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核心价值文化精选(九篇)

核心价值文化

第1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春秋军事史》《何休平传》《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等。

大家好!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国学,重视传统文化,我们今天的制度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我们的理想愿景、治理方式与中华文化有许多共通默契的地方。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人有云:“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互为观照、互为包容、互为渗透、互为升华。任何一种文化,都面临着人类共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灵慰藉,怎样构建与调适合理的伦理秩序与个性自由之间的关系,怎样妥善对待文化上本我与他者的同异性质,怎样克服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道德滑坡现象。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究竟该怎么来概括?可谓言人人殊,众说纷纭。各种说法无疑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皆可作进一步的推敲商量。我个人认为,也许可以抽象提炼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博爱

基于“民本”立场上的博爱精神,很显然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为本,以和为贵”,诸子百家思想观点有所差异,甚至不乏对立,但是在对“爱心”的肯定与弘扬上则是趋同的。

在儒家学说中,“仁”是最高的政治伦理范畴,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泛爱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被引入治国之中,就是主张推行以“爱民”“安民”为主旨的“仁政”,实现“德治”的理想境界。

墨家学说具有相当饱满的人民性,其中心思想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里的“兼相爱”,很显然与儒家“泛爱众”含义相似,蕴涵有“博爱”的基本精神。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有“博爱”的精神。即:舍弃过度的措施,摈除酷烈的政举,尊重普遍规律,承认独特个性,一切顺任自然,凡事因势利导,使民众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种“爱”,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号称为“三宝”之一的“慈”。

即使是在崇尚功利的法家与兵家那里,也不乏“爱民”的情怀,尽管其表述的方式有别于儒、墨学派。如法家主张“富国强兵”,其本意之一也是为了造福民众,“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因此,政治得失在于做到能够避免“伤于民”“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至于兵家,也提倡“唯民是保”。主张关心民众的福祉,爱护士卒的利益,“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

这种爱,从范围上讲,普及于天地万物,惠泽于草木昆虫,“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同时超越族群、超越邦国,所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至太平之世,夷狄进之于爵,天下远近小大如一”,(何休《公羊传解诂》) “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语)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爱”具有博大无涯的性质,称之为“博爱”乃是名副其实。

二、公平

公平,是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关注与倡导的政治理想。在他们看来,对社会稳定和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生活中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大量存在,愈演愈烈,导致贫富悬殊,民不聊生,严重激化社会矛盾,酿成社会动乱。“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表现为经济资源配置上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剥削经营方式上,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什二,吾犹不足,而况于什一乎!”政治前途出路上,是少数人把持主要资源,不容他人染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法律奖惩对象上,是同罪异罚,赏罚不公,“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教育权利享受上,是富贵者近水楼台,拥有一切,贫寒者忙于生计,无所受益;生活境地对比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宛然两重天地。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使社会保持稳定,就必须改变这样的现实,为此,历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通过建立利益调整的机制,来改变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失序状况:“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低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在维持统治者长远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与公正,将社会冲突的程度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于是,他们主张“正人”必先“正己”,统治者应该体察民情,以身作则,“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主张节制剥削,安定民众的生活,“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主张政治资源共享,“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主张法不阿贵,赏不遗贱,“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教育权利分摊,“有教无类”。主张去奢节俭,“去甚,去奢,去泰”。主张发展生产,丰富可分配的各种社会资源,“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总之,运用政策的杠杆和制度的功能,减轻甚至消弭导致社会不和谐,政治不安定的种种动因,构建和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正义

毫无疑问,正义是构成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又一个基本范畴。所谓“正义”,就是正确的行为原则。“义者,宜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很显然,合理而高尚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所谓“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韩诗外传》)这就是韩愈《原道》中所提出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为此,古人提倡崇公道、顺公理、厉清议,将“公”看作“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理之要”,并主张发挥舆论和邢赏两种手段来维护至公。

具体而言,这在社会规范方面,是强调明礼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也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意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至于“礼”,《左传》赋予它“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意义,道德如何具体体现在行为上,需要礼来做恰当的规定。经过礼对道德的整齐划一,道德才具有普遍性。同时,道德也必须通过礼来约定,才具有可实践性。故“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在人格磨砺和理想追求上,是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与气节观。强调忠孝节烈,就忠而言,它更多的包涵对祖国对民族深沉的爱试想,没有“忠”的道德观念,很难想象会有文天祥、史可法们慷慨激昂的民族大义。就今天来说,孝敬父母、忠于国家民族,依然不过时,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节烈在古代,也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气节、操守的要求,这种要求,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角色品格。即人在社会上充当什么角色,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遵守相应的道德要求。因此,官员叛国、贪污、渎职,都属于失节。推而广之,凡是不正当履行自己职责的人即是失节,从这方面而言,也依然有其积极意义。

同时,正义也意味着社会地位的相对平等和社会角色的各自担当,《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里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孟子》中写道:“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犬马,臣视君为国人;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寇仇。”

在社会管理上,正义的精神就是“以民为本”,关心民众疾苦,满足民众的愿望。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西周初年,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社会上的普遍思潮。孔子建立“仁学”,核心宗旨便是“爱人”,主张“亲亲而仁民”。孟子“民本论”是“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秦汉以降,“重民爱民”始终是正义在社会实践层面上的具体体现,维系着社会的相对稳定。

四、包容

兼容并蓄,宽容海涵,这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古人早已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是无助于事业成功和社会发展的,即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真正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在治国上,就是要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处下,故能为百谷王”。在用人上,就是主张秉持宽松的尺度,切不可求全责备,应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在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统治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即所谓“百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光彩夺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而非封闭的系统,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活力因子丰富和充实自身。从战国晚期诸子之间的整合融汇,到秦汉思潮的综合贯通;从隋末王通的三教归一,到宋明理学的援释入儒;从胡汉文化的交汇渗透,到中西思潮的激荡沟通;中华文化始终在保持主体性的前提下,不断汲取新的因素,注入新的活力。

五、进取

第2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国家兴盛强大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盛结合起来,从而为国家的强大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以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构建网上教育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渐渐地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基地来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在构建网上教育基地时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主流文化,从而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时,我们可以在网上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理念。我们也可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另外,我们也可以将图片、声音、影像和视频作为教学手段之一。

(二)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能够大大地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交流学习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畅所欲言,然后,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工作,并且将交流的最终结果公布,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外,我们可以开展网上心理辅导课程,每天由不同的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关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实施网上考试制度

我国的许多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大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压力,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更是枯燥乏味,许多大学生只是将这一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待。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必须制定网上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测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让他们参加补考,如果补考成绩仍然不合格,应该扣除他们的所有奖学金和学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四)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例如,善良、理解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文化并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且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优秀文化,并且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聘请国外相关专家与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使他们学习国外的优良传统文化,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小结

第3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Etiquette Culture of the Implicit Valu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Pei, LIU Juan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For Social Scienc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tiquett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elf-restrai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rsonal development, social harmony, state governance recessive value, further study of the etiquette culture and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pass the etiquette culture infiltration and edify, promo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We must use the etiquette quality practice and develop, guide the social code of conduct;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form, pass country is energy.

Key words etiquette culture; implicit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e

1 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荀子有云:“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也就是说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治理,都离不开“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仪文化已成为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易?贲卦?象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根本上是 ‘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①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满足“人成为人”、“成为文明人”、“成为特定规范的人”的需求,进而支配和影响人进行创造和选择的方向,朝着一定的形式、状态、方向、目标和境界,使人进化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因此,礼仪文化更是一种制度、礼节和准则,具有渗透、教化、调控、规范等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能够起到潜在和实际的引导作用,具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的关系范畴,指的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外界物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价值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价值是事物明确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能够直接呈现出目的的,反映这一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特点的价值属性。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仪的显性价值表现在提高个人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规范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友善信息,改善人际关系。相对于显性价值,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是在其显性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显性价值的延伸和验证,通过渗透、内化等方式,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个体修身角度来看,礼仪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礼仪强调的是个体的德性修养,《礼记?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按照礼仪的标准穿着打扮,规范个人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使人达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②社会控制既有军队、法庭、监狱这些强制性手段,也有文化、信仰、良心这些隐性力量。而社会“制度的真正生命力依然来自内部,是良心造就了我们所有的公民。”③孔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人们遵守践行礼仪的过程中内在于心,外施于人,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完善,进而形成尊礼重德的社会风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礼仪文化可以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成为社会控制有力的隐性力量。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礼仪文化弥补了显性法律控制的不足。当今中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法律当之无愧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但法律不能取代道德、宗教、信念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恰如布莱克所说:“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但是还有其它许多社会控制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家庭、友谊、邻里关系、村落、部落、职业、组织和各群体中。”④法律不是万能的,我们崇尚依法治国,社会控制除了运用法律利器之外,还要利用礼仪文化对个体的教化和感染,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2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1 优秀的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⑤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追根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友善、诚信、和谐”与中华民族优质的文化资源不无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的被公众认同和接受。以礼为基本特征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地分析中国礼仪文化思想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礼仪文化的基本框架来看,主要蕴含着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第一,从个体角度看,追求诚信的价值理念。《礼记?礼器》有云:“中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诚信是个体“进德修业之本”,国家“举政之本”。第二,从社会角度看,追求友善的价值理念。儒家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孔子有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端说”,成为君子最为看重的“四德”。以礼待人、“克己复礼”,建立乐群贵和的社会族群。第三,从国家角度看,致力于和谐有序的价值目标。“中国礼文化崇尚‘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追求和谐的人生与社会,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⑥将礼仪文化中追求的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融入现代文化框架下去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

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明礼知耻,明辨是非,积极向善,进而自觉地知礼行礼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言行得体、温文尔雅,释放个人魅力。在人们践行礼仪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将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进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以外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个体经过反复的礼仪训练,可以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规范各种仪式,将这些仪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覆盖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角色,通过仪式活动传播和训练,影响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信仰,塑造人们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维持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所以,国家建立和规范了一系列礼仪制度,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庆典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营造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和氛围。如在200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实施纲要》文件中就提出: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⑦以此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责任。

2.3 文明礼仪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规范和引导

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对地域的风俗习惯、人们的文化心理、国家的治理方式的深刻反映,既有积极、进步的资源,也有消极、腐朽的杂质。一方面,传统的礼仪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谦敬礼让、仁爱孝悌、慎独自律等宝贵思想,应为我们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有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比如剥夺女性权利的“三从四德”,扼杀人性自由的三纲五常,泯灭人性追求的“存天理,灭人欲”。因此,文明崇高的礼仪制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规范,继承中国礼仪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摒弃腐朽的不合时展的仪式,创新重构人民精神生活的礼仪制度,使不同形式的仪式以文字或政治符号的形式融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传递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凝聚民心,坚定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3 发挥礼仪文化的隐性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的礼仪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渗透力,能够影响人的是非判断、涵养人的品性、提升人的境界,能达到令人美善、文雅和文明的功效。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借鉴礼仪文化教育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3.1 浸润与陶冶,将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个体立身进德之本,有着强大的育人化人功能。礼仪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道德品质和处事方式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引导孩子遵循基本的家庭礼仪,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热情好客、勤俭节约、团结邻里等等。可以说,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浸润对个体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个体文明行为的培育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知书达礼,品德课的学习渗透着礼仪教育,公共礼仪课的开设传播学校礼仪知识,置身校园接受文化的熏陶,无形之中提高师生的个人修养,进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适应社会环境、担任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成长为社会人。只有遵循社会生存的法则,主动学习社交礼仪,遵循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礼仪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炼礼仪文化中体现时代精神的友善、诚信、和谐等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文明、和谐、公正联系进行科学阐述,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礼仪内容纳入公民教育,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2 实践与养成,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社会行为规范

《礼记》曰:“礼者,履也。礼仪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习得了礼仪知识就可以获得,要经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在礼仪实践过程中,礼仪知识转化为礼仪行为,经过多次操作训练,礼仪行为逐渐养成礼仪习惯。所以说,“礼仪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⑧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基于此,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规。第一,利用文明崇高的礼仪强化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语言、文字、声像、服饰等一个个规范的礼仪符号,将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公民以个体意识的外化实现群体意识的外化。第二,制定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礼仪规范,以礼仪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⑩第三,在礼仪践履的过程中,用礼仪制度引导和调控人们的行为,对于违背党和人民意志的行为进行调整甚至取消;对于符合礼仪规范,体现国家和社会正能量的行为要积极倡导。

3.3 拓展与提高,创新礼仪形式传递国家正能量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礼仪形式同样如此。我国是礼仪之邦,因不同的地域、民族、历史背景、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差异形成的大小礼仪无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符合当下主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礼仪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一些愚昧的、落后的破坏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的仪式也应该被取缔。比如,对女性要求三从四德、人伦关系中的三纲五常等。

以礼仪形式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发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大作用,又要创新礼仪形式和内涵,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一是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创新纪念传统节日的方式,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比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样重大的传统节日里,学校或者社区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向学生和居民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纪念意义。二是重视国家节庆日,发挥其在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挖掘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政治性节日蕴藏的教育资源,举办大型庄严的群众性纪念庆典活动。三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形式,免费开放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推进爱国教育基地建设。激发人民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四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工具插播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公益广告,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总之,通过各种礼仪符号、礼仪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

注释

① [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② 袁媛淑,蒋?Z萍.论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3.

③ Solomon Freehof :The Natural Law in the Jenwish Tradition [J].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atural Law Institute Proceed-ings,vol,15.

④ [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⑤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2-24(001).

⑥ 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60.

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中发〔2001〕15号.

⑧ 蒋?Z萍.论“礼”――对其伦理功能的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5):43-46.

第4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1.1坚持导向性原则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一直强调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要坚持以德树人的原则,并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其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定位,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立高校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要做好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科学理论的宣传,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力量。

1.2坚持创新性原则高校文化建设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创新性的原则,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丰富高校文化的内涵。在高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创造勤奋、团结、践行、求实的校风,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成立高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的专题活动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工作。

2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

2.1坚持传承和创新,建立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模式由于我国目前的众多高校中有大部分都是由中专学校演变而来,而不同的学校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历史,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传承学校的传统作为目标,通过不断地挖掘学校的优点,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高校应该以“文化铸校”的战略为指导,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专业特色以及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地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使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有利于对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2.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教育方针,只有坚持这种理念才能解决传统思想的限制,从而将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过程的工作落实到位。高校文化是高校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育的规律和目标经过长期积累而成的,校园的文化设施、建筑、管理制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都能体现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2.3坚持以文化育人为主线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最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且具有对身心健康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性格、形象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形成一种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引导高校的文化建设,其实就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坚定的信念。

2.4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高校可以定时地组织内容丰富的校训、辩论赛、报告会以及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更为深刻的领悟。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风尚,并要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开展奉献精神教育为重点。学校要积极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职业意识。

3结论

第5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命脉

大学肩负着引领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它在创造哲学、人文和科技等世界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始终表现出某一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大学人要树立价值自信,增强价值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大学文化的建构之中。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与根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的生命力。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必须不断夯实它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本质体现,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进步的人类价值文明,体现了我们党在价值认知和践行上逐步深化的过程。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是内在一致的。在我国,大学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展开和呈现,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它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形成、彰显学校之形象、特色、气派和水平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要立校、兴校、强校,必须具有高度的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简言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厚重而强大、历久而弥新的精神追求,大力推进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大学文化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功能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媒体文化,等等。对这些文化形态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着大学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吸引、感染、影响着大学人,是大学生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大学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在大学文化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之中,既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也外化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物质条件、环境氛围、群团组织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此外,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大学文化建设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因此,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使之嵌入大学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惟有如此,才能在和风细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本质力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必须遵循价值建构和认同的基本规律,与大学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相契合,不断赋予大学文化独特的魅力。

2.1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文化的兴衰往往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水平和认同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奠定了现代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并构建了现代大学文化的时空坐标体系。一所大学中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这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凝练并得到大学人广泛认同和自觉奉行的根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既具有历史传统的维度,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确认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其作为价值存在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胜利同步的。因而,我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它体现在大学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一定的大学文化载体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现代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固本培元,在传承与创新之中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

2.2坚持理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文化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存在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内化,既受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它可以通过大学的人、事、物来承载和践行,使其“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大学文化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存在形式。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上去理解,在大学理念上进行追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内核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内部治理,这是一种内在、恒久而稳定的力量;同时也离不开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砥砺和积淀。内在的理念要靠外在的载体来进行培育,使大学文化根植于现实生活,让师生从可感知的事物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赋予力量,二者是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来整体推进。

2.3坚持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必须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化的特征日益突出。这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和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旋律,勇挑重担,肩负使命。也就是说,大学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目标和行为衡量标准,使主流价值观渗透融合到广大师生的情感、需求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灵品质,化天性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知为良行。同时,要建立起学术共同体,营造一种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的气氛,彰显大学的学术追求和学术理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良的文化氛围。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坚持科学精神是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是现代大学文化必须坚守的正确方向和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方向的指引,否则就可能会让伪科学在大学校园中大行其道;同时,脱离了科学追求的纯粹政治教育,有可能会陷入过度政治化、教育“党化”的泥潭。因此,要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统一起来,使能够体现人民群众利益、意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校园文化建构,使之与大学的使命相得益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主要路径

大学,有精神才有气象,有先进文化才有未来。文化具有极其强大的渗透力,深度浸入大学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浸染着每一名师生,因而,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路径,不可能穷尽,但寻其要者,久久为功,必会成效大彰。

3.1嵌入校训和校情校史教育校训和校情校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并可以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大学特点的生动诠释。校训、校情校史实际上蕴涵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彰显着大学文化的教育力、影响力、创造力等。通过这些文化要素,可以发挥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一个能反映学校文化核心、抓住大学文化灵魂的、言简意赅简练精深的好校训,在长期的学校文化实践中一经师生共同接受并加以自觉弘护传承,就会演化为代表大学整体价值追求的主体精神,并以学校主体文化的形式居于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凝固成沁人心灵,具有强大感召力、渗透力的大学文化主旋律并酿为大学持久传承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嵌入校训、校情校史教育,这既是增强师生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所应享受的权利。因此,一些老牌大学要加强校训校歌宣传教育和再阐述工作,新设立的高校要做好校训校歌的提炼;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校口述史研究,梳理大学建立发展和变迁过程的文献资料,厘清学校精神萌蘖而生、曲折流变、逐渐形成并创新发展的过程,科学规范地编订校史。如有必要,可以成立专门的校史宣讲团,开设校史课程,真正让广大师生通过这些熏陶和感染来了解、领悟、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形成价值塑造与知识教育协同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格局,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点。学风教风校风是一所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长期形成的各种风气的总和,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它一旦形成,就会通过规范、筛选、激励、凝聚等功能,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就能够形成优良的、进步的、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目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就是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要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3.3嵌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的血脉融合起来,与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融合起来。目前,重“基建”轻“文化”是当前国内许多高校甚至名校的常见现象。现在不少大学,硬件越来越好,校园环境也越来越美观;而人文精神的培育、传承与创新却常常被忽视,这种被异化了大学发展模式必须改变。一方面,要加强大学文化记忆的整体性保护和挖掘,深耕厚培其当代价值。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历史的大学是缺乏底蕴的。因此,高校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找寻大学文脉结合起来,彰显其自身文化特色,留住文化、留住那些体现学校历史的砖和瓦、草和木,创造大学文化的可视条件,增强大学文化的亲切感、厚重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在改扩建校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新建人文景观的历史继承性和价值导向性,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化的表现形式,在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养成提供土壤,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一种不言之教。这就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为有益的人文环境。

3.4嵌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既是硬环境,也是软环境,更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校园周边环境扮演着环境育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和高校要携手合作,形成净化、美化校园周边环境的合力。“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不断强化社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高校周边地区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以及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对大学文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把周边环境建设作为学校的本职工作,配合社区开展工作。美丽的校园周边环境,必将促进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6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基础;实践

[中图分类号] C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10-06

党的十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大局和战略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更是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文化自信作为主体精神支撑,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优势的有效发挥。正如反复提到的,“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2]以上论断,充分彰显了我党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担当和坚定决心,深刻昭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之间的紧密关联,科学把握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文化认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的心理认同和正确的文化心态。

它表现在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奉,Ρ久褡逦幕价值的认知和认同,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潜力的信心和信念,更是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践行和弘扬。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在推进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作为支撑,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人,永远直不起脊梁;而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永远无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厚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胎生于当代中国的革命实践,契合于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沉、最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精神向导和实践遵循,它的提出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文化坚定不移的自信。自信首先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的价值体系,其内涵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独特魅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是与时俱进的学说、理论,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向前迈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方法策略,充分实现了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公民“私德”之间的利益权衡和统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提出了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在内的价值理念和规范。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矢志不移的价值追求和信念坚守。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忘本忘祖、忘记初心”[3],背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柢,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旗帜鲜明地引领当代中国发展方向,能够一以贯之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能够掷地有声地回应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念的冲击。

核心价值观自信还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非一蹴而就、一朝而立,它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延续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道德伦理、人文精神,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以克己修身、廉洁自律、忠于职守为基础的个人操守,以慈爱孝悌、谦逊礼让、助人为乐为中心的处世原则等等,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就是坚信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能够得以延续,显示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同样为核心价值观自信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6],这些从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宝贵财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色”,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生动的时代特性。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对革命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在:坚信革命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信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硕果,为凝聚党和人民的价值共识寻得了情感的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7]。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价值观亦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当今世界价值观变革和较量的形势,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价值观发展的走向和大势。尤其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每一个价值范畴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结合,既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客观现实,反映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又符合世界文明的发展态势,凸显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养分,就是坚信融汇西方文明精髓的中华文化能经得起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和碰撞,在世界发展大势中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蓬勃的文化发展生机与广阔的文化发展前景。

二、文化自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基础

文化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自信方能自觉的践行。对本民族文化的礼敬与自豪,对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的气魄与决心,对文化发展繁荣前景的信心与期盼,是文化自信的基本蕴含,同时也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基础和前提。

(一)文化自信有益于彰显人民主体性,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能

文化自信建立在勇于担当的基础之上,关键在于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自主自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生产者。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因而归根到底,文化自信是人民的自信,表现为广大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信赖。

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民主体性的有效发挥。一方面,人民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其他什么价值观,而是集中反映我国社会各个阶层、阶级、群体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其最高本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受到价值观对自身的影,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人民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依靠人民,正是因为人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自觉接受,才彰显了强烈的主体性,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使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化自信即人的自信,终究需要通过人民表现出来,因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人民要有创造、传承、创新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还要有对自身创造文化能力以及对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的自豪与信心。

(二)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意识形态判别意识,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廓清迷雾

当今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和较量愈发激烈,思想文化领域已然成为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并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8],马克思主义就是当今中国思想文化之魂,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旦丧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就会土崩瓦解,中华民族之思想文化便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树立和培育文化自信,就是确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地位的发挥和巩固,就是相信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时,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能够帮助其提升自觉辨识和抵制错误思潮、腐朽思想、落后观念的意识和能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决定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使命。党和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自愿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坚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是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积淀的,并非等同于西方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因此,党和人民必须警醒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观点,不要总想着“西天取经”,“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9],而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三)文化自信有利于激活文化创新思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送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自身文明成果的优势资源。如何始终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引领、价值导航的作用,如何有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关键还在于文化创新。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所说,“一个民族的繁荣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10],那么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兴盛、繁荣则有赖于文化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在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过程中,在与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境遇下,必然会有新的文化形态孕育而生,跟上时展的节奏。文化创新成为了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与重要保证。

作为文化创新主体的人民群众,理应充分激发自身的文化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文化创造性活动中去,而这离不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内心高度认同和信赖本民族文化,人们才会怀揣着对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美好期盼,才更能调动人们创新思维的运转,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层性开发和灵动性运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送活力。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坚持自身价值观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内容上,对有些传统文化范畴,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不断对其进行补充、扩展、完善和规范,使其呈现出鲜活的气息;在形式上,对有些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现代化表达,做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增进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贵在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作为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元异质文化往往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以及文化自信的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促进人们形成文化自信方面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到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然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文化自信的形成自然也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我国应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用活文化资源,着力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精心打造和确立起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一)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扩大价值观念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其理论体系的精细构建和理论内涵的深入挖掘。只有不断丰富和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与时俱进、完备成熟,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引擎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和哲学智慧,充分反映了人民最真实的价值诉求,是时代精神、实践要求最生动的体现。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形态,将其理论内涵论证清楚、阐释全面、分析透彻,既是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也是这些价值观念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纳、认可和践行的重要前提。

进一步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要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建设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有更加预见性的把握,还要有将其置于世界文化之林参与较量的勇气和决心。“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与世界各民族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就越便于择善而纳,越能够实现自身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我国应积极倡导在对外交往中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开展价值对话,将核心价值观念连同其背后所指向的文化意蕴一起传播开去,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传递给全世界,让更多人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潜质的可持续性,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坚持在价值观念相互交流交融交锋的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所系,也为新时期下人民大众自觉树立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

(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优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如今之所以愈来愈多的国家着眼于运用价值观的力量开展国家治理,就在于他们感受到了价值观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也更加重视国家治理效果的持久性。在当代中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柔性”力量与制度法治的“刚性”s束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共生合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国家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真理性与价值性于一身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巨大的精神引擎作用,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优势,首先必须将其作用于实践。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充分落实,就无法证明理论的、精神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转变为现实的、可靠的力量,因此我国必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国家治理体系,在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如强调的,“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3]。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民主、法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价值诉求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营造民主公正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充分行使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其国家主人翁意识。公民之间互相关爱、诚信友善,互助体系日益完善,公民人格受到尊重,权利得到保障,官民关系得以维系,进而社会文明程度将空前提升。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兑现其对人民的价值承诺,足以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时代前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强大力量和独特优势,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树立持续持久的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全世界所广泛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历史上,中国曾具有明显的话语优势。然而当今现实却是,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中国的很多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基本主张、有益思考面临着“无语”或“失语”的尴尬局面。“有理不会说”“说了传不开”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探索、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努力寻找和开辟新渠道、新途径、新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价值和魅力,理应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转化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改变核心价值观话语形象,还需要有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敢于并且善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声”。一方面,针对传统话语中晦涩难懂的表述、过于浓烈的政治化色调,必须要“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4],塑造简约生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话语形象。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传播活动,通过各个渠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价值。当前,尤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说清楚、讲明白,且对于广大人民最为关心的内容要重点讲、反复讲、深入讲、创新讲。同时要善于创新话语传播的途径,统筹多种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地阐释和传播中国声音。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政治话语、学科话语、教育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才能使人民群众自觉树立起更坚强有力、更广泛深入、更持续持久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7-02.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4-02-18.

[3].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求是,2016(9).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6]云 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 红旗文稿,2010(16).

[7].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2014-05-05.

[8].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

[9].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10][美]埃德蒙・菲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M].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1][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12]《论语》.

第7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健康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等使得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表现如下:

(一)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当代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以95后的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生活的融入性,在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有待提高。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政治素养不高、社会集体观念缺乏、法制观念缺失、道德品质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本质的体现,对于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根本上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规范与深入,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成效。

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明确,较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加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度不高,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宿舍文化建设,能够引导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以主流价值体系为核心,通过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制订具体的文化建设指标,从而更有效的对大学生起到思想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参与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合理化规范。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文明素质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华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独特优势,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净化学校风气、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构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育目标,而宿舍是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决定大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在宿舍中度过。将文化引入宿舍,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宿舍文化建设思想,完善指导与管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育要融入生活的指导思想,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路径方面,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够促使学校各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解,使其以生活化、具体化的形式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去。第二,建立长效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领导引领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宿舍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健全参与机制,师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激励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培育,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第一,国家层面上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第二,社会层面上,全社会都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导向到各类榜样模范的标杆,再到国家多部门的网络净化整治行动,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第三,高职院校层面上,不断采取措施改革与创新思政课的实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增强师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宿舍是学校显性教育的延伸,只有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教育,营造宿舍健康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三)加强高职院校宿舍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引导宿舍文化建设。

第一,各职能部门管理者与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融入日常的管理与服务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第二,加强教师、辅导员的参与和指导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还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生活顾问等多样化的需求,现在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辅导员,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加强教师、辅导员队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质,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教师、辅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提升学生管理组织的责任心与服务水平,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

(四)创新宿舍文化建设方式,积极探索宿舍文化建设新途径。

第8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内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儒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分析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糟粕,探讨如何基于儒家文化的精华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导向和文化资源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导向。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然而部分被人们长时间认可并且保留下来的思维方法即成为某种习惯,也就是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特定的思维模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至关重要。

首先是儒家文化的一体化统筹思维。一体化统筹思维对于儒家文化而言,最原始的表现就是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该模式主要依赖于寻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从思维层面来看,在儒家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这种最原始的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能够协助完成对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制度的构筑。从组成上来看,儒家所奉行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理念、以礼为中心的社会价值体系、诚信笃定的行事标准与风格,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从国家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强调的是“富强、和谐、文明、团结”;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的是“公正、平等、自由、法治”;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行的是“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因此,儒家文化与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基础。

其次是不断创新思维。该思维模式在过去的儒家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强调宇宙与社会都处在更迭不止的情形之中,世界万物都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不断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且要有针对性地汲取我国先进文化文明成果,不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并以此为依据,概括、总结、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充分表现出刚柔并济的强大宽容性以及合理化之的思想特色。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当儒家文化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又与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相融合时,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被概括萃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儒家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定了精神目标。从过去到现在,时代的进步都是为了实现国富民强,和谐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儒家文化作为过去时代所崇尚的最高价值观,其所谓的和谐主要强调了人与自身、自然、他人、时代之间的统一团结。然而要想实现时代的高度统一和谐,就要确保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国先富则民也强。荀子曾有云:“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古时之所以要让国家富强,主要是由于“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虽有其局限性,但却让国富则民富的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它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与儒家思想理念高度一致。

儒家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标准。儒家文化十分注重诚信,孔子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交往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长久,由此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强调的诚信思想在儒家文化当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借鉴儒家文化,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儒学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此并沿袭其优秀的思想加以发展的,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弘扬儒家文化。同时,儒家文化中也有不少糟粕,在借鉴儒家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扬弃。

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传承与发扬儒家传统美德,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儒家文化的宣传,重视儒家文化中爱国、诚信、明理的传统美德,从而提升人民道德水平。诚信理念从古至今都极为重要,但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想要拥有越来越多的名利,成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诚信思想也在逐渐流失。孔子就将“诚信”视作做人最基本的条件,曾有言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现在的公民来说,诚信不仅仅在于每个个体的伦理道德水平,更是社会与时代要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儒家文化主张的诚实守信,能够给当下失信现象频繁、背信弃义现象屡见不鲜的社会以强烈的警醒。此外,还有利于建立公民诚信思想,提升其道德伦理水平。

其次,学习儒学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儒家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从儒学思想中吸取营养,并发现其时代价值。现如今社会主义发展逐渐成熟,坚持儒家的大同思想显得格外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深化诚信教育,社会的和谐要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此外,学习儒家文化不断创新的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中不断创新思维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动态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在目前取得的成就仅仅是暂时的,“三倡导”的提出也仅仅是短期的发展结果。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在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进步是以实践为基础,以革新为目的,在完善中逐渐对其稳定性思维进行革新。

虽然儒家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儒家文化发源于我国传统封建礼教的基础之上,其中许多方面依然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因此,在学习和借鉴儒家文化时,必须有选择地对其糟粕的进行扬弃。例如:儒家文化中强调君臣关系,这显然与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民主”的理念是不同的。另外,儒家思想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等观念也不符合当前大众所认可的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民主思想的理念。在民主社会中,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有权利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有权利去了解、认知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的行动不应受到制约。然而,儒家文化的一些教条则规定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室贵族制定的行为规范,不允许人们对于统治者有一丝一毫的质疑。显然,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应融入这部分儒家文化的理念。因此,在运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中许多不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理念的糟粕思想进行摒弃,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儒家文化。

总之,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资源和文化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找到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利用儒家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应该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通过弘扬儒家传统美德,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彰显儒家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9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一)深化普及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研究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发挥主流作用、产生主导影响,应当让人民成为主体,创作出社会成员需要的便于理解和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将抽象的一般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价值、思想和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理论研究纳入社科管理、形势政策教育等范畴,围绕基层群众关注的价值观理论热点进行研究,做好价值辨析和价值引导。在分析研究社会思潮动态和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关注现实问题、贴近群众实际、服务群众需求,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阐述大主题,实现其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让更多的人思想上接受、观点上认同、行动上自觉。同时,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和聚焦点,设置适应大众思想现状的舆论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网络,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宣讲,以及文艺创作、文化惠民等形式开展大众化推广普及,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形成同方向、全方位的教育合力,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奋进教育、历史使命教育等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统一谋划、协同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二)正确把握价值观大众化的舆论导向

在人类思想文化传播已进入“所有人向所有人”的全媒体传播时代,应尽可能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利益诉求多元性的现实需求,增强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倡导人人互助、与人为善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广播、宣传栏、演讲、报告会等传统媒体在信息共享、共同意识建立、社会价值传递、大众文化形成和改变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在事实报道中予以褒扬,在信息服务中进行主流宣传,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同时,建好用好网上直播、聊天室、手机短信、博客、微博、微信、飞信、QQ群、网络论坛等重点网站、专题网站以及新的传播平台,将富有创意创新的公益广告、生动鲜活的民间话语、草根话语吸纳进主流舆论场,比如“正能量”、“最美(教师、医生)”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形象、更生动、更直接。

二、整合文化熏陶引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自觉弘扬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对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浸润功能。优秀的文化积淀、文化孕育和文化滋养,能够提升素质、激励人心、净化心灵,为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低劣的文化会败坏风气、消磨意志,给人类文明的延续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人们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核心表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品质的塑造。

(一)在优化公共文化中丰富价值观大众化内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动多样的服务内容,只有真正服务于人民、贴近于人民,才能使人民成为其共创者和主人翁。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创作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公共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多元文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大力培养和壮大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创新生产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的建设水平,打造一批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展现社会主流价值,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让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同,类型不同的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

(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提升价值观大众化品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要加强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与创新。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等特殊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各种特殊时刻,如:建党日、建军节、抗战胜利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往往寄托着人们的历史情结和文化情怀,开展庄严、富有内涵的群众性纪念活动,让人们在仪式感的活动中增强民族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同时,不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在国民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性课程,分阶段有序举办传统艺术推广、经典诵读、文化讲堂等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机关、企事业、村镇、社区等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倡导全民读书周、学习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等活动,不断营造全民“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的良好氛围。(三)在传承民俗文化中夯实价值观大众化根基民俗文化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围绕清明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庆日,设计开展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约定俗成、集体认同的过程中,不断从中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精髓,不断强化并广泛弘扬尊老尊师、感恩图报等中华传统美德。民俗文化作为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会建构和教化力量。很多民俗中保留着诸如勤劳、善良、孝敬、友善等传统美德,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所倡导的。为此,我们要在传承民俗文化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根基。加大对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历史悠久、保存完整、能反映当地人文风情的民俗传统、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文化遗产日的节日内涵,完善古籍普查和保护的协调机制,在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尤其要充分挖掘本土民俗,不断创新民俗文化的主题样式,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体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三、激发实践养成动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强基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并贯穿于大众实践的全过程,必将长期、稳定、持久地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接受、认同并推动其丰富发展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中介和主体。要积极引导群众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找准志愿服务、诚信文化、礼仪教育、凡人善举等共鸣点、交汇点,使其在大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常态化。

(一)以志愿服务涵育价值观大众化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资源及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服务或援助,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在我国,志愿服务者以城乡社区为重点,通过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关爱服务,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围绕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围绕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科学普及、文化惠民、心理疏导等内容,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和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行”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诚信文化根植价值观大众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构建维系社会正常秩序、调节社会利益格局的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把握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享有精神收益。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但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传播滋养诚信的价值理念;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挖掘一诺千金的凡人善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对那些不加约束、趋利失信行为的反面典型,要加强跟踪报道,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同时,依托各类公益文化服务阵地,创作弘扬诚信的文艺作品,通过德法释义等各种形式以培育诚信文化,引导广大民众加强自我约束,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诚信、重然诺,诚意正心。

(三)以礼仪教育固化价值观大众化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体现。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培育文明有礼、道德情操高尚,倡导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开展典礼、仪式等各种养成教育,比如: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举办庄重简朴的成人典礼仪式,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等,在不断熏陶中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四)以凡人善举示范价值观大众化

凡人善举主要是选择民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通过公众共推的方式,突出他们的善行义举的代表性、榜样性、示范性,在讴歌典型、表其功、彰其德的过程中,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舆论环境。在熟悉的人群中推荐好人,选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向先进看齐,洗涤精神、修炼道德、改造思想,为践行平民英雄的道德标杆提供动力和向导。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在平常点滴事情中传播凡人善举,倡导修身律己,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使人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规范言行、提升素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四、夯实制度规约保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持久深入

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既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加强作为有效载体、重要保障的制度建设。这一制度只有融入并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中,作为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治理的重要议题,才能变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社会工程。因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实践,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让它体现在各种制度设计中,转化为制度精神,以制度保障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走向社会现实、走向百姓生活。

(一)制度设计的整体性要体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实践证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成本最小的资源,制度建设每前进一小步,人类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培育必须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科学进行制度设计,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形成深层融合和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各层面付诸实施的制度设计与责任机制,提高学习、教育、宣传、监督、评价机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化制度的外在规范力、说服力为公民自身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品性。

(二)制度改革的时机点要把握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不仅具有规约、整合作用,亦有引导、激励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在全社会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完善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引领社会成员正确看待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个人利益的得失;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让全体民众以追求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根本利益导向,不断汇聚全面深化改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三)制度建设的长期性要考虑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