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精选(九篇)

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

第1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黑龙江南瓮河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瓮河165012)

摘 要:文章根据对阿巴嘎旗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并简要阐述了阿巴嘎旗境内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利用价值以及现状,为开展野生经济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保护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等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 :野生经济植物;分布状况;利用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S58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1-26

作者简介:刘志远(1969 -),男,黑龙江省人,林业工程师.

1 自然地理概况

阿巴嘎旗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北部,东经113°27’~116°ll’,北纬43°04´~45°26’。东与东乌旗、锡林浩特市市为邻;南与正蓝旗接壤;西与苏尼特左旗毗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75km。全境南北长约260km,东西宽约110km,总面积2.75万km2。地形系蒙古高原低山丘陵区,是以低山阶状高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单元组成的地区,没有明显的山脉和沟壑,地势呈波状起伏。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海拔960~1500m,最高点海拔1648m。从形态和成因上可划分为4个类型:低山丘陵、高平原丘陵、熔岩台地、沙丘沙地。阿巴嘎旗土壤主要有8个土类,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与气候、生物条件相适应的明显地带性,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栗钙土、棕钙土、风沙土、粗骨土、沼泽土、灰色草甸土、盐土、碱土,栗钙土是阿巴嘎旗的主体地带性土壤,贯穿于全境。

气候特征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冷暖剧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秋两季多寒潮大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年平均气温0.7C,年平均日照时数3126.4h,年平均降水量244.7mm。年平均无霜期103d,年平均风速3.5m/s。境内地表水主要有5条河流,138个湖泊,83处泉水。流域面积4570km2,年径流量4420万m3。地下水总储水量3.9亿m3/a,可开采量为0.7亿m3/a。

2 主要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分布状况

阿巴嘎旗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台地内蒙古北部地槽区,在地质构造上大部属蒙古褶皱带。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和受其他地貌形成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阿巴嘎旗境内形成了低山丘陵、玄武岩台地、波状高平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等几种不同的地貌景观。受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各种生态因子以及植物本身所固有的生态生物特性的共同影响,阿巴嘎旗境内所分布的野生植物群落大致可分为山地草原野生经济植物、山地丘陵野生经济植物、高平原干草原野生经济植物、山丘间盆地、洼地野生经济植物、山丘前台地野生经济植物、低湿地野生经济植物、沙砾质草原野生经济植物和农田杂类草野生经济植物等几种植被类型。

2.1 山地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那仁宝拉格苏木北部、巴彦锡力嘎查西部、格达乌拉西南部、查干淖尔北部和浑迪乌苏等地,经济植物组成主要以克氏针茅(S.Krylovii Roshev.)、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大针茅(S.grandis P.Smin.)、贝加尔针茅(S.baicalensis Roshev.)为建群种外,其他种类还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 Keng)、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Itn.)、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 Kita.)、冷蒿(A.rigida Wind.Sp.Pi.)、蒙古韭(A.mongolicum Revel)、阿尔泰狗娃花(ll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okr.).狼毒(Stelleta chamaejasme L.)、亚洲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var.asiaticus Kita)、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 L.)、紫穗鹅冠草(R.nutans(keng) keng.)、披碱草(E.dahuricus Turcz.)、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 (Roshev.) Ohwi)、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L.)、歪头菜(V.unijuga R.Br.)、细叶远志(Polxgalatenuifolia Willd.)、狭叶柴胡(Red Thorowax Root)等。

2.2 丘陵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那仁宝拉格、格达乌拉、查干淖尔和浑迪乌苏等苏木、嘎查的陡坡丘陵,其所处地段风蚀水蚀较为严重,加之长期放牧,致使土壤干旱瘠薄,植被低矮稀疏,主要以旱生的小灌木和草本为主,种类有小叶锦鸡儿、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n Linn.)、亚洲百里香、克氏针茅、阿尔泰狗娃花、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Beaut.)、广布野豌豆、胡枝子(L.bicolor,Turco.)、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m.)Schindl.)、黄花蒿(A.annuaL.)、赖草(A.dasystachys (Trin.)Nevski)、砂珍棘豆(0.gracilima Bunge)、多叶棘豆(O.myriophylla(pall.)DC.)、皱叶酸模(R .crispus L.)、旱麦瓶草(SjenisseensisWilld.)、羊草、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达乌里黄芪(A.dahuricus Pall.)、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 L-)、裂叶蒿(A.laciniata Willd.)、黄花铁线莲(C.intricata Bunge)、达乌里龙胆(C.dahurica Fisch.)、田旋花 (Convolvulus arvensis L.)、 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uica L.ssp.angustior (DC.) Kita.)、紫筒草(Stenosolenium saxatile (Pa/l.)Turcz.)、银灰旋花(C.ammannii Dear.)、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夏至草(Lagopsis supona (Staph.)lk.-Cal.exKnorr.)、线叶蒿(A.subulate Nakai)、艾蒿(A.argyi Levi.et Cant.)、铁杆蒿(A.gmelinii Web.ex Stechm.)、麻花头(S.centauroides L)等。

2.3 高平原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中部和洪格尔高勒的波状高平原上,分布的经济植物种类主要有大针茅、克氏针茅、羊草、冰草、糙隐子草、小叶锦鸡儿、碱葱(Allium poiyrhizum Turcz.ex Rel)、冷蒿、沙生冰草(A.desertorum ( Fish )schult.)、木地肤(Kochiaprostrate (L.) Schrod.)、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n.)Nevski.)、蓍状亚菊(Ajanta achilleoicles (Turcz.)Ling)、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草木樨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Tin)、多叶棘豆、二裂委陵菜(P.bifurca L.)、细叶婆婆纳(Veronicalinariifolia Pall.ex Link.)、瓣蕊唐松草(T.petaloideum L.)、冬青叶兔唇花(Lagochilus ilicifolius Bunge)、小叶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阿尔泰狗娃花、细叶鸢尾(I.tenuifolia Pall.)等。

2.4 丘间盆地与剥蚀丘间洼地荒漠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丘陵、低山的河道山谷以及丘间沟谷,这里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分布的野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种类有白刺(Nitrariatangutorum Bor.)、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pall.)Moa.)、芨芨草、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 (Fisch.etMey.)O.Kuntze)、匍根骆驼蓬(Peganum nigellastrumBunge)、狗尾草、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 (L.)Beau.)、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狭叶锦鸡儿(Caraganastenophylla Pojark.)、糙隐子草、早熟禾(P.annua L.)、车前(P.asiatica L.)、羊草、披碱草、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Beau.)、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皱叶酸模(R .crispus L.)、截萼枸杞(Lycium truncatum Y.C.Wang)、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 (L.)Roth.)、假苇拂子茅(C.pseudophragmites(llall.f.)Kieler.)等。

2.5 山丘前台地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广大地区及灰腾锡力和北部边境线一带,土壤干旱瘠薄,植物群落稀疏,种类贫乏,经济植物种类主要有叉子圆柏(s.vulgaris Ant.)、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小叶锦鸡儿、狭叶锦鸡儿、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Pall.) Maxim.)、糙隐子草、冠芒草(Enneapogonborealis(Griseb.) Honda)、阿尔泰狗娃花、雾滨藜、万年蓬(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var. incan (Bess.)y.R.Ling)线叶菊(Afilifoliumsibiricum(L.)Kita)等。

2.6 低湿地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丘间沟谷地、古湖盆洼地、高平原的盐湿低地和各苏木的河湖岸边以及沙丘低地,植被类型有白刺荒漠、芨芨草盐生草甸、水麦冬(T.palustre L.)苔草——沙草草甸。

2.6.1 白刺荒漠植物种类

白刺荒漠中分布的种类除以白刺为建群种外,其他伴生的种类有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Jin.),猪毛菜(Salsola collins PaU.)、蛛丝蓬(Microtisarachnoidea)、芨芨草、赖草、砂引草、虎尾草(Chlorid virgate Swartz)、画眉草、盐爪爪、尖叶盐爪爪(K.cuspidatum (rmg.-stemb.)Grub.)、西伯利亚滨藜(Atriplexsibuica L.)、雾滨藜、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R.Br.)、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 Turcz.)、匍根骆驼蓬、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ex Strudel)、无芒隐子草、沙生针茅(S.glareosa Stipa glareosa P.A. Smin.)、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Pall.)DC.Prod.)等。

2.6.2 盐生草甸植物种类

盐生草甸分布的植物种类以芨芨草、拂子茅和马蔺(L.Lacteal Pall.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为建群种外,其他伴生的种类有赖草、披针叶黄华、牛膝姑草(Spergularia salina J.et c.prest)、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角果碱蓬(S.corniculata (C.A.Mey.)Bunge.)、盐角草(Salicomia europaea L.)、碱茅(P.distans (Jacq.)Perl.)、碱地凤毛菊(Saussurea runanate DC.)、西伯利亚滨藜(Atriplex sibirica L.)、中亚滨藜、鹅绒委陵菜(P.anserina L)、黄戴戴(H.ruthenia (Java.)Ovcz.)、水葫芦苗(Halerpestes cymbalaria (pursy)Greene)、披碱草、宽叶独行菜(L.Latifolium L.)、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Criseb.) scribn.et Kerr.)、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 C.A.Mey.)、西伯利亚蓼(P.sibiricum Lam.)、草地凤毛菊(S.amara (L.) DC.)、车前、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冷蒿、阿尔泰狗娃花、莳萝蒿(A.anethoides Matt.)、灰绿藜(C.glaucumL.)、冠芒草、蓍状亚菊等。

2.6.3 水麦冬苔草——沙草草甸植物种类

水麦冬苔草——沙草草甸主要分布植物种类有水麦冬、黄戴戴、水葫芦苗、西伯利亚蓼、旋覆花(Lbriitanica L.var. japonica (Ihunb.) Franch.et Sav.Num.)、水棘针(Amethystea coerulea L.)、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车前、脚苔草(C.pediformisC.A.Mey.)、寸草台、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宽叶羊胡子草(Eriophorum latifolium Hoppe)、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 Trin.ex Strudel)、拂子茅、糙隐子草、稗、早熟禾、庶草(scirpus trqueter L)等。

2.7 沙砾质荒漠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2.7.1 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冲积洪积扇荒漠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低山区的山麓以及丘陵的坡麓。所分布的经济植物除了以狭叶锦鸡儿、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Pal/.)Maxim.)、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Sp.Pl.)、全缘枸子(Cotoneaster integerrimus Medic.)为建群种外,其他伴生的种类还有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蒺藜(Tribulusterrestris L.Sp.Pl.)、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Bunge)O.Kuntze)、蓼子朴(I.salsoloides (Turcz.)Ostend.)、狼毒、瘤果虫实、木地肤(Kochia prostrate(L.) Schrod.)、猪毛菜(Salsola collins Pall.)、独行菜、刺沙蓬(S.pestifer A.Nelson)、刺叶小檗(Berberis sibirica Pall.)、瓣蕊唐松草等。

2.7.2 风蚀地沙丘荒漠草原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巴彦德力格尔、查干淖尔、宝格达乌拉、洪格尔高勒等苏木、嘎查,以沙丘、沙垄为基质,分布的植物种类除以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DC.)、小叶锦鸡儿、狭叶锦鸡儿为建群种外,还伴生其他一些种类。

2.7.2.1 流动沙丘植物种类

流动沙丘上分布的植被较为稀疏,种类较少,所分布的植物种类有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a.)、匍根骆驼蓬、砂引草、蓼子朴、芦苇、冷蒿、光沙蒿(Artemisia oxycephala Kita.)、小叶锦鸡儿、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 (Trin.)Bor.)、塔落岩黄芪(Hedysarum laeve Maxim)等。

2.7.2.2 兰固定沙丘植物种类

半固定沙丘上分布的植物种类主要有光沙蒿、匍根骆驼蓬、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e A.los.)、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Moq.)、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蓼子朴、碱韭(A.polyrhizum Turcz.exRegel.)、猪毛菜、甘草(Clyeynhiza uralensis Fisch.)、雾滨藜、角茴香(llypecoum rectum L.)、白刺、蒙古蒿(A.mongolica Fisch.ex Bess.)、沙芦草(A.desertorum(F/sch.)schult.)、砂蓝刺头、兴安天门冬(Asparagus dauricus Fisch.ex Link)等。

2.7.2.3 固定沙丘植物种类

固定沙丘上分布的植物种类除以小叶锦鸡儿、塔落岩黄芪、柠条锦鸡儿为建群种外,其他伴生的种类还有瘤果虫实(Corispermum tylocarpum Hance)、绳虫实(Corispermum declinatum Steph. ex Stey.)、旱麦瓶草、蓼子朴、砂蓝刺头、女娄菜(Melandriumapricum (Turcz.)Rohrb.)、猪毛菜、碱地风毛菊、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赖草、蛛丝蓬、披碱草、芨芨草、白刺、小果白刺(Nitrayia sibirica Pall.)等。

2.8 农田杂类草野生经济植物

此种植被类型分布于农田间隙、农田以及渠畔、路旁、居民点附近等地,分布的种类主要有篇蓄、独行菜、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ymL)、灰绿藜、藜(C.album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田旋花、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甘草、地肤(K.scoparia (L.)Schrod.)、刺儿菜(Cirsium segetum Bunge)、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蒙古蒿(A.mongolicaFisch.ex Bess.)、稗、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北锦葵(Malva mohileviensis Downer inBull.)、酸模叶蓼(P. lapathifolium L.)、叉分蓼(P.divaricatum L.)、铺地委陵菜(P.supona L.)、披碱草、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Sp.pl.)、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等。

3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阿巴嘎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北部,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光照充沛,降水量稀少,蒸发强烈,大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之长期滥挖、滥牧、樵采以及毁林开矿,致使阿巴嘎旗天然植被遭受重大破坏,数量减少,品质降低,有些植物种类濒临灭绝,这严重影响了物种种质基因库的完整。

一是对现有的植物资源应尽快清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阿巴嘎旗所分布的植物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地理分布、利用现状、群落结构组成以及产量水平,依据阿巴嘎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方针。

二是对生境较为脆弱的地方应加强管理,因地制宜,采取禁牧、轮牧、围栏封育、以草定畜等科学合理的经营方针,使野生经济植物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

三是对资源的用途、成分加大研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持,不断挖掘资源潜在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是杜绝毁林、开荒、采石等破坏天然植被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上述行为,应坚决予以制止、取缔,实现封(沙)山育林,给植被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恢复环境。

第2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遂昌县

中图分类号:S511.9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4005802

1 引言

遂昌县属中亚热带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形环境,使得遂昌县成为南北植物的汇集之区,也是许多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场所,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考察调查,遂昌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已知的非维管束植物384属804种,已知的维管束植物(蕨类、种子植物)179科684属1 569种。保护区内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白豆杉、长叶榧、连香树、鹅掌楸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另有白豆杉属、香果树属、伯乐树属等15个中国特有属和银鹊树、南方铁杉等9种珍稀濒危植物。遂昌冬青、九龙山景天等40种植物模式标本又是九龙山区域的原产地。

2 遂昌县野生植物资源现状

2.1 查清野生植物资源底数

1995年以来,国家林业局相继启动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等,通过调查,第一次在浙江省范围内掌握了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湿地资源的分布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状况、生境状况和受威胁等情况。2002年6月,编印出版了《浙江林业自然资源》森林卷、野生动物卷、野生植物卷、湿地卷,以今后的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比较分析资源变化趋势打下了基础。

2.2 野生植物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针对野生植物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在加强野外资源保护的同时,为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野生植物培植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规范管理行为,探索市场机制,促进野生植物产业步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产业框架。涉及的领域有餐饮食品、医药保健品、旅游观赏、贸易等,年产值达亿元,野生植物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效益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加强和规范执法监管,维护野生植物经营秩序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对乱采滥挖、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并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协同作战,组织联合执法,查处了一批违法犯罪案件。近年来,先后组织“春雷行动”和“绿剑行动”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有力遏制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活动的势头,维护野生植物及其产品的经营秩序。

2.4 加大宣传,提高野生植物保护意识

为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并参与野生植物保护,通过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坚持长期广泛深入的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倡导保护新观念,使全社会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的意识日趋增强,野生植物保护的群众基础不断强化。

3 存在的问题

(1)自然生态系统脆弱、退化的局面依然存在。目前,遂昌还有部分生态脆弱区域、重要湿地和珍稀野生植物没有纳入到保护范围,盲目开发破坏野生植物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部分区域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情况还未得到彻底改变。兰花在遂昌县资源种类十分丰富。

(2)野生植物资源总量不足,部分物种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已严重超出了资源增长幅度,导致资源总量不断下降。一些需求量大的物种,资源已下降到濒危程度。特别是在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仍在大肆乱挖滥采和非法经营对野生植物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如不尽快采取措施,遏制资源下降趋势,促进资源的恢复和发展,相关产业势必因资源危机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3)忽视综合开发利用。遂昌县的资源种类多,但往往集中几个品种上,忽视本地的名、特、优产品的开发,限制了资源优势的发展。同时还忽视了每一种野生植物的多功能综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4)野生植物培植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虽然遂昌县野生植物培植已初见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繁育培植体系,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大部分仍依赖从野外获得,给野外种群保护带来很大压力。野生植物培植科技含量较低,资源增长缓慢,还有的借人工培育为名,非法从野外掠取资源,不仅达不到发展资源的目的,还对资源造成极大破坏。

4 对策与建议

4.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围绕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要求,组织编制野生植物产业发展规划。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科学布局栽培及产品开发基地,明确产业定位、发展重点,避免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发展,确保野生植物繁育利用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遂昌县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多,但规模不大。对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提是保护好现有的野生植物资源,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整体提升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水平。

4.2 加大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野生植物野外资源的普遍保护,强化对野生植物保护区的保护,在一些濒危、珍稀野生植物重点分布区域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工作,使野生植物野外种群得以休养生息,逐步扩大,维护生物多样性。严禁对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直接的商业性利用和以食用为目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行为。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具有遂昌特点的适用技术,发挥效益,要针对性地根据野生植物资源自身的特点,对特色资源加以研究,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资源的技术开发研究为突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遂昌在全国林业科技领域的知名度。

4.3 加快种源示范基地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与合作组织相互促进,加快野生植物开发步伐。加强野生植物种源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品质优良、市场广阔、技术成熟的种源基地,保护好优良种质基因。大力发展一批基础设施较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抓示范基地、抓典型来推动遂昌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遂昌的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特色产业,坚持科技创新与种苗合作社相结合,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组建种苗专业合作社,加快野生植物产业开发步伐,提升、壮大遂昌的林产业。产业壮大了,反过来支持林业科技发展,形成良好互动的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野生植物开发的水平。

4.4 推进产业化经营,发挥综合效益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创新管理模式,推行公司+农户的形式,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行业协调等方面功能,维护行业秩序,强化行业自律,给政府主管部门当好参谋。针对当前遂昌经济发展对野生植物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实际,林业主管部门要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探索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引导激励机制。实行“谁培育,谁优先利用”的原则,鼓励资源利用者加入到资源培育中,吸引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参与到资源培育中来,调动各方面培育资源的积极性。重点保障中医药、文化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产品开发,引导企业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培育野生植物专业市场和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野生植物的休闲旅游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以野生植物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休闲旅游业,提高档次和品位。

4.5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林业部门要按照便民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切实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产业发展的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野生植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对种源基地、示范基地给予扶持。

4.6 坚持科技自主创新与林区建设相结合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保障能力。林下资源开发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下资源开发就是开发天然林下的野生植物资源;开发野生植物资源是培植林业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化林区建设既可以是野生植物资源的一项保护措施,同时,也可以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搞好兴林富民建设,推进和谐林区建设。

参考文献:

[1] 谢碧霞,张美琼.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第3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87―05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是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疯狂掠夺,已使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我国刑法设立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现行刑法在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综观我国刑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立法缺陷

1 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性质认识及归类不准确

我国现行刑法分则基本上是按照犯罪客体种类进行编排的。我国刑法将绝大多数有关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归入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这就表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但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规定的犯罪来看,大部分都不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这种规定并未真正反映出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按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去衡量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会出现定罪不准、量刑不足的问题。它让人觉得国家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包括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为了维护管理制度才对此类犯罪进行制裁的,从而降低了国家惩治环境犯罪包括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价值和地位。

2 刑法所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范围狭窄

从罪名的设定上看,1997年新刑法规定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主要对象是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将需要法律进行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限定于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这就造成了在司法实践中许多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不能被定罪处罚,非常不利于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确保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从外国刑法的规定来看,许多国家法律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范围都非常广泛,借鉴外国刑事立法例,我国刑法也应规定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扩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范围,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3 罪名设置和规范结构不科学

一是罪名设置不科学。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中,绝大多数犯罪没有明确犯罪对象到底是纯粹野生的,还是包括人工养殖的,这种不确定性就给刑事诉讼中行为人行为的性质认定增加了难度,很可能直接影响到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执行。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中,罪名设置的不科学直接导致了犯罪对象的不统一,这无形中为执法者和守法者制造了思想上的混乱,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司法认定的准确性以及司法的效率和公平。刑事立法在修改时,应当从法律的系统性、协调性出发,将罪名间所体现的犯罪对象的矛盾之处予以修改。

此外,非法狩猎罪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两罪客观上都是非法狩猎或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但两罪的侵害对象却不相同,前者以普通陆生野生动物为对象,后者以陆生和水生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为对象。普通的水生野生动物则属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对象范畴。笔者认为,以侵害的对象是否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不尽合理,易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二是规范结构不科学。1997年刑法有关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立法绝大部分是采用空白罪状的形式,这就使所参照的法律法规的数量和立法质量直接左右相关罪名的认定难度。实践中办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案件,涉及到要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等诸多法律法规,操作上的不便和烦琐显而易见。另外,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实施以及相关刑法修正案的出台,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与现行刑法严重脱节,影响了刑法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中应有作用的发挥。而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属于越权解释,并且对水生野生动物未作规定,无疑给执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4 对影响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部分行为没有进行刑法规制

一是《刑法》遗漏了对破坏自然保护区、草原等行为的刑法规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濒危物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稀有动物和濒危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的毁灭会造成生物种群灭绝,因此,我国刑法典有必要专门设立破坏自然保护区这方面犯罪的规定。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它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基地。我国目前草原植被被任意破坏,草原上的珍贵野生动植物遭到掠夺性的乱捕乱挖,造成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碱化、沙化,水土流失急剧扩展,草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然而,对此类问题的刑事处罚却无具体刑法条文可依,在刑法中急需设置破坏草原罪的罪名。

二是我国刑法在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中,只规定了非法猎捕和杀害两种行为。该罪的规定不包括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并未像西方大多数国家那样单独设立专门的罪刑条款来惩治伤害、虐待动物的行为。正是由于刑法没有将伤害动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才导致刘海洋案件出现后发生争论不休的状况。

5 部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罚规定不科学

一是刑罚过轻。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罚规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刑罚过轻,普遍轻于近似的财产犯罪。1997年刑法第六章第六节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罚,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有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规定。如刑法规定盗伐林木罪的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而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是死刑,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林木的生态价值远非实物能比。再者,对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对单位要判处罚金。那么,对单位犯罪与单位违法哪个应处重罚?理论上讲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应当高于单位违法。事实上单位所受行政

处罚中消灭法人的处罚远比对单位所受刑罚要重,这就造成刑法威慑力的减弱。一些主张轻刑化的国家对实施危害环境的犯罪行为规定的刑事罚则同惩治其他犯罪的刑罚相比是更为严厉的,而我国的刑事立法却实行的是轻刑化,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这是不合时宜的。这也体现了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对生态效益考虑的欠缺。

二是刑罚种类过少。在我国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刑事立法当中,主要有自由刑和财产刑两种刑罚,这样的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尤其是对单位犯罪来讲更是如此。如前所述,单位犯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罪的,对单位要处罚金。但是,罚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仅仅是附加刑,这无形中降低了对单位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否定性评价。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刑法对此类的单位犯罪只规定了罚金一种处罚方式,这本身就造成了刑罚力度的弱小和刑罚方式的单一。应该在刑罚措施之外,扩大非刑罚措施的适用范围,将多种刑罚措施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综观国外环境犯罪,普遍规定了多种刑罚手段,例如《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在第二十六章“生态犯罪”里共规定了七种刑罚:剥夺自由;限制自由;劳动改造;拘役;罚金;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强制性工作。仅在第256条“非法捕捞水生动物和植物罪”中就规定了五种刑罚。对这样多种刑罚手段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二、我国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立法完善

1 增设“破坏环境资源罪”专章,并在其中设置“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罪”专节,将直接针对野生动植物的犯罪纳入其中

笔者认为,破坏环境资源罪除了侵犯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直接侵犯公民的环境权,并间接导致生命、健康或财物的危险或损害。因此,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环境权是主要客体。不应该将破坏环境资源罪所保护的价值及其所体现的特殊社会关系简单地归入一般经济秩序或其他一般犯罪客体。将主要侵犯环境权的破坏环境资源罪单列为一章,既符合刑法分则犯罪的分类理论和规则,又使对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制裁更多地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自觉地爱护环境,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坏环境资源罪中专设“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罪”一节,将直接针对野生动植物的犯罪纳入其中,有利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罪体系的完整以及罪与罪的协调统一,从而有利于对此类犯罪的认定和打击。

2 扩大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刑法保护范围

我国现行刑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象和内容规定得过于单一、片面。笔者认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应对刑法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范围做出重新界定,确保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最适宜的范围。从我国刑法目前的规定看,其出发点是肯定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利用的,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其中一部分进行特殊保护。但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各物种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并且各物种间具有相互的制约作用,一种物种的灭绝可能引起若干物种在一个地区的消失,各物种的数量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法律难以预料具体哪一类物种才是迫切需要保护的,而且法律规定具有滞后性,不利于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法律需植根于内心,尤其是刑法,急需建立环境刑法的内在合理性。现代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一种动植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野生动植物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在对其刑法保护上有清醒的认识,从野生动植物的自身价值来确定刑法保护问题,勿要以人之好恶,将一个物种推到不公平的境地。在扩大刑法所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范围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境的重要意义,把对生境的保护提升到与保护野生动植物同样重要的高度。

3 罪名罪状的设置上应当进一步合理化

针对现行刑法中部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存在法条竞合、犯罪对象模糊不清的情况,应当从保持刑法体系内部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角度出发,对相关条文进行修改和整合,确定较为科学和便于司法操作的罪名。

一是明确犯罪对象。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具体犯罪中的犯罪对象到底属于野生动物还是驯养动物,或者既可以是野生动物也可以是驯养动物,应进一步明确规定出来,以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笔者认为,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犯罪对象,应明确规定为野生的水产品。如果行为人非法捕捞人工繁殖的水产品,则应按盗窃罪或破坏生产经营罪等犯罪论处。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的犯罪对象明确规定包括人工繁殖的珍贵、濒危动物。同时,为了保持此类罪内部的协调统一,将这些罪名相应地修改为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动物、珍贵濒危动物制品罪及走私珍贵濒危动物、珍贵濒危动物制品罪。

二是将非法狩猎罪修改为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罪。做这样的修改有三个目的:一是使之区分于上文提及的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动物罪,突出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并同时基于对生物多样性的考虑,便于保护其他野生动物;二是取消非法狩猎罪的规定,可以消除公民认为在非“禁猎区、禁猎期”进行狩猎为法律允许的误解;三是这样立法既减少了过多的法条竞合罪名,又使刑事立法跟随时代的需要,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三是修改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相关刑事责任条款,使之与刑法相衔接。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事立法应遵循协调原则,即保持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刑法体系内的协调。协调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内的各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相关刑事责任条款与现行刑法关系的关键,就是要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准确适用刑法典。为此,首先应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有关刑事责任的条款,并根据刑法中新增加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增加相应的刑事责任条款。其次,以决定、补充规定的立法方式对相关环境法和资源保护法中援引新刑法的有关条款作出明确规定。此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环境资源刑事立法方式,对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资源保护法中规定有罪行罪名的刑事责任条款,而新刑法中又无相关罪行罪名刑罚的犯罪,作出具体刑罚的规定。这样就可以使不完整的刑法规范变成完整的刑法规范。

4 增设破坏自然保护区罪等新罪名

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及土壤、水、空气等因素构成生态环境系统。这一系统正常协调的运转,是人类繁衍与发展的前提,而构成这一完整系统的各种因素无论缺少哪一环节,人类都将面临

灭顶之灾。因为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其他因素赖以生存的条件。诸因素相互依存,才使生态保持平衡。

一是增设破坏自然保护区罪。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网络,使85%的陆地生态系统、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的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60%的高等植物和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得到了较好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效不能说不显著,但是,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种源地的行为在各地仍不时发生。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法》,对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在刑法上找不到相应的条文进行惩治。借鉴外国刑事立法例,在刑法上设置一个破坏自然保护区罪非常必要。

二是增设破坏草原罪。我国草原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草原为0.33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中国有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加剧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草原过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不合理开垦、工业污染、鼠害和虫害等对草原的破坏,三是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的现象时有发生。草原的破坏已达到如此惊人的程度,而草原的作用又非常重要。因此,应当增设破坏草原罪,以改变惩处破坏草原的行为仅在2002年修订的《草原法》上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性规定,而在刑法上却无相应罪名的局面。

三是增设故意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罪。故意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使野生动物身体残缺,进而失去生存能力而死亡,与捕杀行为无异。西方一些国家早已将之规定为犯罪,且扩大到一般的动物,如《法国刑法典》第五卷全一章为“对动物的严重虐待或残忍行为”,规定“公开或非公开地对家养、驯养或捕获的动物实行严重虐待或施以残忍行为的,处2年监禁并科30000欧元罚金”。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伤害、虐待一般动物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尚不现实,但处罚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规定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罪的罪状及其法定刑,以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避免再出现类似刘海洋案的尴尬立法境地。此外,还有一些新罪名也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发展而建立起来。

5 改革和完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罚体系及刑罚制度

根据刑法科学化的要求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特点,建立适当的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刑罚体系和刑罚制度乃是我国刑法改革和完善环境刑事立法的必然要求。

第一,应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其惩罚与补偿作用。以财产刑代替自由刑或生命刑,是现代刑法转换刑罚机制的方向之一,特别是在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时其有效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行为人受经济利益所驱动,且单位犯罪也为数不少,对犯罪者处以财产刑,可以从经济上剥夺犯罪所得利益或消除其重新犯罪的条件,符合刑罚目的。更主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财产刑运用得当,可以兼具惩罚和补偿的双重作用。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适用财产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为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工程落实一部分资金,直接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推行,其意义更加非同寻常。我国现行刑法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罚金刑处罚数额偏低,这不利于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打击。我国现存刑罚体系中的财产刑应当成为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行为控制对策中广泛适用的刑罚手段,并适当提高其地位。

第4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野生观赏植物;开发与利用;浙江天台

中图分类号S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038-01

野生观赏植物又称乡土植物,这些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发展,对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生态适应性的物种。野生观赏植物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是城市园林植物开发利用的基础,在美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1自然环境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地处北纬28°57′02″~29°20′39″、东经120°41′24″~121°15′46″E。总面积1 420.7km2,其中山丘占82.3%。为中亚热带季风区,具有盆地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4.9℃,无霜期234d,年平均降水量为1 300~1 600mm。山地土层厚度在30~100 cm之间,呈酸性,pH值为4.5~6.0,土壤含钾量较高,含磷量低,湿润肥沃。由于水热条件好,野生植物生长茂盛,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且在部分地方发育保存较好[1]。

2调查方法

根据野外观察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具有2种以上观赏内容或园林用途,或者文献资料记载有观赏价值定为野生观赏植物原则,对天台县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和天台山进行了外业调查,采集标本,记录其生境,野外拍摄观赏植物形态,通过内业标本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编制天台县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3调查结果

据调查和有关资料统计,天台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87科142属173种(含种下等级,下同)[2],这些野生观赏植物具有广泛的园林用途,按其观赏特性、在园林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大类[3-4]。

3.1林木类

此类植物树体挺拔,树冠葱笼,常成片栽植以构成森林之美。主要有木荷(Schima superba)、杨梅(Myrica rub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甜槠(Castano-psis eyrei)、灯台树(Comus conlroversa)等。

3.2荫木类

含庭荫树和行道树。庭荫树冠大荫浓、树形挺拔,可植于庭园或公园中。主要有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大叶冬青(Liex latifolia)等。行道树树姿幽美,树体健壮,耐修剪,可给行人车辆遮荫并构成街景。主要有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a)、杨梅等。

3.3蔓木类

也称垂直绿化植物,此类植物在美化建筑立面、高架桥、棚架、拱门、廊柱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有紫藤(Wis-teria sinensis)、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忍冬(Lonicera japonica)、爬藤榕(Ficus sarmentosa var. impressa)、薜荔(Ficus pumil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等。

3.4观花类

此类植物花色多姿,有的还芳香怡人,并招蜂引蝶。主要有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野山茶(CamLlia cordifolia)、石蒜(Lycoris radiata)、萱草(Hemerocallis fulvac)等。

3.5观果类

此类植物的果有的以奇、巨、丰取胜,有的色彩艳丽,还可招引鸟类,带来生机。主要有朱砂根(Ardisia crenata)、金樱子(Rosa lacvigata)、木通(Akebia quinata)、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紫果槭(Acer cordatum)、蓝果树(Nyssa sinensis)等。

3.6绿篱植物(9种)

此类植物耐修剪,可起功能分区、隔离和引导视线等作用。主要有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野蔷薇(Rosa multiflora)、桅子花、山鸡椒(Litsea cubeba)等。

3.7地被植物(28种)

主要有薜荔、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络石、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蛇莓(Duc-hesnea indica)、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等。此类植物高矮相当、排列致密,可减免杂草滋生和防止水土流失。

3.8盆景植物(13种)

此类植物或苍劲雄伟,或秀丽清新,或优雅如平,或高耸静谧。主要有朴树(Celtis sinensis)、雀梅藤(Sageretia thea)、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等。

4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

4.1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了解资源状况

除调查清楚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外,还要对野生观赏植物的分布、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等进行调查与评估,为保护、采挖引种和推广提供依据和本底材料。

4.2协调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天台县的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用途广泛,如不加以保护或利用不当,这些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就可能很快枯竭,甚至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只保护而不利用,不但浪费了这些植物资源,而且因较多地采用外来树种而影响到当地的地方园林特色。因此,这些野生观赏植物要在保护其再生能力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采种或剪插穗,要尽量减少对周围植物及环境的破坏。

4.3加强野生观赏植物生态习性和繁殖技术研究

野生观赏植物一般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应加强生态适应性研究,确定各植物的适宜栽培区域。重点开展扦插育苗等技术研究,扩大野生观赏植物种群,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5参考文献

[1] 金则新,郑林友.浙江省天台县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1-14.

[2]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第5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野生植物资源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维系着整个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而且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由于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生态性、多样性以及可再生性等特点,因而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野生植物在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野生植物能够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对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野生植物作为绿色植物的一种,能够生产有机物质,很好地满足了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的需要,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科学研究的需要[1]。由此可见,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目前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公众野生植物保护意识不强

一般而言,较珍贵的野生植物大多分布于边远地区,而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对于珍稀的野生植物认识比较薄弱,严重缺乏保护意识。当地对野生植物的宣传保护工作落实不够到位,进一步淡化了当地居民的野生植物保护意识。野生植物属于国家公共资源,不归属于个人所有,这就导致部分人随意地砍伐和破坏,给野生植物资源造成恶劣严重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古树和稀有物种被私人开挖出售,造成了部分物种的流失和消亡。

2.2野生植物保护法规不够健全

迄今为止,云南省依旧没有一部完成且专门针对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虽然,1996年我国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但是其操作性差,并且很多条款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根本不利于保护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2.3各部门之间配合不足

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涉及较多的部门,因而需要各部门加强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野生植物保护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配合机制,致使一些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行为没有及时得到制止,从而增加了保护工作的难度。

2.4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人认为,野生植物只是普通的树木和草,无需花费太多精力进行保护。云南省在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方面的学者和专家数量不多,加之部分野生植物主管部门以及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野生植物保护方面的业务素质以及科研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加以改善。国家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投入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备管理和保护方法上也比较落后,知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2.5环境污染影响野生植物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工业的三废排放以及人们对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加之人们日常对植物的乱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以及洪涝灾害等现象时常发生,这些均对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加大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强度和难度[2]。

3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的策略

3.1遵循自然规律,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

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环境平衡。野生植物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要想实现其数量不断扩大的目标,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物种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要从政策和财政投入方面加大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尤其注重对草本和灌木类植物的保护。

3.2提高公众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使社会各界纷纷加入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行列

野生植物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不仅国家要加强重视,更重要的是公众也要提高认识,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野生植物保护的各项工作之中。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制定出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机制,加强对保护区整体工作的规划和布局。

3.3加强国际间友好合作

加强国际间合作是进行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一项全新举措,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值得推广。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部门可以与世界其它国家一起制定相应的公约,然后在依据云南省情况以及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保护经验,从而有助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3.4注重宣传,促进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进程

针对公众对于野生植物保护表现出意识薄弱的现状,还可以通过宣传来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野生植物保护部门要善于采用各类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对公众进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从而达到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野生资源保护的行列之中。例如,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开展专题讲座等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积极鼓励民众自觉成立民间野生植物保护组织,使其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野生植物保护网站,依托网络媒体达到宣传的目的,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野生植物保护活动。

4结语

第6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农业野生植物 保护点 激励机制

2008年起,农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GEF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CWRC)项目在广西实施,建立示范点一个,推广点4个。在农业部国家项目办的领导下,经过地方领导的积极参与,当地农友的大力配合,已经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广西野生稻等作物近缘野生植物采用了物理隔离保护方式(SP1)和与生产结合式(SP2)2种保护方式进行原生境保护。为其他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起到示范、榜样的促进作用,特别是SP2方式更加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和谐了人与自然、生产与保护的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1、方法

1.1 激励机制方案编制原则

激励机制是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项目采用与生产结合方式进行原生境保护的主要工作,是调动农民参与原生境野生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主要手段。因此在项目经费许可的框架内,编制激励机制极其重要。而编制激励机制的指导思想就是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为项目服务,充分调动农民保护农业野生近缘植物。因此,我们制定了“民主协商、农民决策、技术支撑、领导参与、三方评估”的激励机制方案编制和实施原则。

1.1.1 民主协商原则

首先,项目领导说明项目实施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其次,由专家提出保护技术方法的要求;再之,在项目主持和实施部门的领导的发动下,由农民充分讨论,提出与保护目标物种最密切的建设性项目,解决他们最想解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1.2 农民决策

经过认真的讨论,提出激励项目初步设想,在经过项目和地方领导研究其可行性,并与农友说明实施的资金、时间要求等的可能性,由他们做出最终的决定。

1.1.3 技术支撑

激励机制设计方案项目选定过程科学家始终参与,并由科学家负责执笔编写,制定出激励机制方案。把与保护目标物种最密切的建设性项目,解决他们最想解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编入方案中,并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

1.1.4 领导参与

首先,地方领导根据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提出建议和完善意见。主要是结合地方建设项目进行协调,保障项目的完成。其次,项目领导则从整体安排上考量可行性,作出资金安排。

1.1.5 三方评估

CWRC项目是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GEF联合实施的项目,项目实施效果由他们招聘国际专家,组成第三方联合评估团进行独立评估。

1.2 编制方法

激励机制编制程序,首先,农民提出的最想解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项目科学家、技术人员记录和充分理解问题的实质。接着科学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设计出激励机制建设项目。其次,根据项目实施的经费可能,编制激励机制设计方案初稿。最后,再拿初稿与农民座谈、协商,由他们决定最能解决急需问题的项目。在整个编制过程,地方领导也参与其中,充分考虑激励机制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保障激励机制项目的完成,进而保障整个保护项目预期目标的完成。

1.3 技术培训

激励机制中的项目都是与生产相结合的建设性项目,需要地方实施部门,分类实施,基础建设项目采用招标方式进行招标建设。与农业生产结合的项目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保护农业野生近缘植物(野生稻、野生荔枝)的积极性。培训方法采用农民田间学校的田头现场培训和农民自己说教的办法,请专家、技术能人讲课,再让有经验的农民以切身经历交流学习体会,更快地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同时教育培训农民以及当地的中小学生掌握野生稻等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保护效果。

1.4 基线调查方法

广西野生稻的原生地多数分布点在山沟中,野生荔枝是高大乔木,零星分布在大范围的地方,树龄长短不等,树龄长的树树冠覆盖0.1-0.2亩地无法用小样方进行调查,也无法采用平原或大草原的十字等距离定样方的办法进行调查。因此,我们制定了新的方法。

1.4.1 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方法

用GPS仪沿保护小区周边走一圈计算出面积。采用沿着山沟走向,在有野生稻分布的自然群落(居群)和没有野生稻的地方随机确定样地10-15个,每个样地1m2,设空样地2-3个,用GPS仪测出每一个样地的面积、经纬度、海拔高度,记录在调查本里。同时,在项目实施第一年起就进行每个样方的目标物种及伴生植物种类和株数进行基线数据调查,记录目标物种和伴生植物的数量。此后,每年均在相同月份内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其数量变化状况,证明保护效果。

按以下公式统计出目标物种的密度,即:目标物种密度=∑yl…15(20)/15(20)×10000。按公式统计出目标物种丰富度,即:目标物种丰富度=∑yl…15(20)/∑yl…15(20)+∑bl…15(20)。yl…15(20)表示目标物种在1至15个或20个样地的数值;bl…15(20)表示伴生植物在1至15个或20个样地的数值。

1.4.2 野生荔枝种质资源调查方法

用GPS仪沿保护小区周边走一圈计算出面积。在保护山地中点向四面定出十字线,沿线等距离选出10-15个样地,设空样地2-3个,每个样地100m2面积。调查目标物种和伴生植物数量时在每个样地的4个角和中央各划定1m2,进行调查,记录目标物种和伴生植物数量。用此公式算出每个样地的的数量,公式:∑yl…10(15)/5×100。然后,参照野生稻调查的计算方法,统计出整个野生荔枝保护小区的目标物种的密度和丰富度。以后每年定期跟踪调查,监测保护效果。

同时,找出该保护小区的主要威胁因素,以及威胁因素降低的安全标准,以后每年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威胁因素变化的评估。进一步说明保护的作用。

1.5 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野生稻等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保护效果往往受到生态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设定保护小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因素和方法,每年定期进行监测,采集数据,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对保护目标物种的影响作用。本项目的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定在保护小区外1000米的范围,对其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污染源、人为破坏、自然因子等5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采集。

2、结果与分析

在农业部国家项目办的领导下,在经过2008-2012年的实施,以及第三方的实地检查评估证明广西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点激励机制成效显著,从而有力推动示范点和推广点的野生稻和野生荔枝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

2.1 保护政策法规机制

保护政策法规机制建设是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和可继续利用项目产出成果之一,是项目在当地实施必须确立的保障措施和关键所在。各保护点所在县(区)政府通过成立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保护通知,修订乡(镇)规民约、村规民约(公约),完善农业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保护政策法规机制,见表1。从而强化了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在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引导群众自觉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取得良好效果。

2.2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励机制的重点内容。“要致富先修路”也是商品化社会的特点,是各保护点的所在县(区)政府积极参加保护小区建设最容易结合的切入点。通过“村村通硬化公路”、“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水利维修等计划项目,撬动配套经费,保证激励机制建设项目的完成。通过激励机制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例如01保护示范点项目实施前,2007年该村人均收入1650元属于贫困村,到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2690元,收入明显增加,保护野生稻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升。

2.3 生计替代技术培训

由于长期以来,保护小区地处边远山区,其交通运输、生产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农民整日为了生活而忙碌。他们对现代化生产知识和技能接触滞后,虽然,改革开放有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开阔眼界,但是,保护项目任务的完成,激励机制的实施,生计替代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生计替代技术培训能够迅速地把先进的农业、加工业、第三产业的的技能教授给他们,提高他们知识和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减少对野生植物原生地的开垦依赖,达到保护的目的。例如:02点联合县阳光工程项目办一起对原生地所在村民进行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服装加工、安全保卫知识和技术培训;其他各个保护点联合地方和基础的农业、水产畜牧等专家和技术能手在农民田间学校中进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栽培、养殖技术培训,取得很好的效果。

2.4 保护知识培训

建立原生境保护小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当地农友的保护知识和技术水平,保护好目标物种的种质资源。因此,保护知识培训必不可少。国家、地方项目办和专家成员在各个保护小区都花大力进行保护知识培训,特别是在激励机制方案中设立中小学生的奖学金,使保护小区所在的乡镇中学、村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知识和技能教育。普遍提高当地农友和中小学生的保护知识技能和保护意识,整体提高保护工作的水平,有效保护目标物种的种质资源。

2.5 资源保护结果

基线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各个保护点的目标物种得到很好的保护,种群数量增加,密度增加。例如01保护示范点的结果说明,项目实施以来种群密度得到增长,种群丰富度有了改变,目标物种生长向良好方向变化。资源状况指数为105。2012年调查发现,原来定位样地的居群面积普遍比2008年增加2.0-3.1倍,长势十分旺盛。2010年把示范点的经验向推广点进行推广,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各个推广点的情况也是有了明显好转,目标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详见表5。

2.6 生态保护结果

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广西各个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小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项目实施前人为破坏较严重,存在开垦、偷牧、砍伐现象。项目实施后,没有开垦、乱砍乱伐,以及工矿企业“三废”、畜舍和其他污染现象,降低了偷牧现象,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很好。

2.6.1 生产方式对目标物种保护的影响

1)种植业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每个保护点的主栽作物相同,每年的生产方式也相同,对目标物种保护评价为中性或友好型。见表6。生产对原生地保护的影响主要在于开垦,项目实施后没有发生开垦现象,因此,影响的评价结果就改变了。

2)养殖业的影响。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各个保护点养猪基本上是圈养,对原生地影响不大。养牛、养鸡、养鸭在野生稻原生地上养殖很容易造成过度放牧,破坏是毁灭性的。养牛和林下养鸡业会造成放牧过度。各保护点的具体情况与评价,有一定的差异。见表7。

3)工程设施请况。广西各个保护小区除了原有村庄的房屋建设外,就是项目实施的基本建设,主要是道路设施、水利设施等。见表2。它们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没有负作用,反而提高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了对资源过度开发和掠夺性利用的依赖,提高保护积极性。

4)自然因子情况。几年来的监测记录表明。各个保护小区的降雨、积温等自然因子都有所变化,但是都在正常变化范围,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没有形成灾害影响。见表8。

2.7 项目亮点

2.7.1 制定了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政策

项目所有保护小区均制定了县(区)、乡镇和村委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建立了运行机制,确定政府部门在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保护上的主导地位。并广泛宣传,提高了干部群众保护意识,鼓励他们自觉参与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同时也为其它部门支持项目点经济建设提供政策基础。

2.7.2 加强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队伍建设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各个保护小区均成立了省、县(区)、乡镇、村4级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协作网,组成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一支稳定的野生植物保护技术队伍。并且在激励机制项目实施、生计替代与保护知识培训、宣传活动,全面系统地培训了基层的县乡村干部、原生地的村民,以及中小学生,使他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知识和保护技术,全面提高了他们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技能,以及生计替代技能。提高了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技术水平,确保了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7.3 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到,保护小区村民的人均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例如01保护示范点,在项目实施前的2007年人均收入为1650元,到2011年增加到2670元,增长61.81%。其他各个保护推广点的情况也有明显的增长,见表9。由于激励机制促进生产发展,减少了村民开垦野生植物的原生地,减少乱砍乱伐现象,有效地保护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见表5。因而,取得经济建设和保护种质资源双丰收。

2.7.4 增强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

通过几年来的宣传、培训,特别是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和生计替代技术的培训,保护点农民的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人都知道“谁破坏野生稻谁坐牢”,“谁破坏野生荔枝谁进监狱”的法律知识,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同时经济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作物种植模式和畜禽养殖得以突破,多种作物的轮种、套种、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3、讨论

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与生产结合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原位保护途径。

3.1 激励机制方法切实可行

经过5年来的示范点和推广点的实践,以及在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以及野生荔枝等不同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实践,证明激励机制这种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保护方式(SP2)是一种十分切实可行新模式。它能够弥补政府出钱进行物理隔离方式(SP1)保护的不足。SP1方式主要是政府的积极性起作用,农民处于被动的应付式的开展保护,消极因素相对较多。SP2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收入,发挥农民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积极性,使他们明白,只有保护好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政府和世界各阶层的人们才支持他们,保护得越好越有贡献,越能得到回报。从而,在内心发出自觉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SP2方式能够同时调动政府和农民两头的积极性,并由于加强中小学生的保护知识培训,可持续性较好。因此,通过激励机制的扶持,促进原生境保护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3.2 培训十分必要

在项目实施前,许多村民甚至县乡镇领导都不知道野生稻和野生荔枝是什么东西,样子怎样?项目实施时,首先对县乡镇各部门的领导进行实施项目的目的、意义以及保护野生稻、野生荔枝的重要性、保护意义和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和保护技术培训,接着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培训。还对中小学生进行培训,带他们到现场做实习课,开展保护知识竞赛,对“双优”学生进行奖励,建立奖学金制度。这就有效地提高各级领导和村民的保护意识、保护技能和自觉性,促进保护工作开展,提高保护效果。

在此同时,还进行生计替代项目技术培训,把现代化的种植、养殖,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技术教授给村民,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益。让他们感到项目对他们的真心帮助,只有做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才得到国际和国内的资助,才能有效提高家庭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3.3 宣传很重要

宣传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对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原位保护项目来说,宣传很重要。由于这类项目太基础,基层领导和群众多数人不知道,不了解,工作起来会存在误解,增加工作的困难。本项目实施时就请中央电视台有关记者组进行宣传片的制作和电视播出,从一开始就传播保护的正能量。使得社会各界都知道保护野生稻等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项目实施县也把项目实施作为一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政绩开展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也作为出业绩的平台努力工作,从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项目实施服务,保障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任务。

致谢:国家种质南宁野生稻圃的梁世春、曾华忠、徐志健、张烨同志,以及各个保护点的县区领导和有关局委办,特别是农业局的同志都做了很多野生稻保护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庞汉华,陈成斌著. 中国野生稻资源[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2] 陈成斌,杨庆文著. 广西野生稻考察收集和保护[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

[3] 杨庆文,陈大洲主编. 中国野生稻研究与利用 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论文集[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8

[4] 陈成斌,潘大建等编著.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1

[5] 陈成斌,张烨,曾华忠等. 广西野生稻保护进展与思考[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2):293-298

[6] 李克敌. 广西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的进展、问题和对策[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2):230-233

[7] 陈成斌,赖群珍,徐志健等.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2):338-342

[8] 陈成斌,李杨瑞,黄一波等. 广西野生稻原位保护示范区资源现状调查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69-272

第7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015-04

1 引言

野生植物资源是指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的总和[1]。我国现有高等植物470科,3 700余属,约3万余种,为全世界30万种高等植物的1/10左右,据初步统计我国已发现的中草药种类在4 000种以上,已发现的香草植物约350种,其中可生产利用的约300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在100种以上,工业用植物也在200种以上[2]。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3′~28°19′,总面积121万km2。境内横亘武夷山、戴云山2大山脉,地形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地理条件优越,生态景观复杂多样,自然气候跨中、南亚热带。全省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潮湿气候特点。年均温17~21℃,平均无霜期235~365d,年均降水量900~2200mm。土壤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在山地呈现出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分布有重要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植物资源。本省地带性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3.1%,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福建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5%,但却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3]。

福建省共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47科(其中蕨类植物45科,裸子植物10科,被子植物192科)、1 596属、4 414种及264亚、变种,31变型,占全国植物科、属、种的比值分别为70%、50%和13.4%。其中木本植物142科,543属,1 943种(含变种153种),各占全国的81%、55%、39%[4]。其中除少数为引进、栽培种外,大多数是本地产的野生植物,总计约3 600多种。可见,福建的野生植物种类是相当丰富的。福建野生植物资源从分布的种类和数量上来看,是内地山地丘陵多于沿海平原,特别是南平、三明、龙岩3个面积较大的内陆地市资源较丰富。

2 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区域性、再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积极保护与发展野生植物资源,促进了野生植物可持续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福建省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气候温暖、交通便利、口岸多和民间资金富有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观赏植物,如兰花类,取得了良好效益。此外,山区野菜的种植也有相当的规模。野生植物的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中成药(如片仔癀、八宝丹、新癀片等)、中草药、标本、保健食品(如减肥茶)、工艺品(如术雕、干花)、化妆品、服装鞋帽等。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并占有产业优势的是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年产值在7亿元以上[5]。野生植物在饮食、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市场,俗称“药膳”。仅炖汤用的植物根茎种类就数以百计,野菜在都市较受欢迎。目前对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尚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已有的资料也多较陈旧,不足以反映现状,下面主要按价值和用途将福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作如下划分和简要介绍。

2.1 淀粉与糖类植物资源

指富含淀粉和糖类,食用、工业用或作为酿造原料的植物,福建有300多种。主要是野生干果和野生水果,还有的是植物其它部位含淀粉。重要的干果主要是壳斗科树种,被称为木本粮食树种,其坚果富含淀粉糖份,不少可直接炒熟食用,如板栗、锥栗、苦槠等,苦槠淀粉可制成山区特产“苦槠冻”。常见的野生水果有杨梅、南酸枣、大花枇杷、野山楂、余甘子等及榕属、五味子属、葡萄属、猕猴桃属的许多种类。球茎、块根、鳞茎等部位富含糖分的植物有土茯苓、磨芋、薯蓣等,可直接食用,或提取利用。此外,这些富含淀粉糖分的种类均可作为酿酒原料。目前此类植物利用较多的有板栗、锥栗、杨梅、余甘子、薯蓣等少数种类,有些是有关部门曾经收购的种类,其他的利用甚少,基本上是山区作为食物来源的补充,大多处于野生状态。这些种类来源广、营养丰富、具天然口感、无污染,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2野生蔬菜资源

福建山区野菜资源丰富,有200多种,主要有黄连木、水芹、香椿、鼠麴草、荠菜、鱼腥草、萱草、白花败酱等,苋属、莲子草属、十字花科的不少种类亦可食。可用作保健饮料植物的有显齿蛇葡萄、鱼腥草、草珊瑚、薜荔等。其中鱼腥草、萱草开发较多,鼠麴草、白花败酱等也有较多利用,但鲜见栽培,其他种类则极少开发。在当前倡导绿色农业、回归自然形势下,健康环保的野菜资源无疑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上佳选择。

2.3 药用植物资源

多数植物资源具有或多或少的药用价值,福建总计有2 000种左右,常用的约800种。福建众多药用植物种类中,传统名贵药材有金线莲、短萼黄连、八角莲、何首乌、淫羊藿、华重楼等,常见药材有鱼腥草、金银花、土茯苓、板蓝根、姜科各种等。不少珍稀种类如短萼黄连、金线莲、八角莲、淫羊藿、华重楼等由于长期滥采和环境恶化,如今分布范围和数量已大幅缩减,种群面临崩溃。故其中不少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4 油脂植物资源

福建有油脂植物320种,加工后可作为食用油、工业用油及油漆工业原料。其中油茶及山茶属各种、香榧、台湾野核桃、水青冈的油是优质食用油。油桐、麻疯树、千年桐、沉水樟、乌桕、樟树、山苍子、油茶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含有丰富都含有丰富的油脂,经榨取加工后可供工业上制造肥皂、油漆、油墨等。沉水樟、樟树等的种子含油量在20%以上,各种槭树属和野茉莉属植物的种子含油量可达25%,是工业用油的重要资源。油茶、油桐、千年桐、樟树等已有较多利用,香榧、山苍子、麻疯树、乌桕等也有开发,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其他则极少开发,而其中不少种类含油量高、品质好,开发前景广阔。

2.5 芳香植物资源

芳香油又称精油、香精,是芳香植物组织经过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称。福建省的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中分布较多的有木兰科的深山含笑、观光木,樟科的樟树、黄樟、山苍子、芸香科的花椒属、枸桔,唇形科的紫苏、薄荷,菊科的艾纳香、泽兰等,此外还有黄葵、毛瑞香、桂花、姜科等。樟树、芸香科、唇形科、毛瑞香、桂花等是目前野生香料的主要开发种类,开发规模小、种类少,而且利用不完善,资源浪费严重。可利用的资源还很丰富。

2.6 用材树种资源

福建用材树种以裸子植物的松、杉、柏科,被子植物的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竹亚科等一些木本植物大科种类较多、栽培较广泛。其中的许多树种已被广泛栽培,如杉木和马尾松、毛竹等是人工林最重要的组成树种,珍贵树种闽楠、香樟、柳杉等也都已广为栽培。此外,福建省尚有不少名贵、高级用材树种,如红豆树、钟萼木、观光木、香果树、白桂木等。还有许多优质用材树种,如油杉、竹柏、水青冈、深山含笑、黑壳楠、泡桐属等。野生名贵用材树种常由于栽培管理不易、生长周期长而使其推广受到限制,短期经济效益常不如速生树种,但随着不少速生树种连栽导致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更高的追求,野生高级用材的市场前景看好。

2.7 观赏植物资源

福建有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约680种。观赏花卉主要有木兰科的深山含笑、观光木等,蔷薇科的福建山樱花、银粉蔷薇等,杜鹃花科的猴头杜鹃、弯蒴杜鹃等,兰科的多种兰花,还有凤仙花科、苦苣苔科、绣球属、秋海棠属、野牡丹属等,这些科、属的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不少种类早已是习见栽培的著名花卉。观叶植物主要是在不同季节叶色多变而呈现黄、紫、红等的种类,如山杜英、紫果槭、枫香等,还有少量叶形奇特或具复叶的种类,如野鸦椿、短梗幌伞枫、鹅掌柴、十大功劳属、天南星科、姜科等。果多而密集、果色鲜艳、果形奇特的种类均可供观赏,如槭树属、栾树属、猴耳环属、杜虹花、观光木、猴欢喜等。可作庭园行道绿化树的有裸子植物柳杉、福建柏、竹柏、南方红豆杉等,木兰科深山含笑和观光木等,樟科的樟树、闽楠、黑壳楠等,其他还有石楠属、白花泡桐、桂花、油桐、朴树、枫杨等,许多种类早已广泛栽培。攀援缠绕植物大多可供绿化观赏,有双蝴蝶属、常春藤属、爬山虎属、使君子、紫藤等。赤楠、小蜡等是优良盆景植物,女贞、小蜡等还是常用的绿篱材料。狗牙根和结缕草等是很好的地被草坪植物。水生观赏植物有石菖蒲、黑藻等。

2.8 珍稀植物资源

福建约有160种Ⅰ、Ⅱ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数十种省级保护植物。其中不少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或科研价值,大多数种群数量稀少,有些已处于濒危的境地。其中著名种类有蕨类植物苏铁蕨、桫椤,孑遗裸子植物银杏、金钱松、水松、秃杉、福建柏、南方红豆杉,被子植物钟萼木、红豆树、花榈木、闽楠、红椿、巴戟天、猕猴桃属、兰科等。珍稀植物往往资源匮乏,而价值巨大,而且野生状态的都属保护之列,不能直接利用,因此只能靠人工栽培获得经济效益。银杏、福建柏、闽楠、中华猕猴桃、一些兰花等引种较多,其他的则很少开发。

2.9 其它植物资源

蜜源植物资源约280种,以蔷薇科、山茶科、山矾科、安息香科、鼠李科、胡颓子科和木犀科等植物为主,重要的种类有山乌桕、石斑木、山矾、黄牛木、水蓼、胡枝子、泡桐等。染料植物资源,常见的有石松、乌桕、大青、冻绿、血苋、姜黄、蓝蓼等。树脂树胶植物资源,有含树脂、树胶、乳汁的植物数百种,以桑科、漆树科、大戟科和夹竹桃科的种类较多。常见种类有白桂木、疏花卫矛、花皮胶藤、帘子藤、乌蔹莓、海芋、田菁等。其中生漆是重要涂料,马尾松树脂是重要化工原料。饲用植物资源以凤仙花科、荨麻科、苋科、菊科、十字花科、蝶形花科、禾本科、唇形科等含较多的畜牧业饲料植物。此外白蜡树、女贞、小蜡等可饲白蜡虫制白蜡,盐肤木可饲五倍子蚜虫制五倍子,多种树叶饲蚕、樟蚕、柞蚕等经济昆虫,多种木材培养经济真菌等。抗污染植物资源主要有罗汉松、樟树、厚皮香、木槿、乌桕、紫藤、垂柳、板栗、榕树、白蜡树、女贞、珊瑚树、棕榈等。上述种类中,除了马尾松树脂、漆树的生漆等生产规模较大外,其余基本上未作全面综合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4~9]。3 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野生植物资源破坏严重

在未探明社会需求量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盲目建立生产企业,引进大型生产线,加工能力超过资源本身的生产能力,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由于过度开发和栖息地被侵占,其资源面临枯竭,野外资源储量已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具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植物如香榧、巴戟天、闽楠等,社会需求量巨大。一些产品的生产不得不终止,或使用人工代用品。

3.2 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不足

对许多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未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这项工作,培育和壮大野生动物养殖业和野生植物培植业的力度不足,使资源利用强度超过种群的自然增长能力,导致种群衰退,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3.3 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新品种

在野生植物利用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资源和人力浪费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较低,初级产品、单一产品较多。产品开发往往是在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的情况下投入生产,细加工、深度加工等技术未掌握,生产的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成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3.4 忽视综合开发和利用

尽管福建省野生资源的种类繁多,但在开发中往往集中在少数几种,缺乏自己的名、特、优拳头产品,限制了资源优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忽视了每种野生植物的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往往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5 野生植物产业的运作缺乏规范的管理

对社会业已存在的野生植物的经营加工,缺乏规范的行业管理,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对野生动物产业的运作发挥调控作用,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

4 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对策

4.1 综合利用,合理开发

(1)综合利用。应加强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如在丘陵低山和山坡可发展种植一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类,如黄花梨、猕猴桃、桃等优质品种。对其他一些植物资源如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以及药用植物等,也可在部分试验区内视生长要求、经济价值、市场前景等给予适度发展,从而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2)精深加工。包括提纯精制、产物后加工,目的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如香料植物生产的精油,由于进一步加工的需要而提纯或单离某些主要成分。辛香料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开发出辛香料精油、油树脂以及它们的微胶囊产品等。葫芦巴胶、田菁胶和瓜尔胶等的粗加工产品为胶粉,有黏度较低的特点,通过压片的物理加工可以生产出大大提高胶粉黏度的新产品。

(3)开发新产品、新用途。包括发现新的有用成分和某些成分的新用途两方面。如有些中草药除药用外,还可开发出保健食品和保健化妆品[10]。它们有些成分还可应用于化工、医药行业加工成许多新产品。

4.2 加强市场调控措施

(1)宏观调控,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组织力度。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让其发挥优化配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努力构建野生植物资源营销平台,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2)优化环境,加强服务,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推动各级政府和组织对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吸引多渠道资金参与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种植、加工和经营。

(3)建立野生植物产品交易市场。

4.3 重视法律法规保护措施

(1)健全相关和专门的立法与法规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福建省情的稀有濒危植物保护立法体系,充实完善现有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或法规。

(2)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抓住采集和进出口两大环节,严格执行“采集证”制度和进出口许可制度。坚决取缔野生植物地下交易,严厉打击走私、偷窃等造成野生植物资源流失的犯罪行为。

(3)健全保护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各地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机构,提高野生植物主管部门、执法部门的野生植物方面的业务素质。优化野生植物资源的宏观调配机制,科学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防止资源过度被消耗导致新的濒危物种出现。

(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有关野生植物及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认真学习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知识,提高对野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4.4 加强科学研究和培育措施

(1)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和良种繁育储备体系。查清福建省野生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植被类型与群落特征、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资源蕴藏量、生产量以及最大采集量等,建立资源数据库。同时收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微生物种质,保护种内变异,系统研究种质特性评价体系、异地保存和离体长期保存技术,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对种质资源进行妥善的保存。

(2)科技支撑,加强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加强福建省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应用基础研究,以综合性大学、农林大专院校、科研所为依托,开展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种养适用技术和名优品系的选育研究,并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逐步形成从种植、中间试验到产业化的完整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戴宝合.野生植物资源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 黄华艳.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的现状和前景[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2):107~110.

[3] 陈永芳,陈国瑞.福建省植被概况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意见[J].华东森林经理,2000,14(2):35~36.

[4]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 林光美,侯长红,刘伟平.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5,25(1):45~48.

[6] 肖培根.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8(1):1~2.

[7] 万 泉.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5.

[8] 刘碧云.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保护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61~65.

第8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是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新职能,为尽快适应监管职能归并的需要,弄清__市野生药材资源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对野生药材资源的监督管理,我局派专人深入到辖区内各县、各林业局和农场开展调查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将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市地域辽阔,地跨小兴安岭山脉及三江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育(野生动植物药材储藏量丰富),而且有利于野生药材资源的人工培育,孕育了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野生中药材。__市下辖萝北、绥滨两县,辖区内有林场五个,农场七个,野生药材资源主要分布于萝北县、鹤北林业局及__市林业局。

目前,我市野生药材资源的品种及分布状况为

(一)萝北县所属野生药用植物有291种,隶属于77个科211个属,药用真菌8种,其中8种被列入国家保护品种,五味子、刺五加、龙胆、防风、柴胡、黄芪、黄芩、人参被列为__省地道药材。人工培育基地三个(万寿菊、沙参、水飞蓟),已建成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2个(五味子、刺五加),该县拟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面积281930.6公顷,品种9个。

(二)鹤北林业局、__市林业局辖区内,有药用植物200多种,其中全国重点普查药材60余种,占全省重点普查药材1/6,有些是著名的地道药材,如黄芪、黄菠萝等,其中部级及省级保护野生药材7种。鹤北林业局蕴藏量较大的药用植物有刺五加、红花鹿蹄草、轮叶沙参、乌头、鹿药等。__市林业局以刺五加、北五味、穿地龙、苍术、桔梗、黄芪、党参为主,其中以刺五加野生面积最大,黄芪野生数量较少。__林业局辖区内,建有培育基地4个,其中北龙胆6000亩、五味子1330亩等以成局部规模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种植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情况与“有效监管及规范化、科学化、长足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和兄弟市县相比及与gap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一)人们药用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意识不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往往是先破坏后保护,这也是致使有经济价值的药用资源短缺,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原因之一。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以及城市建设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发资源,人类可以解决粮食、能源、药物等问题,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如果过分地开发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毁灭物种,人类将永远失去该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使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区发生重大改变,原来连续的分布区域已被分隔成孤立的岛屿化,从而威胁到药用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

(二)野生药材资源乱采、滥挖现象严重。 人们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思想意识淡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野生药材进行掠夺式开采; 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生态社会效益,对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在市场高额利润刺激下过度采挖(盗猎),严重破坏了资源再生性,致使一些品种出现衰退甚至濒临灭绝。

(三)对野生药材种植的认识不足,科技投入低。如果说gsp倾向于商业,gmp倾向于工业,那么gap则倾向于家业,如果以资金投入和风险大小以及科技会计师来比较,则gap应高于gmp、gsp。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中药材种植想象成种庄稼一样简单,熟不知,农作物的种植是经过了人类长期的实践和科学工作者辛勤的实验,掌握了它们的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种植。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和肤浅,才出现了跟风热,盲目乐观,最后导致经济上的大损失,就是取得成功的大规模种殖户对这种现象也不能幸免。

作为科技会计师很高的的一个行业,缺乏一套比较成熟的不断放大的实验过程,其方根表现在以下两面:(1)没有进行有效地实验及验证,探索适合当地引种的切实可行的sop。(2)品种引种缺乏目的地,__市天麻引种就是一例,天麻原生长地在南方,在北方引种违反了道地性原则,而种植户并没有摸索出适合当地的sop,就盲目地投资引种,结果连成本也没有最后收回。面全国只有__才有的野生品种穿地龙,才更有人工育方的价值。

(四)基础薄弱,缺少资金投入。要做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首先应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对本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面积蓄藏量应该有所了解。萝北县拨专款聘请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的教授,对太平沟野生药材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而__市其他地区就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如果谈到对野生药材资源的进一步保护、监督,则更加力不从心,安全监管科相对于其他科室人员少,单枪匹马去到地域广大偏远芜蛮的山区林地监督检查有些不现实,同时也缺少执业所需的必要工具、经费和人员。

(五)熟悉药材种植技术的人员比较匮乏,缺乏对药材种实行有效的业务管理、指导和服务机构。要达到gap要求,种植基地必须规范运作,如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运输与储藏、质量管理、人员和设备、文件管理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

(六)各管理部门工作不够协调。野生动植物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业部和林业局,中药材生产经营和使用主管部门有国家发改委、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多个部门。由于保护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的相互不协调,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没有形成保护管理与经营使用的统一机制,从而造成了国家颁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在实施中难以贯彻执行。

三、措施与对策

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为中药现代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行《中药材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是推进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推进__医药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更新观念,加强保护中药资源的宣传 。目前,“药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仍然困扰着许多人,极大地影响着药材生产和中药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因此,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保护中药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作用,以及破坏资源的严重后果,强调保护野 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制建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健全执行中药资源保护任务的组织机构,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中药资源保护和研究的科技队伍,是搞好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可靠保证。进一步强化对《__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地方法规和实施细则,并付诸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障中药资源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保护中药材资源,走可持续利用发展之路。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使之形成良好循环,走可持续利用之路。根据当地的野生药材蕴藏量每年有计划地采收,应注意保留适当幼苗,做到有采有养、采养轮换,保证药材资源消长平衡;注重药材生产基地的培育和野生药材品种的保护,建立完善的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政府部门应制定资源保护利用,完善各种资源保护体系。

(四)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中药资源保护的目的在于合理开发利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把中药资源保护与中药材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对目前市场需求量大,资源较少或由于大采挖造成资源破坏的,建议有关部门进行野生药材的引种和人工栽培,改野生为家种。按照gap的要求,制定相应野生药材的sop,使野生药材有最大持续产量指标。

(五)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充实中药资源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在保护、管理以及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国家已出台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市野生药材丰富,在这方面很有发展前途,所以更应该培养一支懂得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法的人才队伍,使__的野生药材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利用。

(六)做好组织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负责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的各部门多沟通,形成并建立保护管理与经营使用的统一机制,使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得已顺利实施;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做到资源互补。

第9篇: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浙江

中图分类号 S75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81-01

百山祖是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198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部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保护区总面积10 880.1 hm2,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6.7 m,为浙江第二高峰,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保护区年均温12.8 ℃,降水量2 341.8 mm,相对湿度84%,无霜期187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丰富[1-2]。

在整理查阅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调查研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对加强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2]。

1 研究方法

在收集保护区以往植被研究中所记录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基础上,先列出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并进行野外调查,一经发现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采用点四分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记录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或地点,海拔、坡度、坡向和生境,测量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胸径、树高、冠幅,并拍照入档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经调查分析,列入1987年《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3]和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4]珍稀濒危植物30种,隶属于24属18科,所占浙江省和全国珍稀濒危植植物总数分别为54.57%[5]和7.71%[4]。如表1所示,就濒危度而言,濒危植物、渐危植物和稀有植物分别为4种、18种和8种;按保护级别分则国家二和三级保护植物分别为8种和22种。

2.2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5],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科19属24种。如表2所示,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百山祖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

3 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对策

要保护好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这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6-7]。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对社区群众尤其是游客和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及管理工作,加强野外巡护,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切实保护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免受人为破坏。但仅依靠就地保护还不够,应同时进行迁地保存,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种子和各种繁殖体;加强珍稀植物的引种驯化,加大人工栽培,保护和发展百山祖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

4 参考文献

[1] 沈志敏,姚安平,吴向荣.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组成特点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32-235.

[2] 吴子军.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J].安徽(下转第185页)

农学通报,2012,18(6):120-121.

[3]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6.

[4]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35.

[5] 鲍黎明,杨卫韵,章月琴,等.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