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精选(九篇)

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

第1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坤坤是个4岁的男孩子,重视早教的妈妈早早就给孩子提供了大量知识性的科普读物, “儿童百科全书”系列、“自然图鉴”系列及一些各式各样的单册百科类图书等,久而久之,坤坤也自然地成了一个科普迷,有时候都能给妈妈普及一些小知识了,如“为什么上楼很累,下楼很轻松?”,“白糖、红糖、冰糖都是怎么做成的?”等等,而且可以给妈妈讲得很好,有些时候,他还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让妈妈回答,妈妈准备马虎应对时,他都会纠正说“不对不对,应该是什么样怎么回事的,你说的不对”,这种情况让妈妈一度欣慰坤坤的见解之丰富,然而,时间长了,妈妈却同时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很多时候,妈妈讲童话、做游戏时,坤坤就会直接揭穿,说这些事儿是不可能的,他已经不相信天真的东西了,因为他太早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有时候,老师也会对妈妈说,坤坤很聪明,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上课经常说些让老师无语的话——揭穿老师的童话。

??

坤坤妈开始困惑:科普读物之于幼儿,是否还是晚点接触更好?

其实,坤坤妈提出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想像力和知识,哪个更重要?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爱因斯坦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学前期的孩子来说,想像力更为重要,可以说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幼小的孩子,尚处在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里,周围的万事万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生命和有意识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傻乎乎”地和小草说话,和风儿赛跑,并乐此不疲——因为想像的存在,自然界的一切,才可以带给他们如许之多的快乐!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话是属于孩子的,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在童话中,他们享受着畅想带来的神奇体验,建构着对想像的快乐敏感,舍此,孩子将不成其为孩子,而他们的心智和情感发展,也将少了一份独特的资源。

从当前流行的左右脑开发角度来看,学龄前的孩子,正处在发展右脑的关键期。用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的话来说,人类的幸福感、自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自足和社交都是靠右脑来完成的,如果在本应发展右脑的时期,过多地用理性去刺激左脑,致使右脑难以处于饱满的发展状态,那么成年后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压力和痛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孩子内心的那个童话世界以及右脑的充分发展,科普读物就完全没有介入的必要——走到这个极端,也是违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随着好奇心的发展,势必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那样的“为什么”——他们需要科普读物的滋养!

那么,如何帮孩子平衡科普读物带来的知识,以有对学前期孩子更珍贵的想像力保护之间的关系呢?结合坤坤的案例,个人认为至少可以做到如下两点:

第2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研究内容极广的学科,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数门基础课程的内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兴趣。

人类社会在本世纪进入了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时代,科学技术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上个世纪科学家们普遍认为:21世纪必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按照“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普通生物学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夯实生物学基础。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革当前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十分迫切的。

1 普通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授程度的深浅难以把握

由于本校为专科层次高校,学生有部分毕业于职业高中,部分毕业于普通高中。这样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科的掌握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觉得高中讲过了,吃不饱;有些学生觉得一些难点第一次接触,太难了,吃不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授程度深浅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2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由于有很多内容在初高中已经接触,学生对课本理论的讲授普遍不感兴趣。加之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普通生物学课程延续传统教学方法,通常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造成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

1.3 课时少且分配不合理

我系在建系初期就开设了普通生物学课程,现普通生物学课教学时数约为54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 12学时,在这么短的学时内要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不利。同时教授内容的多少,章节内容的取舍均非易事。而且课程设置遵从于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模式,但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时偏少不利于教学效果。

2 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方案

2.1 协调各章节的教学内容, 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学习要求

对于专科层次学生来讲,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过去几年的办学经验, 如果严格按照该书本设置的章节照本宣科,会导致学生在系统学习相关科目的时候感觉有知识点重复,缺乏新意,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如对于教材中生化基础知识和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部分,由于内容抽象,而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因此减少上课时数后,只用少量学时的时间做简要的介绍,起到衔接学生以往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作用。可介绍一些与这些基础知识相关的前沿研究状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同时鼓励部分生物基础较好的同学通过课下的准备,走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讲课。对讲解全面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平时成绩的加分,对讲解不全面的部分,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用课堂多提问和课下多辅导的方式加强他们对难点的掌握。

2.2 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探索了如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 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

在网络大量收集课程相关视频,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播放。例如在讲授植物的组织器官部分,可播放英国BBC优秀视频《植物私生活》。并可在网络上搜集大量植物、动物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手段的使用, 提高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更多的知识,迅速地了解知识,并对相关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2.2 成立开放性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实践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鼓励学生多动手,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结合网络、图书馆资源,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对少量优秀实验在全系普通生物学教学中推广。

2.2.3 鼓励学生“坐下来”,“走出去”

针对普通生物学课程部分内容十分直观,在这些章节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坐下来在课堂上听讲,然后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相关实例。在如在讲解植物复叶的分类时可要求学生走到校园中辨认各种植物复叶的类型。在讲解植物花的形态时,同样可以要求同学利用校园植物资源直观学习,以期加深印象。

同时普通生物学又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举例,让学生增强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在讲解乙烯对植物成熟的影响的时候, 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让香蕉成熟的方法, 让同学思考为什么在捂起来的袋子里面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可以使香蕉快速成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3 考核制度实行多样化,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考核过程中,我们采用平时表现+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的模式。对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平时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对做实验表现出的积极性,作为平时表现的几大重要组成。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有要求,对学生实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

2.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青年,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如何在课堂上让他们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兴趣就显得有些困难。任课教师除了要做到衣着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外,更重要的是要以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以及多在课堂和课下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沟通,可以为以后整个课程授课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自信,易导致厌学、迷茫的心理状态。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想学学不进,记忆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差。这就要求教师更应多亲近、多鼓励,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 小结

“学高为师,身高为范”。在大学生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以身作则,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如何学习,更要指导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离开校园以后,真正地融入社会,以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顾德兴,张桂权.普通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3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自然遗产 科普教育 九寨沟 景区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90-03

为促进世界遗产保护,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公约》“教育计划”第27条强调“本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第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针对我国的世界遗产(地)教育,有研究者分别从其教育意义、内涵、对象(青少年、旅游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教育是世界遗产(地)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部级风景名胜区的精华,不少还同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或部级地质公园,其科普工作对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与此相关的文献报道还较少。

作为我国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之一,九寨沟在自然遗产的管理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成功经验,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科普实践经验。继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称号之后,九寨沟又在2009年成为为数不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对九寨沟科普工作的回顾总结,探讨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教育事业,以期在保护好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应有力量。

1 主要科普教育内容

科普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部分。因其突出的、不可再生的存在价值,保护保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基本功能和重要目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地质景观是开展科研和自然科学科普教育的重要素材;同时,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人为影响的印记,其中不少是我国“天人合一”等朴素环保理念的重要例证,对于了解认识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让人们在欣赏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自然之美、感受其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新近的科研成果,普及增强人们有关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保存、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环境维系与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理念,使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保育有益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作为世界遗产教育的组成部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教育,还涉及世界遗产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部分内容,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了解认识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生态,克服狭隘观念,培养全球意识和平等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主要教育对象

一个有效的教育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教育对象。世界自然遗产地既可以把科普教育对象确定为那些到景区参观的人,也可以针对那些尚未到过景区的人。对大多数世界自然遗产地而言,主要的科普教育对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景区领导与员工:领导、员工的文化知识水平、科学素养直接影响遗产地的管理、保护、科普教育水平,并通过其行为影响公众对景区的形象认知和景区社会认可度。(2)遗产地及其周边居民:社区居民是景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对社区居民的科普教育,可以在增加他们对本地生态系统、历史文化知识及其保护方法认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豪感。(3)旅游者:对游客的科普教育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对遗产地的认知与尊重,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遗产地保护,而且通过游客的再传播,更能发挥遗产地的科普教育功能。(4)旅行社与导游:与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的宣

传、教育和导游解说来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5)学校: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理想基地及许多大专院校课外实习的理想场所。(6)青年俱乐部:对年轻人的遗产地教育可促使年轻人树立对遗产地的正确认知态度,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遗产地保护、研究、教育工作中来。(7)其他利益攸关方、关注者,如:大众媒体、科研工作者等。

3 重要措施和方法

3.1 建立综合性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是游客获取世界自然遗产地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世界遗产地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于2000年建成,集旅游咨询、科普、环境教育等功能为一体。中心设有民俗文化、动植物、地质、历史成果等展区,以多媒体电脑触摸屏、电子书、电子沙盘、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生物化石等)、图文展板、导游讲解等形式和放置有关世界遗产知识简介、九寨沟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图书杂志、影音资料,向游客介绍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设有专门的“儿童天地”针对儿童开展科普、环境教育,及一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一个学术报告厅,供科研、科普报告之用。

3.2 提升导游讲解水平,规范景区牌示系统

导游讲解和牌示系统是遗产地环境解说的重要形式。环境解说具有服务和教育两大基本功能。九寨沟非常重视导游讲解和景区牌示系统在大众游客的科普教育中功能和作用,如:(1)在每年旅游淡季期间对全体导游进行有关世界遗产地保护、九寨沟生物多样性、旅游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通过提升导游工作人员素质和讲解服务影响游客旅游行为;(2)锤炼导游词,在导游词中减少删除传说的部分,代之以科学研究发现,增强游客对九寨沟的科学认识;(3)规范景区牌示系统:目前,九寨沟主景区有景观解说牌、化石标牌、动植物标牌、指示牌、环境警示牌等各种解说标牌千余个。尽管内容形式不一,但是都刻(印)有九寨沟景区的标志,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另外,在景区道路沿线还张贴有不少科普、环保公益广告。  3.3 开展主题科普、环教教育活动

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公众环保意识,我国设立了专门的主题科普、环教教育活动日(如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等),在每年结合最新的发展动态设立相应活动主题;同时一些重要的全球性科普、环境教育日(如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也是开展世界遗产地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节日。九寨沟在这些节日中,每年根据有关的活动主题,结合自身的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展了系列针对游客、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等不同社会群体的主题科普、环教活动,如环保征文、爱鸟周、“保护母亲河”清理河岸卫生活动等;开展暑期夏令营和游客中心暑期儿童科普、环境教育;成立环保节能小组,宣传环保知识。

3.4 打造科普旅游精品,开发小众型生态旅游

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在闲暇游憩之余获取知识的欲望,是对目前我国以大众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方式重要补充和丰富。小众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小规模开发、高知识含量的旅游产品,是科普旅游的重要形式。九寨沟于2009年5月正式成立了扎如沟特种旅游即小众型生态旅游开发小组,在旅游旺季期间推出扎如沟徒步宿营科考活动,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硕士研究生和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本地居民提供本地民俗文化、动植物知识的讲解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如:认识九寨沟的红叶植物;以文成公主入藏的典故介绍藏汉民族团结的历史;以蕨萁分泌淀粉、蛋白质吸引蚂蚁帮助其防御天敌的故事介绍生物界的互利共生关系等。

3.5 编制科普读物

科普读物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是传播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九寨沟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编写推出了系列科普读物,并放置在游客中心供游客免费取阅,如:《九寨沟的生物多样性》、《九寨沟生物论文集》、《风景区泥石流治理》、《九寨沟扎如沟植物手册》、《九寨沟扎如沟鸟类手册》、《九寨沟扎如沟兽类手册》、《九寨沟扎如沟文化手册》等;向社会征稿,编制《九寨沟》杂志,分管理建设、科研开发、自然生物等部分介绍九寨沟的发展动态、自然文化生态。另外,还制作了介绍九寨沟地质成因、生物多样性的影音光碟,在景区入口电子视频循环播放。

3.6 其他方法和措举

现代大众传媒尤其电视、互联网是普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20

03年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高达93.1%。因此,大众传媒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的信息传递和宣传推广平台,更是遗产地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以充分借助央视、新浪、搜狐、网易、雅虎、腾讯qq等国内知名媒体的宣传效应,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公众喜闻乐见的教育资料,同时充分发挥自身门户网的作用,开展科普教育。在报刊杂志方面,较为知名的有:《科学世界》、《中国国家地理》、《discover科技与生活》、《中国中学生报》、《科技导报》等。九寨沟管理局与不少上述媒体杂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针对不同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珍稀植物展示区是普及植物学、生态学知识的良好平台,九寨沟目前正在着手扎如沟生物多样性中心的规划建设,届时将成为集九寨沟活植物(珍稀濒危植物、药用植物等)收集、保存与展示等为一体的又一重要科普教育场所。世界遗产地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如我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研讨会,举办摄影、书画比赛,结合特殊节日或纪念日举办大型活动等形式,既增加了九寨沟的社会关注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自然、文化保护意识。

4 经验总结

4.1 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重开发、轻保护、遗产资源过度利用等矛盾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虽然其原因众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世界遗产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开发规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世界遗产常识的不足。要实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转变景区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把遗产地教育尤其是科普教育工作提升到重要高度。九寨沟管理局不但把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工作看做是《公约》和《科普法》规定的责无旁贷的重要义务,而且在实践中认识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教育不是无谓的单向付出:科普教育能够激发与培养人们对遗产地景观、遗址与文化的赞赏和尊重,对于科学认识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遗产地保护有重要意义。

4.2 重视人才、加强员工培训

人才资源缺乏是制约我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和科普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问题。张义忠和汤书昆(2008)调查发现我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足40%,愈四成的基地近三年都未开展相关的中长期教育与培训。九寨沟管理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目前我局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数占全局总人数的73.63%,其中,博士学位为2人(包括研究员1人)、硕士学位15人,专业涉及企业管理、生态学、法学等;成立九寨沟博士后工作站,招收美国博士后1人;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每年由局领导带队,组织中层干部和优秀员工到国内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并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员工赴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等国留学、交流学习。

4.3 自足科研、以科研促科普

科学研究是生态资源保护和科普教育的基础和支撑。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把握景区自然、文化资源的属性和特点,才能科学地集成景区知识,有效地开展科普教育。九寨沟管理局制定并严格执行《九寨沟科研项目规划》、《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科研规划》,由科研处负责对九寨沟的大气、水体、地质灾害、森林病虫害等进行常规性监测、分析和开展景区生态系统、藏文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加强对外合作,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院校和美国约塞米蒂(yosemite)等国家公园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科研工作的进步为九寨沟的科普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并进一步推动了景区工作人员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普工作的发展。  5 发展建议

5.1 专岗专设、统筹协调、分工协作

尽管国内外长期以来对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者(科学家)和职业科学传播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中的角色都存在争论,但在当前科普工作中,两者之间存在不断分化的趋势,职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正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科普主题策划人员严重不足,制约科普工作有效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策划人员的比例仅为3.8%。一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外世界自然遗产地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把科普教育列入

体发展规划的做法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应该学习、借鉴的。同时,由于主题科普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在很多时候不是单凭几个科普策划人员的个人努力就能完成实现的,因此统筹协调和多部门分工协作尤为重要。

5.2 科普经费来源多样化、专款专用

与国外许多国家世界遗产地多样化的资金来源相比,我国大多数世界遗产地发展经费还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及政府财政拨款,保护、发展经费举步维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教育经费也不例外。我国《科普法》第6条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可将市场机制引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教育事业,鼓励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及加强与一些著名国际非政府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等的合作,多渠道拓展科普资金来源;建立科普项目发展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推动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

5.3 加强交流合作

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工作的良性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一方面,应当吸收借鉴国际上一些遗产地教育工作的有益做法,推进科普工作;另一方面,国内一些部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尤其是部级科普教育基地在开展科普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应当多搭建交流平台,如以年会的形式将科普教育列入会议议程的形式加强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 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2] 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6):82-85.

[3] 任文举.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者教育浅谈[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53-154.

[4] 宋晶.中国世界遗产地与青少年素质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3(8):124-125.

[5] 尹国蔚.世界遗产旅游教育功能的认知与实现[j].世界地理研究,2009(4):162,173-176.

[6] 章小平.自然遗产的管理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风景旅游区的实践[j].山地学报,2006(b10):349-354.

[7]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3):326-334.

[8] 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等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5-40.

[9] 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9-13.

[10] 周年兴,林振山,黄震方,等.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的威胁及中国的保护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8(1):25-32.

[11] 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40.

[12] 张义忠,汤书昆.社会知识化转型中我国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审视——基于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85-88.

[13] 许再富.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j].生物多样性,1996(1):52-53.

第4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学小品;科学性;思想性;局限性;时代特征

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教育运动,目的是要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帮助群众从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使新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体现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科学普及不仅是科学教育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小品正是在时代的强烈呼唤声中蓬勃发展的,并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

建国后“十七年”的科学小品,是在新的政治社会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读者的阅读心态都和解放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科学小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普及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小品最根本的任务是给予读者有关自然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它反映科学现象,传授科学知识,讲解科学原理,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性是科学小品的基础。王敬东的《愿花儿朵朵结果》讲述的是蜜蜂和虫媒花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作品这样写道:“当花粉篮里装满花粉的时候,蜜蜂就要飞回家了。它们在自己的‘城市’上空低低地盘旋着,不一会儿就认清了自己的家,很快地钻进去。”作者在带有如此浓重童话色彩的叙述描写中,穿插了对花粉营养价值的化学分析(如蛋白质、淀粉、脂肪、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各种酶等)和精确的数据(工蜂身上带回的花粉粒数量有300~500万颗),使文体特征清楚地显现出来。而嵇联晋的《松江之鲈》是这样介绍松江鲈鱼的:从大体看来,松江鲈鱼的外形和鲼虎鲨似乎是很相似的,一般的人多把它们认作同一种类,但实际有很显明的差异。鳜虎鲨的俗名有土附鱼、河鲈、荡鱼、渡父鱼等,是属于鳜虎科。它的前后两个脊鳍距离较阔,前脊鳍七棘,后脊鳍有十七软条,臀鳍短小,只有九软条,全体都有鳞片。松江鲈鱼的前脊鳍小,九棘,后脊鳍大,软条十九至二十一,与臀鳍与后脊鳍斜对,有十七软条,体面无鳞。又由于六个鳃条,在侧面看去,只能看到四个,四鳃鲈便因此而成名。每年十一月到翌年二月是生殖时期,在此时期中,鳃膜,颊的前端和臀鳍的基部,都现显着朱红色泽。过此时期,即消褪不见,因此就有人将这种色泽,视为婚姻色。产卵的地点,现有两说:一说是冬季由淡水入海产卵,幼鱼至四月间,再溯河而入淡水;一说是常栖海中,冬季由海潜入淡水产卵,究竟哪一说正确,尚待考证。文章在对松江鲈鱼与鲼虎鲨的外形进行了仔细地比较,由此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因对其产卵地点有不同说法,又无法证实,故不妄下结论。科学小品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为理论上成熟,技术上过关,得到同行或业内公认。对那些尚未成为公理定论的假说猜测,科学小品的作者大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表述时慎重对待,显示出严谨的科学性。而对那些人们已经熟知的事物或现象,科学小品的作者往往会去拓宽人们的视野。

二、政治倾向鲜明,教育目的明确

“十七年”科学小品,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作者往往将科学原理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引导读者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自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1.洋溢的火热激情。在这个火红的年代,科学小品展现了时代独有的精神面貌,文章常常联系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表现出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冲天干劲,表达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及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这一时期科学小品还直接对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读者在接受科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共产党领导的英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对苏联崇拜模仿。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对新中国具有巨大的影响,全国人民把苏联的成就当成新中国的奋斗目标。关注苏联老大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是当时媒体的政治任务,在科学小品中也能频频见到苏联科学技术发展的身影。徐风的《无线电传真》介绍了无线电传真的机器设备、工作原理及其在远程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这样结尾:“苏联政府计划在今年增产很多电视机,以提高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有了电视机,人们可以在家里看电影,欣赏名演员表演,或者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呵!”字里行间对苏联老大哥的羡慕和崇拜溢于言表,无不显示出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亲密一家的气氛。苏联科普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苏联科学文艺作品具有广泛的读者,其作品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向苏联读者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这类科普读物通过具体事物或人类发展的故事,向读者灌输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并结合苏联的经济建设和改造自然的事业,宣扬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苏联科学文艺作品内容题材的科学性、成熟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特点,深深地影响着新中国科学小品的发展。

3.教育和激励少年。学生时代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贴近科学的时光,少年儿童永远是科普作品的最广大、最忠实的读者。科学小品作者们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阅读兴趣,积极鼓励小读者主动地去学习科学知识。茅左本的《仿生学漫笔》引人入胜,让人大开眼界:人是自然的主人,虽只有七尺之躯,凭人所独具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的器械、工具,能够遥测60亿光年远的天体,下探万米深的洋底,细窥原子的秘密。人的百米游泳记录为52秒9,动物界的游泳冠军旗鱼1秒可游30米,可是人造的快艇每秒可航行七八十米;人跑百米需要10秒,追不上赛跑冠军猎豹(秒速30米),可是赛跑汽车每秒可跑180米;动物界飞行冠军雨燕的时速为110~190千米,而飞机的时速已达3600千米。人类通过创造并利用工具器械使自身的活动能力得以大大提升,并胜过了许多飞禽走兽,这符合人们一般的心理。但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向纵深开掘:相比于动物的体积,其效能之高却是远胜于人类的创造物。由此引导读者仔细观察世界万物,理性、辩证地看待生物的进化发展过程,激发读者对仿生学未来前景的向往。科学小品的作者们在将知识传播给少年儿童的同时,也将科学描述成一种崇高伟大的、具有无穷魅力的事业,作品中充满感彩的语言,流露出作者对科学的无比热爱,这自然能够感染读者,唤起小读者的科学兴趣。事实上,今天的很多科技人员就是由于儿童时期阅读了科学小品,为科学家的伟大和崇高所折服,激发了从事科学事业的雄心壮志,从此走上科学道路的。

三、“十七年”科学小品的局限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小品直接服务于工农业建设,基本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必然地带有这个年代特殊的政治烙印和价值观念。

1.对科学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科普活动虽然搞得轰轰烈烈,科学小品作者们也都干劲十足,但少有人把科学看作是一个知识体系,一种认识和对待世界的方式,更多地则是将科学等同于知识,等同于实用技术。广大群众急切想了解和掌握的是实用性强、见效快的知识,党和政府也只是希望将科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灌输。这种过分强调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功利观念,思想体系中就存有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认识不足的先天缺陷。因此当时的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知识分子以科学来教育工农大众和少年儿童的文化运动,有将科学简单化和理想化的倾向。往往只宣传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自然的正面功能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少科学普及的文章还将科学比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提出“向地球开战”的口号。柳风的《春满人间》与今天人们对地球变暖的担忧大相径庭,文章为人们调节气候使气温升高的前景欢欣鼓舞,预言“相当欧洲和澳洲加在一起那样大的南极大陆也将成为人类的乐园。”今天看来这些认识无疑地显露出对生态环保的幼稚无知和骄傲自大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势下,像谭邦杰的《谈犀牛》就显得难能可贵。文章流露出对犀牛的珍爱之情(这样的情感在那个时代的科学小品中并不多见)。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对政府未能尽力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提出了婉转的批评:“近几年来,对于矿产、石油、森林、水利等勘探不遗余力,但是对于祖国边区、内地所产的珍贵动物,好像还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

2.作品思想性有简单政治化倾向。新中国的科普,不仅仅是科学和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更被看作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治斗争的武器。科学知识的普及,被提到思想改造的范畴,于是作者们常常将自然科学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在政治与科学的平衡中,陆敏的《两个太阳》算是做得最努力的。小品从人们吃饭获取热能谈起,追寻热能的来源,从食物、植物一直追踪到太阳。在讲述了太阳的高温后,文章的结尾作者笔锋一转,对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常常在歌曲中把共产党比作太阳,一点也不错,我们有两个太阳。我们在两个太阳那里获得两种生命的热能:自然的太阳供给我们生存的条件,社会的太阳充实我们生命的意义。”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讲授巧妙地转移到对思想政治的激情教导,作者的政治机智和技巧不可谓不高,但无论从文章的主题内容还是说明风格看,这样的转换还是略显生硬的。

科学小品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而且也配合政治斗争,表达高昂的激情和远大的理想。这样做固然紧跟了社会步伐,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但也容易失去科学自身宝贵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对科学事业长久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科普活动一直没有褪去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社会也没有能够形成孜孜不倦地探究自然的浓厚氛围,科技人员和科普作者也缺少一种独立不羁、大胆怀疑的科学精神,应该说早有源头。建国后十七年的科学小品,在新中国科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20世纪后期中国的科普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敬东.蜜蜂的故事[A].叶永烈.中国科学小品选[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42.

[2]嵇联晋.松江之鲈[J].科学画报,1950,(1).

[3]徐风.无线电传真[J].新观察,1953,(15).

[4]王幼于.也谈科普读物的思想性[J].科普创作,1991,(2).

[5]茅左本.仿生学漫笔[J].科学画报,1965,(12).

[6]柳风.春满人间[N].人民日报,1960-02-10.

[7]谭邦杰.谈犀牛[N].人民日报,1957-02-16.

第5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主阵地,所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入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科技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让学生总结、概括、抽象出物理概念、定理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的抽象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热爱科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2.结合物理学史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选择恰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以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也可以将物理学发展过程与当代科技进步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通过这些物理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蕴藏的奥秘,学习科学家们探究科学的方法以及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3.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很多物理知识也是需要实验验证的。所以,平时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课堂演示实验,不能停留在教师动手实践上,应尽可能让学生上台演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分组实验时,教师可以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实验步骤展开,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书本知识矛盾时,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情况填写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习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意识,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督促学生读些相关的科普读本

科普读本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物理科技读本很多,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选择科普读本,以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3.开展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

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科技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简易收音机、针孔照相机、望远镜、设计楼梯电灯的开关电路等,这些科技制作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识,让学生在科技制作竞赛中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4.定期举办物理科普知识讲座

通过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不仅获得科普知识,同时启发学生用科技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举办科普讲座时,首先要认真选择材料,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素材,比如:军事科学、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以及近几年对人类贡献较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在科普讲座上进行专题交流,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或手抄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等。

(责任编辑易志毅)

第6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普阅读;分析;对策

近几年,在大好的教育形势下,孩子的阅读也可谓是风生水起,声势渐大。但在很多教育专家的演讲中,在各种推荐书目中,在教师的教学中,似乎都很少见科普读物的身影,往往孩子们认为儿童阅读等同于儿童文学阅读的错觉。殊不知,这种阅读现状的背后,折射出来的却不是简单的问题,恰恰是对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最直接佐证。

一、影响学生科普阅读基本情况分析

1.由于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以至于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普阅读环境,个别家长也许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他们把课外阅读等同于文学阅读,或者是语文、数学等主科教辅补充,往往无法意识到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孩子在科普方面的阅读书籍缺乏,造成学生家里没有科普书读等现状。

2.学校的科普藏书相比较其他科目,数量严重缺乏,品种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借阅时间不够充裕,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科普书籍。

3.学生的课外阅读被语文、数学等学科占去了大半时间,能用在科普阅读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生说,只有老师布置了任务的时候他才会进行课外阅读,如果老师没有布置课外科普阅读的任务,就会造成孩子们忽视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更不会去阅读了。

二、科学教师对学生科普阅读指导情况分析

1.教师认识上的片面阻碍着小学生科普阅读的开展。不少老师眼里的科普阅读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班主任认为科普阅读应该是科学教师的任务,干脆把这个阅读任务推得一干二净,而不少的科学老师片面地认为科学知识只在课堂进行。于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更有甚者把它当做唯一的阵地,却忽略了科学素养的提升应该是全方位、总动员的,单靠40分钟课堂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给学生渗透更多的科学知识,针对主题性的教学题目收集到许多相关资料,但就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法,抓住重点内容,开展深入研究,目前并没有一套固定、有效的模式。

3.学校科学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科普知识少得可怜。在推荐、指导学生开展科普阅读上就有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学生没有阅读任务,阅读时间没有保证,导致目前科普阅读很难有效推进。

三、科普阅读的意义

科普读物有它自己的优势,它有效地传递了科学知识,并且以温和而中性的语言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做不到的,而且它的教育内涵和趣味性的结合更是儿童小说、童话无法做不到的。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科学教材里去。因此,阅读科普类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让少儿阅读科普读物,实际上是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世界,接受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科普读物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小学生开展课外科普阅读的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四、现状背后的对策思考

科普读物相对其他种类的儿童读物来说,阅读难度偏大,需要大人的扶助,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士,责任更多,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该了解科普作品,知道向孩子推荐哪些好书,并能引导孩子去阅读。

面对小学生科普阅读缺失的现状,本人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和实践,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积极推荐课外科普读物。在平时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以教学中的内容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将这种阅读的兴趣保持下去,笔者认为在推荐科普读物时,我们要讲究:

(1)推荐的科普读物能给孩子准确、先进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作出取舍。

(2)科普读物要求有丰富的图片进行说明。最好是用漫画和照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

(3)科普读物的语言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科普读物,常常就是因为叙述的语言难理解。推荐的科普读物最好是有着丰富生动的语言介绍,这样,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2.以制作科学手抄报为契机,深入落实学生科普阅读。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科学手抄报,鼓励小学生从身边生活和阅读积累出发,通过各种形式,阅读和收集相关科普知识,仔细观察,深入探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精心设计制作,将他们在科普阅读活动中收集的信息以文字、图片、感悟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孩子科普阅读活动的成果。让孩子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感悟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重要意义,并从中体验科普阅读与创造的乐趣,这样的活动对激发小学生科普阅读、全面推进科普阅读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通过科普剧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科普剧这种快乐的科普形式的确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和欢迎,科普剧活动也将作为一种独特的科普方式向其他学校推广。笔者坚信:以这种方式带动科普阅读,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这支快乐的科普阅读队伍中来。

4.以科普知识竞赛为载体,切实普及小学科普阅读。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科普读物,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以杰出人物为榜样,认识自然科学的无穷奥秘,从小树立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远大志向,从而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常识,以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同时也推动科普阅读进校园、家庭的进程,逐步形成一个共同关注小学生科普阅读的平台。

科普知识竞赛分为书面笔试和现场口试,内容丰富,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的特点,紧贴时事,普及前沿的科学理念,比赛中设置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地雷题、简答题等等,竞赛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人文、地理、物理、化学、天文、历史等等。参赛的同学能够领略无穷的科普阅读乐趣,在比赛过程中犹如沐浴在浩瀚的科普知识海洋之中。

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是具有创新思维的智慧人,而不是那些仅仅会记住课本知识的“好孩子”。阅读科普读物不但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真正达到科学普及、知识形塑和审美教育的目的,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本人真诚希望通过以上几种策略的实施与推进,能够使课外科普阅读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的重视,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广大学校得以顺利地落实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桂兰芬.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S1):21.

[2]黄金梦.培养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37.

[3]李艳荣.新课程理念下的儿童文学阅读建构[J].广西教育,2004(25):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7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百科探秘》栏目是根据央视10套整体改版的要求,于2005年12月初始创办,长度为30分钟,改版后收视率得到迅速提升,影响迅速扩大,插播投放的广告也随之成倍增加。因此,以此栏目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是很有价值的。

关于节目属性

《百科探秘》从形式上说,属于演播室谈话类节目,有一个主持人,有两个嘉宾,通过现场过程叙述、话题探讨或演示的方式进行,题材涉及自然、动物、军事、心理、收藏、医疗、发明、表演等等。但这只是节目的外在形式,节目的本质属性必须从栏目的内在诉求上去探究。其实这个问题从栏目的名称上就已经明确了,《百科探秘》的前两个字首先决定了它选题的多样性,“百科”可以是各个门类的话题;后两个字不仅意味着需要有秘密可探,“探秘”更强调的是破解秘密的过程,而所谓科学的思想方法,即探索、假说、推理、求证等等正是在这个破解秘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也就是说,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科学知识等要素,决定了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科普的过程,这同时也决定了栏目的属性特征。

《百科探秘》这一类的栏目,尽管形式同样是演播室谈话的方式,但就其本质属性来说,仍然是属于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我们称其为谈话型电视科普节目。话题的指向必须是探究事件背后的秘密,是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知识,去认识事物事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同样是奇异事件,而《百科探秘》则必然是探究这个事件背后的真谛和怎样科学地认识它的现在和预测它的未来。比如关于新疆喀纳斯“湖怪”的传闻,《百科探秘》也在相同时期制作了一期《追踪喀纳斯湖怪》的节目,节目中让数次追踪考察这个“湖怪”的一个学者担任嘉宾甲,通过他来讲述和介绍他的考察过程,他所看到的“湖怪”线索,以及他对“湖怪”的见解和分析。节目同时还聘请了一个国内专门研究水生动物的专家作为嘉宾乙,请他以水生动物学科的角度,对嘉宾甲的描述进行分析,如从喀纳斯湖的容积,生态链关系,以及大型水生动物的生态习性等等。尽管节目中的谈话过程中不乏新闻与故事的因素,但节目的探讨指向始终是破解事件背后的秘密,主体内容则是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这一有待进一步证实的现象。观众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许多与水生动物相关的知识,而且也知道了再遇到类似事件,应该怎样去想和怎样去做,而这一效果正是谈话型电视科普节目的属性所决定的。

关于“科学”与“谈话”

科学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是冷冰冰的试验和逻辑推理,是不容易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话题。因此以前就有过科学不好通过电视来表现的结论,电视节目也就最好远离科学类的话题。其实,科学自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可以让大众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人类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大师们怎样在为人类揭示自然、揭示宇宙和人类自身而工作的过程,可以让大众通过电视学到很多科学的方法,教人们去认识世界,避免上当等等。透过虚假的表象,去探究事物背后的真谛,往往就是科普类电视节目长久的魅力所在。

这些节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纪录片或专题片的形式,去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试验去还原一些表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可是谈话呢,往往是嘉宾在演播室里的聊天,往往是通过观众对某个话题或观点的共鸣来吸引观众。因此把科学话题作为谈话类节目的主题,绝对是以前没有过的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怎样做好,就只能靠栏目的摸索。

既然科学是一个过程,展示和传播人类对自然或真理追求的过程就是科普类节目的重要目标,因此,通过选择谈话的嘉宾,作为科学探索过程的实际参与者或者亲历者,这样就可以把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谈话的主要内容。这样,谈话的话题就有了更多的真实性、故事性,也就容易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百科探秘》栏目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样是可以实现吸引观众收视的效果的。比如《蛇影捕捉者》,就是请来一辈子痴心于捕蛇、养蛇、研究蛇的“蛇博士”陈远辉做客演播室,讲述他捕蛇、养蛇、研究蛇的经历和过程,一个新蛇种的诞生,科学味道很足,但是节目收视效果很好。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百科探秘》栏目中还有很多,比较有典型意义的还有《百科探秘》栏目2006年11月播出的《中国矿业2006》系列中的一集《战略之“钼”》,本来是介绍稀有金属钼矿的比较专业的内容,可以经过该系列节目编导的巧妙构思,从钼金属在国际上价格暴涨的背景出发,介绍这种金属的战略价值,吸引了观众,从这种稀有金属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拉近观众,从而创造出了超过栏目平均收视率一倍以上的收视率。

坚持科普的宣传,决不意味着类似十年前的那种板着面孔做节目,变 “我告诉你”知识为“我吸引你来看”,这就意味着要放下架子,要按照符合观众收视习惯的方式去做节目,特别是像《百科探秘》这样的以传播正确的科学内涵的栏目来说,要选取更多的能够开阔观众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提高科学素养、增加必要的科学知识的选题,通过巧妙的结构和故事,吸引观众想看、爱看、喜欢看。这样做,就能把冷冰冰的科学和知识,变成百姓可以接受,而且乐于接受的话题,把科普的话题与观众的收视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统一,也就是“双赢”。

关于谈话与主持人

谈话类节目的成败,往往与主持人的风格和素质、个人魅力直接相关。

《百科探秘》这类大型科普性谈话节目既不可能单纯靠真情打动人,也不可能总是围绕着热点事件去吸引观众的眼球,它更多地是要通过展示和张扬科学自身的魅力,籍此提高观众的科学素养,实现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和职能,也借助科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和打动观众。这就决定了这类谈话型节目对主持人的独特要求:

首先是科学素养的要求。如果主持人不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的话,就无法把握谈话的基本走向,很难想象,一张嘴就是科盲的主持人会在谈话现场闹出多少无知和荒诞的笑话。如果说仅仅因为科学的无知,在与专家的沟通中有一定的障碍,往往问出很荒唐和肤浅的问题还可以容忍的话,而由于科盲导致无法把握科学的内涵,把迷信和假象当作真理去导引就会犯出更严重的导向错误。所以科普谈话类节目对主持人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是语言风格的要求。科普类谈话节目,往往会遇到大量的专业概念、术语等等,在这个时候,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定要求是平实浅显的,是通俗易懂的,能够将艰深的科学概念和术语转化成观众听得懂的语言;同时,还要求主持人善于运用比喻,能够把科学的原理用最常见、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事例去解释,帮助观众理解节目当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和知识。

第三是谈话逻辑线的把握能力。社会类谈话节目,需要主持人更多地倾听,注意调节谈话现场的情绪和节奏,设法引导嘉宾谈出最真情的那一段来打动观众,通过共鸣来吸引观众;可是科普类谈话节目,需要层层递进地探讨事物或事件背后的原理或真相,所以对主持人思维的条理和科学逻辑要求更高,旁枝末节的故事很容易让话题走偏,情节和故事是吸引人的主要形式,但也容易让节目失去内在的科学真谛的“魂”。所以这也是科普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特殊之处。

关于制作特点

如果说节目属性和导向问题属于节目的方向性问题,那么节目的制作则属于技巧的问题,但却实实在在地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那么在收视率决定栏目生死的大前提下,节目的制作就同样具有了关系到栏目命运的重要程度。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有如下的规律值得探索和研究。

一是选题的新闻事件性或与大众的密切相关性。特别是那些百姓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在新闻发生之后不久,栏目如果能及时播出有关的节目,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也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收视率。2005年陕西出现了野蜂蜇人致死的事件,栏目随后做了“遭遇杀人峰”的节目,为观众解开了到底蜜蜂分多少种,哪些蜂最具有攻击性,人们遇到这些蜂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到伤害等等。应该说,这样的节目是最受欢迎的一类节目,从观众的现实疑问入手,用新闻事件作引子,同时还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其他与观众贴近性很好,同时又能真正探秘现象背后的真谛的节目也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比如“圈套里的玄机”、“蒙眼辨物的真相”等等。

二是谈话主题的单一性。电视由于开放式的收看环境,观众很难仔细探究过于复杂的内容结构和道理,一旦观众对节目内容感到复杂不好理解的时候,往往就会转换频道,失去看节目的耐心,节目的收视率就不会好。所以节目的主题越单一越好,必要时还要有一定的重复,让后进来的观众,特别是那些没有看到节目开头的观众仍然能够理解节目,吸引观众收看。

三是内容结构的悬念性。谈话型电视科普节目,虽然从节目的形态上看,属于谈话节目,但本质属性仍然是科普性质的节目,而科学总是严肃的,带有相当的知识性,因此如果以传播知识为主,难免会让观众感到枯燥或者费解。因此既然这类节目不可能像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那样,通过观点的碰撞、主持人的语言睿智来吸引打动观众,就必须靠节目内在的知识来吸引观众,所以必须有一个吸引观众来看的理由,需要有牵引观众跟着节目持续收看的制作技巧。这个技巧就是节目结构的悬念性。通过悬念的合理运用,往往可以很好地满足观众探究背后秘密的好奇心,也正符合《百科探秘》这样的节目的定位。

第8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普电视片;画面构图;虚拟技术;计算机动画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45-02

科技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本,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发展的两翼。在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时强调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推动作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是地方电视台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拟就科普电视片制作应予侧重的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认识。

和其他电视片相比,科普片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的科学性。科普电视片传播的是科学知识或科学技术,观众收看后或丰富其知识视野,或学到有关技能,从而使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因此,科普片不能有夸张、虚假成分,必须科学真实;二是结构的紧凑性。科普节目不像文艺节目,依次看这个节目与那个节目可以没有关联。科普电视节目往往是一期播一个专题,重点宣讲某一方面的问题,因此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紧凑性。要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有始有终;三是表现困难性。科普电视节目大都设及理学、工学、生物学、农学等有关科学知识,许多内容具有隐蔽性、抽象性,表达比较困难;四是知娱统一性。科普片的受众是社会群体,收看节目的人有的有确定的目标或爱好,但也有一些是随机的,节目好就多看一会,不好就换台。这就要求科普节目必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才能吸引观众,增加收视率;五是贴近生活性。科普片作为面向大众的节目,不宜高深和孤陋。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因此,科普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大众,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针对科普电视片的上述特点,制作科普电视片应侧重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增强拍摄画面的构图效果

由于科普电视片的主要功能是向人们介绍科学常识或方法,没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剧情感,因此,其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摄影效果的好坏。因此,增强拍摄画面的构图效果是科普片摄影的重中之重。科普电视片的拍摄怎样增强构图效果,根据本人的体会,应主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动静结合。构图时对于画面造型中的静态元素以及变化明显的动态元素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尽量在运动中进行构图,力求将动与静的情景构造出最完美的搭配。静则有静谧安详的情感,动则具备灵动飘逸的变化,达到动与静的和谐统一。在拍摄时,要充分运用推、拉、摇、移的摄影技法,力求使拍摄画面达到平、准、稳、匀的效果。比如在拍摄海洋养殖的画面时,要将海水的波动与平静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诸如飞翔的海燕、静止的礁石等穿来,构成一种水天一体、生机勃勃、动静和谐的美丽景观。

二是注意选准拍摄的角度。拍摄角度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画面的质感。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常用的有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背面拍摄等不同角度。上述几种角度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又可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在拍摄科普片时,一般要一组镜头只拍摄一种景物,这一组镜头可选用不同的角度。这样从不同拍摄角度拍摄出来的景物,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该景物的概貌与结构,增强观众对此景物的认识和理解,使观众愿意继续观看。

三要注意突出主体。与纸质书刊、图片相比,科普电视片的不足之处在于电视摄影的图象是一过即逝的,不能停留。不象报刊和图片,可以反复推敲。因此,电视摄影在处理画面时,一定要做到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突出主体,是科普片摄影构图的一个基本原则。应尽量做到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里,能看清一纵即逝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突出主体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电视摄影较适用于直接突出主体。即利用摄影中的推、拉、摇、移等方法,直接显示主体内容。不要大而全,更不能喧e夺主。

二、适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在科普片制作中,有大量抽象的、细微的难以用真实物体或场景表现的内容。比如化学中的高分子、生物学中的DNA、物理学中的磁场等。虚拟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科普片制作中,运用虚拟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作品的逼真性、观赏性和教育功能。例如:

1.虚拟情境。虚拟情境主要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的三维数字模型,通过使用建立及编辑的工具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并在环境中建立所需的物体。然后利用建模软件控制合适的贴图、灯光、模型等参数,给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贴画、加光影和润色,使其更具真实感。例如,制作有关心脏保健知识的科普片,可以构建虚拟的人体心脏及心血管网络模型,动态反应心脏的工作原理,心血管狭窄、心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理形态。这样,可使观众直观清晰地了解心血管结构及致病原因,掌握心血管保健的相关知识,收到科普片预期的效果。

2.虚拟对象。虚拟对象就是利用虚拟技术创建出虚拟的物体,通过虚拟物体的剖析或动作表演来表达相关的内容。虚拟物体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微生物或抽象概念。例如,制作介绍建筑常用起重机的科普片,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体拍摄,介绍起重机的型号、性能及操作方法。但是,一方面要想拍摄型号尽可能全的实体,必然是费力费时;另一方面,起重机的一些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隐性、抽象元素往往也不易拍摄。而利用虚拟技术构建虚拟对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物件库模块调出各种起重机的零部件的型号、尺寸等数据,再调出方法库模块,从中选取起重机的设计步骤、设计准则等信息,构建出常用的虚拟起重机模型。利用这些虚拟模型,不仅可以观摩、欣赏,还可以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操作,检验其相关性能。在超出载荷阈值或其他原因导致损坏时,还可拆开部件或切开断面检查。这些都是实体拍摄所难以做到的,这样制作的电视片比实体拍摄可产生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功能。

3.虚拟光效。在电视片制作中光具有须臾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光效,可以突出主体、渲染场景、烘托氛围,还可以增强观众的想象力。这些光效有的可由物理灯光产生,但物理光效不仅代价大,而且往往也达不到艺术要求。虚拟光效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制作利用银杏叶提取银杏黄酮的科普片,由于不同颜色的银杏叶其含黄酮量有很大的差异,拍摄时需显示出颜色差异明显的银杏叶。如果利用自然光、物理光实体拍摄,这不仅要从初夏拍到初冬,费时费力,效果也不理想。但若使用虚拟光进行色谱调配,则可以调配出色彩鲜明的、能反应不同时间段的嫩绿色、薄荷绿、草坪色、金黄色等不同颜色,使观众容易对应识别,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计算机动画的优势

由于科普片涉及众多的科学原理、科学技术、宏观和微观现象,所以,相比文艺片、新闻片等其他电视片而言,其拍摄、制作的难度更大。计算机动画的问世,为克服这些难点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在科普片的制作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动画的优势,利用动画解决传统拍摄解决不好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1.利用动画技术,阐述科学原理

科普片中的许多科学原理是抽象的、奥秘的,传统拍摄方法难以表达,因而观众也就难以理解。利用计算机动画则可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例如,“生物电”是一种普遍现象。航天飞行员在失重情况下行动是十分困难的。为克服这一困难,科学家利用生物电制造出飞机肌伺服控制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失重情况下的行动问题。其中,“生物电”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利用普通拍摄手段很难表达清楚。而通过制作二维动画,则可以直观形象地将控制系统的生物电原理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使普通观众也能理解这一深奥的科学原理。

2.增强科普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科普片主要介绍的是知识和技术,因而显得刻板、枯燥。利用计算机动画则可大大改善这一状况,提高科普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例如,拍摄、制作“生态养猪”的科普片,养殖的方法、过程适宜在养殖场现场拍摄。但反映在这种养殖状态下猪的活动规律及生长变化状态,现场拍摄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动画“二师兄”,则可结合科普内容展示出各种栩栩如生、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使观众忍俊不已,极大地提高了科普片的趣味性,达到高超的艺术效果。

3.形象地揭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利用传统拍摄手段,对诸如宇宙空间、海底世界等宏观世界和粒子、病毒等微观世界往往力不从心。而利用计算机动画,则为宏观压缩和微观放大提供了有力工具,使观众能了解到更多的未知世界的科学奥秘。例如,制作有关禽流感鞑ビ朐し赖目破掌,利用计算机动画,可以化隐为显,化小为大,生动形象地揭示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和致病原理,使观众了解阻断禽流感传播途径的方法,收到良好的宣教效果。

4.再现历史场景

由于历史情景已经消失,传统实景拍摄方法无法还原历史。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出计算机动画,则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实现跨时代的历史穿越。例如,制作科普片“印刷术的发展”,要展示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则实体拍摄无能为力。而利用计算机动画,则可清晰有序地展示出制版、雕刻、刷墨、印制等各环节。使观众如临其境,领略古代印刷术的真谛,感受中华文明的远大博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普片乃至所有电视片的制作方法日新月异,远非本文谈论的内容所能概及。本文的几点认识,仅为引玉之砖,盼与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曹华强.电视专题片制作[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第9篇: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范文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