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精选(九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第1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方式

在新媒介的生态环境下,广播电视依然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2007年5月,世界著名的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新闻机构委托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进行调查,在1万多名成年受访者中,有82%的人认为,电视媒体是他们值得信任的消息来源,电视也被视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消息来源。〔1〕就广播来说,我们国家以社会拥有五亿台收音机、广播人口覆盖率超过90%的惊人数字位居世界广播大国的行列。〔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不仅可以传播舆论、反映舆论,而且还可以通过有倾向、有选择的舆论传播来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具体说来,广播电视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有:

一、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

重大新闻事件一般是一些国内、国际间的社会关注程度极高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吸引比一般新闻事件多得多的受众,受众有强烈兴趣了解重大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影响、意义以及相关新闻人物和背景知识等等。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是以重大事件现场的声音或图像或二者同步传输为主体,结合演播室访谈直播、新闻滚动直播,辅以现场记者连线及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报道系统。

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但现场直播并非电视媒体的独有报道手段,同电视一样,广播也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对于广播来讲,在现场直播上,早已扩大了内涵和外延,渐渐进入了现阶段的发展期,运用非常宽泛。广播的现场直播从环境上分可划分为室内直播和户外直播。直播的规模一般情况下都在半小时以上,特殊情况下可长达10余小时。

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优势之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以现场环境、现场参与互动的真实、现场的特殊语境使人身临其境。在传受的时距上,可以使受众主观接受信息与客观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信息衰减减少到最小程度,新闻的真实性无可置疑。受众虽然不能到达现场,但直播能够以强烈的现场感吸引受众,以较强的心理感受弥补了受众无法亲身介入的不足,从而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程度。许多现场直播节目都营造了良好的现场氛围,显示了极强的冲击力、感召力,产生巨大的受众反响。如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同时也拉开了以《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截至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仅5月12日至21日,就有10.3亿电视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报道。此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国内民众和国外政府、新闻同行的高度认可。

优势之二是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现场节目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直达观众,无需转述,避免了因“多级传播”造成的“信息损耗”,同时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就越严重,可信性越差,反之,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就越高。现场直播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口头报道,现场评析,对有关人士的现场采访等,直接向观众进行传播,缩短了传者于受者之间的距离,减去了中间的转述层次,使受众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因而传播的真实性、可信性大为增强。

二、谈话类节目

所谓谈话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谈话方式为主的节目。谈话类节目是通过主持人、嘉宾、受众的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对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的某一话题、事件展开讨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谈话类节目以轻松活泼、灵活幽默且风格迥异取胜,不仅现场气氛活跃,而且具有很强的交流感,成为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头戏”。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就是谈话节目。在我国,谈话类节目也有相当大的收听收视群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有大约200个广播电视类谈话节目,几乎覆盖了每一个省的广播电视台。

谈话类节目种类繁多,如新闻时政类、专业话题类、社会生活类、综艺娱乐类等。以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为例。这类节目一般都选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提供解释、表明看法,直接反映媒介的立场或态度。参与这种节目的嘉宾一半是来自某些领域的专家,如从事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健康环保、宏观经济等方面研究的学者或教授。由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造诣和贡献,为某类问题或某类节目担当嘉宾可以使受众产生认同感和信赖感;还有一种是真实人物,他们是指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发现人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经历来讲述实情,避免过多第三人称的介入,以增加真实效果。

谈话节目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现代社会心理的需要。社会心理学认为语言交往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消除人们的悲伤感、孤独感、空虚感和抑郁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社会,寻求沟通、理解,寻求可资信赖的引导、调试、净化与整合,另一方面人们的参与意识被唤醒、激活,为了创建良性的发展环境,热切地对社会发表意见。

谈话节目是把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需要的无序状态,经过有机的筛选,搬到广播电视节目中来,不仅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沟通的环境,而且可以控制议题的范围和方向,隐蔽而流畅地引导社会舆论。谈话节目最能保持大众传播背景下人际传播中观点差异、交流探讨、激烈交锋的原貌,并能营造出原汁原味,真情流露的谈话氛围,“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3〕信息与情感的不断流动、补充、逐步积累,又不断地追求释放途径,以便激活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机制,引起观众更大的参与热情和积极反馈的欲望,也即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互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也没有颐指气使的恶语中伤,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以互助尊重对方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播者也许不能告诉别人怎样思考,但是可以告诉人们在思考什么。不同的视角、立足点、不同的信息相互补充和借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纠正了某些片面性,不留痕迹地给予社会舆论以正确引导。

三、评论类节目

新闻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比一般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也是公众判断广播电视台的政治面貌和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

广播评论是广播宣传的旗帜,是新闻评论在广播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它的任务和特性在于运用电波传送的有声语言和音响,传递新鲜而又重要的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及政策法规,阐述对于当前重要新闻事件和现实社会迫切问题的见解、建议和主张。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广播评论总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当好“喉舌”,不少广播评论节目成了载入史册的名篇佳作。在当今社会,广播评论凭借“入耳、入脑、入心”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新评论是电视直接发言的主要手段之一。电视评论的背后所蕴涵的是一种思考的品德,它区别于一般电视新闻的突出特征在于,不仅仅介绍一个事件,说明它的意义,而是多层次、全方位解剖广阔背景下重大事实的报道。在当前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之时,电视评论的直观性、生动性,无时不在影响着广大的电视观众。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形中更增加了电视评论的渗透力和受众面。从1994年4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每晚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间,推出13分钟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节目的主题采访、画面编辑、后期合成都充分遵循电视新闻规律。在采访方式上突出纪实性和现场感,实际上是保证它的真实性和新闻性,很能体现电视评论的特色。

和单纯的新闻事件相比,评论性报道往往背景复杂、过程曲折,因果关系交错,呈现“广”和“深”两方面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又多是理论味很浓的话题,同时往往伴随情感的风暴,在观众中萌生激情的感应。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在他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挑拨离间’,在嘉宾和观众的唇枪舌剑中‘煽风点火’”〔4〕主持人在其间不仅是发问,而且直接参与引导、讨论,还经常站在观众的角度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思辨”的色彩,使得讨论的过程充满张力。

成功的评论性报道,其观点和道理并不是通过编辑、记者们讲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事实和被采访者说出来的。如在《焦点访谈》中,很少看到新闻评论员的夸夸其谈与过多的引经据典,也没有记者的先入为主与唯我独尊。他们在采访中所遵循的纪实性与现场感,以及记者画龙点睛般的评论和全篇夹叙夹议的设置,有意无意地便把观众由一个浅显的话题引向深深的思考,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观众在收听收看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对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广播电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广播电视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广播人电视人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寻找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参考消息,2007-05-01.

[2]振兴广播评论和谐舆论环境——2006年南京广播评论发展论坛倡议书.新闻研究,2006,9.

第2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开始进入一个“大媒体”竞争的时代。面对“大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要突破重围,不仅要放大其独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时效性,提升传播速度,更要加大信息量。新闻就应运而生,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在广播媒体新闻中。式广播新闻也叫滚动广播新闻,它以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长为单位,将节目时段划分为众多新闻单元,每时段滚动刷新即时资讯,通过这些单元不间断地式播报,将海量信息迅速传播[1]。虽然新闻能够彰显广播传播时效快、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需要人、财、物的大力支持,没有足够实力的地方电台往往因投入不足,新闻的效果也就跟着受影响,极易出现“被”的现象。泉州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并没有简单的复制中国之声成功的“板块+”新闻模式,而是通过对其内部潜力的不断挖掘,走出了一条格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城市广播新闻模式。

一、新闻走势

2009年,中央台中国之声尝试用了“板块+”模式进行新闻广播,很快在吸引受众和吸纳广告上取得了成功。互联网带来了海量信息,也使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增大。中国之声在新闻编排上密集、紧凑,极大地扩充了信息容量,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对信息的需求。“板块+”新闻模式,将广播即时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内容设置上有资讯、连线报道、重点关注的深度报道和评论等。对于某一新闻热点报道常会采用半小时单元内横向拓展;全天滚动纵向挖掘的方式。这种组合拳式的报道方式,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一听即过的线性报道缺陷,使传播效力得到放大。此后,新闻越发受到广播界的推崇,东广、陕广、江苏广播等省级新闻媒体纷纷实现式新闻。

二、城市广播新闻在操作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信息是新闻持续运行的核心,没有海量的信息,组成的新闻单元就无法突出信息时效,模式的海量容纳优势就无法实现。中国之声的新闻能取得成功,可以说一方面是取决于自身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是作为中央媒体,它拥有的巨大资源。比如,通过中国广播联盟,中国之声可以快速有效的使用全国一百多家联盟台提供的共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自身一线采编力量的压力。同时,它还可以借鉴其他部级媒体的采编力量,扩大信息来源。作为中央级媒体,也容易网罗到固定的新闻评论力量。而地方台在新闻的尝试中,面临不一样情况:

1.资源局限性

首先,地方广播在人力资源上明显少于中央台。以泉州广播台为例,整个新闻中心记者加编辑总才共二十几个人,如何与强大的中国之声拥有的采编力量相比。人员的不足,会直接导致有实效性的信息量不足。新闻时间较长,地方台主持力量也是十分有限,在中,只能通过加大主持人的工作强度来完成节目,长时间的结果,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质量被削弱,与新闻追求流畅、展现合力背道而驰。财力受限。地方广播大都是自负盈亏,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广告创收。收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容易网罗到一批固定的评论员队伍,这会直接削弱新闻中,评论部分的力量。另外,受到财力的限制,地方台也不可能像中央台可以大量投入最新的技术设备,为新闻的顺利播出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作为地市级台,泉州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都明显少于中央台,如果照搬中央台的模式,用小马拉大车,除了财力的消耗外,还会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忙得焦头烂额,采编播人员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便如此,信息需求量和采编质量仍难以齐头并进,而且在信息量的收集、调配上还易出现了问题。

2.国内外新闻的趋同性

地方台新闻中,国内外新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但对于国内外新闻事件面上的报道,中央级媒体自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全景式的报道是城市广播可望而不可及的。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是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面上的情况,受众可以迅速的了解。此时,地方广播新闻的报道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如何与中央媒体竞争,成为了难点。

三、内部潜力不断挖掘

泉州广播电视台2011年11月开始推出每天六小时的新闻――《泉新闻》,开播至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获得了福建省新闻奖广播编排二等奖、泉州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奖等奖项。作为城市广播台,推出新闻节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没有“被”,还取得了这些成绩,关键在于“格式化+个性化”。所以,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城市广播新闻要如何做到保证巨大吞吐量的同时,又保证节目的质量。基于泉州广播电视台《泉新闻》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个性化”新闻中寻求突破。

1.资源的有效整合

(1)队伍建设,人员的优化配置。《泉新闻》在采编播的人员配置上,尽可能优化、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即便是人人都关心的新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关心侧面,记者、编辑抓住了不同的新闻侧面,就等于突出了本台新闻的不同个性。新闻信息个性化的处理能让共享新闻成为独家。比如《泉新闻》中,泉州广播电视台开辟了一个版块“泉新闻”观察,就当日热点话题,综合媒体观点,体现编辑意识,突出评论与深度。新闻主播个性化,对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就成为一种必然。节目中,泉州广播电视台注重提升主持人的参与度,增强节目的交流感。要求当值主播提前半小时到导播间准备,熟悉前档内容,准备主播视点,作好节目衔接。避免只是新闻播报者,而是当天新闻的较深度关注者和评论参与者。新闻时间长,主持人有限,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主持的力量。泉州台大胆启用有多年采访经验的骨干记者参与到新闻主持的工作中。在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能更准确的了解与记者要交流的内容。(2)整合媒体资源。整合媒体资源,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媒体的合作,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以泉州广播电视台的视角重新包装[3]。泉州广播电视台与下属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平台,除了常规的日常新闻传送外,泉州广播电视台在中另外设置了“订单新闻”版块。对于一些可预见的新闻,提前策划,向下属兄弟台下订单,向泉州广播电视台提供所需的新闻。除了与本地媒体加强合作,泉州广播电视台更是与中央台、国内、省内各兄弟台开展了长期广泛的合作。

2.本土化

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泉新闻》,尝试每半小时滚动的“格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新闻模式,每个整合为上、下两部分,即“泉州”和“天下”,让动态新闻与评论、关注、互动、话题相呼应,随时补充、随时刷新。其中,“泉州”部分以鲜明的“本土化”特色承担起了格式新闻“个性化”的重任。(1)广播新闻本土化:新闻采集本土化,更具贴近性。地方广播新闻本土化,是地方媒体生存的根基,。以本地事件、人物、城市发展、街巷故事为报道核心,反映本地民情、民意、说百姓故事、道百姓心声、成为本地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2]。即使是全国甚至国际性的新闻事件,也应转化为本土的视角来报道。比如对“复旦研究生黄洋投毒事件”的报道,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本地高校的学生,听他们讲述如何处理同学关系、采访了心理专家,这一组完全“本土化”的报道播出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评论员队伍本土化。《泉新闻》“观察”环节一设立,就要求记者在日常采访中,挖掘了一些专业评论人员,在节目初期,有效快速的建立了一只评论员队伍,通过连线、提前录制等方式参与到节目的评论中。评论环节,地方广播不可能像中央媒体,能找到大量的评论员,所以在原有专业评论员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可用资源,发展当地高校老师、学生评论员队伍、记者评论员、编辑评论员、总监评论员以及老媒体人评论员队伍,甚至发展了部分听众评论员。这样的方式,极好的解决了地方台评论员不足的缺陷,而这些本土化的评论员对听众来说显得更亲切、评论的内容也更贴近当地的生活。(3)特色版块个性化。结合地域特点,地缘特色,推出的特色板块体现个性化。台湾版块: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泉州广播电视台与台湾媒体人合作,新闻中,每天推出三档“台湾大小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软新闻”为主。“泉州日志”版块:泉州具有深厚的文化,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高甲戏等。2013年,泉州更是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美誉,泉州文化影响震惊了世界各地。在传播闽南文化上,泉州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中设置了“泉州日志”版块,每天讲述一个与闽南文化有关的故事,采取了专家、市民共同向听众讲述“咱厝的文化”。(4)听众服务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方式。新闻中,除了随时插播出行参考、即时路况、天气市场行情等,还设置了多种的互动渠道,微博、QQ、微信等,让所有受众都有机会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人人都是评论员。为一些热心热爱闽南文化的受众,搭建了一个“咱厝人讲咱厝”的平台,在“泉州日志”板块,经常播出一些听众提供的“咱厝的文化”另外,对于一些听众热议的其他话题,如新闻线索、奇闻趣事或发现的不文明现象也随时在节目中进行播报点评。

不论如何,城市广播新闻要在大媒体时代让自己立有一席之地,应该要更加立足本地,面向外界。笔者认为,泉州广播电视台《泉新闻》虽然新闻模式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没有“被”,走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格式化+个性化”的模式。但是城市广播新闻要持续的走下去,就要创新不止步,新闻必须不断优化、引入新元素。

第3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2012年,原陕西电视台与原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合并重组,陕西广电系统稳健地完成了陕西广播电视发展改革历程中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最为深刻的一次体制机制改革[1]。合并之后,广播、电视在巩固、提升原有名牌栏目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批新栏目,其中,不少新栏目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新要求,集合广播电视各自的传播优势,传播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广大受众和业界中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优势嫁接,延长评论链条,《今日点击(广播版)》应运而生

电视版《今日点击》栏目创办于2004年,是原陕西电视台重点精品节目之一,目前每期时长10分钟,在陕西新闻综合频道及陕西卫视中播出。《今日点击》以民生话题评说、热点事件透视、独家权威调查为主要特色,近10年时间已经成长为全省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品牌电视栏目,其中,《西沣路上绊脚石》《绿染群山 告慰红军》《揭开瘦身钢筋之谜》等10多件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虽然有辉煌的过去,但《今日点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时长短就是其中之一。如何将《今日点击》这一名牌评论节目的传播效应放大,使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能够影响到更多的受众,拓宽、加厚这一名牌评论栏目发展的空间和土壤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广播评论节目《今日点击》就是广电深度融合背景下全新创办的一档栏目,不仅是电视版《今日点击》的延展和深化,还添补了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节目的缺项。在全媒体融合传播的新时代,其最大特点就是跨界传播、跨媒体运作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践。

二、《今日点击(广播版)》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今日点击(广播版)》依托并拓展延伸电视版《今日点击》的报道内容,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发掘新锐思想,进行深度评论;试图通过这档广播评论节目,建立起畅通的社会公众表达机制和有效的社会利益矛盾沟通化解机制,在导向中畅所欲言,在个性中打造品牌,进而打造陕西广播新闻舆论监督评论的新高地。节目以“报道+评论+访谈”为基本样态,邀请记者、新闻当事人、专家学者、特约评论员等做客直播室,讲述电视画面背后的故事,畅谈采访历程和感受,述评结合,并约请评论员透析、解读新闻事件;对于热点新闻和社会话题,还组织听众展开讨论。《今日点击(广播版)》不仅仅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广播版,而是把电视版《今日点击》所关注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拓展延伸,发酵放大,进行差异化传播。

三、融合发展特色鲜明,效果明显

1.形成“广播电视强强联合,事件观点双双出击”的运行模式。自《今日点击(广播版)》开播以来,与电视版《今日点击》紧密配合,实现了电视前一天播出,广播第二天全新跟进的模式,传播效果相得益彰。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通过热线参与广播版《今日点击》,他说:“广播版《今日点击》是电台和电视台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想见融合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将是非常强烈的。今日点击广播版它是广电融合一个有标志性的事件”;著名学者商子雍老师参与当日的节目,他认为:“广播和电视联手做一个评论栏目,把广播和电视的长处和优势都发挥到极致。”他说,“要建立一个畅通的社会公众表达机制和矛盾沟通化解机制”,广播版的这个宗旨就非常好。

2.广播电视实现联动,注重追踪和问题的解决。2013年8月17日,电视栏目《今日点击》播出《吃水的困惑》,报道了乾县东湖村前后十八年,国家投资上百万,修建两个饮水工程,但村民还是吃不上水的问题,此事引起了省水利厅,乾县水利局及当地镇政府的高度重视,节目报道仅两天,村民家里就来了水。但是,这是是临时的措施,之后,评论部《秦风在线》栏目又继续追踪。8月20日,广播版《今日点击》开播首期即邀请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及行政管理研究专家走进直播室,进行反思剖析,而每一次都有力推动了后续遗留问题的协商处理,使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8月21日,《今日点击》电视版首播《土地闲置谁来管?》,第二天《今日点击》广播版在回顾了节目内容后,邀请到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和做客直播室,围绕渭南高新区120亩土地闲置三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陕西省国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视版的节目已经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并要求渭南市高新区有关负责人第二天一起来到广播直播间进行回应解释,表示将积极促进问题解决,尽快启动该地块的项目投入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的纠正和整改,强化了节目的监督实效,延长了节目的冲击波。可谓是广播电视融合以来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深度融合的一个成功范例。

3.统分结合,各显特色。虽然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但是广播电视毕竟是两种传播媒介,其生产方式、运行模式、传播的规律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运行模式上我们坚持了统分结合的原则[2]。所谓“统”,就是在策划、选题、前期采访、审核标准、播出节目安排上相对统一;所谓“分”,就是后期编辑制作、嘉宾选择、评论话题设置、观(听)众参与相对对立,使各自的传播特色得到最大发挥而又减少了相互间工作的交叉重复。比如:《今日点击》电视首播后,第二天广播版《今日点击》及时跟进,对节目播出后各方的反应、事情的进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启发等方面进行解剖分析,通过寻找新闻事件的第二落点,来加宽加厚评论节目的影响力。

4.传播率、影响力、到达率不断提升。作为一档新创办的广播评论节目,《今日点击(广播版)》在中午一点非黄金时段播出,但取得了较好的收听率。一年时间里综合收听率0.89,在陕广新闻23个栏目(依据收听率考核表)中排名稳居前10名。《今日点击》与《今日点击广播版》花开两朵、争奇斗艳,提升了《今日点击》作为一个名牌评论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今日点击(广播版)》对于提升评论节目传播力的启示

1.遵照媒体不同特性,进行差异化传播。《今日点击(广播版)》时长30分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容纳更多的内容,展现更充分、更鲜明的观点。因此,节目在全台首创电视记者进广播的直播模式,通过电视记者在广播中讲述幕后故事,分析新闻背景,解读新闻深度,与主持人、专家一起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评论。不管是记者所讲述的“新闻背后的新闻”,还是记者以事件亲历者身份所作出的评说,更容易使受众入耳、入心。为避免与电视版《今日点击》同质化,广播版要求嘉宾(或评论员)与电视版所选择的嘉宾不能重合,这样,能够保证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避免受众的视听疲劳。

2.依托广播的话语空间,增强评论节目的锐度。就目前来说,电视节目的话语尺度比较小,而广播的尺度则要大一些。也就是说,一些尖锐的评论语言,要在电视上播出,一些专家可能就会字斟句酌、欲言又止或者比较顾忌,而对同一事件的评说,放到广播上又会放得开。对于听众来说也是如此,一些比较尖锐的评论,放到电视上播出可能比较刺耳,而在广播评论中,听众则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说,《今日点击(广播版)》扩大了评论的言语空间,提升了评论的锐度[3]。

3.二度传播并非简单的重复,打碎重组互动产生影响力。PPTV的创始人姚欣曾说:“PPTV就是拿电视台的节目打碎重组,与电视台各种深度互动”。这位新媒体领军人物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融合的一种态势与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日点击(广播版)》就是在沿着这种模式在运作。有时候《今日点击》电视版所播出的节目或者话题只是《今日点击(广播版)》的一个引子;有时候虽然其核心事件,核心素材依托《今日点击》电视版,但其传达的媒体的态度和观点有可能是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成为一个全新的节目。

第4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可以说,电视一直以来没有具备与自身传播特点相适应的评论。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评论新模式。以丰富深刻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然而随着人们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各地政府对媒体舆论监督态度的日渐开明,电视传播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近年来有些评论节目反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参与性、自由开放性、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的网络新闻评论吸引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当年,“焦点访谈”以4句话表达选题的原则和定位思路,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该节目播出6年后,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

体现了栏目重视受众,内容贴近受众,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品牌。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而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至少有三种方式可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可以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通过设立短信平台等形式,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时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评论员出镜讲说提供的论据往往是图像所无法传达的抽象的内容,或者是个别被采访者不能掌握的背景材料。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现场采访都是为了获得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这是共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现场采访所要获取的又是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一是获取论据,一是请观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员直接参与节目采访制作全过程,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采访和评论更贴近节目的内容和观众,因而也大大提高了声音的真实性和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节目的感染力。

第5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爱憎分明、慷慨激昂

1940年12月30日,通过无线电波,从革命圣地延安传出了一个明朗响亮、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是我国人民广播第一位播音员徐瑞彰(播音名:麦风)发出的第一声呼号。这声音,同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

1940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同志担任主任,负责领导和筹建工作。同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按照当时国际规定,中国无线电台的呼号第一个字为英文字母X。NCR代表New China Radio,意为新中华广播电台)。当时担任播音工作的是徐瑞彰、姚雯、肖岩、孙茜四位女同志。

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播音室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窑洞,洞内四周钉着延安生产的粗毛毯,作为隔音用。播音桌上只有一个话筒和一本字典,播音设备还有一台破旧的手摇唱机和二十几张唱片。

我党最早的新闻播音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但是他们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勇敢的开拓者的姿态,独立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全部节目都是直播,因此如果出错就无法挽回。他们面对这样的艰苦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发扬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任务。

1943年春,因为广播发射机发生重大故障,被迫取消播音,直到1945年8月30日才得以恢复。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前后,张家口和哈尔滨等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建立。

1947年3月,军队进犯延安,在这以后的两年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四迁台址,行程两千多公里,但人民广播的声音,始终坚持不断。

当时,陕北艰苦转战中的也一直坚持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一次,听过钱家楣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播音后,称赞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义正词严!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憎爱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

1948年5月,党中央离开陕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新华广播电台也随新华总社一起迁到平山。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齐越、刘涵、吴影、姚琪等播音员由徐迈进带队接管了位于西长安街的电台。2月2日上午11时40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以聂耳作曲的《大路歌》为前奏曲开始播音,从此人民的声音响彻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城市。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

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新闻播音中包含着时代的风云、人民斗争的烈火、民族解放的巨澜,体现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贯穿着憎爱分明、坚定豪迈的情感,同时又显示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

新中国成立到结束时期:

迅速壮大、构建体系;激情澎湃、高调鼓劲

1949年10月1日,丁一岚和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是我国人民广播首次对全国进行重大政治庆典的实况广播工作。丁一岚和齐越望着冉冉升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对听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现在正由亲手把她升起”,“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40多座,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播音队伍。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全国各地电台抽调来一批优秀播音员,并从青年学生中招收了一批新人。

1952年12月2日,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这个座谈会讨论了播音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对播音员的要求和应学习的内容。提出“播音员应是有丰富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要求每一个播音员都应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声音真正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魄”。还要求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例如与编辑的联系制度、试播制度、监听制度和播音员考绩制度等。

建国初期,一项重大的宣传报道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央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大量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播出以后,反响极大,人民播音也日益深入人心。

在大规模的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捷报频传,播音员播出大量的生产建设消息,鼓舞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播音员播出的《鞍山无缝钢管厂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厂动工兴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等一系列新闻报道,组成了新时代的颂歌。这些播音,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这一时期是广播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节目内容较建国前要广泛得多,形式也更为丰富。播音员在播新闻、评论、通讯的同时,也开始参加录音报道、时事对话、广播大会、剧场实况转播的播音。

随着播音事业的发展,播音业务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走向系统化和正规化。1955年3月,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播音会议,同时这次会议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业务学习会。来自全国的播音员代表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业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认识了播音的重要性,巩固了专业思想,端正了对工作的认识,对以后全国播音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58年5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从中央台(广播)播音部调来的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初创时期的电视台没有自己的新闻评论,播出的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图片影像资料配以播音员朗读的述评稿,或者干脆就是由播音员口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发表的评论,节目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图片与声音大多匹配不起来。由于报纸评论和广播评论由来已久,所以电视新闻评论样式主要仿照这两者,并把声音和图片结合进行传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结束。

为了适应广播电视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195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培养广播专门人才的学校――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从此我国有了培养播音专门人才的正规学校。

1949年到1966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播音队伍也迅速壮大。正如1952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的“播音员应是有丰富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每一个播音员都应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声音真正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魄”那样,这一时期的播音风格主要是用激情澎湃的语言和语调去为奋勇向前的战士、为热情似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高调鼓劲,这样的播音风格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是那个时代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开始后,播音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等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初期,各地方台都撤销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台节目。有的台,播音员全部下放劳动。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新中国成立后播音方面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充斥在电波中。

改革开放新时期:

大胆创新、科学发展;彰显个性、贴近群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跨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也步入全面改革振兴的新阶段。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闻播音事业大胆创新,求真务实,蓬勃发展。

197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开始在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当时电视新闻都由胶片拍摄,加上路途遥远,等到胶片送到北京再冲洗出来播出,新闻往往成为旧闻,播音员的背景也只是一块的白底蓝字标牌,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开播,标志着广播电视中一种新的节目形式――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它突破了固有模式,使受众耳目一新,给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活力。主持人节目很快在全国推广,电台的徐曼、电视台的沈力等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的主持人。

1981年8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纠正期间的那种“高调门儿”、“喊叫式”的播音,提出了“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口号。这次会议使播音业务研究和语言实践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始,中央把重大时政新闻的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新闻联播》都是最权威的。《新闻联播》播音员端庄大方,字正腔圆,音色洪亮,代表国家的形象,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采用主持人串联直播的大板块节目形态,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大量播出听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以及群众来信、点播、评论、意见等等,使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节目中。一年中听众来信超过一百万封,每天打来的听众电话达300多次。从此改变了以往广播带有说教色彩的传播模式,这种全新的交流模式――“珠江模式”风靡全国。

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专业化的节目和频道开始出现。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以经济节目为特色的第二套节目。1995年3月,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了全国首家专业金融台。1995年11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体育(CCTV-5)、电影(CCTV-6)、文艺(CCTV-8)、少儿军事科技农业(CCTV-7)等4个卫星电视频道。频道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使广播电视的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内容更加充实,直播连线、特邀嘉宾、入户访谈等群众参与、开放交流的方式使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与受众的交流更加直接。

这些变化使得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端庄大方、真诚朴实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贴近群众生活、亲切自然的色彩,对象感更明确,交流感更强烈,与受众的距离更接近,给人以清新流畅之感。

从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的问世、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的推出,再到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的开播,中央电视成了电视新闻报道改革的三部曲。1997年中央电视台更是大刀阔斧,对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召开、长江三峡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等一系列重要新闻进行了直播报道,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在直播广泛采用的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新闻节目的播报语速普遍加快,同时语言表达的重点更明确、节奏更明快、逻辑更严谨、语言更流畅、现场报道更直接更鲜活。

新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闻事业加速发展,新闻播音事业也进入高速前进、科学发展的时代。同时,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给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通过卫星覆盖全国,全天24小时播出,整点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最新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这给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由此诞生了一批名主播、名主持人。

2004年1月1日,享誉数十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全新登场。全天播音21小时30分,分节目板块,由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充分彰显“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的传播理念。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不间断的特别直播《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报道总时长182小时。2008年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新闻频道在震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就打破原有节目板块,推出全天候直播的特别节目,采用播报、访谈、连线等多种方式,整合画面、影像、声音等多种传播手段,不间断地向全国和世界报道灾情。此次特别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00小时40分,创电视直播历史纪录。这些重大报道,很好地起到了凝聚民心、引导舆论的作用,真实地反映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

在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报道中,新闻播音在权威的基础上突显个性化,使得新闻播音员不再是一个“播报员”,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述说国家的变化、远方的故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在告知党和国家的决策。新闻播音风格的这种改变与进步,来源于对生活的贴近,对群众的贴近,对实际的贴近,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播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为表彰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于1993年创立“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1997年,该奖被纳入广播电视界最高级专家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成为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的大奖。“金话筒奖”评选,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参评者和作品之后,历经初评、复评、终评等严格程序,终评由广电业界有关领导、专家及受众代表组成的终评委员会评定,每届有40个优秀的作品和人物入选“金话筒奖”。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和播音作品是“金话筒奖”评选的重点,每届的评奖与颁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对推动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上线。同年12月31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开播,于2010年1月1日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媒体浪潮的推动下,我党的新闻播音事业也在走上新的征途。

第6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导吴信训的专著《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这是在吴信训担任主讲的广播电视新闻学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的背景下,并在其原有版本―――《实用电视传播学》(1990年出版)的基础上精心修订而成,凝结了他20余年的心血和教学心得。作者作为国内较早出国留学研究广播电视传播学的学者之一,本身也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该书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显得更为融洽,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点,深入独到的理论见解。

全书共分十章。在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原理”中,提纲挈领阐明了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以及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并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性和优势作了富有独到见解的论述。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五章互为呼应,首次分别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外部结构样式特点和内容叙事语境特征着眼区分体裁,以及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内容所属领域着眼区分类别,从题材与类别的区分与联系上,对广播电视新闻消息、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新闻解说与评论、新闻谈话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以及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不同领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不同体裁和类别运用的基本规律与要领,作了较全面深入的解析。

第六章至第十章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从采访、拍摄、编辑、播音与主持,以及编排、播出各环节的重要理论与实务技能进行了更全面、透辟的解析。

同时,本书认为,广播与电视虽然媒介手段有所不同,但因也有同属电波媒介的若干共性,就其新闻报道的体裁、类别而言,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在其具体传情达意的叙事表现上,如何发挥各自的特性与优势,有其不同的特点及要领,所以本书就其每一种体裁、类别,先论其共性,再分述其个性,既有利于触类旁通,节约篇幅,又有利于读者从彼此的联系与区别中,更便捷地理解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要领。

第7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给传统媒体行业极大的冲击,电脑、手机等新的媒介逐渐替代了广播、电视,成为受众最常使用的媒介。《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这种冲击: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3年内从70%下降至30%,且收看的主流人群为40岁以上的人群。做为广播电视节目主体、龙头的新闻类节目也受到极大的冲击,收听收看率下降很多。在这个移动媒体时代,受众了解新闻更多是通过社交软件的转发,以及一些信息类网站的App推送。这些新媒体上的内容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但是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同的是,这种信息的分享性更强,受众的参与度更大,可以自由选择和评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首先应该增加自身传播内容的互动性。

二、新闻类节目设置观察员、评论员增加互动性

目前除了少数资讯播报类的的新闻节目,大部分的新闻类节目都开始注重观点的展现,并且在节目中增加互动性的元素,设置观察员、评论员是最常见的手段。那么这种尝试是否真的达到了增加节目互动性的效果?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信源、讯息、信宿和渠道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本文对新闻类节目中观察员、评论员的出现和职能进行分析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出发。

(一)作为信息源的传统媒体

广播、电视作为传播的信息源,栏目、节目数量逐年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数据,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649.40万小时,电视节目264.19万小时,2012年全国共制作广播节目718.82万小时,电视节目343.63万小时。2014年,我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已达810.61万小时,2018年将达912.07万小时。节目数量不断增长,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却是有限且相似的,使得大量节目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在这种竞争压力下,为了取得报道优势,不同媒体的新闻类节目结合自身媒体性质和地域特点调整自己报道的角度和方式。2014年9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一为央视《新闻直播间》的报道,节目内容强调博览会召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图二为东南卫视《东方新闻》的报道,节目内容强调博览会对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借用专家的观点告知不同地域受众最关心的内容,贴近受众。不同媒体依据自身媒体性质以及受众的需求寻找新角度、新侧面报道事件,但是由于主持人专业领域、文化内涵、社会阅历的限制,通常不能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把握和驾驭,并且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喉舌的性质,不可能任由主持人自由表达观点,节目就有选择地引入具备专业知识的观察员、评论员,来提供多种观点供观众选择。《防务新观察》、《一虎一席谈》等栏目都是成功的案例。

(二)信息爆炸时代的节目内容

从传播的内容,也就是电视节目来说。最初的新闻类节目是单向的,主持人说,受众接受。但是目前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听,而是希望参与进话题里。但是广播电视媒体受制于自身的传播特点,不可能像新媒体平台一样,与受众形成积极互动。因此,只能通过邀请一些嘉宾到现场作为意见领袖,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现场互动,增加节目的可观性和参与度。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两次涨价,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车主不明白为什么油价降了,国内油价反而上涨?央广中国之声在节目中邀请了一位私家车主和一名专家评论员对此进行讨论。车主充当受众的代表,作为听众的意见领袖提出疑问,而专家评论员则从数据分析,按北京消费者的平均消费水平进行了计算,数据说明,油价上涨车主每月花费平均只增加一毛钱,但是提到北京APEC会议期间经过治理空气质量变得优良,人们一边说想要APEC蓝,一边却在日常生活中损害环境,油价的上涨其实也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的一种调控措施,用小的付出换来环境上的回报。这样的讨论不是观点的强加,用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了解释,并且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另外,很多节目中,如央广《新闻晚高峰》中,意见领袖可以在节目中提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热点新闻,并与主持人和其他观察员、评论员进行讨论。这种新闻通常也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样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

作为传播活动载体的媒介,不断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纸媒的时效性差、版面有限,因此致力于深度报道。网络和新媒体,虽然信息杂、乱、不权威,但是实效性强,并且是开放的互动性平台。对广播电视来说,观众对单纯的播报信息的节目形式渐渐感到乏味。广播电视媒体在依托自身媒介特性,并借鉴其他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信息交互平台。2014年5月18日,福建广电高清互动云电视上线,包括七天回看、海量点播、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儿童教育、电视游戏、养生堂和财经道等板块电视功能,使得用户从“看电视”变成“用电视”。未来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更强,广播电视媒体不能依然是自己“说”,而是要为多样观点的呈现和交流提供平台,观察员、评论员的出现就是积极的尝试。

(四)受众的信息消费诉求

1.挑选重要信息需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多种传播媒介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可能全数直达阅听人处。受众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不可能了解到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需要有人对海量信息进行把关,挑选出周边生活环境中最重要、受众最为关心的信息。这些人必须与媒介接触的频度很高,密切关注近期发生事件,并且有能力挑选出最关键信息。电视节目从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甚至普通受众中挑选出观察员、评论员承担意见领袖的职能。2.解析信息需求新闻太多,受众需求也更多样化,单纯的信息告知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不仅要了解信息,更渴望知道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关系,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解析。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降息。央视、凤凰卫视都做了相关的报道。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关心的面向进行相关分析,有针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有针对股市和楼盘行情的分析。如图四,专家分析贷款降息,放低了企业融资门槛,降低了融资成本,进而使得股市和楼市回暖,刺激消费者购房。这些解析与普通受众生活息息相关,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媒体通过设置不同的观察员、评论员将多样化的观点提供给受众来选择。广播电视节目中观察员、评论员承担了意见领袖的职能,丰富了节目的可观性,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而媒体通过有选择地邀请意见领袖,巧妙地完成了议程设置,控制节目导向,体现出广播电视媒体的特色和价值。

三、对新闻类节目设置观察员、评论员存在问题的思考

第8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央视改 版新闻评论 动因 新风貌

2009年7月27日起,以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为首。央视掀起了新一轮改版潮。就新闻频道而言,《东方时空》从央视一套移师新闻频道,停播了《新闻会客厅》。《每周质量报告》移至财经频道,增加了上下午档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法制新闻报道》、晚问的《国际时讯》和《环球视线》、深夜档《24小时》。调整了《共同关注》的节目内容,把《小崔说事》调至央视一套。调整后的新闻频道节目层次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越来越像一个不停滚动更新资讯的纯新闻频道。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改版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全面提升,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其或穿插、或全部,全面渗透到各档新闻节目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闻评论成了新闻资讯节目的骨架、支撑和旗帜。

实际上从2008年起,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2008年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直播式时政新闻评论栏目《新闻l+l》,2008年10月央视二套开播《今日观察》,加上央视4套原有的《今日关注》,央视时政新闻评论栏目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今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又增加了国际时政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使得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更加多样化、系统化。

央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增加和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央视发展到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必然出现的一个结果。本文拟针对今年,尤其是改版以后的央视时政新闻评论节目做个较为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探讨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动向、新特点。

中央电视台现有15个频道对内播出,其中涉及时政新闻的频道主要是一套综合频道,二套财经频道,四套国际频道以及新闻频道。为了分析的集中,本论文的讨论范围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主,兼顾央视一套、二套、四套的时政新闻评论,娱乐、体育新闻等评论不在讨论范围内。

一、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描述

1. 描述节目形态所依据的标准

描述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首先要有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的标准和体系。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哪些形态?目前观点纷杂、标准模糊、没有定论。同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类别和表现方式是同其有大的不同的。严格意义上说,电视新闻评论没有原创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等,它只能也必须借助电视传播的特色成立,即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从其播发的方式上有播音员口播文字新闻评论、主持人评论、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评论等。

比较多种观点和版本,本文选择依据张海潮所著《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中所建立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系,并结合央视具体的节目类型,以新闻评论为经,以呈现出来的节目形态为纬,对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作个描述。

(1)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的评论

“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新闻消息的总汇,像央视的《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30分》、《新闻20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晚问新闻》、《24小时》、《中国新闻》、《国际时讯》、《午夜新闻》等都属此列。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播发报纸新闻评论。主要是《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二是连线评论员直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三是播发本台自己制作的“本台短评”;四是由主持人直接点评。例如,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定位是“新闻热点全景式报道”,一个小时的节目,通常选择当天发生的8-9条重要新闻,呈现事实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有时还要连线评论员评论,对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加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台短评”的出现,这是类似于报纸社论级的评论,是央视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从此央视有了自己常态性的评论。

(2)新闻专题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专题节目”主要是指就重要新闻事件或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制作的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和节目。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四套新开播的《深度国际》等都属此列。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淡化专题,强化新闻”,因此,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所减少,最典型的就是把《东方时空》、《共同关注》这样的新闻专题节目,都改成了新闻综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主要是通过述评的方式,在展开事件的同时,对事件加以解读,对其所体现的本质和意义加以评说。让观众深入了解。

《焦点访谈》是开播于1994年,自开播以来就成了影响巨大的新闻述评栏目。“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其节目宗旨。近期的改版重点主要放在加强监督力度上。

《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周五一套首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档栏目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展现新闻调查的过程中体现出理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思考。

(3)新闻杂志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是指在一期节目中包含几个板块的新闻专题栏目或节目。央视现有的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有《朝闻天下》、《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第一时间》等。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在播发资讯时进行短评。如《第一时间》中的“马宾读报”(现改为“读报”);二是连线评论员对新闻事件直接点评;三是主持人述评,另外。也有播报的“本台短评”。

(4)新闻谈话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谈话节目”主要是指通过主持人或记者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以访谈、讨论的形式制作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中的一部分话题类节目就是新闻评论。像新闻频道的《新闻1+1》、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中文频道的《今日关注》、《环球视线》等。

这种方式是电视新闻评论中最常见最纯粹的方式,以提供意见性信息为主,是纯观点解析言论类的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除了提供大量的事实背景,主持人还是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某种辩论的色彩”。而且,这类节目一般是直播或“准直播”,对当日或近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解读,时效性特别强,更具有新闻性,节目的“硬度非常高”。

另外,在“大型新闻节目”中一般都会邀请嘉宾对相关主题进行介绍和解说、评论。例如,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中就邀请军事专家对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进行解读。

二、央视加强新闻评论的动因分析

央视全面加强新闻评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国际舆论影响力与国家的实力、地位极不相称,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式要求我们、特别是部级媒体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方式看待世界的变化,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推动了中国新闻界,尤其是部级新闻媒体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的央视,更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2008年3月24日——奥运火炬点燃之日,央视新闻频道及时推出全新的时政评论节目《新闻1+1》,就是应和这一需要的先锋之举。今年央视的全面改版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也是让主流与民生汇合这一思路的发展和继续。

另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能引起的“去中心化”引发了电视危机,央视只有拿出更过硬的新闻节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适应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宣传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从宣传的角度看。在中国拥有12.05亿观众的电视无疑是塑造意识形态的权威及整合日趋碎片化的转型社会的有效工具。但宣传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新闻规律,即进行新闻化转换,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他强调:“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个讲话可以说深谙新闻之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有效表达,只有更加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变直接宣传为有效传播,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效益。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央视在中国电视机构中无疑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的,其承担的宣传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以往,央视的时政新闻评论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小,影响不大,给人的感觉是央视一直缺乏一个比较权威、自信、响亮的声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央视顺应时展需要,尊重媒介传播规律,摒弃日渐落后的宣传方式,探索新的、更有效的传播方式,推进央视积极改革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

3. 完善央视新闻评论节日体系的需要

在央视对内播出的15个频道中,有一半左右的频道要播出新闻节目。过去,不仅各个频道节目定位有些模糊、交叉,而且在新闻节目中,评论的种类稀少,份量明显不足。

改版前央视专题类的述评栏目开设较多,像《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等等,对事件的报道虽然比较深入,但媒体的报道信息的功能未被充分利用,而最能代表媒体的形象与权威的时政评论节目没用充分开办。

因此,建立相对完善渖}学的新闻评论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2009年7月以来的改版,对各个频道的定位更加准确、清晰,不同种类的评论使节目设置的比较均衡,使电视评论节目体系更加完备。

三、央视新闻评论呈现的新风貌

央视改版通过明确频道定位、改进节日编排和节日设定方式,使新闻评论呈现出一些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面貌、

1. 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增强可看性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评论节目都比较重视对电视传播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来打造具有可看性的评论节目。具体体现在:

(1)运用不同色彩的文字字幕突出评论主题和要点,

同改版后的新闻资讯节目一样,评论节目也用带背景颜色的大字标示出评论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便于观众及时了解节目内容。

(2)运用照片、动画、漫画、图表等方式再现新闻事实或事件核心内容。

(3)运用电话连线、视屏连线等引进专家或评论员即时评论

2. 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评论节目体系

任何形式和包装的改变都是流于表面的,真正树立央视新闻影响力的关键还是新闻本身以及对新闻的权威解读。正是针对这种现实,本着“淡化栏目,强化新闻”的改版宗旨,央视即注意让评论全面渗透到新闻节目中去,又注意增加新闻评论栏目,有意打造央视新闻评论的节目体系。

就新闻频道而言,在每天的早上的《朝闻天下》、上下午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新闻30分》、晚上的《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及午夜的《24小时》这类滚动播出的新闻综合节目中有本台短评、评论员评论;傍晚的《共同关注》、黄金时间的《东方时空》又通过主播点评及评论员评论,使当日重要新闻报道更加深入;晚问的《新闻1+1》、《环球视线》又是专门的时政的刚性评论。这种编排方式,既有对新闻的穿插式点评,又有集中的对重要新闻的评论;既有对国内新闻的评论,又有对国际新闻的评论,较以往的节目安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本性,也更加科学。

3. 主动设置议题,注重话语置换

在我们这个具有泛政治化倾向的社会中,群众对新闻、政治有着极大的热情,电视作为取代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将日趋分散的社会成员集聚到一个由影像等元素构成的“政治广场”,发挥着具有极大动员力量的整合功能。针对这一特性,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注意选取既符合新闻标准又符合宣传标准的对象加以评说,并把传播指向核心受众,是央视新闻评论改版后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注意把主流的话语意见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评析事件的叙事层,巧妙地同民间话语置换,让受众乐于接受。

四、央视新闻评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改版后央视的收视率大幅提高,这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改进有很大关系,但也应当看到央视新闻评论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1. 节目模式的程式化形成可能带来遮蔽性

央视现有的评论节目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固定的模式,像《新闻l+l》、《今日观察》、《今日关注》都是先播放被评论的新闻短片,然后在主持人的控制下,由评论员评析。短片的长度都有一定时间的规定,显得比较死板,有时比较拖沓。而且评论形式单一,往往是主持人与评论员一问一答或评论员做权威状的解读,少了些灵气和感染力、说服力。

2. 评论员队伍良莠不齐,亟待培养提高

改版后的央视除了使用本台像白岩松、水均益等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承担部分评论之责外,还引进了较多的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但由于电视评论员队伍属于建设初期,评论员的选择、确定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评论员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上也缺乏训练,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权威人士,社会影响力还不够。

3. 评论形式不丰富,节目类型雷同化

现在央视的评论形式主要有本台短评、主播点评、评论员评论,主持人加评论员的评论等。评论形式比较单一,几个主要的时政评论栏目,像《新闻1+1》、《今日关注》、《今日观察》、《环球视线》的播出方式基本是一样的,缺少变化,显得比较死板、僵化,不够敏锐、灵动。

4. 选题冲突,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由于各个频道的评论栏目都是独立制作,各自为战的,就难免出现选题雷同,发生冲突的情况,没有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新闻资源造成浪费,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注意避免节目模式僵化

节目的播出模式可以有基本稳定的形态,但也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做灵活的调整。不要因形式设置内容,应该因内容调整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节目的播出效果的,都应该不排斥和尝试。

2. 建立评论员的培养、选拨机制

新闻评论员是媒体的核心力量之一,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因此要根据媒体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论员培养、选拔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对权威评论员的培养。

3. 注意电视传媒的“家用媒体”特性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是平民化而非贵族化的,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要根据电视的收视特点制作评论节目。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第9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视新闻;改革模式

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网络新闻作为第四媒体迅速崛起。网络新闻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由网络这一媒介的存在,网络新闻也具有传播速度快、存储内容大、检索方式简单、互动性好、具有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等特征。其中网络视频新闻的方便快捷、非线性传播的特性使得网络新闻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热烈欢迎。

中央电视台网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向网络领域迈出了历史的步伐。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且大型的网站也都建立起了视频新闻频道,加上现在的微博、微信都增添了视频播放功能,可以说视频新闻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绽放,展示出了巨大的魅力。

一、网络视频新闻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视频新闻的采集和编辑工作可以由网络用户来进行,通过视频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它的新闻碎片化形式的传播和大众点评的互动功能,是网络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最大的区别。它的传播特性表现如下:

1.全球范围传播性和非线性化传播手段。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媒介是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介表现方式的综合。它同时具有了报纸媒体的页面非线性浏览特点,又具有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线性信息流的特点。

2.交互式传播方式和实时的传播内容。在网络社会的传播中,人既是媒体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媒体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传播内容,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信息更新速度大大加快。

3.传播受众的小众化与主动化。传统的媒体受到数量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媒体的接受者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聚集在某一传统媒体之下的媒体接受者的数量比较多。而网络媒体网站数目众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用户可以随意进行新闻的搜索。可以对新近的新闻进行阅读,也可以搜索出以往的旧新闻阅读。因此媒体接受者的选择范围非常广,形成一种媒体小众化传播的形式。同时,网名对新闻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评论,或者转发新闻视频,所以媒体接受者又称为新闻媒体主动传播者。

二、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性比较

传统电视媒介存在时间较长,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性很高,受到各个年龄段和各个身份的人的普遍欢迎。这两种形式的新闻媒介都具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传播及时的特点,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两种信息传播工具。

1.较网络新闻而言,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更高。电视媒介存在的历史较长,并且新闻的采纳、编辑、播放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可信度和权威性都非常高;而网络新闻是近期新型的一种新闻形式,过于注重娱乐文化,编辑、审稿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网络新闻追求快速的速度,对于新闻真实性审查不严。并且网络用户都有一定的交互权,可以在网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言论。这都导致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降低。

2.民众对于电视新闻的认可度较高。据调查得知,六成以上的观众对于电视新闻形式比较认可,他们认为电视新闻比较符合自己的新闻获取习惯。所以到目前为止,电视新闻还是社会新闻的传播主流。

3.电视媒体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因为因特网适于需要用户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好多老年人,或者是偏远农村用户来说不是很适用。而电视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家庭,覆盖了全国范围。所以从规模和受众人数来说,网络媒体与同级别的传统媒体无法抗衡。

三、网络视频时代电视新闻的改进策略

网络新闻的出现,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新闻可以参考一下几个策略,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充分发挥专业编辑记者的作用,保持电视新闻媒体的高度权威性和专业性。网络视频新闻无序化、碎片化和守门人缺失的特点,这既是网络视频新闻的优点,同时也是它致命的弱点。电视新闻媒体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继续加强自己队伍的建设,通过专业采编队伍,经过专业化的处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体现出正确地舆论导向,以保持自己在受众心中的权威地位。

2.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新闻的内容,挖掘出其中的价值进一步跟踪报道。网络视频新闻的内容具有用户生成的特点,这使得电视新闻记者能够不用亲身走入社会,就能听到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声音,所以说网络视频新闻就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电视媒体记者可以进行精细筛选,深入跟踪报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精心采访,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强与观众之间的沟通,电视新闻的基础就是采访,因此,采访也是做好深度报道的一个必备条件。作为新闻记者,要亲自到现场进行观察与核实,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整个新闻报道具有深度和思想。在新闻报道选题上,应该从老百姓的视角着手,多报道百姓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配合党与政府的工作重点,避免硬性材料的介绍,寻找出百姓的思维模式,另辟蹊径,让报道达到真实可信的效果。

3.创新报道形式,尝试杂志化新闻风格。电视传统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积极吸取网络视频新闻的优点,进行形式、和风格的改进。可以邀请专家或者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点评,让观众更深层次的了解新闻的内容。此外,要使宣传报道有一定的深度,就必须提高宣传艺术水平。而宣传艺术绝不是单纯指新闻写作的水平和拍摄技巧,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视性问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新闻宣传艺术是指通过新闻手段,对各种复杂矛盾的把握、驾驭和调节,使新闻宣传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面对比过去更为复杂的情况,如果仍然单一地采用简单化的、说教式的宣传方式,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显然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四、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传媒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转变,为了积极迎合网络时代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变传统新闻报道方式,从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冉荣,卢存. 媒介融合视野下广西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探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2]赵云,王馨苒,张铎.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特征与发展趋势[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4) .

[3]张筱筠,吕元.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创新――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为例[J]. 青年记者. 201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