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畜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畜牧业发展现状

第1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1.1畜产品生产情况。据2014年度统计,鄂前旗年屠宰出售和自食的肉猪头数53078口、肉用牛17601头、肉用羊568872只。肉类总产量18445吨,同比增长1.96%,其中:猪肉4012吨,牛肉2783吨,羊肉11589吨。出售肉类产量16810吨,同比减少1.91%,其中:猪肉3611吨,牛肉2504吨,羊肉10545吨,禽类150吨。年奶产量8729吨,以当地供应为主。年产山羊毛518吨,绵羊毛1250吨,山羊绒240吨,牛皮11962张,绵羊皮31万张,山羊皮259839张;绒毛皮张主要销往宁夏灵武和河北地区。出栏育肥牛20000头,同比增长33.3%;出栏育肥羊220000只,同比增长10%。

1.2畜产品销售情况。鄂前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畜牧业旗,受饲养技术限制,牲畜总量小;受放牧传统影响,出栏季节集中;受加工落后影响,牲畜出栏主要还是以活畜交易为主。通过三段地、城川镇、布拉格社区及临近的陕西白泥井、柠条梁镇活畜交易市场销售,其中仅三段地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60万只羊,布拉格和城川活畜交易市场交易量为20万只羊左右。鄂前旗已经成为宁夏畜产品市场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畜产品价格整体低糜,羊肉价格较常年同期下滑10—20%左右,山羯羊肉26-28元/斤,山母羊肉18-20元/斤,绵竭羊肉18-20元/斤,绵母羊肉14-16元/斤;活畜价格较往年同期下滑30%左右。而畜产品经营成本基本与往年持平,且略有增长。

1.3畜产品加工情况。鄂前旗共有农牧业合作社209家,正常运作的部分合作社仅局限在蒙古族传统风干肉加工制作上,利用传统的风干肉加工技术和当地的气候优势,在冬季将牛羊肉进行分割、风干后主要是在旗内销售,少部分销往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区。鄂前旗目前仅有一家建于80年代的屠宰场运行,仅能提供简陋厂地,管理极差。鄂尔多斯市恒科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屠宰加工30万只羊、10万头牛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处于试运营阶段,而蒙力、熹里和二道川供销合作社的屠宰加工企业,目前正处在建设阶段,短时期内还不能承担起畜产品加工流通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能起到引领带动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实力弱,作用发挥不够,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品加工转化率极低、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对农牧民增收后劲不强。

2.2现代经营理念推进力度缓慢,没有充分依靠鄂托克前旗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使得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没有成为发展优势,没有解决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2.3相关企业、农牧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农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得农牧民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掌握产品的销售信息,导致农牧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信息不对称、农畜产品进入市场难,运销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

2.4农牧业产业项目协调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有项目的户子,由于发展生产的能力、后劲不足,不能充分发挥项目的应有作用去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还有的户子通过项目,实现了现代农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但没有帮扶带动周边农牧民去发展生产。

3建议

3.1统筹谋划,注重分析预测。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鄂托克前旗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绿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农牧业;引导和支持农牧民走商品化发展模式,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牧业、旅游休闲农牧业、特色农牧业发展,有序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贸易等产业融合发展;

3.2不断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围绕肉羊、肉牛等主导产业,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自身能力强、诚信度高、带动能力好的农牧业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转化增值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3.3积极培育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龙头企业品牌开发、名牌创建等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产品检测检验,切实保护好原产地品牌声誉;要充分依靠银川穆斯林清真食品原料输出地的市场区位优势,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牧民,集加工、采购、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销售格局,积极打通鄂托克前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销往银川市场的渠道,不断促进产品效益最大化,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第2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中医学;研究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90-02

西医中所添加的某些化学合成药物往往会造成牲畜中的中毒作用,很有可能将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残留牲畜体中,进而将牲畜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的食品卫生健康等。由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畜禽更加容易受到群发疾病的影响,而根据上述的中医的特性,中医在畜牧业中的发展是长足的,为中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传统的医学平台,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更好地为畜牧行业服务,更好的为畜牧业做出贡献。

1 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没有专业的中医学体系对畜牧产业进行指导调控,这就是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现状。近年来,西医的长足发展已将中医挤下畜牧病害防治的发展平台。从相应角度上来讲,中医和西医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西医调控的更加快捷,中医则更加中庸、没有副作用,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医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显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是很大,专业人员的缺乏造成了畜牧业缺乏中医的指导。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建立一种自我的中医调控价值体系,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将西医的一些特性转变成中医的发展要求,扭转西医的霸主地位。

2 畜牧业中医学的发展对策

2.1 构建自身畜牧业中医学发展调节控制体系

首先应该针对自身的发展来确定中医学对畜牧业的调节控制体系,认清在畜牧市场中所占有份额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其次从采购方来构建经营畜牧的数量以及中医所需要的整体的调节控制体系。针对中医的特性,适时建立一种中医的价值体系,将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观运用到畜牧业中来,使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及时灵活地根据市场畜牧发展的销售状况,对畜牧业市场进行分析,确定较为不可控的变动因素,从而及时应用中医来对畜牧业中确定的各个品种的进行预防治疗,严格控制对畜牧养殖中牲畜的病害发病率,做到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还应根据季节对牲畜进行数据统计,针对以往的发病形式以及发病率的历史的数据,以及市场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个品种进行严格的中医把控,尽量做到药不多,但要治本。与此同时更方面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度的把握好医药采购的不均衡等因素,控制医药成本,适时用药,继而在相应方面还应建立自我保险储备机制,防止在牲畜发病时中医药的断货。

2.2 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中医学在畜牧业中应该迈出一大步,阔步进入现代化,同时也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改革,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将西医中的一些症状及其程度的发生频率作为基础数据,以效率差作为权重,采用一定的数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计量,给畜禽进行专业的中医治疗,使得中医的诊断指标更加规范化。

2.3 建立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储备库

对于畜牧业来说,需要更多的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对畜牧业进行专业而及时的指导,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畜牧业中医学专业人员的储备。对于中兽医学的发展要求来说,要有更广、更深的发展,就应建立合理适当的专业人员培训环境。要在根本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理念及在教育培训中适时采用“中西并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式,让从业者更加专业,同时吸收两者之长,这不仅使得传统畜牧的中医学发展更加现代化,还使得中医学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作用,为引进专业人员的整体高素质奠定基础,进而能更好的适应畜牧行业的发展要求。

3 小结

畜牧业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对于现在所经历的畜牧行业来说,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医所调制的实施效果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影响,但近年来随着西医以及西方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快速发展,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西药中因较大量的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等成分,导致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日益凸现出来, 而中医药品具有残留少等优点。中医的研究和开发来替代西医中的某些药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新世纪的中医在畜牧业中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由于中医发展的滞后性,这就需要畜牧从业人员打好基础,建立自己的畜牧业中医发展体系,及时适量做好牲畜的疾病预防,吸取西医中精华部分,与中医相结合,防范可能出现的病害风险,这不但不会影响中医学的发展要求,反而会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升值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 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2] 韩志辉.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1):15-16.

第3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青海省

我国草原总面积近4亿hm2,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兼备生态、经济等多重功能,是我国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青海省深居内陆,长年高寒,高海拔,而畜牧业是青海省支柱产业。过去,牧民生活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异常艰难,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生态畜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都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整体投资。现在青海省生态畜牧业总体以较好态势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发展青海省生态畜牧业。

1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深居内陆,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省共有9个草地类型,以高寒高海拔草甸为主,面积2948.16万hm2。青海省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0.316亿hm2,据相关报道,1999年全省各类退化草地面积约为987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7.1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1.34%,江河源的青南地区最为严重,常年风蚀雨蚀,风寒侵蚀,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使草地大量有机质流失[1]。2008年青海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9.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近年来草原载畜量不断超载,致使草原生态退化严重。青海草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高海拔气候条件使得草原保护难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失衡严重,环境循环恶化,多年来草地利用都是竭泽而渔,轻建设、轻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退化草地1633.33万hm2,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1.67%,重度退化草地435.6万hm2,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和长江上段;中度退化草地1197.7万hm2,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3340万hm2,草地肥力严重下降[2]。

2存在的问题

1)草场急剧退化,生态环境不合理。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受传统因素影响,牧民逐水草而居。截至2008年青海省牲畜存栏数比1980年、1993年分别增长了133.37%、189.38%。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85%,沙化面积35.6%,潜在沙化面积占47.7%,碱化面积5.7%,鼠害占46%,虫害80%以上[3]。加上粗放经营的游牧方式,草地载畜量严重超载,草地退化是草群结构矮化、弱化,生物种群减少,食物链缩短,生态功能退化,生产力减弱等各种退化,无休无止地放牧使得草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2)草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协调。草原退化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草群变矮,盖度、产量下降,植被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劣质低质杂草及毒草大量滋生,生草土层被完全破坏,这时植物成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草群结构也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不协调与自然再生产结构不协调使维护生态生产安全的成本越大,掠夺式的操作对畜牧业结构威胁也越大,更加导致了生态灾害的加剧,使得草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资源失衡。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青藏高原草地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寒种质资源库,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里,生物具有超强大的抗逆基因,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多种无比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滥垦乱挖、滥采乱伐,再加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各种虫害、鼠害的破坏,使得各种珍稀动植物种类普遍减少,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生物链变短,各种草畜矛盾突出,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3建议

1)防治草原虫害、鼠害,封沙育林。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和草原鼠害进行较量,鼠害呈爆发性增长态势,规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继续危害草原,而虫害也是致使草原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青海省目前防鼠全部都用C型肉毒杀鼠剂,该毒素残效期短,分解快,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在施用鼠害药期间加大草原建设,进行封沙育林,防止水土流失,防草原沙化,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牧民生态意识,全民保护草原生态。青海省基本上都是靠天养畜,传统放牧模式经营方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不高,因此,通过培训牧民,增加牧民的收入和技术水平,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让每一个牧民都参与草原生态的保护,为进一步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3)围栏封育,实行轮牧,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无休无止的超载过牧使草原生态负荷过重,应采取封育加灭鼠等综合治理方法,实行季节性轮牧、补饲加放牧的饲养方式,追求草原和谐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引导农牧民向生态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根据内部因素对牧民进行分析,找准使草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加大对牧户的投入,让资源分配得以平等、平衡,缩小贫富差距,各地区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推进草地资源共管机制,加强建立健全各种草原生态法规,探索适合当地的草地管理制度,使草原生态畜牧业更易施行和更易推动。

4)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重点,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草畜平衡、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两减”、“两增”,即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草原载畜数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市场引导生产,用成本核算效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二是以建立健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为关键,依靠经济利益关系链接生产和经营,提高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集约化程度;三是以减人、减畜和科学放牧为要务,建立实现草畜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

参考文献

[1]武体运.青海省草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草原生态能力的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31(4):41-42.

[2]赵小娟.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治理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8(10):25-27.

第4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建议

培育和壮大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是促进畜牧业变革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有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不断深化畜牧业转型升级。笔者对全县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枞阳县,古称宗子国、蒲州、蒲城,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1°,东经117°。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与安庆市的宜秀区和迎江区相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相邻,东与铜陵郊区交界,南与池州贵池区隔江相望[1]。枞阳县总面积为1473平方千米,辖19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1万。枞阳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充足、降雨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加之拥有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生物资源、先进的农业,这些都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枞阳县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始终坚持把培育和壮大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的基础。据本次调查初步统计,目前全县养殖大户发展到94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62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2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7个、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2个、年出栏10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20个,全县累计创建县级示范场42个、市级示范场22个、省级示范场5个、部级示范场1个;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2个;畜牧业家庭农场发展到104个;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6个、县级龙头企业17个,共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作用。

2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制约因素

2.1土地约束,制约扩大规模

全县规模较大且示范能力强的养殖大户,为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从而需要更多的土地,但是目前土地供给紧张,用于畜牧业养殖用地出现有限的情况,这就导致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壮大缺乏基础;加之土地流转期限短,枞阳县大多数地方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一定,很多养殖大户不愿也不敢对土地进行长期投入,严重影响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2.2融资困难,限制发展步伐

在全县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养殖大户都有扩大养殖规模和升级养殖模式的意愿,但他们缺乏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同时存在着贷款融资困难、申请手续繁杂、社会资金投入偏少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明显限制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步伐。

2.3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养殖大户对新型畜牧业经营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正确认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是畜牧业的高度生产力,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的代表。此外,畜牧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且75%以上的养殖大户大多为45岁以上的农民,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存在严重的专业人才匮乏隐患。

2.4政策滞后,落实效率不高

近几年来,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有效激发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对稳定畜牧业发展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扶持政策存在灵活性不够,衔接不畅现象;政策落实效率不高,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等。

3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3.1加快土地流转,满足发展需求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让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消除农民疑虑,转变思想,自觉自愿参与土地流转。二是完善平台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交易平台,畅通土地流转信息渠道,解决流转信息不对称、交易无场所问题,使那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户和耕种有困难的家庭能够及时找到土地流转出路,让想扩大养殖规模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及时找到有土地流转意向的对象。三是保障养殖用地。在非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内,相关部门要灵活运用政策,鼓励优先发展畜牧业,简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效率。

3.2加强信贷扶持,缓解融资困难

通过小额信贷可以缓解贫困农户的资金问题,降低农民对农业信贷的担忧,支持个体发展,促进新型畜牧产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养殖收入[2]。根据当地情况的经济政策,积极开发新的畜牧业,加强开发阶段进行科学计划,并合理布局开发模块,发展新型畜牧产业,促进畜牧养殖收入的增加。积极探索信贷基金,并支援贫困养殖户缓解产业的开发模式,依据地区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支持新型畜牧产业的发展,缓解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为畜牧养殖经济的有效增长而提供支撑[3]。

3.3积极培育引导,壮大发展力量

一是加快培育畜牧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积极开发特色畜牧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品牌,如枞阳县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白荡湖”牌咸鸭蛋、安徽翠平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公山”牌枞阳黑猪等;积极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与支援周边小型畜牧养殖行业,缩小养殖差距,明确龙头企业的开发目标。二是积极培养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型畜牧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畜牧业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拓宽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开发大规模高质量的客户,提高畜牧产品的市场价值,为畜牧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而努力。此外,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的广泛性,拓宽交易范围,积极宣传当地的特色新型畜牧产业[4]。

3.4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发展效率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由于枞阳县当地农民传统的分散畜牧业生产模式,很难确保畜牧产品的产量和数量,也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畜牧农产品品牌。因此,积极促进农民成立新型专业养殖合作社,独立组织中等规模的养殖团体,积极申报农业项目实施是实现当地新型畜牧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而帮助困难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5,6]。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好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畜牧业经营主体给予资金扶持,提高政策效率。三是加强服务力度。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抓手,落实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度,对畜牧业经营主体开展贴身服务,增强服务实效。

第5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现状;治理对策;山西临汾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34-0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给全国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为代表党中央的领导下,“十三五”末要基本达小康,实现第一个“一百年”。“三农”的发展尤其重要。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元素、重金属等[1-3],以及不可避免的畜禽伤亡、病死产生的动物尸体及包括仔畜禽、动物胞衣以及医疗产生的废弃物等,均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极大地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产品“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类似媒体曝光的“黄浦江事件”和“江西事件”等相关病死畜禽事件,引发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高度重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疫病防控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社会安全的需要。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畜牧部门协同环保部门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治理(2014―2020)规划纲要”等法规政策,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推行“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

1.1 畜牧业生产中的粪污现状

通过政府引导、业务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实施,科学规划布局,引进先进工艺大力建设和改造,积极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工程(包括沼气发电)、制有机肥、生态还田、种养结合等方式,使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粪污―沼气―沼液循环利用还不能良性运行;尿污水还没有全部做到生态还田,部分养殖场还存在着直排现象;还没有建立与养殖场相匹配的有机肥生产厂;未达到环境友好型牧场要求[4]。

1.2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

现就当前养殖水平,按动物正常死亡率2%、5%、7%(大、中、小)和死淘率8%测算。养殖量达400万头(只、羽)的地方,全年大约会产生6 000 t病死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等。若有动物疫情发生时,可能还需要集中处理大量的动物尸体等废弃污染物。

在“黄浦江”等事件曝光前,仅大型养殖企业建有无害化处理池(窖)。多数养殖户(企业)将病死动物采取深埋、投沼池、焚烧、堆积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方法虽然有效防止了病死畜禽流入市场,阻止了动物疫病的蔓延传播,但是无害化处理池(窖)等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同时,南方地区土壤面积小、水域面大以及北方地区冬季深埋处理较困难。病死畜禽腐化时间长、腐化产物的再处理和有害物质的二次污染等安全隐患问题增多,监管难度增大。此外,仍存在个别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现象,仍有造成畜禽疫病扩散、污染环境的可能。

2 措施

2.1 合理布局,科学选址

各级政府和各业务主管部门应严格依据《动物防疫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建养殖场尤其是大型养殖场(企业),应在基本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所列前制条件和必备条件前提下,与国家养殖产业规划和布局、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相吻合。在保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前提下,尽量远离城市、人口密集处和工矿区[5]。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农、牧、林相结合,养殖场周围要有足够的果园、鱼塘、农田、园林、苗圃等;也要考虑到企业自身和有机肥料厂等相关联企业的蓄处粪能力和无害化处理能力,且排污处理环保达标;无害化处理机制要有效、高效、长效。

2.2 确保饲料科学营养平衡

一是科学合理配制平衡日粮。由于无法完全日粮中营养物质会导致蛋白质腐败,从而产生粪便污染的恶臭,因此为了减少恶臭物质的产生,可在满足有效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二是有效利用饲料添加剂。在日粮中添加酸化剂、益生素、酶制剂、生物碱和丝兰中药提取物等,能够平衡畜禽肠道菌群,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转化率,减少污染。三是实行阶段饲养,提高管理水平。实行阶段饲养,可以满足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6]。同时,为减少各个环节的污染,提高畜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可提高饲养管理的技术水平。

2.3 强化环境消毒,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使用无公害高效消毒剂;及时清理畜禽粪便,保持舍内干燥、通风,减少舍内微粒、微生物,去除恶臭[7]。根据实际情况,对畜禽粪便采取厌氧处理或氧化处理,或直接用于生产沼气、农作物施肥等。

2.4 全力推进和加强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政策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依照科学性、适用性、合理性和生态性的基本思路,主要采取政府搭台、事业管理、企业运营的模式。积极招商引资或引导民间和社会资金立项投资,并鼓励大型养殖场和企业入股参与建设无害化处理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企业为主、项目扶持,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运行模式,力争至“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以生猪为重点、兼顾其他畜禽的“农户报储、统分结合、保监联动、流动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逐步构建辐射全市、县、乡村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加强用药管理,尽可能地降低畜禽药残对环境的污染。

2.5 积极推广生态循环绿色养殖理念

通过食物链建立生态工程处理系统,建立沼果或牧沼鱼蔬粮并举的生态畜牧农场。将处理后的畜禽粪尿用于种植业或淡水养殖业[8-9]。如畜禽粪便和病死畜禽通过无害化处理加工成颗粒料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建立沼气池,畜禽粪尿生产的沼气可用于居民生活,沼液可作肥料用于种植业。

2.6 依法行政,加强污染治理法制建设

执法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走依法治牧的道路,以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3 参考文献

[1] 胡凤娇.如何降低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N].中国畜牧报,2004-06-06(004).

[2] 徐长根.降低规模化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J].农村百事通,2006(1):43-44.

[3] 胡凤娇.畜牧业环境污染及治理[J].河南畜牧兽医,2004(9):19-20.

[4] 周娟,严平,黎永华.畜牧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黄牛杂志,2004(6):33-35.

[5] 张成生.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控制[J].山东畜牧兽医,2009(7):36.

[6] 张鹏,吴应烈.畜禽规模养殖排污对环保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2005(11):42.

[7] 王风勤,王建彬,张会萍.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0(9):6-7.

第6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草食畜牧业;现状;潜力;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72-03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矛盾、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又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丹江口市以肉牛、山羊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为策应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丹江口市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丹江口市草食畜牧业生产无论从存栏数、出栏数、适繁母牛羊数量还是市场价格,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1.1 生产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2012年底,全市肉牛饲养量达10.4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牛2.6万头,出栏3.7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10.2%、1.5%和4.4%。全市山羊饲养量达到10.2万只。

2.2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市1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牛大户达1 250个,其中,年出栏20~50头100个,年出栏50~100头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育肥)场12个,家庭式规模养殖户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5%以上。规模在150~200只以上的有25户,100~150只的有50户,50~100只的有125户,10~50只的有1 142户,10只以上的养羊户占饲养总数的85%以上。全市新建养殖小区25个,规模1.35万只,推广“1235”养羊模式286个,规模2.16万只,已初步形成了以均县、习家店、蒿坪、石鼓、凉水河、丹赵路、盐池河等乡镇为汉江流域山羊产业带。

2.3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建成投产肉牛冻配罐点13个,年购置肉牛细管冻精8 000支,年完成肉牛冻精配种4 000头,受胎率达80%以上,年生产杂交肉牛3 200头,创牛改效益640万元以上。二是杂交改良羊,产仔率、成活率、生长速度比地方品种均有明显提高。每只羊年均产仔3.6只,年产仔率168.2%,平均每胎产仔2.14只,断奶成活率90%以上。商品羊生长速度加快,出栏率平均达112%,比地方品种高30%以上。

2.4 专业队伍力量不断增强

全市拥有畜牧生产、防疫、检疫技术人员22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0人。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牛、羊养殖大户150余人。先后3次实施了部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有产科研发合作协议,技术力量雄厚。

2 丹江口市草食家畜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分析

2.1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客观基础

近年来,为了遏制北方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日渐加重的趋势,出台了草原补贴和禁牧、休牧、限牧等草畜平衡政策。北方草畜饲养量、出栏量大幅减少,全国牛肉总体产量下降,发展肉牛产业的重任逐步向南方农区转移。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绿色畜产品牛肉的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了猪肉、禽蛋,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带来了需大于供矛盾。由于生产繁殖周期较长,牛、羊肉产量相对增长缓慢,导致牛、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导致市场价格的稳步攀升。

丹江口市是全省畜牧大市,马头山羊、郧巴黄牛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粗饲、易管理、肉质嫩、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优良生产特性。库区、山区山场面积大,农作物秸杆丰富,养殖黄牛、山羊是群众家庭收入的主要门路。再加上市委、政府提出了建设“全省农产品加工县市”的目标,发展草食畜牧产业可谓既有历史机遇,也有现实需求,更有市场前景。

2.2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比较效益

从产业关联度来看,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食品、制革、毛纺、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羊-沼-草”、“猪-沼-菜”循环立体养殖模式、生物发酵床模式、大型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建粪便沉淀池、开发秸秆利用等项目有效解决了畜牧业养殖污染问题,可使养殖与治污达到双赢。通常情况下,一亩地可养1头牛或5~6只羊。根据对三官殿、石鼓、蒿坪、习家店、六里坪规模以上养牛场(户)的投入与产出的调查分析,一头牛净收益约为2 430元,5~6只羊的净收益为2 700元,基本都在2 000元以上。综合目前市场行情,未来1~2年内每出栏一头肉牛将获得3 000元以上纯收益。而一亩地如果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都远低于1 500元/亩。

3 丹江口市发展草食畜牧业面临的挑战

粮食是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吃肉吃蛋是少有的奢侈。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主要就是上山下田种粮食,房前屋后种园子,畜牧业养殖主要是零星散养,畜产品供应严重匮乏。从生存的角度和自然的条件来讲,种植业自然而然成为家庭的主业,畜牧业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家庭的副业。农业本身就是弱势产业,而畜牧业又是农业中相对弱势的产业,当前各地都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优势不强、作用不明显,因此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成了很多地方的工作重点,而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就容易被忽视。因此,进一步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3.1 规模化水平还不高

受养殖技术、养殖条件和养殖资金的影响,目前丹江口市牛、羊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分散饲养,集贸市场销售占主导的形式,牛、羊生产规模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据调查,牛、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仅占20%左右,80%还属于小规模粗放型生产。

3.2 资金不足制约发展

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化养殖建设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当前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许多养殖户有着强烈地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却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实现。

3.3 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丹江口市农户饲养牛、羊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饲养管理也较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饲料配方不科学、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3.4 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

目前全市仅有的几家屠宰加工企业都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在出现市场波动和其他风险时,难以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牛、羊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草食畜牧产业的发展。

3.5 扶持政策还较滞后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做大做强生猪、禽蛋生产的扶持政策,对肉牛产业很少有政策帮扶。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母牛存栏减少,牛肉市场价格逐年攀高又使屠宰母牛现象严重,导致目前牛源紧张,特别是基础母牛生产群发展不足。与生猪和其他农业的良种工程相比,牛羊良种补贴政策明显滞后。

4 对策建议

畜牧业发展水平占农业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丹江口市畜牧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在建设“中国水都、十堰龙头”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进程中,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手段,突破发展山羊、肉牛产业,努力实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出新贡献。

4.1 确立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实现存栏肉牛10万头,出栏6万头,存栏羊6万只,出栏商品肉羊9万只,千头肉牛育肥场5个,百头以上30个,50~100头以上的150户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存栏肉牛15万头,出栏10万头,存栏羊15万只,出栏商品肉羊20万只,千头肉牛育肥场达10个,百头以上的60个,发展50头以上的200户目标。

4.2 确立发展重点

一是做强山羊产业。以全市1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镇办为重点,规划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场)100个,规划发展“1235”模式山羊养殖户500户,带动其他乡镇办发展“1235”模式山羊养殖户50户。二是做亮肉牛产业。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大力鼓励农户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建设沿丹郧公路线、丹十公路线肉牛养殖产业优势带。以习家店、丁家营、丹赵路等肉牛养殖企业为龙头,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育肥中心,逐渐建成两条公路线流域内优质肉牛肥育中心。三年内在全市13个镇办建设优质母牛繁殖基地4万头,生产群14万头;培植“165”养牛模式养殖户1 000户,50~100头以上的家庭肉牛育肥场150个,100头以上的规模化肉牛育肥场30个;建设人工草场5 333 hm2,改良草场6 667 hm2。

4.3 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结合南水北调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丹江口市草场建设使用和管理保护办法”。二是在全市牛羊大乡镇和规模化牛羊场建设15~20个杂交改良冻配罐点,推广应用“杂交牛+优质草+补精料”的养牛新技术。三是以养殖小区、示范场、示范户为载体,大力开展科学养牛养羊技术培训,实现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的有机结合。四是对牛羊养殖小区,标准化、规模化牛羊养殖示范场实行严格的重大疫病防控制度,确保健康生产。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天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肉牛养殖基地,使高品质肉牛饲养、育肥、收购、牛肉加工和销售连为一体,提高牛肉产品附加值。六是建立市直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草食畜牧业发展合力。

第7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县地处贵州北部,大娄山东麓。北与重庆的南川市相邻,东抵务川,东南靠凤岗,南邻湄潭,西南接绥阳,西北毗桐梓,东与道真县相邻。全县辖19个乡镇,144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85518人,其中农业人口549258人,县域总面积259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2%,耕地11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9.8%。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161万亩,是一个农业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的发展列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提出了实施畜牧业发展“1113”工程(即:到20xx年实现生猪存栏100万头,牛出栏10万头,羊出栏10万只,禽出栏300万羽)和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的奋斗目标。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一工作思路狠抓落实,使畜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全县猪饲养量115.74万头,出栏55.48万头,存栏57.87万头;牛饲养量36.5万头,出栏3.1万头,存栏18.4万头;山羊饲养量20.3万只,出栏8.1万只,存栏10.15万只;家禽饲养量315.6万羽,出栏155.48万羽,存栏157.8万羽;畜牧业产值5.22亿元。

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县畜牧业生产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科技水平跟不上等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为此,要发展我县畜牧业生产,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以及“1113”工程目标,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增强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

我县草山草坡众多,山塘水库较多,无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越,具备了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畜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到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一是要从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二是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发展养殖大户和生态畜牧小区建设作为工作主战场;三是多出台有利于畜牧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对外采取招商引资,对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活经营;四是大力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畜牧业的开发;五是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民增收。

二、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生态畜牧小区

我县多数农民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养殖,养殖效益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县畜牧业发展,重点要在规模养殖和生态养殖上做文章,一是要大力推进“畜——沼——果”、“畜——沼——粮”等科学生态养殖模式,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县、市畜牧业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行“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养殖,统一防疫,集中服务”。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结合生态学原理进行圈舍建设,饲养管理,逐步实现畜牧生态协调发展;二是狠抓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逐步实现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三是培植和发展以大户、小区、重点乡镇为主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典型示范带动,提高辐射带动效益;四是充分利用粮食、秸秆、牧草、草山草坡等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五是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兴办畜产品生产基地,搞好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六是结合我县农村“四在农家”、沼气池建设,大力推进沼畜工程,逐步实现畜牧产业化、农村沼气化。

三、力求创新,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正安养牛业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始饲养牛,在长期的饲养选育过程中,不仅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培育了适应性较强的地方优良品种——桴焉黄牛,该品种耐寒、耐热、耐粗饲,蹄质坚实,动作敏捷,适于山区役用,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项目。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未来的畜产品中,草食牲畜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牛、羊肉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牛、羊肉被现代人称之为“人类的保健性功能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从销售来看,大到国际、国内市场,小到周边市县及本县的两家牛肉干厂,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因此选准主攻肉牛养殖对正安畜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而且潜力巨大。

选定肉牛这个项目,因为正安本身就是肉牛项目基地建设实施县,加上周边县市肉牛的饲养量都偏小,均没有形成规模,这正好给正安的肉牛发展提供了机遇。县内草场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无霜期长,光照充沛,牧草生长周期长,同 时还有田间空地,还可人工改良草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秸秆圈养肉牛。建立牧草繁育基地,积极推广良种牧草,引进一年生、多年生黑麦草、苜蓿草、芽茅等优良草种种植,减少养牛对天然林地和草场的依赖,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山林植被,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强化品种改良,完善繁育体系

积极发展外二元母猪繁育场,确保每年新增外二元母猪5000头以上,外三元商品猪10万头以上;进一步推进牛、羊冻输配技术,牛改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羊改普及率提高到75%以上;积极引进推广良种家禽,兴办良种家禽养殖场。提高良种覆盖率,形成竞争优势,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大力扶持,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对引进良种实行补贴。

五、强化防疫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兽医制度和技术规程,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诊断设施,建立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相互配套的动物防疫控制体系。明确职能,理顺体制,精简人员,提高素质,强化防检,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基层兽医服务体系,走国家扶持和自我发展相结合,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路子,建立起一支强壮的防疫队伍。

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形成以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为主,运输监督与市场监督相结合的动物检疫新格局,建立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和防疫监督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推动动物防疫承包合同制,鼓励和支持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与养殖大户签订常年防疫责任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的奖罚,不断提高防疫技术服务水平,巩固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着力扶持畜牧业重点乡镇的防检疫点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第8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13个案例

1)案例1:张湾区黄龙镇舒家村鲍某,山羊养殖专业户,现存栏山羊220只,生态土鸡600只,家庭人口3人,承包土地2333.35m2。他自2013年开始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殖山羊和生态土鸡,2014年销售土鸡410只,土鸡蛋2.3万枚,鸡蛋单价1.5元/枚,土鸡70~80元/只,累计收入6.32万元;销售山羊45只,销售收入5.2万元;养鸡和养羊累计实现收入11.52万元,扣除饲料、兽药、防疫等生产投入,养殖业实现净收入7.1万元。2)案例2:张湾区黄龙镇朱庄村朱某,耕种1333.34m2土地,2014年共饲养2头黑猪,50只土鸡,至2014年年底,黑猪销售6300元,土鸡、土鸡蛋累计实现收入1.05万元(其中土鸡蛋1.2~1.5元/枚,土鸡40元/kg),养殖业累计实现收入1.68万元,除去生产成本,实现净收入1.1万元,老两口养殖业人均增收0.55万元。3)案例3:张湾区方滩乡喻家湾村夏某,种植1533.34m2蔬菜,2014年共饲养良杂猪14头,饲养土鸡100只,年底14头猪平均体重超过150kg,采取城里人下乡“杀年猪”的形式全部销售完毕;在2014年生猪市场极度疲软的形势下,老夏的土猪卖出了毛猪24元/kg的好价钱,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100只土鸡也累计实现了1.2万元的收入;养殖业累计实现收入6.24万元,扣除成本实现净收入3.7万元,老两口养殖业人均增收1.85万元。

上述3个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养殖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养殖废弃物如粪、尿等污染物产量不大且处理方便,对环境影响小。二是农牧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循环。以养殖业为主体,与种植业紧密结合,一方面种植业的产品如玉米、小麦等粮食和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了饲料来源;另一方面养殖业产生的粪尿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源,实现了种、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饲料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山场、林地、闲散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副产品如糠麸、秸秆、青绿饲料、剩余饭菜等,粮食消耗相对较少,饲料成本较低;四是劳动力成本较低,主要是利用家庭成员闲散时间辛勤劳作,不算加班,不计较劳动报酬并且工作主动、开心;五是畜产品品质优良,由于生产环境远离城市和居民区,环境清幽,空气新鲜,自然生态状况好,畜禽生长周期长,生长过程中较少受到疫病威胁和污染,畜禽产品质量好。在上述农户的畜禽自然生产过程中,与现代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畜禽生产方式相比,这种生产模式相对原始、初级,甚至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形式,但它更符合生态畜牧业中的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共生原理,此种生产形式实现了种植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减少了生产投入,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可以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属于生态畜牧业范畴;这种模式的畜禽养殖业即是本文所说的“生态畜牧业”。

2张湾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明显

1)政策优势。张湾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很重,但同时作为秦巴片区贫困地区和库区,民生保障的责任也很重。政府十分重视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促进部分农村留守农民和环库区周边移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政府从产业扶持、资金帮扶、扶贫资源的整合、就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成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原动力。

2)资源优势。张湾区地处秦岭、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位于汉江二级台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貌地形,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自然屏障条件好,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形成了许多适宜的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疫病防控和小环境管控;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非常适合生态畜牧业发展;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生态畜牧业更具有“短、平、快”的优势,可以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受益,是部分山区农民和库区移民实现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3)市场优势。十堰市作为鄂陕豫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常驻居民60余万人,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由于许多消费者对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使得对生态畜产品更加青睐。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满足城市高端消费者和特殊群体的需求,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到乡村旅游的市民顺便购买生态畜产品成为时尚,单位畜产品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个农民每年养3~5头土猪,养300~500只土鸡等,收入轻松过万元。

4)劳动力优势。目前城郊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以中老年人和少数留守妇女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受投资能力、场地条件、科技水平、时间投入的限制,多数勤劳朴实的留守农民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

5)技术服务优势。在多年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以张湾区畜牧兽医系统为主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完备,人员素质、技术服务水平、生产实践经验等具有较大优势,可以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撑。

6)资金优势。生态畜牧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一般农户具有投资能力;再者财政、扶贫、就业、金融等相关部门也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城郊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1)坚持产业扶贫原则,树立发展信心。发展生态畜牧业虽然规模不一定大,不一定显山露水,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能小觑,综合算账效益较为可观。因此要正确把握生态畜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回乡创业等特殊家庭的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对村情、民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把培植内生动力作为长远之计,把产业发展摆在精准扶贫的首要位置,坚定发展信心,将生态畜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源头活水。

2)科学规划产业类型,努力打造“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安全环保、规模适度、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将生态畜牧业的规划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将生态畜牧业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品牌打造结合起来;将生态畜牧业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郊旅游业结合起来。生态畜牧业不能在规模上比大小,要在“生态”上做文章,在“特色”上动脑筋,把“生态”和“特色”作为最大的“卖点”。搞差异化经营,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养殖品种,使一个村组、一条沟岔、一个区域形成一个主导养殖品种。

3)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从业者素质。目前留守农村的部分农民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经营理念差异较大,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智力”水平是关键,也就是说必须处理好“富脑袋”与“富口袋”的关系,要始终将“富脑袋”放在优先位置。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切忌因一次发展失败影响了发展信心;要针对产业类型、从业人员状况持续推进技术培训工作,从品种选择、栏舍建设、饲料调配、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生产经营方式及现代经营理念等方面加强指导与服务,要建立技术服务激励机制,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技术服务人员要落实包保责任,方能保障产业发展顺利推进。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产品生产安全。“安全”是对生态畜产品的最基本要求,要想塑造品牌,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从生产环境的选择,生产程序的执行、生产过程中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疫苗等投入品的规范使用,休药期的执行等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规定。生态养殖不等同于粗放养殖,只有按标准化要求生产并严格监管,才能保障产品安全,才能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9篇: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1.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

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二、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

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农村牧区道路交通条件差,畜牧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3.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区草地、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日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4.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思想的束缚下,畜群、畜种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母畜、大畜、良种畜比重仍然偏少。这种畜种结构,既不利于畜牧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

5.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目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一个动物防疫体系,现有的防疫体系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等问题,都需要深入与仔细地研究。

6.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畜牧业经营者的收入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而农牧业保险的支持力不够,农牧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大部分农牧民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所以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害。

三、解决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认识畜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畜牧业是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把畜牧业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内蒙古是全国的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尽快把畜牧业搞上去,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需要,对于进一步调整自治区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增强民族团结,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种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今后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加快牛羊肉、禽肉生产,突出奶类和优质细毛羊生产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增强产品加工能力,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对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加工业的科技水平。

3.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

畜牧业的振兴,最终有赖于新一代农牧民的兴起,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强社会培训,努力培养初中级畜牧科技人才。畜牧(农牧)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扩大从农村牧区的招生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要为农牧民自费上大中专学校敞开大门。要开办职业中学,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转复军人、家庭牧场、专业大户人员进行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水平。要搞好科技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畜牧业增产技术和增产措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档、无残留和拥有著名品牌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进加工和包装技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尽快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畜产品。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坚决禁止毁草开荒和其他人为破坏草地的行为,大力推进草地封育、围栏划区轮牧、草地治虫灭鼠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天然草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补播、施肥、浅翻和灌溉等草地改良措施,加快发展飞播种草、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等草地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