是,仅仅是语文要积累吗?当然不是。话文要积累,其他哪门学科不需要积累?再说,“整合”,只能说它具有文科味,却不能说它具有语文味。因为政治、历史和地理,哪一科不需要整合?又如“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不光语文要这样,别的学科都需要这样。难道别的学科不需要思考、领悟,不需要应用、拓展,不需要发现、创新?有的恐怕比语文的目标更高,要求更严。像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就更为重视。像创新,政治、历史和地理就要求更高。说到最后,恐怕只有“感受・鉴赏”为语文所独有,为语文之特性。

再次是关系不明。“课程目标”在阐述五个方面时,每个方面都用两个词来表达,且两词中间都用圆点来连接。搞不清楚用圆点来连接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因为按照标点用法,圆点是间隔号,表示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或表示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显然,两个词语之间既不是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也不是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所以,间隔号的使用是错误的。退一步讲,即便是使用正确,也只能表示两个词语之间的分界,并没有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比如说“积累・整合”,是表示积累与整合,是表示为积累而整合,还是表示通过积累来整合?是表示先积累后整合,是表示在积累基础上整合,还是表示只有积累才能整合?是表示因积累而整合,是表示只要积累就能整合,还是表示要积累更要整合?显然,我是说不清楚的,但作为编者,你们是否说得清楚呢?

再者是次序不当。“课程目标”是按照“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次序排列的。细细一看,你就会发现,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恰当。按照常理,在第一层次目标里,先是思考领悟。因为万事思为先,一切悟为首。离开了思,还能谈什么语文学习?离开了悟,还能谈什么语文教学?再就是积累整合。思考之后,再进行积累,当然又是一次巩固;领悟之后,再进行整合,自然又是一次提高。接下来,才是感受鉴赏。顺序上,当然是先感受后鉴赏。因为只有感受文学作品,感受艺术魅力,才能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此后,才是第二层次的目标。第一是发现创新。要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能力,善于从习惯中发现问题,从平常中发现矛盾;要培养学生敢于求新的精神,用欣赏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力图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第二是应用拓展。第一要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应用到其他领域。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所学效果。第二要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参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从而拓展知识面,扩大视野度。

末次是不能并列。在内容上,五个方面存在交叉,不能并列;特别是词语之间,相互交融,不能独立。比如思考、感受和领悟,不论是感受,还是领悟,都必须思考。因为思考是个总开关,是个总闸门。感受是领悟的前提,是领悟的基础。没有感受,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也就谈不上感受。领悟需要思考和感受,而鉴赏也需要思考、感受。它们之间相互渗透,难以彻底切开。又如拓展、发现与创新,有时,发现就是一种拓展,拓展就是一种发现;有时,拓展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就是一种拓展;有时,发现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发现。它们之间相互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再如积累、整合和应用,有时,积累的过程就是整合的过程,整合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的过程;有时,整合的过程就是一种应用的过程,应用的过程就是一种整合的过程。它们之间藕断丝连,难以断然分界。

正因如此,“课程目标”必须进行修改。愚以为,可作如下修改:

总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为学生语文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有六个分目标。

一是发展语言思维。就语文课程目标而言,发展语言思维是重中之重,核中之核。因为语文课程应当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生语文发展的核心是语言思维的发展。可以说,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才是根本性的发展,才是实质性的发展。而语言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发展形象思维。其中,尤其要发展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要着力发展语言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讲究语言想象的奇特性,追求语言联想的丰富性。二是要发展抽象思维。其中,特别要发展语言的辩证思维。要努力发展语言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讲求语言判断的准确性,力图语言推理的科学性。

二是深化语言感悟。因为语言感悟是语言思维的发展,是语言思考的深化;是语言悟性的体现,是语言内功的表现;是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语文功底深浅的象征。具体地说,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语言感悟,就没有语言感悟的深入。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学生的质疑探究的精神。力图养成语言思维的严密性,形成语言思考的批判性。二要启发学生深刻领悟。没有领悟就没有语言感悟,就没有语言感悟的深刻。因此,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切磋中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力争提高语言感悟的准确性,追求语言领悟的深刻性。

三是积累语言基础。因为语

文水平不光取决于语言思维,还取决于语言基础;语文功底不只来自于语言感悟,还来自于语言基础。没有语言基础的量变,就很难有语言水平的质变;没有语言基础的深厚,就很难有语言功底的飞跃。拓展一点,不仅要积累语文知识基础,积累阅读知识基础,还要积累鉴赏理论基础,积累写作理论基础。特别要积累名言警句,熟记优美语段,坚持每周练笔(随笔)。反正,一切与语文有关的,都在积累之列。只是在积累过程中,要注重分条梳理,讲究条理清晰;注重科学整理,力图科学有序。注重归纳引申,摸索内在规律;注重概括提炼,挖掘闪光之处。力图摸出学习语文的规律,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是鉴赏语言魅力。就语言魅力而言,不外乎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所以,鉴赏语言魅力,首先必须鉴赏思想魅力。要积极引导学生体味自然的多姿,体会人生的多彩;感受作品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升审美的境界。进而,培养生活乐趣,提高道德修养。其次必须鉴赏艺术魅力。而鉴赏艺术魅力主要应该鉴赏语言技巧。因为大凡优秀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大多优秀在语言技巧上;大凡杰出作品,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中国的、外国的,多数杰出在语言技巧上。所以,抓住了语言技巧,也就抓住了鉴赏艺术魅力的核心;鉴赏了语言技巧,也就鉴赏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五是创新语言表达。大家知道,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当今社会,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同等重要。但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力图创新。因为创新会使门头表达更富有生命力,会使书面表达更具有战斗力。就口头表达而言,不仅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善于进行交际,踊跃发表己见,而且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敢于求新,阐述独特之见,力图新人耳目。从书面表达来说,不但要敢于质疑优秀作品,力争获得新的体现和发现,写出富有新意的读书心得,而且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创出新颖的优秀作品。

六是拓展语言运用。因为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的范围就是生活的范围;只要有生活存在就会有语文存在。所以,必须关注生活语言,注重语言运用;必须向生活学习语言,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拓展开来,一是要做到积极运用。不仅要做到运用的正确和准确,做到运用的熟练和有效,而且要做到在运用中开阔语文眼界,在拓展中扩大语文视野,更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将自己的喜爱发展为特长。二是要进行综合应用。不仅要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注重多元文化传统,而且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更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第8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一、在反复阅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生怕学生悟不出课文的深意,事实上这是越俎代庖。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用讲代读的方法教语文,犹如把梨子放在学生面前,只是喋喋不休地讲梨子的味道,而不让他们吃一吃,如此即使讲得再生动形象,学生也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与其他水果有何不同。语文教师应该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二、激感培养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有效的感悟,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在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之所以读罢能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爱子之情。在阅读中学生就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真谛,更加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通过开启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感悟。

三、启发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直接可感,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利用自己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通过对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学会感悟的翅膀。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文章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的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和把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因此,语文新课堂应走进生活,应有意识地引进生活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文化遗产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处理文化遗产时应占有、挑选,然后加以创新。如何对待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这一话题对于时下热衷网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与启导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见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处理好网络的利弊,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学会分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讨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五、丰富的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六、适时点拨引导感悟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点拨是门艺术。教育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同时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第9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读;感悟;情感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激发思考、获取感悟,同时以情感的升华启迪思想,培养审美乐趣,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确立“读”与“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提高感悟。

一、“读”为主,“悟”为辅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对课文的硬性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读”得得体、具体,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激感体验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指名读、举手读、配乐读、朗读比赛等形式促进学生阅读,锻炼学生阅读能力。通过以“读”为主,以“悟”为辅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了解字义,领悟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深化理解课文字里行间的蕴涵,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多“读”还可以促进学生将佳词妙语、优美诗文熟记下来,体会到遣词用语的妙处,为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积累素材,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读”中有“悟”,“悟”中促“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有所感悟,提升自己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重视“读”的过程,还应重视“读”中“悟”的唤醒,更要重视“悟”后的再次“读”。如笔者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学生是很难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的。所以,笔者在学生读之前向学生展示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到长征的千难万险、可歌可泣,从而使学生带着对红军战士崇敬的情感反复多次读这篇文章。如此教学,学生既会读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投入感情,又会悟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而学生每一次的悟不仅会为下一次的读奠定情感基础,又会激发学生要想深入学习的欲望。

三、以“悟”为主,以“读”为辅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情感产生的过程,用“悟”出来的情感进行朗读,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读”出感情。倘若学生对语言材料未能做到充分感悟和理解,就不会在“读”中融入情感,也就难以掌握重读、轻读、停顿、抑扬顿挫、语气等朗读技巧。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创设情景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课文所描绘的人物、美景、故事情节。如笔者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尽管作者将桂林山水描写得多么美好,学生也较难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针对这一教学现状,笔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景。首先向学生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桂林山以及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而后,让学生带着对影像资料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再次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连“读”带“悟”,升华情感

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使学生能够在读中获取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进而以“读”带“悟”,升华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其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巧妙运用、语境的美妙描述、思想的深邃表达以及见解的独到阐述。如教师可以利用开展读书会、朗诵会或写读后感等形式,在充分发掘学生智慧潜能的同时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如笔者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重点,引导学生对描述西沙群岛风光和物产的段落和语句反复进行多样化的“读”,而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进而使学生领会、感悟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情之情,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用反复的“读”获取了深刻的“悟”,并用“悟”激发了情感的升华,与课文主旨产生了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晓晓.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读目悟过程中问题设计[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