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新中式园林特点精选(九篇)

新中式园林特点

第1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此背景下,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风景园林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农业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极为必要。

1 普通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设置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逐步由农林类院校发展到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各高校对园林学科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1]。

长期以来我国学科划分将风景园林放在不同领域中,学科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的分离,造成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迷失、偏差。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使专业覆盖面更广、业内分工更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提高,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目前,全国设置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分别分布在农业院校、工科院校、美术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里,如何在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基础条件,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来说是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基础条件、学科特点不同,故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立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行业细分的专业人才。

2 风景园林学学科设置研究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不足,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而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01年成立了风景园林专业[2]。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这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明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刘滨谊认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当务之急需要二级学科的基本建设,他提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目前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宋建军等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调整[5];林广思对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各教育层面进行划分,设置园林专业[6]。周进建议加快学科建设,完善技术、专业资质标准等,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7]。总之都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

3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改革目标与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以培养个性发展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制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时,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社会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设立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使该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一个提升,培养有特色的相关人才,促进园林行业的更好发展。作为农林类院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不同于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农林与人文有机结合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时展的趋势所然。

我校园林专业多年办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学科与行业优势,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前一个“2”指学生利用白云新校区完善的基础实验条件,完成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后一个“2”指学生在海珠旧校区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及校企合作的园林公司等,与社会紧密接触,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模式,完成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学,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合格人才走向社会。

3.2 制定出合理的“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1)分析农林类院校学科特点,突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研究风景园林课程与农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途径。风景园林多学科理论综合特点导致其培养过程中的多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问题复杂。

(2)按“2+2”模式完善和健全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探索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林学、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体系。在此培养模式中,前一个“2”实现“厚基础”目标,即重点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学习;后一个“2”实现“宽口径”目标,即专业内涵的外延与扩展;并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实现“强实践”的目标。

(3)随着园林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把握通与专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在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创新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4)围绕产业化现代园林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基础、实践创新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制订突出现代园林产业和岭南园林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特色鲜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3.3 注重实践环节,建立教学与生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地方区域园林产业,以教师科研助手为手段,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学生课外科技体系和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参与互动、进行试验、开展行动研究,并最终形成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1)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将实践教学融于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克服理论(下转第52页)(上接第16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素质。

(2)校企合作培养。以“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广、合作发展”为宗旨,组建若干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发挥产学研各方在人才、技术、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企业真正地全程参与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校企加强科研合作和新技术开发,以研促教,通过研发过程中结合创新项目、毕业设计、兴趣小组,科研小团队等相关工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3)进一步完善“四平台、四层次、三阶梯”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四年八期不断线,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循序渐进。大一、大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大三专业技能训练,大四产业技能与创新的能力训练。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4)通过开展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参观、竞赛、文体竞技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拓展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基本方法、工具的掌握,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4 结语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引进教学,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坚持以“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建立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的“2+2”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春华.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2):1618-2616.

[2]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

[3]张启翔.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

[4]刘滨谊.对于风景园林学5个二级学科的认识理解[J].风景园林,2011(4).

[5]宋建军.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风景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6]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

第2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设计原则;艺术特点;绿化景观;挑战;意境

引言

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园林的概念,同时加入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就是新中式园林所最求的目标。新中式园林会再造园中借用古典的:空间收敛,高低错落,景深层次等方式在加入现代的简约风格来融入景观园林的设计,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园林设计理念。

1、新中式园林的设计原则和艺术设计特点

园林的最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人,所以新中式园林的设计原则为服务于人的审美情趣,以绿化和水景为主体,同时保证园林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共存。

新中式景观园林与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简介明朗。传统的古典园林多本着保存植物种植的自然形态和多层次多品种形态进行规划,而新中式园林更多为单一种类和人工修建。新中式园林的植物层次很少,一般为两层(大灌木+草坪)或三层(乔木+大灌木+草坪)的形式,其植物品种也很少,但要求植物的整齐性。新中式园林与欧式植物景观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欧式景观的颜色选择比较复杂,颜色落差很大,但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多采用以自然与修剪植物相互结合的形式,并且融入了中国古典园林和欧式园林的植物选择方法,使其本身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气息的同时有不缺简洁,舒适的现代感。新中式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多以长叶植物和淡色花类为主如水石榕、垂柳、竹、菖蒲、水葱、鸢尾、马蔺、桂花、芭蕉等植物。并且在简单明净的同时又不缺少传统的中国文化意境。

新中式景观十分符合现代人对高层次精神需要的追求。并且让人们更好的对传统的中国园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新中式园林具有现代和传统的双重文化底蕴,使人们更统一接受。这也是新中式景观园林得以被大众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新中式园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有利于新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新中式园林中的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不同于原生态,并不是回归自然。在自然神态环境中,很多植物的长势和结构并不适合于人类的审美观点,所以新中式园林带给人们的自然生态并不是原生态,而是能提供给人们放松,舒适感受的现代园林。新中式园林会对自然景观进行提炼,在保留原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对景观进行修剪,改造,使其真正的服务于人。

3、园林绿化景观系统分析

新中式园林不会一味的照搬某一景观或重现经典景观,而是在原自然形态中进行新式的设计,并充分灌入现代化园林的设计构想。并将传统的造园手法融入其中,在建造的同时充分的考虑,近景与远景的层次感和空间要求。并根据人视线的转换对景物进行精心打造。真正的做到唯美不奢华,精致不繁琐,亲切轻松的人性需求。新中式园林在景观问题上有着如下几点原则:

(1)在主要的交通道路上不经保留贯穿南北和东西方面的道路,也有很多曲折小路,同样能达到保证使用效率。在整体的园林构造中用各种道路形成一个流通,循环的道路系统,保证在各个角落都能达到道路的通达。

(2)在景观区内将人行道和车行道以及环形道进行区分,充分保证交通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3)对每个景观进行轴线划分,使其独立成景的同时又不缺少完整性,保证每个园林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同一的景观结构。

4、新中式园林色彩的选择

园林的色彩选择是对园林定位的首要条件,新中式园林设计上经常采用极具中国风的色彩:如中国红、玉脂白、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等颜色进行搭配。并且结合景观的建设材料和新中式的园林风格对景观进行定位。为了突出崇高、喜庆、祥和、宁静的特点新中式园林还采用原木色和黑色作为衬托来表示新中式景观的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大门和景观亭以及廊架上我们多采用中国红和琉璃黄作为主要颜色,这样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崇高、喜庆、祥和的气氛。在地砖的使用在主要依赖于长城灰。这种颜色往往会给人一种宁静,稳定的感觉。在雕塑和浮雕的色彩选择我们更倾向于玉脂白,这中简洁、干净、吉祥的感觉是没有任何一种颜色可以替代的。我们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比较倾向于绿色,为主并配以开花植物作为辅助。黑色多体现于墙壁、围栏的应用。能增加人们沉稳和庄重的感觉。

由上可见“国色”是新中式园林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保证新中式园林具有中国特色必备条件。颜色的使用能更好的突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5、新中式园林意境

意境一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所追求的,这也表明园林的发展和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园林意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对园林的描述,并实现情景的同一,意象的同一,最终形成意境。所以我国园林在古代就有很多诗篇来形容园林的意境。到了现代新中式园林的产生更将这一意境进行了发扬,传统园林对山水的描述以经转化成了现代建筑的描述。并且根据实际园林的设计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更加结合意识形态和文化修养对园林景观中自然的流露,这也形成了新中式园林特有的意境

6、新中式园林当下正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对场地原有元素的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作为一种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受设计师的青睐。生态设计的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连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反对只讲过去,不讲现在和未来,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效益的同时应做到将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贯穿项目的始终。

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都为园林专业领域的扩展,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评价指标的变革提供了动力,使不同时代的园林各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中国园林专业必须面对重大的现实问题,放下小农园林思想包袱,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应在整理现有专业领域基础上,努力成为居住社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城乡整体景观和生态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设计,旅游地规划设计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成为维护自然生态过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坚。

具体地讲就是遵循生命的规律,如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第3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字:风景园;歌德;希尔施非尔德;斯开尔;莱内;平克勒

由于受英国风景园(Landscape Garden)的影响,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大规模地出现了自然风景园,德国园林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期也随之开始了。风景园使德国园林产生了彻底的革命,绝大多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几何园林都在这场变革中全部或部分地被改为自然风景园了。这以后,尽管几何式与自然式两种完全对立的园林形式仍在不停地争论,园林也在这两种形式之间反反复复地变化,但是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十八世纪中叶至今,自然式一直是德国园林设计的主流。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新建的城市公园尽管与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然风景园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园林形式上却是相近的,即都是自然式的。可以说自然风景园彻底改变了当时德国园林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也为当代德国城市公园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今天德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园林,多是这些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中建造的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由此看来,要了解当今德国的园林设计手法,有必要首先了解十八、十九世纪的这场风景园林运动。

(一) 早期的自然风景园

1750年后英国开创的自然风景园思想在欧洲大陆传播,在这种形式下,德国的园林设计师纷纷赴英学习,并且在短时间内把这种新的思想及设计手法带回德国,在德国设计自然风景园或把历史上的几何园林改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自然风景园进入德国的时间大致是1770年左右,和英国的情况一样,风景园并非一下子就出现了,它是一个过程,一个旧的根深蒂固的园林设计思想被打破的过程。与已有的上千年历史的几何式园林相比,风景园在德国是一个全新的园林形式,它不再是一个确定的空间,也不再是建筑的室外延伸,更不被建筑的轴线所控制。

与英国相同,风景园在德国出现以前也是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中首先有了崇尚大自然的思想。十八世纪初就已出现了歌颂大自然的文学作品,英国文学对德国文学中这种思潮的产生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英国的风景诗,如著名的感伤主义诗人汤姆森(J. Thomson)1730年的自然诗《四季》对当时德国文学影响颇大,他在诗中描写花园时写道:“这里是纯朴的自然,每个景物都展向无穷的远方。”不过在这以前德国诗人布洛克(H.Brocke)的《尘世的欢乐...》(Irdisches Vergnügen... )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哈勒尔(A. Haller)的田园诗《阿尔卑斯山》(Die Alpen)也显示出重归自然的愿望。克洛普施托克(Klopstock)、克莱斯特(Kleist)、拉姆勒(Rammler)以及晚一点的科劳迪乌斯(Klaudius)等人都有大量歌颂大自然的作品。画家兼诗人格斯内(Gessner)明确表示:“我喜欢乡间的草地和原野式的树丛,反对修剪的绿篱组成的迷宫式的花园。”诗人哈格多恩(F. von Hagedorn)写道:“尊重自然吧,让人工的东西远远地离开。”

除英国外,法国的自然风景园也对德国,特别是德国南部的园林有很大影响,尽管在时间上德国与法国几乎同时出现自然风景园。但是法国、德国与英国却不同,英国在1750年后以布朗(L. Brown)为代表的纯净的风景园已发展成为以钱伯斯(W. Chambers)为代表的英中式或中英式园林,而这时法国和德国才刚刚出现风景园的思想。法国人坚信,英国风景园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园林的推动。法国最早的风景园就是这种掺杂着中国园林的英中式园林。德国也一样,大片的英国式园林作为整个画面,中国式的园林或小建筑则成为园中的道具。由于园主不同或地点不同,园林中有时英国式多,有时中国式多。德国人把这种园林称为感伤主义园林,把它归属于后巴洛克或洛可可时期,把中国式园林建筑称为点景物。这种点景物还有假山、山洞、叠水、小桥及村寨,后来又有土尔其、印度式建筑及模仿古罗马或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废墟等。

可以说德国风景园就是从模仿这种英中式园林开始出现的,并且常常是很盲目地模仿。那时德国人把这种园林叫做中国式或英国式的,这种模仿完全是处于好奇心,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早期的风景园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渐渐地侵入原有的几何园中,使之自然风景化;二是新设计的自然风景园。

几何园转变为风景园是当时的大趋势。从1770年开始,德国历史上众多的巴洛克园林大多部分或全部地被改为自然风景园了,不过绝大多数几何园并没有彻底改变其基本骨架,特别是中轴线,水渠等多保留着。几何式园林转变成自然风景园的主要作品有波茨坦的无忧宫(Sanssouci)、卡塞尔的威廉山(Wilhelmshohe)和曼海姆附近的什未钦根(Schwetzingen)。

无忧宫是一座巴洛克及洛可可式园林,洛可可宫殿建于1745年(图1),它最初是弗罗德里希一世的夏宫。园林的主轴线是一条东西向的林荫大道,它始于园林入口,从宫殿前穿过,延伸到新宫(Neue Palais)。严谨的轴线上有喷泉、雕像,但是整座园林并不是中轴对称的。早在1754-1757年园中就建了一座中国式建筑——中国茶亭(Chinesisches Teehaus)(图2),这是德国园林中较早的中国式建筑,它尺度较大,在镀金柱廊内有一圈中国人物雕像,不过除了室内陈列着中国瓷器外,整座建筑与中国建筑相差甚远,外观上它更象一座蒙古包,雕像也如同是穿着中国服饰的西方人。1770年在园的北部建了龙塔(Drachenhaus),它是受钱伯斯1762年在丘园(Kew Gardens)中所建的中国塔的影响而建的。与钱伯斯的塔一样,龙塔也犯了个大错误,即塔的层数是偶数,并且建筑不伦不类。1772年无忧宫的中轴线旁建了规模较大的自然式的狍园,从而打破了中轴线,改变了巴洛克几何园的面貌。

卡塞尔的威廉山最初是山地巴洛克园林。黑森的亲王卡尔(Karl)1699-1700年冬天曾去意大利旅行,他对在弗拉斯卡蒂(Frascati)的花园别墅,特别是阿尔多布兰迪花园(Villa Aldobrandini)和罗马附近的法尔尼斯花园(Villa Frnese)非常欣赏,回国时他带回了意大利建筑师古尔尼罗(G. F. Guerniero),让他在卡塞尔以这种园林为蓝本,设计当时还叫威森斯坦(Weissenstein)的山地巴洛克园林,并于1718年建成。园林的主轴线由山顶一直延续到卡塞尔市区,长达5公里,其中在园内有2公里(图3),花园高差约300米,设计中水沿着这条轴线从山顶一级级跌下,共600级,后来只建了200级,轴线上设有水剧场,雕塑等。

50年以后,曾在英国学习过自然风景园的施瓦茨考夫(Schwarzkopf)重新规划该园,他大量引入英中式园林,同时建了很多异国情调的点景物,有1782-1785年建造的一个中国村寨,名木兰(Mulang),村寨坐落在一条小溪旁,以一重檐中国亭为中心(图4),周围散落着中国农舍及小桥。其它点景物有规模宏大的古罗马水渠废墟,英国式的古堡,还有清真寺,小金字塔的等。

几何园的风景式转变在当时最完善的实例是什未钦根花园,它是由皮家格(Pigage)1753年设计建造的法国式园林,其主体是半圆形的宫殿,宫外是圆形的花园。皮家格在这座几何式花园里也建造了些英中式的小建筑和假山,其中中国式木桥有十余座(图5)。1777-1785年该园由斯开尔(F. L. von Sckell)重新规划,当时斯开尔刚丛英国学成归来,他的规划把园的北部彻底变成了自然风景式园林。几何形方池变为自然式的湖泊,水渠作为几何式与自然式的过渡,其岸线在几何园一面多保留原状,而在自然式一侧则改为自然曲折的驳岸了,这样风景式与几何式就很理想地结合了起来。斯开尔在园里也建造了一些点景物,有一座清真寺和一些古罗马的建筑废墟(图6)。

就在一些几何园被改为风景园的同时,德国的一些新建园林则直接采用了自然风景园的风格,最早的实例是德骚(Dessau)附近的沃尔利兹(Worlitz)园,它已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英中式园林了,而是从观念上形式上都有了发展。德骚的弗兰茨亲王(Franz)在1763和1766年两次与他的建筑师冯.挨德曼斯多福特(F. W. von Erdmannsdorft)及园林师艾瑟贝克(J. F. Eyserbeck)去英国考察风景园及历史建筑。后来他们又去意大利,学习文艺复兴建筑,回国后于1769年开始建造夏宫沃尔利兹园。由于受英国与意大利园林及建筑的双重影响,沃尔利兹园成为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出色作品。

面积110公顷,位于易北河边凹地的沃尔利兹园是河谷式风景,中心是长条形的沃尔利兹湖,水面向四方广泛延伸,又通过水渠联系一些小湖面,湖中有岛,景色十分深远(图7)。通过水面把全园划分为几个景区,园中有多条深远的视景线,其终点多为沿湖布置的点景物。这些点景物尺度都较小,整个园林是自然风景式的,园外是牧草地,充满大自然的野趣。为便于借景,特加高了沃尔利兹城中的教堂钟塔,使该教堂在视线上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图8)。

沃尔利兹园位于德骚园林群中心,周围还有很多大小园林,重要的有奥兰尼报姆(Oranienbaum)、路易袖姆(Luisium)、给奥揪姆(Georgium)、某西考(Mosigkau)、西哥里姿山(Siglitzer Berg)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大的园林文化圈。

沃尔利兹园在刚建好时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园林而吸引了大批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对以后风景园在德国的发展起过关键的作用。德国当时著名的园林理论家希尔施菲尔德(C. C. Hirschfeld 1742-92)1785年说:沃尔利兹园是“德国的最高贵的园林,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自然式园林。”歌德(J. W. Goethe)在1778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这里(指沃尔利兹)无限美丽,当我们走过湖泊、水渠及林地时非常激动......这里是天堂中的田园。”歌德还说,沃尔利兹园和希尔施菲尔德的书籍使他产生了对园林艺术的兴趣,魏玛(Weimar)园就是这一兴趣的产物。

魏玛园没有特定的设计者,之所以成为风景式园林主要是由于歌德的影响。早些时候这里仅有围绕宫殿布置的小的几何式园林,但是1774年宫殿和主要园林部分被烧毁了。歌德到魏玛后不久,于1776年搬进了伊尔姆河(Ilm)边上的园林屋(Gartenhaus)(图9),并长期在此写作。1778年歌德与魏玛的君主奥古斯特(H. K. August)作为弗兰茨亲王的客人游历了沃尔利兹,从此对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一直参与魏玛园的规划,并且先后去德国中部的哈尔茨山(Harz)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这两处风景地对他建造魏玛园都有很大启发。

歌德于1778年在园中建了一处隐居所—路易森寺院(Luisenkloster),它是一个小圆亭,周围有中国式的假山叠水。这时园中还都是些局部的风景片段,如同一个个单独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建筑点缀在一丛丛植物群里。1787年有了总的规划,把这些建筑通过由树丛限定的视景线联系起来,并扩建了园林,大片的草地、树丛,高低起伏的谷地使园林产生了特有的魅力。歌德在1788年还参与了园中罗马屋的设计。这时的魏玛园已是大片的风景园了,不过这种早期的风景园中仍有英中式园林的影子,难怪俾德曼(W. F. von Biedermann)说:“歌德的魏玛园创造了一所根据中国艺术精神的最宏伟的中国风格的风景园林(图10)。”

德累斯顿也有两座著名的早期风景园——塞菲斯多夫谷(Seifersdorfer Tal)和普牢恩舍园(Plauensche Grund)。前者是一条几公里长的谷溪,作为市民的郊游地;后者是上层社会的散步园。两园中都建有一些茅舍、小寺庙和纪念物等景物。

霍恩海姆(Hohenheim)的“英国园”(Englische Anlage)是1774年开始建造的,20公顷的长条形的园林完全是自然风景式的。园中有众多点景物,包括古罗马的废墟,中世纪的小教堂等。歌德曾游览该园,但是他并不欣赏这座园林,认为它“仅仅是一些小的景物”。而希尔施菲尔德和席勒(W. Schiller)则比较欣赏它。

风景园发展到1785年以后开始了净化的过程,英中式园林越来越少,自然式园林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建造的中国式建筑大多不成功,比例失调,不伦不类又矫柔造作,加上一些园林理论家抨击对中国建筑的模仿,使得中国建筑也越来越少。尽管点景物并没有彻底消失,但主要以欧洲本身的建筑形式为主,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或建筑废墟等,而整个园林是逐渐地向纯净的表现自然质朴的风景园方向发展。

前面提到的卡塞尔威廉山在1785年以后风景式成为其主导风格,那条2公里长的巴洛克主轴线尽管仍然保留着,但已成为自然式的大草坡,成为一条视线轴了,轴线旁的林缘线也不再是一条直线。很多处叠水变成了小溪、瀑布、湖泊等景观,原有的数条附轴线已完全消失(图11)。

(二)园林理论书籍

德国的园林理论书籍差不多是和第一个德国的风景园同时出现的,它们不仅仅是评论风景园这一新的园林形式,总结新的设计手法,而且也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莱比锡的美学家苏尔泽(J. G. Sulzer 1720-79)在1771-1774年写了《艺术美的普遍原理》(Allgemeine Theorie der schonen Kunste),这是德国最早的有关园林理论的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园林必需象大自然一样,人工必需模仿自然。在书中他还确立了园林艺术在艺术范畴中的地位,他说:“园林艺术应该与建筑艺术具有同等的权利,园林属于艺术范畴,它直接来于自然,大自然是最完美的园林师.....园林要模仿大自然。”苏尔泽的书后来曾多次再版。

当时最有名的园林理论家是基尔大学教授希尔施非尔德。他说:“苏尔泽是德国第一个把园林作为艺术范畴来考虑的人,我要把春天里的第一枝花献给他。”

希尔施非尔德177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园林艺术原理》(Theorie der Gartenkunst)是风景园的经典理论著作,他认为设计一个风景园有三个步骤:

① 园林作为“缩小的自然”必需以自然为蓝本;

② 园林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有差别,要与大自然的风景不同;

③ 这种不同不是要园林以不自然对抗周围的大自然,而是园林必需有“艺术的升华”。

这三点概括起来与中国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思想极为相似,它是自然风景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极为精辟的总结。

希尔施非尔德对当时英、德、法三国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风景园都作了评论,由此他系统地逐条论述了园林的各个组成要素,如: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山洞、废墟、纪念物等,还解释了一些心理因素, 如:舒适性、美学、情感、画境等,并且阐述了园林艺术与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关系。

他认为:“变化、弯曲、起伏的地形使景观更丰富,园子也因此显得更大,植物生长更加自由、独特,水面更加活跃。”“在高处或低处,每一步都引入一个新的领地,一个新的画面,景观时隐时现...所有这些景观变化都是由地形的变化来实现的。”相反一块平地不适合于造园,“因为它太单调,而做地形处理又花费太多。”“园林师要回避平地与丛山,选择美丽的缓坡丘陵地造园。”“风景园与几何园不同,在这里园林师的任务才算开始,而建筑师已无用武之力。在风景园中设计师根据植物的种类、高度、形状、色彩来设计。”“绿色是优美的风景最重要的色彩。”“风景园中的水面如同建筑里的镜子、人的眼睛......”他对动水、静水及各种水的动态,如:湖、溪、瀑布、泉等均有描述。

他还把园林依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时间分为早、中、晚园;根据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园;根据位置分为山地、谷地、林地园;根据园主分为帝侯园林、贵族园林、私家园林等。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大众园林(Volks garten),一个开放的为所有公民享用的园林。最后他对园林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园林是这样一个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舒适地、安逸地享受乡村生活的利益。能够享受自由、观赏、散步、空气、凉爽,可以陶冶精神。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消遣的场所,它有更高一层的意义,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品,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优美的大自然的景物,它是哲学上的避难所,它是乡间的大自然的景致。”“园林的基本规则是唤起风景的自然美,同时要唤起艺术的情感,使自然美得以升华。”

希尔施非尔德把园林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范围,他的理论对十九世纪的园林设计都有指导意义,比如公园设计。

在书中他还论及了中国园林,那时欧洲的中国热正处于高潮中,他说:“世界各地的园林中,中国的园林是最令人注意,最被人叙述的可爱。最少我们确然知道,英国人强烈的偏爱这种园林,而法国人和德国人,也开始放任他们倾向这偏爱,人们现在所要求的,并不是依照他们的理想而造成园林,乃是中国的或中英的园林”(陈受颐:十八世纪欧洲之中国园)。他对当时大量仿建中国园林持否定态度,在1777年出版的《中国园林统治概念的驳斥》(Wiederlegung des herrschenden Begriffs von den chinesischen Garten)中,他甚至还有极为偏激的描述:“中国人只懂得种植谷物和水稻,他们对植物几乎一无所知。”

1782年希尔施非尔德还写了《园林爱好者手册》(Taschenbuch für Gartenfreunde)。

1779-1780年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狂飙突进运动”对自然风景园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它的实质是主张反扑归真,追求个性解放。歌德的《感伤主义的胜利》(Triumph der Empfindsamkeit)和《择邻记》(Wahlverwandtschaften)影响极为深远。其它一些重要文献有瓦尔特(J. J. Walther)1779年的《园林艺术实践》(Practische Anleitung zur Gartenkunst),美地库斯(F. C. Medicus)1782年的《园林艺术文集》(Beitroge zur schonen Gartenkunst)。这两本书主要内容是园林实践。另外还有贝克尔(W. G. Becker )1795年的《园林之友手册》(Taschenbuch für Garten-Freunde),科塔(Cotta)1795年的《自然园林之友手册》(Taschenbuch für Natur- und Gartenfreunde),格罗曼(J. G. Grohmann)的《思想杂志》(Ideenmagazin),其中《思想杂志》在1779-1850年间共出了60册。

(三) 高潮期的风景园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风景式园林已经是德国园林设计的主导风格,但是这些园林还不是纯净的自然风景园,他们大的面貌多是英中式园林,至少是自然风景式园林加上众多点景物。中国式小建筑在这期间广受喜爱,成为必不可少的景物。除此之外还有隐居所、废墟等等一些感伤情调的景观。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又掺加着一些好奇古怪的兴趣,这种兴趣在一开始是促进风景园发展的,但是到了1800年以后,其手法已完全僵化,当初精巧轻盈的感伤情调的景致到这时往往成为人们情感的一种病态的寄托,因而渐渐遭到反对。

风景园在德国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终于出现了,并且涌现出大批经典作品,风景园在德国达到了高潮。这些经典的作品是与三位设计大师紧密联系的,即斯开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 1750-1823),莱内(Peter Josef Lenne 1789-1866)和平克勒(Ludwig Heinrich Fürst von Pückler-Muskau 1785-1871)。

斯开尔1750年出生于园林世家,父亲是宫廷园艺师,曾和皮加格一起完成了什未钦根巴洛克园林设计。斯开尔1773年在凡尔塞花园中工作并学习勒瑙特(Le Notre)的设计手法。1773-1776年他得到法耳茨的君主特奥多尔(C. Theodor)的资助去英国,拜布朗和钱伯斯为师学习自然风景园,并且考察了大量的英国园林,如布朗的斯道威(Stowe)和勃棱海姆(Blenheim)以及钱伯斯的丘园(Kew Gardens)。回德国后他在法耳茨(Pfalz)任职近三十年(1776-1804)。后来特奥多尔成为巴伐利亚的选帝侯赴慕尼黑,这对斯开尔的一生有重大影响。

斯开尔最早的作品是对什未钦根进行了风景式的改造。他1780年设计的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的顺恩布什园(Schonbusch)可以说是德国最早的纯净的自然风景园。在这里他把原来狩猎园中的多条放射状大道改造成为一条条深远的视景线。他已不再用什未钦根园中曾用过的废墟等伤感情调的点景物,也不再用异国情调的素材,而是根据自然风景的特征把园林的景观加以强化,成为大自然风景的艺术升华。该园面积有50公顷,中心是湖泊及开阔的大草地,湖中有岛,水位很高,他把园林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美茵河(Main)也引入了园中,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图12)。

1789年曼海姆的城墙拆除后,他设计了环城绿带。同年受特奥多尔之托,他参与了慕尼黑的“英国园”(Englischer Garten)设计,但当时主要是提一些建议。

由于为特奥多尔设计园林,斯开尔于1840年去慕尼黑定居。在慕尼黑一带他留下了大量作品,主要有“英国园”和纽芬堡(Numpfenburg),这是他一生中设计的高潮时期,也是德国风景园走向成熟的开始。

特奥多尔最初只是希望把“英国园”建设成为一军事用地,最终之所以建成风景园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出于当时的形势,特奥多尔在1789年颁布法律,把英国园建成一个大众公园。当时的设计师是鲁姆福特(Rumford)。1790年依萨尔河(Isar)的大坝建成,使得这片被水淹没的河谷地排除积水,在此基础上种植了上万棵树木,形成了四大片景区:草地、林地、田野、及湖泊。当时鲁姆福特建造了多处感伤式的点景物,引人注目的有弗莱(J. Frey)1789年设计的中国塔(Chinesischer Turm),这个五层高的木塔可以说是德国风景园中最成功的中国式建筑(图13)。在中国塔附近还有中国农庄。其他景区还有中国式的小店及小桥。1792年中国塔一带的公园建成并开放。

斯开尔1804年开始着手“英国园”的设计,对于他来说设计一个公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这以前欧洲很多亲王的园林都已开放,但是从一开始就作为公园来设计却是全新的。希尔施非尔德在《园林艺术原理》中已提出公园的概念,不过他担心园林向公众开放以后,“人群混合会带来无秩序的混乱,”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忍受对称,也可以采用直线。”也就是说公园可以是几何式的。但是斯开尔的“英国园”却完全是自然风景式的。他强烈批评鲁姆福特的规划,“认为那并不是风景如画的景致,大部分区域单调乏味。”他也反对已建好的中国式和其它异国情调的景观。他说:“我们必须奉劝那些刚刚从事造园艺术的人,要他们反对古怪的、不成型的、趣味低劣的中国建筑,至多只能模仿它们一点点儿,最好是一点点儿也不模仿。”他曾试图把已建成的中国塔等点景物拆除。在这里斯开尔象布朗一样只用三个要素:草地、树丛和水面来塑造空间。他所追求的是布朗那种清淡的原野景致。

斯开尔在园子南部把城市中心的景致引入公园,使之与公园成为一体,“以便让人们同时感到城市风景如画。”园北不太理想的城市建筑用密林隔开。扩大湖面并堆了几个岛,除开阔的湖泊外,其它水系或设计成河谷式风景,或穿过大草地,为草地开阔的空间带来活跃的气氛(图14)。

“英国园”也是城市规划的杰作,它把城市中心与公园相连,把大自然引入了闹市区,城市风景从而转变为自然风景,它不仅成为当时亲王与市民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和谐的表现。这个长5公里,面积达360公顷的“英国园”在今天仍是慕尼黑市民最喜欢的消遣地。

纽芬堡是1700年由选帝侯埃马努埃尔(M. Emanuel)建造的法国式园林,整个花园是对称几何形的,东西向大水渠作为主轴线贯穿全园。不过早在1717-1719年园中就建了一些中国式建筑,如塔堡(Pagodaburg)。

斯开尔在1893年着手改建纽芬堡园。这里他遇到了早期改建什未钦根园时同样的问题,但是两者的处理手法却完全不同。这时的斯开尔已进入了纯净的风景园时期。它把纽芬堡的中轴线完整地保留下来,使这个百余年历史的巴洛克园林的精华得以保存,轴线的两侧则完全变成了风景式园林。与什未钦根不同,在这里斯开尔不强调几何与自然的过渡,不试图尝试席勒所要求的:“介于严谨的法国园林与自由的英国园林之间”的园林形式,而是用地形和密林把两者完全分离开来,视线互不贯通,如同保留这个历史园林的骨架,然后再给它换上新装,这个新装就是大自然。他把巴洛克园的中轴线成功地转变成为一条视轴线,而游览的空间则安排于轴线两边的自然式园林里,象顺恩布什园一样,他把原来的附轴线改为深远的视景线。轴线两侧的两个园林均以湖面为中心,一大一小,各有特色。南侧的浴堡湖开阔壮观,北侧的塔堡湖则较为宁静,富于田园气息(图15)。

纽芬堡园的改建对十九世纪巴洛克园林的风景式改造影响很大,卡塞尔的卡尔斯奥园(Karlsaue)即如此。

1818年斯开尔出版了《园林艺术文集》(Beitragen zur bildenden Gartenkunst),这是他对一生从事的园林事业的总结,其中有很多精辟的理论,他说:

“与对称的几何园相比,风景园的花费要少,因为人们可以利用自然地形。”“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大自然的巨大的作品,如山、谷和水面,园林是一种艺术,它要把自然以更欢乐的华美的形象表现出来。”

“风景园仅仅适合于大面积的园林,而小的园子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情趣。”

“废墟要让人们觉得它是真实的而不是新建的,塌落部分必须符合自然落体的规律,道路也要显示出衰落的样子,而不是追求舒服,它要有野趣,有植物遮掩。”

“在园林中必须注意在同一视点不能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或不同的景观情调。”

“林缘线要特别注意,它的蓝本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边缘线。”

“湖和池都是静水向远处的延伸,湖面开阔,植物要疏散;池面封闭、安静,植物要密实。平缓的湖岸显得水面开阔,它不应有死角;陡峭的湖岸要与岩石结合,突出水面的岸线可以产生错觉,它可以形成岛的感觉。”

“自然本身并没有路,路是人和动物走出来的,路的设置必须有道理,首先要认识到,直线是两点间最近的联系,阻碍才产生弯曲。”“道路的设置也可以产生错觉,以至游人无法测出园林的边界。”

“封闭的树丛中针阔叶树分开比混合在一起好,在阔叶树丛中要选择有同样外部特征的树种,如悬铃木、椴、榆、山毛榉、桤木、樱桃和欧李属等。”

“公园是为了大众享受自由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为了舒适、愉快和交际,各种人都能亲近它,它不属于那种精美高贵的园林,它不需要特别的管理和保护。”

这些精辟的论述在书中还有很多,它们不仅仅是对他一生园林设计的总结,也是对德国风景园的精辟概括。

斯开尔是德国最早的也是对风景园认识最深的园林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之多是无法估计的,也是任何人不能匹敌的。就象当年的勒瑙特、布朗一样,他受到广泛的欢迎,贵族们都请他去设计园林,也可以说,他是对德国风景园最大的贡献者。

与斯开尔一样,莱内也出生于园林世家,父亲是波恩选帝侯的宫廷园林师。1811年他去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植物园——巴黎植物园学习植物学,这对他后期的作品影响颇大,因为从十九世纪开始,植物的应用在自然风景园中逐渐地丰富起来。他认识了当时法国最重要的园林师Gabriel Thouin,其设计手法在莱内晚期的作品中有很强的表现。

尽管莱内最早的园林教育不是英国式的,但是在莱内的时代,自然风景园在德国早已广泛扩展,并且已开始了纯净的风景式园林时期。1812年莱内在慕尼黑认识了斯开尔,并且参观了斯开尔在慕尼黑和阿沙芬堡的园林。1808-1816年,他在莱茵河流域任职期间在瑞士和奥地利设计了一些园林,如奥地利的顺恩布鲁姆(Schonbrunn)和拉克森堡园(Laxenburg)。

1816年他去波茨坦,在那里从事园林设计达50年之久,建造了众多园林,它们广泛分布于波茨坦、柏林、马格德堡等地。1822年他去英国学习,收获甚丰,回来后任王室园林主任,普鲁士艺术院院士,享有崇高的荣誉。

他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15-1830):这时期的园林为数最多,包括波茨坦的新园(Neuer Garten)、无忧宫(Sanssuoci)的改建、夏洛滕庭院(Charlottenhof)、柏林的蒂尔加滕园(Tiergarten)的改建等。

精美时期(1830-1840):主要规划柏林夏洛藤堡园(Charlottenburger Schloss)。

晚期(1840-1866):风格有所改变,在建筑周围采用几何形园林,作品有西西里园(Sizilianscher Garten)、北园(Nordischer Garten)和马吕园(Marlygarten)等。

莱内一生最主要的作品是对无忧宫的改建,从十八世纪开始很多建筑师、画家、艺术家、园林师都参与了其规划。1816年莱内的规划把六十年以来该园所建的巴洛克、洛可可、中国式、风景式等风格统一起来,成为一完整的风景式园林。中轴线由林荫大道变成了林间通道,其他道路都自然弯曲,并形成系统,水系贯穿全园,局部扩大成为小湖泊。大片树丛及孤植树限定无分割的广阔的草地空间,大面积的草地上除几棵孤植树外,不再由其它要素分割(图16)。

1820年莱内在今波兰的波莫瑞(Pommern)规划了一个大农庄,他用林地分割出片片开阔的农业用地,每片空间又比较封闭,以便有较好的生产环境,大地的走廊就是这些林地,它把农场、果园和耕地有效地保护了起来,整个气氛如同英格兰的牧场风景。这是一个风景式的大农场,莱内把它称为“大地美化”(Landsverschonung)。

莱内以同样的指导思想规划了波茨坦区域。区域中心是无忧宫,在环绕波茨坦的河流、湖泊、村庄等地建了一系列风景园,有新园(Neuer Garten)、孔雀岛(Pfaueninsel)、巴勃斯山园(Babesberger Park)、格林尼克园(Glienicker Park)、和林园(Wildpark)等。莱内的这种大地美化实际上就是风景的区域规划。

孔雀岛是波茨坦区域中一个重要的园林,它是波茨坦与柏林间水系中的一个长1500 米,宽500米的小岛。威廉二世1793 年买下该岛,建农庄养孔雀故名。后来岛上陆续建造了废墟式的宫殿、小农庄等点景物,使之成为一个及典型的感伤主义园林,每个建筑都有童话般的气氛。莱内1822年对该岛进行了规划,力图把它改成纯净的风景园,这样,岛上的空间更完美,时而封闭,时而开敞,透出湖光山色。孔雀岛是莱内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图17)。

莱内1824年重新规划了蒂尔加滕园,除了原来的主轴线(今为著名的6月17日大街)及几条附轴线外,全改为风景式了,并扩建了原有的水面,扩展了草地空间,使该园成为柏林市中心的240公顷的风景式公园。莱内还对柏林的城市绿地及一些居民区、街道的绿地做了规划。

莱内晚期的园林风格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设计了一系列几何式园林。比如无忧宫中的橙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图18),西西里园和北园是法国式园林。这之前在他1825年设计的夏洛滕庭院中已表现出这种趋势(图19),这个无忧宫花园中精美的小园林在建筑周围都是几何式的,并且用了很多花卉作为装饰的材料。这种风格在他的晚期成为设计的主流。但是几何式只用于建筑的周围,大片的园林环境还是自然风景式的。

不过几何式的出现及大量花卉的应用已经预示着自然风景园在德国接近尾声了。实际上尽管风景园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几何式与自然式却一直存在着争论。希尔施非尔德就提出在建筑周围,特别是宫殿的周围要采用几何式园林。席勒也曾在1795年提出,要尊重几何式园林。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园林设计师莱普顿(H. Repton)在英国的风景园里也早已开始设计几何式园林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自然式的园林与几何式的建筑,特别是与体量较大的宫殿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几何式园林作为两者的过渡是行之有效的。

第三位风景园林大师平克勒与斯开尔和莱内的经历完全不同。平克勒是富有的亲王,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要求,为自己设计建造园林。他的家乡尼斯河(Neisse)边的慕斯考(Muskau)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城,就在这个无足轻重的地区,平克勒建造了几百公顷的园林,把慕斯考变成了世界闻名的风景城市。

平克勒对园林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规划慕斯考园以前,他曾游历了沃尔利兹园,并且在魏玛还与歌德就园林艺术进行过长久的交谈。在慕尼黑他学习了斯开尔的作品,在巴黎、维也纳及意大利北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是他对英国更情有独钟,1814年他在英国考察了36 个风景园林,这对他后来近60年的园林设计实践有深远的影响。他知识广博,精通英国文学,也研究过希尔施非尔德的《园林艺术原理》,这些多方面的知识使他成为出色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

慕斯考园是他刚从英国回国后即着手规划的。这里原是尼斯河边一片含沙的沼泽地,绝大部分地段土壤贫瘠,但是河滩上已有不少茂盛的针叶林,山谷内景观交替,远处是层层山峦,大的风景环境非常好。建园的初期工作相当多,整理水系,挖土方,改良土壤。他把尼斯河引入园中,又种植了大量阔叶树,以使原有的单调针叶林景观得以改善。规划时的慕斯考园非常大,超过700公顷。平克勒尽了全心之力。他把园分为几个区,中心是74 公顷的宫园(Schlosspark),宫殿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建筑,它三面临水,一面是大草地,充满魅力(图20)。他在宫殿周围设计了花园,称之为“愉快的领地”(Pleasure Ground)(图21),他认为:“如果花园外的林园是大自然的风景的话,这快愉快的领地就是居室的室外延伸。”这一点与文艺复兴园林或法国园林非常象,但是平克勒的花园不是几何式的,而是在自然式的大草地上精心布置了一些几何形的花坛,其精美胜过文艺复兴或法国园林,实际上他这时已受到英国园林热衷于利用花卉的影响。在离宫殿稍远的地方有桔园和温室,旁边也布置了“愉快的领地”,并且用密林围起来。花园外面是大片风景式灌木丛和大草地,再外面又有菜园、果园、葡萄园和苗圃。

林园外是大面积的风景地(今属波兰),植物群较稀疏,设有大面积农业用地,还有各种休息场所,如九龙戏球场、咖啡屋、茶室、舞厅、游艺厅等,让市民享用。他的园林决不陷于形式美,所有设施没有一件是点景物,相反都有其经济功能。由于当时慕斯考的经济非常落后,所以在林园中还建有奶牛场、鸡场、磨场、酿酒厂、矿井等,他把慕斯考园作为风景与社会相结合的园林。

从慕斯考园可以看出平克勒的设计风格。他的园林空间变化非常丰富,由落叶乔木组成的树丛或丛林是限定空间最主要的要素。与莱内不同,莱内喜欢大面积的无分割的草地,而平克勒的草地空间则多由在其边缘流过的小溪所打破。他极少用外来树种,“因为理想的自然景观必须表现本地区及气候的特征,它是当地自然条件的产物,不是人为强加的。”他与斯开尔也不同,斯开尔一般用同一种树组成树丛分割空间,而平克勒则多用混交林。在平克勒的园中,所有建筑都有实际的功能意义,决不仅仅起点景作用。

1834年平克勒出版了《风景园艺概述》(Andeutungen über Landschaftsgartnerei),书中详细阐述了慕斯考园的设计思想。他认为:“每一个园林都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有一个诗意的理想,园林是把总体上的大自然的风景集成一个画面,并且以小的如诗如画的景象表现出来。”“园林应该具有大自然风景的特征,人为的痕迹要尽量小地被观察到,这些痕迹也仅仅表现在引人入胜的道路和相宜的建筑上。”

由于缺少经费,他规划的慕斯考园并没有全部建成。这以后他不断外出旅行,除英国外,还远去非洲探险。他的游记曾引起轰动,并部分地译成了欧洲其它文字出版。尽管慕斯考园考虑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他本人却由于经济上的破产,在1845年不得不卖掉苦心经营了三十年的慕斯考园。现在该园有550公顷,其中80公顷属尼斯河谷园,120公顷是山地园。其余350公顷均在波兰。

破产后的平克勒去了另一处居住地勃兰尼茨(Branitz),那时他已经60多岁了,但并没有听天由命,他要把新的领地建成新的园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破产又是件幸事,因为平克勒又为我们留下了另一座名园。

勃兰尼茨当时只是一个小村庄,尽管地形变化丰富多彩,但是和慕斯考一样这里土壤微薄,除一些针叶树外,没有植被,并且缺水。不过这一切并没有使平克勒却步,他开始做规划、引水、堆地形、植树。

与慕斯考园相比,只有50公顷的勃兰尼茨园要小得多,园林中心是宫殿,旁边是花园,装饰味很浓,平克勒仍把这里称为“愉快的领地”。农业用地均远离宫殿,并且向外延伸。

宫殿前是大草地,有很深的视景线,小溪从草地上穿过(图22)。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园中建了两座金字塔,一在陆上,一在水中,这是他对埃及探险的回忆,也是为自己浪漫的一生设置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归宿。这座高20米左右,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水中金字塔在他去世后成了他的坟墓(图23)。

勃兰尼茨园是平克勒花费25年时间建成的,也是德国最后的一个经典的风景园。由于只有百余年历史,所以整个园林仍基本完好地保留着原貌。

除慕斯考和勃兰尼茨外,平克勒还设计了魏玛的埃特斯堡(Ettersburg)和埃森纳赫(Eisenach)的威廉姆斯塔(Wilhelmsthal)等园林。

平克勒的作品完美统一,他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大自然的追求,他的园林是以极高贵浪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把风景园林比喻为自然的画幅。“如果我能唤起一幅画,它不是用颜色,而是用真实的森林、山峦、草地和水面......园林是一个大的风景画,是光与影、形与色的对比,是透视与空间所形成的风景画。园林是大自然的缩写,是用诗意表现出来的。追求大自然意味着表现一个自然片段。”

平克勒是德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

(四) 风景园的结束

斯开尔、莱内、平克勒三人代表着德国风景园的高潮时期,他们的年龄差别也体现在他们作品的差别中。斯开尔在十八世纪末叶已开始了园林设计,作品涉及到那时的后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促进这种风格向纯净的自然风景园转变。他的经典作品是从事园林设计20余年后在慕尼黑完成的。莱内和平克勒从事园林设计已是1800年以后,风景园的实践在德国已达到高潮。他们俩一开始就进入了自己的经典时期。莱内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波茨坦和柏林一带,平克勒的作品则在慕斯考和勃兰尼茨。

从莱内和平克勒的作品看,他们在建筑周围都大量应用花卉,这在以前的风景园中是没有的。不仅如此,平克勒设计的精美花坛大多是几何形的,莱内还设计了几何式小园林。在他们的园林中,几何式在局部又出现了。平克勒的“花园是居室的室外延伸”更象文艺复兴或巴洛克园林的理论。他把花园和林园这一在风景园中早已融为一体的两部分又重新区别开来,他认为花园和林园是完全不同的。德国风景园的最大缺陷就是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可以说又回到了风景园之前的老路上了,尽管平克勒与莱内的园林大的环境仍是自然风景式的。

莱内和平克勒把德国风景园推向了高潮,又给它画上了句号。

这决不是偶然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风景园不曾再产生新的思想与新的理论,新建园林的成就在总体上也不可能超以往的经典的风景园了,并且这种自然风景园对于一个小块地段或者城市中的小块环境并不一定合适。讲求理性的德国人认为,在自然式的园林与几何式的建筑的严谨造型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于是,建筑附近的园林,城市中的小块绿地就出现了几何式的复活。其实这时在欧洲,几何式都已开始回潮,在英国则更早,并且出版了很多理论著作,如1892 年一些英国的建筑师、园林设计师合编的《英格兰的规则式园林》(The Formal Garden in England),书中重新提出要用建筑的定律设计花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本世纪初英国又出版了很多有关意大利园林的书籍,设计者的注意力一时又全都转向了几何式园林。

莱内的学生,著名园林设计师迈耶尔(G. Meyer)1859年出版了《园林艺术教材》(Lehrbuch der schonen Gartenkunst),影响甚大。他的设计多是几何式与自然式相混合的折中方案,几何式多在建筑周围,如柏林的弗里德里希海恩公园(Friedrichshain)。当时德国有一大批设计师均采用这种风格。哈佩尔(C. Hampel)1894年出版的《150个小花园》(Einhundertfünfzig kleine Garten)中,收录的均是这种折中式的新园林或广场。

1850年前后,德国园林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它们都是导致风景园结束的直接原因。

首先是园林植物越来越丰富,并且越来越受到设计者和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树木种类特别是花卉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自然风景园中宁静的气氛。建筑旁边多布置花坛,这在莱内和平克勒的作品中早已体现出来。并且一般在宫殿旁就建造温室,以便四季鲜花盛开。这些花坛大多是几何形的,如卡塞尔威廉山的花坛。由于花卉的大量应用,一些专类花园也应运而生,如岩石园、墙园、水景园等等,这些专类花园又有不少是几何形的。尽管花园规模不大,但它反映的这种思潮已部分地改变了风景园的面貌。

应该提到的是这些新的植物品种有不少来自中国,如果说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风景园产生的动力之一,那么中国植物的应用则成为自然风景园变化的因素之一。那时的欧洲风景园中到处都是中国植物,有的竟达50%以上。

第二个趋势是,1850年以后美国的公园设计成为德国园林设计的蓝本。自1850年起,随着美国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环境越来越差,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公园。美国最早的公园设计师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的作品吸引了欧洲大批园林设计师,他们纷纷赴美学习。布莱梅的本酷(W. Benque)曾作为奥姆斯特德的助手,参与了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1865年本酷设计了布莱梅公园,其中可以看出中央公园的影子。不管园林性质如何,其形式已与自然风景园完全不同了。它是一个几何式与自然式相互交错的园林,园中实际上包括了花园和林园两个部分。这以后,德国大城市出现的一系列公园都是这种自然式与几何式相混合的园林,有的轴线还非常明显,如里希特瓦克(A. Lichtwack)和舒马赫(Schumacher)1910年设计的汉堡城市公园。

第三个趋势是,由于工业增长,人口膨胀,很多医生、教师、建筑师、园林师、政治家齐声呼吁改善生存环境。由于职业的缘故,医生施雷伯(Schreber)1870年左右提出家庭小花园的概念,随后这种位于市郊,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园林在大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小园设计手法更加灵活多变,其中不少是几何式的。另外,墓园也开始从教堂中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绿地了,他们多半也是规则式的。

尽管在1850年以后,几何式又大量被采用,有时它还成为园林设计的主导风格,如本世纪初新艺术运动中德国建造的园林都是几何式的,30年代的园林多有严谨的轴线,植物还做修建,园中也布置很多雕像、喷泉,俨然是巴洛克园林,但毕竟时间短暂。自然风景园结束了,但是自然式并没有消亡。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建造的大型公园几乎全是自然式的。与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然风景园不同的是,现代公园已不再属于某一个人或一个阶层,他的主要功能是为全体公民的消遣休憩,为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了。

参考文献

Bazin, Germain: Geschichte der Gartenbaukunst. Koln 1990

Beuchert, Marianne: Die Garten Chinas. München 1991

Brinckmann, A. E. : Schone Garten, Villen und Schlosser. München 1925

von Buttlar, Adrian: Der Landschaftsgarten. Koln 1989

Conner, Patrick: Oriental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London 1979

Clark, H. Frank: The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Alau Suttou 1980

Clifford, Derek: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 Rentlingen 1966

Cowell, Franz. Richard.: The Garden as a Fine Art. London 1978

Enge, Torsten Olaf: Gartenkunst in Europa 1450-1800. Koln 1900

Gothein, Marie Luise: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 Georg Olms Verlag Hildesheim, New York 1977

Günther, Harri: Garten der Goethe Zeit. Leipzig 1993

Hammerschmidt, Valentin und Wilke, Joachim: Die Entdeckung der Landschaft, Englische Garten des 18. Jahrhunderts. Stuttgart 1990

Hellyer, Arthur: The Shell Guide to Gardens. London 1977

Hirschfeld, Christian Cay Lorenz: Theorie der Gartenkunst. Hildesheim, New York 1973

Hoffmann, Alfred: Der Landschaftsgarten. Hamburg 1963

Hunt, John Dixon und Willis, Peter: The Genius of the Place. London 1975

Jellicoe, Geoffery und Susan: Die Geschichte der Landschaft. Frankfurt/M 1988 (The Landscape of Man. London 1975)

Jünger, Friedrich Seorg: Garten im Abend- und Morgenland. München 1960

Keswick, Maggie: Chinesische Garten-Geschichte, Kunst und Architektur. Stuttgart 1989

Mosser, Monique und Teyssot, Georges: Die Gartenkunst des Abendlandes. Stuttgart 1993

Rave, Paul Ortwin: Garten der Goethezeit. Berlin 1981

Richardi, Hans-Günter: Die schonsten Garten und Parks. München 1975

Rohlfs, Gustav und Rohlfs, Anna: Die schonsten Garten Deutschlands. Stuttgart 1967

Schepers, Wolfgang: Hirschfeldes Theorie der Gartenkunst. Stuttgart 1980

Wang, Xiangrong: 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Gartenkultur Chinas und Europas nach dem 18. Jahrhundert. Kassel 1995

Wacker, Jorg und Dorst, Klaus usw: Das chinesische Haus im Park

第4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现代园林;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黄旭慧,柳州市龙潭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园林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96―04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它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回顾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分析其差异及特点,有助于现代园林的创作。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差异原因的探究

(一)历史起源不同

从《诗经》及《孟子》的记载可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就筑灵台、灵沼、灵圃,这是最早的皇家园林雏形。自此,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周文王时代至东汉末年的萌芽期。从早期供狩猎之用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赏游览为主的园林艺术。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宋的成熟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活动把园林与诗、画相联系,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第四个时期是明清的全盛期。建造了以大规模写意自然山水园及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为特点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传统园林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至此,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了最高峰。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因丈量尼罗河泛滥退水后形成的土地,发展了几何学并把几何概念用于园林设计,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公元前500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及园林建设的繁荣兴盛。罗马继承古希腊传统发展了别墅园和宅园,以精确的数理推导、规则的几何形状、精致的雕塑等,形成了西方园林的基本雏形。此后欧洲经历了近千年漫长的、极度压抑的中世纪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春天,也迎来了园林空前的阶段。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由勒诺特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明显反映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以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成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西方园林由此步入辉煌时期。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

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多元互补的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崇尚“仁义”和“礼乐”,重义轻利;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提倡“道法自然”,追求虚静;佛教追求“息心去欲”、“清静无为”等境界。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打上了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作为最高境界。

西方以征服、改造、战胜自然为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动力,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西方文化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表现自我。因此,西方园林的发展处处体现着人对自然的强制性约束,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

(三)哲学理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突出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重经验直觉。中国人的理性注重具体及实践,考察事物常忽略细节,提供的往往是关于对象模糊的整体。受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元化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国人多数不愿问津自然科学。受此影响,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深沉、虚实互生,注重对意境的追寻。

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是向外思维逻辑,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倾向于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重唯理,习惯探究事物内在规律;较多关注自然,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西方人的理性是讲功利、求效率、重实效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受其影响,西方园林艺术形成了分析、理性的思维。

(四)美学思想的差异

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经营,中国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楷模,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来萃取其精华,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文人特有的恬静趣味、浪漫风度、朴实气质,反映在其营造的园林风格中,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重情”的美学思想。

公元前6世纪毕达格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他们提出的。黑格尔也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也影响形成了西方几何图案的园林风格。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中国古典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构造

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

“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选择上除重视花木的姿、色、香、韵,还十分推崇植物的“品格”;数量上贵精而不求多;配置上仿照自然,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环境。

(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特点

1.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及人化自然

西方园林艺术完全排斥自然,体现严谨的理性,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来造园。布局均衡对称、规则严谨,具有明确轴线引导,呈现几何人工美。西方美学认为园林只有按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境地。

2.西方园林追求的是形式美

西方人对自然美的看法决定了其对自然美的改造提升态度与对形式美的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园林更是明显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3.西方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布局构造上。整座园林以体积巨大的建筑物为基准构成主轴,建筑物矗立在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上。主轴线伸出的几条副轴上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笔直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4.西方园林以突出建筑为特色

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突出的是建筑,而不是自然风景。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物控制轴线,轴线控制园林。

5.西方园林的景观配置

花木不是自然生长的形状,被人为地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草坪、花圃、水池被严格地规划成菱形、方形和圆形等几何形。水池中总是布局着人物雕塑和喷泉。各要素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推敲精致,体现对称性和整一性。

三、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思索

(一)尊重历史,正确评价

中西方古典园林都伴随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发展而来,都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两者表现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抒趣不同,所走路子不同,但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自成一体,都对世界各国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的原因,中西方古典园林均带有自身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由高墙围合,供少数人游玩居住,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属于私人园林范畴,具有内向性和私密性。西方古典园林则由于一味追求形式美,使设计过多地考虑平面化、图案化,大尺度的平面布置图案虽美仑美奂,但考虑实用功能较少,设计思想及内涵过于简单,使园林景观装饰味过浓,与自然环境及人的距离拉大。

园林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其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并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任何一种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与其所在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紧密联系。因此,在评价古典园林艺术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优秀传统,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纯现代派”;又不能一味地持“颂古非今”的态度,做照抄照搬、不加扬弃的“仿古派”,而应尊重其产生及发展的背景,持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正确分析和评价古典园林。

(二)传承文脉,古为今用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的立足之本,其造园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需要,又是发展现代园林事业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审美情趣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差距很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没有自我否定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因此,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在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襟,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来批判地认识、扬弃地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摒弃其历史局限,发扬其优秀传统。

蕴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内涵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恒久的生命力,文化是衡量经济、技术乃至社会进步的尺度标准。在日益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多样性就显得更为珍贵。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笔无价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中国现代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积极深入研究传统园林,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重视本土自然景观资源特点,提炼园林文化的地域特征,根据现代人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结合现代材料、工艺的应用,在园林思想内涵上下功夫,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环境,形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做到古为今用。

(三)兼收并蓄,洋为中用

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这就要求其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西方园林大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可以满足民众健身娱乐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园林发展过程中,西方园林风格曾在我国很多地方流行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随处可见的罗马柱和欧式雕塑,讲究群植的植物配植形式,体现出纯西方园林风格。人们在初期对其手法倍感新奇,赞其风格豪华气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受到严重的挑战。然而时间与实践证明,不注重考虑园林的实用功能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采取拿来主义,机械效仿与生搬硬套西方园林风格,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挪移”只会生产出苍白无力的景观垃圾。简单地、片面强调西方园林景观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方法,是不切合中国园林发展需求的。

当今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中国的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追求逐渐多元化。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势必产生新的契合点,现代园林走多元化创作发展之路既是客观趋势,更是时代要求。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局限性,任何单独的应用都不能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现代园林有必要研究两种园林的优势和不足,继承与“拿来”都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古典园林先进理论,不仅借鉴其外在形式,更要学习其内在理念,从而取优去劣,取长补短,洋为中用,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适应中国现代园林发展需要的融合。

(四)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推动着园林的进步。简单的模仿、抄袭、拼凑、组装的手法,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正如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最后一段总结性文字中说:“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时候,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传统’会成为包袱,适足以强化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获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

因此,在世界园林发展的潮流中,只有以严谨的态度不断汲取、传承、扬弃、交流、融汇和贯通,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现代园林。我们既要传承历史,又要考虑时展;既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又要借鉴国外园林的经验;既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地域性,又要发展其民族性。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的角度出发,用更宽的视野将园林规划建设放入城市范围内考虑,使中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历史文脉的同时,实践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的大地景观规划理念,不断迈向现代园林的理论新高度,实现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在中国现代园林建设发展中,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理念精髓,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园林。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第5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中式;景观;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风,风靡世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那些根植于中式本土文化,而又加入了时尚现代元素的产品,已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世界性的追捧。无所不至的中国风,建筑、园林景观、家居装饰、餐饮、娱乐、服装等都盛行中式风格。

传统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准侧,追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在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庭院多以假山、花木、流水等共同组成,以木质的亭台、廊柱和水榭为主。传统中式园林通常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中国古典园林是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清代的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表面的繁盛掩盖着四伏的危机。道光、咸丰以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封建文化也愈来愈呈现衰颓的迹象。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清明民初,封建社会完全解体、历史发生急剧变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园林的发展亦相应地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开始进入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三阶段——现代中式园林的阶段。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静物既需要“静观”,也需要“动观”,即在游走、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充分把握这一特征,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现代的中式园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庭院,虽受面积、地理条件等约束,很难做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场景,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仍被普遍运用到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现代的中式园林景观,常常通过建筑小品、山水、植物的有机融合,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打造出自然美景,并在原有的传统布局上,通过加入现代的设计元素,赋予中式庭院更多的时尚气息。无论是南方园林,还是北方园林,都已不拘泥于传统的园林形式。设计手法上融入了更多的现念,既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元素及造园手法,又融合了现代简约的几何图案及线条的设计风格,通过对中式园林思想的理解并提炼,用现代的符号将中式园林的神韵体现出来。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现代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现代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现代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奥运村四个区域分别用不同的窗花图案出现在座凳、屏风、草坪灯等小品上,来体现四个区域各自的特色,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迹。

植物空间的营造,现代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它更为简洁明朗,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现代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现代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欧式景观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欧式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主基调,而现代中式则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

现代中式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现代中式风格景观延续了古典中式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并做了一定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特色吸收当地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兼容了一些时尚的元素。能从景观的外表捕捉到中式景观的影子,也能从意境上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和韵味。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传统”会成为包袱,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获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就中国当前园林建设的情况而言,接受现代园林洗礼是必由之路,意味着除旧布新,不仅是技术、材料、形式上的新,重要的在于园林观、造园思想的全面更新。

展望前景,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真正做到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发扬光大,并对今后园林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第6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城市园林

1 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我国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能够逐步达标很大程度来源于国家对于植被绿化的政策,从封山育林到工业园区,再到城市园林绿化,国家正是通过以法律的约束、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支持给予园林绿化保航。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意义是以我国传统园林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以城市为中心,满足现代人群的生活需求建造的一种城市型园林结构,其对空气质量、生活环境、污染缓解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情况也是一个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象征。

2 城市园林再绿化

我国目前城市绿化状况良好,大部分城市均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但是随着园林绿化的进行,其绿化重心也在发生偏移,这种偏移也是国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做出的调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城市园林再绿化意义非凡。

2.1 发展特色文化氛围,再生民族特色景观

我国现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自然园林,笔者认为发展特色文化氛围,再生民族特色景观是城市园林再绿化重要的工作之一。社会经济的增长伴随着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回归自然”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生活目标,而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规模绿化就显得顺其自然。近年来北京发展自然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对颐和园、圆明园、鹰山森林公园、世界公园等地区的园林绿化程度非常出色。我国很多地区都留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城市园林再绿化过程中,这些地点就要充分学习北京对于城市绿化的各项成功案例,进而着手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工作,这对促进特色文化氛围,再生民族特色景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2 结合现有城市绿化,开展新型绿化模式

城市园林绿化不是简单的植被绿化,还要应用到很多先进的绿化知识,所以培养园林绿化人才是当务之急。在部分发达国家,园林绿化基本自动化,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经济投入,还大幅度提高了绿化效果。我们要虚心学习国外高新绿化科技,结合我国城市现有规划情况,加以创新改进,在现有的绿化程度上,加以运用。各地方要紧密贯彻国家对于城市绿化方针,积极投入到园林绿化行业中来,创造新型的绿化产业,并策划出专业长久的绿化规划,将责任落实到各公园、街道、景点、地产商,以新模式带动城市园林再绿化。

2.3 以城市绿化为中心,开创绿化新城市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扩大,城市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郊区、县城、城乡这些地点将是城市影响扩大波及到的地点,所以在城市绿化工作稳步前进的形式下,扩大绿化范围将势在必行。以城市园林绿化为中心,根据不同郊区、城乡规模进行一定程度的园林绿化,重点对于人群密集地点,工业厂区周围,污染严重或者污染不严重的河流周边,急需的植被绿化地点,开放型旅游区周边进行规划型园林绿化。其要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成功先例,然后结合当地基本情况设定详尽的绿化规划,进而实施园林绿化工作。

2.4 落实绿化工作责任,促进绿化形式发展

城市园林再绿化是一个持久、艰苦的战斗,相关部门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需要的是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积极促进人们投身于园林绿化行业中来,大力开展公众植树造林工作,倡导保护环境,绿化园林对于人们生存的意义,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园林绿化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严格以国家指标为核心,以国家相关绿化保护法律为约束,以促进人们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执行标准进行工作。将责任人人化,从而促进绿化形式地快速发展。

3 园林再绿化的平衡性发展

城市园林再绿化看似一个新型的课题,但是它的需求程度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意义。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切身实际的投身到绿化园林,保护环境的大潮中去,更需要每个基层班子人员、园林绿化人员的激情和热血,这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投入的战役。

参考文献

1 杨文悦.城市发展,规划在前,环保为先[M].园林,2001

第7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山石;理景;古典园林;当代园林;继承创新

山石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素材。古人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等,说明古典园林对山石的依赖及理石的重要。在园林造景中,石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山石为主体构成庭园的景观中心。园林景石的应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增色庭景。造景石种类有太湖石、黄石、卵石、花岗石、青石、木化石、石珊瑚等。山石理景在当代园林设计中同样必不可少。

1 我国古典园林山石理景的特色

1.1 传统园林景石造型种类

传统园林景石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塑物型,一为筑山型。前者借意人间物像,虽几分形似,但介乎似与不似之间,更妙在神传、写意、抒情;后者仿作自然山体,虽一峰一石,以小见大、方寸容天地。

1.1.1 塑物型景石营造园林独特氛围、表达人之主体情怀

一般来说其所选的品石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稍以加工,则形神兼具,意境提升。这类景石或置于园林入口、前庭,亦可居于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如上海豫园香雪堂的“玉玲珑”、苏州狮子林的“嬉狮石”、扬州史公祠的“云曲”等,均是以某种主题来表达景石意境的,它或提领庭园的中心景点,或起到深化园林主题、丰富、补充园林景致等各种作用。古人常因地就势,巧妙布局,将山石亭榭等“人为”景物与自然景色进行和谐布置,摄取大自然的神韵,并以此表达人的主体情怀。

1.1.2 筑山景石摄取大自然神韵

古典园林为仿搬大自然,非常注重山型各部分特征的塑造,如砌筑山峰,一般呈下小上大,营造“似有飞舞势”之奇峰异景。筑山景石常与岭相辅作景,把挺拔的峭峰置于“翻若长鲸”的伏岭间。为了峰筑更奇险,还常用岩、壁、峡、洞的手法去强化,达到所谓“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总之意在借石造山景并浓缩自然造化之精华。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古典园林的置山理石形式又有壁岩与峭壁山、石矶、山石池、散置石、山石花台等手法,经过千年古典园林的发展,已成为传统山石设置的精髓。

1.2 我国传统园林山石理景的特色。

意境美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山理石的核心特色。比如,古典园林中帝王宫苑假山的营造追求“仙山琼宇”的境界,宋代著名宫苑艮岳据记载说“山上奇峰怪石林立,千岩万壑,古木异卉……卢甘石则天阴也,能云雾,如至深山琼谷”。更多的私家园林的构思多取自然山林幽雅之韵,更多地追求诗情画意。幽远、虚静在众多江南园林中更被凸显。幽远,在中国艺术语言里面含有一种深远、寂寞、超群脱世的境界,寄托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宁静、脱俗、恬淡、出世的人生哲学。“虚静”则是园林拥有者和欣赏者的精神渴求,排俗世俗物的一切干扰和私心杂念,使心胸步入淡泊虚静进而实现容纳万物、与天地造化同契的境地。园林及其体现的人的主体意识,其实折射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

2 古典山石理景法在当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发展

目前,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城乡景观中融进大量山林元素,已在我国各地成为热潮,传统的各种人工造景方式被大量拿来用于当下。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理景设计中,石山仍居于重要位置,但从我国近些年的现代风景园林实践来看,像著名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具有自然山石意境和山水林泉意趣的景观并不太多,不少山石景观人工痕迹明显,不能真实地表现传统园林山石理景所追求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有些则与周围景观不能谐调一致,置景显得突兀、生硬、做作。当代山石理景法需要很好地继承学习古代遗产并创新运用,才能适应未来城乡园林景观发展。

2.1 继承发扬古典山石理景传统,并与当下园林景观全新结合

古典园林的壁岩、峭壁山、石矶、山石池、散置石、山石花台等山石设置法仍适用于现代城乡园林布景中。艺术当随时代,园林亦须与时俱进,以“随宜合用,景到随机”为创新求变原则,实际的设计运用中应大胆地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山石理景进行创新式运用。

比如,草坪已成为当代城市风景的基础景观元素,为表现山水意境和山林野致,人们常在草坪上采用散置石理景。散置石可广泛应用于草坪、林下、花径,或坡脚、山坡,或河流溪涧、池畔、水际、池中、岛上等的理景。在运用中要根据草坪类景观特征,在散置石石质种类、散置手法等方面加以变化创新,创意出与草坪景观特征相适宜的散置石理景理想效果。

又如,石矶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属于水池理景的组成部分。就石矶之石而言,不在形之巧拙,重在理石之精微。在设计构思上,石矶位置的选择、石矶如何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石矶与驳岸、石矶与水际植物、石矶与鱼乐等传统石矶组景类型,对今天仍有启迪借鉴意义,但当代开放型、广阔型造园中,石矶运用也须有不同于古代园林之处。

2.2 在传统理石法基础上探索新型塑石模式

园林山石比较适合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山石作品,与其他物质要素结合,以建造优美的、合于时代律动的新型自然景观,更是今天山石理景的新命题。新材料、新技术正逐步应用于现代园林山石中。比如,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有机树脂、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多变,而且节省石材、节省开支;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亦会大有改进,塑石定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令“假”石不亚于“真”石的境界。

2.3 山石与现代建筑景观和谐统一

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已迥异于古人,当代景观多是开放型、广阔式、普及式的,山石设置也宜适应、配合当代城乡景观特征,要与现代建筑、道路、广场等周边景物相协调。这就要求当下园林山石设置既要与四围的现代环境相谐调,又要保持自然野趣、自然山林的审美效果。或应遵循以下几种法则: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置石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因其敞开的、开放式环境,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纵向叠垒――这有异于古典园林的局促与繁密;山石的形态上既可以追求神似,也可以拟形象物,但均须依环境及园景表现主题而定。

总之,对古典园林理石手法既不宜舍弃不用,也不宜依样全盘照搬,而应该在继承创新的理念下,面对当下城乡景观现实,使山石的设计配置力求与当代城乡景观有机糅合,并焕发出时代魅力。

【参考文献】

[1]计成,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应对策略

1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1.1规划设计观念守旧

具体表现为:其一,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虽然吸收了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但是却很少与我国国内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相结合,照抄照搬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形成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特色。其二,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将花岗石、金属材料、大理石等材料构建的硬质景观作为设计重点,而忽略了对绿地、树木、花草、水景等软质景观的合理规划。

1.2忽视生态效益

在部分城市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由于缺乏规划设计经验和建设技术,使得景观园林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附属品,只看重景观园林的美化功能,而忽视了景观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存质量方而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者多从视觉层而出发,追求园林造景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对称感,这虽然能够赋予景观园林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却放松了景观园林在改善环境方而的设计要求。

1.3植物配置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没有考虑到本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前提下,一味地追求名贵树种,使名贵树种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严重浪费了园林建设资源。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忽略了对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而是选择流行的外来树种,造成景观园林物种特色不明显。其三,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缺乏对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物种单调、绿地结构单一,难以体现园林景观的美感。

1.4规划设计重复性严重

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大量模仿、复制的现象,使得一些具备地域特色的景观园林不断地被复制到其他城市中,不仅严重淡化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意识,而且也难以彰显本地区的人文特色。

2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应对策略

2. 1树立规划设计新观念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应将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日标定位为游憩行为规划观念、景观形态规划观念、环境生态规划观念三个层而。

首先,在游憩行为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协调处理好自然天成景观与人为创造景观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两类景观资源,创造适于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的场所。

其次,在景观形态规划设计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景观建筑,增加景观建筑的乡土化设计,并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融入时代气息,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景观发展。再次,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准确识别和保护景区、景点中的自然要素环境,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景观园林开发建设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而影响,力求景观园林与城市绿地系统良好衔接。

2. 2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要求,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景观园林设计者应将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节能、低碳、环保、高效、宜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从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园林建设方案,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确保园林的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景观园林在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现代城市建设还要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最佳着眼点,通过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日的。

2. 3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是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材料,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既有助于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绿化功能,又有助于营造优美、协调、稳定的园林生态环境。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应当注意以下儿点:

其一,生物的多样性。园林植物配置要对乔、灌、草进行合理搭配,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充分利用高、中、低的空间,适当增加叶而积指数,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其_,植物总体布局的协调性。园林植物要从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的总体布局上体现出层次感,突出观赏价值,尤其要将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体现景观园林的地方特色。

其三,合理引入外来植物。园林植物配置要根据园林的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的生民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进行科学配置,杜绝盲日引进外来园林植物和名贵树种,以免影响园林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四,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上可多选择观花观叶植物,用以强调四季景观的交替变换,增加园林对游人的吸引力。

2. 4加大规划设计的创新力度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从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的角度出发,追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营造出独有韵味的景观园林艺术作品。

(1)追求视觉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设计者要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出发,在现代景观园林中融入传统园林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设计出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在色彩搭配上,要突破景观设计配色过于单调,匡乏的限制,大胆运用红色、橘色、果绿、柠檬黄、湖蓝等色彩,与植物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打造一道壳丽的风景线;在空间布局上,要通过不同形状的空间组合营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感受,如利用瀑布、水而、岩石创造出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空间效果。

(2)追求精神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的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找出精神景观创新的切入点。自一先,通过植物的传统寓意来表达景观园林的人文思想。如,用海棠、玉兰、桂花等象征“玉堂富贵”,用梧桐象征“雅韵圣洁“忠贞不渝”,用“松、竹、梅”象征“岁寒三友”等。其次,通过水体景观表达景观园林的丰富情感。设计者运用自然式、不对称式、不规则式的设计手法,充分发挥水体景观的灵气和活力,准确传达园林意境。再次,通过结合运用传统与现代铺装手法传达场地文化。如,将能够体现出历史感的传统地砖与现代感十足的石材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将地雕等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铺装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借助民俗风情展示景观园林所蕴藏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充分融入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元素,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使景观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在大雁塔西侧的园林中,设计了“陕西怪”的民俗雕塑小品,充分展现了陕西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第9篇:新中式园林特点范文

0引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要素,它与园林中的地形、水体、植物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形式。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创造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成为当代植物景观的发展主流,但是由于现代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局面[1],又对园林植物景观风格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包容。但是,近年来国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领域并非如此:要么过分地强调原生态,要么简单复制古典模式,要么突出平面布局,要么将艺术美简单化、程式化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又多侧重于从具体应用中分析植物景观的局部表象特征或者植物空间模式的具体塑造等,很少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呈现“多元化”的根源。因此,本文立足于此,以类型学为依据,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探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以期对当前背景下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所启示。 1类型学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1.1类型学 分类意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分类现象称为分类学,而在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Typology)。实际上,类型学是人类认识到不同的事物之间可能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类特征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想意识。“类型即一类事物的普遍形式(或者说理想形式),其普遍性来自类特征,类特征使类型取得普遍意义。”[2] 1.2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景观”与“风格”是具有多层含义的词汇,本文引用“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意义,“风格”则指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以某种结构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因此,本文引用“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是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上所反映出的普遍性特征。它既包括能为视觉等所感知的外在表层结构,又包括抽象的、概念性的内在深层结构。前者主要反映在:植物个体本身的自然形态,通过人工整形后的造型形态,通过艺术组合后形成的整体性景观形态等。后者在现实中是无法通过视觉概括的,如西方园林中植物景观隐含的逻辑和几何秩序,东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拟人化倾向和象征意义等。 1.3发展与演变 “发展”指变化的趋势,“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两者并用重在强调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设计实践中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对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探析是基于类型学,以各时期的园林类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轴的探讨和分析。 2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现代园林在不同思潮背景下的类型特征,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的植物景观风格,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以及生态思想盛行时的植物景观风格。不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依旧是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应用的主潮流,并形成了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社会、艺术、生态”的三维评价尺度[3]。 2.1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植物景观风格 自18世纪现代园林初露头角至20世纪初风景园林学科的确定和初步发展,受社会背景影响,园林植物景观一方面体现着自然风景园的造园思想,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工艺美术印痕。 2.1.1自然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使反对理性约束并能够自由抒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成为当时理想园林形式,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4]。自然风景园林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园林功能的基本需求,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园林由私有向公众的转化。反对将树木进行人工修建、提倡任其自由生长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恰恰顺应了时代需求:植物种类与配置手法纯净简洁,以风景画为蓝本近乎纯粹模仿自然创造一种静态的景观效果;开敞的草坪是风景园的构图中心;草坪中的视觉焦点是自然式栽植的树丛;周边以自然式林带组织和范围空间;园林局部保留了装饰性栽植风格,虽然延续了构图重视几何关系的传统,却放弃了巴洛克艺术严谨的对称秩序,体现了规则式与自然式园林的结合。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在现代园林实践先驱们,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布里奇曼(CharlesBridgeman)、威廉•肯特(WilliamKent)以及布朗(LancelotBrown),德国风景园林师弗里德瑞奇•路德维格•范•斯凯尔(FriedrichLudwigvonSckell)等人的相关作品中[5]。 2.1.2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在趋于成熟的同时也遭到业内人士质疑,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威廉•钱伯斯(WilliamCharmbers)指出“布朗的园林太自然……艺术已被逐出园林……自然不经过艺术加工是不会赏心悦目的,必须以艺术补救自然不足”[4]。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受到追捧,并影响着此时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植物景观将艺术手段融入其中,开始重视花卉、树木等植物景观在空间塑造上的艺术组合,强调植物种类、姿态、色彩以及季相变化等;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折中式植物配置手法成为艺术化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特征。这在雷普顿(HumphryRep-ton)、钱伯斯,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nOlmsted)等人的相关作品中均有体现[5-7]。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还推动了现代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陈列珍稀植物也成为当时园林建设主要内容。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等园艺栽培手段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广泛。由乡土和外来植物共同形成的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在色彩、植物类型以及空间组织上更加丰富,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Garden)。#p#分页标题#e# 2.1.3工艺美术式的园林植物景观 19世纪晚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反映到园林领域,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具有明显的“以唯美为原则,为艺术而艺术”的工艺美术印痕:提倡以随机的、入画的方式组织园林植物,花镜出现并得到推广;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强调空间组织的整体结构性;自然的园林植物材料和传统的栽植形式相结合成为园林空间过渡与转换的常用手法;重视以植物的季节特征和色彩为主题组织植物景观,常见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园以及红、白、蓝等色调园;重视专类植物展示,常见某类或者某种植物专类园,如月季园、沙生植物园、岩生植物园、迷园等,并出现以收集植物品种为目的植物园;为扩大空间感受,也有案例以植物花香的嗅觉感受来组织空间;重视植物在体型、轮廓等方面特征,常见轮廓鲜明、对比强烈的园林植物景观。如在英国园艺家杰基尔(Ger-trudeJekyll)和建筑师路特恩斯(EdwinLutyens)的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自然式植物景观成为软化规则式线条和体现乡土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花镜也成为杰基尔的标志性设计语言[8-9]。 2.2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 园林与艺术、建筑密不可分,源起于1920年代后期的现代艺术使得现代园林所遵循的艺术准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园林植物景观产生了多元化的艺术倾向和追求。 2.2.1以立体图案表达植物雕塑情结 受立体主义影响,在园林设计中以大色块整形修剪植物塑造雕塑感强的立体图案是现代思潮影响下常见的园林植物景观。这种整形修剪不同于古典形式,更多的是从现代立体画派中汲取营养:以色彩和现代几何构图组织空间。如法国建筑师古埃瑞克安(GabrielGuevrekian)于1925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以三角形为母题,园中水池周围的草地和花卉色块以不同的坡角形成立体图案,色彩以补色相间,绿色草地对比深红色秋海棠,橘黄除虫菊与蓝色藿香蓟相对[10]。 2.2.2以建筑语言寻求植物空间秩序 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园林中,运用建筑手段表达园林设计要素,强调以整洁的植物种植划分和组织空间,将其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语言,体现出一种建筑秩序,是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主要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美国现代园林奠基人之一丹•凯利(DanKiley)是该领域的重要实践者。这位用古典设计语言营造现代空间的结构主义大师擅长用植物塑造空间。他认为:植物的形态、高矮、枝叶的疏密、冠幅的大小、季节的变化对于空间效果至关重要[11]。在他的作品中常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用整洁的植物材料和配置形式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周围环境中去:绿篱是墙,林荫道(树列)是自然的廊子,整齐的树阵是一座座由许多“柱子”(树木)支撑起的天然敞厅,场地的结构性和空间秩序得到清晰表达,如米勒花园(MillerGarden)。 2.2.3以传承的理念实现古典原型重组 传承是园林的典型特征,以古典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元素为原型,结合现代艺术思潮,对传统植物景观视觉元素进行重组,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趋势[12]。这主要体现在绿篱、花镜等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的具体运用上。传统绿篱被予以新的景观形式,如1970年比利时风景园林师维尔兹(JacquesWirtz)设计的斯科腾(Schoten)花园,从日本传统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技法中获得灵感,将绿篱设计为云状有机形式。产生于中世纪的“结节园”也发生了变化,在美国风景园林师费佛弗(AndrewPfeiffer)的作品中它被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在沃瑞(RosemaryVerey)的作品中,它成为交错式的编织图案。传统花镜的发展,不再以植物色彩为主要依据,植物形态上的对比关系得到重视,如丹麦风景园林师杰克布森(PrebenJakobson)设计的福瑞斯特(Foresters)住宅花园中的花镜。 2.2.4以新视点实现自然原型的概括和抽象 自然是园林设计的源泉。在现代艺术视野下,以新的视点和方法审视自然,并对其进行概括和抽象,形成了新的园林植物景观表现形式[12]。如捷克风景园林师奥组巴(IvarOtruba)设计的巴诺大学植物岩石园,以间断的混凝土墙和错落的金属栽植槽象征自然界中的山地结构特征,布置低矮的高山植物,实现了对传统岩石园的新探索。这种抽象和概括还非常注重人的感官及心理体验。如法国风景园林师拉苏斯(BernardLassus)设计的视觉花园,设计者通过视觉色彩的科学分析,以现代概念艺术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园林植物色彩、质感的对比关系。日本流行的“植物配置五感设计”[13-14],也是建立在对人感官的刺激特征上,这在特殊园林空间中运用广泛,如近30年兴起的康复花园(healinggarden/landscape)[15-16]。 2.2.5以大地艺术手法塑就场地空间脉络 20世纪60年代左右被视为自然与人工、生态与工业连接纽带的“大地艺术”(LandArt,EarthArt)在艺术领域流行。园林设计领域中,以“大地艺术手法”体现场地空间脉络的做法也受到推崇。因此,立足于“大地艺术手法”的植物景观在场地空间脉络的塑造中担当着重要角色。[12]1960年代,由风景园林师索伦森(CarlTheodorSorense,1893—1979)设计的丹麦奥尔胡斯(Aarhus)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半圆形的草坪台地和用橡树围合的空间是“大地艺术手法”的体现。1990年,英国设计师詹克斯(CharlesJencks,1939-)设计的宇宙思索花园中也是以“大地艺术手法”营造园林植物景观突出场地空间脉络。 2.3生态思想盛行下的园林植物景观 1960年代后,在绿色革命号角下,以科学、哲学以及“现代主义”理性为基础形成的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和范式,开始将“生态主义”的审美观与方法论视为现代园林设计主流。生态系统论的思想指导着各尺度层面的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自然化和生态化的途径上积极地探索着。#p#分页标题#e# 2.3.1关注乡土植物运用 塑造本土特色景观乡土植物不仅可以真实反应当地的季相变化,而且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体现着地方景观特征。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魅力塑造本土特色景观是生态思想盛行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突出特点。如巴西当代著名风景园林师布雷•马克斯(RobertoBurleMarx),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对巴西乡土植物情有独钟,在他的设计中,被当地人视为杂草的乡土植物大放异彩,创造出了地方特色浓郁的植物景观[12]。某些重大事件的园林绿化尤其强调以乡土植物塑造本土景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相关研究机构开发了蓝花棘豆、甘野菊、野鸢尾、百里香等多种能够反映京城本土风貌的乡土植物充实园林植物素材。 2.3.2关注地带性植物群落构建体现生物多样性 地带性植物群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生态系统、创造和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只体现着地方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和地带性景观特色,更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乐土,是城市绿道和生态园林城市的根本[17-19]。在园林植物景观表达中,采用地带性植物种类,从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以求在实现人与生物之间新秩序的基础上体现园林景观的生态美、艺术美、文化美和科学美等多层美学意义。如日本爱知县世博园,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均体现了这一原则。 2.3.3关注原初植被的修复与培育体现场所精神 在生态思想下,保存自然界的长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任务,因此能够反映场地特征的野生或原初植物景观的修复和培育,成为该思想指引下体现场所精神的重要手段,这在棕地改造项目中体现最为显著。如德国当代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彼德•拉茨(PeterLatz)规划设计建造的萨尔布吕肯市(Saarbrücken)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美国当代著名年轻风景园林师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reaves)设计完成的圣•何塞市的呱哒鲁普河公园(GuadalupeRiverPark)[12],日本当代风景园林师加藤修设计的八王子•枥谷户公园[20]等,均充分体现了对场地原初植被景观的恢复与培育。 2.3.4关注垂直绿化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的融合 在城市环境中,园林植被被证明是一个净碳汇[21-24]。今天,在以生态思想为指导构建低碳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园林植物被视为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融合的重要因素,屋顶花园、绿化墙等垂直绿化形式成为低碳景观营造的重要探索途径。如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由日本建筑师栗生明设计的“生态肺(Bi-olung)”绿化墙展示了“APS花墙”、“拱形墙”、“休憩墙”、“植物屋顶组合墙面”等多种垂直绿化技术[25]。由世界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团队SWAGroup设计的、具有“全球最绿色的博物馆”之称的美国加州科学院屋顶花园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26]。2010年艾勒斯利(Ellerslie)国际花卉展也体现了以植物不同种植形式探索低碳景观营造模式的思想,如新西兰风景园林师克雷格•波考克(GraigPocok)设计的“PoolHire”[27]。 3结语 从上述归纳、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思潮转变的最好印证,是“艺术、自然与科学”的巧妙交融。时下,在风景园林学科面对多元文化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元素,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更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已经共存的多元文化,体现多元化的园林景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