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精选(九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第1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人类疾病的三级预防概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认为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是在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预防医学教学安排的学时少,而内容多,涉及面广,难于突出重点,因而使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预防观点淡漠,觉得与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因而不重视,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来听课,考试则应付及格。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只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预防工作就应该由预防专业的人去做,临床医生专业学好临床知识,为患者解决病痛才是根本。结果,某些学生到毕业时仍不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不具备家庭、社区卫生保健等基本的服务意识。

2教学队伍的教学思维转变不足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的科学,但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侧重以个体和疾病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中,对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没有详细或明确地阐述,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要求,内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医学全科知识掌握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也偏离临床及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无法在思想上强化“大卫生观”。

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转变有偏差

虽然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种转变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缓慢,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学校本身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防医学教学投入明显不足。重临床,轻预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预防医学实践的思想仍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够,改革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缓慢,尤其是预防医学实践与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忽视了人群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

4预防医学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关键。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传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这些疾病单靠临床医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看清形势,在学好基础、临床的同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学会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加强二、三级预防,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对人群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健康素质服务。另外,国家在努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很多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必须是防治合一的。作为未来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三级预防”观念的强弱以及预防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对所接触的人群进行预防医学知识教育,其结果都会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会比预防专业人员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培养他们在未来社区医疗中,能从预防观点、群体观点出发,加强健康教育能力、调查能力、分析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在课堂上逐步地、不断地向临床专业学生传输以上信息,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临床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未来角度、从自身角度、从实用角度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

4.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我国政府对预防医学事业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预防医学专项投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已将公共卫生列入建设公正社会的重要议程。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管理层、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进行了改革,在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因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队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毕业为主要目的,对目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对相应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也较少,提高一线预防医学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4.3加强基础、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转变教学模式

第2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难题,为我国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也由治病(医―病―药或手术) 逐渐向防治结合,然后继续向预防为主(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进行转换。这就要求社区卫生诊疗人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诊疗知识,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我国的全科医学才刚刚开始,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两门课为主。与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相一致。沿用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彼此割裂开来,培养出来的临床医护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何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拥有预防医学的理念,掌握适当的预防医学的方法,使临床医学从治疗医学向全科医学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建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团队

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它是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培养社区基层医生的素质水平。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首先需要社会、学校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建立一支有志于培养新型医生的师资队伍。公共卫生学院把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预防医学创新教改团队,团队成员学历均在硕士以上,80%以上为博士学历。团队成员积极投身到预防医学的教学任务和改革中,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定期举行教学集体备课,并做到每次实验课所有任教教师皆参与集体备课,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改革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和实验课中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特别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不同模块的教学上,引用各自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

3.应用新技术,多方面与学生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如果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预防医学教学团队率先建立了预防医学网络课程,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多数任课教师都开通了微信、飞信、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与学生交流和探讨问题,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不必与教师面对面即可询问问题,节约了穿梭大学校园和办公室的时间。

4.建立预防医学实践基地

本院已经在理念先进、模式新颖和防治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临床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同的是,该类实习基地是专门培养临床医生预防观念的实践场所。目前已经在为临床全科医学学生提供实习,安排学生在两周的时间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把临床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增强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观念,与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是医学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关键科目之一,它是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一个桥梁,是提高临床医生向预防模式转变的主要推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大多数预防教育工作者奉献付出,还需要临床教育家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史良科.预防医学发展的未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12):10-12.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48-49.

第3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整合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教学

2020年初,病毒肺炎(简称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倡导高校教师采取信息化手段整合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线上教学。疫情期间初露端倪的新趋势预示了建立教学新常态的曙光,在后疫情时期合理构建更符合学情的新教学模式可谓正逢其时。笔者阐述整合医学理念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在后疫情时期,将整合医学融入呼吸系统疾病教学的关键意义。

一、整合医学的概念

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ivemedicine,HIM)简称整合医学,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1]。整合医学的核心是遏制当前医学分科过细带来的诸多问题,建立医生诊疗过程的“整体观”,由以往仅关注病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转变为具有社会、心理、生理需要的整体。我国整合医学的倡导者樊代明院士强调,医学的发展最终要回归人文本质[2]。目前整合医学在全球医药卫生领域被广泛认可,诸多改革遵循这个主旨,正如美国政府曾提出的“全民整体健康计划”,也是整合医学理论的践行[3]。在整合医学理念下,我国现代医学将西医临床、传统中医药学以及基础、预防、康复、心理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践行患者诊治的“整体观”。

二、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整合”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全球卫生事业极为瞩目的热点问题[4]。目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病程长,早期无症状或者极轻,治疗效果好,但医患没有诊治的积极性,而到中晚期症状严重时,医患诊治的积极性极高,但疗效及预后差[5]。因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要早防早诊早治,要从过去以治病救命为基本医疗需求,转变至要覆盖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等各个方面[6]。慢性病患者往往心理起伏大,因此慢性疾病的控制需要从生物医学的单纯医学模式,转变为具有社会、心理、生理学的“整体”模式。在此次肺炎疫情中,重症患者更易出现悲观消极情绪[7],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尤其重要[8]。在本次肺炎治疗中倡导实施的“一人一策”治疗方案,患者接受来自临床诊疗、营养补充、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等综合医疗服务,是整合医学的最好体现[9]。

三、整合医学融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教学 

1.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核心,融合既往所学的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还需要结合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影像学及气管镜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与分析。对于初步接触诊断学的医学生而言,无法将抽象的基础学科理论与临床症状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相联系,无法领会并消化课堂内容,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诊断学教学中需注重形态与功能相结合、正常与疾病相鉴别、查体与实验室检测相补充,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为临床见习提供基础。近年来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传统医学教学往往更注重精细化、专业化,而预防医学领域,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方面较薄弱。将预防医学知识内化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将三级预防贯穿于教学的全程,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整体统一[10]。将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有德行、有责任、有担当的全能型医学生,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提供人才基础。

2.教学模式的“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者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制定并设计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过程。后疫情时期让教学者深刻思考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既往所学的生理、病理生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与基础知识有机联系,逐步培养“整体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11-12]。此外,还应“整合”教学评价体系,在传统关注“教”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学”得多少知识、掌握的知识量等作为评价教学的关键指标。

第4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许多学校较重视《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然而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如教学计划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调,许多学生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等等。因此,导致这门课程没有真正被学生掌握而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本文将根据医学院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进行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1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大多数医学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强调“预防为主”,较重视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培训,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添加了《预防医学》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人们对于健康和身体的关注多数还是停留在生病看医生的被动阶段。另外由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从事临床工作,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熟练地掌握临床课程知识就足够了,《预防医学》课程知识对以后工作没有帮助,从而出现不愿意花时间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知识的现象,这些因素给《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教授带来了不利影响[2]。

另外,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主要是黑板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不过多媒体教学通常也只是简单的幻灯片演示,内容多是以教材为主,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信息。同时,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资队伍相对不足,大批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甚至研究生上岗承担理论课,由于课程任务繁重,学科系没有时间对每节课内容备课和听课,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滑。此外,由于任课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大多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课程中很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出现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虽然学过该方面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束手无策的状况[3]。

此外,由于大多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安排在学习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学生完成一年临床专业实习后,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这个时期正好是学生找工作的时期,所以很多学生由于找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而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导致缺乏对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

2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2.1强调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情况,应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要能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精于医术,同时应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工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疾病预防意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朋友宣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为进入临床服务患者奠定基础。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第一次卫生革命运动中,“反应停”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让学生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等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会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需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4]。

2.2贯彻“三级预防”原则,加强预防医学知识宣传

“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也是《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明确,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都可将其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因而医务工作者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采取相应的预防原则: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另外,由于《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繁杂,还需广泛地开展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系列活动,加强预防医学知识宣传,通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尤其是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相对枯燥的缺点,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知识。

2.3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即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然而有研究显示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甚至有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存在反感。这可能与学科特点有关,由于《预防医学》包含几个不同的预防医学学科,内容多、知识面广、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对《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形象、生动、贴切的表达方式,使教学过程简单、清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适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使教学内容充实而新颖。所以,应加强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使用,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

在教学中,必须突破旧的模式,尽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预防医学》学科特点,教学方法应以LBL教学为主,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为辅,具体来讲就是理论课采用LBL+PBL教学,实习课采用PBL教学[6]。此外,为促进与国外该学科的发展接轨,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同时学习国外在专业问题上思考的角度以及研究方法。

2.4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加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

建设自教育部于2003年8月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7]。通过加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整合《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此外,还可以通过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使大家相互之间有了一个参考、观摩、交流的机会,拉近不同院校的距离,提高整个国家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8]。但该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当以人为本,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此外,目前国内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重申请,轻建设,少利用”等现象,这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因此,在《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申报过程中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评估结束后要加强课程维护,充分利用其示范作用,避免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的浪费[9]。

2.5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实际工作能力《预防医学》作为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在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教授该门课程时应结合非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讲授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及其预防措施,使学生能运用知识预防不良因素的危害;加强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教学内容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根据目前的形势,在以后的课程中还应加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控制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10]。

另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像对待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一样,充分利用当地卫生资源,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建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基地,聘任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使高校和实习基地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稳定。建立实习基地,也是培养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需要。适当增加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社区实习及进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机会,增加社区实践活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11]。通过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有较客观的认识,了解职业卫生状况及进行劳动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临床专业课、预防医学及全科医学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认识,理解在临床实践中贯彻预防策略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做到防治结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2.6合理安排学习与就业,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预防医学》是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素质,对医学生形成现代医学观,树立预防为主和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避免该课程的教学与毕业生工作就业相冲突,可以将该课程学习安排在临床实习前完成,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5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被分离之后,两者都取得了自己领域内的重大突破,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例如:预防医学证实了牛痘的危害,临床医学也证实了人类的抗病能力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中,相关研究者也发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开始制约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使得这两类学科的前进步伐受到了阻碍。其问题集中表现在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上,就像临床医学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往往都是建立在已经发生过的或者已经蔓延开的疾病方面,对于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方面束手无策;而预防医学则正好相反,其在研究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时,越来越多的遇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问题,而对于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缺乏,导致了预防医学进展受阻,压力增大。同时,在现代社会里,医疗成本正在逐渐增大,也就预示着医学研究的成本也在增大,政府和社会企业、组织的投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研究的要求,使得许多高成本的课题无法正常进行,而两类学科之间没有足够的交流,也使得成本降低的几率越来越小,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少,而政府和社会团体对于其研究越来越没有信心,常此以往下去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使得相关研究进行得更加困难。

2整合发展

现代的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已经遇到了研究的瓶颈。双方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方进行解决,因此,要想将这两类学科的科研进展的速度提高上去,就必须将两类学科进行整合发展。

2.1推动全科医学

由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两类学科都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使得其在自身的领域内越来越精通,而对于其它领域则相形见绌。因此,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大全科医学的推广速度,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将全科医学广泛的开展出去,使得预防医学可以利用起临床医学在最基层的实践数据,而临床医学则可以通过预防医学研究的结果对一些流行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2.2结合教学内容

在工作上推广全科医学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整合的问题,应该从教育着手,合理安排一些教学的内容,使得临床医学类的学生能够学习到预防医学的知识,也使预防医学类的学生能够获得临床实践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类研究者只专精本门知识的问题,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在以后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上的研究提供人才。

2.3国家推动整合

在医疗界自身改革的同时,国家也要协助改革的进行,政府应该对相关的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也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得两类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充分的交流,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的目标。

3结语

第6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1说课程

1.1《预防医学》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医生的重点课程,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医学院校15门主干课程之一。《预防医学》课程实际上是一组公共卫生课程的整合,是一门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和联系,要求临床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及相关临床专业课后必修。

1.2《预防医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我校的办学定位是“走下去,走出去,创特色医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主要面向基层和农村培养实用型技术性高等专门医学人才。《预防医学》课程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依靠多种教学手段保障教学各环节质量,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逐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和“群体观点、大卫生观点、概率论观点和多病因观点”,认真落实疾病三级预防的原则,特别强调在不同医学环境下都要重视实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该课程由于内容的广泛性和技术的通用性特点,决定了它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基本职业能力。

2说教材

2.1教材特点与内容分析:本门课程在教材选用上坚持与公共卫生发展和专科层次卫生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力求使学生学有所用。本门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以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成员为主要力量编写的“十一五”国家精品教材《预防医学》,这是一部高等医学专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具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下的鲜明特色。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新的健康观和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全书分3个部分,分析了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介绍了寻找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控制影响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每章或每节均以案例开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教材所选用的案例具有新颖、经典、有趣的特点。

2.2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基层岗位设置需求和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教学重点突出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突出预防医学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解决办法是加大这部分课程学时,强化案例教学,加大实习指导力度和频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难点。解决办法是大量练习,手工的或计算机软件的练习并举,并强调人人参与,当堂检查,重教学过程的实际参与。

2.3参考教材:主要参考教材有黄吉武主编的《预防医学》(3版)、李立明主编的本科教材《流行病学》(5版)和马斌荣主编的《医学统计学》(4版)等。同时为了更好做好实践教训,教研室组织补充编写了《预防医学实习指导》和《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等教学讲义,强化实习内容的教学。3

教法

3.1理论教学教法:实行以案例为中心,综合问答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布置思考题,课堂提问,课中强化,提高学生预防医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正确的预防医学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2实践教学教法:基本思路是以课堂实习和实验为主,社区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为辅,引导利用好业余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预防医学典型实验、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处理及分析卫生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教学内容体现联系临床、联系实践,学有所用的思想,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安排学生分批到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基地进行不同形式的社区实践性学习,进行疾病防治的实践和参与卫生服务的工作。

4学法

4.1学情分析:我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高中起点三年制普通专科,学生生源质量较高,文化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较强。《预防医学》课程要求临床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及相关临床专业课后必修,此时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4.2具体学法:《预防医学》课是操作性较强的课,因此要教会学生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在新课之前认真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通过教材介绍,借助教师讲解内容信息和对内容的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课下及时复习巩固,认真总结,整理出知识框架。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学和学习方法总结。

5教学过程

5.1案例驱动,激趣导入(10分钟):先是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来组织教学及复习旧课,然后用5分钟时间介绍案例导入新课,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知识点。

5.2初步尝试,探究新知(10分钟):针对案例内容初步分析原因,引入新课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学,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再与实际情况相对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5.3教师引导,学习新知(50分钟):教师用PPT课件文本,结合教材介绍,对新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向映象。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教师教授为主,穿插提问,适时组织讨论,实现师生、生生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这是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大力推行的重要而实用的适合专科层次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效预防医学学习方法,效果良好。

5.4解决问题,形成技能(15分钟):完成新知识的教学后,教师指导学生就前面介绍的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结合标准答案给予适时评价。随后利用每章或每节课后习题进行当堂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第7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 输血监测;系统设计;联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16-02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血站与医院血库的信息系统是独立使用的,血站信息系统与血库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进行通信,造成血液信息链出现断层。为使血液信息链能够得到完整的监测,该研究在血站信息系统和血库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实现了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和血库间的联网管理。

1 系统概述

临床输血监测系统是一套面向血站、医院血库、卫生行政部门设计的实现血液链信息监测的系统,旨在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形成完整的血液链监测,规范临床用血流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输血,提供临床输血具体数据,为血站采供血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发放到各医院用血情况的数据监测系统,为行政部门提供行政决策的数据支持。系统框架如图1。

2 系统工作流分析

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的使用者有血站工作人员、血库工作人员、临床医生、护士和卫生行政人员等。主要工作流有血液预约入库存流程、医院用血流程、互助献血流程、输血反应处理流程等。

血液预约入库存流程由血站发放科工作人员每天向血库发送日用血计划量,血库工作人员根据计划量和实际需求向血站提交血液预约信息,血站工作员对预约单进行审核,血液出库信息以电子表单方式通过数据同步系统交互回血库管理系统。血库工作人员接收到血液后,扫描血袋条码与电子表单进行核对,完成血液预约入库流程。

医院用血流程由临床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由血库管理人员对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由血库工作人员准备申请单中所需血液,审核不通过则发回临床科室,由临床医生按审核意见修改后重新提交输血申请单。输血申请单如要求进行病人血型复核,则由护士抽取病人标本后,由血库工作人员进行病人血型复核。对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血液,则进行交叉配血。完成临床发血准备工作后进行血液出库,出库完成后系统向护士站发送取血通知,护士打印取血凭证到血库领取血液。护士按医生要求对病人进行血液输注并记录输注过程信息。

互助献血流程首先由临床医生提交互助献血申请,由血库管理人员审核后通过数据同步系统交互回血站,由血站工作人员进行审核通过后,献血者亲属便可到献血点进行互助献血。

输血反应处理流程。当临床出现输血反应时护士应停止输血或进行观察后停止输血并报告输血科。输血科应对血液进行复核血型及检查血袋处理,对未能确定输血反应发生原因的,应将血液及受血者血液标本一同送回血站进行进一步检测。血站在质检结果出来后将质检报告发回医院。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血库管理子系统

血库管理系统供血库工作人员使用,主要功能有用血预约、血液库存管理、血型复核、交叉配血、血型检定、临床用血申请、用血申请审核、血型检定申请、互助献血申请、输血评估、输血反应登记等。

用血预约功能。血库工作人员每天在系统中提交订血单,系统通过网络同步到血站端医院用血管理系统,血站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并依据订单进行发血。订单信息包括:血液品种,数量、取血方式等。

血液入库功能。血库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血液标签录入血液流水号,系统根据血站通过网络同步的电子表单关联对应血液的血型、RH血型、容量、单位、采血日期、有效日期等信息进行入库操作。对于实物与电子表单中不一致的,系统会自动提示,让血库工作人员确认,从而防止因发错的血液也进行入库操作。

临床用血申请功能。当病人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时,医生通过该功能向血库提交输血申请。系统自动生成申请单号,医生录入病人住院号后,系统自动读取病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检验信息,医生填写输血品种,数量、输血时间、输血理由等信息后方可提交输血申请。血库管理人员根据病人检验结果、输血指征及医生的输血理由进行审核,填写审核意见,对于审核不通过的,临床医生根据审核意见调整输血申请单。

临床发血功能。血库工作员根据申请单所申请的血液进行发血,若申请的血液品种需要配血,则只能发已经配好给该病患且结果相合的血液;若无需配血,则可以选择同血型的该类血液或者替代血液。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不用填写申请单,直接进行发血操作。申请单补录后,通过关联发血单与申请单,以确保信息的完整。

交叉配血功能。系统根据输血申请单中的血液品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配血。当所申请血液品种(红细胞、全血、手工分浓缩血小板等)需要进行交叉配血时,该功能用于登记配备信息。

血液退回和报废功能。当病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接收输血或血液质量有问题时可进行血液退库或作废处理。在护士工作站中,护士通过扫描条码录入退库或作废申请,当血液回到血库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确认,完成血液的退库或作废。系统要求血液作废时必须填写作废原因,从而提高了管理的力度。

互助献血申请。当血库库存紧张时,医生需引导病人亲属进行互助献血。医生通过该功能向血库提交互助献血申请。系统自动生成申请单号,医生录入病人住院号后,系统自动读取病人的基本信息,医生填写互助人信息后提交申请。血库管理人员对申请单进行审核后,系统会将电子申请单同步到血站MIS系统。病人亲属可凭互助献血申请单到血站进行互助献血。

3.2 医院用血管理系统

医院用血管理系统供血站工作人员使用,主要功能有医院用血预约审核、医院用血登记、医院退血审核、互助献血申请审核、用血报销信息核实、输血反应研究、配血及血液免疫学检测等。

医院用血预约审核。血库提交的用血预约单通过数据同步系统发送到血站端。系统接收到预约单后自动弹出提醒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约单审核,系统自动将审核结果反馈回医院血库。

输血反应研究。该功能模块供科研人员使用,当出现输血反应时,医院将血液及受血者标本送回血站,血站工作人员对血液进行检测研究,并将报告发回医院。

互助献血申请审核。该功能用于审核医院的互助献血申请,作为互助献血身份核实的依据。具体信息包括病人基本信息、互助人信息、血库审核见等。

3.3 血液监管系统

血液监管系统供卫生行政部门使用,主要有血液采集情况查询、血液制备情况查询、血液检验情况查询、血库库存监测、用血跟踪、医生用血情况查询等功能模块。

4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4.1 减少差错事故,保障输血安全

通过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的使用,血液信息通过电子表单传送,实现血液品种、有效期等关键信息的自动下载,减少手工输入环节。血液入库或出库时必须与实物标签扫描核对才能入库或出库,防止误入库或误出库情况的发生。护士或工作人员到血库领血时,需与血液请领单上信息核对并签名后才能领取血液,防止领错血液情况的发生。通过上述的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差错事帮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4.2 实现采血与供血联动,缓解季节性血荒

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设置了血站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和医院血库血液库存监测机制。根据血站库存跟医院血库库存情况,进行有计划供血,防止对医院的血液供应失衡,导致有的医院血液储备过多,有的医院用血告急。根据血站血液库存情况,采用相应的采血模式。当库存偏低时,加大采血招募力度,增加采血量。当库存出现告急时,对医院实行限量供血,同时启动应急保障措施,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宣传亲属互助献血、全省联动进行血液调配等方式来增加血液库存。通过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的实施实现了采血与供血联动,有效的缓解了季节性血荒现象。

4.3 实现工作半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的使用,传统的电话约血转变为网络约血。发血数据通过网络交互,医院血库只需通过扫描流水号,系统自动可关联血液品种,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实现快捷入库。当医生开具用血申请单时,系统会判断库存数量是否满足病人的用血申请,避免了因库存不足而出现多次提交。系统中病人信息由软件自动获取,无需手工录入,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实现血库工作员与医生、护士的网络交互及数据表单流转,使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2]。

4.4 实施信息联网,实现血液的跟踪溯源

通过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实现信息联网,血液采集、制备、检验、供应、医院血库的库存情况、输血情况、输血不良反应等信息定时上传到数据中心形成了血液的跟踪溯源信息链,为血液质量监测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数据依据,实现基于全市血液业务信息的自动统计分析和基于血液业务信息的库存预警、决策支持。

4.5 实施输血评估机制,促进合理科学输血

系统预设置输血指征,防止不合现输血发生。系统自动判断病人的状况及检验信息是否符输血指征,若不符合指征要求,则会提示医生病人的状态不符合输血指征要求,确认是否要进得输血。医生提交用血申请单,由血库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对于输血理由不合理、输血量过多的申请驳回进行重新调整。通过输血指征及审核机制有效的避免了过度输血,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输血完成后,医生对输血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血库管理人员对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对被评价为不合理的输血申请,进行批评通报,减少不合理输血的产生,促进科学合理输血。

[参考文献]

[1] 程超,周彬.武汉协和医院血库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1,9(9):52-54.

[2] 刘一强,谢新鹏. 我院血库管理信息系统的改造与实施[J].医疗卫生装备,2010,7(7):46-47.

[3] 陈宇宁,程勤侦,刘冰,等. 临床不合理输血原因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2(4):486-487.

[4] 任艳丽.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1):65-67.

[5] 朱国标,于丽君. 临床输因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12,7(4):672-673.

[6] 徐伟星.医院血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学医学,2008,3(3):52-53.

第8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2•循证医学教育: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循证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此外,全科医生(开业医生)及临床各科医生必须接受循证医学的继续教育,通过挖掘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循证医学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得以应用,如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等过程实施循证实践,从而有力促进了临床医疗质量和水平。据笔者接触和了解、很多医生掌握了网上文献检索、数据库查询、文献评价的方法。如果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碰到不能解释的问题,需要寻求研究证据和答案,也可求助于“临床疗效中心”(CenteforClinicalEf-fectiveness),中心根据医生需求可提供诸如文献检索、文献评价、系统评价及研究课题、项目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如该中心曾为政府部门“水质量与处理研究”项目提供技术咨询。由于中心由州政府部门和所在大学医学中心提供经费,向全州医生提供服务,均是免费的,用户只需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发往该中心,可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所需服务。

3•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目前,全世界有3万种生物医学期刊每年发表约200万篇文章,其中仅1%文章科学性正确无误,医学干预文章仅15%~20%得到肯定的科学证据支持(引自BMJ编辑Smith,1991)。繁忙的临床医生如何从浩翰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获得所需证据,这就是循证医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至今,有关防治研究效果的大型数据库有Cochrane图书馆,为一年4期的电子光盘杂志,如1999年第3期录有228篇系统、253篇系统评价的指南(Portocol),13万篇对照试验注册目录等信息;“BestEvidence”是类似的另一本电子光盘杂志,它收集其他杂志已发表的临床试验;此外,以下期刊杂志也提供循证医学的重要信息,包括:Evi-dence-Basedmedicine、ACPJournalClub、ClinicalBMJ、JAMA、Lancet、AnnlnternMed、OnlineJCurrClinTrials等,以上电子杂志和期刊在澳州各大医院和医学中心图书馆已广泛使用,如安在因特网上进行文献检索,MEDLINE和EMBASE为循证医学的重要信息资源。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编制的指南也成为循证实践的信息来源。如澳州普通在临床使用的“最佳实践临床治疗指南”(BestPracticeClinicalManagementGuidelines)和“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

4•澳大利亚Cochrane中心:居于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干预效果需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的认识,在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的倡导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Cochrane协作网于1992年在英国注册成立,开展对医疗卫生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并将结果予以传播。由于对该组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欧洲和北美纷纷相继成立了协作网之下的Cochrane中心,澳州政府的“国家医疗卫生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初出资在阿德莱得大学和南澳弗林德大学共同成立了澳大利亚Cochrane中心,次年该中心又得到新西兰卫生部的资助。中心致力于制作、更新和传播医疗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通过应用而促进临床实践。通过参与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工作,将政府机构、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用户(病人)联系起来,训练系统评价者和系统评价的使用者,促进有效干预措施检索、评价和推广应用,并开展系统方法学研究,澳大利亚Cochrane中心在循证医学领域已开始显示其重要地位,在卫生行政决策、新药开发、促进临床实践、改进医疗质量、医学教育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国家医疗卫生研究委员会正在制定实施要求所有临床试验都先在Cochrane中心注册,以推动循证医学在澳大利亚的进一步发展。

中心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临床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2)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影响的评估;(3)社区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干预;(4)创新的循证健康促进;(5)医疗卫生决策中用户的权利;(6)医疗干预的费用效益和经济模式分析。新近成立的Monash公共卫生与卫生服务研究所更将循证医学推向宽广的领域,从临床医疗扩大到社区三级医疗网,从疾病治疗扩大到预防和健康促进,从传统医学扩大到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Medicine),通过医疗、预防干预的费用和效益系统研究使卫生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9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各类心血管疾病也盯上了老年群体,近年来,我国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患者体质虚弱,因为极易发生医院感染。那么,如何降低或避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医院发生感染率为广大医护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亦为心血管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本院心血管内科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依据,针对感染患者的年龄、住院周期、侵入性操作情况、合并症、抗菌药物的使用、感染部位的分布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总结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

1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1.1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特点 心血管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大多自理能力差或丧失自理能力,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半合并多种疾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住院治疗周期长,消化功能减弱,营养状态不佳,以上均为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可无典型的临床反应,但大多呈现出精神萎靡、心力衰竭加剧、食欲不佳、低热等,发生医院感染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死亡率远高于未并发医院感染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并发性感染为导致患者病情加剧与死亡的关键因素。

1.2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的感染率要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系或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该结论与王晓云[3]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笔者分析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为患者年迈体虚,临床资料中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中大多为>60岁的患者,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衰退,身体组织面临着退行性改变,加之原发病的影响导致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部分心血管内科患者需长期卧床,因而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大。其次,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均会破坏呼吸道的天然屏障,使病菌有可乘之机;吸痰时误吸或操作中未严格贯彻无菌操作、预防性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均可诱发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常因引流不当,导致食物反流,口、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被患者误吸入肺造成;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原因有: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致褥疮的发生,渗湿的敷料未及时更换;静脉输液时原创面处静脉的反复切开,医护人员未执行无菌操作。

1.3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病原菌检查情况显示,引发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或其他,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菌分离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属;其次为烟曲霉菌,以上结果与陈淑华[4]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其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数要多于大肠埃希菌,真菌中未检出烟曲霉菌,这与我院感染患者分泌物监测结果有细微差异。

1.4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生活自理能力差或无自理能力,合并多脏器疾病,住院周期长,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均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5],使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增高;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就越高,这与医院感染的特定条件有关联,医院病房人员较多,流动性大,若隔离措施不完善,加大了交叉感染的几率,自然其感染几率要高于住院时间短者,蒋艳[6]通临床调查证实,住院时间超过30 d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侵入性操作引发的感染几率也较高,气管插管对鼻部与咽部的损伤较大,正常的纤毛清除功能与吞咽反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为口部与咽部细菌的定植创造了条件,静脉导管的留置同样可诱发感染,且留管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导尿管的留置使得尿道正常生理环境遭到破坏,尿管插入时可能携带细菌至泌尿系统,当机体免疫力较为低下时则可诱发感染,患者活动过度,导尿管伤及尿道内壁,尿道黏膜受损,未定时更换导尿袋,引流袋被污染导致细菌上行至膀胱,鼻胃管的留置亦成为胃内细菌上行至咽部定植的渠道;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以及预防性用药,尤其为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系引发二重感染的重要原因,在未明确用药或联合用药适应症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预防用药可促进产酶菌株的增殖,导致继发性感染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预防性使用广谱抗菌药并不一定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与设施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我国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其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控制情况却并不理想,据文献报道,我国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7%~14%[7],较部分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略高,该数据提示我们,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乃院内感染的好发群体,心血管内科为高风险性科室,究其原因,大部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组织灌注量不足[8],常合并多脏器疾病,机体组织功能锐减,免疫力大为降低,难以抵抗病原菌的攻击,加之大多数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多为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生理功能正发生退行性改变,随着心脏介入疗法的普及与开展[9],心血管疾病无可避免地面临各类侵入性操作,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与多药联用,反而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与真菌的继发性感染,治疗结果与治疗目的背道而驰[10],徒增了感染的几率。

笔者认为,鉴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强化全体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知识的意识与掌握,警惕介入性治疗所存在的可引发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加强医疗环境的管理,对于已确诊发生感染患者的物品均应定期进行消毒,病房内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于侵入性操作治疗所采用的设备与医疗器械均应进行严格的消毒[11];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做好患者的个人清洁护理,尤其注意口腔卫生;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最好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来挑选合适的抗菌药,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若非混着合并严重感染、存在单一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的多病原菌感染,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情况下,一般无需联合用药,注意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3结论

造成心血管科患者病情加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为并发医院感染,部分医院感染可无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表现出食欲不振、持续低烧、精神不振等现象,且未合并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远远低于合并医院感染加重心力衰竭患者。而要想完全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医院感染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提高心血管科室对于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防范力度,笔者认为,当下的工作重点是对临床感染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引发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随着我国老龄化现状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难免需要一定的侵入性治疗措施来完成,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就一直存在。临床工作重点为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对基础疾病开展纠正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广大医护人员重视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尽量以药敏学诊断结果为给药依据,避免经验性给药[12],治疗过程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缩减留管保留,才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法[13]。

参考文献:

[1]周燕红,2001~2010年医院感染灰色动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8(19):55-56.

[2]王伶莉,吴小秋.20931份住院病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0(11):75-76.

[3]王晓云.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3(11):45-46.

[4]陈淑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及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8(16):55-56.

[5]王新鸣,厉伟民,李佳俊,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7(23):55-58.

[6]蒋艳.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08(19):44-46.

[7]徐敏,赖晓全.JCI标准下的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2(24):88-89.

[8]张振红.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2,08(12):88-89.

[9]夏志荣,毛荣彪,张乐.心血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06(24):77-78.

[10]周继旺,季乃军.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8(24):55.

[11]黄红漫,许其,宋来宝.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06(20):89-9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