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战争与和平作文精选(九篇)

战争与和平作文

第1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战争是好的,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国家都团结一心起来,虽然有不少战士在战争中死去,而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更多人民的生命,他们也是为国而死的,因为有了战争,才激发了全人民的爱国之心。如果我们不打仗了,别的国家来侵袭,不做任何反抗,那死的人会更多,如果奋力抵抗,死亡率就会减少很多。

以前,希特勒在侵略各个国家时,在俄国苏联的首都“列林格勒”,那里闹粮荒,每个人每天只能吃100克面包,都饿得跟狼一样,最后迫不得已,把自己养的马都拿来吃了。而那时是冬天,没有火,饥寒交迫。后来苏联人也把全国人民带动起来,每家每户几乎都参了军,尽俄国人最大的力量击退了德军,即使在战争中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50万人,但最终还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战争也是令人愤怒的,因为我们都向往和平。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几乎不放过每一个中国人,他们像是一群恶魔,让一排排中国人跪在荒凉的野外,把他们当活靶子,就这样一排一排倒下;他们挖好一个个大坑,活生生地埋了许多中国人;还没有人性的把婴儿用刺刀挑在空中……一幕幕让人惊恐万分,不寒而栗!

第2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我赞同这种说法,中国史上的第一位君王用战争吞并六国,统一文字之后,开始了王朝一代。随后的滚滚长江,浪花淘尽英雄,为统一之势而战争。一幕幕的血腥沙场,在机关算尽之后,英雄倒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哪一个王朝的建立非血染而成,又有哪一回破灭不是因为金銮殿下反抗的旌旗满地?战争呵,每朝每代从刀光剑影中走入,再茫然地走出,用野蛮毁却上一代的文明之后,再苦心打造自己这一世的文明,殊不知高堂上端坐的人换姓之后,自己曾经的血汗又将融入支离破碎的辉煌,和断瓦残垣的艺术一起由历史的波涛卷入一方深海。留下的,也只有一代传一代的叹息与撰书历史者掉落的泪水,用这些与昔日风光一起深深埋葬。

在每一次的战争之后,都会有人合掌而虔诚的向上苍祈祷和平,小民站在将士、马匹留下足印后野草丛生的“良田”祷告,希望和平可以筑成万民无饥的天下粮仓。帝王领嫔妃、子孙、群臣朝南而跪,希望和平一世使江山万年固,皇家香火不息。不论是何种缘由,和平总是人们所期望的,战争狂人亦是如此。

和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远古时代,部落里的族人用手中的木棒拼命抵抗外族,用生命换取和平之后的牛羊成群,果实累累。以后的几个世纪,人们手持利刃跨上战马,驰骋沙场一生,用血为子孙扩大领土,以使他们拥有永久的和平。现在的和平,将各式各样的强杀伤力武器搬上历史的舞台进行激烈的“演绎”。我不知道将来的社会人们为了和平又会怎样,我只知道和平的代价很大。走进史书中,和平用每一次的战争换取,而此后又会因为种种原因使人们决定再次战争去创造新的和平。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人们不得不发自肺腑的开始呼唤和平。

为了秦朝的暴政,江苏会稽立起了楚霸王项羽,他为了天下苍生的和平而战,后为了证明自己绝非秦君的荒淫无道,一把火把当时秦始皇极其奢华的阿房宫烧了个精光,一座中华最早的帝王别墅在大火中走到了尽头。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毁却了前世的文明。诸如此类的毁灭,我不愿多说。但中国统一之后,随着努尔哈赤大帝的铁蹄踏开皇城的朱门之后,中国人经历了大清康乾盛世的太平年代,天子脚下一方净土,人民安居乐业。君王为了向各国来使炫耀大清的实力便大兴土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于北京西郊共同构筑东方的“万园之园”。历经150多年的时间,耗资几亿两白银,圆明园落成。其中以田园风光为主,一墙之隔又别有一片天地。乾隆帝六次下江南钦点苏杭美景建于其中,又加西方画家将各国标志建筑“画”于其内,使圆明园浓缩了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其中藏宝阁内的珍奇更是琳琅满目。由于清政府的闭关,君王的闭目塞听而狂妄自大,终于使清国走向毁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置身于圆明园内,空身钻入,披金戴银满载而出。园中无法搬走的物品持木棒以击之,必至粉碎而后快,还声称这是上帝的指引。圆明园惨遭蹂躏之后,在英军官额尔金的号令下,又是一把火。三天三夜火海的煎熬,这颗曾经璀璨绝伦的明珠呜呼哀哉。北京城被黑烟笼罩,滚滚黑烟的上方,上帝在哭泣!

把眼光转向世界,美军总是吧拳头到处乱挥。在去年九月十一日,两幢美国象征的世贸大厦在遭到袭击后的短短几秒中内轰然倒地。时隔不久,美国就动用大量军力打击阿富汗,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揪出本·拉登。在枚枚不断的炮弹之后,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心惊肉跳地生活,就连出门也要先向真神虔诚地请示:“敢问路在何方?”

第3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什么是和平?

女神在大声地呼喊,大声地呼喊:

和平,和平……

暮然回首,

历史长河滚滚流淌,

追溯人类的沧桑巨变,

战争是为人类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

浓烟滚滚,

炮声隆隆,

打破了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战争的炮火粉碎了纯真的梦想。

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

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

而人类喜欢没有硝烟的世界。

和平之花被无情地折断;

和平之鸽被箭无情地射下;

和平之舟被无情地搁浅在荒滩,

哦,战争,哦,和平!

让天使睁开眼睛打量这绚丽的景色,

让摇荡的旗帜谛听迷人的天籁,

让灵光照亮黑暗的幽谷;

让智慧的火焰燃尽以往的悲哀。

让世界变得和谐而美丽,

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停止战争,反对战争,

愿和平成为永恒!

第4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打开我的记忆阀门,许许多多的故事组成了一张张家庭影片。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那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镜头。镜头里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是我的爸爸和妈妈。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天黑沉沉的,满天的乌云越积越厚,看样子,似乎要下雨。妈妈有事出去了,走前对正在客厅里躺着看电视的爸爸说:“一会儿如果下雨,你可别只顾着看电视,记着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进来,千万别忘了”妈妈出门前再三嘱咐老爸。

爸爸半梦半醒,迷迷糊糊不耐烦地答道:“知道了,知道了。”

妈妈走出不多功夫,天空就开始乌云密布,一阵电闪雷鸣之后,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可睡眼惺忪的老爸,早就忘了妈妈临走前交代的任务,依然躺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打瞌睡。

妈妈办完事回来了,见阳台外的衣服还在雨中飘荡着,居然没有收进,她立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推醒了还在做梦的爸爸:“喂,你这人怎么回事,衣服收进了没有?”

爸爸糊里糊涂地说:“衣服?什么衣服?”

这时妈妈脸色更昏暗了,她没好气地对爸爸吼道:“你这人,就是这个样子,什么事情也办不了,连收件衣服也不会,找了你这样的老公,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我一看情况不妙,忙跑出来劝架,我一边安抚老妈,一边批评老爸。爸爸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今天表现的确欠佳,于是,看我出来打圆场,忙借梯子下楼,陪着笑脸对妈妈说:“老婆大人,你别生气,今天是我太贪睡,忘了你交代的任务,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您先消消气,那几件衣服,就交给我,我帮您重新去洗。”说完爸爸屁颠屁颠地跑到阳台洗衣服去了。

妈妈瞥了爸爸一眼,气哼哼地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我则像个跟屁虫,赶紧给老妈又是敲背,又是捶腿。

第5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关键词:恩格斯 战争 系统联系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同时战争与战争之间以及战争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纵横交错的关联。恩格斯把战争活动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在系统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为揭示战争的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维度。

1、着眼于战争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揭示战争的社会属性

恩格斯不是孤立地去考察战争,而是把战争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将战争置于整个社会领域,从战争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上把握战争的社会属性。其中,恩格斯特别注重从战争与经济、战争与政治以及战争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中考察战争的社会属性。

经济和战争的关系一向是恩格斯认识战争的重要视角。他总是从人类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出发考察历史上的各种战争。对于现实的战争,他也是先从交战双方的经济利益入手,由此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本质和性质,判断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在《德国战争短评》一文中,恩格斯指出,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之所以能够迅速获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普鲁士比奥地利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双方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突出反映在武器装备上,普军占有明显的优势,他们使用先进的后装针发枪,其发射速度和威力大大优越于奥军用探条装弹的前装枪。被俘的奥军对《科伦日报》记者说:“我们确实做到了一个勇敢的兵士所能做的一切,但谁都经受不住这样急速的射击。”恩格斯诙谐地评论道:奥军的战败“与其归罪于贝奈德克将军或朗敏将军,还不如归罪于‘探条’将军”。2

政治与战争之间的联系是恩格斯考察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是达成政治目的的特殊手段。1870年普法战争伊始,恩格斯通过分析普法两国的政治状况,指出这次战争的爆发首先起因于两国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对于法国来说,战争是为了维护第二帝国的政治统治,“阻碍普鲁士顺利地推行它的德意志政策”,3从而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因而从法国方面来说,战争更具有波拿巴主义的性质。”4而对于德国来说,战争是以“铁和血”统一德意志政策的继续,并由此形成为一场“民族战争”,“是完全不可战胜的”。5政治不仅导致战争的爆发,决定着战争的性质,而且也作用于战争的进程,影响着战争的结局。恩格斯指出,法国在战争中每况愈下以至最终丧失主动权,是第二帝国腐败的政治所致。“20年来它听凭一群冒险家主宰它的命运,而这些冒险家已经把行政机关、政府、陆军、海军,实际上把整个法国都变成了他们牟取暴利的源泉。”6第二帝国“整个制度都已腐朽透了”,7因而在战争爆发之后,“法国的崩溃看来是可怕的。一切都在倒塌,都在被出卖、被盗窃。”8因此,“第二帝国的军队迄今为止败就败在第二帝国本身。”9恩格斯由此得出结论:“最终的结局——德国人终将取得胜利——我已毫不怀疑。”10普法战争的结局表明,恩格斯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在军事哲学史上,恩格斯较早注意到文化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文化对于军队素质的重要意义。在研究欧洲军队时,恩格斯指出:“一国军队同另一国军队是相近似的。然而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特别是不同的文化水平,却又造成了许多差异,并形成了各个国家军队所特有的长处和短处。”11“我们就看到,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对不够发达的邻国在军事上具有怎样的优越条件。”12恩格斯在分析当时欧洲各国军队的素质时,始终把各国的文化状况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他指出,俄国军队虽然具有一切优良的战斗素质,但总是被敌人打败,原因就在于俄国的文化水平落后。恩格斯的结论是,“现代作战体系”以“普遍的平均的文化水平”为前提,军队的“运动性”和“众多性”都是以“适应于资产阶级时代的文化水平为前提”的,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结果”。13

2、着眼于战争间的横纵联系,通过此战争认识彼战争

从共时态上看,战争与战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基于同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之上的战争,在战争形态、战争理念和战略战术上必然存在着诸多共性。对此,恩格斯指出:“拿破仑的体系,只要它与某一个军队的性质相适合,便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为所有这些军队所采用。在这里也表现出资产阶级时代的平均化的影响;旧的民族的特点在军队里也正在消失:法国军队、奥地利军队、普鲁士军队以及在相当程度上甚至于英国军队,现在都成为或多或少同样适应于拿破仑式战法的机器。”14同一时期战争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作战方法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且各种具体战争与同时代的战争整体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恩格斯在考察德国农民战争时指出:“1848年的革命不是德国地方事件,它是伟大的欧洲事件的一个部分。在1848年革命的整个进程中,它的动因并不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狭窄范围之内,甚至不是局限于一个大洲的狭窄范围之内。”15恩格斯还洞察到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战争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争之间的联系。在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时,他认为,随着战争之后大批中国人涌入欧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将“极端尖锐化”,16“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征服中国的同时也就会对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起推动作用。”17恩格斯把发生于局部地区的具体战争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考察,通过把握局部的战争与同时代战争整体的联系,为在更高的层次上探寻战争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从历时态上看,战争是一个按其自身逻辑在历史上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战争之间存在着纵向联系。这种历史联系使得现实发生的战争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它的影子。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研究中经常运用历史上的战争来分析现实中的战争。他在《德国农民战争》一文的开篇就写道:“自农民战争以来,三百年过去了,有些事物也已改变,然而农民战争和我们今日的斗争相去并不甚远,要反对的敌人大部分还是相同的。”18而每次农民战争的失败,一个共同的原因就在于农民自身的狭隘性。恩格斯通过考察历史上各种类型的战争,以古鉴今,揭示了农民战争进程的惊人相似性。

在历时态上,战争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为战争进程的相似性,还表现为战争运动尤其是作战体系纵向上的继承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不同的战争运动,而不同的战争运动之间又存在着某种连续性和相关性。恩格斯认为,现代作战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作用于军事,推动着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的变革。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作战体系的发展呈现为一个纵向联系的链条,恩格斯将其概括为军队的“运动性”和“众多性”,认为这种“运动性”和“众多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递增的态势。所谓“运动性”,指的是军队的机动能力。“革命前的军队不灵活,正是封建制度的反映。”19恩格斯认为,封建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保守落后,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制约着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资产阶级革命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反映在作战体系和作战方法上,“运动性在各方面都是资产阶级军队的特质”。20所谓“众多性”,主要指武装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以及进攻性武器使用的数量。作为被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的阶级,早期资产阶级曾广泛联合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阶级发动了封建统治的革命民众战争。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民众战争由于客观上不同程度地反映和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因而激发了广大民众参与和支持战争的热情。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是无产阶级“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的战争,21因而能够把“运动性”和“众多性”“提升到更高的水平”。22

在历时态上,战争既表现为相似性和继承性的历史联系,还表现为某种前因后果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因果性”概念,集中表现为“一个运动是另一个运动的原因”。23就战争而言,不仅一场战争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且这场战争同先前相关联的战争之间,实际上是一张“因果联系之网”,“各种事件表现为前后相继的关系。这种‘前后相继’,绝不是一些不相干的事件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而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因果链’。”24战争中的某一事件是由发生在它之前的事件所引起的,而它本身又可能引起另外的事件,敌方与我方、精神因素与物质力量、人的因素与自然条件等相互作用,彼此交错,构成了多链条的因果联系。恩格斯对普法战争结果的成功预测运用的就是因果联系的方法。在普法战争爆发之初,他就指出,法国政治上的腐败严重影响到军需部门,“各种储备物资的准备,特别是装具的准备,显然注意得最少;而正是在这方面产生的混乱使得作战行动在战争最紧要的关头推迟了几乎一个星期。这一周的拖延大大改变了德军的处境。”25

3、着眼于战争力量的构成要素,认识战争运动的内在逻辑

从战争运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首先是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作用于战争,并由此促成战争内部要素的变化。如果说前者是战争运动的外因,后者是战争运动的内因,那么外因作用于内因时还存在着一个中间环节——战争力量。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作用于战争力量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战争力量中“器物”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生产方式及由此引起的上层建筑的变化使战争力量中“人”的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军队人员成分和素质的改变。战争力量在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又会引发作战方式、战略战术的变化,这就是恩格斯所揭示的战争运动的内在逻辑。战争力量作为战争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战争运动的直接动力。

战争力量中最基本的是人和物及其关系。战争力量涵盖了进行战争的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其中,精神力量来自于人,物质力量既来自于人又来自于物,以及人与物的结合方式。在人的方面,包括将帅、士兵、民众等;在物的方面,包括武器装备、物资器材、交通运输设施、军事工程设施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武器装备。26恩格斯在考察战争时,十分重视构成战争力量的人与物及其关系。他多次强调了人和武器在战争活动中的重要性,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法以及胜负,首先“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27恩格斯说道:“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28这就阐明了在人和武器的关系上,人的因素更为根本,武器要通过人生产出来,并靠人使用,因而“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29

人在战争中不仅表现为一种物质力量,同时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战争中人的因素包括军事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勇敢精神和纪律观念等等。30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人的士气比体力更加重要,“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31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关系着军队战斗力的发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在《骑兵》条目中,恩格斯写道:“精神因素,勇敢,在这里立即化为物质力量;最勇敢的骑兵连就将极其沉着、坚决、勇敢、协调一致和齐心合力地前进……不‘勇猛’,就不可能有所建树。”32

从战争力量构成来看,恩格斯既看到了人是影响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揭示了武器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人与武器在战争运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战争力量。在人的方面,恩格斯深入探讨了将帅、士兵、民众在战争力量构成中的作用,指出将帅在战争中作用的发挥是以广大士兵群众为前提的,广大士兵群众是战争活动的主体,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7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56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57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页

[8]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580页

[9]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56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18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61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61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8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24] 梁必骎主编.军事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7~588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26]陈鸿猷、王成业、陆云彬主编.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8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229页

[30]陈鸿猷、王成业、陆云彬主编.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138页

第6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最新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范文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

  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

  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最新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范文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着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最新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范文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体质。——题记

  在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对他的喜爱与崇拜使我对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有点感想。

  小说从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1年俄国专制加强潜伏危机的时刻,以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为主线。但内容并不全是以战争为话题。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战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与妹妹玛丽亚照顾,在军中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而主人公二彼埃尔,他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高贵,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也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尔的这一点,便计划把相貌美丽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仑嫁给了他。而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也受到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的新婚后的彼埃尔,在不久后就发现妻子爱仑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为了卫护自己的名誉最终与爱仑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后慢慢开始找到了新的信仰。而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逝世,这让安德烈顿时感到人生已走到尽头,直到遇到活泼漂亮,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强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最终奈不住寂寞与爱仑的哥哥阿那托尔私奔。后直到1812年的一次战争,娜塔看到了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顾他,可安德烈最终还是和死亡一起走了。彼埃尔化为农夫刺杀拿破仑却反被俘虏,其妻爱仑在这战火连连的环境下依旧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几番奋战后,俄国最取得胜利。像每个故事完美结局一样,大家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战争,充满着杀戮,为了所信仰的去战争,不去管生命的高贵。的确,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战争,我想大概没有人喜欢战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战场不过是洒满鲜血的修罗场。帝王永远是冷漠无情的,战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事关国家利益和荣辱的“打架”。

  我厌恶战争,帝王永远是历史的奴隶。但在战争中我看到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战争,必定会有牺牲者,为了和平,他们甘愿为保卫国家、人民流血。书中也有多处描写在战争这样的环境下,人丑陋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厌恶,像放荡的爱仑,示财权如命的拉金公爵,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迎来的只会是和平。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战争不会永远,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从生下的啼哭婴儿到白发老人的一生阶段,这本书中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曾这样评价。我喜欢安德烈的单纯坚忍,娜塔莎的活泼善良,彼埃尔的温和并不懦弱……他们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人性欲望,但上帝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人。

  结局,和平的年代真正来临,婚礼,生育,就像小尼古拉说的: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的人都感到幸福。

   最新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范文

  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有三部影响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它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精华之处。

  是什么使得这本书魅力四射?从1805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俄奥联军到1812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从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宫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过对真实的人物如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佐夫和虚构的四大家族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写,再现了俄国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讴歌了俄罗斯民族为保家卫国而战斗的伟大精神。

  从故事一开始,战争与和平这两条线索就“和谐”地交替进行着,到1812年,这两条主线就明显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宫廷正在举办沙龙宴会时,莫斯科的居民正从将要被炸毁的城市逃出…..作品有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让人影响深刻的同时,也不断地催人思考。当战争平息下来几年之后,我们仍然能从“和平”这根线条中隐隐看到残留的战争的影子。

  战争的场面经过精工描写变得活生生起来,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奔跑厮杀,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贵族伯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雾气笼罩着灌木丛,忍不住赞叹这般美景,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景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我发现在作品中,不管是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胜利,执着地捍卫自己的国土;还是法军突破俄军的一道道防线,直逼莫斯科的军事行动。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之后不久,拿破仑又称帝了,法军也是打着皇帝和民族的旗号到处征讨的。实际上,历史书上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战争的性质由此变得相当复杂。

  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

第7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将人类带到信息时代、微电子时代、生物工程时代和太空时代。随着新一代武器,如智能武器、激光武器、失能武器、次声波武器、隐形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大批出现并装备部队,军事学说和作战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军队的编制体制亦相应地做出重大调整,从而导致世界军事形势和未来战争样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国家间博弈方式的变更,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大,以文化军事为代表的新的作战方式已经产生。文化军事战略所告知人们的是人类在全球化发展的地球有限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遏制暴力伤害性战争的希望。

《文化军事战略》是推动人类适应宇宙全息观、科学发展观、东方文明天人合一哲学观为基础的军事战略理论创新,283万字的军事理论巨著《文化军事战略》是北京资深战略思想家乐后圣先生著作,由新华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次出版并于2010年12月第四次印刷出版的献给人类伟大的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建设事业的礼物。

《文化军事战略》共8章,上下两卷。全书从文化战略的哲学原理、全球化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军事战略与世界新格局、文化军事战略协调人类共同利益、文化国防战略与伤害性战争的终结等8个方面对研究世界文化战争、世界新军事革命,以及世界防务的新发展、新趋势、新格局都具有全新的视角。《文化军事战略》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人类军事文明历史上史无前例地提出了文化军事战略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及建立文化军事战略学的科学基础及哲学原理。有评论家称赞《文化军事战略》可能是继《孙子兵法》之后,中国人在军事理论领域对人类的又一次较大贡献,更是21世纪世界和平建构的灵魂保障和人类的和平文明思潮。

第8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实施战略图平衡计分卡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从诞生之日就与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历届国际竞争情报盛会SCIP(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年会的主旨发言人中,有很多就是战略管理大师,除了以竞争三部曲名扬四海的迈克尔·波特,还有加里·哈默尔、奎恩·斯皮特泽等。但目前关于竞争情报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大都是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角度分析,很少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审视竞争情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此角度进行讨论。

一、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的步骤

按照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的观点,战略实施首先要建立战略管理办公室,它不同于企业的战略研究部,主要是帮助各部门提炼战略地图及召集战略回顾会,搜集计分卡上各项指标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第二步是开发战略图;然后制定公司平衡计分卡并分解到部门和个人;接着进行战略回顾,收集大量信息数据,以关注战略实施情况,评价平衡计分卡上的各个指标;最后将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考核相联系。

2.战略实施的几种工具

目前最有效的思想和工具是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KPI和组织协同。世界500强都开始采用这些工具,不少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引入。本文以当前最流行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BSC)为例进行探讨。

(1)战略图

战略图主要是对战略进行充分的提炼,并将这些战略要点以一种逻辑关系体现在一张纸上。战略图的构成要素包括角度、主题和战略目标。其中,角度分财务、客户、内部学习和成长四个部分。战略图的特点不在于仅仅从财务的角度评估组织的战略达成情况,而是通过这四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呈现组织的战略。主题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方面,需从各个战略板块中进行提炼、筛选和整合。对战略主题的关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是战略图最基本的要素,体现了组织一定时期的战略重点、方向和思路。

(2)平衡计分卡(BSC)

BSC从财务绩效、客户知识、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来进行开发。公司在战略图开发出来之后,根据战略图的指引,把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让所有人对公司战略负责。将BSC用于战略实施的目的是:将长期与短期加以平衡;将财务方与非财务加以平衡;将内部与外部加以平衡。

二、竞争情报在战略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是否通畅、全面和实时是战略实施能否成功的保证。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广泛传播使各级人员主动对环境、竞争对手进行研究。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能将自己的业绩与本行业最强竞争企业中的相应业绩水平进行比较,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有奋斗目标。

(1)竞争情报是了解企业环境和行业情况的工具

企业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只有敏锐地发现环境变化,并让这些变数为我所用,才能在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外部环境的核心是它所处的行业。外部因素大致地分为五类: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政治、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利用人际网络、市场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或手工方式收集这些信息,然后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利用EFE矩阵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利用IFE矩阵分析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优点与弱点。此外,还要结合直觉判断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2)竞争情报是发现竞争对手变化的重要工具

环境、竞争对手信息的监测和获取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行业变化,企业可运用竞争情报的方法迅速采取行动。有时这种信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就需要企业对外部环境及竞争对手信息进行长期跟踪,内容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管理、运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评估,以确认其优、劣势以及未来的可能动向。针对竞争对手情报的方法有竞争对手跟踪法、反求工程法、专利情报分析法、管理人员跟踪和实地调查法,结合针对本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法、SPACE法。为全面地收集信息,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竞争对手分析:识别并确定竞争对手;确认并判断竞争对手的目的与假设;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选择要攻击或回避的竞争对手。

第9篇:战争与和平作文范文

【摘 要 题】研究综述

【关 键 词】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地位/作用

【正 文】

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时期内,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所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作出的决定性贡献,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逐步展开。20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主要就近10年来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一、研究概况和成果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抗日战争史研究在我国史学研究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研究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学术格局的形成,史学界在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进行专题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论文较少,主要有:刘思慕等的《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注:《世界历史》1984年第4期。)、王桂厚的《略论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注:《史学集刊》复刊号,1981年10月。)、王振德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注:《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等。

刘思慕等的文章论证了“中国抗战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论述了以中共为实际核心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战场的作用,及正面战场的几次大战役,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的作用。这些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论证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5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史学界也更加注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全面探讨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影响。在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时,此问题成为史学界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

这一时期,一大批抗日战争史专著相继出版。如:何理著《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抗日战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罗焕章、支绍曾主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黄玉章主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抗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本)(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等。这些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抗战国际地位的论述。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的专题论文也有50余篇。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199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高潮,并有了一些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一年有关这个问题的学术论文就有80余篇。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国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机联系出发,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合起来研究。江泽民在莫斯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了高度概括性的论述。一些有关抗日战争史和中日战争史及二次大战史的专著,也对此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0年来已出版的有关书籍和论著主要有:军事科学院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三卷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王秀鑫、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李新、陈铁健任总主编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5至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郭汝瑰、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韩永利著的《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真著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胡德坤、罗志刚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专题论文有170余篇。

二、主要观点综述

(一)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中国抗战不仅是一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声息相通、休戚与共,其成败利钝直接影响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具体观点如下:

1. 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许多学者认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军民在东北对日本武装侵略的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这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东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军民几乎是孤军奋战,中国战场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注:综合概括王秀鑫、郭德宏、李良志、胡德坤、汤重南、彭训厚等学者在专著或论文中的观点。)

有的研究者认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由局部侵华战争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全国抗战,这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爆发的起点。(注: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由于过去教科书和有关的历史著作只确定了中国全国抗战爆发时间,没有对中国抗日战争时间进行准确界定,在“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全国抗日战争”的概念上有些模糊,从而使人们长期把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时间认为就是抗日战争爆发时间。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这些概念弄清楚。因为:第一,若是把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攻上海、入侵华北的战争排除在中日战争以外,这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这些中国土地上的侵略行为;第二,侵华战争与全面侵华战争,这是同一性质的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侵华战争包括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整个过程,即侵略中国的东北、上海、华北和七七事变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因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而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在此以前的六年抗战,虽然是局部的,但它是整个抗日战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陈华林:《抗日战争爆发之我见》,《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无论研究者持上述哪一种说法,但都一致认为,中国开辟了第一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

2.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结成了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协同配合的持久战。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共进行了22次会战,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在敌后战场,创建了大批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研究者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中国抗战牵制日军兵力最大。

在八年抗战中,日本陆军主力绝大部分时间被牵制在中国。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惟一战场,抗击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最高时达到94%。从1941年到1943年冬,日本在中国的陆军也占其总数的50%以上,最高时达到69%。战争结束时,日本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陆军总兵力为2,053,483人,其中,在中国本部的日军为1,049,700人,占51%,在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为1,003,783人,占49%。可见,中国战场抗击的日本陆军最多。

(2)中国抗战歼灭日军最多。

关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伤亡数字,史学界说法比较多。一般认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3万人,占伤亡总数70%。也有人认为中国共歼灭日军150万。还有人根据日本统计数字,说日军在战争中共伤亡195万人,加上投降的日军108万,其中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240多万。有人认为日军在战争中共死伤287.4万人,其中在中国战场伤亡198.4万人,在太平洋和亚洲其他战场伤亡89万余人。

尽管日军在中国的伤亡数字由于资料来源、统计方法不同等诸多原因,各方面记载的数字不尽相同,有的相差悬殊。但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国军民在中国战场上给日本陆军以沉重打击,八年来中国抗战消耗日军兵力最多。

1995年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这一说法目前在国内引用最多。

3.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曾两次派兵入缅,与美英盟军共同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10万人首次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进军。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公路”,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危局,为盟军收复缅甸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战场成为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

中国战场也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了昆明、成都、桂林、柳州、衡阳、宝庆、芷江、老河口等所需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本土,从而使日本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运输线和本土的军事设施遭到严重损失,直接支援了英美在太平洋的对日作战。

研究者对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是一步步深化的。近年来在提法上也有些变化,如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注:李新、陈铁健总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同盟抗战 赢得胜利》第9卷,第7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是“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注:汤重南:《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北京日报》2005年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的影响全局的组成部分”(注: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光明日报》2005年5月10日。),“没有中国的抗日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注:新华社2005年5月7日电。) 等等。

(二)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四大国之一和在东方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中国军民作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这一点研究者予以充分肯定,其观点集中归纳如下:

1. 中国抗战是挫败日本对外扩张计划和拖垮日本经济的决定因素。

日本侵华目的,是妄想通过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然后以中国为战略基地,北犯苏联,南下太平洋,进而称霸世界。由于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使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持久战的“泥潭”,打乱了日、德、意法西斯东西配合的战略部署,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与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有的论者认为,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消耗和拖垮日本经济,破坏其战争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日本的军费开支逐年增加。1937年为32.7亿日元,到1941年就增加到125亿日元。四年间日本军费增长了近4倍。其中用于中国战场的军费总额达213亿日元,占同期总军费的70%。可见,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物力和财力。

2. 中国抗战阻止日本北进,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对德国法西斯作战。

日本侵略苏联的野心由来已久,但始终未敢动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境内的侵略军,使其无法集中兵力对苏联发动进攻。据统计,从1931年到1937年六年间,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同日伪军作战达数千次之多,日军共耗资14亿日元,伤亡17.2万余人,致使原计划进攻苏联的日军深陷中国东北,根本无力北进。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给日本北进提供了良机,但由于日军深陷中国,丧失了北进的最后一次机会。正是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从而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并从远东抽调50余万的兵力增强西线作战力量,极大地加强了苏联对德作战实力,为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中国也间接援助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3. 中国抗战推迟了日本南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法国败降,英国危急,为日本南进提供了最后时机。而此时的中国战场,八路军正发动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万余人,正面战场日伪军伤亡达273,000余人。这一年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其中陷于侵华战争就有39个师,占其陆军总兵力的76%。正是由于中国持久抗战使日本推迟了南进,从而为英、美等盟国争取到了加强战备的宝贵时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虽然决心把战争扩大到太平洋和东南亚,但它始终不敢把更多的兵力从中国战场调至太平洋区域作战。1941年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10万人,但仍有140万在中国战场上,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为40万人。(注:彭训厚、田玄:《论中国抗日战场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相互支援与配合》,《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这就是说,日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被死死地“钉”在中国战场。可见,中国抗战对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给予了直接有效的支持,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尽管也有学者对通常所说的“中国抗战阻止了日本的北进、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提出质疑,认为值得商榷,(注:徐勇:《论日本在二战中的南进、北进战略》,《外国问题研究》1997年第2期。)但是学界对于中国抗战的重要作用都是充分肯定的。

4.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如取舍标准、资料来源、统计方法等),对于中国在抗战中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数统计情况很不一致,说法很多。(注:姚会元:《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中方损失调查与日本赔偿》,《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该文列举了七种说法,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介绍。)现在论者主要引用的有:全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其中军队伤亡380万,死亡132.5万人;平民伤亡3120万人,死亡2000万人。(注:柳茂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战场》,《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9日。)

1995年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目前史学界基本认同这一说法。

总之,大多数研究者从总的方面充分肯定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有的研究者还提出,评价中国抗战的作用,不仅要看中国战场消灭日军的具体数字,更重要的是看中国战场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来的巨大整体效应。(注:陈德鹏:《也评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6期。)还有的论者把中国正面战场的某些战役放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局来考察。认为中国正面战场豫湘桂战役的失败,一方面对盟军利用中国空军基地威胁日本本土的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它是盟军迅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注: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除豫湘桂战役外,论者还提到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江桥抗战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十年来对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史学界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研究的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一是宏观的、综合性的研究比较多,微观的、具体的研究还不够。多数论文都侧重于对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进行全面的分析(虽然论述的角度、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就某一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的却不多。由于论文篇幅所限,全方位论证不可能太深,因此导致大量浮在面上的重复性研究。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还可以从深挖选题、拓展视野方面去思考,比如从经济、军事战略、文化、外交上加以论述;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来研究,如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等等。虽然近几年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笔者认为,中国抗战之所以被国外史学家忽视,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内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国内对此研究起步较晚,缺乏权威性著作,史学界对一些概念也没有准确界定,论者引用的一些数字统计也不够准确,有的悬殊较大,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推介。如何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组织出版有关权威著作,使材料来源更加充分,数据统计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还应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同时,政府还应高度重视,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对中国抗战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对外,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国内学术成果得到外国学者的了解和认同,扩大中国学术成果在世界的影响。

三是比较研究还应加强。多数学者是从中国抗战自身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没有把中国抗战纳入到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体系当中,把中国战场与其他战场进行相互比较,最后来评价中国抗战的地位。笔者认为,只有进行比较研究,才能得出相对准确、客观的结论。比如,在评价中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贡献时,应该把各国的综合国力在盟国综合力量中所占的比例弄清楚,再与各国在战争中的贡献相比较,看它能作出多大贡献而实际上又作出了多大贡献。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总之,只有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才能给予中国抗战科学的定位和全面的评价,也才能让国外学者信服。

四是挖掘征集史料有待进一步深入。不断开拓新领域、探索新课题和挖掘新史料是学科继续繁荣发展的基本要求。一些已经作了较多研究的领域,仍有一个不断挖掘新史料以求向更深方向发展的过程。如有关抗战中日军的伤亡数字、中国军民的伤亡数字等,迄今为止,研究者们所使用的史料大多数是国外的资料或著作,缺乏直接的、系统的调查统计材料。相信随着新史料的问世,在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史料发掘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会大大地向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