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精选(九篇)

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

第1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为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维护林区和谐稳定,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攻势二号”专项行动的通知》(*林综〔20*〕114号)精神,结合国家林业局森林*局、省森林*局关于开展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部署,针对我市林区治安实际情况,决定自20*年11月20日至2009年2月28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代号为“攻势二号”的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0号)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强化我市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严厉查处一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收滥购林木以及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重点整治林区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和部位。

通过专项行动,强化林区干部群众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国土生态的安全意识和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遏制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的上升势头;进一步健全完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促进全市林区和谐稳定,为“海西”现代林业建设建功立业。

二、工作重点

(一)重大盗伐、滥伐林木特别是盗伐、滥伐国有林、生态公益林违法犯罪行为。

(二)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

(三)非法采伐、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行为。

(四)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利用围网、投毒等方式大肆捕杀候鸟,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及走私鸟类等野生动物行为,非法加工、经营野生动物等行为。

(五)非法占用林地或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违法犯罪行为。

(六)故意纵火或失火烧毁森林违法犯罪行为;

(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破坏森林资源问题、重点件以及涉林纠纷案件;

(八)历年挂牌督办未破的积案。

三、行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年11月20日—20*年11月30日)

在林业系统内逐级召开动员大会进行贯彻部署,提高对当前林区治安形势和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全市形成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二)摸底排查阶段(20*年11月26日—20*年12月5日)

通过查阅档案、实地巡查、调查走访等形式,重点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木材加工企业和非法征占林地项目进行全面清查检查,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排查相关案件线索,确定严打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细化行动方案并于11月28日前向市林业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重点案件和重点整治部位。

(三)集中打击阶段(20*年12月6日—2009年2月20日)

在摸底排查确定重点的基础上,重拳出击,集中查处一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私收滥购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着力侦破一批大要案件,抓获一批在逃犯罪嫌疑人员,依法打击处理一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福清市林业局将组织若干督导工作组深入各镇(街)开展检查督导。

(四)整改总结阶段(2009年2月21日—2月28日)

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回顾评估、表彰先进,对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完善措施,强化管理,并于2009年3月2日前将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市林业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这次专项打击行动,是我市在全党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时期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海西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要客观研判当前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认真对待林区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思想统一到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上来。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市林业局成立由庄光辉局长任组长,局总支翁绳华书记、森林*分局陈平局长,林业局陈明副局长任副组长,市森林*分局、市人民法院林业法庭、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以及市林业局有关科、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森林*分局,具体负责对行动的指导协调。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研究制定行动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三)加大宣传攻势。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有效震慑犯罪、教育群众。要深入基层、深入林区,广泛开展宣法进村、送法入户、普法到人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设立流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召开普法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

(四)增强打击效能。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要主动加强与*、检察、法院、工商、税务、国土、交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各镇(街)、各有关单位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照要求,认真参与,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森林*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准确区分案件性质,结合正在开展的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10”和“候鸟三号”行动,广辟情报信息渠道,增强发现和打击能力,要盯住大要案件攻坚克难,咬住疑难案件做工作,着力侦破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要主动配合森林*行动,加大对林业行政案件查处力度。当前非法侵占林地案件比较突出,必须认真查处。市政府将在这次行动中挂牌督办一批大要案件,并适时派出工作组对挂牌督办案件和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第2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关键词:濒危野生植物;野生植物保护;国际条约

野生植物资源是人类的财富。不能奔跑也不会鸣唱的野生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创建者、维系自然平衡的第一功臣,也是國家未来极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是自然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野生植物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且无法证明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它是自然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与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法律上所要保护的野生植物,则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①。野生植物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开发,就可以永续利用。它包括食用性、药用性、工业用、生态保护性、种质性资源等。但是目前很多野生植物由于植物种的自然属性和作为特殊药用商品的经济属性濒临灭绝。

一、我国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的国家,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据统计,全国约有高等植物3.28万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种类的12%以上。中国物种的特有性较高。在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约有17300种为特有种,约占57%以上。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这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这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341种陆生野生动物、246种野生植物,确定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对象,予以重点保护。我国现有古树名木323.2万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14.43万株(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107.27万株(树龄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99.6万株(树龄100—299年),部级名木1.89万株。林木良种资源收集保存库面积1000万余公顷,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约5万份。我国有药用植物11000余种,又拥有大量的作物野生种群及其近缘种,是世界上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还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母。

近年来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有些物种的利用已超出了可承受限度而面临枯竭甚至濒危,需要抢救性保护;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数量普遍不多,相当物种已不具备作为经济资源的条件,必须将野外资源主要作为生态资源对待,实行普遍保护。因此,必须用发展观点来做好保护工作,加强野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野生植物资源的人工培育,促进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

二、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立法发展历程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公布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新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此开始起步。1956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部分著名科学家关于

“划定天然林禁伐区,保护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需要”的提案,同年国务院批准了在广东鼎湖山建立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保护野生动植物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规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按照规定,对于珍贵和稀有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严禁猎捕、采伐。”此外,在《森林法》《草原法》等立法中,对野生植物的保护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20世纪80年代初,成功地组织了大熊猫抢救工作,开始启动濒危物种拯救工程。1985年国务院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推动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在这之后数量和面积迅速。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作出了全面规定。

1996年国务院公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结束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全国各省已颁布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1996年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至今已二十年了,但对于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还是差强人意。

三、我国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存在问题

(一)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项的《野生植物保护法》

实践中,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2017年10月7日也曾进行修改,但此次修改仅涉及四条,线条仍旧较粗,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保护工作多参照《刑法》《森林法》《草原法》等中的规定,给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二)野生植物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

野生植物保护的种类应巫待扩充,并应制定相应的普查制度,以及时调整保护的级别。现行的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中对一些应该加以保护的动、植物资源品种未加以规定、保护。如在思茅、临沧等地区对诸如石斛、药用大雪藤等植物品种,这些野生植物本身极具生态、药用价值,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却没有被列入野生植物保护名录。

(三)对人工繁殖的野生植物没有相应的管制制度

一些打着人工种植旗号的人其实贩卖的是野生盗采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例如,近年来,以石斛加工成的药品及滋补品走俏市场,导致野生石斛遭到了无节制的采集,数量急剧减少,有的品种已处于濒危状态,可是就有很多盗采者打着人工种植的旗号贩卖的是野生石斛。

(四)对生境的保护仅停留在“末端控制”“事后保护”的阶段

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是不会引起生物的灭绝,因此生物的灭绝就是由于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的生存。我国应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植物生境的重要意义,植物生长环境包括植物生存所需的土地、水分、空气、阳光等以及这些环境因素中的各种物质成分都应受我国法律制度保护,并应将对生境的保护提升到了与保护野生植物本身同样重要的高度。

(五)未在《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明确CITES的地位以及义务的履行,易导致法规的冲突和不健全

我国本着对国际环境和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1980年12月申请加入CITES,并明确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为我国政府履约机构。1981年4月8日正式对我国生效。自加入以来,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公约义务,并从组织建设、管理体系、制度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遗憾的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并未规定其在我国濒危物种保护管理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明确实施工的主管机关是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六)刑法及相关法律及政策的空白

虽然根据《刑法》修正案四中对植物资源犯罪做的立法完善,增设了“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新罪名,但因刑法中对邮寄等行为无明确规定,一些地区边境犯罪嫌疑人境内外勾结通过邮局邮寄和邮车非法运输石斛等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打击,各有关部门的违法行为也未能及时追究其责任。

(七)野生动植物资源流失情况严重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国家的一些植物学家,就开始从我国偷采、转运珍稀野生植物;此后,又经历了20世纪初和改革开放至今的两次大规模掠夺,致使我国的植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数量难以计量。我国原有近1300种野生兰花,很多珍贵的野生兰花被外商低价买走,作为礼物带走甚至偷窃出去。保护法律缺失,部门利益作祟,公众认知太少导致野生植物保护障碍重重。

四、我国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立法建议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疯狂掠夺,已使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立法层面对野生植物的保护进行完善,此项工作迫在眉睫。

(一)构建完善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

为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我国刑法中规定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的相关条款。但我国刑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破坏动植物资源犯罪后的刑事责任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1.增加刑法种类。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刑事立法相比,我国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法定刑略显单薄。因此,我们需要增加相应的刑法种类用于合理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满足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需要。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定刑规定结合自身的特点,增加劳动改造或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强制性工作等刑罚措施。从根本上建立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预防惩治体系,使多种刑罚种类互相补正,从而达到预防与惩治“双赢”的效果。2.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财产刑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刑罚制度,在一定情况下其惩罚的处罚效果甚至比其他刑罚更有效果,行为人在利益的诱惑下行使了该犯罪行为,对犯罪者处以财产刑,不仅可以从经济上剥夺行为人的犯罪所得,而且还能消除其可能重新犯罪所需的条件,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起重视:(1)罚金刑数额适当调高,罚金刑数额的大小反映着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我国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中是规定了并处罚金的,但是对于罚金的具体数额并没有明确规定,现实实践中,罚金数额比较少,对犯罪人起到的惩罚的作用并不突出,常常無法达到该有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作用。(2)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处以没收财产。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在很多情况下是会出现极为恶劣的严重后果,但是在真正的刑罚处罚过程中很多犯罪人根本就不重视所谓的几年刑罚或几万元的罚金,且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获益颇为可观。如果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人处以没收财产的处罚,从形式上已足以起到震慑的作用,实质上对犯罪人心理也完全能够达到控制其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对潜伏的犯罪起到警示作用,从而达到高度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效能。3.调整个别犯罪的法定刑。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应当要遵循刑事立法应遵循协调原则,修改并完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法中的相关刑事责任条款以保证刑罚规范的协调统一。我国刑法中对某些类似且法律后果也相近的犯罪,往往会因为其所定性的不同而导致法定刑或刑罚处罚种类不同。这样的规定是有悖于我国刑事责任立法的原则,当刑法对仅因所设定的罪名不同而就相同性质的法律后果处以差别较大的法定刑时,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处罚不公现象。对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中存在的刑罚不适当的情况,针对相同犯罪对象的不同罪名所造成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更应该注重协调性。

(二)增加非刑罚措施

我们在扩大财产刑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其他非刑罚种类对遏制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针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各种行为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惩罚,这样才更加符合我国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根本上来说非刑罚措施也属于我们刑罚体系中刑事责任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刑罚的必要补充或者替代措施,具体来讲,针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非刑罚措施,可以明确规定以下三类:

1.教育性非刑罚措施。所谓的教育性非刑罚措施是指通过采取对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使其了解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物种流失的影响乃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由有关机关或部门责令悔过,从而达到预防或限制的作用。当然,对于教育性非刑罚措施主要针对的还是主观恶性不大,没有后果或者所造成的后果不足以达到我们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立案标准的行为人。2.民事性非刑罚措施。民事性非刑罚措施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责令补救,主要是针对行为造成的不同情况进行弥补和挽救,例如,行为人破坏林木的,责令补救则表现为由行为人负责植树补救,破坏多少种多少直至恢复。其二,限制活动,主要指限制或禁止行为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限制其参加某种活动的范围,以及禁止使用某种工具或者销毁某种设备等。例如,破坏野生植物资源,可以剥夺行为人担任某种职务的权利,又如破坏林木,可以限制行为人涉足木材领域等等。3.行政性非刑罚措施。行政性非刑罚措施是指由政府部门针对单位作为主体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严重后果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内容是:其一,限期治理,由行政部门下令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对单位内部的治理。由于单位作为犯罪行为的主体,那么对于单位内部而言是需要整顿和治理的,限期治理相对其他措施来说并不是严厉的惩罚措施,因此一般用于后果并不是太严重的情况。其二,勒令解散,相对限期治理而言,该措施主要针对的是严重的单位犯罪行为,可以说是最严厉的非刑罚措施,其内容主要表现为直接宣布单位终止或解散。由于该措施常常会导致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一般最好不要轻易适用,对其适用的条件应当有限制[]。

(三)明确CITES的地位以及义务的履行

美国以专章的形式详细、具体地规定了CITES的实施。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没有就实施CITES的主管机关、履行CITES义务情况作出直接规定,只在第31条概括而笼统地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保护野生植物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条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在这方面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法律中应以相当的篇幅规定实施的相关内容以使《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注入开放的新鲜气息与国际接轨。

(四)控制消费行为

第3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同志们:正值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召开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和大熊猫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围绕“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思路,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一、回顾过去,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5年初,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召开的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了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近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推进依法行政,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进一步规范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对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行政审批工作进行了清理,将行政许可项目17项全部纳入省政务中心集中受理,占全厅行政许可项目总数的40%。从而把全省野生动植物凭证猎捕、养殖、经营、收费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重点开展了黑熊、猕猴养殖经营行为的清理和整顿,取缔不规范的黑熊养殖场7家,取缔不规范的猕猴养殖场3家。实行麝香、熊胆成分产品专用标识制度,批准向医药企业发放熊胆成分产品专用标识2700万枚。加强松茸的采集管理,严格实行松茸采集证制度,先后为50多家出口企业办理了松茸采集许可手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水电站建设的管理,依法批准20个建设项目进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行政许可,首次对进入部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设施项目实行社会公示制度。(二)加强能力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巩固完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功能放在首位,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全省117个自然保护区中,已获得人员编制的有91个,占78%,编制人数共2665人;全省6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已完成本底资源调查的有46个,占73%;已完成总体规划的有56个,占89%;组织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界范围的重新核定,完成了380多张地形图勾绘和数字化处理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积极争取国家、省以及国际援助资金投入自然保护区建设,累计达4.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3.1亿元,国际援助资金1.5亿元。全省1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已全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开展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唐家河、若尔盖等9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已完成第一期(或第二期)工程验收。自然保护区基础性工作的加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和水平,使由抢救性划建自然保护区向提升管护能力水平转变的工作思路得到较好落实,并取得重要成果。(三)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大熊猫科研繁育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们在重视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同时,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人工繁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40个,保护管理面积220万公顷。大熊猫人工繁育在攻克“难、配种难、育幼难”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基础上,*5年繁育存活20只,*6年繁育存活29只,连续两年创造大熊猫人工繁殖历史最高纪录,今年截至目前已繁育存活24只。目前,全省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96只,占全国的85%。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且种群数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加。随着我省大熊猫圈养种群规模的快速扩大,已具备了复壮野外种群的能力。*5年8月8日,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联合在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将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归野外。*6年4月28日,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又联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将全球首只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测,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资料。两只大熊猫野外放归及其科研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省从重视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转入重视圈养种群对野外种群的补充,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大熊猫部级实验室的揭牌,卧龙大熊猫黄草坪新基地的开工建设,大熊猫疫病防控中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开创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新局面,谱写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四)贯彻国办[*4]50号文件精神,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由林业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等9个部门,组织科研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6-2030),甘孜州、阿坝州也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完成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5个,保护管理面积298万公顷。为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我厅配合省人大农委,于*5年、*6年分别赴阿坝州、凉山州开展湿地立法调研工作,省厅起草了《*省湿地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力争纳入*8年省人大立法计划。*5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我省若尔盖、海子山等12个湿地保护项目已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建设。为加大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我省自*5年以来,先后在绵阳仙海湖湿地、成都北湖公园、成都植物园组织开展了“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多家新闻媒体深度报道,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今年,我厅拟稿的《关于将川西北防沙治沙纳入国家重点治理工程的请示》已由省政府报国务院,若经批准立项,将对我省阿坝州、甘孜州湿地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贡献。(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旅游和野生动植物产业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省九寨、黄龙自然保护区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卧龙自然保护区依托大熊猫这一知名品牌,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王朗、唐家河、若尔盖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5800多万人,收入70多亿元。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实验猕猴驯养繁殖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实验猕猴产业,带动全省野生动植物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省有野生动物养殖场110家,养殖种类30多种,主要包括猕猴、黑熊、麝、梅花鹿、虎纹蛙等;有观赏类动物养殖单位27家,有加工、销售类企业82家,主要产品有熊胆胶囊、含麝香类药品、鹿产品、红豆杉、松茸等,年产值约18亿元。据初步统计,*6年全省野生动植物产品(含木竹制品等)进出口总额19.4亿元,其中,创汇13.5亿元。(六)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彰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省先后与世界银行、美国动物园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且也进一步扩大了我省的国际知名度。目前,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大熊猫已达62只。其中,有30只大熊猫在美国、日本、泰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地开展合作研究,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5年,原主席连战先生访问祖国大陆,中央从我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挑选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赠台;*6年,大熊猫申报*8年奥运会吉祥物成功,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将“献给地球的礼物”荣誉奖项颁发给*省政府,以表彰我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年,时值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中央再次从我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选送一对大熊猫“乐乐”、“盈盈”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我省围绕大熊猫开展的一系列国际国内宣传活动,不仅宣传了大熊猫,也宣传了我国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形象。二、分析形势,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七大赋予林业部门建设生态文明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把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野生动植物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崇尚生态文明已初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其关注度和显示度日益提高。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目前,全省林业系统已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7个,保护管理总面积达73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15%。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8个。这些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珍稀物种最富集的区域。九寨、黄龙、卧龙、王朗、唐家河、若尔盖等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大熊猫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物种保护的旗舰,使我省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和重要。但是,要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谋划和思考,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经济快速发展,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热情高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过度开发,部分地方的公路建设、输电线路建设、输气管道建设等活动或多或少都涉及自然保护区。个别地方生态意识不强,在开发利用中没有做到以保护为前提,甚至违反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违法违规占用林地和湿地;个别地方政府违规擅自与开发商签订生态旅游开发协议,甚至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为了所谓的班子政绩,零转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剥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统一管理权和收益权,造成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受损,国有资源和资产流失;个别地方政府擅自出让自然保护区内水能资源,在不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情况下,业主违法强行开工建设。有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不执行内外有别的规定,或为了蝇头小利,擅自将国外人员或国际组织人士带入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猎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现象屡禁不止,非法买卖、非法经营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大要案时有发生,涉及野生动物行政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形象。(二)林业内涵拓展,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使命近年来,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上,国家赋予林业部门部分新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管理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实施《行政许可法》,国家取消了建设部门核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项目,强化了林业部门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方面的职能,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野生动物园的监管和指导;*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赋予林业部门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能,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来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职能,确立林业部门综合管理湿地的法律地位;特别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是新形势下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禽流感、犬瘟热等流行疾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林业部门和驯养繁殖单位的野生动物安全管理办法和疫病处置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能力,确保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分布在边远贫困地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推进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周边社区群众的利益,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认真探索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方式,研究解决野生动物对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补偿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帮助社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的生态产业。野生动植物的利用繁育是正在发育壮大的一个生态林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途径。目前,我省实验猕猴、黑熊、林麝、梅花鹿、虎纹蛙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已形成一定的基础,我们要在规范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人工驯养繁殖,培育壮大野生动植物产业,研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机制问题,以此丰富林产品供给,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由现在主要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向主要利用人工培育资源的转移,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四)推行依法行政,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新要求,我们在实施《行政许可法》和推行依法行政过程中,无论是执行法律法规还是制定法律法规,都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执行法律法规方面,一是涉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行政许可项目多,需要不断夯实行政许可的基础依据,切实做到科学审批、廉洁审批和安全审批;二是现行法律法规确定的部门职能有的存在交叉现象,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沟通与协调,有理有节地妥善处理,确保本部门的职能不被弱化。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各部门都不断通过立法程序来强化自身的职能,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赋予林业部门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能,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并通过立法来强化林业部门综合管理湿地的法律地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立法工作,对有可能出现职能范围变动的,就需要多方努力,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三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与当前实际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和行政许可项目,需要我们积极提出修改意见。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新局面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是促进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正处在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域和工作领域。我们要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恢复,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作为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培植、科学发展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从过去单纯强调保护继续转移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上来,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发展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建立和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力争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使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5%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较为发达的野生动植物产业体系,为社会奉献出更多的生态产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大熊猫保护为重点,带动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是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珍稀动物,是世界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始终是*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要以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来带动其它珍稀物种的保护,达到保护好金丝猴、扭角羚、林麝等伴生珍稀物种的目的。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植被恢复和强化管理,推进黄土梁、施家堡、土地岭等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为大熊猫种群之间创造良好的基因交流环境,促进野生种群繁衍壮大;通过积极努力,尽快实现大熊猫生态监测的全覆盖。各大熊猫分布县和自然保护区,要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大熊猫救护管理,加强保护大熊猫的宣传教育和栖息地的保护,确保大熊猫的安全。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要在继续做好大熊猫人工繁育、扩大圈养种群规模的同时,切实加强大熊猫健康安全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在认真分析总结“盛林1号”、“祥祥”两只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大熊猫野外放归研究工作,尽快实现从重视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转移到重视圈养种群发展、种群安全和对野外种群的补充复壮上来。第二,以自然湿地为重点,抓好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湿地和森林是维系我省国土安全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态系统。自然湿地又是非常脆弱和特殊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一是抓好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和《*省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若尔盖、曼泽塘、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积极谋划湿地恢复、湿地移民、湿地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做好项目储备;海子山、卡莎湖、乐安、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做好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滩湿地自然保护区要抓紧理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尽快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二是推进自然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我省湿地仍处在急需抢救性保护的阶段,各地要因地制宜,对适宜建保护区或湿地公园或湿地保护小区的,应积极划建,并实行严格保护。三是川西北湿地保护还需要高度关注国务院对省政府《关于将川西北防沙治沙纳入国家重点治理工程的请示》的批复情况,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准备。第三,以提高能力为重点,抓好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肩负着保护好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重任,肩负着保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可持续利用的重任,肩负着为科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场所的重任。*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8700万人民与自然是否和谐。我们现在的历史性任务,首要的就是继续下大力气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努力把保护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一是认真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满足保护管理需要的本底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划定统筹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明确主要保护对象、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资源利用方案等。二是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三是开展省级示范保护区建设,指导一批代表性强、积极性高和基础条件好的保护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发展方案,提高保护和发展水平,带动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省厅按照兼顾地域平衡、机构和人员能力、示范和辐射潜力等原则,确定了我省首批省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并将在这次会议上授牌。各地也应开展市州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数据统计,加强档案管理,搞好巡护记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促进保护区基础工作全面改善。五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形象工程建设。明年,我厅将根据国家林业局等部委印发的自然保护区徽章,聘请专业的形象设计公司和服装设计公司,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设计工作制服的式样和臂章、胸标与身份标志,推荐给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着装。六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岗位培训执证上岗制度,对管理、生态监测、巡护、环境教育、科研等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行执证上岗。明年,省里将在部分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尝试生态监测、环境教育两类岗位的执证上岗。七是通过资源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资源数据档案,为保护管理与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各类资源,为人们奉献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奠定基础。第四,以监测为重点,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总书记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强调做好疫源疫病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止疫病传播,确保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鼠疫等野生动物疫情表明,野生动物疫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声誉的重要因素,加强野生动物防疫和卫生检验工作,是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编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规划,完善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制定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方案,完善监控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监测站点,扩大监测范围,消除监测盲区。要与卫生、畜牧等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开展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性野生动物疫情的防控能力。第五,以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加大保护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进一步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资金筹措方式,多渠道筹集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发展资金。一是要按规定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费落实到工程实施单位,兑现到自然保护区;二是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优先将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做好保护区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储备,通过工作成效争取国家投入,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更多保护资金;四是进一步拓展国际援助资金渠道,寻求与国际跨国大公司直接合作,继续抓好与世界银行、美国动物园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湿地国际、香港保育协会、世界雉类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切实搞好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第六,以加强协会建设为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宣传和不断提高保护意识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各地要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保护组织和团体的指导和协调,在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给予扶持,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在宣传方面的作用。还没有成立保护协会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尽快成立协会,发展会员,搞好组织建设;协会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的地方,要推荐精干人员到协会中去,充实协会力量,通过协会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大力支持协会举办野生动植物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和“国际湿地日”等时机,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公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光荣的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破坏野生动植物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第七,以加强执法监督为重点,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我省个别地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繁育单位、集散地、交道干线、经营场所的监管,加大野生动植物案件查处力度,继续保持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非法猎捕、非法经营、非法采集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未经许可开展旅游、毁林开矿、修筑设施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资源。各地要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大要案、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要及时上报,认真查处。第八,以培育利用为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我们要按照《*林业产业发展纲要》和全省林业产业大会提出的要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引导扶持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加工为龙头,加快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和植物培植为主的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以人工培育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依托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的第三产业。我省有野生动植物1万多种,每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大产业。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开发利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鼓励和支持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深度合理开发。浅层次的粗放型开发,将极有可能破坏景观和资源。景观和资源一旦遭到毁损或破坏,将难以恢复,不复再有。------以保护区生态旅游为重点,抓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是要紧紧围绕全省旅游发展规划,以部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在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应突出抓好卧龙、龙溪――虹口、瓦屋山、王朗、雪宝顶、唐家河、小寨子沟、若尔盖、喇叭河、蜂桶寨、米亚罗、白河、贡嘎山等保护区特色生态旅游和观光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建设;二是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要把牢管理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形成自然保护区、地方政府和业主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坚决反对和杜绝生态旅游资源的“零转让”或“低价转让”。三是通过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带动周边社区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发利用水能等资源,必须确保自然保护区应有的长效收益。------以人工驯养繁殖为重点,抓好野生动物产业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是野生动植物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关系到种群扩大和野生动物产业发展,还关系到野外资源保护成果的巩固,以及医药和食品原料供给。与其它林业产业相比,野生动物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多样、社会需求大等特点,产业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本着规范管理、积极扶持和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建立统一标记、推广标准化养殖等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和扶持猕猴、鹿类、黑熊、虎纹蛙和雉类等人工繁育成熟动物养殖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经批准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要引导企业减少初级产品销售,重点开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人工培植为重点,抓好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对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要积极开展野外引种试验,通过组培技术及其它无性繁殖手段,缩短人工培植周期和工艺成熟年限;对以利用植物枝、叶、液等非主干成份的植物,要加强科技攻关,提高产品产量。各地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种植业主,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保健、中医药等领域提供丰富产品,增加林农收益。通过野生植物的培植,促进以野生植物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以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为重点,抓好品牌运用。大熊猫、金丝猴、鹿类、黑颈鹤、绿尾虹雉等一批国家珍稀濒危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保护动物,各地要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动物观赏价值高的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特色旅游,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大熊猫的故乡和主要栖息地,重点是抓好大熊猫品牌战略的实施。而实施大熊猫品牌的核心是生态和谐,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文化和环境优势,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大熊猫品牌来促进和带动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建设生态*。成都、雅安、阿坝等大熊猫重点地区,要充分利用大熊猫品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积极支持地方发展名特优新林产品,及时依法注册大熊猫商标、标识或企业名称;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以及相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要对科研成果、设计图案、网络域名以及有关名称等及时申请专利、商标、标识或进行著作权登记,依法保护好相关权利。各地要按照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特点,挖掘潜力,切实利用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无形资产,抓好品牌运用,带动产业发展。------以规范狩猎场为重点,抓好经营性狩猎活动。近年来,我省相继批准建立狩猎场7个,但总体水平较低,大多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各地要大力宣传合法有序的狩猎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野生动物合法狩猎活动。同时,要通过论证,科学确定狩猎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猎捕方式、方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建立高水平的国际狩猎场,邀请国际国内狩猎爱好者来我省开展狩猎活动。通过建立狩猎俱乐部的方式,规范和促进经营性狩猎。今后,要对上报的“护青保秋”猎捕申请进行专家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指标。同志们,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事业光荣,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主题和“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思路,加强资源保护,科学发展利用,推进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第4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按照市人大关于开展全市环境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专项调研要求,现就我局全年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及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关于环境保护职责

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主管林业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编制全市林业及生态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 “三大工程”;指导抓好森林防火、防病虫、防盗伐“三防”;指导发展干杂果、森林旅游、苗木花卉“三大产业”;依法保护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湿地“四大资源”。具体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职责上,主要是组织落实全市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任务;开展全市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和造林绿化;实施全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及荒漠化防治;实施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环境;监督管理全市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实施全市湿地保护建设。

二、关于环保职责履行及有关工作

(一)2018年履行环保职责情况。一是明确中心任务。认真研究国省市生态建设和保护部署要求,紧密衔接环保、水利、国土等部门规划,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一个中心”,坚持改善生态和服务民生“两条主线”,突出发展和保护“两大主题”,明确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思路目标、任务措施和重大项目。二是系统部署安排。认真落实“四个着力”和省市“五新战略”“四城建设”对林业建设的要求,始终紧扣发展与保护“两大主题”履行职责,研究确定年度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书,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工作阶段专题会议,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和责任。三是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局领导分工负责、科室和局属单位包抓县区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工作机制,实行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对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管护和湿地保护建设等工作定期督查,对露天开采矿、非法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任务落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二)贯彻落实中省市环保决策部署情况。一是抓学习宣传。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多种途径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是抓研究落实。对中省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决策部署认真研究,部署安排,结合林业实际,研究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制度安排,落实林业系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研究省委、省政府“三化”生态建设战略和省市“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等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部署要求,将具体任务和责任细化落实到机关科室和县区林业部门,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推进。三是抓工作落实。围绕国家“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全省“三化”战略部署,持续实施绿色宝鸡建设,去年率先完成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规划任务。围绕省市“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部署,全面实施林业治污减霾工程,超额完成“百万亩森林”和“百万亩湿地”建设任务。围绕重点生态区域环境整治部署,配合环保、国土等部门持续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采石开矿、乱建别墅等专项行动和清查非法占用、毁坏林地专项活动,依法强制停止秦岭北麓、渭北地区违法违规毁林占地行为,强制性修复恢复生态植被。尤其是针对去年秦岭涉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市林业系统累计参与摸排人员超过5000人次,排查列入涉林清单问题121个,列入整改台帐问题55个;通过逐一分析定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扎实实施整改,按期全部整改整治到位并销号。通过整治,涉林行业共拆除管辖内景区老旧建筑7处3260平方米,生态复绿38万平方米;结合整治建立健全秦岭森林资源管护长效机制,构建起全区域、多方位的保护长效体系,规范有序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三)开展环保有关工作情况。按照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职能职责,我们着力从建设、管理、保护三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抓造林绿化,构建生态屏障。按照“一屏五带八化”的关中大地园林化布局,持续实施国家林业三大工程和绿色宝鸡“九大工程”,完成关中大地园林提升绿化37.1万亩、植树4348.8万株,分别占年度任务35万亩、4000万株的106 %和108.7 %。全民义务植树837.3万株,占年度800万株的104.7%。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26%,位居关中各市之首,成为陕西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眉县、麟游县建成省级森林城市,陇县建成省级绿化模范县,陈仓区双碌碡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陈仓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宝鸡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成果入选《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典型经验模式汇编》在全国推广。

二是抓依法管理,维护森林安全。积极协助县级政府建立和执行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依法加强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限额和木材运输证网络管理,建立征占用林地及露天矿山档案资料台账,落实临时征占用林地项目局长办公会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林木采伐限额管控,规范林木采伐证办理,全年发放林木采伐证344份,采伐量3万多立方米,核办省内外林木运输357起。市县扎实开展森林督查活动,对国家反馈的1154个疑似问题卫片图斑,全覆盖式集中开展现地查验和内业数据判读,对实际存在问题的逐一列出问题清单,明确问题整治措施、整治责任,全面及时整治解决到位。市县各级落实森林病虫害重点防控区划,实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疫情定点密集监测和拉网式排查,加强13个木材检查站、72个道路封锁检查点检疫执法,对105家涉木生产企业、62家涉木经营企业及65家种苗花卉企业进行摸底登记和检疫检查,严格异地苗木及其林木制品调入复检,严禁疫区内植物及其产品流通。市县各级修订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案和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专家组开展灾害调查、评估分析和技术咨询,综合运用伐除与诱杀相结合、地面施药和无人机防治相结合等综合措施,实行跨区域间合作、县镇村内统一防治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全市年内华山松大小蠹、侧柏叶枯病等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6.8万亩,无公害防治面积61.97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3.19%,成灾面积2.59万亩,成灾率1.82‰,测报准确率达97.9%,产地检疫率100%,完成了 “四率”控制指标。市县森林公安和林政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开展了“飓风1号”“春雷2018”等系列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盗伐、滥伐林木和毁坏森林案件45起、违法使用林地案件42起、非法运输和经营加工木材案件8起、违反野生动物和森林防火法规案件17起,涉林刑事案件25起、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18人次,收缴违法木材19 M3、野生动物248头(只),恢复林地52亩,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三是抓资源保护,稳固生态系统。以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治和专项监督检查为抓手,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整治解决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个、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移交问题5个,调查处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环境信访投诉问题4个;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推进“绿盾”2017、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绿盾2017”行动涉及紫柏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问题按期限要求整改销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秦岭主峰太白山、紫柏山、嘉陵江源头入选“中国秦岭十大景”。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严格执行《宝鸡市湿地保护建设规划》,落实湿地公园管理机构职责,健全“处—站—点”三级管理体系,加强重要湿地的监测监管,查处非法采集湿地植被、捕捉水生动物等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案件31起,实施湿地保护恢复6.5万亩;科学实施湿地公园建设,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野化放飞朱鹮繁育8只小朱鹮,千渭之会湿地公园实施核心区和启源门建设,凤翔雍城湖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进展顺利,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省级验收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教育和第37个“爱鸟周”宣传活动,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监督,抢救野生动物56只;开展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年无重大疫源疫病疫情发生,保障野生动植物安全。

三、关于环保职责履行中的主要问题

对照国省市环境保护要求,分析我们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问题和短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林木管护难度大。尤其是近年来造林面积多、规模大,树种、林种结构优化和林木管护任务艰巨;绿化档次还有待提升,个别区域、节点绿化档次不高,没有体现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林区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造林绿化资金仍显不足等问题。

(二)造林投资标准低。目前,一个造林用工的劳务费达120元以上,个别立地条件差的地方高达150元以上,天保和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的成本已增加到600—700元/亩,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投资标准与现期社会经济水平相比明显偏低,造林投资标准过低。部级公益林虽然补偿全覆盖,但补偿太低,省级公益林还没有实现全覆盖,直接影响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和造林质量。

(三)管护机制不健全。生态管护联动机制不健全,尤其是非法采石开矿用地许可环节,国土、环保等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到位。全市各县区林业资源管理机构建设不健全,目前只有太白县、凤县、千阳县设有专门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其他县区均由林政股或森林派出所兼管,湿地公园与保护区日常工作由动管站或林场代管。

(四)管护保障不到位。全市林地、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队伍力量薄弱。各县区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保护设施薄弱。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预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跟不上。

四、关于今后整改计划和措施安排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环保督查要求,进一步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创新推进生态建设。持续加快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绿色宝鸡“九大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关中大地园林化水平。技术上,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机制上,用改革的思路,切实解决好地权、树权的问题,确保栽得下、活得了、管得住、能长大;投入渠道上,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补助引导、项目捆绑使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公路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倾斜投入工程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资源依法管理。切实从观念、职能、制度、机制、方式、手段、素质、能力等方面加紧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创新。具体到森林资源管理上,对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项目、行政许可事项从严从细审核审批,杜绝林地先占后批现象;对审批的项目、事项,跟进监督管理,确保按审批的内容规范实施;对占用林地涉及的植被恢复费等国家规定的征收费用制度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临时占用林地的要监督其到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涉及占用退耕还林的,严格落实“占一补一”要求,落实置换造林措施;依法加强林木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管理;林政和森林公安要通力合作,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加大对毁林、违规采石等查处和打击力度。

第5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要求,以《*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和《生态建设工程跨越式发展实施方案》为依据,以2009年底前全面实现森林生态城建设新增100万亩森林为目标,以森林生态城森林组团建设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逐步壮大林产业,探索生态文化发展新途径,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面推进森林生态城建设和全市林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完成国家及省下达的各项林业建设任务。

(二)完成市级新造林26.44万亩。其中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20.65万亩;生态廊道绿化工程造林4.59万亩;新建小网格林网0.4万亩;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0.8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

(三)建成1个林业生态县(市)、区,6个林业生态乡(镇),5个林业生态模范村和40个林业生态村。

(四)森林资源保护目标:

1.林木采伐量不突破年采伐限额,凭证采伐率达90%以上;

2.加大对林地林权的管理力度,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达90%以上,林权证发放率达80%以上;

3.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4.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继续抓好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

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特别是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给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现代林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紧抓好。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振奋精神,推动我市林业建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明确责任,精心实施,切实做好造林绿化工作

各县(市)、区要按照11月26日召开的*市生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20*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城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6号)要求,明确任务,精心实施,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要严格落实和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管理,强化督查,严格验收。对于未按要求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或造林质量较低的,严格按照《*市造林绿化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1.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造林质量。20*年的造林绿化工作要在坚持我市积累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实行“组织形式多样化,栽植模式科学化,质量监督统一化,市县行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效。森林生态城范围内的重点工程造林要全部采用招标造林,其他区域的造林工程要实施专业队造林。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选择栽植模式和优良树种,重点工程采用纯自然式混交造林。各县(市)、区要坚持质量第一,造林作业设计方案须经市林业局批准。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组织相关部门成立督查组巡回各地督查,督查结果和造林进度在新闻媒体公布。

2.抓好林业生态村建设,加快森林生态城建设步伐。林业生态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和加快森林生态城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20*年初,市林业局已经制定印发了《*市林业生态村建设标准》,20*年我市要建成40个林业生态村。各县(市)、区要按照工作方案所明确的任务,根据河南农大设计的生态村镇建设典型模式和我市制定的《生态村建设标准》,对生态村建设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组织实施。

3.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深入贯彻《*市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12号),及早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豫政办明电〔20*〕21号)精神,切实加强义务植树活动的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按照每个适龄公民植树3-5棵的规定,逐单位逐人登记植树任务,发放“义务植树通知书”。要严格督导检查,督促单位和个人履行植树义务,达不到每个适龄公民植树3-5棵要求的县(市)、区和单位,不得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要加大义务植树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把义务植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建立一批义务植树基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成果保护措施,确保义务植树成活率。

(三)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全市林业生产总值

要在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市林业总产值要达到14.4亿元,较20*年增长14个百分点以上。

1.森林资源培育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林间空地发展林下经济,指导林农发展立体林业,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值,促进经济发展。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市场畅销的大规格优质苗木,种植名、特、优经济林品种,扩大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要抓好无公害森林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采用施有机肥、果实套袋、少施或施低残留的农药等方法,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引导林农生产森林食品朝无公害方向发展。

2.林产工业。要注重培育新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带动作用。要以产品升值为突破口,深入林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指导企业节能挖潜,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值,使全市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品加工业再上新水平。要与高校等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合作,针对侧柏等经济效益较低的树种,通过科技研发,深挖林产品增值潜力。

3.森林旅游业和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以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和各类森林生态旅游区为骨干,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快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和优化森林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鼓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动物资源的需求,确保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探索新途径,积极弘扬生态文化

抓好我市生态文化建设,一是要切实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抓好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古树名木,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游憩价值和教育价值,为市民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二是积极繁荣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丰富生态文化,满足社会需求。三是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强化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资源林政管理。要切实抓好林地征占用管理工作,加大林地管理力度,规范林地征占用程序,防止林地非法逆转。严格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把住采伐“源头”消耗关。强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发放管理,积极推行网上办理。在全市广泛宣传《*市生态林建设条例》,提高全市人民的法制意识。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收尾工作,认真开展森林资源一类调查。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好林地尤其是退耕还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做到造林一块,验收一块,发证一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大案件的督查力度,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

2.森林公安建设。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改进公安工作的意见和精神,落实并理顺森林公安机构编制与投资渠道。二是抓好“三基”工作。把基础建设作为推动全市森林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点,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软硬件建设任务。三是要组织开展林业严打整治斗争,坚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森林公安队伍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敢于破大案破要案,对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案件要“发一破一”,快侦快破。要组织2—3次专项行动,强力攻坚。加强对重点造林工程项目的管护力度和涉林案件的打击力度。

3.森林防火工作。重点面向林区乡村、居民点,面向广大青少年和外流人员,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严字当头,狠抓野外火源管理,严格实行“入山登记、出山消号”制度,依法管好进入林区的各类火源。加强消防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全市森林火情卫星监测网络,加强森林防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防火树种繁育试验和营造技术研究,提高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综合能力。认真落实*市县际护林防火联防实施方案,按照互防、互救、互援和谁先发现谁先扑救的原则,做好五县一区联防工作。

4.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为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民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在全市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抓好野生动物凭证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工作,加大对乱捕乱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野生动物救护力度。抓好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各级森林公园管理、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监测网点,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处置能力,防止重大疫情发生。

5.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一要抓紧做好树标定界,严格管理,对保护区内的原生态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坚决制止各种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二要依法治区,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社会认知度和知晓度;四要加强巡护,严密监控,切实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五要编制保护区详细规划,做好湿地公园立项工作;六要广泛开展科研合作,做好保护区科学考察工作。

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要强化测报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决策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及时准确地搞好预测预报。二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要加强调运检疫、工程造林用苗产地检疫和外地调入苗木的复检工作。依法开展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省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处理工作,对发现的外来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及时上报和组织清除。定期开展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并做好预防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入侵我市。三是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重点工程区杨树食叶害虫实施飞机防治,大力推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工程治理和无公害防治。四是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提高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的处置能力。

7.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一是以建设国家一级木材检查站为主线,继续推进基础标准化建设,强化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切实提高执法能力。二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木材运输检查方式,依法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运输木材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通,维护正常的木材流通秩序。三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精神,实行持证上岗和统一装识,规范执法行为,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发生,树立良好的林业执法窗口单位形象。

(六)实施科技兴林,建设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科技兴林,先兴科技。要按照跨越式发展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心、森林资源监测调查规划设计中心、森林防火远程指挥监控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围绕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良树种研究、引进培育和推广工作,继续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搞好林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稳定和加强基层林业科技工作队伍,加大科技下乡、林业干部职工和林农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新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积极开展林业标准化工作,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产品标准修订步伐,继续开展林业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工作。

(七)其他工作

1.进一步加强林业宣传信息工作。要把林业宣传信息工作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林业建设的所有领域和全过程。把“*林业”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高度重视,根据工作职责,及时补充完善更新相关内容,确保网站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要进一步加强林业信息工作,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各县(市)区林业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和局属各单位每月上报林业动态不少于2条。要厉行节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尽量减少纸质材料的印发范围和数量,材料通过电子信箱传送。

2.认真抓好机关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按照《*市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林业局规章制度>的通知》(郑林办〔2005〕6号)要求,认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按章办事,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3.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做好森林公园和场圃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好安全生产关,特殊岗位没有培训不能上岗,没有获得安全生产资格证的也不能上岗。

4.做好林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每周三领导接待日制度。认真受理两类案件,坚持实事求是、说服教育的原则,做到认真核实、限期办结、及时答复。对重大疑难案件,继续采取听证的形式,加快查报速度,提高查办的准确性,取信于民,确保不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和赴京上访事件。

5.深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认真搞好林业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用林业法律法规引导、教育、规范人们开发利用森林和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的行为。要在学习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把打击、防范、教育、改造、管理、建设等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

6.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教育广大执法人员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杜绝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加强木材检查站内部管理,确保不出现公路“三乱”现象。

7.积极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保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无计划外怀孕现象,计划生育率和晚婚、晚育率均达到100%。积极抓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落实帮扶措施,圆满完成计划生育“三结合”各项任务。

第6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会对沿线的林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进行破坏,造成植物生物量的损失,并对植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如果在项目区域内有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的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

1.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工程项目占地在破坏地表植被的同时,会减少野生动物栖息范围;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和振动以及施工人员的捕鸟、猎兽行为等,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迫使它们迁徙;跨水桥梁的建设以及建设过程中因土壤侵蚀加剧而流失的土壤会影响下游的水生动物生活环境,对渔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因公路建设而使河流改道或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化;另外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对动物有阻隔作用,使得原来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动物被迫分离,使动物生活范围受到限制。

1.2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

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洞开挖直接造成植被破坏、施工弃渣、施工废水以及施工破坏地下含水层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等。隧道施工导致的植被破坏主要发生在隧道洞口处,其影响远小于路基施工和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很大的问题是施工弃渣的堆置。大量弃渣不仅会占用土地、破坏植被,而且还是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因此应注意弃渣堆置问题。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岩粉和其他颗粒尘土、隧道内各种工程机械渗漏油以及隧道涌水带出的地层泥浆等,如果任其排放,可能影响附近河流等地表水体。隧道施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地下水的破坏。隧道开挖可能破坏区域内的地下水系,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流失,从而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1工程占地优化设计和土地补偿措施

在设计中应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占用耕地。路线方案应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论证比选,在工程量不增加很多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以及劣质地。在环境与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选择低路堤和线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在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尽量考虑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措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互通、服务区等建设尽量利用废弃地、荒地和坡地,原则上不占用农田。占用的耕地的必须做到补占平衡,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认真执行耕地补偿措施,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农田。施工组织过程中,应明确对主体工程、取土场和临时工程所占耕地的表土层(40~100cm)进行剥离、临时堆放和水土流失防治,确保肥力较好的表层土用于工程后期的土地复垦或景观绿化美化工程。

2.2临时工程用地设置及恢复措施

预制场、拌合场地以及建材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少占耕地,严格控制占用水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如停车区、服务区、收费站和互通立交等。施工营地应尽可能地租用民房或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减少临时性用地。对于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必须做好工程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不再利用的,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取土场取土后,应对取土场进行后期恢复治理的专项设计,提出水土保持方案和景观恢复设计,按设计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绿化恢复植被与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弃土场应在下部采取拦渣墙,上部采取拦截水设施,起到弃渣、防止进一步侵蚀的作用,弃土场应因地制宜的加以利用。

2.3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

在开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临时设施的规划进行严格审查,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作业面的范围,避免破坏周围植被。在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地方生态规划及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对所有因工程开挖的取土场地以及地及时绿化,尽量降低水土流失危害的影响。公路绿化及生态恢复措施应与景观保护紧密结合,通过绿化手段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沿线绿化时,应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土生植物,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对生态系统破坏。

2.4动物保护措施

设置动物通道,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经常有野生动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生活地区,考虑修建动物通道来保护动物栖息地,减少公路对动物的阻隔作用,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动物通道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两种。下穿式通道可与涵洞或其他水利设施结合起来。施工前组织进行沿线陆生野生保护动植物排查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现有河流水体改道,加强水域路段的路堤防护,防止土壤侵蚀引起水质污染及河道淤塞,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5隧道施工环境保护

隧道道口施工注意保护山坡,采取先进的施工方式,减少洞口植被破坏。在隧道口施工场地修筑沉砂池,集中收集施工废水,对施工废水中的油分,在隧道洞口附近的排水沟设置油吸材料进行吸收处理。为防止地下水下降,在施工前应详细勘察隧道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分布、类型、贮存、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进而根据勘察结果,研究合理方法,谨慎进行开挖作业。隧道弃渣尽量用来筑路或作建筑材料,严禁随意堆置。

3结语

第7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存在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当前主要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需要通过改进和完善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约工作,抓紧改进审批管理,完善贸易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建设等来解决其存在问题。因此,下面我将以河南为例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With the growth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especially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faces with some new challenges after joining the WTO,a variety of problems more prominent,and the related management system is currently the main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heir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Need to improve and refine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and compliance work,pay clos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approval of management,improve the business license management system,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team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team building to solve their presence issue.So,here I will be an example of Henan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114-02

收稿日期:2014-09-22

作者简介:田贝贝(1993-),女,汉,河南省濮阳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管理。指导教师:董媚讲师。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类生存对野生动植物的依赖程度下降。但是,野生动植物作为药材、食品、装饰品、狩猎纪念品、工艺品、毛皮羽制品、宠物的需求却在增加。野生动植物通过合法的、非法的渠道在国内外市场上贸易。

(一)我国建立濒管办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进行保护。国际间的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全球正在初步形成一个开放的、关税统一的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却成为被管制的国际贸易对象。我国1981年正式签署了CITES公约,并建立了CITES公约中国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简称国家濒管办)”,授权中国科学院设立CITES公约中国科学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简称国家濒科委)”。国家濒管办、国家濒科委在保证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管制那些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国际贸易而导致“经济灭绝”的物种。但是,对于野生动植物的合法贸易的管理,目前,其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有些环节如,其生产、销售、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和检疫环节还是一个盲区。

(二)近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状况。2004年全国已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使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全国经济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发展到2.45万家,野生植物培植单位1.7万家,野生动物园、动物园243个,植物园、树木园115个。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总产值从2003年179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827亿元。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履约工作不断深化,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资金管理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日益活跃。2005年1月—9月,濒管办共核发证书47541份,涉及进出口总额979.3亿元,其中进口贸易额887.3亿元、出口贸易额近92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90.6%、9.4%。由此来解析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河南省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也存在一些失误和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法律意识不强,普及不够。近年来宣传的比较少,人们对法律认识不足。对野生动植物管理法规的宣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够深入,持续比较短,人们对其没有较深认识。特别是一些进出口企业对一些重要法规概念模糊不清缺乏申报意识,在对外贸易中造成一些严重后果。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法律法规认识有待提高。

(二)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缺乏联系。国家濒管办及其各相关办事处是履行国家《公约》并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监管口岸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的机构,与进出口管理有关的部门除了林业部门外,还涉及渔业、农业部门,还有海关、商检、公安、工商、边防、邮政、对外经贸委等部门。其中林业、渔业部门主要负责审批陆生、水生野生动植物的进出口审请,并查处一些违反说明书管理的企业,海关负责查处允许进出口说明书并监管进出境的野生动植物,并对走私案例例违反进出口案件进行查处,外经贸进出口部门管理进出口公司,商检部门对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公安部门主要对海关监管区以及对外走私案件进行查处,工商部门主要对集贸市场内非法走私野生动植物的案件进行查处。各办事处应该是组织、协调当地各部门共同做好工作履行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因为以上各部门的相互配合联系不够导致对执行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履行有一些影响。

(三)行政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下,没有形成一系列完整制度规范。虽然近年来为了简化审批程序,给濒管办对一部分物种及其相关产品进行审批的权利,可以直接签发其相关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办事效率,但由于我国实行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审批制度较老,如果要做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需通过县级—地市级—省级层层审核,还需部级行政管理部门或濒管办批准及签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非监管证明,最后凭进出口证明书或非监管证明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为提高工作效率,濒管办已经开发了电脑打证系统,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进出口企业、规范了进出口证明书管理,不过这只是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审批复杂问题。因此,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审批制度存在严重缺陷:1、影响了公约和我国及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政策的效力;2、增加了各审核、审批部门的行政办公成本,且工作效率低;3、申请者花费成本较高,导致一些进出口经营者逃避高费用申请,从而进行非法贸易走私;4、层层审核审批,易形成各层逃避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存在让其他部门进行严格审核的侥幸心理导致各自把关不严,容易让申请者钻空子,也容易形成腐败。

三、解决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问题的措施

进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牵涉部门多,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更深入,对外经贸来往更加频繁,连带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工作难度和工作质量将不断增加。因此要做好进出口管理工作,提高履约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增强并普及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法律认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在机场、火车站、大型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宣传栏、广告灯箱、设置样品陈列柜、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举办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向社会宣传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法律认识,并说明其有重大的意义,要广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进出口管理和履约工作,进一步扩大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全面了解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以及国际公约的各项规定,增强依法开展进出口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性,自觉推动由以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转变,将非常有助于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来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

(二)加强与各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各政府部门中,海关是一个重要部门,海关是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的查验放行机关,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关的监管能力及水平。应加强与海关部门的合作并形成建立一种重要的联系协作制度,把与海关部门签订联系协作备忘录摆在工作议程上,并将此工作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进行互动,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交流,并形成一项工作制度,这将有利于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的管理,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想要更好的对野生动植物进行管理,必须要让管理人员熟悉野生动植物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整套办理程序。因此应加强对地、市级管理人员培训,海关一线关员及进出口企业相关人员也需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在野生动植物种类、产品识别与鉴定知识、进出口管理政策及规定、申请办理相关证明的程序等方面有一定了解。还要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掌握预防职务犯罪、防止商业贿赂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进一步增强干部依法行政、服务社会、防腐拒变的能力。因此应做好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要研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各省的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海关以及进出口企业分不同层面开展培训,使大家充分了解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约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觉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的能力,共同做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约工作。

四、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河南省应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解决好河南省野生动植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并普及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法律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河南省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综述:中科院专家谈中国野生动植物贸易现状.http://sina.com.cn,2003年05月25日.

[2] 袁继明,温亚利.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加强管理 扩大出口 推进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河南省林业厅网站 Hnly.gov.cn,2005-11-02.

第8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基本情况

㈠不失时机的抓好春季植树造林

今春,全县共完成植树总量300万株,其中:新建绿色长廊(线路绿化、林带绿化)170公里;建设和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新建林网6万亩);成片造林2600亩;新农村建设及集镇绿化面积500亩。完成林业育苗4200亩。植树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完成了全年植树造林任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动早。首先是早规划、早挖穴。去秋十月,我县就制定了今春植树造林的规划。去年11月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冬季林业整地挖穴动员大会,掀起了冬季整地挖穴高潮。虽有雨雪影响,但年前各乡镇都基本完成了80%的挖穴任务,为年后的植树造林工作奠定了基础。春节刚过,各个乡镇不等不靠,一方面组织群众继续开展挖穴,另一方面及早做好植树准备,2月2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到3月20日,全县各项造林任务基本完成。

二是规模大。一是农田林网建设规模大,各乡镇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实行推磨转圈,轮流受益的办法,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林网治理片,比较好的乡镇有篱笆、小涧、马集、坛城、辛集、立仓、板桥、双涧等。二是绿色长廊战线长,今年全县绿色长廊建设的重点是新建的“村村通”道路,凡是建好的道路,都全部完成了植树任务,如篱笆、小涧、岳坊、漆园、板桥、楚村、辛集等乡镇,新建道路植树都在10公里以上。三是四旁植树范围广。虽然今年的杨树苗价格较高,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家家户户利用家前屋后、四旁空地广泛开展造林。今年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全县30个较大的集镇,平均每集销售杨树苗都在5千株以上。

三是质量高。首先是挖穴质量高,按照80厘米×80厘米×80厘米的要求,各乡镇严格把关。其次是苗木标准高,全县的道路植树,苗高都在4米以上,农田林网苗高都在3.5米以上,而且造林苗木都选择了优质、健壮、无病虫害苗木。再者是栽植质量高,凡连片集中栽植的地方,都采用了喷灌机浇大水的办法,浇透水、培大堆,确保成活。

四是抓的实。春季植树造林开始前,县委、县政府就制定了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和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及林业技术人员分片包乡镇,负责检查指导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各乡镇也都制定了干部包片任务,实行植树造林全程负责制,从栽植到成活全程负责,出现问题,谁包片谁负责,严格奖惩。县委、县政府于3月4日和3月13日分别组织了两次集中督查,每次督查情况即时通报,有力的推动了全县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

㈡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上半年,我县杨树草履蚧发生面积0.526万亩,轻、中、重发生面积分别为0.186万亩、0.176万亩、0.164万亩,有效防治面积0.506万亩。全县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4‰以下,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6%以上。对此,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杨树枝梢害虫草履蚧的防治工作。草履蚧是近年来我县杨树危害较重的一个虫害,危害早,且较难防治。为做好今年杨树草履蚧防治工作,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杨树草履蚧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杨树草履蚧虫情测报》,并制作了电视新闻和杨树草履蚧防治技术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服务农家》栏目播放,向林农宣传防治技术;我局在草履蚧危害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林业技术干部深入乡镇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由于我们宣传指导到位和各乡镇积极防治,今年我县草履蚧没有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二是搞好病虫害越冬代调查,编制防治预案。去冬今春我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草履蚧、桑天牛、杨树食叶害虫等常发病虫害越冬代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统计,编写了我县20*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为我县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三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登记发证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的安排部署,上半年我局认真开展了森林植物检疫登记发证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完成所辖区域内所有苗木、花卉繁育基地、涉木加工企业、涉木经营单位的森林植物检疫调查登记工作,并印制了《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正、副本和《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申请表》各1000份,目前发证工作已基本结束。

㈢加强林木资源管护

上半年,全县共侦破各类涉林案件40起,全部做到了依法及时查处,全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没有出现大的案件。

一是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本着“控制采伐,增加蓄积”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严把林木采伐审批关,按照省下达我县的采伐限额,坚持凭证采伐,凭证运输。

二是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开展林木确权和林权证的登记发放工作。今年,我局抽调林业技术骨干,组成四个小组,深入林改第一线,严格把握林木确权和林权证的发放程序,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和不出任何问题。

三是加强木材运输的管理。一方面是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畅通举报渠道,从源头上治理无证运输木材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毫不手软地打击乱砍滥伐和盗伐林木行为,加大野生动物案件查处力度。上半年,我县在上级森林公安的统一部署下,于20*年3月21日—5月30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飞鹰行动”,清理整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对市场、宾馆、集贸市场开展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收购、出售、加工、运输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从严查处,没收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活体15只,并放生。

㈣大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们坚持把林业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以不辱使命,尽职尽责。

一是全县木材加工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1家胶合板加工企业,19条生产线,上半年共生产胶合板约(主要是建筑模板)160万张,在皖北地区基本形成了建筑模板的生产基地。

二是我局作为责任单位之一和参与引进的年产8—10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项目全森木业进展顺利,下个月即开始收购原料,年底前将全面建成投产。

㈤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推动机关效能建设

按照上级的统一作部署,我局从今年3月份开始,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成立了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开设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服务对象和机关干部的意见、建议,找准我局容易发生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这些领域和环节腐败产生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查找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是抓好制度清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审查。全面审查了我局内部管理、业务工作、评价考核和监督制度。该废止的废止,该保留的保留,该完善的完善,并按时上报了清理结果。

三是切实完善制度。全局各单位在全面清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反腐倡廉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要求,修订完善制度,形成符合机关工作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度体系。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全县林业生产和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县乡偏远地区林业生产相对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集镇绿化的规模和品位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林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压力增大,乱砍滥伐和无证运输木材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木材加工利用率低,没有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下半年,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切实保护林木特别是今年新栽幼树在田管和秋收中不受毁坏。夏秋季节也是林木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危害的猖獗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树木的保叶率,增加林木生长量,提高立木材质,更重要的是能有效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减轻明年林木病虫的危害。为此,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林木管护和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群众林木管护意识,按照我县20*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积极主动地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二是组织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进行防治技术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三是抓好森林病虫害的检疫,严防外来病虫害传入我县。

㈡加大野生动物和鸟类的保护力度

野生动物和鸟类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生态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保持生态平衡,维持生态安全链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将在夏秋季节,继续加大野生动物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乱捕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保护我县的野生动物资源。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以打击捕杀、贩卖青蛙为重点的专项斗争,以保护天敌,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

㈢做好今冬明春植树造林的规划工作

结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早着手制订2009年全县植树造林规划。我们计划从今年8月份开始,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沟、渠、路、坝宜林地进行全面的调查,特别是对我县偏远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进行重点规划,做到科学设置,合理布局,全面提高我县绿化档次和防护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㈣继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年建设活动

下半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制度公开工作。将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做好制度公开工作,接受内外监督。同时,要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制度学习培训,增强对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二是严格落实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实施全方位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规定,不断增强制度的刚性。四是认真进行检查总结,并按照制度建设持续改进的要求不断创新完善制度,进一步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第9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

一、 抓好造林绿化,加快林业生态建设

(一)积极筹集资金,加快重点生态公益建设进程。我局在区财政林业生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积极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取得了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资金370万元,其中:省级3500亩林分改造项目资金95万元,5000亩雨雪冰冻灾害森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资金150万元,10000亩珠江防护林建设项目资金125万元。同时落实了工程项目缺口配套资金174万元,抓好造林项目的落实,在今年的5月底,全面完成了向上争取的1.5万亩生态林造林种植,确保了工程项目资金的落实。

(二)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快造林绿化进程。今年在义务植树期间我们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电台、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宣传工具广泛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宣传,发动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 3月11日,我局与市林业局在东城街办大塱村委会的山地,联合举办了有市领导、省林业局领导、团省委领导、区四套班子、市直机关干部和我区直机关干部、洲心街办干部、中小学生、社会团体共1000多人参加的“青年林”启动仪式和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2万株,推动全区各地掀起了义务植树的新高潮,全区干部群众参加植树人数19万人,义务植树65万株。

(三)认真组织开展“万村绿”活动,加快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根据省林业局开展“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工作部署,我区从今年起到2013年,每年选择20个自然村组织农民群众造林栽树护绿,全区每年建成20个以上林业生态文明村,绿化面积达1000亩。5年全区建成100个以上林业生态文明村。在3月份,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万村绿”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清远市__区20__-2013年开展“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实施方案》。同时落实局长负责1个自然村,副局长负责2个自然村,办公室、林政股、营林股、防火办、__森林公安派出所各负责3个自然村的包村负责制。组织开展了“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活动的宣传发动。到5月底,全区完成了22条林业生态文明示范村植树绿化工作,全区种植胸径均2公分,高度1.5米-2米的桂花树2500株、阴香树2500株。通过开展“万村绿”活动,掀起村庄林业生态建设热潮,加快林业生态建设。

(四)创新造林管理机制,抓好重点造林项目管理。为确保造林工程项目高质量、廉政、资金使用安全、有绩效,今年初我局制订了造林招投标、造林质量监理验收制度,成立了由局领导任组长的造林质量监理验收小组,加强造林工程项目的廉政领导。同时,建议区政府成立监理验收领导小组,加强造林工程廉政监督,今年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挂帅,成员由区府办、财政、审计、发改、监察、林业等部门领导组成的__区造林质量监理验收领导小组,加强造林工程廉政监督管理领导。今年我区的1万亩珠江防护林建设造林项目和5千亩雨雪冰冻灾害森林修复造林项目实行了政府采购社会公开招投标,聘请了省林业

规划设计院为两个造林工程项目监理。同时我局按照制定的造林监督管理制度和造林质量检查验收方案,组织人员进行造林工程质量管理和廉政监督,确保了造林质量和造林工程项目的廉政。今年5月底1.5万亩生态林重点造林项目高质量完成了造林种植。二、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一)抓好森林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分类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林木采伐公开审批、采伐审批公示和网上发证制,强化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全区没有发生超面积乱砍滥伐森林事件,森林采伐管理“六率”均达到省的考核指标要求。上半年全区森林采伐面积340公顷, 采伐蓄积3.52万立方米,木材出材量2.29万立方米,森林采伐没有超过市下达的采伐限额指标。

(二)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林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各种占用林地项目的清理和审批,严格审核征占用林地项目,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审核报批手续,对批准征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管,跟踪检查用地情况,防止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等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三)加强木材经营和流通管理。一是做好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年审。二是开展了清理整顿木材加工厂工作,严厉查处无牌木材加工厂,严厉查处违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行为,清理长期无经营、无经营场地的牌照。三是加强木材运输管理。木材运输发证实行专人负责,网上发证。上半年严格按制度办理发放2.25万立方米木材运输证。同时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检查监督和木材运输监督,有效防止了非法经营、收购、运输木材案件发生。

(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工作。上半年全区发生松毛虫虫害面积20__亩(全部为轻度危害),竹黄虫害发生面积4500亩。虫害发生后,我局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同时,根据省森防部门的要求,加强了全区木材产地检疫和木材流通检疫工作。上半年全区木材调运检疫4450立方米,产地检疫18055立方米。

(五)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组织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宣传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章,派发宣传图片,加强经营户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使其能够做到合法经营。上半年经审核发出10本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完成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的换发证工作。林政股会同森林派出所不定期地对辖区内饮食业、市场进行检查,有效地抑制违法经营野生动物案件的发生。

(六)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开展调处工作,尽可能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有效地遏制了山林权纠纷的升级恶化,全区没有出现因山林权属纠纷引发的集体上京、上省上访事件。今年我区加强了山林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健全调处机构,调整落实人员经费,加大了调处力度。通过排查,目前我区有各类山林纠纷案件41宗,涉及面积7151亩。上半年已调解7宗(镇内调解),涉及面积共600亩。接群众来信4封,接待来人来访6次,共19人。区、街(镇)、村联合召开协调会10多次。

(七)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活动。我局林政部门与森林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专项行动,切实保护我区的森林资源。上半年查处林业刑事案件2宗,其中:山火案1宗,滥发林木案1宗。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宗,查处违法人员3人,其中:查处擅自改变林地案1宗;查处盗伐林木案1宗;查处无证运输木材案1宗。收缴野生鸟类8只,收缴木材31.1661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

三、加强森林防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区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早抓、严抓、实抓、细抓森林防火工作,以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为主线,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综合治理措施,将森林防火工作重心下移到镇村。同时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防火督查、森林防火宣传、森林防火队伍管理等工作的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同时,扎实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林带种植8公里,面积12公顷;完成林带抚育30公里,面积36公顷。完成今年省、市预下达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任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林业投入相对不足,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部分街镇每年投入林业资金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创建林业生态区经费不足。

二、全区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纯针叶林多,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等级低。

三、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个别地方防火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广泛,野外火源管理不够严,巡查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在野外违规用火时有发生。

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做好明年“市肺”工程和“万村绿”大行动的造林绿化规划、备耕工作和造林绿化苗木培育等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对征占用林地、森林采伐、木材经营单位和木材加工厂管理,防止乱征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发生。同时,8月份完成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的发证及换证工作,切实保护我区的森林资源。

三、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森林防火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山火发生。

(一)建立区森林消防大队营房。根据实际,选好大队营房队址,制定建设规划方案,确保今年年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区森林消防大队营房。

(二)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一是在8月份秋冬特别防火期之前,利用宣传车、宣传标语、印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到各农户等形式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同时将设立在各进山路口的森林防火宣传牌维修、翻新。二是落实护林员,加强巡山护林。三是做好重大节日的防火工作。在重阳、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召开森林防火联防会议,做好风景旅游区、登高点、林区进山路口的布防工作,杜绝山火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