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生命教育概论精选(九篇)

生命教育概论

第1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新近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关于“语文素养”有一些重要的立论和命题,如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于是问题就产生了:过去多用“语文素质”这一概念,现在何以要换成“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如何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要弄清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逻辑前提。教育领域提出一个指向实践的命题,多含有对现实的某种概括,对未来走向的某种判断,并希望对教育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而概括和判断是否准确,指导作用发挥得好坏,命题有无生命力,除了从技术上考虑概念是否周全统一外,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即基本原理是不是支撑得住;二是命题能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不能经受实践的检验。据此,我们尝试对以上两个问题作一解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即通过语文课程达到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两个概念概括同一个对象及其本质属性,二者相互通用。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不便拆开,可是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足之于生命),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从概念的统一性上看,“素养”“素质”在教育学概念系统内既是普遍概念又是单纯概念,可以自由组合或限制,形成各自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但在系统内的组合或限制必须保持意义上的同一和清晰。从形式逻辑角度观察,“素质”是上位概念,加上“语文”一词形成一个下位概念“语文素质”,它们是属种关系。如果说“语文素质”这个概念尚讲得通的话,那么相应类比,其他学科也来个“化学素质”“物理素质”或“数学素质”“历史素质”等等似乎也应讲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语文”“数学”等概念所代表的学科相对于整个素质教育系统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关系,概念处理时就不能将它们变成外延上的种属关系。“语文素质”字面意义的通顺,很容易造成它与“素质”概念种属关系的误解,破坏“素质”概念一以贯之的统一性。用“语文素养”作一个单独概念揭示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表示只反映一个独一无二的对象,避开其他学科类比,可以保证概念关系的统一。如果再纵向考虑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之上还有一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笼统用“语文素质”称之,还面临一个窘境:它们在层次上有没有区别?如有区别,在“语文素质”概念内部怎么区别?显然也有必要引进一个“语文素养”概念。总之,“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这两个概念非常接近,区分不区分好像关系不大,但仔细研究,前者更周全更严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上文所说,我们将“语文素养”领会为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这样理解的好处是过程和结果相整合,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侧重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但问题是“语文素养”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语文自身的内容要求怎么确定仍没有解决。结合语文课标来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不同时代作不同的规定,具体到语文课标就是业已确定的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相比,合并了“听说”,加进了“综合性学习”,表明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形态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理解为: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样的界定可以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以反映语文课程的基本走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意普遍适用的基础。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会把它作为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提出“文化素养”观点而闻名的核心知识课程专家希尔斯(E D 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拥有的高深水平之下,是“普通读者”所掌握的中间层次的文化知识。语文课标所规定的五个方面要求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需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知、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

2 注重连贯统整。语文课程的功能或任务是多重的,过去概括语文课程的功能用到了“知识”“能力”“思维”“语感”“运用”“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等多种术语,但没有一个能将语文课程的功能统摄起来,原因就是它们从外部将课程的内在连贯和统整分离开来。在现代课程论里,学科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任何割裂都是对课程内在连贯的损害。此次语文课标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这需要有一个概念能将语文课程的内在连贯统整概括起来。“语文素养”恰好满足了语文课程发展的这种要求。它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基本方面,即:基本事实(主要是语言文化的,如词汇的音形义、作家与作品等)、基本理论(概念、原理、法则,如语法、修辞、篇章)、基本方法(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品质)、基本运用(如语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因而能反映语文课程连贯统整的基本趋势。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及其命题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看,它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架之一。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2〕参见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92年版,第20页。

第2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历史教育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引导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等途径,提高“概论”课历史教育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史教育;实效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三个课堂’建设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融合的研究”(项目编号:XJK014CZY035)

作者简介:黄国庆,女,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5-03

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高校的思政必修课,须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1]要讲授清楚我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自然离不开对大学生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必修课相比本科院校少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再加之高职生自身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历史知识相对缺乏,如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只是按照课程理论体系要求,从理论角度阐述分析教材内容,高职生就会难以深入理解理论的科学含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置身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科学渗透历史教育,既能体现课程的理论特性和风格,又能提高理论的说服力,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高职学生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而“概论”课是实现对高职学生唯物史观培养的合适载体。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与相关理论之间的因果关系、继承与发展关系;理解历史的前身或者前因,懂得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结果。例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时,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我党军史上的3次革命起义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最终都失败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现实依据。其实当时红军内部也有一部分人不理解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做法。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写道:“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将名篇中的这一段节选出来让学生体味一下,学生方能明白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来之不易的,才会真正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学生才会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全面客观、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规律、更加聪明智慧。

(二)有利于提升“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各种历史音像资料对高职“概论”课进行历史解读,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多媒体图文与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大大增强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其次,经典著作的阅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收集、甄别、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及资源共享,实现师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最后,大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培养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概论”课中进行历史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

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科学运用这些资料,能增强大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不是所有的自称的历史影视剧都可以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有些以“戏说历史”为特色的历史影视剧,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鉴别、赏析,不可当正史对待。因此,引入课堂教学的影视资料最好是政论片、文献纪录片、科教片以及历史题材的故事片,例如《毛泽东1949》、《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长征》、《复兴之路》、《辉煌六十年》等。教师可科学选取一些片断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穿插,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科学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研读历史不仅能使我们清楚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能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走现在和将来的路。“概论”课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首要前提,是教师熟读并深刻领会原著。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引领,导读原著并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时,链接到教师“世界大学城空间”一起阅读《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名篇,让学生真切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原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第三步,将阅读经典名篇以课后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教师指定一些相关的经典书籍让他们登陆到教师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阅读。同时设计一些主题,规定学生写成小论文、读后感,或者在课前进行主题演讲,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还可以在课堂上围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国内国际的焦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或讨论。教师不仅要谈自己的观点,还要引导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反观别人的观点,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教学互动,实现不同思想在课堂上碰撞、交锋,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施课外实践教学

“概论”课要求将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以历史教育促进“概论”课教学,可在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悟。也可以布置一些体验型参与型活动让学生课后参与完成,如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深入附近工厂、社区、街道、农村等地进行相应的参观、公益活动、调查活动,增进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撰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度加强,教学实效性也得以增强。

三、“概论”课中进行历史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树立“问题”意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淡化说教,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有效地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面对历史,教师要懂得创设情境,让学生贴近历史,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树立“问题”意识。“概论”课要“入脑”、“入心”,必须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科学的态度去引导和探讨,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激发和培养高职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还需要对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进行梳理,提出问题,激发思考,产生追问,以唤起学生的理论需求。有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

(二)“概论”课中的历史教育应以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为目标

一般而言,“概论”课在“基础”课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化的理论讲授,带领学生感受历史事件原貌,领会历史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使学生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清醒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我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问题和解答困惑提供理论支持,使之能更好地融入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去。而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进一步修正并提高理论本身,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要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与大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注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参与公共政治生活领域的兴趣,不断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把理论知识变为学生的智慧,不断增强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应协调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历史教育之间的主次关系

“概论”课以讲理论的发展为主,主要讲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探索史,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以讲历史为主,那就有变为历史课的“嫌疑”。当然,讲理论也要讲历史背景,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作为背景介绍,“概论”课的史实应是概括性的、抽象的。其实,“概论”课除了政治性、历史性之外,它还具有现实性。教师要联系当代社会热点、媒体舆论焦点和大学生身边重大事件和问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分析、解答,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树青.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概论”教学的任务和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7(7):20-22.

第3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 探索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作为医学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到“不教”的目的,这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1《医学生物学基础》注重实验教学

医学生物的实验教学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还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细胞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接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为此笔者在保留少数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更侧重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如末期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曾经有人认为星纺锤体含有三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级方向伸展的微管,在赤道区来自两极的极微管互相重叠。现在认为极微管可能是由星体微管伸长形成的。三是着丝点微管,与着丝点联结的微管,亦称着丝点丝或牵引丝。着丝点是在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发育出的结构。有报告说着丝点有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功能。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核膜破裂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质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着丝点分别通过着丝点与两极相连。由于极微管和着丝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最后各种力达到平衡,染色体乃排列到赤道面上。在这个难点上,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审批与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将从中得到启迪,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学的理论知识及生命现象。

2《医学生物学基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活动中

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环境孕育着人类,同时人类也在影响着环境。在环境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联系联合国环境署的决定:从1998年开始,每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都将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不再更换。我们似乎不难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爱,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结论

(1)首先了解新概念与学生原有概念的关系,在原有概念中寻找新概念的固着点,并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引导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的概念。例如“群落”这一概念是在“种群”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扩展形成的,其教学过程是:展示一幅生物群落图,从中找出各种生物,进而复习种群的概念,然后分析各种群之间的关系,如竞争、捕食、共生、寄生及一些间接关系,引伸出“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各种群之间必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种群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群落也必须是指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多种生物的总和。两者间是一种从属关系,由此将群落纳入种群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形成联系。同理,在“群落”的基础上可以引伸出“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概念。然后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揭示其内在联系。

(2)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医学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从我做起,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那样,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够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焕发生命的活力,都有可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教育的伟大,也是教育的崇高。

第4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第5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关键词:教学;教育;方向;中性;冲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学是永远具有教育性的,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分歧-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对“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本文认为,“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方向”一致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否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所谓“方向一致”是指这两个概念要么都从“好教育”的角度,要么都从“中性”的角度来规定其内涵。下面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

我们先看教学这个概念,有的教材是这样定义的:“教学的科学涵义应当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这就是说,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加下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不单纯是教书,而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教育活动”。这个定义中使用了“积极”、“良好”等词语,这就说明这个概念不是中性的,它是从应然的规范属性和价值法则赋予教学内涵的。它强调了教学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它指称的是一种“好教学”,那些消极的、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为不能称为教学。我们再看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许多教育学教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了定义。

广义的,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里,“教育”一词一般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又简称德育,由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也可转换成教学永远具有德育性,能否永远具有德育性-要看德育的内涵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德育的内涵与教学的内涵在“方向”上是吻合的,那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有的教材对德育是这样定义的:“德育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教育理论与实践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这个概念强调了“好”的方面,是一个以求善为宗旨的实现价值追求和教育目的的“好德育”的概念。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学与德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来确定其内涵的。“好教学”中渗透“好德育”,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他指出了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应然”的特征。它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指导教育实践为主要目的,其理论根据是:在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上,不存在价值中立问题,强调教学中渗透德育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是应然的,那种污辱学生人格,摧残学生心灵的种种行为都不是这两个概念所指称的教育,因而也没有教育性可言。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必然的。

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 有的教材对教学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在这里,编者连续用了三个“一定”,“一定”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作形容词用,语意比较灵活,既可以指积极的,也可以指消极的,它是一个“中性”概念。表明了教学有好坏之分,有优劣之别。教学效应的性质和大小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及其教育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从教育者来看,教师本人的思想、观点、性格特点、教学水平、举止言谈等,都时刻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的素质高,就能造就栋梁之材,如果教师素质低,就会误人子弟。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如果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正面的积极影响;反之,内容不健康,科学性和思想性都不好的教材,是一种负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

第三,从教学方法来看,如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恰当的,那么,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会降低教学效果,学生容易形成模仿、抄袭的习惯,也容易成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人。由此可知,教学包括了好的教学和坏的教学。那么,坏的教学是否也有“教育性”呢#这仍然要看德育的内涵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德育的内涵被赋予“中性”的涵义,并与教学的概念不冲突,那么,“教学”和“教育”是一致的,则坏的教学也具有教育性,只不过是对学生起消极影响的教育性而已。那么,德育可不可以是“中性”的呢#有的教科书对德育是这样定义的:“德育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他们所需要的政治、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在这个定义中,并没有使用“积极”、“良好”等词语,它是一种“影响活动”,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见,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因为在教学中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恩格斯指出:“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另外,在教学中渗透何种德育,还与教育者的主观因素有关。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能不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思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能不能循循善诱,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能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都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具有“实然”性,是教育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因而是“中性”的。对上面两个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和“教育”都包含了中性的内涵,它们指称的是既可以包括“好教育”,也可以包括“坏教育”,教师的教学,不论主观意愿如何,都必然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行影响学生。不是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以错误的思想毒害学生。教学并非都是美好的,有的教学年甚至在摧残儿童。所以,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对学生发挥着教育性作用,不是积极的教育性作用,就是消极的教育性作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必然的。

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教学”和“教育”在哪种情况下会发生冲突呢I当“教学”处于消极、负向状态,而“教育”则赋予积极、正向的内涵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虚假命题。这就是说“坏教学”永远具有“好德育”,这是一个包含了逻辑矛盾的、不能成立的命题。第一,人的认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每一个想法、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行动,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教育目的和客观规律的要求。教学中偏离教育目的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也是常有的,因此,教学要做到永远具有积极的教育性是有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二,学生是活的能动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的兴趣、需要、愿望和尊严,应当得到合理的满足和尊重,教学中如果不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不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实施高压和命令,“我讲你听”、“我压你服”,就很难取得积极的教育性效果。第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意图、体系、功能、要求,特别是对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等理解得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因而难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第四,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单向灌输、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精神,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积极的教育性作用。由此可知,教学和教育的内涵在方向上不能相互冲突,否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总之,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关键是要分析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如果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并且互不冲突,这个命题就是成立的,具有必然性。如果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相互冲突,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

第6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48-05

[作者简介]王倩(1989―),女,江西樟树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

当前,我国高校内大学生自戕事件和校园暴力案件一再发生,且愈演愈烈之势迅猛,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的今天,面对着急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不断攀升的科技水平,我国的学生们却普遍陷入了生命的困顿中。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生存危机感加剧,自身失落的心灵家园难以寻回,加之社会快速变迁所引发的不安定感,演变成了大学生群体对“生命”敬畏感和尊重感的群体性式微,且普遍陷入到了怀疑生命价值的迷惘当中。因此,近年来诸如“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杀人案”等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事件才会屡屡发生,难以断绝。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高校内部全面地开展生命教育,积极构建生命教育课程,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敬畏、珍惜生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进展及概念解析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进展

“生命教育”思想最先由美国人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与此同时,他还是最早将“生命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人。197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命教育研究机构“生命教育中心”,推动了世界生命教育研究的发展。

在我国,生命教育还是一块全新的领域。生命教育的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传入我国,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但是近年来,校园内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使专家学者们越来越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也随之达到了新的高度。1998年,黑龙江省成立了“人生科学协会”,2004年,辽宁省出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8年,云南省开始开展以“生命生存活动”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同年,在浙江传媒学院率先成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辅导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2009年,浙江传媒学院的“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还成功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教育论坛”,吸引了200多位从事生命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与。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列入其中。

经过多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其他走在生命教育研究前列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方面,生命教育的课程建构并没有能够得到专家学者、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重视。

(二)生命教育概念解析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和理论层面,分别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思考。安庆师范学院许世平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这一概念强调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全过程教育。有的学者站在生命的价值诉求和社会意义层面表述生命教育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张美云博士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北生教授则是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的活动。”[3]尽管这些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强调通过教育活动启发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渴望和尊重。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提倡“生命具有最高的价值”“生命平等”等观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课程是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生命教育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是引导大学生主动思索生命意义、正确认识生命价值的应然选择。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支撑,指导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理论。本能理论认为人有生和死的两种本能。生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亲和;死本能的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这种亲和体。[5]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倒金字塔型结构的家庭(即我们常说的“421”家庭)中。这些家庭出生的“80后”和“90后”大学生,从一出生起就开始受到家长们的庇护和溺爱,是家庭的绝对中心和“重点保护对象”。他们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成长道路顺利,几乎没有遇到过失败和挫折,以致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极其欠缺。一旦遇到打击或失败,他们一方面缺乏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采取极端手段逃避失败和苦痛。这就应和了弗洛伊德在本能理论中所阐释的死本能。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生命体验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高他们正确对待人生逆境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学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生命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生命教育课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6]。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普遍淡薄,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对生命基本信念缺乏应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人们后天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体验才可能习得。教育是人的教育,生命教育则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时,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做到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生命个体,要以人文关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摒弃以往传统的工具性取向的课堂教学,要让大学生们切身地感受到被关怀着的温暖,体味到“活着”的美好。

(三)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思潮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法等国,柏格森是其生命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基本核心思想是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史和文化,乃至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7]

人类对于生命哲学的不断追寻,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漫长而久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命依赖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生命正是在与教育的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中,才使得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获得了超越于自身生命的智慧力量,而生命哲学的丰富内蕴则为我们以后的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而缜密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相信将来必会对围绕生命轴心来构建的生命教育课程产生直接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构建的原则

生命教育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形态,想要构建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就不能像过去的某些新兴课程形态一样,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将以往传统的课程原则,生搬硬套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课堂上。坚持适当和适度的原则,这既是构建起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前提,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想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8]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求,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应该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生命个体,并且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同特点和每位学生对于生命教育课程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到学校所构建的生命教育课程中来。离开每个学生个体,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背离了其初衷,最后难免会沦为空洞而无效的教育口号。

(二)体验性原则

生命教育课程的逻辑展开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的,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学生遭遇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体验他们自身的经验。[9]人的体验是人生命存在的方式,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并且在人的生命升华和精神解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体生命经由体验获得意义,人的有意识生命存在就是在生活中其生命体验的获得。

当代大学生是现代社会朝气蓬勃的新一代,他们热情、充满活力,热衷于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学校活动,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并且热切盼望着自己能够成为社会大家庭中被认可的成员。但是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却又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缺陷。譬如,他们做事普遍浮躁且急于求成,以至于他们不会想着去留下多余的闲暇时间,去思考人生、去思考生命。生命的存在和内在价值就如同流动的活水,源远流长却又神秘莫测,它在那里,却又似乎永远讳莫如深,绝不会自发地揭示自身的奥秘,而是要靠生命个体独自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生命之真谛,体验生命之美,因为这种生命体验才是最真实且令人记忆犹新的。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地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价值,生成生命感悟,更新自己的内在生命观和价值观,感受超越自我、超越人生的无限可能。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一)确定课程目标

从理论上来说,课程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程度和可操作性的高低与其达成度成正比。[10]生命教育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形态,应及早确立自己的课程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细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直接目标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大学生们的普遍需求。当代大学生普遍生命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且生存能力较弱,并且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生命教育的经历。基于此,我们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直接目标设定为:教会学生科学地认知生命,理解生命由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死,珍爱自己的生命,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需要兼顾知、情、意、行等多个层面,因此我们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定位于:1.敬畏生命;2.尊重生命;3.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幸福;4.实现生命价值。

(二)组织课程内容

构建和规范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要积极开发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新颖、意蕴深刻的生命教育教学资源。[11]概言之,就是要想构建起系统而又不失生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就必须在课程内容上下足功夫。依据生命教育课程的总体理念和具体的课程目标,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课程内容:

1.生命意识教育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自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悲剧的发生大都源于自杀者自身的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为此笔者认为,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引入生命意识教育是十分迫切且有必要的。

2.生存能力教育

生命的存在及安全是一切生命价值发展和提升的基础。[12]在今天,由于物质欲望的过分扩张、人性的失衡,人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社会,恶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高校,大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害的事件也是未可断绝。面对此种种状况,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在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生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们的生存能力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护卫生存能力。

3.生命信仰教育

一个人没有了信仰也就失去了全世界,没有了信仰也就无所畏惧,无法形成自我道德约束感。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就是因为缺乏了基本的生命信仰,才最终走上了自戕抑或是谋害他人生命的不归之路。由此可见,生命信仰教育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是十分有必要得到大家充分重视的。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生命教育课程的整体实施趋向和实施效果。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到学生有关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评估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进程。

1.知识掌握情况

形成性评价是事物在发展或过程中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则是事物发展完成后实施的评价。采取形成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学生对生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能综合了解学生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情感及态度

这一层面的评价比较复杂,因为一般人的情感态度很难捉摸,而且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建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以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经常了解学生在接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适当加以点拨或及时予以帮助。

参考文献: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2]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4-25.

[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92-94.

[4]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77-81.

[5]黄希庭,马欣川.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2.

[6]肖明玉,冯辉辉,张平平.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的生命课堂[J].现代企业教育,2012(8):243-244.

[7]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30.

[8]叶澜,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而努力[J].教育研究,2004(2):33-37.

[9]冯建军.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07(7-8):23-25.

[10]闫守轩,李秀梅.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开发:问题与策略[J],2012(5):36-38.

第7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种多样,本文按其时间和显隐程度来划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为两类:历史资源和现代资源。(1)历史资源主要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2)现代资源又划分为显性资源(人力资源、理论资源)隐性资源(学校的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传媒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加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服务的。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不断地与异族社会发生作用,进行不间断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同时,同族社会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就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新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的物质保障。(3)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好坏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自然界物质资源水、电、煤不同,自然界的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储量有限,而用量无限'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用自然能源的速度要小于自然能源再生的速度”。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能源是智力型的能源,人类的智力是无限的,只是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所以,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理论的哲学思考

 

所谓理论是揩‘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了的理性认识。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概念”的地位十分“显赫”。概念既是人类的思维形式,又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在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要以概念的方式去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又要以概念的方式去理解、解释、规范和反思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要以概念的方式去建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图景以及对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要求。这表明,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理想中的对世界的占有|3|54而“概念”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个别的,而是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方式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概念体系。

 

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概念体系的层次性分析可以区分为两个最基本的层次:一个是常识的概念体系和科学的概念体系。所谓常识就是普遍、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经验的产物,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它是人类把握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一个没有“常识”的人是无法过“正常人”生活的。常识的概念体系是以人们的经验和普遍性为中介的,具有“直观性或给予性、凝固性或非批判性等特征'在人们以常识的概念体系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时,其实质就是以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从而形成具有经验共同性的概念体系。它符合经验主体的直接经验,经验主体以这直接经验去把握直观“世界”的存在,又进一步验证了、确认了、证实了这个直接经验。这种常识的经验经过自身的延续、积累、强化形成了一个僵化的、凝固的关于世界的概念体系,并通过共同经验的历史性遗传为中介,而实现世世代代的延续。它具有历史的惯性,也具有非批判性和非反思性。正如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言: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圏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的、乡巴佬式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

 

为了超越这种小心眼的、乡巴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就需要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科学的概念体系不是以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而是以概念的规定性为中介而构成的世界的图景,它不是经验表象所给予的,也不是通过经验直观形成的,而是以概念的相互规定构成的。因而,它具有内容的规律性、解释的普遍性、描述的可证性和经验的可预见性等特征。同时,科学还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发展的创造性特征,从而能够实现科学概念框架的自我更新,形成历史性发展的科学概念体系。我们把这种具有科学性的概念体系称之为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经验证明了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它是同错误理论不断地进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但理论必须同实际相结合,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理论。

 

科学的理论集中地代表着人类理性的进步,是在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为人类提供了真实的、可靠的、可以信赖的世界图景,它是人类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式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奥秘,获得关于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为人类造福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认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而“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的力量'而科学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就是能变成物质力量的理论。所以我们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人”,使科学的理论变成物质的力量。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也要利用科学理论的资源使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变成物质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第二步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掌握这些理论,即“理论掌握群众”,使之变成物质的力量,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三、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介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介与方法中介的结合体。科学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路明灯,起方法论作用;同时,科学理论又能武装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所有人,提高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介。在挖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张耀灿、郑永廷等教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两个指导,一个借鉴’,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指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和吸收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陈秉公教授在《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中提出了古今中外的“三点理论经验与三点理论分析”。即“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经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理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外国的‘社会适应理论分析”、“人格自律理论分析”与“德性教育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等三种。

 

1.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地表述了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并依据这一世界观提出了一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与途径,从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必须坚持的,丝毫不能动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实践和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广大理论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宄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介,“在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上,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宄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151同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理论觉悟,帮助他们认真领会和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在实践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潜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宄工作,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研宄和编写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教材;研宄和编写全面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教材;把高校思想理论课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宄和建设工程”中来,并于2006年9月陆续出版并全面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i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本教材,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学效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一定会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舞台上找到自己的施展空间。

 

2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

 

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曰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的科学体系。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深入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任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倶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宄,从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宄,是全面系统地研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当前,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指导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与时倶进的理论勇气,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研宄和解决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既可以警惕右,又可以防止“左”;既能防范教条主义,又能避免经验主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九就不能很好地被坚持下去。“左”和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建设事业的大敌,可以危害甚至断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途。

 

3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而且各个部分又有着内在的有机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过去出现过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指导’|6142,包括“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战争的需要,毛泽东创立政治思想工作理论”;突破传统模式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江泽民和胡锦涛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创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两条“生命线”理论的提出^1929年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55年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929年提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945年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957年提出“需要在群众之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他们做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宄解决困难的办法”。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军事工作结合起来一起抓的理论。1929年提出“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955年提出“一方面抓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抓好经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防止“空”对“空”,防止“两张皮’现象发生。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基层。1928年提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1957年提出: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针对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括“四个定位,三个有利于’。“四个定位”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上的定位——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工作任务上的定位——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教育,着力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地位作用上的定位——思想政治工作从“压倒一切”到突出“保证”和‘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工作方针上的定位——坚持疏导方针,吸收国内外各种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上的定位——综合运用思想的、心理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诸多手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体系。“三个有利于”是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也是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前两代党的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成果,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方法。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出了既要强调‘依法治国”,又要强调“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应对‘四个多样化”回答“四个如何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推动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8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教育毛概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14-02

一、引言

高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储备力量,必须要理解并认同我国发展的基本理论。因此,我们在所有高职院校中都将毛概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学生只有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上去理解国家发展的意图,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细致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当下高职院校毛概课教学体系构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毛概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构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对知识的运用也无法娴熟。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学生对于毛概课程的理论根基理解不透彻

毛概课程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的革命形势提出的科学理解。这些理解内容并不是毛泽东同志凭空想象或者完全凭借自身经验而得出的。事实上,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所提出的见解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科学指导。然而有很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解的就不是很深刻,因此,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时就很容易出现,理论上的理解不足,从而导致其知识体系无法构建。

2.对社会实际情况了解不足

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内容主要针对中国的革命运动,在今天来讲,这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性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虽然我们不在经历动荡和纷争,但是我们国家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仍然是很多的,我们发展受到的束缚也是很多的。这都是我们今天的革命对象。然而,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对于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尚不足以让他们理解革命的含义。因此,当教师讲解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很难根据自身的经验去联系实际。而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的支撑,就很难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高职院校毛概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如今,高职院校毛概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对于理论理解不足以及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两方面。针对这样的问题。中职毛概课程教师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生进行全面的提高和辅导。

1.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内容来自于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革命实际的操作与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毛概课程时,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时代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在上世纪初,我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我国四周强敌环绕,每一个殖民者对我们的国家都虎视眈眈,毛泽东同志在此时借鉴了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和预想,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提出过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这与马克思在自己的理论探索中所提出的城市工人阶级暴动以及苏联的革命实践都是不相符的。可是就是这种毫无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种理论符合了中国的革命实际,也很大程度上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和苏联革命的精髓。这才有了后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革命之路。教师在讲解这一段课程内容是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要让学生了解到毛泽东所提出的战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苏联的革命经验之间有哪些不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才能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实事求是。

2.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情况

通过上文所提到的方法,学生可以对毛澤东思想的理论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但是对于毛泽东思想在今天我们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价值还是没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来了解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用多媒体列出表格,让学生看到今天中国各阶级间收入的差距对比。又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对比,让学生了解今天各个省份各个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以上提到的差距,教师还可以用图片文字描述视频信息方式让学生有一个情境化的认识。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在我们今天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活的灵魂。高职院校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我国未来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在毛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为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教学,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内心认同我党的发展方针,认识到我们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而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琳.毛中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职业教育.2016 

第9篇: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  生命价值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新奇而又多样化的新时代,科技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然而人们生活却并不是很幸福,内心往往充满了寂寞与苦闷,甚至有些人竟然走上了不归路,他们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这样的案例屡见报端,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正如王连生所说的:“人毕竟是人,不管人类科技文明再如何发达,人还是要过人的生活,而非过机器人般的生活。所以不论今日或明日,新世纪人类社会的文化危机重重。”这正暗示新时代人类多元开放的文明社会存在着文化失调的危机,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怀疑。而生命本体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展开的根本前提,没有了生命本体,其他的一切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而要调和文化,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生命价值的一种途径便是人文教育,这也正是人文教育在科技文明新时代的角色写照。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这种高素质人才是既有科学素质,又有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而人们受教育的核心系统是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便承担着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了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 人文教育的概念

        目前,关于人文教育的概念,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没有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关于“成人”的教育。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面对上述三种人文教育概念的表达,这里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位于第二种,即人文学科教育。

        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而人文科学则通过人的内心的体验或理解以领悟丰富多彩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人文教育的四大学科对寻求生命价值的意义。

        二 人文教育对人们探索生命价值的意义

        1.哲学——生命之源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是人生的价值之源,学哲学能让人懂得人生的来龙去脉。哲学有许多分支,对近代以来人类的精神危机较早发难的是现代兴起的生命哲学,生命哲学主张从生命本身来探讨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目的,它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命都有质的共同即人性,而人与人的不同只是量上的差异,因此,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可以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体现出来,决不能认为自身生命毫无价值可言。生命哲学,其核心思想是“竞争”,它总结的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教导人们认识环境的“残酷”而通过改进自身去适应和改造世界。 

        而存在哲学家认为“人的存在表现于时时刻刻可能产生的抉择行动,而它可以在每一瞬息间保存或丧失自己。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人只能在行动中,创造价值,实现自己”。这启示我们不要逃避心理上的危机,而要采取行动克服危机。

        2.文学——生命之述

        文学可以说是“文字的艺术,人生的语言化,哲学的戏剧化,人生的全面探讨,”它不仅描述了人生,而且还批评和塑造了人生,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名著把人类的生命历程缩影到了一个个小舞台上来演绎,把人类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享受文学作品语言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思索其内在的人生启迪,以丰富我们的灵魂,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现实生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避免心灵的空虚和孤独。

        文学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表征,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首先表现在文学是人类一种生存方式的确证。文学是写人的,人是文学的核心。文学不仅是作家自身的一种精神表征,更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把握、一种表现。文学依其形象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精神世界中,它象征性地回答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人类找寻到灵魂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从而使人在文学的精神世界里,超越尘世的繁杂和喧嚣,使人得到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皈依。

        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在人的生存需要,而且也体现在对人的灵魂归属的寻求与呼唤,特别是当人类的精神遭遇危机时,人类的生存遭遇困境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现性和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其重要旨归就是回到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探究解决的路径。此时,文学作为人的灵魂家园的精神品性就再次显现出来。

        3.艺术——生命之美

        人类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吕激对艺术的探讨是在美的范畴下进行的,他在《美学概论》中谈艺术时说:“物象能为美的观照之准备者,是为艺术”,“美为物象之价值,乃其物象为一种精神或生命象征时始成立。物象之所以为美,不在其自体,而在其所表出的生命价值。” 我们可以说艺术的本质是生命的表现,艺术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的最高宗旨是个人的幸福和有充分价值的生活。艺术的对象是人类真实存在的现实,是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丰富审美意义的生活,艺术世界的核心是美,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无论是音乐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还是文学艺术,都是要通过不同层面的介入,使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艺术使我们从审美情趣层面上升到人性体验层面,在我们获得人性体验的过程中,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自我印证不觉而成,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只有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人才能主动并且很好地适应纷繁变化的外部世界,而不至于在心理上产生空虚感和怀疑生命存在的价值。就如徐又光教授所说的:“人文的本质是人文精神,不是人文知识。”而当前我们学校的教育往往本末倒置,仍然只注重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价值。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困惑在科技文明占主导的当今时代愈发凸显。为解决科技文明占主导的时代里,文化失调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文化整合的教育道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这其中有其道理,而笔者认为进一步探讨人文学科自身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传递人文文化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注 释

[1]王连生.文化新生统合与全人教育策略[j].教师天地,1980(52)

[2]郑重信.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幼师),1961.6:13

[3]颜元叔.文学概论.人文学概论(沈君山主编)台北:东华书局,1968.2:168

[4]吕激.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52

[5]李亦园.人类学.社会科学概论(沈君山主编).台北:东华书局,1968.10:348

[6]邬昆如.宗教与人生.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2:313

参考文献

[1]王连生.教育人类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

[2]郑晓江.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从人生哲学到生死哲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1(2):1~6

[3]牛金芳.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式微的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4]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5]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6

[7]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8]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9]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侯宾.艺美悦心,塑德以成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11]高留才.生命教育:高校人文教育第一课术[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8)

[12]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报出版社,1994

[13]赵富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校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10(1)

[14]顾晓静.“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江苏高教,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