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概述精选(九篇)

环境科学专业概述

第1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1998年,KIT整合设计、工学和经营三个领域的知识,以培养能够从协调环境和社会的视角创造产品的人才为目标,成立了设计经营工学学科。其学科简介这样写道:“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已经成立了很多对应现有知识领域的各种学科,本学科是以融合现有复数学科知识为目的开拓的新领域”。可见,其教育定位是融合多个学科的交叉性新学科。下面从学科理念、教育方法和课程设置及内容三个方面分析设计经营工学学科的教育模式。

1.教育理念

设计经营工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分为三个方面:①把梦想转变为形状。KIT认为,在思考“人工物”(产品、设施、社会系统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首先必须具备将这些思考转变成“形”的设计能力。人类的梦想往往是通过设计力赋予“人工物”以最初的形状。其次,因为设计是通过制造程序转变为“人工物”的,所以在制造过程中工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面对现在复杂的经营环境还必须活用经营学知识。②锻炼三种能力。KIT认为美丽的织物必须由一条坚实的“经线”和各种各样的“纬线”编织而成。“纬线”是人类在悠长历史中积累的知识;“经线”则是认真观察并能够发现问题的“感知力”、深度分析问题的“思考力”和与各种各样人群对话的“表现力”。因此,上述“三种能力”是设计经营工学培养的重点。③提供创造知识的场所。KIT认为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因此,对于刚刚起步的新学科而言,“教”和“学”双方的距离很近,即这个学科是一个相互切磋和相互学习从而创造知识的场所。

2.教育方法

设计经营工学学科对应的不单是某一设计学科、工学学科或经营学科。在这个领域中培养的人才既可以是具备经营理念和工学知识的广义设计师,也可以是具备设计理念和经营理念的工学技术者,还可以是具备设计理念和工学知识的经营企划者或者产品企划者。因此,KIT并没有将这种人才直接称为“设计管理”人才,而是取设计(Design)、工学(Engineering)、经营(Management)这三个领域的开头字母D、E、M,称之为Demagineer。基于上述思想,设计经营工学学科在一、二年级从广义上学习设计、经营和工学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并行推进实践课程。三年级将上述三个知识领域划分为设计、经营、工学三个course推进教学。其中设计course是以物(产品)和设施(建筑和环境)的设计为中心,结合经营学和工学,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设计以及管理产品和设施;经营course学习以产品和市场关系为中心的市场经营学和品牌管理,此外还培养学生如何在经营中活用技术和设计的方法。工学course以现在环境问题和信息技术以及重视使用者的制造理念展开,重点培养具备设计理念和经营感觉的技术者。三、四年级课程聘请包括实业界在内的各类专家,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是高年级的主要教育方法。

3.课程设置及内容

一年级主要开设科目有设计概论、企业经营学概论和工学概论以及设计实践、经营管理实践、工学实践等课程。设计概论是设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通过建筑、设施和产品三个方面实例学习什么是设计。企业经营学概论是围绕企业和经营的课题为中心,学习企业和经营的基本概念。工学概论主要讲解作为制造业重要要素的各种材料的形成和性质,同时探索在生产实践中材料的科学性应用过程。此外,还将从人机工程学的视角学习人类信息处理模式和人机对话等基础知识。二年级主要开设的科目有设施管理、市场学等。设施管理是以设施的循环利用为目的学习企划、产品管理、运营管理系统和技术体系。市场学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学生将学习市场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企业实践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市场学的定义。三年级划分不同学习领域,其中设计course的主要科目有设计经营工学实践、设计经营工学事例研究;经营course的主要科目有经营战略论、设计经营工学事例研究;工学course的主要科目有人间信息科学、感觉工学等。设计经营工学实践是上述三个方向均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既存事例为研究对象,从设计、经营和工学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和探讨解决方法。经营战略论是围绕设计战略概念,以设计战略立案为目的,学习在设计战略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并学习把设计战略活用在企业经营中的方法。人类信息科学是在思考人、自然以及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受环境影响情况下人类的活动状况,并研究什么环境更能满足人的生理特性。感觉工学是诠释人类感觉以及从人的感觉视角研究人和产品的关系,从而思考今后产品制造的方向。进入第四年,已经取得毕业规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根据在设计、经营和工学三个领域学到的知识为基础选取毕业研究课题。KIT通过上述设计经营工学学科(本科)教学经验积累,2002年4月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立了设计经营工学专业,这是日本第一个在设计领域推行经营管理教育的专业,被称为是对设计新领域的挑战。下面具体从专业化目的、培养目标以及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内容几个方面分析KIT设计经营工学专业的教育方法。

二、设计经营工学专业

1.专业化目的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资源节能问题、社会成熟化、信息化、国际化等新课题被称为是“21世纪型”的设计课题。面对上述课题,从广泛视角发掘设计的综合能力是现代高等设计教育的方向。因此,KIT将设计经营工学专业化的本质性目的是对下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即①“21世纪型”的设计课题研究和描绘21世纪的生活环境概念;②市场和企业、造型和技术、人类和工学、人类与人工物之间的调和技术的研究;③不同领域间合作的应有方法以及专业领域间的新结合。

2.培养目标

设计经营工学专业作为交叉性新专业,其关键词是“设计”和“经营”,即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单纯是培养设计能力,而是培养设计师具备创造性概念化能力、视觉化和形态化能力、协调•结合•媒介不同领域的项目管理能力、交流和企业管理能力以及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具备上述能力的人才是能够构想提案并予以实施的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能够摆脱传统单一的设计思维,用广阔的视野与不同领域的人才合作,还将在产品制造和空间设计中起到核心作用。

3.课程设置及内容

设计经营工学专业课程分为①主修课程;②专业课程;③设计管理实践科目。其中①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广泛领域的新说以及设计管理事例研究和特别讲座。主要科目有制品设计管理、设施管理、设计管理事例研究、国际产业构造研究、企业经营管理论、全球化市场研究、资源•能源论、特别讲座(包括知识产权论、worklife产品论、生活基础设施计划论)等。②主要包括设计和设计管理不可欠缺的专业课程。主要科目有产品设计论、设计经营、制品创成产业论、色彩设计管理、纺织品产品设计、设计材料论、计算机空间设计、workplace、企划论、假想空间设计工学、生活空间环境论、环境资源经营论等。③主要是经营实践科目,其中包括综合实践和专业实践。一年级以综合实践为主,沿袭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展开综合课题实践;二年级以专业实践为主,其中分为三个研究方向,即产品设计类、经营类和工学类。产品设计类包括概念企划、企划•造型•成型和管理;经营类包括调查、市场学、广告、企业经营、融资;工学类包括人类和工学的调和技术、成型•制造的工学技术、信息技术、生成系统、材料•环境•评价(注: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制为2年)。相比之下,我国设计管理教育刚刚起步,构建多学科的交叉性新学科是我国高校设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借鉴日本设计管理教育经验,笔者总结了下述几点启示。

三、日本设计管理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在设计教育体制革新中虽然已经开始探讨多学科教育课题,但多数还是局限在单一设计领域的多学科相融合的视角,未能真正从融合不同知识领域的视角开展新的教育尝试。而且,在本科开设的设计管理基础课程内容基本偏向品牌管理或品牌设计,缺少经营学知识点。特别是许多学生进入本科高年级学习阶段后,希望根据对设计不同的理解以及个人特点选择更宽广的学习方向。而现有单一的设计课程无法迎合这些学生的需求。此外,研究生教育如何培养高级实用性设计管理人才也是目前设计教育的课题。借鉴日本KIT设计管理教育方法,笔者认为我国推行设计管理教育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确立融合设计、工学和经营学知识的多学科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里,高校教育不应该是单纯发展某一个学科,而是应该把创造作为理念,融合各学科共同推进人才培养。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现代社会中的工业设计已经脱离了单纯外形设计和色彩设计,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也应该以Design≠Style为发展主线,开拓与设计相切、相交的新领域。以设计为原点,融合工学知识和经营学知识培养人才是我国推行设计管理教育的方向。

②在本科教育阶段从多学科视角设置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逐步渗透设计管理教育理念。高等院校应该在本科教育的低年级开设经营学和工学的基础知识,在高年级划分不同研究领域,让设计学科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更广阔的学习方向。同时,课程内容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的优势,如历史、文化、特长等背景合理设置。

③基于以上两点,在研究生阶段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以经营管理为核心,培养实用性人才,实现设计管理教育的专业化。设计管理专业应该以广阔性和高度实用性为主,其广阔性不仅应该体现在招收对象的范围,还体现在设置大量培养设计经营能力和实践的课程中。

第2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 环境材料概论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

1 环境材料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材料的英文名称Ecomaterial,它是Environment Conscious Material的缩写,也就是说这种材料是具有环境意识、考虑环境、考虑生态学的材料。它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少,废弃后能够回收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小。因而它可以称为“绿色材料”或者“生态材料”。环境材料是未来新材料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人类保护生存环境、实现材料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既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又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且对生态环境无副作用的新材料及其制品已经成为现实的一种迫切需要。

环境材料概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材料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材料的生态设计与理论、材料的环境友好加工及制备、环境治理功能材料与技术等,是重要的专业先导课程。

2 课程教学特点

2.1 是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

该课程是90年代初才发展起来的新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且发展迅速,文字叙述多,大部分是概念知识,计算内容偏少,从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到环境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再到各种环境材料的介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记忆的知识太多,且各种自成体系,学生会学起来抓不住重点,容易感到枯燥无趣,学习难度加大。

2.2 课程的专业要求不同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重点要讲解材料的基本知识及材料的生态设计、生态功能材料等,而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则重点讲解环境材料治理技术及环境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的生态化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以提高教学实效。

2.3 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

环境材料是一种概念材料,且发展迅速。若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功能。所以需要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引用工程实例,来获得材料的重要信息。

3 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

3.1 培养学生兴趣以提高教学成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笔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第一节课绪论里,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材料的重要性,借用一个20分钟的环境科教片来调动学生,不但让学生知道环境材料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学生观看完之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课程讨论,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可谓一举多得。再比如,在讲到生命周期评价时,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来启发学生,在讲到生命周期评价时,“是一次性还是可重复使用型的婴儿尿布更符合环保要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答案却是不一定。因为要根据地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经在美国的某个州,公众认为一次性的婴儿尿布浪费资源,且加重了垃圾填埋场的压力,所以州议会在公众压力下颁布禁止使用一次性婴儿尿布的法令。但是随后的事实证明,大量的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婴儿尿布导致了用水量的急剧增加,而当地恰是美国最干旱的州之一,用水非常紧张。而当地幅员辽阔,垃圾填埋场不存在任何压力。所以当初的禁令是错误的,该州又恢复了一次性婴儿尿布。由此可见,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时,对于选择系统边界时,对于环境问题的分析必须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环境材料概论课程中包含了众多工程知识,许多材料的性能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得通过试验来表达,而现实条件做很多试验又不可能。这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显得尤为重要,我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多媒体可以利用,这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动画等手段来描述材料特征及试验方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充分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遍及了在各个高校,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使用互联网来工作学习,在环境材料概论课程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取各种环境材料的新标准及新的试验方法,以弥补教学的局限性。

3.4 以教材为本,不断补充新内容

材料与科技的发展是互动的。科技发展带动了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的科技的进程,因此,教材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状态,时常更新。就我国目前情况,时常更新教材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一本教材为基础不断补充,不断地扩展内容,再加上现在互联网的资源,完全可以实现不断获取环境材料新的知识。

3.5 考核内容多样化

目前,很多课程的考试,都是采取期末考试来评定。而这就造成了学生采取的策略都是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更有效客观的考核应该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评判。考试的卷面成绩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掌握,应该再加上平时的表现,为此,对于环境材料概论,笔者采取总成绩=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90%)来综合评定,会更为公正。

4 结语

在深入分析环境材料概论课程特点后,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深入,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的环境材料的不断出现,教学将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探讨。

参考文献

[1] 尹健,李益进.《建筑材料》教学改革实践[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5):47-49.

[2] 贾福根.《建筑材料》课的教学体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68-70.

[3] 安玲.对《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2003.19(6):108-109.

[4] 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 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15-18.

[5] 欧俭平,马爱纯,蒋绍坚.工程案例教学法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J].高教论坛,2006(5):131-132,135.

第3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36-03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下同)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为基础,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表现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1],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经济建设等领域。特别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GIS正深入解决全球性问题:厄尔尼诺现象与酸雨、核扩散与核废料以及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监测。可以说,GIS已经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很多领域中新的工作手段和方法[2]。

作为注重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开设GIS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将环境科学专业与地理学有机融合,更加凸显环境科学的“大环境”特征,也更能符合全球环境的研究趋势[3]。GIS与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在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的今天,设计和开发服务于环境应用系统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GIS,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开设GIS专业的高校和开设GIS课程的专业非常多,开设GIS课程的非专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4]。鉴于GIS课程的学科与技术并重的特点,非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如计算机、地图学、地理学、测绘学、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等知识,导致非GIS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抓不住重点,反感理论性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5]。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并于2013年顺利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已经开设了GIS课程,但是从我院目前的课程建设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教学体系、实践模式方面仍面临着前述问题。因此开展课程建设,进行教学研究,顺应学校提出“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宗旨,已成紧迫的任务。

二、环境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要求

一般而言,GIS技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应用型;综合分析型;开发管理型[6]。其中基本应用型侧重于将GIS作为工具,掌握GIS基本概念,并能够使用l~2种GIS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分析和制图工作。环境科学专业作为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GIS课程,其技能要求定位为基本应用型,即立足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强调GIS的技术性,侧重于实践教学,针对本专业相关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问题,掌握GIS工具空间分析操作技能,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因此,实验教学更显重要,通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7]。

根据设定的基本应用型目标,笔者对环境科学专业的GIS课程体系进行了部分的教学改革实验,以探索适合于本专业GIS课程教学的模式。

三、教学改革实验

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紧扣能力目标的基本应用型要求,将教学分为三个梯次,梯次一:要求了解GIS是什么,掌握GIS的基本原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精细化课程内容;梯次二:掌握GIS主流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应用,主要结合课程项目的设计完成该梯次的教学设计;梯次三:应用阶段,在环境科学专业范围内,基于GIS基本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在实验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基于上述三个梯次的教学总体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改革与优化介绍如下。

1.梯次一:理论课程内容与学时精细化设计。梯次一为课程引入与理论了解阶段,考虑GIS具有综合性强、多学科集成,知识点多,学科与技术统一性,且发展与内容更新速度快,渗透性和空间抽象性强等特点[8],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梳理GIS课程体系,选择兼具概念与实践并重的教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主编,科学出版社),该书详细划分了理论基础讲解、GIS功能介绍与应用技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自由选择。考虑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背景,将GIS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及其应用领域、空间数据结构(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及GIS产品制作与输出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让学生由浅入深,了解GIS具体功能,数据的来源与特点,如何将现实世界数据化、信息化,如何利用GIS解决身边的问题(如公园选址、交通管理、城市拆迁与洪水分析等),增强利用GIS作为辅助决策工具的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针对梯次一的基本要求和课程内容选择,笔者理论教学课时精简为32个学时。具体安排:(1)导论,4个学时,主要讲述GIS的基本概念、组成、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基本功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GIS主流软件的认识。(2)GIS空间数据结构,8个学时,主要讲述空间参照系统、地图投影、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模型、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编码方法等。(3)空间数据处理,6个学时,主要讲述空间数据变换、数据融合、空间插值与拓扑关系编辑。(4)空间分析,8个学时,主要讲述空间查询与量算、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与网络分析等。(5)GIS产品可视化与输出,4个学时,主要讲述地图制作与输出、专题地图设计。

2.梯次二: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例设计。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理论与专业实际的联系,笔者提出将“农业点源大气污染可视化分析”课题作为专业实例设计,贯穿整个GIS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国家环保部2012年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首次将PM2.5(年均和日均浓度限值分别为定为0.035mg/m3和0.075 mg/m3)、O3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以期“十二五”期间使我国大气PM2.5污染得到缓解,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选择农业点源大气污染可视化分析,整个课题既贴近现实,又属于环境专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课题设计内容主要涉及农业点源大气污染源调查、农业区空间分布、人口分布、污染源季节特征、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等,结合缓冲区分析得到农业点源大气污染时空分布与影响区域划分。根据这一课题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体规划设计,以原有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上遇到的瓶颈,自然引导利用GIS技术解决此类问题。将各部分内容分版块划分,贯穿到各章节授课内容中。如导论中以谷歌地球、寻找本拉登实例作为开始,让学生了解实例以及GIS的基本功能,并指出谷歌地球是数据来源之一;空间数据结构与处理讲解中引导学生如何采集与处理农业点源大气污染的相关各类型数据,指出相关的数据转换可在GIS中实现,实验环节就可以亲自操作;空间分析讲解中指出缓冲区分析和空间插值可解决污染影响区域划分和时空分布,在实验环节可以设计操作。

通过上述的专业实例贯穿,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感觉GIS就在身边,又产生“技痒”,促进梯次三的实践教学。

3.梯次三:实践教学课题化设计。上机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GIS学习的重要环节,依据所设计的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得以实现和解决,将大大加强对GIS课程的理论理解与掌握,激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具体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实验学时与教学学时1∶2配套。

三个专业实例化实验设计,基本包含了GIS基本操作技能,在让学生亲自了解GIS的强大功能的同时,更真正体会到了在GIS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四、结语

环境科学专业与地理学有机融合,更加凸显环境科学的“大环境”特征,也更能符合全球环境的研究趋势。加强环境专业GIS教学与改革是顺应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的要求。笔者提出GIS教学过程中贯穿专业实例课程化的改革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基础应用型的技能要求,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程结海,李伟,贾泽露.面向市场需求的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0,8(1):154-156.

[2]李旭祥,沈振兴,刘萍萍,张凡.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4-95.

[3]游珍,方淑荣.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渗透与融合[J].高教论坛,2010,(5):55-57,60.

[4]黄木易.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1-12,16.

[5]常胜.资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76-78.

[6]周日升,吴缚龙.英国GIS高等教育与城市规划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1,(3):13-15.

[7]周宏仓,郑有飞,汤莉莉.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112-113.

[8]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现[J].地球信息科学,2005,7(2):65-69.

第4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 资源专题教学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journalism teaching can based upon Web 2.0 to develop perfe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break traditional content system of characters, as well as reorganize teaching contents. At last, the paper dwells on exploiting brand-new teaching topics which suits search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better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al resource-based topical teaching models.

Key words resourcetopics teaching models

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基于WEB2.0技术环境,以网络课程、网络辅助课程、多媒体课件以及专题学习网站等项目为支撑的课程信息化目前已经步入尝试性操作阶段。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的特色课程均纷纷上马信息化建设,虽然成果的层次高下不一,但是基于信息化资源的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是引人注目的,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应用前景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通过教育信息化,探求基于WEB2.0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从而推进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新闻教育质量提升势在必行。《广播电视学》作为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较有特色建设思路,即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平面性、章节一维性,用开发组构专题的方式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重组,并在WEB2.0技术环境支持共享底层资源前提下,借用了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成果,甚至通过拓展工具,实现了跨学科资源整合,建构了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经教学实践检验,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在新闻教育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一、基于WEB2.0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所谓WEB2.0,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由用户读信息向写信息的改变,从基本结构上是由网页向用户工具的演变,从工具上是由浏览器向各类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则是由客户服务器向Web服务器的转变。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去中心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特征。基于WEB2.0的教学,创设了双赢的师生观和知识观,构建了多元的思维模式,注重师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并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所谓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或存在物。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中,资源是指支持教与学活动的,能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通常包括实物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器材和教具等)、人力资源(如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和信息化环境资源(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及相关文档、电子阅览室、Internet、Intranet、虚拟实验室、虚拟小组、虚拟课堂和信息工具等)。教学资源是一个系统,包括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五大要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手段,充分调动包括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有效利用包括媒体、器材、材料、工具和设施等在内的实物资源,合理规划和建设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为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资源进行包括信息质量、信息广度与深度、信息资源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评价。

《广播电视学》是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广播电视媒介本体性质和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制作及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主线,综合应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旨在探索和揭示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本课程融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于一体,其内容结构中包括广播电视史论、广播电视实务以及广播电视事业经营管理等,除了传授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加深对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媒介生态、社会功效及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发展前景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广播电视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根据课程基本属性和WEB2.0的技术优势,本课程将传统的平面的教学内容经过重新规划、组织,在WEB2.0中建设了适合专业教学的信息化资源环境,具体内容包括“最新通知”、“课程信息”、“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实践”、“自测练习”、“资源拓展”、“广电论坛”、“在线交流”、“课程工具”等内容。

二、基于内容重组的教学专题开发

专题是该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概念,是指整合了教学目标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的教学任务。专题的覆盖面很广,关键在于为教学所需要,同时学生感兴趣。专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

内容重组就是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打包。以内容重组为基础和特色开发的专题是专题性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基于内容重组专题开发而展开,教学专题的开发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专题开发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要由师生共同开发。在教师主导下,在尊重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师生共同商榷,确定教学专题。

(2)要设计好问题。在既定的情境中,有一个以上方面制定不明确,问题描述不是很清楚或定义不明确,或者在问题陈述中不包括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是为劣沟问题。劣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3)要有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将在各学科各专业选修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现实的问题。因为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求解过程本来就是综合性的。

(4)要有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挑战性专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有整体目标。专题应当是整合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水平。

(6)要加强实践性。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照上述几点原则,《广播电视学》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章节内容经过重组,开发了“媒体特性与传播理论”、“节目系统与事业管理”、“节目生产与节目经营”、“界面人物与职业道德”、“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实验教学与业务实践”等六个专题,并为学生创设了一些劣构性问题,包括:社会性问题,如个人健康(酗酒、吸毒等)、暴力犯罪(少年犯罪、恐怖主义等)、社会平等(贫困、性别)、社会机制(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德(道德、个人品质);校园生活问题,如专业学习(志向、方法)、业余生活(爱好、综合发展)、师生关系(种类与评价)、衣食住行(消费观)、毕业设计(就业、升造)等。并要求主题单一,尽量一事一议;内容充实,要对所选问题做深入调研,收集素材;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有数据、有讨论,有结论。

三、探究性教学环境建构

所谓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在这里是指通过浏览网络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知的结论,什么是需要进一步求解的问题,并通过虚拟环境(虚拟社区、虚拟课堂、虚拟小组协作等)交互过程,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实施问题解决过程。在急于信息化的专题性教学过程中,探究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它能够保持学生旺盛的兴趣力和能动性,有助于专题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专题教学,需要建设良好的探究环境。探究环境主要由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等部分组成。为满足特定的教学情境需要,这四个组成部分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特定的、灵活变化的探究学习环境。

1.资源

包括实物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器材和教具等)、人力资源(如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和信息化环境资源(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及相关文档、电子阅览室、Internet、Intranet、虚拟实验室、虚拟小组、虚拟课堂和信息工具等)。前文已经做过较详细地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2.情境

情境是指促进学习者理解水平发展的环境,包括真实的和虚拟的情境。情境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1)指导式。外部人员(教师和教辅人员)创建一个调用信息资源的虚拟地址,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与资源相互作用的路径,帮促学生发展学习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生成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目标,然后根据问题需要确定在哪里查询资源,并对查到的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当然,学生在自主能动地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排除可以根据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

(3)磋商式。这种情境是对指导式情境和生成式情境的有效综合,问题求解中学生和通过虚拟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或问题解决的合作联盟,目的在于寻求更加行之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另外,问题驱动是专题性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式,所以,问题情境在探究学习环境中也非常重要。探究性教学环境所关注的问题类型一般有简单问答(Question)、案例(Case)分析、难题(Problem)解决、项目(Project)攻关等。问题情境也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情境形式完成创设。

3.工具

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查找、获取和处理资源,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资源的用途,并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在以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环境中,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处理工具和交流工具。

(1)搜索工具。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中,工具主要指具有专业搜索能力的搜索服务,包括系统平台内部搜索和互联网络搜索,搜索的直接结果应包括信息及其元信息。所谓元信息,即关于信息的信息,具体包括题名(Title)、创建者(Creator)、其他责任者(Contributor)、出版者(Publisher)、主题(Subject)、说明(Description)、日期(Date)、类型(Resource Type)、格式(Format)、标识符(Identifier)、来源(Source)、语种(Language)、关联(Relation)、覆盖范围(Coverage)、权限(Rights)等,不同类信息资源的元信息又有所不同。搜索工具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资源链接,以便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支持。

(2)处理工具。对多种媒体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帮助教师和学生组织、综合和生成信息,包括文字处理工具、图形图像处理工具、数据管理工具、网络信息界面整合工具、Spider组织工具等,对这些工具的有效利用,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修正并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3)交流工具。可以使学生利用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和同步或异步方式共享各自的观点。E-mail和BBS等异步交流工具,使参与者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聊天室等同步交流工具能进一步实时协调合作方的学习活动。交流工具还可以帮助提高面对面交流和远程课堂的效果,为建立学习共同体创建更多的机会。

4.支持

支持活动很宽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支持的机制主要包括教师对概念的描述和解析,对路径的指导和选择,多策略的定制和应用等,也包括学习共同体(如协作小组)提供的过程支持。

基于WEB2.0成熟的技术基础,创设《广播电视学》包括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在内的探究性教学环境是非常容易的。“最新通知”提供了关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最新进展和专业教学的最新要求等方面的动态资讯,“课程信息”是专题性教学所要依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框架,“教师简介”提供了专题教学所需要的指导教师的相关信息,便于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学大纲”和“授课教案”作为教学的基本文档,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路径参考,“课程实践”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供了专题实践的参考原型,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从别人的实践成果和教师提供的实践建议中获得间接经验,“自测练习”为学生探究提供了问题空间,有助于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领会概念的意义,“资源拓展”旨在打通学科、专业和课程壁垒,将有益于本课程专题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探究提供综合性辅助,“广电论坛”、“在线交流”和“课程工具”均不同程度地以工具的方式为教与学提供支持。

四、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设计

1.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

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一个专题,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信息资源,并遵循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知识探究、专业创新等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1)提倡对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利用。

(2)信息化资源并不能直接用来解决专题所生成的真实的问题,学生必须先将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3)要通过教学专题聚集资源,为专题教学整合有用资源,资源要服务于专题教学。

(4)突破学科本位,根据需要综合利用各门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孤岛似的学科知识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5)将大专题裂变为多个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明确任务,再通过任务分析明确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解决真实问题,容易使学生积极投身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6)强调帮促探究和协作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利用知识、内化知识、积极动手、动脑,使学生真正愿意学,学会如何学。

(7)提倡行动研究,注重过程评价,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探究过程。

2.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专题开发为前提,以活动探究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并从多维角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模式图如下:

《广播电视学》课程在WEB2.0中实现了专题性教学设计,把传统的章节教学内容体系重组为专题内容,虽然各个专题内容的关联度不强,但是彼此都是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和概念支持,都为每一个专题的求解创设了特定的情境。该模式描述的是每一个专题教学的过程:在拥有了完备的资源、情境、支持和工具的探究环境中,专题教学从选题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拟定选题,并根据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对选题进行讨论,把拟定的选题进行任务分解,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明确任务以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辨别资料,评价资料的效用和价值,然后根据对资源的掌握情况进行任务落实,各成员各负其责,在操作中落实任务,并将各自的任务成果进行整合,整合后对成果进行评价、修改,再将修改完善的成果形式提交给班级交流展评,教师在展评中作出中肯的、科学的评价意见,提供各小组学生参考;学生根据交流展评的结果,进行集体反思讨论,整理反思意见,连同作品一起作为小组专题教学的成果。在专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和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Hill. R. & Hannaf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TR & D 2001, Vol. 49(3), pp. 37~52.

[3]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8

第5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6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化工建设;环境风险评价;重要性;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风险评价对化工建设的重要性

化工产业的基本特点

一般情况下,化工建设需要很多大型装置,具有非常复杂的管道设置以及阀门设置等相关设备,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并且在化工建设中很多原材料都有很大的毒性,在其保存、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拥有非常严谨的规范和标准;随着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会涉及到众多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处理不当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会制约生产生活的开展,破坏自然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以上特点的叙述,我们能够发现化工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要对这些事故进行正确的认识,要在这些教训中,总结出规律,为日后的化工建设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环境风险评价对化工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特点的论述,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化工建设中,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简单的说这项工作就是通过对风险的正确评估,进行科学的源项分析,然后对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进行准确的估测,借此来提出一些预防措施,或者是处理突发事情的有效手段,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化工建设对工作人员和外界自然环境的伤害和破坏;这项工作是确保化工建设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

二、化工建设中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在化工建设中,进行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需要通过大致5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应该了解这一行业,最有可能出现的事故是什么,要了解这一行业的运行特点,要在其生产设备复杂性、生产材料有毒性和化学性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有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正确的认知,也就是说要对过去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解析,找出具体的经验教训,做好历史数据分析工作和风险识别工作;第二,认识到在生产过程有可能会出现的意外事故,进一步了解到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大致频率,了解在事故中产生废弃物污染的大致程度,并对其危害进行科学分析,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好源项分析工作;第三是对意外事故的后果进行预测,例如在事故中有可能产生的爆炸等,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对财产的影响等,做到事前的预测,以免发生时会有手忙脚乱的现象;第四点就是要对环境风险进行精确地计算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对发生意外事故后,产生的伤害,进行整体的评估;最后就是要在前四点的基础上,制定一些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当这些事故不幸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好治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产生的伤害。下面我们就对这5项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的概率分析

化工建设中,对环境风险进行正确的概率分析,做出科学的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利用对某一设备或者某种同一类型的项目建设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研究,来明确有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寻找事故的源头,在充分掌握这些信息之后,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过去的生产参数进行科学分析,是总结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手段,过去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未来的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因此风险概率的确定要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从专业角度来讲,风险概率的确定可以通过事件树法以及故障树法来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化工建设会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大小环节,任何一个细小部分的失误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事故发生的概率仅仅是理论上的计算而不能代表真实的事故发生可能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概率分析的时候,结合本企业的综合情况,站在全面的角度和可观的角度进行概率分析。

2.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的风险预测和评价

化工建设中施行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衡量事故造成的伤害,是否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弥补的,是否是社会和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是从风险发生的概率角度来分析;其次是从风险发生的代价来分析。这样企业在进行项目生产的过程中,就会衡量生产和代价之间的关系,做到以最小的代价产生最大的效益。

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以及评价结论

在当今社会的化工建设风险评价结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风险管理的条条框框都是非常相似的,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叙述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以后的治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火灾、气体泄漏以及检测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就是对消防措施、冷却措施等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却忽略了事故发生以后对人员的疏散、受害人群的慰问以及环境的治理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化工建设在日后评价结论中,将这些方面的内容重视起来,并落实到位。

结语:在我国,化工行业的环境评估工作,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要想最大程度上减少化工建设带来的危害,就必须树立环境风险评价意识,做好环境评估的各项工作,在平时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教训中汲取精华;以此,为日后的相关工作积累经验。这篇文章通过对化工建设的基本特点和环境评估重要性、主要内容的叙述,向大家展示了,我们在生产活动中会有可能造成的破坏,并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还通过一些例子的阐述,清楚地阐述了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使我国的化工建设逐渐走上一条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造福群众、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立伟,许庆,李兰英.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8)

[2] 王忠亮. 化工石化类合成材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8)

[3] 李柰. 基于实践的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12)

[4] 龙铁宏. 环境风险评价中有毒物质泄漏预测结果的应用[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02)

[5] 韩雪莲. 石油化工项目中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01)

[6] 林莉,孔庆波. 浅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4)

[7] 王磊,姚建. 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写要点[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3)

第7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生物化学工程 特色文献资源 开放获取

【论文摘 要】本文从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概况、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对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1.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是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过工艺及工程进行工业开发的学科。它既可视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又可认为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发展生物经济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生物技术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国将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把生物经济作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的“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研究中,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

2.食品生物技术及发展简述 3.生物制药技术及发展简述

生物制药技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药物制品的技术。生物制药现状: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3]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将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作为重大新药创制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在这些新药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癌药物等均有。

二、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4]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集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工科及艺术学科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6500余人。学院设有管理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印刷工程、应用外语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低空无人机操控与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涉外旅游;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与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30个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被评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等7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在我院的7个教学系部中,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占有重要比重,是我院的重点专业组群之一。其中开设的8个相关专业,占到全部专业的26.7%。因此,根据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图书馆建设具有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的开放存取文献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纸质文献购买成本较高,采购资金相对紧缺,难以保证年购进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新书数量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单凭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距离满足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和读者的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图书馆应依据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文献建设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加强开发利用互联网生物化学工程类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工程类纸质文献资源不足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为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服务。

三、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

第8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的启蒙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该课的成功开讲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应是在新课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环境科学概论》的第一节课是一个转折点,学生从大众学习进入到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既迷茫又急切地想知道“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怎样的课程?”“环境科学专业又是怎样的一个专业?”因此,教师应慎重选择开讲的内容和方式。为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概论》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知,笔者将《环境科学概论》各章节的内容做成了一张环境科学概论的学期学习结构图;为了充分地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笔者之后以《宇宙与人》的科教片引入正课,果然,两节课下来,同学们仍兴致高涨,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也都心中有数。

2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兴趣

目前,大学里的很多课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教师讲课激情澎湃,但是学生却精神涣散,结果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现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不高。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采用便于进行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如研究式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以便营造出活跃的、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在讲“大气污染”有关章节时,笔者就全球典型的污染事件和治理方法分列专题:雅典“紧急状况事件”的因果及治理;印度帕尔公害事件的原因及对环境影响;西德森林枯死病之谜等等。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自由讨论后,有针对性地发表各自的观点,笔者此后会给以适当的点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喜欢,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成绩计算中,课堂师生互动和讨论情况占年终总分的20%左右。

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

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的内容,而且教学内容也可以随时更新与补充[4],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抓住了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点,笔者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相关章节时,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家园》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地球无限魅力的同时,感受地球所经历的累累创伤,结果学生在该节课的状态极佳。再如,讲到“水污染控制和大气污染控制”的相关章节时,笔者通过FLASH动画演示程序演示旋风除尘系统、格栅除污机、辐流式沉淀池、曝气池等设备及其工艺流程的工作原理,这样直观的展现使得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印象深刻,兴趣大增,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无意记忆,效果良好。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需要通过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来克服、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课堂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运用能力。在讲解重点章节的内容时,笔者会根据该章节的重点或难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外亲自动手搜集相关科学资料,并根据所查资料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在讲解“水环境污染”相关章节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队,以国内外重要的水污染事件为切入点,阐明自己对当今水污染成因、现状及治理措施的看法,并最终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又如在讲解“固废污染”相关章节时,笔者让学生就浙师大校园内的环境状况,分别调查探讨浙师大内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两次实践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让他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更让他们学会了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乐趣很大,收获很多。

5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赞扬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会使他们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不吝鼓励和表扬,多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此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中个体最优化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班级中的四十多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人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激励语言,不然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第9篇:环境科学专业概述范文

作者:高丽莉 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1、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天人合一”论

中国早期的先秦时期,就对“天人合一”的概念有过阐述,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用来解决天和人的哲学命题,从先秦时期开始到后来,对中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对人与天的研究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二者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但都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以及后来多位哲人对其的重新拿论证和补充,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论点。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把“天人合一”理论合理的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是建立民族文化观教学框架的关键。在201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独立为第十三个学科大类,艺术学下设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便是其一,如何在这个一级学科下建立这种理论框架或是理论研究点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人合一”论在艺术设计领域主要应涉及到2个层面,一是理论思维阐述点,也就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中,设计目的和设计切入点均可以以“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进行切入,从而来提升设计目的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艺术设计二级和三级学科及专业中均可涉及。二是更为细化的专业教学强调,“天人合一”论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命题与专业衔接更为紧密的专业中,强调“天人合一”论。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家具设计等学科和专业领域。通过在专业和教学中安排课程或课程中加入理论的方法,把“天人合一”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把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观合理的结合起来。

2、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和为美”论

关于“和”的命题概念,应该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学说中,它体现的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主要体现了人应具有包容的心理,具有了包容的心理势必繁衍多样性,呈现多元的社会状态,和所解决的就是平和多元的问题。扩展到艺术领域内,需要对不同文化状态下的艺术形态进行综合,尤其是要解决某些艺术领域内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合性。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早期关于“中和”是独立开来的,这两个概念最开始是进行独立阐述的。他是民族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适当其时”与“恰如其分”,儒家往往也强调“中”与“时”的统一。“和”中强调的是“协调差异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最初这两个哲学命题点,将“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在《礼记中庸》所阐述的。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早期的“中和为美”论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本源哲学的精髓所在。

理解了概念的基本阐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适时的强调“中和为美”论,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因为,受到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影响,夸张、对比等较为极端艺术手法的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较广,与“中和为美”论在教学中可能会有悖,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简单一些说,在适用于“中和为美”论的专业中可加大教学力度。如在表现适合国人传统情绪的作品中可以“中和为美”论来进行观点切入,而在需要张扬表现的作品中可能此类的表现主题就不要过分的宣扬了。所以说,主题确定方向。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中应合理的把握。

3、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论

早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于“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均有所论述,它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研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中的法度、秩序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要强调“有法”,也就是俗话中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要强调“无法”,主张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打破常规,但是二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是一种统一变化的辩证关系,大文豪坡曾经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指出“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说的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内,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变化,不要随意的不讲究章法,二者要辩证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的园林设计,其主张无法与有法的统一,“造园有法,但亦无法,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成法”就是对其最好的观点阐述。

4、构建艺术设计中“艺术境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