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

第1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究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和人民的血脉精神所在。在当下,紧随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趋势加剧,各国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国内传统文化受到诸多冲击,建立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体系势在必行,尤其是高校相关美术教育中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大势所趋。

一、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高校美术教育间的关联之处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它与人们生活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了民俗活动、表演艺术,还囊括了传统技能以及一些民间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一些口头性以及活态性传承特征,但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凭借内心领悟以及言传身教得到传承与发扬,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与活化石是毋庸置疑的。

2.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关联所在。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需要立足于民间艺术研究,高校美术教育充当着发展与研究民间艺术的中坚作用。早在2000年初,国内诸多高校就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了不少研讨会,也是从那时起逐渐拉开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序幕,全国各地区也纷纷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进一步探究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来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局面,并且使之可以更有效地、广泛地融入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之中。

3.高校美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突出要义。在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洪流中得到足够重视和运用。在社会经济制度与时代变迁的过程中,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所破坏、遗忘。而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中深化传承与保护、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于国于民,都是福祉。客观上来说,中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很多都蕴含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长河中我国区域性的历史文明,由此,保护与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这也是历史赋予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时代使命。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关键部分,高校理应承担对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实践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也反映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它承载着民族文化与历史,更蕴含了丰富的工艺技能、审美情趣以及伦理道德、文化知识,十分有益于高校美术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品位。

二、探究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优势与作用

1.高校的优势所在。高校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显示出得天独厚优势之处,具体来说囊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高校自身来说,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其自身特点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条件、能力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关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身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是开展专业教学的较高阶段的场所,对受教育者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高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创新与传承的关键场所,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文化瑰宝在高校这里逐渐整合、积累,进一步形成了多元化文化系统,提供给高校内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继承与创新的机会。当前高等教育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年轻人的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状态的未来。强化这些人群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可,更好地唤醒对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责任心与自觉性,带有相当的重要性。特别是依据相关调查的显示来看,很多文化精英从五湖四海积聚在高校内,身为文化工作者,这些人具有十分自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意识,同时肩负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职责,依托高校资源的他们毫无疑问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最佳人选。

2.高校美术教育作用效力的发挥。高校美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十分重要。首先,高校美术教育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最主要的传承和创新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成不变,其实它更是一种以活态形式呈现的文化遗产,特别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可传承性,展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人为因素。无论是从实践上看还是在历史角度上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通过口头相传,更是作为世世代代所谨遵的形式存在,甚至是作为小家族产业的形式一直存在着。同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时还留有不少家族方面禁忌,诸多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在民间,又深受各方面因素的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情况十分严峻。由此,高校美术教育可以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还可以将其自身作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场所。

三、关于高校美术教育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所在

1.记录、考察以及研究是第一要义。高校美术教育能够在艺术角度上记录考察以及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艺术价值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若想要获得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需要兼具敏锐的艺术感觉以及洞察力,进而深入调查和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帮助挖掘、整理出更具实际价值、实际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将人为口述以及文字记载的内容囊括在记录过程之中,还要兼顾其中的工艺、绘画以及美术等诸类各异的记录方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是属于艺术范畴的问题,一些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人士必须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而高校美术教育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强化继承与创新人才的输出。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可作为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技术技能和知识上的传承、创新就离不开人本位的创造能力和主体意识,在面临现代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窘境时,在高校美术教育环节上可以增强对于继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输出。第一,将一些民间艺人请到高校美术学堂,可以更直接地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更有益于提升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美术修养、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营造出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氛围,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继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流传,不会消亡。在聘请相关民间艺人进高校美术课堂进行辅导的过程中,传统的讲座形式也是重要的方式,继而建立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以及专业院系,可以在学校内专门招收部分条件合适的学生进行系统化教授。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功底,适时培养这些学生可以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3.艺术创新注入新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渐渐棘手,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能单单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特性,那样势必导致其丧失生命力,继而演变为缺乏生命力的文化枯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活力。特别是运用艺术与美术创作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带动其更好地结合时下流行趋势,与此同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O引导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相关艺术创新,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紧密结合,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增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的光彩,最后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郑以墨,王阳. 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8).

[2]魏玮.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06).

第2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旅游开发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与发展,这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随着世界、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给遗产地带来的知名度的提高和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好奇与探究是必然的,无形中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集中在偏远地区和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民族成分构成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率先确立了“文化立省”大战略,旅游业作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并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省还设计了多条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二月街”民族节、苗族“赶花节”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生存环境恶化,开发工作困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第一,是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等认识不清,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够;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第三,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开发模式单一,缺少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馆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3.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得较好的地方一般都位于西部地区或偏远的民族地区,而“老、少、边、穷”一直是用来特指这些地区的同义语。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行开发,则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旅游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导致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开发力度,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未开发利用。多数地方没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不能正面主导、参与这项工作。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开发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只有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措施,文化遗产才会活生生的传承下去,才不会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消失。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越发达,当地居民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是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就越重视,自然也就会自愿和竭力地加以保护。事实上,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提高的。如果这种源于经济原因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能够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联系,则这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二)旅游开发可以为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地方与传统文化,进一步惠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如过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靠国家或地方政府十分有限的财政拨款,旱涝不保,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将参观游览的门票等旅游收入,全部或部分地用于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得保护工作有了更充足的资金。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民族文化因它在旅游市场上占据的优势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这些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内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体的旅游者在民族旅游中获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的认知和再认识,总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

[2]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地理.2003,(1).

[3]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05,(6).

第3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陕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的指明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相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其中就包括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陕西省于2006年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并对特有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进行收录。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加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一、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现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体育价值观的展现,是构建体育多元化的前提,是研究体育文化的基础。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着人们的体育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在人群中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活动选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想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保护与发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及实施保护措施的政策影响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响应并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安塞腰鼓从20世纪40年代便已登上舞台,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安塞腰鼓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革命圣地延安传递仪式等众多表演,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中国一绝”。腰鼓所表现的观赏性与艺术被世人所青睐,腰鼓表演也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进行表演和传授。腰鼓已经从最初的风俗习惯慢慢被开发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产业。是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二、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一)文化生态保护路径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借助于肢体行动展示出来的,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需要语言和行为被呈现和传承,充分展现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征。在现代社会更应发挥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提高民传体育的普及与传承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一直受到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具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本民族的体育传统文化日益被忽略冷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注意多种传承途径的科学吸收,在保持其应有的文化本真的同时发展与推广。

(二)集群式保护路径

随着现代文化冲击趋势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重大困境,因此,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5年6月,文化部统一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认定和抢救了一批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省市县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陕西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编收录,保护政策与机制不断完善。只有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每一类项目的传承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现代文化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延续。在保持其本真的基础上丰富其内涵。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路线。

(三)特定场合

在历史长河中,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是在具有传统体育活动经验的长者的指导下逐步学习和掌握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各种喜庆节日中展现给人们,并得到认可,人们开始学习、研究、并对其创新使其得以传承下来。现在社会中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在喜庆节日中展现给人们外,更多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政府主导,以地区特色节庆活动为表现形式,体育节庆活动是以地区特色形式表现,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体育主题的特色优势和地方资源,提高未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空间,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传统体育的认识与普及,又能促进人群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区域性文化特点,每一个区域又有地方保护政策的保留体育传统项目,但是随着外来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被现代化的产物所代替,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则是展现各民族传统体育的舞台。在全国民族运动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既是对某一传统体育的一种宣传又是一种肯定。民族运动会是一种区域性的体育活动的展现,不仅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是促进各民族之间和谐团结以及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平台。而正是通过这种平台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民族传统体育,使传统体育得到充实与发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使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健身俱乐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一种产物,是社会人身体锻炼的重要场所,充分合理利用健身俱乐部也是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种渠道。

(四)教育保护路径

家庭教育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家庭中的长者对下一代往往扮演的是启蒙教师的角色。如果在家庭生活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浓烈的学习气氛,那么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对年轻的一代必然有极强的影响作用。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极为厚重,其社会特征也极为鲜明的,陕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为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生活理念和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在巨大的文化发展中受到冲击甚至生存灾难。学校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学校能规划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并能系统、合理的安排文体活动。体育教学相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其稳定性和规范性较强。使一些优选的项目在发源地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使其特色文化延伸到学校的课间,让学校体育活动具有地域性,这无疑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民族活动的表现形式,是追溯历史的文化展现。其项目复杂性与多样性集于一身,所以发展与接受程度受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许多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停滞或失传,只能借助博物馆或文献资料记载,无法在现代社会中普及和传承。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推广,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不失原有的民族特点的前提下得到完善与认可,并得到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关注,极大的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对带动地方经济、促进文化的同步发展,增加了人人交流与社会交流,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谐统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政治与经济带动相结合,通过各种传媒,在全社会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体育多样化发展趋势。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

[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EB/OL].http:///feiwuzhi/.

[3] 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

[4] 张金桥.陕西省体育旅游业开发及相关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第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其中,部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是艰巨的,尤其是濒危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重要的非遗资源市场利用方式,通过提升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效益,能够减轻政府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压力。国内非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存在开发方式不当的问题。对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认识不同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创新型模式,有助于指导实践。

开发模式评述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日益凸显,许多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的范畴,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意大利傀儡戏木偶等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产品①,由此开始对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旅游市场对于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初具规模,总结现今市场的开发模式,主要有舞台表演②、博物馆模式③④、主题公园⑤、旅游综合街区、旅游商品开发⑥、节事旅游、体验旅游七种模式(见表1)。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加深对开发模式的认识有助于在市场应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吸引力。

开发模式策略优化

舞台表演开发策略。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影响力,是地方传统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地方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环境。舞台表演应该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形成互补效果,比如舞台表演和自然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以达到自然观光和文化体验的融合,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内容。舞台表演和其他文化旅游模式的融合,无论是主题园区、旅游综合街区还是文化旅游线路都可以加入舞台表演的内容,形成“观、听、尝、触”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文化体验的深度。

舞台化呈现不能够损害文化内涵,非遗的原型应该得到“记忆性”保存。演艺类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的最大质疑和诟病的是关于其舞台化过程中的原真性问题,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渐渐呈现出变异了的文化遗产会使遗产的文化内涵受到损害。进行资源筛选是进行舞台开发的前提。第一,具有宗教、祭祀、信仰仪式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舞台化开发;第二,节庆仪式性质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慎重开发;第三,群众参与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作为舞台表演重点开发内容。对非遗的原型应该进行明确的完整的“记忆性”保存,做好文化遗产在地方的文化土壤的保护,以博物馆、影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忆保存。舞台表演作为商业化形式,其本质就是要进行艺术性和舞台化的呈现,所以内容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更高的审美水准。

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提高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博物馆展示以固态的静物展示为主,适于手工艺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为重要特点,静态展示并不能够充分展示出非遗的吸引力。应该打破静态展示的陈规,以现场展示、过程展示、前馆后厂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看到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苏州制扇厂就是采取前馆后厂的方式,展馆内有女工进行扇子的拉花等工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个性化、主题化的小型博物馆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游客体验的角度讲,博物馆并非越大越好,精巧而个性化的小微博物馆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小型博物馆可以布局于社区或村落中,布局的局限性小,空间利用性强。与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古村落旅游等线路的结合十分自由。其次,小型博物馆可承担多种文化传播的功能。

主题公园开发策略。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公园而言,由于具有文化移植和文化加工的痕迹,所以不真实是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问题。鉴于主题公园的性质,在开发过程中想要营造原汁原味的文化环境难以达到效果。打破仿造文化场景的思路,开发基于地方文化又富有现代创造力和创新性的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可以为文化类主题公园开辟新的道路。通过非遗和现代创意的结合,不存在文化失真的问题,因为本身就是利用创意对文化再加工的成果,不会影响游客体验。除此之外,可以使主题公园的功能多元化,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孵化地。

旅游综合街区开发策略。旅游综合街区既能吸引旅游者又具有城市商业街区的性质,可以聚集多种性质的旅游吸引物于一身,包括古建筑、博物馆、旅游购物、商业表演、特色餐饮等,是复合型旅游体验目的地。典型的旅游综合街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平江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旅游街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大多只是手工艺商品销售和当地表演类文化遗产的小剧场商演,利用方式单一,产品衍生性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比如手工艺旅游开发忽视了制作过程展示这一有观赏性的展示内容,游客对手工艺知识不能满足游客对于手工艺制作过程的探求欲望。

从制作过程展示、技艺技法学习、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手工艺类非遗。旅游街区开发应该鼓励手工艺商品店铺进行过程展示、专业鉴赏讲解和游客体验制作过程等活动,鼓励“前店后厂”的模式,向游客展示手工艺人的制作场景,增加游览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文化宣传―现场展示―专业解说―亲身体验―互动交流―旅游购物”链条化的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模式。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是旅游真正承担起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播职责的表现。

旅游商品开发策略。采取“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打造专业品牌。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传统手工艺商品属于高端奢侈商品,超出了普通游客能够消费范围,属于小众化商品。而较为普及的旅游商品则存在质量低劣、仿造、非本土化等问题,不受游客欢迎。旅游商品市场需要通过批量化生产,实现从小众商品向大众化的中端旅游商品的转变,通过品牌化经营达到造型和工艺水准的保证。“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崛起,由手艺人提供技艺技法,由设计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商品设计,由运营商进行商品生产和品牌运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改变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过程中“唯购物化”的现状,避免形成商业化过重的氛围,增强公益性文化宣传内容。商业化气氛过重使游客产生负面的旅游体验,应增加公益性的展示与文化宣传内容,以加深游客对非遗的理解。虽然游客对于获取非遗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支付费用的意愿很低。所以手工艺品知识宣讲应该作为公益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宜作为旅游经济的来源。

节事旅游开发策略。让游客成为节事活动的主角。参与性强是节事旅游的特点,如何调动起游客的积极性去投入到节事气氛当中往往是节事设计的最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西塘汉服节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演员。特色的汉服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气氛,换上汉服的游客越来越融入到仿古的氛围当中,加深了体验的深度。其次,通过多种非遗活动的组合式、场景式展示,构建“真实的舞台”。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舞台构建是所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造与活动设计的方向。就主题型的节庆活动而言,新奇的、另类的、怪诞的活动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生活化、文化性强、有熟悉感又新颖的活动设计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兼具文化性和生活化的节事舞台是节事旅游的发展方向。

体验活动开发策略。体验式开发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大趋势,将体验活动融入到其他旅游开发模式中去。在越来越追求旅游深度和旅游体验水准的趋势下,旅游体验活动是受到游客欢迎的方式,比如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亲子手工制作等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验活动是培养遗产旅游者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专门化游客。专门化游客是以往旅游活动中被忽视的群体,但是有着对文化遗产最浓厚的兴趣,最容易转变成为严格的遗产旅游者。专门化游客包括特别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修学旅游、科研工作者等。专门化游客虽然属于小众游客,但是通过技艺学习课程、爱好者沙龙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创新型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城市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在具有文化原真性和生活功能的开敞式区域,以文化体验为目的,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组织方式。其特点在于:开敞式的空间,没有景区范围的明确界限;地方居民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旅游过程中有地方生活方式的真实呈现;居民生活空间和游客的旅游空间在这一区域交汇。

在生活化的社区融入非遗旅游,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生活风貌真实呈现,是体验式旅游的创新发展。第一,社区旅游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让游客置身于真实的地方生活风貌中,比如北京胡同、成都的巷子,能够看到地方居民的生活风貌,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非遗的展示拥有了天然的原生态展示场景,让游客感到生动、生活化和亲切感。第二,社区旅游可吸纳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休闲文化、时尚文化、民族文化、创意文化都能够在社区旅游中有所体现,而非遗的引入可以和这些旅游吸引物相结合,衍生出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第三,社区旅游是深入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组织方式,可进行的展示活动和体验活动比较丰富,符合非遗旅游的展示要求。如北京的杨梅竹斜街已经形成了街区戏剧、家庭博物馆、地方文化故事、手工艺人交流沙龙等社区旅游参与活动,以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游客与地方文化深入接触,这是未来非遗旅游的趋势。

选择有文化底蕴的片区,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实惠型的创作与展示场所,将非遗艺人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化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非遗艺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很多艺人的生存状况和经济收入不容乐观,高昂的房租会阻碍这些手艺人的入驻,这是旅游吸引力的流失。吸引非遗艺人进驻社区必须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生活和创作场所,同时对创作空间进行设计,保障可观赏性和实用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②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旅游科学》,2007年第4期。

④陈炜,唐景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前沿》, 2010年第15期。

⑤张春梅,袁建林,易兰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

第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以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弱化了文化的边界,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多样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的定义及其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长期以来用于行政性、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和学界探讨中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同义。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样表述多样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当芭比娃娃成为全世界小女孩梦寐以求的玩具时,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纸人玩偶开始渐渐“失宠”;当好莱坞的大片、NBA的球星红透亚洲时,这些国家的部分传统剧种、民间体育却面临濒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从经济向各个领域扩展,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保护而破败,民间艺术由于资金缺乏、保护不力而后继乏人。

新加坡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部长吕德耀说,在如今的开放社会中,文化发展却面临着消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进口大片这些渠道,西方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不丹内政与文化事务大臣明朱尔·多尔吉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上表示:“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好我们的身份,而保护好我们身份的唯一办法就是存续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战中,人类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无情地破坏和残酷地摧残。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普遍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1954年联合国专门就“战争状态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通过了一个国际性的海牙公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逐渐接纳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的国际公约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为了复兴各国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世界各国政府以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官方承认、法律保护、减免税收或提供补助等,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给予激励,并且政府还将通过各种节日或电视宣传活动来强化保护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03个国家作出的调查,大多数国家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中。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害、破坏和不断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亚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威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并且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陷入商业化的误区。如何有效保护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面临许多挑战。

三峡大学的陈廷亮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张磊就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濒危状况及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十分严峻。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锐减和因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与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因素而导致的保护机制的脆弱,都在加速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与消亡。他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其濒危和消失的速度是十分惊人。民族语言的濒危使湘西少数民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绝迹;传承人的不断减少和老龄化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工业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速消解;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存在着断层;“重申轻保”、“保护性破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则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民族音乐的出路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器乐还是民族声乐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民族音乐要坚持民族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音乐不但要和国际接轨还要和民族传统接轨。

针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坚持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中央民族大学的石亚洲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建议: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土家族地区整体联动协调机制。从土家族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建立四省市及州县联动协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多层次保护机制,即政府、立法、利用、科技、分类、民间、区域保护;积极鼓励民间参与。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根本属性,是各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也是世界各民族应该得到尊重的社会观、和平观和发展观。正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是以后的研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第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学教育 课程设置 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是一个教育、文化的中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各地教育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而几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深化,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普及,而从小对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势在必行。因此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非物文化教育。这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使命,是教育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重大优势所在。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因此,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让学生理解“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校园传承关键在于学生,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及传承人。

校园传承能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在学校中进行发展性传承,就是在保护其基因和文化生态的同时,树立发展性思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各种方式,用理解的方式来教学,探索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传承模式,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通过学校的课堂行为让更多的人感知、熟悉、传习非遗文化;通过在学校的交流、展示及传承,培育传承机制,培养后继传人;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以此为契机,对于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并将文化在校园内不断的传承,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传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关于非物质的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中国非物质文化普查手册》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1

[3]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2006.10

[4]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第7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开发;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当前,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一)地方高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地方上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文化遗产又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表现为固化、凝定的物质文化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表述为“活态文化遗产”,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活态流变性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资源,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戏曲与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设计、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古建筑等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许多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有待保护和开发研究。有些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已经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因此,对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而言,具有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和条件。

2.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有待推进

虽然地方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大都沿袭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材,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和单一,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课程设置单一化,全国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相差不多,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和自由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总之,校本课程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挑战。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办学模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指导理念、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对艺术学科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艺术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化沉淀的结果,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形成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方高校的艺术学院必须准确定位,加快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自身特色,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各地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各有其独特的表现题材与审美形态,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艺术风格,打破现代教学的趋同性。通过开发一系列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伴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出现的文化标准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文化遗产。发达国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抢占,其大规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也会动摇和破坏我们的价值体系和人文信念。高校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对课程资源的考察、发掘、学习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地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和传承。

3.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校本课程,通过反映特定的地方文化特征、人文知识以及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成就及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人和自然、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拓展了空间,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们的活动领域延伸到广阔的自然与社会,通过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了解学习,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到艺术专业学习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厚实的条件。

第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非遗;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其宣传报道正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有力补充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现代的社会变革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等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巨大传承危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到了十分紧迫的关头,原因有三:

第一,受现代科技的冲击,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不断简化蜕变,以至萎缩或消失,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更没有形成科学的抢救保护体系,导致保护和抢救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第三,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民间民俗老艺人收入低,生活难以维持,有的转行,以至民间民俗艺人出现断层、断代的严峻局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应运而生。要使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抢救和保护,必须以非遗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才能使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形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任何文化资源,必须通过整合、加工、提炼,使其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所以,民间民俗文化抢救保护下来后,想要继续发挥作用,必须经历现代文化产业的转换,即便有阵痛也决不能有丝毫犹豫。只有通过产业化形式再创造,才能使抢救和保护的民间民俗文化生存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一、大众传媒策略

2006年国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被更多的民众了解,关注度日益提高,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对于非遗认知和宣传的热潮。著名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社会遗产传承”的三功能说,他认为“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大众媒介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了留存时间,并扩展了其分布空间。文化与传播两者是互动一体的,所有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传播。文化不进行交流与传播,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其传承本身就具有传播的特性。而文化的传播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一种普遍的认同,因而特别需要大众媒介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交际范围无限扩大和交流方式多样化,非遗也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而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就是对其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量的不断上升和增加,一个属于非遗自身的“媒介语境”已经形成并逐渐完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设施和传播载体,在传承文化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深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网络平台数字化传播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从传播学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从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行为来研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平台,有效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试图探讨虚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三、非遗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既要通过旅游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的层次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更要通过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传播拓宽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都必须认真审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管理。对“非遗”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一是增加民众对“非遗”认知的机会。由于“非遗”自身特性,所知者、所深知者很少。如果只在大众媒体上呼吁对它的保护,而大众却又对其“不甚了解”,那么这种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有益于“非遗”传承。如向云驹所说,当文化遗产的价值经过专门学科和专门家的研究,得到充分揭示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大自然的霜刀雪剑、日晒雨淋、风吹雾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人类新生活、社会新发展中不相适应、淡出历史舞台之际,保护保存这些文化遗产的课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旅游,就有益于保护和传承。各地以民间文化特色形式开发开放旅游市场也一地热过一地。如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品就极具市场潜力。三是丰富文化旅游资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种类很多,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值得高度关注。“非遗”的众多项目,无疑丰富了各地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四是对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进行旅游开发既需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存在形态,也需要考虑遗产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组合状况、遗产地的地理区位、可进入性、遗产的市场吸引力等开发条件,更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分析遗产-资源-产品的适宜性转化,分析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和遗产的承载力,慎对“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商品化和市场化。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旅游业与非遗文化产业融合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3期

[2]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第9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利用;合理开发;经济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界认为应有以下特征:首先,它是一种存活的文化遗产,它与作为历史残留的静止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继续存活。第二,它是一种具有民间性的文化遗产。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生活特征。”[1]200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表演艺术通常包括舞蹈,音乐,话剧,曲艺,杂技,魔术等;社会习俗指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是指民间科学和民间哲学;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手工艺产品实用、美观,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和重要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过程来说,需要形成各方力量才能有效进行保护利用。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属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具有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多方面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造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消失。“目前,在我国所使用的八十多种少数民族和地方语言中,大约有十多种正处于濒危衰退的状态。不仅如此,100多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现在,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发现的湖南滩头年画,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出现的。说起来,这不能不是件悲哀而发人深省的事。”[2]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情况而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是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行政手段认真执法,依靠职能部门及社会团体、专家等力量教育动员当地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还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尚难以满足实际保护工作的需要。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好底蕴深厚、数量众多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是可以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则需要有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以便更加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权利及义务。二是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保护地位得到法律的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不少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正面临着消失、遗忘的危险。加快立法和执法速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保护地位尽早得到法律的肯定,并广泛宣传教育群众共同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重要的屏障和推动的作用。三是可以调动广大民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主体和主人是民间。所以,我们要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重构民族精神的大局出发,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的积极性。”[3]民间如何处置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是看政府如何看待它,在现代社会,政府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民间决定该文化弃留的重要风向标,当政府认可并支持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民间一般都会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而政府的最高认可标准就是以法律、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以条文的形式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于众,进而实现法律与民众保护相结合。

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既要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考虑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和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要考虑到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民众个体的切身利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关系。将这两方面协调起来,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地、完整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非物质文化既要依靠国家和地方的立法保护,更多的是教育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力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合理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政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主体的确定是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败的大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对其加以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但分散的个人能力有限,政府作为民众的代表和社会的管理者,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筹集资金、组织人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应的政府部门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4]主体明确,责任自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全民文化活动,需要政府、传承者、学术界等全社会共同参与,但是由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地位、权利等方面存在差异,政府主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如果认识或措施上出现偏失,将会造成大面积损害。”[5]政府的保护责任主体地位不能代替民众的传承主体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真正依靠的对象还是广大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阻止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方法应当深化,主要在于相对集中收集、整理、保护、传承,促进民众共同利益的发展。相同地域民众有权利享受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舒适与便利。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保护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将之高高挂起而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个性化、民族性、地域性开发利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社会与传承人之间应该需要形成共识: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多手段全方位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促成文化保护及产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局面。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关系。政府要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6]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公众尽快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其自觉利用、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要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公众自发自觉的行为,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掌握在少数技艺精湛的艺人之手,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必须使公众从思想上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亡,需要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绝技、绝活,鼓励他们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是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广泛聘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队伍,特别是生原地为当地的有兴趣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坚持培养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者、研究者、传播者,并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弘扬者以适当经济利益的政策扶持,实现公众自觉地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设计直接取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许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静态的“保护”上,以被保护的对象不致消灭这样一种消极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提高相关民族及社群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活动中来,保护的手段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相关民族和社群要获得实际利益,“旅游活动将带来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活动往往是导致社会多种文化改变的一种力量。”[7]。如今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手段之一,现当代“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盛,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也对民族传统文化构成巨大冲击,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如果缺乏必要法律保障和合理的手段,旅游业将和其他产业一样成为社会的污染者。”[8]强调在保护中开发,结果是既开发不好也保护不了,强调在开发中保护,结果是只开发不保护。在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要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开发利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是:保护是前提,开发是手段,利用是目的。只有科学合理的组合利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能被可持续的利用,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9]为了进一步有效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必须加强地方的立法保护,对地方的民族文化加以整合,用现代的旅游市场交往来促成既基于传统又有所创新发展的文化。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一休化发展趋势激烈竞争的今天,要实现文化软实力变为硬实力,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民众,形成纵向、横向的力量,针对我国不同地域和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科学合理保护、传承,实施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文明,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叶春生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辑[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p6;

[2]赵彦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J].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2005,p8;

[3]毕丹.浅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p4;

[4]丁永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J].广西师范学报,2008,p4;

[5]叶春生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辑[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p6;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p39;

[7]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4;

[8]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