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教学资源的应用精选(九篇)

教学资源的应用

第1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媒体资源,联系生活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改变以往老套备课方式,应当充分考虑远程教育资源及其设备迅速及时、画面美观、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点;教师在这种新形式下的备课尽量采用电子备课的方式,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实际的同时对照远程教育资源并充分理解远程教育设备在展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控制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考虑多媒体设备容量大的特点,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改变教学结构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但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严谨性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学的科目,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进入课堂,提供了创设数学情境的条件。

如在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我制作了小猴吃桃的课件。上课开始,我出示课件并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瞧,它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2个桃子,小猴先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练习时,我利用多媒体将练习题制成动画,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如:①摘水果,②登山,③闯关游戏。这样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节约时间,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美的感受中理解了抽象、复杂的知识。可见,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四、正确看待远程教育资源的利与弊

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已获得认可,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正确看待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和弊病,合理使用远程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首先,情境创设要合适,切忌设置假情境,这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不能脱离教与学的真实性基础,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发性。只有这样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感知和体验。其次,反思时间要充分,课件在设计时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是一个失误。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运用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改进,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全面的升华。

第2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一、接收、整理远教资源

认真做好对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维护,保证远程教育资源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接收,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校领导,请人来维修,务必保障远程设备的正常使用、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

熟悉远教资源的播出情况。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七大板块: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这些资源中既有中学的又有小学的,还有一些是为校外人员服务的,由于电脑容量有限,也为了在整理资源的时候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没有必要全部接收。笔者一般只接收和教学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资源、学习指导、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通过周一的远教资源播出计划,笔者了解到初中资源周四、周五首播,周日重播。在首播时,晚上也要传送资源。笔者利用自己在学校住这个便利条件,晚上播出段也开着电脑正常接收,接收完成后再关电脑。因停电或其他原因,导致首播时接收不全,周日重播时务必保证全部接收。

因接收的课程资源有多个版本,而电脑硬盘的容量有限,所以需要边接收边对资源进行整理。这就要求作为远程教育资源功能室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各年级教材的版本,保留与教材版本一致的教育资源,删除其他版本的资源,以腾出更多的硬盘空间接收新的教育资源。尽管如此,因长期接收,仅靠定期删除不实用的资源仍无法满足接收需要,还需要用光盘或移动硬盘将电脑上的资源陆续导出来。一般用光盘比较好,便于教师日后查找。这就要求做好详细的资源归档工作,将资源按学科、年级、类别刻录出来,光盘上贴上标签,写上资源内容、年级等,并标上盘号,将光盘整盒放置,每盒光盘旁边放置一张打印出来的详细的目录索引清单,方便教师日后查找教学资源时,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二、推广、应用远教资源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接收资源优质丰富,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教育理论、教学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同步学习课程和课外知识。有充足的教育资源,教师不应用于教学中,就等于没有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接收资源,并能够对远教接收资源直接利用,或根据接收的资源设计成有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此,我们在校领导的统一安排下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向教师介绍远教接收资源的内容,详细介绍教学中应用较多的课程资源、学习指导、教师发展。

以课程资源为例,该板块包括教学示例、典型例题、媒体资源、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部分。教学示例:精选了优秀教学设计,介绍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详尽而具体,该教学示例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设计纲要,内容可以复制到word文档中,教师可以制作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文档。典型例题:针对重点或难点而设计出来的问题,有详细的分析过程和解题步骤,可以直接编写到教案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媒体资源:向教师展示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教师可以直接应用到课堂的讲课课件中,也有一些视频、音频、动画短片资源,该资源可以在课堂上配合讲解使用。如物理、化学教学中一些不利于演示或成功率不高的实验,用媒体实验资源代替,便于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探究活动:关于学生课后探究的课题,有组织形式与探究目标的内容。可以借鉴探究活动设计学生课后活动的方案。习题精选:本课堂的相关练习,是对一节课知识的巩固提高,可以利用习题精选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扩展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不为人们熟知的知识应用领域,像物理上的噪声除草等,在扩展资料中选择几篇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后阅读资料,在丰富讲课内容的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学目标。

教师发展板块包括专题报告、培训教程、教学案例、教研论文、经验交流几部分,该板块的内容适合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使用。专题报告:专家针对各学科教材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培训教程: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教育理论。教学案例:大量优秀课堂实录。教研论文: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方法。经验交流:优秀的教学经验、方法借鉴。

学习指导板块主要由课程辅导、课后提高、作文、语音室几部分,该板块主要是提供各学科同步课程辅导,适用于学生做预习及提高课后知识。课程辅导:由著名特级教师讲解的与课堂教学同步的视频课程。课后提高:由动画制作,用游戏的形式集重难点分析、知识检测、思维训练、知识拓展于其中,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在原有课堂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补充、能力提高的板块。作文:通过教师语音进行要点精讲及相关佳作欣赏与点评和本期作业。语音室:由地道、实用的美语对话及美国文化介绍组成,外籍人士原音重现,可以通过特别设计的“语音跟读功能”,更准确地掌握标准发音,通过“对话”等栏目进行反复听、读和发音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笔者热情指导学校教师利用远程教育接收资源为教学服务。指导教师掌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会他们在电脑D盘初中频道czpd文件夹中寻找他们需要的资源,根据首字母找到课程资源kczy或学习指导xxzd等,然后根据首字母,如语文yw找到相关的学科;教会他们根据光盘的目录索引查找光盘,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教会他们适时适度地使用媒体资源,独立完成具有自己风格的课件。最初我校教师讲公开课的课件几乎全部是由计算机教师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远程教育接收资源的利用率,使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因为计算机教师在教课的空闲时间去做课件,所能做的课件毕竟有限,一般只在教师讲公开课的时候才帮助教师设计课件。平时计算机教师对各科教材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完成大量的课件,而远程教育接收的课件也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学生的特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教师做课件,不如教会他们自己去做课件,他们自己对教材比较熟悉,知道接收的哪个课件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应用,哪个课件需要根据媒体资源设计出自己的风格。现在,教师利用远教接收的资源,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课件了。在历年来市县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以及优质课件评选活动中,众多教师得以充分展示并获得优异成绩,这便是有力的证明。

由于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在单位不能人手一台电脑电子备课,在我们学校只有一个电脑备课室,里面有6台电脑,全校一线教师有50人,所以尽管远程资源接收、归档、推广、应用工作做得很好,但仍很难达到全员应用。现在,我校教师几乎都能在家中上网,为了使中小学远程教育接收资源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校初步构想建立一个校园网,将远程教育接收资源按年级、学科、类别上传到校园网,形成资源共享,及时做好资源的更新,使优质的远程教育接收资源能得到广泛应用。校园网建立的初步规划已经形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逐步完成。相信随着校园网的建立,农村远教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第3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应用

一、远教工程的意义、作用及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远教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或再现物理现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远教资源可以方便快捷地为学生补充科技发展的最新内容,为学习安装“接口”。这样,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就可以将远教资源有效地融合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真正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远教资源的运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按照“以学论教”理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改变。利用远教资源进行语文学科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远教资源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到教学的全过程,使远教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合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有效地利用远教资源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物理课程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3.远教资源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使远教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使远教资源和物理教学各个教学要素、教学环节能恰当融合,而不把远教资源利用作为一种摆设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负担,就必然要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按照教学目标,在依据一定教育理论和课程理念的主导下,把教材呈现方式、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教学程序的安排、远教资源的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作出总体策划的一个活动框架。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1.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教学理念是着眼于学生的“学”,提倡以学论教,在教学设计中应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而把教师看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而非学生的管理者或知识上的权威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设计的。

【例】《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片段)

新课导入

师:播放抗日战争的一段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把中国人民带入了战争的深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期间,也不乏国际友人的广泛支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白求恩,同学们想知道白求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吗?

生:(齐声回答)想。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一同学习笔下的《纪念白求恩》。

自主学习

师:教师播放有关白求恩工作场景的几段视频,让学生在自己看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白求恩的三种精神。

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领悟总结白求恩的三种精神。

……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反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进行积极而有效地学习,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而不再是被灌输的对象。

2.多媒体运用在教学设计中恰当及时

现代媒体有利于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发挥了多媒体在帮助物理教学中突破一些教学重点、难点方面优势。例如,总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架构了一座桥梁。

(二)远教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运用远教资源,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自我确定。

远教资源的作用一是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二是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场景画面。例如:抗日战争的一些画面;白求恩做手术时的一些场景;白求恩工作、生活的一些画面等。正因为远教资源具有这些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就很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各自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2.运用远教资源,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但这两种风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并不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是通过观看光盘还是搜索资源库,是通过空中课堂学习还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都可以自主选择,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地学习策略。

3.运用远教资源,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

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有效地利用远教资源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利用远教资源可以方便地实现感性的认识,理性的升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资源,这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

4.利用远教资源,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学习效果的自我反馈

传统的教学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的总结,而如果把教师的总结变为学生的自我反思,把这一环节变为学生自我反思的一个机会,学生的自我反思过程就变为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通过反思学生就会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这种体验、这种感悟是培养学科兴趣、学科情感的重要因素。例如:本节课在设计上的一大特点是,不光有教学设计,同时还附有学案。这样,学生可以方便及时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毕天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特点和建设目标,阐述了加强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提出了资源库建设的内容、重点、方法与途径。实践表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为进一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奠定基础。

关键词: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26-03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张志宏(1964—),男,江西赣州人,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力学系教授,主要从事船舶水动力学、超空泡多相流和流固耦合力学研究。

基金项目:海军工程大学教学改革课题“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库建设”(训教字2011—43号);海军工程大学教学改革课题“流体力学立体化教材建设”(训研字2014—3号)

流体力学的应用范围广,它与航海、航空、航天、能源、动力、机械、化工、船舶、兵器、水利、环境、建筑等专业密切相关,目前在许多高等院校中都开设有这门课程。但是,流体力学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不同,它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目前各高校还没有相对集中统一的教材,也没有普遍配套的教学资源,不同专业对流体力学的内容需求有很大的不同,因而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差异性较大(通常在30—90学时之间)[1]。由于流体力学运用的数学知识多,涉及的流动现象抽象复杂,在教学中师生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作为大学教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而课堂教学是面对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建设和应用好基于课堂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库,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足,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定义,教育资源可以概括成三大类型[2]:(1)课程素材类教学资

源,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2)课程集成类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电子课件、试题试卷、练习测试、问题解答、典型案例等成品素材。(3)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内容以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平台。作为课堂教学需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重点应该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和集成类教学资源,而素材类和集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可为进一步的网络课程建设奠定基础。这里以基于课堂教学需要的流体力学课程资源库建设为切入点,阐述了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提出了资源库建设的内容、重点、方法与途径。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一)课程教学自身的内在需要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根据课程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流体,其有别于固体的特殊性在于易变形和易流动性。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欧拉法,其着眼点是研究流体流过的区域即“场”上的流体物理量的变化,与大家熟知的针对固体运动的物理学或固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不同。由于流体力学的上述特点,因而出现了许多新概念和新现象。例如定常、非定常,流线、迹线,层流、湍流,有旋、无旋,边界层、涡街,自由涡、下洗等许多概念在课堂上颇费口舌,介绍了半天学生往往还在云里雾里,难于理解。许多流动现象通常看不见、摸不着,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难于建立清晰的流动概念,因而学习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没有清晰的流动概念就无法提炼出合理的数学模型,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利用流场显示、小动画、虚拟仿真等方法获得的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播放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茅塞顿开,使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采用多媒体的特写、慢镜、定格、细化、放大等技术再现流动现象,聚焦流动细节,使枯燥乏味的流动过程变得新颖有趣,既形象又清晰,提升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认知能力,一些流动画面甚至使学生终生难忘。因此,建设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特点的资源库是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

目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各高校课程建设关注的焦点与核心。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可见要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也要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有力支撑。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素材。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使用方便,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在课程组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扩展性。教学资源具有形式的多样性,以其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和图像,图文声并茂,极具表现力。在教学活动中,善于使用教学资源库素材,可以使教学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加快。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将精彩素材引入课堂,以丰富的背景材料支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述边界层分离时,需要探究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存在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采用基于实验室拍摄的流动视频进行教学,首先可以观察圆球驻点前方的来流,虽然存在逆压梯度,但边界层并未发生分离;其次观察顺来流方向放置的薄平板附近的流动,也可发现虽然存在壁面粘滞作用,但边界层也未发生分离,可见仅有逆压梯度或壁面粘滞作用边界层并不分离;但当在圆球驻点前方顺来流方向放置薄平板时,可以观察到在平板和圆球连接处的附近流动发生了边界层分离,从而说明了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的共同作用是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学生可能会问,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是不是边界层分离的充分条件呢?通过流线体的绕流视频可以发现,在流线体的尾部表面,虽然也存在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但边界层并不分离,而当流线体长度不变、中间部位增厚逐渐过渡到钝体绕流时,由于钝体尾部表面逆压梯度增加,出现了边界层分离现象,所以可以说明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只是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在流体力学课程中,类似的流动现象还有很多,以前大多采用板书、图片等静态的讲授方式,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而现在将丰富的流动视频引入课堂,相当于将实验室搬进了教室,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现场感,而且大大节省了讲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课堂教学的流体力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与重点

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将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分成“原始资源库”和“成品资源库”两大部分[3-4]。原始资源库内含文本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音频库等原始素材。成品资源库内含PPT电子教案、例题习题库、试卷库、典型案例库、网络课程等成品素材,可以直接用于教学。前期以原始资源库的素材收集和建设为主,后期以成品资源库的素材整合和二次开发为主。后期建设需要通过教师的大量劳动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因而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

建成的原始素材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基于课程知识点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流体粘性、压缩性、流线、湍流等课程所有知识点。(2)基于课程自然现象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大雁成人字形飞行、龙卷风的形成与演化等自然现象。(3)基于课程相关的流体工程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螺旋桨穴蚀、水击、球鼻首减阻等工程案例。(4)基于课程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舰船水压场、超空泡流、水下滑翔机等最新科研进展。(5)基于课程科学家相关事迹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欧拉、普朗特、冯卡门等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建成的成品素材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课程PPT电子教案的建设。包括融合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开发、符合教师教学要求的所有课件。(2)课程概念题库的建设。包括体现课程知识点、重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复习、考核的重要概念。(3)课程例题习题库的建设。包括反映课程重要理论、方程、定理的便于教学双方使用的例题习题。(4)课程试题或试卷库的建设。包括覆盖课程主要内容、难易适度、便于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的试题试卷。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途径

(一)成立教学资源库建设小组

在课程建设牵引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服务课程教学为重点,以课程组全体教师为主体,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立足课程特点和需求实际,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建设。

成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小组,建设人员包括课程组全体教师。课程负责人、资深教授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规划,提出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与方案,对建设内容进行审核和验收。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成品素材的二次开发、分类、筛选、优化与建设,对原始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整合。青年教师主要负责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初次开发与建设。

(二)采用多种手段建设原始素材库

通过收集整理、购买引进、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建设原始素材库。

将搜集国外著名大学的教学专题片、开放课程和国内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的流体力学素材作为首选,全方位获取各种免费公共教学资源。例如,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世界著名流体力学专家在实验室拍摄的流动演示专题视频,包括斯坦福大学S.J.Kline教授讲授的“流场显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J.L.Lumley教授讲授的“流体力学中的欧拉和拉格朗日方法”,麻省理工学院A.H.Shapiro教授讲授的“涡量”、“压力场和流体的加速度”,剑桥大学S.G.Taylor教授讲授的“低雷诺数流动”,哈佛大学F.Abernathy教授讲授的“边界层基础”和A.E.Bryson教授讲授的“流体中的波”,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D.Coles教授讲授的“可压缩流体的槽道流动”,哥伦比亚大学R.W.Stewart教授讲授的“湍流”等。这些专题片概念清晰、流动形象、内容精湛,是非常珍贵的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国内在教育部主导推动下建设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汇集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流体力学精品课程视频素材,也可供浏览、下载和借鉴。

互联网是获取免费资源素材的主渠道,但需注意注明链接出处,同时只用于教育用途而非商业目的。此外,资源的建设应处理好购买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若开发的难度大,但购买价格合理的话,可适当购买。依托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改项目等投入的经费,可以对国内外的教学软件或研发单位制作的教学电子资源或教材出版中附带的光盘教学资源等采用购买方式有选择的补充。例如,清华大学李玉柱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电子教案”,上海交通大学丁祖荣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多媒体电子教案”、“流体力学网络课程”,浙江大学毛根海教授编写的“工程流体力学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最后,对课程的关键素材,如无法免费获得或购置成本昂贵,可采取自主研发方式,制作原创素材,进行定制开发。海军工程大学曾在自己设计研制的流动循环显示水槽中,拍摄过《涡街》《粘性阻力与升力》《流场显示》等专题录像片,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开发的好处是可以锻炼教学队伍,制作的素材更能符合需求实际,而且拥有所研发素材的自主产权,可以在高校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实现资源互换共享。

(三)按照先进教学理念建设成品素材库

按照学科性、适用性、易用性原则循序渐进地建设成品素材库。成品素材库建设必须体现课程需求,并与课程标准、所用教材、讲授内容、学时安排等紧密结合起来。原始素材可以搜集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原始素材概念定义不同,文字大小不一,公式符号有异,图像分辨率差异性很大,因而不能简单堆积、生搬硬套。在建设成品素材库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的内容、知识点、重难点、特点和需求进行分类、整合、优化和二次开发,既要考虑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使得所建成的成品资源库能够直接用于教学,支持教学,并能使教师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在成品素材库的建设中,我们将“身边的流体力学现象、流动的工程实际、最新的科研成果、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等原始素材融入PPT电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引入身边的流体力学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引入流动的工程实际,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入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事业,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建成的知识点库、概念题库、例题习题库、PPT电子教案等,不仅可为教师提供便利的教学资源,而且也可适时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复习使用。建成的试题库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包括概念、选择、计算和应用等内容,能够自由组卷或固定搭配出卷,可为考教分离、客观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四)立足课堂教学完善课程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既要发挥课程组所有成员建设资源库的积极性,更要发挥这些成员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不断完善资源库的积极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建设和使用资源库时,需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原则,形成资源建设共同体。开放就是资源要能方便地进行修改、重组和利用;共建就是要求课程组的全体教师参与建设,任务分解到人;共享就是要将建成的资源库素材,全部提供课程组教师免费使用。此外,建成的教学资源库在使用时,还需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施训对象,进行个性化打造和优化。

建设教学资源库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只有通过发挥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建的力量,才能让每一位教师都共享丰富的教学素材,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和定期经验交流机制,激发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参与教学资源动态更新与建设的积极性,使教学资源库处于持续使用与发展的良好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2]余胜泉.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EB/OL].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2015-03-01].http://celtsc.edu.cn.

[3]范钦珊,李绯,倪如慧等.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4,(4).

第5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一、网络资源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大力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艺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弥补美术课堂资源的不足,顺应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弥补美术课堂教育资源的不足

现在一般学校的课程多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强调德育,而网络资源中的美术实践教学正是德育的体现。当下国内学校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实践活动。网络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弥补了课堂中德育内容的缺失的部分。真正意义上弥补了学校美术教学的不足。

(二)顺应了美术教育发展的需求

现今的美术课本的版本有多种,浙美、人美已经大大的丰富了学校美术教学的选择内容,但事实上每个地区、学校、年级的情况都不同,教材的知识面毕竟有限,而无法收纳最新的艺术资讯,时间长了难免在知识、讯息方面有滞后性。而网络资源的出现恰巧有力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资源中美术教育资源选择性大,并且可以有效的得到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美术资讯。

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加入了此行列,先后推出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等,这也打破了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美术教育场所上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更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教学环境,顺应了美术教育发展需求。

二、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此次教学以网上博物馆为例,是教师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个载体进行高效美术教学的一次尝试,也是为了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师结合校本教材的《笔墨的情趣》,选择的内容为书画。并结合当地“侯北人美术博物馆”作为教学素材,涉及到地方和本土文化,因此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再通过网上博物馆展示的艺术作品,学生们对本土的艺术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体会家乡民间、民族文化。

(二)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提出问题:你利用网络参观过博物馆吗?你知道怎么参观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参观网上博物馆的经验。教学目的:经验的回顾,引起学生的兴趣。

2.参观前,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获取网上博物馆展览的信息呢?学生活动:学生例举获得展览信息的各种途径。教学目的:具体学习获取网上博物馆信息的各种途。

3.参观时,请参观过网上博物馆的同学介绍一下他们是如何参观的。学生活动:参观过网上博物馆的同学描述介绍。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参观网上博物馆的流程。

4.参观后,介绍参观后网上博物馆提供的其他服务,以及学生可以参加的其他美术教育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干什么?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更多利用网上博物馆进行美术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表格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样的课堂形式,认同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为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内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其主体意识,激起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四)教学实践目的

网络资源学习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的方式,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所以实践学习是当下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知识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最终可以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分享,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网络资源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追求之一,所以这样的讨论课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三、结语

网络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同时也是公共教育的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教育功能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带进课堂,就学生而言,引起了学生浓厚的W习美术的兴趣,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视野也得到了扩展,审美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美术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我期待网络资源能在未来能更多更好的被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美仪.网络学习档案袋:学习过程评价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9):15-21.

第6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农村资源;课外活动;素质教育

经过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的综合式教学。除了教导学生各种必须的语文知识之外,小学语文中往往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的常识性知识,可以称得上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引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而被很多人忽略的农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外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其中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譬如教师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大篇幅的课外阅读,积累词汇量,熟悉各种美文美句的应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春游活动等等。实际上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产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在一些常见的课外拓展中,经常可以看见教师给学生描述大自然的风光如何美丽,花是什么样的,鸟是什么样的,大树是什么样的,溪流是什么样的。学生最多只能够从图片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很难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知自然,这也是传统课外拓展活动之中的一大弊病。描述很丰满,可惜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却很骨感,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常常会导致学生对文字的美感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文字之中描述的美妙情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真实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让学生阅读再多的美文美句,学生也很难在意识中形成一种对美的直观判断,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无物可写、无景可写,明明储备了一大堆美文美句,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的现象。虽然堆砌起了一大堆华美的辞藻,却根本没办法真正将文字之中的情感、艺术性表现出来,而学生自身也在这种堆积木一样的重复乏味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于文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导致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现象。

二、农村资源的引入和应用

实际上,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只需要引入合理的资源,将学生真正带入这些情境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些自然景物的美好,学生自然就能够逐渐摆脱出辞藻堆砌的怪圈。孩子永远有着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纯洁的心灵,让他们感受美丽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们带入美丽之中,将他们真真切切地送入大自然的怀抱里,然后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切身感知去认识自然、感知自然、体味自然,最终写出真正由心而发的自然纯朴的文字。

农村的环境实际上就是孩子们感知自然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尚且年幼,这个时候组织长途远游明显是不太合适的,那么将孩子们带到就近的农村去,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农作物的春耕秋收,见证潺潺小溪的流淌,见证鸡鸣狗吠的随和,这显然是最能够让孩子们感知自然,体会生活最好的方式。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不妨多组织几次农村之行,将孩子们带到农家去,感受炊烟袅袅,倾听大地的脉搏,飞鸟的歌唱,亲眼看看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的广袤农田。这些新奇的景象会让孩子们在心中升起对于美丽的向往和渴望,也会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那些只有在文字之中才见到过的美丽场景,从而真正地将文字之中的抽象感知和现实生活中的具象景物对应起来。做到这一点,孩子们才能知道究竟什么是姹紫嫣红,才能知道什么是鸟语花香,才能知道什么是恬淡自然。孩子们会仔细地观察每一片叶片的脉络,会追逐一只秋虫听它唱歌,会在广袤的田野里吮吸自然的味道,这样的场景会让孩子们一辈子都受益。

笔者认为,从小接受这样的自然熏陶的孩子,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往往能够更快地得到灵感,往往能够敏锐地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闪光之处,往往更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在笔者组织过的几次农家行之后,学生往往都会有所收获,甚至会自觉地通过文字记录下这次行程的所见所闻和感悟,其中的一些词句,即便是在笔者看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佳句。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往往还没办法把具象的美丽与文字中的描述联系到一起,他们根本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自然,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们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往往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参考文献:

第7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视频教学 应用写作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37-02

应用写作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模式单一,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也不理想。而视频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优势,不仅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视频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解Q现阶段应用写作课堂教学的困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引入视频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视频教学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受教师的重视。将视频教学引入应用写作课堂中十分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视频教学引入应用写作课堂有利于改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视频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声音、影响多种形式的结合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视频教学的引入应用写作课堂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应用写作课程的特点造成课堂容量较小,而通过视频教学可以引入更多的教学案例或者知识扩展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更全面的知识。第三,视频教学引入应用写作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视频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将视频教学在应用写作课堂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与完善,发挥视频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运用视频教学资源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视频教学资源导入课堂

精彩的视频导入是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尤其是传统的应用写作课堂比较枯燥,学生难以快速集中精神投入到课堂中去。通过视频教学导入,可以将学生快速带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关注。例如,可以在(演讲稿的写作)课堂开始时,通过5分钟的演讲大赛剪辑视频进行导入,并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一些教学相关问题带动学生进行思考,既能快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视频教学的引入与设疑教学方式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围绕情境的展示和创设,设置疑难问题或者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答疑解惑,学习新的知识。视频教学的应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借助视频内容设置一些应用写作知识和相关技能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也会积极思考、与同学探讨,从而深入到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利用视频资源开展课堂讨论

教师在制作和应用视频教学时要注意与时事热点题材相结合,热点题材对于人们尤其是求知欲很强的学生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关注当前发生的时事热点或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题材作为视频教学材料,既适应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如进行公文写作内容的讲授时,以热剧《琅琊榜》的官府处事片段为案例,结合古代官府衙门处理公务的事件背景来理解公务文书在工作环境中的运用,并以此为案例背景进行课堂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拟写通知。此外,视频教学的应用还要注意能否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产生积极作用,通过热点题材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视频内容进行人物或者事件的分析,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逐步掌握应用写作的思路。因此,这就要求视频内容的选取、教学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利用视频教学资源突破重难点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一般难以持续从头到尾保持有效注意力,因此,如何巧妙利用视频缓解学生厌烦情绪尤为关键。幽默视频在应用写作课堂中有利于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让枯燥死板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在应用写作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幽默视频深入浅出地调节课堂节奏,帮助学生暂时脱离枯燥知识点的压力,让学生在愉快地笑声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解广告文案写作的创意思路内容时,当学生出现疲劳、注意力分散等情形,适时导入某品牌手机创意广告《最牛逼的外卖超人》。生动的画面语言及巨大的剧情逆转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调整课堂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通过该广告出人意料的剧情创意帮助学生理解广告文案的创作思路。但是视频教学要注意科学地应用,一味放松搞笑反而容易弄巧成拙,教师需要精心挑选贴合教学内容的适当视频题材,并辅助对视频的分析评论,才能使视频教学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第8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远教 资源 应用

我国80%左右的中小学生在县城及以下的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农村学校都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抉择。这几年来,远程教育工程从初步示范试点到现在大规模普及推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它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边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让广大农村的孩子享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教育公平,让全国各地的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

我了解到不少学校使用的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之模式二:配备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 这些设备耗费了大量经费,设备安装好了,如何使用,使用是否科学合理,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一个要求。有了这一技术基础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应从系统的角度来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同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育性质是一样的,要使高新的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不能够设备安装好就高枕无忧,任其闲置睡大觉。针对这一点,绝大多数学校建立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把设备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教师和学生接触到的不再仅仅是文本的知识,更多的是图画、声音、动画等外界更多更新的信息,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使师生与高新技术和最新的教育信息更近一步。

应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校课堂教学提供资源支持,而不是取代课堂教学,要通过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的多媒体专题资源,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学习。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知识传递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服务机构联系面广、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构建方便实用、趣味的学习环境。

农村远程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各级相关领导都很重视,尤其是各受益学校校长,更要高度重视,教师作为受益者和使用者,应加强学习,明确责任感,让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是目前许多教师正在研究的问题,我在此也谈几点感受。要切实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了解远程教育资源

只有充分了解资源,才能更好地运用资源。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有自己的特色,有所侧重。对于农村有一定师资力量的课程科目,以提供教师辅助教学的内容为主,在现行教育体系内起辅助作用、补充作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农村师资力量普遍缺乏的科目,比如信息技术和英语,以提供授课性质的资源为主。另外在提升本地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体现出教育资源的全方位、大容量、立体、零距离、共享性优势,改善了学校少而单一的教学软环境,弥补了Internet网络资源杂乱、搜索查找困难的不足。我们可以无限制的使用“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任何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2.掌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技术

切实有效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电教手段。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用不起来就等于没有建。如果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历尽艰辛建设起来的设备设施被束之高阁,将是最大的浪费。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何把远程教育资源用起来、用下去、用出实效,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县装备站对本县各项目学校的管理员进行定期培训,管理员再回校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会使用设备,会调用资源,会整合资源。我校电教处为了让全校教师能用好、用活教育资源,适时地举办了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湖北教育网台资源的应用、资源的整合、如何上网及Word 、Powerpoint、Excel、Flash等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培训,全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广大教师认可和理解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转化为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搞好学科资源的整合

把学科资源进行整合是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大关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有时间性的,且受学生兴趣点的转移而有所变化,如何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是每个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搞好学科资源的整合,促进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要找到符合教材和自身教学实际的多媒体素材,使资源整合更具操作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合理发挥资源的音像功能,变抽象为直观,把教育资源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学生也可以通过“同步课堂”、“示范课”接受名师的指点,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推动了农村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中单一陈旧教学手段。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声光和图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我们不只是被动的利用现成的视频资源,还把各种各样资源综合利用,做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了学习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农村地区,解决了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缩小了现实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然而,现代远程教育要想在农村中小学很好应用,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只有长期探索,才能更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以信息技术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加快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商讯互动》

[2] 《中国教研》

[3] 《湖北电化教学》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宁、余胜泉

[5] 共享资源 促进西部基础教育发展――刘少银

[6]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第9篇:教学资源的应用范文

关键字

网络资源;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经过笔者的教学研究实践证明,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巨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示:

首先,网络资源可以把视频、图像、声音和文字集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可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印象,也让枯燥的计算机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和易于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新得到最大的激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角色,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可以以声音或者影响的方式显示出来,这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网络资源和板书、纸质书本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优势,包含的信息容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计算机知识,如果能够有效的应用网络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一定知识的时间,网络资源可以涵盖整个计算机教学中对于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学习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量多又繁杂,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那么计算机的学习会生动不少,计算机学习可以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另外,网络资源轻松便捷、易于获取。新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迅速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最新知识。通过网络,教师可以下载网上的视频、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计算机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网络上的资源和教材相结合,让教学内容具备新颖性和趣味性。通过网络,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互动式的视频教学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网络资源的应用让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扩展到了课堂之外,使他们在家也能够继续计算机的学习。

网络资源目前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情况

计算机的学习不同于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能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其应用性较其他学科,当前教师利用网络整合教学信息并迅速传递给学生,学生接收到教师的教学资料之后并通过网络及时给出教师反馈,网络载体的特殊的功能使得其在传输信息和资料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的传播载体具有巨大的优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转移到网络交流之上,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工作者和每一个行业都已经渐渐习惯了用网络去下载信息、运用信息。伴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完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网络资源在教学活动和教务活动中的巨大优势,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计算机学习的特点和网络资源学习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让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上来,让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活动的功能发挥起来,将教学目标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之上。

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的相关知识,了解计算机运行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计算机去寻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速高效的方式,并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去寻找信息、整合信息并利用信息。学生整体上达到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程度,让学生在精通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在计算机上有一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首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可以让教师享受到庞大的信息资源,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自己学科相关的教学知识,并随时掌握自己专业学科方面最新颖、最前沿的知识,让自己的教学保持创新性和时代性。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并有效整合和利用,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课件,教师做好的教学课件可以上传到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库供学生使用,也可以将教学课件直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之中来。总而言之,网络资源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让教师有条件在大量的信息之中选择对教学有用的资源进行教学,这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其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的功能,其具有广泛的客户终端,网络本身还具有导航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技术,这就为学生检索信息、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比较大,教师经常满堂灌,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是很有限的,在课下,如果学生能通过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进行课后的学习和复习,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能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习题的联系。通过教师设置课件上传到网络,学生在课后在网络上复习知识、练习习题、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充分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学会用计算机检索知识、共享信息。

总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资源的逐渐应用,教育的发展趋势正向着多媒体联合网络资源共同教育进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顺应教育时代潮流、适应教育改革方向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易唐唐.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崔均明.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1

[3]高义栋杨小飞.开发计算机软件教学视频课件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6

[4]解姗姗.谈网络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