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第1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国哲学;特质;阐释

[中图分类号]B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41(2016)01-0079-03

中国哲学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内在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理论思维发展最高水平的一种体现。表现出了人类认知实践和伦理实践、宗教文化和诗史、真理追求和提升等方面的不同;和建立在科学实践和信仰崇拜基础上,追求宇宙奥秘和真理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注重伦理、知行、诗史文化和精神境界,立足于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并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来解决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对人文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的一种关注。

一、中国哲学的特质之研究对象

从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中国哲学重视人不重视物,即重视生命。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用生命现象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发展。比如《老子》认为,世界根本的最终目标是化生万物,实现万物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发展。《中庸》也认为,天地的根本是创造无数的生命。《易经》认为,天的特性是万物、地的特性也是万物,即天地的发展和存在需要生命来体现。我国近现代哲学家对哲学的研究对象也认为是生命,比如儒家哲学追问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由,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发现生命的变化,并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生命的体验进行思考。中国当代哲学家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中心集中体现在生命上,一切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都是对生命精神的一种发泄。[1]牟宗山也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生命也是哲学产生的重要开端,哲学在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它以生命为其研究的对象,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发现如何更好地调节人类的生命,实现人类生命的有效运转。[2]人作为生命的主要承载体,是世界有序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因此,中国哲学特质中研究对象也在狭义上指对人的关注。即中国哲学关心人、思考人和研究人。这是和西方哲学重视自然截然不同的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第一,西方哲学关注和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自然世界。比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观念就是对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种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哲学家提出了一些和自然有关的哲学研究问题,像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自然界内在联系的一种思考,笛卡尔的“世界广袤无垠”是对自然空间的一种思考。而我国的哲学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生命,在于人。[3]比如,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集中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一种关爱;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别人如爱自己的深刻观念;佛教的解脱思想,指出人类烦恼的根本在于欲望,为了解决烦恼要保持无欲无求。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都从各自的观点上证实了将人的生命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中国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内容都和人有关,包括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关注。比如《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主要鼓励人的进取意识;《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主要鼓励人们对生命和个人发展的积极。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是一切生命,从微观上是人的发展。同时,从中国哲学各个流派的理论思想来看,中国哲学不仅关注、思考和研究有关人的学问,而且还对人的生命问题有着深入、独特的思考,并延展出了各种众说纷纭的人生智慧。因此,中国哲学即人学。

二、中国哲学的特质之思维认知方式

哲学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它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哲学特质。我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而生命、人又是感性、灵动的,因此,与研究对象相对应的中国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主要是直觉。直觉主要是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限制的,一种直接对事物本质进行领悟的形式,具有快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性的特征。直觉需要某种体验,并在体验中产生一定的领悟,因而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即生命主体对哲学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具有清晰的意识,不具备对哲学明确的思考步骤。中国古代哲学对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均有著作体现,且著作类型多样,比如《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指出人们只有清除自己心中的尘垢,才能博览和知晓万物。要求强调了直觉的思维认知方式。[4]《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晓万物之情”,体现了哲人对自然行与事的一种直觉感悟。中国哲学中思维认知方式中的直觉特质,得到了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关注。直觉方式既可以向外观认,也可以向内自省,一面注重用理智和同情来观察万物,比如对自然、历史的观察研究;另一面注重向内的反省和体察。

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

从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上看主要推崇经世致用,强调哲学的人伦日用和现实功效,与哲学特质研究对象中对生命、对人的关注相一致。不同的哲学主张具有的学术立学旨趣不同,有的以思辨为旨趣、有的以实用为旨趣、有的以考据为旨趣。我国哲学的旨趣是经世致用,强调哲学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比如《中庸》里提到的“道不远人,人为之道而远人,不可为道。”[5]儒家的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进行结合。《老子》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出了中国哲学在根本上也是以日用价值为价值取向的。《周易》中“夫《易》,圣人崇德而广业也”,更是把实践价值和建功立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孔子哲学中的“仁者爱人”思想,仁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代表自我为帮助他人的一种行动,正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最好体现。同时,孔子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具有鲜明的实行品质。[6]中国哲学特质中对日用实践的强调,也被现代哲学家所注意。比如中国现代哲学家王国维指出“夫中国一切学问中,实以伦理学为最重,而其伦理学又倾于实践,故理论之一面不免索莫。”也就是说,中国哲学以伦理为发展基础,而伦理的重点在于身体力行,即实行。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对日用实践进行了强调。现代哲学家熊十力指出,中国哲学主张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强调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贯通,重在日用实践对哲学的验证,而非一些理论的说明和逻辑的论证。

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

哲学是一种解释的活动,是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生发展现象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哲学主张和学说对宇宙世界的解释、理解不同。中国哲学特质中的解释、理解原则是充满生命和生机的,即世间万物是有生命的整体。中国哲学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是在对研究对象———生命的发展基础上衍生的,生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生命孕育着生机。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解释、理解原则为生机生命。比如《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指出要用统一和有机的观点来认识事物。“二程”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强调天地万物之间的整体性联系。[7]中国哲学以世间万物生命、生机的运行原则来理解万物的特质,也得到了现代哲学家的认同。比如梁簌溟认为,传统儒家对宇宙理解的生态、生机原则,正是将世间万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万物之间的有机统一为宇宙增添了盎然之气。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主题是生命,并根据主题衍生出了机体主义的原则。另外,还指出中国的本体论在本质上也是以生命为中心的本体论,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在生命的活动上。

五、中国哲学特质之建造境界的中和圆融

哲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并在反思的同时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因此,哲学是对意义世界的一种建构,对哲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心中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哲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建和对人类精神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中国哲学构建的这种理想境界为“中和圆融”。比如《中庸》中“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了人性中的至诚,指出人们只有将自己的本性显示出来,不做任何的隐瞒,才能得到人们的欣赏,促进万物的繁育。这种思想是天人合之境界的一种体现。《道德经》中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儒家的礼乐制度旨在以人们心灵的和谐为目标,在人们的心灵需求上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和圆融思想。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说,从研究的对象、思维认知方式、学术立学旨趣、解释和理解原则、境界的建构五个方面在总体上归纳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质。通过对中国哲学特质的具体解释可以发现,这些特质均满足了两方面的特点:第一,中国哲学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第二,中国哲学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具有特殊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发现,中国哲学五个方面的特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因而在思维认识方式上的体现就较为感性,不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理性。在学术旨趣研究上也较为关注人世间的实际事项,强调身体力行,而非强调理论的抽象和思辨。在解释、理解原则上强调生机的原则,而非对物质和机械的欣赏。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意义深远,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断发现中国哲学更多的特质,并在对这些特质应用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现代转型[J].哲学研究,2011,(06):55-62.

[2]刘毅青.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特质———以元气说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752-840.

[3]周良发,牟宗三.中国哲学特质论———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例[J].集宁师专学报,2011,(02):30-35.

[4]李承贵.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J].学术研究,2015,(03):9-159.

[5]彭鸿雁.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J].江淮论坛,2015,(03):132-135.

[6]刘艳娜.中国哲学的特质———从先秦到宋明性善论的发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3-85.

第2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传统看法认为《<黑格尔法 哲学 批判>导言》的理论内涵在于:第一,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 历史 使命的思想;第二,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本文认为这两个方面不足以揭示《导言》的理论内涵。《导言》的真实内涵在于,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探讨了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导言》还从革命对象的特殊性、资产阶级的特殊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卷首说明从两个方面概括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理论内涵。第一“马克思力求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他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变革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从压迫下解放出来,也就必然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人类。这样他就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的思想。”第二,《导言》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调理论的意义,这确实是《导言》的重要内容,但《导言》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探讨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理论的能动性,而是在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来揭示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的。《导言》的真实内涵是,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探讨了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当时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个是理论的出发点,第二个是当时德国现状的出发点。首先让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两个出发点。

在理论上,《导言》继承并引申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是人把自己的类本质、把人类的优点集合起来,使之对象化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这就是上帝;因而上帝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人因为理性的迷误,反过来把自己的本质看成是上帝的本质。因而对宗教的批判就归结为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但费尔巴哈所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抽象的、类的统一性。这种把人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类本质的观点,并没有触及宗教的根源,即世俗世界的矛盾和分裂。在《导言》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于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并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的本质找到了,反宗教斗争的意义也就深化了。马克思认为,反对宗教不是为了拯救迷误了的理性,而是为了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了对 政治 的批判。这些批判应该“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的现实的太阳旋转。”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的批判最终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革命结论:必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即是所谓实现“人的解放”的任务。

那么,当时德国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在欧洲,德国一直是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内部四分五裂,邦国林立,诸侯间战争不断,对外则是列强的逐鹿场所。直到18世纪末,德国还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只有一些生产方法陈旧落后的小手 工业 。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又远离世界贸易的通道。容克地主在政治上实行蛮横的半家长式的封建统治,市民社会只能在封建生产关系的缝隙中求生。到了”世纪30年代,在法国大革命和英法工业革命的刺激下,德国资本主义 经济 开始有所进步。但封建生产关系还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 。德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在法国和英国行将完成的事在德国才刚刚开始;这些国家在理论上反对的,而且依旧当做锁链来忍受的陈旧的腐朽制度,在德国却被当作美好未来的初升朝霞而受到欢迎;那里,正在解决问题,这里,矛盾才被提出;在法国,只要有点什么,就能占有一切;在德国,只有一无所有,才不致失掉一切。

可见,马克思当时的这两个出发点之间出现了重大的矛盾。在理论上,当时已经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任务,而在德国的现实生活中,连资本主义都还是尚待争取的任务。马克思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两个出发点之间的差距。他说,理论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需要的程度。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他进一步指出,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于思想。但是德国在理论上已经超越的阶梯,它在实践上却还没有达到。它怎么能够一个筋斗就不仅越过封建主义的障碍,而且越过它首先应该作为目标来争取的资本主义的障碍呢?马克思自问道:“德国能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即实现一个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 现代 各国的正式水平,而且提高到这些国家最近的将来要达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德国的革命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而转人社会主义革命。《导言》的论述正是针对着这个问题展开的。马克思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理论的能动作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二者的结合将使德国革命达到人的革命的高度。德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理论革命比较彻底的国家,这个优势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第二,革命对象即德国各邦政府把 现代 国家的文明缺陷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结合起来了,因而革命的水平就应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马克思说,“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着现代各国的 发展 ,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它分担了这一发展的痛苦,而没有分享这一发展的欢乐和局部的满足。有朝一日,德国会在还没有处于欧洲解放的水平以前就处于欧洲瓦解的水平。这里所谓“欧洲解放的水平”实际上指的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而欧洲瓦解的水平也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瓦解。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德国在面临资产阶级革命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以前,就要面对解决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导致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就会提上日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指出,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可以看到一切国家形式的罪孽。这个空前未有的折中主义又得到国王的保证,这个国王扮演着一切角色—封建的和官僚的、专制的和立宪的、独裁的和民主的。也就是说,德国政府不仅是封建主义的旧障碍,而且因为吸收了资本主义的因素而把新的障碍也综合到自己身上了,因而这种障碍就不再是一种特殊的障碍,而变成了一般的障碍。因而如果不摧毁当代 政治 的一般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的特殊障碍。在德国,不消灭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消灭;德国不从根本上开始进行彻底的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马克思据此认为,德国惟一实际的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德国惟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

第三,资产阶级已经不能领导革命。马克思当时把资产阶级革命叫做纯政治革命,而把社会主义革命称作彻底的革命或者普遍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领导权,需要有两个条件。首先,资产阶级和市民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对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因而它还能作为整个市民社会的总代表。其次,资产阶级必须是处在革命的上升期。它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在这瞬间,这个阶级和整个社会亲同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在这瞬间,这个阶级本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理性和社会的心脏。但是,德国的资产阶级不处在这样的地位。首先,在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刚刚卷人同贵族的斗争就卷人了同无产者的斗争;资产阶级还不敢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表述解放思想,而社会情况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进步已经说明这种观点是陈旧的了。其次,德国资产阶级非常软弱。德国资产阶级缺乏那些彻底、勇敢、尖锐、无情,缺乏和人民心胸相同的开阔的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实行政治暴力的感悟,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因而,德国资产阶级已经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了。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地位的加强。德国革命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即无产阶级。这是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住的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发生片面矛盾,而是同它的前提发生全面矛盾;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全面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全面恢复才能恢复自己;它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在未来的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

第3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西美尔 审美现代性 审美主义 个体化

德国 哲学 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被誉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他经常被冠以“印象主义大师”、“生命哲学家”头衔,其现代性的思考常常反应在对其审美体验上。其“审美现代性体验论”的基础是“生命哲学”,最终指向现代个体的心理体验与生命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

一、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生命哲学”

按照西美尔对时代主导理念的划分,在所谓前现代社会,人是被确定的存在,人具有本质性,或言“实在的整体性”;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性观念被分裂:人实在的整体性也随之解体,现代人的形象因此变得相当模糊,其结果是“人的哲学被人的社会学取代了:人的 科学 成为人的社会的科学。”也就是说,现代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现代人与传统社会个体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反应。WWW.133229.coM

其中,最为根本的转变表现为,人的本质由抽象的形而上意义的品质转向富有感情和感觉的个体生命本身。在现代生活的碎片中,一切都难以把握,只有自我的感觉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身体”重归本体论位置。如存在主义学者梅洛一庞蒂所言:“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换言之,身体的理论就是一种关于感觉的理论。注重身体的现代人为此岸的、感性的、审美的存在性寻找证明。生命还原为一个感性范畴,以生命冲动反抗理性。因此,现代性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以身体感性反抗理性逻各斯。生命的意义问题是回答所有问题的根基所在,生命的价值问题应该只能潜回生命本身去追寻。

西美尔十分关注现代人的“生命感觉”,他细致入微的反思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经验,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这些碎片如何具有现代性,如何是社会化的碎片,都与人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感觉相关。”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所关心的,正是现代社会和文化机体中作为现代生活之最直接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心性结构。“心理显微术”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的构想:“我们都是碎片”,过去只是以碎片的形式面对我们,甚至世界本身就是一地碎片。可见,个体的物化和碎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

西美尔对物化的个体以及碎片化的现代性的把握方式,表现出他对人类充沛的生命感觉的由衷赞叹。

现代性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微妙差别和独特性质不再能够作出感受同样细微的反应,而是用平泛一律的方式去感受一切。所谓西美尔社会哲学的印象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一种生命哲学诉求:如何恢复对事物有差异的魅力的细腻感受,使主体灵魂仍然保持高雅、独特、内在。西美尔赞赏“纯粹的灵魂”,以享受的方式拥有自己,“依靠自己最本真的内在性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显得像是一种贵族主义式的现代生活感觉学。

可见,西美尔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生命感觉,对现代性的把握,首先表现在对现代性生存感的把握。

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生命涌动、感悟为特征的心理机制对抗封闭、僵死的制度、形式、技术宰制等。人在自己的生命体悟中不断超越自我。由此获得了本源性与非本源性的派生态的对立、非完结的东西与完结的东西的对立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东西(生命)与自足的东西(文化)的对立。

“生命哲学”之于西美尔的意义,是现代生活的“神学”。现代社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被置换成对生命本身的虔诚和膜拜。由此,建立在“生命感觉”上的审美成为现代性的“宗教”。把握“生命哲学”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只有生命才能理解生命”,逻辑和推理让位于生命直觉。西美尔前承尼采,后启舍勒和海德格尔,与狄尔泰并称为德国“生命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描绘出现代哲学的精神品质:一切以生命意志为基准点。现代哲学的世俗化引入的新维度是哲学本能化、生命的本能冲动成为哲学的终极归宿。西美尔在世纪末的现代生活碎片中,捕捉到哲学的生命本能化的 发展 倾向,是超前于其时代的。

二、感性审美之维:审美心理主义

我们注意到,同为现代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西美尔既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对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公平愤愤不平,也没有像韦伯那样为资本主义精神“铁笼”的问题忧心忡忡,而是更专情于他的“生命感觉”,热衷于“把玩现代性中的个人生命感觉”,因此西美尔的现代_性思想也被称为“审美主义心理主义”的,或是“印象主义”的,与前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哈贝马斯评论,审美主义是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传统西方宗教性的世界图景土崩瓦解以及世俗化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其重要特征表现为现代个体放弃对彼岸生活的期望,重视自身在此岸生活的感觉。而自身在此岸的感觉引起心理主义的高扬,那么“审美乃是为了生命在失去彼岸支持后的此岸的支持。”就这一点而言,审美主义与心理主义是密切相关的。

西美尔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著名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甚至当作一个内心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这表明,相对于外部世界,西美尔更加偏重于审美和内心体验的层面。审美性是一种心理主义、主体主义或内在性的心性品质,从而,审美主义和心理主义是一回事。

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爱欲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而不是观念。……正是借助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的地位。”换言之,感性基础与审美心理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西美尔认为:

既然我们水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的灵魂,既然我们的一切知觉只不过就是外在的感觉印象而已,因此一切心理认识就是时我们自己的灵魂所感觉到的意识过程的阐释说明罢了。……灵魂若要成为它自身理解的客体,只有借助于空间过程的图像才有可能。当我们谈论着种种观念及其相互关系,谈论着观念上升为意识和沉没到意识闽限(threshold of consciousness)之下,谈论着内在的嗜好和禁忌,谈论着欣喜和沮丧的心情之际,这些表现以及不胜枚举的更多表现,其中任何一个都清清楚楚地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事物产生感官印象时,我们总是根据我们的内心来阐释外部世界。审美主义对生命感觉的把握,重视感性冲动对理性枷锁的颠覆,身体感性获得解放和生命自由的诉求。可以说,“审美的 现代 性是人身上一切晦暗的、冲动性的本能的全面造反。审美的现代人反抗精神理念诸神的统辖,这场造反使身体之在及其感性冲动摆脱了精神情愫对生存品质的参与,表达了 自然 感性的生命诉求——反抗伦理性的生命法则,即反抗对身体之在的任何形式的归罪。”因此,所谓审美主义便是个体心性在自在中寻找宽慰和满足。审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属于一种审美心理主义。

现代 艺术 以及现代审美理念中,形式一直都是表现其特质之所在。西美尔认为艺术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所描绘的对象的意义,在于将其最清晰地表达出来的方式,在于使其形式及空间位置的饱满和内在契合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被充分地理解。艺术品就是各个形式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完美统一体。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得艺术品获得了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和外在束缚的普遍的美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伟大艺术作品感受到比艺术品本身更为广泛的生命体验,形式赋予了艺术品更为崇高的完美统一性。然而不得不承认,现代艺术的形式原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形式突破传统的结构原则,寻求形式的标新立异和极端化风格的体现,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打破,“曾为自己建造过乐园的旧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生活的枷锁。”但形式的剧变并没有改变审美——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内在力量,审美现在依然是极其重要的现代性事件,这一点,并没有改变,甚至占据着现代性的中心。而西美尔沿袭了德国浪漫派美学的传统,是古典社会理论中惟一一位重视对现代艺术分析,以揭示现代生活心性结构的经典思想家。

三、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审美个体化

西美尔对于其审美价值作过明确的注解:“审美价值在于这是一种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在个体性和超个人的集体性之间的独特游戏。”西美尔试图在主观与客观、个别与普遍、个体与社会之间寻找平衡和默契。从这个层面理解,审美价值便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度,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平衡和默契,个体与现代社会之间达成一种融洽与和谐,“形成了一种介于个人的与超个人的生活内容之间的生活形态,人通过这样的生活形态勉强接受了他们的外界势力。”

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有一个问题是清晰可见的,西美尔的审美心理主义从本质上是指向现代个体的。也就是说,审美心理主义是属于个体的审美心理主义。即在主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中追求个体的审美价值。基于此,现代审美主义从根本上应该属于审美个人主义。刘小枫先生 总结 得好:“作为一个审美主义式的社会理论家,西美尔的现代性诊断往往就是现代性情绪的表达。西美尔‘内心性’是生命 哲学 意义上的,指个体生命的在性本身。”

现代生活的质态是感觉性的,西美尔将这种感觉称为“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这种感性至上的意味可以描述为审美精神取向的“心理主义”、“印象主义”。即通过对个体生命本能和情感冲动的体味完成对终极意义的探寻。这样审美这一带有普遍意味的世界观就与个体的感性体验结合起来。于是,在现代人那里,“个体的美”和“美的个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审美主义与感觉主义的关联,突显了生命的美学意义,而生命必然关乎个体。因为,“我们把生命想像成一股贯穿世世代代的洪流。只不过这些承担者(就是说,并非他们具有生命,而是他们即生命)都是些个人,即自成一统、自成中心、相互成为鲜明对照的人。生命之流一泻而过,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作为个体在奔流着。”

西美尔现代性思想中对于生命感觉的重视,使他在 历史 主义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态度——个体生命感觉,审美心理主义也因此与审美个体化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现代审美是不存在超越个体存在、感性体验的可能性。个体——感性构成了现代审美的基本层面。

第4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西美尔 审美现代性 审美主义 个体化

德国 哲学 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被誉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他经常被冠以“印象主义大师”、“生命哲学家”头衔,其现代性的思考常常反应在对其审美体验上。其“审美现代性体验论”的基础是“生命哲学”,最终指向现代个体的心理体验与生命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

一、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生命哲学”

按照西美尔对时代主导理念的划分,在所谓前现代社会,人是被确定的存在,人具有本质性,或言“实在的整体性”;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性观念被分裂:人实在的整体性也随之解体,现代人的形象因此变得相当模糊,其结果是“人的哲学被人的社会学取代了:人的 科学 成为人的社会的科学。”也就是说,现代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现代人与传统社会个体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反应。

其中,最为根本的转变表现为,人的本质由抽象的形而上意义的品质转向富有感情和感觉的个体生命本身。在现代生活的碎片中,一切都难以把握,只有自我的感觉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身体”重归本体论位置。如存在主义学者梅洛一庞蒂所言:“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换言之,身体的理论就是一种关于感觉的理论。注重身体的现代人为此岸的、感性的、审美的存在性寻找证明。生命还原为一个感性范畴,以生命冲动反抗理性。因此,现代性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以身体感性反抗理性逻各斯。生命的意义问题是回答所有问题的根基所在,生命的价值问题应该只能潜回生命本身去追寻。

西美尔十分关注现代人的“生命感觉”,他细致入微的反思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经验,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这些碎片如何具有现代性,如何是社会化的碎片,都与人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感觉相关。”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所关心的,正是现代社会和文化机体中作为现代生活之最直接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心性结构。“心理显微术”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的构想:“我们都是碎片”,过去只是以碎片的形式面对我们,甚至世界本身就是一地碎片。可见,个体的物化和碎片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

西美尔对物化的个体以及碎片化的现代性的把握方式,表现出他对人类充沛的生命感觉的由衷赞叹。

现代性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微妙差别和独特性质不再能够作出感受同样细微的反应,而是用平泛一律的方式去感受一切。所谓西美尔社会哲学的印象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一种生命哲学诉求:如何恢复对事物有差异的魅力的细腻感受,使主体灵魂仍然保持高雅、独特、内在。西美尔赞赏“纯粹的灵魂”,以享受的方式拥有自己,“依靠自己最本真的内在性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显得像是一种贵族主义式的现代生活感觉学。

可见,西美尔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生命感觉,对现代性的把握,首先表现在对现代性生存感的把握。

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生命涌动、感悟为特征的心理机制对抗封闭、僵死的制度、形式、技术宰制等。人在自己的生命体悟中不断超越自我。由此获得了本源性与非本源性的派生态的对立、非完结的东西与完结的东西的对立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东西(生命)与自足的东西(文化)的对立。

“生命哲学”之于西美尔的意义,是现代生活的“神学”。现代社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被置换成对生命本身的虔诚和膜拜。由此,建立在“生命感觉”上的审美成为现代性的“宗教”。把握“生命哲学”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只有生命才能理解生命”,逻辑和推理让位于生命直觉。西美尔前承尼采,后启舍勒和海德格尔,与狄尔泰并称为德国“生命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描绘出现代哲学的精神品质:一切以生命意志为基准点。现代哲学的世俗化引入的新维度是哲学本能化、生命的本能冲动成为哲学的终极归宿。西美尔在世纪末的现代生活碎片中,捕捉到哲学的生命本能化的 发展 倾向,是超前于其时代的。

二、感性审美之维:审美心理主义

我们注意到,同为现代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西美尔既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对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公平愤愤不平,也没有像韦伯那样为资本主义精神“铁笼”的问题忧心忡忡,而是更专情于他的“生命感觉”,热衷于“把玩现代性中的个人生命感觉”,因此西美尔的现代_性思想也被称为“审美主义心理主义”的,或是“印象主义”的,与前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哈贝马斯评论,审美主义是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传统西方宗教性的世界图景土崩瓦解以及世俗化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其重要特征表现为现代个体放弃对彼岸生活的期望,重视自身在此岸生活的感觉。而自身在此岸的感觉引起心理主义的高扬,那么“审美乃是为了生命在失去彼岸支持后的此岸的支持。”就这一点而言,审美主义与心理主义是密切相关的。

西美尔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著名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甚至当作一个内心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这表明,相对于外部世界,西美尔更加偏重于审美和内心体验的层面。审美性是一种心理主义、主体主义或内在性的心性品质,从而,审美主义和心理主义是一回事。

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爱欲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而不是观念。……正是借助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的地位。”换言之,感性基础与审美心理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西美尔认为:

既然我们水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的灵魂,既然我们的一切知觉只不过就是外在的感觉印象而已,因此一切心理认识就是时我们自己的灵魂所感觉到的意识过程的阐释说明罢了。……灵魂若要成为它自身理解的客体,只有借助于空间过程的图像才有可能。当我们谈论着种种观念及其相互关系,谈论着观念上升为意识和沉没到意识闽限(threshold of consciousness)之下,谈论着内在的嗜好和禁忌,谈论着欣喜和沮丧的心情之际,这些表现以及不胜枚举的更多表现,其中任何一个都清清楚楚地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事物产生感官印象时,我们总是根据我们的内心来阐释外部世界。审美主义对生命感觉的把握,重视感性冲动对理性枷锁的颠覆,身体感性获得解放和生命自由的诉求。可以说,“审美的 现代 性是人身上一切晦暗的、冲动性的本能的全面造反。审美的现代人反抗精神理念诸神的统辖,这场造反使身体之在及其感性冲动摆脱了精神情愫对生存品质的参与,表达了 自然 感性的生命诉求——反抗伦理性的生命法则,即反抗对身体之在的任何形式的归罪。”因此,所谓审美主义便是个体心性在自在中寻找宽慰和满足。审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属于一种审美心理主义。

现代 艺术 以及现代审美理念中,形式一直都是表现其特质之所在。西美尔认为艺术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所描绘的对象的意义,在于将其最清晰地表达出来的方式,在于使其形式及空间位置的饱满和内在契合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被充分地理解。艺术品就是各个形式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完美统一体。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得艺术品获得了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和外在束缚的普遍的美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伟大艺术作品感受到比艺术品本身更为广泛的生命体验,形式赋予了艺术品更为崇高的完美统一性。然而不得不承认,现代艺术的形式原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形式突破传统的结构原则,寻求形式的标新立异和极端化风格的体现,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打破,“曾为自己建造过乐园的旧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生活的枷锁。”但形式的剧变并没有改变审美——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内在力量,审美现在依然是极其重要的现代性事件,这一点,并没有改变,甚至占据着现代性的中心。而西美尔沿袭了德国浪漫派美学的传统,是古典社会理论中惟一一位重视对现代艺术分析,以揭示现代生活心性结构的经典思想家。

三、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审美个体化

西美尔对于其审美价值作过明确的注解:“审美价值在于这是一种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在个体性和超个人的集体性之间的独特游戏。”西美尔试图在主观与客观、个别与普遍、个体与社会之间寻找平衡和默契。从这个层面理解,审美价值便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度,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平衡和默契,个体与现代社会之间达成一种融洽与和谐,“形成了一种介于个人的与超个人的生活内容之间的生活形态,人通过这样的生活形态勉强接受了他们的外界势力。”

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有一个问题是清晰可见的,西美尔的审美心理主义从本质上是指向现代个体的。也就是说,审美心理主义是属于个体的审美心理主义。即在主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中追求个体的审美价值。基于此,现代审美主义从根本上应该属于审美个人主义。刘小枫先生 总结 得好:“作为一个审美主义式的社会理论家,西美尔的现代性诊断往往就是现代性情绪的表达。西美尔‘内心性’是生命 哲学 意义上的,指个体生命的在性本身。”

现代生活的质态是感觉性的,西美尔将这种感觉称为“现代美感的个体主义”,这种感性至上的意味可以描述为审美精神取向的“心理主义”、“印象主义”。即通过对个体生命本能和情感冲动的体味完成对终极意义的探寻。这样审美这一带有普遍意味的世界观就与个体的感性体验结合起来。于是,在现代人那里,“个体的美”和“美的个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审美主义与感觉主义的关联,突显了生命的美学意义,而生命必然关乎个体。因为,“我们把生命想像成一股贯穿世世代代的洪流。只不过这些承担者(就是说,并非他们具有生命,而是他们即生命)都是些个人,即自成一统、自成中心、相互成为鲜明对照的人。生命之流一泻而过,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作为个体在奔流着。”

西美尔现代性思想中对于生命感觉的重视,使他在 历史 主义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态度——个体生命感觉,审美心理主义也因此与审美个体化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现代审美是不存在超越个体存在、感性体验的可能性。个体——感性构成了现代审美的基本层面。

第5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公选课;生命在场;人文社科;后喻时代;超文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07-02

高校公选课作为有别于学科或专业基础课、公共必修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培养高级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和完成个性化推进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后喻时代的到来,公选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但从整体情况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由于教育者与受众认识上的偏差加之管理上的不善,当前高校公选课的实际开设远未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任务摊派”与“素质培养”矛盾的处理仍没涉及建设这类公选课的本质。公选课的价值在于人,公选课问题存在的核心也是人。要解决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选课的作用,人是最关键的。对人而言,没有生命,其他价值将不复存在。同理,没有生命的教育,不是完整的、真实的教育。通过呼唤生命的方式,直接从关怀生命、形塑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挖掘公选课价值,应对公选课平庸化、形式化,触及了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设置的原初动力与终极目标――在大学生心灵中扎根人文因子,通过师生真实与深刻的教学参与、情感共鸣、心灵共振,培植信任、赏识、宽容、等待、解放、幸福等内涵丰富的生命支点,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断超越。将公选课构建成一个促进学生在动态生成中体验生命、生成生命、完善生命和创造生命的独特活动,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它让教育者与受众均意识到,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设置的意义,也即其自洽性的源头或根基在于突破当前专业教育的地位过分突出,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积淀人文品性,关怀生命健康成长,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循环。

一、从教学宗旨角度看“生命在场”的公选课教学

1.赋予大学生丰厚的人文精神滋养。对大学生“社会人”角色必备的人文底蕴积累,对大学生借助人文视角深化对自然科学世界的理解,激发潜在的直觉感悟能力,延伸和拓展思维极限,推进协同合作精神,播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克服成长中必然遇到的人文品行考验,从根本上增强抵御思想和心灵病毒的免疫力以及提高精神保健的意识和自觉性,对大学生正确思考与处理“德”和“才”的关系,并以睿智的面貌融入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意义重大。

2.化解外国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感染,根植“开放的”和“世界的”道德理念。在文化软实力主宰国家命运以及积极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形之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反而相对落后和弱化。这与没有建构行之有效的“生命在场”的教育模式,从而无法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而自由的人无不关联。要期待年青一代在未来的祖国建设中立场坚定、政治清明、品德高尚、情感丰富,能够理解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鉴别和欣赏他国的优秀文化,能够抵御垃圾文化、敌对文化的诱惑与渗透,仅靠学时有限、范围固定的必修课是难以承受的。同时,教育不单单要承担培养国家公民的使命,还要承担培养世界公民的重任。

3.缓解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文本逃逸的趋势。在以文化反哺为基本特征的后喻时代(尤其是慕课的兴盛对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有力支撑),坚守传统课堂的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要继续承载大学生正确“三观”教育的使命,从而使得这一批印着鲜明时代烙印的青年顺利乃至更好地成长、成材,着实不易。一方面,后喻时代的整个文化形态呈现出“无根”、“零散”、“世俗”、“断裂”等特征,能直接破坏、瓦解甚至颠覆惯有的普世价值。另一方面,超文本对文本的挤占和取代,使年青一代习惯于视听可人、信息灵动、言语直白、表述简化的超文本,让其主动并安静地接近与专业关系不大、必须深入思考品味的人文社科类文本,不借助课堂、书店这类氛围浓厚的场所是不行的。而文本在课堂上的日渐淡出与逃逸,既加剧了文本气韵的收缩,又使年青一代不在乎文本凝结思想的厚度,不看重文本传递良心的力度。而教育的对象缺少了文本的必要滋养成分,必然更容易迷失于以浏览取代阅读、以下载放逐记忆、以对信息的搜集整理悬搁思维的独特创造等弊端的超文本高速旅行中,阻碍年青一代与年长一代的正常和必要的沟通和相互依赖。“腹有诗书气自华”。“生命在场”与文本回归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本的科学使用就不会有心灵的健康成长。

4.回归教育净化心灵的真义与响应“以人为本”的号召。唤醒、导正心灵本为人文教育的内在机理,强调“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并非直接教会学生某种生存技能,而是向他们传授用以指导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若能时时处处创造让生命在场的条件,并以纯洁高尚的人文内涵叩击学生的心灵,让知识呈现“生命之态”,激发学生生命的灵动和唤起内在的生命意识,提升其心灵品位和促进其人格完美,为学生心灵打上人文底色。这是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化解当前社会潜在道德危机的逻辑起点,也是防止“应试教育”、“专才教育”理念无限扩张等观点的有力武器。

二、从课程自身建设角度看

1.“生命在场”是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的终极目标,也是彰显公选课价值、提高公选课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对纠正将公选课看成是专业课的移植或简单压缩、对遏制公选课开设混乱的现状、对突破公选课教学乏力的现象、对引领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探索、对建设公选课特色课程体系乃至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确保公选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均有基础性作用。“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站在“人文”和“科技”交汇、融合的角度来开展教学,以学生获得知识、启迪智慧、唤醒生命、润泽心灵为目的,积蓄生命发展的无穷后劲,为社会进步和时展培养人文底蕴厚实的人才。倡导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对高校教改走出传统的窠臼、对博雅教学理念的巩固与拓展、对形成与凸显地方高校的特色,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收获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同时,关注如何促使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和社会风气的净化,从而使公选课自觉成为教改的先行者。

2.对“生命在场”的重视与回归,是后喻时代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困境之破冰的有益尝试。后喻时代是一个文化大解构和大拼凑的时代,年轻人不仅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与他们的父辈产生质的区别,而且他们对成年人的“反哺”也是多方面和深入的,这种现象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与这批由“过度的物质”和“空虚的精神”以及“不成熟的思想”一起造就的沉迷安逸享乐、过于高傲浮躁、超级刻薄迷惘、强烈自信自负的年青一代谈“三观”教育,谈高雅高尚,其难度不言而喻。但无论多么标新立异与不拘一格,年青一代由于缺乏前辈们的时代遭遇、人生阅历以及应有的文化底蕴,也不具备先知们的思维至上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加上生理、心理发展固有规律的限制,他们处于文化边缘的“边际人”的身份并未根本改变和扭转,他们辨别真实场景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自我与他者的不同、人类与机器的差异的能力,他们登高望远、为人处世的经验,他们牵制欲望、直面人生、开创未来的气魄与胸襟,远远不及前人。生命在场以其特有的人文追求力度,在用情感呼唤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培植爱心、用人格导正人格的过程中,展现教育的深度与厚度。这对后喻时代消除话语差异与话语对立,使年青一代顺利成长成才,效果绝对不差。

3.高校教改路径的有益探索。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捍卫生命、激活生命、创造生命,这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当前某些教育模式忽略或缺失的重要内容。“生命在场”敬畏生命、注重感恩、开启心扉,它站在更高的角度审时度势,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爱情观、择业观,使其更好地把握人生和认清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这是高扬对生命的包容与塑造,呼唤对生命的鞭策与提升,从根本上体现着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这也是对把握高校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特征和规律,对拟开设的公选课的教学大纲的严格把关,对教育信息化导致文本失落与心灵缺席之隐忧的解除。以此为标尺对如今这个“陌生人”社会以及后喻文化时代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既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更揪住了痛处。

4.具有联结师生情谊,改善师生关系的作用,是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动力。在当今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心灵;我们传授更多的是应试的技巧,而不是做人的道理;我们适应了各种规程,却少了倾注激情的付出。此般做法只会使人心更加冷漠荒凉。学生课业的繁重、就业的重压模糊了教育的本质,个别学生的情绪影响了教师的热情。师生在异化了的教育机制的影响下,在各自异化和相互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生命在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始终在场的教育,是对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心灵的教化。它要求教师不仅看到学生生命的存在,还应该注意自己生命的存在。教师因为自己的生命实践而不断确认自己工作的意义,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就能不断获得生命本身的丰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样,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与学生心心相印,用生命润泽生命、用生命感染生命、用生命启迪生命,才能真正实现乐教、乐学以及教学相长。因为,用心呵护、引导和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用心思考问题、用心学习知识、用心关爱他人,社会也因此获得了凝集和传播爱的力量。

第6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生命教育 阶段性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关注人的生命,关注影响人的生命的各种问题,这便产生了各界对生命教育的重视。通过生命教育,转变人们对生命的态度,转变人们对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态度,让人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正确对待生命。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笔者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点,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围绕人生、生活、生命等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知识的传授活动。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激荡起生命中积极的因素以实现生命的价值。为此,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内涵、生命知识、生命意义等,从而抵达生命的核心诉求。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其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结合。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看清自己跟社会、跟他人、跟自己的关系,做到理性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也是一种哲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是类的存在物,也是种的存在物,前者把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后者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相结合的产物。从人的属性出发,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产生是对以往人学理论的历史性革命。它把对人学的研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从人的社会实践及人所处的社会存在的条件中去研究人,这就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人性、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不再囿于西方传统人学中的抽象人性论、抽象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争等。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人。马克思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研究人性、个性与个人的发展,这就区别于抽象人性论、机械和庸俗唯物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从人类的社会化的角度或者说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认识人。他说:“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以社会化了的人类作为考察人的根本出发点,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人学和其他唯心主义人学相区别。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对世界的改造进程中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认识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这样,不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特征来看,都使其成为最能从根本意义上充分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学观。

这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对人学理论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启发了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所阐述的人的生命具有“实践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它对人生问题的观照:实事求是、革命进取的人生态度、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人生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生目的。它代表着现代人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为我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合理有效推行生命教育,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征

对生命的关怀。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重视对人生命的关怀,将生命关怀渗透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去。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将教育看成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从而仅仅重视学生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其生命价值。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关于生命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人学思想。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实行生命教育必须认识到生命的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客观把握生命存在这一事实,以生命存在与发展为宗旨,为人们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必须积极关怀学生在爱情、生活、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们自觉感受到生命的温暖。遇到挫折的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更为重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让人们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追求和发展的方向、规律,这也就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即关心人的生命,关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的关注。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人出发,引导人们了解“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价值”,让人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生命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看来,人本质上就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交换、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此,人存在着必然的社会性。那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不但需要站在实践的角度考虑人存在的社会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具体到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看到每个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看到学生生命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价值,而不应该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活动的客体或者对象。

对人性完善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通过促使人的各种属性的完善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其包括人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完善,统称为人性完善。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生命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人性的完善,也就是要实现他们在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处理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能彼此包容、互相适应,得到幸福。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生命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基本观点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着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实践性,生命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物。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首先应明确学生对自己生命认识的目标,也就是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其次,帮助学生正确的对自我进行客观的理解,选择其自我生成的环境,对自我进行真正的认识,并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再次,帮助学生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一面,积极引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失败和挫折中发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并挖掘自我的潜力,使其生命的价值得到提升,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承认,同时追求到自我的幸福。

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这主要是由于人相对于动物来说,其生命是一种不特定的,是一种不完善的。人出生时并不具备维持自身生存的任何技能,人要想生存必须自己创造、努力争取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方面的东西。即人从生命降临,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人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创造才能获取其生存所必需的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指导学生自我完善,从而加强其生活品质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属于自己的生活条件,提升其自身的生活品质,寻找属于其自我的幸福。

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生命具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追求生活的意义,实现其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命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们对现代生存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追求其物质上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们在思想上的升华、心灵上的陶冶、智慧上的启发,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超越,提升人生品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中,在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在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在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即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展开生命阶段性教育,阶段性、层次化培养学生生存品质、生活品质、人生品质,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

第7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命力 美育

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与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人格信仰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频发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问题,越来越迫切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解决一系列大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当下要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塑造理想人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须推进美育策略。

一、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信仰体系逐渐失去感召力,新的信仰还在建立强化之中。在发家致富、追求物质新生活之余,人们的精神生活处于真空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一些腐朽、没落、消沉、变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在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遍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文化、精神、道德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商品化、市场化、高科技化在带给人们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无情地使人们的心灵趋于沉沦。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心灵的归乡和故园,精神空虚,感情冷漠,良心麻木,心无寄托,无“家”可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从地球上消失。在被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青少年学生无疑是最深的受害者。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内心世界的不成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紊乱,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美育的本质与价值

1.教育的两个层次

教育具有层次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第一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阶级意识等的教育,是浅层次的教育,是训练劳动者(力)和培养人才的教育。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人的心灵深处,是关于精神的教育,关于人生的教育,关于灵魂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境界,使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联系起来,自觉地去奋斗,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美育。

2.美的本质

要研究和推行美育,首先要明确美的本质。什么是美?美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名词,决不是一个空洞的观念,美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可感的……美就是事物的生命,美就是事物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感性的显现……事物的生命力冲破各种阻碍,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当主体感受到客体的这种健康的生命特性,心理就会产生美感。

3.美育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关于美育的本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美育知识教育说、美感教育说、艺术教育说、情感教育说、审美素质教育说、审美价值说、立美审美说、审美育人说、完美人格说、灵魂塑造说等等。以上这些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格、心理为目标的。

如上文所述,人的美是人的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那么,美育的本质就在于把人的生命从各种束缚和压抑之中解放出来。现在许多大学生心理迷茫、消极甚至出现精神疾病以及人格分裂,究其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负担太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这一切都使青少年的生命力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甚至遭到打压,而生命力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身体生命力不强,就是身体素质差。一个身体素质差的人,其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深受影响。精神生命力不强,无精打采,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浑浑噩噩,缺乏朝气和活力,生活中缺乏快乐,缺乏幸福。精神生命力如果再受到压抑、扭曲、抑制,以至于自己也难以摆脱,就会精神失常、人格分裂甚至最终走向死亡。总之,生命是否自由,生命力的大小、强弱,是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幸福与否、有没有意义的根本。而美育,正在于给生命以自由,给生命以力量,让生命的本质得以充分显现,让人生活得高兴、快乐、幸福、有意义。

三、美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要从治疗转向预防

社会上的精神污染、低俗风气,加上就业困难、前途茫茫,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的精神生命。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社会、就业、生存等问题是教育所不能解决的,教育只能从学生角度来入手。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生命力的扭曲和压抑,因此对于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进行辅导与治疗是必须的。但是,更需要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通过(生命)美育培养学生的自由生命,强化生命力量,增强抵制精神污染和外界摧残的能力。

心理治疗与美育之于学生,犹如西医与中医之与病人,前者治疗,后者养护;前者治表,后者治本;前者治病,后者养身。二者结合,效果最好。因此,重视和加强美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要求。

2.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自由生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的本性。但是,审美决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事物华丽多彩的外表,也决不是用耳朵去听优美的旋律,更不是让鼻子、嘴巴甚至肉体去享受色香味,获得感官的与刺激。审美的真正含义,是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感受事物生命力的顽强、不屈、旺盛。春天,万物复苏,百草丰茂,莺歌燕舞,百鸟欢叫,这是历经寒冬后生命的显现,春天的美就在于生命的美。生命是神秘的,而事物的生命又是隐藏着的,我们感官所及只是事物的外表。悦耳的声音,华丽的外观,五彩的颜色,优美的曲线,比例的和谐,等等,只是生命的部分显现而已。要透过事物的外表进而体验和感受到事物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精神生命就更加困难了。这就需要专门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事物生命外现的状态(颜色、声音、形状、比例等)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让事物的生命来震动、感应、撞击自己的生命,从而唤醒自己的灵魂,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与自由,从而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真正体验到活着是美好的,因而激励自己去追求与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通过美育涵养和培育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具有旺盛的、顽强的、不屈的生命力,才能抵抗各种外力对生命的压制、摧残,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正江.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第8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从价值论维度看,生命个体不仅是被动性概念,也是个自主性概念。受达尔文主义的环境选择和生存竞争概念的启发,康吉莱姆在把个体性理解为一种存在论关系范畴的同时,又赋予其价值论的意义。他指出:个体性概念和生命价值概念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个生命体不能被归结为各种影响作用的交会地”,就是说,不能把生命体理解为一个纯然被动的概念。恰恰相反,“有机体所依赖的那个环境是被有机体自身所建构和组织起来的”。一个与其环境深度融合的生命体具有这样一种存在特性,即:它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赋予周围的事物以意义,而“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义是对与某个需求相关的价值的评估”。这种评估意味着,有需求的存在者是在建构一个不可还原的价值论参照系。根据对生命个体性概念的这种价值论解释,康吉莱姆指出了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缺陷:它试图将对意义的思考驱除出它自己的领域,使自己完全服从于物理化学的科学精神,将它自己的自主性拱手相让。实际上,生命价值在生物学中具有优先性,因此,对于以生命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来说,它首先应把生命体理解为一种意义的存在者,把它看作是价值秩序中的一种性状。换言之,生命个体以其自身为中心来组织它的周围环境。从认识论维度看,生命与概念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康吉莱姆对生命个体性概念的第三种反思是从认识论上进行的:生命与概念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生命研究如何可能?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康吉莱姆把目光转向了西方哲学史———尽管他非常赞赏黑格尔的生命与概念具有同一性的思想,但他还是远溯到了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命体的本性是“灵魂”,而灵魂“同时是生命的现实、实体和它的规定、逻各斯”。康吉莱姆认为,亚里士多德用作生命原则的灵魂概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生命概念具有类同性。

按照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看法,生命具有“信息性”,生命本身就是信息,生命个体性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交换”。因此,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观都认识到了,所有的个体生命中都存在着一个逻各斯或概念。当然,康吉莱姆在这里只是以类比的方式表明了生命与概念之间具有同一性关系,而他对这种关系的证明,是通过吸收柏格森的有关思想来完成的。按照柏格森的观点,概念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诞生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用以扩展人类机体适应其环境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概念就是工具,换言之,概念认识是有用的。但与此同时,概念认识又是虚构的,它不能揭示生命的真实本质,只有直觉认识才能够使我们真正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此而言,概念是与生命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就有机体都可以同化它们体外的事物以用于摄入营养和维持生存来说,它们也完全可以被看作具有“概括”这种官能。在此基础上,康吉莱姆进一步指出,“并不是只有完善的有机体、肉眼可见的有机体才能够概括。所有的生命体,细胞、机体组织都可以概括。在任何层级上,生存都意味着选择和忽略。”由此来看,概念和生命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因此,如果说从环境中来吸取生存必需物是所有生命体的典型趋向,那么人类的抽象认识是对这种典型趋向的一种独特而重大的扩充。根据生物信息和认知信息之间所存在着这种同一性,康吉莱姆得出结论说,“生命即概念”,生命是意义和概念,概念在生命之中。

二、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疾病、健康与差错

在阐明生命的本质是个体性这一核心旨趣之后,康吉莱姆接下来试图揭示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而他对生命现象的探索,是在对现代医学中的“健康”、“疾病”、“差错”等基本概念的哲学反思中完成的。1.疾病疾病并非对“常态”的偏离,而是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所遭遇的痛苦。法国医学传统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是,“健康即常态”。这里,所谓“常态”是指“理想常态”,也就是一种用以定义健康状态的“统计学的常态”。基于这一常态概念,法国医学对疾病和健康进行了界定。疾病被定义为一种对理想常态的偏离,它表现为“正常状态的量的变异”。就是说,病理现象被描述为一般生理现象在强度上的增大或减弱。在康吉莱姆看来,这是一种疾病的实证主义观念;然而,实际上,疾病不能被还原为一种生理参数的量的变异。他认为,这种量的变异无疑可以成为疾病的一种指标,但只有当它反映作为整体的有机体的偏离,反映一种量的变异时,它才能被认为是病理的。例如,根据与血糖含量相互作用的其他参数,血液里同样的葡萄糖含量对一个个体来说是病理的,但对另一个就不是。确定一种症状是否为病理的关键,在于“它在一个个体行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中所具有的内在关系”,脱离这种内在关系、孤立地谈论症状和疾病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说器官、组织、细胞有疾病,这种说法在医学上是不正确的,“对所有的生命体来说……疾病只是作为整体的机体组织的疾病”。而从机体组织这个整体来看,疾病其实是生命的消极价值的存在,而消极价值是整个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疾病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独特性质。正因为如此,用以确定疾病状态的,就不是对规范和标准的偏离,而是病人所遭受的痛苦。病人的痛苦具有个体性,正如中国传统医学所表明的,医生所治疗的每一位病人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病例,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2.健康健康并不是“常态”的恢复或持续,而是生命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创造。与上述关于疾病的哲学定义相适应,在康吉莱姆看来,健康也不是指恢复到由理想常态所定义的正常状态,相反,健康是指生命体经由容许自身变异的空间而对变化无常的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保存”,“自我保存不是生命的普遍特征,而是一个衰弱与退缩生命的特征。一个健康的个体能够面对风险。健康是创造性的,能够在剧变中存活并且创造。”

与此相应,痊愈,作为一个从疾病到健康的概念,也不应被理解为是恢复到先前理想健康的状态,而应理解为一种新的“个体常态”。痊愈不只是一种对先前正常状态的回归,它在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新秩序的出现。3.差错差错,是生命的正常表现形式,是生命多样性的表征,是生命适应环境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思想史的“连续”。“差错”本来是一个病理学概念,但它一经诞生就立即引起了法国哲学家的注意。法国哲学界对于差错的把握主要有两条研究轴线,一条是科学认识论轴线,另一条是生命科学史轴线。但不管是哪一条研究轴线,都深受康吉莱姆差错观的影响,以至于福柯称康吉莱姆为“一位关于差错的哲学家”。那么,康吉莱姆的差错观究竟是什么呢?康吉莱姆首先提问道,假如某些生态学家或分子生物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即:生命体早已被编程,生命是严格地按照既定程序来展开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解释生命现象中的“差错”?生命科学家把“差错”归因于遗传错误,又将遗传错误归结为信息错误。与此不同,康吉莱姆认为,大量的错误是在对环境的错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出了错误,是人类将自己置于错误的地点,与环境产生了错误的关系,以及在错误的地方接受了使自己生存、行动、繁荣的信息。然而,这是正常的。康吉莱姆坚信,为了生存,我们在出错后适应,这应当是生命的基本形式。生命的本质中已包含着出错的可能性,比如先天基因遗传缺陷。不过,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的可错性,正是生命的多样性的表现,它体现了生命打破旧规范的能力。基于这种理解,康吉莱姆指出,科学认识无非是对正确信息的“迫切探寻”。这种正确信息只能部分地在基因中发现。遗传密码为什么以及如何被激发而起作用?结果是什么?康吉莱姆认为,这些问题只能在生命的前后具体情形中被恰当地提出并给予解答。以差错之于生命的内在性为基础,康吉莱姆进一步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是永远不完全在其位的生命体,是注定会“出差错”、必定有“差错”的生命体。概念,就是对这种偶然性的回应。而“一旦承认概念就是生命自身对于这种偶然事情的应答,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差错乃是造成人类思想和思想史的根源所在。”

具体地说,真与假的对立,人们对此二者的赋值,以及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中各种机构所产生的与这种对立相联系的权力效果,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对生命所固有的差错所做的延迟了的答复而已。如果说科学史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只能把科学史当作一系列的“修改”,那么“修改”实质上就是真与假的再分配。不幸的是,这种再分配永远不会把终极真理透显出来,因为在康吉莱姆这里,“差错”并不是某种真理的遗忘或延误,而是人类生命和物种之间所特有的维度。在康吉莱姆看来,生命在自身中包含着差错的可能性,因此在生命的日程表上真理即是错误,而真与假的剖分,以及人们赋予真理以价值,是生命所能发明的最奇特的生活方式。差错是生命史和人类历史所固有的持久的偶然之事,由这种差错观出发,康吉莱姆紧密地将生物学知识同他自己的独特的生物学史写法结合起来了。他拒绝像进化论者那样去“推导”生物学史,他所关注的是显示生命与生命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追寻价值和规范的踪迹。

三、对生命科学的哲学反思

根据以上对生命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哲学思考,康吉莱姆对包括生物学、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进行了哲学反思,试图为现代生命科学奠定新的哲学基础。对于生物学,康吉莱姆特别关注研究对象的建立和概念的形成。顾名思义,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知识”,但问题是:生命如何能够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康吉莱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包含如下几个要点:第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自在地就成为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反,它是被“假设”出来人为地成为生物科学的恰当对象的。通过对反应、畸形、畸形环境、细胞、内分泌和调节等概念的考察,康吉莱姆得出结论:生命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部生命现象中抽离出生命体所特有的过程的产物。因此,生命与认识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第二,生命固然意味着调节和自动保存,生物学当然要去探索保证这些程序得以顺利运行的物理和化学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生命科学家不应忽视的是,这些机制同样显示出了生命的特殊性,例如疾病、畸形、怪胎、差错等。因此,生物学如果忽略了生命特殊性的具体表现,那么它就不可能真正地成为关于生命体的科学。实际上,人的理解力只有承认生命的独特性才能适用于生命,或者说,人的理解力只有在承认生命具有独特性的前提下才可能真正地认识生命。第三,生命科学作为“科学”,它要获取认知信息,就此而言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然而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正是这一点使得生命科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不可能更不应成为物理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殖民地。针对生物学完全被物理学和化学的精神所笼罩的现实状况,康吉莱姆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一种沉溺于物理化学科学的生物学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种生物学被还原为或沦落为了那些科学的附庸”。言外之意,生命科学有着不同于物理和化学的独特的研究范式。第四,从总体上说,一种认识如何能够成为生物学的认识?康吉莱姆给出的答案是,由于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存着的和倾向于生存的个体,即那些倾向于在一个给予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能力的个体,生物学在根本上所要研究的,就不仅是那些可以纳入分析视野的作为部分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还有那些价值化环境的个体性全体。针对在生物学研究中大行其道的分析方法,康吉莱姆强调对于生命现象应该持一种整体论观点,其目的是要生物学研究恢复生命与认识之间的亲缘性。正因如此,生命科学需要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编写自身的历史并自觉地提出专属于自己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具体地说,生物学应当把自己理解为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一般方法。众所周知,现代医学常常称自己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针对现代医学的这种自我意识,康吉莱姆在其194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正常与病理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在他看来,医学不是一种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现代医学中的“正常”和“病理”概念是有问题的。在现代医学中,这两个概念都是基于理想常态概念而建立起来的,所谓“正常”是指符合理想常态的状态,而所谓“病理”是指对理想状态的偏离。这两个概念的问题根源于理想常态,因为后者本身就是成问题的。理想常态是指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一种抽象物,它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具体个体,这就表明,它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它完全忽视了个体性。因此,如何基于个体性来重建正常和病理概念,是现代医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他的生命个体性概念出发,康吉莱姆提出,如果现代医学是一种科学的话,那么它也应该是一种相当不同的科学。在他看来,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病理的,这个医学问题其实只是生命价值之本质这个一般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所有的生命存在者来说,“常态只是自然选择所维持的一般偏离形式”。他强调了生命价值与个体变异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把不规则和反常设想为影响个体的意外,而应看作是个体的实存自身,“生命体的各种形态不被看作是参照某种先定的真实类型的存在者,而更多地被视为一些机体组织,这些组织的有效性,即它们的价值,需要参照它们可能的生命的成功。”

针对理想常态,康吉莱姆提出了他自己的常态概念,即“个体常态”,以个体常态来替性常态。个体常态不是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不能以统计学的方式被定义,它是一种新的常态,即个体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新结构。康吉莱姆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出关于现代医学的规范性观念,他还力图将这种观念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将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沟通起来。这里,我们以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看法与现代医学中关于病态和常态的看法的类同性来说明这一点。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流行看法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它认为特例或变种因为偏离了理想常态因而是病态的,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如果变种或特例成功地存活下去的话,那么它就是正常的。这种矛盾迫使康吉莱姆去提问:一个偏离理想常态因而是异常的个体,例如一只无翅的果蝇或一位酷儿,究竟是有病的个体,还是生物学或生活方式的创新?康吉莱姆指出,如果我们放弃理想常态概念,而将生物学中的常态概念理解为生物构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生命形式的变异恰恰就是对剧变的环境的一种有弹性的、有成效的适应。相反,缺乏变异的即常态的生命形式有可能因生存条件的改变而走向灭绝。事实上,在生物界,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新的生命形式取代旧的生命行为而成为常态是屡见不鲜的客观现象。同样,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在一定条件下其实就是常态。在既定情境下,任何存活的生物都是常态的。既没有常态的环境,也没有哪种生物构造就其自身而言是常态的,而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界定了什么是常态。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其实只是指不符合已经得到确认的常规,其实这种“病态”也应该被理解为常态,即理解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康吉莱姆的生命科学哲学以对包括生物学和医学在内的现代生命科学的反思为其出发点。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动植物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环境不过是由物理的、化学的和机械的种种自然法则所构成的体系而已,因此它在理论上具有不变性。不仅如此,就连有机体的生物构造本身也是不变的。在康吉莱姆看来,现代生命科学的这一不变性假设,以及以它为基础所构建起来的“理想常态”,其实都是抽象的产物,它的根本缺陷在于抹煞了生命的个体性。于是,康吉莱姆生命科学哲学的致思路径就是,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而立足于生命的本真状态来切近地沉思生命本身。质言之,在康吉莱姆那里,所谓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性。正是站在个体性的立场上,康吉莱姆达到了对生命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细胞、分子等水平上来更为精准地科学地认知生命,但是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命只是一个科学问题。恰恰相反,在康吉莱姆看来,死亡、疾病、畸形、异常、差错等生命现象,有着价值论与政治的问题。正是由于无见于此,现代生命科学将“差错”错误地描述为某种“偏离形式”。实际上,被理解为“偏离形式”的“差错”本质上是生命个体相对于普遍整体而言的特殊性,从个体性立场来看,它恰恰是一种常态。在康吉莱姆看来,生命既是一种维持现状的防御性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新的斗争活动。这就表明:其一,生物的“常态”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均衡的和凝固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二,生命活动有其价值属性,因此“常态”是一个价值论概念,而决不是像现代生命科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基于这种认识,康吉莱姆构建了其生命科学哲学的历史认识论,强调“生命即概念”,从价值维度重构了“正常”、“病理”等范畴,要求生命科学研究从“理想常态”转向“个体常态”,并且恢复生命与认识之间的亲缘性。可以说,康吉莱姆的生命科学哲学,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医学、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并对它们的实际应用展开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考量,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如果我们把基因的变异看作是缺陷并进而梦想着去消除这种缺陷,那么很可能“在这个梦想的结尾,我们却发现了基因警察,他们披着基因科学的外衣……梦想找到绝对的药方,往往就意味着梦想找到比疾病本身更为恶劣的药方。”

第9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校本;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12-01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存在及发展意义的教育,其基本目的是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使个体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珍爱生命校本课程,以关爱生命、发展生命、享受生命为主线,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命教育活动序列。通过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会面对险情做出理智选择,引导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生命”视野下高中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生命”是很遥远的“事物”,受生活环境影响,他们不会对“生命”的概念产生很多的认识,不会刻意去思考生命的本质与演变,而对所谓“生命的意义”,很多高中生也是不求甚解,甚至是误解的。研究表明,很多高中生的心理状况主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轻视生命,自我意识强烈。近年来,我国高中生自杀个案时有报道。花朵一般的年龄,正如茁壮成长的小树,为何如此轻视生命?一份高中生心理调查报告指出,导致轻视生命的归因在于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生活、情感以及学习等高中生主观意识上的“压力源”,往往来自他们内心对某一事物的排斥,却又找不到排解的渠道,久而久之,则导致心理抑郁,出现自杀倾向。第二,缺乏对生命的客观认识。生命的宝贵,源于生命能够创造价值,而价值能使人对生命产生认同感,继而形成对生命的热爱。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将自己努力得到的收获与生命联系起来。正因如此,才导致高中生很难将创造的价值归因于生命,继而难以对生命产生客观认识。学生们不会想到,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创造价值,提升生命质量;也不会想到,他们沉迷于网络、早恋、厌学等等不仅不能让生命创造价值,更是在挥霍生命、浪费生命。

二、高中生命教育的校本实践探索

1. 引导学生走出“自我”,重视生命

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怪圈”,这些“怪圈”的具体表现为:(1)具有客观性特征,即高中生身边的一些事,或一些人;(2)具有隐蔽性特征,即很难在高中生的言行中觉察出来;(3)具有不稳定性特征,即有些易于被高中生自主消化,而有些则会演变为“顽症”,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严格来说,这些“怪圈”的产生源于高中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换言之,是学生主观意识的一种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体验生命的过程,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也是让学生重视生命,而方法可围绕三个层面来开展。一是在校内定期组织开展师生、生生交流活动。仔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由教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单独对本班每一名学生定期进行交流,了解发生在每一名高中生身上的“怪圈”,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进行矫治。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当高中生沉陷在自己的心理“怪圈”无法自拔时,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而心理健康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否自主从怪圈中走出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全方位优化学校环境,避免对高中生产生劣性刺激;(2)全面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3)在普通课程中渗透心理保健知识。三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高中生活泼的个性。青少年就应当充满活力和朝气,在生命教育中,教师可通过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来转移高中生在某一“怪圈”中的注意力,培养高中生活泼的个性。例如:定期在校内举办歌唱、朗诵、设计等比赛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不健康层面转移过来,从而消除高中生的心理阴暗面,提升生命质量。

2. 培养高中生对“生命”的客观认识

要培养高中生对生命的客观认识,教师需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同感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将日常活动与生命联系起来,不断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从而树立起生命意识。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日常活动进行分类。例如:健康的活动有学习、运动、交流、读书等等,而不健康的活动有玩游戏、早恋等等。其次,引导学生定期(如一周)对自己健康和不健康的日常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出健康活动和不健康活动分别所用的时间、得到的收获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将得到的两种结果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理想等联系起来,并用“生命理论”对其进行诠释。让高中生客观认识哪些活动是在“用生命创造价值”,能够提升生命质量,而哪些活动是在“挥霍生命”,会降低生命质量,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形成影响,最终对“生命”产生客观认识。

三、结束语

总之,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对高中生的生命教育,不仅关系着教学质量,更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中教师要打造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让生命教育伴随着知识教育共同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