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精选(九篇)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

第1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第2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1“科教脱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表现

1.1教师资源方面

从教师资源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些教师从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但不从事关于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的研究。这些教师很难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理解透彻,也不能及时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更谈不上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一个教师不去研究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特点、运行机理及其后果,就很难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讲深、讲透,并吸引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2)一些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的老师,并不担任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虽然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但由于是“专职科研人员”,目的是为了拿课题、发文章,对教学兴趣不大。教师的科研和课堂教学脱节,不仅导致教师资源的隐形浪费,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违背了大学科研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目的,从长期看,还会降低大多数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价值的认同感,认为科研就是为了评职称,职称评定后便懈怠下来,使教师的科研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2教学内容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讲授与自己科研内容不相关的知识。有些任教西方经济学的老师不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或只研究其中的一两个问题,却要负责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头讲到尾,结果对其中的许多知识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积累和理解,只能照本宣科,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西方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从而使得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学习产生一种枯燥乏味、学而无用的心态。

2)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现实问题脱节。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本身理论性比较强,实际应用或案例较少,并且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案例是以国外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如果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无法将理论与当前中国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理论与现实之间偏差太大,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

3)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现在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教材所纳入的内容还是上个世纪比较成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要解析的是上个世纪及以前的社会经济生活。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不仅影响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宏观治理。可是,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书本上,对“互联网+”“创新2.0”“工业4.0”等知之甚少,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降低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与实践价值。

1.3教学方法方面

从教学方法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李光勤指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时基本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注入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只注重基本概念、理论的讲解,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只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学习,不能教会学生怎样创造新知识。因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

2)研究性教学方法缺失。曾祥炎认为,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入研究的“元素”,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从中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是实现“科教融合”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方法缺失,会导致教学过程中产生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双重厌倦心理。

1.4考核方式方面

从考核方式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教师选择单纯的闭卷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这种考试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虽然在一些试卷中也会有少量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但学生实际上很难将理论要点与现实问题准确、适当的相扣;另一方面,学生对闭卷考试标准答案的追求容易也使他们陷入“思维标准化”的困境,并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比如在学习中缺乏怀疑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缺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等等。此种考核方式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熟悉程度,实质上却只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运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适合那些不勤于思考而善于死记硬背的学生,相反,对那些勤于思考、具有探究创新兴趣的学生而言,不利于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2“科教融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现路径

2.1教师资源的选择

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注重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为“科教融合”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强化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在西方经济学教师资源的选择上,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从事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老师担任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2)实施专题化或模块化教学。根据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将教学分为多个专题,分别由多位教师根据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一个专题,对全校所有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循环授课,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科研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的重构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必要根据现实发展要求,进行知识重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案例。安排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案例教学,既能打破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又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至关重要。

2)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扩展教学内容。教师把研究某一个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某一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理论创新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甚至吸引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研究中学习与成长,并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探究经济学问题兴趣的重要手段。在“科教融合”导向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重点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教师把科研工作中的方法与心得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诱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将正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敢于提问和挑战学术的精神,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教融合”导向下,必须对西方经济学单纯的闭卷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学生出勤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2)注重能力考核。适当增加主观题所占比例,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创新程度,判断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兴趣考核。对学生围绕特定理论或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文献整理、观点摘编、论文写作等活动予以肯定,并将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补充方式,使学生在某些观点上有所研究,并产生学习甚至学术兴趣。

3结语

第3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48-02

西方经济学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 年提出的《国富论》为标志产生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生产中去,满足人们的需要,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在现代教学中,西方经济学一直被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好专业基础课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西方经济学很多理论以及模型需要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据来展现的,加之由于学生刚一走进校门就要接触一门理论性这么强的课程,不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难度,学生消化起来也比较难,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矛盾

1.涉及到的理论较多,学生难以消化。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其中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消费者与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划分与市场失灵等方面,而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经济增长方面、失业与通货膨胀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方面等,所涉及到的理论非常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另外从高校课程安排方面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所以一般都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对所学的专业了解不多,所以对于西方经济学这样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时间限制和其他专业课程安排的需要,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只开设一个或两个学期,高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常常需要赶进度,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间不足,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所以就造成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好的现状。

2.课堂授课理论较多,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西方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中国高校采用教材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自主编写的,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性,加上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图表、模型以及数据,教师在分析起来常常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即使直观的告诉学生其中的意义,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经济学加上实践经验欠缺,学生在接受起来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甚至不清楚该模型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学会了又有什么用。另外,由于西方经济学最早起源于欧洲,所以大部分教材所提及的案例主要是以国外发达国家的案例为主,而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政府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与现实有偏差,不能全身心的投入。

3.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相对单一。目前,中国高校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时的主要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式”的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所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之由于西方经济学涉及到的理论比较多以及学时的限制,所以往往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重理论传授,给学生进行讨论和消化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与学生互动性不强,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另外由于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所以学习的主观性不强,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目前高校对西方经济学的考核主要方式还是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而试卷的内容主要以理论分析、简答、选择、填空、案例分析组成的,虽然在考核过程中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但是由于考试内容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那些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取得很好的成绩,甚至有的同学只是在考试前两天背背书,就能顺利过关,根本掌握不了西方经济学的内涵,考试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所学内容,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根本没有起到基础和引导作用。另外,对于那些平时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学生来说,由于考核内容中涉及到的主观题较少,难以取得较高分值,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公平,所以如果一直采用这种落后的考核方式,势必打击那些真正想学好经济学、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第4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独立的以及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运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经验,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断地在经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更要应用他们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我们国家的实际问题。可见,《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对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与政治现象的洞察能力,甚至影响学生进一步深造。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与独立学院所依托的母体高校本科培养目标不同,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侧重学术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逻辑体系比较严密,相关理论的数学模型也很多并且还有很多数学模型比较复杂,理论思维还比较抽象,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经常感觉到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就有种厌学的情绪。并且独立学院的学生还有其独特性,比如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比二本低好几十分,所以,对像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有比较多的数学知识的课程学习感觉很难。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意识感觉强烈,作为80和90后,独立学院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心理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经常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上课不用心听课,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无故私下说话;还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现象发生。虽然独立学院有的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很想认真学好这门课程,这些学生也花了很多时间,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独立学院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适用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教材很少。我国所开办的独立学院时间比较短,与其相对应的培养目标的教材还在起步阶段。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国内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比较多,并且国内还翻译出版了不少西方经济学的原版教材。但是国内很少有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大部分独立学院所运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仍是沿用母体高校学生使用的版本,其特点是理论性比较强,完整性和系统性,内容比较深,案例比较少,教材篇幅比较大,不太适合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学生经常感觉听不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2.教学方式单一。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也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的教取代学生学的全包制的教学形式,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不了。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期末考试及格,很少有学生学习有关的资料和书籍,学生根本不会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更不会去分析这些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考核方式单一。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以20%平时成绩+80%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一般包括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和学生作业情况等方面;期末成绩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以及分析题为主的试卷形式出现。《西方经济学》课程运用这种考核方式很难对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考查,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只是为了期末考试试卷上的题目,在考前突击下往往就能通过,甚至能拿到高分,所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1.开发适合独立学院运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材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可以参照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删除其教材的数学推导和证明等内容,增加案例,使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还可以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课外延展阅读材料,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当然还要开发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辅助教材,习题库和案例库建设。

第5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在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中,总结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不同发展阶段,西方经济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一是逻辑性、系统性强,且理论流派众多。主要包含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模块相辅相成,前者以价格分析为核心,后者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二是在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和实践性并存,理论产生于经济生活,亦可用于指导经济生活。当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已十分完整,可用于研究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但该理论依附于资本主义制度,对该制度更具偏向性。三是西方经济学中,方法体系和现实经济联系紧密,其产生和发展均立足于現实中的具体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研究之上。四是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包含有抽象理论,而且会灵活应用数学模型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且具有逐渐数学化的趋势。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中缺乏前沿理论的介绍

我国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内容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观点,忽视了对西方经济学最新最前沿理论和非主流理论的收纳和介绍,导致西方经济学教材整体理论体系不完整,影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思维的培养。

(二)缺乏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

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阐释和研究相关理论均会用到相应的数学工具和数学模型,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分析,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更习惯进行定性分析,而少用或不用定量分析,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理论逻辑的推导、数学工具的运用等均需要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才能深入的理解。

(三)理论与实际脱节

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主要针对研究了国外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但是对中国市场经济下存在的问题分析甚少。此外,教材中虽有相关的案例分析讲解,但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学生依旧很难理解。

(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理解难度大,理解和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在高校课时安排中,西方经济学课时较少。除此之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仍旧停留讲授阶段,教学方法单一,学习被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差。

(五)思维方法和工具应用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并灵活应用这些能力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经济现象核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解相应的逻辑推导过程。同时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借助于数学工具,但多数学生对于各类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形并不了解。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课程,高校教师在教学时,还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针对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措施:一是融合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直观、形象的展现教材中的内容和相应案例,同时梳理知识点,进行系统教学,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传统教学则着重逻辑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结合封闭教学和开放教学模式:高校需注重实用性、前沿性教材的引入,同时在教材中融入我国现实经济中的现象和问题分析,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价值;三是结构式教学和创新式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的排课,另一方面灵活应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于璐,秦少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总结[J].科教导刊,2015,(9):85-87.

[2]李光勤.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68-70.

[3]蔡乌赶.基于问卷调查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181-183.

[4]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69-71.

作者简介:石立哲(1983-),女,湖北武汉人,讲师,经济学硕士,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国贸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

第6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西方经济学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53-03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是经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从笔者在独立学院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开始接触此课程时,都能认真学习,有的甚至表现出很强的兴趣,然而当讲授中涉及众多概念、模型时,学生或因枯燥乏味或因数学基础差而慢慢放弃。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应有所突破和创新,改变以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基础性

基础性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最大的特点,很多后续专业课程都是以此课程为基础,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但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开设,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处于中学学习阶段,没有社会实践经历,学习该领域所需的背景知识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对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敏感性较差,导致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理论空洞,实用性差,因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只是获得高分,并不明白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二)复杂性与抽象性

西方经济学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经济模型,同时辅助以图形或者单独运用图形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这种分析方法要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又要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但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实践性

西方经济学源于对经济现象的诠释,其理论是从经济实践中抽象和分离出来的,从起源到后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没有离开过经济实践活动。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因此,经济学除复杂抽象的一面外,更有平白易懂、贴近生活的一面,而这一特点因长期的偏见往往被忽略。对此,授课教师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让学生更有效、更轻松、更主动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因而其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数理基础较差,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等不感兴趣,这一知识结构特点导致他们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学习;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若课程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便“知难而退”。笔者在授课中发现,在刚接触经济学即学习“市场供求及均衡价格”时,学生都对与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概念和理论非常感兴趣,对知识点掌握得也很好;但是学习到“供求分析法的应用和弹性分析”部分时学生就感到枯燥难学。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点不断增多,模型不断增加,学生普遍感到图形、内容太多,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减弱,甚至有部分学生放弃学习。

(二)学习目标容易改变

独立学院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状态和学习目标发生了改变,认为大学时没有必要认真学习了,学习基本上在课上完成,很难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而西方经济学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的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学习方式很难满足学习上的要求。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大,学生通常对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对西方经济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则认为如果不考研,学习意义不大,考试能够通过即可。

(三)思维活跃

独立学院学生总体来说思维比较活跃,自我表现欲强,特别是经管类的学生,头脑灵活,形象思维好于抽象思维,上课时经常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直观经济现象较容易理解,如能适当引导,常会有不错的表现。

三、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构建“案例+实验+实践+考核”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大多是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而主动加入一些实践方面的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和体系。要使实践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不能仅靠教师的“灵机一动”和日常的积累,只有从整个专业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成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基于以上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构建“案例+实验+实践+考核”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对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的授课中常用的方法,其将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加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摆脱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困扰,减少对经济学知识内容的恐惧与困惑,帮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所学内容,并提高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可按以下环节逐层推进:

首先,课前引入案例。在新章节讲解之前,提出案例并根据案例设计与该章节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例如,在讲授弹性理论时,笔者首先给出“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两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薄利一定能够多销吗”,“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等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阐述自己的想法,但并不给出评价,而是引导他们在本章学习中继续思考,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课中穿插案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针对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原理。穿插的案例不宜太过复杂,而应简单明了,以免学生对所要说明的问题产生歧义。而且,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切身感受的案例,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让其感觉经济学离自己并不是很远。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均衡这一分析方法,可以让他们回想在超市结账或在食堂打饭时排队的情形;再如,在讲授生产可能性边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学校的招生规模是如何确定的,等等。

最后,课后补充典型案例并进行讨论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引入研究国内外经济运行的重要现象和典型案例,这不仅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引导学生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重要步骤,因此这里的案例研究应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在下一堂上课时让学生代表分别发言,陈述观点,最后教师总结。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寻求答案时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且能够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

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和形象的参与式教学方式,通常会运用游戏、角色扮演和教学软件的方式进行,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弥补了教学方式的不足,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方法占用课时较多,对教师要求较高,特别是软件实验,利用经济软件模拟实践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计算,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演绎,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而且需要购置软件,费用较高。因此,目前只有个别独立学院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其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4~6个学时,结合经济学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实验教学,其可选择的内容有:市场供求均衡实验、消费者行为理论实验、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市场结构理论实验以及宏观政策实验、货币创造实验、就业和通货膨胀实验等。

3.实践活动。西方经济学中的假设和模型较多,使学生觉得抽象且与现实有差距,这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大原因,因此,走出课堂,深入现实经济生活中,将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所学理论研究经济现象,对经济学的教学有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聘请企业、政府部门人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在交流中现实感受到企业生产、经营与决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利用学院的实习基地,针对西方经济学的授课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参观,了解企业的管理与运行等;第三,结合课程中的相关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社会调研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点评学生上交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既可以在实际的经济环境中进行,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如在讲“生活费用的衡量”时,可安排学生收集历年CPI的数据,并据此计算历年的通货膨胀,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第四,依托相关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开展经济学论坛、举办辩论大赛和学术讲座等。以上所列举的方式,应结合各学院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而不是全部采用。

4.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离不开考核,考核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是课堂实践性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独立学院都实行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加权的考核方法,但对平时成绩的界定并不规范,随意性很大,主要由课堂出勤和平时作业两大部分内容组成,忽略了课堂发言、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查分析报告和课堂主讲等部分内容。期末成绩通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且题型主要由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计算等题型组成。这样,学生期末考试时突击背书甚至背习题就可通过考试,很难体现出经济学的应用性,实践教学的效果也无法衡量。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针对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设置各项考核指标,建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

笔者考核的具体办法是平时成绩占 40%,其中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演讲等)和课外作业(包括课后习题、课堂笔记等)占20%,社会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占 20%;期末成绩占 60%,试题包括基础和应用两部分,这种考核方式既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又能达到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为实践教学运行提供多方面保障

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运行,需要一定的保障和支撑,笔者认为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由于长期所存在的偏见,在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大纲中很少有课程内实践学时,因此必须对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增加课程内实践,并且占到总课时的20%~25%。时间过短,不能突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目标,时间过长,过度挤占理论课时间,会使教学头重脚轻。第二,由于近年来独立学院大量扩招,西方经济学课程经常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有时甚至到达近百人,笔者在教学中明显感到,大班上课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显然这种情况下很难开展实践教学,因此最好保证小班上课,规模最多不宜超过50人。第三,目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的课时一般在48学时到64学时之间,这样的学时对完成理论教学已经非常紧张,实践教学的时间很难保证,因此,笔者建议课时至少延长至72学时,同时要选用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材,对理论授课的内容要有所取舍。第四,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须增加教师培训。第五,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去企业参观、请相关人士进行讲座,甚至要购买相关软件,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得到院系领导支持,让其认识到实践教学改革的深远意义。

总之,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实践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中,一定要目标明确,不管实践教学的形式如何,归根结底实践教学应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使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易辉煌.《西方经济学》课堂实践性教学探讨[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12)

[2]蔡玉文,肖文胜.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

[3]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4)

[4]王兆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反思[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1)

[5]吕晓英,蒲应龚.实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项目 (2013JGB440)

第7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作为代表人物的厉以宁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对中国经济的新古典和新制度阐释,接着指出他们理论上的失误的根源在于新古典和新制度的缺陷:新古典的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假设和新制度依然继续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在指出中国改革需要自己独立的建立在深入分析人类制度演进历程和中国经济形势上的理论之后,尝试提出可以深刻解释中国改革和弥补新制度缺陷的“制度核”理论。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一、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支持;二、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失误;三、中国需要自己独立的经济理论;四、制度核理论。一,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支持自去年的郎顾之争以来,中国的企业改革遭遇了国人空前激烈的批判,因为我们的产权改革似乎已经滑入一个错误的方向:窃取国家财富。象“MBO”一样,“产权改革”一词也仿佛成了一个令人忌讳末深的盗窃国有资产的代名词。为中心政府在经济改革上出谋划策的“主流经济学家”也深深陷入了被纷纷指责的尴尬境地。中国开始了对以往改革历程的大反思。是的,我们的确要深深的反思了。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企业改革的失误也是源于指导理论上的失误。以往中国企业改革政策设计凭借两个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而在中国诠释这个两个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厉以宁教授和张维迎教授,也许是偶然,这两位教授均执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的对中国企业的新古典诠释体集中现于《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新古典理论把经济行为主体分成两类:消费者(个人)和厂商(企业),并假定个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消费者和厂商以价格为决策变量,采用边际原则,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为目的,去决定自己的产品或要素的购买或生产量。从而,从总体上来看,价格机制就是构成配置社会资源的体系。当社会达到充分竞争状态(价格机制充分运转),社会经济也会达到福利最大化的一般均衡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一般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理论上假设状态,由于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现象的存在,市场经常陷入失灵状态,价格机制将无法运转,所以社会经济往往达不到帕累拖最优的一般均衡状态,这就是厉以宁所说的市场经济所存在的第一非均衡状态。厉教授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中国经济除具备一般市场经济所拥有的第一个非均衡之外,还存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所特有的第二个非均衡。第二个非均衡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并不满足新古典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引起的。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而是政府的隶属单位,它们的治理者是政府委派的官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非这些治理者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它们预算约束是“软性”的。中国国有企业的这些特征导致它们的采购和生产决策对价格完全是不敏感的,,也就是说采购量和生产量的价格弹性几乎是零。所以,价格机制几乎完全失去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所以,厉以宁当时认为,中国改革的重心应该是企业改革,而非价格改革,应该首先把中国的企业变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这也是早期中国经济理论界闻名的“吴厉之争”,因为吴敬琏先生主张以价格改革为重心。厉以宁为捍卫自己的主张,为当时的“吴厉之争”下了闻名的评断:中国的改革将不会因为价格改革的成功而成功,却会因为企业改革的失败而失败。新古典把厂商看成投入产出的黑箱,把他们抽象成一个生产函数,假定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不影响生产效率。这种假设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科斯愤怒地将武断无视现实的新古典称为黑板经济学。正是为弥补新古典的这些缺陷,使其更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诞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上世纪科斯的两篇文章:《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企业的性质》告诉人们使用价格机制是需要成本的,这就是交易费用,企业的存在就是为减少交易费用而对市场的替代,或者说是指令机制对价格机制的替代。而指令机制也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当企业内部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时企业便达到最优规模。科斯的追随者干脆把《社会成本问题》浓缩成一个科斯定理。科斯和张五常均认为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科斯的意图。张五常说科斯定理就是说产权明晰是市场存在的基本前提,我同意这个诠释。《企业的性质》告诉人们,企业不是黑箱,不是最终的经济行为主体,是可以再分的。就象分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要分成原子和电子的。或者说这篇文章是一个放大镜,教导人们去探测企业的内部结构。同时,交易费用的提出也对人们的“成本”概念和“生产性”观念产生深远的变革性影响。科斯定理则告戒人们不同产权制度的安排将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效率。这些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石,凭借这些基石衍生出了企业治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约理论等分支学科。新制度经济学抛弃了新古典的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的假设,认为只有个人是经济行为主体,而企业只是个人为最大化自己效用的而签定的和约安排,也就是说企业是个人的经济行为表现。但是新制度依然采纳了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于是建立了一定产权制度约束下个人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分析范式。张维迎并没有象厉以宁一样写专著诠释中国经济,他对中国经济的新制度诠释集中体现在他的论文集《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中。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张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治理者并没有剩余索取权,进而提出所有者缺位的概念。相对应,从产权理论的角度,他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仅存在理论上的明晰,而实际上是不明晰的,依据科斯定理,这种混乱的产权安排必然导致经济上的无效行为,所以,他果断主张中国企业改革的重心应该是产权改革。他对没有产权改革的股份制批评道:在白马的背上画道道是不可能制造出斑马来。象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一样,张教授把私有化看成是产权改革的捷径,从这一点上来说张非常象丘拜斯。他果断主张私有化,而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家也就成了他这一理论主张上的现实行为延伸。在理论主张上,张维迎对厉以宁明显的表现出继续关系,这种继续关系的根源在于新制度对新古典的继续关系。二,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失误厉以宁的关于中国经济存在两个非均衡的理论,以新古典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微观特征,无疑,这是一次中国经济学界为数不多的经济分析上的创新,借一句套话就是把新古典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但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的理论分析是不完整的,是需要进一步延伸的,但厉教授却未能延伸,而是仓促的得出结论。由于认为中国的的企业不是企业,这种情况导致价格机制失效,所以厉断定中国的改革重心是把中国的企业变成企业。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是企业?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只是一个现象,而厉却认为这是结论和原因。造成厉教授当时“理论短视”的原因在于他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新古典理论。新古典采用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假设,把企业看成了基础的不可再分的经济单位,或者说经济原子,厉以宁也就当然地认为,中国的企业也是最小的经济原子了,不可再分了。而厉正是凭借自己并不完整的理论分析来给中国的改革提供政策建议的,从承包制到股份制,这个不完整的理论也当然地形成巨大的政策漏洞。其实,企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按厉教授的理论,延伸下去,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的根源在于中国的个人不是“人”,也就是说中国的个人并不满足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只有且仅仅“个人”才是经济行为主体,这一点也是新制度所坚持的。中国改革的中心也就应该是以“个人”改革为重心,把中国的个人变成“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个人要能够真正做到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假设:他的正当个人欲望是被法律承认的;他拥有为满足自己欲望而追求财富的权力,即他拥有明确的被法律所保障的产权。我在人民大学听过一个社会学家讲课,他说张维迎所有高深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博弈论分析可归结为一句话:把中国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这种评价虽然显得偏激,但却也道出一个事实,张教授把产权改革简化成私有化,依据这种简化的理论给出政策建议也当然地会形成巨大的政策漏洞,事实也证实如此。其实,不仅仅张维迎把产权明晰简化成私有化,几乎所有的主流西方经济学家都存在这种简化倾向。闻名的新制度创始人之一的张五常教授甚至更为极端,俄罗斯的政策建议者显然也是简化倾向者。这种私有化简化倾向的根源在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缺陷,或者说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新制度虽然纠正了很多新古典的不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但是,依然坚持“经济人”这一新古典核心假设。而“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石性前提假设,就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也是展开于此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不是所有时代,所有地区的社会都满足“经济人”假设的。从时代上来说,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社会是不满足“经济人”假设的,经济人特征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才在西方出现的。从地区上来说,一切非市场国家都是不满足“经济人”假设的。其实,改革的过程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市场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由非经济人向经济人转型的过程。也就是说,我改革所需要的恰恰就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作为前提假设的“经济人”。其实,欧洲同样存在一个改革、经济转型、市场化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比中国早了200多年而已。到亚当.斯密动手撰写〈国富论〉时,英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已经具备“经济人”特征,所以,“经济人”特征的形成过程并没有构成亚当.斯密的研究对象,同样也没有进入以后的西方经济理论家的研究视野。相反,现在的经济理论家企图用以“经济人”为假设的分析工具,去解释人类的所有时代和所有地区的所有社会行为!这就是目前的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譬如雄心勃勃的诺奖获得者斯诺教授,就企图以新制度分析范式去解释罗马兴衰史。尽管没有拜读诺教授的这部著作,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分析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经济人假设在古罗马时代的欧洲是不成立的。假如充分具备“经济人”特征的社会中,产权明晰可以简化成私有化,而在不充分具备“经济人”特征的社会简单私有化只能制造经济灾难。俄罗斯和中国的私有化经历都充分证实这一点。三、中国需要自己独立的经济理论当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遭遇激烈批判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属于自己的原创性理论严重缺乏。把这种局面单纯地归罪于经济学家本身显然不是很公平的,这更多地是由他们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造成的。以往,我们改革的理论支持是摇摆于两个极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其实,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也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的,就象吸取〈国富论〉精华一样。我们固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是过去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延续。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被“边缘化”。但是,网上流传甚广的流国光的文章似乎要重新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无论单纯地依靠西方主流经济学,还是单纯地依靠马克思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摆脱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给我们的思想束缚,认真地深刻地研究人类制度演进历史和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探索能够为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四、制度核理论为解释中国改革,弥补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本人在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诠释人类制度演进的一个崭新框架假设:制度核理论,期待各位理论爱好者的批评。本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进程中,存在两个“制度核”,第一个制度核形成于欧洲的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帝国建立,也即中国的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期,第一个制度核的明显特征是在相互隔绝的东西方同时形成。第一个制度核形成后西方便进入了以此制度核为基础的基督教制度时代,即中世纪;而中国则步入了2000多年的以此制度核为基础的封建儒教时代。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开始反思第一个制度核进而否定之,开始建立第二个制度核,这个制度核就是现代社会制度基础,第二个制度核形成的标志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中国自1840年开始,在已经处于第二个制度核下的英国的强迫下,开始了自己对第一个制度核的反思和第二个制度核的建立的艰难历程,目前,仍处于这一历程中。人类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个产生和演进过程又现出阶段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制度核特征,所谓制度核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制度基础,制度核形成后,人类的社会制度便以此为基础和内核进行演进,从而表现出连续性,直至下一个制度核的形成。用数学语言描述,人类历史是一个存在两个间断点的连续曲线。这两个间断点便是制度核形成时期,而这两个制度核形成后的历史时期则是以这两个制度核为核心的制度连续演进,而第一个制度核形成之前,则是一个漫长的“制度核”前时期。德国历史哲学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了古希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及同期印度所同时出现的文明繁荣现象后,提出一个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假设(《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对这三个同期的但相互隔绝的繁荣文明的很多相似性特征进行解释,改假设认为这一时期是人类的轴心时期,此后的人类历史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演进的。雅斯贝尔斯看到了这三个地区同时的文明繁荣,但却忽略了紧接而来的历史现象,就是这三个地区在历经了当时的文明繁荣后几乎同时又进入了一个文明萧条时期:西方是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中国则进入了漫长的“吃人的”封建社礼教时代。人类从乐观走向悲观,从自我肯定走向了自我否定,怎么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其实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类历史轴心”期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自己所走过的历程进行大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是意识到自己欲望的存在。欲望能够满足便是幸福,而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便是痛苦。人类意识到自身欲望的存在,便意味着意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源。但当时,由于人类的知识和物质资源有限,人类又意识到自己无力去满足自己仿佛无限的欲望,欲望不能够满足便是痛苦。规避痛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取财富去满足欲望,另一种便是否定欲望。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人类不得不采用后一措施,即通过否定自己欲望去规避痛苦,这就是第一个“制度核”。第一个制度核是人类对自己欲望进行否定,对自己欲望进行否定便引申出对人类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东西的权力进行否定。这里作出定义:能够满足欲望的东西是财富,获取财富的权力是产权。那么第一个制度核的特征便是:第一、对个人欲望进行否定(即对人性进行否定);第二、对个人产权进行否定(从而导致对个人人权的否定)。第一个制度核形成后,人类制度便以此为核心基础进行演进。尽管在不同低于有不同表现形式,如欧洲表现为基督教制度、中国表现为封建礼教制度、印度则是佛教等级制度。这些不同制度现象的最深处都是第一个制度核。以第一个制度核为内核的人类制度又有一些共性特点,我们可把这些共性特点称为“制度次核”:1)繁杂的礼仪;2)强调集体,否定个体;3)个体不具备“经济人”特征,表现为“非理性”;4)强调节欲;5)重农抑商;6)集权等级制;7)财富按特权标准分配;8)零和搏奕。尽管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对人类本身进行否定,并衍生出了后来的摧残人性的形态各异的社会宗教制度,导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萧条期,但这仍是人类的巨大进步。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动物性,具备了人的特征。所谓人的特征便是意识到自己的欲望的存在,并调节控制这种欲望。动物也有欲望,但动物并意识不到这种欲望的存在,只能受本能的驱动,更遑论调节控制了。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实质上是人类意识到自己欲望存在后,为避免痛苦(或追求幸福)而为自己设计的调节手段。由于当时知识和物质极度贫乏,这种控制方式就是否定。所以在此给“制度”下出定义,制度就是人类为规避痛苦(或追求幸福)而为自己设计的调节自身欲望的方式。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时期,是人类和动物的真正分裂点。第一个制度核的形成实质上是大大减轻了,而非加重了人类的痛苦,人类也是在以此所形成的制背景架下缓慢的形成了知识和物质的积累,直至第二个制度核的出现。随着人类知识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人类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望,为自己创造幸福,也就是说意识到第一个制度核是错误的,开始否定它,努力建设一个新的制度核:第二个制度核。和第一个制度核同期形成于不同区域三大文明不同的是,第二个制度核的形成首先发生在欧洲,即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第二个制度核是对第一个制度核进行否定,即对否定自身欲望和否定自身追求财富权力的方式进行否定。第二个制度核就是承认个人欲望和个人追求财富的权力。对应于第一个制度核,第二个制度核的衍生共性特征(制度次核):1)追求自然,否定繁杂的礼节和禁忌;2)充分承认个人,否定扼杀个性的集体主义,强调在承认个人的基础之上的团队合作;3)个体具备“经济人”特征;4)注重商业和市场;5)追求物质享受,提倡享受生活;6)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强调机会起点均等;7)财富按价格机制分配;8)非零和博弈。随着第二个制度核的建立,人类逐渐开始摆脱自然的约束,让自然成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人类开始初步成熟。第二个制度核成熟之后,迅速的以战争为媒介向世界其它地区扩散。

第8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本文首先回顾了作为代表人物的厉以宁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对中国经济的新古典和新制度阐释,接着指出他们理论上的失误的根源在于新古典和新制度的缺陷:新古典的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假设和新制度依然继承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在指出中国改革需要自己独立的建立在深入分析人类制度演进历程和中国经济形势上的理论之后,尝试提出可以深刻解释中国改革和弥补新制度缺陷的“制度核”理论。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一、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支持;二、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失误;三、中国需要自己独立的经济理论;四、制度核理论。

一,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支持

自去年的郎顾之争以来,中国的企业改革遭遇了国人空前激烈的批判,因为我们的产权改革似乎已经滑入一个错误的方向:窃取国家财富。象“MBO”一样,“产权改革”一词也仿佛成了一个令人忌讳末深的盗窃国有资产的代名词。为中央政府在经济改革上出谋划策的“主流经济学家”也深深陷入了被纷纷指责的尴尬境地。中国开始了对以往改革历程的大反思。是的,我们的确要深深的反思了。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企业改革的失误也是源于指导理论上的失误。

以往中国企业改革政策设计凭借两个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而在中国诠释这个两个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厉以宁教授和张维迎教授,也许是偶然,这两位教授均执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厉以宁的对中国企业的新古典诠释体集中现于《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新古典理论把经济行为主体分成两类:消费者(个人)和厂商(企业),并假定个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消费者和厂商以价格为决策变量,采用边际原则,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为目的,去决定自己的产品或要素的购买或生产量。从而,从总体上来看,价格机制就是构成配置社会资源的体系。当社会达到充分竞争状态(价格机制充分运转),社会经济也会达到福利最大化的一般均衡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一般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理论上假设状态,由于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现象的存在,市场常常陷入失灵状态,价格机制将无法运转,所以社会经济往往达不到帕累拖最优的一般均衡状态,这就是厉以宁所说的市场经济所存在的第一非均衡状态。厉教授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中国经济除具备一般市场经济所拥有的第一个非均衡之外,还存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所特有的第二个非均衡。第二个非均衡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并不满足新古典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引起的。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而是政府的隶属单位,它们的管理者是政府委派的官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非这些管理者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它们预算约束是“软性”的。中国国有企业的这些特征导致它们的采购和生产决策对价格完全是不敏感的,,也就是说采购量和生产量的价格弹性几乎是零。所以,价格机制几乎完全失去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所以,厉以宁当时认为,中国改革的重心应该是企业改革,而非价格改革,应该首先把中国的企业变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这也是早期中国经济理论界著名的“吴厉之争”,因为吴敬琏先生主张以价格改革为重心。厉以宁为捍卫自己的主张,为当时的“吴厉之争”下了著名的评断:中国的改革将不会因为价格改革的成功而成功,却会因为企业改革的失败而失败。

新古典把厂商看成投入产出的黑箱,把他们抽象成一个生产函数,假定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不影响生产效率。这种假设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科斯愤怒地将武断无视现实的新古典称为黑板经济学。正是为弥补新古典的这些缺陷,使其更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诞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上世纪科斯的两篇文章:《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企业的性质》告诉人们使用价格机制是需要成本的,这就是交易费用,企业的存在就是为减少交易费用而对市场的替代,或者说是指令机制对价格机制的替代。而指令机制也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当企业内部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时企业便达到最优规模。科斯的追随者干脆把《社会成本问题》浓缩成一个科斯定理。

科斯和张五常均认为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科斯的意图。张五常说科斯定理就是说产权明晰是市场存在的基本前提,我同意这个诠释。《企业的性质》告诉人们,企业不是黑箱,不是最终的经济行为主体,是可以再分的。就象分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要分成原子和电子的。或者说这篇文章是一个放大镜,教导人们去探测企业的内部结构。同时,交易费用的提出也对人们的“成本”概念和“生产性”观念产生深远的变革性影响。科斯定理则告戒人们不同产权制度的安排将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效率。这些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石,凭借这些基石衍生出了企业治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约理论等分支学科。新制度经济学抛弃了新古典的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的假设,认为只有个人是经济行为主体,而企业只是个人为最大化自己效用的而签定的和约安排,也就是说企业是个人的经济行为表现。但是新制度依然采纳了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于是建立了一定产权制度约束下个人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分析范式。

张维迎并没有象厉以宁一样写专著诠释中国经济,他对中国经济的新制度诠释集中体现在他的论文集《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中。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张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剩余索取权,进而提出所有者缺位的概念。相对应,从产权理论的角度,他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仅存在理论上的明晰,而实际上是不明晰的,依据科斯定理,这种混乱的产权安排必然导致经济上的无效行为,所以,他坚决主张中国企业改革的重心应该是产权改革。他对没有产权改革的股份制批评道:在白马的背上画道道是不可能制造出斑马来。象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一样,张教授把私有化看成是产权改革的捷径,从这一点上来说张非常象丘拜斯。他坚决主张私有化,而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家也就成了他这一理论主张上的现实行为延伸。在理论主张上,张维迎对厉以宁明显的表现出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的根源在于新制度对新古典的继承关系。二,中国企业改革的理论失误

厉以宁的关于中国经济存在两个非均衡的理论,以新古典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微观特征,无疑,这是一次中国经济学界为数不多的经济分析上的创新,借一句套话就是把新古典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但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的理论分析是不完整的,是需要进一步延伸的,但厉教授却未能延伸,而是仓促的得出结论。

由于认为中国的的企业不是企业,这种情况导致价格机制失效,所以厉断定中国的改革重心是把中国的企业变成企业。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是企业?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只是一个现象,而厉却认为这是结论和原因。造成厉教授当时“理论短视”的原因在于他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新古典理论。新古典采用经济行为主体二分法假设,把企业看成了基础的不可再分的经济单位,或者说经济原子,厉以宁也就当然地认为,中国的企业也是最小的经济原子了,不可再分了。而厉正是凭借自己并不完整的理论分析来给中国的改革提供政策建议的,从承包制到股份制,这个不完整的理论也当然地形成巨大的政策漏洞。

其实,企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按厉教授的理论,延伸下去,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的根源在于中国的个人不是“人”,也就是说中国的个人并不满足新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只有且仅仅“个人”才是经济行为主体,这一点也是新制度所坚持的。中国改革的中心也就应该是以“个人”改革为重心,把中国的个人变成“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个人要能够真正做到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假设:他的正当个人欲望是被法律承认的;他拥有为满足自己欲望而追求财富的权力,即他拥有明确的被法律所保障的产权。

我在人民大学听过一个社会学家讲课,他说张维迎所有高深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博弈论分析可归结为一句话:把中国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这种评价虽然显得偏激,但却也道出一个事实,张教授把产权改革简化成私有化,依据这种简化的理论给出政策建议也当然地会形成巨大的政策漏洞,事实也证明如此。其实,不仅仅张维迎把产权明晰简化成私有化,几乎所有的主流西方经济学家都存在这种简化倾向。著名的新制度创始人之一的张五常教授甚至更为极端,俄罗斯的政策建议者显然也是简化倾向者。

这种私有化简化倾向的根源在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缺陷,或者说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新制度虽然纠正了很多新古典的不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但是,依然坚持“经济人”这一新古典核心假设。而“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石性前提假设,就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也是展开于此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不是所有时代,所有地区的社会都满足“经济人”假设的。从时代上来说,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社会是不满足“经济人”假设的,经济人特征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才在西方出现的。从地区上来说,一切非市场国家都是不满足“经济人”假设的。其实,改革的过程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市场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由非经济人向经济人转型的过程。也就是说,我改革所需要的恰恰就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作为前提假设的“经济人”。其实,欧洲同样存在一个改革、经济转型、市场化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比中国早了200多年而已。到亚当.斯密动手撰写〈国富论〉时,英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已经具备“经济人”特征,所以,“经济人”特征的形成过程并没有构成亚当.斯密的研究对象,同样也没有进入以后的西方经济理论家的研究视野。相反,现在的经济理论家企图用以“经济人”为假设的分析工具,去解释人类的所有时代和所有地区的所有社会行为!这就是目前的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譬如雄心勃勃的诺奖获得者斯诺教授,就企图以新制度分析范式去解释罗马兴衰史。尽管没有拜读诺教授的这部著作,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分析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经济人假设在古罗马时代的欧洲是不成立的。

如果充分具备“经济人”特征的社会中,产权明晰可以简化成私有化,而在不充分具备“经济人”特征的社会简单私有化只能制造经济灾难。俄罗斯和中国的私有化经历都充分证明这一点。

三、中国需要自己独立的经济理论

当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遭遇激烈批判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属于自己的原创性理论严重缺乏。把这种局面单纯地归罪于经济学家本身显然不是很公平的,这更多地是由他们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造成的。以往,我们改革的理论支持是摇摆于两个极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其实,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也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的,就象吸取〈国富论〉精华一样。我们固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是过去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延续。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被“边缘化”。但是,网上流传甚广的流国光的文章似乎要重新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无论单纯地依赖西方主流经济学,还是单纯地依赖马克思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摆脱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给我们的思想束缚,认真地深刻地研究人类制度演进历史和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探索能够为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四、制度核理论

为解释中国改革,弥补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本人在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诠释人类制度演进的一个崭新框架假设:制度核理论,期待各位理论爱好者的批评。

本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进程中,存在两个“制度核”,第一个制度核形成于欧洲的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帝国建立,也即中国的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期,第一个制度核的明显特征是在相互隔绝的东西方同时形成。第一个制度核形成后西方便进入了以此制度核为基础的基督教制度时代,即中世纪;而中国则步入了2000多年的以此制度核为基础的封建儒教时代。

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开始反思第一个制度核进而否定之,开始建立第二个制度核,这个制度核就是现代社会制度基础,第二个制度核形成的标志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中国自1840年开始,在已经处于第二个制度核下的英国的强迫下,开始了自己对第一个制度核的反思和第二个制度核的建立的艰难历程,目前,仍处于这一历程中。

人类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个产生和演进过程又呈现出阶段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制度核特征,所谓制度核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制度基础,制度核形成后,人类的社会制度便以此为基础和内核进行演进,从而表现出连续性,直至下一个制度核的形成。用数学语言描述,人类历史是一个存在两个间断点的连续曲线。这两个间断点便是制度核形成时期,而这两个制度核形成后的历史时期则是以这两个制度核为核心的制度连续演进,而第一个制度核形成之前,则是一个漫长的“制度核”前时期。

德国历史哲学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了古希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及同期印度所同时出现的文明繁荣现象后,提出一个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假设(《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对这三个同期的但相互隔绝的繁荣文明的很多相似性特征进行解释,改假设认为这一时期是人类的轴心时期,此后的人类历史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演进的。雅斯贝尔斯看到了这三个地区同时的文明繁荣,但却忽略了紧接而来的历史现象,就是这三个地区在历经了当时的文明繁荣后几乎同时又进入了一个文明萧条时期:西方是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中国则进入了漫长的“吃人的”封建社礼教时代。人类从乐观走向悲观,从自我肯定走向了自我否定,怎么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其实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类历史轴心”期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自己所走过的历程进行大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是意识到自己欲望的存在。欲望能够满足便是幸福,而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便是痛苦。人类意识到自身欲望的存在,便意味着意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源。但当时,由于人类的知识和物质资源有限,人类又意识到自己无力去满足自己仿佛无限的欲望,欲望不能够满足便是痛苦。规避痛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取财富去满足欲望,另一种便是否定欲望。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人类不得不采用后一措施,即通过否定自己欲望去规避痛苦,这就是第一个“制度核”。第一个制度核是人类对自己欲望进行否定,对自己欲望进行否定便引申出对人类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东西的权力进行否定。这里作出定义:能够满足欲望的东西是财富,获取财富的权力是产权。那么第一个制度核的特征便是:第一、对个人欲望进行否定(即对人性进行否定);第二、对个人产权进行否定(从而导致对个人人权的否定)。第一个制度核形成后,人类制度便以此为核心基础进行演进。尽管在不同低于有不同表现形式,如欧洲表现为基督教制度、中国表现为封建礼教制度、印度则是佛教等级制度。这些不同制度现象的最深处都是第一个制度核。以第一个制度核为内核的人类制度又有一些共性特点,我们可把这些共性特点称为“制度次核”:1)繁杂的礼仪;2)强调集体,否定个体;3)个体不具备“经济人”特征,表现为“非理性”;4)强调节欲;5)重农抑商;6)集权等级制;7)财富按特权标准分配;8)零和搏奕。

尽管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对人类本身进行否定,并衍生出了后来的摧残人性的形态各异的社会宗教制度,导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萧条期,但这仍是人类的巨大进步。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动物性,具备了人的特征。所谓人的特征便是意识到自己的欲望的存在,并调节控制这种欲望。动物也有欲望,但动物并意识不到这种欲望的存在,只能受本能的驱动,更遑论调节控制了。人类的第一个制度核,实质上是人类意识到自己欲望存在后,为避免痛苦(或追求幸福)而为自己设计的调节手段。由于当时知识和物质极度贫乏,这种控制方式就是否定。所以在此给“制度”下出定义,制度就是人类为规避痛苦(或追求幸福)而为自己设计的调节自身欲望的方式。第一个制度核形成时期,是人类和动物的真正分裂点。第一个制度核的形成实质上是大大减轻了,而非加重了人类的痛苦,人类也是在以此所形成的制背景架下缓慢的形成了知识和物质的积累,直至第二个制度核的出现。

第9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陕鼓集团; 品牌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05-01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区、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的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面积有7.98万平方公里,至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市、安康市,陕北的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传统优势,经济区经过历史早期建设的项目和国家三线调整时期的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前国际经济的特点,承接产业的转移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经济区的战略位置也决定了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优势,经济区内分布着众多的装备制造企业,以西安、咸阳、宝鸡、天水为集中布局区域,经济区的建立将加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区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提升重大装备制造水平。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集群集聚程度较高,以下是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情况:

西安市:高新区集成电路、通讯设备、光电子、通讯设备,空压机集群;阎良区国家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航天科技基地;徐家湾航空产业,东郊工程机械、西郊输变电设备、东郊兵器装备;临潼区风机动力设备;宝鸡市:机床设备、石油设备、电子电器设备、压缩机设备产业;咸阳市的电子元器件、混凝土搅拌机;汉中市:精密数控机床工具制造业;渭南市:印刷机械设备产业;天水市:机械设备产业。陕鼓动力集团一直以来都在动力系统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在一些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近年来,陕鼓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关-天经济区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

二、陕鼓集团介绍

陕鼓集团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西安临潼区,是一家老牌风机制造企业,陕鼓动力在2004年和2005年成为“中国名牌”企业,自2002年起,陕鼓动力稳居国内同行业领先位置;2006年,“陕鼓”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在“2009中国品牌500强”评选中,陕鼓品牌价值达185.77亿元。作为国内透平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陕鼓动力的主导产品轴流压缩机,空分压缩机和流程工业能量回收装置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90%,65%,80%,主要应用在冶金,石化等行业的气体压缩传动,空气分离以及尾气能量回收发电等领域。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的规模,陕鼓动力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其总经理陈党民认为,对于市场的认知能力是陕鼓动力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任何好的产品和服务,都会有个边界和饱和,只有基于对市场的认识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一理念,陕鼓动力能够正确判断市场的走向和客户需求;凭借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与控制能力在狭窄的行业格局里创造出一个有着独特精神面貌的装备制造企业。

三、陕鼓影响力

陕鼓在某些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陕鼓目前为冶金、石油、空分、化工、环保和国防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透平机械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及系统服务、集成和服务等内容。其传统产品有轴流压缩机、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大型通风机、汽轮机等。其中,轴流压缩机和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均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同行。由西北大学和陕鼓集团专家联合完成的“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全面构建了科学化的品牌管理体系,该体系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集群品牌促进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上的可借鉴价值。

四、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

(一)创新。科技创新对企业来说,发挥着三种不同的效应:催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增强效应。科技可使企业产生新的核心业务,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可在企业内部实现技术扩散,增加创新收益;科技也可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三种效应共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组成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陕鼓坚持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的技术交流和和合作,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加强企业内部的科研队伍,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员工创新;针对市场开发需求,坚持正确的战略思路,开辟出一条绿色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专家的差异化竞争道路。

(二)品牌与文化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基础。品牌让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文化让品牌扬起远航的风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三)管理能力和队伍素质提升。这是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决定了企业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资金以及生产规模等被动型核心资源方面需要有一个综合平衡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陕鼓进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品牌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品牌建设陕鼓创造了一个鲜明品牌形象展示给外界,这种整体形象创造了一个良好口碑,如下表:

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品牌建设的典范,从深层次上解决了我国制造业品牌体系建设瓶颈问题,不仅防止品牌缺文化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品牌与文化融会问题。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在陕鼓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陕鼓品牌管理体系无疑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领先意义,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学界对品牌理论创新理论内容,是国内领先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先进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映国.品牌建设的6个关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