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烹饪专业培训精选(九篇)

烹饪专业培训

第1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实训教学;实训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115-02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被评定为省重点专业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充实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紧密围绕当地餐饮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餐饮企业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

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我们根据烹饪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确定设施的性能、型号等。从学生的数量、班额大小、课程安排、现有设施等角度综合考虑,以实用、够用为前提,保证现有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我们还综合考虑了实训室建设的长远用途、设施售后服务等因素,以能支撑专业的长远发展及实训室的可持续良性使用为目标。合理规划各实训场室的用途,做到专室专用,甚至一室多用,提高烹饪实训设备的共享率,避免资源浪费。实训场室还同时具备了重要的烹饪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功能,并能面对社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技能培训,使职业教育更具特色。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训场室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和支持。经过与烹饪专业老师、班主任及专业部长多次专题研讨会的商讨,我们出台了完善的《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制度明确了实训场室的使用要求及管理要求,明确了任课老师及实训管理员的职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每个岗位都管理到位。

(三)增设实训室管理员,规范烹饪实训场室的使用

烹饪设施的工作正常与否不仅关系到课程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增设了烹饪实训室管理员,要求每日对当日所用过的烹饪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与当日使用实训室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交接。要求任课老师填写实训室使用日志,详细记录每次上课前后实训场室内设备的使用情况,明确设施的安全责任,又保证了实训设备故障的及时排查与维修。

二、校内实训教学管理

(一)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对烹饪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烹调基本功》《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等实践性课程,注重在学习初期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并扎实抓好基本功训练,打好根基。第二学期,在继续深化烹调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开设了《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深度的认识,并掌握烹调常用原料的初步加工及点心制作的基本工艺。第三学期课程设置有《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菜点围边与冷拼》及《地方特色菜肴制作》,主要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日常点心制作,熟悉各种烹调法的使用,训练烹调操作技能;地方特色菜肴制作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地特色餐饮的需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第四学期继续开设《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并增设《西餐烹调技艺》,强化烹调技能,扩展了学生的烹饪专业技能。按照技能考证标准及厨房主要岗位的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

我校烹饪专业班级较多,同一门科目由几位专业老师任教,老师们的授课安排各自发挥,造成了授课内容的不统一,教学效果参差不齐。2013年10月,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牵头,分别对《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西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基本功训练》《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冷菜制作与拼摆》等7门专业实训课程作出了授课内容的统筹规划,形成每门专业实训课程详细的授课计划。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给任课老师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规范了实训课堂的授课,同时也为校本教材的出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好实训课堂管理,提升专业实训效果

1. 规范实训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首先从着重仪容仪表上严格要求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禁止进入实训场室,抓好实训课堂的管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此外,我们还在每个楼层配备了一名实训协管员,整个实训过程中,实训协管员始终贯穿于各个场室,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实训课堂的管理。

2. 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调整与规范

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全体烹饪专业教师商讨、探索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改革。至今已形成了“理论学习――小组研讨――教师示范――合作实训――多元评价――总结反思”为过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控制理论学习和演示示范的时间,机动组织学生开始动手实操,学生实训结束后,再由任课教师组织集中评分与点评,下课后再组织值日小组进行清洁卫生。如此,实训课堂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避免了课堂管理上的时间漏洞。

(四)改革实训科目考核形式

继统一了实训科目的授课内容后,我们把实训科目的考核标准也进行了统一,同时还对实训科目的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我们随机抽出5名烹饪专业老师组成考核评分小组,根据统一后的实训科目考核标准,对每次的实训考核进行评分,一改过去由任课老师既负责监考又进行评分的传统。通过这样的尝试,以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以专业的标准来对待每一门实训科目的学习,营造自觉练艺的学习氛围。

(五)打造真实厨房环境,实现产教结合

2013年10月,我们尝试把校内教工食堂转向为教学与工学一体的烹饪实训基地。根据食堂的实际从实训上设立了六个档口岗位,从六个档口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学生的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厨房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菜品为载体,由值班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真实岗位的实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们提前体验了真实的生产的环境,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竞赛能力

我们尝试把烹饪技能竞赛纳入到常规教学的范畴,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全烹饪专业的技能竞赛,并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我们还尝试把技能竞赛的内容与规则列为课程内容,让其渗透到常规的实训教学中。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竞争力,再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选手,由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作一对一的辅导培训,上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

三、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做好入学教育

从2014年9月开始,我们对初入学就读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把烹饪专业的发展过程、烹饪行业的发展趋势、烹饪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各岗位的要求等对学生做详尽的介绍,同时还把烹饪专业的纪律、学习及技能考证等多方面的要求向学生一一说明,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心中树立起在校三年的学习标杆。

(二)加强学生烹饪操作安全意识的培养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占了60%以上,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烹饪实训室里度过的。烹饪实训课不仅是一个专门向学生讲授烹饪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厨房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的课堂。因此,我们把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定烹饪实训操作课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将这一教学内容作为对任课教师的考评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操作的意识,也有利于烹饪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动性。

(三)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

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而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坚持以行业对岗位的要求作为实训课堂上学生操作的标准,注重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岗位意识始终进行渗透性教育。在政治课上灌输职业道德教育,在烹饪专业理论课上培养学生对烹饪岗位的热爱,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习惯。

另外,我们打造的真实厨房实训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使知识、技能和素养融为一体,达到现代餐饮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

中餐烹饪专业的校内实训,应以地方餐饮业发展和餐饮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不断完善,才能切合地方经济的需求,为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冲击 改革 应对

传统的烹饪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烹饪技术(甚至烹饪工艺和烹饪品种)已受到餐饮市场发展的严峻挑战,甚或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通过对当前餐饮市场的深入调查,结合烹饪教学的实际,对烹饪实训教学如何适应餐饮市场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

当前餐饮市场需求的特点

餐饮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对厨师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餐饮市场调查发现,凡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其成功经验是相同的:餐厅都有以厨师长为核心的好厨师队伍,个个精明能干,技艺超群。凡是经营效益差甚至倒闭关门的企业,也有一条失败教训是相同的:缺乏好厨师。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里暂不赘述。通过对餐饮市场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餐饮企业聘用的烹饪专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全面型烹饪人才,既有理论,又懂管理,烹饪技术全面;二是技术型烹饪人才,非常精通某一项烹饪技术,例如粤菜厨师,专做粤菜;三是技能型烹饪人才,简单从事餐饮企业的某一技术,主要以技能为主,烹饪技术还不成熟;四是帮厨,对烹饪还不甚熟悉,需要长期锻炼才能提高技能。这四种类型的员工在各大饭店的具体岗位为厨师长、主厨、厨师和厨工。餐厅对厨师长、主厨的要求较高。

餐饮企业是社会物质文明的窗口,物质越丰富,烹饪品种更新越快。大中型饭店,每天都用“特别推出”、“烹饪新品种面市”的招牌,向顾客推荐新品菜、新潮菜。这些菜都是为迎合顾客口味而特别制作的,往往选料新、制作技术新、口味新、食法新。这些新品种的推出,要求厨师具有较高的推陈出新和研制菜肴的能力。餐饮企业用人“严”,尤其要求厨师的技术不能有半点虚假。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每一个烹饪产品都代表企业的形象,一有闪失,就会有“伪劣产品”走向顾客,那将严重影响顾客的利益,同时也损坏企业形象。因此,餐饮企业若要树品牌,就要严格选人,尤其对厨师的选用非常严格,除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外,对职业素质要求也非常严格。

餐饮市场对烹饪教学的冲击

对烹饪教学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20年来,烹饪教学一直沿袭原商业部制订的一系列烹饪教学思想。在新形势下,烹饪教育界应树立新的烹饪教学思想,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实用人才。对烹饪专业教师的影响餐饮市场对厨师从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烹饪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对烹饪专业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研究、分析餐饮市场,能抓住市场发展的脉搏。教师只有既研究餐饮市场又研究从业厨师,既研究烹饪教学又研究社会需求,才能贴近市场和社会,发挥教师潜能。烹饪院校只有具备一流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学生。对烹饪专业教学内容的影响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品种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更缺乏竞争力,教学品种、教学内容应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市场、社会需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

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影响由于餐饮市场的变革、竞争,厨师下岗也已成为现实,这为学生敲响了警钟:“铁饭碗”已经成为历史。对烹饪实训教学的影响主要要求烹饪实训教学设施、设备与市场需求接轨,创建一流的设备设施条件,应达到星级餐厅厨房的标准。

烹饪实训教学适应市场的新途径

烹饪教学应面向餐饮市场,以市场需求为研究对象,以市场所需人才为教学培养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推进烹饪教学改革。

着力做好烹饪教学模块研究工作,使之更加完善,并加大推广力度。我校实施烹饪模块教学以来,学生技能明显提高,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多了。

把握市场脉搏,积极将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引入烹饪教学。

一是新工艺。实行新的工艺流程。例如:烹调菜肴从初加工到切配、从上浆挂糊到调味烹调、从成品出锅到上桌食用都有新的工艺要求。

二是新技术。主要包括刀工、刀法、调味、火候、烹调技术等。例如,调味有XO酱、马拉盏酱、沙律酱、蜜椒汁、西柠汁、葡汁、果汁、OK汁、万字酱油、辣根粉等。烹调技法有:飞水、油泡、铁板、串烧、炸?、煲仔、烤法、刺身等。

第3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烹饪教育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72.1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餐饮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旅游地区,促使烹饪教育事业越来越职业化。通过职业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烹饪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这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然而受职业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当前烹饪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相关的教育者与学校对此进行创新,从而才能培养出符合新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1烹饪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1烹饪专业发展现状

首先,烹饪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这几年的旅游业发展直接的推动了餐饮业,并且在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烹饪作为一门具技术性、艺术性、科学性于一身的学科,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促使厨师职业、烹饪专业被更多的人青睐;其次,烹饪专业技能型人才短缺。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的教育以知识为主。在新形势下,我们对人才素质知识有所要求的同时,还要对人才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在新形势下深化教育,加强专业教育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烹饪教育存在问题

1.2.1烹饪教育专业教学脱离实际

烹饪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我国的烹饪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各项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都处在有待完善的阶段。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以常规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知识、技能培训两个模块,两者的联系不足,从而造成了烹饪教育专业教育与实际相脱离的状况,理论基础不能与实践操作有效融合,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操作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阻碍了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步伐。

1.2.2烹饪教育的职业性不强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但是在烹饪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职业性不强的特点,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使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在烹饪教育中,学生对社会上相关企业的发展形势不了解,对业内的要求也不清楚,只是盲目的接受教育,缺乏自己的想法;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更新,学生学到的内容与社会实际不符,从而学生在进入社会应聘后,得不到行业的认可,在进入岗位后也不能及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缺乏竞争力。

1.2.3烹饪专业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烹饪教学手段是决定教学效率与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经调查发展,当前的职业院校的教学手段还存在诸多不足,手段较为单一,其中理论课程以教师为主导,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参与度也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中,教师进行演示操作,再由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做好笔记,从而在操作中的要点与重点记忆不牢固,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2加强我国烹饪教育专业教学建设的对策

2.1加强实践技能教学改革

传统的烹饪教育方法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为辅。学生看得多,听得多,动手做的却少,没有进行反复练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改革教育方法。第一,应增加影像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时互动;第二,应加强实作课程的质量,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在中国的美食中讲究的是“色、香、味”,要想做到这几点,单纯的用看是很难做到的,要多学、多练,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突破与完善。

2.2提高烹饪职业教学职业性

首先,教师需要定期到酒店当中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和相关行业对于烹饪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而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对职业学生进行相关的培养;其次,开展校企结合,使学生能够按时到酒店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在企业中进行实战训练,提升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的了解和把控程度,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2.3紧贴实际,探寻新的教学途径

首先,广大教师应当通过加强烹饪教育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促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课程两者融合,以专业知识教授作为前提,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后,要求学生就所教授的烹饪专业知识进行操作,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实现烹饪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双重效果;其次,实习环节是烹饪教育专业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得学生将自己所学,能够运用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因此加强学生的实习是现烹饪教育专业教学重要措施。

2.4烹饪教学创新

首先,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因此,教师在开展烹饪专业教学时,要注重结合市场情况,对食材中的七味进行具体化讲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更新理念与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实现操作奠定基础;其次,利用市场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比如结合当前市场中新出现的菜系进行讲解,对太空椒、太空白菜等新型蔬菜进行拓展;最后,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在刀工训练中,鼓励学生创新,制作不同形态的立体图案,既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职业学校烹饪教学要改革课程设置、职业学校烹饪教学要改革实践型教学以及职业学校烹饪教学的创新这三个方面出发,对职业学校烹饪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烹饪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春洪.烹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用性研究与思考[J].教育,2016(12):115-115.

[2] 张桂凤.关于烹饪教育专业教学现状的若干思考[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5.

第4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知识 能力 素质 教学模式 烹饪技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58-01

1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烹饪知识是在烹饪生产、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烹饪认知和经验的总和。烹饪知识是学生学习烹饪专业的起点,是开启学生烹饪学习智慧和才能的前提。学生以在烹饪职业学校校园学习有关课程的书本知识为主要获取烹饪知识。

烹饪能力是学生能够胜任某项烹饪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烹饪能力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烹饪能力是学生立足餐饮业获得行业承认的基本条件,以操作技能为主的烹饪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烹饪素质是以培养学生烹饪职业素养为主,包含:烹饪职业道德、烹饪职业行为习惯、和烹饪职业意识等方面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安全卫生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烹饪职业素养的教育和生成寓于烹饪知识和烹饪技能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活动之中。

烹饪知识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形成的基础,又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烹饪知识的回忆、巩固和发展。

烹饪能力是烹饪知识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又促动着烹饪知识的更新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完善,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烹饪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

烹饪素质是包含烹饪知识与烹饪能力在内的综合反映,又制约着烹饪知识的运用与烹饪能力的发展,在烹饪技能课程教学中,必须融入以烹饪职业素养为主的素质教育。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在烹饪教学活动中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同步提升的过程。

2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2.1 适应现代餐饮企业需求高素质、高技能员工的需要

现代餐饮企业要求员工不再仅仅地掌握一门烹饪操作技能,而是人格、知识、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终合素质要求。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仿真教学,与餐饮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烹饪专业技能表现出来的素质技能就是今后在餐饮企业工作岗位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因此,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为引导进行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烹饪操作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餐饮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员工。

2.2 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以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烹饪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烹饪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有利于促进烹饪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矛盾和压力,然而技术至的传统理念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不少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为,烹饪技能操作课程就是教学生烹饪技术,烹饪技能课程重视烹饪技能学习,轻视烹饪专业知识和烹饪职业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不符合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影响着烹饪人才的培养质量。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能促使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与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

以中国名菜《京东板栗鸡》教学为例。

3.1 教学理念

(1)知识。

掌握河北菜特点和京东板栗基础知识、江西名菜三杯鸡、河北名菜烧南北等拓展知识。

(2)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烹饪知识、烹饪原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制作中国名菜技能操作能力,展示盘饰制作能力。

(3)素质。

培养学生热爱烹饪专业、尊敬教师、勤于思考、安全卫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立志成才。

3.2 教学内容

(1)授课章节名称:中国名菜主题二:京鲁风味名菜子课题:京东板栗鸡。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制作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提升中国名菜制作的烹饪技术能力,知晓河北菜的特点,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培养学生烹饪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学重点:①烹饪实训课礼仪规范素质养成。②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

(4)教学难点:①刀工:鸡的分档。剁块 ②京东板栗鸡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③ 烹调方法:红烧。

(5)更新补充:①河北菜的特点。②京东板栗鸡的食疗知识。③鸡类菜肴的盘饰。

(6)课外作业:①完成京东板栗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

3.3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素质)]

(1)礼仪规范、素质养成:烹饪系实训礼仪规范(素质)。

(2)任务1 刀工展示:将光鸡经分档后剁成块(能力)。

(3)任务2 盘饰制作和展示:运用食品雕刻和冷菜拼摆技法进行盘饰制作(能力、素质)。

(4)任务3 演示烹调工艺流程:将切配好的原料烹制成京东板栗鸡成品(能力)。

(5)任务4 烹饪知识演讲:①河北地方风味的特点。②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知识、素质)。

(6)任务5 烹饪知识抢答(拓展知识):①板栗在食疗上被称为什么?②三杯鸡菜名的历史文化传承?③菜肴盘饰分为哪三种型?④烧南北的烹制工艺流程?(知识、素质)。

(7)活动评价菜品展示:①结分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②京东板栗鸡的成品展示(知识、能力、素质)。

(8)布置作业(拓展知识):①完成京东板栗鸡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知识、能力、素质)。

(9)职业素养培养检查:卫生大扫,烹饪设备检查保养(素质)。

第5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烹饪专业 问题 教学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烹饪事业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烹饪专业已成为中职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培养大量有专业知识、有敬业精神、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烹饪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挖掘和探索,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烹饪学科知识的效率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我就当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进行简述。

一、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品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特别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我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孩子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并没有吃过多少苦,极少做过家务甚至从未做过家务,动手能力较弱,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不怕“苦、脏、累”的精神,因此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及岗位要求。

2.教材实用性需要突出。

如《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对很多应用非常广泛的原料,如葱、姜、蒜的介绍往往一带而过,而对学生在生活中相对陌生或很少接触的原料,如“鱼翅”等却作了极为详细的介绍,忽视了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只能接触或使用普通原料的现实。

又如《食品营养与卫生》往往只反映各种营养素和各种食物的营养功能,却很少涉及营养成分与荤素的合理搭配,对科学地组合配膳没有介绍;也没有介绍具有保健食疗功用的菜品;菜例中还缺少营养价值的分析,有些菜品可治疗的病症,不适宜的人群等内容。

另外,VCD、录像带、幻灯片、图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电化教材未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于社会发展。

3.菜点教学与社会需求亟待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实训的菜点大多是一些传统菜肴,虽然部分菜肴在市场上还有生命力,但大部分菜肴已经退出餐饮市场。显然,这些菜肴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用性不强,不适合烹饪专业的实习教学。因此,学校有时在菜点教学的选择上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不能紧跟餐饮市场的潮流,不能很好地适应餐饮市场的需求。

4.烹饪实习条件和教师的操作技能尚待加强。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由于受到招生规模、实习经费、观念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操作室的建设上相对滞后。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烹饪专业教师的比例还较低,有的烹饪教师就是酒店行业的师傅,虽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难以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技巧,对烹饪中存在的一些原理和相关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阐述。有的专业课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教烹饪的,虽经过一定的培训,但对烹饪操作技能缺乏功底,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烹饪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阶段烹饪专业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品质。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因此要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可聘请行业中的专家、餐饮业内人士来学校讲座,介绍业内动态,使学生树立学好烹饪技能的学习目标。其次,要做好烹饪课程改革,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是有用的。最后,教师可通过烹饪技能比赛、设立技能等级达标标准、结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烹饪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烹饪专业人才”。因此,在烹饪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爱专业、爱本职工作的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创业自信和乐业品质。

2.创设教法的多样性,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针对烹饪专业的教学现状,要加强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开发和研究。首先要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学到和掌握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烹饪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要求。其次,要推广和采用模块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再次,要建立校际信息共享,及时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最后,要改变教学方法,引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直观演示指导法、案灶巡回指导法、实习菜肴讲评指导法、烹饪观摩指导法等。

在教学实施中,充分使用烹饪原料实物、图片、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烹饪原材料的辨识能力。在教材中添加一些美观的图片、简洁的示意图、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使之成为感官性强的、图文并茂的烹饪教材。

3.增强教学菜品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餐饮业空前繁荣,菜品的流行变化、地方菜之间的交融也是频繁交替,加之人们的饮食观念更加追求营养、健康、美味,所以教学菜品也应紧跟这种变化。要及时掌握行业中的新原料、新技术、新口味、新工艺,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保障教学菜品的实用性,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今后就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烹饪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讲明实训目标、操作过程步骤及要领、卫生和安全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第二,将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给学生作示范演示,边讲、边演,使学生看清操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演示时应对操作的关键部分和难点部分采取慢速演示、分解演示、重点演示及正误对比演示等方法,从而有效强化演示效果。第三,让学生亲口品尝教师示范操作的菜品,使其了解该菜肴的口味特点、质感特点,形成对菜点的全面认识。第四,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加强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

烹饪专业的实训基地除了必须具备用于专项技能训练的基本功训练、面点制作实训、热菜制作、冷菜拼摆实训等实习训练的场所外,还应争取条件按酒店厨房的布局、硬件设施、工作环境来创建“模拟厨房”,使学生有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外,还应通过校企合作,与酒店建立广泛的合作,发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6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 技能大赛对高职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影响 技能大赛对烹饪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发 关于烹饪技能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中职学校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 烹饪专业刀工技能教学的探讨 烹饪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职业学校烹饪教学改革的思考 探析中职烹饪专业中的数学教学改革 烹饪技能教学初探 烹饪营养课程教学改革探微 对于烹饪刀工技能的探讨 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浅议烹饪文化与职业教育烹饪教学改革 深化烹饪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浅探 谈中职烹饪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 中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初探 《烹饪安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任职教育下烹饪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对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烹饪技能大赛与与烹饪教学改革的探讨 烹饪技能大赛与与烹饪教学改革的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技能大赛的实践成果丰富和完善了项目课程,技能大赛训练以任务驱动、项目组织的路线开辟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比赛能反映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的最高水平,但同时也暴露出职业院校在人才教育、烹饪实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烹饪实训教学中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教学队伍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等。 关键词:技能大赛、烹饪教学存在的问题、烹饪教学改革探讨。

比赛能反映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的最高水平,但同时也暴露出职业院校在人才教育、烹饪实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烹饪实训教学中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教学队伍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等。本文即从烹饪实训教学模式、烹饪实训教学质量控制、烹饪实训教学的改进建议等多方面探讨实训教学问题。

问题一 实训教学:现代化设施设备发挥作用不够。首先,从数量上来看,现代化实训设备配备不足。在此次比赛中,学生在烹饪技能上仍以手工为主,但在烹饪器具的使用及最新设备的使用上却没有大的突破,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各职业院校在设施配备上仍处于不足状态,与社会餐饮行业的发展不能做到同步;其次,从使用情况上看,有些选手对市场上刚推出的设备很陌生,甚至干脆放一边不用,由此可见部分职业院校的某些实训设施更新不及时,甚至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从而造成学生无从下手的困境;再次,从设备的配套性来看,很多实训必需的软件配备不足,使学生无法应用软件的某些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影响到实训的整体效果。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发挥效果不佳。总体而言,各省份的参赛指导老师都是现有职业院校的佼佼者,有一定的参赛经验。然而,这些实训指导教师由于指导经验欠缺、外出培训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了实训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往年的参赛作品又被照搬到今年大赛舞台上的现象,由此影响了大赛的成绩。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队伍的素质令人堪忧。

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本次比赛,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浪费原料、操作不合理,不能根据原料进行有效规划的现象,还有相当多的选手在指定项目的制作中完成得较好,但在自选项目的完成中却在作品创新、时间分配等方面明显出现不足。由此可以看出部分职业院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烹饪技能的考核方式还不合理,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教育,即以考证内容为学习抓手,却忽略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实战过程的训练。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的考核形式误导学生的实训方向和对实训的认识。

问题二 教学模式:透过本次大赛,我们不难了解到,目前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工巧匠仿真实训教学模式:仿真模拟实训模式是让学生在仿真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中,在产品的生产维护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种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抓手,以仿真为最终效果。这一模式的推行有助于学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然而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在推行这一模式时,却只注重了形式,忽略了核心内容。如一道简单的菜,也设置为小组菜,让学生按照由初加工、切配到最后的成型进行程序化操作,从而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时间,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

“订单式”实训教学模式” “订单式”实训教学模式是利用用人单位提供的实训设备,并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要求,由各职业院校组织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我们选用冠名班的形式。这种模式需要我们深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实现点对点的培养。并且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特点、企业的技术要求纳入到教学环节中。真正做到引进来实用技术,拉出去实际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点对点的培训到点代面的教育,从而实现培训规模扩大化。但目前这一模式的选用还在试点上,而且在实现订单培养过程中,仅注重了个别企业文化的熏陶,却忽略了核心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无法面对更多企业的挑选,也无法体现个人的技术魅力。

项目式实训模式 “项目式”实训模式是以项目为线索,以任务为驱动,强化实训。这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加体现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合理地分配项目,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当地餐饮行业的特点,有效地设置项目,并将其细化为各个任务,让学生在各个击破中实现知识的架构与技能的提升。由此可见,这一模式的推行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第7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烹饪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调查;教学对策

长期以来,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未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时候不能顺利过渡,迅速适应餐饮企业的工作岗位,餐饮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与中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某些不协调的因素,仍需进一步衔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的教学实践与餐饮企业用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差异,教师与厨师的角色不同,教师的社会流动性小,知识结构更新慢,在教学中各管一行,学科交互少,缺少岗位工作经验,不善于处置企业突发事件,工作节奏缓慢,不适应企业高效的工作岗位;而厨师则需要有敏锐的职业嗅觉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其次是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差异,学生只会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只会做学过的,业务缺乏创造性,什么课做什么,能力缺乏系统性,一下班就走人,上班缺乏责任性;而厨师则要有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再次是环境的转换,在课堂上我们是要做好学生,求好成绩;在厨房则要做好职工,求高效率。

烹饪专业是很多中职校的主干专业,曾经为社会餐饮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烹饪专业人才,促进了餐饮业快速发展,同时实现了大量劳动力顺利上岗就业,对饮食文化和饮食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脱离生产实践而独立运行的,多年来,办学方向和教授的课程并无较大改变,而餐饮业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对于餐饮从业人员岗位素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改革现有的烹饪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烹饪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笔者分别对中职校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从业的往届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生、烹饪专业教师、在校烹饪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用人单位意见

1.餐饮企业所需人才类别与规格。现在许多餐饮企业需缺的人才资源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具有熟练业务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二是工资要求不高的普通打荷人员。而中等技术水平的人员并不稀缺。

2.餐饮企业对烹饪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餐饮企业所需的烹饪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要求能全面掌握中式烹饪的基础理论,熟悉餐饮生产的全部流程,胜任多种工作岗位,并了解现代餐饮的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又有一定管理能力。

3.餐饮企业对所录用的烹饪专业毕业生的看法。现在的毕业生往往有升职加薪的欲望,而无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缺少激情和动力,干活靠人指挥,没有人安排就不知道该做什么,眼里没有活。

4.餐饮企业对烹饪专业办学的建议。首先要加强模拟职业和模拟岗位的训练,以使学生对餐饮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体系、业务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在就业初期能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其次是进行必要的职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守时遵纪的良好品德。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的学生毕竟有很好的专业基础,通过培养和磨练,仍然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岗位。

(二)学校教学现状

1.烹饪专业特色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目前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原料知识》《烹饪营养与卫生》《中式烹调技艺》《中式面点技艺》《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冷盘与食品雕刻》《饮食业成本核算》《烹饪美术》。

2.烹饪专业课程侧重方向及培养途径。专业课程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中级中式烹调师和中级中式面点师;培养的途径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室指导实训。

3.学生对烹饪专业开设课程的兴趣。学生所期待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全新的,和以往读书不一样的,而我们现有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普通教育区别不大,进入职校的学生其本身就不具有刻苦好学的习惯,所以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普遍出现厌学的情绪。

4.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满意度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据调查,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满意度一般。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是教学方式枯燥呆板,教学内容不能引起学习兴趣,就业前景暗淡。

5.学生就业意向。学生就业意向不明确、很随便,甚至没有职业观念和就业需求。

二、结论分析

1.专业培养目标与餐饮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我们学校培养的只是个技术工人,会做菜就行;而行业需求的却是具有完善人格,稳定职业思想,良好职业操守,通晓行业工作流程,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技术人才。在这里岗位能力、职业操守和人才是企业需求的关键。

2.课程结构比例不协调。在学校教学中,往往是单科教师只教授单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只做好课堂工作,没有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工作能力和岗位意识训练,离开课堂,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素质教育虽然越来越被重视,学校的德育课也只是思想品德教育,就烹饪专业来说,德育课的老师还真不知道烹饪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

3.学校与餐饮行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餐饮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工艺水平和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而我们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却是几十年如一日。即使是商品也该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何况我们的学生还远不是商品那么简单,他们是人才。

4.餐饮企业对职业高中烹饪教育态度冷淡。现在的餐饮企业要的只是一个人,并没有太在意你是学什么的,进单位以后,一切重头开始。先是打荷,后是慢慢地做一些技术简单的活,然后看个人发展重新定位,重新谈工资。几乎没有一家餐饮企业招收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生就能直接让其独当一面的。

第8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起步维艰,因竞赛而崛起

二十几名学生、几个灶台、几张桌子、一个大塑料盆、一只鸡,在学校操场上,老师宣布上课后,学生们就开始满操场跑着抓鸡,然后开始杀鸡、做菜……这就是古林职高烹饪专业最初的实训课场景,被专业组的老师们戏称为“杀鸡行动”。

古林职高的烹饪专业开办于1991年,开办之初每年只招2个班级、70人左右,几位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因为没有实训室,实训课只能在操场上进行。2000年前后,外地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导致当地烹饪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厨师工资水平又不见提高,学校烹饪专业招生变得异常艰难,毕业生也无人问津。但在如此困境下,学校仍没有放弃烹饪专业。

2006年,烹饪专业的4名学生参加宁波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烹饪大赛,不仅分获烹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还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的桂冠。这一次崭露头角成为了古林职高烹饪专业发展的转折点,来校咨询报读烹饪专业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受企业青睐。从这一年起,学校开始扩大烹饪专业的招生规模,班级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招生人数由70人增至150人,成为宁波市职技校中烹饪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招生规模扩大后,学校改建了烹饪专业实训室,设冷菜、西餐、热菜、雕刻、中西点心房等。在完善硬件的同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课程,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实践课时超过总课时的50%,所有的烹饪专业课都在实训教室进行。除了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校还邀请星级酒店的厨师来授课,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星级酒店大厨们的风采。

园丁助力,自身强则团队强

从2006年开始,古林职高拓宽烹饪专业教师的招聘渠道,引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同时鼓励在校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团队。

烹饪专业教研组共有13位教师,其中多位都是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技术能手,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还有从企业引进的精英人才,为烹饪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这支老中青三代组合的优秀团队,各有所长,专业技术扎实,不仅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屡获大奖,自己在专业上也在不断精进。

烹饪专业负责人仇杏梅在校任教已有16年,除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外,她自己也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2006年,她带队参加宁波市烹饪专业技能大赛,辅导参赛学生获得团体一等奖,她自己参加了教师组食品雕刻项目的才艺比拼。当时其他参赛教师都是带着作品参加,唯有仇杏梅老师是现场操作,她凭借过硬的技艺夺得了唯一的一等奖。之后,她连续四年带队参赛,包揽宁波市面点所有项目第一名,并且连续六年带队参加国赛,获得2枚金牌和6枚银牌。

古林职高在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是从2008年开始,这与周炜彬老师的加入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教之前,周炜彬老师在开元名都大酒店任雕刻总监,最擅长雕龙,先后获得2005年台州市技能大赛冷拼特金奖、雕刻特金奖以及“台州市技术能手”“台州市青年岗位”等众多荣誉。他的加盟,让学校烹饪专业如虎添翼,他丰富的个人参赛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使参赛学生收获颇丰。

这支技术精湛的教师团队中还有很多年轻教师,他们热爱烹饪专业,充满创意,先后研发了“新式精品茶壶酥”等十余种新面点品种、一批中西餐结合的热菜作品,以及经典的大型雕刻作品,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其中琵琶雕、荷花雕、花瓶酥等作品成为其他职业学校和饭店学习的模板。

优秀的教师团队培养出了一批部级比赛金牌得主和行业能人。如2013年全国技能大赛烹饪项目面点金牌得主毛佳儿、2012年全国技能大赛烹饪项目面点金牌得主黄佳波、创办宁波“牛吃草”餐饮连锁公司的蔡浩云、现任行政总厨的项锦长、实习4个多月就当上主管的孙路……一个个优秀学子是专业组教师们的骄傲,更是古林职高的骄傲。

组建职教集团,“四维一体”联动

2011年,由古林职高牵头,鄞州区烹饪协会、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宁波33家餐饮企业共同参与,成立了鄞州区烹饪职业教育集团。

依托烹饪职教集团的平台,古林职高开创了“四维一体”的联动模式。所谓 “四维一体”就是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在合作和人才培养上用一体化的思维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分享利益。比如错时放假制就是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项实习时间安排。节假日、寒暑假是企业特别是酒店服务业的旺季,往往在这期间会出现用工荒。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到企业实习,既可缓解企业用工荒,又可让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而学校则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适当给予假期补偿。

原来的校企合作是学校一头热,如今企业更加积极主动。作为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的企业,原先只是接纳学生实习、就业,如今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主管、厨师长、行政总监等都到学校授课。如浙江向阳渔港集团每学期初就制订好相关的教学计划,至少两周安排一次厨师长或技能骨干到校向学生传道授业,遇到特殊节日还会安排学生到各门店见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

除此之外,职教集团还明确章程和制度,严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洽谈项目、制定规则,明确各方的责任与权利,以保证校企合作健康快速发展。在学校“发动”、政府“推动”、行业“拉动”和企业“互动”的合力下,职教集团定期召开研讨会,并通过QQ群、官方微博、师资共建等方式,互通信息,互享资源,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实习就业的对口率。

鄞州区烹饪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两年来,为烹饪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每到毕业季,学校就会安排“三选会”,通过召开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研讨会、实习学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期望的工资待遇等,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就业达到三方都满意。

建现代学徒制,育德艺双馨人才

早上6点,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小邵就穿上饭店制服,来到伯豪华府奥特莱斯店一楼的西餐厅,开始学习制作西点和自助餐;9点,二楼中餐厅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小杨同学对冷菜装盘不再手忙脚乱了;10点,小马等同学开始听师傅讲授热菜烹制的要点……“现代学徒制”实习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从2010年秋季起,学校烹饪专业创新推出“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以酒店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主要形式,以学校、酒店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烹饪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制”实习。从2012年起,实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实习岗位。如学生到伯豪华府酒店实习时,酒店会根据学生填报的岗位安排专门的师傅指导,并提供统一服装、免费食宿。

以一人一岗、一对一指导和一线实践操作的“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实习,克服了原先教学能耗大、一对多、岗位少的现象。实习期间,学生通过与师傅交流、跟师傅实践来学习操作过程。实习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换岗实习,掌握酒店各个岗位的技能,为就业定位打好基础。

第9篇:烹饪专业培训范文

一、引言

烹饪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烹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为了解决温饱而进行的一日三餐式的烹饪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烹饪也因此变成了热门行业,成为当下前景可观的职业。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希望通过烹饪学习而掌握一技之长。但是,目前我国的烹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并不理想,有的学员毕业后烹饪技能和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烹饪市场的规范化,作为烹饪教育工作者,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也无法适应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标准。烹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烹饪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烹饪教学以及学生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完善烹饪教学模式。

二、烹饪教学学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学科系统性

学校生源整体学历偏低,目前很多烹饪学校的生源学历都在高中以下,这也就造成了烹饪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学生认知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对烹饪这门学科的认知也就存在偏颇和不足,认为烹饪简单容易学,只要随便上几节课,拿到毕业证书就等于掌握了烹饪技能,不知道烹饪是一门庞发系统的学科,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我烹饪技能。在简单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不刻苦,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导致烹饪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难以真正提高。

(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出现问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烹饪,只求拿到毕业证书,希望通过一张毕业证书而找到一份烹饪工作。但是现今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停留在对证书的需求上,而是对烹饪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能有的,需要学生全方面的学习烹饪理论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将所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生惰性思想严重

学生进入学校后,不愿意动手操作练习,只是单纯的看教师做示范,不注重自己基本技能的提高。当看着教师做示范的时候,觉得各种烹饪方式方法十分简单,但是到了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又一脸茫然,或者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对,各种烹饪问题随之出现。眼高手低是烹饪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就是学生惰性思想导致,并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从而实现教学课堂成果的巩固。其次,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提供校外实际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力能力需要更多的实际训练,校外实习作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当前烹饪教学应该采用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烹饪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实习当做一次任务,学生也没有将实习当做提升烹饪技能的练习方式,教师都只是将目光锁定实结,对学生实际的实习过程并不关注,导致学生为了完成总结而参与实习,降低了实习的实际效果。因为,在组织校外实习的时候,教师应该随时抽查,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走访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根据表现给予打分。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和实习单位沟通,在实习单位为每一个实习学生安排一位现场的指导老师,通过导致老师的现场监督了解,给学生打分,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主动,更好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三)定期进行实践能力的评比

评比工作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在烹饪教学过程中,定期对烹饪实习和各种烹饪比赛进行评比,并对评比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在评比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评比的分寸,一方面要做到鼓励促进的作用,同时又要考虑是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合理把握评比工作,建立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在实训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分析烹饪实训的特点,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

烹饪技能的提高是学校开展烹饪实训的主要目的,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一专多用、一技多能。烹饪实训和其它技能教学一样,具有操作性、模仿性、演示性以及工艺性等诸多特点,同时,烹饪实训又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食材的选择、初加工、刀工、烹饪、调味乃至最后的完成,需要的是烹饪的连续性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烹饪的特色,有针对性的提出实训要求,树立新的烹饪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

2、传授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完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传授学生烹饪技能的同时,通过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考能力。

3、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了解,从而达到一个问题多种解决办法的目的。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上传授烹饪制作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要领等基础性知识,帮助学生把基础夯实,学生自己通过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建立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做好基础理论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节昌,叶子.浅论烹饪教学改革[J].中国食品,2010,17:53-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