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精选(九篇)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

第1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共220例骨科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渗透沟通技巧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骨科临床护理中渗透护患沟通技巧,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患 沟通技巧 骨科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05-01

骨科患者入院时,多有伤痛在身,情绪十分不稳定。骨科临床护理渗透护患沟通技巧,对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具有关键意义。本组研究结合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诊的共220例骨科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现对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共220例骨科患者,男187例,女33例,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渗透沟通技巧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在骨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观察法、询问法等本组2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均进行了收集,对临床护理方法也做出了相应记录。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骨科患者常规护理:入院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观察指导饮食指导早期康复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实验组,给予骨科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渗透护患沟通技巧,灵活采用沟通方式选择时机进行沟通,手术前后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护理等。现对实验组护患沟通技巧进行说明:

1.2.1 护患沟通技巧。

(1)依据骨科患者病种及病情差异,灵活采用对应沟通方式。骨科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剧烈疼痛、出血、肿胀等原因致使较难对骨科伤情准确判断。护士应善于观察,体会患者及其家属心情,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等,避免引起家属的反感和愤怒。沟通不可过分涉及费用有关,应以娴熟的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入院宣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病情严重的患者,护士应择选时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情绪,使其为手术做好思想准备。

(2)术前护理。给予患者手术前1天及手术晨护理,告知需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按时回收患者相关诊断资料,为进行相应的骨科手术提供辅助资料。及时给予术后做适应性锻炼等方面的科普宣教,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手术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术前饮食指导:应指导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酸丰富的食物,利于术后组织恢复和提升抗感染能力。术前4~6h 应禁水,12h禁食。此外,术前禁食辛辣食品。

(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出现不适合症时,护士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问候。术后及时给予骨科患者正确妥善的放置,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恢复情况、血液循环情况以及伤口渗血情况等[1]。护理人员指引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功能锻练指导:依据患者病情,适时安排进行功能性训练,使患者明确功能性训练重要性。术后早期可进行简单收缩训练及用力关节活动,训练时间以每次不少于10min,次数以3次/日。活动时间与活动量根据自身恢复程度,逐步由弱到强,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给予局部皮肤按摩和揉捏。不同手术的患者,应选择对应的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性锻炼。

(4)心理护理。恐惧不安心理不利于骨科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护士及时疏导患者内心淤积不良情绪,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临床护理不得采用粗暴语言或动作,如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尽量动作准确,轻柔,避免刺激患者伤痛。护士应当尽可能与患者家属沟通,配合使患者保持舒适。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因素[2]。

1.2.2 评价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应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术后调查结果,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P

3 讨论

伤痛给骨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负担较大。通过渗透护患沟通技巧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对应护理,可有效提升骨科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患沟通技巧应注意:①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时灵活采用沟通方式;②注意及时进行科普宣教和健康指引;③做好术前、术后患者心理、生理上的沟通,询问和护理。有效的护患沟通可减少护理患间纠纷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疼痛耐受性,增强患者信心。护理人员增强服务患者的意识,提升沟通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尽可能通俗易懂的向患者传递信息。护士应加强学习沟通相关知识与技巧,应用于护理实践,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本组研究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传统护理基础上渗透护患沟通技巧,所得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渗透护患沟通技巧是骨科护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使骨科护理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骨科患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丽.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224-225

第2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本次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沟通技巧护理及常规护理,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点筛选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护理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其平均年龄(37±5.78)岁,手术类型:3例行妇科手术,10例行骨科手术,7例行胃肠科手术,21例行肝胆外科手术;参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其平均年龄(38±6.54)岁,手术类型:5例行妇科手术,8例行骨科手术,10例行胃肠科手术,17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以上资料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术后健康指导等。1.2.2护理组:予以沟通技巧护理,方法为:①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护理人员要选好沟通时间,以保证沟通有效,与患者构建一份优良的护患关系。而且,护理人员在进行巡视时,需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且仔细讲解疾病的症状、手术室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这样能够使患者较好地了解手术室状况、疾病知识,以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最终改善手术室护理效果。②做好心理沟通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病情变化,患者一旦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均需立即安抚,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治疗成功案例等,并以肯定的语言多鼓励患者,从而提高配合度。③准确把握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把握和手术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尺度,尽量以亲切、温和的态度沟通,使患者可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系及温暖。因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心理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易悲观、消极,很难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所以护理人员需保证沟通语言的随和、分寸恰当,使患者得到较多的认可,缓解抵触情绪,最终提升治疗信心。④合理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借助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如:护理人员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且加强与患者间的目光交流,从而缓解其陌生感,强化护理效果[1]。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仔细记录下两组护理满意度,内容为:以百分制进行计算,分数≥86分,即非常满意;分数介于65~85分,即一般满意;分数<65分,即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选择SPSS18.0型软件,文中计数资料选择“n/%(例数/百分比)”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若研究结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

2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1例:26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7.56%(40/41);参照组40例:19例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满意度77.5%(31/40),(P<0.05)。

3讨论

临床救治各种外科疾病时,主要以手术方法为首选,尽管此种方法可提升手术效果,但术中常会引发很多不安全因素,患者常会在术中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手术质量。因此,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选用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且沟通技巧护理作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以理解、关心手术患者作为重要的护理手段,以便缓解其术前压力,改善术中各项指征,最终临床手术质量[2]。

据相关资料显示,护患关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期间,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最终提升护理满意度[3]。鉴于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沟通技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例如,护理人员需选择最佳沟通时间,友善、亲切地与患者多加交流沟通,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基本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且灵活使用身体接触、肢体语言等方式,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此次研究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参照组77.5%,(P<0.05)。由此表明,沟通技巧在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临床未改善手术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建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沟通技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尹宝兰 单位: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参考文献

[1]徐政秀.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1003-1006.[

第3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SOP;有效沟通

护理之核心为沟通,沟通即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信息的过程。这项工作在儿科这个高风险的科室显得尤为重要,因其所面对的患者无法自身陈述病情,并且患者更是家长的“小太阳”,使本来就不轻松的护理工作更加特殊化、负责化[1]。所以,加强年轻护士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让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加强责任心,使患儿家长体会到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内涵。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发生的护患冲突事件9例,因沟通交流不良引起的5例,占55%;责任心不强的1例,占11%;因护理技术不到位引发冲突的1例,占11%;对医疗工作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又不能灵活处理引发的冲突2例,占22%。

1.2护理人员资料分析

2014年发生9例护患冲突当事人的信息,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工作年限最长37年,最短的2年。原因与职称级别和工作年限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与当事护士的性格特点如孤僻、内向,不会换位思考和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有很大关系。

2方法

2.12015年1月开始对护士进行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教会护士学会评估,警觉过激情绪家长等高危投诉人群的识别能力,及时干预。2.2每月均要对本科所有出院患者发放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有10项内容,每项按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月底汇总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效果。2.3制定有效沟通SOP。制定符合儿科护理工作特色的沟通交流手册,将儿科常规操作流程,包括出入院的接待语言,如何分诊和识别危、急、重症患儿,儿科常规护理操作中的语言交流技巧,凡事需要与患者进行必要交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有激惹倾向的家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成册,书的大小以能放在工作服口袋内为宜,方便携带和阅读。2.4进行情景模拟培训,并考核。由护士长和组长分别扮演护士和患儿家长角色,设置有具体故事情节的案例,收集平时易发生纠纷冲突的事件,进行情景再现经典回放,使护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练结束,让护士自由点评存在的问题,利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护士的想象力,查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在工作中遇到类似情节的事件进行跟踪督查,了解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晨会后花10min学习然后现场提问培训的内容,了解从理论上掌握的情况;以跟班作业的形式,查看实际沟通交流情况,当场点评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2.5巧用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分析科室发生护患冲突的原因,多数与护士的性格特点如孤僻、内向,不会换位思考和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有关,其核心问题是改变护士对儿科特殊患儿人群的认知,改变护理服务的理念,克服消极、被动情绪。让护士知道患儿及其家长尚未发展到能够完全对抽象事物进行认知,所以沟通中运用做动作使家长满意,与患儿家长有效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用姿势、指物、做面部各种表情也会有很大帮助,切忌用冷漠、生硬的态度。2.6认真对待每次发生的护患冲突。对于每次发生的护患冲突,均组织全体护士讨论,一一分析发生原因,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按PDCA的工作模式进行追踪检查,查看整改效果。对于有情绪过激行为的家长示为纠纷、投诉的高危人群,列为重点交接班内容,提高警觉性和识别能力,及时消除不良隐患,杜绝护患冲突发生。2.7新老护士传、帮、带。在护理人员排班上进行新老搭配,沟通能力强弱的搭配,组织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沟通交流的理论培训。

3结果

3.1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典型案例回放,心理认知能力培训,提高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认真执行首问和首次接诊负责制;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尤其是沟通交流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更应发挥积极主动的帮扶作用,引导低年资护士如何化解矛盾,发现纠纷相互补台,及时平息纠纷隐患。3.2每月均要对儿科所有出院患者发放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2014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的总例数839例,对护士满意的例数755例,住院患者的对护士满意度平均为89.98%;2015年1月—8月住院患者的总例数681例,对护士满意的例数665例,住院患者的对护士满意度平均为97.65%。3.3各项投诉指标的统计对比,投诉率明显下降,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发生的护患冲突事件9例,因沟通交流不良引起的占5例,占55%;责任心不强的1例,占11%;因护理技术不到位引发冲突的1例,占11%;对医疗工作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又不能灵活处理引发的冲突2例占22%。2015年同期共发生护患冲突事件3例,沟通交流不良1例,占33%,责任心不强1例,占33%,家长无聊起闹1例,占33%。

4讨论

4.1本文制定的有效沟通SOP有以下三种用处:4.1.1将护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和沟通交流技巧。制定成通俗易懂规范交流手册;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使其快速掌握沟通交流技巧。4.1.2根据沟通交流规范标准,讨论发生不良护患冲突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和约束护士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服务形象,取得患者的信赖与满意。4.1.3SOP是贯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精神核心(说,写,做一致)的具体体现,实现儿科护理管理规范化,操作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资料。4.2护患沟通是护患之间构筑的一座桥梁,对改善护患关系有推进作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护士与患儿及其家长的亲和力,避免了一些在临床中常见的因互相不理解而产生的误会、争执,防止医疗纠纷发生[2]。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儿科医生紧缺,患儿就诊等待时间较长,护士与患儿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为更好地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护士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满足其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和减少医疗纠纷,正确认识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交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儿科特殊就诊群体,制作符合儿科特色的沟通交流规范,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技巧,更能有效地降低儿科纠纷、投诉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文英 单位: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第4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ICU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服务已经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变为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综合护理服务[1]。ICU是指重症监护病人,需要对患者心理、精神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精神状态[2]。传统ICU护理都是让护士进行摇头、点头等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为了提高ICU的护理效果,本院对ICU使用了改进过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护理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使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ICU非语言性沟通。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年龄在54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2.8)岁,其中男65例,女15例,气管切开时间在5d至17d,平均(9.21±2.45)d,使用呼吸机时间在5d至15d,平均(6.54±1.24)d,暂时性语言障碍时间为4d至16d,平均时间为(8.24±1.90)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气管切开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暂时性语言障碍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实验在开始之前告知患者和其家属,并且患者和其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使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为:(1)在沟通护理时,护士需要将画板展示给患者,并且教会患者使用画板,告知其应当在画板的哪一区域进行意识传达,告知患者画板使用目的和方法,让患者了解身体的哪一部位不适就将对应的区域进行绘画。对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患者可以让患者直接表达身体所对应的数字;对于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患者可以直接让患者用手指明身体具体部位有不适感觉。让患者学会用点头和摇头来进行沟通,以此来准确判断患者需求,尽可能避免盲目性沟通,提升护理工作效率。(2)因为ICU护理的特殊性,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制作护理沟通图,利用彩色笔画出人体的器官和身体各个部位,再加上阿拉伯数字、拼音或者中文字进行辅助解释,比如在人体的脚步标注“jiao”、“脚”或者表上“1”。如果患者情绪上有些抑郁,则可以利用“指向心脏”来表达。(3)ICU的护士要善于利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手势和眼神了解患者需求。患者在监护期间会暂时性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会出现孤独感和不安感,这时就需要ICU护士运用自身语言给与其适当讲解,可以给患者讲解一些治疗成功案例,运用一些具备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患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护患有效沟通,保障患者的身心舒适感。

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心电监测和记录,随时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和病情变化。

1.3护理满意程度

1.3.1设计调查问卷表

在实验进行之前,预先设计“ICU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表”,该调查问卷表内主要包括关于心理干预、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护士反应时间、安全感5项问题,每一个大项下设立多个子项。每一个大项满分为100分。另外还需要设计“ICU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其主要统计患者对ICU护理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3.2进行问卷调查

当患者离开ICU病房转入普遍病房时,由护士将两分问卷调查表交予患者进行填写,当患者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和讲解。所有的问卷都需要当场进行回收,当80例患者均填写完成之后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8.O软件实现。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

2结果

2.1ICU护理质量调查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干预、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护士反应时间、安全感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其差距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2.2ICU护理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总满意率(75.0%),其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40 18(45.0%) 20(50.0%) 2(5.0%) 38(95.0%)

常规组 40 9(22.5%) 22(55.0%) 9(22.5%) 31(75.0%)

P P

3讨论

管晓晓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的实践研究中,所得出结论和本护理研究中结果一致,表明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能够极大提升ICU护理各项指标。在实际的运用中,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也非常切合实际,简单明了的沟通方式能够让护士时刻了解患者心理,稳定其不安情绪,帮助患者战胜孤独感和不安感。综上所述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能够极大提升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帮助护患之间形成准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正面的影响,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第5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外科护理;语言技巧;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4-01

医学的快速发展,让过去那些陈旧的医疗方式逐渐被淘汰,新的医疗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医疗方式。医学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新的观念的形成,医院护理的观念也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的护理需求和形式发展。当前的护理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并在实际的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认可。在整体护理模式中,护士如何根据患者的心理与其进行沟通是其中的关键,因此,语言成了与患者沟通的主要工具。而有些外科护士则认为,外科属于创伤性疾病,心理上的沟通并不重要,只要处理好伤口就行了,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人是一个整体,由精神控制其全身,人的精神愉悦了,各方面的生理机制才会协调,患者也不例外,患者的精神愉快了,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所以,在外科中互换的沟通也同样的重要,要让沟通成功而有效,护理医生必须学会灵活的运用语言技巧,这样才能让患者接受自己的思想意念。

1 掌握外科患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外科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就是恐惧和焦虑,特别是那些慢性疾病需要选择时间进行手术的患者,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些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在住院后对医院的环境还不太适应,对手术的效果、安全性以及能否承担手术刺激等都心有余悸。这样就导致患者在手术前表现为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心里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对手术后的成功与否缺乏信心,无形中加大了患者的恐惧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外科急诊患者因疾病的剧烈性突发性和对疾病后果的不可预测,患者会产生极度的紧张感和复杂心理,常见的为患者表情痛苦、极度紧张、烦躁忧虑、担心、消沉、怀疑。根据这些特征,外科护士要利用语言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好的雨患者沟通,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2 护理中的称呼语言技巧

称呼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起点,在交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医院中,住院患者对于护士对自己的称呼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护士第一次对患者的称呼不当,患者就会产生对你的不良影响,导致后期护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常见的不当称呼有哪些呢?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呼床号或姓名;2、用“喂”来称呼。直呼名字会让患者觉得你不尊重他,特别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患者,而用“喂”来称呼则会让患者觉得你非常的不礼貌。所以,护士应该根据病案来对患者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资料进行了解,以敬重平等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患者资料灵活的采取恰当而准确的称呼,这是很重要的。比如,一般可以再患者的姓名后边加上先生、同志、小姐、女士等称谓,对农村来的患者可根据其年龄资料等使用乡村的习惯性称呼,如“伯伯、伯母、大爷、大娘、大嫂、叔叔、婶婶、兄弟、姐妹”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在姓后加上“老”字以示尊敬,如“李老、王老、张老”等。当患者听到这些平等、敬重、亲近的称呼时,对你的印象就会很好,从而对你产生亲近感,这样,护患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记住患者的姓名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见面的时候连患者的名字都叫不出来,那么患者就会产生把我的名字都忘记了的感觉,在情感上就疏远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案资料,选择准确恰当的称呼,这是搞好护患关系的第一步。

3 对患者病情解释的语言技巧

病情解释是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的解释,这里指的是护理医生用解释性语言将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概述,让患者通过护士的病情解释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减轻甚至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的心里逐渐恢复到平静的状态。一般在治疗或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向危重患者家属进行病情解释时都需要采用语言技巧。比如在做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执行膳食医嘱时,护士首先要向患者解释在胆囊切除后,从肝囊产生的胆汁不能春存在胆囊内,进食后没有足够的胆汁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与食物中的脂肪起皂化作用,使脂肪消化发生障碍,最终以脂肪原形从肠道排出形成脂肪泻,所以切除胆囊手术后的患者只能以低脂清淡食物为主食。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护士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解释,同时在修饰语言方面也要注意,如把“不良”说成“不够满意”,把“不治之症”说成“恢复速度较慢”。护士在解释病情前,先要与医生沟通,并与医生对该患者的病情解释保持一致,除极少数患者知情后会影响治疗和康复,以及抱着治愈希望而实际已进入生命晚期的患者外,一般要说真话,即告诉患者真实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情解释时只说过程,不加评论,也不谈看法,以免患者发生误会,导致医护、医患矛盾。

4 劝导的语言技巧

劝导常能显示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这也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心目中树立威望的基础,这是一种对患者产生信赖感和服从感的内在号召力,尤其是责任护士在给患者嘱咐和要求时学会劝导的语言技巧,应作为责任护士的基本功。劝导的语言技巧成败决定着对患者行为能否按治疗要求改变,也就影响着疗效的好坏。劝导的首要技巧,是要仔细听取患者的陈述,站在患者的立场上,面带笑容,和蔼诚恳态度与病人谈话,并要注意自己感情的流露对患者的影响,谈话时注意引导,避免冒然的承诺,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或导致医疗纠纷。护士在给患者劝导前,要先了解患者在想些什么?同时考虑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劝导,在劝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患者提出问题,护士再作相应的回答。最好能找到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你想要说明的问题。由于患者处于负性情绪中,劝导只能用鼓励性的语言,不能带批评或教育的语气,否则易引起患者反感,劝导就失去作用了。

参考文献

第6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医患沟通、满意度、影响

1引言

近年来,医患矛盾愈演愈烈,恶性伤医事件频发,仅2013年10月就发生温岭市伤医案、南宁伤医案、广州伤医案和宝安伤医案多起恶性伤医案件,而每一次恶性事件,都是因为医患之间的一点小误解造成的。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医疗工作的运转,冲击了正常的社会医疗秩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矛盾。因此,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医患沟通,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东方医院以及北京第三附属医院为例,深入分析医患沟通中存在的沟通问题以及沟通障碍,以及其对医生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建议,促进医患双方良好的沟通。

2正文

2.1研究方案

2.1.1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北京市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东方医院以及北京市第三附属医院为例,在三家医院对医生及患者分别进行调查,共发出医生问卷100份,患者问卷300份,收回医生有效问卷68份,患者有效问卷296份。

2.1.2指标说明

2.1.2.1医生日接诊患者数 本文分析中所用"医生日接诊患者数"是指问卷数据中出现的医生每天接诊患者数以及现场调查中医生所表述的每天接诊患者数,不同科室接诊患者会出现较大差异性。这一指标反映了各科室每天须面对的患者数量,侧面反映了不同科室在医患沟通方面的工作压力。

2.1.2.2患者满意度 本文分析中所用"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根据自己对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通过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整个过程的体验与其期望比较后,对所经历的医疗服务的评价就是患者满意度[1]。

2.2讨论与分析

2.2.1影响医患双方满意度的外在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患者中认为就医环境对自己就医满意度存在很大或有影响的为212人,占总数的71.6%,认为医护形象对自己就医满意度存在很大或有影响的为194人,占总数的65.5%。而医生中认为就医环境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存在很大或有影响的为57人,占总数的83.8%,认为医护形象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存在很大或有影响的为48人,占总数的70.6%。由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医患双方中大部分人认为就医环境和医护形象对自身态度存在影响,并且医生认为很大或有影响的比例两项均高于患者,见表1,表2。

2.2.2影响医患双方满意度的行为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除去患者自身仪表形象外双方视角存在的差异外,医生视角下医生积极行为明显多于患者视角下的医生积极行为,即医生认为自己所作出的积极行为比患者所感受到的要多。根据数据分析,医生语调语速、尊重患者隐私、考虑患者心理感受、医生给予患者关注、患者理解处方内容、与患者沟通病情、诊断、治疗方案、经常探望患者等项中医生人数最多的项目为"经常",而患者人数最多的对应项目仅为"偶尔",见表3,表4。

2.2.3患者对医生信任度分析 完全信任60例,比较信任186例,半信半疑41例,不相信4例。84.5%的患者停留在完全信任和比较信任的程度上。大部分患者还是能够信任自己的医生的。

2.2.4医患双方对于沟通障碍方面的分析 根据表5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医患双方在诊断、病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相当比例的沟通障碍,医生的比例要高于患者,而在康复指导方面,患者的沟通障碍人群比例要高于医生。

2.2.5医患双方对于影响沟通自身原因的分析 根据表7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在医患沟通中影响沟通质量的患者主要方面是对医疗知识的不了解,在医患沟通中影响沟通质量的医生主要方面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缺乏沟通技巧,不会和患者高效率的沟通。

2.3结论与建议

2.3.1医院的外在形象对医患双方满意度产生影响 医患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对话,一个医院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开始沟通前,患者所能接收到的直接信息就是这个医院的外在形象,根据表1和表2,一个好的医院环境建设可以提高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而一个不良的就医环境也会引起患者的不满。

因此,一个好的医院应该注意医院自身硬件设施建设,确保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其次,医院的外在形象不但取决于物,还取决于广大医护人员自身的仪表形象,故医院在强化硬件服务设施的同时,也要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建设。

2.3.2医生的积极行为不能完全传达给患者 根据表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医患沟通过程中,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会经常自觉地采取积极行为来促使医患沟通能够朝一个良好的方面进行,而根据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患者接收到的医护人员的积极行为低于医护人员预先的期望。具体原因根据表6和表7可以看出,影响患者沟通的主要方面是对医疗知识的不了解,影响沟通质量的医生主要方面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缺乏沟通技巧,不会和患者高效率的沟通。

因此,医院应该在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和医生工作的满意度。

2.3.3医患双方沟通内容存在障碍 根据表6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医患双方在诊断、病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指导5个方面都存在相当比例的沟通障碍,医生在前四者的比例要高于患者,而在康复指导方面,患者的沟通障碍人群比例要高于医生。之所以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相关医疗知识的缺乏,而且一些病症表现错综复杂,患者很难以一个非专业的认知水平来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进展以及最佳治疗方案,所以医护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为患者普及一些患者所必须了解的医学常识,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结论

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就是对医院评价的最好方式。从就医环境方面来说,无论是整个医院的规划与布局,还是医疗设施的布置与设置,都应遵从患者的心理角度来考虑[2]。除此以外,医护人员的仪表形象以及言谈举止,都会作为医院就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院应注意对医护人员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的很多因素客观上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比如"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社会保障不健全"的问题、"医疗保险不健全"的问题、"立法执法滞后"等问题,在宏观范围内改变起来需要全方位的谋划,统筹兼顾地解决;患方的不信任、过高的期望值、医学知识的不对称等也很难通过医务人员的单方面努力而得到改变[3]。但是医护人员可以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去感染每一位饱受病魔折磨的患者,为改善医疗纠纷现状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梦娇,刘志敏,梁红.公立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现状[J].实用预防医学,2014(10):1279.

第7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 门诊;导诊护士;患者;沟通技巧

门诊是患者就诊的第一个程序,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第一线,是患者聚焦的场所。门诊患者来自各个地方,每个患者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文化素养不同,所患的疾病以及对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因而其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作为门诊导诊护士,除了要热情接待、耐心地做好解释,安抚和引导患者工作外,尤其要注意正确运用沟通技巧。

1 沟通的概念与意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即人与人之间交流观点、意见、情况或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彼此相互了解,达成共同协议,促使双方感情更加融洽。

2 门诊导诊护士的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来医院看病,在院内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导诊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比较容易发生沟通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门诊导诊护士的沟通技巧。沟通技巧分为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两种方式。

2.1 掌握语言沟通技巧

2.1.1 语言要热情礼貌 患者刚到医院,与医务人员彼此陌生,存在着一定的感情隔阂,消除这种隔阂,取决于护士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如:“您好”、“请”、“谢谢”、“请问您需要帮助吗”等温和亲切的语言,患者比较容易接受;避免使用生硬、呵斥、责备、不耐烦的语言。这样既能让患者感觉他们受到了尊重,也能够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1.2 语言要通俗易懂 导诊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医学术语有一定的专业性,一般的患者不易听懂,门诊患者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文化层次的都有,对于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就更加难以听懂。例如:有一次一位老人手上拿着药袋走过来,很着急地问护士:“这些药该怎么吃,刚刚药房的医生说的一堆我都听不懂”,护士领着老人过去药房问了一下情况,原来药房的工作人员说的是“片剂,一次两片,一日3次;水剂,一次10 ml,一日一次;外用的,每晚擦一次”太专业了,老人不懂,护士拿着药,一种一种地跟老人说:“这种药是片剂,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各吃两片;这一瓶是水剂,每天早上喝一瓶盖;还有最后这一种是外用的药,每天晚上擦在伤处;这时老人才明白手上的药该怎样用。因此,尽量使用患者比较容易懂的语言,可使双方的沟通更加有效。

2.1.3 语言要灵活,繁简适宜 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以及经常来院看病的患者,可使用较简洁的语言,只要患者能够理解就可以了。外地患者和老年患者,就要耐心地告诉他们具体的地点,应该怎么走。例如:同是问医院肾脏病科住院部这个问题,如果是经常来院的患者可能我们只要说往里面一直走第三幢楼二楼,而对于外地患者就很难理解,就要告诉他们往前走,穿过外科大楼,后面内科大楼的二楼。掌握好繁简适宜的原则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省时又省力。

2.2 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 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的沟通。患者步入医院,首先注意的是他视线所及的景象,并非说话的内容,即不论你是否开口说话,你的态度、行为、面部表情、衣着、一举手、一投足都不断地向对方发出信息,使患者产生一个很强的第一印象,患者会以这个印象来判断你的谈话和行为。

2.2.1 注重护士形象 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整齐清洁的服饰,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反映了护士的职业美。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交流的开端,第一印象包括仪表、言行以及精神面貌等。着装要整洁、利落,工作时不化浓妆、不佩带首饰、面带微笑、温文尔雅,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对患者选择合适的称呼也很重要,可以很快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2.2.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同文化或国家的人对面部表情的理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的,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感情,传递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有时更是能够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来医院就医的患者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身体痛苦和心理恐慌,导诊护士用关切、怜悯、温和的眼神与患者交流,可使患者感到亲切,减轻恐慌。作为导诊护士,微笑是迎接患者的最佳面部表情,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有效沟通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8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门诊换药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11-03

随着医疗制度的更新,医院门诊换药患者逐渐增加,门诊换药护理中,除了创口清创缝合外,换药、心理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也是治疗学的组成部分[1],若处理恰当,伤口可迅速愈合,但处理不当,会导致病程延长,加重损伤,引发交叉感染等,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外伤不仅是躯体损伤,也是精神伤害[2]。不良的护患关系会使患者存在厌医心理,对换药治疗有抵触情绪,不按医嘱进行门诊换药,不配合治疗,所以伤口能否愈合良好,一方面取决于门诊护理人员精湛的换药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3]。换药中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至关重要。现将本院对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换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均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观察组:男60例,女70例;年龄9~80岁,平均(46.5±1.5)岁。对照组:男63例,女67例;年龄9~80岁,平均(46.8±1.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沟通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技术性、稳定性、尊重性、语言性沟通技巧等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如下。①沟通方式的选择:面对不同人群,为了能以准确恰当的方式及时把握好契机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高效区分患者的文化背景、职业、年龄等;对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对疾病知识有初步了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患者要详细解答其疑问,解释疾病病理,针对性讲解药物作用原理等,与患者建立共同话题;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或老年患者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情况,让其了解疾病诱因及预后,引导患者提问,必要时重复说明答案,让其有深刻印象,增强治愈信心;对于年龄相仿的患者可以朋友之间聊天的方式开始沟通,对于儿童更多的要表现出爱心、关心,以小朋友的语气进行沟通。②把握语言沟通技巧:在回答患者问题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恰如其分地告诉患者想了解的问题,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其内心焦虑不安的感受,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素质,以安慰、暗示、解释性语言循序渐进地帮助患者了解伤势情况,说话时注意声音缓和、语调轻缓、态度亲切,切不可使用过激语言,以免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让患者在舒适满意的环境中完成换药,积极配合治疗。③非语言沟通技巧:门诊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力,护理人员一个简单的眼神或动作都影响护理质量,亲切的笑容能使患者感觉舒适、放松,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与理解,一个简单的触摸、握手动作能迅速拉近护患关系,为和谐增加一分力量。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在患者完成换药后由患者自行填写,总分100分,>95分为很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66,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沟通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是门诊换药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门诊换药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4]。沟通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本能,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得到,需要努力学习。沟通能把护理理论更加顺利付诸实践,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在门诊换药中,护患沟通也十分重要。门诊换药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循序渐进是一种常用的方式,首先要解除护患间陌生感,然后慢慢切入正题。换药前和患者从简单的生活起居或拉家常开始,等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再开始换药操作[5]。换药操作期间根据伤口情况取患者便于显露伤口的适当,详细为患者讲解换药相关常识及换药后伤口如何保护,让其知道治疗不仅是护士的工作,也需要医患间配合。换药过程中患者要取最佳的姿势,露出伤口,然后缓慢地揭去敷料,操作中注意要轻柔,尽量减轻其痛苦,同时观察其全身反应情况,若其感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6]。换药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前戴好卫生工具,认真消毒洗手,消毒灭菌处理所有接触伤口的用品,组织镊、换药盘等用品必须每位患者一套,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换下的敷料暂时先倒入污物桶,最后统一焚毁;如果需要给多种伤口进行换药,应先处理清洁伤口,然后为污染伤口;破伤风伤口、气性坏疽等特殊伤口要安排专人换药,用过的器械用品应进行高压灭菌[7]。换药时仔细观察伤口变化,注意伤口内有无线头、腐肉、分泌物等,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时清除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用高渗盐水纱条湿敷高出皮肤的肉芽,保护好健康肉芽组织和上皮。根据伤口具体情况,告知患者下次换药的时间和换药后的注意事项[8-10]。换药后让患者保持局部清洁,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对置引流物伤口,患者不可随便将引流条取出,换药应在医院进行。小手术后的患者应注意渗出量和疼痛,渗出量过多或出现剧烈疼痛,应尽快来院检查,不可擅自处理。理解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利益,树立患者至尊的服务理念,搞好医患关系,认真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向护士长报告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争取早点解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切实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利用护患沟通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及门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使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注意要以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窗口”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120-121.

[2] 任国英,方云,周玲.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5):51-52.

[3] 井渝,白茹杰,雷艳丽,等.护患沟通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20,127.

[4] 彭雪华,赵涛.护患沟通在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0):110-111.

[5] 于乐霞,武丽丽.护患沟通的方式与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2513-2514.

[6] 李琳琳,范宣云,张蕾.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3):538.

[7] Hicks TJ.Ethical implications of pain management in a nursing home:a discussion[J].Nurs Ethics,2000,7(5):392-398.

[8] 章萍.浅谈门诊输液护士的压力应对[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43-644.

[9] 金蔚英.浅谈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59-60.

第9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

【关键词】 加强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当前由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也愈来愈高。如果医护患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往往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有资料统计,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占总量的2/3,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在受到伤害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让医方也受到了伤害[1]。如何正确处理医护患关系,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是我们当前工作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607~200907我科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352例,男211例,女141例,年龄5个月~93岁,30岁以下36例,31~50岁67例,51~70岁111例,71~93岁138例。本组病例中好转224例,死亡84例,病情无变化及放弃治疗44例。疾病种类涉及急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等。

1.2 方法

1.2.1 转变观念,实施全员微笑服务:一个合格的医务人员应始终是情绪饱满而稳健,遇事沉着,有条不紊,乐观自信。热情可以影响患者,促进医护患间良好的情绪交往,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对家属起到良好的安抚作用,从而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而真诚的微笑正是最好的体现。转变观念,微笑服务是缓解医护患关系紧张,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因为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医患关系紧张,缺乏沟通,患者医护产生敌对情绪引起的,而非仅仅是医疗技术原因。一般说来,一个人身体有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如焦虑、烦躁、易怒等,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是要帮助患者从重病状态中走出来,而不是和他们计较。患者和家属看上去十分挑剔,其实那是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心理紧张的表现。此时,我们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带着真诚的微笑多与他们沟通,就会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同时拉近医护与患者的距离,容易取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与合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奠定了基础。

1.2.2 加强培训,重视沟通技巧:沟通是架起心灵与心灵连接之路的桥梁。在ICU我们每天一方面面对的是监护区内生命垂危的重病人,一方面面对的是监护区外焦急万分、渴望了解病情的家属。我们关心病人,同时也要关心家属,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和耐心;两个多字——多听患者及家属说几句,多对患者及家属说几句;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留意其受教育程度及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情绪。

1.2.3 了解患者需求,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ICU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无家属陪护,这就更要求我们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随时了解患者需求,对其所反映的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最大化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所以,尊重病人是沟通的基础[2]。我们从尊重患者及家属开始,尊重一切患者,不管是清醒还是昏迷,因为昏迷的病人同样有尊严,我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医护工作的纲领和灵魂,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全面、主动、到位地服务患者,对患者以尊称,切切实实把患者看做是自己的亲人,诚心诚意的关心和照顾他们,让患者真真切切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努力探寻患者的需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全方位满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及家属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亲切感,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符合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2.4 加强医护沟通:医护工作分工不同,目标一致,加强医护间的相互沟通,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达成一致,减少和避免主观分析、判断的差异。护士主动、及时报告病情,医生及时准确定出针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护士长参加查房,做好医护关系的协调。医护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共同为每一位危重患者和每一位家属提供服务,共同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家和万事兴,和谐美好的医护关系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保障,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1.2.5 加强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之间密不可分,没有患者,就没有医生;患者的康复依赖医生高超的医疗技术。辩证施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重视治疗效果的观察,及时修正治疗方案;注重沟通技巧,态度和蔼,语气亲切;特别是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信任要表示感谢,每日为患者进行查房后,对家属进行“查房”,将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及时与家属沟通,如果遇到病情发生特殊变化,随时与家属进行沟通。

1.2.6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措施。护士应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信仰及价值观,重视病人的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应从生理、心理、社会上给病人以关心、指导、抚慰,同时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利益和安全。只有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平等协调的护患关系,才能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3]。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各项医疗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技术原则,并确保每一项护理工作的准确、及时;同时,加强培训,全面提高ICU专科护理技能,精湛的护理技术是维持护患关系的纽带,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来满足患者在疾病治疗及护理需要,则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再者,树立患者永远是正确的观念,因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动,重视了患者的要求,就会自觉主动、尽职尽责尽心地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护患关系自然就会和谐。

1.2.7 加强护士长与各方关系的沟通:护理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人才。在医院管理中,护士长是护理业务的指挥者、组织者,又是护理工作的指导者,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应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4]。同样,护士长与各方关系的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在病房8h工作,24h负责[5],为每位患者及家属提供通讯联络电话,24h开机,随时为其解答疑惑,处理问题,同时协调沟通其他各方关系,把不良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目标是让患者及家属满意。护士长与医生多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检查结果、护理方案等,防止护士长与家属沟通时出现与医生不一致的情况;护士长与护士多沟通,对所有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和监督,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是患者的代言人,要全方位尽力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洁净的治疗环境,要代表患者及家属反映其要求,与相关人员联络沟通,以解决他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要求。

转贴于

1.2.8 实施感动服务,重视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医疗护理更是如此。文学上错一笔也许无伤大雅,而医学上错一笔却是人命关天。从疾病的诊断、检查、治疗到预后判断;从病情观察到任何一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从床头交接到所有的治疗方案落实,均需踏踏实实做细,正是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实践证明,重视细节,把感动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是一种无言的交流,能使患者及家属对你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放心、满意。此时,他们心怀感激,不可能去制造矛盾。比如,每天为患者梳头、洗脸、剃须、擦浴,每次用水之前要先试试水的温度,不能过热过凉,擦浴后要涂上护肤霜;比如,我们重视家属探视时的精品展示时间,更重视慎独工作精神。

1.2.9 换位思考,重视家属:护理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理解尊重患者,态度和蔼,语气轻盈,耐心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绝不能语调生硬、搪塞以免误导患者[6]。同样,从细微处着手,多做换位思考,重视患者家属的心情状态和思想态度,及时的给与有益的疏导和安慰,在预防医患纠纷中也起重要作用。一个人有病,全家人受累,家中所有成员都同样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重症监护室由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常常面临患者进入危急状态,面临生命的垂危。家属在此时刻往往面临许多心理的压力,常常无法接受患者即将死亡的讯息,需要医护人员应用哀伤的理论进行家属的安抚与支持[7]。经济问题也是家属所关心的,有些患者经济条件有限,医疗费对他们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对他们的心情我们要多理解和支持。为此,对患者的收费要做到透明、合理,及时发放每日清单,鼓励家属认真监督。对他们不明白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对于花费较多的治疗、检查项目,事先说明原委,做好沟通,取得他们的同意;对误记的项目,要及时承认错误,及时纠正和道歉。同时,为家属提供休息室和接待室,尊重其风俗习惯及合理要求,重视其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医护工作,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满意。

2 结果

通过加强医护患沟通,有效地化解了许多矛盾,成功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3年来,我科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提升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医护患沟通,建立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实现了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的目标;通过加强医护患沟通,建立了和谐互助的科室环境,赢得了同行的喜爱和认可,实现了人人工作快乐,快乐工作的目标。

3 结论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过程及后果发生意见分歧,由于医疗纠纷涉及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谨慎对待。医疗纠纷一旦出现,医院将投入大量的精力,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将受到影响,因此,早期预防医疗纠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8]。那么,有效地加强医护患三方沟通,就能够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发生,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枝.加强护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6):75.

[2] 刘蔚萍.整体护理中与病人沟通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73.

[3] 段文瑜,赵玉英,张利霞.浅析血透室的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81.

[4] 程倩.浅谈护士长的管理艺术[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147.

[5]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6] 孙红英,周加林.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