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精选(九篇)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

第1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培育 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长盛不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核心竞争力。凡成功的企业,无不缘于其创新能力、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源和基础。例如德国西门子的电机制造技术、索尼的微型化等核心竞争力为各自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商业管理研究院的管理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英国伦敦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教授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尤其是协调组织中各种技能的学识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文中指出日本NEC公司之所以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奥秘就在于它远见卓识地培养了核心竞争力,由此掀起了世界研究核心竞争力的热潮。根据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描述,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尤其是学习如何把不同的产品、技能统一起来并把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资源或能力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合力,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产,是企业特殊的长期持续经营能力。它具有无形性与动态性、系统性与整合性、专有性与不可复制性,是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遗产”。其构成要素包括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资源优势、环境条件、营销网络、管理协调、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可表现为企业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核心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核心品牌形象能力,核心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企业的特殊资源、自然禀赋、一次成功的技术发明并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企业整体为载体,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并非通过市场交易就能真正获得;其关键是协调和有机结合,不是分散的技术或技能。

一、培养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战略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竞争力的着眼点。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培养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养、发展和更新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1.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识别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是由多种技术和能力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其识别应当是由各战略业务单位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以便于对此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技术、人力资源等各种能力上。同时应采用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识别出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利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可操作性。

2.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第一,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它关系到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因此高层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战略,有意识地培养和学习,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第二,是让企业战略业务单位的管理者和全员共同参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有学习型的组织才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配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第四,重视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积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长期培育,更多地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并非某项重大发明所能造就。最后,创建相应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2)外部并购与联合开发――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加速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可能守着原有的核心能力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整、变化、扩充。如果企业能够迅速吸收外来资源,则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必要的竞争力要素,赢得商机。可通过外部并购和联合开发等方式快速获得某种核心竞争要素,但要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注意学习与积累使其内化。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出版副总裁乔纳森・D・利维先生所提出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能力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得到了业界普遍的赞同。企业人力资本的多寡、知识管理能力的强弱才是制胜因素。因此不断给员工施肥、让更多人得到知识,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2.注意区分核心竞争力与有竞争力的产品、独特资源等

核心产品或独特资源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而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3.正确看待企业合并、战略联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笔者认为,合并与联盟对短期内提升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只有积极主动地从联盟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地长期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日本与美国的合资企业通过在联盟中的学习与积累,大大提升了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注意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意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例如传统工艺景泰蓝就是被日本参观人员学习、模仿而流失,并最终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败涂地。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和保护以避免核心竞争力的丧失。首先,应自行设计、生产核心产品。二是要加强对核心能力携带者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消除本位主义思想,对核心能力携带者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应谨慎处理某些可能包括具有潜在价值的核心能力及其组成部分或核心能力携带者的经营业务。

总之,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付明喜:左右企业命运的12大选择,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年

第2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特殊的国情、复杂的经济形势、突出的就业压力,决定了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在校的大学生不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教育者和学习者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千方百计地做好扩大就业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最高成就之一。“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1]

所谓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套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可以这样来解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别人也有这种本领,而且比你高强,那么这种本领就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2]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对于大学生来说,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立业的本领,即特长和为人处世的技巧。与一般能力相比,核心竞争力有许多特点:第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的耐力和韧劲,不能轻易被竞争者模仿;第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取决于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教训、理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一蹴而就;第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创造性,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能创造出相对于社会平均劳动水平更多的价值;第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有着持久的竞争优势;第五,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动态系统,需要不断充实,否则将丧失其核心地位;第六,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是思想、知识、心理、身体、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的结晶。[3]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各种因素的集中体现。可以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个性、形象、兴趣、影响力、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个性决定命运的竞争力,形象决定评价的竞争力,兴趣决定成就的竞争力,影响力决定持久度的竞争力,综合素质决定领域的竞争力,社会责任感决定地位的竞争力。

三、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

没有就业就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靠企业推动

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他们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对企业的存亡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能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有利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四)对于高职院校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声誉,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生源争夺中取得主动权;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为社会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四、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策略

(一)个人

1.确立目标,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大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认真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确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当然,目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些变动,但应确立一个整体的、准确的方向。确立目标时首先应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尽量把目标定位在自己感兴趣和有能力做的方向上。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也许自己最初并未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可以慢慢培养。一旦确立目标,就要排除各种干扰,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目标确立后就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另外,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保证我们紧跟时展的步伐,并不断超越自我,这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构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培养人格魅力,树立“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即要具备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并不强调某个人的个性,而是对一个人整体个性的综合评价。人格魅力不同于优雅的气质,也不同于沉鱼落雁的容貌,它是指一个人品质、作风、知识、才干、业绩以及行为榜样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力。人格问题其实就是做人的问题。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只有特长,没有人格魅力,或者说人格低下,是难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在竞争中也是难以取胜的。只有把人格和特长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树立“品牌效应”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强化综合素质,做到知行合一。大学生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基础性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中处于基础的部分,这里的基础既是指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础,也是指形成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所需要的基础。专业性素质是指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性素质是指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素质。每个大学生只有当这三部分素质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说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做到了知行合一。

4.培养和加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化经济的到来,所带来的各种资源势不可挡,人的生存和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资源更加丰富的时空阶段。近年来,一些成功的人突出的表现不仅是占有丰富的资源,更多的是加强对资源的内外部整合,使其优化配置。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直接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资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必要培养自己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

(二)学校

学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学校要强化校企合作,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培养。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4]。

(三)企业

企业应根据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根据大学生意愿,分级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媛媛.浅谈新时期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科技信息,2009,(24):39-39.

[2] 管斌全.让别人无法取代你-如何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3] 宁晓明.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20):152-153.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 张丽花.浅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105-107.

[6] 董海军.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探析[J].山东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47-148.

第3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专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育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虽然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是针对经济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但它对高等教育研究是颇有启发。

笔者认为,高校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有用性。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能为教育投资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受教育者在人才市场创造价值和获取收益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越。另一方面,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问独特的竞争能力,有利于高校专业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竞争力,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难以模仿性。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在长期的建设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深深打上了建设者们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其他专业都难以模仿。如专业精神、校园文化、教学名师及其教学风格等。

(三)专业特色不可交易性。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在同类专业比较中现显出来的独特性、差异性、原创性,无法在市场中进行有偿交换或无偿赠予。

(四)延展性。专业核心竞争力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并扩展到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正确定位

学校定位在建立教学体系过程中起着统帅和主导作用, 因为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定位必然导致不同教学体系的构建。地方高校应把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地说,就是应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是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专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因此需要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拓展优势,保持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对于高校急需或短期内难以培养的学科(术)带头人可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进行;通过培养或引进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在学校内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有一定成就和较大发展后劲的教学与科研骨干来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三)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要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培育专业竞争的操作能力。专业应当根据经济技术的变化构建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应根据能力群的需求来安排课程,决定课程内容并整合出一些新的课程,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

(四)创建战略联盟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组建战略联合体,使学校与社会组织共享教育资源,合作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技能的转移,从而联盟双方均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的战略联盟包括服务联盟和知识联盟,服务联盟包括国内外高校间相互培养学生与教师、定期学术交流、联合撰写教材、大学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科研开发、联合锻炼人才等;知识联盟包括管理和组织技巧、技术和能力等,通过知识联盟,学校领导核心、教师、学生可 以共同学习知识,与核心竞争力共 同成长;通过知识联盟学校与学生家庭 以及社会可 以共享经验知识,共享教学质量;通过知识联盟,国内外高校可以互动合作、高校与企业可 以取长补短;通过知识联盟,可以更好地拥有和控制本校的重要资源、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

(五)制度保障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科学研究创造性的氛围,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造要靠体制和机制,机制活了,人心顺了,学校整个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就有了对提高学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责任感。教师的关注点就会集中到专业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只有施行以良性竞争为基础的内部激励机制等制度,是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保障。不仅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从而带动团队创新建设、促进教研人员和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保持旺盛的创造力。

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高校科学谋划,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集中优势,突出特色,创出品牌。

参考文献:

[1]何建雄.专业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的生命力.中国培训,2003,(10)

[2]董本云. 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1)

[3]何建国等.会计专业差异化与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探析.商业会计,2012,(17)

作者简介:

汪颖女,汉,湖北人,九江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方面。

第4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大量的涌入社会中,据有关资料的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不到十年间,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由原来的145万上升为660万,达到了20%的年增长率,而近几年涌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更多,进而导致社会出现了一种市场饱和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学生和高校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那么则需要把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以实际的社会境况为出发点,通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进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是每个高校必备的一项工作任务,也是高校进行人才培训的一大手段,而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以择业教育为主,与目前实际的就业形势不相匹配,因此高校必须要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就业制导方式和模式下进行推陈出新,把就业指导与加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结合,通过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就业生的就业难题。下面我们通过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正确培养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给高校及从事就业指导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启发和帮助,同时更希望给予2014年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帮助。

【关键词】

就业指导;核心竞争力;就业难,必要性;作用;正确途径

1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1.1 目前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实际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然与1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在2002年,我国当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仅为145万,而在2013年当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外加2013年之前毕业但目前暂未就业的求职者,使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人才与职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外加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都把高校应届生的就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这种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所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面临的一大挑战,外加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专业学科的设立上与现实社会的岗位需求不符,只具备专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素质的大学生,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明显优势和领先他人的竞争力,因此集中精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1.2 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长久发展需要

随着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大学生扩招计划开始,很多学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开始建立附属学院,同时也崛起了很多的具有实力的新兴院校和社会办学,这便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恰恰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声望同样也是树立学校声誉的重要保障,而学生在毕业后的职场表现往往由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所决定,所以高校想要促进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在进行高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种加强学生竞争力的训练不仅有利与使学生更易立足于职场生活,还有利于提升高校自身的长久发展。

1.3 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的需要

我们经过严酷的高三备考复习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又在高校经过四年的历练,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走入社会,寻找一份自己喜好的工作,成就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得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然而,残酷的就业现实让我们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便遍体鳞伤,纳闷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大学时学习的基本课程技能和思想素质外,更重要的就是自身优于他人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高校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高校毕业生解决自身的就业难题的迫切需要。

2 高校就业指导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1 教育作用

就业指导作为一种高校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和知识能力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高校通过就业指导教导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认清现实就业情况,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加强竞争意识。进而培养学生优于他人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也可以通过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及实践活动来使学生明确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策略。

2.2 辅导作用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可非为两种形式,即测试方式和咨询方式,可以通过测试方式,使每个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认清自己的就业优势所在,而根据自我了解和定位制定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教师利用咨询方式则可以为学生解答其在加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所在,同时,在师生咨询谈话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为学生加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思想上的动力支持。

2.3 管理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所面对的对象是全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涉及的个体,合理的组织,就业指导课程和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同时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对大学生在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进而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 如何在进行高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正确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1 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

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全面的转变,转变并不是要把传统的的就业指导方式完全,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从思想、形势和内容上进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首先,要从现实的就业情况和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确立正确的就业规划,确立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规划,另外一方面,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仅靠大四一年是不可行的,因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作为基础,所以要把高校就业指导的范围扩大,更加全面的考虑,针对整个学校的学生,而不仅仅只是面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与高校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课程会深深的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规划,人生价值观,甚至是人生的道路走向,因此,需要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或从业人员必须是绝对专业的,因为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可能都会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走向,他们不仅要具有从事就业指导人员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还要精通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学和公共关系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是正确合理的,也才能真正的做到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3.2 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则是教学培养,而就业指导在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则是教育、管理和辅助的作用,其渗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人才更贴近于社会,更满足职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把就业指导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去,充分的发挥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以毕业生的眼前就业为导向,而应使就业指导的作用蔓延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职场规划中去;同时也要推动教学改革,从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设定专业和教学内容,全面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以社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充分的收集和整理来至于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并对就业信息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充分的发挥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上的积极作用,进而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4 总结

就业指导在加强学生竞争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在在残酷的就业形势下脱颖而出,还会影响着学生整个职场规划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教育作用、辅导作用和管理作用,把就业指导贯彻到全校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同时以实际的社会和职场需求为导向,把人才与就业紧密结合,突破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实效性,全面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程度,把就业指导作为学生人生道路和职业规划的启蒙课程,进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平衡人才市场的供需水平,使人才能够学以致用,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大学生毕业人数统计[EB/OL].2009-12-21/2012-06-01.http:///job/newsjj.php?id=44893

[2]郭嘉.试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8(8).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特色

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并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城市大学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其核心竞争力除了与其他大学有相似点,也有作为地方高校的特性。本文主要以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对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归纳,并以武汉商学院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践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一、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城市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优势和能力。一所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了其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第一,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积累性技能和学识,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高校内部的、可使其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第二,高校核心竞争力以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价值性作为自身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目标;第三,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的生产力、管理力和文化力,它是通过对大学的一系列资源、指标的有机整合,使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与能力。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城市大学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助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第一,独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特定高校的特定组织结构、特定文化、特定群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高校个性化的产物。高校核心竞争力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且是一种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超越、模仿、借鉴的优势和能力。第二,过程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核心竞争力要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有时候还有反复的过程,确定的目标可能难以形成,从而改变发展方向,寻找新的突破点。所以说,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不断总结形成的。第三,渗透性。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中心,学校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各项工作。但在不同的高校,相同的核心竞争力,其发展措施是不同的,因此说,核心竞争力具有溢出效应。高校既可以在核心竞争力发展,也可在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方面开展研究与努力,其效果一样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发展,最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第四,可变性。核心竞争力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表述,相同高校不同时期核心竞争力也有不同的定义和目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虽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反复的过程,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高校核心竞争力也会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结束,其价值也随之消失。因此,高校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优势和能力,高校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换代”。

二、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总体分析

城市大学作为大学的一种独特形式,由于其独特的管理体制,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境遇。以下对湖北省城市大学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

(一)湖北省城市大学概况

从举办者角度看,城市大学属于我国“地方高校”的范畴,但其举办者系城市人民政府,“市属高校”的称谓即缘于此;从管理者角度看,城市大学的行政管理者仍然为省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行政管理上均属于“省属高校”;从办学者角度看,城市大学的主要领导在实践中主要由举办城市的相关权力部门按照组织,人事程序选聘、任命,这体现在每一年度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等学校名录”中的“主管部门”栏目,亦即体现在该“名录”中,城市大学的“主管部门”均为“市(州)人民政府”。为避免歧义,本研究采用“城市大学”概念,涵括了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含自治州)以及省管市等各级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学校等不同办学层次。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发展的竞争优势,使城市大学在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按照这一界定,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有关官方统计数据,目前我省32所“省属本科院校”(这里的“省属本科院校”正是从管理者的角度界定的)中有4所城市大学,56所“高职高专学校”中有18所城市大学,还有两所“成人高校”也属于城市大学的范畴,涉及武汉、黄石、荆门、黄冈、十堰、襄阳、恩施、荆州、鄂州、仙桃、随州、咸宁、潜江、宜昌等14个城市。

鉴于专科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其与本科的差异性,本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以本科院校为例进行阐述。

(二)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综述

城市大学由于其主办者的特殊性,城市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城市,因此,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主要是协调好与主办城市的各类资源,提升自身水平,形成自身特色的过程。

1.服务定位上突出城市特色

在湖北省四所城市大学的发展定位中,都特别突出地方性,并凸显与城市的关系。江汉大学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确立为“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武汉,面向省内外”;湖北理工学院的发展定位为“立足鄂东南,面向湖北,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武汉商学院的服务定位为“立足武汉、面向湖北、面向基层、面向服务业,突出商科教育特色,把学院建设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荆楚理工的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

从以上各城市大学的服务定位可以看出,城市大学的根基是所在城市,如果城市大学脱离这个根基,城市大学其实就是脱离了根本,其发展就会遇到很大问题。为此,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城市大学如何与所在城市处理好各方关系,从城市大学来讲就是要如何整合城市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对湖北省四所城市大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培育城市大学对城市资源整合力要处理好城市与大学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学所在城市政府是城市大学的主办单位,为此,大学与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首先,城市政府是城市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城市政府不仅控制着城市大学的经费,而且大部分控制着城市大学的人事任免,城市大学发展的土地等重要资源,为此,城市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主要体现在城市大学的人、财、物方面;但是,城市政府对于城市大学的事务管理由于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又不能过多干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在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没有具体的管理权限,为此,城市大学的教育事务还是受省教育厅管理,这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怎样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很微妙。

(2)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城市企业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之所以办一所城市大学,其初衷是为城市发展服务,这种发展不仅是教育方面的考量,更是经济方面的考量。一些城市大学,特别是某些城市只有一所大学的城市大学,这种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当然,在某些大学数量很多的城市,城市大学不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企业资源。但是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还是尽可能会将相关业务以及相关科研提供给城市大学。为此,城市大学与城市企业之间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市民之间的关系

城市大学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要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因此,如何让城市大学与城市市民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尤为重要。这种共生的关系体现在,城市大学要提供其资源供市民使用,比如在武汉市,市政府提出了大学之城、图书之城等计划,这些计划都和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的资源与社会供享,社会资源提供高校共享,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才能为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

2.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中没有一所城市大学,城市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也不多见。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大学大部分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由于历史短,造成了其办学水平相对不高;其次,城市大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城市大学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最后,城市大学平台相对较小,难以引进高端人才。为此,城市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还是注定以应用型为期出发点,特色作为其取胜的法宝。

湖北省城市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可以反映该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江汉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武汉商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高级专门人才”;湖北理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荆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立足基层、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构建‘社会大课堂’,逐步探索完善‘立足基层、志在高远’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立足基层事业,追求卓越人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学科专业建设以特色谋发展

城市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的后起之秀,其发展历史都不是很长,为此,相对于其他类型高校,城市大学高水平不多。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水平的师资,如院士、长江学者等不多,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少;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城市大学也是鲜见。如果以湖北城市大学来看,这些条件都没有。但是,作为城市重点投资的大学,城市大学在其学科发展上体现的不是高水平、高层次,而是特色发展,谋求的是以所在城市为发展基础,开设新、特专业,发展特色方向,目前来看,湖北城市大学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好。

武汉商学院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理念,瞄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重点打造了商贸、旅游与酒店管理、烹饪与食品工程、机电与汽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艺术等六个特色专业群,建设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专业,赢得了“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社会赞誉。

荆楚理工以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特色办学思路,创造了“跨越式发展机会”和“特色培育现实途径”。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双学院运行”的办学思路为教学型本科院校开展优势学科领域培育和特色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双学院运行机制”指的是,在常规教学型学院基础上,建设“以领域性特色学科为龙头”的特色学院,构建以研究型特色学院引领教学型学院建设的“双学院制”运行机制。这种“双学院制领域性学科建设机制”比较符合地方大学的实际情况,使之既继承了传统教学运行模式,稳定了教学型教师队伍,又积极开展了“协同创新”,共享社会人才等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领域性学科与社会化团队建设,促进面向基层社会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化人才培养。

三、个案研究:武汉商学院核心竞争力发展实践研究

武汉商学院作为一所市属本科院校,能够从一所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其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其学科优势,也不是科研优势,而是特色优势。该校的部分专业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开创性。比如说马术学院的“赛马产业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等专业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专业。再如其烹饪专业,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在具备合格的办学条件下,这些特色的凝练是该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升本中获胜的关键。下面就对其几个特色进行深入的解剖,以进一步理解其核心竞争力。

(一)面向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1.立足服务业促发展

长期以来,武汉商学院始终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致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初步形成应用型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在更高层次上转型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自古就是商业重镇,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湖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湖北省、武汉市将迎来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期。2012年初,国家领导人在湖北省视察,谈到推进经济发展问题时重点提到“服务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要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国务院出台《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都要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三大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而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我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武汉商学院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以建设“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服务业类专业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工作过程定课程,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努力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以“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学校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

思路。

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其中尤其以烹饪、赛马等专业为其特色。

2.创特色专业显优势

与武汉市其他高校成熟学科相比,武汉商学院的学科专业发展相对薄弱,如果紧跟其他高校专业发展,该校也许永远也难以做到独立鳌头。为此,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上,大胆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创新兴专业,通过特色展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学校建有烹饪工艺与营养部级教改试点专业,酒店管理等湖北省重点和教改试点专业7个,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物流管理、社会体育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成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专业。

学校升本后,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争取到2017年本科专业达到20个左右。对于一些与本科专业无法衔接、而又有特色的传统专科专业要继续办好,巩固品牌。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以提高素质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积极倡导“理论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知识化、公共课教师素质多元化”“既能坐而论道,又可起而力行”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

学校先后实施“双师”素质和“培硕、培博工程”,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校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55人,占专任教师的55.76%;

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计划,近年来,选派72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实施“绿色通道”特殊人才引进工程,从行业企业引进餐饮、动漫、休闲体育等专业人才15人,不断满足教学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兼职教师库,积极推进“双聘”制度,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明显进展

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学习领域对接工作过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专业教师对接行业大师、名师;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实习实训对接生产场所;以考评机制创新为保障,能力考核对接职业标准。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循岗导教2AB”“三线并行两层深入”“项目导向工作室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梯级模块递进”“双证融通”“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改革,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广泛参与国家、行业重大实践活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数千名学生成建制地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和中国南极科考、全国“两会”等重大会、节、赛事活动。特别是2008年,303名师生被选拔成为“奥运厨师”,服务北京奥运会;自2009年第26次南极科考以来,学校连续四年共派出10名师生承担南极科考服务工作,让武汉商学院的旗帜出现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学生连续六年参加全国“两会”服务工作,获各方好评。学校志愿者协会被、中国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竞赛,无论是宴会摆台、烹饪技艺、形象设计、动漫制作、机电制冷、汽车服务这样的专业竞技,还是英语演讲、计算机技能、体育舞蹈、龙舟大赛这样的素质比拼,我们的学生都是捷报频传,近5年共计取得60多项团体、个人冠军、金奖的好成绩。

(四)产学研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按照“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全方位服务行业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成立产学合作工作委员会,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产学研合作日益深入,政、行、企、校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学校先后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农架林区等地方政府,与沃尔玛、索迪斯集团等世界500强,与东航武汉公司、江通动画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12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探索了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如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开办校企全方位合作订单班,实现校企共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基地;与武汉东方神马实业公司组建全国高校首个马术学院,开展办学、育人、就业“三项合作”;与东风乘用车公司组建风神武汉培训中心,为其培训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学校还面向职业院校进行服务业师资培训,面向社会开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国际传播中华饮食文化,面向区域推出地方特色菜品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第6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资源共享高校信息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70-02

我国高校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粗放式教育管理理念早已不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教育竞争和全球教育一体化的情况下,高校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入世”后我国高校已步入“战国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不仅面临着国内竞争,而且还面临国际竞争。境外高校的开放和涌入,会使业已竞争激烈的高校教育出现更加激烈的局面。由于我国相当数量的高校在资金投入、教学设备、科研水平、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教育模式等方面都无法与境外高校匹敌,因此,高校只有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注重于高校竞争能力的构筑与培养,才能抵御外来风险,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

核心竞争力作为技能、知识、组织三维一体的复杂体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大学组织与企业的差异,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其特定的内涵。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移植的概念,用于高校就有一个概念界定的问题,目前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仍处于初期的研究阶段,国内学者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能力观。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得胜、武向荣教授为主要代表,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效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胡建华提出,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是人才生产能力和学问生产能力。厦门大学校长陈传鸿认为,一流大学必须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而构成整体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就是学科建设水平。

2.知识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别敦荣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它以大学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高校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3.要素观。王继华、文胜利认为重视核心要素“教师、管理和大学校长”。张卓提出“学术核心和管理外壳”两个构成要素。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的“优势资源”,是主体对高校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其表现为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在基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而形成整体。

4.内涵观。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认为,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内涵层面的竞争,内涵建设水平体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应靠内涵进步带动外延发展,而不是先搞外延拓展,让内涵被动拉伸来填充。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是协调发展培育人才。

通过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虽然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同。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整合的、富有个性化的、复杂的能力体系,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充分识别和整合学校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高校各个方面工作的“独具特色”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总结以上各种观点,我们认为: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充分识别自身所拥有资源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创新的差别化办学机制为保障,有效合理地整合各种可用资源,使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地区经济社会的某一方面产生较突出的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体系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除了苦练内功,更多地层面来自于高校竞争过程中,而面对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更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催化剂。因而更有必要分析面对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价值体系。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高校信息化对高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在资源共享环境下,随着高校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校活动的核心竞争力链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核心竞争力链理论分析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已不能仅局限于核心高校核心竞争力链所创造的价值,还应该扩展到整个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链,关注高校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链、科研核心竞争力链、竞争者核心竞争力链、个体核心竞争力链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所给高校带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样,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就成为如图1所示的形态,相应的高校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包括服务竞争力、让渡竞争力、比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四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分析

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教育核心竞争力链结构中,进行学习与服务而提升的竞争力。即建立在流程重组基础上的高校信息化使采用信息化的高校的链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学习与服务而产生的竞争力,如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料的共享、学科建设的借鉴、人才培养的先进方法、科研能力的提升、管理观念的变化、服务能力的增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2.价值链模块分析

(1)让渡竞争力模块。让渡价值表明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使其它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改善,进而使其获得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包含由协作效应带来的隐性竞争力的提升和由对其它高校支持的显性竞争力的提升。

(2)比较竞争力分析。实施面向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可以使核心高校的竞争力较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为高校带来相对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就是比较竞争力。通过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竞争优势的博弈,以获得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服务竞争力分析。面向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可以与社区、培训机构、企业与科研所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证高校信息化的协同性、服务性,这就是服务竞争力。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使高校为多种部门服务,也使其它被服务部门反过来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改善,提升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提升服务竞争力。

(4)品牌竞争力分析。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成功运作,给社会提供了多种信息化资源,在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响,这是品牌竞争力。

从传统认识上,高校的主要竞争力要素可以概括为人才培养力、学术生产力、高校管理力、文化力四个方面。当高校走向成熟,特别是在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条件下,这四个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高校信息化的价值链中,在价值链中发展、完善、提升。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竞争要素的实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1.人才培养能力,仍然是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因此,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最为关键的能力。随着学科建制的规范化,教改力度的增加,高水平教师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但在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价值链中人才培养能力方面,又表现出了与过去诸多不同的要素。除了原有要素外,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学习力,组织学习力,企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企望在构建人才培养能力模块中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也将成为高校的基础性竞争力要素。

2.学术生产能力。在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价值链中,学术生产能力不但取决了科研攻关能力,而更取决于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或其它高校的合作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找市场的能力。高校与其它单位的融合,高校可以提供强大的科研能力,而其他单位又为高校提供着充足的资金和项目,因此,高校科研能力这个竞争要素,往往又表现在市场能力。

3.高校管理力。主要指领导资源竞争力、管理理念竞争力、制度法规竞争力三个方面。是形成高校品牌的主要要素,能够给高校带来持久的竞争能量。但在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价值链中,人性化的管理能无形地、潜移默化地把多个个体的价值观、知识水平、心理品质这些无序、离散的“状态”统一起来,形成推进学校目标实现的共同的心智模式。学校师生员工在构建学校核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自豪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使每个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自觉地以学校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又能将高校教师队伍在推动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昂扬斗志在品牌扩大效应中向社会辐射,从而产生积极的正向效应,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4.文化力。高校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高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或者说有较好学风、教风、管理手段和品牌知名度。但在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价值链中,文化力的宣传与推价又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同更多单位或部门的文化交流成为文化力的又一个支撑点。

三、结论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可以预见在相当长时间内高校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市场主体关系、市场供求关系、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不断变化,亦将面临众多国外高校抢滩生源的巨大挑战。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认识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找出高校自身的基础性竞争优势和项目竞争优势,加速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编号:2009-R-12037

参考文献:

[1]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cs.xjau.省略/download/

1.doc.

第7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

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具备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这种能够吸引学生,并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学校在同类中职学校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而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形成可以通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七项指标来验证。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学家C.K.Prahalad和Cary Hamel于1990年提出的,其含义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的知识或技能。

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2、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按照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可以将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具备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校园文化,这种能够吸引学生,并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学校在同类中职学校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就是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构建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中职学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

3.1.专业设置建设是形成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专业设置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的工作,专业设置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必须加强合理的专业设置以提高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判断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合理设置专业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要根据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中职学校的基础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加快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专业建设激励机制,对专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要给予重奖。

3.2.师资队伍建设是形成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中职学校办出特色、提升质量的关键。因此,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培养和引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是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学校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以结合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每年开展教育思想和业务研讨班,通过教育思想和业务研讨班,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结合教育思想和业务研讨班,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和交流,开拓教职工的视野。为教职工提供做出去和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开展对教职工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3.3.实训基地建设是形成中职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而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有重点的开展。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具有校内学生培训的功能,还具有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考核、资格证书考试等功能,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有助于带动学校的产业发展,发挥实训基地建设的综合效益。

在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依托企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学校同相关行业、企业长期建立的合作关系,发挥企业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争取行业、企业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在经费、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高中的特殊作用。

3.4.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个综合的概念,是学校风格、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激发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热情,文化是软性的管理。只有塑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卓越的学校。因此,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奋斗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搞好学校形象标志建设。学校形象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校训、校歌、校徽等形象标志,并进行大力宣传,使学校的形象标志深入师生心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其次,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摆正为人、为学、立业的关系,可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使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还必须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激发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通过国际通用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七项指标的检验,学校的表现要好于其他同类中职学校,那么,就说明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同类中职学校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守英.战略: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8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Abstract: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s the resul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高职院校;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competitiveness;core competencie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62-02

0引言

我国的高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兴办之初,职业大学坚持地方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方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受到了社会的欢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开始走高教大众化之路,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2003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已达1374所,在校生人数猛增。但是问题也逐步显现,如高职院校规模扩张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办学方向比较模糊,对高职教育的对象还不甚明确等。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高职院校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此,笔者对高职教育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来源

美国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C.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其主要概念是Core Competence,国内学者译成“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所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借助核心竞争力理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结果。

2高职院校教育的界定和特征

2.1 高职院校教育的界定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质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积极配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高职院校教育特征高职院校是汇聚高技能教育人才的高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荟萃专业人才、发挥专家作用,我国高职院校汇聚着越来越多的高技能教育人才。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院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通过事业留人、发展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以此来吸引人才、荟萃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充分调动高技能教育人才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产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基层骨干人才。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成为大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产地。

高职院校是创新技术知识和基层文化的基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和谐文化、增强创新活力。由于高职院校的高技能教育人才荟萃,高技能科技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已经成为创新技术知识的重要基地。加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大、素质好,毕业后分布广,且多属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社会基层骨干。可见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对于传承和创新技术知识,而且对于毕业生就业所在的基层单位的和谐文化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使之成为创新和谐文化、增强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含义和实现途径

3.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高职教育,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借鉴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与其他职院相比更具有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通过知识管理、资源整合、管理机制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制度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院校文化的积累,是高职院校内在本质的外在体现,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系。

3.2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途径

3.2.1 确立高职院校主体风格的独特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的灵魂和精神资产,体现高职院校的主体风格与独特文化,反映了高职院校发展的侧重点和特色。它的确立,将从整体上对高职院校的走向起着统筹和指导的作用,将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在办学理念确立的过程中,要通过形成高职院校的主体风格来确定高职院校的本质内涵,展现高职院校自身的独特优势。如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道、优术、德慧、双修”等,凝聚了其办学理念和治校风格,是对其主体风格的精辟概括。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务必要将其渗透到全校每一个成员的头脑里,落实到全校每一个成员的自觉实践中。

3.2.2 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教师的专业结构与普通院校不同,学科门类非常庞杂,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设置不断调整,要求教师的专业结构也做出相应调整。由于专业覆盖而较宽,高等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要求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教师应该胜任本专业中的多门课程;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能胜任在专业教室上课,还应能带好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小制作等。其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或称之为专业实施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分三方面:①用优厚的条件招聘专业人才,有条不紊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加强目前师资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带动在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②对在职教师的培养。稳定队伍,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养,是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它是保持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要对在职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以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③聘用社会专业人才。外聘教师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

3.2.3 强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每个专业均应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学院各教学系部要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既可以采取由学院投入部分设备或资金,与合作企业共建“融入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厂、车间、公司、设计院分院)。也可以采取由学院提供土地、教师,企业投入厂房、设备和技术员,共建“引入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厂、车间、公司、设计院分院)。还可以采取建立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参与的集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实体,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锻炼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3.2.4 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既包括校级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如各院、系、部的管理者。两部分管理者形成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校级管理者制定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中层管理者是实施者,把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等加以落实,从而实现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两部分管理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才能产生高度的竟争力。管理团队要能正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理解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管理团队是否具有竟争力的重要表现在于能否形成合力,而不是“离心力”。校级管理者根据学校的环境、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如果管理集体不能很好地理解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再好的规划、战略,也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没有丝毫的意义。因此,管理团队要廉洁、务实、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懂行,能团结大家一道工作。

3.2.5 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与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带动整个学校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院校的核心竟争力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一所高职院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应追求的目标。那么,高职院校的专业目标怎样定位才能成为其竟争力因素呢?

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明确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而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普通高校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职院校则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3.2.6 发挥校园文化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是指高校通过校园内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参与,在一定组织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营造特有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风气。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把握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精神。

当前,高职院校应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专业设置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角度入手,将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于培养核心竞争力上。

参考文献:

第9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发展的历史比较短,但是因为其半营利性、职业性和与市场联系紧密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核心竞争力生成与提升方面具有优势。也正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和其存在的独特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

(一)高等职业院校硬件设施的现状

所谓高等职业院校硬件设施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够给日常教学、生活带来便利的显性的要素,包括学校面积、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实训基地、运动设施、生活设施等,硬件设施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外部表层要素。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在基本上都是中上等的,设施齐全,整体布局良好。虽然说硬件只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层要素,但是这也是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职业院校软件设施的现状

所谓高等职业院校软件设施是指支撑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的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管理手段、学风学气、专业设置、毕业率、就业率等隐性的资源,它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有这些要素核心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目前,还有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对软件建设这一方面不够重视,意识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随着国家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的加大,一些高等职业教育者们才猛然醒悟,奋起直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软件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因素分析

(一)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行为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行为因素是生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主体行为因素的目的是使其生成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更具有独特性、价值性和不可复制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行为是指师生在学院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的、创新的意识,具体是指精于管理的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长于创新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因素

核心竞争力的产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行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制度、组织结构、运作模式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的管理制度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是一个学校战略管理的关键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激励性的教育制度是规范学校自身发展的强有力保证。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减少了组织层级、注重了创新,更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高层管理者贴近市场,使其能够敏锐地感受市场的变化。高素质的院长和决策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价值因素

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力的载体,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价值目标、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行为范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晶。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根植于学校师生的内心,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师生的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其文化凝聚力是这个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这个学校核心竞争力内在的灵魂。

三、创建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策略

(一)明确学校自身定位,确立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弄清楚自己的竞争目标到底是什么。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不是以科研成果为目标,而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毕业生为目标的,因此,搞清楚了这一定位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确立办学理念,将有限的教学资源用在全力培养这类人才上面。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育其核心竞争力时应当认真地对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分析,然后确定适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及特色。科学的定位是创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只有建立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在未来核心竞争力建设和提升上才不会多走弯路。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其专业设置思想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的“灰领”人才———具有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其人才培养方法是: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厘清自身的条件并进行综合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长期坚持下去,这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制定属于自己的战略目标与规划

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且这种战略目标要是自己的并且是建立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实现的。首先,要科学地分析目前及可预见的社会发展局势与经济产业趋势,准确地把握当今时代的潮流;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的谋划。发展战略规划要具有稳定性、前瞻性、专业性、科学民主性、可操作性以及可实现性,但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才是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三)以生成发展力为抓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