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生物信息学技术精选(九篇)

生物信息学技术

第1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由于生物信息学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数据库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而国内相关教材更新较慢,课堂内容涵盖的知识面和知识点相对减缩,而且一些前沿的数据和先进软件没有讲授,这些对学生的发展和生物信息知识的合理运用极为不利,同时制约了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综合利用计算机学、生物学和数学等诸多学科。而目前能胜任生物信息学教学任务的老师十分匮乏,教授该学科的教师多为生物学老师,而大多数生物学老师对计算机和数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能够完全胜任生物信息学的教学任务。可见,该学科的师资力量很薄弱。传统教学方法没能丰富学生的生物信息学知识,没能进行实践教学,并且没有深入分析教学不足,也没有进一步研究教学改革方案,致使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成果很不理想;另外,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技术没有充分运用到生物技术试验当中,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于科研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导致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成果不理想。

2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1教学设备和方式改革

2.1.1更新和完善多媒体教学。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发动学生自带计算机,同时向学校申请采购计算机用于教学,在教学区域安装网络信号发射器,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在生物信息学实践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自行开发制作一套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还可以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最新分析软件等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将实践报告、意见和建议等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学生利用计算机共同完成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

2.1.2实行英文教学。在国内大学生物信息学教育中运用英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生物信息学英文教学能够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接轨,使课程教学进一步规范化。部分课程教学的规范化能够引导其他课程教学。目前,生物信息学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都已确定。教材和教学课件全部选用英文,并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生物信息学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学科,运用英文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能够更恰当地接受最新的生物信息学知识。

2.2培养和引进人才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应支持和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与技能;同时提供丰厚条件引进生物信息学高层次人才,这样不但丰富了师资力量,而且还能够指导年轻老师进一步学习。另外,应加强学科建设及与兄弟学科的相互合作交流,使该课程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深化。

2.3教学内容改革

普通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库检索、引物设计、测序及结果分析、基因识别及基因组分析,核酸序列分析,蛋白质序列分析和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析。生物信息学日新月异,这些基础内容和数据库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后的生物信息学除了包含经典生物信息课程,还把现代生物信息检索技术列入教学内容,并作为生物信息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运用最新检索工具和软件,并配有大量检索实例,指导学生搜索相关信息,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3结语

第2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172-01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手段中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对生物学中抽象的、难以用传统教学方式表达的图像、例式更直观形象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思维潜能,加速记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课堂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促成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生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为追求外在的形式而不顾教学效果”的错误现象,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以课程教学大纲及学生接受能力为主。在备课时,一定要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信息量要适当,要利于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记录、思考和接受。第二,课件制作一定要适度。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

2.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与互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3.开放性原则

现代生物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开放,这是一种相对而有限的开放:在观念上,教师与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伙伴;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上,不要局限于教材、课堂,不要依赖于教师的传授,途径更多,范围更广。

4.互补性原则

任何教学媒介既有长处,又有其局限性。有些内容运用传统媒体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如习题解析、原理推导等;而有些内容如动态的、微观的、抽象的生物情景就运用现代媒体去展示。因此,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选用教学媒介,综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遵循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原则,真正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1.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由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科技特点,把信息技术用作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认识事物、理解知识,有利于促成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生物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生物学科教学的重难点,比如人体细胞的呼吸、光合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等,其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理解有一定困难。而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通过视听媒体提供通常难以看到或难以看清的一些事物的结构、形态或现象等,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可帮助分析特征、寻找规律、加深理解。

2.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促成能力目标的实现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的目的。近年来出现的WebQuest Learing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网上探究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有以下特点:(1)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2)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3)答案没有唯一性。一个典型的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和总结七个部分。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其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还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传递和突触后膜的接受,通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的转变,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等不易看到生物现象,运用Flash制作相应教学软件,可以简单方便地将上述兴奋的传导展示出来,且可以分步控制。通过课件、录像、电影等动态的画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精神。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学、好奇的特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仅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把获得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

3.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促成情感目标的实现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与实践观点,是生物学教学中要求促成学生实现的情感目标。

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生物资源、人口、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关心家乡建设以及认同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要求学生达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局部和整体相协调以及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这些观点、观念的启发和培养,以期促成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

三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启示

第3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网络 多媒体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及质量效益等与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密切相关。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结合起来,可将生物学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呈现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资源,使生物学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资源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生物学教师可以利用Internet 资源进行备课、信息检索、资料收集、问题探讨和学术交流。在众多生物网站中,如(生物学引擎网)、(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生物多媒体)、(生物天堂)、(中学生物教与学)等等,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检索、下载任何有用的生物信息资料和现成的课件,稍经加工就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也可以上网信息请教同行, 通过E―mail、BBS与同行们交换意见。教师的教学心得和制作的课件也可以发表 于网上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学生则可根据教师在校园网上提供的相关链接,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不仅可以节省教师搜集教学素材和制作课件的时间,而且大大地拓宽了师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二)网络化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化教学是指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三大资源,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网络化教学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多种途径,如可以通过E-mail、聊天室、电子论坛、BBS等方式实现网上讨论、答疑、网上作业等学习形式。

基于对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再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生物学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教材中网上资源丰富又比较开放和新颖的部分(如遗传、生命起源、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来进行网络化教学。比如,在“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网络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建立起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然后然后围绕学习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人协作,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在网上所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网上传递进行交流;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总结,教师再作总的评价,进行理论升华;最后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针对及时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多媒体课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反映着自己教学意图、思路和观点的,形象、生动、具体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到教学中,既节省了教学时间、降低教学难度,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多媒体较高的交互性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及时、更开放的交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如,在讲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将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制作成flas来演示;把拍摄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图片与教师画的示意图对照着呈现给学生;将受精部分内容通过播放生理卫生科普片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辅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二、生物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生物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哗众取宠,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应该明确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恰当应用它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

尽管信息技术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化教学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生物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许多原先没法亲自动手完成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影像等手段模拟各项生命活动,然而生命的活性是任何模拟图像无法取代的。而且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些能让学生亲手完成的实践活动或实验就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做,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的会。如有条件更应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亲身感受、观察和热爱真实的生物。

参考文献:

第4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意义;整合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人而言,离开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仿佛一切工作都无法开展,信息技术的力量强大到惊人的地步。在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手段也基本覆盖到课堂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例如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的意义

1.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教育作为信息社会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图片等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很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在当前教改的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成为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师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的建议,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获得更直观的影像, 对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有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具有视频、图像以及文本等多元化的展现形式,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优势,同时还可以让师生之间实现互动,因此,有利于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现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其较好的文化素养,并具有在信息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对策

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生物课程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习《种群和群落》的知识时,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的把动物的习性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学生真正的由此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有探知的欲望,想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探知动物世界的奥秘,了解、掌握生物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时时互动和交流

信息技术创设学生更多的学习的途径,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即使在课堂以外教师同样可以学生展开生物教学的另一教学课堂, 学生在家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教师的知识的讲授,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得到教师的及时的指导,使生物教学课堂得以延伸,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样得到开阔。除了与教师的互动、沟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学生同样可以在互联网上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共同的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共同的探讨、交流、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同时请教教师的帮助,也同样可以在班内集体的讨论,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共同的学习、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为教学服务已经成为一直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展示,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活跃生物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针对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采取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逐步推理,使问题的解决呈现的方式更加的直接、生动、形象, 学生也更容易的接受和理解,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的顺利, 改变了以前教师单一的直白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时,由于细胞非常微小,直接用肉眼是无法观察的,而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找到细胞结构的每一部分图片, 并有关于细胞结构的视频演示,就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细胞结构,帮助学生克服了抽象性困难。同时相对减轻了教师的讲课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研究学生自身和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上,研究学生的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课件形式。

4.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在生物课程的复习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投影影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复习资料,可以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大课程复习容量,学生可以更加快捷的看到复习内容,识记复习内容。例如,在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可用动态课件展示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教师所呈现的复习内容,要难易得当、难易有别,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个同学,使复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掌握生物知识的有所侧重的对待复习资料,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就要做到使复习资源惠及每一位同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对复习资料网络中已知的知识可以虑过复习其他内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重新学习,再进一步的学习其他知识,针对生物复习资料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有选择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很多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Y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科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带来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使得很多传统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突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每一个领域,使得很多传统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物科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同样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生物科学课程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中职校生物科学教学现状

生物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非常热门的前沿学科,生物科学揭示了生物的起源与发展,也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生物的内在本质,生物科学对于农业、医学等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职校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学校,在我国教学领域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学校招收的学生往往基础薄弱,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自身的学习目标不十分明确。而生物科学本身难度较大,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学生要从微观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整个生物世界,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中职生物教师对于生物教学的困境同样感到非常为难,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都很容易产生畏缩心理,不愿意迎难而上。而很多生物知识又都是非常抽象化的,教师无法将这些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给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造成较大困难,学生们感觉这些知识过于枯燥,不愿意深入研究,从而对于生物科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中职校生物科学教学整体上教学效率偏低。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校生物科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教育方式已经变成现实。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校生物科学课程整合后,教师的教学将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文字,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选取更多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包含多种形式,包括了大量视频、音频和图片等。教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生物科学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各种知识。同时生物科学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在传统的中职校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很多演示实验教师无法展示给学生,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直接将这些实验通过视频形式展示出来,实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都变得形象生动起来。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生物科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起来,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中,学习效果大大改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校生物科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校生物科学整合对于很多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实践应用,并不能够熟练地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具体实践策略有如下几点:1.创建生物科学课程信息化学习平台中职校教师在开展生物科学课程教学前首先要对生物科学课程展开深入研究,中职校生物教学与普通高中的生物教学存在很多区别,教师要对这种区别进行准确把握,根据中职校教学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寻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后,可以建立起属于生物科学课程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将自己搜集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使得学生们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都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有效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生物科学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并融合各种信息资源,不仅限于简单的视频和图片资源展示,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各种模拟仿真,这对于学生透彻理解生物科学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实际需求选取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很多中职校生物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运用掌握得并不娴熟,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及时应用,教师应该加强自身能力培养,不断学习各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自己能够适应当前课程整合的形势需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取最适合的信息技术整合方式,避免信息技术的过度叠加使用,而忽略了生物科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总结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校生物科学课程整合后能够有效提高中职校生物科学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对相关实践策略进行积极研究并展开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玉环.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以《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6(05):94-95.

[2]龙家艳.浅析中职生物课堂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141.

第6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

要将高中生物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不足,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凸显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宗旨,改善教学模式,使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使高中生物教学更为高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导入变得更加生动

要在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情境创设,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能弥补这样的短板。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放映动画、资料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生物的进化时,教师可以播放《地球进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而在对《光合作用》进行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科学家的一些实验促进学生探究大自然的热情。借助断句的放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感化,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课文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讲解时,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演示,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组合定律,这样,这一章的难点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时空局限,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地模拟生物实验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生物科学的前提就是实验。在对《神经调节》进行讲解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人类兴奋的传导当中电荷的递质是怎样的。在实验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常常会使教学效果较为模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则可以对比结果说明原因,修正实验当中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多样误差。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复习快速而高效

在生物复习过程当中,利用计算机设备,将预备好的系统投映到大屏幕中,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并且便于教师对于内容的讲解。在复习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内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复习。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在学习过程当中学到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将展示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之后,学生就会根据已经学到的内容,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侧重复习,这就提高了复习的时效性。

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自身定位,不应单纯地操作机器,将过多的时间放在电脑上,使机器代替了教师本身。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教并重”的整合。此外,还应该增强对计算机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平辉.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优势之浅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第7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

关键词 整合式 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单纯的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生物课程教学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获得更好的生物教学效果,整合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是必然的选择与趋势。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中,提供了许多与生物学、生物课程相关的网址。教师、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交流,许多教育机构网站也推出了微课程等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整合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既能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能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

1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发展的基本方法

1.1 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全面优化生物课堂。多媒体中包含了丰富的视频、声音、图像,对于生物学这门自然科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打破时空与学校实验设备的限制,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动态、有声的变化过程。例如,在讲解减数分裂的时候,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充分的了解细胞分裂的具体动态过程,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与兴趣,同时再配上绘声绘色的声音,更能使课堂氛围活泼。

在开始新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现与课堂相关的一些图片或者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够模拟与交互性强的特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景,同时可以利用所创设的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讲授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时候,通过展示人的生殖与发育整个过程的图片,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通过展示乌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让学生知道生命系统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教师利用多媒体中直观呈现具体的图片,创设真实情景,带动学生的身心进入课堂、融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物科学的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时空或者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对于某些高中生物实验不能进行或者实验结果不清晰,都无法满足生物教学的实际需求。而多媒体中包含的视频、音像以及一些软件,可以生动地将书本中静态的东西转化成为形象动态的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既可以打破挺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生物现象的发生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时候,一般学生自己制作的装片很少能观察到满意的结果。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如装片制作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等,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还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分析。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往往主要以教材与教师的表述为主,而生物学包含了世间的万物,尤其是微观世界中许多的物质如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如DNA)等,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没有直接接触过。选修1教材中安排了“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PCR)”等生物技术实践,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在中学里完成这些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将大大提升了生物学教学效果。不论是图像视频的展示,还是基本实验操作的演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创建开放式学习环境,突出学生地位

创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开放式课堂,是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设定相应的课题,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利用教师提供或者学生自己寻找的网络学习资源,完成课题,最后汇报结果。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这种整合方式,打破了课堂45 min的限制,既能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地位。如微课堂视频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解决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交互式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自我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网络中盛传的“高中生物通关游戏”,则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我完成对所学的重要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的检测;Excel表格的数据处理,则可帮助学生完成对人类遗传病调查等,调查类实验中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等。

2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式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整合教学的适时性与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教学的适时性,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在了解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等基础上,理解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明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的哪一个环节,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恰当合理地选择运用多媒体,充分体现整合教学的适时性。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把握使用信息技术的度,避免单纯的追求课件的外在华丽,而忽视了对教学重点的突出。要把握所运用的图片、录像的有效性,避免上课时图文并茂,但是真正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却很少,学生真正掌握思考的也很少。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上,要注意用较少的信息技术代入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2.2 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替代实验操作

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弥补现实条件中的不足,但是模拟实验往往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能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的录像教学虽然可以方便快捷地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及结果,但是对于一些实验,只有亲自动手操作了,才会对实验过程印象深刻,才会对实验结果有更深的分析与思考。例如,“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实验,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才能使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得到训练。此外,实验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对模拟实验而言,学生主要是运用感官去感受实验过程,进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探究,但某些实验现象如气味、发热是无法模拟的,如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发酵液发热、发酵后的气味等。因此,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学生亲手完成实验,信息技术技术主要起辅助作用。

2.3 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确实可以有效地优化生物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并不代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完全摒弃,因为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能引导着学生向既定的目标前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灵活有效的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如当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时,教师只需要针对内容拟出需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板书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笔记记录速度往往跟不上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因此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知识,教师不能用课件代替,应该详细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讲解DNA的分子结构时,用“”、“”、“?”图形,在黑板上按由小到大的层次“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双链DNA分子”层层推进,最后再借助立体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接受。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最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3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是未来生物学科教学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新的教学平台上,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有效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总而言之,整合式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模式,还有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创新及完善,最终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生物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文元.信息技术在新课程高中生物高效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理化空间,2011(02).

第8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实行,高中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就落实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这一理念上,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使生物学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那么,上好每一节课或学好每一个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的加入,给我的生物课堂教学助了一臂之力。

一、分析现状,使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

(一)首先分析教材

高中生物是知识味性极强的学科,在《课程标准》中指出:|“必修部分是生命系统物质结构基础、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很深奥又比较抽象,枯燥,课堂上的呈现方式上,如果单凭教师的传统的一遍又一遍讲,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有时面对学生的一双双迷惑的眼睛,我既感觉到我的语言是那么的苍白,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还怎样培养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呢?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用课件或动画的形式把染色体的形态数量位置变化,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形象、直观、生动,易于记忆,其课堂效果优于“满堂灌”。

(二)其次分析学生

伴随着素质教育一路走来的学生,本身就处于青春期,跟以往学生相比更活跃,易激动。稍微一个小话题就能惹翻整个课堂,敢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时常在课堂上冷不丁的抛出问题向老师“发难”。我常想:跟孩子们过招,会提高我的智商。甚至,有时自己正滔滔不绝的讲生物知识点时,会发现有学生正在自己的“催眠曲”中呼呼大睡,顿时一切信心都消失了。生气失望的同时也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在知识积累上投资小,见效快。但学生对知识仅停留在简单的堆砌层面上,不感兴趣,比较被动,常感到枯燥,难以满足对知识多层次多方面,[:]特别是“有意思”的要求了,以至于会出现打瞌睡现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行知识的从新构建和迁移,难以形成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生物课堂改革,引进信息技术势在必行。

记得一次开会,我们校长说一句:“你上课时,课堂上有学生睡觉,那你这堂课是失败的一堂课!”对我触动很大。以后上课,为了自己不失败,我都要分析一下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参于生物课的学习?

二、用心驾驭,使用信息技术事半功倍

用心,用心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比如,一次课程内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中的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两个概念,学生搞不清。我就利用信息技术上的这节课,种间有寄生、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寄生关系我采用大豆与菟丝子的图片,互利共生关系用花生与根瘤菌的图片,捕食关系用狼捕羊的图片,便展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有协同关系和竞争关系,协同关系采用几只蚂蚁共同抬一只毛毛虫的图片,竞争关系采用的是一只雌羚羊在旁边观看,两只雄羚羊用角在打架的图片,旁边再配上对白“为了爱情,我们战斗到底”的字样。学生看到后会心一笑,知道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两个概念分清楚了。

再比如,蛋白质的转录与翻译过程,本身是发生在细胞内部的过程,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将细胞核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转录成信使的方式,将遗传信息携带出来,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说起来简单,可凭空是很难想象的,真正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传统的讲授型明显不足,一旦这个知识点学不好,学生会产生挫败感,会影响下面的课程学习,甚至会对生物课厌倦。我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用多媒体Flas的形式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进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就能在预习过课文的基础之上,主动地去探讨,提高了学习兴趣,并能动态的进行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很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掌握分寸,使用信息技术量体裁衣

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表现方式的单一性,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不能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或只是将课本内容屏幕化,不能忽略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片面的追求实现教学课件的技术和手段,滥用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但信息量过大,内容过多会导致学生只是泛泛而看,走马观花效果不好;或者,信息量过大,学生无从下手,筛选和甄别能力差,会偏离主题。问题提出模糊,或范围过大或过窄,限制学生思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值得再去反思。使用信息技术,要掌握分寸。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也不能盲目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多年积累下的生物教学经验,是信息技术不能代替的。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更是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难以实现的,信息技术能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效果,但它不能取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提高自身的筛选甄别能力,利用适当的讲授型或信息技术手段,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生物信息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

根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学校教学用设备、学习参考书,同时也包含了大量信息化资源,即图片、社交App、视频和3D打印技术等,可以提高学生的第一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教务水平。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后管理

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备课效率,例如,很多网络商业化PPT模板制作精美,教学重难点突出,其中包含很多启发性的知识点和相关教学资源,以及结合教学内容范围内的生命科学最新研究进展,让教师高质量和高效率地整合备课资源,更好地完成课前准备工作。信息化也可大幅度提高课后作业管理效率并实现无纸化[1],如利用电子邮箱或QQ群、微信群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完成课后作业的并定时回收批改,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终端直接作答后提交;利用信息化还可快速进行学生各阶段测验和考试质量分析。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导入

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意愿,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本来就比较好奇,教师可以利用PPT,在课堂导入阶段多运用音视频素材,例如,在七年级课本“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讲解此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让学生认知,细胞由一个变为两个,需要通过分裂来完成其生活史;随后再用动画演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而认识到细胞不可能无限增大而必须通过分裂,这样层层推进的信息化展示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导入效果也会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三、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把每一节的知识点,最新的考试重点难点,以及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推送到公众号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视频导入,以短片形式介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相关实例,而后教师可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思考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在局域网范围内浏览教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网页包含多个超链接,学生学习后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其次,也可在条件较好的试点化学校,也可利用平板或电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电子化教学,直接在听觉和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2013年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镇的一所中学(HighschoolofCherryHill)旁听了一节初中生物课,内容是植物的结构,每个座位上配了一台iPad,打开的界面统一是花的结构详解示意,整个堂课40分钟,学生的iPad始终和教师的PPT投影同步,由教师控制翻页;教师先用动画导入植物从种子开始发育成大树的模拟动画,然后教师开始切换PPT,每一张代表着植物发育到某一个阶段的详细结构示意,在这期间学生可随时举手打断教师的讲解并提出问题,课堂结束前五分钟,iPad上跳出课后作业,20个左右选择题,学生独立在iPad上做答并提交后下课,教师课后不再布置附加作业,整堂课也没有利用到传统的教科书和其他纸质材料。因此,电子化教学也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