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亚健康概念范文

亚健康概念精选(九篇)

亚健康概念

第1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摘要】 阐述亚健康状态及“未病学”的概念,以及防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体现出防治“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就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 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 80 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

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 2000 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 50% 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4

第2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亚健康;流行病

1亚健康的内涵

1989年,WHO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将“道德健康” 纳入健康概念之中,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现代健康的概念至少包含了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4个层次的健康。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也叫做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第三状态、中间状态、中介状态、亚疾病状态、浅病状态等。它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体处于一种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失衡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

2亚健康表现及危害

目前认为,亚健康状态的范围很广,躯体上、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在长时期难以确诊是哪种疾病者均可以概括其中。综合多数学者的意见,依据WHO提出的健康概念,亚健康状态包括以下范畴:①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代谢紊乱,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②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烦躁、不安、易怒、恐慌、焦虑、抑郁、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③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3亚健康流行现状

3.1国外的流行状况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drom,CFS)是“亚健康”范畴的成员。198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此病,并拟定出相应的诊断标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其中1/8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英国的调查表明,大约20%男性和25%妇女总感到疲劳,其中约1/4可能成为CFS。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另一项对1300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72%的人自称一上班就觉得十分疲劳,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或头疼头晕,而主要原因多是“人际关系紧张”、“晋升太慢”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俄罗斯约有1/4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已失去了500万有劳动力的男性,而且是国内生产总值越增高男性死亡数字越大。

3.2国内的流行状况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15%属于健康,15%属于非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而其中的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如果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十六个省、直辖市辖区内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平均亚健康率是64%,其中北京是75.31%,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经济发达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国内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在不同地域、不同工作和生产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气质特点的人们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表现和发展结局是不尽相同的。发生年龄主要在35-60岁之间。就性别而言,女性发病比男性高。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最容易发生亚健康的依次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和警察。

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而现在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多限于横断面研究,仅能得到亚健康状态的现患率,而不是得到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但国内学者对教师、青少年、大学生、医护人员等特殊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4亚健康研究的展望

亚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自然史与发生率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病因学研究比较薄弱;测量工具有待规范;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统一;缺乏干预措施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相关因素与亚健康的因果关系、亚健康研究与测量工具的规范、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的统一、有效干预措施的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仅有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使亚健康的研究缺乏充足的“有效证据”,从而使亚健康的预防、转归、临床评价等不易得出明确的科学结论。前瞻性的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是亚健康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综合采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量表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系统生物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亚健康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连晓媛,应激与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1)

第3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 治未病;干预;亚健康态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c)-069-02

Intervene sub-health state by the 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QI Ying

(Central Area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Leshan, Sichuan Province, Lesh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ought in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theories, and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raditional prophylactic medicine. Peopl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keeping in good health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exploring sub-health, and intervence subhealth crowd by the 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Those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heory that the center in preventive of important disease anterior shift.

[Key words]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tervene; Sub-health state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1],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以情绪低落、疲劳健忘、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为其主症。笔者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现报道如下:

1 理论基础

1999年WHO提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1],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社会高科技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和学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中医学中虽无亚健康这一名词,但早在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未病”的概念。强调了“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思想正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而言的。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医学干预的切入点将逐渐提前,由当前疾病医学转向预防医学、健康医学。

2 用“整体观念”认识亚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人的健康要求机体自身的形神合一,包括形体、脏腑、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气候饮食、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平衡。这种模式同现代医学目前所提倡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元的医学模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其概念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范畴,而疾病的概念目前仍属于生物医学模式范畴。如果仅仅从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而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人的心理体验,则只能判断“病”与“非病”,不能深刻地理解亚健康。恒动观认为,人体就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恢复、自我建设的动态系统,维持着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阴阳气血逐渐从相对平衡发展为失衡。而亚建康状态即是平衡与失衡之间的过程,它既可以因为平衡的进一步打破而导致疾病,也可以因为平衡得到纠正而恢复建康。对恒动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认清亚健康状态。

3 用“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综合因素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所致[4]。患者自觉头昏、头重、胸闷、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或喜眠、心悸、虚汗、小便清长、腰酸等,以其中几个症状组合出现较为常见。亚健康态往往是人体自我感觉上的异常,无明显的体征,无实验室检查的依据,以现代医学的方法诊断非常困难,即便明确诊断了,也很少有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传统医学中的“未病”,指的是疾病前状态,属于人体阴阳气血相对失衡。其时尚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发展的趋势是疾病,它与亚健康状态有较多的相似之处。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特点是详于症状的分析、治疗,常以症状名来代替诊断,而中医学诊断,很少借助实验室检查,其诊断依据主要来源于“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综合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最终将得出一个“证”的结论,而中医的“证”则是治疗的依据,有“证”就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重视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以期达得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是治疗亚健康态总的治疗原则[5]。所以,对待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药对“治未病”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在多层次、多靶点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这足以显示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调节上的优势[6]。

总之,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中医“治未病”中养生防病的理论来干预亚健康,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相关的理念与实践,从而更进一步地展示中医药促进身心健康和干预亚健康人群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董玉整.“亚健康”初探[J].广州医学院报,1988,26(3):77-78.

[2]尤耀东,曲晓伟,廖婷婷.亚健康态从肝论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9,27(1):30-31.

[3]胡玲,罗晓韵,李贺元.浅谈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J].新中医,2007,36(12):92.

[4]龚海洋.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1-6.

[5]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5-8.

第4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亚健康诱因干预

[作者简介]钟大玉(1957-),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01-02

目前,我国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多。不必讳言,大学生亚健康现象已相当严重,已经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碍,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甚至导致身心疾病时有发生。可见,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往往为大学生和社会所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正常的专业或成才教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和蔓延。否则,专业和成才教育只会落空。文章仅就当前大学生亚健康的几个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

一、对健康标准的理性认识

健康与否,传统观念仅局限于身体,忽略了心理与社会交往。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归纳出健康的含义。首先,健康是指无生理疾病和具有健康的体魄。其次,健康是指心理充满自信和情绪稳定。最后,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行为。总之,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把身心视为统一的整体,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之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直接体现人的健康。

二、亚健康的含义及诱因

1.亚健康的含义。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社会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良好的状态是这三者的完美状态。人的身心分为健康(第一状态)、疾病(第二状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即第三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处理得好会向健康转化,否则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人的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三种状态,我们可以概括出亚健康的确切含义:亚健康是指机体无明显疾病却活力下降,适应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之间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一种中间状态。各类人群亚健康的显著特征有所不同,就大学生而言,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大多呈现三种状态:其一,心理水平退化;其二,体质明显下降;其三,社会交往封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的和患病者不足2/3,其余1/3的人绝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这项的统计与我国学者统计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人数比例是相符的。

2.亚健康的诱因。(1)心理因素:当前大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其一,自我认知困惑。首先是大学生自我的同一性困惑。一方面,不知我是谁,有太多的自我;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是自我意象发展方向的迷惘。其二,情感因素。有人说,这是一个欲望喷洒的时代,作为最活跃的社会成员,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诱惑下,他们的情感宣泄比任何一代都更加淋漓尽致。医学认为,过度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能引发疾病。其三,意志因素。首先,有些大学生对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没有自控毅力和能力。有的学生吸烟、饮酒无度,打麻将、上网彻夜不眠。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疲劳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其次,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任务的繁忙,个人压力加大,学习之后身体疲乏,既缺乏对强健身体的深刻认识,又对刻苦锻炼身体缺乏意志努力,所以,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学生自控力差,部分学生行为放纵,学习、生活无规律,又缺乏必要的体育运动,这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意志原因。其四,性冲动因素。当前大学生一方面身处传媒多元化的开放环境中,另一方面又处于性教育缺失的状况下。校园恋爱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性冲动引起的焦虑、压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身心都有影响。(2)社会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价值观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迷茫。其次,沉重的就业压力。可见,社会因素是导致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3)学校因素。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倾向,必须指出,这些不良倾向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构成了亚健康的温床,滋生和加重了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中这些不良倾向没有被遏制,反而有所蔓延,充分表明部分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不力和苍白,而这种不力和苍白正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又一原因。

三、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干预

古代《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未病,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开,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可见,我们祖先早已认识到身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在竞争 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大学教育应该从培养目标和教育结构上对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蔓延和加重,其中,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我认为,治疗亚健康应从找准病因,了解病史,从平时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入手,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到科学健身,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其具体对策如下:

1.心理调理,形成健康的心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因此,治疗亚健康的关键在于“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理。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概括而言有两类:首先是自我的知情意行中的困惑。其一,大学生情感、交往的主要问题是:开放和隐私怎样把握;同学关系不知怎么处,寝室不和怎么办;恋爱痴迷、单相思、失恋、异性朋友太世故等导致的亢奋、苦恼和烦躁;孤独,迷恋城市又留恋乡村、童年;贫困生、边远生和弱势生常沉闷不乐,有压抑感等。其二,行为缺陷和行为过度是大学生行为的主要问题。行为过度表现为“范围泛化”和“强度失控”;行为缺陷则表现为:行为单一,实践范围过于狭窄。其次是大学各年级突出的心理困惑,集中表现在情感、人际关系和求职择业等方面。据调查显示:男女心理问题的集中点有很大区别,男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分散,而女生则相对集中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因此,大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心理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调理情绪,提高情商。这已成为继药物、手术、理疗之后的又一有效的疾病治疗或临床干预的手段。第二,疏导行为。(2)专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大学生群体及其走向更不够重视,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必须重视亚健康状态并加以专题研究。首先,要制定一个指标体系,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有相对准确的评估。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加强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咨询水平。目前我国所有高校也已经专设机构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事实证明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学校及心理咨询部门必须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和覆盖面,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生活调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1)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在教育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在心理上化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师生关系上充分实现民主、平等,摒弃师道尊严等级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同学关系上,充分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营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生活氛围。(2)提供群体活动平台。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是心理成长、消除亚健康状态的必需,而且也是就业的准备。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社团、小组等活动,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他们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另一方面,社团、小组等群体活动应适当策划一些挫折训练,锻炼大学生的意志。(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首先,要做到合理膳食。通过宣传教育,改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饮食无规律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指出应从饮食中补充的微量元素。其次,生活上要做到有规律、有节制,把握适度原则。

3.运动调理。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直接相关,如焦虑及抑郁水平、改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等。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它的意义在于有效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培养稳定的行为方式,还能预防和延缓各种慢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研究表明,若长时间缺乏运动将使机体组织器官机能下降20%~50%,最终,导致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体内多余的脂肪,减缓高血压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早逝的危险。大量研究调查肯定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调查发现人们在运动时,总是伴随着明显的意志努力和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形成这种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运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一个过程,它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摆脱压抑的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用体育运动来调理身心,这既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问题。社会和学校必须尽快采取干预对策。此外,大学生打好自身素质基础,促进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防止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杜绝身心疾病,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生活学习质量,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这既是社会的教育目的,也是大学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

[2]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1).

[4]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

[5]程琳杰,刘广珠.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

[6]王文娟.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第5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级职称亚健康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0(c)-0000-00

前言:亚健康是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就是亚健康。目前高校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的人数比较多,而且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情况更加严重,为了找出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形成因素,改善教师体质,解决教师亚健康问题,对高校教师亚健康形成进行了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山西省各高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吕梁学院、大同大学、运城学院)副教授,教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的成因,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思想道德)。

1.2.2问卷调查法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体育认知部分;二、教师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三、教师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共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合格率94.5%。其中处于亚健康的人数为156人。

1.2.3数据统计法

利用wps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1.2.4逻辑分析法

对得出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级职称中,教授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由表1可得:副教授的整体得分为55教授整体得分为55.35(得分越高,亚健康程度越高)。教授整体得分高于副教授,说明在高级职称中,教授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2.2在高级职称中,男性亚健康状态相较于女性程度更为严重

由表2可得:男性的整体得分为52.8。女性整体得分为49.56(得分越高,亚健康程度越高)。男性整體得分高于女性,说明在高级职称中,男性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2.3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亚健康程度越高

由表3可得:30-40岁的整体得分为49。41-50岁整体得分为55.8。51岁以上得分为50(得分越高,亚健康程度越高)。男性整体得分高于女性,说明在高级职称中,男性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2.4在高级职称中,文科类教师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由表4可得:文科类教师的整体得分为51.7。同理,理科类教师整体得分为50(得分越高,亚健康程度越高)。文科类教师整体得分高于理科类教师,说明在高级职称中,文科类教师亚健康状态更为程度更为严重。

3.结果与讨论

3.1高级职称教师中,女性亚健康状态要优于男性;在30-40岁、41-50岁、51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中,41-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亚健康程度最高;男性整体亚健康程度要高于女性,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女性自我调节能力,耐受力,韧性较好。而男性承受的社会压力,家庭负担以及工作压力相对较大有关。

3.2高级职称中理科类教师亚健康程度优于文科类教师。接受调查的教师有86%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70%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高于世界平均值。可能与教师职业特点有关,如体力运动较少,脑力运动多,压力高于其他职业有关。

3.3高级职称中副教授的亚健康程度要优于教授;

4建议

4.1教师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如到健身房参加私教课程,跳广场舞等。

4.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不要经常熬夜,酗酒,抽烟。饮食要规律,健康。

4.3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多看一些喜剧、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和歌曲。保持乐观的心态。

作者:王燕军

    参考文献 

[1]李俊. 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 

[2]李东. 期刊编辑亚健康状态及其对策[J]. 编辑学报,2014,(01):76-78 

[3]马宁,刘民. 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07):556-559. 

[4]蔡文智,邓凌,陈美伦,鱼敏. 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9,(10):869-873. 

[5]闫宇翔,董晶,李蔓,杨姗姗,王嵬.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判定标准的制定[J]. 中国卫生统计,2011,(03):256-258 

[6]徐丽,倪红梅,沈红艺,何裕民,夏结来. 中国人亚健康状态测量量表条目筛选[J]. 中国卫生统计,2012,(01):10-13. 

[7]杨凤霞. 基于脉搏信号的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 

[8]王红玉,高颖. 亚健康状态378例40项症状分析述评[J]. 中医药学刊,2004,(04):624-625. 

[9]魏红,郑洪新. 论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干预措施[J]. 辽宁中医杂志,2004,(05):369-371. 

[10]郑自强. 从体质学说探讨对亚健康状态的预防[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第6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宝洁、联合利华、高露洁等数家外次企业巨头陆续挥师进入中国日化市场口腔护理业务单元以来,短短十年间,作为口腔护理业务单元的核心和主流产品,大陆牙膏市场即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曾几何时,群星竞耀的大批本土品牌,由于市场行销观念、企业治理结构、行业宏观体制的局限,或零落凋谢、或改旗易帜,硕果仅存的几大名媛,除冷酸灵、黑妹、六必治且行且观,尚可苦撑困局外,其余如奥奇丽、两面针、芳草等,纷纷风雨飘摇,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甚嚣尘上的是佳洁士、高露洁、黑人、依附豪门的中华、乃至东洋狮王、南韩LG竹盐。

面壁十年图破壁,重整河山志长存。近年来,许多新兴民族品牌在战斗中成长,虽然不乏田七“减少氟摄入、预防氟中毒”、康齿灵“牙齿检测健康公益万里行”事件及公关行销等可圈可点的案例,但因种种缘故终究大功难竟。诸多日化企业衍生品牌,如圣峰冰茶牙膏、隆力奇牙膏、立白牙膏等等,缺少差异化概念和核心价值,随波逐流,形同投机,无法对外资强势竞品构成有效威胁;大打营养牌的纳爱斯、以“非传统牙膏”的诉求力博出位的云南白药,同样仍然未能撼动外资品牌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其后续动作已尽显疲态。

当前态势下,如何才能在烽火连天的牙膏红海市场再起风云?2007年度中国营销领袖年度标志人物奖项获得者杨文龙先生认为,摆脱牙膏概念和产品的市场桎梏,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生代产品——牙洁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或可成为绝世机遇。

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2004年,商务部商运发(2004)483号文件第46条中,已对牙膏与牙洁素产品的区分进行了具体描述——“牙膏:包括以铅、铝、塑料管内装膏体原料,用于刷牙的牙膏;不包括牙粉、牙洁素和一次性消费的十八克旅游牙膏”。换言之,从国家法规的层面,牙洁素无疑是区别于牙膏的自成类别的口腔护理产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向以奇正方略纵横中国医药市场,有“中国药业黑骏马”之誉的仁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思路指引下,重磅推出闪亮牙洁素产品,践行蓝海战略,进军日化,开启颠覆中国牙膏市场竞争格局的历史征途!

(二)细分市场,建立差异化产品及品牌定位。

传统上,中国牙膏市场牙膏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广告导向型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品牌竞争集中度CR4相对较高,前4位的品牌占有市场份额50%以上。当前,牙膏低端、中端市场争夺战主要在佳洁士、高露洁、中华、田七、两面针、黑妹、冷酸灵、蓝天六必治等之间展开,绝大多数品牌集聚在中低端市场拚杀,并在功效、价格方面几近无缝覆盖。而高端的市场区域,则是黑人、LG竹盐、狮王、云南白药等品牌的舞台。特别是价位在100g/8元左右的产品,一方面因对品牌力、形象力的高标准,另一方面对操盘者渠道、资金实力等综合资源的严要求,切入品牌相对较少,并且新兴概念不断嬗变,因而竞争程度稍为和缓,市场回旋余地相对充裕。

现阶段,中国口腔护理市场清洁、固齿、防蛀等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很好的满足,清热、去火、止血、抑菌、预防口腔溃疡等等近似于疗效的功能宣传亦已泛滥成灾,在此境况下,产品的口感、香型、包装等等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城市市场上,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成为中高档牙膏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更加重视口腔全面健康和个人形象问题,在牙齿美白、口气清新、全天候护理等方面积蓄起巨大而强劲的需求势能。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牙齿增白、口气清新、口味创新、膏体表现形态成为产品研发的主流。根据Mintel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预测,未来10年期间全球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产品发展重大动态主要有:

①口腔护理产品根据人群年龄、性别日渐细分;

②成人口腔护理用品日用、夜用配方开始流行;

③牙齿美白产品需求持续领涨,全天然植物美白成为美白产品新热点;

④有助于抑制食欲的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口香糖崭露头角,此类产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更健康、更苗条的身材;

⑤天然、植物类口腔护理产品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根据上述分析,仁和集团闪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人员认为,一方面,中国口腔清洁护理产品市场的主流是“牙齿美白、口气清新、口感体验”等的三大类别产品,曾风靡一时的中华健齿白牙膏、中华皓清牙膏即是市场流行趋势的最大赢家;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市场口腔清洁护理产品和品牌的产品属性,主要分为化学类别的氟钙体系、草本类别的中草药体系,以及生物酶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日化产品绿色、环保潮流日渐兴起,消费者个人体验得到产品研发者的高度重视。由此,闪亮牙洁素产品开发和广告传播的策略与方向因之确定:闪亮牙洁素,以天然、无添加为属性,功能独特、概念时尚,张扬消费者个性,给予消费者青春、活力、阳光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的新生代口腔健康护理天然良品!

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所指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当今中国口腔护理市场亦不例外。今天,产品创新策划已成为获得市场份额的主要竞争手段;体验营销已成为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的首选。闪亮牙洁素将以“口腔护理天然良品”的核心价值,建立市场区隔,并以系列产品所张扬的“纷繁世界、清者自清——闪清,阳光生活、爽由心生——闪爽,穿梭时空、我闪我白——闪白”的至潮体验,与目标消费群密切互动,深度沟通,有望最终达成在中国口腔清洁护理行业市场,与氟钙体系、中草药体系形成三分天下的战略企图。

(三)闪亮牙洁素直击传统牙膏,胜算何在?

一个划时代的新产品的诞生,必然有一套相应的先进的系统理论为依托。在振奋人心的牙洁素产品概念浮出蓝海海面之时,为支撑产品内涵和功效,经过深入的研究,牙齿亚健康理论体系随后得以建立。

何谓牙齿亚健康?哪些状态或现象属于牙齿亚健康?牙齿亚健康又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牙齿亚健康系指未影响正常牙齿功能发挥,但存在一种或多种牙齿问题,处于健康隐患之下的牙齿生存状态。来自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资料显示,牙齿中无软垢(牙菌斑)的人群不足1%,成年人牙周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比例达97%,而在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90%的人仍然存在牙齿和牙周健康问题。它们主要表现为:龋齿、口臭、牙齿黄黑、牙结石、口干和口苦。

针对以上种种常见症状,位于千年药都江西省樟树市国家科委“863项目”高科技工业园的仁和(集团)闪亮口腔研究中心,率先提出牙齿亚健康概念与理论,将之统称为“牙齿亚健康”,并已得到国内外保健、医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反响巨大!

闪亮口腔研究中心与国际口腔护理相关机构合作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附着在牙齿表面上的细菌是导致牙齿亚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龋齿又称为虫牙或蛀牙,产生蛀牙的主要原因是牙齿上的细菌和食物中的糖份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酸,久而久之,牙釉质会被酸破坏,形成小龋斑,若继续恶化会形成牙洞,即我们所说的龋齿;形成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分解,从而导致口臭;由于牙齿表面存在着多种细菌,它们在牙齿表面分泌许多粘性物质,日常饮食中的色素,如酱油色、茶色、烟渍,以及饮用水中的某些矿物质吸附在这些粘性物质上,从而使牙齿变黄或变黑;细菌、细菌产物以及唾液,不断粘附在牙面、牙龈缘,发酵后会形成一种外表呈半透明状的薄膜,即牙菌斑,牙菌斑会逐渐钙化变硬,于是形成牙结石。

以上种种牙齿亚健康问题如果长期忽视,最终将造成牙周组织的病菌感染,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发炎等牙周疾病。

俗语说病从口入,而牙齿是把守身体入口的卫士,如果它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上沾满细菌,肯定会被各种饮料、食物甚至唾液带进体内,最终不但影响自身健康,还会通过家庭和社会活动危害亲友乃至公众健康。虽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牙齿亚健康,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传统的各种品牌的牙膏产品,大多功效单一,体系零散。调理牙齿亚健康,路在何方?

根据牙齿亚健康理论,探究其形成原因和预防、调整机理,仁和(集团)闪亮口腔研究中心,致力服务于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市场,依托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仁和药业出类拔萃的科研技术和品质控制体系,秉承“天然、植物、健康”的产品设计理念,在历经1111次实验之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仁和闪亮Shining®牙洁素*植物精粹系列产品。为最大限度地控制产品成本并消除消费者在产品认知上的障碍,牙洁素产品充分借鉴了消费者所熟知的传统牙膏产品的膏体形态和包装方式。

牙膏新生代,精粹出天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仁和闪亮Shining®牙洁素,特含复合植物酵素,通过全面平衡调理口腔微生态,有效抑制有害牙菌,同时在膏体中分别添加美白、清新、润爽等天然精萃成份之后,可定向满足消费者亮白牙齿、清新口气、抵抗蛀牙、预防牙齿结石、清咽润喉等等各类功效需求,从而为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牙齿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全面、科学、高效的集成解决方案。

(四)、闪亮牙洁素,风景这边独好!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2006年全国牙膏产量达45亿支,国内销售额75余亿元。预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仁和闪亮Shining®牙洁素,驾驭新锐的产品概念和卓越的产品功效,在传统的牙膏市场壁垒之中,独辟蹊径,开创了一片汪洋恣肆的牙洁素蓝海领域,并必将有助于做大口腔清洁护理行业市场蛋糕,创造无限商机!

以牙洁素产品的研发、推广为契机,计划大举进入日化市场的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继湖南卫视2007“快乐男声”和华人巨星周杰伦代言等大规模造势之后,持续投入巨资,打造、培植仁和闪亮Shining®牙洁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期,著名奥运跳水冠军田亮与超女新秀何洁担纲领衔、倾情演绎的新版仁和闪亮Shining®牙洁素广告片已在全国各省卫视台进行密集投放。

传统产业新机遇,渠道夺金零风险。作为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市场新生代的超级产品,仁和闪亮Shining®,仿佛一颗璀灿夺目的明星,锁定富裕乡镇和二/三线城市圈、生于80年代前后、年龄18~30岁、中等以上文化教育程度、注重生活质量、在意个人形象、追随或期望与潮流和时尚同步的新生代年轻消费者,正以引领时尚与潮流的新锐之势,冉冉升起。

仁和一脉,荟萃天然。以天然、植物、健康为底蕴的闪亮Shining®牙洁素,致力服务于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市场,让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充分享受并完整拥有21世纪清新优雅、活力四射的时尚生活!岁月在极速改变,但人类对青春、活力、时尚生活的追求与梦想,一如闪亮Shining®牙洁素的情感特质,亘古永恒!

第7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07-03

The Commonly Use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ub-health State

Zhao Xin,Chen Jia-xu,Wang Li-min,Cui Hua-ting,Cui Hai-zhen, Kang Chun-ji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Abstract:The academia ha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for the sub-health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nce the emergencing of the Sub-health concep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commonly used methods about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b-health state. Mainly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symptoms diagnostic criteria, rating scal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iagnosis. These three methods of sub-health state have shown a certain respect, but also defect exists in many areas. This paper makes a consolidation of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sub-health to f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using it in the next step of study, then exploring further about the mechanism ,physiology, or pathology of sub-health state.

Key words:Sub-health State;assessment methods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以及思想认识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由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由单纯的关注“是否有疾病”,过渡到了关注“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状况”。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教授首次提出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人体还存在一种既非健康亦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sup】[1]【/sup】。有关亚健康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诊断标准、测定方法、预防与治疗,特别是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防治亚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up】[2]【/sup】,该指南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此标准目前在国内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评估方法等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下一步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1 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症状标准诊断法、量表评估法和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法。这三类方法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某方面的优势,但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1 症状标准诊断法

症状标准诊断法即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由医生或研究人员依此标准进行判断。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1964年美国兰德(Land)公司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中,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对问题的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客观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实践证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可以较好地揭示出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并可据以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概率估计【sup】[3-4]【/sup】。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在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命名至今亦只有20年时间,历史数据严重不足。且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尚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亚健康的症状以亚健康状态者自觉不适为主,受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可明确定量的客观信息资料。这种研究现状符合德尔斐(Delphi)法本身的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诊断症状均以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为主,临床使用中认为具有流行病学的诊断价值,在研究中广泛应用。如陈青山等按照Delphi法原理咨询专家,计算亚健康诊断标准的有关评价指标,并将拟订的亚健康诊断标准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较可信的结果【sup】[5]【/sup】。

1.2 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事先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实践证明,量表测量的结果作为对具体事物的研究是可以计算和评价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表现出的症状以自觉不适为主,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人的精神、心理、情志等活动状态可以通过量表进行评估,在研究中能够成为客观的证据。因此将量表评估法引入到亚健康领域,把自觉症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量化测量,从得到的数据来判断严重程度,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主观感觉性指标,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从而有效地判断和测量亚健康状态【sup】[3-4]【/sup】。

1.2.1 常用量表评价 亚健康状态判断的前提是确定并剔除健康与疾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其中躯体疾病状态可以通过各项临床检查实现,有各种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检查支持,排除并不困难。而某些尚未被患者意识到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性不良等状态如何被界定为“不健康”曾经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已开发成形的健康测量工具,如健康测量量表、生存质量量表、心理测量量表、症状评测量表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包括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目前国内亚健康相关研究中广泛使用【sup】[6]【/sup】。但将这些测量工具应用于亚健康研究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采用的量表仍以从国外引入的为主。经过一系列步骤译出量表的中文版后,需要以我国人群状况建立相应的常模数据,才能使之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相关状况具有判别能力。特别是一些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指标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状态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影响,量表的“正常值范围”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尚需大样本检验。另外,量表评价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量化,要求受试者严格划分等级、程度,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1.2.2 自制量表 量表的设计直接引导着评价方向,量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都是针对健康或疾病状态评估而设计的,并非亚健康状态专用量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研究需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以上量表,根据课题需要研制了多种自制亚健康状态量表。如胡先明等参考其他诊断量表,制订出了亚健康症状标准诊断量表,对部分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的评估,并分析了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sup】[7]【/sup】。范存欣等在对广东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研究时,参照了WHO生存质量和有关健康的内涵,并结合广东地区高校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亚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疾病现状以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54个条目,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sup】[8]【/sup】。庞军等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2例亚健康人群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它等10个方面,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存在诸多心理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sup】[9]【/sup】。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亚健康本身的定义、范畴等还很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诸多自制量表虽有一定共性,但具体评定方法、条目等与该课题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置于其他类型研究时可推广性和可重复性欠佳。因此国内亦尚未形成业内公认的亚健康评定量表。

1.3 检测评定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疾病临床和亚临床诊治方面的广泛运用的设备、仪器和技术,也逐渐用于亚健康状态的检测和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如运用脑像检查(EEQG)【sup】[10]【/sup】、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评估法【sup】[11]【/sup】、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sup】[12]【/sup】、活体血液分析(LBA)【sup】[13]【/sup】、血液细胞阻抗测量【sup】[14]【/sup】、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sup】[15]【/sup】、量子共振检测法(QRS)【sup】[16]【/sup】等。

生理生化指标量化检测直观、准确,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但目前研究中健康人群参考值很难界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会有诸多自觉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有某些指标的变化,但尚未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即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如何在正常值范围内划分出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仍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4 中医学评估方法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发展下去又会逐步进入疾病状态。这种认识与中医学中的“未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后又相继提出了“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等,所谓“未兆”、“赢劣”都是对“未病”的解释,即不“健康”却又不属于“疾病”的虚弱或向疾病发展的状态。中医未病学中,所谓“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赢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而这些内容,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多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因此,中医“未病”的范畴比亚健康的范畴要广泛的多,包括了对健康、亚健康、疾病及病后康复阶段的人群的调治,而亚健康状态只是中医“未病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与“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sup】[17]【/sup】。

同时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与中医学中的“证”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学诊疗过程中重视人体的主观感觉,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劳逸过度、起居失常、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不和所致,常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心烦多梦,睡眠不安,抑郁或焦躁,记忆力减退,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综合分析这些症状虽然不能达到西医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在中医诊断中可以辨为某类证候,继而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立法处方进行调理和治疗。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中医“未病”和“证”的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生理指标,进一步建立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的偏颇,有效地防病于未然对于中医研究人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sup】[18]【/sup】。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规范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亚健康的定义和范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等,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相关学科研究及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参考。应用此指南中的标准,更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评估方法。如中医四诊模拟检测、观指甲测亚健康、观舌测亚健康、观面测亚健康等。近年来的研究中亦出现了将多种中医诊法相结合试图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的文章。如亚健康的“九诊综合评估”包括望诊、闻、问、切、甲诊、心诊、子午诊、经络诊、脏腑诊等【sup】[19]【/sup】。费兆馥等在中医脉诊、舌诊客观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学的相关知识,选用多种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使用图像法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机制,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分析、客观评估亚健康状态的方法【sup】[20]【/sup】。韦玉科等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开发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临床诊断系统,在测定人体亚健康状况时,可以得到同中医专家诊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结果,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sup】[21]【/sup】。

2 分析

第8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疲劳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我国学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应该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免费论文。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疲劳是亚健康最为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潜前征兆,疲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体为保证健康,提示需要劳逸结合的保护性一种反应。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来自社会、家庭、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过早地困扰着他们。长期的紧张和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对会对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目前评判大学生是否健康却是以身体素质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体质测量的结果来判断体质的健康或不健康。体质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中长跑等及各项目,是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及各方面来评定人体体质的好或差,这些只是体质的一些方面,只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而对心理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相关概念

亚健康的概念: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算是患病,非病非健康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处的状态是“非疾病即健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疾病,二者必居其一。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人际交往、生存压力与家庭类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有吸烟、酗酒、营养不平衡以及缺乏运动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等。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躯体疲劳乏力,易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出汗,常易感冒,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社会交往方面表现为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疲劳及疲劳性亚健康:《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社会学家认为,疲劳是因体力、脑力消耗过多、运动过度、刺激过强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应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时的机体状态,也是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免费论文。具体表现为对工作、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对人对事冷漠无兴趣,感觉疲惫乏力等等。医学科学家认为,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或者说是因为过度活动而造成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所谓疲劳是指持久或过度劳动后引起机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可出现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最常见表现,可以通过测量疲劳程度来评价亚健康状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盐城市区五所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表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第9篇:亚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职教师; 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化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从千百年来固有的健康、疾病概念中剥离出来的;高职教师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蓝领人才的重任,浅析高职教师发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和体现,采取适时定期开展拓展训练的措施,对于加强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修养,增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职教师亚健康的表现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交往处于完美状态。相应地,亚健康又被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的状态,是近年来科技医学领域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是指机体没有明确的疾病,却呈现身体机能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弱倒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由于人本身的机体生理功能低下所致,它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临界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人称此为“疲劳综合症”,用现代各种先进的检测方法很难确诊为某种疾病。近年来,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许多权威部门的测试中,70%以上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呈现出一些特有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1.1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的躯体的慢性疲劳。很多高校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以及课题、科研的压力经常熬夜,总感到身体不舒服,浑身疲乏无力、时常肌肉酸痛、导致失眠焦虑、最终身体机能下降。如长期过度疲劳,不能够有效的及时缓解,则会出现积劳成疾而导致过度疲劳而导致死亡,俗称“过劳死”。

1.2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的一大特点,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依据。现实生活中,高校教师由于竞争压力过大,所以经常出现烦躁、焦虑、嫉妒、恐惧、心情不好,更可能展现脾气暴躁的一面;有的对教学及工作无兴趣,陷入自我矛盾中;有的表现在对晋升、提职、住房等方面的过度期盼,经常感到心里不平衡,常见的表现是焦虑,烦躁、睡眠不佳等多种形式,有时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各种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教师的亚健康状态。

1.3心理行为。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特别是目前用于各种反映工作成绩的考核评估体系标准与方法还不成熟,有时更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1.4个体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不良生活习惯能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1.5认知水平。作为高知群体的高校教师,往往存在对亚健康状态认识不足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既没感冒又没发烧,既不疼又不痛,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健康,又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原因,使得他们感到不适时常常已处于真正的疾病状态,像蒋巩英同志一样英年早逝的教师在高校中并不罕见。

2、拓展训练的意义与作用

2.1拓展训练的意义

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的各个环节,参训者不久以后就可以重新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及有步骤的认识进行剖析,增加自身的自信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克服原来已有的心理惰性,增强打败困难的毅力,提高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找到行为和思想方面实现突破口,最终让自身全方位的提高。

2.2拓展训练的作用

参加拓展训练后,在个人教学方便能够灵活运用生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得教学质量大大的提高,让个人在教学领域方面有了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在个人生活上能够积极面对人生,通过训练积极释放自己的生活压力,在遇到人生挫折时能有效的改善自己的悲观情绪,提高自身对社会适应性,时刻已自己完美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与机遇。

3、拓展训练对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3.1身理作用:拓展训练里面的多个项目都会对参与者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在这些要求的指引下从而自觉的参与进去,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例如:穿越电网,就需要教师们有一定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才能胜任;有轨电车,就需要一定的协调性和体能来达成目标;还有脚吊环桥,在非固定的绳环上传过,少不了耐力和握力的支持。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们就会有意的参与进去并且努力完成所规定的项目指标,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2心理作用:拓展训练研究表明[1],对高职教师实施人际交往方面的拓展训练,高职教师的人际交往状况显著改善。实验结果显示1年以上的定期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帮助自身减少心理压力,促进教师与教师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从而形成了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更加建立了和谐、信任的良好关系。拓展训练与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是密不可分的[2][3]。拓展训练是一种非常新颖而有效的培训方式,具有十分有效的训练效果[4],有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对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人理性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问题。高职教师们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境中,大家一起共同体会胜利、心理上的资源耗尽以及心理激情鼓励与动员,在良好的激情体育文化氛围下,产生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所有积极参与训练教师们的心理健康能力。

4、结语

高职教师亚健康的状况已经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积极地探寻解决高职教师亚健康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是切实提高教师们身心健康水平、确保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而就拓展训练中总结出来了许多改善教师亚健康的优秀经验与方法,有助于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对教师定期开展拓展训练时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剑,等。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人们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2]汪晓赞。学校体验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3,29(5):70-7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