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跨境支付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跨境支付盈利模式

第1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对策

1 我国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

(一)第三方服务平台模式

对于该模式来说,主要是为一些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所制定的解决方法,并且不会直接参与到一些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中,是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来协助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依靠获取相关的服务费来盈利。

(二)小宗B2B或C2C模式

主要与eBay销售平台相互类似,并且会利用第三方为国内外的一些贸易企业以及买家提供服务,在该平台下,不会涉及到相关的资金以及物资等贸易环节,该模式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收纳一定的佣金比例,其中收纳的费用主要是包含了会员费、广告费以及增值费等。

(三)大宗B2B模式

对于大宗B2B模式来说,主要是为一些国内外的会员企业提供一个网络上销售的平台,以此来进行商品以及各种服务信息资源的传达,给买家和卖家进行牵线搭桥,使供应商和买家达成交易。这种平台包括各种营销渠道的网站、展览、出版等。对于该模式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以会员费以及营销费用为主。

(四)独立B2C模式

对于B2C模式来说,主要是利用内部以及外部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以此来为相关的供应商买断货源,并且对于自建的B2C平台,会直接服务于国外的一些最终消费者,负责物流、支付和客户服务,产品主要是对海外进行销售,主要的盈利方式是现货销售赚取差价,举个例子,兰亭集势公司则是这种模式。

2 消费者差异问题

对于跨境网络销售来说,主要是面向全球的客户,其会有不同国家一级不同地区的客户,因此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跨网络零售中的客户忠诚度,这与国内网上销售存在很大不同,但是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其目的都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对商品的风格有着一定的要求。

很多买家有从众心理,也容易跟风,尤其是对于一些明星同款的物品,十分的喜欢,并且也会大量选取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国外的一些消费者却是对价格方面不是很在乎,但是他们很在乎服务的质量,以及对交易的效率也十分的重视,主要是追求长久的利益。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其网络购物以及网上消费水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为止,我国的网上交易额在逐年上涨。在与国内的电子商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的一些用户在选择跨境电子商务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根据相关的调查发展,国内的互联网用户选择购物主要原因是其质量,并且人们网上购物的物品种类主要是化妆护理、数码母婴以及奢侈品等产品类型需求量比较大。简单地说,目前跨境电商的比例不是很大,整体的消费观念没有形成,未来基于上述情况,也会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消费,推动跨境消费观念的形成。

3 交易信用安全问题

(一)支付安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网上跨境购物和跨境电商交易更加频繁,也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相联系,多样化的交易方式,目前的跨境电子支付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够完善,很多的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漏洞进行盈利,导致了电子商务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是电子商务具有交易具有虚拟性,导致了很多非法贸易存在一些欺诈以及洗钱受贿等现象,这样将严重的危害电子商务市场的进步。并且由于受到一些支付机制的限制,对于大量的交易金额无法识别,而支付机构对外国资金的真正流动也不能有更多的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验证交易的难度,使得电商信用交易增加一定的风险。

国际信用卡的客户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充值,通过银行转账,利用信用卡充值后到借记卡进行现金提取,中国应与国际各国进行合作,加速创建国际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系统,跨境交易的联合监管,以减少非法电商交易。对于各大机构来说,一定要充分的对用户注册的信息进行改进,要促进新用户进行实名登陆,以此来加强与银行之间的联系,这样若是出现了非法交易,那么可以迅速的检测到,以此来进行相关的处理,降低交易风险。

(二)物流安全

目前物流以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虚拟实体交易途径,同时这也是电子商务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安全问题也值得深思,首先是货物的安全,要能够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要求卖方减少货物运输期间商品的破损率。最主要的是,卖方应选择较为可信的物流公司,能保证商品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其次就是对数据安全性的重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想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必须要选择一些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物流公司,以此来做好隐私的保护,避免泄露信息。

4 结论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来说,对传统的贸易出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国民经济的出口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要加强其安全性的建设,以此来保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靠。

第2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近日,第三方支付平台拉卡拉开始对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不含深圳)的信用卡还款收取每笔2元的手续费。为了提醒用户注意这一事项,拉卡拉官方网站在关于信用卡还款的“使用小贴士”中明确补充了相关条款。据本刊记者了解,在拉卡拉已开通的23家银行信用卡还款业务中,除上述两家银行外,拉卡拉还未向其他银行的持卡用户收取类似费用。

一直以来,信用卡持卡用户在银行柜台或柜员机(ATM)上使用跨行异地还款业务时,需向发卡银行支付手续费,费用比例大多在5‰-1%不等。但在包括拉卡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使用这一功能时,则无需支付此类费用。这也就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取悦用户的卖点之一。

拉卡拉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下电子支付公司,已在国内230多个城市建设了5万多个便利支付点。截至今年8月,拉卡拉用户总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月交易笔数达到1000多万笔,月交易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八成交易来自于信用卡还款。因此,有观点认为,拉卡拉此次的收费行为,不仅结束了用户偿还部分银行信用卡的“完全免费时代”,也可被视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向用户收取信用卡还款手续费的一次试水。

首度终结免费

作为一个主要依托线下终端的第三方支付实体机构,刷卡终端的密集布局必然会增加拉卡拉的硬件成本,而在拉卡拉的收入中,除了小部分是来自向加盟便利店收取的加盟费外,更多的还是来自向银行/商户或用户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一位业内人士就曾表示:“拉卡拉的手续费向来存在,只不过是由商户承担了手续费,由此在客户面前形成拉卡拉免费的假象。”

《IT时代周刊》就收取信用卡还款手续费事宜询问拉卡拉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该行为取决于和银行的合作协议,至于具体费用双方如何协商的,这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同样拒绝透露双方的合作细节。

本刊记者还了解到,在对两家信用卡还款收取手续费之前,用户通过拉卡拉进行信用卡还款、缴纳水电费时,拉卡拉会向合作银行收取每笔大概0.3元至1元的手续费,而用户如果通过拉卡拉往支付宝转账、给财付通充值等都需要向拉卡拉支付1%的手续费。

在获悉拉卡拉对用户信用卡还款收费后,支付宝表示目前对用户信用卡还款不收费,且近期无收费计划。易宝支付、快钱公司、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均表示近期没有推出信用卡还款收费政策的计划。

艰难的盈利

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如果其业务对商户和用户全免费,企业的生存境况将更为艰难。因此,拉卡拉的收费行为,已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其自身长期陷于盈利困局下的突围。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第三方支付平台正面临的生存困境。

拉卡拉自2005年成立后,先后获得了来自联想和雷军等机构和个人的3轮融资,但公开资料显示,拉卡拉直到2010年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此前预计,拉卡拉今年下半年将盈利,并实现全年盈利。

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盈利模式来看,各支付企业的利润一部分来源于商家的手续费,另一部则来源于用户交易支付的手续费。而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再无更多突破。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银联POS机线下支付的收费率为0.6%-1.5%,第三方支付平台若要取得竞争优势,收费率通常要低于银联水平。在如此之低的费率上进行激烈竞争,第三方支付平台生存环境的恶劣就可想而知。

“整个支付行业都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支付宝公司战略发展部高级经理陈达伟对此觉得很无奈,“因为第三方支付必须要走银行通道,成本受制于银行。”

向用户收取交易手续费的方式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利润可观,即使有海量的用户规模,也并不代表财源滚滚,因为手续费收入这种传统的盈利模式所能获得的收益空间十分有限。当用户认为第三方收取的手续费高于心理预期时,就不会选择通过第三方进行交易,而选择其他成本更为低廉的交易方式。

此次拉卡拉对两家银行的信用卡还款进行收费后,有用户就表示今后会选择支付宝等不收取手续费的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而事实上,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在赔本赚吆喝。

支付宝尽管在2004年就已经成立,但也是到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盈利。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则是在2005年上线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也是在历经几轮投资,烧钱3年多后才在2008年开始盈利。

相比这两家公司,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边缘化甚至销声匿迹了,如首信易支付、云网等。易观国际针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分析也表明:由于竞争的残酷,为抢占更多的客户,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不惜血本将针对客户的提成份额一降再降,优惠条件层出不穷,这使得不少实力弱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陷入长期亏损。

显然,以手续费来维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生存已是非常勉强之事。

深度洗牌

尽管向用户收取手续费不被认为是能够带领第三方支付平台走出盈利困局的有效手段,但从长远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从免费走向收费是必然趋势。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拉卡拉模式’或许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部分项目从免费到收费的必然趋势。”他认为,不管是线上支付,还是线下支付,每笔交易都会产生成本,尤其是线下支付。拉卡拉在超市、便利店内铺设大量的刷卡终端,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拉卡拉新采取的收费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他说。

但在支付宝公司副总裁樊治铭眼里,第三方支付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必须要有产品创新,如拓展增值服务等。快钱CEO关国光也指出,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仍处于“微盈利”时代,同质化现象较严重。未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创新,更多的是产品及服务的竞争。

第3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一、结算业务服务范畴的演变

传统的银行结算方式包括现金和“三票一卡”,即汇票、本票、支票和银行卡。后期,又出现了电子汇兑、网上支付等结算方式。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结算模式基础上,大力进行产品整合和业务创新,有效拓展结算业务内容和结算服务范围。

(一)支付结算网络渠道多样化

随着技术进步及客户对结算业务效率要求的提高,企业网上银行、银企互联、在线ERP等支付结算渠道发展迅速,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网点柜台结算,对营业网点的结算量分流比例逐年增加。另外,企业自助服务进程加快,很多银行都推出对公自助设备,满足企业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结算需求。

(二)现金管理服务逐渐普及

现金管理是银行帮助客户更高效地使用和管理银行账户资金的一项综合金融服务,银行将收付款管理、账户管理、信息和咨询服务、投融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按客户需求打包,从而使客户的资金流动更合理、财务监控更易实现,提高资金的流动率和使用效率。现金管理业务顺应了对公客户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成为银行稳定和争取优质企业客户的战略产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外资跨国公司不断在我国落户、“走出去”的中资企业逐渐增多以及国内大型企业对现金管理理念的接受和认同,都使得现金管理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视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竞争

随着电子商务和行业网络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类新型支付服务产品和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催生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捷便利的支付工具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帮助行业客户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电子支付渠道和完善的资金清算平台,提高整个行业的资金流转效率。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已进入非现金支付清算服务领域,促进和深化了支付结算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基础金融资产服务起步

企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及对银行服务的精细化要求:一方面,银行服务需要渗透到企业资金预算、配置和使用环节,实现银行服务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机制建设以及资源整合相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涉及控制资金成本、提高闲置资金收益率、降低资金风险性等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有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的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银行的结算业务逐步向高效率、个性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需以结算业务为基础,整合银行内部及外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组合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五)全球结算服务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内企业集团公司数量激增,规模不断扩大,跨国业务比重大幅提高,企业集团集约化的资产服务诉求日益显现。与此同时,“走出去”企业境内外运营与金融服务的相互融合日益紧密,对资金结算的要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正为此积极发展境外业务能力,紧跟企业国际化步伐,丰富全球化金融服务。

二、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一)以活期存款看结算业务的市场格局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完善,客户资金在银行间转账十分便捷。在投资理财手段日益丰富的当下,活期存款余额是反映银行结算服务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公开数据的分析展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近年结算服务吸收的公司活期存款市场份额格局比较稳定,四大行占据主导地位,增幅逐年下降,股份制银行波动较大。

(二)银行结算业务的客户规模稳定增长

客户规模包括了结算账户数、客户数、现金管理客户数。银行结算账户是客户除现金外开展货币收支业务的唯一载体,结算账户的数量是反映银行结算服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客户数既反映了银行各类业务的发展水平、潜力,也是银行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现金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定和争取大客户的有效手段,现金管理客户是高价值客户中与银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部分,其规模是结算服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公开数量比较显示,单位客户的结算服务主要由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大银行是保障经济稳定、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客户发展,客户规模均保持稳定增长,紧密型高价值的现金管理客户规模的增长率更为显著。

(三)银行国内、国际结算业务均衡发展

客户在银行办理结算业务的比重,反映出客户对银行包括结算服务水平、能力和价格等质量指标的认可程度。由于各家银行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本文采用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进行比较。

公开数据显示,工行、中行依然分别在境内、跨境结算业务领域保持优势,但这些优势都在相对缩小,各银行都采取了境内外结算业务发展并重的方针,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迅速,商业银行的境内及跨境结算服务能力正趋于平衡。

(四)电子化、自助化是银行结算渠道建设重点

渠道是结算业务发展的载体。公开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网点渠道数量相对稳定,银行自助机具、网上银行渠道的迅猛发展,电子和自助服务是各银行当前乃至未来拓展的主要方向。

三、商业银行结算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当今中国,政策开放、鼓励创新、信息化发达、全球化程度高、客户资产管理能力与意识不断提升,不论是市场化改革政策,还是互联网结算的发展都为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挑战

1. 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银行的结算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电子化、综合化等特点,资金归集、跨行收付、跨境结算、优惠套餐、通存通兑、自助服务、账户管理、投资理财、风险控制等需求层出不穷,企业的需求更多的是全方位的金融资产管控需求。银行同企业之间从简单交易对手向长期合作伙伴转变,单纯的贷款、结算等服务满足不了客户的综合性需求,标准化的产品、简单的产品组合不能契合客户的商务模式,银行结算服务面临个性化、专业化、灵活性的更高要求和挑战。

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无论在业务运营模式、业务整体规模,还是业务发展范围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潜在客户和存贷款、系统安全运行和未来创新发展构成威胁和挑战。

(二)机遇

1. “大数据”为银行带来的机遇。首先,“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相比过去有本质不同。“大数据”不但让我们能把握客户现在的状况,也可以完整地了解其过去,并与同行业中的企业比较,得出准确结果。其次,可多渠道与客户开展互动,全面评估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为改进服务提供了最大便利。第三,“大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竞争结果。

2.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一是拓展了银行业务范围。2009年开始,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实现直接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品种,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及新服务种类和新项目研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促进国际结算量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化方便了国内企业在境外的经营,方便了境内外客户的交易结算,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联动业务和大幅增加国际结算量,为其生存和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3.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导致利差收窄,使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遭受冲击,但长期来看,通过市场化的利率配置资金,能够突破金融抑制,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改善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加速银行业竞争程度,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收入结构得以改变,进而盈利能力也将得以完善。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从高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向低经济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转型,这无疑会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尤其是结算业务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一)信息化银行时代长尾理论的实践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的网银用户急剧增加,网银交易量井喷式增长,网上银行以及新兴起的手机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上网变得越来越廉价和普及,中小客户的比重在快速提高。银行能够以更低廉成本向潜在客户推广产品或者向现有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便捷地实现中小客户的规模效应。

新的环境下,银行可以按网络客户的结算交易特点进行细分,根据同类客户的行为特征打造最适合的金融产品,使客户的消费者剩余和银行收益都达到最大化。在长尾理论越来越流行的网络时代,网上银行业务领域可以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类别的客户,及时、动态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二)大数据将引领新的营销模式

大数据正催生新的营销手段。随着客户需求的差异性逐渐增加,如何在以规模取胜的传统营销理念基础上,精准定位不同客户的消费行为,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重心。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成熟,定量管理成为提高营销水平的必要手段。数据挖掘在精准营销的应用主要涉及客户行为细分、交叉销售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构建精准营销体系。

大数据还可以支持更有效的客户流失预警及挽留。据有关数据分析,企业争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保留一个老客户的7倍。商业银行如何保有自己的客户,如何展开客户挽留行动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结算数据的挖掘分析,建立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分析客户流失倾向,以便于在客户流失之前进行预警,并给出量化指标以衡量该客户流失的可能性。通过模型,银行业务人员可根据每个客户流失可能性大小进行客户排序,找出流失倾向较高的客户群体,结合这些客户对应的分群特征,采取相应的客户挽留策略,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客户保有措施,提高客户挽留的成功率。

(三)打造银行互联网金融结算业务核心竞争力

面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电子支付产品,加快手机支付、电话支付、在线分期付款等产品的创新实践,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将现有标准化的支付产品向两端进行功能延伸,为垂直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三是拓展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合作,直接介入电子交易支付链,为其提供账户管理、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优势互补,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传统优势,创新 “结算+融资”新产品,为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应链金融服务。五是可以充分利用央行最新推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通过“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归集的一站式网上支付管理新平台。

(四)优化对公结算业务流程,提升结算服务质量

第4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一、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趋势

商业银行业盈利模式,是指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主导结构,可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业务型两种。传统业务型简单来说就是以存贷息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非传统业务型则是指非息差收入占较大份额的盈利模式。现阶段银行非息差收入主要包括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其中中间业务占主导地位。在国际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支付结算类收入一般占据了中间业务收入三分之一强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银行业均以传统盈利模式为主导。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面临着经营环境的深度变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规避金融管制的需要以及增强同业竞争力的压力,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寻求盈利模式的调整。特别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为银行业盈利方式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手段。以美国为例,由于上世纪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激烈的竞争导致大量银行倒闭,在促成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加强的同时,也使银行筹资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存贷业务举步维艰,迫使银行业寻求新的出路。在以上诱因下,美国银行业竞相以发展非传统业务改变盈利模式,获取更为稳健的回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美国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2011年度,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利润仅占总利润的20%左右,承兑、资金清算结算、卡基支付、网上支付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利润占据了主导。而支付结算业务作为资金运行载体和最终清算渠道,在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银行业发展中,高储蓄率传统和存贷利差较大的政策因素促成了利差收入主导的银行盈利模式。该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银行业的原始积累,并成功抵御了新的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背景下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融资成本过高,过多剥夺实体经济利润形成银行业暴利以及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能力不足等。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银行业盈利模式必须加快调整。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支付结算等非传统业务收入是提升银行业务经营和盈利稳健性的必然选择。2005年以来,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推广应用,支付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为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以六安市为例的支付结算业务贡献度分析

1、六安市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六安市地处皖西,经济金融总体欠发达。近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六安市银行业传统存贷款业务规模扩张较快,成为盈利的主要支撑。通过在支付系统建设以及银行卡业务方面的积极努力,六安市各银行机构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增加较快,特别是地方性银行业机构在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方面超过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由于起步较晚,六安市结算品种较为单一,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11年末,六安市各银行机构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99亿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3.78亿元,占比7.42%;支付结算收入1.10亿元,占营比2.15%。中间业务收入中,支付结算收入占比近30%(见表1)。

目前看来,六安市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总体有以下特点:一是收入规模总体偏小、占比不高;二是各银行业机构间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不平衡;三是业务收入增速波动小,占比有逐年扩大趋势。表明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在未来银行业盈利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尽管六安作为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领域,但在新的信贷形势下,各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发展以支付结算为主体的中间业务获取稳定的收入,以对冲单纯利差盈利模式在经济周期变化中的波动性。

2、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对银行盈利贡献度分析

调整盈利模式是银行业未来发展中决定竞争力高低的必然路径,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上优先考虑将占得先机。六安市银行业虽然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上总体水平偏低,但机构间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以下以建行六安分行为例分析支付结算业务对盈利的贡献度。从图1可以看出,建行六安分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收入金额与农业银行六安分行基本持平,但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结算收入占本行营业收入比例却位居全市第一,达到10.30%。这与建行总行近年来面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转变经营模式与发展理念所作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探索密不可分。

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虽然中国的银行业开放程度总体不高,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大面积冲击,但中国银行业也充分认识到过分依靠贷款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所隐藏的弊端。建行六安分行在业务拓展方面,实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增长与等级行考核相挂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激励机制。与此同时,该行大力加快新结算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完善客户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加强了对国内信用证、现金管理系统、对公一户通、对公通兑等业务的推广,使支付结算业务不断与国际接轨、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同行业中,建行六安分行率先建立了较为稳定客户资源,抓住了近年来部分产业资金流通量规模扩张的有利时机,支付结算收入水涨船高。2008年至2011年,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1年支付结算收入总额在全市占比32.25%,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从图2、表2可以看出,2008至2009年度在金融危机下,建行六安分行利差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下降6.89%,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成为利润表中为数不多的收入不降反增的科目之一。目前,面对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发展趋势,商业银行需要更平稳、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支付结算业务收入稳定、低风险的特性正契合了金融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维护银行整体收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平衡和基础作用。相对成熟、服务周到的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水平,成为有效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一环。

三、发展支付结算业务助推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1、继续完善央行支付系统,强化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基础通道建设

不仅要在基础系统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也要根据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类产品创新提供全新的清算方案和平台支持,在支付基础设施领域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服务和创新保障。

2、规范收费标准,为提高支付结算业务收入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

建议出台《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的设计上,坚持收与支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

3、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对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盈利模式转变方面提前作出政策设计,引导商业银行树立长期稳健经营的理念。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系统内要重视盈利的结构性调整,前瞻性设计经营风险的应对措施,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充分调动基层行拓展支付结算业务的积极性,推动支付结算业务的良性发展。

4、深入拓展支付结算工具应用的空间,不断加强支付结算类产品创新

着力加强支付环境的改造,针对性推广创新型支付产品。大力推行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如定期借记、电子商业汇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协同发展第三方支付等。积极拓展农村市场,针对农民工群体和涉农补贴发放群体,大力推行特色银行卡服务。并在提供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银行卡的消费,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通过对农村市场的细分服务,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客户保障。同时加强电子商业汇票、新版票据、银行卡、第二代支付系统暨ACS系统、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工作。

5、鼓励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类产品的市场营销上充分竞争

各商业银行要在支付结算业务的队伍建设、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支付结算类产品营销,强化支付结算业务的社会认知,在形成社会需求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稳定客户群众,保障后期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要支付结算业务品种的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市场分配上形成充分竞争的形势,推动我国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持续发展和盈利模式的加快转型升级。

第5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一、传统外贸业务与跨境电商业务的区别

(一)贸易中间环节不同

传统的外贸模式中间环节过多、时间周期长,卖家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渠道的中间商。跨境电商作为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打破了外贸出口必须依赖中间商的这一束缚,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是直接的消费者。中间环节减少,降低了商品的流转成本,使得企业获利能力提升及消费者获得实惠成为可能。

传统外贸出口渠道的一般构成是:国内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消费者。而跨境电商业务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国内制造商或出口商就可以与国外的批发商、零售商或个体消费者直接完成出易。例如,在美国上市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兰亭集势,整合了多个行业的供应链服务,并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领先的精准网络营销技术、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体系,使中国众多的中小外贸生产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这个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给美国等主要国外地区的消费者,改变了传统外贸中间环节过多的现象。

(二)洽谈成交步骤不同

对外贸易业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从发盘、还盘、寄样、下单订货、签订贸易合同、备货包装、办理通关手续,再到发运办理提单手续、结汇等很多环节,时间跨度较长。跨境电商业务,则是借助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卖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的传递达成交易,而不需要经过传统贸易中的诸多复杂的中间环节。尽管传统外贸也会使用到互联网等工具进行协助沟通,但是传统外贸业务基本上属于大宗B2B的交易,因此洽谈和成交仍然需要签订规范的合同文本来确定包括货物描述和定价在内的诸多细节。

跨境电商业务则基本属于B2C的零售范畴(少部分属于B2B),通常金额比较小,所以洽谈成交一般通过互联网完成,有时甚至不需要买卖双方的洽谈,仅仅根据商品的描述而通过电子订单就可以达成交易。例如,“一达通”服务,是国内第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进出口流程外包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E+IT)一站式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通关、物流、外汇,退税、金融等所有进出口环节服务。借助“一达通”服务,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操作传统外贸业务,省去了传统外贸业务中的众多繁杂环节,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三)成交付款流程不同

传统外贸业务的交易付款流程通常比较复杂,为了确保付款不出现问题,按惯例会采用比较稳妥的付款方式,一般会通过信誉更高的第三方银行参与,用银行的信誉来保证商业交易的成功,例如信用证结算、跟单托收(D/P,D/A)、电汇(T/T)等方式都是经常使用的付款方式。跨境电子业务,付款一般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比如著名的跨境贸易平台敦煌网除了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外,国外买家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转账(Bank Transfer)进行付款,同时敦煌网与国外著名的支付机构如 Moneybookers、Global Collect 等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保证网络在线支付的安全进行。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企业通常还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其他金融服务,包括贷款融资、收款保险和外汇风险锁定以及退税等服务。

(四)运输交付方式不同

对于货物的交付,传统业务一般会通过海洋运输、铁路或者是航空等国际运输方式完成,特别是需要承运人出具货物运输单据作为承运的接收和提货的证明文件。跨境电商业务在这些方面,通常手续则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都采用集中报关的方式以加快验放速度,运输一般也都采用速度更快的航空运输交付。例如,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目前支持的国际物流交付方式十分丰富,包括EMS、UPS、DHL、FedEx、TNT、捷利安专线(JILLION)、佳成专线(JCEX)、欧洲商务包裹、SF顺丰国际、RPX、俄速通(Ruston)、俄速递(XRU)。有些大的跨境电商企业甚至采用“国外仓”和“保税仓”的方式,在速度上基本等同于国内运输。

二、外贸企业可选择的“互联网+”经营模式

(一)“互联网+产品”模式

“互联网+产品”模式,就是企业的产品与互联网应用结合,使产品具有接入互联网的功能,实现网络的远程控制,从而为用户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例如,美国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推出的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我国很多企业也推出了多种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的产品,如沈阳某机床厂新开发出的先进智能机床装备,可以在线控制其在任何地方生产消费者定制的产品;广东志高公司展出的智能化空调,可通过云技术实现在线升级、情景定制、远程控制等功能,每年有3000万到5000万台空调销往海内外。“互联网+产品”模式的推广,将为我国的外贸产品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嫁接互联网功能,我们的外贸产品将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受用户的欢迎。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模式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会更加了解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推广使用自己的品牌,变大批量生产为小批量个性化产品。

(二)“互联网+技术”模式

“互联网+技术”模式,就是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大量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使生产过程具有信息深度的自我感知、智慧优化、自动决策、精准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制造模式。例如,上海汽车集团与阿里巴巴公司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产品设计创意众包平台,推动互联网汽车个性化设计创意的在线集聚;青岛海尔集团以生产线、机器、产品、工人等高度互联的智能工厂为依托,推出可以按需定制颜色、材质、功能等要素,具有面料颜色智能识别、体感感应和自动开盖等智能洗衣机产品。“互联网+技术”模式在制造行业的创新应用将不断变革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模式,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三)“互联网+服务”模式

“互联网+服务”模式,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开展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种增值服务,蓬勃兴起的跨境电商平台就是“互联网+服务”典型代表。目前,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平台越来越多,提供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细化。例如,以提供海外营销整体解决方案为服务内容的四海商舟,帮助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压缩中间环节、建立独立垂直渠道、提升运营效率、完善服务体系,并最终助推中国企业夺取定价权。还有浙江物产集团旗下的“义乌通”,平台成立以来,为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报关报汇、信用保险、融资借贷、产品设计、大数据应用等服务,平台的成长和效益都非常好。这种一站式为中小微企业完成通关、退税、物流、外汇、融资等全部外贸流程服务。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对外贸效率。

(四)“互联网+物流”模式

“互联网+物流”模式,就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物流服务业更紧密相结合起来一种快捷交付的服务模式。目前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模式主要使用两种方式,第一是使用EMS(CNPL)、DHL、UPS、FEDEX,TNT等传统老牌跨国物流服务;第二是建立海外仓模式。建立海外仓是目前跨境电商企业普遍使用的方法,海外仓最大的优势就是发货速度快,解决了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的仓储物流配送问题。例如,浙江物产集团投资的“义乌通”和中海运旗下“一海通”联合,2015年上半年在迪拜共同推出了海外仓储海运一体化服务的“壹仓通”服务。“壹仓通”能够做到把国内仓和海外仓合二为一,外贸供应链上的很多事情都不用货主操心,海外出货、提货都可以由物流仓储企业完成,而所有的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实时跟踪,及大地解决了中小外贸企业在建立海外仓方面的担忧和困难。

三、外贸企业如何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一)根据经营模式确定经营目标

外贸企业要考虑自己所在的行业和产品生产情况,选定自己合适的跨境电商模式。如果企业有足够大的生产能力,同时缺乏必要地创新能力和自有技术人才,可以选定大宗B2B模式参与跨境电商,开拓企业接单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可以考虑采用小额B2B或者B2C的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档次,丰富产品的种类,满足更多的个性化的需求。自有资金和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可以考虑自营独立B2C模式,这样企业会有更大的自主性。如果企业缺少跨境电商人才,可以考虑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让专业的公司代运营。

例如,跨境电商企业兰亭集势,2015年上半年接受国内知名鞋类品牌企业奥康国际的股权投资,进行战略层次的合作。奥康国际在渠道布局、供应链管理、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兰亭集势在互联网跨境电商方面具有深厚的互联网技术积累以及丰富的互联网营销经验,拥有快速增长的流量和客户消费群体,两家企业的合作完成了整个互联网商业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两家企业都带来了急需的资源,起到了互相补充的效果。双方未来有望利用各自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打造传统行业“互联网+”战略,不仅可以打开奥康国际的海外渠道拓展空间、更有望借助“互联网+”打造新的盈利模式。

(二)抓住核心业务扩大服务外包

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小,在面对业务流程复杂、风险较高的国际贸易的时候往往是疲于应付,业务发展无法突破。服务外包就是企业将价值链中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业务及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专业服务团队来完成,从而使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例如,宁波市贝发集团自2009年开始,从单一的文具生产型外贸企业向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商的角色转型,组建成立中国文具商品交易中心,该中心一端连接着国际客户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中国文具企业众多资源,通过OEM、ODM、OBM、B2M等多种业务模式及现货(QSP)、订单和远期订单的交易方式,为全球零售商、分销商、电子商务平台等提供全品类、系列化、多品牌的办公、礼品业务及“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配套的品控、质检、物流、通关、退税、保险、融资和外汇服务。此外,贝发集团的转型服务还带动了宁波整个地区文具行业的产业链联动升级,如慈溪的双爱文具公司2011年加入贝发产业链以后,收缩战线只做活动铅笔,几个月的业务量就相当于之前一年的总和。

(三)以互联网思维看待全球市场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用户、市场、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外贸企业过去关注的内容可能主要是订单,而对订单以外的内容考虑的并不多。以互联网思维看待全球市场,就是要把用户的需求融合到产品中,做到与用户互动并保持粘性。就是要抛弃过去那种大订单大额贸易的思维,接受目前“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进出口贸易现状,满足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地位得到提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非常重要。借助互联网的交互传播和跨境电商的模式,过去企业因为订单数量小而无法或者不愿意生产和无法盈利的品种和款式,由于市场的全球化扩大,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和盈利。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专家预测,我国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左右,而其跨境出口电子商务,占比约保持在80%以上,我国出口外贸企业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电商策略,不断拓展“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改变以往为国外企业代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全面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 席波. 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机遇与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2015-3-15

[2] 崔艳芳. 微经济时代小微外贸网商的发展探析.对外经贸实务. 2013-08-10

第6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摘要:围绕跨国并购的绩效,相关学者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并迅速成为目前经济学领域里最活跃的内容之一。中国的跨国并购规模和数量从1997年至今一直攀升,2005年更是中国的跨国并购之年。外部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复合因素构成的系统。投资者在做出跨国并购的决策之前,必然对这些影响并购成败的外部条件有所了解,才能使并购为并购双方带来利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

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以下因素均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

一、持有期限

并购持有期限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研究的。JensenandRuback(1983),Bradley,Desai,Kim(1988),Jarrell,Poulsen(1989)、Franks,Harris,Titman(1991)、Healy,Palepu,Ruback(1992)、Schwert(1996)、Loughran,Vijh(1997)、Echbo,Thorburn(2000)和Houstoneta1(2001)等的研究,对目标公司(targetfirms)获得显著的正收益已经有非常一致的结论:获得显著的正收益。

二、支付方式

有两种基本支付办法:现金支付和股份(资产)支付。(Travlos,1987)发现,并购企业的经理寻求最盈利的支付并购的方法;特别地,如果认为企业的股票被低估,经理就会用现金支付并购;如果股票被高估,经理就会用资产支付并购。Pettwayetal(1992)研究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并购发现:收购中用现金支付比用资产支付对并购者有着高回报;HarrisandRavenscraft(1991)在跨国并购的研究中得出用现金支付对目标企业也有着高回报;可是,Eckboetal.(1990)发现在加拿大的收购,混合支付(现金和股票)比单一支付(全部现金或全部股票)可获更高的超常收益。

三、收购公司的财务特征

负债权益比例(总负债/股东权益)的值越大,收购公司(bidderfirms)的收益越大;Lang,Stulz,andWalkling(1989)的研究发现,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与收购公司的Q比例(市场价值/重置成本)存在正向关系。

四、双方行业的相关性

Rumelt(1974)把并购分成相关并购和非相关并购。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资源或产品——市场类似,它们之间的并购称之为相关并购,或相关多元化;如果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处在不同的市场,并且他们的产品并不直接竞争,则称为非相关多元化,或混合并购。

Markides和Ittner(1994)认为在国际并购中,相关并购比非相关并购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但Seth(1990)认为,相关并购与非相关并购在总体价值创造方面无显著差异;Lubatkin(1987)发生在1948—1979年间的1031起美国FTC备案的最大并购案例证明得出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股东价值升值的从大到小的顺序如下:垂直并购、纯粹混合并购、市场集中型并购、水平并购、产品集中型并购,而这一结论恰恰与传统假设相反。Ghosh(2001)及Linn和Switzer(2001)发现企业集中度与长期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Agrawal,Jaffe和Mandelker(1992)发现混合型并购的长期股价水平要高于非混合型并购;Shelton(1988)研究表明并购允许并购者进入新的但不是相关的市场,可以为股东创造巨大价值。

五、并购的行业特点

Anand和Singh(1997)研究了美国国防工业多样化(diversification-oriented)并购与集中(consolidation-oriented)并购的绩效差异,其结论是处于产业的衰退阶段,集中并购的股票市场和运营绩效优于多元化并购;Bruton、Oviatt和White(1994)研究了51起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和非相关性并购,发现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其成效优于困境企业的非相关性并购;Park(2003)研究了在比较盈利性的产业,相关多元化比非相关多元化更加可获利;KwokandReeb(2000)提出上游—下游假说,不同国家相关业务的风险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投资于上游企业(在比较稳定的经济)可以降低风险,而投资于下游产业却增加了风险。

六、相对资产规模

(Asquithetal,1983;Kang,1993)认为当目标公司的规模增加时,并购企业的超常收益也增加;Cakicietal.(1996)利用发生在1983—1992年间的195个外国公司并购美国企业的数据推出与上述相反的结论:在国际并购中,外国收购者的超常收益同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相对规模没有关系。

七、汇率影响

HarrisandRavenscraft(1991)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国际并购中的收益与汇率影响系统相关,他们发现美元越强势,对美国收购者来说收益越大。换句话说,买者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是强势的话,把美国企业作为它的目标企业进行跨国收购的收益就高。

八、文化差异

Jemison、Sitkin(1986)和Buonoetal(1985)认为,当两个企业有相对大的文化差异很可能导致“文化模糊”和过程损失;(JemisonandSitkin,1986)认为大的文化距离与高程度日常并购整合冲突紧密相连;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双方存在明显文化差异的并购,投资者往往持消极态度。Buono,Bowditch和Lewis(1985)则进一步判断,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的差异很有可能是购并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

与前面看法不同,很多跨国并购研究对民族文化的存在持积极态度:Morosini,Shane和Singh(1998)在1987—1992年间调查52家跨国并购的企业发现,多国籍企业可以通过进入目标公司并获得嵌入民族文化中的多样化的惯例和技能,可以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Barney(1986)认为,跨国企业需要拥有多元化的惯例和技能,以应对多元化的世界;Larsson和Finkelstein(1999)的研究更明确,他们认为跨国并购(民族文化差异)意味着更高的购并潜在价值,更低的员工抑制和流失率。

九、并购类型

并购一般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理论上认为混合并购的效率是相对比较低的。Jensen(1986)认为,混合并购相对于相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而言更难以成功。效率理论认为,混合并购不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没有为这些理论提供经验支持。Elgers和Clark(1980)发现混合并购的并购企业的收益高于非混合并购。Agrawal等人(1992)的实证检验则说明兼并后若干时间内混合并购的并购企业的效益并不低于非混合并购。

十、其他因素

其他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很多:

1.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

(Walsh,1995)认为,有着不同环境下的经验的经理和工人比没有这些经验的经理和工人的生产性会更高;(Calori,Johnson&Sarnin,1994)在国际化多样性企业的CEOs比国内企业的CEOs有着更丰富的知识结构;(Hittetal.,1998)过去的并购经验可以加速企业形象建立的过程和被并购企业的资源整合;(Han,2002)通过91家投资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分析,有着相当多的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比有着有限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能够展现更优良的业绩;Markides和Oyon(1998)也认为先前的国际并购经验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并购;可是,Haleblian和Finkelstein(1999)认为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的影响由正到负。目标企业与先前的目标企业越类似,并购效果越好。但当这些先前经验如果被不适当的总结,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关系。

2.管理风格差异与绩效

(Bhagat,McQuaid,1982;Sathe,1985)认为管理风格是指管理要素和组织的主体文化;(Covin,Slevin,1988;Khandwalla,1977;Miller,1987)认为管理风格包括以下一些要素:管理群体对待风险的态度,他们的决策方法,以及控制沟通类型偏好;(Davis,1968)认为:管理风格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并购后的吸收,而管理和哲学上的差异会成为成功并购的障碍;(Buono和Bowditch(1989))提出假设,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是企业通常未达到并购前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所预估的绩效水平的主要原因。

3.并购企业获得目标企业的顺利程度

第7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跨国并购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

企业并购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的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实行股权联合或获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而将各独立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收购是指企业通过现金或者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和收购两者密切关联,它们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

二、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探析

1.财务风险及并购财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是企业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并购的财务风险,意义更为丰富。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凑措,出价方式的选择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这些过程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具体来讲,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跨国并购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探析

在并购决策阶段,企业必须制定战略目标,合理评价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资金运行情况等,并对潜在的收购对象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四个主要方面,即战略、财务、法律和运营。同时对跨国并购环境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综合考虑一下,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系统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等。

三、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

1.注重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由于并购企业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该尽量避免恶意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估。并购活动之前的尽职调查会减少并购风险。在并购活动中,信息的透明度、信息的真实性是并购企业关键的问题。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是降低并购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能够发现许多公开信息之外的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大潜在影响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使决策更加准确。

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业务中主要扮演收购经纪人和财务顾问的角色,可以委托投资银行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情况,做个详细的调查和评估预测,这样能够帮助并购企业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目标企业的情况,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各种风险。

采用恰当的收购估计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计风险,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由于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有很多,如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同业市值比较法、市场价格法和清算价值法等,因此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掌握的资料信息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目标公司的合理评估方法,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2.注重有效地降低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地筹集到足额的资金,可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因此,从资金的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上的合理安排等方面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首先是资金支付方式的选择。支付方式的选择对并购双方的收益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恰当的支付方式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足够大的控制力。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了并购的支付方式,并购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卖方融资和混合支付。其中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企业的即时支付能力要求最高。股票支付方式,减少即时支付的压力的同时能够增加被并企业股东的盈利,但是可能给并购企业的股份结构带来改变和影响。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其次是融资的时间上的安排。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融资超前会造成利息损失,融资滞后则直接影响到整个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甚至可能导致并购失败。因此选择准确的融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3.注重并购后的整合

一项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研究报告指出,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失败的概率也大不相同:在并购前和并购中分别为30%和17%,而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则高达53%。由此可见,很多并购行为的失败是由于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的失误而导致的。

并购行为的结束,并非是跨国并购战略的结束,而只是个开端。

企业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企业进行并购后的资源整合也要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入手。有形整合包括资产债务整合、企业组织结构整合、企业经营战略整合、企业员工的整合等;无形整合包括企业文化整合、知识整合、关系整合、声誉整合等。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代表了企业为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必须付出的投入。例如,2005年5月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在经历了8个月后即告解体,原因之一便是忽视了文化整合。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指出:“公司收购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收购后对公司进行整合发展,在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只有将并购进来的资源与企业原有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取得优于同行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企业成长。例如,思科公司并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整合,思科深知大多数失败的收购主要问题在于双方不能实现很好的融合。对此,思科在并购之初就加以考虑,思科高层人士表示,在并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怎样融合的问题,比如怎样把客户接收进来,怎样让员工融合进新的团队等等。“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远见”是确保收购成功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毛敏,张小燕.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经济师,2002,(7).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03.

[3]王东,张秋生.企业兼并与收购案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一、国际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一)优化商业模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GDP增速已由2011年一季度的9.8%下降为2016年二季度的6.7%。作为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型企业,国际物流公司必然也受此影响。尽管近两年国际物流公司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实体贸易规模,开辟国际市场,但传统物流、仓储运输、港口服务等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在外部宏观市场形势不利的背景下,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及贷款利率成本等不断上升,物流采购成本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市场销售价格却不断下滑,中间流通环节的增值创效空间相对较小甚至倒挂。从长远看,单靠传统的物流贸易业务已不能满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优化商业模式,是公司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金融创新的需要

受国家“去产能”等政策影响,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信心严重不足。各大金融机构普遍收紧了对煤炭相关企业的融资额度,严格控制新增规模并压缩现有贷款规模,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债券发行成本高且市场购买力不足,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国际物流公司发展最大的支撑和依赖就是资金,若资金不足将威胁企业生存。而物流金融业务的提出,即通过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实现融资,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窘境。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企业金融创新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资源,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

当前,物流金融业务的形式、规模及深度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物流金融业务对企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集团都在借助物流业务实现融资及创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公司等,均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从境外引入大批量低成本资金,同时赚取利差与汇差收益。可见,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企业附加值收益,还可提升同业竞争力。与同行业相比,国际物流公司物流业务融资与创效作用发挥的还远远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因为,近几年国际物流公司在业务开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煤炭、钢材、焦炭、铁矿石等市场和客户资源,而开展物流金融的前提必须有足够的实体业务支撑。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充分利用资源,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

(四)互利互惠,实现银企共赢的需要

近年来,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意义上国际结算三大工具(电汇、托收、信用证)和贸易融资类产品被人为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国际业务组合产品。这些产品灵活运用了金融技术,结合境内外汇率差、利率差等机会,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为载体,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无风险的物流金融收益,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来源和新的竞争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带来国际业务收付汇量、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等收益。因此,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银企互利互惠、实现共赢的需要。

二、国际物流公司运用物流金融融资的渠道与模式

(一)进出口业务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借助于境内外公司平台,以国际贸易业务为依托,把国际贸易作为资金进出境的载体,当境外贸易融资成本低的时候,由境外公司融资完成对境内公司支付。如:通过进口业务,境内公司向境外公司开立3个月或6个月远期信用证,企业通过远期信用证延期付款实现间接融资;或通过出口业务,境内公司先预收境外公司现汇实现提前融资。

上述业务模式,在存在利差与汇差的背景下,企业除了借助于进出口贸易业务实现融资功能外,还可借助于贸易融资实现跨境资金调度,进而达到节约财务费用的目的。

(二)保理业务融资

将国际物流公司以放账期条件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给买方形成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保理业务融资操作流程一般为国际物流公司与银行签订保理协议,向银行提供买卖合同、发票复印件及债务方债务转让确认函等,银行放款实现融资。

(三)订单业务融资

国际物流公司凭信用良好的买方订单,在提供有效担保的条件下,由银行提供专项贷款,供国际物流公司采购商品,国际物流公司在收到货款后立即偿还贷款的业务。

订单融资操作流程一般为国际物流公司与购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并取得购货订单;国际物流公司持购销合同和购货订单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确认合同、订单的真实有效性,与国际物流公司签订订单融资合同及相关担保合同;银行向国际物流公司发放贷款;国际物流公司按合同规定用途支用贷款、完成订单项下交货义务;购货方支付货款,银行在专用账户扣还贷款。

(四)动产质押融资

国际物流公司将动产(库存商品等)交付银行认定的仓储监管公司监管,银行据此给予一定比例的融资,包括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证、贴现商业承兑汇票等。

国际物流公司在质押期内可根据业务实际更换质押物,即用银行认可的新质押物置换原质押物。这样,既可以拓宽国际物流公司融资渠道,又可以有效盘活库存。

三、国际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业务的增效盈利模式

物流金融业务的增效盈利主要来源于利差与汇差收益,由于在岸与离岸市场相对分离,存在利率与汇率差异,在开展业务结算过程中,在两个不同市场上,如同时以较高价格卖出人民币(外币)并以较低价格买入人民币(外币),或者以较高利率存放人民币资产并以较低价格融入人民币负债,或者将以上模式组合,均可在办理结算的同时实现盈利收益。

(一)理财质押开证盈利模式

在跨境贸易结算时,可通过人民币全额保证金开证形式实现盈利。如国际物流公司开展进口业务,以人民币全额保证金购买低风险金融理财产品为质押,银行为国际物流公司开具人民币远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到期后,释放人民币保证金用于支付境外货款。企业在没有支付困难,不占用授信额度的同时,通过远期信用证延迟支付,不但可获得定期存款收益,还可享受人民币汇率升值收益。

(二)汇率利率组合盈利模式

通过货币掉期业务,即售远结方式实现盈利。如境外公司收到境内公司人民币资金后,可在境外银行办理货币掉期,以掉期后所得外币资金存单作为质押,通过贸易业务再向境内公司办理人民币远期信用证结算。远期信用证到期后,用外币存单到期的掉期人民币资金作为还信用证的资金来源。该业务的主要盈利点为外币存单的利息收益与人民币掉期收益之和。

(三)存人民币贷外币盈利模式

将人民币资金存在银行,获得高收益利息,以人民币存单作为质押贷美元或其他外币,存款期可与贷款期相同,利用人民币存款利息高于外币贷款利息(存款利息-贷款成本)赚取盈利收益。但此种模式,关键风险点是人民币存单到期后,需要购汇偿还外币贷款,汇差也会影响企业损益。

(四)人民币外债盈利模式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在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的情况下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这给境内企业带来了机遇。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无需提前申请外债额度,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在规定额度上限内,自主决定境外融资的融资方式、币种和期限。这将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特别是境内企业借用外债准入门槛高、审批严格、流程复杂、规模制约等问题将得到缓解,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境内企业也可利用境内外利差单边套利,赚取额外收益。

四、国际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制约因素

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国际物流公司推进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制约因素,除业务知识不足、基于风险谨慎性原则尝试不够外,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部宏观环境不利

当前,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信心严重不足,导致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受阻。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融资困难。银行融资方面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增量无望,存量压紧”。二是授信额度跑办困难。当前,各个银行对集团公司授信额度已大幅压缩,“大河没水小河干”,导致国际物流公司授信也趋紧。而很多物流金融业务需要借助授信支撑。三是资金总量受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际物流公司各单位资金总量都不大,尤其是境内公司,要想在短期内形成物流金融总体规模效益,也要解决好资金总量不足与物流金融快速发展需要庞大资金支撑之间的双重矛盾。

(二)国际业务规模较小

物流金融的主要收益之一来自于外汇汇率差异,而形成外汇汇率差收益的前提是进出口实体业务的对接,即金融收益与国际业务紧密相联。近两年,尽管国际物流公司在逐步发展进出口贸易,走向国际化,但业务的总量相对较小。2015年,进出口业务规模23.95亿元,占实体贸易规模总量的28.06%;2016年1~7月,进出口业务规模9.45亿元,占实体贸易规模总量的24.22%。

(三)统筹谋划、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尚未形成

开展物流金融,必须以实体业务为支撑,涉及业务、财务、风控、审计等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更涉及境内公司、境外公司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谋划。只有业务与财务无缝对接,风控和审计全程监控,才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收益最大化。而目前这种统筹谋划、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对于如何充分利用业务资源、抢抓市场机遇缺乏系统研究和超前谋划,物流金融业务的推进受阻。

(四)缺乏专业人才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模式,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和团队,他们既要掌握国内、国际业务知识,又要了解财务常识,还需要熟悉相关的金融知识。虽然国际物流公司多次举办物流金融知识讲座,邀请银行、期货等专业机构进行授课,但既掌握物流金融理论又熟悉公司业务运作特点的专业人才还是较少。人才的短板,是业务开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对国际物流公司发展壮大物流金融业务的建议

综合分析国际物流公司的业务特点、资源资本状况等情况,下一步发展壮大物流金融业务,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银企合作,随时把握商机

一是扩大银行合作范围。眼光不能局限于“五大银行”,还要拓展延伸到股份制银行、小型金融机构等,地域上也要广开渠道,开发省内、乃至全国。二是争取授信额度。授信额度是推进物流金融前行的加速器,如人民币外债、内保外贷、贷款融资等业务,均需要有授信额度。三是随时关注银行金融产品。积极与银行人员沟通,通过电话咨询、现场跑柜台、与客户经理等管理团队紧密接触,寻求最佳切入点。

(二)构建物流与金融高度契合的业务模式

本着业务与金融齐头并进的策略,提前优化设计业务流程。在开展实体业务购销前,探讨该笔业务配套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改变固有观念,树立物流金融业务与实体购销业务齐头并进的思维,将物流金融业务由事后开展,推向事前谋划。本着做每一笔业务,都要想着物流金融;有窗口期时,也要根据金融情况优化设计业务。同时拓展国际业务,利用境内外联动,通过境内外汇率差异,利用掉期等金融工具,获取额外物流金融收益。

(三)夯实基础,做好全过程监控,防控经营风险

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确保依法合规运作、有效防范风险是基本前提,为此,要建立全过程监控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健全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审批流程,确定内控流程和节点,从制度上堵塞风险漏洞,为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强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盯住重要流程和关键业务环节,规避法律风险、税务风险、审计风险等;加强风控,做好全过程把控,为物流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做好监督管理,积极配合业务优化审批流程,并对客户准入、框架协议及合同签订的重要约定、业务流程等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防控资金风险。

第9篇:跨境支付盈利模式范文

第三方支付企业汇付天下5月24日公布,已于近日完成相关监管机构备案,获准开展网上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服务。

这一处于“灰色”地带的创新,绕开了有关金融产品代销渠道的准入限制,成为第三方支付业务突围的新尝试。与汇付天下一样,国内众多参差不齐的网上第三方支付公司,也都在寻找自己的业务增长新模式,从而改变盈利模式单一的尴尬。

迄今,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依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庇护,这让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范畴、监管等都无章可循,行业发展面临整体不确定性,而在行业规范出台之前,做大业务既是一种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大而不能倒”的求生之策。

模式探究

第三方支付是指通过与商业银行签约,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不容乐观的网上信用环境、各银行网银的各自为战,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并促其日益繁荣。

从1999年3月国内首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首信易支付”开始运行,到依托淘宝的支付宝大行其道,第三方支付市场高速增长。从2005年开始,国内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年增幅都在100%以上,至2009年已有3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交易额亦飞升到近6000亿元。

目前,业内一般将第三方支付企业分为两类,一是支付宝、财付通等,依托自有渠道如淘宝网等完成扩张和推广;二是类似易宝支付、快钱等,属于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

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将商业银行与商家的支付接口连接起来,从而降低银行挨家接入的高成本,并承接应用和服务层面的工作,这成为银行愿意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批量接入各商家,收费更优惠,也间接解决了各商业银行对外支付接口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自其诞生的第一天起,第三方支付企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的基础。至今手续费仍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据了解,第三方支付机构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一般会按照支付金额的百分比收取,根据各个行业收取比例不等。

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以前业内向大企业客户收取的手续费比例大致在1%,因为竞争等原因,目前的比例基本都在1%以下。具体方式是,如果手续费按1%收取,用户通过支付平台支付100元,支付平台会向商家支付99元,留取1元作为支付的手续费。

作为支付交易的另一参与方,银行也将在交易中获取收益。支付公司所收取的1元手续费,由支付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给银行,二者分成比例一般为对半分。对支付公司来说,其最终留取的0.5元就是它的利润。

业务突围

正是因为盈利模式单一,第三方支付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并且不断受到日新月异的新支付清算手段和系统更新的挑战。

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李坚认为,央行网银互联互通的推出、通信技术的更新、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等,都将改变未来电子支付市场的格局。

据央行2010年5月13日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9)》,截至2009年末,全国已登记的从事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及银行票据跨行清算等各类型支付清算业务的特定非金融法人机构共计243家。这个数据并不包括未在央行登记备案及2010年进入的支付清算机构。

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52%和24.7%的网上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排名前十名的企业总计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数百家支付企业分享了剩余的市场。

但是,电子支付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还是与传统渠道的竞争,即与现金、支票、货到付款方式等的竞争。从国内总体支付额来看,电子支付占比非常小。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与传统支付手段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第三方支付企业业务发展的重点是积极争抢传统支付的订单,而不是从同行竞争者手中夺取已有客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曹红辉博士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首先“要分清楚(盈利模式单一)哪些是管制造成的,哪些是业务和技术层面造成的。仅仅靠手续费,就会与商业银行的服务费没有太大区别”。

目前,易宝支付等第三方网上支付已经开始着手盈利模式的转型,增值服务将成为其主要盈利点。这些增值服务包括:帮助客户管理资金,提供授信服务,做互动推广等,这样不仅解决了支付的问题,还会带来新的订单,做一站式服务。

汇付天下获准开展网上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服务,即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突围的典型。

一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应该与银行进行更深入合作,找准差异化定位,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但目前,这种合作正受到央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统带来的挑战。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业务,多通过网上银行,未来如果实现商业银行网银的互联互通、支付接口标准的统一,第三方支付组织承担银行与商户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将被削弱。

如履薄冰

2005年制订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至今仍然处在征求意见稿的状态。作为典型支付清算组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未来何去何从仍面临不确定性。

《办法》未能出台,原因复杂多样。曹红辉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对这个问题存在分歧,主要出于防控风险的考虑。因为一旦通过,包括国内第三方支付组织和国外支付清算组织等相关支付组织就可申请许可,人民银行担心风险难以控制。”

但目前的无监管状态,一方面让行业的发展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也让希望稳步发展的企业感到命运未卜的压力。

记者从第三方支付机构了解到,因没有具体法规约束,目前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并无特别要求,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更多是自律监管,以及来自合作方银行的被动监管。