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教学改革理论全文(5篇)

教学改革理论

第1篇: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关键词:OBE;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一OBE相关理论概述

(一)OBE的含义

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即教学成果导向教育,是为使学生获得未来能够成功的经验,以成果决定过程,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行为成果进行测量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它聚焦于学生学习后能够做什么,不是学了什么,它要求以教学成果为起点,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价都是为实现教学成果服务,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实际意义。

(二)OBE课程改革的原则

1.清楚聚焦(ClarityofFocus),是要求关注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成果应是能够培养学生未来获得成功的能力,课程教学聚焦于教学成果,使得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价高度一致,为教学成果服务。2.拓展机会(ExpandedOpportunity),是以成果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及批判的思维,鼓励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弱化教师的主导教学的地位,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达成最后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的机会。3.更高的期望(HigherExpectation),是鼓励学生不断实现阶段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目标,帮助学生不断的辨认出未来成功需求的能力,不断建立更高的期望,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成功。4.反向设计(DesignDown),是颠覆了传统的“正向设计”,即以课程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规划评估确定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而OBE的课程设计以未来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可接受的学习结果出发,以学生的期末学习预计要到达的效果为标杆,制定教学目标,然后规划课程方式。反向设计大致包含三个阶段,阶段一:确认期望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拟定课程大纲时,需要确定学生在本课程应理解的知识点,规划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课程具备的能力,并分析出学生需要持续培养的能力,在此阶段除了明确学科应有的教学内容外,还要结合学生能达成的能力,依据优先顺序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阶段二:决定可接受的学习成果。制定期望的学习结果后,要依据收集的考评结果来考虑课程设计。同时教师要确定哪些能力是需要考评的,需要用哪些考评方式。阶段三:明确了最终需要达成的能力之后,再依据学习成果的需求,安排最适当的教学活动。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一)目前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财务分析》课程目前是以学生能够掌握充分的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具备基础的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但是目前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要求任职者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灵活的分析能力,和对经济事务敏锐的洞察力,对数据信息的深度加工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很显然,实际工作的要求是灵活的,多样的,而并不偏向与理论知识的要求[1]。

(二)目前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财务分析》课程目前的教学设计仍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课上时间需要使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会有一些教学互动、作业习题的设计,但是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常常容易掉队,若不及时调整很容易让那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三)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以传统理论知识为主的

《财务分析》课程目前的教学主要内容仍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无论是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教学设计都是以理论知识内容有基础的,这样容易让学生困惑,仿佛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于如何应用这门课程的知识感到困惑,使学生不理解未来这门课程对于他们取得就业或是进一步学习成功的意义,同时也不利于财务管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前后课程的衔接。

(四)目前的教学资源过于枯燥单一

目前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教材、习题等有限的资源,而在如今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若不能够应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将是教育的损失。在慕课、微课等优秀线上教学资源触手可得的情况下,《财务分析》课程应不局限于教材和习题等教学资源,而应拓展教师与学生的视野,大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三基于OBE理论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一)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在分析学生就业及创业对于财务分析能力的需求后,财务分析的课程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对经济事实有敏锐洞察力、具备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注重行为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而是将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成果纳入考核评价中,例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多样化作业,实际案例分析报告及展示、小组作业等。将考核过程细化,收集评价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他们清晰的认知学习目标,及学习后的成果。并始终注意保持以成果为导向,目标、考核能力指标、考核成果一致,并相互呼应[2]。

四基于OBE理论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注重学习行为过程的成果收集

在确定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后,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成果按阶段性收集,量化,并计入考核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成果为导向,鼓励所有的学生最大程度实现学习目标。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增加上市公司等实例的案例分析,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使阶段性的知识学习贯穿应用于一个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并形成最终的报告,培养他们的实践分析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三)充分利用慕课等互联网资源教学

以成果为导向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给学生拓展的机会,对他们有更高的期望,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慕课微课等资源学习,并将自我学习的成果计入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面临信息资源多而乱的情况下,具备辩证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必备能力。

五结论

OBE的应用,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财务分析课程来说是一次颠覆的变革,虽然教学改革探索的路是漫长曲折的,但是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掌握了主动地位,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不再盲目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也提升了财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1(3):81-85.

第2篇: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一、《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的要求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对国际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为后续《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奠定知识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既涉及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用,又为以后实践类课程提供理论指导,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更应该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变革,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同时,引领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入职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转变传统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所以,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也应该以知识为基础,以外贸应用能力为导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理解和掌握相对较难;同时,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中普遍存在轻理论课、重实务课的现象,为吸引学生兴趣,对《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导致课上教学效果不好,学生课下也难以主动预习,只是期末时为应付考试才会死记硬背,对知识本身并没有深入了解,短时间内又会很快忘记,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院校中的专业教师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缺少在外贸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国际贸易知识的传授只能依靠书本知识,很难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以及外贸企业实际运营展开,不仅无法体现《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内容也相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多媒体授课已经在高校内普及,但效果并不如预期得好。一是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师多专精于本领域知识,多媒体技术有限,难以设计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二是一部分教师虽然使用多媒体,但只是将教案内容的要点简单复制到了多媒体课件上,将多媒体看成了电子的教案,并没有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四)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国际贸易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采取传统的“一卷定终身”的期末考试方式。但单纯的一次考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排除偶然性因素对成绩带来的影响,对学生来讲并不公平。同时,大多数学生只要在期末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过考试,只锻炼了学生的短期记忆力,无法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释现实的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并不大。对于教师来讲,也无法及时通过考核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材内容滞后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课下学习的重要参考,教材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有的教材中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无法紧跟国际贸易发展实际与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教材的重点依然在古典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论,二战后的新贸易理论只是简单介绍,而21世纪以来新兴的新新贸易理论更是少有涉及。在非关税壁垒部分中,对于日益流行的环境壁垒和道德壁垒也少有教材能够详细的分析。

三、《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改革的探索

基于以上《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上吸引回课堂上,必须要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起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灵活多样,在任何知识点上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案例都可以采用;同时,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与贸易发展实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贸易摩擦的讲解中可以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为例,从经济、政治、文化多个角度分析贸易战爆发的原因、影响和后果,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分析也使学生对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二是翻转课堂。教师课前提前准备好如文献、慕课或微视频等资料,设定问题,让学生学习、思考,课上一起交流讨论。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主动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思辨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要鼓励授课教师外出学习或进修,积极参加本领域的学术会议,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紧跟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与学术前沿,提高传授知识与分析现实的能力。二是选派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熟悉对外贸易的具体操作环节,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不会造成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节。三是可以从外贸企业引入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组建高水平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以解决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1]。

(三)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要使教师树立正确多媒体教学观,多媒体是可以激发教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减少教师付出,轻松复制教案内容,懒汉式教学的工具。要认识到多媒体可以在单位时间内立体形象地传输和表达大量信息[2],可以更好的将知识展示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涉及世界及其他国家的地理、经济和政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而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更具体形象,学生理解和记忆也较为容易。其次,要通过定期培训与多媒体课件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鼓励教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院系还要定期对教师多媒体课件进行检查,督促教师不断更新、完善多媒体课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力支撑。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强化“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过程性考核,通过过程性考核跟踪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科学多样的过程性考试方式,也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考核方式要尽可能的采用主观性题目,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发散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被动的考试为学生主动的学习[3]。具体考核方式可以平时成绩占10%,过程性考核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等内容;期末考试则是通过试卷方式综合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而过程性考核方式则应采用探究式的学习任务来体现,如小组讨论、课程论文、指定文献的读书心得汇报等方式。全面考察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五)选编高水平应用型教材

针对国际贸易教材内容滞后的局面,应尽量选用或编写高水平的应用型教材。一方面,应建立教材选用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教材选用标准,对任课教师选用教材的申请由课程组负责人或系室主任进行审核,以保证教材选用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专业建设情况,适时建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材建设规划,结合地方高校定位与学生的特点,编制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教材,并将需要补充的新知识编入教材,并定时更新。

参考文献:

[1]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2):92-94.

[2]刘世清.多媒体学习与研究的基本问题—中美学者的对话[J].教育研究,2013(4):113-117.

第3篇: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工业设计史》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基础理论课之一的《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不仅是学生后期实践学习的依据,同时也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补充。但真正在实际的设计教育过程中,《工业设计史》作为一门纯理论的讲述课程通常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却众口难调的因素,如何将乏味无趣的古代社会和文化知识讲到他们爱听,对于授课教师而言的确不容易。再者,出于急功好利和盲目追求实用结果,使得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迅速变成资本的设计历史文化理论知识多数被设计实践所替代,以致学生只重视技巧训练和形式表现,形成[1]“重技轻道”的思想,导致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很难达到一定高度。目前大多高校《工业设计史》课程设置为设计专业基础课,大学本科三年级学期末必考科目。学生通过《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学习可以构建出工业设计发展演变的轨迹框架,掌握设计发展的内涵,从而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教师在《工业设计史》课程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完善教学活动,以满足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有效地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单一,亟待改革

传统的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视频教学虽然便于学生有声有色地加强专业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但教师往往很难迅速掌握学生的听课效率。1.限于教室固定教学的安排,目前《工业设计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无法采用较灵活的授课方式。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情境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更受学生们的欢迎,这种通过课堂角色的半翻转形式让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授课教师的课堂讲述获取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去接触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和开拓眼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半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2.课时数量的设置原因使《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纯粹的师生反转授课模式步履维艰。在实际教学中也曾尝试学生讲述课程作业来摸索师生反转课堂的路径。严格意义上来讲,反转课堂通常是采用教学视频,但并不是在线课程,并不要求每个学生在统一时间内在线观看视频,而是可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控制和安排他们的学习时间,但目前现状是学生对于线下的课堂利用率不是很高,课前预习实施难度非常大,导致课堂反转成效大打折扣,所以如何有效地实施和利用反转课堂为当务之急。

(二)学习内容千篇一律,仅限课本章节知识考核已成为桎梏

综合素质考评要求学生具备多领域交叉的宽泛知识面,课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学生完成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但仅靠教材知识点毕竟有限,再加上该专业学生整体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艺术素养常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设计类学生往往携有艺术生的共有问题——理论课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在多年的文化课学习习惯上形成很大的惰性甚至不排除厌学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如何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展探究性的主动学习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建议改变乏味平淡的教学方法以及长期不变的教学内容,融入创意设计思维的开拓课程开展理论教学活动。采用新颖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更富现实性、创造性的设计思想和案例充实理论教学,这样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结合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展开理论讲述,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有效地被激发。

(三)学生的大班上课形式影响授课成效

设计类的专业课程通常课上人数较少,以小班上课的形式为主,而作为基础课程的《工业设计史》基本都以年级为单位设置班级上课人数,课堂采用大班集中讲授的形式。这样一来,课堂知识的回顾和巩固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很难保证部分学生不会浑水摸鱼、敷衍了事,教师也就难以做到深入点评,更无从谈及知识的扩充和延伸;反之,缺乏课堂讨论环节,《工业设计史》课程将无疑重新回到“填鸭式”的教学局面,严重影响到授课的成效。

(四)网络信息化教育手段利用率不高

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早在“十三五”规划中推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需要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方面的紧密配合,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受益于信息化技术下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除却课堂外,互联网微信、QQ、视频软件的普及为进一步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手段。但实际理论授课仍未摆脱教师课堂讲授局面,一方面教师的惯性教学手段使然,不能快速适应并及时系统地引导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源于学生课下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率过低,不熟悉难以掌握信息化学习方法,未能养成网络学习习惯。

(五)课程学时略显不足

据往届众多本科毕业生对本课程授课内容的回馈得知课堂上所授知识点涉猎不全面。虑及大纲内容的设置以及期末考核的需要,传统授课模式下课堂讲述的内容很难做到各个章节内容的深入剖析,知识点的灵活组织和运用也只能有选择地布置和实施,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同学对于知识的需求。比如针对考取研究生同学,课堂的内容犹如冰山一角,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涵盖研究生考试范围,故此建议《工业设计史》课程学时提至48学时。本课题尚在实践和摸索中,期间缺少参考,尤其在反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反转课堂的时间分配以及成效和以期达到的目标仍存有一段距离,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三教学改革探索

课题期望借助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方式,通过对现有《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授课模式、授课方法、授课内容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

(一)互换角色的授课模式

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授课的优势,努力本着课堂讲述为主,课程期间适时穿插学生反转课堂加以调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教师角色”开展备课和授课活动,在参与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和体会教师授课的辛苦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珍惜劳动、尊重老师的好品德,切实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品德教育的真正内涵[3]。

(二)生动有趣的授课方法

根据工业设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本着教材内容讲述为主的原则,各章节可穿插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具体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佐料来实现课堂的“包装”和“烹调”。重点挖掘并找到最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切入点,利用历史故事、著名电影片段、设计工作坊讲座或利用视频播放、邀请校外优秀设计师走入课堂传授经验等方式,授课形式的多元化可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图像教学比黑白呆板的汉字教学更富吸引力,现代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单纯耳朵“听的授课方式远不如“眼耳并用”来得实用,大量搜集和整理新鲜生动的工业设计史相关图像资料显得尤其重要[4]。

(三)主次分明的授课内容

1.设计史理论往往知识点多,内容庞大,在课程大纲不变的情况下,限定课时内要做到面面俱到较难,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对知识点区分主次和难点,避免泛泛而谈设计的历史和理论。适量增加人文学科背景知识的交叉,传奇生动的人物故事、神秘莫测的传说事件一定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既起到开拓知识面的作用,同时也达到活跃课程氛围的效果。2.同时结合设计专业课的内容适量加入设计实践课时,让同学亲身体验理论结合实际的获得感,这一点需要有设计专业背景的老师引导开展。3.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授课。比如针对考研同学突出理论重点,强调论述答题技巧,而对于追求专业水平提高的同学加大泛读面,引导他们多涉猎不同理论领域,为提升设计素养充实“多维食粮”[5]。

四结语

随着全国“慕课”网络课堂的推广,《工业设计史》课程的理论讲述将会实现新的突破,而授课角色互换模式、生动有趣的授课方法以及授课内容主次分明始终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好的经验总结,学生将会在轻松饶有趣味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中实现真正高效率的“玩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源.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1):235-236.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学习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J].装饰,2013(05):75-77.

[3]方敏.工业设计史授课中关键词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设计,2015(05):159-160.

[4]张燕,姚江.工业设计史教学的系统化[J].大众文艺,2013(11):250.

第4篇: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直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来培养。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每一门课程就是这个体系的关键点。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些人贯穿到每一门课程教学环节中,是落实这项重要任务的根本所在。课程建设是决定培养人的关键环节,如何上好一门课,怎样将课上教授与课下学习结合起来是解决课程建设的关键。《食品毒理学》是黑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营养与功能模块内的必修课程,其实验部分是食品营养与功能大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毒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性表现在,该门课程的很多知识与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密切相关,而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有关人体解剖及生理学知识,这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解的难度;实践性表现在,任何一种食品有没有毒性,或者毒性的大小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尽管目前关于动物试验提倡3R原则,但是一些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还是不可缺少的。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对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考试形式都做了改革尝试。笔者就近几年在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浅谈一些感受。

一、明确教学目的

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食品毒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从机理的角度阐述什么样的外源化合物是安全的,如何确定某种物质是安全的;同时阐明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即描述性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目的,在第一堂课,就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角度就是将每一名学生置身于其中,创造一个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环境,激发学生去寻找避免中毒或者解毒的途径。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案例,使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上课讲述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整合书本知识进行升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教学,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食品毒理学课堂教学的一套方案。首先是课下自学与课上讲授相结合。食品毒理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学生掌握的前修课程比较多,不仅仅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等知识,还应该包括人体生理学、解剖学方面的知识。而鉴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系统性不强,在人体生理学、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存在空白。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搜集经典的文字材料、动画等素材,提供给学生自学,并辅以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课上回答,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更广泛的接触。其次是知识点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食品毒理学课程尽管涉及的内容较多、较散,但还是围绕两条主线来展开的。一条是人的自身,即强调将我们每个人置身于其中,从我们自身去想,我们能接触到什么,这些物质怎么样能进入到我们体内。另一条就是构效关系,在食品毒理学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这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里的构效关系不仅仅是指外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还包括我们自身组织结构、细胞结构等与效应的关系。从第一条主线来看,学生虽然对人体生理学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通过动画及一些文字材料的描述,学生对食物通过口进入体内的这条通路有一点感性认识,再结合第二条主线,在这条通路上,有一个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这样就把细胞的结构与其摄取营养物质的关系结合了起来。

三、考试方式改革

在食品毒理学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生活素材、现实案例。所以在考试方式上,从最初的个别案例考试模式到今年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模式朝着更开放的形式发展。例如,针对课堂理论知识,最初通过某一食物中毒的案例描述,提出一些基本问题,涉及中毒的途径,中毒的可能物质,解毒的可能方式,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至少要掌握中毒的这些物质的可能结构,再根据构效关系分析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毒。到今年该门课程完全采取开卷考试的模式。今年通过开卷考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如果没有对本门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掌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门课程的两条主线,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从今年考试的成绩来看,发现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取得高分的是课堂上学习处于中等或者上中等的学生,通过传统闭卷考试成绩拔尖的学生在这样的考试环境下未必取得高分。从今年的学生成绩分布来看,90分以上的仅1人,这是以往闭卷考试所没有的现象。在闭卷考试环节中,很多学生通过背下一些关键的题,在一些大题上就可以取得满分,而今年的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所以很多学生在大题上拿不到高分。

四、实验教学改革

1.重视实验教学目的,实验教学内容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是摆在本门课程面前的重要课题。动物实验是食品毒理学实验的核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以及对动物饲养管理过程的详细讲解是本门实验第一次实验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视频辅助教学,同时引用相关的文献加深学生对动物实验伦理学的理解。

2.基于能力培养修订实验教学内容

在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将传统的验证性试验向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转变。以生大豆慢性毒性试验为例,我们基于有限的课时,对某些试验环节增加了设计性的内容,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给药剂量,最后观察小鼠的行为,测定体重、血液等指标,然后对全班同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使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并如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五、结语

在工科专业开设一门课程,特别强调该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贡献,食品毒理学是我们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营养与功能食品方向的必修课程。因此,我们在这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就特别重视学习该门课程对选择该模块学生毕业目标的达成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一门课程的理解程度,在覆盖教学大纲范围的同时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建立学生课下课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将科研的理念引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洲,王松,张长贵,魏琴,张超.食品工艺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7:256-258.

[2]江芸,金邦荃,刘琛,詹巍.《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金铁岩.浅谈食品分析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6-137.

[4]杨怡姝,肖向茜,王小利,沈思嗣,艾萍.《食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

[5]盛姣.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7:63.

[6]王新,张建新.食品毒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1:73.

第5篇:教学改革理论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工程实际

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力学这门课程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继力学课程的基础,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论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在确保学生掌握内容和体系的同时,学会应用该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力学是主要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古典力学范畴[1]。虽然其体系与内容已经相当完善,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与深化,特别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存在教学学时偏少、针对性教材缺乏、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压力大,提不起兴趣。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探讨了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

一、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学时偏少

不同高等院校使用的《理论力学》教材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在层次结构和知识点上都存在逻辑关联,构成理论力学这门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但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下,随着基础学科加强、特色学科增多,课时不可避免的被压缩。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根据“专结构、懂施工、长材料”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加强了与材料方面相关的学科,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学时被减少到64个学时。课程内容多、知识点存在逻辑关联、体系完整等特点导致很难通过简单的减少课程内容来减少学时减少所带来的问题,这种简化方式只会导致这门课程失去其完整性与严谨性。

(二)缺乏针对性教材

理论力学的教材绝大多数属于通用性教材,适用于包括机械、土建、交通、水利、动力、航空航天等专业,缺乏专门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编制的理论力学教材。通用性教材的弊端在于部分内容、例题及作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不适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理论力学课程采用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教研室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其中包含许多与机械相关的例题及作业,对于没有一定机械方面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极大,而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和例题不够全面和深入,导致学生的时间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容易引发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三)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体系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是否紧密主要体现在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选用上。但是现阶段教材选用的例题和习题大多是直接给出经简化过的抽象化力学模型,而缺乏工程实际案例作为例题,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动态性、大信息量大容量等优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板书教学方式的不足,但由于理论力学理论性强、公式多、抽象化程度高,致使教学方式一般采取的均为多媒体结合板书,从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方面的改革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性,导致学生在这门课程上花费时间多、学习压力大,存在畏惧心理,学习效果差,知识结构和能力掌握情况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对土木工程专业及理论力学学科认识,就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

(一)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对于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偏少的问题,就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所侧重。理论力学三大部分中,运用最多与后续课程联系最紧密的是静力学部分,其次是运动学和动力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重点讲授静力学部分,包括内容、思路、知识点逻辑关联、体系及工程运用,以达到尽可能的深入和扩展。而对于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在分配学时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更多地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整个课程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探索知识点的逻辑关联,从而理清课程中不同理论间的脉络,让学生从总体上对该课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结合学生需求重新编制教材

造成教材缺乏针对性和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原因,主要是教材编制上的滞后。随着专业领域的不断细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面,适合多专业的教材很难做到兼顾广度和深度,因此,应当编制完全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专用的理论力学教材。专用教材在例题和习题选用上,在保留一些经典例题与习题的同时,应与土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最好能体现专业的特色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而且,要跟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题型,以赋予经典力学时代的色彩,显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魅力[3]。选用工程实际案例优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生产实际运用,拓宽思路,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尽量避免选用抽象化、模型化的题型,这将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针对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的问题,应引入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工程实际案例的视频展示,以探究型教学的形式,和学生共同探讨实际结构构造、实际结构抽象化建模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运用理论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知。例如,在讲到静力学中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时,应以实际工程如桁架桥、厂房桁架屋顶等作为具体例子,制作相关的视频给学生看,并和学生共同讨论桁架结构的实际构造以及连接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面对受力复杂的实际桁架结构在求解内力的时候,如何考虑主要因素从而将桁架简化、抽象化为力学模型,以及计算出结果和实际桁架之间的差别。通过从实际工程到理想化模型再到结果分析全过程的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采用理论力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法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实际的工程解决及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引入一些简单的工程计算软件,通过对例题手算与软件电算相互验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在众多的工程计算软件中推荐Maple软件,该软件功能多,易于掌握,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掌握基本功能,就可以应用于理论力学问题的求解[4]。

三、结语

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理论力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针对传统教学存在教学学时偏少、针对性教材缺乏、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手段单一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调整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加强学生的工程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红岩,李冬梅,罗志华,等.“理论力学”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分析及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1):88-91.

[3]杨亚平,沈海宁.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刍议[J].高教论坛,2008(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